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2024-08-04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共8篇)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篇1

生 心 理 健 康

健康的心理 幸福的基石 但心理健康常常被忽视

如果老师们能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 就能更好的理解、支持和关爱孩子

让他(她)的学校生活和人生更加快乐、幸福、成功

悄悄告诉你:

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2、有生命的失败胜过于无生命的杰作。

3、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4、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

5、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6、人生就像一张磁盘,烦恼可以删除,快乐可以拷贝。

7、经常疏通河床,不致溃堤,适时疏导心理,才能保持健康。

8、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最成功的健康。

9、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10、失去了昨日的繁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又错过了今天的朝阳。

11、只有对前途乐观的人,才能不怕黑暗,才能有力量去创造光明。乐观不是目的,而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种态度。

12、人生忧乐,存乎一心。情绪影响行动,把握住自己的情绪,就能找到幸福的感觉。

13、不是烦恼太多,而是心胸不够开阔。

14、一个人生活中的阴影,多半是他本人挡住了太阳光所形成的.15、怨恨不一定会伤害别人,却一定会伤害自己。

16、孤立者往往不是别人要孤立自己,而是自己首先把别人视为“另类”。

17、宽宏大量者高朋满座,心胸狭窄者门庭冷落。

18、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燥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

19、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个人,但如果他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他时,他就会从大门走进来,然后从窗户飞出去。

20、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要学会转往。希望就在拐角处。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给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较为适合实际情况。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我,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运动变化中达到平衡。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能够与其他同学较好地沟通和交往,有知心的朋友,不仅能接纳自我,而且也能接受他人,包容他人的缺点,同时也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而且能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能够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4.具有顽强的意志

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挫折承受能力。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也会出现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但是不会长久,能很快地让愉快、乐观、开朗等积极情绪所替代。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其人格结构如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兴趣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合理的平衡发展。如果一个同学具备了这种健康的人格特征,那么,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存在心理健康的绝对标准,心理健康与否、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因此,出现心理困惑或问题是正常而自然的,并非丢人。特别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在学习、人际、恋爱、生活等方面出现各种困惑更是成长必经的阶段,正视与面对自己的困惑,积极自我调整或寻求专业帮助能够使自己尽快走出心理困惑,而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否认自己出现心理困惑则是自欺欺人,有可能加重心理困惑,演变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走近心理咨询 1.什么是心理咨询

小提示: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精神分裂、重度抑郁等等,首先需要药物治疗,在症状缓解期辅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是指咨询师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营造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氛围,使用一定的专业技术,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学会以更有效、客观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生活中的难题,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

咨询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咨询体现着咨询师对来访者全心关注、营造安全氛围的咨询关系。

2、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的行为,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及作出某种决定。

3、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自助,达到认识自己、确定目标、作出决定、解决难题的目的。

心理咨询的形式:

1、门诊咨询 心理咨询师坐等上门咨询,一周集中固定时间进行。

2、书信咨询 适用于有对抗情绪或没有建立咨询关系的对象。3 电话咨询 公布咨询电话、与辅导对象通过电话进行沟通。

4、专栏咨询 针对学生群体典型的心理问题,通过广播、报纸、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辅导进行解答。

5、网络邮件咨询。

6、开设心理活动课程,开展团体辅导、专题心理讲座 团体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当面集中指导和咨询。

心理咨询的内容分类:

发展性咨询;为正常的、健康的、无明显心理冲突的人提供帮助。咨询的目的是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以提高学习与生活质最。

适应性咨询:在生活、学习中有各种烦恼,有明显心理矛盾和冲突。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心能力。

障碍性咨询:患有某种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焦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咨询的目的是通过咨询和心理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来访者绝大部分只是遭遇了发展性的问题,成长中的困惑,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的问题.不论是谁,只要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一些事情,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了痛苦和烦恼,希望自己能有所改善和提高,都可以去寻找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当学生遇到以下问题的,心理咨询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生活、学习适应方面困难

●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或长期受到困扰 ●希望加深自我了解 ●学习方面遇到困难 ●有意改善人际关系 ●情感、性方面有困扰 ●文理分科、生涯规划 ●希望增强自信,发挥潜能

正确理解心理咨询

很多老师、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咨询存在偏见,认为有精神病才做心理咨询或觉得去咨询很没面子。其实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能够主动前来咨询的学生往往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一些回避、抗拒心理咨询的学生却在出现心理困惑后没有及时的倾诉与解决,反而有可能演变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老师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和条件,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交流,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与来访者共同探讨和研究,帮助来访者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助人自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另外,心理老师对于学生的咨询内容、个人信息是严格保密的,不会对学生的评优或名誉造成任何影响。

如何帮助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

1.多倾听,少说话,要有耐心。他们可能会拒绝你要提供的帮助,因为觉得你帮不了他,不要轻言放弃,允许他的沉默,默默表达你的关心。

2.适时表达关心及给予希望,帮助疏导和释放情感。情感的爆发对他们会有好处(释放)。

3.保持接纳的态度,不妄加评判和说服。认可他们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进行评判,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更不必着急为他想办法,他只要被理解。

4.留心任何自杀念头,不要害怕询问他们是否考虑自杀,这样不会使他们自杀,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你的心情是否如此糟糕,以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自信、放松、坦率、真诚地与他讨论自杀问题,确认其痛苦。

5.对他们说实话。把他们的行为与想法引发你的真实感受(害怕、难过、担忧、想帮助但无从下手)告诉他,不要表现出不在乎。

6.说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生活中不只是他有悲伤、绝望、受伤害和无助)

7.让他相信可以获得帮助,鼓励他寻求帮助,并提供转介信息。8.说服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帮助责任。

7.如果发现他们有自杀危险,不要承诺你会对此保密;应请其他人一起承担帮助他们的责任。

9.如果他们要立即采取自杀行为,不要让他们独处;应把他们送到能提供心理服务的诊所或医院。

10.如果他们已经采取了自杀行为,立刻把他们送到医院的急诊室抢救。情况危机时,及时寻找专业帮助,并向其解释专业帮助的必要性。

如何帮助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

精神疾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不同于普通的心理问题,不是单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可以解决的,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较重的精神疾病首先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帮助控制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服药期间同时需要心理治疗辅助,主要针对造成精神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学习新的应对方式,建立支持系统,帮助当事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1.精神疾病的治疗重在早发现,早治疗 精神疾病治疗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很多家长大多缺乏精神卫生知识,一旦孩子诊断出心理疾病,由于家长不理解或认为没必要治疗,往往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等到当事人因自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时,才肯接受专业治疗。这样既增加了当事人的痛苦,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如果孩子出现精神疾病的症状,心理老师一定要指导家长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就医,休学或在家休息并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应消除对药物治疗的误解和抵触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由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医生进行,不同病症适合不同的药物。一些使用者可能对药物敏感,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胃反应或嗜睡现象,均属正常,一般情况下身体会较快适应。与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生命安全相比,药物的副作用微不足道。

3、应消除对入院治疗的认识误区

大多数精神疾病并不需要住院,门诊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即可有较好效果。但是以下情况时入院治疗则是必需的:当事人最近采取过严重的自杀行为;当事人有周密的自杀计划和准备,有高度的自杀危险;当事人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且处在症状发作期。以上三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强制入院措施,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很多家长对于精神科存在偏见,拒绝孩子住院治疗:学校与医院对于学生是负责的,不会随便让学生入院治疗,而一旦做出住院的决定则是必要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安全与康复。

对于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发现,治疗与康复全过程都非常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与支持。特别是药物维持治疗期间,应鼓励学生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足量服药,不可以擅自停药或减药。

有关抑郁症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会对人的躯体,思维、感受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情感痛苦,也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表现症状:

一绝大多数时间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 一对多数活动失去了兴趣 一体重或食欲发生了变化 一睡眠不好

一坐立不安,急躁或易激惹 一易出现疲劳感

一内疚、无价值感或无助感

一记忆或集中注意力困难,做事犹豫不决 一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

如果同时存在几个上述症状可能是抑郁症,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3.如何治疗抑郁症? 重度抑郁者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辅导或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心理治疗即可恢复。4.抗抑郁药物: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46周,随后继续服药6—12个月以预防复发,能够减轻抑郁症状,常有轻微的副作用,但不会成瘾。5.心理辅导与治疗:

通常需要6次治疗,每次30~50分钟,内容包括给予情感支持,与当事人一起分析导致抑郁的原因,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老师关注以下情况并与学校心理老师保持联系

如果学生有以下情况,需要引起关注并请尽快联系学校心理老师,让学校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一起来帮助他/她:

一 家族有精神病人史,亲友有自杀史

一 在幼年至入学前有过巨大精神心理创伤

一 在初中或高中期间有过精神心理问题并接受过药物治疗或入院治疗

一 有生理缺陷,或者长期患病,特别是生殖方面的疾病

一 目睹过他人的自杀场面或情景 曾经或最近受过重大挫折

一 关系密切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很看重的恋情结束

一 学习成绩全面下降,或者学习困难、前途渺茫

一 开自杀方面的玩笑,经常看有自杀情景的电视电影或其他文学作品,日记、信件、博客或QQ签名中流露出想死的信息,准备有大量安眠药、或刀具绳索

一 总是听到别人在议论自己,感到有人在跟踪自己或监视自己,感到有同学想谋害自己 一 有强烈的自责自罪感,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界上

一 情绪反常,或者异常低落,卫生状况变差;或者异常兴奋,连续几天不睡觉、不进食

一 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中 一 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流泪 一 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被忽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一 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 行为紊乱或古怪

一 睡眠、饮食、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人卫生状况下降

一 日记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绝望、自杀或者死亡,表达出像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班主任如何推荐学生做心理咨询

打消岐视 尊重学生

班主任可以开诚布公的跟学生谈自己对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具体看法,引导学生就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切莫对心理问题讳疾忌医。因为身体疾病去求医会被视为理所当然,因心理问题去求助心理老师也应如此。

积极沟通 态度真诚

真诚地与学生沟通,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让学生猜测你真正想说的话,或者推测是否还有另一层意思。不必扮演十全十美的班主任,促使学生不再去假装、掩饰、否认、隐藏他们真是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其求助的愿望

中学时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具华彩的一章,这既是一个绚丽多姿的花季,又是一个充满忧伤烦恼的人生十字路口,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冲突多得令人头晕目眩、但却逐步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光明的前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有些同学被负面情绪困扰,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其积极引导,激发其内在改变的动机,主动向心理老师或朋辈求助。

做好保密工作 打消顾虑

保护个人隐私,是心理咨询工作者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未经来访者许可,心理老师不泄露会暴露来访者秘密的任何信息,帮助学生打消顾虑。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篇2

1、情绪方面极不稳定。

当其情绪喜悦时, 学习积极性高涨, 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 学习积极性低落, 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 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 自制力差。

当其情感冲动时, 自制力较差,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 当外界诱因强烈时, 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 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 就表现为悲观、失望, 甚至退缩, 意志崩溃。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 一般表现为:

(1) 自私狭隘型, 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 斤斤计较, 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解脱, 甚至耿耿于怀; (2) 自大自负型, 自以为是, 瞧不起人, 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 且受挫能力差; (3) 自卑怯懦型, 这类人较为孤僻, 做事优柔寡断, 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

表现为: (1) 中学生刚刚度过青春期, 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 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 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 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 还有很多“恋爱”的问题等。

二、班主任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 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 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 因此,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优秀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等。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 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

2、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 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 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 取得成功的机会,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 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 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

(2) 在环境布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布置课室环境时, 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 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室里的黑板报,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奇思异想角”栏目,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 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 然后动员全班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这一过程,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 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因此, 班主任老师要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建立好本班学生的心理档案。

(4) 心理学常识讲座

将心理学常识引进中学课堂, 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有积极的意义。但要注意讲座不能“满堂灌”, 也不能把讲座当作学校集体辅导的主要形式, 只能是集体辅导的一种补充形式。

(5) 动员家庭和社会, 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情, 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件事。学校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如:以家长学校的名义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向家长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心理卫生宣传, 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卫生问题。学校从主动沟通, 争取支持的立足点出发, 还要积极加强同校外有关机构的联系合作。如:卫生保健站,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其他社区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 坚决抵制不良社会诱因对学生的侵蚀、毒害, 确保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沿着“四有”新人的道路健康成长。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篇3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 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1.2 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1.3 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1.4 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2 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1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2.2 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2.3 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稿 篇4

中小学生——从幼稚到成熟

大渡口区互助小学 徐芳

各位老师:

下午好!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想让教育达到最高的境界,那就做最打动人心的教育。如何打动人心,作为教师,做好心灵教育,必须让自己具备强大的心理庄园的同时,要懂得儿童教育心理学。基于此,重庆市大渡口区2016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班第一期于2016年4月24日——4月29日(为期一周)在西南大学拉开帷幕。我和罗艳华老师一起参加了这次培训。现在就由我对班主任及副班主任进行二级培训,和大家一起分享高雪梅教授的讲座:“中小学生——从幼稚到成熟”。

一、高雪梅教授简介

博士、教授、硕导,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教育,主编国家级教材和心理健康读物多部,其中《幼儿心理学》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十一五规划教材。

二、分享讲座

(一)从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新奇的语言入手

带着好奇与新鲜,正式培训的第一天上午,在简短的开班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紧张而充实的培训。高雪梅教授从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新奇的语言入手,一下子吸引了我们。

“大家有没有玩过游戏星战传奇?”、“这段话大家能看懂吗?” “PK”、“走召弓虽”、“X3L”、“ORZ”„„

从《星战传奇》,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和孩子们有了代沟。他们是一群让我们觉得惶恐与困惑的孩子,想放手却放不下心,想参与却不得其门而入。

(二)讲座主要内容

高教授从中小学生的基本特征、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四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虽然是传统的讲座,高老师却用温柔的声音,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同时进行了专业的总结。

1、中小学生的基本特征:从幼稚到成熟

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具有矛盾性: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闭锁性是对成人闭锁;开放性是对伙伴开放;勇敢与怯懦(敢想敢干,爱面子);高傲与自卑(一般是成绩好的孩子);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这种孩子一般都没想很多)

所以说:青春期是一个疾风怒涛期

2、生理发展:成长路上性与爱 a.匀速到高峰。小学:匀速——快速。

中学:发展高峰。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b.生理发育对心理的影响 ①特定生理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女生:突出表现为初潮,对乳房发育态度——大多数女孩欢迎

男生:男孩性驱力和性活动增强。表现为首次遗精,心理体验;害羞、新奇、恐慌

和无所谓。西方:参与“银戒指”活动。

②早晚熟的影响

男生:成熟平均年龄14.4岁;早熟为12岁左右,表现为懂事、沉稳,容易产生被信任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利于与异性进行交往。晚熟16岁左右,表现为处在被动,不利得地位,产生紧张和自卑。

女生:成熟平均年龄13岁;早熟为11岁左右,表现为孤独、归属感较小,羞涩,需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晚熟15岁左右,表现为与异性交往容易,可以从容面对生理的变化。长大往往只是一刹那的事情,但在这一刹那发生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经历漫长的心理过渡。

③对身材相貌的过度关注:体貌烦恼

④自我飞跃与叛逆:幼儿2、3岁左右,爱说“不”;青春期 ⑤性的渴望与压抑

3、心理发展:没有秘密长不大(闭锁性)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阶段(八阶段)① 乳儿期(0——1岁)

② 婴儿期(1——3岁)------第一个巨变期,生理断乳期 ③ 幼儿期(3——

6、7岁)

④ 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

11、12岁)

⑤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

14、15岁)-----第二个巨变期,心理断乳期 ⑥ 青年期或学龄晚期(14、15——25岁)⑦ 成年期(25——65岁)⑧ 老年期(65岁以后)(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低段:

从不精确——精确性。这个阶段容易导致①感统失调。如看错题、写错字、计算错误、方向搞错、顾此失彼。

训练平衡的能力、跳绳、速滑等。

②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在意学校的学习活动,考试成败,老师评价,表现为服从权威,“打小报告”,引起老师注意。

③自我中心言语。在倾听或与别人对话时,总会拼命地讲自己想说的话,却不大关心对方所讲的内容。思维有时显得很散,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者说许多不相关的话。

如:橡皮时代(学龄之初,喜欢收集很多东西);过分追求完整、完美(抑郁)策略: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就不会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令人费解。小学中段:

①帮团时期的到来(小帮派、小团体),一直到初二。

8岁时得到同伴消极评价的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比其他人要多2.5倍。

②见解形成期(小反抗时期)。对成人意见或命令不再惟命是从,试图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始讨厌保护和命令,喜欢独立,是“见解形成期”典型特征。儿童的“见解”不像青春期那样要求完全独立,而主要是情感应允许儿童适当地坚持自己合理性的“见解”。

③思维转折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0岁是思维发展的质变期;初步具备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思维发展不平衡。

策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高段:(从儿童向成人过渡)①出现第二性征 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 ③理智感增强 策略:关注他们生理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帮助孩子理解青春期的意义。(2)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①性意识的觉醒

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前):也叫混玩期

异性疏远期(学龄初期——青春初期):小学中段,潜伏期,划“三八线” 异性亲近期(13、14岁——

17、18岁)两性初恋期(18岁之后):换装游戏,动作游戏 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爱慕与好奇;引发早恋与性行为 ②智力迅速发展

独创性、批判性、认知发展高峰、独特自我(标新立异)、思维的自我中心、假想观众(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表)、伸展个性,出现叛逆。

毛毛虫效应的启示(定势思维):教育中鼓励学生创新,大胆尝试。理想主义者,往往是“书生论证”。

③情感强烈波动。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离家出走。

④自我突然高涨。开始思考人生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高教授对柏拉图提出的这三句话的解读让我们豁然开朗。

这个时候学生开始形成自我同一性。说谎、眼高手低。这个“我”:两个我。一个生理我(对星座、血型、算命感兴趣),一个社会我。

⑤朋友日益重要。渴求友谊,向朋友敞开心,扉同伴依恋开始出现,15岁左右时对友谊的焦虑达到最高,对同伴友谊的寻求是减少成人的补偿。

⑥亲子关系的变化(观点、情感、行为开始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心理断乳”就是要求从父母的保护和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

⑦师生关系的演变。发生迁移,他们不再盲从,开始评价,出现“爱屋及乌”现象。⑧学习开始分化。成绩分化激烈,学习主动性增强,方法、途径多样化。杜根定律:强者未必是胜利者。

4、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①青春期问题。体像烦恼: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者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

a.主要表现:不满意自己的外貌、身材;青春痘烦恼;第二性征出现的接纳度低;希望强烈的改变某方面体像。b.早恋特征:朦胧性、感染性(周围)、单纯性(动机)、矛盾性(难以割舍)推荐:《一个高中老师给一个早恋学生的一封信》。c.我们的对策

策略一:自我意识的教育 策略二:转移注意 策略三:青春期教育

注意避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②学业问题

a.特点:广泛性(差生);隐蔽性(品学兼优的学生);持续性 b.种类:学业不良,马虎、拖延、考试焦虑、厌学

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狗血综合症,体验成功,建立自信。③情绪问题

策略:合理宣泄,转移注意,转换角度,学会升华,经常保持微笑,找人倾述,学会和别人分享

④交往问题

种类:受排斥,受欺负,亲子关系

策略:移情训练;技巧训练;人格完善;积极沟通

5、我们能做什么?

三、学习收获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听了x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因而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是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教育。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经济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教育的水平,而教师是教育中的根本。由此得知,教师在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竞争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目前商品大潮冲向了本已经存在矛盾的教师行业引起“波澜起伏”,一些教师的内心发生了动荡和倾斜,进而加剧内心的冲突。如果内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影响着教育活动。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乃至人类的进步。时代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美国品德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从麦克唐纳的话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着学生对于社会的态度,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不管从整个社会,时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意义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教师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社会责任重大,民众对于教师的期望过高

信息时代、经济时代的来临,学生家长日益迫切感觉到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对孩子的教育便空前关注起来。作为孩子的主要学校教育者,家长对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过分倚重。特别是教毕业班的教师,他们感觉到来自学生父母的压力更大。自己孩子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不够或者其他某些客观原因导致了学习成绩不好,学科教师便要受到很大的质询。甚至学生与社会不良人员混杂,进而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经常逃学等等,家长只把目光投向教师。

若认真分析,很多学校与家庭应联合教育学生的事情现在只投在教师的身上。也就是说,教师承担着一些本由多方联合承担的责任。社会给予教师的责任实在太多,给予的厚望太大,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2、教师的审核评价和教师的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这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成绩,但是忽略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教师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教师教育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断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未成熟的个体得到发展,融入社会。但是劳动对象是人,并且人与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此外,学生发展表现需要长时间观察,也是多个教育力量的合力所为。总之,有效准确衡量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目前仍是十分困难的。因而,不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3、人际关系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同行之间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竞争,像评定职称,晋级等之事。教师之间的竞争性是很大的。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额却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师为了凸显科研成果,采用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这无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教师的竞争上岗,以及频繁的考试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师的负担。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业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能力可能有点低,因此产生焦虑等问题。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4、身体健康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远没有社会上说得那样简单和轻松。教师行业虽然很光荣和伟大,可是在这光荣背后,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来应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校事务等大量的工作。此为,教师还要承担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责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势必威胁教师的身体健康。很多教师过早患上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们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再加上身体的病痛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的来看,教师长时间处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种过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积闷在胸中,会导致教师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良,带来各种苦恼、焦虑、心悸、沮丧等。因而产生了心理的不适应。严重者可能导致了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很重要,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应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教师应该充分认真思考自己对自身的能力,和期望作出合理的判断,形成一个较为恰当的值。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产生一种心理落差。教师要抛弃或者淡薄一些观点,如名利思想、完美标准。

教师应同时正确认识来自于社会上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上其他人员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求享受,比一般人要做得好。社会人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得高要求和高期望。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蔓延对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使得教师难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教师首先应轻装上阵,有适度点的压力即可,不要给太多的负担。其次,教师应仔细分析社会压力的来源,正确分析寻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合理的标准下,教师可以主动进行筛选。择取合理的压力,并转变为动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问题。

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荣的行为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减少来源于学生的负面影响。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定会有心理焦虑。教师应注意自身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情绪放松下来,缓解紧张的压力。

1、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体育活动,使压力外泄。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运动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的能量的消耗,从而控制不良情绪。

2、转移注意力。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参与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3、与朋友交谈。教师发现有心理上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找自己的亲密朋友,家属等人同他们进行交流,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得到宣泄,把积累在内心中抑郁的能量发泄出去。同时,通过交谈,教师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心理上会得到一些安慰。

教师也可将压力看成是一种挑战,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磨练自己,抵抗过去,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压力只是人对于某件事情刺激的主观反应。对于同件事的刺激,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感到头晕目眩;二有的人却不以为然。抗压性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觉到的心理压力较小,而抗压力弱的人,却感觉到很大。因此,教师应抓住一个适当的机会,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同压力进行斗争,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从而增强自身的抗压性,减轻了自身的心理压力。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场所和机构,如教工之家,联谊会,教师俱乐部,以及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咨询等措施来建立教师心理疏导系统,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上的困扰。此外,还可以,让教师做一些心理上的测试,建立心理档案袋,做好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教师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之疏导和解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方法是千种万种,选择合适自己的最为重要。其次,认真实施,坚持下去,教师的压力定能减轻很多。

让我们教师轻装上阵,作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三】

我有幸到郑州八十二中聆听了《名优教师研修论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业讲座。主讲的林教授年纪轻轻却学识渊博。在课堂伊始,林老师首先用一道选择题,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与会人员的注意力,然后顺势的引入到本次讲座的主题。我大为惊叹,林教授虽不是教师确是课堂导入的高手!在之后3个小时的学习中,林教授结合生活的实例为我们讲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对不同时期孩子集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方法的指导。如3----6岁的孩子在教育时应该多重复正性的要求;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陪伴、支持与信任;在孩子青春期时要把孩子温柔的送出去,要让他们接受恰到好处的挫折……

这次讲座不论是作为老师的我,还是作为母亲的我,在教育学生、教育自己孩子方面都有着很实在的作用。它让我懂得了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让我知道了孩子这样的表现是正常的,减少了教育时的焦虑。感谢进修校能够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感谢学校能够给我参加这次学习的机会!

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得4

通过这次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定位在表面处理上,而且应该透过现象看学生行为的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在这里,我谈一下自己这次学习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这次培训帮助我认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确实是进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赢得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这次培训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教育。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是爱学生的,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才对学生付出了很多,可结果却是我们常常感慨:学生怎么会是这样?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现在真正体味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句话的内在含义,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的爱再多却都偏离了我们的预期,简言之我们的爱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样怎能谈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也无法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沉重的负担压得教师没有也不可能体味到应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也许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会运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结果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去观察学生、去了解学生、去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名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每一个人都接触、学习过心理学,但一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却没有感到心理学的用途,因此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了,虽然有时也会装模作样的应用一两个心理学的术语,那也不过是装装自己的门面罢了。可以说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学,更没有想到如何正确在教育教学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所以在工作上产生了许多的困惑。正是这次学习它帮我才开始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更帮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来我们在不经意之中虽运用着心理学,我们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心理学啊!只有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学生,从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这次培训帮助我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学习,不及时充电,不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就将被时代所淘汰。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作为班主任,我们始终应该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来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四】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健康,成功与财富都无从谈起。

教师是社会的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会不时的面临挫折。许多教师在面临挫折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但也有部分教师不能良好地适应,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自身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心理健康与否及其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同时,健康的心理还能增强教育的应变能力,维持心理平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既要开启学生的心智,又要培养他们的心灵。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素质,才能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对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因素

教师心理健康,能使其在于学生的交往中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特别是教师的和蔼、热情、宽容和耐心,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谦让、机智、沉着、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教师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负作用,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表现出害怕、说谎、冷漠、傲慢、偏激、暴躁等消极心理。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成熟迟于生理成熟,而学生的内心世界又极为丰富,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急需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减少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干扰,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调适自己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下面几点是我的体会。

一、愉快接受教师身份,热爱教师工作

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热爱教师工作,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教师更应该具备“爱满天下”的基本品德。要做到“我喜欢我选择”的心态,热爱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敬业奉献,教书育人”。

二、在工作中确立可行的短期目标

工作中,教师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实现目标,把事做好。这样他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做事也会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工作更有成效。实际上,当我们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能为教师提供新的起点,帮助教师循序渐进地去摘取事业上的桂冠。

三、培养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的精神状态,是教师消除工作压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认知评价是职业压力产生过程中重要的中介变量。面对相同事件带来的压力,不同个体感受到的压力大小会不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大家认知评价的不同。因此,教师应形成良好的认知评价。

(1)要不断撕掉消极的自我标签,如“我不行”、“我年纪大了”、“我头脑不好用”、“大家都不喜欢我”、“我提职没什么希望了”等。(2)要学会抛弃不合理的观念,这些观念包括“我必须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我必须让领导青睐我”、“我必须排到年级前三名”。(3)要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看到自己的。长处,教师在心理上就会平衡一些,相应的压力就会减轻。总之,辩证地看待问题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如看到教师聘用制的实施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

四、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

相同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1、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的执行决定,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

2、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1、拥有一颗平常心。心态失衡,其源于比较与差别。如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自己的待遇与他人的待遇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由于盲目地进行比较,个别教师的心理常常平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怨气,感到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在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年代,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有时候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2、多交往,多谈心。减轻职业压力是一个行动的过程,如多读一些调节心情方面的书,将知识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义心谈心,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又能体会沟通的乐趣;以开放、豁达的心态对待外界变化,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中,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3、学会欣赏自己。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缺点。作为教师,只有欣赏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面对学生,才能不断地取得成功。

4、增加愉快生活的体验,培养幽默感。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包含喜怒哀乐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多回忆积极、愉快的生活体验,这有助于减轻职业压力。幽默是一种特殊情绪表现,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人在笑时,身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都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因此,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

5、恰当、合理地宣泄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遇上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是这种压力过剩的话,人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这就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甚至导致神经病。

6、抑怒--训练自己不生气

第一,学会说“没关系”。设想以前发怒之事,利用镜子技巧对自己说“没关系”。

第二,发生不顺心的事,遇到误解后,采用心理放松的方式,对自己说“小事一桩”。学会给自己吃“宽心丸”。

第三,试试推迟动怒的时间,每一次比上一次多推迟几秒,久而久之,可自我控制。舌头可以在嘴里打转,一般激情二十分钟后就没事了。保持沉默法。着名散文家朱自清说过:“沉默是最安全的防御战略。”有句老话:“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请记住这一古训。

第四,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的权利。

第五,请你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便提醒你。

第六,要自爱,提醒自己即使别人做的事情如何不好,发怒首先伤害自己的身体。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五】

一、教师要审时度势,自觉加强心理调适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加强修养,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诱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师树立起自尊、自强与自律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教师要面向学生,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当人民教师为荣,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学生,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坚守岗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师职业的教师,决不会成为好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教师要力争做一个阳光教师,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让我们永远记住:“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篇6

班主任工作心理辅导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生理开始迅速发育,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再加上家长殷切的期望、同学激烈的竞争、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等,又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接受。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是整个班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应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整个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我校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我建议应注重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的“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挫败。所谓“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往往也是由此产生的。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有少数学生反应:在班上“有两个世界”,尽管自己有时想上进,但想到老师的态度,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要善于使用“同感”

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界,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四、要多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篇7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冲突日益激烈, 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我国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 近年来上升到30%, 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显示:16%至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以焦虑不安、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 17%出现焦虑症状, 12%存在敌对情绪。所有这些数据无不显示,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医药卫生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相对于同龄人的其它大学生群体, 他们有着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活动方式。其心理问题涉及的范围广泛, 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认识经验的差异引起的心理问题, 抵触情绪带来的心理问题, 行为习惯引起的惰性心理问题, 由自卑、偏执、世故、敏感和盲从引起的人格心理问题等。由此引起他们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自卑心理较严重, 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大, 焦虑、恐惧心理时有发生。

2. 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存在, 只是在最近十多年内逐渐扩大化, 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医药卫生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 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

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变化的时代, 随着西方观念和文化的融入, 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接收到了比以往更多的信息, 这些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 给原有的传统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足够大的冲击, 在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前提下, 这些新生事物过早的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灵。

家庭环境的影响。事实证明, 和谐的家庭氛围往往会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反之易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近年来随着人性自由观念的增强, 离婚率逐年上升, 这给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阴影, 事实也证明,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对于从小就生活在父母溺爱当中的独生子女, 家庭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和成才又有过高的期望, 家庭的过高期望和由于高考成绩差而进入我们这样的卫生医护类专科学校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的发差, 极易产生恐慌、焦虑和内疚的心理。

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 使得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使得专业受限的原本满怀壮志的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感觉压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巨大。数据显示, 2009年湖南春季医药卫生类人才交流会需招聘1651人, 4000余名求职者前往应聘;株洲市卫生局直属单位2009年招聘计划也仅仅招聘大约92名专科生, 且有诸多限制。未来不定的就业和经济上的压力, 也是造成医药卫生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 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广泛认同, 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重点仍是传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社会经验的教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对高校教师的职能也未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扩展。

目前, 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差, 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极为匮乏, 心理咨询工作大多是由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团委的老师兼职, 这种防御性的被动工作模式和自身知识的受限, 造成了心理辅导定位不准确和思路不明了, 虽然大多学校都已配备了心理咨询室, 但其利用率却比较低。一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认为大学生尤其是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三年内学习专业性如此之强的知识, 学习时间短、任务重,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专业教学才是硬道理, 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 于是, 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 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等的宣传敷衍了事。另一方面, 部分高校也仅是通过选修课程开设心理学, 大学生本身具备的心理学知识还不够, 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很少会主动求助, 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达到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去求助, 或者在造成不良后果和伤害后才被学校和老师发现, 但这时的问题已经不是学校能通过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

(三) 班主任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职能

针对存在的问题, 学校首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加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其次, 应当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心理健康专业咨询人员, 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再次, 班主任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学校除了对其有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还应当有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使其成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学生心理素质的保健者。

首先, 班主任应当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者。作为能对学生进行近距离和长期直接接触的教师, 具备了比其他教师更方便接触学生的条件, 对于及时发现问题有着其他教师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在初期及时给予疏导和干预, 问题的解决就会相对比较容易, 同时也能很好的预防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

其次, 班主任应当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毕竟班主任没有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育和培训, 他们的能力与专业人员还有很大的距离。复杂的心理问题的发展变化很难预知, 往往已经超出了班主任的解决能力范围, 此时应当引导学生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 要充当好心理咨询师的协助者, 把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平时资料和情况及时全面的提供给咨询师, 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以便于进一步的治疗。

再次, 班主任应当成为治疗效果的维护者。心理问题往往存在着一个反复期, 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治疗, 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 一旦困扰的情景再次出现又会复发, 学生很可能会在不良情绪和积极情绪中难以取舍。因此班主任应当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 及时有效的给予正确的引导。

(四)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优化

1.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心理辅导效果的好坏, 不仅取决于辅导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 同时也取决于自身所具有的素养。加强自身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优化心理辅导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主任应该特别注重对基本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多看有关书籍、多思索一些社会问题、多听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专题报告,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 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辅导水平。

2. 善于把握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班主任如果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即使开展了心理辅导, 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医药卫生类大专生在三年期间有着不同的特点,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尽相同。因此, 心理辅导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比如, 新生面临角色的转换, 生活、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以及情感需求变化带来的困惑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大二时学生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往往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社会活动、恋爱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大三是走向社会阶段, 面临着到协议单位毕业实习以及未来的就业压力, 就业恐惧成为其首要心理特征。只有认真把握了其心理需求, 才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预防心理疾病, 促进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

3. 把心理辅导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相结合。

心理问题的产生总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依据。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 影响其思想和心理的因素也趋向复杂, 需要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找出原因, 对症下药。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一些同学给予特殊照顾, 把心理辅导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在医院的实习工作。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范围内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4. 构建多渠道的信息交流网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 班主任的工作只是一个子系统。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清楚, 发挥优势, 构建广泛的信息网络。班主任要善于在学生中建立信息传递网络, 特别要依靠学生干部、党员共同做好心理状况的掌握和追踪工作。要通过QQ群、电子邮箱等建立更多的倾听学生心声的渠道, 建立开放式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渠道。

(五) 结论

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需要承担起各种责任, 既要像普通教师一样传授知识, 还要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研究它的内因所在, 对症下药, 寻找相应的适宜方法进行恰当的辅导, 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小爱, 陈勃.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易发事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1) :94.

[2]罗忠, 刘虹, 杨艳.高校教师的新角色_心理健康的培育者[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3) :44-46.

[3]湖南卫生人才信息.http://www.hnyyws.com, 2009-3-16.

[4]株洲市卫生局直属单位2009年招聘计划.http://www.zzcity.gov.cn/sitepublish/site/20090318151921574.xls, 2009-3-19.

班主任工作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篇8

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是当前学校开展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开展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学生良好的心理教育培养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最直接工作者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在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以及意义。

1、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其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补充、丰富。

小学生作为祖国发展和进步的“储备军”,其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健康地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亡,而心理健康发展是确保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保障,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大部分省市区都已经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监督以及指导,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

目前,各级中小学都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即便如此,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影响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可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性以及重要性。

2、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质量,国家颁布相关规定,将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划定为小学班主任的职责范围,不仅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势的重视,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义。

2.1丰富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我国,传统小学德育主要是由政治、思想、道德三部分构成,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有的道德教育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教育部门颁布了全新的《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规定中对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以及职责做了新的界定,要求各小学班主任能够全面做好学生的综合教育工作,并积极协调学生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工作,做好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促进广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2创新小学班主任的观念和方法

国家教育发展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能更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传统的小学班主任教育方式往往只是限定在说服、强制、引导等方面,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限定,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转变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对于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使班主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加强班主任与广大学生之间沟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 发展。

2.3全面提升小学班主任以及学生的心理素质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已经逐步在小学教育中发展成为一种实践活动,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其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广大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只有不断丰富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不断拓展和深化,才能确保广大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此过程中,在全面提升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使自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不仅是小学教育事业的基本保障,也是全面提升广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3、总结

上一篇:装卸劳务合同范本下一篇:医药行业crm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