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草案说明

2024-10-09

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草案说明(精选5篇)

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草案说明 篇1

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2000年11月24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

过)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辖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依法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实行治安保卫责任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第五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各项治安保卫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

(二)预防和制止单位发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调解单位内部治安纠纷,维护单位正常秩序;

(三)加强治安信息工作,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生在本单位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不安定事端;

(四)保护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和物资,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案件侦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五)帮助教育本单位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的人员,协助公安机关监督、考察、教育本单位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和依法保外就医的犯罪分子,以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和劳动教养所外执行人员;

(六)协助公安机关管理本单位的暂住人口和其他外来人口;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治安保卫任务。

第六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自行设立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

治安保卫机构和治安保卫人员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人领导下和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第七条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龄十八周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具有安全保卫常识;

(三)身体健康,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

(四)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记录。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的负责人,要害部门或部位的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除具备前款所列条件外,应经公安机关治安保卫工作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书。

(编者注:根据2002年1月21日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三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取消或调整部分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审批等项目的决定》,本条第二款设定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上岗合格证书”取消)

第八条 单位应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将治安保卫机构设置情况和治安保卫人员配备情况,向市或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备案。治安保卫机构设置情况或治安保卫人员配备情况变更后,单位应在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备案公安机关重新备案。

单位配备的治安保卫人员不符合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建议单位将其调离治安保卫工作岗位。

第九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并明确单位内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一)门卫、值班、巡逻、守护制度;

(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和枪支弹药管理制度;

(三)涉密的产品、文件、图纸、档案、资料等保密管理制度;

(四)印鉴、财务资料和票据、现金、有价证券、文物、贵重物品、重要设备和物资等保卫管理制度;

(五)要害部位保卫管理制度;

(六)集体宿舍、招待所、食堂、浴室、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七)治安保卫工作监督检查及奖惩制度;

(八)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报告制度;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治安保卫工作制度。

第十条 单位要害部门或部位必须安装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泄密、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安全设施或技术防范装置,并根据需要组织值班护卫。

第十一条 单位生产、销售、运输、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以及病毒和有害菌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在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应急方案。

第十二条 单位应定期检查各项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隐患的,应及时整改。

单位接到公安机关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在限期内完成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三条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应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办事。对扰乱本单位正常秩序、侵害公私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应进行劝阻和制止;情节严重的,送公安机关处理。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可依法正当防卫。

第十四条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因公负伤的,其治疗费用应按有关规定予以保证;因公致残或牺牲的,所在单位应给予优待和抚恤。

治安保卫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 单位不制定治安保卫工作制度,不落实治安防范措施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单位治安保卫责任人一百元以下罚款。

单位存在重大治安隐患,未在公安机关规定期限内整改或采取相应措施的,对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单位治安保卫责任人一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罚款。

因存在重大治安隐患,未在公安机关规定期限内整改或采取相应措施,单位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单位治安保卫责任人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不报告或不及时报告的,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单位治安保卫责任人二百元以下罚款。

依上述各款规定,对治安保卫负责人所处罚款,由被处罚人承担,不得在单位经费中列支。

第十六条 治安保卫人员不履行治安保卫职责,或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单位或有关部门应将其调离治安保卫工作岗位;造成人身、财产等损害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指导和监督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人身、财产等损害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的说明

──2000年9月25日在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重庆市公安局局长 陈邦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就《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必要性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发布的《四川省企业治安保卫工作若干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号令,在万、涪、黔地区适用)和原重庆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发布的《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若干规定》(原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号令,适用于原重庆地区)实施以来,对于预防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教学、科研秩序,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上述两个“一号令”所暴露的政企不分、职责交叉和过于粗糙等问题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一市两令”的状况也不利于政令的统一。因此,在对两个“一号令”进行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便于单位操作执行和公安机关依法监督的地方性法规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起草过程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要求,由市公安局在调查总结两个“一号令”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等为依据,借鉴北京、上海、青岛等省市的经验,起草了《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送审稿)》,于去年9月报送市政府。之后,市政府法制办又采取书面和专家论证形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并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形成现在提请审议的《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已经2000年7月19日市政府第六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共二十四条。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与两个“一号令”相比,草案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修改:

一是扩大了适用范围。“一号令”适用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为了适应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也为了解决因私营企业和外商合资、合作、独资企业没有纳入管理范围而存在的脱管失控问题,进一步落实内部治安工作,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草案的适用范围包括了所有的企业。

二是细化了单位治安保卫工作职责。草案除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规定了10项职责、10项制度以外,还对要害部门的防护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任务、职责更加系统、规范,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单位操作和落实,又有利于公安机关监督和指导的目的。

此外,草案不仅对单位保卫机构设置及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作出要求,而且还明确规定“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因公负伤的,其治疗费用应当按有关规定予以保证;因公致残或牺牲的,所在单位应当给予优待和抚恤”和“单位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应当享受风险岗位津贴及人身保险待遇”,以为单位治安保卫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是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职责。“一号令”比较抽象地对公安机关的检查指导提出了要求,草案则本着政企分开的原则,规定了公安机关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九条具体职责,并对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责和玩忽职守行为的处理作了规定。这样规定,既有利于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又有利于单位进行监督,增强了透明度。

以上说明,连同《条例》草案,请予审议。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

(2000年9月25日)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本次常委会会议议程的安排,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规定,我委于8月31日、9月11日两次召集市政府法制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公安局的同志,对市人民政府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9月20日召开全委会,对《条例》进行了集中审议。现将审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我委认为,为更好地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根据人大代表的多次建议,适时制定我市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这一地方性法规,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条例》是在原重庆市人民政府1990年发布的《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若干规定》(政府规章)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内容较好地吸收了《规定》施行10年来的成功经验,也注意克服了《规定》暴露出的不足,并较为充分地吸收了北京、上海、青岛等地同类立法的经验。整体而言,《条例》内容比较全面、成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议将《条例》第一条改写为:“为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条例”。以使条文更简炼、准确。

三、建议将条例第三条改写、扩充为三条,作为第三、四、五条,以分别明确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任务、方针、原则和《条例》的执行主体。具体修改为:

第三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保卫责任制。?

第五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公安机关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主管部门。”

四、建议将《条例》第四条第一句话改写为:“公安机关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主要职责是:”以使条文更简炼、准确,并在该条第三项句首加入“规范单位治安保卫行为”一句。

五、与前述第二点修改相适应,为避免重复,删去《条例》第五条第一款“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实行治安保卫制”一句,同时,为避免条文过于琐碎,建议删去该条第二款“单位内部实行分级治安保卫责任制,各级的主要负责人是同级治安保卫责任人”一句。

六、为克服不少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年老体弱的缺陷,建议将《条例》第八条第一款改为“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七、建议在《条例》第十条第(九)项后增加一项,即:“(十)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

八、建议将《条例》第十一条所有“(部位)”的表述改为“或部位”,并将该条第二款改写为:“单位要害部门或部位的工作人员,应选配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担任;不适合在要害部门或部位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离。”以更简炼、准确。

九、建议在《条例》第十三条中“单位生产、销售”后加入“运输、”一词。

十、将《条例》第十七条第五款改写为:“单位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应享受岗位风险津贴,其标准由单位自定。”以更简炼、准确。

十一、与前述第二点的修改相适应,将《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改写为:“对执行本条例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十二、关于《条例》第十八条罚则的设定,论证中有意见认为只应对单位和治安保卫责任人设定处罚,而不宜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尤其是对直接责任人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有干预单位内部管理和乱罚款之嫌。另一种意见则与此相反,认为应按《条例》所述对单位实行“双罚”、对个人实行“单罚”,即单位违反规定的,既要罚单位,又要罚单位治安保卫责任人、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单独违反规定的,公安机关也可给予相应处罚。其主要理由是:区分情况对个人实行“单罚”,对单位实行“双罚”是经实践证明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的有力举措;国家立法如《刑法》、《消防法》已有立法先例;地方立法如北京、天津的同类立法及我市的《重庆市实施〈消防法〉办法》也有先例;第三,既然是必要的,因此只要处罚适度,也不属“乱罚款”,同时通过立法赋予公安机关罚款权,只要依法行使此项职权,也不应认为是干预单位的内部管理。审议中我委倾向于第二种意见。

十三、第二十条的规定因不属本《条例》调整的重点,建议删去。

十四、删去《条例》第二十三条。

十五、其他文字修改。带共性的有:第一,将条文中所有的“规定”均改为“条例”;第二,将条文中所有的“应当”均改为“应”。此外,还需对个别文字表述和标点符号作修改、条文次序作调整。

关于《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00年11月20日在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市人大法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绍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大法规委员会的委托,现将《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如下:

该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初步审议后,市人大法规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并再次听取了内务司法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市公安局、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经委、市总工会、建设集团、西南政法大学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对草案的修改进行了认真研究。拟出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后,进一步征求了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综合办事机构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11月15日经市人大法规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形成了现在正式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一审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为加强我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制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非常必要。草案基本成熟,建议认真修改后尽快通过。

部分组成人员认为,草案一些条文在法律和其他法规中已有较详尽的规定,建议删去这些内容。根据这一意见,我委经仔细梳理和认真研究,建议删去草案第三条,第六条第(一)、(三)、(九)项,第十条第(二)项,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

有的组成人员指出,草案行政干预色彩很浓,有明显的部门利益倾向。根据这些重要意见,我委建议,删去第九条有关单位任命或聘用保卫机构负责人应事前征求公安机关意见的规定,删去第十一条第二款,以保障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同时,对整个草案要弱化行政干预痕迹,强调事前指导和监督,要把加强监管同发挥单位主动积极性结合起来,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同保障企业自主经营结合起来。(修改稿第八条、第十条)

有的组成人员建议,明确表述出条例的立法依据。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也在审议意见中提出,应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为依据。经研究,我委认为,该决定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并没有明确规范,不宜作为本条例的上位法,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或有关法律性问题的决定、决议,也无相应规范。因而无法具体表述出本条例的立法依据。(修改稿第一条)。

草案第十八条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在对单位给予处罚的同时,可以处罚治安保卫责任人、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主要意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为加大执法力度,这样规定是必需的。市公安局、内务司法委员会赞同或倾向于此种意见;另一种意见认为,实行所谓“双罚”是不合理的,违背了过罚相符的原则。法规委员会认为,实行“双罚”,特别是对单位进行处罚,缺乏相应法律依据,法理上也有相悖之处,实践中更缺乏可操作性,倾向于对单位采取警告、通报批评、政纪处分等处罚形式。在常委会组成人员达成比较统一的意见或主任会议作出决定之前,暂时保留“双罚”的规定。同时,法规委员会认为,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应减少处罚对象,降低罚款金额,避免以行政处罚代替业务指导和监管,并增加公安机关自律性条款。(修改稿第十五条)

关于草案的具体条文,主要修改情况如下:

一、根据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审议意见,结合组成人员的意见,对草案第四条进行了改写,增加了人民政府对辖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领导权限和职责,删去了第四条有关公安机关具体职责的内容。(修改稿第三条)

二、根据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为避免文字重复,删去草案第五条第二款。(修改稿第四条)

三、有的组成人员认为,一些单位由于规模小,治安保卫任务轻,不必要求其设立治安保卫机构。法规委员会认为,该意见值得采纳。因此将草案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规模较大、治安保卫任务重的单位,可设立治安保卫机构,其它单位应配备与治安保卫工作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治安保卫人员”。(修改稿第六条第一款)

四、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及各方面意见,对第七条进行了修改。该条第一项:“年满18周岁以上”改为“年龄十八周岁以上、六十周岁以下“;第(四)项改作一款,作第二款,表述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的负责人,要害部门或部位的专职治安保卫人员,除具备前款所列条件外,应经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治安保卫工作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书。“(修改稿第七条)

五、有的组成人员认为,草案第十条应增加一项工作制度,即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报告制度。我们按照这一意见,对草案第十条作了修改,并在修改稿第十五条中增加了相应法律责任。六、一些组成人员认为,对受表彰或奖励的人员,按照有关政策或规定晋升工资,不宜在法规中表述,建议删去草案第十六条第二款。法规委员会认为,这一意见值得采纳。(修改稿第十四条)

此外,对草案还进行了文字修改。

以上报告,连同草案修改稿,请一并审议。

关于《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

──2000年11月24日在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

市人大法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绍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1月21日上午,对《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分组审议。市人大法规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草案修改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草案表决稿。现将主要修改情况说明如下。

一、将草案修改稿第五条第(二)项“调解单位内部纠纷“一句,改为“调解单位内部治安纠纷“;“内部稳定“一词改为“正常秩序“。

二、删去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六十周岁以下“;该款增加一项,作第(二)项,表述为“具有安全保卫常识“;删去本条第二款中“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中“区、县(自治县、市)”一词。

三、将第八条第一款中“向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备案”改为“向市或区、县(自治县、市)公安机关备案”。

四、在第九条第(三)项中增加“档案”一词;删去第(六)项。

五、删去第十四条第二款。

六、删去第十六条中“由公安机关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草案修改稿第六条第一款,系根据一审中部分组成人员的要求,对草案相应条文所作的细化和补充。本次审议中,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该款应还原为草案的表述。我委根据以上意见,作了相应修改。

此外,还对个别地方作了文字修改。

本条例通过后建议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说明,连同草案表决稿,请一并审议。

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草案说明 篇2

关键词: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治安保卫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维护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极其重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安保;发展社会主义离不开安保;促进经济发展更是不能离开安保。

一、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作用

1、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安全的大环境

只有在保证了企业存在的安全性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要求企业具有良性的发展势头。用好的保安工作保障企业的资产不受损害,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大环境中进行生产和发展。通过严密的手段制定安保方案,强化安保措施,加大稳固不安定因素的控制力度,促进企业长期稳固于安全大环境并快速发展。

2、为企业良好经营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与执法部门的沟通合作,用适宜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进行处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进而有效防止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损失。

3、为职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企业大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员工的生产热情以及员工生命财产的基本利益。只有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才能保障职工对企业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进而全身心投入于生产建设中,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现阶段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

(图一)

现阶段的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如图一示,具体分析如下:

1、治安因素从过去的简单性朝着现在的复杂性社会因素转变

由于经济的发展,资金、信息等的快速流动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且相对封闭简单的治安保护因素。人员,物质、信息的飞快转变让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不知不觉的由过去只对外防贼的模式变为防贼同时还要防政治、经纪、法律和政策形势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考虑因素,让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实际落实越来越艰难。

2、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经常被忽视

相对于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而言,更多的企业将工作重点落在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以至于没有剩余时间和精力来考虑治安保卫工作,或者单纯抱以侥幸心理,忽略治安保卫工作。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和社会整体认知不够,导致我国治安保卫工作被认为成一种无足轻重的事情。很多企业部门不仅不思考改革事宜,也无全新的理念认识,更不愿意话费金钱对保安工作进行投入,只一味沿袭过去的传统保卫模式,直接导致治安工作出现认为漏洞,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甚至间接地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3、不稳定因素加大了治安保卫工作操作性的难度

经济模式的变换,经济结构的调整,突发事件诸如政企矛盾、劳资纠纷、刑事案件等的频发,都导致不安定因素的增多。例如,由于我国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劳动合同结束后会导致部分职工生活困难,职工心理失衡后会导致诸多的不安全隐患,继而导致不安定因素。最常见的是群体上访时候对国家内部部门进行围堵,砸门等,一系列的恶性突发事件无形间增大了治安保卫工作的操作性难度,更对企业内部治安保卫体系具备强大的应急措施和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改善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策略分析

1、改变思维模式,全面认识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

由于传统思维的误导,很多人无法对企业内部治安保卫人员进行正确的认识,导致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无法被提到应有的高度,继而被忽略重要性。其实对于企业内部所有的岗位而言,本不存在什么贵贱一说。各个岗位因为担负着不一样的职责,所以从事着不同的工作。

从性质上讲,治安保卫工作肩负着一个企业的安全,对于一个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治安保卫工作是企业治安管理最重要的部分;虽然不如国家警察或者军人一类具备执法方面的强制性权利,但却是国家治安保卫工作实施最得力的助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事,以保障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为已任;合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保护,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也要受到相应惩罚;因工致伤、致残等跟企业中其他人员一样享受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应待遇。

2、明确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内容

只有明确了治安保卫的范围,才能将治安保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以下几点:第一,开展宣传教育,落实保卫制度与治安防范的措施;第二,根据需要对出入人员及物品车辆等进行登记;第三,进行治安防范,利用巡逻等手段有效阻止违法事件发生,并对巡逻检查等工作进行记录;第四,以维护企业内部治安秩序为己任,对发生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执法部门工作的实施;第五,督促企业建立技术防范措施,维护企业治安防范设备。第六,建立信息员网络,及时收集危害企业安全的相关信息,做好防控工作。

3、落实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时注意合法合规

由于治安保卫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在履行职责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在工作过程中的合法性,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企业对治安保卫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要求,绝对不姑息其工作中违法的行为;严于律己,不以权谋私;做到以理服人,行事有章可依,保障治安保卫工作顺利开展;实事求是,注重调查,果断却不武断。

4、企业加强法律意识,要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因为从事治安保卫工作的人员肩负着双重使命,不仅维护企业权益,又守护企业财产,因此需要树立服务企业的认识,将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时刻牢记;打好群众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基础,开展治安保卫工作;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安保意识深入人心,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全民一致对抗违法行为;洁身自好,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在不违法的同时对违法事件严处理;建立主动负责的意识,将勤防范,严处理,防结合,重效果落实在保全工作的实处,善于防范未然。

5、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管理水平

在科技极端发达的今天,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安保管理过程中,如将一卡通或者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职工上下班,对外来人员进行临时卡暂用或是身份证登记等手段都可以降低无关紧要的社会人员进入企业,继而降低不安全因素,确保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有效落实。

6、加强保卫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内部发展

一只强有力的保安队伍不仅是保证国家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财产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继而实现长治久安最有力的保障。切实加强保卫部门在政治、组织、纪律、业务方面的建设,通过岗位训练,多种培训和学习的方法提高保卫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真正起到维护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作用。

7、全体动员,将安保工作提上工作日程

虽然尽全力做到上述几点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落实力度,然而仅仅靠上述几条还是不够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仅依靠一个内部治安保卫队伍未免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将安保工作落实到全民,让全体职工参与,扩大安保的范围,才能做到本质上的安全。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逐步完善。在新形势掌控下,企业要发展自身,必然会遭遇越来越多前所未见的新问题。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性管理,建立应急体制保障企业安全,社会安全,对于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有效手段将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落实下去,并推广到全社会,对于有效控制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极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钧,维护稳定是当前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职能,管理观察,2013(07).

[2]马卫胜,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2).

[3]王军胜,试谈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开展,经营管理者,2014(05).

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和草案说明 篇3

工商联学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情况汇报安全是永恒的话题,是机关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工作效益,没有安全的机关是一个不具活力的酒店,也是一个不成功的单位。根据2013年安全工作目标,维护单位内部的安全任务十分繁重,深感安全责任重大,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51-51免费论文网-网-欢迎您

一、加强制度建设,具体落实到人做好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是关键。单位2012年6月,我们便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工作的机遇,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和排查,全面汇总薄弱环节问题根源所在,研究、解决和制订安全保卫工作具体要求和目标,做到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落实,逐步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为成员”的领导格局。同时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对贯彻《条例》做到工作有计划,日常有检查,年度有总结,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51-51免费论文网为推动和促进贯彻《条例》的顺利实施,单位继续与各股室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规范了对股室担任安全员和重点岗位人员责任书的签订。形成了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管理制度 篇4

一、外来人员一律凭身份证等证明身份的证件,在门卫处办理登记手续后由门卫负责联系安排,谢绝私自进入公司。

二、公物出门,必须有单位有效证明,否则门卫不予放行。

三、各种机动车辆进出,应自觉接受检查。

四、门卫人员24小时值班,不得擅自离岗。

五、门卫人员应在规定区域内加强巡逻,做到勤听、勤看、勤问、勤查、勤记,严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六、门卫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坚守岗位,照章办事,主动查询可疑的人和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治保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科办公室)报告。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配备防盗、防火设备。

二、单位的财务室、档案室、仓库等,实行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三、重点要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岗位纪律,自觉按照本部门规定的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关门、关窗。

四、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和财物按规定存放的数量。

五、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重点部门和部位。

六、单位治保会人员要对重点部门、部位常巡查、勤查看、细防范,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及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

七、定期对重点部门和部位进行全面检查,遇节假日增加检查次数,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八、重点要害部门工作人员要做好有关保密工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本部门、本部位的情况。

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执行《消防法》,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微杜渐。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2、财务室、档案室、民用爆炸物品仓库等重要场所,一律严禁烟火。

3、不得私自接用电源线路,如确有需要,经请示单位领导批准后,请专业人员规划、实施。

4、安全科、选厂办公室组织开展公司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

5、保卫人员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工作,消除火险隐患。

6、定期对技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7、一旦发生火灾,公司治保委员会组织力量扑救火灾,保护职工,保护现场,配合消防部门查处火灾事故。

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报告制度

一、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报告工作落实到人,并制定出工作职责,做到信息畅通,处臵及时,使单位在发生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后,能得到及时处臵,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二、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时:

1、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2、及时组织人员保护好现场,控制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匿。

3、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对案件的查处工作。

4、认真做好抢救、善后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堵塞漏洞,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三、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零报告”制度。公司各部门发生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后除按要求上报外,每个季度以厂、科室为单位上报一次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统计表,如未上报此表的,将视为无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各部门应将全年的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于每年12月10日前上报治保会办公室(安全科办公室)。

四、公司安全事故和刑事、治安案件报告的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现漏报、瞒报或不报的,将予以通报批评,被省、市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追报的,造成负面影响的,直接追究责任者的相应责任。经查实后,做如下处理:

1、厂、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年内不得评选为先进工作者,所在部门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2、酌情扣除经济考核评估的安全分值。

4、发现重大隐患不及时报告或能消除的隐患不及时消除的;

5、对发生的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

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篇5

第二条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治安保卫教育,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犯罪活动,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集体的财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条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依靠群众,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领导负责、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为生产、工作、教学、科研服务。

单位应当参加治安联防活动,配合社会治安保卫工作。

第四条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保卫工作人员。

保卫机构的设立、撤销,应当书面告知公安机关。

保卫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和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五条保卫机构的职责是:

(一)对单位人员进行治安保卫教育;

范文网【】

(二)指导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工作;

(三)组织实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要害部位的安全,维护正常秩序;

(四)协助公安机关调查本单位发生的案件,处理一般治安事故;

(五)协助和配合公安机关监督或者考察本单位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罪犯和所外执行的劳动教养人员,以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

(六)执行本单位和公安、司法机关交办的其他治安保卫任务。

第六条保卫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不徇私情,依法办事;保卫工作应当由政治、业务素质良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者担任。

保卫工作人员因公致残或者因公牺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者优待。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在保卫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治安保卫工作。

第八条单位人员必须遵守本单位的治安秩序。发现治安隐患,应当及时反映;发生案件或者事故时,应当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第九条单位必须建立治安保卫责任制。

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责任人,对治安保卫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其职责是:

(一)领导、部署治安保卫工作;

(二)组织制定治安保卫教育计划;

(三)组织制定治安保卫工作制度;

(四)检查治安保卫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解决治安保卫工作中的问题;

(五)负责保卫机构及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建设。

第十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下制度:

(一)门卫、值班、巡逻、守护制度;

(二)公共场所、生活设施管理制度;

(三)重要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要害部位安全保卫制度;

(五)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六)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七)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八)涉外工作安全保卫制度;

(九)其他必要的治安保卫制度。

第十一条关系国计民生和对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有重大影响的是重点单位;对单位的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生活起重要作用的是要害部位。

对于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应当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对于重点单位,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检查。

重点单位由公安机关确定;要害部位由本单位确定,报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在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规定选配。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听取公安机关关于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情况的汇报。

第十三条主管部门应当督促下属单位做好治安保卫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对下属单位工作中的困难,应当帮助解决。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单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指导、监督单位做好治安保卫工作,落实治安保卫工作制度;

(三)指导单位保卫机构和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四)定期检查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督促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消除治安隐患;

(五)组织和指导单位保卫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单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应当按规定及时依法处置。

接到报警的公安机关未及时处置或者处置不当的,单位有权向其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诉。公安人员玩忽职守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执行本条例,有下列事迹之一的,本单位、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一)检举、揭发、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单位治安秩序成绩显著的;

(二)重视开展治安保卫教育,严格执行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取得显著成绩的;

(三)发现重大治安隐患,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重大损失,或者抢救国家、集体财产有功的;

(四)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在治安保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

第十七条单位治安责任人和保卫工作人员违反治安保卫责任制的有关规定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建立或者不执行治安保卫责任制和有关制度,经公安机关指出仍不改正的,对治安责任人给予警告或者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单位存在重大治安隐患,接到公安机关《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后,超过规定期限未整改的,对治安责任人给以警告或者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后,隐匿不报、弄虚作假或者未落实整改措施的,对治安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以警告或者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

上一篇:商山早行原文的翻译赏析下一篇:采购主管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