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心得体会

2024-10-15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共8篇)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 篇1

关于朗读教学文献研究的心得体会

一、朗读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同为一个句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

会,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教《鸟的天堂》时,在朗读描写鸟多的一段,“我们继续拍掌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影,到处都是鸟声。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同学认为,应读得越来越快,因为鸟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读得快。有的同学则提出:要读得越来越慢,因为鸟太多,作者边看边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所以要读得慢。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的这句话:“那是一问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些同学读出了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敬佩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当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掌握好教师主导的“度”,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迸射出活力。 

二、朗读要启发学生体会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的指导可以从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探索。这是告诉我们朗读训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我认为朗读训练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感情,然后带着感情读课文。感情是从内心发出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品味,一次又一次的感受,一次比一次体会的深刻,透彻。当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朗读“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就应该从激发感情入手,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让学生明白周总理审阅的非常认真,而且是看了一遍又看一遍。然后教师指着插图感慨地说:“当夜暮降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拿出第一份文件,只见他——(学生自然而然跟着读,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师接着深情地说:“当夜深人静,人们早以进入梦乡,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在审阅文件,只见他——”(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教师带着激情地说:“天将破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还坐在写字台前拿出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明显,学生再读时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敬佩之情。)因此,从激发感情入手,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反复地读,虽没做技巧的指导,但学生读得深情感人,实现了朗读能力的提高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的双赢。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 篇2

1 材料与方法

回顾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103例睾丸肿瘤, 左侧48例, 右侧55例, 年龄2~68岁。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瘤98例, 良性肿瘤5例。其中98例恶性肿瘤均行睾丸癌根治术, 术后再根据睾丸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做进一步处理。分析所收治的5例睾丸良性肿瘤, 左侧1例, 右侧4例。5例均以发现阴囊肿物就诊, B超检查4例为低回声肿块, 1例为混杂回声。2例行CT评估肿瘤分级, 未见腹膜后肿大淋巴结。5例均手术治疗, 术中冰冻2例, 证实为良性肿瘤后行保留睾丸手术, 3例行睾丸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成熟型囊性畸胎瘤、右睾丸表皮囊肿、腺样腺瘤、炎性肿块和平滑肌瘤各1例。

2 随访

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 定期查血HCG、AFP、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及阴囊彩超, 无肿瘤复发及转移。21岁以下患者2例, 发育同同龄人。患者均未在生育年龄, 没有生育相关随访信息。

3 讨论

睾丸肿瘤约占泌尿肿瘤的5%, 约占青春期前人群实性肿瘤的1%~2%, 其中良性肿瘤达到10%~20%, 主要的病理类型有畸胎瘤、表皮样囊肿、Leydig细胞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血管瘤[2]。睾丸肿瘤发病有1~3岁和20~30岁两个高峰, 因此对预后及功能的保存要求较高。目前睾丸肿瘤诊断主要是自我查体、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阴囊B超、CT及病理活检。血清甲胎蛋白 (AFP) 在50%~70%的非精原细胞瘤患者中可见升高, 非精原细胞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约有40%~60%增高, 碱性磷酸酶 (LDH) 主要针对评估转移瘤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良性肿瘤较少有出现增高, 本组5例患者术前查血清都处于正常范围。阴囊彩超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肿瘤有重要作用, 对于不能触及的隐性肿块诊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阴囊彩超可发现睾丸最小直径3mm的肿物, 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受限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操作, 存在检查重复性差。LUCA CARMIGNANI等[3]通过对1320例有症状 (睾丸疼痛、不育、阴囊肿物等) 患者行阴囊彩超检查, 发现27例睾丸占位, 其中17例可触及肿块, 8例行保留睾丸手术。国内学者林宗明等[4]对照术后病理分析收治的40例睾丸肿瘤术前彩超诊断, 39例符合肿瘤诊断, 1例误诊为睾丸炎, 诊断符合率达97.5%, 因此彩超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重物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5]。中国泌尿肿瘤指南推荐术前常规行腹盆CT检查, 对肿瘤进行分期, 以便确定完整的诊疗计划[6]。

由于睾丸肿瘤好发于中青年, 保留更多的睾丸组织对患者后期的发育及生育功能尤为重要。目前治疗睾丸肿瘤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睾丸癌根治术, 必要时有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而对于睾丸良性肿瘤则需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睾丸正常组织。术中冰冻对明确肿瘤性质作用明显, 判断肿瘤良恶性敏感性高。Achim Elert等[7]回顾分析该中心术中行病理冰冻检查354例患者, 良恶性肿瘤辨别敏感性100%。在良恶性鉴别完后进一步分类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 其诊断错误率分别是10%和8%。Xavier Leroy[8]对1996年至2002年间收治的15例隐性睾丸肿瘤行术中冰冻检查, 发现9例良性肿瘤, 4例恶性肿瘤, 1例不能确定诊断。术后病理结果为9例Leydig细胞瘤, 3例精原细胞瘤, 1例恶性畸胎瘤, 确定不能的1例是良性Sertoli细胞瘤, 良性肿瘤均行保存睾丸手术。鉴于术中肿瘤冰冻检查敏感性高, 安全可靠, 建议临床诊断有疑问的睾丸肿瘤均行术中肿瘤冰冻检查。

尽管睾丸肿瘤约90%是恶性, 然而对于≤1.85cm睾丸肿物约有38%的良性可能[9], 因此在术中冰冻活检明确诊断后建议尽可能行保留睾丸手术。Yaniv Shilo等[10]就保留睾丸手术预后及安全性来分析该中心16例行保留睾丸手术病例, 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 定期行体检及B超检查, 保存睾丸呈正常影像。Gianluca Giannarini等[11]通过Medline/Pubmed数据库收集关于保留睾丸手术相关病例, 综合分析睾丸内外分泌功能、男子形体、身体健康质量等因素得出结论, 保留睾丸手术总的并发症<6%, 因此提出该术式在合理选择病例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

4 总结

睾丸肿瘤诊断主要依靠自我查体、血清肿瘤标志物、睾丸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活检及术中冰冻。对于术前临床诊断有疑问的病例有必要行术中睾丸冰冻活检, 证实为恶性睾丸肿瘤病例行睾丸癌根治术, 但对于良性睾丸尽可能行保存睾丸的肿瘤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睾丸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间103例睾丸肿瘤的临床诊治情况, 其中5例为良性肿瘤。复习近5年来相关文献。结果 5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前AFP、HCG、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阴性, 术中2例行冰冻活检, 证实为良性肿瘤后行保留睾丸手术, 3例行睾丸癌根治术。5例均获得随访, 无肿瘤复发。结论 睾丸肿瘤术前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AFP、HCG、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及阴囊彩超, 上下腹部CT检查排除转移可能。对于确诊恶性肿瘤无远处转移的行睾丸癌根治术, 再根据睾丸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做进一步处理。对于不能确定良恶性的行术中冰冻活检, 确定为恶性的行睾丸癌根治术, 确定为良性的行保留睾丸手术。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 篇3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8-01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退化,储备力下降,心脏顺应性差,心搏出量少,加上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1,2】。我科对两年来救治的老年急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急诊室接诊的45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56-85岁,平均72岁。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合并糖尿病20例,肺部感染22例,快速心房纤颤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3]。

1.2 方法常规处理:端坐或半坐卧位,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药物治疗:(1)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以快速利尿;(2)血管擴张剂:硝酸甘油静脉滴注,5-lOmin调整剂量,至症状好转或基础血压下降30%(休克患者不用或与多联合用);(3)吗啡5-lOmg皮下注射或3-5mg静脉注射;(4)强心甙类:主要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或经上述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者(心肌梗死24h内慎用);(5)糖皮质激素10-20m也静脉注射;(6)氨茶碱静脉滴注,尤其是肺心病者和支气管在孪者;(7)对症处理:抗感染、应用膜岛素控制血糖、重症呼吸衰竭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2 结果

死亡4例(其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2例,心源性猝死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l例),41例抢救成功(其中5例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开始抢救至症状缓解时间为0.5-3h。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逐年增加,尤其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往往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因而早期诊断,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4]。

3.1早期诊断诊断是治疗的基石。

典型病例较易诊断,即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对称性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等。但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叙述不清,可表现为肺部感染、急腹症,应注意鉴别。尤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更应注意,其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时少数患者有左心室肥大,甚至导致左心衰竭。

3.2 快速利尿抢救成功的关键。

呋塞米不仅可以利尿,而且在发挥利尿作用之前即可通过扩张周围静脉增加静脉床容量,迅速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和左室充盈压并改善症状。但应注意过度利尿可能导致的低血容量、低血例。

3.3 血管扩张剂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多主张静脉应用硝普钠,但长期用药可引起氧化物中毒和硫氨酸盐中毒,因而近年已渐被硝酸甘油取代问。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起效迅速,主要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大剂量时也可同时降低后负荷,且使用安全。急性左心衰竭病因中冠心病最多见(占58%),应用硝酸甘泊可同时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3.4 吗啡的应用可抑制中枢交感神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扩张静脉而减少回心血量;可减轻患者焦虑、烦躁情绪。但老年患者,尤其有肺部疾患者,应注意呼吸抑制,权衡利弊,建议小剂量应用,密切观察。本组有35例患者早期静脉注射吗啡,临床效果较好。

3.5 保证通气急性左心衰竭时,肺毛细血管静水压急剧升高,浆液渗出至肺泡,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下降,发生低氧血症,同时机体通过一系列神经体液机制代偿反应,呼吸加快,全身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无用做功增加,氧耗增加,使心力衰竭加重。多主张高流量吸氧。笔者认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早期机械通气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本组有5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取得较好疗效[5]。

3.6 洋地黄制剂主要应用于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因老年患者合并症较多,多处于衰弱状态,易导致中毒,故不建议首选,本组有26例患者应用,主要用于心室率较快及症状缓解不理想者。

3.7 糖皮质激素有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利尿作用,有助于肺水肿的控制,临床效果较好,本组患者均常规应用。

3.8 个体化治疗 因老年患者病情复杂,病因不同,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肾衰竭患者,应以利尿及扩血管为主。

参考文献

[1] 王 琴,邓官泽,肺部感染与心衰的48 例观察报道,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2(3):239

[2] 张贵陈,老年人肺部感染诱发早期心力衰竭98 例临床分析,南通医学院 学报,2000;20(4):400-401

[3] 宋琼,老年人心衰伴肺部感染40例临床分析,河北医学,2012;1(2):117-118

[4] 高 萌,卢丽华,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23-624

[4] 何丽娟,何静江,老年肺部感染并隐性心力衰竭83 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2006;21(14):1027-1028

马哲文献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

院:

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

班 姓

名:

*****

号:

111111

1指导教师:

张 雷

正文

有话说,结论不是来自严肃认真研究的末尾,而是建立在无知和偏见基础上的妄断。在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去了图书馆在那个我从未到过的书架上翻阅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这本伟大文献,从中我深刻的明白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其一、学习《宣言》就是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洞察社会,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本领。《宣言》之所以能穿越160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列宁到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利运用这种本领,找出了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也应学习这种本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要善于思索,找出科学的破解之法,从而推动本职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二:学习《宣言》就是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随着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而变动,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更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不一定要求去著书立说,成就理论,而是要具备紧跟时代脚步的能力,在工作中,学会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指导工作的本领,这种本领不是照搬照套,唯书唯上,而应学习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收获感悟

第一、通过阅读,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有了新的了解,树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概念。《宣言》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三种类型,即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的社会主义。

对于封建社会主义政治我有深刻的理解。封建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为了复辟封建社会的没落统治,一方面惧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积极地参与对工人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另一方面,为了拉拢人民,激起同情, “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经济上,封建贵族在他们经营的一部分土地上,开办了一些工厂,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因此,封建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代表的是占人口少数的没落的封建贵族的利益。

第二,通过阅读,对“两个必然”有了深刻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两个必然”是《宣言》的著名论断,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发生与否,资本主义社会首先从哪里突破,这取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否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着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并决定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人文社科学院 09东文秘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写我通过八周的学习时间对科技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这八周,首先让我明白了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它能引导我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第二,八周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广阔、更科学的途径来搜集相关资料,这对我撰写论文或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大

帮助。总之,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重要性收获 意义

experience of studies document retrieval(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abstract: it is through me eight weeks stud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the eight weeks, first of all, let m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it.it can guide u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mprove our ability of self-study and research ability.second, eight weeks of learning let me know mor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all in all, it benefit me a lot.keywords: importance harvest meaning 引言:我们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源不断地挖掘无限的知识宝藏,挺高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效率,最终促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夫。

一、学习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我记得我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学习科技文献检索,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我们大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最终促进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信息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如果我们善于更好地整理与利用,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益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信息的自觉程度、需求信息的迫切程度、获取信息的敏锐程度、利用信息的准确程度、创造

信息的能力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从散乱无序、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可见,熟练掌握信息搜索和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进步。

二、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

(一)信息搜索途径的拓展

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自从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都非常的宝贵,搜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

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

(二)信息搜索精确度提高

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料,有多种途径。如按篇名或文章题名搜索、按作者或责任者搜索、按作者所在单位搜索、按摘要搜索、按关键词搜索、按分类号搜索等等。这些具体的搜索方式可以适应我们不同的搜索资料的需求。比如在数据库进行搜索时,可以在作者、单位、关键词、时间等方面分别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搜索出来的文献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加以利用的文件。而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有时会因为输入的限制太多,而导致搜索到的文献非常有限。而且有时普通的搜索引擎会显示出相关性不是特别强的文献,因为使用者往往还要进一步地亲自进行遴选,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检索者的压力了

(三)让我了解了文献的分类

以前去图书馆借书时,往往查到了图书的分类号,但是不知道在第几层楼。所以有时候要在图书馆里一层一层地找,非常麻烦。现在,学习了文献检索以后,知道了文献的分类,找图书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语言文字”类的,“i代表文学”类的,“k代表历史、地理”类的,这些都属于文科性质的,所以我就知道该去图书馆二楼或三楼寻找。而如果遇到分类号为“o”的,我就知道应该去五楼寻找,因为o代表了数理化,所以在我们图书馆,应该在五楼左右寻找。

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三点,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三、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学习信息检索可以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加快学习进度的步伐。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学习学习信息检索,可以避免学篇二:文献检索心得体会论文

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对基本知识方面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什么是信息素养,身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这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研究课题,对各个数据库的了解以及如何检索文献、筛选信息让我们更充分的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关键词:大学生、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数据库、信息获取、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文献检索》课程学完了,这个学科课时虽短,但其实用性不可小觑。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今后学习和生活有用处的知识。在学习《文献检索》前,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章的搜索,我基本上是用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来完成的,但检索的文章不仅在数量上少,而且专业性差,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对文献检索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我学到了internet公用检索工具和多种经典数据库的应用方法,三大索引(sci、ei、istp)、专利及其文献的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荷兰elsever sdos等检索工具,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可追朔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其中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素养将是国家的目标。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弄清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具有如何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你具备了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能力,那么,你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普遍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信息素养内容应包括:①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关工具,如计算机、软件等;②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查找、检索方法;③社会结构素质,掌握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过程,如发表学术著作的过程(同行评议等等),信息机构与用户(服务对象)的关系;④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学的研究;⑤出版和传播信息素质,能利用文本或多媒体出版研究成果;⑥信息道德,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1] 下面来参考一下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交流技术协会为大学生学习而研究制订的信息素养标准:

标准

1、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有效地确定信息。

标准

2、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标准

3、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

标准

4、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寻求与个人兴趣有换的信息。标准

5、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鉴别文献和对其信息的创造性表达。标准

6、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具有优势。标准

7、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族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

8、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践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学行为。

标准

9、对学习化社区和社会积极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在集体中参与跟踪和生 产信息。[2] 从这些大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草案来看,提高信息素养要从多途径培养,学生要对信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提高。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专家认为要从课程学习、社会交往和文化视野的构造三大方面来培养[3]。课程学习,要学习专业性强的文献检索,这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每个大学里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网站大多有各种免费供学生学习文献的数据库,学会对文献进行检索,从数据库中检索本专业有关,甚至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文献,拓宽我们知识面,这就要对文献检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社会交往,理论结合实践,平时要充分运用网络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锻炼自己文献检索的能力,对自己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的能力都能提高。文化视野的构造,如果只强调检索能力而忽视人文观念,是不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在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要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培养综合的信息素养。

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它还是要进行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利用数据库检索文献是要了解很多具体内容的。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那些特点,要抓准关键词,主题,文献时间,作者信息等等。其中关键词是最重要的,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所以选好关键词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我本人是学习热能专业的,要想了解这方抓准面的前沿科技,阅读专业性强的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再介绍一下我是如何检索这些文献的。

比如检索几篇关于“燃烧雾化”的文献,首先登录学校图书馆网站,选择中文数据库,其总库分为相关的学术期刊总库、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数据库等等,选择进入总库,弹出窗口,设计检索式。选择关键词为(燃烧&雾化),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限制条件,可以选择时间,文献作者以及工作单位。我们检索一下2001年到现在为止能环学院刘联胜教发表的关于“燃烧雾化”的文献,检索出两篇文献,分别为《气泡雾化旋流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气泡雾化喷嘴燃烧产物成分的实验研究》,可以以存盘方式预览其格式引文、摘要、关键词等,如《气泡雾化旋流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篇中关键词: 旋流强度;;气泡雾化;;液雾;;湍流燃烧;;数值模拟[8]。关于英文数据库,我们可以选择荷兰sdos全文库、美国acm全文库、ei文摘库等,选择主题或关键词,设置不同条件,找出自己需要的文章。

《文献检索》课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途经。在张铁臣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门课程,在提高信息意识的基础上,我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了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锻炼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推进专业信息素养的能力和培养采用新型学习方式的能力。具体到实际学习中,可以独自检索所需文献、信息和知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韩建林.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7).[2]李韶武,袁向东.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3).[3]聂相玲.如何培养信息素养[n]大众科技报,2009-07-12(b04)[4]朱昌平.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简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1):67-68 [5]刘炜.elsever sdos检索系统介绍[j].中国索引,2004,(02);53-54 [6]姜继红,陈少川.ebsco网络全文数据库介绍[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冯花朴.springer link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j].现代情报,2003,(11 [8]刘联胜.气泡雾化旋流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篇三:学习信息检索后的心得体会

《信息检索》选修课的感悟

姓 名:计荣会

学 号:2010090215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

以前生活中虽然应用了信息检索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检索,自己也是稀里糊涂地选了这门课。到了接触了这门课以后,发现它挺有意思也挺有用处的,它伴随着我们生活、学习的点滴。由于我们好多人都认为它是选修课,无关重要,所以都不认真地对待,在4305每次上课的人所以就比较少。但是我认为,每一门课都有它的有用之处,要不然学校也不会开这门课。总之,我感觉它对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快捷准确,及时有效地检索和利用信息,是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对信息检索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置身新世纪的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信息检索对我们的创意或事业能否取胜也是关键所在。

“信息检索能帮助人们快捷、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知识”,这是卢老师第一节课就特别强调的,也是学这门课的目的,要在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我们的信息检索过程变得事半功倍,更使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与信息打交道,可能我们已经感觉到有的人做事往往容易成功,而有些人则不易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掌握较多的信息,对所做的事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他们的成功率也就比较高。反之若信息意识差,不能及时收集信息,做出的决策往往会有偏差,成功率也就不会很高。

“信息检索是查找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它能使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全面地查找所需信息”。这也是卢老师常说的,可以说信息检索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知识宝库的作用.,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信息检索可提高效率,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减少人力或投资方面的费用;获取知识的捷径和终身教育的基础知识的不断增长,正逐步加快原有知识的老化程度。它能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或少走弯路。

认识到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那它也让我产生了对信息的影响,让我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让我知道面对信息我应该怎样做。

信息检索让我有了信息观念,信息观念应该包括信息的价值观及正确适应、应对信息环境的道德观。信息伴随人类活动、社会活动而产生,又必定会反作用于这些活动。

信息检索染发我对信息的获取、评价、处理、利用、交流有一定的把握。信息主体与社会个体成员在有了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知识后才能有融于人脑意识中的对信息的自觉、主动、预见、独立、创造性的应用,才能正确有效有意识的利用信息,进而实施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信息有着一定的产生与传播的方式,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与获取的途径、方法、速度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掌握先进技能、知识成为成功获取并利用信息的先决条件。

在学习信息检索课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什么是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方法,信息检索的工具及途径,以及它的应用。虽然对信息检索还不是够了解,掌握的也不是很熟悉,但我基本能运用信息检索中的知识来查找到我想要的资料。在每次的实际课程中,我都能够找到相关的书籍,在实际中有着很好的应用。这对以后我们要写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到了工作岗位上我们也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最起码我能够有效利用我校图书馆的资源帮助我学习。我很喜欢信息检索,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素质,使自己应该具备的!它让我们有目的性,有方向性地查找我们需要的东西,让我们掌握信息,让我们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我觉得这门课对我真实受益匪浅!

我所了解的这么多都是在您的耐心教导,诲人不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大学一般的老师都是只讲课,对于学生学得如何一般注意的比较少,必修课也是,可是您虽然是我们的选修课,但您一直以我们学到东西为目的耐心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谢谢您,相信所以的同学都会感激您的,我们会带着您的精神一路向前,努力向前。篇四: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很特别而且很有用的学科,名字叫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三周结束,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 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很有用,可是要学好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听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学,要感谢同学们的热心指导,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程,并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二: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的心得体会>>(1895字)

本学期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但我却认为文献信息检索是一门十分重要并且值得学习的课程,因为在21世纪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身边有着成千上万的信息,而且新信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如何能快速准确的掌握信息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都有极大的作用,而文献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可以快速且有效搜索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学科就表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下面就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谈谈自己体会。本课程先后学习了什么是信息以及与信息有关的一些定义名称含义,和文献的相关基本知识。如文献的载体类型 文献的级别,文献的出版类型,还学习了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期刊issn是如何编写的及其分类。又介绍了现代文献的特点,第一、电子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第二、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第三、时效性强第四、内容交叉重复第五、载体及语种增多。让我们懂得了文献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接着我们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最重要的了解了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既文献检索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检索这两个过程,它们的实现有赖于检索工具的存在。文献的存贮过程就是检索工具的编制过程,这一过程通常由情报工作者去完成;而文献的检索过程则是检索工具的利用过程,可由文献需求者或情报人员去完成。所以任何检索工具都具有存贮和检索两方面的职能。检索过程是与存贮过程相对应的逆过程,连接两个过程的纽带就是情报检索语言。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就是检索者将主题检索概念与存储在检索工具(或系统)中的检索特征标识进行比较,最后达到一致,以此来有效地查得并获取文献。而且懂得了文献信息检索的两种途径,既文献信息的外表特征途径和内容特征途径。然后又学习了文献主要的几种主要的检索方法。

随着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郑老师结合我们学院的具体实际情况给我们讲解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而且找时间带领我们亲自去本院图书馆现场指导我们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白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知道了图书馆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第一次划分的类,一切中小类目都是以基本大类发展分化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分类法的思想和观点。在基本目类中,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多、发展快,《中图法》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十大类,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二大类的分类表,每大类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并固定其先后次序。大类下再按照图书的不同属性划分为若干基本类目,然后继续逐级划分为若干小类。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这样层层类分,便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逐步展开的类目表。

在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对信息检索还不过了解,掌握的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现在我基本上能应用信息检索中的知识来查找到我想要的文章和书籍,这对我以后写论文有很大帮助,更重要是对我以后工作查询资料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文献信息检索这个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多的完善自己的知识,所以掌握文献数据库的应用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多帮助,文献信息检索必将成为我们今后走向成功的纽带。>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三:学习文献检索的心得体会>>(2649字)

引言:我们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源不断地挖掘无限的知识宝藏,挺高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效率,最终促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 夫。

一、学习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我记得我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学习科技文献检索,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我们大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最终促进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信息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如果我们善于更好地整理与利用,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益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信息的自觉程度、需求信息的迫切程度、获取信息的敏锐程度、利用信息的准确程度、创造信息的能力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从散乱无序、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可见,熟练掌握信息搜索和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进步。

二、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

(一)信息搜索途径的拓展

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自从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都非常的宝贵,搜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

(二)信息搜索精确度提高

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料,有多种途径。如按篇名或文章题名搜索、按作者或责任者搜索、按作者所在单位搜索、按摘要搜索、按关键词搜索、按分类号搜索等等。这些具体的搜索方式可以适应我们不同的搜索资料的需求。比如在数据库进行搜索时,可以在作者、单位、关键词、时间等方面分别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搜索出来的文献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加以利用的文件。而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有时会因为输入的限制太多,而导致搜索到的文献非常有限。而且有时普通的搜索引擎会显示出相关性不是特别强的文献,因为使用者往往还要进一步地亲自进行遴选,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检索者的压力了

(三)让我了解了文献的分类

以前去图书馆借书时,往往查到了图书的分类号,但是不知道在第几层楼。所以有时候要在图书馆里一层一层地找,非常麻烦。现在,学习了文献检索以后,知道了文献的分类,找图书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语言文字”类的,“i代表文学”类的,“k代表历史、地理”类的,这些都属于文科性质的,所以我就知道该去图书馆二楼或三楼寻找。而如果遇到分类号为“o”的,我就知道应该去五楼寻找,因为o代表了数理化,所以在我们图书馆,应该在五楼左右寻找。

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三点,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三、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篇五:学习信息检索的心得体会 学习信息检索的心得体会

[2009年6月25日 作者:李丹青 阅读:13560 ] 学习网络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后,对其应用有了学习、熟悉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很多体会与心得。

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学习,不仅让我真正懂得了信息检索的深刻涵义,更了解到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

书本检索工具具有查阅方便的特点,但有时受出版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反映最新的资料。期刊式检索工具能反映最新的资料,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又不能全面反映资料的历史内容。查找学科方面的专题资料,首选的是专业性检索工具,因为它反映的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文献,专指性强,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配合使用综合性检索工具。综合性检索工具能反映各个学科的内容,开拓知识面和视野。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6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文献检索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很特别而且很有用的学科,名字叫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三周结束,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 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很有用,可是要学好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听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学,要感谢同学们的热心指导,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程,并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二: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的心得体会>>(1895字)

本学期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但我却认为文献信息检索是一门十分重要并且值得学习的课程,因为在21世纪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身边有着成千上万的信息,而且新信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如何能快速准确的掌握信息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都有极大的作用,而文献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可以快速且有效搜索大量有价值信息的学科就表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下面就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谈谈自己体会。本课程先后学习了什么是信息以及与信息有关的一些定义名称含义,和文献的相关基本知识。如文献的载体类型 文献的级别,文献的出版类型,还学习了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期刊ISSN是如何编写的及其分类。又介绍了现代文献的特点,第一、电子文献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第二、文献分布集中又分散第三、时效性强第四、内容交叉重复第五、载体及语种增多。让我们懂得了文献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接着我们学习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最重要的了解了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既文献检索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检索这两个过程,它们的实现有赖于检索工具的存在。文献的存贮过程就是检索工具的编制过程,这一过程通常由情报工作者去完成;而文献的检索过程则是检索工具的利用过程,可由文献需求者或情报人员去完成。所以任何检索工具都具有存贮和检索两方面的职能。检索过程是与存贮过程相对应的逆过程,连接两个过程的纽带就是情报检索语言。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就是检索者将主题检索概念与存储在检索工具(或系统)中的检索特征标识进行比较,最后达到一致,以此来有效地查得并获取文献。而且懂得了文献信息检索的两种途径,既文献信息的外表特征途径和内容特征途径。然后又学习了文献主要的几种主要的检索方法。

随着对文献信息检索的学习,郑老师结合我们学院的具体实际情况给我们讲解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而且找时间带领我们亲自去本院图书馆现场指导我们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白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知道了图书馆基本大类是分类表中第一次划分的类,一切中小类目都是以基本大类发展分化而来的,它集中体现了分类法的思想和观点。在基本目类中,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学科内容多、发展快,《中图法》在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九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十大类,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拥有二十二大类的分类表,每大类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并固定其先后次序。大类下再按照图书的不同属性划分为若干基本类目,然后继续逐级划分为若干小类。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用字母加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这样层层类分,便形成了一个有条理、有系统、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逐步展开的类目表。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了,因而之后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信息检索基础,以及网络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知道了计算机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及网络资源有:

1、检索中文图书的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全文图书,如CNKI。

2、检索中文期刊的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维普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期刊数据库。

3、检索中文科技资料的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硕博论文、中国专利数据库等。另外,还有许多网络资源供查找中文科技文献信息,如国内各种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网易、搜狐、新浪、雅虎中文等,这些网站也能进行分类浏览,查找相关学科资源,同时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学院网、国家图书馆网、上海图书馆网及各高校图书馆网站等国内大型文献信息机构也有许多中文科技文献信息。这些网络数据库的学习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网络数据库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的实用它还是进行认真的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在学习之前,我也在百度,googl等搜索引擎上搜索过一些文献,认为搜索很简单,但是经过学习之后,我知道我先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利用网络数据库是要了解很多事情的,如要知道各搜索引擎的特点以及特殊的使用方法,而且要知道各个数据库自己的特点,要抓准关键词,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

在学习文献信息检索课的过程中,我虽然对信息检索还不过了解,掌握的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现在我基本上能应用信息检索中的知识来查找到我想要的文章和书籍,这对我以后写论文有很大帮助,更重要是对我以后工作查询资料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文献信息检索这个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多的完善自己的知识,所以掌握文献数据库的应用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多帮助,文献信息检索必将成为我们今后走向成功的纽带。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三:学习文献检索的心得体会>>(2649字)

引言:我们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固然要学习和掌握好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和善于运用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主动和源源不断地挖掘无限的知识宝藏,挺高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效率,最终促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是跟上时代要求的唯一途径,而善于搜集、积累与整理文献,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功夫。

一、学习信息检索的重要性

我记得我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学习科技文献检索,就是为了培养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我们大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最终促进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信息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如果我们善于更好地整理与利用,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益处。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信息的自觉程度、需求信息的迫切程度、获取信息的敏锐程度、利用信息的准确程度、创造信息的能力程度。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从散乱无序、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可见,熟练掌握信息搜索和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进步。

二、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

(一)信息搜索途径的拓展

本来我们在网络上搜索资料,一般都是用的“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搜索的资源有限,而且重合率较高,权威性也不高。自从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了更广的资源库。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等。这些数据库里面的图书资源和期刊论文资源都非常的宝贵,搜索起来也非常的方便。通过一定的搜索步骤,可以将大量的同主题的图书或期刊一起寻找出来,这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寻找资料者带来便利。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中国期刊网)”,它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集成化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提供全文服务,8000多种学术性期刊数字化。为我们搜集资料带来很大帮助。现在,这些数据库已经成为我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时,经常使用的信息搜集途径了。

(二)信息搜索精确度提高

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料,有多种途径。如按篇名或文章题名搜索、按作者或责任者搜索、按作者所在单位搜索、按摘要搜索、按关键词搜索、按分类号搜索等等。这些具体的搜索方式可以适应我们不同的搜索资料的需求。比如在数据库进行搜索时,可以在作者、单位、关键词、时间等方面分别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搜索出来的文献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加以利用的文件。而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有时会因为输入的限制太多,而导致搜索到的文献非常有限。而且有时普通的搜索引擎会显示出相关性不是特别强的文献,因为使用者往往还要进一步地亲自进行遴选,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检索者的压力了

(三)让我了解了文献的分类

以前去图书馆借书时,往往查到了图书的分类号,但是不知道在第几层楼。所以有时候要在图书馆里一层一层地找,非常麻烦。现在,学习了文献检索以后,知道了文献的分类,找图书也就方便多了。如“H代表语言文字”类的,“I代表文学”类的,“K代表历史、地理”类的,这些都属于文科性质的,所以我就知道该去图书馆二楼或三楼寻找。而如果遇到分类号为“O”的,我就知道应该去五楼寻找,因为O代表了数理化,所以在我们图书馆,应该在五楼左右寻找。

学习信息检索的收获还远不止这三点,如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上几种大百科全书等等。这些知识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三、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学习信息检索可以更好地继承前人经验,加快学习进度的步伐。我们阅读的科技文献、学习的教材内容,往往是几年、几十年前的发现或研究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对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学习学习信息检索,可以避免学习研究工作的重复劳动,使自己的成果始终建立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谁能充分掌握时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谁就能站在高点。

(三)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联合国一位官员曾经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方法的人。”文献检索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习技能和方法问题,因此在这一点上,其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成果在迅速积累和扩充。高等学校只有在重视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加强自学能力的训练,才有可能让学生在今后的长时间内,不断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从而具备创新精神。有的专家说:“就是大学毕业生,一生所用的知识,只有10%左右是在学校学习的,绝大部分要在工作以后不断地学习,接受终生教育。”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自学和独立研究。以培养大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文献检索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彰显了其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纳税遵从研究文献综述 篇7

1.1 对纳税遵从理论模型研究

纳税遵从的正式理论研究起始于1972年Allingham & Sandmo 的《所得税逃税:一种理论分析》。他们在“纳税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 (即A-S模型) 。他们研究认为, 纳税人作出纳税遵从或不遵从的决策只是为了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同时, 他们从理论角度论证出罚款率、稽查率与纳税遵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而税率与逃税之间的关系不能确定。A-S模型是第一个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的静态研究模型, 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研究范式和方向, 但也存在若干缺陷。

Alm (1992年) 用期望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现实的纳税遵从度高于预期效用理论得出的遵从度, 认为人们纳税的可能原因是高估了稽查概率, 所以在低概率损失面前, 纳税人是风险厌恶型的, 所以选择遵从。

Elffers和Hessing (1997年) 的实证研究表明, 有意提高预扣税款可以提高纳税遵从。因为人们往往将获得税款返还视为一种获得, 而将补缴税款视为一种损失。

1.2 对纳税遵从成本的研究

纳税遵从成本的测量源于1934年, 海格 (Haig) 首次对税收体系的遵从负担进行了正式地估算, 但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 由于税收流失现象充斥各国, 遵从成本问题才开始在国外的研究中凸现出来。当时的代表性的研究就是英国学者锡德里克·桑德福 (Sandford) 的《税收遵从成本:计量与政策》和《税收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两本著作。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学者对纳税遵从成本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对全部税收或某项税收的遵从成本进行测量, 且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抽象调查的研究方法。美国Slemrod (1989年) 的对税收遵从成本与税收遵从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得出税收遵从成本与税收不遵从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性。即税收遵从成本越高, 则税收不遵从程度也越高。

20世纪90年代, 国外学者对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编写纳税遵从成本的指导年鉴。现代的税收遵从成本研究的重点也不同于最初测量的目的, 它不再是对仅整个遵从成本进行测量, 更重要的是估计特别税收条款变化的影响。Blumenthal 和Slemrod (1995) 在《美国的近期税收遵从研究》中就提到, 他们的研究目的除了研究纳税遵从成本的规模和组成成分外,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公司的税收状况与遵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要了解企业对当时税改方案的态度以及对税改措施的建议等等。

2 国内对纳税遵从的研究

国内对纳税遵从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直接研究纳税遵从的课题不是很多,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及西方国家。

王火生 (1998年) 、麻勇爱 (2002年) 、张文春 (2005年) 对国外纳税遵从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税收征管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马国强 (2000年) 在借鉴西方学者对纳税遵从和不遵从多项分类的基础上, 对它们进行了更集中的概括:将税收遵从分为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和忠诚性遵从;将税收不遵从分为自私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和情感性不遵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决定税收遵从与不遵从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税收观念、二是税收知识、三是税收制度、四是纳税程序、五是逃税成本。

近十几年, 国内学者对税收流失的研究相对密集,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税收流失规模的测算、成因的探讨以及对策的提出上。马拴友 (2001年) 、郝春虹 (2003年) 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税收征纳行为分析中, 研究得出纳税人与税务当局的非合作博弈,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分别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稽查和逃税。税收流失表现为征税中存在的纳税人与政府、政府与纳税人以及政府、税务机关与税务人员三种委托代理问题。贾绍华 (2002年) 采用现金比率法和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 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税收收入流失情况进行了测算, 结果发现1995-2000年我国的税收流失率均在26%以上。

国内学者对纳税遵从成本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但大多局限于定性分析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雷根强、沈峰 (2002年) 介绍了纳税遵从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其组成要素, 提出了在我国应重视对纳税遵从成本的研究。李林木 (2004年) 对国外纳税遵从成本的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特别是对纳税遵从成本的评估和构成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

李林木 (2005年) 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纳税遵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奉行成本方面, 提出了测算我国企业税收奉行成本的系列公式, 并通过抽样调查推算了我国企业的税收奉行成本;在税收威慑机制方面, 提出了建立我国“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制度、信息化的税源信息比对系统和税务审计选案系统的构思;在税收激励机制方面, 研究了提高我国纳税遵从度的诚信激励政策, 还研究了国际上旨在激励税收不遵从者改过自新的税收赦免政策, 并评估了这一政策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他的研究较为全面, 也给我国当前的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得前 (2007年) 研究了税收道德与纳税遵从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作者将税收道德定义为促使纳税人付税的内在动机, 是纳税人自觉支付税款的意愿。从关系契约的角度研究指出, 公民的税收道德在相当大程度上内生于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税务机关及公民与公民的互动之中。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纳税人的税收道德, 主要体现在司法腐败和安全这两个因素上。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对税收道德有显著影响, 而收入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对纳税人的道德没有显著影响。作者对税收道德的研究在国内对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中是比较有新意的, 拓宽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

总的说来, 国内学者对纳税遵从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纳税遵从经验的总结, 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在研究视角上较窄, 更多的研究仍局限于税务机关本身的实际税收管理模式、具体的征税方式等, 割裂了纳税人、征税人关系角度去考察, 没有从整个环境角度如管理机制、行为机制等来分析问题, 对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此外, 研究中对其他学科成果的利用不够, 具体治理对策的提出缺乏理论支撑, 也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解决方案。

3 结语

纳税遵从的最新研究主要表现在有机地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 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纳入纳税遵从的决策模型中, 以诠释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决策。因此在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背景下, 我国可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 优化税收征管模式, 适当地调整税收征管策略, 以提高纳税遵从度, 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Allingham, Michael G.&Agnar Sandmo, 1972, Income Tax Eva-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Daniel Kahneman&Amos Tversky, 1979, Prosper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3]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2.

[4]李林木.税收遵从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5.

文献研究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海外苗族文献;海外苗学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3-0109-04

一、问题的提出

苗族是一个源于中国的世界性民族,绝大多数苗族居住在中国,还有一部分苗族居住在海外,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属圭亚那等国家和地区。苗族历史悠久,迁徙频繁,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有着极为特殊和鲜明的文化特质,引起海内外人类学、民族学学界持续而广泛的关注,使苗学研究日益成为国际苗学研究中的“显学”。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公认西方语言文字中最早专门论及苗族的研究文献,可追溯到法国人阿米欧托(Joseph Amiot,汉名钱德明)在1778年用法文写就的一篇文章,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海外涉及苗族研究的英文学术文献中,著作至少在1000部以上,硕博论文有3000多篇,期刊论文在10000篇以上。法文、德文和俄文涉及苗学文献数量也不在少数。美国和法国还有专门的苗族研究中心、苗族资料数据中心、苗族历史档案馆,一些大型的高校图书馆也设有苗族文化资料特藏馆室。在泰国、老挝、越南等国,近30年来也出现了大批以泰文、老挝文和越南文出版的苗族研究论著。尤其是随着RPA国际苗文书写在海外苗族中的传播流行,东南亚和西方国家在最近三四十年里印刷出版的苗文著作和杂志论文数量加起来也已成千上万,成为海外苗族文献资料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鉴于海外苗族文献资料对拓展国内苗学研究视野和论域,强化苗学研究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都有不可低估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国内苗族学者石朝江、杨昌国等在20世纪90年代未开始对国外苗族文献进行梳理,并发表了几篇关于国外苗学的介绍性论文。近几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对海外苗族文献资料开展了搜集、整理工作。如中央民族大学苗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等。其中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于2012年成立,并致力海外苗族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目前已搜集海外苗族纸质文献千余种,数字文献6000余份,成为国内海外苗族文献资料收藏最多的研究机构之一。大量海外苗族文献资料的呈现,为全面掌握国外苗族的历史和动态提供厚实可靠的资料信息参考。笔者认为,要使这些海外苗族文献资料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特别是世界苗族的整体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学苗族研究水平,当务之急除了要对海外苗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于检索,提高文献利用率之外,重点还应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

文献计量学作为一门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的计量方法,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从学界普遍认可的1917年文献学家F.T.科尔和N.B.伊尔斯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对1543—1860年有关比较解剖学的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开始,文献计量学已经在医疗卫生、生物科技、纳米技术、农业科学、心理健康、社会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国内,姜春林等对干细胞人体组织工程技术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王昕亮对1997-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丁麟基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进行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张倩楠和李凤兰基于文献计量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使人们科学、准确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单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很好地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关键信息。因此,以海外苗族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揭示海外苗族文献量的变化规律,了解海外苗族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成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海外苗族文献计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文献计量学包括文献属性和文献相关过程的计量,在方法上包括字词频数统计、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和简单的文献累积计量。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海外苗族文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揭示海外苗族文献特征、文献量变化规律、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等,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总量分析。所谓的总量分析,就是根据目前所能搜集掌握的海外苗族文献进行鉴别、整理,宏观统计出海外苗族文献数量。在此基础上,对文献发表年代进行分类,掌握海外苗族文献数量的历史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海外苗族文献产出情况进行阶段划分,探寻海外不同国家苗族文献的产出峰值,并分析其阶段性特点和变动原因。除此之外,还可根据文献统计情况,结合普赖斯、弗拉杜茨、纳里莫夫等人提出的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和逻辑曲线增长规律,对海外苗学所处的阶段进行评价,预测其未来发展,估计海外苗学研究不同时期的文献寿命,并做好相应的文献馆藏和图书情报服务工作。

2.内容分析。对内容进行分析,意在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深入文献内部,发现文献所包含的知识单元及各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利用关键词词频分析从成果数量的角度反映出相关研究的热点。具体的研究中,对海外苗族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30-40个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确定各时期海外苗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以及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通常,关键词频次高低的线性排列结果无法反映海外苗学研究的全貌,因此可以通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进一步反映这些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再如,可以采用文献共引分析方法,对与海外苗学相关的文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构建海外苗学学科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视化出海外苗学的主流分支领域,并分别追踪200年以来近五年每一年间的研究热点,以预测出海外苗学主要研究领域演化发展,为进一步的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潜在的发展方向以及范式的划分提供量化的数据基础。

nlc202309051135

3.来源分析。海外苗族文献分布地域广、语种多,因此需要对这些文献的作者、产地进行计量分析。例如,针对文献的地区来源分布,可以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的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从中界定海外苗学研究的核心国家和高产国家。或利用CiteSpace绘制文献共引网络图谱。从中发现海外参与苗学研究的机构,并界定其中的核心机构及高产机构。对于文献的著者来源分布,可借助Bibexcel、Spss和NerDraw软件,采用作者共引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海外苗学学科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以掌握海外苗学研究力量分布及学者间的相互联系。除此之外,还需对海外苗学文献的刊载平台进行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海外刊载苗学论文的期刊种类,按其刊载苗学论文数量多寡,以递减顺序排列,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区域,并运用期刊所载论文被引的篇数及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地反映海外苗学研究各刊物的学术地位,对学科、专业发展所做贡献。等等。

4.跨国比较。通过跨国比较研究,主要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不同国家在苗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学术群体、科研机构,以及基金项目对苗学研究的扶持等方面的异同,优势与不足。尤其是国内外的苗学文献比较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用数据来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分析我国苗学研究工作和成果质量,揭示我国苗学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在现代国际社会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为此,可以选取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获取国内苗学相关研究文献的数据源,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并用分析结果与国外情况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析国内外苗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总结经验得失,为我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全球优势资源促进苗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事实上,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范围广泛,挖掘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文中提及的也只是众多方法中的小部分。要深入揭示海外苗族文献特征、结构、规律,追踪海外苗学研究的产生、发展、分化、相互渗透的情况及其动向,尚需大量地对文献计量学方法加以运用。

三、海外苗族文献计量分析的意义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引进量的概念和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文献知识单元的体系结构和数量变化规律,其分析方法对于提高数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结合海外苗族文献情况,我们认为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海外苗族文献知识结构及其知识单元之间关系的认识。海外苗族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是海外苗学研究的基础工作,而要进一步掌握海外苗族文献的数量、类型、内容、特点以及文献的来源、研究群体、国别语种等基本信息,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即可来实现。然而这些工作无法科学地掌握学科知识结构、发展规律和趋势,而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数据挖掘手段,可以从中发现海外苗学研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主要有哪些?海外苗学研究形成了怎样的合作群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关于海外苗族文献在地域(或国别、语种)上如何分布?以及上述各种现象和问题在不同的年份有着怎样的演变等深层次问题。

2.有助于中国苗族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苗族作为一个跨国民族,加之其特殊的历史境遇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苗族,苗族研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对海外苗族文献资料进行文献计量比分析和国内外比较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化对海外苗族文献状况的认识,拓宽国内苗学研究的视野,而且可以从中找准国内苗学研究在世界苗学发展中的地位,激发我国苗学科研工作者加强与国外苗族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使自身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中国苗族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并促进国内苗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3.有助于我国全面掌握海外苗族的历史、政治、文化等相关信息,为我国完善跨国民族政策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料参考。当前国内外学术界中存着一股妄图分裂苗族、有意割裂中国与海外苗族之间历史关系的反动势力。加强海外苗族文献的研究既可以从学术上有效遏制这种反动学术倾向的扩散,又可以加强跨国苗族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国际苗族之间的认同感。

上一篇:小班早期阅读晚上下一篇:青阳县商务局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总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