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2024-09-21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精选11篇)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篇1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尊敬的局台领导,各位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克州精神”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克州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克州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克州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给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随着中央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援疆部署的调整,克州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步伐加快。特别是经济援疆力度的加大,无疑加快了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但仍然需要弘扬“克州精神”,“克州精神”仍然是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支柱。

作为一个广电人,积极弘扬提升克州精神,必须结合广电事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弘扬广电精神,在提升宣传水平,精心实施好 “三种语言新闻同步播出”加大宣传克州精神的力度,提升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各项栏目,比如我们维语频道自办的《故乡》也是一种宣传克州精神的窗口之一,要强化对提炼克州精神,弘扬克州精神舆论宣传引领工作,为加快克州发展,实现奋力追赶作出新的贡献。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抓制度的落实为切入点,形成广电队伍良好的学风,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谐共事促发展的气氛,夺取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奋进的时代。实现克州广电事业的新飞跃,需要我们每一个广电人艰苦创业、艰险探索、求实创新和奋力拼搏。让我们在大力弘扬新时期克州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奉献广电,创新实干服务社会”的广电精神,成为各项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克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同心共创泽普美好的明天,为新疆和克州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克孜勒苏电视台维语频道

加尼白克 2011年8月15日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篇2

而王晓明,则是这一些讨论的“串联者”。

聊天制造媒体事件

《国家历史》:为什么要发起“人文精神”讨论?

王晓明:当时大家都很困惑,不知道怎么理解新的现实和它背后的历史运动。一部分人出国了,我的熟人朋友当中,出国与留下来的大约各占一半。出国的人大概认为在中国已经没办法再做事,留下来的人则觉得好像还可以做点事。我1990 和1991年两次去美国,都面临这个问题:留在美国还是回来?后来还是回来了。

那时候大学校园里的气氛还是相当活跃的。在华东师大,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组成了不同的小圈子,常常通宵达旦地聊天,像徐麟、崔宜明、胡河清、李劫、张宏,还有小说家格非,等等,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不用说,上海的其他大学:复旦、交大,等等,上海以外的北京、郑州、广州、南京、西安等地,都有类似的圈子,类似的讨论。

到1993、1994 年的时候,中国社会新的变化趋向,已经比较清楚,大家普遍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不但是大学中人,不少作家,譬如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等等,其时也都有类似的感受。可以说,如何看待现实,在那时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问题。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中发生的。

不能说人文精神讨论是我发起的,这么大的讨论,怎么可能是哪一个人发起的呢?我编的那本《人文精神寻思录》的后记,就大致介绍过我刚才说的这些情况。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我主要是做串联的工作,把不同圈子的讨论串联起来:譬如复旦大学的张汝伦先生,我之前就只是见过,并不熟,是通过这次讨论才结识的。当然,大量的私下讨论当中,最后能形成文字、公开发表的,只是一小部分。

“人文精神”这个题目,是取自我与华东师大的几个朋友的一个讨论纪要,那个纪要的标题是《人文精神的废墟》,发在1993年的《上海文学》上,因为批评了几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这个纪要获得不少报纸的转载。其实,这只是这一场大讨论开始借助报刊公之于众了,讨论本身开始得还要早,还且有许多讨论并没有形诸文字。当然,1994 年在《读书》杂志连载5组以“人文精神”为总题的讨论,影响就更大了,参加的人也更多了。

《国家历史》:在“人文精神”讨论之前,有没有人发起别的讨论?

王晓明:1990-1992年间,陈平原、汪晖和王守常就发起过“学术规范讨论”。他们主要讨论“学术规范”问题,认为学问没有做好,是由于学术不规范导致的。但我觉得,所谓“学术规范”,只是一种说法,实质上,他们是要反省80年代知识分子的状况,而这个反省,简单来说,是被刺激出来的。1989年前后国际国内的局势,令知识界很受震动,有些人甚至感到幻灭。但从另一面来看,这震动和幻灭本身就说明知识界有很大的毛病。如果你真有洞察力,不应该那么吃惊、那么震动、那么幻灭的。那为什么80年代的知识界对后来发生的这些社会变动缺乏预见和洞察呢?你不能光把原因都推到外部条件去,一定还有知识界自身的原因。我理解他们办《学人》杂志,最重要的动力,是要反省80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为什么缺乏洞察力。当然,说缺乏洞察力是因为学术活动没有做规范,这只是一种便宜的说法。当时大家都知道,问题并不仅是学术规范,更不是什么注释不够。这是一种整体的思想上的反省,只是采取了当时比较安全的表述而已。

《国家历史》:你们的第一次私下讨论是在什么时候,当时讨论了什么问题?

王晓明:这个记不得了,那时候校园里的年轻人,只要是志趣相投的,几乎整天凑在一起聊天,什么都聊,前一句是国家大事,后一句可能就是“今天食堂的包子不错”,再下一句可能又会转回到什么理论问题上,随意而谈么,哪有那么正式的?我现在倒是很怀念那时候的那种简单的随意而谈的气氛。

《国家历史》: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公开讨论的?

王晓明:大概在1994 年春天,上海的一批人文学者经过互相了解,发现大家有很多共同关心的问题,正好华东师范大学要开一个文艺理论方面的会议,白天开会,晚上我们就约在一起,集中讨论一下。就在华东师大找了一个教室,大概坐了五六十人。在这之前,我写信把这事情告诉了当时的《读书》主编沈昌文先生,请他支持。他就和编辑吴彬来上海参加这一晚的讨论,他们一声不响地坐在角落里听,然后就回去了。但很快就写信来说,他们支持这个讨论,准备在《读书》上发表系列的讨论稿。就是根据这个信,我们在上海分了好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根据录音整理成文,陆续寄去《读书》发表。可以说,《读书》杂志对这个讨论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国家历史》:关于“人文精神”,当时你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王晓明:当时中国的文化状况非常糟糕,可以说是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作为这个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知识分子,或者就更大的范围来说,当代文化人的精神状况普遍不良,这包括人格的萎缩、批判精神的缺失,艺术乃至生活趣味的粗劣,思维方式的简单和机械,文学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匮乏,等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精神状况很差。

为什么精神状况这么差?从知识分子(文化人)自身的一面看,主要问题就是丧失了对个人、人类和世界的存在意义的把握,也就是说在基本的价值观念方面两手空空,自己没有基本的确信。没有基本的确信,精神立场就东倒西歪。

这种精神状况的恶化,绝不仅仅是以知识分子本身的原因所能解释的,它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也不仅仅是在15年的改革当中才发生的,它其实是与中国整个现代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走出这种恶化的状态,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持续的努力。作为开端,当时公开发表上述意见的这些人就特别愿意来提倡一种精神,一种关怀人在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在自己内心培植和发展价值追求,并且努力在生活中实践这个追求的精神。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不断生长的、日益丰富的过程。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每一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做的,甚至靠这些“不同”所形成的丰富性来推动。

《国家历史》:你们的讨论公开发表后,引起了什么反响?

王晓明:这个讨论很快就变成为一个“媒体事件”,国内的报刊广泛地报道,国外有些报纸(例如日本)也做出反应。在持续两年的过程里面,不断有学者加入这个讨论,仅我个人看到的文章就超过了一百篇。许多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还开辟了专栏,这为文章的发表提供了传播平台。到1995年,人文学界以外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入,1995年11月,在《中华读书报》就有一个很大的标题:“人文精神,经济学家发言了”。这些经济学家中,有基本赞成的,有分析的,也有批评的,各种各样的声音。1996年的时候,上海和北京两地同时出版《人文精神讨论文选》,到这个时候,这个讨论基本接近尾声,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就在这两年中,“人文精神”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词。记得当时有人告诉我,说上海陕西南路靠近淮海路的一家商店开张,商店经理照例要说一些套话,其中居然也有“发扬人文精神”这样的话。人文精神竟迅速成为这样一个套话,可见当时的流行之广了。

当代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标志

《国家历史》:对“人文精神”讨论,当时的批评意见是什么?

王晓明:批评的意见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批评认为:你们这些人如此集中地提倡一种精神的倾向,并且根据这种精神倾向激烈地批评各种社会现象,这妨碍了文化的多元化原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专制主义,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的“恐怖”。还有人进一步分析,这种提倡会导致一种不适当的道德强制。另外还有人认为,中国现在开始进入消费时代,进入后现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转型,这个时候提倡对生存意义的关注,强调知识分子的批判作用,是犯了一种启蒙的毛病,是一种过时的文化冒险主义。更有人说,你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发泄对改革、对现实的不满,企图否定现实。第二种批评意见是比较学理化的,认为人文精神的讨论不错,但是讨论的题目太大。什么是人文精神说不清,而且把许多问题都放在人文精神这个题目下来谈,缺乏对具体的、制度方面的思考,应该把制度问题和人文精神问题结合在一起谈。我个人觉得这是富有远见的、建设性的批评。

当时,对这些批评的反应也很激烈,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当然,更多的人是理解这个讨论的意义,在这个前提下把自己不同的理解放进去,这样的意见是大多数,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我这里就不多谈了。

《国家历史》:“人文精神”讨论之后有没有类似的讨论?1998年前后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是不是就是它的延续?

王晓明:我是不赞成用“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来概括1990年代中晚期的知识界的论争的,因为被划在两边的人中间,分别都有极大的差别。当然,1990年代中晚期的知识界的论争的范围更大,有些问题的分歧也表现得更尖锐、更深刻,所以,恐怕不能说它是之前的什么讨论的延续。

《国家历史》:那“人文精神”讨论的延续究竟是什么?

王晓明:大概是在1998 年,《上海文学》上有过一次关于“市场意识形态”的讨论,那可以说是“人文精神”讨论的延续之一。话题是围绕“成功人士”这个流行符号展开的,我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半张脸的神话》,就是讲这个的。“成功人士”这个概念最早是蔡翔先生提出来的,他有一篇短文,谈到“成功人士”这个符号,后来我就把他这个说法拿来进一步讨论,还到大学里去演讲。

《上海文学》上的这个新的讨论也持续了一段时间,大家当时的一个比较强烈的感觉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一种新的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快速形成。我们当时在《上海文学》上讨论的,就是这个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后来我编了一本书,书名叫《新的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其中的不少文章,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我现在做的“文化研究”的课题,也是要分析:这个新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它与过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哪儿等等。

《国家历史》:整个8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或学术界,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存在着一个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体现,就是现代化。但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化也包括市场经济。现代化真的来了,为什么知识分子又不满意了?

王晓明: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并不是1992年才开始的,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叫商品经济而已。但那个时候经济改革与其他改革大致同步,那时进行的是比较全面的改革。1992年以后,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范围早已超越市场。

《国家历史》:中国知识界什么时候开始分化为“知而不言是一种罪”与“躲进小楼成一统”的?

王晓明:粗略区分的话,实际上读书人从来就有两种,一种是只做学问的,一种是还要关怀社会、要对社会发言的。一般说的知识分子,往往指后一种人,他要从他的知识立场出发来讨论社会问题。如果讲知识分子的分化,那应该是指由于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形成的分化,而不是在要不要讨论社会问题这一点上的分化。

中国知识分子在80年代基本上没有太大分歧。分歧是在90年代形成的,这个分歧的第一次大规模爆发,就是在“人文精神”讨论中,这也构成了“人文精神”讨论的一个意义。而分歧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怎么看待改革,怎么看待改革的现实,怎么看待市场经济,或者说,怎么看待“现代化”。

《国家历史》: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却不知道“人文精神”。

王晓明:当时,参与讨论的所有人,我想大概都明白大家究竟是在谈什么。但是,今天的年轻人确实不知道了,隔膜。这个隔膜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另外一个是媒体。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发生在十年以前的许多事情都不知道,不光对“人文精神”讨论这样的事,别的更实在的事情也不知道。就是文史哲专业的学生,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学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们办这样一个历史杂志,真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社会里,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消费者?就是那种把新产品当作最好的东西,尽快用新产品来替换旧产品的人。如果一个人有记忆,他就会回过头来算总账:我这样不断更新是不是有毛病啊?有历史记忆的人,的确不容易被当代的东西、流行的东西忽悠。

《国家历史》: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如何看“人文精神”讨论?

王晓明:总的来说,虽然这场讨论影响的范围很大,但讨论的水平并不高。原因有两个:第一,从自身来看,当时发起这个讨论的人,和参加这个讨论的人(包括我自己),对很多事情想得都还不是很清楚。随着两年的讨论逐渐深入,很多问题才慢慢想明白的。第二,有很多非学术的因素影响这个讨论,当时有很多的意气用事,很多的借题发挥……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想把一个问题讨论好,确实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后来的有些讨论变质了:不是仔细去听对方的看法,而是一味要在论战当中压过对方,这样的风气一起,特别是一些人身攻击的发生,暴露了当时的思想和文化条件的恶劣。

虽然“人文精神”讨论在整体上不够深入,它在客观上却成为当代社会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第一,这场讨论是中国知识分子在那样一个社会剧烈变动、迷茫、痛苦、困惑的阶段之后,开始慢慢地恢复活力,发出声音的开始。第二,这个讨论打破了1980 年代以后,中国知识界只有一个集体声音的不正常状态。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讨论凸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些具有根本性的大问题。十年过去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一点都没有减少。

王晓明著作

《半张脸的神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人,把社会的进步比作人阳光灿烂、光彩照人的半张脸的话,那它的背面,另外的半张脸则常常被人隐去了、忽视了。

一个国内知名的文学教授,一个忧虑天下的人文学者,以非同常人的理性和非同常人的职责担当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

《人文精神寻思录》

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人文精神”的讨论及其种种回应,就体现了当代知识者的活力,体现了他们对精神价值的近乎本能的向往和追求。这必然能激发那些愿意自救者的勇气和理性,使他们更深入地透视当前的文化现实,也更深入地透视自己。

《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被传媒、广告、时尚等控制和引导。时至90年代,这种控制和引导已形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本书汇集了上海文化界的精英观点,以专题的形式对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社会运作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王晓明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篇3

论发言提纲

照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食药监局XXX 总书记在兰考县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要弘扬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这就是照亮每位党员思想精神的明镜,衡量言行和“四风”的标准。我对照他对群众,事业,同志,亲属,自己的态度和做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观看他的电影版的记录片,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受很深,触动很大,首先他到兰考县参加第一次领导会议时,把大家带到火车站看那冰天雪地上等车逃荒的老百姓,我感觉到他当时对人民群众的真诚感情和关心态度,似乎超越了对亲人或家人的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对组织敢于担当的态度,对群众崇高的责任感。就是把这种真挚感情作为基础,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了走访120多个村治理“三害”(风沙,水涝,盐碱)切实可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作风,并且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做法,最短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治理“三害”工作,同时,焦裕禄同志发扬了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他把组织的期望当作自己的毕生的事业来追求,把群众的期盼当自己的奋斗目标来实现。因此他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因此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照这些我感到很惭愧,我现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不要说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不到一千家监管对象而言都有说不完的埋怨和撒

不完怨气。比如说:经营户来申请,来领证时说些埋怨话,在执法过程中,因经济能力不足及时整改不到位或没有上过学监督意见书看不懂,不会签名等为难情绪出现时我们都会说他,没有素质,没有文化,刁民这类的话。有时候发现比较不听话,不顺我意的人采取以罚带训的做法,这都是没有把群众当亲人一样看待,没有把监管对象以服务对象看待的结果。是在工作上沉不住气,心浮气躁的表现。以前在基层工作时,和百姓打成一片,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得到百姓的拥戴。可是来到到县直机关工作以后,感觉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薄。谈到“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十分羞愧。以前总是给自己找客观上的理由,以业务工作繁忙,接触的机会不多为由安慰自己,没有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但是这次通过学习教育和观看焦裕禄事迹等红色电影以后,特别是在和群众面对面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的时候,看到那不信任的眼光,听到那讽刺的言语时,感觉自己越来越空虚,脱离了依靠,失去了拥戴。这就是想一切办法走上层路线,而脱离了基础群众的结果。到了这个岗位,工作在这样的环境,受了小气候的影响,降低了对“四风”的要求,染上了赶潮流、追时尚的思想。在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存在着工作做给上级看,荣誉成绩自己占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作风。焦裕禄做为一个县的第一书记,不光在工作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带头艰苦奋斗,在生活上更是以身作则,艰苦朴素,更多考虑的是人民群众、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创造机会为群众办事,没有任何一点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思想。当领导班子里出现问题,特别是县长吴荣先处处为难他,甚至出现拆台的行为时,保持冷静并且很认真的站在爱护和保护的角度教育他,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上面对组织坦白,下面

对同事负责的态度。作为一名部门的主要领导,对照以上崇高的工作作风,自己做的很差,也就是总书记说的“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在工作上有,只要把方向和要求决策好,就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的想法。不是我领着干,而是我看着你们干;不是我先干,而是我安排他们干的官僚主义工作方式依然存在;用高标准来衡量别人,把严要求提给别人,而自己却缺乏主动性和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岗位上没有确实树立榜样和标杆形象。焦裕禄是一名党员干部,也是一名普通的父亲、丈夫。也赋有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和感情,但是他对权利和义务,感情和责任,家庭和集体的关系和利益,按照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来处理的很好,也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首先在那个出现大批的饥民逃荒、吃饱饭都出了问题的年代,把领导干部唯一的福利“副食本”也取消了,制定了“干部十不准”制度,自己带头执行。对家人也提出严格的要求,别说吃好连吃饱都困难,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时候,把别人送的肉粮,连县长为了讨好他特批给他的米都不留,都给那些吃不饱饭的群众,作为一名手中把握权利的人在那种生活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我认为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最高境界吧。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家人,赢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自己的带头模范,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家庭的生活环境,儿女的教育条件,连自己的看病救治等都没有一点特殊待遇的想法,做到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现在,社会发达,生活富裕,但是思想和觉悟,忠诚和老实逐步淡漠。我作为一名党员,对照焦裕禄的生活作风,不但没有继续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还对身边的人,家属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甚至以自己讲究个人形象,让家人过个很好的生活

为由,违背了“两个务必”要求。这种不良的的作风像细菌一样逐渐影响着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家人和身边的人没有教育好,没有做出榜样。有时候存在吃饭讲究档次,穿着讲究牌子的现象,给子女挑最好的学校甚至挑班挑老师,看个大小病直接到大城市,大医院,认为自己跟普通百姓比,有条件可以选择。就是对这特殊化思想在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导致和群众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淡,失去信任,失去依靠。我们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苦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高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来指导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来改进我们的作风。

档案精神大讨论活动总结 篇4

今年4月以来,为提高职业认知,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扩大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我局组织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湘西档案精神”大讨论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总体情况

本次活动开展主要采用征集短语、短文、开辟网络论坛等方式进行,截止目前,共收集短语120条,短文11篇,论坛发布动态信息11则,基本达到活动预期目的。

二、活动开展特点

(一)有热度。中国档案网、中国档案馆建设网、湖南省政府网、湖南红网、湘西新闻网、团结报、湘西飞扬101电台、山东省东营市档案网等媒体网站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推介,较大地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

(二)有广度。8个州直单位、10个县市直单位、5个乡镇、2个企业,共25个单位参与了本次活动投稿。10位单位主要领导、30余名干部职工动笔为“湘西档案精神”见仁见智、建言献策,全州档案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认知得到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特别是龙山、凤凰、花垣三县在本次活动中组织有力,踊跃积极,引起良好反响。

(三)有深度。征集作品从人文精神、档案现状、前景目标、时下热点等各个方面,选取不同角度对其所理解的档案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可谓高屋建瓴、掷地有声,为档案文化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不足之处

一是社会参与面不够大。二是个别县市档案局重视程度不够,只完成量仅为指导性任务的1/4左右。三是机关档案室基本上没有发动起来。

四、优秀作品评选情况

活动领导小组经广泛征求意见,选评出优秀作品6篇,具体如下:

(一)短语类:

1、“忠诚、踏实、创新、和谐”作者:石泽彬(湘西州档案局)

2、“敬业忠诚、求真务实、温馨服务、开拓创新””作者:李炎(湘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3、“忠于职守、淡泊名利、注重服务、勇于创新”

作者:杨军才(龙山县档案局)

4、“忠诚、服务 创新、敬业”作者:凤凰县水打田乡政府

(二)短评类:

1、“永远的兰台精神”

作者:罗 芬(凤凰县档案局)

2、“湘西档案精神探讨” 作者:裴忠(湘西州档案局)

湘西州档案局2013年10月24日

“湘西档案精神大讨论”活动作品征集

大学精神大讨论学习文集前言 篇5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和活力,它是“大学人”整体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融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集一所大学长期的文化积淀与当代追求于一身,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

安徽科技学院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卓越的品牌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精神品格,这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一个高远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实现这一历史性的奋斗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当前我校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理念提升引领改革攻坚,通过文化创新带动体制创新,通过精神驱动促进事业发展,通过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开展大学精神大讨论活动,旨在系统地回顾、总结、凝练、挖掘和宣传安徽科技学院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结合这次讨论活动,组织编印了这本学习文集,希望这本文集能够便于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理解大学精神,促进讨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新疆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3 篇6

米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了“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局党组紧紧围绕米东区党委提出的“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12字精神,结合并以 “明是非、知荣辱、爱米东、树形象”活动为载体,突出大讨论的“内化”过程。通过广泛进行思想发动,深入开展大讨论,把“新疆精神”进一步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集聚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进米东区跨域是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米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要求全局干部切实将“新疆精神”大讨论纳入学习型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运用多种形式展开大讨论。同时,要拓展渠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踊跃参与到大讨论中来,引导他们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共同将“新疆精神”宣传好、阐释好、实践好、发扬好,形成全社会实践和弘扬“新疆精神”的生动局面。要充分发挥舆论优势,多渠道多形式,营造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教育氛围。

现在米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疆精神”大讨论结合本局“明是非、知荣辱、爱药监、树形象”活动已启动,相信通过讨论学习,全局干部群众对“新疆12字精神、党的三史、新疆三史”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建设美好米东的热情。

米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大讨论发言稿 篇7

汇报材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上级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超前谋划好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集团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活动,我公司根据《晋煤集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的通知》(晋煤集安函〔2017〕386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大讨论方案,从11月6日起,持续组织公司各单位、各部室认真对照十个议题开展讨论,在分组讨论结束后,于11月10日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公司领导干部人人参与发言,讨论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安全生产大讨论工作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一)对照李董事长提出的“六个最”和“五问”的总要求,如何压实安全责任,做到责任到心、安全到岗,履职尽责抓好安全管控?

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对照李董事长提出的“六个最”和“五问”的总要求,增强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创新改革。认清最过硬的作风是务实担当,最基础的环境是安全环保稳定,一是全体领导干部形成共识,提高认识,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扛起自身承担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安全责任、稳定责任、发展责任,把主要精力用在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实际问题上,持之以恒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严格责任划分,切实知责履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晰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岗位,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落实矿井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自主管理。落实各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强化业务管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理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履行安全生产业务保安职责。落实员工岗位操作责任,强化本质安全。

(二)如何树牢安全“红线”意识,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将安全核心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充分认清抓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当前形势的准确研判,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行动上常抓不懈,将安全核心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三)如何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安全监察机制,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专业技术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强化安全层次化、专业化管控,从而形成安全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二是督促矿井安监部门要修订完善相关安全监督检查办法,强化“监督的监督、检查的检查”职能,督促落实好各级安全自主管理责任和业务保安责任。三要坚持正查和倒查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自检与互检相结合,创新检查方式,提高检查质量。四是定期对矿井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矿井通过制度整理建立完善工作流程,通过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四)如何抓好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一是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坚持把安全风险排查放在一切工作首位,按规定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重点对采掘、机电等各系统进行全面风险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安全风险四色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二是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和告知卡,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从组织保障、制度落实、技术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强力抓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特别对较大以上风险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及时制定并落实专项管控方案。三是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强调重点抓、抓重点。通过修订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隐患分级分类处罚标准,按照“五定五落实”要求,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各专业部室要根据矿井实际,明确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安全重点,确立专业检查的重点目标和保障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每个业务部室按期确定一个检查重点,并制定整改期限,整改期限内要确保整改到位。确保检查一项,整改一项,达标一项。四是始终把安全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工程设计、施工进场、过程控制、细节管理等全过程加强管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与班后整理,确保实现动态达标。

(五)如何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区队和班组管理,持续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培训方面一是突出安全培训重点。以提升员工安全技能为目的,提升关键岗位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做到持证上岗、按章作业。二是注重安全培训实效。要本着“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岗位实操训练、工作效果验证”的方式,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加强考核,强化培训效果评价,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提问抽查,严格持证上岗监督检查。

班组管理方面一是重落实,不断增强班组长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按照“红线”管理和规程措施施工。二是重质量,在提升标准夯实基础上狠下功夫。要求班组长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对工程质量逐条逐项认真落实、整改,确保工程质量。抓薄弱,在消除隐患上下功夫。三是要求班组长坚持把安全生产的薄弱点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对时间上的薄弱时段、空间上的薄弱地点等进行针对性的超前管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留死角、全面细致。

(六)如何做实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故(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一是深刻吸取近年各类事故教训,严格按照“四个对待”,利用安全活动日、早调回、班前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吸取教训、入脑入心。二是加大应急预案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力度,特别是开展事前不告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能力建设。三是突出班组长、瓦检工、安检工等重点要害岗位培训,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序引导撤人,不断强化全员盲戴自救器、熟悉避灾路线能力。四是提高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事故后能帮助救护人员提高救援速度。

(七)如何推进安全诚信机制建设,改进完善安全绩效星级考核办法,强化隐患和事故追责,真正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一是发挥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理念渗透的作用,把安全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守纪律、懂规矩、不违章”的职业操守,促进员工按章作业,规范操作。二是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工作,做到刚性指标、刚性考核、一票否决。并不断结合公司实际,进一步对考核标准细化,更具备操作性。

(八)如何抓好职业健康管理,最大限度维护员工健康权益? 一是把住前期预防关,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二是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重点提升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充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落实各部门职业卫生责任制,在检查过程中将职业卫生列为必查内容,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督促矿井落实职业卫生基础整治项目,不断完善基础工作。

(九)如何发挥党政工团等各方优势,凝聚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强大合力?

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严明纪律,增进团结,鼓舞干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体现十九大部署、适应新时代要求上着力,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上着眼,不断抓好党员、群监网员、青监岗员、女工协管员的安全监督工作,继续开展“党员自身无违章、身边无事故”、“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共筑安全生产防线。

(十)在安全管理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还存在哪些漏洞和不足?下步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为进一步强化隐患整改落实。金明公司计划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在做好各类检查的基础上,将重点强化隐患整改落实中,一是对矿井上报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发现有虚报、瞒报严肃处理。二是对随机抽查各业务部室所查隐患的整改闭合情况,坚决杜绝“为闭合而闭合”的情况,严格业务保安责任落实。使公司安全隐患切实得到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2018年金明公司面临所属矿井基建转生产、投产验收,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人员、设备、资金等各项矛盾集中,事故灾害隐患凸显、安全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金明公司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安全工作部署,严格责任落实,强化现场管理,狠抓灾害防治、不断提升应急能力,坚决杜绝事故发生。

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主题大讨论 篇8

——记交通运输管理学院10-1中队团总支学雷锋系列活动之二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深入贯彻团委“弘扬雷锋精神,争当志愿先锋,为文明校园增光添彩”的精神理念,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深入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当代郭明义”主题活动的通知,让同学们充分理解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实际意义。3月12日晚八点,交通运输管理学院2010-1中队团总支于知行204举行了以“弘扬新时代下的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大讨论。交通运输管理学院2010-1中队李浩指导员及中队全体团干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首先团总支副书记王子飞同学向中队团干部传达了学校《关于深入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当代郭明义”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并对中队学雷锋系列活动安排进行了详细解说,并结合学校通知中的要求,要求各团支部在讨论结束后制定“践行雷锋精神,争做当代郭明义”的具体活动方案,掀起全中队学雷锋的热潮。随后,中队团总支张翅杭、马依彤先后对雷锋精神、学雷锋日、雷锋事迹和郭明义大爱精神、郭明义事迹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演讲介绍。倡导同学们向雷锋、郭明义同志学习,做到言行一致、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雷锋、郭明义同志学习,做到心中有集体,团结、友善、协作,扶危济困,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积极开展“学雷锋、学郭明义”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在两位同学振奋人心,满怀激励语调的演讲带动下,中队十个班级的全体团支部成员纷纷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向台下同学倡导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同志的主题团日活动;有的将雷锋精神联系实际,将身边有关雷锋精神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至大家;有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或雷锋就在身边并高度赞扬了身边同学的活雷锋精神。整个讨论氛围凝重而不失活跃、简单而不失深邃。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会场气氛顿时高涨。最后,李浩指导员进行了活动总结,进一步强调了弘扬雷锋精神及学习郭明义同志的号召,并稳重而又幽默地讲述了亲身经历并指引同学们学习雷锋的道路。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幕。

安全大讨论发言稿 篇9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发言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发言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发言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大讨论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大讨论发言稿1

各位员工:

大家好!

安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话题,特别是在岁末年初谈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安全生产我有以下的感受和建议:

一、改变安全例会的内容和形式。

要求所有安全例会都要进行讨论,并且对讨论时间和参会人员发言要求均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可以就安全例会中的最主要的安全问题进行辩论。

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且重在“落实”。

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个人,立足岗位,增强技能,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培训工作要斗硬,可定期进行竞赛,对优异者进行奖励,以此提高培训力度和热情,使广大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思想觉悟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开辟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活动。

如:每个月内逐级部门整理上报一个安全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安全建议。如:开辟了“安全大家谈”栏目,鼓励大家踊跃投稿。如:在公司网站开辟了“安全发言箱”栏目,任何人登陆公司网站均可进入发言,或者是“安全建议直通车”,其内容不公开只有指定人员才能看。如:公司可征集安全警句、格言、提示等,对于征集到的具有明显警醒意义的安全警句、格言、提示等,通过群发的方式将之发到每一名员工的手机上。如:对提出有关 “安全生产”方面高质量提案或建议的员工,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励。

四、对明年的安全工作早作计划。

明确明年的工作思路,细化明年的各项工作方法。干工作要有计划,过程可控,效果要好,把力求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将明年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落到实处。

无论我们是通过网络、规章制度、还是大家讨论这种互动的方式,一切活动的宗旨都是为了形成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实现安全生产的预控、可控和能控。

安全大讨论发言稿2

同志们:

大家好!

关于安全生产大讨论的话题,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下几点只是我在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们从思想上我们应该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的任务性、重要性、紧迫性。对于安全工作要站在顾全局的层面上,应该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对于安全工作不能盲目乐观,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放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警惕性。我们还要把对安全工作的重心放在治理和预防上,不能事后抢救,忙于救火。我们要自足于自身岗位,深化管理人员和下属设备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杜绝违章作业、无票作业等违规违纪现象。

其次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现场作业时安全措施和其他措施的实施情况,对于登高、滑落等在危险地点工作要事先对危险地点进行检查和危险点的查看,加强安全工作的事实,交代危险点机预控措施。同时要坚持召开班前会、班后会,继续坚持“三讲一落实”活动,加强班组的安全活动管理,对工作班人员安全教育要继续深化,同时落实人员的监督责任、技术责任、现场管理责任等一系列责任。再次我们需要从设备本身出发,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修缮、预防、检修等各个方面工作要加强管理。以下是x2炉侧设备出现的问题:

1、x2炉侧检修电源箱内动力保险规格型号不确定,有100A、150A、200A等,有的同一个检修电源箱内会同时出现不同型号的动

力保险,这样不仅仅是增加的检修电源箱电源三相不平衡性,同时动力保险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保护作用,对检修电源箱的上级开关也造成了一定的用电压力和用电影响,减少了检修电源箱的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设备管理部、发电部应该出台相应的动力保险使用规范,对更换保险型号和规格要进行规定,从而提高检修电源箱的安全使用性。

2、x2炉配电段内盘柜后部的操作保险座老化,无法发挥其有效的支撑和安装作用,在运行人员执行操作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等其他外界因素也可使其操作保险座损坏,至其失去相应的作用,可能致使人员的触电的危险。

3、磨煤机6KV开关有时会出现合不上的情况,由于开关比较老旧,操作比较频繁,对开关也有一定的影响。要加强检修质量和检修过程的管理。

4、送风机油站2台电机由于在封闭的环境中,造成了电机长时间在高温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由于高温运行的情况下出现电机烧损和轴承损坏的情况发生,在机组检修时对其进行重点处理。

5、对于空预器主副电机,给煤机电机,清扫链电机等重要负荷的小电机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不能出现由于电机事故发生导致的磨煤机断煤时间的发生。

6、电除尘高频柜问题,由于外部环境比较恶劣,加之设备本体通风过滤设备的不完善,内部控制板的积灰比较严重,要加强对设备的积灰清理和检查。

7、2炉C浆液循环泵电机开关出现过合不上的情况,原因在于开关内部合闸滚轴出现了部分的磨损情况的发生,磨损情况发生在于C浆液循环泵启动和停止频繁,导致开关内部件损坏。

安全大讨论发言稿3

同志们:

大家好!

安全是社会和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存在与我们生产生活,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享有人的.一切基本权利,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为了事业和家庭去拼搏、去奋斗。一说起安全,很多一部分人都觉得是老生常谈,各类安全标语到处可见,还有人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却每天都有很多人倒在安全这扇门之外。

我给大家说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国仅在2000年至2008年中,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大100多万起,每分等于发生十万起安全事故,每天等于有近380条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这些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必然条件。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但顽强的生命在残酷的事故面前又显得是那么的脆弱。

在我们当中,绝大部分同事都是家中的顶梁柱,肩负着家庭未来的希望,一旦这根顶梁柱倒了,这个家由谁来支撑,假如我们是事故中的受害者,那将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老人无法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妻子痛心疾首,而孩子从此失去了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令人悲痛这一切都在警示着我们、告诫着我们,生产离不开安全,面对着一例例血的教训,我们有何理由不将安全牢记在心间?

有一位哲人说过:漫漫长路,使你疲倦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生活与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单调与枯燥中,司空见惯、麻痹思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惰性,放松警惕,酒后上岗、经验主义、野蛮作业、疏忽大意等等,这些都是潜伏在鞋里的沙子。麻痹的思想,消磨你的意志,说不定哪天就会让你倒下,甚至倒下了就再也起不来了。拥有的你往往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了,就会追悔莫及。

“敬畏生命”大讨论发言稿 篇10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对于一个矿井的重要性是毋庸臵疑的,每个矿井能否存在的唯一标准就是安全。

每一个煤矿职工最大的心愿,莫过于“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了整个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真挚的心声和热切的期望。每一名煤矿管理人员,上至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下至生产区队的队长书记,都在为这简单的一句话坚持不懈的努力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煤矿的生产环境渐渐得到改善,生产设备设施日益精良,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据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行业每百万吨煤炭死亡率降到了0.4%以下。

然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声声悲痛欲绝的呐喊,却在时刻提醒着我们,煤矿安全问题,依然在威胁着每一位煤矿职工的生命和家庭。

2013年4月20日吉林省和龙市庆兴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18人遇难;5月11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矿发生瓦斯事故,28人遇难; 6月2日,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司马冲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人遇难;这一例例血的教训,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敲着警钟。生命之重,不是用简简单单的数据就可以衡量的。

通过学习分析全国各大煤矿安全事故,结合我矿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不难发现,导致煤矿责任事故发生的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一、有些领导、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现场安全评估不到位,导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把握力度不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安全问题被一再的强调,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之依然容易被忽视。安全效益不同于经济效益,它是隐性的。安全出了问题,安全效益为负效益;安全没出问题,安全效益也没有明显的体现出来。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对于安全效益认识不足,忽略了安全工作,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很难得到提升。安全意识一旦淡薄,职工对于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紧急避险和井下自救知识的学习不透彻,敷衍了事。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极易出现“三违”行为,在事故发生后也得不到妥善处理。没有对于安全和生命的敬畏,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受到了生命的惩罚。

二、有些领导、职工进行作业时,蛮干、抢干、硬干,存在侥幸心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屡禁不止。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在有些职工的观念中,安全工作比较繁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进展速度。领导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职工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早上井,未进行安全评估、对现场情况没把握好就蛮干,安全设施没设臵好、没和其他相关单位联系好就抢干,安全条件不达标就硬干,总是抱着“不幸也许不会落到我身上”、“不会正巧这次就赶上出事”、“以前都这么干过,没出过事”等侥幸心理,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也许一千次违章才会出一次事故,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人们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才会意识到安全的重要,生命的可贵,但是人生没有彩排,生命也无法复制。对于安全和生命没有抱着敬畏的态度,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终会受到生命的惩罚。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三、相关单位对上级安全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到位,未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对安全设施进行整改完善,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上级安全政策及相关法规学习认识不足,不了解煤矿相关的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未按规定对不合格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对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行完善。那么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职工的生命安全也就没有了保障。

安全第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如果只是把“安全第一”放在嘴上,挂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那么,所谓的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到头来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有句话是“态度决定一切”。你是否对生命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决定了在工作中你的生命能否得到保障。我们北宿煤矿一向敬畏生命,主张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张矿长撰写的《安全歌诀》和安全生产“二十不”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于生命的敬畏。在去年开展的“树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做安全幸福的北宿人”主题活动,使得全矿职工对于生命安全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走进北宿煤矿矿区,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写在办公楼上的我们北宿煤矿工作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心工作,艰苦奋斗,矿井利益至高无上。”这句话,从敬畏生命的角度来说,就是内强安全素质,外树安全形象,矿井安全利益至高无上。矿井的安全利益,说到底就是职工的生命安全。只有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煤矿的安全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

6月份,是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同时也是矿井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的关键月份。在这个意义重大的月份里,生命和安全是不变的主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牢牢记住一个个血的教训,对生命时刻保持一个敬畏的态度。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对待安全教育,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提升自身安全素质。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照“停想评定做”五步工作法,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积极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把握了现场各个环节之后,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二、牢记《安全歌诀》和安全生产“二十不”,在工作中沉住气,稳下心,按部就班的进行施工作业,不蛮干、不抢干、不硬干。时刻保持“为了一次的早上井,可能就再也上不了井”的危机意识,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三、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以及煤矿领导下发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并及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确保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落实每一名职工身上。

克州精神大讨论发言稿 篇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省市气象局统一部署,郯城县气象局开展了气象文化和气象精神主题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与作风、发展先进文化、凝练气象精神,为全面推动中心工作夯实基础。

一是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蒋红霞为组长的大讨论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郯城县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文化和气象精神主题大讨论实施方案》;三是召开动员会广泛发动、认真部署。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部门讨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按照上级的要求作具体安排,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宣讲开展文化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明确大讨论活动的具体要求,掀起文化大讨论活动高潮。开展集中学习和组织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带动党员干部的学习讨论;围绕七个专题内容,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讨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把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高陵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开展 “我为文化事业发展谏言献策”征求意见活动,征集干部职工对郯城县气象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大讨论活动后期,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总结大讨论活动取得的实效和体会,对巩固和扩大讨论活动成果提出明确要求。进行气象

精神表述语凝练的收集工作。

二是社会征集阶段。广泛发动气象行业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开展“气象精神”表述语的征集活动。对征集的结果进行梳理、汇总,经过专家评审和会议研讨等形式,凝练出“气象精神”的表述方法。通过此项活动,大家不仅提高了新时期加强气象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更对对新时期我国气象文化的科学内涵与气象精神表述进行深入研讨与凝练,认为气象文化要以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弘扬和继承优良传统,立足气象事业当前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的需求,增强气象工作和气象人的影响力。把建设气象文化与提高“四个能力”紧密结合,加强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气象文化,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气象文化。

郯城县气象局

上一篇:带有雕字的成语及解释下一篇:总代理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