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

2024-08-09

庄子的生死观(共4篇)

庄子的生死观 篇1

生死的问题,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的“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和立言。话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从这三个“不朽”来看,中国人对生死问题进行过深思并提出了各种生与死的观点。生与死是人生所必须经过的阶段,也是一般人所重视的问题。有好多人对生死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人认为生着比较有价值,而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义了,另一种说法是人在活着的时候一直都平平淡淡的生活,没有做出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那就是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人在死之前做过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死的有价值,正如一句话是有的人生于鸿毛,死于泰山。在老子是高扬生的价值之后,庄子深究死的价值,在《大宗师》中庄子所表现的是那种超然洒脱的生死, 顺其自然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生是庄子的一个重要观念。在《大宗师》中庄子是借用了孔子的口吻讲到了生如瘤,死如溃烂,其实在这里模糊了生与死之间的价值。在陈鼓应看来,庄子是在削弱生的价值,而加大对善死的价值。在这里突出了生是死的前奏,先有生之后才会有死。我们在生的阶段要好好的生,以至于在死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在这里也体现了《大宗师》中死生于一体的观点,是有助于人们对待死亡的看法。

死,是庄子高扬的一个观点。在人生的旅途中,死亡是对人生的最大的威胁。人们常常因死亡的逼近而感到无比的恐惧,为拖延死亡的来临而苦心劳神,也常常因他人的死亡而沉溺在悲哀的情绪之中。在《大宗师》中提到了“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认为“命”的不可抗拒与驾驭性。庄子认为生死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的那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不是人安排的,那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其实我觉得人是永远都摆脱不了命运的,人在命运的面前表现的是那样的无能为力。“人定胜天”之类的话语,夸大了人的作用,人的发展还是会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人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时,才能顺应天命、顺应自然,从而得到圆满的解脱。与上相同的道理在文中还有,例如: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在这里讲到大自然赋予的形体,用生来使我劳作,用老来使我安逸,用死来使我安息。我们从生到死都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对待生死的问题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大宗师》中所提到的子舆生病了, 他的身体状态是“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隠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这里显然有点夸张,但是极度形容了子舆当时身体极度变形的状况。而子舆并没有因身体形状的变形而感到悲伤,他仍然是处之泰然,并对来看望他的子祀表现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心态,其中并没有怨天尤人的话语,从中可以看出子舆是一个安时处顺,顺应天命的人。在这个故事的开头部分就提到子祀、子舆、子犁和子来四人为友的标准,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死生存亡一体的道理,于是他们就成了莫逆之交。死生一体的观点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所阐述的是“道通为一”,而“道通为一”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在《齐物论》中是“万物一体”,《养生主》中是“万道相通”,而在《大宗师》中是“死生一体”。

而在子来生病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子来对死亡是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子来对待自然界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人是无法抗拒的,只能处于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人对生存与死亡都应该认真的去体会,生存是一种享有的过程,死亡是一种终结的形式。庄子在这里借用了这四人对生老病死的看法来阐述了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样的,人只有顺应自然才是最好的方式。庄子的“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态度,因为庄子的生死观比那些持有“不死之药”思想的人以及持“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来说是进步的。有一些读者把庄子归结为宿命论,但我认为庄子是个理想主义者。庄子的生死观是指万物齐一,他认为生与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从而看出在他的思想中人生的真正含义是不存在的。尽管在庄子的作品中他对如何摆脱人生中的种种困扰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取消生与死的本质差别,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远离一切。这两个方面,我觉得把生命的意义扭曲了, 生机也被无谓地销蚀了,面对现在的现实社会,有一些事情是无法做到坦然的,所以我觉得在今天看来庄子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庄子的人生是存在两面性的,一面是积极的,一面是消极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死观的意义。庄子的高明之处在于给人们展现了一个新视野,提供了一条解脱生死的途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生死观 篇2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正文: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庄子》心得之《谈笑论生死》于丹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对于生死,庄子有很多很多相似的故事,比如说他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那么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没有觉得说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他也不觉得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他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庄子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说呢,有这样几个人,大家活着的时候是好朋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结伴在一起,后来,这里面子桑户就先死了,孔子听说了,就派自己的学生子贡去帮忙处理丧事,子贡去的时候看见子琴张和孟子反这哥俩,一个在那儿织草帘子要收拾这个灵柩,另外一个在那儿敲着琴,俩人都对着子桑户的尸体唱歌呢,说挺好啊!你现在已经回到本真了,你看我们还是人,子贡就非常不理解,回去跟他老师说,你看这两个人他们对着好友的尸体这样唱歌,他们到底什么心思啊?孔子当时就说,他们这些人已经没有生和死的边界了,他们完成的是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没有这个身体形骸对他们来讲是不重要的,所以一个朋友走了,两个朋友就像是送一个人远行那样是一种坦坦然然的相送,其实在这里面他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以庄子的这种豁达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许在今天是比庄子那个时候更重要的命题,因为庄子那个时候物质太贫瘠了,人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活下去会变成一个单纯的愿望,而今天人可能拥有太多的富足,但是在抉择的迷惑中反而会不堪重负,也就是说抉择过多,人生之累相对也多,所以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外在的这么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多少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 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其实这是我们每一个凡人可以企及的境界,这也就是庄子在今天的一个解读。

庄子的生死观 篇3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图1)。

(1)生与死是生命的一种运动规律,了解了生命的真谛就可以坦然面对

要顺应生命

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

有这么一个寓言,兄弟两个人,家住在一座摩天大楼的第80层。这天深夜, 兄弟俩背着沉重的背包回家,恰好电梯停运了。他们决定爬楼梯回家。爬到第20层时,觉得背包很沉重,两人决定把背包存在20层,到时候再回头来取。卸下了背包,两个人觉得很轻松,说说笑笑地继续往上爬。爬到40层时,已经很累了,就开始互相抱怨。哥哥说,你为什么不看电梯停运通知啊?弟弟说,你怎么不提醒我呢?两个人就这样吵吵闹闹,爬到了第60层。因为实在太累,两人懒得再吵了,说咱们就安安静静地爬楼吧。当他们终于到了家门口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来:钥匙忘在第20层,忘在背包里了!

其实,这说的就是人的一生。

假如人的一生有80年的时光,刚开始时,意气风发,背负着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装着理想、抱负和很多愿望,不畏艰险,从脚底下的第一个台阶开始上路。

到20岁时,步入社会,开始认同社会规则,觉得社会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已经够疲惫了,谁还背着那么多的梦想啊?等到衣食无忧,回头来再捡起梦想也不迟。放下梦想后顿时一阵轻松,继续往前走。

随着越来越年长,积累越来越多,争斗越来越猛,内心越来越焦虑,这样人就不免抱怨。这就是到了兄弟俩互相指责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付出太多,社会回报太少,内心仓皇犹豫,所以吵吵闹闹一路走来。

走到40岁,所谓年近不惑时,所有那些意气风发都过去了,人开始变得疲惫、颓唐,互相扶持着再走。

走到60岁,觉得晚年的时光多么美好,应该加以珍惜,还是安静下来,不要再抱怨指责了。

终于走到了80岁。站到最后的终点上,突然间怅然若失,想起来这一生最宝贵的东西留在了20岁的行囊里,装在背包里的梦想从来没有放飞过,但一生的历程走完了,20岁回不去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关于人生的寓言。这个寓言提示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与死呢(图2)?

(2)人生犹如爬高楼,不要把背包忘在第20层楼上

庄子认为,自古人生谁无死,死亡没有什么可怕,没有什么可悲伤的,对生死应当旷达一些,顺应生命就是了。

庄子在《大宗师》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和子琴张是好朋友,三人心意相通,忘怀生死。后来,子桑户死了,孔子派自己的学生子贡去帮忙处理丧事.子贡看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两个人高兴如常,一个在编挽歌,另一个在弹琴,正对着子桑户的遗体唱歌呢。子贡十分不解,说:你们是这么好的朋友,现在有一个人先走了,你们不但不悲伤,还对着他的遗体唱歌,这合乎礼吗?

孟子反和子琴张笑了,说:你哪里懂得礼的真意呢?

子贡回去问老师孔子: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怀的是什么心思啊?

孔子说:他们都是一些心游世外的人,他们已经没有生和死的边界,只在乎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没有这个身体形骸对他们并不重要,所以一个朋友死了,另外的两个朋友就像送他远行一样坦然。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在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

庄子在《大宗师》里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子来病重,看来将不久人世。子犁看见子来的妻儿都围在那儿大哭。子犁对他们说,你们快走开,不要打搅这样一个马上要有大变化的人。

子犁对子来说:造物主真伟大啊,接下去又会把你变成什么?是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还是把你变成虫子的手臂呢?

子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句话讲出了人生的一个历程。天地造化出了我生命,赋予我一个形体。我来到世界,有了这个生命,就要去穿越人生。一辈子要受到很多磨砺。到老了,终于可以悠闲地安享晚年。但是,晚年的休息还是有限的,最后的安顿,就是用死亡让我得到最大的一个休息。

子来接着说:我相信,善待我生的也一定会善待我死,我被安排来到这个世间走了一回,我还会好好地离去。

说完,子来就安安静静地睡去了。一觉醒来后竟然清清爽爽,身上的大病完全去除了。子来复苏了。

其实一个人当他的内心把生命当作一次穿越的时候,也许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死亡早已被超越了。所以,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生命,这就是庄子对生和死的一种感悟(图3)。

(3)死亡是人生无法改变的终点,最好的心态是“节哀顺变”

今天,我们的寿命已经远远胜于古人。但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却远远超乎从前。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的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不知生焉知死

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的同一件事情里,每个人的判读又各不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路过一个墙角,看到了相同的一个情景:一只小蜘蛛在往墙上爬,爬着爬着,遇到了一块潮湿的雨迹,掉下来了。这只小蜘蛛又重新开始爬,再爬到那块雨迹时又掉下来了。如此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

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个人想,我其实和这只蜘蛛是一样的,一生就这样爬上去掉下来,再爬上去再掉下来,碌碌无为,一直做着徒劳的努力。

第二个人想,人生其实也有很多误区,我们只看到眼前的一条路,其实潮湿的那一块地方并不大,如果蜘蛛能横着爬绕过那块潮湿,很快就可以爬到更高的地方。所以我要让我的人生更聪明:有的时候人生需要绕路走,才能接近目标。

第三个人则被深深地感动了:一只蜘蛛尚且能够如此不屈不挠,人的这一辈子应该有多少能量可以激发啊?奇迹的出现往往就酝酿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由此,联想到我曾经看到过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秀才去赶考,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会考成一个什么样子,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等待自己呢?

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三个奇异的梦:第一个,他梦见自己在墙头上种白菜。第二个,他梦见自己在下雨天出门,戴了一顶斗笠还打了一把伞。第三个,他梦见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女人跟自己背靠背地睡在一张床上。

秀才一觉醒来,赶紧去找一个通灵的人解梦。这个人跟他讲:你的人生挺暗淡的,你在墙上种白菜,这不是叫白费劲吗?你已经带了斗笠还打一把伞,这不叫多此一举吗?你跟你喜欢的女人在一张床上却背对背,这不是没戏吗?你别考了,赶紧收拾行李回去吧。

秀才听了这些话,就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这时,旅店的老板问清了缘由,说,我也会解梦。我觉得你这三个梦挺好的:在墙上种白菜,这叫作高种(中);戴了斗笠还打伞,这叫作有备而来;跟自己喜欢的女人已经躺在一个床上了,这说明你该翻身的时候到了。

经这个老板这么一解释,秀才信心大增,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图4)。

(4)同样的梦,店老板却品出了不同的味道。凡事多看其中积极的一面吧

这也是一种对于生命密码的解读。可能面临抉择之时,没有人来替我们解梦。我们只有问自己,我现在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这个时候内心要做什么样的决断?

让生命获得价值

儒家和道家关于生死的观念,不尽相同,儒家追求杀生取义,道家强调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两者殊途同归,都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那么,怎样的生命才真正有价值呢?

人们对人生的价值判断并不相同,有人更多地看重功名,就是付出个人生命的代价也要去建立一种社会功勋。也有人更多地看重自己内心的完善以及道德上的成全。

历史上的屈原和司马迁,就是这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代表。

屈原投江自尽,选择了一种激烈的方式。为什么呢?屈原生在战国乱世之中,作为一个贵族,一个士大夫,当楚国颖都被攻破,遭到屠城时,他知道自己的宗庙和祖国已万劫不复,他的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随着这一切一同归去。屈原之死既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用郭沫若的话说,屈原是在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实现理想的现实之中被撕碎的。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必须采取这样一种惨烈而决绝的方式来处理生命。

司马迁在生死关头,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司马迁被诬陷、受刑、下狱,非常冤枉,满朝文武没有人站出来救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可以选择死亡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但他却选择了活下来,接受了作为男人最难以忍受的耻辱——腐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一件更大的事情必须完成,就是他后来成为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史记》。他的父亲司马坛把一个史官的大业托付给他时曾告诉他:周公后500年而有孔子,孔子后500年至于今,没有人能够“绍明事”,“续《春秋》”,把这样一个时代记录下来,传承历史。所以,司马迁说,他面对历史托付下来500年一人的使命,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有这么大的事情要做,宁可受辱也绝不轻生(图5)。

(5)一部《史记》,体现了司马迁选择活下来的生命价值

其实,司马迁的态度,跟庄子给我们讲述的生命态度,可以形成一个映衬。

但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生活受到挫折,或者感受到压力,就选择了轻生。据报道,按照年度统计,在读的大学生自杀率不低。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害怕生命中的挑战呢?

原因无非几种,最多的一种是感情问题,恋爱没处理好,觉得此生无望了,殉情。第二种,工作没找好,觉得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尖子,上了这么好的学校,社会还不接纳自己,愤而轻生。第三种,觉得学习压力太大,太压抑,人生没有乐趣,故而以结束生命来逃避现实。这些轻生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刚刚到达第20层楼的时候,把自己连同他们的背包一起从楼上扔了下去。他们理想的背包还没有打开,生命就陨落了(图6)。

(6)人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压力,勇于挑战才是最佳的选择

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中,在4个老人,2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子的家庭金字塔中,这个小孩永远在塔尖之上,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惟我独尊?但社会也是一个金字塔,每一个公民走进社会就意味着要做塔的基座。我们现在有一个悖论,每一个从家庭走出来的独生子女都不肯做社会的基座。这样一来,一些心理失衡走到极致的人,就选择了对生命的草率处理。

轻生的方式,在今天除了把自己像一件破衣服那样从高楼顶上扔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让自己放任自流,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在家庭中不营建感情,在朋友圈中醉生梦死,成为行尸走肉。这样的人他的肉体虽然没有消失,但他那痛至极点的心已经死了。

今天讨论生死这个话题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每一个人都很近。我们生命中究竟还有多少肌体在活着,我们心中到底还有多少梦想在活着?

所以,带着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以庄子的豁达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许在今天是比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更重要。庄子那个时候物质太贫乏了,人的选择太少了,所以活下去是一个单纯的愿望。

而今天的人可能拥有太多的富足,但在抉择的迷惑中反而会不堪重负。也就是说,抉择过多,负累也多。所以在当下,不仅是抉择生与死这样一种外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让有价值的生命能够真正活下去。

如果我们真正把庄子和我们自己的状态联系起来,会发现庄子的悲天悯人在于他的每个故事都贴近人心。

看见自己内心生与死的较量,看见活下去的那个希望,我们可以做到乐生,做到顺应,活好每分每秒,享受当下的快乐。当生死大限来临时,可以微笑自豪地说,我此生无憾(图7)。

(7)乐生顺应,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庄子的生死观 篇4

在梦中,蝴蝶感到惬意快慰(适志),那是蝴蝶的心灵感觉,在庄子的寓言里,一切虫、豸、蠛、蜩、鸠、鹪鹤,都有着活泼的生命和生命感受,它们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来去都是过程。庄子说梦,他是何等地羡慕那在繁花碧草间翩然起舞的蝴蝶!一旦他梦中醒来,他在诧异惊叹之余,不愿失去这一梦境,他提出了一个旷古未见的天才的问题,这问题何等睿智,又何等痴悖:是庄周梦中的蝴蝶,还是蝴蝶梦中的庄周?

梦,从此在中国的诗人、哲人那里成了永不憩止的话题,而天才的人们都和梦结下不解之缘,李白梦游天姥,徜徉于千岩万壑,闻清猿啼叫,听天鸡长鸣,看虎瑟鸾车,迎仙人来降,何其快哉,梦中有之,世上所无。然则霍然梦醒:“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一场梦,使李白彻悟了人生:“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庄子和李白看来,重要的是将梦境化为现实,将现实化作梦境,那么必然对人生作如此的解释——人生如梦。然而庄子似乎在其他的章节中,进一步地阐明他的观念——人生不如梦,而觉时的清醒是愚者的自诩。

庄子书中长梧子对瞿鹊子的一段讲话来阐明做梦比清醒为乐的观念:“我哪里知道生之欢愉的错误乃是一种迷惑,我哪里知道畏生怖死的错误就像少年沦落人间而不知真正的归宿?”(《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认识人生是一场梦境,而且不必清醒地判断是非、祸福、升沉、荣辱,那么这梦境便是庄子的蝴蝶之梦、李白的天姥之梦。长梧子又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当一个人能处于梦中而又在梦中占梦,可谓大梦,只有大智大觉者知其为大梦,而愚昧的人却自以为清醒,永远不能逃脱人生的烦恼。这里的大觉者把人生视作一场梦中占梦的大梦,可谓“大知闲闲”。

生不若死,视死如归或者是庄子在生死观上将人生如梦的观念推向极致的又一高论。庄子到楚国去,见到一个骷髅,朽然已空,然而恢复成形,庄子用马鞭敲敲这骷髅,问他:“你是贪生怕死失去理性而至此呢,还是国之灭亡,被加诸斧钺?还是你为人不善,怕遗留丑闻给父母妻子,羞愧而死呢?是饥饿受冻致此呢,还是已尽天年而致此?”骷髅不说话,庄子无奈,说完抱骷髅归去,作枕头而眠。夜半,骷髅悠然入梦,说:“你的谈吐颇似雄辩家,然我看你的说法,大体是人生的累赘,而人死了之后,这一切累赘都没有了,你岂欲知死之快乐吗?”庄子说:“是。”骷髅讲:“死了之后,上无国君,下无人臣,也不复有春夏秋冬的事情烦扰,安闲地以天地作春秋,即使能够南面称王,也不会有这样的快乐啊!”庄子不信,说:“我想叫神灵恢复你的人形,还原你的骨肉肌肤,使你与父母妻子、闾里的相识团聚,你愿意如此吗?”骷髅却深深地忧虑,紧皱双眉说:“我哪能抛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恢复人间的劳苦啊!”骷髅所告诉庄子的是:大块劳我以生,息我以死。死,不但不是一种痛苦,而且是一种离形去智的快乐,一种永恒的快乐。

庄子是能体悟这种真正的快乐的,他怀着宁寂而旷远的心境,在大地踽踽而行,不会沉迷于人世间的谀诈,他忘却世俗的功利,大自然在他面前所呈现的生机是何等的美妙,这时他想到不惟真理是无界限的(“道未始有封”,见《庄子·齐物论》),一个人的灵魂与天地万物又何尝有界限?一切都随从自然的变化吧,大自然无智无识的小生命或许正是我们的导师呢?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看到清泉涓涓,鯈鱼贯穿戏嬉,庄子说:“是鱼之乐也。”惠施说:“你不是鱼,何以知道鱼之乐?”庄子说:“你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知鱼之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你,而你又不是鱼,你当然不知道鱼之乐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庄子说:“让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吧,你曾说,‘你怎么知道鱼之乐’,这是你即已知道我知鱼之乐而又问我啊——至于我,我是在濠水之上知道鱼之乐的。”(《庄子·秋水》)这场辩论固然是十分机智有趣,而问题的深刻意义不在这辩论的本身,在这里表现出一个是以童心体物,与大自然了无界限的典型的庄子智慧,一个则是不理解天之道,“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庄子·天下》)的典型的惠施智慧。惠施的确能言善辩,在濠梁之上,庄子之智虽然超过惠施,然而辩论本身只是打了平手。战国时的名家,根据《庄子·天下》篇,对他们的评价是:“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惠施在濠梁之上正是如此。

摘自范曾诗文书画集《老庄心解》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与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次之谓物化。

上一篇:动量矩定理下一篇:系统程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