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2024-06-20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共14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篇1

我幸福,我是一名老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重庆市田坝中学 吕 红

什么是幸福?没有尺度,没有标准。不同的人对幸福会有不同的诠释。读了华阳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书中告诉我: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戒骄戒躁,不攀比,放松心情,努力工作,乐在其中,幸福就在你身边。我也有同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我幸福,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当教师是清贫而乏味的,与汽车别墅无缘,与金钱地位无缘,有的只是在教室、办公室、家三点一线上的忙忙碌碌。但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而且是一名语文老师。20多年来,我固守着这份稳定的职业。每天按时上下班。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周有两天的休息日,同时还享受每年两个长长的带薪假期。走在街上,时常可以听到别人羡慕的声音:当老师多好啊,工作稳定。于是便有一种自豪感涌上心头。再说了,即便是没人羡慕,比起那些室外劳动的建筑工人、比起没有固定工作的临时工人,我感到我很幸福!

我幸福,我拥有诗意的生活

清晨,当我迎着朝阳,走进校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萦绕在耳边:“老师好!老师早!”从楼下到楼上,从走廊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到处都能听见孩子的问候声。一天美好的心情也由此开始„„

走进教室,望着教室里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看着孩子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听着下课后和老师一起谈笑风生时稚嫩的话语,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我心里荡起层层幸福的涟漪,让我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劳累,开心快乐地工作着„„

踏上讲台,我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课堂是你们学习的天地,你的地盘你做主!你们要大胆地质疑探究,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权威质疑!试一试,你们能行;争一争,你们准赢!于是,合作研讨渐成习惯,质疑探究成为模式。学生创新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灵光,在求知的道路上幸福的成长,那一刻,我更是忘情地沉醉于为人之师的幸福之中„„

节日里,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情意的贺卡纷纷而至,一声声温馨的祝福久久回荡在耳边,一件件小礼物让我爱不释手。这是孩子们的仰慕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的期盼给了我激情,是孩子们的思念给了我快乐,是孩子们的成长,让我体会到做一个幸福老师的感觉!

我幸福,我可以快乐地教语文

有人说,做老师难,做语文老师更难,做好语文老师难上加难。难就难在语文“不难”上。语文人人都懂,谁都可以教导你、批评你;语文成绩提高难,好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一定是你教出来的;语文功底最没有止境,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学生问一个“跟头”„„

其实,做语文老师幸福。因为能让我的学生和我同悲同喜,共同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任意东西。书本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部人生的展现,每一个文字都有丰富的内涵等待师生去品味,去欣赏。这样我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在品读文章时走进作者的生活,品味作者的人生感悟或所见所闻,还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游历祖国的名川大山。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我们一起感受春风扑面的暖意,欣赏那充满生命活力的像“母亲的手”一样的春风;欣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欣赏那“娇嫩却又生命旺盛”的春草,更有那“百花争艳”的五彩群芳。

在琦君女士的《春酒》中,我们沉醉在这浓浓的淳朴民风和乡情所酿的美酒中,她让我

们迷醉,为琦君的童年的幸福而迷醉;为她对故乡的满怀思恋而迷醉;更迷醉在她用乡情、淳朴民风、游子深情醅制的八宝酒中„„

在诗词的玫瑰园里,我还和学生一起咀嚼唐诗的韵致,品味宋词的凄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淋漓描绘着大漠的雄浑壮阔,让思绪飘飞到久远的边塞大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对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草原的描画,让人神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远离世俗的山水田园间,诗人高洁的灵魂走进学生的心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品读着诗人的伤与痛,心中更明白了“责任与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做人的豁达含而不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济世的豪情令人振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情人的相思让人嗟叹!更有女词人载不动的“愁”,南唐后主似东流之水的忧,让我和学生们时时感动,每每叹息。就这样,在语文这座玫瑰园中,通过对古典诗词的赏析,不仅提升了我自身的文学修养,而且更好的提高了学生文学欣赏的口味与情趣。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的幸福吗?

做语文老师幸福,因为能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文学即人学。所以在上课之余,可以和学生探讨人生,共话人生梦想,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同时也互相分享着彼此的成功与喜悦,赞许着对方的理想与目标。

亲爱的朋友们!幸福需要感悟,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幸福需要珍惜,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这个追求幸福的二十一世纪,愿我们的校园充满欢乐,愿我们的师生充满幸福。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幸福。我幸福,我是一名老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篇2

一、学会感受教育生命, 这是幸福教师的起点

如果教师只是以完成教学工作为追求的目标, 终老也只是一个教书匠, 难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更难体会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教育是一门职业, 也是一项事业, 更是一种生命历程。对于享受教育幸福的教师来说, 教育不是牺牲, 而是享受, 教育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更是生活本身。

学会感受教育的生命, 教师要关注生命,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欣赏生命, 成全生命, 敬畏生命;教师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了好心态, 就会少些烦恼, 多些快乐, 少些狭隘, 多些豁达, 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 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 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学会感受教育的生命, 教师要懂得享受课堂, 因为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 便会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课堂, 和学生一起欢乐, 一起成长, 从而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二、学会服务学生成长, 这是幸福教师的价值

教师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的真情回报, 因而, 教师要懂得为学生成长服务。

学会服务学生成长, 要学会尊重和倾听。一定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珍惜每一次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应真诚地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 用心倾听学生最真实的想法, 帮助他们排除困扰, 懂得自尊、自重和自爱;学会尊重和倾听, 才能理解、宽容、信任学生, 这对师生的身心都有利,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学会服务学生成长, 要学会赞美和期望。每一个人都爱听溢美之词, 每一个人都需要生活在希望和激励之中, 人人都渴望成功, 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教师对学生投入感情、希望和激励, 怀着赞赏的眼光评价学生, 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动力和心理上的愉悦,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还能有效地激励、点燃学生的激情, 促使学生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 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

学生是一棵树, 一棵正在成长的树。他们是一个个的生命, 不断追求的生命。在我们教师的心中, 应该没有坏孩子, 只有存在差异的孩子。因此, 孩子犯错时, 我们要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孩子有疑难时, 我们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我想, 在为学生成长的服务中, 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三、学会自身专业成长, 这是幸福教师的标志

王充说:“骨曰切, 象曰磋, 玉曰琢, 石曰磨, 切磋琢磨, 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 犹骨像玉石切磋琢磨也。”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源自专业成长, 这也是幸福教师的外显标志。

学会自身专业成长, 每天要阅读和思考。阅读, 让我们归于平静, 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 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 锤炼教育的智慧。当我们潜心阅读和思考时, 体验到教育的价值, 富足的思想会让人觉得自信, 自然会感觉到幸福。

学会自身专业成长, 每天要研究和反思。教师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 会在教学中获得进步, 逐步转向研究型教师。教师获得了成长和提升, 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 一种教育的幸福。

幸福的教师, 不仅在专业上得以成长, 更重要的是有思想、有特色。有思想的教师, 不会照本宣科, 不会按部就班;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 一定是有魅力的教师, 一定是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有特色的教师, 敢于突破和超越环境, 敢于突破和超越自己;有特色的教师, 是品格凝聚和独特风貌的体现, 是学校文化个性的张扬;有思想、有特色的教师, 教育的幸福感会最强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3

尽管读过一些关于教师甘于奉献,把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的周围,仍会听到一些关于教师职业是一种痛苦的选择、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当教师之类想法。(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本人当初就曾做出不嫁教师的决定。)

那么,做教师真的痛苦吗?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确实耳闻目睹了周围一些同事教学生活的种种不易,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加班加点,有时尽心付出还不一定得到学生的认可。我甚至有一次听学生谈及自己的某位老师——“恨不得把某老师扔到楼下”。当时很是感叹:教师为自己的工作这番不辞劳苦,倘若他亲耳听到这番埋怨,是否又要觉得痛苦!

其实,我是很早就不再为自己的职业觉得痛苦了,偶尔也会有牢骚,但只是片刻,就不再觉得痛苦,因为工作的疲劳事实上是一种忙碌的充实,尤其是漫长的假日里,更加怀念上班的忙碌,怀念可爱的学生。无论是乖巧或是调皮,在回忆中都成了一种美好。这样说,或许会被有些同仁看成造作,事实上,我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快乐的,很大程度上是我的学生们给了我这种快乐。学生为什么会给我快乐?因为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一种热情,一种对学生的期盼。

记得本学期刚接手这个班,我在第一节课时,没有讲课,而是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对他们做出一个承诺:“我有信心在这个班创造两个奇迹:一、让你们的语文成绩从上学期的低于邻班两分,在本学期的考试中超过邻班至少两分;二、让班里的练同学从年级倒数第一上升四个名次。”

学生对我的承诺很是震惊,我看到一些欣喜、期盼、还有怀疑的目光。接着我对他们提了个小小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并且给自己的日记起个好名字,写上一小段日记的序言。让他们的第一篇日记给我写一封信,写出他们的心里话。

接下来的日子,日记成了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又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门。大多同学都在日记里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连昔日不动笔墨的练同学,也能写上满满一页,尽管里面有很多错别字。我始终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泛泛而夸是不能起多大效果的,我就是坚持借助批阅日记时,一一结合他们的日记内容或激励或友情提示,我切实感觉到:短短的一句回复,远胜过冗长的说教。可惜周围许多教语文的同事,忙于备课改作业,做练习,似乎少有和学生用笔交流的想法。师生之间,便在日复一日的普通教学中变得平淡无味!至于和学生之间的日记故事,感人的很多,印像较深的便是不久前,当学生得知我的宝宝发烧,见到我疲惫红肿的眼睛,听到我嘶哑的声音时,竟然不约而同地在日记里写了劝慰我的话,他们纷纷表示,即使我不在班级,他们也会自觉复习争取期中考试不让老师担心,希望我注意自己的身体,好好照顾小宝宝。有一篇是陈晨同学以我女儿的口气写的———《妈妈,我有个愿望》,让我泪流满面。

妈妈,我有一个愿望

陈晨

妈妈,你知道吗?每天早上我会醒得比你早些,那样,我就能在你上班前看到你。

每当看到你推着摩托车往外走时,我多希望自己能坐在你的车上,那样,我就可以一整天看到你的面容,听到你的声音。可是,我太小了,才只有八个月,我无法坐在你的车上,只有站在学步车里。

在你的鼓励下,我已经能在学步车里滑行前进了。每当你推着车子开始走出大门时,我总是滑行着奔向你,瞧,我滑行得多快呀,可是不管怎样快,都赶不上你的摩托车。于是,我只有站在学步车里,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身影越走越远;只有站在学步车里,拍着学步车的挡板伤心地哭喊着。妈妈啊,你听到女儿的呼喊了吗?为什么你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呢!

半天过去了,中午时我终于听到大门外隐隐有摩托车的声音,是你回来了么?妈妈!我立即滑行到大门口,看看是不是妈妈。我拼命地滑行着,可是摩托车的声音渐渐远去了——不是妈妈!刹那间,我的小脸蛋变了样。妈妈,你知道吗?我当时是多么失望啊!

等了很久,妈妈你还没有回来,只好由奶奶喂我吃饭了。忽然,门外又传来摩托车的声音,很熟悉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屏住呼吸,是的,这一次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立即推开嘴边的饭碗,顾不上自己最爱吃的蒸鸡蛋,飞快地滑行到门口,可是这时,我却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我怕不是妈妈。

啊,摩托车近了,一直开到院子里,并且停了下来,紧跟着听到了你熟悉的话语:“宝宝,妈妈回来了!”啊!啊!真的是妈妈!

“你总算回来了,宝宝可想妈妈了……”奶奶话没说完,我看到你转过身悄悄地擦着眼睛。

“啊!啊!”(妈——妈)我使劲儿地喊了一声,你立刻从奶奶手中接过碗,我的小脸笑开了花,像小鸟一样滑向你,“啊!啊!”我张开小嘴,一碗蒸鸡蛋很快吃光。

可是妈妈,你回来没多久,匆匆地吃完饭,又推着摩托车走出大门。我看到你要发动摩托车时,又回头看了我一眼!

妈妈,这一次,我没有追赶你,因为奶奶抱着我;我也没有哭喊,因为我有个小小的愿望:妈妈,让我做你的学生吧,那样,我就可以天天看到你了!

我在他们的日记中一一回复了对他们的感谢之言。师生之间因为这次沟通,更贴近了!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对学生怀有感谢之心(放在内心深处,适当时可以用笔表达出来),感谢学生给了你谋生的职业,感谢学生给了你施展的空间,感谢学生给了你讲述的舞台,感谢学生给了你和青春长久相约并且拥有一颗不老的心。

其实,我更感谢学生在成长的同时也使他们的老师不断地成长……

写到这儿,我想对仍还觉得当教师痛苦的同仁说:“在这个世界上,战争和死亡才是真正的痛苦,我们工作中的烦忧只需换一种心态去思考,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篇4

教师的幸福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读完这本书,有几点感想:

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

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感 篇5

——有感

元旦之际,学校为我们每人送上了一份新年祝福:一本难得的好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陶继新老师的教育演讲录。这本书共收录了他的三个经典讲演:《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细细品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陶老师丰盈、至高的精神境界。

书中陶老师主张“取法乎上”地读书。他说一个人学会取舍,舍弃一些低层次的文化,取来有思想且语言俱佳的作品。通过阅读,与大师进行智慧与思想甚至心灵的对话。久而久之,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会越来越高,进而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智慧。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味,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我们的学生认可。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存必需。”

陶老师在诵读内容上主张要读古今中外经典,就是要读教育之外的书。如果只读教育的书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只要把教育之外的经典了解了,再看教育,就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看到这些,我才意识到我读的经典之作实在是太少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它涵盖的内容很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很高的文化底蕴。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取法乎上”地读,不但我要读,还要带动我的学生一起读。

在《打点幸福人生》的演讲中,陶老师有这样一段话: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从陶老师的话语中我已经感悟到此中的道理。面对现实的不顺,克服现实的不利。良好的心态不仅能让我们工作愉快,还能使我们的生活幸福。

孔子的道德文章,为千古传诵。陶老师在孔子的精神境界这一演讲中却告诉我们:孔子一生并不顺利,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坎坷。但他的精神生命却一直在飞速地发展着。也就是说,孔子的生命是流动的,是在不断飞跃的。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在不断努力中,才会实现自己生命的不断飞跃。看到这些,不能不令我们反思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6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打点幸福人生。”多么质朴的语言,又是多么诱人的语言呀!

看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非常想知道作者陶继新老师是怎样从这个职业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一、读书与教师生命相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素养正取决于此。”这里都提到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么读什么样的书才会点亮我们的生命呢?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陶老师这样说:“读书的原则是取法乎上,才得乎其中。”作为教师,既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文化代言人和传播者,又应是道德的完善者,而要做到此点,多读书、读好书而无疑是教师存在和发展的必须。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思维开阔,早已不是我们所学的那几本子书所能应付得了的!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把阅读当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才能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都给我们的学生以心灵的灌溉,从而让我们与我们的学生都达到一种生命的飞跃。

陶老师四十九岁开始背论语,五十多岁学电脑。我们呢?更要不断点燃自己的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读专业书、读文学书、读经典书,使自己的知识面广博起来,才能开阔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自己积蓄能量。

二、读书——教师品性的修炼

读书,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要正确的看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荣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要对自己保持一种期待花开的心态,等待着自己自然成熟、自然绽放,不要浮躁。对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务,不牢骚、不埋怨、不怨天尤人,那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养的一种磨砺。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幸福就如同一道家常菜,只要用心去做,去品尝,会享受到美的滋味。

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让我们愉快地,高效的工作,还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

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把这习惯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读一天书容易,读一本经典名著也不难,每天坚持读就很难了。或许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受。也许有时我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下班回去要做家务辅导孩子等,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你看的有益书越多,你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自从参加工作到现在,自己已有8、9年的教学生涯了,至今为了上好自己满意的一节课,还要遍查资料,提前准备好要说的每一句话,就怕课堂上出现突发状况,自己难以招架。如果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何惧之有?所以,今后我要每天坚持读一个小时的书。同时在暑假还可以多背经典书籍,比如说,《论语》《古文观止》《道德经》等等,我想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有收获的。

三、读书—— 点亮自己的幸福之灯

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

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源于自身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所带来的教育成功,来源于教育智慧。

努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你努力了,才会有收获,才会幸福。每个孩子都喜欢知识渊博、爱岗敬业、充满爱心的老师。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我们需努力,努力,再努力。课余时间,我们要多读书来增长我们的知识,上课前我们要精心备课,上课时我们要认真组织课堂,力求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对教师职业真实的写照。用心来爱每个孩子,你会发现你真的很幸福。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心情,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心态、幸福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感受。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7

关键词:幸福,合作,研究,爱

教育是教育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 而成长应是快乐的, 时代呼唤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需要幸福教师。

一、破除“圣贤情结”, 教师不再做殉道者

人们习惯把教师这个职业神圣化, 用“绝对权威”标榜老师, 用“道德吉尼斯”来要求教师, 说教师像蜡烛一样去燃烧, 像春蚕一样去吐丝, 牺牲、奉献成了教师职业的代名词, 迂腐、清贫成了教师职业的特征。可教师也是“凡人”, 除了需要尊重和感激, 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心, 一定要先让教师享受到职业带来的尊严与快乐, 方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高质高效。现代教育不主张用教师的牺牲换取学生的成功与幸福。

二、开创幸福教育, 幸福与辛苦并不对立

没有幸福的教师, 就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 更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教师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本领、传递幸福的技巧。常常听到有人说“辛苦并快乐着”, 我特别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农民在田间辛苦耕作的时候, 丰收就是他们的希望, 因此烈日下他们的脸庞常常荡漾着微笑。教师起得早, 睡得晚, 上有老, 下有小, 灯下批改作业时, 不能说不辛苦, 学生的成长是他们的希望。看到作业本上的精彩解答, 往往很难抑制快乐的心情, 甚至拉起熟睡中的爱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希望”是幸福最重要的元素, 它让辛苦与幸福有机统一。也要给学生希望, 真正把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通起来, 引生活的源泉来浇灌语文课本的空间, 学以致用, 成就能力。学生只有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真正有所收获, 有所会意, 才能有真正的自信。树立了自信, 他们遇到问题才会坦然;有了坦然, 解决问题时, 才会有一份宽容之心;有了宽容, 才可能做到“海纳百川”、“融百家而自成一体”, 形成自己学习的独立、高效的个性, 才会有自我调适百折不挠的品质保证。还记得殷秀梅演唱的《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哪里, 朋友呀告诉你, 它不在柳荫下, 也不在温室里, 它在辛勤的工作中, 它在艰苦的劳动里, 啊, 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教师资格制度》提高了教师行业准入的门槛, 凸显了教师的专业性。《教师培训制度》则保证了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本身应该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愉悦, 因为他是以生命召唤生命, 以热情点燃热情, 让别人感动着自己的感动, 他应为此而感动, 将教学劳动变成自娱自乐。让教师成功在岗位, 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转换教育视角, 体验教研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讲台是过去人们为了区分师生等级秩序而设计的, 强调师道尊严。而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师生平等, 以生为本, 要求教师深入学生, 深入班级, 深入生活, 把书本知识与做人、治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既备教材、备教法, 又要备学生;重教学效果, 更重学生的过程反馈。注重教育中点滴的反思与积累, 及时调整、实践, 坚持反思性教学, 培养教育机智, 才能有的放矢, 快乐高效地进行师生交流。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而如果一个教师坚持每周写一篇教育反思, 不出五年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教育者, 不出十年肯定能成教育家。对教师而言, 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 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大批研究型教师的涌现, 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梅贻琦校长有一句名言:“大学者, 非大楼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具体就是通过大教研活动形式, 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把问题当课题。养成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提高自己对时代变化、学生状态和教育变革的敏感性与研究兴趣;清理头脑中传统的教育观念, 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使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实现统一;具有探索、创造的勇气。从埋头苦干的经验技能型向视野开阔的研究智慧型转变, 享受自我生命境界的不断超越。

比如, 语文课堂的作文讲评, 常常是老师念念, 学生听听, 缺乏吸引力。可经过研究, 用歌词作为五个环节的标题, 如“让我再看你一眼” (题目回顾)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优秀展示) , “我要飞得更高” (升格拓展) ,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佳作借鉴) ,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下水作文交流) , 会让学生觉得新奇而饶有兴趣。教学至此, 要不忘鼓励“自己”, 赞赏自己能在繁忙、庸琐的事务中还能保持这份热情, 在碌碌中试图有所为的坚守。

四、不再文化殖民, 做学生学习的伴奏者、合作者

教师的自我文化偏好是强烈的, 常常一味地把自己认为正确、重要的东西强加给学生, 尤其是课堂上的话语权大于全班学生话语权的总和, 常忽略学生的意愿, 忽略学生经验和阅历上的差异, 还以“爱之深, 恨之切”的名义去苛责学生, 进行文化殖民。结果出力不少, 收效甚微, 不停地抱怨学生不听话, 自己的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趋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教学中的宽容和多元是要得到尊重的。要允许学生犯错儿。我们要常做换位思考, 凡事从学生立场出发, 考虑学生的兴奋点, 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看到了, 我忘记了;我听到了, 我忘记了;我做过了, 我记住了。强调看和听都是表面功夫, 只有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勇于尝试才能超越自我, 获得成功!有关资料表明, 自己做, 记住75%;而与人合作交流, 能记住90%。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鼓励学生的团队学习, 尤其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因为与其他人共同学习往往能够增加对学习的投入, 能改进思维, 加深理解, 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 经常会有超价值的课堂生成让师生惊喜不已。比如课堂上老师刚说“诗书风雅颂”, 学生就对“道德美善真”;一学生说“书山峰顶”, 另一生对“题海浪头”;你说“破茧化蝶”, 他就说“跃门化龙”。师生一起体验一呼百应的快乐感。

学会享受教书, 享受育人;学会享受学生, 享受课堂。教学过程其乐融融, 师生才能享受教学相长的乐趣。原动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母亲奔跑救儿速度超过她的百米速度。课前七分, 课堂三分, 并是十分。

五、与时俱进, 做自觉的学习者

一个人不在于你所处什么位置, 而在于你朝向什么方向。对教师而言, 职业———安身立命, 专业———实现自我, 事业———超越自我, 要思考自己的专业理想与发展设计。读一些理论专著, 如《学记》、《爱弥尔》、《给教师的建议》、《大教育论》、《陶行知教育文集》;学一些教坛名家, 如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魏书生、张国宏、李镇西等教育家和本学科、跨学科的名师;学会“团队协作”, 拓展专业视野, 取长补短———一个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远。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 但一个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向学生学习, 向生活、社会、自然学习。向网络学, 教师建立和使用教育博客, 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 广纳新鲜信息, 搭建专业平台, 加速教师成长与成熟的自觉行为与有效手段。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不是完美的。你的知识水平高低不重要, 学习力才是最重要的。

六、讲究爱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生是教师的天职, 是师德的核心。《说文解字》里讲:“爱, 行也。”教师不仅要有爱生的心, 更应具备爱生的能力, 懂得如何去爱, 要让学生切实感到教师的爱, 衷心感念教师的爱, 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尊敬教师, 社会才能认可教师, 教师在爱的给予中收获快乐。虽然你已离开了母校, 老师是你永恒的称号;无论身在何方,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微笑。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一个能使自己幸福的教师, 才能使学生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8

做老师工资虽然不高,享受不了那种“挥金如土”的奢华,也不会被大家称作什么土豪之类的,但每个月精打细算后还会有一点结余。就是这一部分结余,让我调整了心态,找到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乐趣:给自己添件新衣服,做个皮肤护理或是一次短程的旅游,从生活的角度做个时尚美丽的老师。

做老师的地位虽然不高,没有所谓的“权”和“势”,但每当家人给朋友介绍我是做教师的时候,他们都会对我高看一等,这也许就是平凡中的一种高贵,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并不是我虚荣,而是看到了大家对教育的尊重,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我女儿总是很自豪地告诉她的同学:“我妈妈是一位老师!”我爱我的家人,我希望我的亲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做老师的社交圈子很小,基本上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天天接触到的基本上都是孩子,虽然这样,我并不羡慕那种整天在成人中侃侃而谈的佼佼者,我却觉得格外的快乐。孩子们的纯洁、懂事,总是用你意想不到的最纯真的表达方式让我感动着!我爱着我的孩子们,他们给了我一个可以成就梦想的舞台!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什么教育家,但我一直都要求自己每天都有新的改变和收获,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当你无心的付出越来越多,在不求回报中幸运之神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旁。那次我一不小心考取了河南省级名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补了北大教授的缺,给我的同学做了一场讲座……

一切的一切我都是那么的幸运,没有算计过,也没有筹划。总觉得该来的一切都是会来的,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我骄傲我沉浸在这种幸福中!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9

幸福是个极富有魅力和诱惑力的字眼,其不同于职业、安全、社会地位、自由、金钱、收入等其他生活追求,这些只是提供给人们获得幸福的可能性,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幸福则具有本体性意义,是人们存在和生活的基本目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在普遍地追求幸福,探寻幸福,而对幸福真义的把握无疑将有助于人们获得并创造幸福

暑假里,我读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内容简约但却精辟,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作者以睿智的语言,令我深省而受益匪浅。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断传来“新课改不仅减轻学生的压力,也替老师分忧”的声音,可我们感到不仅没有减负、减压,反而压力与负担是与日俱增,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读完此书后才明白,原来在人们即使拥有了金钱、爱情、知识、领导力等等,也不能感觉到生活的完全满足,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满足,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在课堂中我们会得到幸福。因为只有在教学中我们才能够体现出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发挥,教学研究的能力被提高,这样才会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幸福。这时的我们才会真正感到幸福。在学生中我们会寻找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写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各有差异,这时我会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对于教师而言,幸福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包括心理的与物质的),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目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对目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徐特立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白已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

我想,教师的心态应该像阳光一样,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拥有一颗平常的心,一种冷静、客观、理智的心态。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年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富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而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李芳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 篇10

人生短载数十年,弹指一辉间,我们如何在这短载的时间里,快乐幸福的生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求学生快乐、幸福的生活,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快乐幸福的生活。

我们最高境界和追随求,就是要持续不断培养出能够享受幸福快乐、创造自己幸福快乐生活的学生。我们要给学生予快乐幸福,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一位幸福快乐的教师,只有懂得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首先,我们教师在今天各种重重压力之下,我们就要学会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就随着时代的需要调整好自己教师的角色。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进入角色,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获得乐趣。同时放下我们“师道尊严”权威身份,和孩子共同成长。能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地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迁怒学生。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

其次,健康是福。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由于教师长年累月揪住时间紧张工作,加之加之疏于锻炼身体,不会合理的调节生活节奏,使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康身体的含义,从而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让自己的身心放松,有利于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要透支生命去做于己或他人不利的工作。要积极适度休闲,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紧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自我保健、游戏、娱乐、幽默等活动,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与身体的健康状态。

再次,善待自己、学生、他人,做一个身心和谐的人。

善待学生我们就要善待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我们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我们才能引导他们成具有个性发展的完整的人。我们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个学生视为自出。公平,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我们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和他们平等友好相处,用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共同探求真理。

浅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11

一、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美,感受幸福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陶老师就是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用智慧的双眼不断地寻求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在发现、提升、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让自己感受到幸福,也帮助他人实现了理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如此。教与学是一个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引导学生成长,学生的美好又在不断丰富着教师的心灵,看着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教师,与我爱的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发现并记录教育过程中的美,我感到十分地幸福。

二、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潜能,品味幸福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是很多时候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唤醒人的潜能,让它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具有“一飞冲天”的潜力,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是一张白纸”的观点,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尽力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教师的灌输。陶老师通过多个案例来证明人的潜能无限,而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点拨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人师者,引导学生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打造一片新天地,方能会心一笑,细细品味这独到的幸福。

三、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性,创造幸福

陶老师的讲座中围绕人性列举了很多事例,主要说明一个问题:唤醒学生的潜能要遵循“人性高于一切”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贯彻这个原则,就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知识和能力并重。应试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注重知识的获取,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形成自身的学习能力并终身受益。二是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教育过程中,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教育才是重中之重。一时的分数高、一时的事业成功不能代表教育的成功,如果道德败坏、性格恶劣,人的能力越大,给社会造成的隐忧越大。所以说,人性高于一切,要注重人品和个性教育,为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言传身教。教育是身体力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道德层面,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上几点,尊重并引导了学生的人性发展,就能够创造幸福,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人生。

四、在教育过程中师法自然,享受幸福

教育方法是我们教师要一直研究并探索的重要课题。陶老师提出:取法乎上,即师法自然,真法不落实像。简单说来,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适合自己,符合实际。要知道,教育方法是教育理念的体现,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技巧,更不是别人经验的复制,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教师情况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所谓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才能让师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幸福与教育过程密切相连,在每一次的播种中、守候中、鼓励中,我都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这份幸福指引着我一直前行、一直微笑、一直歌唱。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篇12

教师的最高境界, 其实就是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在今天能够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 明天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学生。没有人能将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 要给学生快乐和幸福, 教师自己应先成为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 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那么,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呢?

一一、调整心态, 善待自己

现如今, 师生间的关系已变成民主的、朋友式、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因此, 在教师的社会角色定位上, 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学会以平等、平和、公正的方式与人相处, 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话, 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 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乐趣。我们要适时调整好心态,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心理平衡, 这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 掌握了心理“平衡术”, 就相当于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同时, 教师要学会善待自己。在工作之余, 我们要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使自己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 这样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去工作, 发挥自己的所长, 带给学生知识和快乐。

二二、关爱学生, 善待学生

关爱学生,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 怎样善待学生, 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从而开启教育的成功之门呢?

首先,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 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 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 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其次,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一视同仁。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表明, 在学生眼中, “公正客观”被视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平, 这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

第三,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与他们平等相处, 不盛气凌人, 用信任和关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与学互为关联, 互为依存, 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 信任所有学生, 视他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好伙伴。

三三、善待同仁, 团结协作

善待同仁可以使彼此间多一些情谊, 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合作, 少一些竞争;多一些赞赏, 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 少一些冷漠。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 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教师这个团队中, 我们才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也只有团队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 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师德就应如同这阳光,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 更应是幸福的行业。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心残身弱”, 哪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教育教学占据了教师事业的核心部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那么学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做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地做教师, 既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 也是教育事业的必需。让我们捧着一颗爱的心来, 去收获那满满的幸福吧!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笔 篇13

我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

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现在我生活的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收获了额外的关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工作十年来我教了四百多个学生。假定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爱我的,那么在亲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额外的收获了二百六十多份关爱。当然,在这里我可能引用了一个相当自负的计算公式,但我的那么的同行们,你们送出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回报给了你们多少的爱呀!收获学生的爱,这是一笔旷世的财富。

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7月9日,星期三。那天是我24岁生日,当天正好轮到我休息,一天下来,接到几个朋友的电话,尤其是父母的电话,心里多少有点想家,可晚上7点半,还要到班上带晚自习,心情比较低落。低着头,推开教室的前门,原本安静的教室里突然听到一声“预备,起”,我抬起头,看到全班58个孩子手打着拍子从座位上站起来,齐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祝福写在他们带笑的眼神里,关爱写在他们绽开的笑脸上,我的眼睛慢慢变得模糊,模糊,直到歌声唱完,一声“李老师,生日快乐”!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满了脸颊。

去年元旦,一进办公室,我看到一大堆贺卡堆满了我整张办公桌。所有的贺卡都是用手工制作的,上面一行行稚嫩的笔迹,一句句温情的话语,向我表达着一声声新年的祝福。平时工作再不顺利,学生再调皮,我也没有落泪。但这一次,我情不自禁。因为过教师节的时候有学生送礼物给我,我就在班级讲了学生时期不要用父母的钱给老师买礼物,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我没有想到学生会用这种方式向我表达谢意,我面对的不是几十张卡片,而是几十颗爱我、尊重我的心,是几十份无法计量的情谊,是人世间所有的言辞都无力表达的感动!刹那间,我幸福得几乎眩晕!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 篇14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更为重要的是“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这是从教师的生存必需来说的,教师离不开读书。

第二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

既然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陶继新老师的回答很清楚,那就是“取法乎上,读古今中外经典”。读书应有所选择,经典能不断滋养人的精神和心灵;而非经典的书不但不能滋养生命,反而会损害和破坏已有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作用。所以读书要“有舍有得”。舍弃那些三流的“下品”,选择那些一流的“上品”。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很了不起,可你知道吗,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舔舐涂着蜂蜜的《圣经》,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能历经磨难而不垮,处身包围而不败,与热爱读书至关重要。是经典滋养了爱因斯坦,马克思这些犹太伟人,成就了以色列这个特殊的国度。俄罗斯也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国家,人均年读书55册。在俄罗斯的车站码头机场,俄罗斯人捧着名著等车候机的场景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恐怕俄罗斯的崛起于此不无关系吧?我们也偶尔看见国人候车(机)时手拿书刊,可全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作。据统计我国人均年读书不够5册,这就是现状。如果教师还不喜欢读书,或读下乘之作,则何益之有?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想这好书就应该是经典。

那么什么是经典?陶继新老师认为经典就是“经由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仍然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经典无国界:不管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是外国的《莎士比亚全集》;经典无年代,不管是现代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还是古代的《古文观止》;经典无新旧,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经典名言至今仍光芒万丈。经典不会过时,因为他们的“思想是永恒的,他们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慰藉不同时代的天下苍生”。当我们每天都用经典来滋养我们的精神和心灵,那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灿烂。

第三 教师怎样读书?

简单地说,怎样读书就是读书的方法和原则。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读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知道怎样读书。有的人会说读书谁不会?我也曾这样想,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读书还真的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否则你也读了不少的书,怎么效果并不明显呢?并没有从根本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呢?恐怕与读书方法和原则把握不准不无关系吧。

首先读书得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教学相长”,这学就包括读书。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特级教师的教案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无论是特级教师沈红旗,于漪,还是教坛新星韩兴娥,苏静都是把读书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滋养教学,从而使他们的教学也登堂入室。

其次读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用陶继新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时常练笔则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内化阅读的内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阅读更有品位,使写作更有思想和深度 第三 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读书不能看热闹,要学会思考。陶老师认为,“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

有句古话叫作“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云亦云只能算得上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只能算得上是传话筒录音机。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做报告我们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一句话,而有的人做报告,对于我们的耳朵和神经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为什么?因为有的人只会“把别人的东西罗列了一下”而已,由于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创造,所以显得死气沉沉,没有色彩。假期中我们听了几十场报告,这种感受一定很深吧?所以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书中的内容因为有了我们的参与和酝酿而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芬芳。

另外书中的有些内容受时代和作者经历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去选择,从这方面来说思考也很重要。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拿来主义”,就是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书中的内容,有用的我们吸收消化,最后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没用的甚至有害的我们要毫不惋惜地抛弃,从这个角度讲,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因为“没有思考或很少思考的阅读,仅仅是在表面行走,难以抵达心灵的深处”,也就难以融入我们的灵魂和血脉之中。

上一篇:《三重一大》议事规则下一篇:读战争与和平后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