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方法论分析

2024-05-11

《庄子》的方法论分析(精选4篇)

《庄子》的方法论分析 篇1

摘要:梳理《庄子》主要英译本及其特点,分析原著句式修辞格的特点及汉译英实践中句式修辞格的一般处理方法。采用案例法分析汪榕培译本中排比、对偶、错综等修辞格的翻译。译者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格式和修辞效果相似的排比、对偶等辞格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而对于辞格连用的句子及难以在英语中再现的修辞格如顶真、错综等采用释义或转化为其他辞格。指出这些译法在再现原文的文学特色和思想内容中的作用,分析译本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在实现译本整体目标中的作用。

关键词:《庄子》,汪榕培译本,句式修辞格

一《.庄子》英译本概述

《庄子》的英译本总体上分为两类:全译本和摘译本。全译本即译本包括《庄子》内篇、外篇、杂篇等所有篇目。已知的首个全译本是1881年巴尔佛在上海和伦敦同时出版的《南华真经———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但此书已失传。此后,翟思理的译本《庄子——道家哲学家和中国神秘主义者》于1889年出版。该译本的语言有维多利亚时代英语的特点,译者在译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对于研究这一时期英国汉学家的研究状况有一定价值。不足之处在于译者在译本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思想,因而降低了译本的忠实度。英国汉学家里雅各于1891年出版、1966年再版《东方圣书———道家经典》也收录了《道德经》和《庄子》的英译本。里雅各的译本面向汉学研究学者,因而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本中夹杂大量的注释、附录和索引。并在前言部分用37页的篇幅详细讨论了原著每篇标题的含义、篇目的主要内容和反映出的庄子的思想。他的译本反映了当时英国汉学到道家研究的水平。此外,美国汉学家华兹生1964年出版的《庄子》全译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作品丛书,梅维恒1994年出版的《逍遥游———<庄子>早期道家古诗和寓言》注重再现《庄子》的文学特征,因此常以诗歌的形式翻译原著中的散文。

《庄子》的摘译本主要有1981年出版发行的格雷汉姆《庄子》内篇,该译本选择了最能反映庄子思想的内篇。冯友兰翻译《庄子》的内篇,他注重在译文中再现庄子的哲学思想,在前言和附录中讨论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此外,还有克利瑞翻译的《庄子》内篇和陈荣捷的译本等。

汪榕培的《庄子》英译本是大中华文库的组成部分,是首个由中国人翻译的《庄子》全译本。译者坚持的翻译原则是用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1]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尽最大的努力在译本中用原文对应的词语或结构翻译,若出现词义空缺或同一个词反复出现,译文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无为”在译本中有“none-action”“do not take any action”和“do nothing”对于句子结构差别较大,单纯保留原文的形式不足以传达原著的思想内涵时,译者采用解释性翻译和加译的方法,充分考虑了译本的可读性。

二《.庄子》句式修辞格的特点

《庄子》的文字具有磅薄的气势和清新的风格,句子形式摇曳多变,富于韵律。而这种艺术美感的产生则要依赖于书中句式修辞格的大量使用。据统计,《庄子》排比辞格出现253次,对偶辞格659次,覆叠辞格51次,错综辞格101次。[2]整体而言,《庄子》的句式修辞格使用时有以下特点:一、章句修辞格出现频率较高。对偶、排比、反复、复叠、顶真、层递等句式修辞格交替使用,句子长短交替,层层递进,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修辞格使用自然,无雕琢的痕迹;三、多个句式修辞格连用,从而使句子结构灵活,长短交错富于变化。

三.汉译英实践中句式修辞格的处理

汉语中的句式修辞格主要有反复、反问、对偶、排比、层递等,英语中的句式修辞格主要有repetition(重复)、rhetorical question(反问)、antithesis(对照)、parallelism(排比)、anastrophe(倒装)和climax(递升)等。对于格式和修辞作用上完全相同的重复、排比、对照等辞格,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再现原文的形式特征。对于倒装、反复、精警等差别较大以及汉语中特有的辞格如歇后,翻译时难以采用英语中对应的修辞格翻译,可以考虑释义、归化、切分或者数种辞格并用,在最大程度上再现原文的修辞特征和语言魅力。

四.汪榕培《庄子》英译本对句式修辞格的处理

1.排比辞格的翻译

排比辞格主要出现在《庄子》描述和说理的语段中,它可以使描述细致入微,意象丰富;使说理层层推进,磅礴有力。由于英语中也有与之相似的parallelism辞格,译本对此辞格采用直译的方法。

山岭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嚎者,笑者,咬者。(《齐物论》)

引文出自《齐物论》的第一章。子綦向子游讲三籁中的地籁,即地所发出的声音。他用“似鼻、似口”等八个名词来描述洞窍的形状,用“激者、謞者”等词形容不同形状的洞窍发出的声音的差异。排比修辞格的使用使得对窍及其发出的声音的描述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译者将其译为:

There are crags and cliffs in the mountains;there are hollows an caves in the hugetrees.They look like nostrils,mouths and ears,like gouges,cups and mortars,and like pools and puddles.The wind blowing past them makes sounds of the roaring water,whistling arrows,scolding,breathing,shouting,wailing,rumbling and chirping.15

译文同样使用了排比的辞格,在意义上再现了洞窍的形状之多和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之多样。描述洞窍形状时译文重复介词like,将原文中的名词三个列为一组,每个短语内部构成排比,三个介词短语之间也构成排比,从而避免了单词的简单罗列,这样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也再现了原文细致的描写风格。译文用所有格+名词短语和现在分词做后置定语的模式,避免了译文定语过长。现在分词连用不仅运用了并列的辞格,而且押尾韵,读起来与原文一样朗朗上口。上述处理在语言通顺和完整再现意义这两方面找到了平衡,其中排比与谐音辞格的使用功不可没。

又如:

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行之,心且成之。(《人间世》)

选文出自《人间世》的第一章,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描述与统治者相处的艰难。面对专横独断的卫国君主,颜回提出的方法并不足以感化卫君,因而孔子反对他到卫国去,孔子认为,若颜回在卫国庙堂上开口劝谏必然使他们抓住颜回的漏洞而展开辩论,从而使他眼花缭乱,脸色不得不平和,口里只顾得营营自救,于是容貌不得不恭顺迁就,内心也无法自主而顺从。这样必然会死在暴虐的卫君之前。译者将该句译为:

At that time you willfeel dazzled, but you willpretend to be calm and make excuses for yourself; fi-nally, with submissive expres-sion, you will conform your-self with him.[1]51

原文采用排比的辞格描述颜回直言劝谏的后果。译文用三个“you will+动词短语”的形式再现原文的排比结构,“色将平之”和“口将营之”用并列连词and连接,“容将行之”被翻译成介词短语置于“心且成之”的前边。考虑到英语语言形合的特征,译文用“but,and,finally”等连词表现原文的逻辑关系。总体上看,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表现出了原作的意义,同时也考虑到了译文的通顺与流畅,对译文忠实与通顺的两个纬度把握得恰到好处。

2.对偶修辞格的翻译

《庄子》中对偶辞格出现频率最高,但书中的对偶多为宽对,并不刻意要求句式的工整。对偶或与反复、排比、顶真等辞格连用,或层层嵌套,使原文的句式变化多端,错落有致。

对偶辞格可以用英语中的antithesis来翻译,但当多种辞格套用时,反复、顶真很难在英语中能够再现,译者要注意形式忠实与内容重视的平衡度。

彼富,则人归子;归,则下之;下,则贵之。(《盗跖》)

选文出自《盗跖》的第三段对话。无足和知和分别寓指不知足的人和知中和之道、守分清廉的人。无足对知和说:众人没有不愿建立名声和追求名利的。如果他富有人们就会归向他,归向他就会对他低声下气,对他低声下气便使他高贵起来。原文对偶与顶真并用,句式工整,音节和谐。译本将其译为:

When you are wealthy,others will flock after you.When they flock after you,they will take the inferiorposition. When they take theinferior position, they willworshipyou.[1]531

考虑到英语语法刚性的要求及语言形合的特点,必然要在译文中增补主语、增加连词,从而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规范,而增加主语和连词后译文很难再现原文的对偶和顶真的辞格,因此译文将上述两种辞格转换为英语中“when…They will…”形式的排比句,在充分表达原意的基础上增强了译文的文采和可读性。

又如: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人间世》)

选文是孔子对颜回的劝诫,告诫他不要到卫国去。道是不宜喧杂的,喧杂了就会多事,多事就会受到搅扰,受到搅扰就会引致忧患,有了忧患就是自救也来不及了。原文综合使用了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格,说理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译者将其译为:

Tao must be kept intact;otherwise there will be toomany things to attend to,which will lead to confusion,and then to worries and fi-nally to destruction.[1]49

对偶、顶真辞格所产生的用字精炼、环环相套的特点很难在译文中再现出来,因此译者舍弃了原文对偶和顶真的形式,用解释性的翻译表达原句的意思。译文将原句分为三个意群;“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和“忧则不救”。第一个意群中“道不欲杂”和“杂则多”译成英语中两个独立分句,用otherwise连接,而“多则扰”则译成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后两个意群采用省略的形式与“lead to confusion”构成排比结构,但是译文容易这样处理很容易产生歧义,认为“忧”和“不救”是“杂则多”的结果。

3.错综修辞格的翻译

错综又被称为拗语,为了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改变语句常态,形成参差交错的结构。它可以避免句式呆板僵化,使行文的句式多样,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感染力。《庄子》中的错综与排比、对偶和反复辞格混用,使其语篇中的句式摇曳多姿,增强了《庄子》的文学魅力。

天地尊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变化之流也。(《天道》)

原文通过交替使用长短句使句式交错。选文试图说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天地的尊卑,季节的变化和万物化生都是不断变化流转的。译者将其译为:

The heaven is highabove and the earth is downbelow-this is predestined po-sition. Spring and summer gobefore while autumn andwinter follows behind -this isthe ordering of the fourseasons.The trans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things in theworld have their distinctivesigns; their growth and de-cline are but phases ofchange.[1]209

译者将原文的前两个分句译为独立的句子,用英语中的antithesis归化原文的排比和错综辞格,使的译文句式整齐,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原文的最后一个分句翻译时舍弃了对偶的形式,转而将其语义表述出来。总体上看,用释义和归化的方法虽然不能再现原句的句式多变的特征,但译者在最大程度上再现了原句表达的思想。

四.结语

《庄子》原著中排比、对偶、错综等修辞格的使用增强了其描述的生动性和说理的雄辩性。汪榕培的英语全译本在处理排比修辞格时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很好把握了再现原文气势和传递原文思想内容两方面的平衡。对于原文中频繁出现的对偶辞格,译本常以英语中对应的antithesis归化之,而对于对偶与顶真、反复等辞格嵌套的情况,译者采用释义的方法或将顶真或反复转换成英语中的排比等辞格。错综辞格使《庄子》的语篇句式长短相间,富于变化,但它很难在英语中再现,译者多采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再现原文的深刻含义。总体上看,汪榕培译本对原文本句式修辞格的处理充分考虑到了修辞格在再现原著文学色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句式修辞格交替使用的情况采用多种译法并用来处理,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特色,也保证了译本语言的通顺性和可读性,达到了译者在译者序言中提出的翻译标准。

参考文献

[1]汪榕培.Zhuangzi[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杨明明.《庄子》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16-18.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381.

[4]刘红芹.错综修辞格的民族化根由[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09.

《庄子》的方法论分析 篇2

关键词:《庄子》 残丑人物 美学观 得神忘形

《庄子》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一批形体残疾、相貌丑陋之人极具特色,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人物形象在《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等多篇中都有体现,尤其以《德充符》一篇最突出,集中描绘出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等六个形体畸形的人物形象。这些残丑形象在形体上都不同程度地偏离常人相貌,或面目丑陋、奇形怪状,或瘸腿无趾、残废畸形,超出了常人的认知与想象。但他们基本都具有这样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形极残而德极全,是外在相貌之丑与内在品德之美的统一体。这类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庄子生活时代的需要

(一)有意讥讽现实社会中“形美德缺”之人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晚期,那个时代各国纷争不断、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虽然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由于礼制崩坏,人们价值观念不一,世风日下。许多人,甚至知识分子,都仅仅从缘饰外表上下功夫,在修德和平时的行为方面却毫无可称道之处。在《外物》一篇中,就有儒生引用《诗》《礼》的词句去盗墓的寓言,寓言中两位儒生诵读《诗》中诗句作为自己敲开尸体下巴、窃取珠宝的证据,将孔子逼问得狼狈不堪,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是道德沦丧。强盗逻辑战胜了圣人逻辑,也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庄子》一书是审丑文本的一个例证。[1]

所以,庄子虚构出了一群身残形丑而德行超群之人,有意以形体的丑来突出人格的美,与现实中那些形全而德亏之人作对照,说明了人真正的吸引力和美不在外表,而是内在德性,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和一种充满激情的生命精神。只要德行完美,形体的一切残缺并不足以为累,而如果德行败坏,即使形全也不会给人以美感。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虽然形貌丑陋,“以恶骇天下”,但是“丈夫与之处之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2]因为他虽形残貌丑,却是才性完备而内德不外露之人。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德者,成和之修也”,说明人们爱的并不是他的形骸,而是爱主宰他形骸的德性。再如《德充符》中的叔山无趾,受刑后失去脚趾,只能用脚后跟走路,他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去孔子那里求教。后来指责孔子名不副实,又断然离去,但他虚心求学的精神,却引发孔子很大的感慨。

(二)现实社会畸人繁多为庄子提供了创作素材

同时,庄子所处的时代,连绵不断、规模庞大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从军人员伤残,统治阶级滥施刑罚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也使得普通人大量沦为畸形人。墨、劓、刖、宫、大辟号称上古时代的“五刑”,仅刖刑而言,《德充符》中六个畸人就有一半受过此刑,社会生活中大量的畸人直接刺激到庄子的感官,成为他创作的直接素材。

此外,庄子相对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更加接近下层民众,并常常以他们作为作品描写的对象,比如匠石、梓庆、庖丁这样的民间普通手艺人。而这些外表残丑之人或是因为生重病导致外表畸形,如子舆;或是遭受到重惩和刑罚而变得残缺不全,他们在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时代里遭受的歧视和苦难是更多的,这在《庄子》里都有体现,折射出人生的意外和时代的苦难。庄子把这类人塑造成理想中的完美人物,体现出了他对个体生命的人道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轻蔑与不满。

二、根源在庄子的宇宙观、人生观

(一)根源在庄子的关乎“道”的哲学思想

《庄子》中,残丑形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的差异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要站到宇宙的根源——“道”的高度去审视,种种差别都将不复存在。《秋水》篇中,庄子就借北海若之口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所以庄子认为,生死、贵贱、荣辱、大小,等等,世间一切矛盾的对立双方都是没有差别的,《齐物论》中他就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有彼是乎哉?”所以残缺形象的丑和与之对立的美自然也就没有差别了。在庄子眼中,是非美丑都是没有差别的,其相对主义的是非观就为这些残丑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思想的来源。

并且,在庄子看来,“道”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是生养天地万物的根源,因此人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同根同源并且平等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所以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最大限度的自由,就要融于万物之中,不分彼此,“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3]如《达生》篇中的佝偻老人,虽背驼得厉害,但是捕蝉却如俯身拾物,达到了“神乎技”的境界。《庄子》一书中刻画的具有精妙技艺的人物形象很多,还有梓庆削木、轮扁斫轮、游人蹈水、庖丁解牛等,这些人都是与天地万物同化,离形取神,从而达到得道的境界。如《至乐》篇中的滑介叔,左肘长出瘤子时,他并不厌恶,并且认为“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他与支离叔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时,变化也来到了自己身上而已。又如《大宗师》中的子舆,当他生病后变成腰背弯曲、面颊缩在肚脐里、肩膀高过头顶的奇怪模样时,仍然气定神闲,并且感叹:“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二)庄子对老子的“道”的思想的体认

同时,庄子的人生观不仅在于解决现实社会的人生困境,还在于要摆脱最终的生命困境。在庄子看来,残丑之人即是“离形去知”之人,“离形”即消解由生理所激起的贪欲;“去知”即消解由心智作用所产生的伪诈。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中对“道”的体认,认为“道”是自然而然产生而不是要靠人为去增益,如《老子》第二章即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他主张采取避世无为的做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认为只有超然于世外,“无所待”,才能无往而不逍遥,在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解脱。这些残丑形象也就更加鲜明地反映了庄子理想中的这种精神,拥有着淡然而宁静的超脱心境,《老子》第十三章中有“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庄子笔下的人物正是因残丑这一“无用”,而得以掩盖真正的才能,锋芒内敛,从而免为世俗所累,从而得以保全洁净自己而得“大用”。如《人间世》一篇中的至丑之人支离疏,貌似无用,却得以免除徭役,生活滋润、享尽天年,足具老子所言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味,也足以说明“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三、从庄子的美学观、文艺观中形成

(一)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谈及美丑问题的第一人

庄子可以算是中国美学史上谈及丑的问题的第一人,也可以算是中国哲学史上系统谈及形神关系问题的第一人。他深刻地意识到可以超越外在的形体美而达到内在的人格、精神美,即“得精神于陋形之里”。庄子的美学观和文艺观是这些形貌残丑与精神之美都达到极致又合而为一的人物形象得以塑造的直接原因。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之美或者艺术之美,而是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与“道”密不可分、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之美。他崇尚在自然无为、与道合一的状态下体验美感,并且认为这种顺应大道的朴素无为、虚静恬淡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美。庄子在《天道》篇中就说道:“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他更加注重的是精神之美,并且认为精神美远远在形貌美之上,所以庄子塑造这些形残德全之人就是要申明其“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观点,在“忘形”“无情”的基础上说明贵在德行,重在精神之美,阐明“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的审美观点。

(二)庄子得神忘形的美学观

同时,庄子的文艺观也与其哲学观、美学观相统一,推崇没有矫饰的自然本真,认为美就在于“真”,即保持自身天然的本性。所以,这些或奇形怪状、或残缺不全的人物外形看似不美,却是最自然、最淳朴的,并且秉持着高尚的德行,所以反而是最美的,这也正体现了庄子的“大巧若拙”的思想。这些人物外貌丑陋,甚至“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却仍旧生活得怡然自得,并能够使周围的人也信服敬佩。正是在这些对比冲突中,美丑自现,外丑彰显内德。形貌的残缺不但没有抹杀分毫的内德,甚至这种内在精神力量也在丑的作用下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这也正是庄子所说的“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4]“丑”在这里的意义就在于说明人不应该局限于形体躯干,当与躯体外万物同化,做到和光同尘。这超脱了世俗美的界限、形骸的束缚,很好地诠释了庄子的审美思想及其美学观念,也显示出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然风格。

形神之辩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庄子的重神轻形的美学观为后世所接受延展。形神是汉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到汉魏时期,在魏晋玄学中也占有了重要地位,正如汤用彤所说:“形神分殊,本玄学之立足点。”[5]东晋画家顾恺之将其丰富,提出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观点,主张注重人物的灵魂、气质。总之,庄子的重神轻形的美学观,深刻影响到后世的文学、绘画、诗歌、雕塑等艺术门类,也深刻影响到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形神问题理论结构的建构。

(三)用“陌生化”手法塑造残丑人物形象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但“陌生化”一词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驚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在诸种对立、冲突中造成“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和情绪的震动。

有人认为,庄子对于残丑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在运用陌生化的手法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他们认为庄子是深谙人性和人类审美心理的,“他知道猎奇使人的审美心理中有一种趣味,这种趣味来自人渴望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在追逐世界图景中永远是令人感觉陌生的部分,所以审美对象的陌生化才能与人的好奇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达成共鸣。而对于要揭示的哲理来说,这种陌生化能让读者摒除杂念,直接和哲理接触。”[6]“陌生化”不仅仅在于制造间隔,更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消除这种间隔。庄子用陌生化手法塑造残丑人物形象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蕴含的哲理意义。

(四)对老子相对主义哲学观的承继

庄子对于“美”“丑”的理解体现了他相对主义的文艺观、美学观,在这点上,也是庄子对老子相对主义美学、哲学思想的承继。如老子就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老子》第四十五章)。老子偏爱有残缺的人、物,认为他们还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在老子看来,残缺即是完美的一种状态,而一旦完美了,却要即刻步入不完美。如《老子》第九章即有“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庄子塑造形貌残丑、心智完备的人物形象应是对老子这一哲学思想的体认与继承。同时,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即摒弃一切外在于人的无用于道的东西,只到人的内心去寻求真、善、美。老子的这一思想被庄子很好地继承,庄子这些残丑形象的塑造从侧面来看也是很好地在为庄子的“心斋”“坐忘”的思想服务。

另外,庄子在审美上也并不仅仅是以丑为美,在美学观念上也不是只审丑不审美,他笔下有一大批至人、真人、神人都具有极美的外形,如《逍遥游》中藐姑射山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大宗师》中的真人“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这些形象的形与德都至美,而与形体残丑、德性完备之人相对照,更说明美丑都是自然的事物,没有绝对差别,体现了庄子虚无主义的美丑观。

四、结语

庄子笔下塑造的这群残丑人物形象,是给那个诸侯纷争、世风日下的时代里的人们以警醒与启示,更是庄子“万物与我为一”思想的体现,反映了庄子贵在德行、重视精神之美的观念,表现了他追求旷达自由和逍遥自适的高远生命境界。因此这些残丑之人是庄子笔下的理想人物形象,他们怀抱着至高无上的“道”,超越了外形的丑陋,并且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全德”,看似不和谐不美好,却是在更高层次的“道”层面上的和谐与美好,散发出恒久独特的精神魅力。

注释:

[1]宫臻良:《浅析<庄子>——审丑与审智的交响》,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08期。

[2][3]孙通海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03月版。

[4]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07月版,第191页。

[5]朱良志撰:《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04月版,第354页。

[6]郭秀锋,徐美云:《简析<庄子>畸人形象的塑造手法》,考试周刊,2011年,第73期。

参考文献:

[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李壮鹰等编.中国古代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李泽厚等撰.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孙通海注译.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姚淦铭撰.老子百姓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7]朱良志撰.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宫臻良.浅析《庄子》——审丑与审智的交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0,(08).

[9]郭秀锋,徐美云.简析《庄子》畸人形象的塑造手法[J].考试周刊,2011,(73).

[10]马灵君.庄子形神论及其影响.文学界(理论版),2011,(05).

[11]尹婧文,丁坤.庄子审美观微探[J].飞天,2011,(14).

[12]袁琤琤.论《庄子》中畸人之丑的魅力[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3).

[13]张佳.《庄子》中的残疾人[J].西江月,2010,(10).

[14]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分析《庄子·大宗师》中的生死观 篇3

生是庄子的一个重要观念。在《大宗师》中庄子是借用了孔子的口吻讲到了生如瘤,死如溃烂,其实在这里模糊了生与死之间的价值。在陈鼓应看来,庄子是在削弱生的价值,而加大对善死的价值。在这里突出了生是死的前奏,先有生之后才会有死。我们在生的阶段要好好的生,以至于在死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在这里也体现了《大宗师》中死生于一体的观点,是有助于人们对待死亡的看法。

死,是庄子高扬的一个观点。在人生的旅途中,死亡是对人生的最大的威胁。人们常常因死亡的逼近而感到无比的恐惧,为拖延死亡的来临而苦心劳神,也常常因他人的死亡而沉溺在悲哀的情绪之中。在《大宗师》中提到了“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认为“命”的不可抗拒与驾驭性。庄子认为生死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的那种永恒不变的状态,不是人安排的,那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其实我觉得人是永远都摆脱不了命运的,人在命运的面前表现的是那样的无能为力。“人定胜天”之类的话语,夸大了人的作用,人的发展还是会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人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时,才能顺应天命、顺应自然,从而得到圆满的解脱。与上相同的道理在文中还有,例如: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在这里讲到大自然赋予的形体,用生来使我劳作,用老来使我安逸,用死来使我安息。我们从生到死都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对待生死的问题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大宗师》中所提到的子舆生病了, 他的身体状态是“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隠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这里显然有点夸张,但是极度形容了子舆当时身体极度变形的状况。而子舆并没有因身体形状的变形而感到悲伤,他仍然是处之泰然,并对来看望他的子祀表现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心态,其中并没有怨天尤人的话语,从中可以看出子舆是一个安时处顺,顺应天命的人。在这个故事的开头部分就提到子祀、子舆、子犁和子来四人为友的标准,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死生存亡一体的道理,于是他们就成了莫逆之交。死生一体的观点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所阐述的是“道通为一”,而“道通为一”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在《齐物论》中是“万物一体”,《养生主》中是“万道相通”,而在《大宗师》中是“死生一体”。

《庄子》的方法论分析 篇4

1《庄子》中音韵和词义修辞格的使用特点

《庄子》的修辞总体上具有崇尚自然、崇尚虚境和追求大美的特点。该书音韵和词义修辞格的使用是庄子总体修辞特点的体现。其具体表现在词义修辞格使用得当,产生的效果恰到好处,比喻、讽喻、夸张、反问等辞格的使用增强了《庄子》中文章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辞格连用现象在该书中普遍存在,排比、对偶与反复或顶真连用,比喻和夸张、排比混杂。

2汉语音韵和词义修辞格英译的一般方法

汉语和英语都有音韵修辞格和词义修辞格。对于两种语言中修辞手法和比喻形象差别不大的修辞格,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明喻、提喻、夸张、委婉语、矛盾修辞法等。对于出自汉语历史或文化中的成语、谚语和典故则需采用加注的方法,解释清楚所引典故或成语的出处和文化内涵。(华先发,2009)对于比喻形象很难在英语中完整流畅地表现出来的修辞格可以采用释义的方法,舍弃修辞格的形式,把它表达的意义再现出来;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换用英语中的修辞格或改变原文辞格的比喻形象,使译文思想上忠于原作,风格上取得与原文相近的效果。

3《庄子》的英语全译本

《庄子》的英译本总体上分为两类:全译本和摘译本。全译本包括《庄子》内篇、外篇、杂篇等所有篇目。已知的首个全译本是1881 年巴尔佛在上海和伦敦同时出版的《南华真经——道家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但此书已失传。此后,翟思理的译本《庄子——道家哲学家和中国神秘主义者》于1889 年出版。该译本的语言有维多利亚时代英语的特点,译者在译本中加入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对于研究这一时期英国汉学家的研究状况有一定价值。不足之处在于译者在译本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思想,因而降低了译本的忠实度。英国汉学家里雅各于1891 年出版、1966 年再版《东方圣书——道家经典》也收录了《道德经》和《庄子》的英译本。里雅各的译本面向汉学研究学者,因而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本中夹杂大量的注释、附录和索引。并在前言部分用37 页的篇幅详细讨论了原著每篇标题的含义、篇目的主要内容和反映出的庄子的思想。他的译本反映了当时英国汉学对道家研究的水平。此外,美国汉学家华兹生1964 年出版的《庄子》全译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作品丛书,梅维恒1994 年出版的《逍遥游——< 庄子> 早期道家古诗和寓言》注重再现《庄子》的文学特征,因此常以诗歌的形式翻译原著中的散文。

《中华大文库》中的《庄子》全译本由秦旭卿、孙雍长译成现代汉语,汪榕培译成英语。译者在前言部分介绍了译本产生的缘起。译者有感于《庄子》的英语全译本均出自外国汉学家之手,他们在理解汉语原文方面存在众多问题,表达时又过于强调译文的忠实,导致译文的可读性较差。译者在综合吸收近年来国内庄学研究和汉学家译本优势的基础上,用流畅的现代英语表达了原著的精神实质,再现了原作的艺术风采。(胡裕树,1995)

4大中华文库《庄子》译本中音韵和词义修辞格的处理

为了便于分类分析,我们将《庄子》的修辞格分为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两类。从修辞格形式的再现和思想的传达等方面分析译本在处理原文修辞格时的特点。

(1)音韵修辞格的翻译

双声、叠韵、拟声等是《庄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音韵修辞格。双声和叠韵是汉语特有的修辞现象,它们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分,因此属于汉语中的联绵词。联绵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汪榕培,1999)双声联绵词指构成词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犹豫、留恋等。叠韵联绵词指构成词的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如橄榄、肮脏等。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构成词的两个字虽然声母和韵母均不同,但必须放在一起使用的词,如嘀咕、妯娌等。《庄子》中有大量的双声和叠韵现象。下面分析译本如何处理原著中的双声和叠韵修辞格。

(1)双声修辞格的处理

《庄子》中共有双声联绵词13 个,如磅薄、般礴、喑蕴等,出现于《至乐》《逍遥游》《秋水》《天运》等篇。例如:

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返,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天下》)

选文出自《庄子》杂篇的最后一篇《天下》,该篇详细评价了先秦各个学派的论著与观点。在《天下》的最后一章,作者论述了惠施的“历物十事”与“辩者二十一事”。惠施认为万物流变不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不居、无法把握的。他还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得出了“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结论。选文正是作者对惠施这种消极相对论的批评:惠施的才能,放荡而无所得,追逐万物而不回头,这是用声音来止住回响,形体和影子竞走,太可悲了。《大中华文库》译本将该句译为:

What a pity!Huizi was a man of talent,yet tracked himself to the wrong path which he took for a road leading Tao,exactly like a man attempting to hold back an echo by emitting a loud cry or a man trying to dash away from his own shadow.What a pity!(汪榕培,1999:609)

“骀荡”为双声词,有放纵和舒缓荡漾之意,在本句中取“放纵、放荡”意,体现出作者对惠施的同情和可惜,认为他虽放纵任性、不受约束但终无所获。译者可能认为该词在表达语句整体意义方面作用不大,直接将该词减去不译,把前文的“惠施之才”译为Huizi was a man of talent。笔者认为该词是作者对惠施所做评价的关键性内容,不能简单删去,可以考虑将“骀荡”解释性翻译并与前边的a man of talent合并,译为Huizi was a talent and uninhibited man。又如:

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秋水》)

选文出自《秋水》中河伯与北海若的第六段对话,体现了河伯向北海若求教道的可贵之处。北海若认为认识“道”就是要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之后就能明了事物变化的真相。认识了道的人对于安危的来临能够进行观察预测,处于祸福的境而不惊扰。知道了天然的本质和人为的本质,以天然为本,处于自得的境地,能进能退,能屈能。这就返回了“道”的中心而谈论了理的极致。《大中华文库译本》将该句译为:

Once you understand the inborn nature and the enforced behaviors,you will adapt yourself to the situation and make the right decision.By doing so,you will be able to restore your inborn nature and be said to have reached perfection.(汪榕培,1999:273)

“踯躅”形容徘徊不止、进退不定之状。该词充分表现出了知“道”之人进退屈伸皆处于自得的状态,同时,该词还运用了双声的辞格,与选文前边的“天灾内,人在外”中所用的对偶辞格遥相呼应。由于“踯躅”是对得道之人状态的描述,属于修饰成分,若译成动名词短语的形式必然会使译文的句子结构过于杂乱,因此采用释义的方法,将其表达的核心意义“得道”用restore your inborn nature表达。

(2)叠韵修辞格的处理

《庄子》中的叠韵辞格共出现35 次,如逍遥、彷徨、望洋、荒唐等,在内篇、外篇和杂篇均可见。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陈鼓应,2009)

该句出自庄子与惠施的对话。惠子说我有棵大树,树干上木瘤盘结,不合绳墨;树枝弯弯曲曲不合规矩,树长在路上木匠一眼也不看。你的言论大而无用,人们都抛弃。庄子说你可以把这棵树种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种在广漠无垠的原野。《大中华文库》译本的译文是:

There you may roam idly around it and sleep carefreely beneath it.(汪榕培,1999:13)

“彷徨”意为“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逍遥”形容安闲自得的样子。原句意为任意地徘徊在树旁,自在地躺在树下。所选句子除了使用叠韵修辞格外还使用了对偶的句式修辞格,“彷徨乎无为其侧”与“逍遥乎寝卧其下”用词对仗,句式工整,体现了《庄子》诗化语言特征。由于叠韵修辞格的独特性,译文采用释义的方法,用roam idly around和sleep carefreely两个短语来翻译原文的叠韵词,前者为英语中固有之短语,而后者则是译者杜撰的词语,将care和free两个词组合到一起,意思是没有忧虑。这样翻译虽属无奈之举,但这两个短语基本上表达出原文叠韵词的语义。处理句式修辞格时译者先用了倒装的方法与前文相衔接,以符合英语行文前后连贯的要求,然后用and连接两个分句,并在句中加上了情态动词、介词等词类及主语。显然,译者舍弃了原文对偶的修辞形式,退而求其次再现了原句表达的意义。

(3)词义修辞格的翻译

《庄子》使用了比喻、夸张、拟人、对照等词义修辞格,这些辞格的使用一方面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庄子》的文学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汉语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基本上跟英语相应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和修辞效果相似,因此可以用直译的方法翻译。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

选文出自《大宗师》的第一章。该章详尽描述了真人的精神面貌。像真人这样的人心里忘记了一切,他的容貌静寂安闲,他的头脑宽大恢弘。他像秋天一样清冷,像春天一样温暖。他的喜怒哀乐像一年四季一样运转,对于万物都适宜而无法测知他的底蕴。“颡頯”是额头宽大之意。“凄然似秋”和“暖然似春”的主语隐藏,据前文可知是“真人”。汪榕培将其译为:

This is what the true man was like. Such a man had an empty mind, a calm countenance and a broad forehead. He was as austere as autumn and as warm as spring.(汪榕培,1999:91)

译文采用直译的策略,用as austere as译“凄然似秋”,austere意思是simple and plain; without any decorations,基本上能表达出“凄然”的意思,两个比喻句用连词and连接。总体上看,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再现了原文,并保证了译文的通顺,达到了译者提出的以流畅的现代英语表达原作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的目标。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长,天也。(《大宗师》)

引文选自《大宗师》的第二章,告诫人要认识生死是自然的规律,不应该局限于躯体而应与大化同流,在自然万化中求得生命的安顿。原文为了说明死生的自然规律性将其与黑夜与白天的转换类比。原文运用了暗喻的辞格,译者将其转化为明喻:

Life and death are destined, just like the eternal succession of day and night-a natural course of event.(汪榕培,1999:93)

对于汉语中无法直接转换成英语对应修辞格的句子,可以考虑用英语中与之相近的修辞格替换,这样既达到了再现原文内容的目的,又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形式特征,译本这里的处理方法即取得了此种效果。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逍遥游》)

选文出自《逍遥游》的第一章,作者先描绘广大无穷的世界,再点出小大之辨。为了说明大与小的差别,作者用朝生暮死的虫子和夏生秋死的蝉这两个寿命短暂的生物与长寿的灵龟和椿树相比,大小之别跃然纸上。作者此处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灵龟和椿树这两种生物的寿命之长,我们来看译本对此处的处理:

In the south of the state of Chu there is a miraculous tortoise,for whom each spring or autumn last 500 years; in the remote ages there was a huge toon tree, for which each spring or autumn lasted 8,000 years.(汪榕培,1999:5)

一般而言,对于比喻形象和英语差别不大的夸张辞格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从而使原文的语言特色完整地在译文中再现出来。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即采用了此种方法,直接将“五百岁”和“八千岁”译为500 years和8,000 years。这种译法可使译文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庄子》语言汪洋恣肆的风格特征。此外,译文的句式结构工整,都采用主从复合句的结构,唯一的区别在于前半句用for whom… 形式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后者采用for which… 的形式,译文结构整齐而不呆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5结论

使用音韵和词义修辞格增强了《庄子》中描写的生动性和议论的说服力,也增强了《庄子》的文学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原著中的双声和叠韵等修辞格,由于英语没有与之对应的辞格,译本大多情况下采用释义的的方法或套用英语中的其他修辞格。在处理原著中的比喻、夸张、拟人、对照等辞格时,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较好把握了译文忠实与通顺两方面的平衡,既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最大限度忠实于原文,又使译文的语言通顺,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而对于原著中不宜直译的辞格,译本则采用“直译+ 文中注释”或“意译+ 文中注释”的形式,再现了原文的思想内容。

摘要:本文分析《庄子》音韵和词义修辞格的使用和汉译英实践中音韵和词义修辞格一般的处理方法,结合汪榕培的《庄子》全译本分析其中的修辞格处理。通过分析译本中双声、叠韵等音韵辞格的处理及比喻、夸张等词义辞格的处理,指明译本处理音韵和词义辞格时的特点及其在实现译本整体翻译目标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庄子》大中华文库译本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46-149.

[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99.

[4]汪榕培.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篇:青年新闻资讯下一篇:产品设计优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