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2024-10-20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共9篇)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篇1

《庄子智慧解读》考查题

班级:数本142班 学号:140410102015 姓名:蒙婷

庄子的自然人生及其启示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那是一个以众欺寡、倚强凌弱离乱痛苦的时代。现实世界的痛苦是一个无底的陷阱,庄子的视线从此从人事离开,他所纵观乃是无穷的时空。庄子认为,人必须自觉人的存在,不要从他人的脸上画出自己,不要从过去或是未来画出现在,不要从无价值画出价值,不要从无限画出有限,不要从死亡画出生存,这样才能超出束缚达到自由。庄子的哲学是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是把生命放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去体验的哲学,人类的生活在庄子看来是无生命的秩序,而庄子所要追求的是有生命的无秩序。

我们很小时候接触到的生存哲学是孔孟儒家思想,儒家讲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正是我们奋斗不息的理论支撑。然而,这种思想并未将人的生命看作最重,儒家讲的是通过人的奋斗努力,促进社会的发展。面对国家、社会、国君、礼仪、大义,生命只可委屈于其下,生命的最终目的是有用于国家社会家庭、只有这样生命才是有用的,如果不是这样生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生命本身是无用的。而庄子的思想很相反于上述理论,他认为生命才是最大的有用,我们不能只看到人自己,却没有看到除了人之外,还有很多动植物所组成的大自然。人只是自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天人应该是合一的。许多有利于人的社会发展而破坏其他自然物种生存的举动都是徒劳的无价值的。

庄子的自然人生,为我们开启了一道“乐生”之门。愿有缘之人,皆能享受自然人生。

有一回,楚国的国君派使者来找庄子,希望庄子能到楚国任宰相。庄子在河边钓鱼,使者赶到河边对庄子说:“先生,我们国君邀请您去楚国担任我们的宰相,劳烦您能帮忙治理我们的国家,不知愿否?”庄子依然很认真地钓着他的鱼,因为今天他所钓到的鱼是他一天的食物了,使者没有得到庄子的回应,重复了上述言语,庄子这才不急不慢地回答:“我听说楚国有一种乌龟,长的很大,它生的时候被人们养在瓮缸中,他死后人们都用它的龟壳来顶礼膜拜,希望获得好运。”庄子用手指了指河中的淤泥里的小乌龟,接着说:“你说是做楚国的巨龟好呢,还是做这淤泥里打滚的乌龟好呢?”使者回答:“还是做淤泥里打滚的乌龟好。”庄子接下去说:“既然这样,就请回吧,还是让我做这淤泥中的乌龟好了。”

庄子崇尚自由,认为名利情是种牵累,所以向来淡薄名利情。人活在世上,应该为生活而生活,而非为名利情而生活。人要生存需要一定的名利情,但名利情的欲望不可多,多了便成了一种累人。这就像一只老鼠在河边饮水,最多饮一肚子水,拥有整条河又有何用?想拥有更多的名利情,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可以是自由,可以是压力,甚至是生命。而没有自由的、承担大量压力、甚至牺牲生命的生活是不自然不逍遥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个竞争强烈的社会,生活节奏太快,几乎所有人都为了生存而努力。这些人中间有企业家、有农民、白领、民工等等,有些人确实为了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而工作,而另一些甚至更多的人是为了名利情而工作,基本的生活物资早已拥有,但是他们觉得还不够,还得拥有更多。得到的更多,失去的也更多,也包括失去了自由。

庄子有一回去宋国旅游的路上,遇到一个死人骷髅,庄子很有兴致地停下脚步,捡起骷髅问道:“喂,老兄,你是怎样变成这样子的呢?是生的时候做了坏事被官府治罪至此?或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想不开便如此?还是遇到什么强盗不幸至此?亦或是穷的没有暖身之衣、饱腹之食凄惨至此?”那骷髅没有作答,庄子觉得有些旅途疲劳,就把骷髅当作枕头睡起觉来。睡着睡着,庄子做了个梦,梦里那个骷髅开始说话了,骷髅对庄子说:“我刚刚听您问我这么多问题,您应该是个辩士,我怎样变成现在的样子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的状况如何?您想听听我现在的状况如何吗?”庄子笑曰:“愿闻其详。”骷髅接着说:“我现在过的很好呀。在我这里既没有君臣之分,又无四季更替,更重要的是我能和天地共生呢!”

庄子对死亡抱着一种直面积极的态度,他认为死亡是自然之事,人的生老病死如同四季的更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面对死亡,我们要么感到恐惧、要么索性不提起,儒家对死亡的态度也是很避讳,其言曰:“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教育我们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时候,好好努力,有所作为。可真正将要老死的时候,却十分害怕死亡,其实害怕死亡是舍不得生时由于自己的有为而积累的名利情。一个人若没有什么名利情的念头,应该不是这样恐惧死亡的。面对死亡,毫无避讳,死亡只是人所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已,人原本是天地之间一股气,由于阴阳交合,这股气便有了肉身成了人,生老病死后,再回归天地之间化为气,之后或与天地共生,或重新得肉身为人而已。

现代人常说“养生”。养生一词最早出自《庄子》,而今已成为很多媒体上的常用词。利用医学等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应该仅是“养身”。而心灵的调养则是“养心”,养生应该是养身与养心的结合。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更替,万物都有循环之道。物极必反是自然之道。我们的地球也是,地球在很早以前是有恐龙这样的生命的,后来进入冰河时期,再后来有了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到了陆地成了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猿猴,猿猴通过劳动成了直立行走的人类。人类再发展就有了今天的文明。再接下来,应该是人类的进步,破坏了自然的本身,人类只看到自己是有价值的生命,因为只有人类才能改造自然,所以有为的人类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而其他的物种,包括一些“无为”的人类的生命是无价值的。自然被人为地破坏,若干年以后,地球会不会重新进入冰河时期,再来一次反复呢?

无为亦有为。有为亦无为。

既然大家来到人世,何不逍遥一世。

认认真真为生活而生活,不是为名利情而生活。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篇2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自然而然”的哲学思想, 衍生发展出“自然美为真美”, 通过激发内心实感, 探寻美的本质而寻得“悦”的审美精神;老子的“清静无为”、“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和“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哲学理念, 被庄子强调为“虚静无为”、“得意忘言”, 超越世俗、透过表象去寻求本质的审美情趣;最后是我们回归“真”与“自然”的审美意境。

众所周知, 道家审美观与儒家相反。儒家讲求遵“礼乐”, 达到社会化, 进而实现人性的觉醒。道家则认为人只有舍弃社会性, 与宇宙同构, 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即强调“人的自然化”, 是偏重感性的审美观。

关于庄子审美精神的研究首先还必须从庄子对人生的艺术态度说起。于丹在《于丹<庄子>心得》里就告知我们, 庄子写于书本中的词句, 看似漫无边际, 但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他看破生死、超越名利, 看透世间万物, 这是庄子对人生的态度。而我国的美学大师们则把这种艺术的思想, 转化为一种直观的、令人深思揣摩的审美精神。《华夏美学》中, 李先生将庄子的审美定义为“人的自然化”, 远离或舍弃社会性, 这是一种人生的审美态度, 并指出:道家审美既是儒家 (孔门仁学) “自然的人化”的对立, 又是补充。徐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道:“他们之所谓道, 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 这一直要到庄子才始为显著。”他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道”, 抽象地说是思辨的、哲学的, 而具象的说是艺术的、生活的, 庄子向往的是“和”的本质, 追求的正是一种归于“游”的艺术人生, 他将美与乐超脱世俗, 升华成大美、至美, 大乐、至乐。《中西文化比较》一书中明确指出“道家庄子的审美是返璞归真、精神虚静、超脱物象的精神整合”。《中国自然美学思想探源》中则更加详细了这些观点。最后, 忠于美育的研究学者们则侧重的是“想象”、“创新性”和“技进乎道”。《美术教育本真论》中指出“庄子已超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描写而升华到了艺术的想象, 通过形象思维和夸张的文学语言描绘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壮丽景象”。《思维与设计》中以鲲鹏想象描写为例, 突出庄子的“性本契合, 大化至美”的精神意境;再联想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实例, 使原本的“技”只是小我, 可自由发挥创作时, 则升华为大我, 即“技进乎道”。《美学散步》中也曾指出:“在他是道, 这形而上原理, 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 ‘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关于庄子“道”的审美精神, 许多大师、学者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而这些看法存在着异同, 但核心思想却一直影响着日后的文化与艺术活动。

二、庄子的审美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来探讨:第一, 对“悟”人生境界的探讨;第二, 对于文化生活的探讨。

首先, 对“悟”人生境界的探讨。叶郎先生曾提过, 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态度, 它是内心的反映, 它指引人的生活;强调审美的人生是诗意的、创造的、爱的。正如庄子审美精神所强调的那样, “超越自我”、用虚静的心胸看待世界, 并且怀着“真善美”的心境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看过庄子很多的故事, 会打通他的一套生命哲学, 这不简简单单以积极或消极而论, 而是在我们生命不同的体系上给我们建立起来的参照系统”。从于丹在《庄子心得》的阐述来看, 庄子审美精神赋予我们当代社会的不仅只是“天人合一”的精神, 更是我们生命体系中的参照法则。

其次, 对文化生活审美情趣的探讨。国外学者Olivia Gude写到:艺术 (以及支持艺术活动的审美体系) 能使生活更有意义。通过艺术, 个人和群体的经验能够被描绘出来, 重现、重塑以及革新。庄子的审美精神恰如其分的表达着其中的奥妙;以中国文化生活中的茶艺为例。茶艺是融合了儒、道、佛为一体的, 并且互为补充。茶本身是自然的产物, 是物质美, 艺则是享受其间的过程, 是精神美。之所以讲究品茶的环境、器具、冲泡程序, 正是为了突显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借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这不正是庄子审美精神中的“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吗?

三、庄子的审美精神对艺术人生的影响

作家的精神能通过他笔下的文章传达出来, 同样, 艺术家的人生意境也唯有通过其作品去探得。中国传统艺术:山水画、宋瓷和民俗艺术都能够看到庄子审美精神的影响。这说明庄子审美精神对艺术家的人生意境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庄子审美观的核心精神要素是自然之美、虚静之美和逍遥之美。当这种审美内化为艺术家的人生品味时, 艺术人生方得以通过作品来尽情彰显。

中国传统山水画选择“山水”来作为描摹的对象, 本身就体现出强调“人的自然化”的理念;而在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 更是自由精神与浪漫气质的体现;这种直抒胸臆的自由正是源于庄子的审美精神。

宋瓷常被人形容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它的瓶肩较瘦, 瓶身较纤细, 给人以飘逸、自由的感觉;此外, 它的色泽以青、黑、白为主, 体现出艺术家淡泊如水的人生态度。这无疑也是受到了庄子审美精神的影响的。

民俗艺术, 是一种带有浓厚乡土色彩和生活情趣的艺术形式, 质朴自然的风格是民俗艺术的基本风格, 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品, 更是人们淳朴的生活思想的体现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民俗艺术中, 我们看不到奢华的财富追求, 也看不到权利地位的象征。我们看到的是平淡, 这是庄子审美精神的一种体现。民俗艺术还充满着自由自在的想象力, 用心去品味, 将获得宁静、美好的心象体验。

摘要:庄子的审美精神是源于老子之道, 补足于孔子之儒学。庄子的审美精神在对“悟”人生境界和对于文化生活的探讨上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当代社会;而在他的“自然之美、虚静之美和逍遥之美”上直接影响了艺术人生。

关键词:庄子审美精神,当代社会,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8:8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9.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1.

[4]钟虹滨.美术教育本真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0:52.

[5]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2-34.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32.

[7]于丹.庄子心得[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11.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篇3

1.庄之所以为庄

1.1庄子的艺术人生

庄子出生于战争最为频繁而统治者又最为骄横的战国时代,作为正直知识分子的庄子鄙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愿出仕,清贫自乐;他深情而又洒脱,执着而又旷达,他孤独,寂寞,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艺术人生。

1.2从”心”到”忘”

1.2.1“心”的自由

“心”的自由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心境,这种心境用庄子的“道”来理解,便是“玄虚”的“虚”。在庄子看来,超越认知能力与想象力所能达到的一切境界,彻底遨游于方外,获得真正的自由、终极的自由。②

1.2.2“游”的自由

“游”,从根本上说,是对苦难的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王国的一种向往。它崇尚的是行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

1.2.3“忘”的自由

“忘”就是去“累”,庄子凡事主张“相忘于江湖”。人之于“道”,关键在于“忘”。③忘却自身和对俗世的追求,获得心灵上的净化,超脱于尘世之上,以便开始新的畅想和创造。

1.3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

1.3.1浪漫主义艺术精神

由于从人的自然和自由出发,庄子认为在现实人间无以寄托对社会政治统治和道德伦理规范相对立的人格理想,故而就汪洋肆意,想象无羁。浪漫主义的想象是运用艺术的形象思维对现实社会的乐观的幻想,具有超人间、超现实的色彩。

1.3.2创造性艺术精神

庄子创造性的艺术精神在《逍遥游》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其创造性的精神也更符合艺术性,在浪漫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意识的艺术创造,肆意发挥,这种创造性的夸张想象是“心”“游”“忘”的最佳体现。

2.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2.1庄子的艺术生死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在看待死亡问题上,庄子给我们的回答是齐生死。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运动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因此,生不必喜,死不必悲。再而,庄子的艺术生死观进一步升华,最终达到“逍遥游”。在机器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节奏越来越紧张的当代社会,庄子的艺术生死观对于我们如何

保持住本真的自我,在快节奏中寻求人间的诗意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庄子的艺术政治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忘”主要是对人间生存的追求而不得的一种心理调节,给予普罗大众在求而不得时的自我纾解的方法,由于当时人们最大的精神压迫来自于政治,所以庄子主张应忘怀天下之心。另外,人们对感官生理欲望的追求扰乱了人内心的平静,所以庄子告诫人们“应相忘于江湖”。这一人生-艺术哲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尤为重要,它时刻告诫我们应坚持本真,做到即自的超越。

3.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对艺术人生的影响

3.1自由的艺术人生

崇尚自由是庄子思想的精髓,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由对于我们而言极为重要,它是开启一切美好事物,探究一切根源的开始。庄子的审美思想为我们营造了一片宽大舒适的自由意境,,为我们的心灵开启了一片自由宁静的艺术想象空间,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秉承着这一原则,更利于我们对美的创造,对美的发现。

3.2赋予创造性的浪漫主义艺术人生

庄子的审美精神对于我们艺术人生的营造也有重大影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自己减压,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

对于本专业是从事美术创造的我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庄子的审美思想不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我的信条和追求的目标。庄子超越世俗的凌然风姿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台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孙通海:《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5]Robert E. Allinson: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89.

庄子的人生哲学 篇4

尽管它是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细细品来,依旧令人回肠荡气。

他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如何超越人的有限存在以获得无限的大道,实现逍遥自由、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庄子哲学的主题。

在“道”的自然观基础上,他的人生哲学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六大困境:生死之困、物欲之困、道德之困、情欲之困、自我之困、及本性之困。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境界;逍遥;道

一、庄子人生哲学与道

道是庄子哲学中最基本的范畴,他的人生哲学理论体系奠基在道这个哲学范畴之上。

他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改造,对道进行重新阐发,赋予了新意。

《庄子》中所阐述的“道”的内涵: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由此可知他的“道”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1)道是宇宙万物总体实在。

(2)道是一种自然无为境界。

前者是从本体论角度讲,其主要含义是:“道”是世界的总根源,无条件、无目的、超时空、超现实;后者是从人生论理想人格境界观上讲的。

两者是统一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基础,后者是前者在人生论上的实践,是目的归宿所在,从《庄子》全书来看,庄子并不特别关心宇宙万物生成问题,引入道主要是为建构人生哲学体系打基础。

本体之道是既超越又内在,表现了永恒性、整体性、无目的性和不可言说性等特点,而无目的性是道的根本特点。

道作为表征与儒家有为原则相对立的价值原则出现,在庄子那里开出了一个与儒家仁道有为境界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自然无为境界。

填补了儒家哲学留下的精神空间。

他对这个内在超越的本体之道的追求体现着一种价值理想:自然主义无为境界。

作为本体论意义的道,他将个体存在和永恒的宇宙自然实在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人在自然中被赋予超越和永恒的意义,使人从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本原性的依托、慰藉和保证,因此,道的本体论意义正是为人的个体存在提供了一个终极性的价值目标,是一个终极性的存在,它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可见,他的本体论为人生论提供了前提基础,本体论最终走向人生论。

二、庄子人生哲学的人生理想

1.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而人往往为各种物欲所支配,就会终身“役役”。

要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就要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无己、无功、无名”。

庄子真正摆脱了功、名、利、禄对自己的奴役。

他的朋友请他去作官,他拿庙堂上的神龟做比喻,他说神龟在庙堂上高高在上,受人敬拜、但却失去了性命,还不如在泥塘中自由自在来的痛快。

这正说明了他所追求的是物中蕴涵的本质道,只有这样才能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道是藏于万物与自然的,道虽不可知、不可言、不可行,但他认为这是对那些仍“物于物”的人而言的,对那些能够达到“无己”境界的人、道是可知、可言、可行的。

2.超越生死的豁达人生态度

在庄子看来,道是无始无终的,“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作为“杀生者”,道不死,作为“生生者”,道不死。

可见,道是超越生死的。

倘若人们真正认识了道,对生死也就超然度外了。

他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之变,他向死而生,通过对死的理解来体悟生的意义。

在他妻子死后,竟能鼓盆而歌在他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时,面对厚葬自己的弟子说:“吾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如此对待生死,多么豁达!

3.超然的处世哲学

庄子的处世哲学是超然的,他能让心——那个非感性的抽象自我在内心自由中逍遥游,却不能让身——那个感性的现实中的自我在“吾何有之乡”中逍遥游,因为身只能游于尘垢俗世。

显然,在现实的人生与世俗的矛盾冲突之中,逍遥游的超世自由是无法解决的。

如何才能使得心与身达到完美齐一,他有着自己特色的处事之道——顺势安命:(1)让自己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于累,这样免于为尘世所累。

(2)力求做到外化而内不化。

乘道德而浮游,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即对于赞誉和指责都无所谓,顺着时事的变化,时显时隐,与物俱化,不固执于一种行为,时进时退,这样自由游于世,但是始终做到乘道德而游。

他认为以此处世,方能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主宰,这才是最符合道的处世方法。

4.本真无为的人格境界

当庄子把天人作为对立概念使用时,天指自然即无为,人指人为即有为,自然是指法天贵真的本然状态,人为是指一切有害人生命主体的文化行为与经验活动。

他主张顺乎自然,反对人为。

《秋水》篇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道在这里被释为“真”,即自然,体现了一种追求生命本真,反对人为矫饰的价值理想。

“真”与“伪”相对“伪”的最初含义是人为,求真即是去“伪”即去掉人为的因素。

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自然于人之重要:(1)自然之身。

《应帝王》篇有则:南海之帝为修,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忽,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忽二帝按照日常世界的认知活动和价值标准来对待浑沌。

结果导致浑沌丧失生命本真与自由。

这则寓言隐喻着背离自然将给活着的人带来主体生命的沉沦和扭曲。

因此,人必须“反其真”,与道为一,回归自然感悟人的真实存在,彻底消解人为的东西。

他以混沌开窍喻指世俗的修养,开窍而死则表示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心。

(2)大自然本身的美。

《则阳》篇中:“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

意思是天生美的人,自己不知道比别人美,没有炫耀之心,这样的人别人也总是乐意欣赏其美。

(3)大自然的道德。

他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是人为、违背自然的东西,而真正的道德是不用善恶来评价,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完美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自然,才是道之所在。

三、庄子人生哲学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庄子人生哲学的要意不仅仅在于它具体地提出了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它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启示,他开显了能与孔孟“仁”的精神境界相对立而又统一的道的理想精神境界。

庄子哲学中洋溢着对生命的关切,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独立个性的张扬,他确信生命与宇宙万物的本质是息息相通的,因而他肯定生命的本真自然之性,珍爱生命的存在。

庄子哲学中激荡着对自由的渴望,抨击“人为物役”的异化现象,突出个体存在,倡行对独立自主的人生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的追求。

我们从庄子对待生死、外物、道德、情欲,及对待自我及本性的态度,不难看出,他的理想就是追求超越,回归自然,过一种合乎道的生活。

他不仅热情向往精神的最大自由,更向往在现实中过着一种淡泊、超脱、朴实的生活。

我们现时代,随着物质的丰富,人在物质面前显得更加渺小,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是一种充满欲望的动物,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使内心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庄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达到自我内心和谐的方法——无心,无欲。

他对社会采取的是一种超出眼前狭隘功利的放达的生活态度。

他告诉人们只要被名利诱惑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只有把心胸放宽,就不会跌如万丈深渊中就能领悟“忘我”的真谛,从“我”的禁锢中走出来,摆脱为物役为物累的状态,达到淡薄名利逍遥于世的境界,享受到内心的真正的自由。

他的“安命处顺”不失己的处事方式,可以为那些既想坚守“自我”又不被社会异化为“非我”的人,提供了一剂良方。

外化而不内化,就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诱惑面前能坚定自若,他们可积极参与,却不同流合污,他们可追逐物质却不迷失自我;他们始终能保持内心世界纯洁,最终也就实现了他们自身价值与内心追求的完美结合。

他为人们提供的这种社会和谐的处事方式使我们的社会实现真正的和谐。

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山、水、不再美,它们甚至开始报复人类,长此以往人类生存将不在,何乐之有?而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强调要尊重人的本性,崇尚自然朴素,主张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认为人非自然的主宰,要人们一切顺其自然,追求自由无待,尽情驰骋于天地之间,那快乐也就不期而至。

他希望让人们懂得享受真正的生活,自由呼吸,尽情放松,徜徉自然风光,品味生活乐趣。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庄子的人生哲学中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方面。

在当今社会庄子的生死同状思想,会引起失意的人自杀;他的安时顺命思想带有宿命论色彩,可能在人们心中形成逆来顺受,不求抗争的观念思想;他的“无欲”、“忘己”则可能成为一些人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借口。

所以,对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于丹.庄子心得[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郁建兴,王建华.论庄子的人生哲学[J].浙江大学学报.

[3]崔大华.庄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

[4]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M].

[5]张小梅.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J].

庄子的人生作文1000字 篇5

有人说,他的生活十分困苦,他却辩解说是贫穷。有人请他去做一方大国的宰相,他却只愿做一只在泥土中爬的乌龟。他将自己比喻成 来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妻子死时,他以鼓做盆的欢唱表现自己看破红尘。

他是庄子,他这一生高傲、逍遥,却又贫困潦倒。只因为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他抛弃了一切的荣华富贵,而选择了去做一只放纵不羁的小鸟。他“红尘作伴,潇潇洒洒”的一生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但或许是因为看待事物角度不同,我对他这种贫苦却又逍遥的生活表示不赞赏。

我同样喜欢逍遥地生活于世上,如闲云野鹤般畅游山水,没有一丝红尘的牵绊。而我最大的愿望便是有有生之年能环游世界的每个地方,如李白“五月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一般潇洒,却又不想像庄子这般贫苦。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庄子这样看轻一切身外之物。在我看来,吃,便要山珍海味地吃,何必舍其粱肉,食其糠糟;玩,便要痛痛快快地玩,如苏东坡般“千骑卷平冈”,何必舍其文轩,乘其敞舆;穿,便要穿金戴银地穿,何必舍其锦绣,穿其短褐。当楚国的来使请庄子去楚国做宰相时,他一句话,便可得到锦衣玉食,而他却选择了做一只在泥土中爬的.乌龟。

我若庄子,必会答应来使的请求,在楚国为相。这样便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得人,你的荣华富贵都是取之有道,你仍然是君子。当你以自己的才能将楚国打造成为凌驾于秦齐之上时,统一天下,再退隐山林。这样,你会成为一个在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人,你仍可以自自在在地游山玩水,不用风餐露宿,也没有了后面孤独死去的凄惨结局。

一切只是因为他狂傲不羁的性格罢了。因此,他得不到自己该得的,做不了自己想要做的,去不到自己想去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将那一副傲骨摆在别人面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何谈天地任我行?

庄子啊!你生就一身才华,却在糟蹋自己的才华,辜负自己的才华,你可曾想过,天降大任于己身?你却在为自己而活,自私地活。你没有远大的理想,再大的功名利禄对你来说都是浮云,你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游五湖四海,经人世沧桑。你说一个小小的梁国容不下你,那广大的神州可有你的容身之处?你说小小的棺木载不下你,要以天地为椁,用世间的一切来陪葬,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穷者自我安慰罢了。

那么你死后又留下了什么,除了那个在战国时期昙花一现的名字,和你写的一些故事。或许,你死后会有很多人指着那片鲜花盛开的土地说“那是庄子的坟墓”。可你又曾想过,久之,你的名字终会在历史长河中被人遗忘。人在世上不留下一点证明自己的痕迹如何让人知道你活过? ,那些死后没名没姓的小喽啰的一生难道不让人感到可悲吗?

论庄子人生哲学 篇6

论庄子人生哲学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发端于个人生存和生活展开的困境,通过对人生困境--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礼、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自然为基础提出超脱的方法--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逍遥”是庄子憧憬和追求的精神自由的境界,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

作 者:柴忠月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223.5 关键词:人生困境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超脱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现代启示 篇7

庄子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一种人生哲学中体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生目标的人物形象, 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论宗旨的标志。”[2] (P149) 《庄子》中描写的理想人格称谓不一, 有“真人”、“至人”、“神人”、“德人”、等, 但名虽异而实相同, 都是指得“道”之人。

什么是“道”?“道”是庄子一切思想理论的基石。庄子的“道”包含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宇宙本体论的“道”。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动力, 它孕育天地万物, 并决定着天地万物的生存与发展, 是天地变化运动的内在规律及法则。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道”。庄子认为“道”生成天地万物之后内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蕴含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制约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人认识了这种道, 就是实现了“对真理的认识”。[3] (P 114) 三是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道”, 是对“道”的第二层含义的实践, 是达到“道”的认识境界之后的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庄子的这三种“道”, 圆融无碍, 混为一体, 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 最终落脚于人生境界, 庄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这种得道之人。用现代话语来讲庄子的理想人格, 是指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并能将这种理性认识用于社会生活, 指导人生的人。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原则、内容、过程及方法

庄子的教育思想与老子一脉相承, 老子的教育思想源于他的宇宙本体论, 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 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 (P163) , 庄子承袭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在教育问题上以顺天应人、随顺自然为教育原则。

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不光有教育原则, 还有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庄子的教育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性, 但在庄子确定其“真人”的理想人格时, 已向我们昭示了其独特的教育内容, 那就是以“道”为教育内容。而他的教育过程和方法几乎融为一体, 分为两个阶段, 那就是知“道”、体“道”与得“道”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以期实现教育的返本归真, 使人学会生存的方法, 又引导人明白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是知“道”。是先要认识字, 识字之后要反复吟诵;熟读之后要思考, 要把别人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思想, 形成自己的思想后要待时行使, 反复实践;在实践中要不断修正完善思想, 拓宽视野。[5] (P252-256) 概括起来, 在这个阶段, 庄子主张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反复的思考、领会、探索, 去认识、发现道的玄冥与奥秘, 学会生存的智慧, 属于理论认识阶段。

其次是学“道”、体“道”——“心斋”与“坐忘”。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既是过程又是方法。什么是“心斋”?“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虚者, 心斋也。”[5] (P147) “心斋”就是使整个心灵内敛而达到虚静状态, 是排除外在世界对心灵的干扰, 去感悟生命意义的真知, 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和认识。

庄子学“道”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我精神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 庄子提出还要在现实生活中涵养个性, 以“缮性”来完善人格。

所谓“缮性”, 就是修治本性。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围绕着关于人性的问题展开, 在儒家内部就存在着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分歧, 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论。而庄子则站在更高的角度, 从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讲人性, 认为人类之初的本性应是随顺自然并与自然界万物具有同样的本性, 人类应该通过对“道”的把握, 使人性合乎“道”, 通过道的修养使人性返本归真。

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现代启示

庄子“真人”理想人格的培育目标和教育理想, 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对人生价值问题的探索。这种探索在当时虽被儒家正统教育理念所淹没, 甚至被那个时代所不齿, 但其对于人类个体自我修为的提高, 对于当代生命价值教育大有裨益。

教育的发展,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程凯先生认为“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基本点, 一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 一是以个体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由此在教育史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价值观”。[6] (P463) 自从儒家的思想成为正统以来, 封建时代的思想家往往以国家利益至上, 以孔孟之道义价值论为基础, 提倡国家本位, 主张教育应培养服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为满足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我。与此相反, 道家庄子的教育思想则主张教育应当合乎人自身的发展, 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的精神自由, 重视生命本真的存在, 寻求生命精神的自由与永恒, 这是一种具有理想主义的教育观。

在封建时代, 教育常常被当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大多采用了儒家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使个人在人格追求上以“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种教育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价值, 但同时我们从庄子的理想人格教育中发现教育的功能应不仅如此。在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旗帜下, 当代的教育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重任, 但我们也应注意在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还应关注受教育者本身的生存状况、性格养成, 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豁达、进取、珍爱生命、热爱自然、品格高尚、素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是不顾人的生命存在和道德规范, 片面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正如2006年3月26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讲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1] (P29) 今天,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 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这既有对国家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要求, 又包括对个人现实生存能力的提高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深化。这就是说,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上, 教育必须不仅使人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不仅要培养人的积极进取之精神, 也要注重对人类真性的呵护和对生命价值的珍重;既要有大义凛然的、见义勇为的勇士风度, 又不能僵化、教条, 置生命于不顾, 徒作枉然的牺牲。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庄子理想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对战国时期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修正, 是通过效法自然和对“道”的学习, 使人性返本归真, 珍爱生命,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庄子,理想人格,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篇8

一、人生观: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剔除形骸的出世精神

千百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后代思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的莫过于庄子和屈原了,且其影响往往集于同一人身上而达到融合状态,二人高洁的人格和其浪漫主义文学成就已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定论。但是,在同为浪漫主义思想之下的个体仍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化特点。

屈原在《离骚》中明确提出了美政思想,《离骚》乱辞说:“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从彭城之所居。”在这里,屈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政”这一思想,主要崇尚“尧舜之道”,是美政之典范。《离骚》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洪兴祖注:“尚言三后,下言尧舜,谓三后遵尧舜之道,以得路也。路,大道也。”其次,其美政思想是以德治为其核心的,就是重视以民为本,以民为贵,关心民众的疾苦。在《离骚》中反复表现出了屈原的这种思想:“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离骚》)五臣注为:“不察众人悲苦。”当时人们的心情、处境国君是置之不理的。楚王“淫逸侈糜”,而“厚赋敛诸臣百姓”(《楚策》三四)。作为一国之臣的屈原将这些悲惨之事看在眼里,只能借助文字表达对国君的不满,他认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在其他的屈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如“览民尤以自镇”(《抽鬼》)“万民理只”(《大招》)“民离散相失”(《哀郢》)“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怀沙》)这些都反映出人民大众在屈原心目中的地位。

屈原其美政思想崇尚尧舜之道,并不是把历史的车轮拉到尧舜时代去,屈原称道尧舜,是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或理想人物而崇拜的,先秦诸子大多:“托古改制”。屈原厌恶当时的浑浊世界,不满当时代表大贵族、大地主利益的昏君、暴君,实行残暴统治,故托之尧舜,以求变革现实的政治主张,憧憬着施行美政于天下。把自己处身于与民同忧的境地,不回避社会的黑暗,积极地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拯救陷于水火之中的天下苍生。

与屈原美政思想不同的是庄子奉行无为而治,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所崇尚的无用之用,与屈原的积极入世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是从绝对的个人主义出发的,认为用与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有福。如支离疏就靠自己的畸形残体免除征役,得了救济。如果人能做到无用无为,就能得以自保,“夫徇耳目内通,耳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耳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屈原庄子都尊崇尧舜之道,但二者所遵循的却是不同的方面,庄子更多的是以一己之私,以自己为本位而出发的,而屈原更多的是以天下苍生为己用,从民众国家出发来考虑的。屈原的这种积极入世精神表现在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政绩。”皇舆是君所乘之车,“以喻国也”(王逸注)“车覆日败绩。”(戴震注)就是说,他担心的是国家的倾覆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因为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屈原不回避斗争,敢于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在《九章》中,他直接针对楚王,痛斥楚朝政昏乱,颠倒是非,听信谗人言,如:“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屈原批评楚王尚且无所顾忌,对楚国的一般佞臣,批评起来就更为尖锐了。“怨恶椒兰”是随处可见的,屈原的这种是非分明决不容情的态度,与庄子的“无为”、“无用为用”的养生处世之道是相对立的。屈原的这种人生态度,最终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这正是屈原为历代文人所敬仰所仿效的地方。

庄子在《养生主》中极立奉行:“缘督以行经”,主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认为做坏事不要触犯刑罚,要走一条钻空子的人生道路,即“缘督以行经”,这样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在《人间世》中,庄子提到由于卫君专横,国民遭殃,颜回想游说卫君,解除卫国弊病,庄子借仲尼之口用“心斋”之法告诫颜回,叫他随机应变“入则鸣,不入则止”,即人家听得进就讲听不进就不讲。“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随遇而安,“一宅而于不得已”。尽力求得内心虚寂静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这些“无为”思想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随九死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之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质上,庄子所推崇的无为论是给君主提出的一个根本性的行为规范,他的无君,当然是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制度最尖锐最彻底的否定,但是庄子的无君论思想是情感因素多于理论因素的,《庄子》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无德而已矣。(《天地》)

庄子认为无为是作为君主,也是一切有道德修养的人的根本的最高的行为准则,是有深远的自然的和人性的根源的。庄子所提出的“无为”、“无用之用”的思想,虽然是有其极为浓重的个人利己主义的思想的,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对之予以否定。细细考察,“无为”实质上是以庄子崇尚自然思想为其基础。就自然而言,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都是无为的,而人的无为是来自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根源,所以就人性方面而言,庄子就认为,只有无为才是符合和保持人的本性的唯一途径。庄子的“无为”论的批判矛头是指向“仁义”的社会道德,“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在当时由于儒家学说一般的已为当时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便成为了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的道德追求,而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庄子很自然地把社会批判矛头首先指向了“仁义”。

二、审美的相对性和客观性

道家学派是强调美的相对性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以真、朴为追求目标,摒弃人为的加工修饰,庄子沿袭老子的相对思想,并大加发展。他认为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齐物论》曰:“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快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他认为,审美对象本身并不包含特定的美,当不同的主体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美并不是本然的寓于客观事物之中的,而是取决于主体的。故人认为是美的,而鱼、鸟、麇鹿并不认为是美的。《天运》篇曰: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美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山木》篇曰: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

其恶也。”

庄子强调的是一种审美的主观性,且更多的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看的,认为美并没有客观的标准。

和庄子的审美主观性不同的是,屈原认为美是具有客观性的,当时楚国流传着卞和献壁的故事,被引喻为贤才的难以被识别。屈原表明:“同糅玉石兮,一概无相量。”又说:“览察草木犹未得兮,岂(王呈)美之能所当?”显然,其中就有着和氏献壁的影子。认为玉石相混,美的终究是美的,丑的还是丑的,就算是暂时的被遮蔽,美的还是能显现其美。美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庄子认为美是具有相对性的,故美丑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厉与西施,恢恑懦怪,道通为一。”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存在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二者都是具有相对性的。在这里,庄子更多的是以善来判断其美丑的,实质上,庄子并不认为美与丑是完全相对的,在《庄子》篇中,美更多的是与恶相对,而二者是以善为其纽带,以善为衡量标准的。如《山木》篇说: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词,两怒必多溢恶之词”(《人间世》)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人间世》)

在《德充符》中,他又列出了一些肢体残缺奇形怪状之人,但是却认为都是“美”的,其原因我们可以从题名得到答案:德,即道德;充,即满,完美。只要从德从善就是美的,形体的丑并不与美相排斥,恶才是美的对立面。丑,在庄子这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丑的含义,今天丑仅指形体的丑,即残缺,怪异,甚至变形。但是这并不影响美,丑会因其道德的完善而引起主体的愉悦,而不至于引起厌恶之感。可以说,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位认为丑可以引起审美快感的人,同时把丑提到了与美的并列地位,而不是成为美的附庸。其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稍后于庄子的屈原认为,美丑是绝对对立的,二者是不可调和的,可以由参验考实得到确认。“产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离骚》)“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斧雷鸣。”(《卜居》)“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于石兮,一概无相量。”(《离骚》)屈原同样也重视善,善是他心中的终极真理,其笔下的自然物以善为标准,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美好的品性,故因善而美,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屈原在要求善的同时,还要求外在的形之美。他笔下的事物有着与内在美相称的不俗的外在美。情感真挚的山鬼也是“即含睇兮又宜笑,予幕予兮善窈窕(《山鬼》),连外形本是至为可怕的山鬼也被赋予了美的形态,这都是为其内外兼要美的思想服务的。

由于庄子崇尚无为无形的思想,故在崇尚善的同时也重视审丑,但屈原是绝对单一的以善为美,这就造成了屈原文风之富艳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文心雕龙·定势》)。而庄子却以“清水出芙蓉”“自然”全美之风范引领着历代文人。

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篇9

《庄子》一书包含有非常深邃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它对人生的反思和探索,其角度非常独特,给人以重大启发。由此古往今来,对于《庄子》的思索和探讨层出不穷,其引发的问题多种多样。本文对于《庄子》的思考则由“德”这个哲学范畴开始。

在谈《庄子》之“德”前不得不提的一个哲学范畴“道”,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指世界的本原,即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源,产生天地万物。如《大宗师》所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自本自根” “生天生地”说明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第二层意思指道是世界的总根据,决定天地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大宗师》有云:“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一化之所待”即万物之总根据,也就是道。值得注意的是,道对世间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即无目的无作为。这是《庄子》之道的一个基本特点。

“德”是《庄子》一书中另一重要概念,庄子并未直接论述道与德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的道与德毫无关联。所谓德也具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淳朴的自然本性。《应帝王》云:“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睡着时安闲舒缓,醒来时悠然自得,不辨为牛为马,不知有物有我,这种无知无识的淳朴状态就是庄子之谓最真之德。庄子以为在现实生活中真德常常被人们争名求胜的心态破坏。第二个含义是指最高的修养境界。《德充符》说:“平者,水停之胜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所谓“德者,成和之修”,说明德是最高修养。最高修养以“和”为特点,即和谐圆满,也就是保持淳朴的自然本性。道是万物之所待,它是决定世间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总根据,并且这种决定毫无目的、毫无意志。《齐物论》有云:“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道没有任何实质内容,不包括任何的普遍知识,所以道是不可以言说,不可以昭示于人的。因此道既是规定万事万物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又毫无规律可循,这是一种必然的偶然。庄子将这种必然的偶然视为“命”。

庄子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受一种客观必然性支配的,这种必然性并非来自神的安排,而是抽象的,不可琢磨的道。人的意志和愿望在充满必然的偶然的社会生活中是不能尽如人愿的,于是人应该安命无为,不要与现实做无谓的抗拒,否则,最终损害人的元气。庄子认为鉴于对现实无能为力,从而顺应自然、安命无为的人就是有德之人。这就是庄子的安命论。《人间世》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德充符》也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无心无情,安然顺命,这是最高的道德修养,只有至德之人才能达到这种生活原则。《大宗师》中描写的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都是庄子所谓之安命无为的理想人物。子舆有病,子祀前往问候,当他看到子舆痛苦丑陋时问道:“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如果命运使我的左臂化为公鸡,我就用它来打鸣;如果命运使我的右臂化为弹丸,我就用它来打鸟吃;如果命运使我的臀部化为车轮、精神化为马,我就乘之而行,连车也不用驾了。子舆的这段话正体现庄子颂扬安命无为、顺应自然,欣然接受命运所赋予的一切变化的生活态度,而具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就是庄子所谓至德之人,或称为“真人”。

庄子之德与儒家之德相比,似乎不具备在世俗生活中进行操作的可能,因为它过于笼统,不具备一般道德规范具体详尽的特点。事实上,庄子之德确实不是一般的道德规范,它不能直接应用于世俗生活,但是,它是一种道德精神,所谓道德精神,我们将其理解为道德之宗旨,即道德之初始目的。道德精神对于道德规范的设定具有决定性影响。庄子之德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对于世俗生活,尤其是当代世俗生活的道德现象有着极大的解释和导向作用。

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证,我们从对人的分析开始。人首先是一种动物,但人又区别于一般动物,因为人自出生开始就处于某种社会环境当中,此处社会是指由共同物质条件和共同存在目的而联系起来的人群。因此处于社会环境当中的人必不可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交往,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当中,交往从未间断,交往逐渐演变成人的本能性活动,这一事实曾经被一个有趣的试验证实。一位欲挑战极限的人士将自己关闭在一间只有床、食物和水的房间里,在约一个月后,其心理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开始出现暴躁、狂怒的非正常情绪,并且在他完成试验后就立即向心理专家求助。因此,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交往性动物。我们把人的交往活动划分为两类:内部交往与外部交往。所谓内部交往,是指人的感觉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矛盾调和。毫无疑问,人是一种理性动物,在此理性是指可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性并不是在人类存在之始就具有的,它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缓慢形成的。最初人们只是不自觉地进行理性思维,从事理性活动,这种理性活动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被人们认知,即意识到自身具有做出理性行为的能力,在此我们将其称为理性意识。理性意识一旦产生便脱离人的本能意识,成为与人的本能意识对立的又一个自我,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为人类的自我分裂过程。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进行具体选择时往往会感到一种自我的矛盾冲突(本能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使人们内心挣扎,反复比较矛盾双方的利弊,以致痛苦不堪、精疲力竭,最终做出倾向一方的选择。外部交往包括人与自然的交往和人与人的交往(个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界交往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人与人交往使人类的感情需求得到满足,并使人类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与自然世界进行交流。

外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是被规范的,这种为了调节人类外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而设定的行为规范被称为道德规范。然而人类的内部交往是被忽略的,人们甚至常常意识不到它,这也是内部交往不具有道德性质的原因。那么内部交往是否确实需要道德规范加以调节呢?我们认为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因为人类的内部交往状况对于人类外部交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试想一个连内心世界都无法规范的人怎么可能很好地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这就好比一个精神紊乱的人无法做好一件事一样。因此将人本身的内部世界规范于道德范畴内将极大有益于人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感情交换。

如今问题就在于如何规范人类的内部交往,我们认为庄子关于德的界定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保持淳朴自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前面我们提到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面临多种选择,这时候人的本能意识和理性意识开始交战,如果说人类应该完全遵循其本能或其理性都是把这一问题简单化,即使是完全遵循理性意识,那么何种理性是合理的价值标准呢?保持纯朴自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是调节人类内部交往的最高道德精神。当今社会的价值标准是为我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万事万物以是否有益于人类为取舍标准。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事物被人类强调,并赋予是的性质;相反,无益于人类发展的事物则成为非的性质,并被抑制甚至消灭。这是一种根本的不公正行为,是整个人类道德堕落的开始(公正不应只是人类社会内部追求的目标,而是整个宇宙世界的本根)。人类按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标准去改变自然世界,不断运用理性思维获取所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将其视为真理并作为人类改变世界的工具,这是人类所犯的又一严重错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但是人的认识对象不仅在数量上是无限的,而且就同一事物而言,其变化也是无穷的或曰无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其认识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其认识结果无论如何也无能完全展现自然事物的本质世界。人类就是使用这种完全有可能是谬误的所谓真理贸然地进行改变世界的行为,人类活动价值标准和手段都是错误的,其结果就是遭到自然世界的猛烈反击,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生态链濒临断损等等现象既可以说是自然界捍卫正义的行动,也可以说是自然界纠正人类错误的行为。人类逆天而行,不懂得顺应自然、安命无为的深刻道理,任由自身的欲望不断膨胀,任由人类中心主义渐渐发展成个人中心主义。人类在对自然进行征服的同时,开始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征服,人类亲自将人类社会的友爱团结的美好景象转变为冷酷相残的血腥画面,国与国的战争、人与人的倾轧都是组成人间地狱的链环。这一切都是人类不懂保持纯朴自然本性、安命无为的重要道理的结果。

人类必须正视其本身能力的有限性,确认其自身是自然界的一个链环,而非中心。人类要保持淳朴自然本性,这里不仅指人类应当保持自身的自然本性,还应尽可能的维护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原本状态,不擅自做出人为的改变。人类安命无为并不意味着人不能做任何事情,而是指人只做合乎人之本性并且不伤害他人他物的原有状态的事。人类放弃对于外部世界的膨胀欲望,放弃由欲望衍生的与自然、他人之间的争斗,从而达到内心世界的宁和平静,使哀乐不易入于前,使精神世界变得纯净祥和,进而体会到从混淆是非的现实世界里解脱的快乐。这就是庄子极力提倡的真人境界,或曰逍遥游境界。

庄子哲学并不结束于他的安命论,恰恰相反,他以安命论作为起点,最终以逍遥游作为其哲学的归宿。庄子的逍遥游不是指肉体感觉的悠然自得,而是一种精神自由,并且是一种绝对精神自由。《逍遥游》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禽卧其下。”无何有之乡,就是四海之外、尘垢之外,是庄子想象中的境地。庄子极力追求超脱现实的精神自由,包括超名利、超好恶、超是非、超生死。《逍遥游》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若是乘着天地的真正精神,驾着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之间,还有什么可倚赖的呢?表明庄子向往的精神自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庄子的逍遥游是唯至德之人或曰真人才可能达到的境界,而庄子对德的第二个界定是人的最高修养境界或曰和谐圆满境界,这两者在理论上达成一致,即庄子认为人的和谐圆满境界就是逍遥游,因此逍遥游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至善境界或曰最优状态。希腊哲学将善解释为人类特定活动之目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说:“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情都以善为目的。”至善就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其他善之根据。希腊人认为人生之最高目的可以称为幸福。《尼各马可伦理学》说:“实践所能达到的那种善又是什么。就其名称来说,大多数人有一致意见。无论是一般大众,还是那些出众的人,都会说这是幸福。”因此可以将庄子之逍遥游——人生至善境界或曰最优状态理解为人的幸福状态。庄子将到达逍遥游境界的人称为真人,《大宗师》中如此描绘道:“何谓真人?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什么是真人?真人处在高处不害怕,掉入水中不变湿,掉进火中不燃烧。真人的智慧使他达到道的境界,因而能够不怕危险和水火。庄子对至真之人的描述虽然夸张,但能体现真人不被外部世界左右的特点,对于真人而言,哀乐不易入于前,其内心平和安宁。这与亚里士多德描绘的沉思的生活颇为相似,沉思者与真理为伍,他不受现实世界干扰,不为物左右,他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和。亚里士多德最终将沉思的生活归为最幸福的生活,因此庄子之逍遥游境界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最幸福生活有相通之处,即都是从内心世界去寻求人的幸福状态。

人类社会由自然界和社会组织构成,自然世界被人类分成自在世界和自为世界,自在世界是指没有被人类力量进行改造,仍然保持原初状态的自然世界;自为世界则是指经人类力量改变,从而完全以人类为中心而存在的自然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年代,自在世界已经接近消亡,自然界中未曾被人类涉足的地方已经所剩无几,人类肆无忌惮的任意妄为开始接近自然界的极限。人类自身创造的社会组织同样也越来越背离人的初衷,人们在社会组织里体会到的再也不是安全感,而是残酷竞争造成危机感。人类自身的杰作开始不受控制的反对人类,我们逐渐感到无能为力。这一切都使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我们在物质生活资料如此丰富的世界里找不到一条接近幸福的路。而庄子哲学为我们面对的一切问题给出了解释,并提供了一条由内心世界去接近幸福的道路。

上一篇:2022——2023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改革第一阶段总结下一篇:小学安全教育日暨安全教育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