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2024-09-13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精选8篇)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篇1

1、每一次我失恋,就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面的水分蒸发掉,而让我不那么容易流泪。

2、现在的我们,只不过一个叛逆的孩子。罢了。

3、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词,而是平平平平的陪同。

4、不论瘦子说自己胖了还是瘦了,胖子都会觉得瘦子是在炫耀。

5、我会一直记得,你眼中的曲折,用多少时间换来普通朋友的资格。

6、总有一些人,原本只是生命的过客,后来却成了记忆的常客。

7、时间过得太快,恍恍惚惚中有了一种不真实感,快乐不快乐又有什么分别呢,无论怎样,我们总要被推着向前。

8、时间,可以了解爱情,可以证明爱情,也可以推翻爱情。

9、我将曾经的记忆当作匕首,刺进岁月的心脏。

10、两人承诺,只有一人在守,那承诺算什么?

11、昨天已经走远,记忆中的你从未变过。

12、想把我爱你写成一本书,那就是我愿意为你付出。

13、不要用温柔的呼唤使我着迷,不要用婷婷的倩影使我心动,不要用含情的目光使我受尽苦刑。

14、看你离去的背影、唯我懂得血泪悄无声息的在滴。

15、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经来过这里。

16、能经得起诱惑的男人不一定是个好男人,但耐得了寂寞的女人一定是个好女人。

17、什么是缘分,缘分是偶然,偶然是注定,注定只是月老的一次试验,如果你连试都不试一下,又怎能得到爱情!

18、我会像歌里唱的一样,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19、离别的泪水,赶走快乐的时光。离别的泪水,穿透你我的心扉。离别的泪水,化作友谊的缩影。离别的泪水,化作未来的梦想。祝愿我们,友谊,天长地久!

20、拥有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一旦失去,却仿佛失去了所有。

21、如果我们还有以后,那就天长地久。

22、你走了,带着我全部的爱走了,只是一句分手我忍着眼泪看着你的背影,好想最后再抱你一次,好想再对你说一次“我爱你”。

23、零星的回忆画面中,残留某些已失的爱情粉末。

24、吹散承诺的伤感,离歌无言只是太悲。

25、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26、很多事情,我知道却假装不知道。很多事情,我不知道却假装知道。

27、有些人看起来毫不在乎你,其实你不知道他忍住了多少次想要联系你的冲动。

28、喜欢独行,不喜欢说话,有时候说话也是需要心情的。

29、在感情的路上我们匆匆而过,但却迷失了方向。

30、真理真相搞清楚,叫看破;做事圆圆满满,心里干干净净,叫放下。

31、安静的夜晚,空荡荡的房间,幽暗的灯光拉扯着我的影子。

32、我宁愿与他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因为一旦相交,过了那个点就会越离越远。

33、善意的谎言,唯美的微笑,诠释心痛背后的悲伤。

34、或许,你只是个插曲,我却当作唯一来对待。

35、要好好爱身边的人,因为下一辈子就不一定能碰得上了。

36、是谁说过,有爱就不会受伤害;是谁说过,有爱就不会分开。我只知道,当我想起这些话的时候会心疼。

37、当有一天所有人都回来的时候,我已经一个也不需要了。

38、真希望你一个不小心,也同样像我喜欢你那样的喜欢我。

39、我用了我所有的力气想念一个人,那个人却从来不会为我停留。

40、这世界上。不能直看的,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41、心脏都溃烂了,还怕你再朝我开一枪捅一刀吗?

42、连自己都不清楚、我的眼泪还能值多少。

43、转身后,我用眼泪诠释了对你的爱。

44、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咱俩结婚。

45、我是那种,别人给点温暖,就会感动很久的人。

46、原来,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说要保护另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结果会是这样的疼。

47、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原谅你给的背叛。

48、我发誓,我不在相信爱了,除了对你的爱。

49、贪婪你一切的所有,迷如眼底的画卷。

50、在这个世上不要过分依赖任何人,因为即使是你的影子都会在某些时候离开你。

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篇2

1审美内涵:以审美及敬畏支撑生命,且善且美的人生

1.1凡善的,都应该是美的;凡美的, 都必需是善的

杨伯峻先生译“游于艺”为“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孔子对当时文化生活的所有部门都驾轻就熟、有所玩味。孔子于生活中有丰富的审美对象、充实的审美体验。仅以乐为例,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论语·八佾》)

此外,孔子把生活经验、社会制度、 道德人格、自然景象等都纳入到审美范畴之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对于平常的生活,持审美态度,感受其中的喜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简单明了地总结自己的一生,体味一种平淡、安适的喜悦感。子曰:“周監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对于所认同的社会制度,亦赞叹不已。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与自己欣赏的仁人成为邻居, 也视为赏心乐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赋予人格审美意义,使善对应于美、恶对应于丑。

人对于生命的期限无可奈何,只有抓紧时间,拾取生命中的美。孔子正是积极地、充分地审美,乐此不疲地面对生活。而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孔子对美和善的关系尤为重视——凡善的,都应该是美的; 凡美的,都必需是善的。

1.2文艺指向教化,美从属于善

历史上有过美不与善恶相关系的思潮。现代西方以波德莱尔等人为代表,甚至把恶纳入审美领域。但是,哪怕在古典美学领域进行比较,华夏文明对于美的独立判断仍鲜明地体现在“美人伦”三个字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删诗书正礼乐, 而他对诗经三百篇的总结概括,明显地注重其伦理道德价值。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在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没有审美可言,只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與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师生探讨诗歌,在玩味艺术规律之后,以由诗歌延伸到礼乐制度为更高的境界。子曰:“闗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论语·八佾》) 谈论诗篇时,提出将温和作为情感的一种标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品评音乐,坚持把“美”与“善”一起作为标准, 且最高的标准是“尽美”之后还能“尽善”。

从上面的举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秉承传统,要求诗书礼乐有辅助教化的现实功能。文艺的美与人伦的善浑然一体, 但是文艺的美又确实从属于人伦的善。

如果把人的创造分成并列的两类,一类是关于实用的创造,一类是关于审美的创造。那么,道德最初是人为了满足实用而创造出来的,其原始材料是群体生活的现实经验。然而,在那之后,人不再只看重道德的实用价值,更在此基础上对道德发生了审美兴趣,在道德规范上建立起审美规律。经过了这第二次的创造,即可以说, 道德是人类在自己身上创造出的美。从此,善与美浑然一体,文艺含有道德,道德含有审美意味。而对于孔子,这种浑然一体又有所侧重,即人伦价值是重心,美从属于善。

1.3人生不只是德行,善完成于美

上面我们论证,在孔子那里,美从属于善。下面我们又将讨论,在孔子看来,善完成于美。换句话说,在善与美的浑然一体中,善是根本之所在,而美是高远之去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对道德规范一味艰苦履行而缺少审美理解的人,面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会感到心安理得,绝不会感到“乐亦在其中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所谓安贫乐道,只有对贫有清楚的价值判断才会安,只有对道有充分的审美理解才会乐。人在生活中, 一方面需要履行道德,一方面又需要拾取欢乐。先贤强调“孔颜乐处”,就是期望人们能从道德中体味乐趣,以免单一地为道德而生、为道德而死。人的人生,必须有欢乐的体验。

关于道德的产生过程,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可信者不可爱”。例如,正义是应利益分配的需求而产生的。这个说法冷淡、 枯燥,却很有说服力。人的理智必须承认道德来源于日常生活需要,但是人又从内心盼望道德高出日常生活。这时候,如果不寄希望于信仰,就只有寄希望于审美了。就是说,道德在形成的时候确实是出于各种客观需要,但是道德的最终完成, 是在它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时候。人对道德的第一次创造出于功利目的,第二次创造则出于审美目的。当道德具有审美意义时,善自己也就具有了趣味性。德行不再只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志愿,而进一步成为了活泼的乐趣。只有当道德被赋予了儿童嬉戏的性质,外在的道德准则才深入人的身心,内化为心理情感。到这时候,道德修养的果实才成熟了、甜美了。如果说善为安身立命之本,美直接地提供生命之

乐趣,那么人积极主动地对于善进行审美,正体现着人类对于自身的一种认同。这是何其坚决的认同!

1.4除审美之外,还有对善的敬畏

在本节中,我们试图区别孔子的人生观与这样一种人生观——以善完成美,以美完成生命。这样一种人生观不只要求对于美有充分感受和认知,它还要求主体把美视作人生的归宿。“以善完成美”的含义有两层:第一层含义在前面已经表述为 “善完成于美”,即在实践上使善的成为美的,赋予道德以美的意味。第二层含义乃是,通过善的实践达到美的目的,善的实践是为了美的趣味。“以美完成生命”的含义在于:最终把生命诉诸审美,使生命在审美中度过、在审美中获得超越。

尼采提出过“人有三种变形”:孩子变为骆驼、骆驼变为狮子、狮子又变为孩子。 在孩子、骆驼、狮子这三种形态中,狮子是关键的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之三种变形的过程和结果。在上面提到的那种审美人生观里,审美即是狮子。人的三种变形象征着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在尼采看来即:恪守、重估、欢乐。为了便于进行更广泛地讨论,我们对尼采的提法作一个补充:恪守、确信、安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审美可以作为狮子。前文已经提过,要使道德具有比功利更为牢固、更为高远的意义,“如果不寄希望于信仰,就只有寄希望于审美了”。我们曾经避而不谈的这个“信仰”,同样可以作为狮子。这个“信仰”,可以是宗教式的敬畏(对神的敬畏),可以是理性主义的敬畏(对道德律的直接敬畏),还可以是孔子式的敬畏——对“天”的敬畏。孔子说到“天”有三个意义,其一便是“义理之天”。在与王孙贾的对话中,孔子说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道德修养的完成阶段往往需要诉诸两者:审美或者敬畏。比之西方侧重于敬畏,中国文化传统在敬畏与审美这两者之间侧重于审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孔子本人到七十方达到“从心所欲, 不踰矩。”可见在现实的人生实践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的“我应该”都能够成为“我乐于”。道德行为,并不总能够同时成为审美活动。既然如此,就不能轻易地把审美认作孔子人生观的唯一旨归。

论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篇3

[关键词] 共享发展;内涵;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6—0131—04

Abstract:The sharing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development to reach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subjects on the development goal, idea, attitude, mode and actions through a certain mechanism. It can create rich and abundant achievements to shar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subjects. Thus, it can satisfy the multilevel and diversity needs of the subjects. At last, the development subjects can get a better shareable experiences and pleasant feeling. By proposing the concept of sharing development, the tentative plan of “Free People Community” is vividly interpreted and specifically show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means that the historic commitment is going to be fulfilled, a new chapter of the promotion of human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s going to be opened by CPC.

Key words: sharing development;meaning;Free People Community;human free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一 引 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是指导“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新指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是多年来研究和宣讲的持续热点,而共享发展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发展理念则是首次提出,相关研究较少,值得深入探究。

通过查阅和梳理国内文献发现,有关共享发展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3年,研究的学科囿于图书馆学,焦点是图书、信息、文献、数据资源的共享研究[1];第二阶段,从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2015年,研究的学科扩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重点是讨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依据[2][3]以及如何通过增长模式转变、制度创新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4][5][6]。第三阶段,从2015年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至今,研究的热点是发展成果的共享以及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7][8]。由此可知,学界主要是从成果共享的角度来阐释共享发展的。

笔者认为,从党的十八屆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9]这一简明扼要的表述来看,党中央为共享发展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意义重大,远远不是共享发展成果就能概括的。因此,下文拟对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作深入挖掘和阐发。

二 共享发展的内涵

从辞源学来看,古汉字“享”是会意字,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是祭祀、上供,用物品进献供奉鬼神使其享受,如《周礼·大宗伯》中“祭祀之名:天神曰祀,地祇曰祭,人鬼曰享”。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享”的字义愈益丰富,如《诗经·商颂·殷武》中的“莫敢不来享”,将“享”理解为“献,像进贡那样地献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的“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的“享无穷逸致”将“享”阐释为“享受、受用”;《辞海》将“享”解释为“生命在存活过程中,通过身体器官、思想意识等作用,使生命自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体验与感觉,物质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因此,“共享”应该包含“共同地献出或贡献”、“共同地享受或享用”、“共同地作用,以获得共同的体验和满足感”这几层意思。由此推之,“共享发展”不但要求主体共同为发展献智、献策、献力,而且要求主体通过共同的作用机制创造物质精神等财富以满足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体验和感觉,还要求主体之间能够共同分享这些体验、感觉。

从发生学维度来看,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享受发展成果的前提是必须有富足充裕的成果可供分享、享受。怎样才能创造富足充裕的成果呢?难道一部分人去创造,而另一部分人只分享吗?显然不行,还得由主体共同去创造、共同去发展。如何用最优化的方法实现最好的共同发展呢?那就是主体之间必须就发展的目标、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态度达成发展认知的共识,并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多次实验,对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方式达成一致,进而采取共同的行动,形成发展过程的协同。倘若主体之间对发展认知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某个方面没有达成一致,就会影响发展的效果,累及成果的分享与需求的满足,带给主体不好的体验和感觉,还可能导致共享成果沦为空谈。

综上所述,共享发展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共享发展成果;而应该是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机制就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态度等发展认知以及发展手段、发展方式、发展行动等发展过程形成协调一致,共同创造出富足充裕的成果并共同享有,以满足主体自身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

就主体来说,全体人民既是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主体,即发展为了人民;又是共享发展的实践主体、创造发展成果的主体,即发展依靠人民;还是享受发展成果的主体,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就认知而论,共享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创造更多可供共享的各种成果,满足主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使主体获得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终极价值指向是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目标,主体之间应该坚持共创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互信的发展态度,形成统一的具有内在凝聚力的发展实体。

就过程而言,共享发展过程首先要求主体之间对发展目标实现的时间、条件等,有清晰一致的定位和判断,再结合实际情况分解目标,拟订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要采取的发展方式和手段,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贡献智慧力量的机制、制度,分阶段渐次地实现发展目标。

就成果来讲,共享发展不但要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而且要实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共享。

三 共享发展是对“自由人联合体”

设想的生动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追求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通过有计划有意识地生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这个自由人联合体,是独立自主的个人自愿结成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每个成员共同用公共的生产资料有计划地组织社会财富的全部生产活动,共同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以保证每个成员的一切合理需要。“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10]“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与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11]

这个自由人联合体,将真正解决“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12] 。在这个联合体内,社会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社会的发展是以个体的发展为目标,个体的发展以他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条件。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基础,是联合体进步富强的基础;联合体的进步和富强又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但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全民共享、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执政目标,而且庄重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全体人民发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以及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献智献策献力”的号召。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体制、机制、政策法律制度的创新,构建“全民参与、全民尽力、全民享有”的具有内在凝聚力的共同体,营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环境,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创中实现成果共享、增加获得感。这实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阐释和具体展现。

四 共享发展是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设想的生动阐释,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兑现历史承诺,开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敢地担负起构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并坚持不懈地为之拼搏、奋斗。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首先得成为自身的主人,能自由支配自身。一个人只有在成为自身的主人、能自由支配自身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的需要去发展自己。从国际看,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充斥着侮辱的“东亚病夫”外号、“华人同狗”言论,特别是西方列强烧杀奸抢掠的暴行,无不见证着这段国人频遭欺凌、屡受蹂躏、毫无人权的屈辱历史;从国内看,国人长期处于马克思所描述的“人依附人”、遭受封建压迫剥削的生活状态。重压之下的中国人,何以奢谈用自由身去发展自己呢?中国共产党把带领全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作为第一使命,“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我们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束缚……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14]无数共产党人为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天安门城楼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宏亮声音响彻云霄,既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摆脱被奴役、被欺压的悲惨困境,又向世人郑重宣布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第一使命,带领全体人民赢得了自由身,终于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的需要去发展自己。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涵丰富。第一是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的满足,人既有生存的需要、也有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有发展自己和实现自我的需要。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便不再围绕单纯的生存资料进行,而要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15] 第二是能力、天赋的充分发展,“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16]P330“一切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16]P286 第三是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6]P295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意味着人们形成了平等、和谐的普遍的交往关系,可以利用一切文明成果发展自己。第四是自由个性的充分展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7]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纲领,并一以贯之,分階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渐次推进。

建國之初,国民经济匮乏、群众生活穷困、边界纠纷频繁发生、颠覆侵略隐患不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卓绝、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资料需求创造生产条件,研发两弹一星铸就钢铁国防以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再任人宰割,构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随着国际人权的确立以及压迫生存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开始追求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愿望愈甚强烈,参政议政主动意识增强。如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怎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探索、实践,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存资料和享受资料;繁荣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社会关系。[17]

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高潮,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物质精神食粮、公共产品和服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始追求优美的生态环境、公平的发展机会以及能力天赋的充分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展示、社会关系的丰富全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适时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多样性需求,更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借以时日,随着五大发展理念的不断践行,共创共建目标与共识的达成,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贡献智慧力量的作用机制的构建,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力天赋有望得到充分发展、自由个性有望得以充分展示,社会关系也将日益丰富全面。随着一系列共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制度健全与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将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享受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获得更愉悦美好的共享体验和感觉。

[参 考 文 献]

[1] 田克俭.整体文献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J]. 图书馆学研究,1993,(5):65-67.

[2] 王一程.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74-77.

[3] 郑功成.我国进入一个全面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代[J].人民论坛,2007,(10):54-55.

[4] 张克中,郭熙保. 如何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亲贫式增长与社区驱动型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9,(4):84-89

[5] 李菱.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述评[J].红旗文稿,2009,(1):30-32.

[6] 张贤明,杨博.改革发展成果共享视域下的行政性行业垄断与规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44-47.

[7] 刘云山.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J]. 党建,2015,(12):8-11.

[8] 魏波. 以共享理解发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18-22.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2015-11-04.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书信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98.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人生感悟的内涵句子 篇4

2.成功的人善于创造,聪明的善于发现

3.伟人和平凡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平凡的人浅尝辄止,伟人百折不挠

4.生命的价值犹如一本小说,他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贡献了多少

5.人生在世可以失足但是不可以失信,失足的人可以获得重来的机会,失信的人将永远无法补救

6.人活着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和走兽有什么区别

7.有时候,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篇5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回顾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统发展观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其基本特征是片面性、局部性。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会自发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捷径。这种发展观的实践导致经济的片面增长伴随严峻的负面结果。一是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造成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枯竭,需求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尖锐化。二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三是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而且由于发展的畸型,造成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从社会整体来说经济的片面增长与社会弊端之和收效很小,有人称之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我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综合性是它的特征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和经验的扬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基础上的。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改善政治民主、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每个作为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这是实现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协调互动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特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在经济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最高领导层要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意识层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对政治的能动反作用,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将社会公平意识注入社会分配制度,力争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孤立、相互脱离整体目标的排斥,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五个统筹”,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内生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三个特征。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由自然对人的统治到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对传统发展观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性的反思,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综合发展观的合理之处,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对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避免粗放式开发造成的浪费现象,倡导节约,挽救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承受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不象有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对现代发展观持反对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高瞻远瞩,对现代发展观持认同的态度,并把它同我国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用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对时代潮流的正确回应,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 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一组织还设计了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 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综合可持续发展观仍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以物为本,忽略了人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以物为工具,以人为目的,以人类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科技发展观汲取了现代发展观的合理内容,是对发展本质的最深刻认识。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谋发展的宏略,和现代西方发展观不可等同,西方现代西方发展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时候,带有虚伪性,评价别国发展的时候带有双重标准。对别国资源的掠夺、主权的干涉、本国人权问题的态度等问题上令世界人民不能苟同。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和谐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并且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就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就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既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也才能顺利实现。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已经或者正在经历从单纯经济的视角转到了社会整体的视角,再到人的视角以及人与自然相谐和的视角的转换。这种转换始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扩展到全球,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综合的社会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现在,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是新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在综合发展观的影响下,许多经过一个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洗礼的国家已经从自身和他国的经验教训中增加了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后进国家也都把正确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相协调,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反对用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发展,反对今天的发展损害明天的发展,反对当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观念必然折射出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预测未来社会前景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社会形态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总趋势,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带领全党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重心、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等一套比较系统的发展理论。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主题,在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篇6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怎样战胜挫折 答:(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会自我疏导 3如何魔力坚强的意志

(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应善于管理自己(4)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2)实质:关心别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3)要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5诚信与信任

答:坚持诚实,就会获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7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答:(1)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力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8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 答:社会主义制度 9民族精神的内容

论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篇7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时代价值

一、中国梦的提出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习近平说:“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1) 之后, 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 出访俄罗斯和非洲国家、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时所作的一系列讲话中, 就中国梦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二、中国梦是三位一体的组合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这就阐明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一) 国家富强梦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国家富强,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与完善。

经济富强是国家富强的主体。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较多。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任重而道远。

政治强大是国家富强的内在要求。中国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一些领域腐败现象多发。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切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仍需我们继续努力。

先进文化是国家富强的思想道德保障。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普遍贫瘠。建设文化强国, 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精华,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一些领域存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象。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是今后的奋斗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要同步进行。近年来, 中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积极更新生态文明理念,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建设美丽中国。

(二) 民族振兴梦

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梦, 是历经屈辱近代史的中华民族的理性抉择。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领土大国, 理应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在不侵犯联合国、安理会权威的前提下, 中国同发达国家、中国邻国、发展中国家建立新型国家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 致力于提高把握国际形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三) 人民幸福梦

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的幸福梦就是, 学有所教、才有所施、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 环境越来越好, 孩子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中国梦的实现, 体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得以解决。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怀有梦想, 把握机会, 勇于奋斗, 人民群众是主体。首先, 怀有梦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 都有追求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同时, 把握机会, 拼搏进取。开放发展的中国为人民实现梦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逐梦过程中, 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在追求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人利益。

(四) 三者关系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 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的基础, 后者则是前者的目的。国家穷弱, 则民族衰微;国家富强, 从全球意义来讲, 意为捍卫民族“球籍”。

其次, 家园梦是个体梦的前提和基础。“大梦”的方向限定了个人追求的走向。只有个人追求同国家民族梦想同频共振, “小梦”才存在实现的可能性。“小梦”的实现程度受制于“大梦”的完成阶段。

最后, 追求整体利益并不是对个体利益的忽视和剥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个人梦想的指向和交集。个人梦是实现集体梦的动力源泉、最终目的、价值体现。

三、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一) 中国梦的提出, 深化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梦的提出建立在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和人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的诸多曲折并没有否定社会主义, 反而考验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个人发展呈现这样的发展规律:从不自由向自由发展, 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梦尊重个体梦想, 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最终归宿,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终目标。

(二) 中国梦的提出,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解

实现中国梦,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梦想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艰难探索出来的, 是从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历史中总结出来的, 是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中走出来的。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保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梦想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梦想的保障。中国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具体制度的制定, 中国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推进制度创新,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三) 中国梦的提出, 明确了中华儿女的奋斗方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在当代中国, 它的突出表现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梦想, 即: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2049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阶段, 党和人民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亚太地区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经济中心, 处于有利位置的中国将拥有更多的机会, 21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两个一百年”是基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的, 并不是中国梦的终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完成这两个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明确了奋斗方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怀揣中国梦想, 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会实现。

(四) 中国梦的提出, 凝聚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建设力量

从个体层面来看, 中国梦是从人民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中总结而来的, 是人民梦想的集合体。中国梦注重个人生活理想, 整合多元价值追求, 不同的梦想升华为共同的追求, 这个共同体尊重和保护差异。所有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就完成了价值共识的构建。

从集体层面来看, 国家、民族、个人利益的协调发展, 使中国梦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因为同一个梦想, 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紧密团结在一起, 个人力量凝聚成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最终凝聚成一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蓬勃力量, 这就是中国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五) 中国梦的提出, 推动了和谐世界的实现进程

对人类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中国梦既要造福中国人民, 又要造福他国人民。

和平崛起的中国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维护力量。复兴的中国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道路的差异性,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维护世界和平;复兴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考虑他国人民需要, 在谋求本国发展时兼顾他国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复兴的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和国际规则的拟定, 与他国一道应对全球性挑战, 共同克服人类发展瓶颈;复兴的中国将全方位展开公共和人文外交, 加强对外阐释中国梦的力度, 增进世界对崛起中国的了解和信任。在中国梦的指引下, 中国综合国力强大起来, 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中国必将走在世界前端, 引领人类世界前进, 走向美好未来。为人类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建立和谐世界, 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中国梦是过去与现在的统一, 个体与集体的统一, 中国与世界的统一。中国梦的实现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对梦想的实现怀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增强自觉, 奋力自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强化家园情怀和实干精神, 中国梦的实现就指日可待。

注释

11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30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 王浩斌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不仅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理想目标、理论诉求与文化政治、实践本质与模式特征,而且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伟大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及理想目标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首先需要我们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它涉及到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从历史起源或逻辑起点的角度来讲,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当然,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开始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他真正的拉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号角。从邓小平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低级阶段,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正是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邓小平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区别于建国初期我国以苏联为榜样而建设的具有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特征的社会主义,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张运用市场经济来活跃经济建设,主张通过调动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张共同富裕可以先让一部分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总之,这种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也不同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允许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但绝对不能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或本质特征在于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为不论是商品生产还是市场经济,不论是共同富裕的“先富”策略还是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都只是在手段而非目的的层面上来讨论的。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既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手段,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其主体部分或者说就其精神实质来讲,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引的根本前进方向,其“特”是居于次要地位,作为手段而存在,并不影响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而“社”则是主要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指的是运用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但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不在其“特”,而是在其“社”上,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精神实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它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的个性特征。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社会主义,那么,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或者等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发展战略部署,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范式同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相比有较大差距,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讲的社会主义也有很大差距,按邓小平的讲法,这种社会主义不是每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而是中国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这种社会主义严格来讲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那么,它的理想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相比自然有些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有论述,具体而言,就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邓小平看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了不起的事情。”[3]这就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及文化政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当代诠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理论诉求。

当然,仅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它除了带有一般的理论诉求及其理论属性之外,这种理论体系承载着一定的政治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表征着一种具有深厚理论底蕴和政治价值导向的文化政治观。因此,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诉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观。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和文化软实力。实践表明,要有效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而要继续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需要我们做到:其一,推进理论创新以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还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也面向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可以说,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当然,仅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深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已经有了论述,那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主要体现在: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在本质上体现为形成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是中国基本国情,那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容是六项建设,前文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时还包括2012年7月2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所提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在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深入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尽管将其称之为“中国模式”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具备了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所应该具备的模式特征:其一,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取得的三大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二,实现了对三大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模式特征;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模式特征在于不断地回答了实践提出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这些无疑凸显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需要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种关系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理论主题、实践本质、模式特征、制度设置等多个层面和领域,是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五种关系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7]其它的一切关系问题,都是这种关系派生出来的,譬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面临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又必须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当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之时,我们又面临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等。

[1][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252.305.

[4][5][6][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7.14-15.6.6.

D24

A

1009-928X(2012)11-0005-0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研究”(11BKS017)部分成果之一。作者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河南警察学院运动会简讯下一篇:领导干部在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