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儿歌

2024-10-28

大班语言儿歌(精选11篇)

大班语言儿歌 篇1

大班语言:儿歌《问》

大班语言:儿歌《问》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感受问答儿歌的结构特点。

2、能够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3、喜欢参与问答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包括(菱角、渔网);对尖的、圆的、方方的东西的认知。

物质准备:幼儿用书《虫虫飞》、相关儿歌内容图片(宝塔、菱角、太阳、荷叶、风筝、渔网)、响板、江南水乡视频、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我们生活在哪座城市?知道西安是一座北方城市。

你去过南方吗?南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观看视频,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1、师:出示“?”这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让幼儿理解问答形式。

2、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在这里面发现什么东西是尖尖的、圆圆的、方方的?

3、师:老师也有新的发现,你们听听老师发现了什么?

4、教师用对唱的形式唱出儿歌的第一段。

三、分段欣赏,感受问答儿歌的句式特点。

(一)欣赏儿歌的第一段,理解问答式儿歌的特点。

1、教师用对唱的方式唱出儿歌的第一段内容,幼儿感知问答儿歌的句式特点(有问有答)。

师:你都听到什么?它是怎么问的?又是怎样答的?

2、教师朗诵儿歌的第一段,师生问答,感受和理解问答式儿歌的语言风格。

(二)幼儿自主阅读小书,尝试仿编儿歌的后两段。

1、师:这首儿歌就藏在这本小书中,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看一看在书中的第几页?(幼儿看图朗诵儿歌第一段)

2、师:除了我们说的尖尖的东西,你还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3、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内容。

四、完整欣赏,感受语言节奏。

1、师幼用不同形式完整朗诵儿歌。

* 我问你答 * 男女问答 * 打响板朗诵

* 听音乐对唱

五、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创编儿歌。

六、区域活动

语言区:小书《虫虫飞》、儿歌的相关图片、供幼儿仿编的图片、自制小书。

科学区:菱角、放大镜、有关植物的书、菱角的生长过程图片、图形的分类。

表演区:儿歌中的相关图片、提供音频幼儿分角色进行对歌。

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盒幼儿创意拼搭。

美劳区:可利用绘画工具画出儿歌内容、泡泡泥制作儿歌相关内容、彩纸折宝塔。

附儿歌:《问》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边?

宝塔尖尖尖上天,菱角尖尖在水边。

什么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圆在水边?

太阳圆圆圆上天,荷叶圆圆在水边。

什么方方方上天?

什么方方在水边?

风筝方方方上天,渔网方方在水边。

大班语言儿歌 篇2

一、魅力表现

1. 内容丰富多彩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有介绍周围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形象、习性和功用的,如最为幼儿所熟悉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又吃萝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如《四季歌》“春天到,桃花开,杨柳树儿轻轻摇;夏天到,知了叫,小荷露出尖尖角……”;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如《干净》“鼻涕擦干净,指甲剪干净,脸儿洗干净,妈妈和我亲一亲……”;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如《七个阿姨来摘果》、《十个数字歌》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的,易于幼儿接受和引起学习的兴趣,对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和语言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语言简练形象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儿歌常常会把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短短的诗句中,使幼儿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让幼儿懂得掌握一些活动常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等。

如《小刺猬》“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一瞧,不是小刺猬,原来是一个小娃娃”,作品用夸张的手法,先把不理发的小孩比作头发杂生的“小刺猬”,等理完了发,才变出一个清洁整齐的“小娃娃”,短短几句,使幼儿在欢快的笑声中受到要“勤理发,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另外,重叠句式和像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更加丰满。如“弯弯月,弯弯刀,弯弯河边去割青草,青蛙见了‘咯咯’笑,眨眨眼,弓弓腰,放开喉咙‘呱呱’叫……”

3. 形式多种多样

儿歌的种类、样式极为丰富,除了平常所见的儿歌外,还有好几种特殊形式的儿歌:

(1)《摇篮曲》,这类儿歌一般是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哼唱的,以母亲的口吻,讲述对孩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词句简短,内容单纯,节奏舒缓,是最朴素的,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儿歌。

(2)《游戏歌》,这类儿歌都是配合游戏的内容或动作而编写的,为了增强游戏兴趣和愉快情绪。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边唱边做,且歌且舞,使游戏更富有节奏感,使游戏内容更丰富,加深游戏的教育作用,如“丢手帕”“拍手歌”等。

(3)《数数歌》,这类儿歌是专门为培养数目观念而创作的。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儿童在饶有兴趣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的概念,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等。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由于它的这些特点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一个学期下来,幼儿可能记不住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对于教过的儿歌,则十有八九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儿歌教学,全面发展幼儿语言水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教学思路

1. 设计活动方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中介。教师引导着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积极地与作为活动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发生相互的作用,使幼儿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中介力量,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作为一种影响力,其影响性质和方式决定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活动的质量。

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无论从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考虑,以及对活动组织的整体策划,都要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精心选择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在儿歌教学活动设计中,由于儿歌本身的特点,应侧重于对幼儿语音、语感的训练。如中班儿歌《梦》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内容,配上优美的、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在活动还末开始之前,就已经引领着幼儿进入了诗的意境,体会这夜的宁静、梦的甜美,这时让幼儿说说,“你晚上睡觉做梦吗?你还记得做过哪些梦吗?你想知道天上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花丛中的蝴蝶,它们会做梦吗?它们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梦呢?”,“星星、露珠、蝴蝶、小宝宝……”一个个亲切的音节进入幼儿的脑海,引起幼儿情绪的共鸣,达到诗歌欣赏的目标。另外一些短小儿歌的教学活动,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以及幼儿积累了新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活动相应延伸,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参与活动过程,体现幼儿主体地位

《纲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否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活动的设计只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有了幼儿的参与,才形成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过程。儿歌教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游戏性,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及“环境条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摆脱“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观众”的教学现象,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儿歌学习产生兴趣时或者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儿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隐藏在绿色的眼镜后面的是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作品在向幼儿展示绿色画面的同时,给了孩子拓宽视野和启迪想象的鼓励,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常见的雪碧瓶做成简易“眼镜”,到操场上观察周围事物,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说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整合、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把“绿色”变成“红色”或“黄色”……成为另一首儿歌,提高幼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3. 渗透各科教学,促进语言全面发展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活动。但是,由于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因此,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依靠具体形象的符号,将美术符号、音乐符号,甚至动作符号等自然地揉合进语言教学活动中,这种有意识的相互渗透,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信息,更有助于他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经典儿歌《小熊过桥》,作者先生动夸张地描画出小熊过桥时的稚拙胆怯的情态,“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再写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过了桥,“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诗歌中紧张和欢快的气氛互相交替,形成了鲜明的起伏,抑扬的情感节奏,语言自然、流畅,一韵到底,极富韵律美。教学时,把音乐、美术等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念、可以唱、可以画、可以表演,稍加改编还可作为舞台剧演出,达到“运用语言”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双重目标。

儿歌与幼儿语言教育 篇3

【摘 要】幼稚园首要关注的是儿童的健康。健康教育在整个幼儿园的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重中之重。幼儿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里面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很迅速,同时,儿童在这一时期会形成自身的安全感和乐观态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质强健,动作协调,生活习惯良好以及拥有基本生活能力,这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应当具有的特征。在本文中,将阐述了幼儿的健康教育问题,以及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园、教学模式一、前言在幼儿园里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不但对儿童幼儿时期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还会对其一生的幸福产生长期的影响。但是,目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状况并不理想,只是注重口号的宣传,而实践中却并没有落实,缺乏真正的关注。因此,切实改善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践,对促进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幼儿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里面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很迅速,同时,儿童在这一时期会形成自身的安全感和乐观态度,一个健康的儿童应当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质强健,动作协调,生活习惯良好以及拥有基本生活能力的。本文谈及到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对所采用的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幼儿园在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效指导这个领域的课程实践,同时有利于幼儿园教育者在工作中的改进,切实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二、健康教育实施模式儿童的健康教育应当是通过各种方法,来引导儿童不仅有健康知识、健康的态度,还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模式,这是一个整体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家庭与社会机构的联合是主力,其课程包括了营养、运动与生活三个方面,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是背景,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是目标。1.健康教育的课程:幼儿营养教育、幼儿生活教育、幼儿运动教育首先,营养教育课程不仅通过营养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幼儿身体健康地成长,获得足够的营养来促进身体器官和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而且在营养课程中,幼儿正确认识食物的特征、名称,懂得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文明的饮食礼仪、动手烹饪的兴趣。然后,生活教育课程,主要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生活、自主快乐生活,还包括幼儿人际交往的生活,文明友爱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和社会其他的人。最后,运动教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自身的人,运动促进了幼儿的生理发育,提高身体机能,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空间的人,运动可以有利于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加强了幼儿的意志;社会世界的人,运动使得幼儿在人际关系中学会人与人的交往,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从而体会友好文明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快乐。开展适当的运动项目,帮助了幼儿对时间、空间、运动知觉、模仿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整合提高,积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幼儿健康教育环境:保育环境、教育环境幼儿园通过设施条件的创设,形成必要的环境,促进幼儿与周围人、事、物交互的能力发展。特色课程的开设,有了相应的幼儿活动场所与设施,可以更能发挥特色课程的作用。例如,在教室里面,有了这个特定的场所,在它的地板上、护墙上可以做一系列的设置,做这些设置的材料各种各样,硬软不同,光滑度不同,功能用途也不同,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去发现、去想象、去创造,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外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现代保育、教育环境的创设的出发点在于整体性,必须怀着整体的意识,在幼儿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发展落实,既要考虑到群体,也要考虑幼儿个体的特殊性。三、幼儿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的效果评价1.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重中之重,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评定,是以Achenbach儿童量表为标准,把幼儿的社会行为、个性情绪、习惯偏差等等各方面特征一一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可以看到,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当幼儿独立性差、食欲不好、容易哭、发脾气等等的心理问题出现的时候,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这些问题的偏差检出率。2.幼儿生理发育和运动能力方面在幼儿园内开展了感觉统合游戏,运用康奈尔量表来进行观察,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注意力、感觉统合能力进行测量评定。通过评定结果,可以知道,感觉统合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肺活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儿运动机能的上肢力量与协调,促进了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3.运动课程对幼儿健康的影响方面通过运动课程,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了有序的锻炼,身高体重达标率上升,更有家长反映,运动课程促进了幼儿的生理发育,提高身体机能,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帮助幼儿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某些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等,有着积极的预防和锻炼作用,使得幼儿在人际关系中学会人与人的交往,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开展适当的运动项目,帮助了幼儿对时间、空间、运动知觉、模仿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整合提高,积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四、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成为大众的生活重点,儿童的健康更是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通过健康教育,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健康教育顺应了现今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在今后人才竞争社会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顺应着世界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纲要》颁布十年之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2012年已经出台,在这两个学前教育的高级文件里,明确表明了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中,提及了幼儿健康教育的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并对模式里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效果评价。但是,我们需要继续对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的实施状况深入研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参考文献:[1]王悦.北京市普通公众对健康知识和健康传播途径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吕爱玲.关注幼儿关注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新思考[J].科教文汇,2009[3]方跃伟,竺红玲,断蒋文,等.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幼儿园幼儿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0

大班语言儿歌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指引下有表情学念儿歌,培养幼儿完整讲述与大胆勇敢的精神。

2、会流利地朗诵儿歌,在教师指导下按语词节奏和固定节拍表现儿歌的节律,感受儿歌的节律美、音韵美。

3、在节律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

2、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引出: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个发生在小熊身上的有趣故事。

二、观察FLSH、讲述故事内容

1、出示桥,观察桥。

2、这是什么?在这样的桥上你能站得稳立得牢吗?你敢走这样的桥吗?

3、让我们看看小熊敢不敢走这样的桥?

4、完整观察FLASH一遍,问:刚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1~2名幼儿讲述)

5、小熊开始敢不敢走这样的桥?后来敢走了吗?是谁帮助了它?

三、观察图谱,学念儿歌

1、现在老师请你们看一样东西,这里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还有很多有趣的表情呢,我们一起来跟着看一看,说一说好吗?

2、老师指图谱幼儿念。

3、现在听听老师是怎么念的?它呀,其实是一首儿歌,名字叫《小熊过桥》。问:(1)刚刚你听到了什么?能不能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2)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念才好听?

4、还有没有听到不一样的?

5、幼儿跟老师完整有表情朗诵。

6、请幼儿配上表演动作朗诵儿歌一遍。

四、节奏练习

1、教师边拍手边朗诵儿歌一遍。

问:刚才老师是怎么念的? 出示节奏谱:

问:这个节奏是怎么打的?它的节奏是和儿歌里的哪一句一样的?(分析前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幼儿依次为儿歌找节奏型)

2、分析第三种节奏型:认识附点,问幼儿,这个节奏是和儿歌里的哪一句一样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节奏朗诵。(为什么小熊要这样叫妈妈?鲤鱼要这样叫小熊?)

3、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看图谱按语词节奏边拍手边朗诵儿歌。

4、教师按固定节拍的方式朗诵儿歌一小段,引导幼儿找找和先前拍的有什么不一样?(出示固定节拍,告诉幼儿这叫固定节拍,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样的节奏)

5、幼儿按固定节拍边拍手边朗诵。

6、现在,我们让这两种节奏型同时出现在儿歌里好吗?

分组分别以语词节奏(拍手)和固定节拍(拍腿加跺脚)朗诵儿歌。交换后再来一遍。

五、节律游戏《小熊过桥》

1、请一幼儿上来表演《拍手歌》。问:你们会用像《拍手歌》一样的方法念《小熊过桥》吗?(幼儿找到旁边的小朋友,边拍手边朗诵儿歌。)

大班语言儿歌 篇5

设计意图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初动力。为此,设计了《手套》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手套,并能说出其名称。

2.理解用途,并学会使用。

3.能够联系学过的词语说一说手套的特征。

4.小朋友们要爱惜它们,不要乱丢乱放,弄脏了。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围巾和手套。)

2.每位小朋友自备一付手套。

教学过程:

(一)儿歌练习:《下雨》、《12345》。

(二)新授:

1.导入:

⑴ 朋友们看一段动画片,完了以后啊,告诉陈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发言:动画片上刮大风,下大雪了,小朋友戴着帽子、围巾,在雪地上走。

⑶ 冬天刮的是什么风啊?大风,是北风,北风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没有戴手套啊?

⑷ 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小朋友们手冷了,手冷了,戴手套,高高兴兴上学校。

2.认识手套:

⑴简单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里面讲北风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护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兴兴的上学校。

⑵ 朋友们认识手套吗?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手套。

出示词语卡片:shou tao手套。

发音方法:sh(先摆好口型---翘舌)送气音t 舌前音,送气shou 第三声注意头甩一下。

⑶ 出示实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练习说句:这是皮手套。

这是布手套。

这是 黑色的皮手套。

副红色的布手套。

游戏:猜猜跳。

小朋友们听一听、找一找老师说的东西在哪儿?然后跳进去

⑷认识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们有没有手套啊?手套戴上了,就会觉得—暖和了、不冷了。

⑸用句式练习说句:

a.戴手套。

(师出示大、小手套,问:谁戴大手套?谁戴小手套?)

b.的手套是。

(师:这副手套是什么颜色啊?

c.的手套,的手套。

(这是谁的手套啊?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同啊?)

参考句:

① 妈妈戴大手套。

② 爷爷戴大手套。

③ 小朋友戴小手套。

④ 我戴小手套。

⑤ 阿姨的手套是红色的。

⑥ 奶奶的手套是兰色的。

⑦ 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⑧ 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巩固练习:

读一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小朋友们手冷了,手冷了,戴手套,高高兴兴上学校。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不足:

准备的不充分,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时间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时间有些长,以至于后面幼儿有些仓促,这其间教师有些话应再简练一些,重复话较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误时间。通过反思这些不足,使我深刻领会到教师就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语言表达、丰富的课外知识等,因此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活动中赞美幼儿的成功,幼儿会再还你一个惊喜。教育在于鼓舞和唤醒。

大班谜语儿歌 篇6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习谜语儿歌“pig”,能用“I have…”大声地讲述猪的主要特征。

2、能较正确地讲述谜语儿歌“Kangaroo”。

活动准备:

在黑板的底部画一条长长的栅栏,中间画一条直线将农场一分为二,在农场的左上方分别画太阳和月亮的标记,袋鼠图片。

预设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Horse”,仿编儿歌“Mouse”,练习horse和mouse的发音。

2、复习谜语儿歌“Kangaroo”。

T:(边做动作边念谜语儿歌)I am grey,I have a big pocket…What am I?

T:(出示袋鼠图片)Now,Let is read the rhyme“Kangaroo”。

T&;am C:I have a big pocket,I am …(两遍)

3、边念谜语儿歌“Pig”,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猪的特征,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

T:Now,listen to me carefully and look at the blackboard。

(画两只耳朵)I have two big ears。

(画两只眼睛)I have two small eyes。

(画一个鼻子)I have one big nose。

(画打勾的标记)I say“Oink,Oink”。

What am I?Yes,pig。Follow me,please。

4、音乐游戏“On the farm”

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钢琴、课件、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丁丁

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好!我叫丁丁)继续听听丁丁的自我介绍吧,让我们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课件: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

二、学习歌曲

1、引导前半部分歌词。

提问:丁丁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2、学习后半部分的歌词。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理解并记忆歌词,发现并指出图中的错误,如:四肢脚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词。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节奏问一问。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夸张的动作边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拍节奏。

3、在钢琴的伴奏下轻声学唱歌曲。

4、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

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四、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自由创遍动作,并结伴表演唱。

(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没有尾巴的大马等惊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动作,充分体验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问: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要虚心。

活动延伸:

大班儿歌:蜘蛛结网 篇7

目标:

1、理解并学习儿歌

2、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和表演儿歌

3、体验和小朋友合作的快乐

重点:

学习儿歌。

难点:

有感情的表演儿歌。

准备:

图片,音乐,绳子。

过程:

1、我和绳子做游戏

幼儿能够发挥想象,用不同数量的绳子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图形。

2、讨论蜘蛛与蚊子。

A、出示蜘蛛、蚊子的图片一起说说它们的特点。

B、提问: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转折: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3、学说儿歌。

A、对课件内容提问,帮助幼儿掌握主要句型。

B、朗诵儿歌,以游戏接力的形式熟悉儿歌内容。

4、手指游戏。

1)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能够根据儿歌内容进行手指表演儿歌)

5、儿歌表演

1)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分组表演

活动反思:

第一个大环节,我和绳子做游戏。幼儿能够发挥想象,用不同数量的绳子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老师示范后请大家自主去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幼儿还摆出了潜水艇,有的摆出了汽车,有的摆出了蝴蝶......第二个大环节是儿歌:蜘蛛结网,这个活动是幼儿理解并学习儿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和表演儿歌。谜语游戏,一下子就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抓了过来,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接下来的情境小故事更是将儿歌含义诠释的淋漓尽致。在这基础上,孩子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很高涨。第三个大环节是儿歌表演,我们将手指游戏变成了真人角色表演。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儿歌,孩子们的.兴趣不减。而且儿歌也掌握的很快。

儿歌:欢送大班小朋友 篇8

敲锣打鼓喜洋洋,

哥哥姐姐真漂亮,

胸前红花齐开放。

亲爱的大班哥哥姐姐,

我们热烈祝贺你们,

祝贺你们,

从可爱的幼儿园毕业了。

祝贺你们,

快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亲爱的哥哥姐姐,

你们在幼儿园里,

懂礼貌,爱集体,

互相关心记心里,

你们,勤看书,肯动脑,

故事讲得多么好。

你们,讲卫生,爱干净。

手帕脏了洗得勤,

你们,跑步,跳绳,做游戏。

身体健康有力气。

亲爱的哥哥姐姐,

祝贺你们,

今天你们戴上美丽的红花,

明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亲爱的哥哥姐姐,

我们热烈欢地送你们。

欢送,欢送,

热烈欢送。

欢送,欢送,

大班语言儿歌 篇9

本次团队合作式研讨参与的是儿歌组研讨,选择了大班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在俞老师、胡老师的指导下,对第一次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次实践。现作如下反思:

关键词:教材的挖掘

拿到这首儿歌后,我们对儿歌本身进行了挖掘,主要找到两条线索:一条是蛤蟆大姐的衣裙的变化;一条是蛤蟆大姐的心情变化。

缺陷:

对儿歌本身诙谐、幽默的风格挖掘的不够。

修改:

第一遍完整欣赏,加入对儿歌的感受环节。“这首儿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对蛤蟆大姐随便听取他人意见,没有主见的中心思想的理解。

关键词:环节设计

按照语言活动的范例,将活动分为引题、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中心思想的提升这四个环节。在理解儿歌环节,通过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来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同时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缺陷:

完整欣赏不够,分段理解提问过于单调和死板,有机械记忆的痕迹。

修改:

由一遍完整欣赏改成两遍,在分段理解过程中修改提问方式,从单个提问向连环提问递进。第一段细致提问,往后逐步提升提问的“容量”。

关键词:中心思想挖掘。

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以及对做事要动脑筋、要有自己的主见的理解,是本次活动的情感提升。

缺陷:

原先的教学设计,只在活动最后以提问“你喜欢蛤蟆大姐吗?为什么?”作为对情感的`提升,但是由于之前的铺垫较少,孩子很难感受蛤蟆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缺点。

修改:

小班语言《背诵儿歌》 篇10

模仿操《空气真正好》 早上空气真正好, 我们大家来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 弯弯腰,弯弯腰, 踢踢腿,踢踢腿, 弯弯腰,弯弯腰, 天天锻炼身体好!

模仿操《动物,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 小动物,真可爱, 小花猫,喵喵喵, 伸伸懒腰喵喵喵喵, 小小鸡,叽叽叽, 找到虫儿叽叽叽, 小小鸭,嘎嘎嘎, 摇摇摆摆嘎嘎嘎, 小青蛙,呱呱呱, 跳上跳下呱呱呱.《小小手指》 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嘭嘭嘭,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学跳舞,哒哒哒,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

《寻找春天》

春天来啦!光秃秃的树枝冒出了嫩芽,金黄的迎春花开了,粉红的桃花也开了,冬冬眠的小动物也睡醒开始活动了,天气变暖,农民开始播种了。

《这是什么花》 你知道吗?

正月里迎春花儿开,Rabbit兔子三瓣嘴,迎春花儿人人爱,Crab螃蟹八条腿。迎春花儿处处开,Bird小鸟不撒尿,大地放光彩。

Duck小鸭会凫水。桃花桃花,张开嘴巴,只会笑,不说话,注:语言书所有儿歌背会。

嘴唇红红,像个娃娃。

《脑袋》

Head脑袋圆又圆,头发hair长上边。Face脸儿像圆盘,鼻子nose像小山。

《小嘴》

Face脸儿红又红,眼睛eye亮晶晶。Mouth小嘴把歌唱,耳朵ear仔细听。

《身体》

Leg小腿粗又壮,脚丫foot白又胖。

Arm胳膊真有劲儿,小手hand洗衣裳。

《春风》

Wind风儿轻轻吹,Grass草儿弯弯腰。它说“Good morning.” 早上好,我在做早操。

会唱歌的动物

小班儿歌语言教案 篇11

1、阅读图夹文儿歌,初步感知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正确发准象声词:咚(dong)、叮(ding)、梆(bang)、铃(ling)。

2、了解文字与画面的对应关系,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关系密切的一对物品,并进行简单仿编。

3、体验朋友相见相互接触的亲情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语言,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亲过别人吗?你被别人亲过吗?你被谁亲过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儿歌《亲一亲》。

二、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亲一亲》,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出示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的儿歌画面,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谁亲谁吗?它们是怎样亲的?它们亲一亲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并讲述画面内容。

2、幼儿倾听教师念儿歌,感知儿歌内容。

鼓励幼儿说说:儿歌里说了些什么?谁亲谁?会发出什么声音?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发准象声词:咚、叮、当、梆、铃的读音。

3、教师引导幼儿看图文边年儿歌,边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三、表演创作

1、师生轮流接说儿歌《亲一亲》。

采用轮流念儿歌的方式接说儿歌。

例如:教师先引导幼儿看图念×亲×,教师念发出的声音“×—×—×××”,然后,交换接说。

2、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创编新的相关事物,扩展儿歌内容。

四、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师:刚才许多朋友都亲过了,小朋友你想和朋友亲一亲吗?怎样亲?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仿编邀请舞《亲一亲》,使幼儿感知体验找到好朋友亲一亲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上一篇:语文五年级上学期计划下一篇: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