市农业局局长致辞

2024-07-11

市农业局局长致辞(通用8篇)

市农业局局长致辞 篇1

述职报告——市农业局局长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非常感谢市人大为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述职学习和汇报工作机会。我一定认真接受评议,虚心听取意见,努力改进工作。

去年二月,人大任命我为市农委主任、农业局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农委,农业局都是市政府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部门,工作目标一致,但职能各有侧重。如何兼顾好两个单位的工作,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两年来,我带领全市农业部门的同志,坚持改革创新,转变工作职能,着力求真务实,不断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就我任职以来,特别是今年履行职责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述职如下,请于评议:

一、加强法治农,推进依法行政

把强化依法治农作为转变工作职能的着力点,把贯彻实施农业“两法”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突破点,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依法治农,依法行政。

健全执法机构,提高队伍素质。从建立健全农业执法机构入手,市农业局成立了政策法规科,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保证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从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下力,对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两年来全市农业部门先后派出20多名执法骨干参加部、省举办的各种执法培训班,市局培训执法人员400多人次。

抓住三个关键,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农业生产规律,抓住关键季节,确定三月,九月为农业执法宣传活动月。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增强法规意识;突出农业执法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主动同有关部门联手,开展种子、农药、化肥市场检查,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处罚力度,保护农民利益;针对市场农业的新情况,抓住关键措施,切实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两年来共查处假冒伪劣种子37吨、农药7.1吨。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社会上只知公检法,不知农业法的局面。

严格内部管理,明确执法责任。用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追究制。慎重对待每一个处罚决定,严格按照执法程序,规范行为,文明执法。认真清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审批权5项,优化服务环境。严格证照管理,依法公开办证程序,加强证照验审。建立执法委托制和考核制,进一步强化执法约束机制。

二、倡导“八字精神”,履行工作职能

针对山区农业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实际,结合农业是弱质产业,部门工作艰苦,任务繁重的现实问题,在全市农业部门大力倡导“求是、创新、团结、敬业”的“八字”精神,用求是探索农业发展规律,用创新破解市场农业难题,用团结营造工作环境,用敬业树立行业新风。

深入调研,当好参谋。我**年华农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和农业经济工作。参加工作之初,曾连续6年驻点攻关,20多年来跑遍了十堰农村的山山水水,深知山区农业发展的难处,农民的苦处,也在艰难的实践中深感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好处。我和同事们,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调研报告和科技论文71篇,40多万字,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奖23项。其中近两年撰写调研报告和科技论文17篇、近10万字。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调研、攻关是一大享受。因此,这两年,不管事情多杂、多忙,我都坚持动身、动脑、动口、动手,发扬摸实情、想实招、办实事的“三实”作风,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带方向性、战略性、针对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每年都要主持、组织和参力口几次大型的农业农村经济进村入户、下田进园调查,拿出几篇有份量的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这些成果,大多变为领导决策的依据和群众实践的指导,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注重把调研成果转化为信息资源。两年来,委、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大量的领导讲话、工作意见、文件、传真,信息工作一直在省厅和市两办考核中名列前茅。

突出重点,推进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围绕农民增收,坚持突出特色,依靠科技,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倡导和实施的城郊设施农业、库区生态农业、中山旱作农业、高山有机农业的格局初步形成。果茶、黄姜、蔬菜、魔芋等重点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野生资源开发来势迅猛。狠抓示范带动,大办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样板,每年农业科技示范样板面积达100多万亩。全方位推进战略性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素质。近年来,全市农业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打击下,农村人平粮食稳定在400公斤左右,去年如期实现了“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农业农村经济也由此进入了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新阶段。今年农村一、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同比分别增长9.6%和44%,预计农民人平纯收入1600元左右,同比增120元左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创新,主攻难点。坚持用科技创新解决“三农”发展的突出难点。以地膜水稻、地膜莲藕、鄂玉10号为代表的三大技术创新成果,以其巨大抗灾、减灾、节本、增效威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科技兴农之路。以地膜覆盖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实现了由旱地作物发展到湿地作物,组配到水生作物的三次突破。我市首创的地膜水稻栽培技术,今年推广23万亩,获全国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大型新闻媒体多次报道。由我主编的《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一书,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技培训教材。地膜莲藕示范由去年的1000亩发展到1万多亩,引来了全国24个省、市、区的农民群众来信、来函咨询,目前正由央视等新闻媒体制作科教电影片向全国推介。鄂玉10号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适宜品种。我市科技兴农工作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市农业局作为全省唯一的市州农业部门代表,其科技创新的典型材料在省农业科技大会上印发交流。

开发项目,培植后劲。这多年来始终坚持大力发展项目农业。尤其是近两年,大力倡导内资外资一起争,有偿无偿一起抓,引资引智一起上的方略,建立农业项目库,加大项目论证力度,千方百计争项目。今年以来市直农口部门争取各种续建、新建、拟建项目29个,总投资52.5亿元,其中今年投资6亿多元。项目农业开发,带动了水土、支柱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农业项目的实施,深化了温饱工程、种子工程、名优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一大批农业重点工程。特别是wPP/IPAD秦岭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惠及四个贫困县33个乡的61万余人。总投资达1617万美元,其中无偿528万美元。这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援助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启动实施。为了争取该项目,地、市几任领导接力跑,所有项目人员拼命争。我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从做项目建议书开始,坚持跑了12年,在跑的过程中,争取到了竹溪9000万日元的日援增产项目和部省一些小项目。同时,摸到了不少信息,培养了一批项目人才。

强身固本,搞好服务。全面推行“三优一创”文明建设工程,深入实施以人为本战略,靠改革统一思想,靠发展凝聚人心,靠法纪规范行为,靠事业催人奋进。本着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拓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人才、技术优势,引导、支持农业科教单位靠改革增活力。市农校改革办学机制,投身西部开发,校园面貌一新,实力明显增强;推进市农科所体制改革,争取部、省、市扶持210万元,创建科研基地,改善科研生活条件。支持农业四站,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开发,科技推广在改革中呈现活力。在委、局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实施“1+X”知识更新计划,着力营造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更新知识,大胆创新的氛围。今年委、局机关有20余篇文稿、论文在不同的杂志上刊登发表,7项科技成果被部、省、市科技部门评奖,其中获农业部、财政部一、二等奖各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项。市局系统在已有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的基础上,又有9人享受市政府津贴。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培训中心,已于今年5月揭牌,新增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初步实现了机关花园化,办公自动化,技术出成果,单位出人才,服务出效益的目标。市农业局先后被国家和省市委授予全国温饱工程实施先进单位、全省名优茶开发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扶贫攻坚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自觉接受监督,争取人大支持

一是主动争取人大指导。坚持重大工作主动向人大领导汇报,重大活动主动请人大领导参加,重大项目主动请人大领导帮助。特别是比较重大的问题,主动争取人大的重视、支持与理解。回顾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人大领导的支持,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二是认真对待代表建议。两年来,委、局共承办市二届人大代表建议7件。接到建议后,分别召开委、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到人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深入基层调研,确保办理质量。同时,及时与提建议的代表沟通办理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年来,委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办复率、满意率都达到100%。市农委被评为XX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三是高度重视来信来访。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十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尤其是在市农委主任这个岗位上,农民因负担、承包问题,农口因单位、干部问题,来信、来访不少,处理这些问题,我始终坚持信访必批,责成速办,明确责任,尊重事实,讲求程,依法办理。

四、树立公仆意识,严格廉洁自律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又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传统的教育,艰苦的环境,服务的对象,使自己形成了热爱科技,事业为重,淡泊名利,诚信为本的为人处事准则。尤其是对农村情况了解深,对城乡反差感受深,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深,进一步增强了我的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

在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坚持把党内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结合起来,推行现代能级管理制度,既强调分工负责,又注重团结协作。对班子同志工作放心、放手,全力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注重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进入领导班子多年来,没有违反过中央及省、市委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从制度规范入手,建立健全了委、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管理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廉政档案、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责任追究等m项制度配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会议精神及时传达贯彻,对本战线、本部门这方面的工作经常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坚持与经济工作一同安排部署,一同检杏考核。

由于狠抓了制度建设,委、局班子成员的廉政勤政意识大大加强,行业风气进一步端正。总体来看,班子集体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情况是好的,干部职工是满意的。

五、正视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

十堰山区农村,依靠科技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群众温饱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依靠调整,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开发增收格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所有这些,靠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领导重视,靠农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靠社会各方的服务支持,靠农9部门的敬业奉献。从我自身履行职能看,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尽力的,但与党的要求,人大厚望和人民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差距。

农业执法不够深入。从执法基础看,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执法主体不明,农业部门多为配合执法。加之执法人员也都是从技术干部中转而来,农业执法工作确有一个适应过程。从具体执法看,对城边、镇边、路边执法多,对高山、深山、远山执法不够。从执法力度看,体系不全,设备落后,手段不多,农业执法显得偏软、偏弱,不敢执法的心理在少数执法人员身上还未完全消除。从广大农村看,农民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如何营造一个社会各方理解农业、支持农业、重视农业的氛围,还存一定差距。

农业发展时感艰难。我市农业地薄多灾,市场发育滞后,往往是十分努力,难得一分收成。就是有个好收成,还有一个卖出去、卖个好价钱的问题。因而,自觉不自觉的感到农业是弱质产业,山区农业更是难中之难。同时,这多年来,虽一直强调农业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并为此作了艰苦探索,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新突破,但在实践中总是感到农业部门无钱、无权、无人求,工作难度大;对农业科技队伍人才断档,青黄不接,农技干部在帮助农民解决温饱之后,自身温饱难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日趋弱化等问题,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挑战,我对农技队伍体系建设的忧虑大、压力大,工作推进也很为难。

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客观上讲,会议多、文件多、应酬多、难以脱身。尤其是任农委主任、农业局长的近两年,身挂两职,心系两头,事情多、头绪多,难以分身;尽管很少有休息日,有时也感到很苦、很累、很烦,但仍有很多事,想平衡难协调,想统筹难兼顾,想求全难周全,工作中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把握“三新”特征,推进“三农”发展。我市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三新”:新任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新机制,完善农村市场体制,发展市场农业;新挑战,抢抓入世机遇,发展开放农业。“三新”农业的整合点,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方法,履行职能,着力推进农业和部门工作的新发展。

加强理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特别是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山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与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加强依法行政,提高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重大问题公开化,工作程序制度化,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克难求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将人大监督作为支持工作的动力;把农业两法及专业法规作为部门“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实现依法治农的新突破。

围绕“三增”目标,增强服务功能。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增强的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转变工作职能;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白色革命为载体,大力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兴农;发挥比较优势,培植特色支柱,推进结构调整。切实加大有机农业开发力度,着力突破加工、流通两大瓶颈,推进大市场战略,以此带动农产品分级、包装、贮藏等系列开发,从而在特色支柱产业开发的规模、品牌、特色、效益的四个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围绕项目兴市,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转换开发机制,把特色产业、重点科技、重点工程当项目开发,提高项目开发效益;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农业的新机制、新办法,加强信息引导,示范诱导,服务指导,大力推广物化成果,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努力开创科技兴农的新局面。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党的作风建设“八坚持、八反对”的具体要求,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转变作风,狠抓落实。通过作风建设,健全制度,强化责任,边学边改,着力查找自己和部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把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继续弘扬“团结、求是、创新、敬业”的八字精神,深入持久地实施“三优一创”文明建设工程,为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市农业局局长致辞 篇2

1月20日至4月30日, 总局开展了全国市、县广电局长岗位业务远程培训。全国3536名市、县广电局长、文广新局局长及分管广电的副局长参加培训, 参训率达到93%;市、县广电局副局长、文广新局其他副局长以及其他基层广电管理干部3590人也参加了学习。

这次培训教材采用《全国地 (市) 广电局长远程培训课程》光盘课件, 由总局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主讲, 内容涵盖广电法治建设、广电宣传管理、电影市场、传媒机构管理、网络视听新媒体管理、广电科技管理、农村广电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广电安全播出等方面, 共9门课程、21.5学时。培训期间, 各级广电管理部门精心组织, 采取个人自学、集中播放课件和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

市农业局局长致辞 篇3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安监、煤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认真谋划年度工作举措、扎实推进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安全成效明显。一季度,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四项指数呈两位数下降,较大事故大幅度下降,元旦、春节、“两会”及清明期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全省发生事故2892起、死亡517人、受伤2420人、直接经济损失187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6.4%、31.1%、17%和23.2%。

下一阶段是我省主汛期,台风、暴雨天气增多,安全生产将面临诸多不可预测因素和挑战。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局长陈炎生敦促与会领导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和省政府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的部署,切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年度目标责任落实

各地要根据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责任,认真协调督促和跟踪落实。一要在统计分析事故时,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性事故和事故总量的关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既分析严控生产经营性事故,也分析严控事故总量,切不可放任失控。二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做好目标责任的细化分解并层层下达,确保目标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每个岗位。三要切实加强目标责任落实过程中的监控约束,采取预警通报、诫勉约谈、行政问责等措施,促进目标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二、强化“一岗双责”制度完善落实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四年多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推诿扯皮、变形走样等现象。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要在坚持一些经实践检验实用管用做法的同时,着眼更加规范、更加有序和建立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狠抓制度改革创新,制定更加具体和操作性、针对性更强的细化措施。二要发挥综合监管的优势和作用,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抓好“一岗双责”落实,不断凝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大行政问责、诫勉约谈和责任追究的力度,促进“一岗双责”落实。

三、扎实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苏省长批示、抓好本质安全这个源头的关键。一要在抓进度、抓总量的同时,下功夫抓提升、抓质量,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回头看”,把工作重点由“认定达标”向“评审达标”转变,由“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过度,督促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评审机构和评审队伍建设,加大现场评审、现场认定的推进力度。二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协调政府明确工贸行业标准化建设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完善提升工作,对照国家专业评定标准,落实评审主管部门、达标示范企业和今年达标企业。三要督促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快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层次、巩固升级的进度,引领带动其它行业领域做细做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确保所有企事业单位在年底前实现全面达标。

四、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

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综合整治的督促检查,主动介入,大胆作为。一要从政府安办的角度出发,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支持配合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综合整治各项工作。二要在推进综合整治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准确定位,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特别是对道路设施“三同时”制度要严格落实,严格把关,并切实加强对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指导,推动乡镇优化组合整治力量。三要加强监督检查,运用警示通报、行政问责、事故调查等手段,督促各级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综合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

五、推进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要进一步加大综合监管工作力度,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认真抓好水上交通与渔业生产、建筑施工、消防、旅游、学校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促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持续改善。同时,要特别重视抓好自己的“责任田”。煤矿要狠抓“双七条”规定的落实,并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小煤矿整顿关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要以“一通三防”和防透水为重点,严格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强化现场管理。非煤矿山要加快推进整顿关闭,确保去年130家矿山企业整顿关闭任务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要促进“九条规定”的落实,并督促地下矿山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督促县乡政府认真落实尾矿库安全挂钩制度,逐一落实挂钩人员。危险化学品要深入开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三年专项行动,要协调督促加快编制、实施化工行业发展规划,确保新建项目进入化工园区。

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一要尽快建立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的合作,开辟专版专栏、开播公益宣传广告,持续加强安全发展战略举措、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标准化建设、“打非治违”、煤矿“七条规定”、非煤矿山“九条规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教育。二要扎实开展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三要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安全园区”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注重示范引领,加强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会上,省安监局纪检组长王志明总结部署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陈炎生局长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维护干部队伍良好形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根本保证,必须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一要提高认识,规范制度。各级安监、煤管部门要深刻领会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腐化堕落。二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要全力推进“庸、懒、散、奢”的专项治理,要着眼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三要勤俭节约,廉政从政。要加大对“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八项规定”落实体现在广大安全监管监察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四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正确把握查处和保护的关系,着力营造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市林业局副局长年度述职报告 篇4

一、政治思想方面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市林业局党委的具体安排,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市委举办的各种政治理论辅导、报告会,局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会,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认真做好笔记和心得体会,着重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并结合工作实际,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经过党的“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以后,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并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自觉性,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是加强学习系统化,理论与林业政策、业务相结合,特别是学习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林业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三是在学习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党的林业方针政策,结合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二)牢记宗旨意识,切实为民服务。一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二是深入基层,倾听林农意见,与专合社群众座谈,现场解答问题,向上争取项目支持;三是研究制定贯彻意见时,也应充分广泛征求基层意见,使其更具针对性,项目实施更具操作性;四是根据生产和群众需要经常组织各种技术培训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

(三)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一是继续抓好林业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即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山头地块和林农;二是把注重基层建设、打造工程亮点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面上工作开展;三是把眼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应尽力量。

(四)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把科学发展观与林业项目规划相结合,按照省、市林业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措施,重点发展林业产业,使农民得到更大实惠;二是把科技下乡活动与为林农服务相结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加快地方林业特色品牌的创建,大力发展本市森林食品地方品牌,使广大林农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五)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争创“四好”班子而努力。时刻按照党章要求,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想群众之相、急群众之急;认真开好每年党委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不断增进班子凝聚力和提高班子战斗力,争创“四好”班子而努力。

由于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做到在政治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省、市委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振奋精神、团结拼搏!

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按照局党委关于《20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责任清单》的安排,对分管的林政资源科(林政办)、森林资源管理站(天保办)、造林种苗工作站(退耕办、产业办)、科技推广站、森林植物检疫站、市中心苗圃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并切实履行“四个亲自”领导责任,加强领导,强化组织推动,召集各科站主要负责人及时学习传达上级和局党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各科站工作实际,专题研究,分解责任,明确职责,以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体落实到各科站主要负责人身上,履行好“一岗双责”职责。

(二)加强学习,强化廉政教育

一是带头组织分管科站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论述和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章》,加强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二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不断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三是积极参加局里组织学习焦裕禄、范天勇等先进典型事迹,学习《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通过剖析案例,从中汲取教训,组织开展讨论,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思想觉悟;四是按照局党委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对分管科站党员干部作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重点民生工程》党课,与大家共勉。

(三)从严要求,保持清正廉洁

通过“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认真对照检查,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中央八项、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把握大节、注重小节,发挥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时刻遵守党的章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一是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二是克服享乐主义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勤俭节约,克已奉公,轻车简从,不与基层添麻烦;三是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克服贪图享乐,讲面子等思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四)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按照局党委、纪委安排,认真抓好分管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流转重点项目投资,中心苗圃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一是与相关科站主要负责人谈话,进一步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增强责任感;二是按照局里“A计划”廉政风险防控要求,与相关科站主要负责人签订承诺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三是将相关科站负责工作内容通过本局网站、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大厅以及局机关政务公示栏等公示,方便和接受群众公开监督;四是在开展工作中建立台帐,严格依法按程序办理,并记录办理过程和结果,以备检查;五是定期或还定期进行抽查,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防患未然。

(五)严明纪律,强化监督

一是强化对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5月组织局里天保办、退耕办、监察室、财务室等部门,对什邡市20xx-20xx年度中央、省安排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实地抽查蓥华镇、冰川等5个乡镇,走访20户农民,查阅资料,核对账簿等,坚决防止和纠正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滞留截留情况等行为;二是协调配合市局纪委,加强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的专项督查,今年11月下旬,由局纪委牵头,造林种苗站、资源站、财务室部门参与对中江县、罗江县20xx年以来执行国家涉林优惠政策及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收到很好效果;三是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市财政局、市发委、市审计局有关人员,对全市5个县(市、区)欧洲投资项目工程进行了专题检查验收,特别是强化了资金使用情况的县级审计把关工作,对绵竹市未完成县级审计工作不予验收,严把资金审计合格关;四是强化组织开展专项林地征占用清理,森林植物检疫执法,中心苗圃资金使用管理等工作。

(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一是时刻按照党章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二是认真开好每年党委民主生活会,能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查找问题,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为不断增进班子凝聚力和提高战斗力,争创“四好”班子而努力;三是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收入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处理好有关信访、上访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四是严格按照《党章》、《廉政准则》规范自己行为,同时也加强对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没有发生其它违规违纪情况。

三、依法行政方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落实的实施意见以及局党委分工负责原则,主要抓了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确定为我国党员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治国理政的主要推进内容,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纲要,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把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重大任务等与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基本指南,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建设法治林业。

(二)认真落实法治主体责任

一是认真参加局党委研究落实依法治市、依法治林责任工作,参加制定《全市林业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方案》;二是按照“一岗双责”责任制,主要负责分管科站法制建设,把法治建设贯彻分管工作的各个方面全过程;三是把法治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分管科站,并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制定依法征行政工作目标和任务,以确保依法行政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决策机制

一是落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在市政务中心网站、市局网站,以及市局机关公示栏上公开分管科站行政审批事项和办理程序;二是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林业行政决策程序建设,把公众参与,专家认证,风险评估,合法互审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三是强化完善科级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法制意识。

(四)加强法制教育,推进法治机关建设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的安排,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落实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三是加强对重点林区林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组织科普、法律知识三下乡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制素养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任职资格制度,严格把好行政执法资格上岗法律知识专业知识考试关,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二是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今年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自己有幸参加了去北京大学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培训班学习,通过听取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讲座,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提高了觉悟,深感依法治林责任重大,同时也增强了进一步开展依法治林的信心;四是今年9月,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的安排,参加了对国家林业局第35号令《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解读汇报,也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依法治林、依法行政的高度重视。

(六)坚持依法治林,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按照省厅、市局安排,组织在全市开展了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亮剑行动”、“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等,有力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地保障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

四、业务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省林业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努力抓好自己各项分管工作。

(一)切实抓好欧洲投资,芦山援建等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组织力量全力推进全市工作。一是加强对欧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全市5个县(区、市)工作的指导和督查,落实任务,责任到人;二是组织、编制项目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三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深入各地检查指导工作;四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导各地做好项目验收工作,保证了全市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全面完成任务。

同时,分管抓好芦山灾后重建工作,带队去现场考察,协助指导搞好总体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

(二)继续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市基本完成林改主体任务后,市林改办加强了对全市林改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并有针对性的对各地进行调研,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市林改办还积极培训组织力量,对全市各地林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积极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林木林地流转、抵押贷款、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制度。

(三)抓好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促民生的要求,注重把林业项目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指导各地重点发展核桃、大枣等干果基地,巨桉、杨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玫瑰基地等,有力地推动了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和林地使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限额采伐政策落实工作,积极完成国家重点工程、征占林地配合工作。二是加大林政执法工作力度,查处乱砍滥伐行政案件,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市实施飞防和人工防治作业取得显著成效。

(五)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按照省、市的安排,认真组织开展培训林农、“科技下乡”、建立各类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等活动,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同时,切实抓好金桥工程工作,并获市委、市政府表彰。

(六)切实加强天保、退耕还林工程管理

一是按照省上要求,市、县(市、区)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二是由市天保办、退耕办制定“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实施意见;三是组织全市开展对天保、退耕工程实施工作进行方案编制;四是加强对各地指导、检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七)全面完成民生工程任务

按照省、市政府的安排,通过目标考核管理、规划设计、指导实施、落实资金、培训技术,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完成。

(八)抓好分管市局苗圃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分解落实任务,责任到岗位,调整充实力量,调动积极性,使生产和管理规范性。

另外:还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五、存在问题和打算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组织和同志们关心、支持、帮助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按上级党组织和群众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特别是对中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9、10号文件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工作方面考虑不够全面,不够细致,有时有急躁情绪;三是对分管工作调查研究不够,检查、督促不够;四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等。

市局长讲话 篇5

业务用房落成庆典仪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天朗气清,某某山下紫气萦回,流光溢彩。值此某某县业务用房落成庆典之际,我谨代表某某市某某局,对某某县业务用房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环保事业的某某县委、县政府、县直各部门的领导,以及辛勤工作的全体环保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作为某某市某某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某县某某局成立以来,坚持以保护某某环境为己任,服务民众,服务某某环境建设,展现了公正、文明的良好形象,为某某的环保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市的环保工作贡献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我相信,崭新的办公大楼、优美的工作环境,必将给某某县某某局的员工们带来更加生机盎然的创新意识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忱,某某环保事业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多年来,某某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如今,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业务用房,这是某某市首个拥有独立的现代化办公场所的环保部门,也是某某市环保系统基层建设的重要起点。这标志着某某环保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借此机会,我代表某某市某某局,对某某县党政领

1导和各部门长期以来对环保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某某县业务用房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

用房的落成使用,将对增强环境监测、执法能力,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监测监察功能,进一步巩固生态创建成果,促进某某的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全县民生大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让政府满意,让人民满意。

最后,我以个人的名义,再次向某某环保取得的成绩,向业务用房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

市领导讲话致辞 篇6

非常高兴与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总工会的同志们一起参加电力公司20x年工作会暨四届一次职代会。刚才,刘锦、张福生同志分别作了讲话和报告,总结了公司20x年和“x”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x”的发展思路、目标,部署了20x年的重点工作,讲得非常中肯,非常实际,我完全同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x”期间电力系统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总结“x”的电力工作,我认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x”期间,电力公司实现了里程碑式发展。20x年,全区发电量完成2598亿千瓦时,居全国第4位;外送电量1064亿,居全国第一位。公司售电量完成近1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区总售电量的49.7%。电力公司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资产总额、年售电量、利税等核心经济指标基本上都实现翻番,负债率、线损等指标大幅下降,企业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二是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五年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2座、500千伏变电站7座,蒙西电网500千伏“三横四纵”主干网架正式形成,初步构建了内蒙古大电网格局;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863万千伏安,网架结构日益优化,电网功能不断完善,供电能力大幅提高,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三是市场化运作、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电力公司在20x年完成厂网分开以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又相继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电源项目重组、呼兴电网整体划转、抽水蓄能电站股权转让重组、乌兰水泥产权剥离、国电蒙能公司改革债务处理等重大改革任务。通过不断改革,甩掉了许多历史包袱,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公司主营业务更加突出,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从而实现了轻装减负,加速发展。

四是强化管理举措新、亮点多。“x”期间,电力公司在国资委的领导下,持续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全面强化经营管理,建立了“增收节支、降本增效”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农电预算管理,规范多经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了经营效益的稳步增长,实现了电力公司整体的健康发展。

五是打造了“责任蒙电”品牌。内蒙古电力公司不仅承担着经济责任,还承担着社会责任。“x”期间,电力公司克服经营压力,实现了村村通电,累计解决73745户农牧民无电户通电问题;积极参与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大用户直供等,保证安全稳定供电、供热;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上网,风电装机规模和电网消纳比例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出色完成了60周年国庆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内蒙古电力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公认,也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评价。

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自治区政府,对内蒙古电力公司20x年和“x”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x”电力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关于“x”自治区经济发展形势,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x”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20亿元,跻身万亿元省区行列,主要发展指标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我区欠发达的区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因此,“x”我区的经济增速仍然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是核心。自治区提出要建设四大基地,即国家能源基地、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和国家重化工基地,这是我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非资源产业上。这就要求电力系统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积极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扶持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非资源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三是投资拉动仍然是主题。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自治区的基础设施、工业项目、社会保障还需要大量投入。虽然我们要竭力优化消费拉动、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的比重,但在短时间内仍然摆脱不了投资拉动为主的现实,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x”期间,自治区电网计划投资2200亿元,其中,蒙西电网600-700亿元,东部电网400-500亿元,国家电网1000亿元。

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蒙古电力公司“x”的发展任务非常艰巨。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x”电力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电力的支撑保障作用,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发挥电力的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第三,要按照建设全国一流省级电网的要求,全面提升技术装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水平。

三、对今年电力公司的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20x年是“x”的开局之年,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电力公司要围绕服务于自治区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第一,构建“责任蒙电”。构建“责任蒙电”,首先是对自治区党委、政府负责任,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任,对广大电力干部职工负责任。电力公司要服从服务于自治区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坚强的蒙西电网,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切实发挥我区电价市场“洼地”效应,支持企业健康发展,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要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建设,支持非资源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有利于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各种服务业发展。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大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户户通电问题,着力提升城镇、城区安全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关注员工发展,在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使员工的福利待遇同步增长。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当前,要重点抓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电、保安全、保稳定、保供热工作,确保全区各族人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

第二,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超前规划、超前建设,适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x”期间最少安排600亿元,解决蒙西电网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紧跟电网技术发展的前沿,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步伐。

第三,坚持改革创新、敢于探索与实践。作为独立的省级电网,内蒙古电网具有很大的改革和探索空间。要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研究探索一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模式。比如风电火电水电“打捆”外送、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风电企业和大用户联合建设“微网”、利用闲置发电机组和企业重组搞自备、蒙西电网和国家电网如何连接等。要敢于探索,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模式都可以采用,都可以搞试验示范。此外,要按照国务院“同网同价”、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进一步顺畅农电管理机制,升级改造农村电网,促进农电企业健康发展。要采取积极措施,逐步解决苏里格电厂、华宁电厂等困难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第四,坚持开拓区外市场和培育区内市场并重。开拓市场是电力企业经营的核心,管理的核心。当前,区内发供电矛盾突出,两个市场的开拓和开发是非常重要的。要始终把区内市场的开发、培育作为重点,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新增用电项目的报装服务,吸引扶持大项目在内蒙古落地,开拓区内电力市场。同时,高度重视解决电力外送通道问题,这是内蒙古电力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自治区“能源基地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今年,国家要启动锡盟至南京、包头至长沙两条特高压通道建设,我们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全力支持配合,积极对接,争取尽早开工。

第五,持之以恒地强化经营管理。管理出经验、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要通过加强管理,逐步解决决策不科学、投资浪费、经营成本高、损耗多和跑冒滴漏等问题。要围绕打造一流电力公司的目标,建立对标机制,学习借鉴国内先进电网公司的经验,查找自身不足,力求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领导班子要讲团结、讲大局,个人的聪明才智要融入集体决策之中。认真执行中纪委关于“三重一大”的要求,重大问题由党委会、董事会研究决策。

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 篇7

普洱市地理位置在热带北缘地带及南亚热带地区, 属于云南省的南部, 光照比较充足, 年平均气温在18度到20度, 降水量每年平均为1500mm, 森林覆盖率也比较高, 是祖国西南的“绿海明珠”, 山上云雾缭绕, 生长着大量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适合茶树生长, 普洱市境内有无量山、牛洛河等几个茶区, 面积将近4.5hm。对于普洱市来说, 还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的中心地区, 属于远近知名的“普洱茶都”, 加上普洱茶交易会以及普洱茶节这样的活动的开展, 周围交通状况的改善, 陆路昆 (明) 曼 (谷) 大通道贯通全境, 走高速约5小时到省城昆明, 2小时到全国知名旅游城市西双版纳。所以, 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项目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 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规划

2.1 农业观光茶园的定位

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定位对于茶园以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假如茶园的定位过低, 就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各项资源的需求, 而定位比较高的话, 就会过分的追求奢华与气派, 从而产生资金的浪费, 也造成了设备的闲置, 结果就会得不偿失。这就需要根据普洱市的实际需求, 城市的发展状况, 重视营造观光茶园的乡土气息, 要强调茶园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要突出普洱茶的地方特色, 不能忽视民族茶文化特点, 要符合大众需求, 这样才能更好的凸显其经济效益。

2.2 农业观光茶园的特色

在各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特色就成了其发展潜力的象征。在进行农业观光茶园规划的时候, 要与园区的实际结合在一起, 找出园区的突破口, 这样就能更好的突出其园区的特色, 让整个观光茶园的景观规划为旅游观光服务。对于农业观光茶园来说, 不但要具备茶叶的生产功能, 还要具备相应的艺术感染力, 茶园内的生产项目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特点, 这样才能提高茶园的知名度, 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2.3 茶园生产内容丰富

农业观光茶园不但要具备相应的特点, 还要生产与加工的内容多样化, 方式也要多样化, 这样游客不但可以买到不同的茶叶的产品和茶具, 还能欣赏到与众不同的农业茶园风光, 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品茶各个民族的特色茶宴套餐。农业观光茶区可以定期具备一些茶文化讲座以及相应的交流会, 还可以举办品茶会等, 还要重视茶园景观的季节变化, 要重视植物造景功能, 做到随时有景色可观赏, 有茶可以品尝, 全年度的向游客开放。

2.4 产供销一体化

农业观光茶园用极具特色的茶叶生产内容以及比较好的生态环境来吸引游客的到来, 这样游客不但是茶园服务的对象, 也是茶园的消费对象。对于这些游客来说, 可以直接从茶园买进一些自己喜欢的茶叶、茶饼或者茶具等, 也可以自己亲手采摘、亲自加工一些茶产品带走, 让游客体会劳动的快乐, 还能进一步提高茶园的生产方面的效益, 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2.5 重视茶文化科普教育和熏陶功能

农业观光茶园在满足了公众观光需求的同时, 还可以扩展其经营区域, 让一些青少年学习茶叶的科学技术知识, 认识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史, 也能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基地。在这些活动中, 主要的内容可以让他们去到茶园去采茶, 学习唱一些采茶的歌曲, 也可以自己亲手制作茶叶, 通过幻灯片等形式给他们讲解普洱茶叶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 还可以讲解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 青少年能够收到传统茶文化的熏陶, 把茶叶的生产和教育功能有机的结合, 提高其思想素质。

3 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设计

3.1 起景区

这是农业观光茶园的序景区, 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停车位和观光的通道。在植物的配置方面, 要以茶树为主, 积极营造出“茶”的氛围, 可以选择那些普洱特有的古茶树来当做行车道的景观树, 也可以作为停车场的遮阴树。其中交通岛中可以群植几棵大树, 这些树的胸径要大于15厘米, 也可以用茶圣的雕像作为整个交通岛的主景, 在周边用不同的茶苗做成相应的图案和色块, 这样就给人一种多层次、多树龄的景观效果, 也给人一种人工种植与自然生长结合的感觉。此外, 还可以搭配一些暖色调的植物, 比如红色、黄色等等, 这样能够提高视觉效果, 还能营造出非常热烈的气氛, 给游客美的心理感受。在起景区地面的的地面铺设上可以用石板石条, 这样就很好的突出了茶马古道的氛围。

3.2 茶品供销区

在这个区域设计的时候, 可以结合前区的园门设计, 或者可以在茶园区中进行设置, 这个区域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各种各样的茶叶、茶饼、特色茶具等等。要求是具备民族特色, 还要具备茶庄特色, 在室内的装饰上要突出茶馆或者茶社等特色。

3.3 展览区

在观光茶园展览区设置的时候, 要很好的结合茶园前区的主要设置, 把这个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展区, 一部分是电教区。在展区可以展示茶业的种类、不同时期的制茶工具、关于茶的诗赋歌谣等等;在电教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游客展示茶叶的知识, 还可以给游客解说关于茶文化的发展等等。通过这个区域的设置, 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 让游客对普洱茶悠久的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

3.4 茶园区

这是整个农业观光茶园的一个主要景点, 占据的面积是所有区域中最大的部分, 属于生产区跟采摘区域的结合, 突出的是独特的茶园风光。具体来说, 可以根据实际状况, 建立相应的有机茶园区、古茶观光园等茶叶栽培的区域, 也可以在地面铺设石板石条, 形成特色。

3.5 加工区

这个区域是观光游览园区跟加工区结合的地方, 在这里除了进行茶叶的加工, 还可以为游客量身打造茶叶加工工序。游客可以对整个茶叶的加工工序进行参观, 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喜好去感受茶叶从采摘到加工的具体过程, 从而加深对于茶叶的认识。在这个区域内还可以把茶叶加工成茶叶饼, 在上面印上自己的姓名或者生肖等等, 不但是旅游纪念品, 还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3.6 茶艺表演区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 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也形成了独特的茶艺。茶艺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也在进步, 饮茶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解渴的需求, 品茶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茶艺已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文化, 一种修为, 体现的是和谐和优雅, 为茶文化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普洱市属于多民族地区, 各个民族在发展中都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惯, 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在去农业观光园区游览的时候, 通过茶艺表演区的设置, 可以学习各种茶的冲泡方式, 提高了旅游观光的质量。

3.7 餐饮住宿区

这个区域属于整个农业观光茶园的配套服务区域, 在设置的时候可以结合整个大的茶园进行设计, 但是也不能布满整个茶园, 在餐饮住宿区建设的时候, 不能大面积进行, 要小体量, 讲究的是自然分布, 要突出农家特色。在餐饮方面, 要以茶食为主, 比如茶叶蛋、茶叶炖猪心等等,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住宿餐饮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都市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 人们的环境意识一步步的增强, 农业观光园也开始集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 结合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属于一种综合园区。在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时候, 要对这个项目进行调研, 确定项目是可行的, 然后根据具体实际, 对普洱市农业观光茶园进行规划设计, 从而为公众提供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参考文献

[1]林杰, 严怀英.茶文化与品茶艺术[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邓大华.普洱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J].广西热带农业, 2012 (10) .

市农业局局长致辞 篇8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我们云南地区最具战略性的资源,解决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实施“润滇工程”的关键。通过对弥勒市农业用水现状及当前节水形势的调查研究,提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刻不容缓,分析通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弥勒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取得明显的效益,为弥勒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景

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我们云南地区最具战略性的资源,解决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实施“润滇工程”的关键。而就弥勒而言多年平均降雨量位列红河州倒数第三,自古以来时有旱灾的发生。特别自2009年以来,弥勒连续3年大旱,使人们对水危机有了切身的体验,面对严重干旱,一方面要合理开发新水源,一方面要加大节水力度。而就目前,开发新水源工程难度愈来愈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因此更需要注重节约用水、高效用水,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抗旱保丰收的生产能力,是解决水资源贫乏的效措施,是保障当前弥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弥勒市自然经济概况

1.1 弥勒市地理位置概况

弥勒市地处云岭以南、哀牢山脉以北的青山碧峰环抱之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北部。东经103o04′~103o49′,北纬23o50′~24o39′之间,东西横跨78km2,南北纵距91.75 km2。东与泸西县、邱北县相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石林县、宜良县接壤。县城在弥阳镇,北距省会昆明约140 km,南距蒙自(州府)137 km,昆河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滇越米轨铁路沿南盘江纵贯市域西部。全市国土面积4004 km2,其中山区面积占87%,坝区面积占10%,其他山间谷地、河谷面积占3%。

1.2 弥勒市社会经济简况

弥勒市辖2个乡10个镇、129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3个居民委员会,1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27万人,农业人口42.0881万人,居住着汉、彝、傣、苗、回、壮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4806人。2013年全市生产总产值227.3亿元。主要盛产烤烟、甘蔗、水稻、葡萄、亚麻,享有“烤烟之乡”、“蔗糖王国”、“葡萄之乡”之美誉。弥勒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宝藏,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就发祥于这片热土。

2 弥勒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调查

2.1 弥勒市水资源概况

弥勒境内主要河流水系有南盘江及其支流甸溪河,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干流。南盘江在市境西缘由北向南再转向北东流出,全长228公里,界河段长180公里,弥勒段出口以上流域面积26181km2,多年平均流量202m3/s。甸溪河属南盘江一级支流,甸溪河一级支流主要有禹门河、白马河、花口河,三条支流在弥东三道桥汇合后,自市境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沿县境东南边缘汇入南盘江,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3672km2,弥勒市境内流域面积1568km2,多年平均流量16.46m3/s。市内多年平均降水资源38.44×108m3,全市水资源总量6.0至11.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2.35至5.98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已建成蓄水工程11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100座,蓄水量1.86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达24.4%。年均供用水量2.2亿立方米左右,占水资源总量的27.88%,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

2.3 弥勒市农业用水现状

全市渠系配套防渗率低,仅为30%左右,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投入,实施重点县项目、干支渠等项目但主要是对干渠防渗配套,而未级农渠、毛渠防渗率还很低,导致灌溉水和利用率低,灌溉水利用率仅达到30%-40%,即从水源到田间作物,约有1/2以上的灌溉用水因渗漏、蒸发和治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依靠传统产业种植结构农田水的利用率也很低,1立方米产生的粮食差不多就1千克左右。加之管理上的混乱,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很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现状农业供水设施也不能保障农业发展的需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已经成为制约弥勒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实现弥勒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作物產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弥勒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目前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新时期弥勒市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用水量在国民经济总用水量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要保持灌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节水增效、高效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未来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农业高效节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最严格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的革命性措施;是为合理划定符合“三条红线”政策提供可行的依据和保障;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社会可持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措施,也是实现弥勒市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省工、节地的同时,可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实现精准灌溉,通过工程措施与田间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可为农民可持续增加收入奠定基础。可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优化用水结构,为城镇化及二、三产业发展提供用水保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配合弥勒市旅游二次创业,引领绿色、环保、休闲生活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良好基础支撑农业,以优势产业壮大农业,以科学技术振兴农业,以市场引领农业,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云南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示范样板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3.1 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政策趋势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设备补贴范围,重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和《中共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红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红发[2012]24号)精神,加快红河州从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切实提升红河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红河州打造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西部领先、云南样板”的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

3.2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建设精准农业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用水量在国民经济总用水量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要保持灌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节水增效、高效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未来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节水农业与精准农业的基础,推行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就是加快精准农业实施、促进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精准农业的条件之一是精准灌溉、精准施肥。采用滴灌技术和配套相应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使土壤水分可保持在最佳水平,便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作物体内能量消耗,并且能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状态。另外,滴灌结合施肥很容易做到少施、勤施,可以根据作物消耗直接施到作物根系附近,使土壤养分保持在最佳平衡状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改善灌溉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使项目区农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3.3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需要

目前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新时期弥勒市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以水为重点的生产条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果蔬要求以小水量、多频次、充足的供水,同时又保持一定空气湿度,避免病虫害烂果发生,只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滿足这一要求。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实现作物的精准灌溉,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物质与技术保障。

3.4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渠系防渗率不高,加上运行管理上的混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还很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而高效节水灌溉可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因此,为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通过项目的建设,既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得项目区高附加值农产品得以发展,同时又使项目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减少水的无效损失,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供水保障能力,有利于减轻水资源短缺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省去了田间的农毛渠、畦埂,可以节地、节肥、节电、节劳力,减少土地投入成本,大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使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经济支撑。

3.6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弥勒市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高效节水项目的建设,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再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7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农业是以强调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农业产量为主的,而对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对节水抓的不紧,“大水漫灌”浪费严重,有的地方甚至以挤占生态用水,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这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直接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的恶性循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通过管道输水、田间滴灌,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减少引水量,可有效缓解用水矛盾,有利于项目区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加大林果种植面积,可有效降低当地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土地石漠化、滑坡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改善项目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林覆盖比例,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4 弥勒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效益趋势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发展将会使各部门、企业、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逐步提高,加之规范的管理,不管是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是产业化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4.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弥勒目前正大力推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引进企业,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发展蔬菜、园林苗木、葡萄、核桃、石榴等水果产业。就弥勒市高效节水灌溉现状调查,引进企业相应配套建设了少量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增产、省工的作用已经有所显现。蔬菜亩增产量150千克,按市场均价3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450元/亩;芦笋亩增产量600千克,按市场均价8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4800元/亩;葡萄亩增产量250千克,按市场均价10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2500元/亩。企业获得的高额利润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高附加值作物的热情,因而少量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打下了基础。现状已经有部分农户开始由以前的单纯种植粮食为主转向种植以果蔬为主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可以预见,今后弥勒市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将大幅度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将成为当地特色作物生产基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4.2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改善了植物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的环境,作物增产10%以上,灌溉成本下降10%左右,每亩增收450~2500元,使得企业生产盈利良好,而农户通过将土地租给企业耕种获得租金外,还能受雇于企业,据调查农户每人因此年增收约1万元。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当地农民及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激发了当地高效节水工程实施的热情。

4.3可有效推动弥勒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管网逐步替代田间的沟畦,挖沟筑畦不再是农业生产的必须环节,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常规的耕作模式相比,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倍以上。另外,节水灌溉的发展还为农业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管道施肥、施药得到了广泛应用,精准农业将得以实现,可有效推动弥勒市现代農业的发展。

4.4提高水资源的利效率

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弥勒市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高效节水项目的建设,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再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可保证灌区安全输水、精确配水、定时、定量灌水。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提高到0.75左右,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4.5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减轻了水量供需平衡矛盾压力,对持续多年的旱情有明显缓解,对改良土壤、改善项目区田间小气候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达到防旱除涝,推广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可大大降低灌水定额,减少单位面积水资源利用量。做到精准灌溉,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化,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推动项目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促使农民由广种薄收走向精耕细作,有利于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变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模式,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生态效益明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弥勒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效益预测,得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快地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钱国忠,施建芬,弥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M].弥勒市:弥勒市统计局,2014:4-25

[2]张玉蓉,顾世祥,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M].昆明: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12-1,2-10

[3]朱家福,李国民,云南省弥勒县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M].昆明: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07:2-3,11-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改革开始40年政治改革下一篇:油库员工年终总结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