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2024-10-15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精选7篇)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1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实施细则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融资担保行业风险,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制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专业化担保机构、事业法人担保机构及社团法人担保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直机关机构“三定”方案规定,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中小企业局)是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全行业的发展规划与监督管理。市、县(市、区)工信部门(中小企业部门)是辖区内担保机构的主管部门。

第二章 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

第四条 在吉林省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除按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注册资本必须是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具体要求为:省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市(州)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县级担保机 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

(二)有符合担保机构任职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担保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具体要求为:公司专职从业人员,省级担保机构不少于14人,市级担保机构不少于10人,县级担保机构不少于6人;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70%,受过金融、法律、经济、财务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或有从业经历、工作经验人员不低于50%。拟任高级管理人员需具备3年以上担保、金融或保险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且个人信用记录良好。

(三)有符合经营条件的办公场所,经营面积,省级担保机构不少于200M,市级担保机构不少于150 M,县级担保机构不少于100 M。

第五条 在吉林省新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除需提交办法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

(一)工商部门签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二)担保机构筹建方案。

(三)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外商投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同时需提供商务部门签发的核准通知书。

第六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应当经监管部门审查批准:

(一)变更名称。

22(二)变更组织形式。

(三)变更注册资本。

(四)变更公司住所。

(五)调整业务范围。

(六)变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

(八)分立或者合并。

(九)修改章程。

(十)监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变更事项。

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事项涉及公司登记事项的,经监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按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七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申请变更事项须提交下列材料:

(一)变更申请报告;

(二)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三)变更注册资本金的,需要提供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股东结构发生变化的,应该提供变更说明。

(五)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审批程序: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的,应向所在 市(州)、县(市)信用担保行业主管部门办理申请,由所在市(州)、县(市)信用担保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初审,初审合格后上报省工信厅。

(二)省工信厅对材料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合格后,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考察,适时召开专家评审会。省工信厅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需延长审批时间的,经省工信厅负责人批准,可延长五个工作日,并将延时理由告知申请人。

(三)省工信厅自作出许可设立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获得许可的申请人颁发经营许可证,并通知所在市(州)、县(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主管部门备案。

(四)担保机构持批复文件及经营许可证办理相关营业手续。

第三章 业务范围

第九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及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承担担保责任的方式和风险分担的比例。

第十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积极创新担保服务和担保产品,从事办法规定之外担保业务的要经过监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风险控制

第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加强担保资金管理,不得抽逃资本金,不得违规使用注册资本金;应按有关规定及时 向监管部门报告注册资本金的使用情况,并配合监管部门对注册资本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设立首席合规官和首席风险官,并由取得律师或注册会计师等相关资格,具有5年以上担保或金融、保险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超出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部分作为一般风险准备金计提。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各市(州)、县(市)下属部门和分支机构,按各自职责,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日常监管工作。

工信部门负责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监督管理与风险处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依法查处违反工商管理法规行为;人民银行负责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认定评级机构资质、管理评级结果质量,并将评级情况作为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重要依据;银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沟通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协助 监管部门做好有关业务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财务监管。

第十五条 省内各级信用担保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信息交流作用,反映行业心声,加强行业形象宣传,并协助监管部门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各项工作。

第十六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在每年7月底和次年2月底前,向省工信厅报送半年和经营情况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等文件和资料。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当在每季度末10日前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快报,每年4月底前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决算。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统计报表依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统计报表制度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积极参与信用评级和专项审计活动。监管部门将通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和专项审计情况,并把信用等级和专项审计情况作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重要评价指标。

第十八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积极组织参与吉林省信用担保行业从业资格认证。成立3年及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取得吉林省信用担保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人数应占全部在职员工人数的50%以上。

第十九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向征信系统报送有关信息,并遵照征信系统相关管理规定,凭拟 受保企业的及企业经营业主的书面授权,在征信系统中查询受保企业及经营业主的信用状况。

第二十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担保诈骗、金额可能达到其净资产5%以上的担保代偿或投资损失,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等重大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领导小组报告。

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领导小组指导有关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制定融资性担保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突发事件。

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置依照《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由省打击金融诈骗工作领导小组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因分立、合并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当经监管部门审查批准,并凭批准文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

第二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由监管部门 予以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解散或被撤销的,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按照债务清偿计划及时偿还有关债务。监管部门监督其清算过程。担保责任解除前,公司股东不得分配公司财产或从公司取得任何利益。

第二十五条 未经批准,违反规定擅自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由工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和年检

第二十六条

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在本实施细则下达后按要求到所在市(州)、县(市)行业主管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申领。省工信厅依据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程序有关规定对其核发经营许可证。

融资性担保机构凭省工信厅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凭年检合格的经营许可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年检。

第二十七条

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申领经营许可证,除应满足本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一)按截止申请经营许可证日期计算,成立时间1年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上一担保额原则上不低于注册 资本金,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及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可降低至注册资本金的70%。

(二)办法公布实施后,不存在主观违反办法相关规定的经营行为。

(三)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 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年检受理时间为每一的3月1日至5月31日,获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需向监管部门申请年检。

(一)经营许可证的年检合格除需满足办法和本实施细则前款的有关规定外,还要满足下列条件:

1、按截止申请经营许可证年检日期计算,成立时间1年及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上一担保额原则上不低于注册资本金,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及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上一担保额可降低至不低于注册资本金的70%。

2、主动接受省工信厅组织的专项审计活动,且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

(二)申请经营许可证年检需提供的材料:

1、监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及复印件(一份);

2、《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年检申请书》;

3、市(州)、县(市)工信部门关于申请年检工作的请示文件;

4、合作银行提供的满足年检合格条件的担保业务证明;

5、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经营许可证年检程序:

1、融资性担保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市(州)、县(市)行业主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年检,由所在市(州)、县(市)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初审,并上报省工信厅;

2、省工信厅依据经营许可证审核条件,作出年检合格或不合格的决定,对经营许可证加盖年检合格或不合格印章,并将经营许可证由市(州)、县(市)行业主管部门返还融资性担保机构。

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工作按照《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十九条 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不符合办法规定的,应当在2011年3月31日前达到办法规定的要求。到期未达到规定条件的,省工信厅将不予颁发经营许可证或办理经营许可证年检。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按办法规定执行。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已超过1 000万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同时还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规模较小,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较低,抵押担保品不足且变现成本较高,经营风险较大且倒闭比例较高等等。这些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成本过高,同时也加大了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并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身为独立第三方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进而促进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然而,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信用等级、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自身又与银企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采取怎样的手段来保障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利益,减少其与银企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就成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一、国内外担保相关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我国七部门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将融资性担保界定为: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从担保机构对待反担保物的要求上来看,融资性担保与信用担保存在很大的不同:通常情况下,融资性担保需要被担保方提供一些反担保物(抵押物)给担保公司,而且还需要办理抵押登记;然而,信用担保则通常只需要由担保公司对企业的整体作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无需被担保方提供抵押物,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被担保方一定的信用额度,然后在授信范围内为被担保方提供担保的行为。从风险角度来看,二者风险有很大区别:对融资性担保来说,就相当于担保公司投资于被担保方,一旦担保公司发生担保代偿,担保公司就可以通过处分抵押物来减少损失,保障自身的利益;而信用担保则纯粹是为了支持被担保方的发展,不要求提供反担保物,一旦发生担保代偿,将不能保障担保公司的利益。

(二)国内外担保相关理论综述

乔治·阿克诺夫(1970)[1]最早提到了担保是弱化乃至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有效机制。基于此,后来学者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框架内发展了融资担保相关理论并取得了相当丰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Robert.J.Barro(1976)[2]在大量分析有关信贷配给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融资担保和银行利率挂钩的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揭示了担保在保障合约执行的同时还会对贷款市场中的利率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J.E.Stiglitz,Andrew Weiss(1981)[3]从银行贷款利率和担保要求两个方面出发,在对信贷配给市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理论模型;之后他们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不对称信息的信贷市场中可以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激励问题,贷款方可以通过不同的贷款利率和担保要求组合来影响贷款申请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贷款申请者争取投资项目的成功。

George Kanatas和Yuk-Shee Chan(1985)[4]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探讨了担保的信号传递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信评价与信号传递担保理论;研究表明当借贷双方对同一贷款项目的评价不同时,借款者通过提供担保不仅能够促进借贷合约形成,而且也能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5]。

张汉江(1999)[6]等从市场风险的角度,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利率必然对应着高风险,具有高风险的项目挤走低风险项目的现象。

付俊文等(2004,2005)[7,8]结合中国担保业现状,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论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建立并完善担保项目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系统,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担保对象确定其相应的担保费率;之后他们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对道德风险激励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建立不对称信息下的正负最优激励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担保企业道德风险。

总之,国外对担保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并且大多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框架下提出的新理论以及基于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担保能够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信贷合约的形成。在大量分析信贷配给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学者们将融资担保和市场利率结合起来,提出了融资担保交易成本理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与激励理论、资信评价与信号传递担保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从这些理论的提出可以看出,担保机构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来自市场的利率风险,来自担保对象的信用风险,来自银行的道德风险等等。本文主要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融资担保机构与银企之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期望对融资担保机构化解银企之间的风险提供可靠依据。

二、不对称信息下直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在担保市场上,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作为借款人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信贷时,具有比银行更多的信息优势,比如:在签订合同以前,中小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在合同签定以后,中小企业可以对贷款资金的投向进行选择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程度等等,这些信息都是银行不容易全面掌握的。此时,如果有担保机构的加入,贷款银行必然会将这些不对称的信息搜索成本转移给融资担保机构。

(二)融资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了获得贷款,中小企业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有的甚至提供一些虚假信息来躲避担保机构的保前审查;第二,融资担保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他们之间也会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因此,为了获得潜在担保对象的信息,融资担保机构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搜寻相关信息,然而当成本大于收益时,担保机构就会放弃搜寻,从而就无法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三)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担保行业本身就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然而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更是加剧了担保机构的风险。其高风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从选择贷款对象来看,由于银行较之于担保机构的优先地位,银行可以直接采取信用、抵质押等措施向符合其贷款要求的企业发放贷款,然而那些需要寻求担保机构提供“桥梁”的,往往是因为资信程度较低、经营状况较差或者是保证措施难以落实等而不能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其次,从对贷款企业的监督条件来看,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在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随时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资金安全,而担保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则离不开银行,仅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图1反映了融资担保机构、债权人(商业银行)以及债务人(中小企业)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非正三角”关系。

(注:箭头指向的一方具有优势信息,背向的一方具有弱势信息)

三、融资担保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时,融资担保机构一方面要与商业银行就担保比例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并且为了控制自身的担保风险,减少因中小企业违约发生的代偿损失,还需要求被担保方提供一定的抵押品进行反担保。那么,融资担保机构降低与银行之间的担保比例,加强对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企业的反担保要求就一定能够减少与银企之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吗?下面我们通过建模来具体分析:

(一)研究的基本假设

首先,本文假定贷款企业具有很多可选择的风险不同的投资项目,并且各个项目的风险函数是连续的。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当融资担保机构向被担保企业转嫁调查费用时,企业可以根据其融资成本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来动态调整投资项目,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项目进行投资,进而满足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

其次,研究还假定企业的每个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都是通过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向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数量均假定为C(此假定是为了简化运算,故暂不考虑企业自由资金的成本),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为η,担保费率为g,贷款利率为r(假定银行贷款利率r以及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率g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1),担保机构转嫁给担保对象的调查费用率为t(t为担保费率g以外增加的调查费用率)(2),此外还假定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金额为W(W为0时,表示企业无抵押),同时以实际承担的担保责任余额(1+r)Cη乘以担保费率g以及担保机构转嫁给企业的调查费用t*(1+r)Cη之和来计算担保费。

最后,我们假定每一个投资项目都只有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项目取得成功时的收入假定为R>0,成功的概率为p,项目失败时的收入假定为0,并且我们发现项目成功的概率p与投资收入R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投资收入R越高,项目成功的概率p越低(3)。

如果企业进行投资,基于上述假定,假设企业投资的期望利润为EY,那么通过推导可以得出企业投资的期望利润函数:

此时,假设企业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期望收入为但是,如果企业不进行投资,那么企业的期望利润EY=0。因此必然会存在一组临界值(p*,R*)使得企业的投资期望利润为0。对于要贷款投资的企业来说,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R≥R*(或者满足p≤p*)时企业才会选择申请贷款进行项目投资。结合以上分析,我们通过联立方程组:

可以求得企业进行贷款投资的临界值:

并且通过项目成功的概率对担保比例以及担保调查费用率求导,可以得出:

在此基础上,我们假定在[0,1]区间上,项目成功的概率p的密度函数为f(p),分布函数为F(p),那么我们求得贷款投资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为:

(二)模型分析

1. 对关于t求偏导得:

2. 对关于η求偏导得:

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1)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即当W>(1+r)C时。

(1)担保机构加强调查。因为说明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与调查费用率t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时,适当地加大调查力度可以促进企业按协议规定选择低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从而使得企业减少逆向选择的行为。这其实和现实情况是一致的,因为当担保对象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并且反担保品的价值大于所需担保的贷款资金时,如果担保对象没有按照担保协议规定使用资金,或者选择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导致投资失败等,担保机构就可以通过变卖反担保品来保障自身的利益,相比之下,被担保企业的损失会更加严重一些;因此,如果担保机构加大调查力度,担保对象对担保资金的使用乃至投资项目的选择方面就必然会更加谨慎,从而减少企业的逆向选择。

(2)担保机构担保比例。因为说明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与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时,适当地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分担比例有利于促进担保对象提高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以及道德风险问题。

这说明在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时,如果此时担保机构要求担保对象提供更多的抵押品,便会削弱由增加承保比例所带来的降低风险的效用;换句话说,担保机构在不提高担保对象的反担保要求的前提下,增加承保比例才可以使其效用达到最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担保对象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2)企业提供的抵押品不足,即0<W<(1+r)C(4)时。

(1)担保机构加强调查。因为说明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与调查费用率t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在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不足时,加大调查力度加剧了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在社会实践中也实实在在地存在这种现象,因为对于担保对象来说,其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低于所需担保的贷款资金,此时如果不按照担保协议规定使用资金,选择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的话,即使投资失败,被担保企业损失也不会太大,投资一旦成功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如果担保机构加大调查力度,只会使得被担保企业增加隐藏信息的动机,从而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风险。

(2)担保机构担保比例。因为说明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与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在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不足时,担保机构增加承保比例不但不会增加项目平均成功的概率反而会促使受保企业选择风险大的项目进行投资,从而加大了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

另外,由于这说明在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不足时,担保机构要求担保对象提供更多的抵押品,会进一步加剧由增加承保比例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受保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时,如果反担保品价值大于担保责任余额,加强对受保企业的调查以及增加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可以帮助担保机构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提供足额抵押品的中小企业少之又少。此时,为了响应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号召而诞生的融资担保机构不得不降低受保企业的反担保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受保企业提供的抵押品价值不足以抵偿贷款金额本息和时,加大对受保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承保比例只会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另觅他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要想办法在不增加调查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多方面途径获得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减少与受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次,尽可能寻找那些对受保企业来说价值更大的反担保品来增强融资担保机构的反担保能力;再次,如果受保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价值有限时,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在不提高银行贷款利率的前提下降低承保比例来降低银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后,在保持承保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对受保企业的反担保要求,也可以通过降低银行的信贷利率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解决思路,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对策建议:

1. 加强与信用评估咨询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期客户档案。

首先,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评估机构的紧密合作,可以在更快、更好地获取企业信用信息的同时极大地降低调查费用,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信用评估机构是获取企业信用资源的专业化机构,它主要通过工商、税务、司法等外围机构进行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然后再通过专业的信用信息评估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按照企业最近3年来的表现来划分企业信用等级(现有企业信用可分为优、良、一般、有限4个等级)。其次,担保机构可以根据每一个前来寻求担保的企业建立自己的信息库,作为以后对客户进行担保的依据。这样也有助于担保机构减少调查费用,同时减少受保企业的逆向选择。

2. 采取反担保措施,向债务人转移部分风险。

在我国信贷担保的实践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除小额流动资金贷款可不要求提供反担保以外,担保机构应有选择地对大额贷款或长期贷款采取反担保措施。为了增强融资担保机构的反担保能力,对那些没有抵押物或者抵押物不足以致于不能提供有效反担保品的受保企业,可以要求贷款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财务负责人以自然人身份与担保公司之间签订无限责任合同,承担一定比例的担保款额连带责任。如在美国的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计划中,在要求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抵押品的同时,还要求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拥有20%以上股份的股东提供个人抵押品。另外,也可以挖掘对于借款者来说价值最大的反担保品,针对被担保人的某些弱点对企业进行制约,同样可以起到降低道德风险的作用。比如对那些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时,可考虑接受企业的专利权、定货单等进行抵(质)押;对个体以及民营企业提供担保时,则可采用“股权质押”的方式;对那些正常经营的企业可考虑采用“设备”作抵押或者用主要的“技术专利”作质押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的道德风险。

3. 建立与银企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对于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我们可以从银行以及受保企业两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应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建立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根据风险的不同确定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范围,比如加拿大是85%,英国是70%,日德是50%-80%,而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对15.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的担保比例是90%,对15.5-75万美元的贷款提供的担保比例只有85%[9,10]。因此,只有在明确银行的贷款责任时,银行才会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调查当中,并且在调查的基础上择优选择贷款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保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第二,建立与受保企业法人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要求贷款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财务负责人以自然人身份与担保公司之间签订无限责任合同,承担一定比例的担保款额连带责任。

摘要:在回顾相关担保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以融资担保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者(银行和中小企业)为研究视角,通过建模分析了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比例担保,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以及融资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调查监控力度的强弱对其担保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中小企业提供足够的反担保品并且该反担保品价值大于担保责任余额时,加大对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增加担保机构的承保比例,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不足以抵偿贷款金额本息和时,加大对受保企业的调查力度以及提高承保比例只会加剧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关键词: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本杰明.M.弗里德曼,弗兰克.H.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Barro R.J.The Loan Market and the Rate of Interest Journal of Money[J].Credit and banking,1976,8(4):439-456.

[3]J.E.Stiglitz,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93-410.

[4]Yuk-Shee Chan,George Kanatas.Asymmetric Valuations and the Role of Collateral in Loan Agreement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85,17(1):84-95.

[5]杨胜刚,胡海波.不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18-126.

[6]张汉江.信贷行为中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5):7-12.

[7]付俊文.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数理分析[J].财经研究,2004(7):105-112.

[8]付俊文,马楠.道德风险与信用担保:博弈论视角的分析[J].西安金融,2005(1):34-36.

[9]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情况[EB/OL].[2004-07-07].信用陕西网站.

浅析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和现状 篇3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33-2

0 引言

自1999年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至今,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担保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程, 由星星点点的带领者到密密麻麻的遍布全国,十几年风雨兼程, 坎坷前行,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方面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下行周期的开始,担保机构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政策扶持,风险化解等问题成了摆在面前的新的挑战和思考。

1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历史

1993年,我国第一家专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由国务院批准成立。1994年,国内第一家地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深圳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我国经济到达谷底,国家作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等经济措施,随之大批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但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程度不足,融资难成为阻碍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于是原国家经贸委经过大量调研,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1999】379号文),明确规定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选定北京、深圳、山西等几个地方作为试点,试点地方担保机构陆续成立,主要以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国办发【2000】59号文),明确提出了担保业的机构准入、资金资助、信用评级、风险控制及政府指导与行业自律制度,随后相关司法解释又对《担保法》进行了细化和解释,提供了更可靠的法律依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1】198号文),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以点带面的政策性、商业性担保机构应运而生,纷纷成立,从而带动了全国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全国性担保体系基本构成。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担保行业的政策和办法, 从制度建设、风险防控、风险补偿、税收政策、行业监管等方面完善和健全担保体系,就这样, 新兴的担保行业开始了蓬勃发展。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性担保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加政府税收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模式主要分为直接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两种,担保机构按性质分为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担保三种。政策性担保机构,如前所述是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而建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的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是民间投资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业务多样化的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发达地区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随着商业担保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快速发展,互助担保发展迟缓。

尽管信用担保体系设计的初衷是提供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但在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度的强大和财政资金的支持的有限性以及行业起步阶段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顺势而生,成为主流,同时为弥补财政担保资金的注入不足,各级政府把方向转向了民间资本,例如90年代末最大的民营担保——深圳中科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就和全国近10个省份的各级政府合资成立了政企合作的担保公司,一些外资也抓住机遇开始进入担保领域,如富登担保公司在各地的相继成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类担保机构以递增的方式发展壮大, 最高时全国达到8000多家,担保额度达到2.5万亿,因背景不同和地域经济特色, 2013年以前各担保机构都经营的风生水起,看起来红红火火,但由于监管措施的不到位,再加上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高、收费较低,不足以弥补费用支出和准备金的提取,大部分担保机构亏损,因此导致违规行为盛行,一些小的民营担保机构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提高担保费率, 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变相操作业务,表外经营、违规担保甚至没有真正的从事担保业务,非法集资、放高利贷。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形势日趋复杂,宏观经济下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民间融资成了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若骨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还款意愿减弱,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抽贷, 甚至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失联、出逃、中小企业的倒闭潮自南向北在国内蔓延,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代偿压力急剧增加,代偿率明显上升,担保机构自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担保机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出现一些挪用企业保证金的违规事件,对当地融资担保环境以及社会、金融稳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整个担保行业市场受到影响。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对担保机构乃至行业的新的挑战出现在面前。

3 对担保机构未来发展的思考

新的形势是对融资担保行业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对于当前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 稳定实体经济的增长,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扶持力度是当前担保行业的重点。如何健康、有序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李克强总理曾批示“要有针对性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由于担保行业的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作为银企 的连接纽带,一头为中小企业增信, 另一头为银行分险,所以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设立专项资金,过桥帮助中小企业按时还贷,及时续贷,加大风险补偿力度,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实现政府和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并对担保机构的损失进行补偿;对政策性担保机构持续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大其担保实力和担保规模,以增加抗风险能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担保机构基本都是微利和亏损的状态,为了长远发展,营改增后应该继续享受减免及各项准备金税前扣除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制度,使担保机构在业务操作上更加顺畅,有法规可依; 组建省级政府控股的再担保机构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发挥其对当地担保机构的增信、分险、规范、引领作用,形成地方再担保体系。

3.2 担保机构自身完善

在经济的新常态下, 担保机构应该调整心态、明确方向、转变方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首先要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制定严密的项目操作流程,风险防控流程,项目决策流程,担保业的专业性极强,需要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虽然担保公司经营的是风险,但需要及时的化解各种风险;其次要创新服务,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产品,在大数据的时代,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 开展互联网金融,充分联合其他担保机构, 对同一项目可以进行联合担保或提供再担保,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各有特色, 针对其各自的经营特点, 实施不同的融资方式和风险控制模式,使客户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服务, 以提高服务效率。

3.3 银行要主动作为

担保机构作为中间纽带, 面对资金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处于弱势地位,银行就成了主角,银行要有社会责任,服务于国家战略,放下架子, 不可只盯着大企业大客户,同时要积极探索银担风险共担的机制,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银行应相应分担部分风险,以加强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双方的责任感,利于银行在监管上采取更有利的措施,不应该把贷款风险全部推给担保机构。银行也应该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当前形势, 制定出更多适合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产品。

3.4 加强行业监管

李克强总理曾批示“要切实完善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有效防范风险。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各地政府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责任,加强合作,强化管理,共同促进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地方监管机构要要因地制宜,严格把关准入门槛和经营许可的审批,加强事中监管,净化行业风气, 使担保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4

融资担保函[201 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近期,多家融资性担保公司陆续发生风险事件,涉及金额大、客户多、影响面广,对当地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融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上述风险事件的爆发虽是个案,但其违法违规的做法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甚至已成为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模式,暴露出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违法违规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监管等诸多问题。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现提示风险如下:

一、主要风险提示

(一)资本金不实风险比较突出。从近期风险事件和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一些担保公司在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后,即通过应收账款、委托贷款或其它投资等方式变相抽走资本金,而后大肆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一旦风险暴露,有关人员即出逃境外,留下巨额风险敞口;不少担保公司将资本金超比例投资或用于发放委托贷款,长期难以收回,蕴藏巨大风险隐患。

(二)挪用或占用担保客户保证金比较普遍。有的担保机构未设立专门账户对客户担保保证金进行管理并专款专用,而是将客户保证金挪用于高息放贷、委托贷款、投资或转为向银行缴纳保证金;有的通过关联企业代担保客户理财等方式,高比例账外变相收取客户保证金或截留客户银行贷款,向客户承诺高额回报,并由担保公司提供相应担保。近期已发生多起融资性担保机构挤占、挪用客户保证金从事委托贷款、高风险投资等活动后,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挤兑风险,不仅给担保客户造成巨额损失,也使融资性担保业务面临巨大风险敞口,严重影响了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三)实际控制人模式和关联交易的问题比较严重。有的投资人通过其他公司代持股份的方式跨区域设立若干家担保机构掩盖其实际控制人身份,这些关联担保公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业务往来关系,还与其实际控制人的关联企业在账外开展了大量的关联交易;有的担保公司通过关联企业虚构交易套取、骗取银行贷款或对民间借贷、理财业务提供担保,因资金链断裂形成风险事件,案发后巨额资金去向不明;有的担保公司股东因个人借款、应付账款、应付承兑款负有巨额债务,甚至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后,担保公司声誉受到严重损害,担保业务无法正常开展,面临破产清算。

(四)以委托贷款等方式掩盖代偿风险。有的担保公司对担保业务中出现的代偿不是按规定履行正常的代偿手续,而是通过向担保客户发放委托贷款置换银行贷款等方式掩盖代偿风险。

二、加强监管和开展风险排查

(一)切实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风险监管。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切实履行职责,督促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门重视并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对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依法合规经营和风险状况进行分类监管。风险底数不清、风险隐患较大的地区,应暂停批设新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措施应限于依法合规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涉嫌违规经营的高风险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同时,建立和完善辖内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防范并及时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二)开展风险排查。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当前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风险状况,以近期暴露的风险事件为鉴,举一反三,组织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尽快开展风险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堵塞风险漏洞、排除风险隐患。

1.风险排查方式、范围和重点。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对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自2011年3月31日至2012年3月31日期间发生的资金变动情况和担保业务情况进行排查。内容方面包括资本金不实、违规运用资金、挪用或占用客户保证金、以委托贷款方式掩盖代偿等行为,以及非法吸存、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注意理清股权结构、关联关系、第三方代持情况及实际控制人情况,对股东背景比较复杂、关联企业较多的机构提高警惕和敏感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必要时依法采取收缴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等措施;对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市场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撤销;对涉嫌抽逃资本、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已经实施风险排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使用已经完成的排查结果,但是被排查的经营期间加总不应少于一年,排查内容应包括本通知规定的排查重点。

2.风险排查时间和情况报送安排。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12年10月底之前完成辖内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排查工作,并于1 2月底前将排查情况报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将组织对该项工作进行抽查督导。

特此致函。

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

(中国银监会代章)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5

2013江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审指引

第四条担保机构年审需提交以下纸质材料

(一)年审基本情况表;

(二)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贷款卡年审凭条、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开户许可证及其印鉴卡的复印件;

(三)2013经营情况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机构概况、公司治理结构、担保业务开展情况、代偿风险情况、获得奖励或补助资金情况等;

(四)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证明。包括相关银行授信批复文件、担保合作协议和各相关银行盖章确认的担保业务明细表和在保责任余额汇总表;

(五)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包括担保机构在银行全部账号清单及2013年四个季度末银行对帐单(加盖银行公章)。已签订托管协议的担保机构需提供托管银行出具的2013年托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六)客户担保保证金规范管理及使用情况报告。包括客户担保保证金专户账号及2013年流水清单(加盖银行公章);除用于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外,是否有用于其他用途 1的情况;担保责任解除后,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及时将客户保证金退还客户情况;

(七)对外投资情况。包括对外投资企业明细和金额,以及投资协议书或合同文本;

(七)银监会2013机构概览和统计报表(G1-G5);

(八)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表,以及2013变更和重大事项情况报告;

(九)经省内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13审计报告。

(十)监管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七条第二批年审时间安排

(一)提交年审材料。4月20日至5月10日,各担保机构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交年审材料。

(二)初审。5月20日前,县级监管部门对担保机构年审材料进行初审,并向设区市金融办报送年审初审意见。

(三)复审。5月31日前,各设区市金融办对担保机构年审材料进行复审,向省政府金融办报送年审复审意见。

(四)整改。年审基本合格的担保机构按照市、县(区)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并经验收合格,设区市金融办向省政府金融办提交整改到位报告,最终日期不得超过6月30日。

(五)签订托管协议。年审不合格的担保机构与所在设

区市金融办、托管银行签订注册资本金全额托管协议,提交省内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托管资金验证报告,最终日期不得超过6月30日。

(六)审核。7月31日前,省政府金融办对各设区市金融办复审意见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七)网上公示。8月10日前,省政府金融办在江西省政府信息公开频道、中国江西网金融频道将通过年审的担保机构名单进行网上公示。

(八)发证及通报。8月20日前,根据省政府金融办审核意见,市、县(区)监管部门向当地工商、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通报年审情况,并在当地权威报刊、网络等媒体上通报年审结果。8月30日前,省政府金融办对当年经营许可证到期且公示无异议的担保机构换发经营许可证,向省工商局、江西银监局及各驻赣金融机构通报年审结果。

第八条审查结果分以下三种类型

(一)合格。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2013年监管部门未接到任何举报电话,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年审评价为合格。

(二)基本合格。有下列三条(含)以内情形,且在限定期限内整改到位并经验收合格的,年审评价为基本合格。

1.经营许可证载明内容与工商营业执照不一致;公司外

部标识、宣传资料等与经营许可证载明内容不一致,未在明显位臵对外公布依法合规经营承诺和举报电话的;

2.担保费率(包括担保费、评审费、理财费等)存在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50%的;

3.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不符合《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的;

4.除担保代偿等合理情况外存在其他应收账款,但金额小于注册资本金2%或低于100万元的;

5.未将客户保证金用于除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以外其他用途,但未专户管理的;

6.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倍的,对单个被担保人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0%的,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15%的,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净资产30%的;

7.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低于当年担保费收入50%,担保赔偿准备金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

8.除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外,对外投资高于净资产20%的;

9.为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的;

10.担保机构发生《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江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情形,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臵,但尚未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不合格。同时存在本指引第八条第二点所列情形四条(含)以上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年审评价为不合格。

1.拒不参加年审的;

2.存在问题拒不按要求进行整改或限期整改不到位、经验收不合格的;

3.除担保代偿等合理情况外存在其他应收账款,金额大于注册资本金2%且高于100万元的;

4.2013年季末平均在保责任余额低于注册资本金1倍的;

5.将客户保证金用于除合同约定的违约代偿以外其他用途的;

6.存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违规开展委托贷款,以及账外经营、高息借贷、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

7.担保代偿率过高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8.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江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所列变更事项的,特别是擅自变

更最大股东,擅自变更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9.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臵重大风险事件,并造成恶劣影响的;

10.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九条年审不合格且未签订托管协议的担保机构必须签订注册资本金全额托管协议,限期向所在设区市金融办提交完整的托管协议并经审查托管资金足额到位。否则,省政府金融办取消其继续从事融资担保业务资格,要求其退出融资性担保行业(年审不合格且已签订托管协议的担保机构按此情况处理)。市、县(区)监管部门负责收缴经营许可证原件。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6

鲁金办发„2010‟10号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关于印发《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

审批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各市金融办:

为进一步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审批工作,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审批程序和申请材料要求,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36号)和《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鲁金办发„2010‟9号),省金融办制定了《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审批工作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金融办要充分认识做好重新确认和申报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以贯彻落实《指引》为契机,牢固树立审慎经营、审慎监管理念,加快完善监管体系,加快推进规范整顿工作。要按照先易后难、优胜劣汰和标准不降低、程序不简化的原则,按计划有序推进现有公司的重新确认工作。对暂行办法实施前已经设立并经规范整改到位拟予保留的公司,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2家资产质量高、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优良和所在市、县(市、区)审慎监管职责到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优先启动重新确认工作。对申报新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市金融办应及时开展申报辅导工作。要高度重视重新确认和申报辅导工作,依法按规定有序进行,并及时与省金融办沟通情况,确保各项工作健康稳步推进。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 审批工作指引(试行)

根据《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审批工作指引如下。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工作程序

(一)申报准备

1、确定发起人(出资人)。发起人(出资人)应当符合《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

2、履行法律手续。全体发起人(出资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签订发起人(出资人)协议书,同意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确定拟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和股本结构,明确发起人(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成立组建工作小组并授权组建工作小组(以下称“申请人”)履行组建工作职责。

3、制定组建方案。申请人对拟设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制定拟设机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形成组建工作方案。

4、预先核准名称。申请人向有名称核准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5、起草章程草案及各项规章制度。申请人按照《公司法》、《暂行办法》、省金融办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起草融资性担保公司章程草案,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章程内容参照省金融办制定的《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章程(范本)》。

6、准备相关资料

(1)自然人股东、拟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简历。

(2)持有注册资本5%以上的股东的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3)企业法人股东最近两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4)企业法人的有权机构、社会组织主管部门同意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出资入股的决议及其有效证明文件。

(5)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6)当地监管部门出具的辅导意见。包括辅导情况、风险处臵责任承诺以及对材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审查等内容。

(7)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7、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

(1)申请人就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人选与市金融办进行沟通。

(2)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材料报省金融办。

(3)参加省金融办组织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考试。

8、召开创立大会(股东会)。在收到省金融办关于融资性 担保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批复后,选举董事、监事,确定拟任高级管理人员,审议通过组建方案、章程草案及相关制度。

9、验资。发起人(出资人)认缴全部出资额后,申请人聘请法定验资机构进行验资,出具验资报告。验资报告可于申请人将申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有关材料上报省金融办后5-10日内提交。逾期未提交的,视为自动撤销设立申请。

(二)申报辅导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监管部门申报,上报有关申请材料,各级监管部门按规定进行申报辅导。

1、拟在县域范围内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申请人向拟注册地县级监管部门申报,由县级监管部门辅导,并出具辅导报告后报市金融办。辅导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

市金融办自收到完整申报材料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申报辅导,并出具辅导报告,报省金融办。

2、在金融创新示范县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由县级监管部门辅导,并出具辅导报告报市金融办备案后,报省金融办。辅导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

3、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在省内、市域范围内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申请人向拟注册地市金融办申报,由市金融办辅导,并出具辅导报告,报省金融办。辅导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

4、由省财政、省属或中央驻鲁企业出资设立,拟在全省 范围内开展业务的,申请人向省金融办申报,由省金融办辅导。辅导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

5、涉及政府出资的,应在报省金融办的同时,将申报材料有关内容报省财政厅备案。

6、申报辅导期间,市金融办应适时与省金融办沟通辅导情况。

(三)审查批准

1、受理

(1)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时,经办人员应当出示单位介绍信和合法身份证件。

(2)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的,省金融办在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

2、审查

(1)省金融办在审查过程中,认为需要申请人对申请材料作出书面说明解释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书面说明解释。

(2)省金融办在审查过程中,认为有必要进行核查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①要求申请人作出书面说明;

②要求负有法定职责的有关中介机构作出书面说明; ③委托有关中介机构进行实地核查; ④直接进行实地核查。

3、审批(1)对同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下发批复文件,颁发经营许可证。对不同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下发不予批准的批复文件。

(2)批复文件和经营许可证由申请人自行领取,或以公告等方式送达申请人。

4、省金融办审查批准的时间为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4日内。14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分管主任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以下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①需要申请人对申请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书面说明解释的,自书面意见发出之日起到收到申请人提交书面说明解释的时间,但最长不超过30日。

②需要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的,自作出核查决定之日起到核查结束的时间。

(四)公示。对省金融办批准并颁发经营许可证的,通过在省金融办互联网站上或在指定的公开发行报刊上公布。

(五)登记开业

1、申请人自省金融办颁发经营许可证之日起,持经营许可证在1个月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2、申请人领取营业执照后5日内,应向省金融办和所在地市金融办或县(市、区)监管部门报告,3个月内依照有关规定开业,并在开业5日内向省金融办和市金融办或县(市、区)监管部门报告。

3、未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不得办理任何融资性担保业务,逾期未开业的,由市金融办收回经营许可证,转送省金融办。

二、设立申请要件

1、市金融办或金融创新示范县金融办的辅导报告。

2、设立申请登记表。按照省金融办制定的《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申请审批登记表》填写。

3、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至少包括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设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等。

4、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内容包括经营机制、目标市场、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利润分配预案、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准备金提取方案等。

5、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内容包括通过公司章程草案,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决议等。

6、公司章程草案。应当包含《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

7、股东名册

(1)企业发起人(出资人)名册。包括发起人(出资人)名称、企业法人代码、住所、成立日期、注册资本、拟入股金额及占总股份比例、净资产比例、上一盈利状况、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2)自然人发起人(出资人)名册。包括发起人(出资 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拟入股金额以及占总股份比例。

(3)社会组织发起人(出资人)名册。包括发起人(出资人)名称、法人代码、住所、注册资金、拟入股金额、占总股份比例。

8、发起人(出资人)协议书。内容包括总则、经营宗旨、机构性质、名称、住所、业务范围、注册资本、股本结构、发起人(出资人)入股金额和占总股份比例、发起人(出资人)权利和义务、主动声明关联入股的义务(约定:如果存在任何隐瞒,则该发起人、出资人在本公司的投票权受到限制)。全体发起人(出资人)应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自然人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签字)。

9、企业法人的有权机构同意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出资入股的决议。社会组织主管部门同意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出资入股的决议。

10、企业法人关于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性、其本身及关联企业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入股情况、关联企业向境内其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情况(包括所持股份与股份比例)以及企业法人提供上述材料真实性的书面说明。

11、发起人(出资人)承诺书。内容包括:自愿出资、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所提供材料真实、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不抽逃资金、不非法开展金融业务、不非法集资等。

12、股东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应提供人个简历、身份证复印件、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公安部门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企业法人股东应提供企业基本情况介绍、营业执照复印件、最近两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持有注册资本5%以上的企业法人股东的资信证明。

13、境内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出资人),应提供其注册地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14、拟任法定代表人个人简历及公安部门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15、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明。

16、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需附银行进帐单)。

17、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18、营业场所证明材料。

19、公司治理和主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有关组织机构的议事规则、财务、信贷、审计、人力资源、安全保卫等制度。

20、发起人大会(出资人大会)同意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以及成立筹备工作小组并授权其履行组建工作职责的决议。

21、省金融办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三、外商投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有关要求

(一)投资者资质条件

1、鼓励外商来我省与省内企业法人合资设立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持股比例一般不超过50%。

2、外商必须资信良好,符合商务部门外商投资要求,净资产总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

3、省内企业法人投资者必须资信良好,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二)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

(三)申报程序

1、申请人按程序向监管部门和商务部门提出设立申请,分别上报省金融办和省商务厅审批。向监管部门提交的资料是指《暂行办法》规定的除验资证明以外的其他资料。

2、申请人持省金融办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到省商务厅办理外商投资批准证书。

3、申请人持省金融办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和省商务厅颁发的外商投资批准证书,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4、经批准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完成工商注册之日起6个月内,注册资金应全部到位,并将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送省金融办、商务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审核备案,经省金融办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经批准的业务。

四、对《暂行办法》实施前担保机构审批的有关要求

(一)基本程序

1、《暂行办法》施行前已经成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由各市金融办统一组织规范整顿。

2、对经过规范整顿达到要求的,由市金融办组织进行确认,同时出具规范整改报告,分阶段分批次集中报省金融办审 核。

3、对经过省金融办审核通过的担保公司,由各市金融办、县(市、区)监管部门组织进行申报辅导。

4、组织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省金融办组织的任职资格考核考试,对通过任职资格考核考试的办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明。

5、以市为单位,统一出具批后监管及风险处臵承诺书,加盖市金融办公章后,将申报材料报省金融办。

6、省金融办按规定进行审核,作出批复决定,并颁发经营许可证。

7、对经过规范整顿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书面告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二)确认要件

1、融资性担保公司自查自纠整改报告。

2、市金融办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报告。

3、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确认登记表。

4、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需附银行进帐单)。

5、实际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证明。经协作银行盖章确认的2009、2010年与银行开展业务合作记录以及有关银行授信批准文件。

6、从事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报告(包括对外投资情况)。

7、经营管理规范化建设报告。内容包括有关组织机构的 议事规则、财务、信贷、审计、人力资源、安全保卫等制度,以及提取、管理使用各项准备金等情况。

8、股东名册及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公安部门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企业法人股东应提供企业基本情况介绍、营业执照复印件、最近两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持有注册资本5%以上的企业法人股东还应提供资信证明。9、2009、2010年上半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担保余额变动表)。10、2009年完税(免税)证明。11、2010年工商年检证明。

12、县级以上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具的机构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无重大危害地方公共安全事件的证明;机构无违法经营和不良信用记录证明;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无犯罪记录证明。

13、公司对材料内容和有关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须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14、省金融办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三)申报辅导要件

1、市金融办辅导报告、批后监管及风险处臵承诺书。

2、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内容包括经营机制、目标市场、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利润分配预案、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准备金提取方案等。

3、公司承诺书。内容包括:股东自愿出资、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所提供材料真实、履行股东权利和义务、不抽逃资金、不非法开展金融业务、不非法集资等。

4、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明。

5、融资性担保公司法人执照及章程(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公司章程应当包含《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

6、省金融办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四)对《暂行办法》实施前已经成立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申请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按照《暂行办法》和本指引有关规定申报,经省金融办审查批准后,凭省金融办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五、审批要点

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组建工作的政策指导,严格按照设立标准和程序受理申请材料,并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审查:

(一)申请材料要件齐全,格式符合要求。

(二)拟设立机构符合规定条件,可行性分析论证充分,业务发展规划周密详实。

(三)发起人(出资人)履行的法律手续合法有效,其股东会议、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各项决议程序完备、内容合法合规。

(四)章程草案合法合规,内容完备可行。

(五)股东符合规定的条件,股本结构符合监管规定。

(六)法人股东近期财务状况、自然人股东资信状况良好。

(七)拟任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任职资格条件。

(八)从业人员具备从业资格。

(九)验资报告符合法律规定,约定的审计内容完备,验资机构资质合法。

(十)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营业场所证明材料齐备。

(十一)公司治理合理,组织架构清晰,内控制度健全,高级管理人员配备合理。

六、有关事项说明

(一)组织形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遵循《公司法》规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为避免股权结构过于分散,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的,鼓励股东由20个以下组成;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的,鼓励发起人有2人以上50人以下,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二)机构名称。应当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

(三)注册资本。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一般应为一次性足额缴纳。

(四)第一大股东或主发起人。融资性担保公司第一大股东或主发起人除应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外,其持股比例一般不低于30%,且第一大股东或主发起人所在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设立分支机构和变更事项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参照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融资性担保公司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除应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外,一般应当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外商投资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变更及设立分支机构,有关批复需抄报融资性担保公司或分支机构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人民银行。

(六)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省内设立公司的要求。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法人以招商引资名义来省内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需有拟注册地招商部门的招商引资证明,按照《暂行办法》和本指引有关要求办理。

(七)其他

1、本指引所称“日”均指工作日。

2、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工作程序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同时进行。

3、涉及融资性担保公司其他需要省金融办审查批准的事项,参照本指引执行。

七、申请材料格式要求

(一)版面要求

1、申报材料一律采用标准A4规格纸张(需提供原件的历史文件除外)。

2、申请材料须用中文简体仿宋GB2312小三号字体书写。

3、申报材料除有关材料复印件及个人签名使用黑色或蓝 黑色墨水填写外,一律打印。

4、申报材料要版面干净、整洁,不得涂改。

5、申报材料的复印件应当清晰,有公章的应加盖公章。

6、如需提供原件的历史文件是以英文书写的,应附中文译本,且以中文译本为准。

(二)装订要求

1、申报材料应按设立申请要件所列顺序装订成册,并附材料目录。

2、申报材料需提供一式3份,其中正本1份,副本2份,正副本内容一致。

3、申报材料应采用活页装订,且各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分隔标识。

4、申请材料的封面和侧面应标有“关于设立×××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材料”、“关于设立×××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的申请材料”、“关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的申请材料”等字样。

(三)电子辅助申报要求

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申请审批登记表和规范整顿确认登记表,以及其他按规定需要电子申报的材料,需附带光盘。

附件:

1.《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审批流程》; 2.《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申请审批登记表》; 3.《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确认登记表》。

主题词:金融 担保 指引 通知

抄送: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法制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监局,青岛银监局

吉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办法 篇7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担保行业规范管理的缺失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 但是在担保公司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 相应的行业管理不到位。2010年3月,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银监会等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旨在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业管理。另外, 到2011年3月份, 各地加强对融资性担保行业进行整顿和规范管理。但是该文件并没有对各地方主管部门进行明确规定, 而是让地方确定管理机构和制定实施细则并上报。地方各个主管部门并没有充分了解担保行业的底子, 对担保行业监管落实不到位。另外, 经过整顿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依旧存在超范围经营, 非法经营现象, 甚至出现直接从事民间理财和民间借贷业务, 导致融资性担保公司问题重重。

(二) 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意识和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和规模的日益扩大, 担保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的增大, 公司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尤其是优秀的具有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目前, 融资性担保公司高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融资性担保公司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担保行业高杠杆的经营特点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没有充分认识到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防范公司金融风险的关键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通常利用专门的风险控制部协调和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 没有重视财务风险的源头并加以控制。

(三) 担保公司的经营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

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营范围规定能够有效的控制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但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尤其是商业性质的担保公司由于财务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存在严重的超范围经营和非法经营活动, 造成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并未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 但仍存在资金拆借、流动资金借款、票据贴现、短期资金融通、受托委托贷款、为关联企业担保或融资、对外投资等超出业务范围的经营行为。担保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超范围经营甚至是非法经营会造成担保公司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催生许多担保公司从事盈利性强但风险更高的业务, 造成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超出经营范围的投资、理财活动, 给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风险。

(四) 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

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寻求企业发展资金通常需要进行融资担保。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性有待提高, 而企业为了尽快的取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 经常出现编造经营资料, 修饰会计信息数据, 弄虚作假以获取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任, 给融资性担保公司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而担保公司的会计师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局限, 存在与被担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不可能对各个行业和各种担保物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并且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各种可能的担保风险难以有效的进行控制和规避。例如, 会计师难以对企业提供的担保物的价值进行确切的估值, 也不明确该担保物是否用于其他担保或者抵押, 这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所面临的固有风险。因此, 融资性担保公司依赖于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审计。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担保公司往往出现短视行为, 关注企业短期的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的提升以及市场份额的增加, 对担保企业的会计信息和经营数据的审计缺乏足够重视, 造成审计缺乏严格性, 造成审计质量不高。

二、解决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

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因此, 担保公司应该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内部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会计核算制度, 另外, 应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定期的外部审计,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包括资本风险、资产质量风险、受托业务风险、分支机构风险、流动性风险、委托业务风险等。明确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权限、程序、应急方案以及具体措施。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最小化, 促进财务风险控制质量提高。具体而言,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该保证资本规模与业务规模的协调一致性, 通过合理的构建和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提高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开展担保业务时, 应该加强对担保业务的地区、时段、客户、产业等限额控制, 降低融资担保业务的集中性风险, 对各类型的担保额度进行调节控制。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进行自有资金投资时, 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对债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保证公司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促进企业流动性风险的降低。公司在加大自用固定资产投资时, 应该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账目处理, 在融资性担保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不能够采用评估价值的方法随意进行账目调整, 保证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二) 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管理

通过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够直接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当前,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行业危机。因此, 公司为了防止经济效益的大幅度下滑或者业务量的减少, 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抵御风险、进行战略调整以及转型升级获得机遇和空间。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加强财务成本管理, 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对提高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还能够促进公司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高, 促进公司的议价空间的增加, 为公司实施灵活性的价格策略、扩张市场占有率、提升市场份额具有重要影响。在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设, 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 加强对公司成本费用的全过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具体来说, 首先公司应该严格控制日常的成本费用开支, 降低开支范围和标准, 加强对成本费用开支的审批授权。其次, 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控和管理, 严禁人为的非法的调节公司利润。再次, 加强预算的编制、考核、分析、强化成本控制的执行, 加强对成本执行的监督, 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和控制, 强化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另外,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该重视投入与收益的比例, 严格控制费用预算, 加强对企业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支出的监督和约束, 通过严格的报销审批程序、明确的费用支出范围, 实现公司成本费用的合理降低。

(三) 提高对财务规范重要性认识

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因此,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一定要重视财务规范的重要性。融资性担保公司应该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业务的财务监管, 首先应该严格执行风险准备金提取的相关要求, 通过提足相关准备金, 防范经济下行风险和集中性代偿发生, 为防范大幅度的经营业绩下滑做好准备。另外, 应该加强担保公司的流动性管理。通过宏观经济的分析结果以及不良率的预测, 保证担保公司适量的货币资金以及货币性资产, 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资产组合管理, 在兼顾担保公司流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 加强担保公司高素质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培养

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和规模的日益扩大, 担保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的增大, 公司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因此, 公司应加强对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定期的培训和轮岗, 促进财会人才对担保公司业务流程的了解。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财务管理规范性的认识。积极吸引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培养财务管理团队, 提高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战略发展。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和“三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因此, 必须重视和加强担保公司的财务管理, 提高担保公司的财务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风险管理, 推动融资性担保行业构建规范完善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牛成立.促进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金融, 2010.

[2]罗志勇, 谢洁华.商业性担保机构经营研究与思考[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1 (04) .

[3]张吉光, 陈亚楠.关于担保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思考[J].海南金融, 2010.

上一篇:改革教学模式 挖掘创造潜能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珍宝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