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精选9篇)
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篇1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抚爱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
几经风雨,几经周折,就在2000年的那次青县招考,终于圆了我的教师梦。当我满怀着喜悦和激动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魂牵梦绕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十几年来我把自己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的学生,献给了我所爱着的班级中的三十几个孩子。
用人格塑造人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情,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就是学生的楷模,班主任则更是如此!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地养成及道德品质的提高,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时候,我首先捐钱捐物;要求学生劳动中积极肯干,我从不指手画脚,袖手旁观,而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必先早到校,晚回家,从不缺课,做时间的主人。一次因为天要下雨,敬烨的爸爸经我允许,想提前接他回家,可爸爸怎么说也叫不走他,他还对爸爸说:“没放学,我不能提前走。”多么守时守纪的好孩子呀!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用我的行动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老师为榜样对照、激励自己。身正影自直,这使我看到了自身的榜样带给学生的无穷力量和巨大影响,从而更坚定了我自强自律、为人师表的决心和勇气。
在小事中孕育爱的情怀
每当我看到第一次跨进校门的孩童时,我常会联想到那刚刚开放的带点紫红色的桃花,要使这朵花结出果实,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啊!对于教育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当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这种爱的真诚。工作十六余载,作为一个一年级班主任,除了像大家说的像母鸡,像陀螺外,我觉得更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妈妈每天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我的孩子今天要吃什么饭菜,我得提早去准备点什么;天气转冷了,是不是该添点衣服了;我的孩子房间应该怎么布置,让他住在里面舒适、舒服;我的孩子最近有点顽皮,我该怎么办,要想办法解决;我的孩子学习上需要哪个方面的引导,才会让他发展得更好,等等。其实,班主任也一样,为了把自己的班级建设得更好,学生发展得更好,每天都要考虑很多小问题,做很多小事情。十六余载的一年级的班主任生活,让我更多的体会到工作上的爱更是体现在细微之处。这种细微之处,体现在对孩子们的照顾上。还记得今年开学前两个月,孩子们刚从幼儿园来,入学儿童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为了能和家长一起配合好进行习惯培养,我自己制订了一些方案。比如:第一周要孩子学会进校门向老师、同学问好,家长走的时候要说再见等,最基本的一些礼仪,并提出看谁适应得快,先学会让爸爸、妈妈只送到校门口,并对做到了的孩子进行适当表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我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叫王乐瑶,这是个从沧州过来的孩子。她早上一到学校就哭,拉着妈妈不放,妈妈上班要来不及了,她就是不肯放下拉着妈妈衣服的手,我蹲下来,微笑着跟她说:“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不能再哭鼻子了,妈妈上班要来不及了,你让妈妈先上班去,中午让妈妈早点来接你,今天在学校肖老师就做你的妈妈,你有什么事情找我,我一定会帮你的。”她听了我的话,终于放下了拽着妈妈衣服的手。但妈妈一走她又哭起来了,我陪她来到了座位上,帮她擦眼泪,和她说说话,然后手拉手带她在校园里看看走走说说,下课了,陪着她说说话,慢慢地她觉得老师和她很亲近,刚入学的那种恐惧感和陌生感慢慢消失了。随后我还特意为她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让她自己告诉妈妈现在的情况,让妈妈放心。中午,她和妈妈高高兴兴的回了家。下午就没有让妈妈送进教室来。为了消除孩子的陌生感,我还关注班内孩子们都和她做朋友,做游戏,时时处处关心她。如今,乐瑶已经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爱说爱笑的,时常主动跑过来和我说一些开心的事情,聊的高兴了就笑,我跟她说:乐瑶,你笑起来眼睛弯弯,真漂亮!现在,王乐瑶已经成为我们班的小干部了,帮班级做了许多事情,在班里很有影响力呢!
用尊重打开幼小的心灵 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人人都应该尊重国旗,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在这个庄严的时刻,全校师生都会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这一时刻到来时,我就提前在班里叮嘱孩子们该做好的事情,然后列队到位庄严地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并立正站好,庄严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唱国歌。我告诉孩子,五星红旗代表我们的国家,是我国的国旗,也是我们的国旗,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国旗,这也代表尊重我们的国家,而我们安静地立正站好就是一种尊重。每次升旗时,孩子都会一动不动地站好,这时,我会小声地表扬那些一动不动的孩子,并为她伸出大拇指。渐渐地,孩子们懂得了。尊重也可以表现在行动上。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因此,教师的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生活中。和孩子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经常有一些孩子会来告状,如:某某打某某了,某某说脏话了„„耳边不断的是告状声,总是在说别人有错,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于是,我就挑了一个孩子们意见最多的孩子,问:“他有优点吗?”其他孩子想了想说:“有,他对老师有礼貌、爱劳动„„”我又说:“我们看人不能光看他的缺点,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学会找别人的优点。就像这个孩子一样,你们都只看到了他的缺点与不足,忽略了他的优点。”孩子听了很赞同。对那个孩子从此有了改观。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常常组织孩子找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如:在读课文后让孩子说说,有何优点?有何不足?优点我们大家要学习;在回答问题后,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如果好,就夸夸他;如果说得不对,就帮帮他。慢慢地,孩子们学会了观察他人的优点,赞美他人的优点,那些不绝于耳的告状声也随之绝迹了。
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现代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神圣的职责。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极力推进赏识教育,鼓励大胆设想,敢于质疑,及时捕捉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创造性火花,尽量结合教材挖掘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突破口。教学《美丽的小路》时,我允许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即席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想象鹿先生、兔姑娘走在变了样子的小路上会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鸭先生又会怎样说和做?让学生用语言或动作把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来,最后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用汗水浇灌出幸福之花
没有爱就没有情。古人曰:“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里这样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人。”苏联教育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这些是我十六余载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以来感悟最深的,使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做到:
多一点儿深入了解,少一点儿冲动;
多一点儿人情味,少一点儿火药味;
多一点儿引导鼓励,少一点儿批评指责;
多一点儿教育方法,少一点儿空洞说教。
几分耕耘必然会有几分收获。在耐心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所带班级凝聚力强,组织纪律性好,勤奋好学,在学校各项检查评比中都居于前列,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看到缺乏母爱、缺乏自信的孩子在爱的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快乐、健康地成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篇2
七月的一天, 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挂在空中,上午十点多钟时天气已经很闷热了,加上十几天的感冒,我的心情十分烦躁。中午下班回家随便做了一点饭吃了就睡下了, 却被急促的一声声“报告”从睡梦中惊醒 ,心里不知道有多生气:大中午的,喊什么报告,真讨厌, 不管他,继续睡我的觉。自言自语时我决意不予理会。可是那一连串的“报告” 声越来越急,声音一声比一声高,此时心中除了愤怒还是愤怒:我要狠狠收拾一顿这个没出息的。一下子坐起来,打开门正准备开口臭骂一顿,只见一个小男孩,小手扬得高高的,手里好像拿着什么,怯怯地说:“老师,我买了一只红霉素软膏,您抹在嘴上,嘴上的疤就好了,您就不会疼了。”此时,我的愤怒早已烟消云散,我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充溢心中的是激动、感动还是惭愧,已说不清楚。
由于感冒上火,嘴唇烂了,结了疤, 讲课时声音大点、嘴张大点就流血了, 没想到这些细节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多么善良、天真、可爱的孩子啊! 他们拥有一颗多么天真、善良、充满智慧的心灵,可是我这个老师却忽视了这些。
前几天, 去年毕业的几个学生来看我,师生之间的一段对话,更加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好多同学都挨打了,冯帅晔也不例外。”因冯帅晔是最优秀的学生,“为什么? ”“我们七八个同学在家属院踢足球,把老奶奶的窗户玻璃打烂了, 老师把我们每人扇了两巴掌。玻璃不是我打烂的, 老师也打了我。”“那你为什么不解释清楚 ? ”“老师根本就不让你说话,不听你解释。”说着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听着学生的哭诉,看着孩子们伤心的样子, 我不禁问自己:老师你为什么不听听学生解释一下啊?
老师啊老师,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知道他们都在想些什么吗? 你耐心听过他们的心里话吗? 想到此,我突然有了一个心愿: 特别想听听孩子们的心里话。于是我开展了一次习作练习:《老师,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心里话,并承诺无论说什么老师都不会责怪。没想到,当我宣布这个作业后,同学们一下子就鼓起掌来, 高兴得不得了。习作中孩子们说了许多我没想到的话和事。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每天板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得愉快的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 还有的学生说:有一次上课,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您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是后面的同学告诉他的, 全班哄堂大笑, 但您没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 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您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拉得更近,互相亲近起来。还有的学生说: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忙碌的您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 那时,我们多想您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 我相信这些都是学生的心里话,也是孩子们的心声,同时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学生的习作像一面镜子,把我照了个通透。
在学生一些“表面”行为面前,我们没有进行细心调查、耐心询问就粗暴干涉,甚至劈头盖脸训斥一顿,不敢想象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多大的挫伤啊!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鲁迅先生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无言信息和强大力量。它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身心健康起着调节、组织导向的 作用。这种爱会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和创造力,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老师只有做到了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 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以心灵感受心灵,以爱心赢得信任。这种信任流露于日常生活中, 你的每一个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力量和自信。相反一个粗暴的动作, 甚至一个责备的眼神,尽管不是十分刻意,却能在师生之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每一位孩子都是爱老师的,同时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啊! 我们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孩子们用心灵去沟通,让爱在师生之间流动起来,此时, 你会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师。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篇3
一、 学生的尊重和喜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不尊重、不喜欢老师,老师自然不会感到幸福。笔者曾调研过一些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有的是老师有偏心,有的是老师只看重考试分数,有的是老师的态度不和蔼、不亲切,有的是老师经常批评、挖苦学生,有的是老师作业不及时批改、上课不生动……静下心来分析这些“不满”,问题不在学生的不懂事,而在于老师有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有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
怎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欢呢?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在规范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成才观,提高教学素养,创设快乐高效的课堂,真正实施适合学生的教育和教学,既让学生快乐,也让自己快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民主和服务的意识。随着教学民主化的推进,我们要以民主和服务的意识引领学生成长,主动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不要用想当然的观点,武断地下结论,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伙伴和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帮助,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喜欢和感激,也会被学生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而感到身心愉悦,快乐、幸福就由此产生了。
二、 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每个学生背后都有个家庭,教师的工作也时刻受到家长的监督和评价,家长评价的褒贬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数。家长评价褒优多,教师自然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反之心情郁闷,焦虑烦躁。因此,教师的工作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是十分关键的。
笔者认为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和信任,双方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他人无法取代的,而教师在学校的规范教育也是家长无法做到的,孩子的成长得益于教师和家长的双重教育,双方互信合作是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基础。
教师要和家长畅通交流渠道,通过家长学校、家庭走访、家校联系本、家校短信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不断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如创新家长会模式,丰富家长会内容等。要杜绝批评式的家长会,提倡以探讨交流家庭教育方法为主要动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家长愿意来,而且使家长听得懂、有触动。教师和家长的交流要注意以下原则:平等,不以老师自居;激励,尽量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客观,以事实为依据。有时家长和教师间意见会有分歧,个别家长难免会对老师产生一些误解。此时,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谦虚的态度真心理解家长,更多地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家长对老师信任了,自然会对老师怀有崇敬感激之情,对老师的工作给予积极配合,教师的幸福指数才会提高。
三、 同事的合作和认可
学校是一个充满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组织,是教师幸福的摇篮。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美的教学环境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都是影响教师幸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融入学校教师团队,树立大局意识,善于和同事合作。同事之间要互帮互学互敬,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教师要克服文人相轻的不良习气,要有容人之度、容言之量,不怨天尤人,不斤斤计较,真诚对待同事善意的提醒、友善的帮助,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得与失。就教师个人而言,特别需要克服职业倦怠现象,一旦“被教育”“被上课”“被备课”“被批改作业”,就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心情和态度,同事之间就容易“话不投机半句多”,难以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同事,自己的幸福指数就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状态,不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需要“来一天干好一天活”,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承担学校分配的任务,尽心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师自己要认可同事。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同、欣赏,以此来鼓励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心。却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他人的认可,殊不知每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和风暖阳。一个人只有习惯于感恩他人,才会得到他人更多的信任和喜欢。善于发现身边同事的优点、进步,抛弃自我的偏见,肯于认可他人,那么他的心里就会储满阳光,不再阴暗潮湿。认可同事,不吝啬饱含鼓励的片言只语,不小气满含赞许的笑靥眼神,对同事,力量无限,对自己快乐无边,幸福也就在你的心里了。
四、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每个教师背后都有自己的家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教师的幸福指数就高。
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教师是一份非常“清闲”的职业,有双休日,有寒暑假,还享受所有国定假期,这也成了部分年轻人选择配偶时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一旦真正融入到彼此的生活中,人们就会发现,教师的职业并没有那么“闲”。对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早出晚归是普遍的情况,课余加班加点也是常事,还要利用假期去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等等。另一方面,尽管教师工作相对稳定,收入比以前高了许多,但是比起社会上高收入的群体,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面临着很多方面的压力。这时候,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可以尝试把学校发生的一些有趣事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可以偶尔讲一下自己学生的情况、教学的情况等,让家人明白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有意义。教师在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时要保持开朗、豁达的态度,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爱人和孩子,努力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享受生活的乐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五、 事业的进步和成功
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如果我们仅仅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就会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久而久之必然厌倦,也无幸福可言。教师这一职业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辈子的事情”,为此我们更应把它当做一生的事业来对待!既然是一生的事业,要实现幸福从教的目标,就要不断追求事业的进步和成功。一个有成就感的教师就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因为在他的眼里,对工作的付出不是牺牲,更多的是享受快乐。课堂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便自然成为教师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一个追求成功的教师,他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师生互动环节,都有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他会积极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欢乐,一起成长,享受其中的精神愉悦,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个性特征,不断提升自己育人的智慧和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进行合理科学的定位,不断在动态变化中提升目标,在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上要耐得住、守得住,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实现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内驱力”,通过教学研究获得的新鲜感和事业的进步成功是教师幸福的“添加剂”。
快乐原本是一种感觉,幸福取决于心情。只要我们尽心尽责,就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呼,纵然我们不刻意追求幸福,幸福也会如影随形……
做一个幸福的历史老师 篇4
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曾经发布“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前十位依次是:自由职业者、教师、政府官员、艺术工作者、普通公务员、导游、民营企业家、健身教练、演员、创业者。当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后,感到莫名的无奈和苦笑,不知道大家是根据什么标准,选出教师这一行业居然是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职业的第二名。尤其是从事教师工作几年后,对特级教师王木春的感受“刚走上讲台时,我也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满脑子盘旋着一个个教育理想。那时的理想,固然纯粹、炽热,却也盲目而脆弱。几年后,风吹雨淋,浪漫的油彩一点点剥落,徒留赤裸裸空洞洞的现实”深有感触。最近,通过阅读特级教师胡军哲的《做一名有专业情怀的教师》后,豁然开朗。胡军哲老师长期任教高三,也跟所有的教师一样,面临繁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但胡老师能通过个人的专业情怀找到历史教育中的乐趣和职业幸福,这很值得我们学习。通过阅读胡老师的这本书,我认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课程与教学——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直接的升学压力使许多历史教师丧失了阅读的时间与兴趣,由此丧失了持续学习的动力,造成专业知识的老化,不仅教学水平停滞不前,而且只熟悉教材,教材以外知之甚少。产生厌倦心理,以为中学教学是重复性的劳动,因此一些教师形成了以教材为经典、以教参为蓝本,书云亦云的习惯,不会整合拓展,不会分析思考。
有内涵的备课是指备课中能跳出传统的窠臼和机械地思维,站在课程的高度理解教材的内容,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度反思教材与教学。这个过程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课时教学任务的水平上,应该把每一次备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不断追求创新,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升,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理论性较强,而且关于本课内容的学术争议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处理起来不那么容易。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这一课必须重注知识结构,重点分析背景,全面分析内容,强调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过激性。胡老师在教学中打破常规设计,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只选取了四个重要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尽量为学生呈现真实的历史内容,让他们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激活思维,提升能力,追求真善美。
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教学问题时,都是从抨击古希腊民主制度出发的,认为连当时的大哲学家、教育家都死于这一制度下,这是民主制弊端的充分暴露,这种制度也是导致雅典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胡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质疑、思考、学习,得出: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苏格拉底被控和定罪是合法的,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合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公正标准的。但若超出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奴隶主民主制社会,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来看,对苏格拉底的控告和定罪显然是不公正的,将其处死时更是不公正。
胡老师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备课遇上课上,每备一堂课,至少要精读两个版本的教科书;每上一堂课,至少要查阅一本相关著作;每做一个课件,至少要参考4个甚至更多的别人的课件。也正是胡老师将课程与教学作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也就体会到了历史教育中的乐趣和职业幸福。
二、评价与研究——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只有善于把握高考的一般规律,才能少走弯路,真正提高课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高考试题每年的变化,我们同样也要把握高考的“变”与“不变”,学会在变化的动态中总结、反思、预测。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备考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胡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奋斗在高三教学一线,高考研究及高三教学指导自然耗费了大部分精力,对高考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他认为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认真分析高考试卷,仔细研究高考试题,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
胡老师通过全国文综卷(课标)历史试题的评析,认为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要特别注意:
1.高三教学中要精选训练题目,增强复习的有效性。胡老师认为,在目前的高三历史教学中,“题海战术”在历史教学中仍大行其道,但这些题海中质量上乘,且符合新课程高考命题要求的试题并不多见。因此,胡老师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要增强高三复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必须尽量精选与高考试题风格相近的习题进行训练。并且还积极提倡教师要原创试题,认为:命题能力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命制好一份试卷甚至是一道试题都可以看出一位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体现教师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对教材文本的把握和对高考方向的研究程度。
2.高三教学中要加强解题指导,增强复习的针对性。胡老师指出解题指导是高考制胜的法宝。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不断总结诸如背景类、影响类、比较类、评述类等题目的一般答题思路与规律。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胡老师发现,不少学生在考试后只关心自己的分数,不愿对考试做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因此,每次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总结反思。通过印发的反思表格进行分析,学生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复习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自己的典型试题试题集,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经常查阅,避免下次考试中犯类似的错误。实践表明,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通过高考试题的研究与思考,既让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也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爱上了考试。
三、教师专业发展——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师的素养应该有怎样的发展?随着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探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话题。而其中教师的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构建与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相配套的、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体系迫在眉睫。夏辉辉老师认为,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重新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把教师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来研究,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也是教师自身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实现个人成功和社会健全发展的需要。
胡老师提出,必须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反思自己每天所从事的教学实践和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解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中的问题。只有具备反思能力与意识的教师,才会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新课程实践中,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命题的过程,是教师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深层次把握课程与教材的过程;是排疑解难、拓宽知识面的过程;是深入了解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是学习和运用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过程。命好题,编制出一些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得以实现。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幸福感的基础。发展本身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进而能带给教师幸福感。
四、学生评教——别忘了,教师生命中真正的贵人
正如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如果把教学仅仅看成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就会丧失,教学也失去其本质内涵。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学生得到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教师也得到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因此,上课不应该是教师的单向付出和牺牲,而是其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胡老师届学生认为通过胡老师的历史课堂:学会了质疑与探究,从而产生了对史学研究浓厚的兴趣;懂得了阅读与思考,并从中掌握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解题技艺,并在考试中加深了对史学研究的理解。
届学生通过胡老师以雅礼中学校史命制的高三模拟试题,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明白命制这道试题的真实意图,是让他们在校史的记忆中努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在校史的记忆中树立时空观念,有效地提高了历史学习效率;在校史的记忆中进行历史解释,有效地训练了符合高考要求的答题思维和语言表述;在校史的记忆中培养家国情怀,有效地感受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评价教师,学生最有发言权。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的心目中,别忘了,教师生命中那真正的贵人是学生,学生的评价才是激励教师不断前行的动力,更是教师真正幸福的源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教师正在承受着巨大身心的压力,热情耗尽,身心衰竭,职业倦怠。黄牧航老师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教师对专业的兴趣,让老师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老师们有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这样才能够真正找到教师的专业尊严和幸福感。《做一名有专业情怀的教师》这本书除了上述的四个板块,还包括:阅读与思考——最是书香能致远和阅读与争鸣——思想因交流碰撞而精彩。相信这本充溢胡老师专业情怀的书,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启迪,让我们做一名幸福的历史教师。
不撒谎的历史老师
“什么是历史?”这是扬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王雄在高一第一堂历史课上写下的问题。
王雄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所有历史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解释清楚的问题。但对于很多历史老师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什么是历史,而是学生们的成绩,特别是高考,历史作为文科综合科里一小块残留着。
这是很重要的存在,有了它,历史课才能存在,历史教师才能存在。在我们的网络微调查中,许多人热情地回忆着他们的历史老师,以及历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但他们或许没有料到,在更广阔的层面,历史老师和历史课是中国人了解历史最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历史老师把握不住,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史观。
在中国的中小学校里,历史大部分时候不受人待见,就如__所言:“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历史学科是平时没人搭理,高考跟你要分。”
某种程度上高考是历史课存在的基础,因为要高考,所以历史课才有存在的价值。有的地方因为中考不考历史,初中就不开历史课,理由是没经费没师资。
打开号称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直接冲入眼帘的不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吸引学生喜欢历史课的文章,而是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在这样一个专业网站上,高考依然是最强悍的理由。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文字:“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这个目标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国际竞争意识”,这说明历史教育仍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存在,而且犹在培养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之上。
而翻开近百年前的民国历史课本——高等小学“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它的编辑要旨是这样说的:“在使儿童知国家文化之悠久,民族之繁夥。以养成尊重国粹,亲和各族之观念,植中华民国国民之基。”
呼喊多时的历史教材改革,在上海打开了一个小口子。这套高中历史教材出现了瞩目的变化,淡化毛泽东、抗日、起义、革命等内容,更多谈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
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有感 篇5
自从读了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之后,最近一有空我就品读一下这本书。陶继新老师那朴素中蕴含着睿智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地敲响在我的心头,使我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方向。
“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说到读书自己觉得十分羞愧,自从大学毕业三年以来,就没有看过几本像样的书籍,并且自己还堂而皇之地找个借口:没时间读书。确实平时的教学工作十分辛苦,可供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扪心自问:有没有真正地想过读书,把读书当作一回事呢?答案是没有。正如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课件十分钟,改完作业之后,星期
六、星期天,暑假以及寒假……现在想起来,时间真的很多,只要稍微地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文化上的大餐,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
为什么读书对于我们来说如此重要呢?其一,比较形象地说,金钱是我们物质上的财富,那么书籍就是我们精神上的财富。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而且需要用精神上的这种食粮去涵养学生,使学生也能得到一笔精神上的财富。其二,“读书破万卷,教学也‘如有神’”,陶继新老师说的这点,我感同身受,平时在备课时总是得花很长的时间,而且对于自己的教学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与其说是“备”课,还不如说是抄袭别人的教学思路,因为教材上的教学思路并不是自己的,所以在教学中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没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以前总是找不到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解决,读了陶继新的第五讲“读书教学相得益彰”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书读得多了,就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学生学得快乐,自己也教得幸福。其三,“读书与思考同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时候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比如学生不做作业,不爱背书,字写得很潦草,上课不认真思考……碰到这些问题有时候感觉很头疼,如果阅读了相关书籍,借鉴别人的处理经验,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其实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读书真的能让我们能够成为一位幸福的老师吗?读了这本书后,我想说:是的。有很多人在不断追寻幸福的足迹时,其实我们未曾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天早晨起来朗读一些精美的诗句,这就是幸福;每天下班后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这就是幸福;寒暑假,仔细地品读一本本中外名著,这也是幸福。也许改不完的作业常常让自己感到非常地烦恼,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吧!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也许学生的调皮捣蛋常常会弄得你焦头烂额,坐下来读读书,你就会发现小孩子们是多么地可爱;也许在你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学生的成绩并不见起色,静下心来读读书吧!你就会发现教学是一钟慢的教育,急是急不来的。读书就是发展自身的一条有力的途径,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你也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幸福,同时也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丘吉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是因为他有着永不言弃的精神;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是因为他面对实验的成百上千次失败而执着研究的精神等等,这些名人故事带给我震撼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读书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6
藁城区通安小学 王艳坤
引言:
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是对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书中每一篇文章是那么简单明了,那么妙趣横生,那么生动活泼,那么幽默风趣,一如他的教学风格,风趣而典雅。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于老师的那颗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学、热爱教育的心,总会让我莫名的感动。
一、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温和”,温中有善。这对老师尤为重要,“性温”让你在脾气上来的时候,可以懂得控制,学会要“冷”处理;还让你知道作为老师一定要与学生为善,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原谅。光“温”还不行,还要懂得调和。也就是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看到这里,我就会想到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会遇到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课上,会遇到不同事情的发生。有时我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对学生大吼。事后我又很后悔,为什么我就不能对孩子宽容一点呢?可是看到孩子们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课间在楼道里追逐打闹„„,总是让我忍不住发脾气,这样无疑让学生与我之间有了距离感。所以当我读到于老师做“性温”、“味甘”的甘草的时候,我心中满满的佩服。这是怎样的一个特级教师啊!他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功!
二、提高自己的素养
于老师在书中谈到修养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读书同时读自己。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读书同时读自己显的犹为可贵。如果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翻书籍,闻闻书中散发出的墨香,体验不同作家笔下的风格,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二是以人为镜。也就是以优秀品质的伟人为榜样。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敬佩之人,我们以这些人为镜,会让我们更加优秀。三是不断反思。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小小教学感悟、与学生之间的趣事等等,不在于多,只在于写。就像于老师让学生写日记一样,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没有事情记都可以,但是要坚持写。每天读三十页书,朗读其中一项,读书笔记就行,“有毛就是鸡”,这句话虽然很通俗,但是很实际。读到这,回想自己那些年也常常写教育随笔,刚开始时用手在笔记本上写,后来是电脑上写,(现在还保存有那几年的随笔)。可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自己越来越懒,已经荒废了很多......虽然自己也写教学反思,但有些东西还是单独记录下来比较好,自己的走过的路,有一些方法、体会自己单独记录下来更好一些。便于自己整理。下一目标:写随笔,每周一篇。二、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于永正老师曾在书中写道:“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背后有无外乎一个情字在做支撑。”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它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
于老师在书中也教给了我们一个诀窍,一个方法。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
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老师关注他、关心他的,尤其是班级里的一些差生,我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位学生作业经常不完成,家长拿他也没有办法,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都不管他了,随他怎么样,可是我发现他在上我的课的时候,听得很认真,只因为我说他字的很棒。所以他的每次语文作业都是按时完成的。因此,我也知道原来一声赞美是那么的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次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做题,看到他们全队,并且很有积极性,我看到后会很高兴。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四、拥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我也很佩服于老师的“童心未泯”,他有一颗童心,所以他很容易就能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孩子,他始终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不断的发现生活中的美
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痴而忘返,当得知长得有点像芭蕉的“大树”就是语文课本里说的“旅行家树”时,竟高兴地扑上去,打量着,抚摸着,并合影留念。他说:“以后再讲《旅行家树》这一课时,便多了一份资源,多了一份情感。”其实于老师所讲的童心未眠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理解和体谅学生。记得有一次,于老师班上一个孩子迟到。于老师在班上放肆的表扬那迟到的学生。当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问,为什么迟到还要在班上放肆表扬呢?于老师当场回答学生说:“你们哪个有勇气迟到了,还能像他那样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门口,还有如此胆大的喊声报告。是你们肯定会躲在某个角落哭脸。”就这样,那调皮学生再也没迟到了。回想当初我教小学时,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不准扭头、不准做小动作„„。若干个不准之后,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课堂上想做却不敢做,想说却不敢说,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死气沉沉,毫无积极性可言。
于老师在本书中还讲诉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书中有一段是作者自己对自己的约法三章:
一、不背手;
二、主动和学生打招呼;
三、课间和学生一起玩;
四、到学生家里走走;
五、经常讲故事和笑话;
六、幽默;
七、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
八、做值日;
九、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十、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看到这里,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和孩子一样,有什么不好?于永正先生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都能如此要求自己,为何我不能?
乐做老区人民的“打工仔” 篇7
汽车沿着广惠高速—惠河高速公路向梅州奔驰,这是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履新后开展调研的第一站。
梅州——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80多年前,粤东北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勤劳勇敢的客家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年7月,该市8个县(市、区)先后全部被中央党史部门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革命老区,老区人民急切盼望加快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
上任伊始的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促进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原中央苏区县的扶持政策上。
思考红土地的新发展
这次调研,陈开枝马不停蹄走访了梅州的8个县、市、区,还先后到了5个镇、6个老区村,开了10次座谈会,参观了5个开发区、4个企业,察看了11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建筑物,纵横梅州行程1000多公里。
对近几年梅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当地扶贫部门和有关领导用许多数字证实:在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和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梅州的发展加快,近两年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目前许多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铺开,市、县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火红,利用当地红色和绿色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老区建设方面,各级扶持投入加大,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也在加快。全市老区村委会实现“五通”,还有2300多个300人以上的老区自然村通了水泥路。老区群众的“五难”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扶持了一批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村庄群众的“五难”和今后的发展问题。沿途看到梅州市、县新城区不断扩大,片片新楼房耸立,山腰茶田成片,山下金柚飘香,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由于地处边远山区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里的原中央苏区还是广东目前比较贫困的地方。战争年代中央苏区所处的地理优势,而今却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劣势。改革开放30年了,梅州欠发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比起中央政策扶持的赣南、闽西原中央苏区,粤东北原中央苏区的差距较大。
与窘迫的生产生活境况形成对比的,是梅州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信念,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次到梅州调研,陈开枝回忆多年前在省委机关工作时出差梅县的情景。那时看到梅州各方面都很落后,到处都是荒山秃岭,晴天“张牙舞爪”,雨天“头破血流”(水土流失)。现在已旧貌变新颜。这表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省委、省政府作出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决策是英明的,这一决策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看到梅州的发展变化,陈开枝感到高兴和鼓舞。他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反哺老区、关爱老区,是我们对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的回报。
这位知名的“全国扶贫状元”动情地说,做好老区工作“认识要高,感情要深”;“没有感情,没有爱心,做不好这项工作”。
一定要打好原中央苏区这张牌
如何促进国务院有关政策的落实,推动原中央苏区的发展,是这次调研的主题。
梅州被确认原中央苏区,实现全市“一片红”,成功走出了第一步,恢复了梅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光辉的历史地位。对此,陈开枝认为,光拿到这张牌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用好这张牌,推动梅州的发展,让苏区人民从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高。“擦亮这张牌,打好这张牌,要把这张牌作为‘黑桃A’来打,不能把它作为‘方块A’。”
他谈到对广西百色扶贫的亲身实践时说:“我初到百色时,就建议百色的领导一定要打好邓小平同志在百色举行起义这张牌。他们这么做了。经过多年努力,百色变成广西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这就是充分发挥老区的政治资源优势,将其转变为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
陈开枝指出,打好苏区这张牌,最重要的是要争取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文件,已经确定原中央苏区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大方向已定,现在首要的是要争取落实这些优惠政策。他建议,梅州市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围绕争取政策问题抓紧做工作。他表示,省老促会将全力配合做好争取落实优惠政策的工作。
“打好这张牌,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梅州全市都要树立起打好原中央苏区这张牌的观念”。他建议,全市各级党代会、人代会都应强调这个观念。同时,宣传工作一定要跟上去,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对内对外都要宣传梅州是原中央苏区这张牌,使人们认识和重视这张牌,引来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要让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梅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粤东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当年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曾多次转战梅州,毛泽东曾深入平远县调查研究。刘少奇、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梅州大地活动过,留下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事迹,也留下了重要的革命旧址、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
陈开枝深入察看了十多处革命遗址、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纪念馆等。其中,有连接当年党中央建立的由上海—香港—大埔—永定—瑞金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的大埔县青溪镇多宝坑村红色交通站旧址,当年这个交通站安全转送了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等200多位中央机关领导人以及大批重要物资和文件到达中央苏区腹地;有平远县的红军纪念园;有处在九龙嶂大山腹地的梅县梅南镇顺里村被称为“红军标语库”的“来安楼”旧址,当年红军和朱德等领导人曾在该村驻扎过;有处在梅州城区,当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第一任参谋长朱云卿故居;还有丰顺县的坚真纪念馆等等。
陈开枝说,这些革命文物看了使人感到震撼。当年梅州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如果我们对苏区、老区不怀感恩之情,就是忘本。他一再强调,革命旧址等文物,是十分珍贵的财富,一定要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并进一步挖掘德育内涵,让它发扬光大,激励后人。
乐做老区人民的“打工仔”
在调研中,当听到市、县两级老促会的老同志与党史部门的同志一起到处奔波,搜集历史资料,为成功“申苏”做了大量工作,还搜集编辑出版了14部记录梅州革命志士的“红色”丛书,而他们工作条件艰苦,但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出了好成绩,陈开枝说:“你们的行动实在让我们感动。”
陈开枝还与老促会的同志交心。他说,他在帮扶广西百色的时候,看到老区人民的艰难,就对革命老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组织上让他担任省老促会会长,他有这个感情基础,知道这份工作责无旁贷,所以乐意接受这份工作。他还说,在广州担任常务副市长时,他自称是广州人民的“打工仔”,到百色扶贫时,那里的群众称他为百色人民的“打工仔”。如今,他又乐意做老区人民的“打工仔”。
对于老促会的工作,陈开枝说,可以借用一副对联来描述,就是“无权无钱无人找,无忧无虑无烦恼”。但我们不能那样消极。前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赞扬老促会的工作代表了共产党的良心。我们所做的是党的良心的工作。我们要找准位置,有所作为。老促会虽然无权无钱,但有两条腿和一张嘴,两条腿可以往下面跑,到基层去了解情况,有一张嘴可以向上鼓与呼,我们就是要用好两条腿和一张嘴。
谈到老促会的工作方法,陈开枝特别强调要多到一线调查研究,去实地察看。他说,看与不看的感情大不一样。看了,有亲身感受,就会产生热情;只听不看,思想感情往往是冷冰冰的。所以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到实地去看,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准确反映情况,拿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9月29日晚从梅州回广州后,陈开枝国庆节假期没有好好休息,一直在思考梅州行的问题。10月8日,假期过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召集调研组的同志开会研究,当即决定与梅州市委主要领导一起上北京,向国家发改委领导同志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对广东原中央苏区县扶持的重视。
从北京回来后,他又决定再次带领调研组到韶关南雄市、河源龙川县、潮州饶平县等原中央苏区县和汕尾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及惠州等老区调研。真是不辞劳累,情系老区啊!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篇8
教师,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因为教书育人是如蜡烛和春蚕般奉献的事业;如果,教师把轻松和富有作为幸福追求,那么肯定永远都不幸福。
那么,教师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呢?
其实,教师的幸福很简单DD它就在课堂上学生闪亮的眸子里,就在活动中学生成长的心灵里,就在探究中学生发展的智慧里,就在学生成功路上沉甸甸的收获里。
一个教师的幸福,就在于DD学生热爱、崇拜你,家长信任、感激你,同事敬重、佩服你,领导欣赏、肯定你,社会认可、赞赏你。
一个教师的幸福,就在于DD你可以自信地说,自己曾经对许多人的一生发挥了好的作用;你可以自豪地想,自己对得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你可以满足地认为,所有的付出无愧于国家的嘱托、人民的希翼。
一个好的身体,一个幸福的家庭,一班优秀的学生。就是教师的幸福!
如何做一个在领导、学生、家长、乃至自己心目中都认为优秀的教师,只有脚踏实地,好好工作,才能在教师岗位站住脚跟。
做一个幸福老师心得体会 篇9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而坐在这里发言,我真的感觉特别荣幸。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可是,我很惭愧的告诉大家,其实我平时基本不读书,说不喜欢也可以,说心里浮躁也行。总之,从平时的表现大家都能看出来,是一个语言匮乏,表达能力欠缺的人。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呀,看平时说话也和大家一样呀。可是,我从内心真的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课堂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有时候你急于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就是一时从大脑里面搜索不到合适的词语。当然,这只是我教学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例子。所以,我平时也会对自己说,我要多看书,不能把语文课上的那么呆板,不能拿着那么多学生宝贵的青春开玩笑。可是,我却总是苦于不会选择书,等真的抽出空想看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手头只有一些生活杂志,里面都是一些爱恨情仇,有时候,我看一会儿,我也烦,因为我意识到看那些书只会是看着别人的故事,悲哀着自己人生,看后不但不能上进,反而会让自己更郁闷。
我真的很感谢咱们学校的领导,这一本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可能就是我读书的开始。这本书虽然我没看多少,可我亦能感觉到,读书真的能开阔眼界,不再让自己是井底之蛙。其实,诚实一点儿的说,我一开始也并不是带着多么高的兴致,多么崇拜的心情去看这本书,只是那天在电脑前坐时间长了,眼睛有些不舒服,我就随手拿起它翻了一会儿。我就突然感觉,教育类的书也不是很枯燥很无趣,我发现自己会有去翻看的冲动,而不是感觉被逼无奈才去看的。
到现在,我看的只是第一部分的前五讲,说的是读书在教师生命成长中独有的重要意义。看着一些教育大家的例子,我真的有在想我自己的行为。在“自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重复他人的话语,无异于鹦鹉学舌;经由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思想,才是生命的活水”看完这句话,我再想想自己有时候会拿着教参给学生念文章的分析,真的很汗颜,自己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话语,而实际上有时候自己都不理解,那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学生们听老师念一遍就能理解呢?
本书举了很多语文名师的例子,这对我启发很大。比如,当有人问陶老师为什么写不出文采飞扬的文章时,陶先生只是简单地说,不妨先通读一遍《莎士比亚全集》,看到这儿,我真的意识到学生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学生的内质、自身的积淀很重要,我也知道自己总觉得语言匮乏的原因所在了。当然,这些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沙漠中的一粒。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当我看到真的有一些教师能疏离浮躁、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心如止水时,我也真的惊呆了,因为他们把教学当做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他们乐在其中,而在他们不争名夺利的时候,名誉却能不期而至;当我看到语文老师读过多少多少书,能背多少多少文章、多少多少诗歌的时候,我除了汗颜就是无地自容,觉得自己真的太无知了;当看到苏静老师交出的小学生背诗、作诗的水平时,我会感觉自己连个小学生也不如,等等等等。
【乐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推荐阅读:
做一个幸福的小学老师05-19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语文老师05-23
一个幸福的微笑作文08-14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包子09-03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06-20
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08-02
怎样经营一个幸福的婚姻07-31
一个感人的故事 曾经就是幸福07-07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05-19
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