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吉林安监局

2024-08-22

吉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吉林安监局(精选3篇)

吉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吉林安监局 篇1

附件

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

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方案

为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有效地落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91号)要求,推动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依法治省部署,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系统部门要充分认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切实把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强力抓手,分步骤、分阶段、有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全力做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界定行政执法责任,建立行政执法岗责体系。

1.明晰行政执法职责。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部门“三定”规定明确的职责范围,梳理完善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机构、岗位职责。依法确定内设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责任,明确具体执法责任的主体、期限等。把本部门的法定职权逐项分解落实到内设执法机构、委托执法机构和不同的执法岗位, 同时,要建立与每类执法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体系,列明在实施不同执法职权过程中,对违法或者不当的执法行为应追究的违法责任类型。尽快形成有利于法律、法规、规章执行,科学合理、协调配合的职权配置体系,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实施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和调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以及机构、职能调整等情况,应自相关执法依据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对行政执法权责清单进行调整和公布。同时,加强权责清单的社会监督,切实使行政执法权责清单成为确权清单、晒权清单和限权清单。开展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规定为依据,没有强制性规定作为依据的,不得对企业采取现场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执法措施。

3.加强对委托执法的管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委托执法单位的全面管理,依法委托的应统一确认公布委托执法目录,并在委托机关行政执法权责清单中一并注明受委托组织、委托依据等内容;不符合委托执法法定条件和要求的,要坚决予以清理,收回相关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严禁不具备资格的单位和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安全监管部门委托开展执法活动的,依法对执法活动的后果承担责任。

(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4.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执法资格审查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资格的审查、监督和管理,制定吉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参加行政执法培训、考试,取得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核发的《行政执法证》,未取得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落实行政执法培训考核规定,定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培训,对新录用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坚持凡进必考必训,对在岗执法人员原则上每3年轮训一次。

5.实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本部门执法台账,逐一记录按照执法计划开展执法检查、核查举报投诉所涉及企业的名称、行业领域及相关执法人员,并记明采取现场处理、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措施的情况。执法台账按整理汇总后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10年。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案件要按照有关规定立卷归档,并按规定期限保存。监督检查、举报核查文书要按、分类别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10年。推行通过执法记录仪、录音录像等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2018年底前,省内全面推行并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6.实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深化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在接受上一级主管部门和本级政府考核的同时,要负责对本部门内设行政执法机构及所属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考核。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平时考核与专门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考核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2018年底前,省安全监管局完成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的制定。

7.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全面落实《吉林省安全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办法》,制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明确执法案卷评查范围和方式,细化、量化评查事项和分值。省安全监管局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采取自查、抽查、互查等方式,对各单位行政执法案卷、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执法交流,不断提高执法案卷质量。持续开展优秀行政执法案卷评选活动。

8.实行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逐步规范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档案的建立标准,明确责任人,规范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定期对档案归档、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019年底前,省安全监管局完成全省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制定。

9.实行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及公开裁定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落实规范行政执法案件审理程序,提高案件查办质量。按照一般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在提请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或者集体讨论之前,必须依法经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合法性审核,有关审核文书要随案归档。推行行政处罚公开裁定,开展安全大检查、专项治理时,针对典型案件,可以召集相关企业进行公开裁定。公开裁定要如实记录当事人及相关企业的意见,并形成书面报告,作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行政处罚案件依法需要听证的,公开裁定可以与听证一并实施。

10.实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省有关法律规定,2017年底,省安全监管局完成安全生产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定,统一行政执法工作的尺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综合考量当事人的生产经营规模、违法情节及可能造成的事故危害后果等因素,确保违法行为基本相同的,其处理结果基本一致。

11.实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吉安监管法规〔2016〕179号)要求,通过政府网站或者本部门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等场所,及时公布本部门监管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在每年第1季度公布本执法计划编制及上一执法计划执行情况,按月公布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核查处理情况,及时主动公布随机抽查情况以及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结果信息。

(三)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落实。

12.推进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主要是根据所属行业领域、隶属关系、规模大小、风险等级等因素,对有关企业进行分类,并明确负责监督检查的安全监管部门。涉及行政许可的,要分别明确负责企业有关行政许可行为和日常生产经营行为监督检查的安全监管部门。省级安全监管部门2018年底前完成省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办法制定,明确每个企业的安全监管层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13.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和流程。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执法程序。同时,要结合梳理的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和执法实践,制定科学规范的行政执法流程图,优化执法权力运行程序,简化行政相对人办事环节,提高运行效能。凡有法定程序的,按照法定要求细化流程;没有法定程序的,按照便民原则设置流程。

14.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据本部门执法实际,明确并公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程序、权限、责任和适用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应纠尽纠。应审未审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执法决定。2018年底前,省安全监管局完成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制定。

15.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各级安全监督部门要做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落实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规定,每要将依法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具体行政行为的数量及涉案款项数额,上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

16.全面推行执法计划和“双随机”执法。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科学合理编制执法计划,贯彻落实“双随机”执法要求,对执法计划中的重点企业开展重点检查时,视情况随机确定执法人员,对重点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开展一般性检查时,要随机抽取被查企业、随机选派执法人员。按照有关部署开展安全大检查、专项治理或者突击检查、暗访暗查的,随机抽取被查企业、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同时,要及时调整变更执法计划,存档备查。省安全监管局每年在全省安全监管系统组织开展随机选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执法案卷、及时公布监督结果的 “双随机、一公开” 执法监督巡查,并通报监督巡查结果。

17.实行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将受理及办理行政相对人对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作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规范投诉举报、登记、受理、核查、反馈等工作。通过报刊、网络、发放监督卡等方式统一向社会公布受理投诉举报的范围、电子信箱、热线电话、通信地址等内容,对接到的投诉举报要进行编号登记,并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2017年底前,省安全监管局完成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的制定。

18.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建设。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执法监督平台开展执法监督工作,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管理制度,明确填报内容、工作流程等,借助执法监督平台开展自动预警、主动抽样、重大案件、投诉举报、交办转办等执法监督工作,及时对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中的行政执法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省安全监管局每季度对本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填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集行政执法数据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实现对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人员以及行政执法案件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督。

(四)严明责任问责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

19.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对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完善承办、报告、决定、移送等责任追究制度和程序。从发现违法线索、调查核实违法情况、承办人员提出具体建议、内部层级审核、法制审核以及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等行政执法的整体工作环节和流程,明确划分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具体责任,切实发挥每个环节和流程的作用,有效预防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20.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坚持有案必查、查实必究原则,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倒查机制,对于经投诉举报的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受理未受理、应追究未追究,甚至姑息迁就、袒护纵容的,除严肃追究具体的行政执法责任外,要一并追究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工作要求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要结合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切实将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作为行政执法的根本准则,全面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决防止和纠正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深化、纵深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任务、要求和分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体制,及时消除制约推动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有效落实,切实提高全省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水平。

吉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吉林安监局 篇2

1 加大生鲜乳生产质量管理

对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逐个登记备案, 加强管理。指导奶畜养殖场按照《条例》的规定, 切实做好饲料和兽药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管使用, 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对奶农, 加大奶畜饲养管理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 引导奶农参照有关规程进行奶畜的科学饲养, 生产符合要求的生鲜乳。对奶畜,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强制免疫, 奶畜不符合健康标准的, 所生产的生鲜乳禁止出售。加强奶畜养殖监督管理, 对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禁用物质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绝不姑息。

2 继续深入开展奶站专项整治

在奶站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结合《条例》实施, 强化奶站监管, 确保奶站100%纳入监测范围。对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行为, 要依法从严, 坚决打击, 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根据奶源分布情况, 遵循方便奶畜养殖者、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原则, 科学合理规划设置生鲜乳收购站, 杜绝收购站建设脏、乱、差的问题。严格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经营主体。畜牧兽医站要依据《条例》要求, 对现有生鲜乳收购站逐个进行登记、清理。符合《条例》要求的生鲜乳收购站, 及时发放许可证, 保证生鲜乳的正常收购。不符合要求的, 限期整改, 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 坚决予以关闭。

3 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继续加大饲料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确保全面完成4个100%整治目标。对饲料企业, 严格依法对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进行行政许可审批;对养殖户, 重点加强其自配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全面提高广大养殖户饲料质量安全意识;对饲料市场, 加大监控力度, 严肃查处“三无”饲料产品, 切断非法饲料产品流入养殖环节途径。严厉打击走村串户向养殖户兜售“三无”饲料产品的违法行为, 防止养殖户误用有害饲料。加快建立饲料企业定期巡查制度, 强化日常监管, 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坚决追查到底,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饲料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 督促企业认真执行进厂原料检验、出厂产品检验等质量管理制度, 对于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产整顿, 确保饲料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可控。

4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质量管理

吉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吉林安监局 篇3

沪安监管规科〔2011〕95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行为,建立公平、公开、公正和竞争有序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倡导诚信服务,提高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水平和质量,保障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检测检验 机构管理规定》等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实际情况,市安全监管局制定了《上海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六月一日

上海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行为,依据《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审批程序和资质评审专家管理规则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检验机构),是指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检测检验资质证书,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等技术规范,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影响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设施、设备、产品的安全性能和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危害性等进行检测检验,并出具检测检验报告的专业技术服务中介组织。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人员(以下简称检测检验人员),是指在检测检验机构内从事检测检验工作的专职人员。

第三条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市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负责本市甲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甲级机构)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负责乙级检测检验机构(以下简称乙级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并对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检测检验活动的外省市甲级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以下简称检测检验资质),并在资质有效期和批准的检测检验业务范围内独立开展检测检验活动。

第五条 检测检验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甲级检测检验资质由市安全监管局审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审批、颁发证书;乙级检测检验资质由市安全监管局审核、审批、颁发证书。

第六条 甲级机构可以在全国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及产品的型式检验、安全标志检验、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乙级机构可以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涉及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特种设备除外)在用检验、监督监察检验、作业场所安全检测和重大事故以下的事故物证分析检验等业务。

第七条 申请甲级检测检验资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客观、公正的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二)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和作业条件,其中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三)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机构在编人员总数的7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注册安全工程师和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分别不低于机构在编人员总数的40%、15%和15%;

(四)主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高级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有5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

(五)有满足资质认定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并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六)要求已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同等级其他检测检验机构资质,或者已取得乙级检测检验资质3年以上,且没有违法行为记录;

(七)有正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或者经费保障,注册资金不低于300万元;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申请取得甲级检测检验资质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机构应当于每年5月份或11月份向市安全监管局提出申请,提交《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和本规定所列的相关证明材料,对手续齐全、材料完备的,市安全监管局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预审并决定是否受理。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符合性审查工作,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同时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资质审批机关提交申请材料;不予受理的,应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资质审批机关接到材料完备的申请材料后,将按照相关程序审查、审批、颁发证书及公告社会。

第九条 申请乙级检测检验资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

(二)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和作业条件,其中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施原值不低于150万元;

(三)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机构在编人员总数的60%,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分别不低于机构在编人员总数的30%和10%;

(四)主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与申请业务相适应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技术负责人有3年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

(五)有满足资质认定准则要求的管理体系,并已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六)要求以检测检验为主营业务,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3年以上,且没有违法行为记录;

(七)有正常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或者经费保障,注册资金不低于150万元;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申请取得乙级检测检验资质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请机构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和本规定所列的相关证明材料报市安全监管局,对手续齐全、材料完备的,市安全监管局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预审并决定是否受理。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符合性审查工作,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同时将审查合格的申请材料存档;不予受理的,应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

(二)申请材料审查合格后,市安全监管局安排评审专家对申请机构进行现场评审,评审专家按照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行技术评审并提交资质评审报告;

(三)市安全监管局在接到资质评审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予以认定的,由市安全监管总局颁发资质证书,并于批准之日30日内将批准文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资质审批机关备案;不予认定的,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资质认定决定前,先在“上海市安全生产网”上进行不少于10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申请材料包括(一式两份):

(一)《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

(二)管理文件,即现行有效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初次申请时,并提供最近一次内审和管理评审记录;

(三)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1、机构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框图;

3、机构工作场地平面图;

4、典型项目的检测检验报告;

5、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

6、申请机构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证明;

7、在编人员的技术职称、注册安全工程师证明;

8、技术负责人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测检验工作经历证明;

9、其他资料(如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租用设备协议、已取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其他检测检验资质的证明等)。

第十二条 申请材料的基本要求:

(一)申请机构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按申请表、管理文件和相关证明文件分三类分别装订成册,申请表、管理文件并报电子版一份;

(三)申请材料的打印件、复印件均使用A4白色复印纸,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需加盖申请机构印章。

第十三条 市安全监管局在“上海安全生产”网站上向社会公布取得甲、乙级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名称、业务范围、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事项等信息,并定期变更相关情况。

第十四条 检测检验甲、乙级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换证的,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于期满前6个月,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向市安全监管局提出换证申请。逾期未提出延续申请的,其资质证书自行作废,不得继续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市安全监管局在“上海安全生产”网站上公告注销。

第十五条 检测检验甲、乙级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需要增加检测检验业务范围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于每年5月份和11月份向市安全监管局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检测检验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依据标准、重要试验设备、设施和环境、检测检验方法、授权签字人及授权签字领域等发生变更以及减少检测检验项目时,应当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按照本规定第八条、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向市安全监管局提出申请。

第十七条 检测检验甲、乙级机构因改制或者分立、合并等原因组建新的检测检验机构,其检测检验资质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 检测检验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执业准则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科学、公正、诚信地开展检测检验工作,提供及时、优质、安全的服务,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真实、准确、客观,并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应当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业绩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诚信奖惩制度。

第十九条 检测检验机构承担检测检验项目时,应当向委托方提交有效的机构资质证明,并依法与委托方签订检测检验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二十条 检测检验机构不得伪造、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不得将所承担的检测检验工作转包给其他检测检验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十一条 检测检验收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公开收费项目,合理收费。

第二十二条 检测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规定,具备检测检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应当只在一个检测检验机构中从事检测检验工作。

第二十三条 检测检验人员在从事检测检验活动时,不得泄露被检测检验单位的技术、商业秘密,不得接受可能影响检测检验公正性的资助,不得从事与检测检验业务范围相关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不得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商业性活动。

第二十四条 检测检验人员发现被检测检验的设施设备、产品、作业场所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告知检测检验委托方,并及时向委托方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

第二十五条 本市的甲、乙级机构以及外省市甲级机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检测检验活动时,应当自觉接受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并按下列时间向市安全监管局报告工作并提交电子版材料:

(一)每季度之后10日之内报告工作情况和业绩情况;

(二)每半年之后10日之内报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情况统计表》;

(三)每年12月15日之前报告本的工作总结和下一的工作计划;

甲级机构同时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第二十六条 外省市的甲级机构在本市行政区从事检测检验活动,应将拟从事的检测检验项目到市安全监管局备案。备案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甲级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二)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三)承担本地检测检验项目的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及检测检验人员名单(按照《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附表

2、附表3的格式);

(四)检测检验工作主要业绩表;

(五)本地检测检验项目完成后,应填写《外省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在沪项目工作表》报市安全监管局。

第二十七条 市安全监管局对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甲级机构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甲级机构不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建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新核定或者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

第二十八条 市安全??管局对乙级机构实行年检制度,每年对乙级机构进行监督评审或检查,并将结果上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现乙级机构不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由市安全监管局暂停其部分或全部业务范围,或撤销其检测检验资质,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九条 检测检验机构有以下行为的,依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

(一)检测检验不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

(二)出具的检测检验结果错误,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

(三)检测检验人员未经培训、考核的;

(四)泄露被检测检验单位技术、商业秘密的;

(五)利用检测检验机构的名义参与企业的商业性活动等影响诚信和公正的;

(六)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七)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的;

(八)转包检测检验工作的,分包给没有资质的机构的,设立分支机构的;

(九)阻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的;

(十)不及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

第三十条 检测检验机构和检测检验人员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依照《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安全监管局负责解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情况统计表》、《外省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在沪项目工作表》以及相关表格可在“上海市安全生产”网站“中介机构”栏目查询或下载。

上一篇:申请中银信用卡下一篇:生命之花如何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