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共8篇)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篇1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将《实用科技信息检索》课程学习完毕,这个学科课时虽短,但其实用性不可小觑。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认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学习期间,我对这门课的认识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也有很多心得体会。
一、学习该课程的必要性
开课前,我认为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来完成我们的资料搜索就行了,没必要学习一个科目,现在回想起来发现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进入这所学校我们就是硕士研究生了,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广度及深度有更高的要求,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检索的文章不仅在数量上少,而且专业性差,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从哪里获得我们需要的资源呢?答案显然是各大数据库,对数据库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库的资源呢,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这些数据库的利用方法有一个系统的学习与认识,这门课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二、信息知识讲解的必要性
开课了老师并没有像我想象的去机房讲解检索的方法,而是先给我们讲了信息基本知识、文献知识、科技信息检索基础,我开始很是不解,听完课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才恍然大悟。
记得我们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学习科技文献检索,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我们大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最终促进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信息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如果我们善于更好地整理与利用,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益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信息的自觉程度、需求信息的迫切程度、获取信息的敏锐程度、利用信息的准确程度、创造信息的能力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从散乱无序、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可见,熟练掌握信息和信息搜索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进步。
三、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
(一)信息搜索途径的拓展
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化学文摘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都非常的宝贵,搜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
(二)信息搜索精确度提高
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料,有多种途径。如按篇名或文章题名搜索、按作者或责任者搜索、按作者所在单位搜索、按摘要搜索、按关键词搜索、按分类号搜索等等。这些具体的搜索方式可以适应我们不同的搜索资料的需求。比如在数据库进行搜索时,可以在作者、单位、关键词、时间等方面分别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搜索出来的文献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加以利用的文件。而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有时会因为输入的限制太多,而导致搜索到的文献非常有限。
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两点,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四、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学习信息检索可以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加快学习进度的步伐。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学习学习信息检索,可以避免学习研究工作的重复劳动,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谁能充分掌握时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谁就能站在高点。
(三)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联合国一位官员曾经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方法的人。”文献检索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习技能和方法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其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成果在迅速积累和扩充。高等学校只有在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加强自学能力的训练,才有可能让学生在今后的长时间内,不断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从而具备创新精神。有的专家说:“就是大学毕业生,一生所用的知识,只有10%左右是在学校学习的,绝大部分要在工作以后不断地学习,接受终生教育。”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自学和独立研究。以培养大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文献检索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彰显了其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总结
学习了信息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还是要特别感谢王老师,不仅教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提高了我的信息意识,更重要的是王老师学习德语的充满心酸却又甜蜜的经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感谢王老师!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相关强度,引文路径,引文排序,被引用次数
0 引言
科研人员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某些问题的研究总是要查阅和借鉴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帮助自己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和创新,但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科技文献的数量日益庞大,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检索出自己关心的篇章是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一篇完整的科学论文一般是由作者的正文部分和附于其后的被引文献构成,文献与文献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一篇文献也往往兼有引用和被引用两种角色。我们从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上能够发现文献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有强有弱。相关强度大的对于研究人员的参考价值就大。因此按照相关强度对引文进行排序是合理的,有价值的。
本文将以一组科技文献的引文系统中的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按照相关强度对引文进行排序的方法。我们会发现文献间的相关性与文献的被引用次数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可以以文献的被引用次数来反映文献间的相关强度并论述它的合理性。对学术期刊、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相互关系,弥补传统文献检索方法的不足,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1 引文网络结构的表示
广义的引文分析,要了解引文系统中引用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结构,一组同一领域的有相互引用关系的论文构成的一个网络图,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个结构能表述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相关强度,可以勾勒出相关课题的来龙去脉。引文网络图可以用链、树、网型三种结构表达。令引文和被引文献均为系统中的结点,如果我们用“”来表示文献间的引用关系,以箭头指向为被引文献,而箭尾为引文(即文献)。
图1的网状结构图反映了一个不同于链、树结构的复杂体:
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十分的复杂,所以考虑采用网状结构表示。
2 文献间的相关强度和被引用频次的关系
根据图论中路径的相关定义,在此给出引文路径的语义定义:如果文献之间通过n次引文相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所经过的n次联系所形成的引文链,称为引文路径。文献之间的引文路径不是唯一的。例图1中,文献[1]到文献[7]的引文路径有多条,其中一条由1到7,另一条由1到2再到7。
引文路径长度是指文献之间形成的引文联系的次数,也就是引文路径概念中n的值。如果n=0,文献A与文献B之间没有引文联系;如果n>0,则文献A与文献B之间形成了n次引用联系。图1中,文献2与文献3之间的引文路径长度为0,文献1到文献7之间的引文路径长度为1或2。
引文路径宽度是指具有引文联系的两篇文献之间的引文路径长度相同的引文路径的数量。图1中文献1到文献7之间的引文路径长度为2的路径有2条,其中一条为由1、2、7所组成的引文路径,另一条为1、5、7所组成的引文路径。
根据引文分析路径模型的理论既通过引文路径相联系的文献之间的相关性与其之间的引文路径长度成反比。与其之间的引文路径总宽度成正比的理论。有如下公式:
其中:R代表文献间的相关强度,n代表相关文献间引文路径的长度,tn代表当引文路径长度为n时两个引文间的引文路径宽度,K为常数。
我们以图1为例,计算文献1与其它文献间的相关强度,假设K为常数1:
1与2间:R1-2=1*1/1=1;
1与3间:0;
1与4间:0:
1与5间:R1-5=1*1/1=1;
1与6间:R1-6=1*1/1=1;
1与7间:R1-7=1*(1+2/2+1/3)=7/3;
1与8间:R1-8=1*(0+1/2)=1/2;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按与文献1的相关强度对文献排序如下: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按照各引文的被引频次排序如下:
再比如文献2与文献7的相关强度为2,与文献5的相关强度为1,与8的相关强度为1,其它为0。
文献3与文献7、6的相关强度都为1,其它为0。
文献4与文献7、5、6、8的相关强度都为1,其它为0。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能够发现引文网络图中的某一文献与其它文献的相关度与它的被引用次数有着直接关系,当文献的被引用频次较高时它与其它文献的相关强度也大,反之当文献的被引用频次较低时它与其它文献的相关强度也较小。但根据引文路径模型我们不但能够检索出与一篇文献发生直接引用关系的引文还能检索出间接引用关系的引文。因而利用引文路径模型我们能够得到与一篇文献相关的引文系统。
由于某一文献与其它文献的相关度与它的被引用次数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可以用引文系统中文献的被引频次来反映此文献与其它文献的相关度,从而在一个引文系统中按照文献的相关度把文献排序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按文献的被引用频次的排序问题,使问题变得简化。
3 设计实现
首先,引文网络(citation network)作为一个系统,它能够反映各个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引文关系特点就是(1)在时间上单向,(2)不能自引,(3)关系一旦形成不可更改三个限制。这都是在编程时应该注意的。检索论文后处理,先将论文格式转化成txt文件,抽出网址-URL,头部-Header,摘要-Abstract,介绍-Introduction,引文-Citations,正文-Full Text等信息,专门对Citations做解析工作,具体处理步骤不再赘述。
在得到检索、格式处理后的论文txt文件后,将数据分解成两个表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表1(论文序号,论文名,引文数量)属性列,论文序号为此引文网络中论文的一个编号;表2(引文序号,作者,引文名称,出处来源及所属论文)属性列,所引论文表示的是此引文为表1中某一论文的引文。
利用Java编程时,借助JDBC与数据库连接进行操作。方法1:将数据库表中数据读出到Java程序数组中进行字符串迭代匹配,得到论文引文排序;方法2:Java程序中嵌入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句(struct query language)直接进行查询。方法1在对空间或是时间上都代价较高,特别是在一个引文网络中论文数量很大的情况下更加体现出效率低。与之相比较,方法2是在数据库内进行一系列操作,sqlserver的存储量大,查询速度快,方便数据的传输等优点便可以显现。
4 结束语
对引文按被引次数进行排序直接反映了文献间的相关强度,迭代法排序的查询速度不及数据库查询的方法。此结果是在引文系统只有10篇论文的请况下得到的,如果是大量论文的引文系统中可以判断数据库的优越性会更显著。此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某一文献找到相关的引文系统并根据与所给文献的相关强度对引文进行排序从而提供使用者查阅。由于时间有限,本人的能力有限,考虑得不是很周到。这些有待日后进一步加工以使论文按引文排序方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雪.引文分析路径模型[J].情报探索,2009(6).
[2]严蔚敏.数据结构[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98
[4]周云平.我国引文分析研究现状与21世纪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1(2).
[5]Ma Jun.Retrieving Digital Artifacts from Digital LibrariesSemantically.LNCS.3644,Springer,2005,340-349.
[6]T.-Y.Liu,T.Qin,J.Xu,W.Xiong,and H.Li.LETOR.Benchmarkdataset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to ran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In SIGIR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Rank for IR(LR4IR),2007.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篇3
在题为《关注国际科技文献发展新趋势,抓好中国科技文献传播体系建设》的报告中,邬书林介绍,国际科技文献生产传播,呈现出“數字化已经成为主要传播方式”、“知识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成本逐步下降”、“科研效率提高”、“文献生产数量激增”等等趋势。
从我国来看,邬书林指出,目前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的能力已具有相当基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论文生产国,但他同时指出,与世界科研大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诸如精品少、质量不高、国际影响力有限等等,邬书林毫不讳言,“长期不改变,将出现在科技文化上话语权丧失的问题。”
科技文献检索通信工程 篇4
检索课题:卫星移动通信之自动跟踪技术 姓名学号: 院 系: 专 业:通信工程 E-mail : 手 机: 指导老师:张凤翔
完成日期:20013-11-05 成绩:
卫星移动通信之自动跟踪技术
一、检索准备
检索词分析:
1.关键词:卫星通信之自动跟踪; 2主题:卫星跟踪、通信跟踪;
3.定义或概念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就是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移动通信。它一般包括三部分:通信卫星,由一颗或多颗卫星组成;地面站,包括系统控制中心和若干个信关站(即把公共电话交换网和移动用户连接起来的中 转站);移动用户通信终端,包括车载、舰载、机载终端和手持机。自动跟踪是连续跟踪并测量运动目标轨迹参数的系统。自动跟踪的目标是以一定速度和加速度运动的车辆、舰船、飞机、导弹和人造卫星等。自动跟踪可提供运动目标的空间定位、姿态、结构行为和性能,是运动目标的多功能和高精度的跟踪和测量手段,自动跟踪由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伺服系统和跟踪架等部分组成。
4.相关性分析:“卫星移动通信之自动跟踪技术”可改为“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自动跟踪技术”
5.检索式准备:卫星通信技术,卫星自动跟踪技术;编制包含方案、报表、索引等。
6.检索策略:(卫星通信)*自动跟踪.7.中图分类法: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8.语义表达及转换与生成:“卫星通信与自动跟踪的结合”
二、核心检索系统
1、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即 中国知网 年限:2001年~2013年 检出篇数:377 限定类目:卫星通信跟踪
检索词(式)高级检索:(卫星通信+ 自动跟踪)*技术 题录(4-5篇):
(1)任立清、王罡 风云三号卫星接收天线过顶盲区跟踪实现 2011.05.15(2)彭英慧 远程通信铁路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2005.12.25(3)康学海、柯树人 “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天线跟踪技术 2007.09.01(4)曹志刚 移动卫星天线自动追踪方法 2005.03.10(5)陈洪 航天测控飞机卫星移动通信天线跟踪技术的分析研究 2001.03.25
2、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
年限:2001年~2013年 检出篇数:273 检索词(式)篇名:卫星通信跟踪
题录(3-4篇):
1、卫星天线的自动跟踪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信息技术》 ISTIC2003年3期 邓晓琴
3、卫星跟踪技术
[期刊论文]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17期 康学海柯树人KANG XuehaiKE Shuren
三、参考文献回溯
1.吴诗其 卫星移动通信新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沈民谊 卫星通信天线、馈源、跟踪系统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3.陈光仁 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展望(期刊论文)1994-08-15 4.甘仲民、张更新 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发展 2012-06-18 5.李鹏、刘财 基于高分辨率瞬时信息与相干算法的低幅度构造识别 2013-02-15
四、通信工程专业重要网站(写出网址、该网站简要介绍)
1.http:///docs/homepage.tsp?247SEM 关于德州仪器的产品的原理介绍及应用
五、通信工程专业中外文重要期刊
1.《通信技术》 2.《信息与电子工程》 3.《信息技术》 4.《无线通信技术》 5.《宇航学报》 6.《军事通信技术》 7.《电子学报》
六、OPAC馆藏检索
图书馆名称: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 检索词:卫星移动通信 目录:(3条)
1、题名/责任者: 卫星移动通信/金庆一„[等]编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ISBN及定价: 7-5635-0467-2/CNY21.00 载体形态项: 187页;25cm 丛编项: 现代移动通信应用技术丛书 个人责任者: 金庆一 编著 学科主题: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中图法分类号: TN927 提要文摘附注: 《卫星移动通信》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基本知识和几种典型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促进卫星移动通信进一步发展的新技术。内容包括:卫星移动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卫星的运行轨道及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卫星移动通信方面的基本技术,几种典型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技术,再生式转发技术和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卫星移动通信》资料较新,介绍详略得当,对所有关心卫星移动通信的读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题名/责任者: 卫星移动通信新技术/吴诗其„[等]编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ISBN及定价: 7-118-02334-5/CNY26.00 载体形态项: 275页;26cm 丛编项: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个人责任者: 吴诗其 编著 学科主题: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
中图法分类号: TN927 提要文摘附注: 本专著收集了课题组多年来在卫星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发表论文的一部分,包括星座设计、链路技术、多址技术、切换与信道分配技术、小卫星通信技术、无线ATM技术和对策研究共七个专题。
3、题名/责任者: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张更新, 张杭等编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ISBN及定价: 7-115-09487-X 精装/CNY52.00 载体形态项: 14, 768页:图;21cm 丛编项: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丛书 个人责任者: 张更新 编著 学科主题: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通信系统
中图法分类号: TN927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技术的图书,书中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卫星和轨道、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卫星移动通信体制概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链路计算、编码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抗衰落技术、星际链路、星上处理技术和天线技术、网络管理与控制、IMT-2000的关键技术以及卫星部分与地面部分的综合、典型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GSO系统与非GSO系统。
七、电子图书检索
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 检索词:卫星通信自动跟踪 目录:(4条)
1、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自动跟踪方法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著者: 曹志刚 学位: 2005 来源数据库:知网-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车载卫星通信天线跟踪系统跟踪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著者: 林长青等 出版年份: 2010 来源数据库:馆藏中文资源
3、卫星通信天线、馈源、跟踪系统 文献类型:专著 著者: 沈民谊等 出版年份: 1993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来源数据库:馆藏中文资源
4、梯度法—移动卫星通信天线自动跟踪的新方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著者: 邓晓琴 出版年份: 2003 来源数据库: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八、信息述评
请简述:自动跟踪技术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作用?
目前自动跟踪主要有区域自动跟踪和锁定精确跟踪两种方式。
区域跟踪功技术能用于监控对象或移动物体较少的环境,如果有某一移动的人物或物体进入摄像机的监控范围,摄像机会对其进行自动跟踪,但是无法锁定特定的人物或目标。
锁定跟踪技术适用于在广场这类大范围、人流量高的区域内也能有很好的监控效果,只要手动锁定被跟踪的目标之后,即便有其它移动物体在监控区域内也不会跟丢诊-先锁定的目标。
卫星通信自动跟踪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卫星天线稳定跟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的技术密集综合体,它包含了惯性导航技术、微惯性传感器应用技术、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精密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多项技术。这类稳定跟踪系统是以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为主,是多个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技术不仅适用于各种移动通讯系统,还适用于各种现代化的各种作战武器系统。
对于稳定跟踪系统的研究,国外在理论上和工程上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很多国家和组织开始从事移动载体卫星通讯跟踪系统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技术角度讲,实现运动中稳定通信的条件已经成熟,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惯性姿态测量技术来实现隔离运动的载体的横滚角、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以确保接收卫星信号天线的波束中心快速准确的对准卫星。
近年来,国外“动中通”设备开发更是迅速,如海事卫星车载站,船载站、机载站、移动通信车载站等成型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如美国格鲁曼公司、KVH公司、海洋通信公司、日本NKH公司等专门生产车用,船用卫星通讯。
移动卫星天线跟踪系统的不足之处,如:工作频段低、天线运动速度慢、运动范围有限、跟踪速度慢、天线结构多为两轴稳定体系,初始捕获和重新捕获时间长等。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利用较低成本的中低精度传感器设计出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高性价的“动中通”系统。
2013年11月05日
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名词解释 篇5
1.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
2.学术性论文——指研究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它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
为主要内容。
3.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
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科技论文。
4.学士论文指大学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要提交的论文。
5.综述性文章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6.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
语的逻辑组合。
7.文献:记录有知识或者信息的一切载体。
8.科技文献:记录科学技术信息或知识的物质载体,是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
9.文献信息是从文献实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内容,是借助于文献这种载体显示出来的信息,通过文献进
行存储和传播。
10.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的或者未进入社会交流的原始的文献。
11.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
12.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
13.三次文献----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
而再度出版的文献。
14.期刊-----也称杂志,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它形式逐次刊出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
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
15.文献信息检索是指从任何文献信息集合中查处所需信息的活动、过程与方法。
16.全文检索——是以文献所含的全部信息作为检索内容,即检索系统存储的是整篇文章或整部图书的全
部内容。
17.检索语言是用来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外表特征和表达检索提问的一种人工语言。
18.先组式语言——在文献信息检索之前,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的标识已经事先组配好的检索语言。
19.后组式语言——表述文献信息主题概念的标识,在编制检索语言词表和标引文献信息时,都不预先固
定组配,而是在进行标引和检索时,根据实际需要,按组配规则临时组配起来表达文献特征的检索语言。
20.引文和来源文献——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称为引文;该篇文章称为来源文献。
21.来源出版物——刊载来源文献的期刊或专著丛书等。
22.被引作者或引文作者——即参考文献的作者。
23.施引作者或引用作者——即来源文献的作者。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 篇6
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
摘要: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微观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层次发展。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已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中。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一时也难以认清复杂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理论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 1 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他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 2 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Gill,1995)。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96)。
(二)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喜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49.)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他指出:“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注: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5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做了预测。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中。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113.)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3 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了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给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三)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ieder,1997)。新自由主义流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 and Waner,1995)。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96)。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 and 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 and Drache,1996)。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发展,而是阻力(Gordon and Weiss,1998)。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 4 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 and Thompson,1996)。怀疑派还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96)。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 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 and Castells,1996)。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
(一)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而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论。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 5 疑具有进步意义。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对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只看到了其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更有见地,但他的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3.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新自由主义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会使“绝大多数国家”受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仍陷于贫穷、落后之中。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够呢,还是应把“绝大多数国家”改为“少数国家”?本文认为至少应改为“部分国家”。怀疑派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推敲:他们认为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邻的两个区域又通过协议实现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以此类推,当全球经济都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就完成了。秩序转型派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偶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否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可知性,显然是错误的。
(二)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看法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律时,全球经济走向紧密合作、相互依存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既合作又竞争。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观点:1.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人类节约全球资源、保护全球环境与自身文明的一种进步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不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分、应该与不应该之分,至于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是因为各国生产力水平差距的现实体现,属于人类道德调节的范围,需要通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解决。3.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机;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保护环境是人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动机;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动机,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通讯工具等)。4.经济全球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区域化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方式里的一个环节),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曲折、多变的,但其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知的。5.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经济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紧密联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一个由浅至深的渐进过程:从国际化起步,发展到全球化,最后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Jeffrey Sachs:International Economics:Unlocking the Mysterise of Globalization [J].Foreign Policy,Spring,1998.[2]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M].Cambridge Press,1996.[3]Samir Amin: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J].Cambridge Press,1996.[4]Jeffrey.A,Frankel: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N].NBER Working Paper,No.7858,August,2000.[5]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6] 李宗.论经济全球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5,(1).中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是指对尚未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其智力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包括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各部位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使幼儿变得更聪明。学前教育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作了积极地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与义务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学前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较多。近年来,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范畴,处在一种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综述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
在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一般缺乏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数量少、覆盖面窄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2003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702,1647,1599万,2001—2003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62.3%,60.9%,59.47%.由此可以计算2001—2003年农村出生人口大约分别为1060,1003,95l万,而作为三者之和,即2006年应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农村幼儿合计大约为3014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班数(含学前班)为395172个,在园(班)幼儿为10478419人(但柳松,2010)。有数据明显看出,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类似的问题,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幼儿园覆盖率仅为29%,仍有23.1%的乡镇没有设立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罗英智,李卓,2010)。
2.农村学前教育举办主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举办一般是校办、民办为主,公立幼儿园较少。校办的方式即在当地的小学附设学前班,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教学论文 )这种方式一般存在没有专门、专业师资、经费的支持,教育的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根据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调查,在调查地区公立幼儿园仅占6.9%,校办30.2%,民办48.3%(罗英智,李卓,2010)。大量校办、民办学前教育存在,但却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而公立的学前教育又未能及时的兴办。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实行村镇两级共同负责,村级负责兴办,镇进行管理。但是因为财力不足,这两级难以承担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并且,学前教育虽是基础教育,但不属义务教育范畴,村镇两级并不负有学前教育上的法定责任(周芬芬,2006)。
3.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缺乏;
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一半来自村镇两级,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不再收取“三提五统”,农村学前教育没有了有限的经费来源。并且,在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罗英智,李卓,2010)。1994年我国实行分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将税收大头拿去,却并未收回学前教育的责任(周芬芬,2006)。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保障地方义务教育尚且吃力,更没有财力去兴办学前教育了。
4.农村幼师的师资、待遇、素质等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一般是民办或校办的方式,这样学前教育的师资就没法得到保障。在校班的学前班当中,学前教育的老师一般由小学老师代理,并没有专门幼师负责学前教育。民办学前教育则是为了追求利益,不去请具有专业资质、高水平的幼师(窦颖,2010)。同时在师资方面还存在专业师资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李晓菲,2009)。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以内,缺乏经费支持,幼师的待遇缺乏保障。民办的幼儿园更是没有能力给幼师提供较好的待遇甚至是不愿提供较好的待遇。没有好的待遇、稳定的编制,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好的幼师资源服务于农村的学前教育(李英智,李卓,2009;窦颖,2009;唐婷婷,2010;李晓菲,2009;但柳松,2010)。
5.农村学前教育的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多由不具备幼教资质的人员 从事学前教育,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成果的检验也仅仅局限于数数、识字等。幼教的理念方式落后,不符合科学的幼教方法,不能有效帮助儿童智力的开发。家长也没有较好的幼教意识,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前教育重要一部分的存在(窦颖,2009;唐婷婷,2010)。
6.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管理上的问题。作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都不具备科学管理的条件。没有专业的幼教管理人才,也没有建立起适合的管理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办园条件、服务水准已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也不够规范。农村幼师数量较少,被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这样对幼师的管理就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既不能有效的约束、监督幼师的工作,也不能充分的激励他们爱岗敬业,调动其积极性(罗英智,李卓,2010;李晓菲,2009)。
7.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的冲击。
从2001年起,国家提出在农村进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随后,农村地区就开始了“撤点并校”,这使得很大一部分依附小学存在的学前教育被迫中止(周芬芬,2006)。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民办形式又未有较好的发展,来填补这一空缺,就对农村学前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综述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立学前教育;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投入是关键。国家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扩大资金投入,建立起公立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以解决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该逐步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支出负担(唐婷婷,2010;罗英智,李卓,2010)。
2.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监督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以推行“省统筹,县为主,县乡共管”的机制。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省一级要为全身农村学前教育制定发展规划,县一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的学前教育,县乡两级要共同承担管理监督的职能(罗英智,李卓,2010;窦颖,2010;唐婷婷,2010)。
3.合理规划,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对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开办,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要充分结合儿童的特点,建立专业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要逐步扩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扩大覆盖范围,以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罗英智,李卓,2010;但柳松,2010)。
4.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师资问题十分的重要,建立其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并提供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鼓励幼师到农村服务。加强对幼师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水平,完善幼师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激励幼师的工作(罗英智,李卓,2010;窦颖,2010;李晓菲,2009;但柳松,2010)。
5.实行幼小合办的模式。
基于农村学前教育依附于小学教育存在的现实,可以实行有效合办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依托小学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衔接,并且这一模式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周芬芬,2006)。
三、国外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参照
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并不追求规模与效益。在法国、德国及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理幼儿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也注重增加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资;在办理方法上灵活多样,德国的“家长自办幼儿园”、英国的“学前游戏小组”、法国的“微型托儿所”等,美国的幼儿园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总之,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学前教育办法方面并不寻求统一的规模,而是以各自的特色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国外学前教育机构也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各国也在致力于改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的现象。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的《开端教育计划》。该计划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至5岁儿童(以3、4岁为主)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韩国近年来也在农村幼儿教育方面加大投资,由政府出资在农村办理农村幼儿
园和公立幼儿园,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美国的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学前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针对这些问题,美国发起了农村学校运动,补助弱势儿童。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农村学前事业(周芬芬,2006;李秀芳,曹能秀,2010)。
四、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政策走势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组织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开展改革试点,这对全面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建立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并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规划(霍力岩,余海军,2010;刘占兰,2010)。
五、文献评述总结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既有研究较多,一般都按照探究问题到提出措施的研究思路进行。这些研究一般都有不同的侧重,但较少有人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形成权威的研究观点。已经形成的某些观点关于简单化,没有找出问题的关键。大部分的研究都没能依托有效的调查而进行,缺乏数据资料的支撑。同时,由于缺乏实地调查研究,也就没有更深入的、细微的问题的研究。缺乏调查的研究大多只找到问题产生的表面原因,无法分析到本质问题,只是对现象的感性认知,而不能进行理性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总而言之,目前的研究已经较全面的概括了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其中更深入、细致的问题仍需通过实地调查进行探究。对问题的分析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简单的感性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不但要提出研究观点,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调查数据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2].窦颖,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百花园地,2010.9;
[3].唐婷婷,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今日南国,2010年第4期;
[4].李晓菲,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问题与研究,师德师资,2009.6中旬刊;
[5].但柳松,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6].周芬芬,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2;
[7].李秀芳,曹能秀,美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年第3期;
[8].霍力岩,余海军,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年第10期;
[9].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规划纲要》确定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文献检索,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编辑水平,可持续发展
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是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现代社会80%的知识信息是通过科技期刊来传递的[1]。因此,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并能对现代科技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得到迅速发展。以2006年为例,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的论文共有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已跃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然而,相比于我国蓬勃发展的科技水平,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显然暗淡了许多,突出表现为:(1)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较低,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如S CI、EI(工程索引)、OB(医学索引)、BA(生物学索引)等收录的还很少[2]。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6年元月颁布的《200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我国进入SCI源期刊库的期刊仅13种。(2)我国尚缺乏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质量期刊,且期刊的国际显示度较低[3]。这些与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极不相称。所以,加速精品科技期刊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编校印装质量,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成为当务之急[4]。而在这过程中,有效应用文献信息检索,对于提高期刊质量,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信息检索是指根据一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从各种信息的集合体(包括传统工具书、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中检索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5]。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文献信息以电子版形式出版,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网络资源的出现正在迅速改变科研工作者传统的文献查阅方式。科研工作者足不出户,便可又快又准地查阅到所有需要的文献。目前网上资源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1)文摘数据库。如美国化学文摘C A,科学引文索引S C I,工程索引E I Compendex数据库等;(2)期刊全文数据库。如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字化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ACS,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Elsevier Science以及SpringerLink等;(3)搜索引擎检索:如Google、Baidu、Yahoo、Sohu等。切实有效地使用网络文献信息检索,对于期刊编辑工作者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加强期刊的编辑水平,以及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尽快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并实现精品科技期刊具有重要作用。
1 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学术质量是学术类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保证[6]。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期刊的总引用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基金论文比、他引率等。因此,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是创精品科技期刊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效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编辑工作者准确把握期刊的选题方向,筛选出有价值的稿件,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1.1 把握选题方向
精品科技期刊必须具有前沿导向特征,所涉及的问题应是该学科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所阐述的观点应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保持期刊论文能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网上文献信息检索是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热点研究课题、先进方法和技术等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例如:通过数据库的分类检索,可迅速检索到某一学科的文献总量;通过关键词交叉检索可了解到相关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情况;通过设定年份检索,可了解学科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的变革轨迹;通过对核心论文的被引频率的统计分析,可把握学科的发展动向;通过定期浏览本学科领域的一流期刊,如《S c i e n c e》、《N a t u r e》,《中国科学》等,可把握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动态。编辑只有对文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检索,才能准确把握期刊选题方向,有目的进行期刊策划,并在组稿和约稿时,及时发掘和刊登代表学科发展前沿的科研成果与研究热点。这是增加刊物被关注度、被引频次,提高刊物影响因子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网上及时跟踪社会生活的焦点新闻,并将相关稿件以最快速度出版,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体现期刊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又加强了刊物的时效性和导向性,可大大提高刊物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例如2005年,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分析测试学报》及时组织刊发了3篇关于苏丹红测定方法的论文,收到良好社会反响。结果显示,这3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在2007年的期刊引证中分别位列第1、2和4名,极大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
1.2 判断稿件的新颖性、科学性
期刊论文的选题是保持期刊的引导性和前沿性的基础,而稿件的新颖性和科学性则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核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相关学科间的广泛相互交叉渗透,使编辑对准确判断某一论文,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技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变得尤为困难。这就要求编辑借助文献信息检索的力量,通过文献检索来了解相关论文在国内外的发表情况,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与国内外已发表的论文有何区别。借此来准确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等。只有通过有效的文献信息检索,才能及时准确地从众多稿件中筛选出具有突破性和新颖性的高水平论文,保持期刊论文整体的高质量。
1.3 防止抄袭以及一稿多投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作者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学术上搞不正之风,不做任何研究,将相关文章拿来拼凑,或者抄袭、剽窃他人的成果。这时编辑有义务和责任对这些现象加以遏止,维护正确的学术风气,也树立期刊良好的形象。如作者工作的学报曾收到一篇来稿《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经关键词检索,发现2005年第六期《色谱》已刊有一篇东南大学某作者的文章,两篇论文的标题完全相同,经仔细比较发现,除了个别文字叙述与文献有差别外,该论文所采用的前处理方法、色谱条件、数据以及图形几乎一模一样。因此,认定该篇论文属于抄袭,并予以退稿处理。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还能及时发现稿件的一稿多投现象,如通过作者检索,可快速了解作者到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已发表文章情况。从而有助于了解到作者是否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或者与待审稿件类似的论文,这样能防止一稿多发,特别是能防止变相的一稿多投的现象。
2 加强期刊的编辑水平
科技期刊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是文献检索、信息传递和学术交流的需要[7],也是精品期刊的必备条件之一。期刊编辑除了以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来做好编校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差错外,利用文献检索来确保期刊编排的标准化、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也是增强期刊关注度和认可度,建设精品期刊必不可缺的环节。
2.1 提高期刊编排的标准化水平
期刊对知识、信息具有传递和交流的功能。获得有效的交流要求期刊在编排时必须符合公认的标准才能方便的被大家接受。所以,在编辑工作中,需要清楚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名词术语,特别是新的名词术语的使用,国家和国际的标准表达方式等,并能准确纠正文稿中的错误或不规范表达。以化学类期刊为例,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可方便、快速的帮助编辑核实稿件中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子式、结构式以及单位等,纠正不规范的表达。如我们在编辑过程中时常会发现一些文稿对含氮化学物质“胺”和“铵”的混用,用国标已废除的“电泳淌度”而不是“电泳迁移率”表示带电粒子的移动速率,以及当量符号的误用等等,这些错误均可通过文献检索来查证和予以规范。通过对英文文献以及工具书的检索,可以了解摘要的英文表达方式和特殊名词术语的使用,规范英文摘要的撰写,使摘要更符合英文习惯,与国际接轨[8]。另外,通过对有关文献和期刊的检索,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期刊在编排标准化方面的经验,力求杜绝或减少差错,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
2.2 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是规范的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不仅是作者科研工作的依据和严谨治学态度的体现,也是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9]。但是有些作者不太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的规范化,采用转引的办法著录文献,导致差错率很高,错误也是五花八门。例如:著录错误或缺项,对国外作者的姓和名混淆,单词拼写错误,上下标等的特殊符号的表达与原始文献不一致,期刊名称的缩写不规范等。编辑利用相关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通过对作者、关键词、年份、刊名、题名等检索途径对著录文献进行检索和核实,不仅能提高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率,保证期刊的质量,而且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 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高的学术质量和编排水平是创建精品期刊的重要内在基础,而高水平的编辑编委队伍、审稿专家库和作者群则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的关键。通过有效文献信息检索,也可对期刊完善审稿专家库和编委队伍,争取优质稿源,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和帮助。
3.1 建立完善的审稿专家库,组建高水平的编委队伍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编辑和审稿专家均不太可能精通每一个研究领域。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完备的审稿专家库,并确切了解每一位专家的领域和特长,从而确保稿件能对口送审,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通过学科分类检索或关键词检索,可以方便地在世界范围内对与刊物的内容方向相关的专家学者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如论文发表、课题基金资助、获奖情况等,判断专家们的领域特长和学术水平,并聘请相关领域的、有代表性的高水平专家作为审稿专家,使期刊在每一个关心领域都有高水平审稿专家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确保了稿件的学术水平。另外,聘请在国内、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活跃在前沿学科领域的院士、专家加强刊物编委队伍,不仅可对刊物的筹划、发展等进行指导,而且可极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加强刊物的导向性和显示度。
3.2 优化作者队伍,发掘优秀稿源
创建精品期刊不但要对投稿的学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期刊质量,还要有意识地重视和加强作者队伍的建设,发掘优秀稿源。争取发表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的高水平论文,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总体水平,增加期刊的受关注度。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期刊编辑能及时跟踪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群体,研究能力、学术地位和最新成果。可向权威性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进行约稿,努力发掘和培养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者,积极扶持新作者。通过扩大作者群范围以丰富稿源,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3.3 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保证期刊正常运行、发展的根本。而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则更要求期刊编辑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求熟练的外语、计算机、文字会话等,更要求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及与时具进的精神[2]。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只有不断学习和汲取新的知识,熟悉最前沿的研究领域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创建精品科技期刊的需要。加强网络资源的使用,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已成为接触前沿研究领域,学习最新科技成果的便捷途径。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可高效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并进而提高编辑综合素质,保障期刊高质量的运行和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资源的检索已成为现代编辑出版发展的内在要求,切实利用好网络信息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努力与国际接轨,将对保证编辑工作的高效和质量,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侯锡花,赵瑞芹.我国科技学木期刊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情报工作.2002,4,248-254.
[2]常湘珍,甘章平,汪华侨.浅谈编辑综合素质与精品科技期刊[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203-205.
[3]任胜利.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编辑学报.2005,17(6),393-395.
[4]贺德方,宋培元,曾建勋,等.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J].编辑学报.2006,18(1),4-7.
[5]黄苏萍.文献信息检索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3),57-58.
[6]曾莉,黄晓兰,吴惠勤,宾仁茂.提高广东省学术类科技期刊质量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174-176.
[7]邓传祥,张万仙.略论学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00-101.
[8]陈兴洲,李宏建,倪长江,等.医学文献检索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4,14(5),358-359.
版贸成为上海科技文献社新增长点 篇8
一、版权引进
首先,从版权引进的数量上看,2005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引进版权21种;2006年,引进版权33种,截止到2007年7月,引进版权16种。
其次,从版权引进的质量上看,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版权引进工作经历了引进图书的品牌建设、引进与原创互动以及引进图书带动出版社品牌建设三个发展阶段。
1.引进图书的品牌建设
从2005年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开始重点引进成人科普图书,并努力打造“大科普”品牌,先后引进了针对学生和图书馆采购的“危险的天气”、“地球生命”、“海洋生命”和“科学先锋”等系列科普图书。这些科普图书在一味追逐国外畅销书的图书市场上逆势上扬,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6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还引进了“走进博物馆”系列与“高科技犯罪刑侦”丛书等新书,不断丰富“大科普”出版品种,开拓进步。2007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不仅引进了“给你答案”系列这样的传统科普图书、而且还引进了“新醣类革命”系列、“好压力、坏压力”系列等新型科普图书,不断扩展“大科普”领域,并创新发展“大科普”概念。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以“大科普”品牌战略为核心,引进图书系列化、系统化、品牌化,不仅在版权公司和国外出版社中树立了品牌,也在国内的经销商和图书馆采购商中树立了品牌。
2.引进图书与原创图书互动
随着引进“大科普”图书在市场上的成功,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也在不断思考和总结,如何将引进“大科普”图书的成功经验用于原创科普图书,一直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所思考的。由此产生了大型原创科普图书“原来如此”丛书、“中国科技馆”丛书等。
3.引进工作与出版社品牌建设互动
近年来,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引进版权,而是将引进版权和出版社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教科文行动”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一个品牌,也是他们一直致力推崇的出版理念。而引进图书的“大科普”品牌与原创的“教科文行动”品牌,不管在理念上、内涵上还是读者对象上都有着高度的统一。
二、版权输出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在版权引进方面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在版权输出方面更是实现了历史的突破。2005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同台湾史丹佛预防医学有限公司签订了《挂号费丛书—专家解答》系列100个品种图书中文繁体字授权协议,合同金额达到人民币70万元。同年,与台湾大地出版社签订了《教科文行动—中国史话》系列6个品种图书中文繁体字授权协议,合同金额为人民币7.2万元。
但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并没有因此而固步自封,在新闻出版总署“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一直在思索并寻求新的版权输出模式。2007年,经过多次的谈判和沟通,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和英国Amber出版公司终于达成协议,双方共同开发“世界文明古国”系列图书。同时,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出版社将中国古老优美的文化,通过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的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的角落,真正体现了“走出去”的深层含义和本质精神。
1.不仅仅实现“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认为,中国出版“走出去”不仅要走出国门,还要走出华人圈。以往,大多数的版权输出都是港澳台地区、新加坡等东南亚华人聚集地。即便进入欧美国家,也是在欧美国家的华人圈,比如,一些对外汉语教材教辅图书。这样的版权输出虽然走出了国门,却没有走进国外。如何让中国的图书版权输出到国外的主流渠道,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在与英国Amber出版公司合作“世界文明古国”系列时,就重点考虑如何借着英国Amber出版公司这一国外主流渠道,通过“世界文明古国”系列这一国外主流文化,进入国外主流社会。
2.不仅仅实现“走出去”,而且要“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与英国Amber出版公司关于“世界文明古国”系列的合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版权输出或版权引进,而是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在国际出版舞台上携手共进。
【科技文献检索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论文科技文献检索09-22
科技文献10-22
英语科技文献06-26
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11-16
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NoteExpress输出样式07-31
科技信息检索报告10-13
文献翻译心得09-06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10-15
关于学习信息文献检索心得体会的论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