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网上培训心得

2024-09-17

小学数学网上培训心得(共13篇)

小学数学网上培训心得 篇1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丰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最大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环节的理解。

平时教学中,我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培训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能够取长补短,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应该思考怎样处理好 “研磨”的真实有效性问题?

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而此次我区举办的小学教师培训,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豁然开朗。下面我就估算教学方面粗略谈谈自己的想法。

新课改以来估算教学就成了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就经常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还曾将自己的不解发到青版教材的论坛上去寻求答案,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探究来探究去大家仍是一头的雾水。如二年级下册的估算教学要求一定不能给孩子讲解“四舍五入”法,可教材出示的例题如p35的286+103≈?中把286≈300及p53的179+364≈?中分别把179≈180、364≈360。给我的感觉就是潜意识中正是从估计到整百到估计到整十的“四舍五入”法的渗透,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估算结果的评价,尺度都非常难以把握。

此次培训教研室的梁娟老师一改以往的“理论灌输”,而是结合了远程教育的课例为我们剖析了估算的根本意义:估算结果只有取值的远近,没有对错,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给孩子提供有问题背景的估算,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估算策略,有的时候可以少估,也有的时候可以多估,以此来确定估算结果的上、下线,优化结果。原来,估算教学不能以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及统一性来衡量,在我以往的教学中总是希望孩子能尽量地统一结果,这样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探索空间和估算策略的选择,导致了把知识教深、教难。

估算教学困惑多,但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它的真谛所在。今后,我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摸索出那条有利于孩子们长远发展的路。

小学数学网上培训心得 篇2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教学,有效培训

近几年各个层次的教育培训很多, 其中小学生篮球培训已经深入到部分有规模的小学, 江苏省江阴实验小学就是一例。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 每年都有春季、暑期、秋季三季培训阶段, 由原来的每期100多名学员扩展到现在的200多名, 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率每年都提高。笔者就培训, 发表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促进学生生理、心理、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小学生正好处在生长发育时期, 需要进行一些必须的体育锻炼。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 需要运用跑、跳、投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在运动的过程中, 人的灵敏度、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以及内脏器官和感受器官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等, 都会得到提高。在日常的篮球运动中既放松心情, 又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缺少锻炼, 在回答问题或考试时很容易紧张, 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 就应多参加像篮球这种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因为赛场上形势多变, 紧张激烈, 只有冷静沉着地应付, 才能取得优势。如果这样的学生能经常参加激烈的篮球运动, 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 更不会心慌失措,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带来好处。

二、教学内容按学生年龄和已有技能设计

篮球教学内容基本分配是: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实战训练。

首先基础课程主要针对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初学者, 教学任务也是比较简单的, 例如:原地滚球、原地高低运球、各种抛接球、熟悉球性练习、行进间运球和绕障碍运球、行进间滚抛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初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篮球还是比较的陌生, 所以要把球性练习贯穿到每一节训练课上。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原地的熟悉球性练习或者运球练习后再进行基本部分的练习。

其次提高课程是针对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或已经培训过的学员, 主要集中在四、五、六年级, 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体能, 设计的内容是:篮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30秒篮下自投自抢、行进间绕障碍运球、各种变向运球练习、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各种防守步伐、行进间传接球,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等。这个阶段对学生学习技术和掌握技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三、教学设计和游戏相结合, 乐教乐学

1. 训练形式多样, 时刻激发兴趣

篮球技术种类较多, 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小学生主要学得是基本技术, 包括进攻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防守移动、抢打断球等。正是由于篮球技术的多样性, 教学手段也要多样。所以我们在训练单个技术动作往往要演变为多种训练形式, 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 敏感性较强, 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 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训练中要不断地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 以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例如, 在熟悉球性练习中, 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如用篮球来当保龄球做跑滚球练习, 来提高手指手腕的压腕拨指动作;用布将眼睛蒙起来原地运球或者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 (两手动作相同或不同) 练习, 来提高手感;每人一球抢打或者追逐;几何图形运球追逐跑;限定范围内运球拍打其他人的球等。还可根据队员掌握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外, 还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如待学生这些练习基本熟悉后要求队员在往返折返跑运球返回时用左手等。这些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而且提高了积极性, 提高了训练质量。同一个技术动作有多种训练手段, 每一种手段的作用都不尽相同。因此, 必须认真总结各种训练手段的优缺, 根据训练内容和对象的实际情况, 多法结合, 灵活运用,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 教学游戏比赛穿插进行

小学生对练习一种技术反反复复, 就算对篮球有一定兴趣, 也会失去兴趣。通过游戏和比赛, 使学生体会到快乐的同时, 逐渐发现自身基本技术的不足, 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篮球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在练习各种脚步和运球练习时, 为防止学生感到枯躁, 兴奋性下降, 影响练习效果, 都可以采用游戏或比赛方法, 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

3. 篮球教学比赛的运用

根据各个层次阶段的学生, 组织的篮球比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如低年级及一些没什么基础的学生, 最好不要经常进行比赛。因为在比赛中小学生会出现很多不规范动作, 如果经常比赛, 会把他们所学的正确技术扭曲。在这个层次作为提高兴趣的手段的学生难得进行一次。只有在实战训练阶段的学生才能以比赛来提高技术, 这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个人技术有了较高的水准, 比赛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 通过比赛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综上所述是我通过在本校培训小学生篮球的一些心得, 自从小学生篮球培训班开展以来, 学生和家长积极性都很高, 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在培训班中还挑选出了一些篮球苗子, 组成了本校的篮球队。之前学校一直没有篮球队参加过比赛, 2009年参加了本市的篮球比赛, 并一举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的几年分别拿下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2010年还参加了无锡市级比赛, 取得了第一名, 成绩非常显著。我相信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会更高, 篮球技术会更全面, 校篮球队也会更强, 成绩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戴小青.培养初中女生学习篮球的兴趣[J].新课程 (上) .2011 (06)

谈小学生篮球培训心得 篇3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教学;有效培训

近几年各个层次的教育培训很多,其中小学生篮球培训已经深入到部分有规模的小学,江苏省江阴实验小学就是一例。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每年都有春季、暑期、秋季三季培训阶段,由原来的每期100多名学员扩展到现在的200多名,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率每年都提高。笔者就培训,发表自己的一些感想。

一、促进学生生理、心理、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小学生正好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进行一些必须的体育锻炼。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运动,需要运用跑、跳、投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在运动的过程中,人的灵敏度、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以及内脏器官和感受器官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在日常的篮球运动中既放松心情,又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缺少锻炼,在回答问题或考试时很容易紧张,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就应多参加像篮球这种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因为赛场上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付,才能取得优势。如果这样的学生能经常参加激烈的篮球运动,遇事就不会过于紧张,更不会心慌失措,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带来好处。

二、教学内容按学生年龄和已有技能设计

篮球教学内容基本分配是:基础课程、 提高课程、实战训练。

首先基础课程主要针对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的初学者,教学任务也是比较简单的,例如:原地滚球、原地高低运球、各种抛接球、熟悉球性练习、行进间运球和绕障碍运球、行进间滚抛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初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篮球还是比较的陌生,所以要把球性练习贯穿到每一节训练课上。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原地的熟悉球性练习或者运球练习后再进行基本部分的练习。

其次提高课程是针对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或已经培训过的学员,主要集中在四、五、六年级,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体能,设计的内容是:篮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30秒篮下自投自抢、行进间绕障碍运球、各种变向运球练习、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各种防守步伐、行进间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等。这个阶段对学生学习技术和掌握技能是至关重要的阶段。

三、教学设计和游戏相结合,乐教乐学

1.训练形式多样,时刻激发兴趣

篮球技术种类较多,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小学生主要学得是基本技术,包括进攻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防守移动、抢打断球等。正是由于篮球技术的多样性,教学手段也要多样。所以我们在训练单个技术动作往往要演变为多种训练形式,并且小学生活泼好动,敏感性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训练中要不断地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例如,在熟悉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如用篮球来当保龄球做跑滚球练习,来提高手指手腕的压腕拨指动作;用布将眼睛蒙起来原地运球或者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两手动作相同或不同)练习,来提高手感;每人一球抢打或者追逐;几何图形运球追逐跑;限定范围内运球拍打其他人的球等。还可根据队员掌握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如待学生这些练习基本熟悉后要求队员在往返折返跑运球返回时用左手等。这些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提高了积极性,提高了训练质量。同一个技术动作有多种训练手段,每一种手段的作用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各种训练手段的优缺,根据训练内容和对象的实际情况,多法结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教学游戏比赛穿插进行

小学生对练习一种技术反反复复,就算对篮球有一定兴趣,也会失去兴趣。通过游戏和比赛,使学生体会到快乐的同时,逐渐发现自身基本技术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篮球学习和练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练习各种脚步和运球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躁,兴奋性下降,影响练习效果,都可以采用游戏或比赛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

3.篮球教学比赛的运用

根据各个层次阶段的学生,组织的篮球比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低年级及一些没什么基础的学生,最好不要经常进行比赛。因为在比赛中小学生会出现很多不规范动作,如果经常比赛,会把他们所学的正确技术扭曲。在这个层次作为提高兴趣的手段的学生难得进行一次。只有在实战训练阶段的学生才能以比赛来提高技术,这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个人技术有了较高的水准,比赛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通过比赛才能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综上所述是我通过在本校培训小学生篮球的一些心得,自从小学生篮球培训班开展以来,学生和家长积极性都很高,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在培训班中还挑选出了一些篮球苗子,组成了本校的篮球队。之前学校一直没有篮球队参加过比赛,2009年参加了本市的篮球比赛,并一举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的几年分别拿下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2010年还参加了无锡市级比赛,取得了第一名,成绩非常显著。我相信小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会更高,篮球技术会更全面,校篮球队也会更强,成绩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戴小青.培养初中女生学习篮球的兴趣[J]. 新课程(上). 2011(06)

[2]龙伟.浅谈中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J]. 中国体卫艺教育. 2011(09)

小学数学培训学习心得 篇4

大龙中心完小:陈松

这段时间来,一句话不断地在我耳边萦绕:“培训是最好的福利(礼物)。”这几天的培训,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一点。一天的培训可以说并不长久,但留给我的却是心灵的震撼。我一直以为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能带给我独立生存的物质基础。但在观看了几节观摩课后,我的心灵得到了震撼。做一位像他们一样的老师,这是我今后的奋斗目标。这次培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培训的形式非常新颖,针对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和老师共同探讨,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己: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学会赏识别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心中的世界,是个真、善、美为主体的纯真世界,他们对社会上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难以判别,甚至于盲从。习作或日记是他们心灵的窗户,友爱、憎恶是其真情流露。教师应善于从中发现苗头,引导教育,防微杜渐。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明确学习的目的,关心和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并告诉了我,我仍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在教学中,我先学生之忧而忧,为学生之乐而乐。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喝彩;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

五、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它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课堂上情绪过于热烈会偏离教学的目标,过于紧张会造成过高的焦虑,过于松弛会导致学生的腻厌和乏味。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自我调整,尽力摆脱各种不良情绪的笼罩,进入教学的角色。

六、热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但要热爱和尊重品学兼优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热爱和尊重“困难生”,既包括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包括了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和因家庭原因造成心理有阴影的学生。只有从学业上、思想上,生活上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才会乐于和你在一起,亲密无间,心心相

印,师生之间就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东枣村小学

李聚芳 小学数学教材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有幸和各校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教材的交流,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我从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教材说明等几方面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内容的变动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材内容的变动,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加强了准备性,降低了难度,使教材更加合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1.加强了准备性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对教材编排特点有了新的理解

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我们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小学数学教师学堂培训心得 篇6

为了学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戈老师还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小正方体这个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的活跃。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探索知识,得出结论,戈老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课到最后还有一个亮点,戈老师还引入了古诗《题西林壁》,使学科之间得到了很好的整合,真是让我佩服!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篇7

一、弘扬个性

如果一个学生从未获得成功, 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机遇, 那么往往会自卑、消极, 甚至自暴自弃, 而一次成功的机会却可以成倍地增强学生的信心。

数学教学中, 只有给学生以尊严、鼓励、热情,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如在教学“十几减九、八的退位减法”中, 创设情境后引出了“15-9”的算式, 有好几个学生抢着回答计算结果, 可这样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时, 我灵机一动说:“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先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不一会儿,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用小棒3个3个地减;有的说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还有人说,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减9等于1, 再把1和5加在一起等于6……学生的回答精彩极了。我则不失时机地夸奖学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然后引导他们比较这几种方法。可见, 学生在这样的时空中, 发散了思维, 张扬了个性。

二、引导学生自学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自学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 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以后,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的好奇心被调动出来, 探究的兴趣被挖掘出来, 对自己找到的问题格外在意并力求解决。长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数能够突飞猛进。

三、多赞美学生

赞美出天才, 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要知道, 人无完人, 物无尽美,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 数学成绩较差些, 但有可能在其他的方面出类拔萃。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 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作为教师, 我们要懂得点燃学生的的天赋和自尊心, 那么良好的班集体不就是形成了吗?教师寻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以后, 要让它发光, 要公布于众, 要懂得赞美。“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 及时进行因势利导, 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学好数学。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有感 篇8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从农村学生的思维仍很不充分。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体会。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此外,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又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所限,配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农村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具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走了全程的时,还距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出了几种解法。解法一:20解法二:解法三:解法四: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解法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或80%);(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或125%);(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或25%);(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或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6)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高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高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9

雪峰中心学校:杨爱民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既新颖又充实。

本次共参加了六个阶段的培训学习,即(1)问题诊断。(2)通识研修。(3)示范教学。(4)研课磨课。(5)成果展示。(6)总结提升。在11月23日的学习中听了一完小廖名凤老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的微型讲座,使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通过讲座明白了自己的学生以往计算不过关不光只是学生的责任,与自己平时有没有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练习有很大的关系。廖老师所说的计算应堂堂练、节节抓,很受用。是呀,为什么只有上计算课才做计算练习呢?当然每节课都可以呀。而二完小的杨斌老师会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学生,对一些开小差的学生会说“某某,我没看到你的眼睛”来进行提醒,这样让学生分心也难,因为老师在看着我。12月5、6日,主要是示范课教学和研课,磨课。邱丽华老师的课相比于11月23日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环节变得通俗易懂了;尤其是蒋娟、黄萍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深感自己与这几位老师的差距之大,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蒋娟,黄萍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在教学中恰当的融入了游戏,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蒋娟老师的《烙饼问题》和黄萍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亮点十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作为引领者,组织者,让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在思维碰撞中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课结束了,但思维不停,留有余味。黄萍老师制作的教具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有关的关系;而蒋娟老师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也使我有很的感触,明白了一个老师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同学们的眼睛在哪里”“我很喜欢你呀”等等语言,能够让学生时刻跟着老师的思维跑,使学生喜欢去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加好。这两堂示范课,都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让课堂情境化,生活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注重知识的多元化,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并在各种交流合作中,让学生倾听和表达,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听了汤丽红老师的《课堂观察》明白了要评好一堂课有多么不容易。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去听一堂课,去评价一堂课。

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新课改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合作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合作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因他们年龄相近,思维水平相差无几,更能让他们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弥补教师无法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另外,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固然好,但需要教师掌握好度,不能把每一个问题都交给学生讨论。新教材提供了很多问题串,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好它们,对于那些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让他们自己去摘,对学生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和困难的问题,方可组织讨论交流,防止把交流讨论形式化。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无论哪种形式都注重全员参与意识,防止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光当观众不“演戏”。

教师更要关注交流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以数学知识为中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发表对知识的认识,表达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在这几种不同层次的交流中,学生会澄清认识,增强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事物的本质。另外这种开放民主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创造了表达独特见解的机会,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久而久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了,能动性和创造性便能不断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得与实践 篇11

始谈起,然后论述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接着分析了精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意义,最后以借鉴他人经验拓展思维、取长补短结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心得 实践 自主学习

教学情境

一、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的功能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可以来自于外在的动因和内在的动因,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的动因,即通过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使学生初步懂得:通过知识的学习,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意识,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积极探索身边的科学知识,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组块记忆除了与单块系的储备有关外,还与多块系间的交互联系有关。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是各门学科互相交互,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促进知识交叉、方法渗透、转化互补;能形成情景变换,减轻学习的心理困难;能体现小学课程综合化的改革思路,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引发学生积极的探索行为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需要有在纷繁的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进而开创性地去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探索能力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则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引发学生积极的探索行为,而学生探求答案的过程正是知识学习的目的,即使是百思不得其解,其获得的探索能力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几十道机械性、重复性作业。

(四)感受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学知识,把生活经验知识化,科学知识生活化,体现“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能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形象生动,具有层次性,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愉快高效地完成了数学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的目标任务。

二、借鉴他人经验,拓展思维、取长补短

看了徐长青老师的《烙饼问题》这节课的视频,我认为充分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教学思路。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观看视频后,我发现徐老师的授课不是按照数学课标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放在了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意义上,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所学知识。在知识目标中还渗透了倍数关系、拆数知识。让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突破,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徐长青老师在讲烙2、3张饼时,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办法烙饼?”学生争先发言,“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我们是怎样做的”。通过这种方式,徐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平台,给学生“烙饼”方法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比较烙饼,理解什么是最优化

数学的思想方法需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验与感悟。《烙饼问题》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就是优化,也就是说在烙饼过程中把锅的空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教学中通过三个问题的比较,抓住了本节课的核心——优化,让学生自己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锅的利用率提到最高,即锅的空间优化,达到省时省电,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一次比较:烙1张饼和烙2张饼为什么用相同时间?让学生知道锅里最多可以烙2张饼,同时烙2张饼更省时间。

第二次比较:烙3张饼有几种不同烙法,哪种方法最省时间,为什么?让学生知道锅里每次都放满饼,才能保证锅的空间没有浪费,也最省时间。

第三次比较:烙2张饼与烙3张饼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知道不管是2张饼的同时烙法还是3张饼的交替烙法,只要锅里每次都有2张饼,就是最优烙法。

通过三次比较,提问学生最省时的烙饼方法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优化的含义。

(四)通过直观操作发现数学规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情景素材,让学生探索发现烙饼的规律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烙饼活动。

第一个层次:在研究3张饼烙法的过程

中,让学生用自制的学具代替饼动手模拟操作烙饼过程,把烙饼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使学生感受到有条理整理信息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思维过程,感受3张饼最省时的烙法,体会到符号表达的优势。

第二个层次:在研究4张~10张饼的烙法时,学生利用积累的3张饼的经验,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分析了偶数张饼和奇数张饼的烙法,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数学的表达方式提供了较好的依托和支撑,让思维清晰、准确和完整,逐步趋于归纳与概括。经过对两个层次烙饼问题的探究,将数学的语言表达和符号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准确表述烙饼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发现规律,不断地走向深入。

总之,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渲染好课堂气氛,并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为教学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光热,使得学生的学习津津有味、其乐无穷。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心得一二 篇1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原味,认识数学,数学美,教学策略

一、升级数学原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 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教学要和生活结合起来, 让同学们感觉到如同呼吸身边的氧气那么惬意。展现数学完美的生活应用性及对自然本质的返璞归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处理教材整合教材, 重组教材,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元素, 使其具有时代性、本土性。生动的情境,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二、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

根据观察, 我发现学生对我所教的数学不是很感兴趣, 他们喜欢语文、音乐等学科。 每次上完课, 我都进行很长时间的思考: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枯燥、单调, 怎样使它贴近生活, 变枯燥为有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终于扭转了“战局”, 让大部分学生喜欢上了数学, 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我进一步“推波助澜”, 把生活和数学有机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感觉到“学有所用”, 认识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从而慢慢喜欢上了数学。 数学的价值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 人类的进步, 社会的文明, 科技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哪一样离得开数学? 只有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才能走向知识的辉煌殿堂, 才能够打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

数学充满存在于这个世界, 数学美装扮着这个世界, 而人类对美的热切追求与生俱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 让他们感受到美的体验, 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习《角的认识》一课, 我问同学们生活中见过哪些角, 同学们纷纷发言, 角让我们的生活更绚丽多姿;讲《对称图形》时, 我搜集了大量建筑物的图片, 让学生大开眼界。 世界著名的建筑, 如法国凯旋门, 北京的故宫、圆明园, 古罗马竞技场, 埃菲尔铁塔, 美国白宫,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德国科隆大教堂, 雅典卫城等, 在课堂上一一出现。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感悟到建筑物的对称, 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欲望, 发展了自身的数学思维。

四、保持良好上课状态

教学是一件严谨的事情, 但决不能严肃, 因为后者让学生感觉拘谨, 从而失去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如果教师做不到饱含激情, 就不能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无法振奋, 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一样, 缺乏应有活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 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 教师全身心投入, 保持最佳教学状态, 引起学生共鸣, 让教学和学习相辅相成, 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要保持激情, 其实很简单, 就是付出对学生全部的爱, 对待学生要细致入微,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知道他们喜欢什么, 对教学始终怀着满腔热忱。 一堂好课, 不仅要有好的开端、完美的过度, 还要有精美的收尾。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及中间环节的处理, 而在结尾处却只来一句: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有时因为课堂铃声响起, 教师急于结束, 自行说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草草收尾。 好的课堂如同一首美妙的乐曲, 倾听时让人沉浸其中, 结束时余音绕梁绵延不绝。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校本培训心得体

城关一小赵翠娥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再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应该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考虑的问题。篇二:小学数学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义正中心小学:许怀珠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总之,如果一个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多年教学工作过程的重复,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而无法成为对传统超越的“反思型教师”。没有教学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当前的新课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和学校和教师实际紧密结合是校本培训的根本

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当前及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学、研、做合一、即知即传、互教互学为主要教学方式。

(三)、继续教育活动中,必须有其他培训活动的完善和补充。

三、校本培训的模式

校本培训的模式应该是多样的,不能把大家集合在一起学习就称为校本培训。

1、专题研讨式: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活动不仅是中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也应该是培训提高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2、个别指导式:个别指导式也就是传统的“师带徒”培训方式。接受指导的教师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是新上岗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第二类是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第三类是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第四类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为目标。

3、专题培训式:把专题培训式与专题研讨式进行比较,专题研讨式主要以教研活动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主要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侧重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它是一种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专题培训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也可以是延续几个月的计算机培训班、英语口语训练班;在内容上可以针对当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师德建设研讨与报告、新教材与新教法培训,也可以是系统性、规范性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指导教师既可以是或先一步了解信息、或自身有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外聘的教育骨干和专家。

4、学校管理的个别自学式:在学校教师成长总目标指导下,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体实施,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促进教师自学,学校要把激发教师内在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必要时辅以制度、检查和奖惩;我校的青年教师参加月考就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形式,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个别自学提供条件,使教师有资料可学、有时间可学、有地点可学、有好心情可学。篇三:小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水头小学 鲁启欢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上一篇:环境管理人员简历表格下一篇:2024年度信访工作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