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散文鉴赏

2024-10-23

父爱-散文鉴赏(共11篇)

父爱-散文鉴赏 篇1

有关父爱的美文鉴赏

有关于有关父爱的美文欣赏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如坐针毡。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黑色的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雨水迅速地从头顶直浇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回头看看校门口,同学信一个个钻进温暖宽敞的小车里,马达的声音渐渐地盖过了我的思绪……“儿子!”一声惊雷把我从“梦”中惊醒,这熟悉的声音……不!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吱嘎”的声音消失在雨帘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两个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的……

这篇有关父爱的美文欣赏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网!

父爱-散文鉴赏 篇2

散文被誉为“美文”。长久以来散文以记实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在此基础上,又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征的情思。因此散文教学与其他文章不同,散文是个性化的、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真正思考的结晶。它同小说比,同样写人记事,但人物不求典型,故事不必完整;和戏剧比,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但不受时空限制,行笔自如。它不靠矛盾冲突吸引观众,而靠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它和诗歌比,同样可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不受节奏、韵律限制,写法灵活。它不是诗,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由此可见,散文教学要注重美感,传统的分析法教学若运用不当势必会妨碍散文的鉴赏与学习。

二、关于散文的教学

1. 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与虚实。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但丰富的写作素材并非“散珠碎玉”,作者都会用线将其贯穿使其成为美文。这一线便是文眼,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捕蛇者说》的文眼是“苛政猛于虎”;“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只要抓住文眼,教学就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的效果。

有了文眼加以贯穿,散文还应做到“实”“虚”结合、因“实”出“虚”。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欣赏散文要看到它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能够触发读者的“闪光点”的散文结构与虚实,才是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

2. 散文教学要注重品味语言与感情。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另外,还要从情韵上去推敲。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像《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很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而《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即出以谐谑的文笔,继之则庄谐并作,而最后竟变为谦恭而肃敬,这种诙谐而多变的笔墨,反映了作者对阿长自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别有一种回甘余韵的情致;《紫藤萝瀑布》,颂赞生命的蓬勃向上,情致表现为热烈、奔放。只有当学生从情感入手品味语言,才能达到“知其美,又知其所以美”的境界。

3. 散文教学还要入意境,促思考。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等就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且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师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境”由“情”生,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情含蓄蕴藉、曲折深沉,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一幅幅如梦境般美丽飘渺的画面。如果教者由形到神、从影到情,顺着作品中那一幅幅的画面,深情地引导,便不难把学生带进那特有的意境之中,使之在欣赏那幽僻的小路、多姿的荷花、微微的晚风、缕缕的清香、淡淡的月色、薄薄的轻雾中,品味作品迷离恍惚、深沉抑郁的情调,进而从这种轻松中夹着哀愁、恬淡中和着苦痛的独特意境中,明确作者那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彷徨、低沉、抑郁,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写作的背景,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师生共入意境,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学生,学生领悟作品。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而对于哲理性散文而言,仅仅入意境是不够的,学生需要的是更进一步地鉴赏文章的哲思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个性色彩的一篇,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般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而且来自于本应旺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灾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浮躁的年代而益显独特,因其存在于作者的遭受厄运之中又似乎显得如此普通,只有剖析一个时代的追求,明白群体与个体的力量之比,只有理解了史铁生的经历,他的梦想,才能明白那个发出亘古疑问的瞬间对他意味着什么,至此,“生”或者“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问题,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而理解这些,需要开放的目光,广阔的视野。

当然,鉴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留意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不可以孤立地抽离开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概念。

三、关于鉴赏的方法

在教学中,以自主阅读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创造,师生以文本为载体,主动探索,共同发展自我,二者都是文本意义的发现者和教学意义的生成者,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散文的鉴赏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诵读法。

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一篇文章读好了,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就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可使教学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

2. 比较法。

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济南的冬天》与《春》中的写作技法进行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如把《生命%生命》(杏林子)与《生命%生命》(兑伦·沃森)就思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美点。

3. 讨论法。

鉴赏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理解,澄清认识,激发起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散文是美文,它的美蕴涵在它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抓住了散文的特点,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引发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对美的共鸣。

摘要:散文被誉为“美文”。长久以来散文以记实为本, 以史学为伴, 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 多少思索, 多少探索。然而传统的分析法教学运用不当往往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本文力求探索一条以美感为根基的散文鉴赏教学方法。

关键词:散文,意境,教学,鉴赏

参考文献

[1]郑绍龙.浅谈散文的意境美.读与写:教育教学学刊, 2007, (1) .

[2]顾英华.让美充盈于散文教学.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08, (8) .

父爱-散文鉴赏 篇3

把药扒拉到一边,那抽屉变了形儿,努力把它们凑到一起,却像两个干过架的人,不是一个腮帮子长,就是一个腮帮子斜,把手的那面,不用拉,自动决裂出去了。

五分钟之后,我提着这件世人看不懂的家什,向我父母家走去。路上行人不多,太阳暖暖的,我的心里竟有一种安详。

父亲开了门,生气地说,怎么又买东西,我和你妈什么都不缺。我说,爸,不是,给你看样东西。我把两件套放在八仙桌上。父亲带上老花镜踱了过来,眼光慢慢柔和了,鉴赏宝物般,翻来调过地看,“喏,很好的料儿。”他敲着边儿说。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我们大院最好的木匠。祖传的刨床——一个结结实实大木凳架在门前的树下。我们自家的所有家具都是父亲一手打造的,也就是一个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很重的盛衣的木箱子。他的那件宝贝是祖上营生的工具,父亲也跟着学了一些。父亲后来成了公家人,并不用这个来挣钱。父亲多数在大院里做一些简单的东西,最多的是修复那些缺胳膊断腿的玩意儿。那年头孩子又多又调皮,父亲就少有闲着的时候。好听的话听多了,父亲经常翩翩然,沉默的脸上挂上了在单位找不到的自信。

后来我们家也分了楼房,那时还不兴装修,只要把四面墙涂白,水泥地抹平,挂上电棒,就很好了。旧家具是统统搬上了楼,那件宝贝居然也没丢,和缝纫机一并放在一起,母亲在上面裁裁剪剪。父亲偶尔很压抑地在上面敲敲打打过几回,也做出几样还算像样的家具,但楼上楼下很快就找上门来,父亲像做错事的孩子,连连道歉。再后来姐姐结婚,那会儿时兴陪嫁“几条腿”,父亲很想大干一回,但苦于没有场地,付清嫁妆钱,除了木料之外,父亲狠狠算计了一下,被店老板“坑”去了多少钱。后来我和弟弟成家,有了新房,到处花钱请找木工,父亲看着我们,我们都没有作声。父亲憋不过,就在弟弟的房里打锣开张。请的木匠在客厅,电锯拉得惊天动地的响,父亲躲在狭小的一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一只腿作马步状,呼哧呼哧拉得很带劲。我去看过几次,父亲明显老了,很直的腰,驼峰似的聚在一起,和他那个刨床一样,散发出很陈旧、很颓丧的气息。

父亲是沉默的,他和他的木头是相通的。我几次想讲,你这是何苦呢,但我终于没有讲。过了二十多天,父亲硬是用碎料拼成了一张宽宽的、结结实实的大床。他对我母亲说,我终于为你做一张新床啦。搬床的那天,几个人吭吭哧哧的,将那件庞然大物运回父母居所,那几个人后来抱怨了好几天。父亲精神很好,坐在床沿上,拍拍这儿,摸摸这儿,笑眯眯的,我再也没听到父亲喊过腰疼。

在这之后,父亲木工生涯仿佛停止了。那件镇家之宝也不知弄哪去了。直到前年春节照全家照,选镜框时,最次的那种也得八十多元钱,要做六幅呢,父亲不干了,很激忿地揽了这件活计,我们这回也没有争。领全家福的时候,我们脸上笑开了花,都夸父亲做得好,父亲局促不安,只是笑得皱纹更深了,老眼里也溢出色彩来,比镜框里好看多了。以后我们一看照片,父亲就会有意无意提起他的框,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夸它好,父亲就会满脸挂上满意的神色,好几天情绪都很好。

这只抽屉不久就会完好如初,而且肯定比以前结实。

我说,爸,不用急,我又不等着用。

其实我真急着用,但我竟希望这只抽屉能在父亲那里多呆几天。

我曾想,父爱是什么,对我而言,父爱就是一只凳子,在我需要的时候,能结结实实坐上去;父爱是一只镜框,将全家人的欢笑都框进去,现在,父爱就是一只完美无缺的抽屉。曾几何时,我们穿梭在岁月里,忘了它的存在,其实它一直静静地守候在角落里,只等着我去取。

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木匠了。

共 游

我们坐在山地的面包车上,开车的是个女的,就这我们也前仰后合的,淮河流域的丘陵有时也有一些山的品性与个性。我回头看她和他,四只手靠在一起,紧紧抓住前面的椅背。

车到山脚,下了车买了票,禅窟寺还在山腰。我望望台阶,又望望他们,彼时她76岁,他80岁,而她也人到中年,晨中的镜里已不知不觉用一缕的黑去掩那一丝的白了。

我对他们说,你们行么,心里却暗自后悔,我也是第一次来。她说,行,我倒听出了底气,也听出了她年轻时的一丝犟气。我似乎一直在石阶上等他们,我在看风景,偶尔回头找他们。此刻的山路上没有别的人,他们像两个巨大的蜗牛一直在条纹路上晃动。她背腰驼得更厉害了,身上斜挎着一个棕色格子包,她需要一个拐杖。而他似乎也矮了许多,两手空空,跟在她后面,他需要更加小心。

在禅窟寺的四合院,我们坐长条凳上歇歇。四周是长长的廊檐,幽暗的大殿里是一尊又一尊佛像,正南面是大雄宝殿,初冬的阳光照着这里,安静,禅意幽深。她头上冒着汗,她把医用腰围解开,腰围里已是热气腾腾了。她把包在石凳上敞开,里面是零零碎碎的纸与水杯。他拿着手绢擦眼,擦脸。四周多么安静,我们在禅院的钟声里,是人间挑选出来的三个最俗气的人。

我们走走停停,走进一群山谷。这就是狼巷迷谷了。我能想像出一千多年前,一群狼瘦长的身子在这山谷里绕来绕去,绕不出来的情景。如今狼没了,只有人在巷子里绕来绕去,体会当年狼的种种乐趣。我侧着身子在谷中行走,有时要抱一块石头,有时要后仰,让身子像风切过。他俩比我落后多了,穿得那么笨重,我担心他俩会被石缝卡住,他们伸呀蜷呀的,到底也过来了。在亭子里我们歇息,再研究一下地形。从亭子里经常理出几个线头,她果断地说,打求救电话,求救电话号码就挂在一棵大树上,我果真拨出电话求救。后来又经过几个路口,她都果断地说,打求救电话,求救电话果真有用,又快又准。她为自己的决策正确而很开心。

我们坐在谷口一块大石头上歇息,都像散了架似的,她说,这么大年龄了,还能穿过这样的山谷,是疯了么?他用手绢擦脸、擦稀疏的白发,说,这一天真充实。他是这么说的,充实。这是十多年的光阴中他们最充实的一天,也是我十多年的光阴中最充实的一天。我们每天都争分夺秒的,说今天真重要呀,离不了。今天是最不重要的一天了,却承载了三个人十多年来最灿烂的一笑,而那么多重要的日子我们却一个都记不住,真不知道重要和不重要是怎么划分的。

nlc202309040050

夕阳西下,我们坐在回去的车上。他俩花白的脑袋胡乱地耷在椅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颠簸、沉睡。不知怎么想起小时候暮色中她背着柴堆回家,他从三十里外的粮站买来米面,在粘土似的小路上用木板车推回家的情景。还有她一辈子的怨与怒。这会他们安静地靠在一起,她贴车窗,他贴走廊,像许多老夫妻一样,依偎坐在一起,让人看着幸福,也一定是有幸福的。

本来我还安排另一场计划,就是我们在山脚下住一晚,明天去找她几十年前的同学。但她不愿意,她一定要下次准备一番,专程前来,似乎这样仓促拜访,是对五十年前的友谊不够尊重。我只得尊重她的庄重。来年春天我们再准备另外一场花事。

还有,还有,这是一个多么光华灿烂、令人神往,多么让人舍不得放手的词。

青 檀

要解心中的结,需到千里之外。

千里之外,住着我十八年前的同窗,当时她叫二,我们面对面睡在上铺。我的家乡偏北,她的家乡在北方的北方。如果我是家乡的一株玉米,她就是北方的一棵树,她爽朗大方,朴实可爱。早年,学校聚会过一次,老远就得到她热烈的拥抱,她的腰粗了,她的事业像树一样茁壮,她眉眼带笑,毫不掩饰她的幸福。而我依然是乡间一株未长熟的玉米,带着生涩,染着忧郁。

近日晨起,镜中容颜又凋落几分,所谓事业已一览无余,所谓前程已乱了分寸,所谓爱情已失去温度,活蹦乱跳的孩子又要去住校了。日子灰蒙蒙的,在你哀叹的空儿,又一蹿老远了。

我决定去一趟那个叫萧县的地方。正是盛夏季节,但我等不到秋天,到秋天我会是一株干枯的玉米。

那个地方我一直没去过,那个地方在我心里住着。此刻路两边青翠欲滴,树木、庄稼一个劲喊着青春青春。只有我躲在角落,太阳照不见的地方。

中午十二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朋友一家三口、还有她精选的好友等候多时,我说就在家吃吧,朋友一把拉着我的手说,到我们这个地方,有一道菜你必吃。趋车出城门,人在山脚下。山之阴泉水畔,十几家全羊馆、野蘑菇地锅鸡。刚坐下,一盆炖羊肉就上来了,盆有脸盆大,肉比拳头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佳肴、美酒、挚交,已酒不醉人人自醉了。“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原有的一点警惕性,在诗与酒中彻底瓦解了。

餐毕小憩,朋友说,到我们家乡有一道风景你必看。旅途劳顿,真的不想去了,但朋友保持她一贯作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惟恐漏掉她家乡美景。先是看了圣泉寺、然后趋车赶往天门寺。天门寺在山间,一条平整的水泥路领我们逶迤而行,两旁松柏苍翠,泉水淙淙。乌桕、棠梨、板栗、叶朴、青桐夹杂其间。靠近山体的地方,我看到一棵又一棵、然后是一群扭曲的树,树干疤痕累累,正面看是一棵很完整的树,走到背面,往往发现只是一层干枯的皮在支撑高大树冠。它们就是《西游记》里所说的树精、树怪吧,在傍晚、在烟雾氤氲时刻,一刀砍下去,可以滴出血来,我信。看树下牌子,名曰“青檀”,它们是紫檀姐妹。每一株树都在上百年、上千年历史。导游说,它们是做纸的好原料,宣纸材料非它莫属。看看它们的名字吧,“四世同堂”,一棵树被雷电劈成四瓣,“怀中抱子”、“千年沧桑”、“枯木逢春”、“碑驮檀”“、攀崖檀”……山显然是上了年纪,裸露肌体,岩石一块一块堆积,纹路清晰,而又毫无缝隙。青檀粗壮的根贴着崖壁崖缝,无望地攀伸,遇到突出的石头,它们将根盘起来,像龟、蛇一样小憩。一棵又一棵,它们像接力赛一样绕着山向上攀,直达峰顶。整个山体就是一面根雕,是游龙戏凤、是风起云涌、是狂草。而半空,枝繁叶茂,山风掠过,到处是飒飒天籁之音,我听不到呻吟。我曾想,生命是什么,我们在母亲撕心裂肺的痛中诞生,我们在衰老、疾病中离去,我们辛苦一生,我们为之狂、为之喜的东西一样也抓不住,我们将一无所有、一无所获。哦青檀青檀,你在昭示着什么,你在引领着什么,你在暗中诉说着什么,虽然我不能全懂。在我生命最无助、最底谷的时候,我遇见了让我驻足、让我生命为之一振的那一片树,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冥冥中注定,谁又能说得清。

盼望已久的那一晚终于来临,我与朋友相视而卧,积攒多年的话,却一句也没有说。倒是朋友滔滔不绝,说工作上的艰辛、夫妻间的小乱、儿女教育的困惑。朋友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时而叹息、时而激情。朋友并没有萎靡、困顿之色,她最终把这一切都打理得条条是道。我一直认为她是一棵树,来过她的家乡,才知道她是一株长在山间的青檀。那一晚我躺在青檀林下,头枕盘根错节,我在飒飒的碎语中,酣然入梦。

第二天临别,一向豪气的她竟有点儿女情长,她说:“七七,你一定要常来,不要再消失了。”我说,好,爱姐,我一定会来的,因为我需要像那片树林一样、像她一样,醒着。

父爱无声的散文 篇4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节,回想,感觉时光流转倒是真有些快了。记得去年中秋,学校放了三天假,因家离得近,坐车也不过才两三小时的光景,于是一下课,便急忙的走回寝室,胡乱的收拾收拾两件净衣裳,便满怀欣喜的奔向了车站。

虽然说才开学不久,离家也不远,但是初来此处,一时间觉得好不习惯,感觉要比想象中的还陌生得多,因此更是归心似箭,挡也挡不住。

上了车,从市里到我们县城,一路高速,很是平稳加之车上的空气也略带些闷热,昏昏沉沉了一阵,便安逸的打起了瞌睡来,不一会儿便到了站。

转了车,从县里到我们镇上大约也得四五十分钟的样子,因方才睡过觉,现在精神抖擞着,加之那份喜悦的心情和这段正在维修而颠簸的路,便更睡意全无了。

快到了站,便看见父亲早早的在下车的路口等着我了,在市里给他打的第一个电话,知道我要回家,可能那时候就早早的来了。

我在车里看先见了他,他坐在路旁的那快石头上,抽着烟。待看见车子来时,便起了身,朝着这头张望,父亲个矮,视力又不好,看着车内得把头抬得很高,垫着脚尖,咪着眼睛,这排看看,那排望望,直到我伸手去窗外和他打了招呼,他看见了我,才停了下来。待车子停稳后,父亲走向前来,站在车门口等着想给我拿行李,还好,只几件衣裳,不重,我便自己提了下来。

我们走到一个卖水果的摊贩前,在那买了几斤水果,我们便上了车,骑到一个卖肉的小摊子前父亲停了下来,说:“家里没了鲜肉,你难得回家一趟,买点鲜肉回去一会到家吃”。我说算了,可父亲执意要买,我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父亲都挑一些猪肠子和心舌,“他没有立即结账,而是叫那个摊贩先记了账”,我看到他们都是熟人,都有说有笑的,便也没有再多想些什么了。

再次上了车,我坐在父亲的后边拿着一大堆东西,当我刚整理好时,抬起头,突然父亲头上携着的一根很细很很白的东西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以为是父亲头上沾了母亲平日里绣马尾绣时剪下的那些多余的线,当我正想伸手拿开它时,那夹在父亲黑黝黝的头发里的线越来越多了,突然我的心里一阵乱,百感交集,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欢快的心情不由得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觉得那些东西是那么的刺眼,那么令人厌恶,使我喜悦的心情在那一瞬间荡然无存。

一路上,父亲总是不停的问这问那,问我那个学校环境怎么样,在学校的境况,习不习惯大学的生活。我一直嗯嗯的心不在焉的回答着父亲,他没有察觉,也许,在过来人的眼里,衰老是人世间必须得恪守的生命理则和所必须面对的劫难的吧。而我,却还没看开,一直沉默不语。

回家的 这段路,很短,可我觉得却是那么长,那么颠簸,那么难走。是车,是路,还是心的原因……

终于还是到了家,母亲听见车子的声音,走到阳台上,看见了我,我和母亲打了个招呼,就进了家。

回到家,母亲看到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问道:“孩子,怎么了,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父亲接过母亲的话,说道:“坐了长时间的车可能有点累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稍稍的点了点头。

突然间才懂得,自从上了高中,回家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加上那个时候的不懂事,也从没有想到过这样的问题,现在长大了,是更懂事些了,也更稳重些了。觉得这几年来,没有哪次认真的想过这个问题,只一味的知道向家里伸手拿生活费,如今想起来,内心满怀愧疚。

那天晚上,吃过晚饭,一家子坐在电视机前,我不敢正视父亲,只是在父亲专注的盯着电视的.时候悄悄的看着他。

父亲那个年代的包头一直还保留着,只是,头发的颜色没有那么黝黑发亮了,那对双眼皮,更是多了几丝深邃,也没有那么光彩灵动了。那双嘴唇也因常年吸烟和吃尽的苦难而变得干涸,脸庞因长年累月的日晒风侵而变得皱纹凸显,还有那双粗糙的手。突然觉得父亲整个人都变得瘦小了,没有了儿时印象里的高大威猛,能独挡一方的气质了。整个晚上,我没有好好的看过一集电视,只是觉得,父亲,恍如一夜就变得这样苍老,岁月的痕印在他的脸上是如此深刻与无情,而我也只能默默的看着。

在家呆了两天,便是回学校的时候了。这时,母亲把父亲叫到房里,许久,我知道是家里没钱了,不然不会在这个时间商量得这么久。然后母亲就出去了,她是去邻居的奶奶家了,做马尾绣生意的那位奶奶。回来时,母亲手里拿着五百块钱,那五张钱卷得很小很小,她是去支了那个还没有卖出去的马尾绣的钱,先拿来给我当生活费了。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接了钱,什么都没有说,别了母亲,就出了门。

等车的时候,父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要用好好学习,然后从包里掏出来几十块钱,他数了数,刚好五十六块,便对我说:“那整钱你留着当生活费用,这零钱拿去坐车,在学校要省着点用”,他拿回了那六块零钱,然后又一脸轻松的说:“这零钱就给我暖包,剩下的给你当车费。”现在才懂,其实那是父亲留着给自己买烟的钱,那刚好够一包“蓝黄”的钱。如今我才迟迟感悟,每一次父亲都是以一个玩笑的方式不想让我知道真相,现在这个已经长大的儿子终于迟迟的领悟了。

顿时,我在百感交集中机灵一动,对父亲说“我的车费才四十,那六块暖不久,这十块更好暖包,我对父亲使了使调皮的眼神”,我们都笑了,只是那笑容里,充满了太多贫穷的无奈和伟大又无声的爱。其实聪明的父亲一眼就识破了他这个养育了二十年的儿子这个小小的心思,只是没有说穿而已,也许,这就是我们父子间的默契吧,因为有些话,藏在心里比说破要好得多,我强忍着欢笑,父亲也是看在眼里的。

暖暖的父爱散文 篇5

父亲的年龄不大,但那满是褐色的脸颊上已经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父亲平时在家里,总是一副严厉的样子,特别是对我。在我的印象里,我几乎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父亲的笑脸,从来没有感受到过温暖的父爱。

但是那一年的冬季,我却被父亲的爱深深温暖着。

那天,父亲送我去上学,天空中下起了大雪,雪花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从空中飘落下来,撒落在马路上,仿佛为马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

一路上,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听见脚步踩着雪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当我和父亲路过一个卖肉包子的店铺时,父亲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对我说:“还饿不饿,早餐吃饱了没有?”我望了望那肉包子,闻着肉包子发出的阵阵香味,肚子似乎又唱起了空城计,但是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父亲看了看我,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便对卖肉包子的老板说:“买几个肉包子。”父亲掏了掏口袋,突然脸色变得沉重起来。原来,父亲今天早上出门出得急,忘记带钱了。父亲尴尬地对我说:“要不,下次买吧,反正下次也能买得到。”我望了望父亲,转过身,低着头走了。一路上,我都没有跟父亲说一句话,我的心情变得无比失落。此时,雪也下得越来越大,那雪仿佛不是下在地上,而是下在我的心里。

好不容易到了学校,父亲便回去了。第一节课是语文,老师讲得很精彩。但是一想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我就没有心思听课了。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雪花落在窗户玻璃上,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再朝校门口望去,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一动也不动。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的父亲。我内心不由得一颤,为自己,也为父亲。我向老师请了假,走出了教室。

我走到校门口,走近了父亲。此时,父亲的身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花,我不知道父亲在这里站了多久。我帮父亲拍了拍他身上的雪,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歉意。感动的是,为了让我能吃上香喷喷的肉包子,父亲不辞辛苦地来回奔波;歉意的是,自私的我,只是想到自己,全然忽视了父亲的感受。父亲从衣服里掏出了一袋肉包子,说:“今天早上没有带钱,所以才没有给你买。回到家里,我特意折回来给你买。”当我看着父亲手里拿着热乎乎的包子时,我再也控制不了我的情感,伸出我的双手,紧紧地抱着父亲,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我满脸愧疚地对父亲说:“对不起!”父亲没有丝毫的责怪,说道:“傻孩子,我走了,努力学习。”望着父亲渐行渐远地背影,我的眼泪再一次地流了下来。捧着热乎乎的包子,我分明感觉到了阵阵的暖意,风不再冷了,雪不再大了。

父爱的情感散文 篇6

乡村的夜,静谧而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嘈杂,我喜欢这乡村的夜色,欣赏这宁静给人带来的安闲而舒适的温馨,随家人一起散步,慢慢欣赏乡村清新怡然的空气,感觉心情格外的舒畅,田野四处是刚刚转绿的秧苗,四季豆结满了树梢,青绿的黄瓜挂满了藤上,好似藤架承受不了它的重量,似乎要掉在地上,随处可见。好一派田园绿意盎然的美景!

今晚的夜,有点闷热,没有一丝风,散步回家匆匆洗漱躺着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已经12点了,可是客厅的灯依然亮着,于是悄悄起来,哇塞,看见老公坐在那儿,神气专注的在折礼盒,那份认真而充满幸福感的神情,让我感动不已。没想到这么细致的活,原以为只有我们女人才能做的,他居然做得那么好,我走过去,拿起一个礼盒看看,“哦,真不错,折得像模像样。”我夸了一句,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的确,女儿快出嫁了,老公忙里忙外的准备,看他那喜滋滋的,整天挂在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美了。

所谓礼盒,就是买的盒子,自己折,别看它小巧玲珑的,还真不好折,两边用红绳穿起,里面放上几颗糖,花生之类,还要放上一包香烟,亲戚朋友们来参加婚礼时,一人给一个,这是我们这儿的规矩。离女儿的婚期只有几天了,也不知道该忙些什么?看见老公专注折礼盒的神情,我的思绪随之回到了女儿出生时的情景……

记得那天(1986年4月30日),早上醒来,被昨晚的梦惊醒,梦见自己在30号生了,可巧今天刚好是30号,当时觉得腹部隐隐作痛,我想可能今天真的快生了吧,毕竟自己是学妇产科的,整个上午,我随着逐渐加快的阵痛,越来越支持不住的痛苦的呻吟着,紧紧抓着老公的手,拼命摇撼着老公,指甲把它的手抓伤了很深很深的伤痕,可是他确顾不得疼痛,一遍一遍的安慰我,鼓励我,我想这一生最痛苦的痛莫过于此了吧。在我觉得快支持不住,仿佛快要死了一般似的,终于在接近晚上时,我生下了我们的女儿。老公高兴极了,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情景。因为昨晚的梦,是那么真实而准确,我想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吧,于是我给女儿的小名取为梦佳,意为梦中的佳儿。看着红扑扑粉嫩的小小脸蛋,一种母性的情感充塞在我的心里,令我觉得母性的伟大而自豪!

老公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女儿,亲亲她幼嫩的小脸蛋,给女儿换尿片,他做得是那么熟练而自然,仿佛是无师自通。说实话,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什么尿不湿,纸尿裤诸如之类的东西。我们用自己或亲人穿旧的秋裤秋衣以及一些纯棉的衣服,撕成一块块的长形,当做孩子的尿片,每次老公下班,就是一大堆的尿片等着他洗。天不亮,老公就得起来杀鸡,炖鸡,(那时候乡村没有专门杀鸡杀鸭的),老公那时在供销社上班,每天必需8点准时上班,所以不得不起来把一切做好,才去上班,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服侍我和孩子……

随着时间的慢慢向前,女儿开始牙牙学语,也许是老公太疼这个女儿的缘故,女儿最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听到女儿喊一声爸爸,老公所有的疲劳和辛苦都消失殆尽了,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说实话,我这人从小看不得脏东西,胃很浅吧,所以孩子的尿片,拉的粪便,几乎都是老公一手包办的。他特喜欢抱女儿,只要是女儿喜欢的东西,无论什么玩具他都会想办法去买,那时候,女儿喜欢电动摩托车,我嫌太贵了不买,可是老公偷偷的买回来了,看到女儿开心的小模样,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每逢逢年过节,女儿喜欢玩抢,就是买一包各种颜色的小米粒般大的子弹,用枪打出去,女儿还小,每次都是老公陪她一起玩,帮女儿把子弹上膛,听着老公打得霹雳啪啪的响,女儿拍着小手,高兴的蹦蹦跳跳,老公就微笑的看着女儿,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幸福,女儿喜欢玩刮炮,把一颗颗小小的.火炮往地上扔下去,发出噼啪的响声,女儿的胆子很大,像男孩子的性格,也许就是老公培养的吧。我害怕火炮扔在地上的响声,总是捂着自己的耳朵,他们父女俩就在那儿笑话我。无论做任何事,女儿总是粘着她父亲,比跟我这母亲还亲热。也许我有时候要求严厉些,不像她父亲,什么事儿都惯着她。

女儿从小聪明活泼,喜欢唱歌跳舞,家人及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就这样在充满愉悦而幸福的环境中慢慢长大,健康的成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也是老公为之骄傲的吧。

初中毕业后,女儿考取了广安市友谊中学,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老公几乎是喜极而泣,友谊中学,女儿做梦都想去的学校,也是我们整个广安市的重点高中,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校,能够在几千各地高手中被录取,的确是不容易,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等待开学……

高三,很快就到了,老公决定到友谊中学去照顾女儿,煮饭,洗衣等日常生活。因为女儿很挑食,怕她在高三营养跟不上,我因为要上班,无法照顾女儿,这个重任就落到他的头上了,老公已经下岗很多年了,虽然自己在做生意,但是为了女儿,他还是决定去照顾女儿,那怕放弃生意也在所不惜,只是觉得逢场天回来,一个月也只有九天逢场,其余时间去照顾女儿。在那些日子里,是老公最辛苦寂寞无聊的,女儿喜欢吃韩国烤馍,他天没亮就起来去排队,有时候早上起来去给女儿买豆花,不过吃不了一段时间,她又不吃了,总是想方设法换各种花样煮,然而女儿偏偏挑食,有时候忙了大半天,辛辛苦苦煮好,女儿却不想吃,气得他总是和女儿争吵,就这样,日子在慢慢的过去,终于,女儿考上大学,老公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觉得轻松了。

……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鉴赏写景散文 篇7

散文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 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鉴赏散文, 还要授人以渔, 教给他们阅读鉴赏散文的技巧, 让他们终生受益。在教学写景散文时, 我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技巧, 现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解读文章题目, 初步了解描写对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 是灵魂所在。把握好这篇文章的题目对鉴赏这篇文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因此它的题目也大多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我们在了解写作对象的同时还要对标题中的一些字词加以揣摩、玩味。比如《荷塘月色》, 作者就点明了这是夏季晚上荷塘及月色的特点, 因此鉴赏这篇文章就应该从荷塘和月色两方面入手;《祖国山川颂》, 顾名思义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鉴赏时就要从了解祖国美景及感受热爱祖国情感入手;《我的空中楼阁》则不仅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要写的对象是“我的楼阁”, 还要揣摩玩味为什么是“空中楼阁”, 了解了它的一语双关, 就能明白本文描写对象的特点, 还能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章的脉络, 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散文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但作者用什么线索把这些较散的景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 这就是学生学习鉴赏写景散文要掌握的一个方法技巧了。在这点上我让学生们比较了几篇写景的散文, 发现了一个规律, 写景散文通常是以空间为线索, 抓住景物的特征, 按照空间顺序的变换,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 把观察点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如《荷塘月色》, 就用作者的行踪作为线索。作者从自己家门出发, 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 赏完景色又回到自己家门, 这是移步换景;来到荷塘之后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 再写荷塘上的月色, 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观察角度有平视、仰视, 有远处的景色, 也有近处的景色, 作者用行踪把这些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又如《我的空中楼阁》, 作者把小屋作为一个中心点, 围绕小屋运用定点换景, 定景换点, 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小屋。先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 接着写了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始终以小屋为中心, 一切都是为衬托突出小屋服务。

通过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对文章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调动想象的翅膀, 走进作品的意境

写景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怎么表达出来?通过景物描写和抒情传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散文中的景物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一个个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就是意象, 将一个个意象组合而形成的一幅美的图画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意境。如果前边的理清文章脉络我们是找到了一篇写景散文的骨架, 那么我们现在鉴赏意境则是在寻找写景散文的灵魂。写景散文的灵魂在哪里, 在饱含作者情感的意象里, 在作者用一个个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意境里。怎样让学生鉴赏意境呢, 以《我的空中楼阁》中一段文字为例说明:

换个角度, 近看改为远观, 小屋却又变换位置, 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 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 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 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 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 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 那是墙; 一片白, 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 凌空而起, 姿态翩然。本质上, 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 却像鸟一样, 蝶一样, 憩于枝头, 轻灵而自由!

我们可以先找到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活泼, 整齐, 姿态翩然, 轻灵而自由。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觉到,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 内心是愉悦的, 是自由的, 是轻松的。接着我们调动自己想象的翅膀, 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 把这些美丽的意象在自己头脑中组成一幅画面:满目青翠的山中, 一幢蓝墙白窗的小屋像鸟一样, 蝶一样, 轻灵而自由地休憩在绿树枝头, 就真的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体会自己置身于这个优美画面中的感觉,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自由、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品味作品的语言, 感受作者的真情

散文语言极富作者的深情。有的生动活泼, 富于音乐感, 有的娓娓而谈, 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品味语言, 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朗读贯穿始终, 提升思想境界

高中散文教学鉴赏方法例谈 篇8

关键词高中散文 教学 文本 鉴赏方法 例谈

散文是文学海洋中的一颗颗明珠,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驰骋联想的经典佳作,高中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体味文本中深远的意境呢?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语文课程更具有学以致用的工具性特点,有一句话已经被引用得很多很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们语文教师要在高中散文教学中让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各种优美散文的同时,掌握阅读理解散文的“渔”,并进一步上升到鉴赏的高度,本文试图以例谈的形式探讨这个问题。

一、归纳类别,目标明确

散文和诗歌、小说、戏剧的区别非常明显,即使是散文化的小说和散文诗,也比较容易分开。散文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稍有难度,从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个特点就能和一般记叙文区别开来。一般记叙文选材比较集中、单一,所跨的时间范围不会太大,空间也不会太广,内容相对集中明确。

(一)叙事类散文。如《背影》以描写人物和叙述事件为主,同时兼有抒情成分;阅读时侧重借助事物的叙述或有关人物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准确把握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二)抒情类散文。如《春》《荷塘月色写景状物,抒发作者思想感情》;阅读时侧重分析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写景,借景生情或寓情于景,表达中心;通过状物,托物言志,抒发感情来表达中心思想。

(三)说理类散文。如《提醒幸福》《论雷峰塔的倒掉》;就一两个典型事物生发开去阐明道理,阅读时侧重借助事物、事理来阐释人生哲理,指导人生。

二、诵读文本,品味语言

初步感知散文语言美,理趣美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朗读能将读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连接在一起,达到交融,进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体味到散文丰富的内涵。如朗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处过的最嫩的皮肤”这种整齐的句式就能把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有一种诗韵美。

(一)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诵读散文,要从韵律、意象、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等方面着手,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例如《荷塘月色》一文品读,描绘的那幅月下荷塘图,月色融融中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朗读前可先让学生讨论,该怎样读,才能正确把握意境,最后明确:要用舒缓语气,要用适中语调,停顿要合理,这样的诵读才能把想排遣心中烦恼,月夜独游荷塘的作者,陶醉于美景中的情境重现出来。

(二)仔细玩味,咬文嚼字。有的散文语言含蓄,意蕴深厚。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句话如何理解呢?作者先用痣来形容小屋。”写出小屋的玲珑美。散文是一个交织着多层关系和意义的复杂的组合体。因此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语言,就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细心玩味。巴金的《灯》中“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的”一句中的“黑暗的海上”“灯光的指引”“永沉海底”的含义颇丰,阅读时就要仔细品读。一篇散文读好了,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三、比较鉴别,深入一步

有比较,才能分辨高下,才能认识清楚。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比较,如比较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的;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比较,如《济南的冬天》与《故都的秋》中的写作技法进行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如把朱自清和俞平伯胡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思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美点。

四、驰骋联想,体会意境

一篇散文往往是由一事、一物触发联想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作者选择描写的物与事就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多个意象就构成了意境。《背影》中作者在由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特定的背影“意象”中,将父亲的赞美之情推向高潮。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在随着线索贯穿的内容逐步深入,就很容易地在文中的结尾部分,将文中“意象”包含的主题提炼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朱自清散文的《绿》都是以联想想象为媒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理。散文鉴赏如能抓住作者联想的内容细心品读,从中找出作者联想的联结点,就找到了解读散文意象的抓手。《敬畏生命》中描绘杨树不舍昼夜的飞花扬絮的,让人们联想到生命的伟大与庄严,从而抒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五、讨论分析,澄清认识

散文鉴赏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这个过程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引导过多。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理解,澄清认识。激发起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父爱如山的亲情散文 篇9

您对我深深您伤心的想法,然而,您仍不在意,继续为我发出您全部的爱。请您原谅不孝的女儿。

不知道,我何时才能让您和妈妈真正的解脱?当我了解到您对我的安排后,原谅我不能满心欢喜的接受。您说要为赚很多很多钱,等到我到了年龄后,会为我招女婿,不让我嫁出去,因为您和妈妈舍不得,怕我受委屈。爸爸,我不能接受的原因是,因为我舍不得,看您为我永远辛苦下去。

别的家庭,都是孩子小时候父母疼爱、照顾,等孩子长大了,换成孩子去照顾年迈的父母。这是中国的传统。而我,怎么能拖累您和妈妈一辈子呢?

您的想法,我知道您是心疼女儿,为我的未来在担忧,但是它却像刀子一样,深深插入我的心口。爸爸,我由衷的请您求您,放下我这个包袱,别让自己活的这么辛苦,不然,女儿一辈子都会带着愧疚过日子。

父爱,厚重悠长的散文 篇10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家里就我一个女孩。有许多好事的人纷纷劝母亲收养一个男孩,将来好传宗接代,顶门立事,都被父母拒绝了。后来听母亲说,是父亲执意不收养的,他的理论是,自已辛苦创下的家业,怎么能让别人继承呢?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凭父母的性格,真收养一个男孩的话,以后的生活怎能如此风平浪静呢?

父母都是属于性格强悍的人,这样的家庭注定战争不断。从我记事时起,父母经常发生争吵,有时是因为一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有时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每次都是母亲骂父亲,然后双方互骂,继而就是父亲劈头盖脸打母亲,直至母亲不再咒骂,不再挣扎。每次他们吵架,我都会恐惧地蜷缩着身子躲在床角,尽力往里缩,好离他们远些。但不幸的是,每次我都是他们之间战争的见证者,我无从逃避。

有天半夜,我被打骂声吵醒了,睡眼朦胧中我看到,父亲骑在母亲身上,一巴掌一巴掌地狠狠煸着母亲,母亲开始还低声骂着,后来不出声了,我以为母亲死了,放声大哭,邻居听后赶来,父亲才住手。那一晚,我彻底恨上了父亲,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对父亲的仇视。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生活得小心谨慎,战战兢兢。

平时只要我做错事,父亲总会不顾场合地骂我,当着邻居的面,当着朋友的面,甚至当着同学的面。不可想象的是,他甚至诅咒过我死。我的自尊被肆意地践踏,我的情感被恣肆地摧残。每次我都被他骂得体无完肤,心碎成片,痛不欲生。如花的年龄,我却不只一次想到过死。

父亲在外地工作,一个月仅回家呆四五天。就是这几天,也让我感觉如坐针毡。他在家时,家里的空气似乎都是凝滞的。每次他回家,我都希望他的假期快快结束,希望他能远离我的视线。

长久以来,我一直恨着父亲,我自问对他没有丝毫的感情。他不会善解人意,不会宽以待人,不会与人相处,只知道指责与咒骂。我不止恨他,而且鄙视他。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嗤之以鼻。我只知道,他是我内心挥之不去的“劫”。还好,母亲的爱一直陪伴着我,这让我伤痕累累的心感受到些许的温暖。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报了离家很远的长沙,我希望离他越远越好。但事与愿违,我只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学校。

我毕业的时候,分配不景气,工作大多是找关系。每次父亲去给别人送礼,都会骂我一顿。是啊,是我令他委曲求全,是我令他低三下四,我的出生或许完全是个错误。

要结婚了,母亲希望我能招婿在家,我死活要出嫁。只有我知道,我内心里有多恨父亲。对这个家,我没有丝毫留恋,有的只是对母亲的不舍和担心。

结婚那一天,临出门的时候,无意间回头,看到躲在角落里的父亲。父亲老泪纵横,满脸凄惶与不舍。那一刻,我竟感觉到丝丝快感。

婚后,怕母亲孤独,我经常回娘家,但大多都是趁父亲不在时去。我怕见父亲,更怕他咬牙切齿的咒骂。重要的是,他咒骂的形象已经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我努力想忘却,却不能够。

有次,记不清因什么事,他又骂开了我,我气血上涌,多年来积压的怒火终于爆发,我控制不住自已的情绪,狠狠回骂了他几句,然后扬长而去。走在路上,眼泪象断线的珍珠,流个不停。那一刻,我真希望他不是我的父亲,我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太离谱太偏激太不孝,但那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想法。

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爱过我,是否在意过我,外人看我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内心的伤痛只有自已知晓。一直以为自已是可怜的,从没有得到父亲宽厚深沉的爱,有的只是呵斥和指责。

有次和母亲聊天,谈及父亲,压抑多年的不满终于喷薄而出,我嚎啕大哭。母亲很惊讶,不知我对父亲的恨意竟是如此之深。母亲说,一个父亲怎会不爱自已的孩子?是啊,一个父亲怎么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而且是唯一的孩子。我也尽量在想,可能他爱的方式与众不同吧,留给我的总是伤痛与恶梦。总感觉,父亲是个自私的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同时也是个勤勉顾家的人。

其实父亲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钻一行爱一行,会做裁缝,会做饭,喜欢做家务,爱清洁,年青时还爱打猎,所以小时候我经常能吃到各种野味。那时兴喝红茶菌,他几次试验,终于成功,每天一杯红茶菌,是我的最爱。

就如母亲说的,可能他是爱我的,可是方式不对,除了让我有一颗恨他的心以外,对他再没有半点感恩的心。

我无数次想改变我的想法,从内心对父亲亲近起来,但往事如昨,伤痛依旧,每每想来,仍是痛彻心腑。我该何去何从呢,怎样才能走出心灵的困惑呢?我不知道。

爱人今年调到其它城市工作,日子一下变得灰暗起来,幸好还有女儿陪伴着,生活总不至于那般寂寞。爱人走后,母亲经常给我打电话,叫我去吃饭,然而因为不想面对父亲,我总是推推托托。

父亲退休后在家也没闲着,反倒比上班时还要忙碌,也是,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做饭、种菜、养花、弄草------,他做的事情很多,做饭是他最爱。相比之下,母亲倒显得轻闲多了。经过岁月的磨难,他们相互之间也知道彼此珍惜了。父亲发脾气的时候,母亲也不再发牢骚了;母亲偶尔发脾气,父亲则一笑置之。对父亲的恨意在他们彼此相濡以沫中慢慢淡却。父亲老了,在我面前再也不会疾言厉色了,反倒学会了看我的脸色了。

父亲越来越象个小孩了。每次得知我要去吃饭,他都要精心准备。看我和女儿吃得香甜,他眉梢眼角都透着喜悦。有次,女儿不经意说了一句:姥爷做的饭真好吃,我以后要每天来吃姥爷做的饭。父亲明显地愣了一下,眼泪慢慢沁了出来。母亲打趣说:孩子说一句,至于这样吗?要你一直做饭你倒还乐意了?父亲笑着对女儿说:以后想吃什么就告诉姥爷,姥爷给你做。

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微微佝偻的`身子,我极力抑制着想要流出的眼泪。那一刻,我对父亲再也没有丝毫的恨意,有的只是女儿对父亲的爱和理解。

扪心自问,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的倔强我的冷漠我的偏激我的不屑一顾也曾深深伤过父亲的心。一直以来,我记住的都是他带给我的伤害,忽略了我带给他的更深的伤害,更忽略了他的付出他的爱。

父亲其实是爱我的,他是以自已的方式在爱着,只不过当我的恨意蒙蔽了双眼时,他的爱我也就视而不见了。

试论初中散文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89-01

散文是抒情的主要表现形式,充满了的生命激情,用优美的语言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渴求与灵魂慰藉。散文题材广泛,是一种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并列的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编入最多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散文鉴赏教学的一般方法,考虑如何优化散文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阅读,情感共鸣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在散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教师应该引领线索融人到散文的情境之中,以饱满的热情与强烈的感情,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作品中那些最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作彻底的感悟,并以这种方式来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达到传导知识的目的,才能促使学生与教师一起感受文章的内涵。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就先用深情的语调给学生介绍这篇著名作品的一些背景知识.再隆重的推出伟大的作家— — 朱自清的生平事迹。这样,让学生感知作者的散文风格,以及朱自清的伟大人格。这样,学生把自己完全融人到作品的情境中,并以最真挚的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这样方式渲染,初步感受作品中父子之间的浓浓的深情,起到了“导读”的作用,学生也对这篇课文渐渐的产生了兴趣,从而也体会到了散文的学习与我们的家庭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更加喜欢散文这种文学题材。

又如《风筝》一文,可采用了评注式诵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首先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然后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请学生诵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

二、欣赏散文,体验情感

散文总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创设了在家庭灾祸后父亲送儿子远行的背景,描述了父亲送子的场面。并细致入微的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形。以及对“我”的几次流泪的刻画。对于这些描述,如果我们只是冷眼旁观、漠然处之,就很难唤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调动生活中的经验,去深切体会一个父亲在家国两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内心牵挂与情感的不忍.以及那种满怀希望但前景暗淡的复杂的心理感受。这样,文章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具有了审美意境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通读文章。学生自己感受语言材料.随着学生心理活动和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被文章所感染。

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在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

又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表面上好像是在赞美白杨树,实际上是作者怀着一种爱国情感赞美像白杨树一样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领悟语言.驾驭语言

优秀的散文语言总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通过品读词句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丰富内涵。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散文的语言富于口语化。因此读起来亲切感人。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中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句子,读起来很有生活的气息。又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些句子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其结构美、比喻美。

再如一些散文文言的词句也非常耐人寻味:《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句式工整,美轮美奂。

四、寻找线索,把握结构

由于散文贵在散,题材广泛,表现方式灵活多变,这就为散文的结构带来了无穷的奥妙。古往今来的散文作家为了做到形散神不散,在安排结构上,往往运用一条线索把形散的题材串连起来。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文章开篇用“她勤劳的一生”表明全文叙事的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看似极为平凡实则非常典型的事例,诸如煮饭、养蚕、喂猪跳水、纺纱等日常事务,正是有了这条线索,才把这些小事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说明母亲的伟大。在分析散文的结构时,正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才能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会。

上一篇:争当新疆四好教师心得体会下一篇:“锦绣中华旅游联合体”第三届年会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