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_读后感

2024-09-21

前赤壁赋_读后感(共10篇)

前赤壁赋_读后感 篇1

透过<<前赤壁赋>>看苏东坡

-----读<<前赤壁赋>>有感

读过苏轼文章和诗词的,少有能不被他诗词中的气魄所震撼的,不被他文章中的情怀所触动的.他的诗词就如同浩浩的大河,奔流在这一片黄土地上,永不止息.他的文章就如同陡峭的高山,伫立在那里,让后人叹为观止.我读了苏轼的《前赤壁赋》,就在他为我所展现的那一副风清月明的赤壁图中,我看到了一个豁达,忠心的苏东坡.一个与众不同的苏东坡.我看见他就在这浩浩烟波里,举酒属客,然后笑问,而又何羡乎.我不禁为他而发出感叹这是怎样的一个达观的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在他梦想的翅膀被残忍地折断之后,这样的大变故之后怎么还能这样淡然地说笑.其实那悲凉的箫声,愀然的神情,他的心中迷惘和愁绪本应像淡淡的月色一样,蒙蒙的水汽充斥在他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当客问而今安在哉时候,他的心中也一定也有同客一样的悲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明月而长终.然而是他的达观他的博学给了他答案,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的一个苏轼如何不令人折服? 我又听见他在浅浅的月光下轻轻地唱,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仿佛是窥探到了他内心无尽的悲哀,一心忠君报国,奈何奸佞当道.然而就在此时,他还盼望着那昏庸的君主能记起他.他应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吧.不然美人怎么会都不止在水一方,而是在天一方,那样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道阻且长.他又怎么能够得到呢?然而他对君的忠,对百姓的爱,用怎能让他忘记他的梦想.这样的一个苏轼又怎么不令人敬佩?

透过《前赤壁赋》上古老的汉字我仿佛见到了千百年前的那个场景.在如水的月色下,习习的清风中,苏轼驾着那一叶扁舟,在浩浩的江面上,享受着属于他的清风明月,和着箫声轻轻的唱歌,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却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

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苏轼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前赤壁赋》作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黄州编管期间。1079年,他因所作诗文语涉讪谤,被逮入狱,备经严勘,几经死地。次年被贬黄州,过

而作此赋。他在黄州所作的诗中曾经描写过此时的困苦心情:“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受这种政治斗争的严重打击和直接刺激,升起在苏轼心底的主体情绪,便是那忧患人生的浓浓苦闷。这在他同时期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过明显的袒露:大江东去的澎湃浪涛,冲刷走了千古风流人物的辉煌业绩;而现实环境中的我,更是“早生华发”和深慨于“人生如梦”了。不过,《前赤壁赋》似乎并不如此低沉。文章一开始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

者。

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瞬时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生命的无法捉摸和无法把握,陷入迷茫和惆怅当中。

但是最后,就眼前的景物,作者自己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出豁达情怀,流露出随缘而适,随遇而安的思想情绪。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作者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自己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前赤壁赋<>读后感

(一)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其中一段,反复诵读,颇感包含着某种真理,初具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内容如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作者有感于天地之美、山川之丽,对自然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亦感悟颇深,设使当时,苏东坡顺其感悟,发展开来,说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缆线,逐渐延伸、发展、导引出一个系统的光明工程。当时,作者并未意识到他的这种朴素的、朦胧的唯物史观,就象当年曹雪芹原创《红楼梦》时,并未意识到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有所抨击和鞭笞一样,否则,我们这些后人一提哲学的源头不该是西方的先哲先贤,岂不哀哉。

联想到我们自身,经过临床的历练,潜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获、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的蛛丝马迹,那么,感悟和收获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你永远站在你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嘘、一些感慨、一声叹息。如,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解磷定胃内给药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观察》发表于《护理学杂志》上,限于当时条件,未作进一步的探讨。2003年,省护理专家来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建议设立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索时,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于2002年在河北省鉴定。

与其明日无悔,不如今日无憾,每一个收获都是一条绵延的蛛丝,你可能以此为契机,细细编织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为诱饵,使数不清的污垢和尘埃封存着你的灵魂,由此,印证了哲人们的箴言: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

前赤壁赋读后感

(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通过苏子和客人的对话,表达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习《前赤壁赋》,我觉得人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里,都应该乐观的面对人生、充份地享受生活。像苏轼那样,既不用羡慕长江没有穷尽,也不用哀叹人生的短促。因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经历的,所以我们就不用哀叹这短促的人生;假如万物和我们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那没有穷尽也是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了!既然人生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珍惜这短促的人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珍惜这短促的人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习好知识和本领,为将来打好基础;其次,应该正视<>挫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枉度这短暂的人生。而不应该自私自利,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否则,等待你的也将是像希特勒那样的遗臭万年。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其实,要让自己不浪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不仅仅可以要自己名垂青史,(<>)还可以让自己活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正如一个人所说:“有的人他活着,但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我们的一生就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做事,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个平凡的公民。一生中所做的事只要对百姓有利,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你的一生也就是为人类进步和为百姓谋利的一生,为不愧对人生的一生。

<>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永恒。

前赤壁赋读后感

(三)这个星期的语文课上了《前赤壁赋》,这篇古文让我感触颇深!

夜游赤壁,虽怡然但却苦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而东坡毕竟是个胸怀旷达之人,他放情山水,随缘自适,不禁令人钦佩。

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苏轼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读《前赤壁赋》有感

苏东坡为宋朝豪放派词风的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视野广阔、个性鲜明、意趣横生,其赋一如其词,力改堆陈铺就之风,直抒胸臆、娓娓道来,看似随手拈来,实则深思熟虑。其中《前赤壁赋》在托物咏志、借景抒情方面堪称一绝。其中一段,反复诵读,颇感包含着某种真理,初具辩证唯物主义的雏形。内容如下,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呼!„„唯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作者有感于天地之美、山川之丽,对自然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亦感悟颇深,设使当时,苏东坡顺其感悟,发展开来,说不定就此能挖掘出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缆线,逐渐延伸、发展、导引出一个系统的光明工程。当时,作者并未意识到他的这种朴素的、朦胧的唯物史观,就象当年曹雪芹原创《红楼梦》时,并未意识到他的作品对封建制度有所抨击和鞭笞一样,否则,我们这些后人一提哲学的源头不该是西方的先哲先贤,岂不哀哉。

联想到我们自身,经过临床的历练,潜移默化中也曾略有得失、略有收获、略有感悟,有了感想,不能及时捕捉灵感的蛛丝马迹,那么,感悟和收获如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你永远站在你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徘徊,留下的是一片唏嘘、一些感慨、一声叹息。如,早在10年前,笔者就写过一篇题为《解磷定胃内给药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观察》发表于《护理学杂志》上,限于当时条件,未作进一步的探讨。2003年,省护理专家来我院考察工作,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建议设立科研课题,进行网上检索时,被告知此科研由他人于2002年在河北省鉴定。

与其明日无悔,不如今日无憾,每一个收获都是一条绵延的蛛丝,你可能以此为契机,细细编织你的理想和希望,也可能以此为诱饵,使数不清的污垢和尘埃封存着你的灵魂,由此,印证了哲人们的箴言:真理和谬误,只差一步。

前赤壁赋_读后感 篇2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 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赤壁之战) 和古代英雄人物 (周瑜) 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 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 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 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 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 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 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 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 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 音调高亢, 意味隽永, 韵味无穷, 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 真古今绝唱”, 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 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 达到了情景交融, 情理相生的效果, “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 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 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 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 写景之笔, 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 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 刻画的惟妙惟肖, 引人入胜, 而抒情之笔, 则先以“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 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 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 客人提出的问题, 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 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 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 (《物不迁论》) 来排遣苦闷, 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 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 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 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 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 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 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 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 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 使宋廷蒙诟、受辱, 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 (1081) 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 (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 , 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 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 缺乏统一调度, 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 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 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 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 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 又无水源, 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 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 抗击西夏, 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语) 。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 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 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 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 不吐不快, 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 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解读《前赤壁赋》的意境生成 篇3

一、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从人生的落寞沧桑中悲情解脱的归宿

胸怀大志是中国文人志士共有的特征。尽管北宋较之唐代是一个内敛的时代,苏轼少有自言壮志的豪言,但他的政治抱负却一直包容在他的诗词言论和人生经历之中。苏轼自幼“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致仕,深得欧阳修的青睐,早年即“奋励有当世志”。然而,他的政治仕途却并不顺利。从政之后,王安石新政开始。苏轼其实很想在这历史的变革时期为国为民献计献策,化解社会矛盾,以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这使他不仅和变法派不相容,又和保守派相矛盾,常常身处政治夹缝之中。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由于倾向保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新党失势,保守派执掌政权,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此间,苏轼对执政后的保守派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并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受到保守派的排挤。宋哲宗亲政后,改革派再度执政,苏轼因曾依附旧党被贬至岭南惠州,后又被贬至海南儋州。

这样一个坎坷曲折的人生履历,表明苏轼在当时的社会浪潮和政治舞台上,历经了怎样的摔打和磨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抗争,承受了何等的压力和愤懑。他一次次跃上人世的浪峰,又一次次被弃之出世的沙滩,在每一次艰难的回眸后,独自咀嚼着“寂寞沙洲冷”的隐痛和忧伤。“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这一份叹息和落寞,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受伤的心。

心之伤痛,何以为疗?怡情山水,阅览自然,是让生命升华的积极途径,是精神超脱的美满归宿。在炎黄文人的史册上,这个归宿宁静淡泊了许多沧桑的心,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乌台诗案”到贬职黄州是苏轼人生走向多变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黄州4年多的艰辛生活中,苏轼躬耕几十亩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我,思索人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这是他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从精神上进行自我探索的悲情解脱。这种悲情解脱使他展现出了这样的睿智:在大自然的无尽藏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为疲惫的心灵安置一个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前赤壁赋》的这种从自我解脱中走来的和谐超脱的意境之美,不仅让我们深受感染,也打动了历代文人墨客。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前后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二、和谐超然意境是佛道哲学思想在苏轼生命体验中的显现

《前赤壁赋》第一段就把读者带进了一种空灵超脱的美妙意境中。既望之夜,月出于东,风清水靜,白露茫茫。作者举酒属客,吟诗漫歌,任小舟逍遥所往,似将离世飘摇,羽化登仙。每一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对此都倍感亲切,产生浓烈的审美认同和情感共鸣。这一段描写情景交融,主客相谐,物我相和,层层推进,恰似道家修炼垂成,得道升仙的幻化过程,包容了顺其自然、超然隐逸的道家哲学思想。同时,又体现了作者面对有缺陷的人生进行的内省式自我修行,折射出了超脱顿悟的佛家哲学思想。

苏轼与佛家思想渊源颇深。他家世信佛,自小就受到了佛家思想的熏陶,一生结识了很多高僧,如东林常总、大觉怀琏、玉泉承皓、佛印了元等。被贬黄州后,每日素食斋戒,诵经念佛,经常到黄州城南安国寺敬香拜佛,怡然静坐。佛教的哲学影响在他的其他作品里也有体现。例如,他在《赠东林总长老》一诗中写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诗中的佛语禅意,空灵妙悟,展现了佛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苏轼思想也长期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苏轼八岁时,祖父送他去天庆观跟道士张意简学习,非常喜爱诵读《道德经》,青年时常读《庄子》,仕途遇挫,被贬黄州后,更是潜心钻研佛学和道学,“道法自然”的超凡遁世思想更加徜徉在他的精神世界里。

苏轼思想印有宋代儒、道、佛三家合一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儒家人世哲学与佛道出世精神在他的一生中水乳交融。仕途顺利时,则锐意进取,投身政治,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仕途失意、理想遇挫时,则回归山林,望月举杯,吟诗作赋,走向独善其身的超然淡远境界。《前赤壁赋》正是写于品尝了人生巨大的挫折和失意之时,文中展现的“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境界,人与自然的相忘相悦,呈现出佛道哲学的脱尘之光。这种超然意境,是在历经儒家经世的人生奋斗,饱尝挫折和痛苦后,佛家和道家思想在苏轼沉浮不定、苦乐无常的生命体验中的自然显现。

三、和谐超然意境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艺术所表达和传递的,除了思想和情感之外,还有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总是在自己的审美关照下进行的:一篇文学作品的诞生,总是凝聚了作家的审美追求。《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飘然旷达的意境,正是苏轼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在其赋文写志中的辉映。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有句被广为引用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艺术创作,苏轼认为无论绘画还是诗歌,都应平淡、古朴、自然,反对过于雕琢晦涩。他的很多作品都蕴含了这样清新天然的美学风格。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所写:“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行文自然、清新,意境恣意洒脱。苏轼在文学审美中强调立意的重要。据《韵语阳秋》卷三所记,苏轼曾对向他讨教作文之法的葛延之说:“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不少研究者由此探讨苏轼“尚意”美学风格。这里的“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更是指一种生命主体对客体的关照、相容以及精神对外物的超然意境。尚意与天工清新,都是苏轼高蹈淡远的审美风格。《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意就是把受挫痛楚的心情,幻化于明月清风之中,又在明月清风之中“凭虚御风”,“羽化而登仙”。“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作者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又不为自然外物所役,用心灵去把握和体验自然宇宙,走向了一个旷达飘逸的艺术境界,营造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

四、和谐超然意境是情景交融在苏轼韵散结合语言艺术中的浑然天成

即使是一个对苏轼的哲学和生平不太了解的人,只要读到《前赤壁赋》,就会被文中超凡脱俗的意境感染和陶醉。《前赤壁赋》里面的很多文句,历来常常被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所引用。这是因为,《前赤壁赋》中苏轼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将情景交融的和谐境界完美地呈现出来,使物我两忘的超然意境浑然天成。如果说,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出世超脱的佛道思想和高蹈淡远的美学追求为本文意境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土壤,那么,韵散结合、富于想象、寓闲适于璀璨中的语言风格,正是在这片土壤上盛开的鲜花,为本文的意境生成提供了形象的承载,让读者在恣意挥洒的色彩和芬芳中,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这篇散文赋的意境之美。

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之一,苏轼反对五代以来骈文讲究形式、粉饰太平、艳冶浮薄、华而不实的文风,积极推进对骈文赋体的改革。《前赤壁赋》就是从骈文中变革而来的一篇散文赋。尽管苏轼反对骈文,但他并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借鉴继承了骈文中的文采风格,并与现实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韵散结合,营造出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苏轼在《与二郎侄》中写道:“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绚烂之极也。”可见他反对骈文流于形式的华美,但很重视语言寓于质朴的绚烂。正是这种批判的继承,造就了这一千古传颂名篇的超凡意境。

《前赤壁赋》既有大量工整的排比句和对偶句,又有不少无韵自由的散句,韵散结合,错落有致,渲染了空灵超然的意境。文章第一段就是一个典型。开始一句用散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為全文的写景、思辨和抒情准备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用了很多骈文式整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抒写和渲染景色的迷蒙悠远,表达主体自我在自然景色中的忘我和超脱境界。在这些整句表达中,又穿插了“举酒属客”“少焉”这样的散文语句,使程式化的整句间有了过渡和承接,也有了停顿变化之感。这样韵散结合,使文章读来既有音乐的韵律美,又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从而凸显了淡远悠扬的意境之美。

再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前面为整句,最后一句为散句,体现着本文韵散结合的特点。同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一种升华普通物象的想象。而这几句用语质朴,却寓绚烂于平淡之中,读来有华美之感。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这几句就典型展现了本文物我一体、超然和谐的意境。

苏轼《前赤壁赋》读后感 篇4

这篇文章虽短却写得精彩无比.具体经过是苏轼与朋友驾小舟在江上游玩,并唱起了《诗经》上的歌曲.这时,有一个朋友吹起洞箫,箫声却充满了哀怨.东坡问他为什么这样吹他就说想起曹操当年破荆州时的情形,何其壮观.英雄豪杰,叱咤一时,而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想到人的生命跟天地相比,渺小得就如同沧海一粟,功名利禄如同过眼云烟,因而悲从中来,不能自禁,演绎此悲凉之箫声.

苏子讲了水与月的例子来反驳他的观点.他说,人生的长短在于你怎么看,假如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即使是一眨眼的时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假如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尽的.这样想长江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从而也肯定了人的价值.接着他又说,万物各有属主,惟有“江山之情风,山间之明月”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自然界的宝藏.他把眼光超脱了人本身的局限,去追求、去享用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美,这是发现了生命的本质奥妙和真谛的表现.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与名利、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的人感到惭愧吧?!苏轼的朴素的世界观,与我一向尊崇的人生准则不谋而合,假如不是时空相隔,我还真想引之为挚友呢!

前赤壁赋翻译 篇5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盼望着‘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起来。

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前赤壁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学习苏轼在人生失意时豁达的心胸。

3、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苏轼“乐”与“悲”矛盾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的心胸;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变“与“不变”的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前赤壁赋_读后感 篇7

1.教材分析

《前赤壁赋》是表现苏轼思想及写作风格的重要篇章。它既是一篇借景抒怀的文赋佳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属文赋之佳作。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要理解这样一篇经典文章,无论是语言还是内涵,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本文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含有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韵文,其他三篇则是散文。二是唐代散文重在意境,而宋代散文则重在理趣。但无论是意境还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既而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问题提出]

文言文教学不是孤立的字词句的教学,也不是片面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而是应把字词句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识别与鉴赏,“文言”并重,才能相得益彰、渐入佳境。比如,教授《前赤壁赋》第一段时,我们就应该重点品味文中的“徐”和“横”两个词的妙用,是这两个词的运用才使“清风”“白露”赋予了人的情感,制造了亲切闲适的氛围。通过类似这样的字词品析,学生顺理成章地感受到了和谐之美与柔情之美。通过这些意象的选取、推敲,学生兴趣无限,学习活跃,在不留痕迹中顺畅有序地延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语言的品读,找寻理解文本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的途径。

2.学生从作品语言、结构、情感、文化等方面分析体悟,能真正走进古代文学作品,进而完成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全息维度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促进课外探究能力的培养,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重点和难点

(1)了解赋的文体特征。

(2)赏析文本“画意、诗情、哲理”交融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

1.了解背景知识,走近苏轼

(1)文本导入:人在逃离纷扰的世事,醉心于自然美景中时,往往会产生超凡脱俗的奇思和神往。那么,被贬他乡的苏轼面对赤壁江天风月,又萌发了怎样的出世之念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前赤壁赋》,与苏轼共举金樽邀明月,叩问宇宙与人生。

(2)查询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了解苏轼的生平,尤其注重了解苏轼作品中蕴涵的主要思想和风格。

(3)文体简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词采,体物铺陈,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2.检查预习,品读课文

教师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齐读课文,在品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教师点拨在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2)对重点注释的词语、句子,指导学生弄清意义和用法。师生共同整体解读课文,方法是从“言”走向“文”。

(3)提出问题:品读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与段落,体味作者景物描写的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所描绘的景色。后世对本文的评价在于“画意、诗情、哲理”交融一体,思考本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体现画意的?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提示:补充介绍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比较这三篇文章景物描写的异同,体会苏轼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

讨论探究:出示课件。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示:唐宋山水游记类文学作品的美学差异。

描写方式:勾勒——神似

呈现特点:简括——寥廓

艺术效果:疏淡—一情趣

明确要点:作者夜游赤壁,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通过对关键词语与意象的分析(徐、徘徊、横、水、月、风)然后概括,开头的景物描写“澄澈、幽美”,使作者油然而生“乐”;文末的景物描写“美妙、清晰”,使作者丢开“愁”。

设计意图:朗读的过程就是对文本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感受理解的过程。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有关字、词的预习题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的布置,使学生明背景、知内容、品语言、入意境。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探究,这一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记忆,更好地重建新知识。

(4)提出问题:品读文中的抒情语句,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情绪有变化吗?

提示: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以及这种情绪变化的原因。

《诗经》:“佼人”、理想、追求——优美的景色稀释了作者心中的苦闷。

《楚辞》:屈原、现实、幻灭——身世遭遇使作者无法真正排遣心中的痛苦。

客的言论:出世、虚无、逃避——脱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逍遥无待。

苏子言论:儒释道、理性、重构——豁达开朗,超然物外,热爱生活。

明确要点:体悟作者在逆境中看淡得失的旷达情怀。

片段朗读。

设计意图:借助与课文相关的篇目理解作品中的抒情语句,目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唤醒与回忆,使原有知识进一步完善,更好地理解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习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5)提出问题:品读文中说理的句子,体味其中的哲理意味。苏轼的论调显然受到了庄子的影响,是否说明其人生态度和庄子是一致的?为什么苏轼的话能够使客转悲为喜?

明确要点:体会文中采用的说理方式,随物取譬,设喻说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有序递进,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的思路与情感。

3.深入探究,合作学习

(1)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次夜游赤壁,泛舟江面的经历用赋(特别是文赋)的形式表现出来?

提示:了解赋(特别是文赋)的文体特点;作者的人生处境和思想情感;作者的文学主张。

明确要点:

主客问答——文势波澜起伏——矛盾纠结心态整散结合——节奏整饬灵动——自由不拘个性铺成渲染——宣泄强烈情感——凸现感情变化“赋”属韵文,行文可以排比、对偶,还可以采用问答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尤其是句子的运用可长可短,参差错落更利于表达“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这类文章。

片段朗读。

设计意图:强化“赋”的文体的特点。

(2)问题探究:结合课堂的学习内容和课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王国维对苏轼的评价的看法。

明确要点:

人文价值——生命意义——天人合一,融入自然

审美趣味——中和为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艺术旨趣——艺术形象——因景生情,借景立论

4.课外延展,升华内涵

宋神宗对苏轼和李白有这样的评价:“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你认为这句评价公允吗?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前赤壁赋》这两篇古代文学精品,谈谈你的体会。

明确要点:写作可从一个方面切入,不用面面俱到。

探究形式:小组讨论为主。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本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想象丰富,变幻奇妙,借景抒怀,寓情于理,波澜曲折,妙趣横生。“画意、诗情、哲理”交融于一体,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赋佳作。作者继承了写赋常用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和“整散结合”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体会独特的艺术境界。

6.作业布置

比较鉴赏。学生课外阅读《后赤璧赋》,可从写作背景、景物描写、情感表露、手法运用等角度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苏轼作品的思想意义及风格。

设计意图:将阅读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便于反馈课堂学习的效果。

板书设计:

主线:乐——愀——哀—乐(思想感情)

景:眼前的江水——山间的明月——物我融合

情:悲哀——喜悦——旷达情怀

理: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移情入理

设计意图:“情、景、理”交融是《前赤壁赋》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本文的“理”正是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的线索逐渐凸显出来的,所以,借景取理,依理述志是教学的重点。

[自我反思]

本节课教法的选用与学法的设计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一是朗诵激情法:以读带析、以读带品。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也体悟了意境。二是互助达标法:这是建构主义十分重视的一种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运用互助达标法充分发挥了群体教学中小组互动,优势互补的积极作用。本节课学生的主动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学生这个主体躬亲实践、质疑交流、合作探究完成的。教师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和发言权,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学生不再是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人。本节课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后,有许多学生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轻松,并且可以获得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文言”并重的教学形式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事实证明:“文言”并重相得益彰,学有所得,教有所获,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教学要有效、高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考虑学生主体作用如何发挥才真的有效,因此找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路径,是我今后教学追求的境界。

[专家点评]

《前赤壁赋》一文教学难度大,学生没有作者那样的经历,单纯讲解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中去,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于老师从“文言”并重的角度来设计这节课,这样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亮点,既道出了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也采用了可行性的办法。事实证明:“文言”并重相得益彰。

于老师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去感知、解读、研讨、拓展文本的内涵,这种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重拾了语文教学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涵泳之教法,找回了语文教学的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忘渗透古典文化的精髓,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始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艰涩的古典文化常识和思想,通过借助“语言”的品味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得到了落实,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前赤壁赋》教案专题 篇8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片面)(悲)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

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课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课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课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

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课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课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课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

前赤壁赋原文赏析 篇9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

★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赏析

★ 戏题盘石,戏题盘石王维,戏题盘石的意思,戏题盘石赏析

★ 榴花/题榴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 题红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 戏问花门酒家翁原文及赏析

★ 戏题山居,戏题山居陈羽,戏题山居的意思,戏题山居赏析

★ 芍药 作文

★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篇10

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拥有的)。”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月出》中有“舒窈纠兮”的句子,“窈纠”同“窈窕”)。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漂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贤人(宋神宗)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我忧愁凄怆的样子,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确实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上一篇:创新创效优秀成果申报表下一篇: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