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境界

2024-07-26

庄子的境界(精选3篇)

庄子的境界 篇1

摘要:庄子以“无己、无功、无名”为人生理想境界, 语文教学应该舍弃功利和包袱, 摆脱“小我”中心, 顺应自然规律, 以“无为”之心, 成无量之业。要进入理想教育境界, 必须静心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坚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 并坚持不懈、终生不悔。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想境界,无己,无功,无名

《庄子·逍遥游》明确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生境界———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这就是老子讲的真正的“无为”思想。其实, 庄子的人生境界, 统而言之, 即逍遥无待;细分之, 则为“无名”“无功”“无己”。而逍遥无待, 的实质是说精神上打破了知性的遮蔽, 不再受“成心”的限制。

庄子说的“无名”,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 即打破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 便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 这实际上是把自我与非我对立起来了。所谓“无功”, 即打破非我与非我的对立, 如日夜、寒暑、水火, 本无所谓是, 无所谓非, 顺应了自然规律, 无所不是;违反了自然规律, 无所不非。所谓“无己”, 即打破自我与自我的对立。世人遭受“与接为搞, 日以心斗”的折磨, 主要是因为有个“小我”在。“无己”就是破“小我”。“我”算什么呢?庄子齐死生, 并不是说生死无差别, 而是视死如归, 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

读罢《逍遥游》, 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 感觉我们实在应该好好领悟庄子老先生的真意, 我们会发现许多困惑是可以在几千年前哲人的高论中释然的。以“无名”、“无功”、“无己”为理想境界, 舍弃功利和包袱, 摆脱“小我”中心, 顺应自然规律, 以“无为”之心, 成无量之业。我想, 这就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践行的。

反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 在广大语文教师高呼自我不幸的哀怨声中, 稍作分析便可知道, 其实, 语文教学的举步维艰, 除了社会、家长、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 作为教育实施者, 我们也是有着自身的问题。细细想来, 有许多的包袱和痛苦也是我们自己背上身, 又死死抓住不肯放弃的。我们常常心怀十分功利的目的走进课堂, 背负成绩这个沉重的十字架, 满怀期待“长江后浪推前浪”, 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辛勤调教下, 一个个都聪明无比, 能力非凡。最起码是, 自己备课设计的问题, 钻研教材预备传授的知识, 学生理当全盘吸取。所以, 当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 往往在问题的设置上原本可能超出学生的思维范围或高度, 于是一问三不知, 辛苦劳作又满心期待的我们是无法接受学生的不知与沉默, 这样一来, 老师觉得学生不买账, 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自己, 一节课下来, 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艰难,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 师生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和感情淡漠, 其实是老师无形之中把学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假如我们可以追求“无名”、“无功”、“无己”的语文教学境界, 情况会如何呢?

先说“无名”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排除教师与学生的对立, 摒弃功利思想, 真正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观念, 那么我们备课时不会把学生当神人, 更不会把学生推到教学情境的对立面。尤其是摆脱了功利的束缚, 课堂上教师的失望感锐减, 心情舒畅, 学生也会情绪高涨, 即使出现问题, 师生都能心平气和、心情愉快地积极配合解决好。这样, 教学效果也就自然随了心愿。作为老师必须明白:成绩决不是我们唯一衡量自己的标准, 也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更应着眼长远, 真正培养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摆脱眼前功利, 实现“无为”而为。

再者是“无功”。这个境界要求我们看淡主观, 充分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 优化语文教学, 真正实现有效、高效教学。比如说, 我们应该尝试为教而教、为乐而乐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都在探索语文课改, 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但是良莠不齐的情况居多。有些时候过重的看好所谓的理念、理论, 用僵死的教条指导甚至直接运用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结果自然是理论先行, 脱离实际。有些时候还违背学生成长规律, 悖逆学生学习、探究心理, 或者放任自由, 百花乱放, 百鸟乱鸣。这种情况, 表面看还真的好像是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可实际结果是放而不收, 学生的知识、思维都相当混乱, 最后是认而不识、学而无成。如果我们尊重客观规律, 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探究中, 坚持有明确的是非评判, 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思想与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 适度引导, 积极鼓励, 正确评判, 毫不含糊。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中, 互动探究中有了自己的思想, 有了正确的方向, 有了适时的错误矫正, 当然能行得正、行得快、行得远了。

语文教学的“无己”就是“无我”。按照新课改的精神, “双主”理念中, “学生主体”是核心, 也是课堂教学最难把握的一个尺度, 它是否真正能落实“授之以渔”目标的关键。试想,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排除小我, 真正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 放在课堂的中心, 那么, 我们就一定会设身处地的设计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 会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用最好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即使是传授知识, 也因为我们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定位, 传授起来也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因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语文老师难当, 难就难在语文课是最具艺术的一门课, 要上好语文课的确不容易, 而要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理想境界, 那又是难上加难的事。为此, 我们可以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静心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养我精神而后带领学生在语文艺术的天堂里遨游, 抛却一切功利得失, 力戒患得患失, 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不老的心。涵养艺术, 淡看风云, 做到物欲横流我痴心不改, 与时俱进我精益求精, 物喜己悲皆忘却, 独留清气傲中流。

二是坚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面对学生, 我们有教书育人的天职, 无论贵贱与优劣, 我们都一视同仁的竭尽全力实行教育开发。虽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主动、科学。如果依赖于主体而轻视主导, 势必导致教育成为慵懒的教育、无能的教育。只有面向全体、科学指导, 方可取得有效、高效的收获。

三是坚持不懈、终生不悔。作为一门艺术, 或者说一项事业, 它本身就需要那我们为之奋斗终身、无私付出的。当今社会, 人们的理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 信仰危机将是困扰人类的致命灾害, 它的毁灭性远远恐怖于汶川地震。作为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 在播种文明的过程中, 重新找回人类丧失的信仰, 重新建立人们心头的理想、信念, 我们是义不容辞的。为此, 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在自己的神圣讲坛上, 作出最大的、最有效的努力。

教师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神圣职业, 同时也是面对洪流身心无奈的角色。要进入我们的教育王国, 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作为语文老师, 要深知我们“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 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只能无怨无悔, 风雨兼程。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新课程指导丛书.

庄子的境界 篇2

略论庄子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

庄子是迄今可考的最早的详尽论述生死问题的中国哲学家.他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庄子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自然对待,把死看作自然的回归;进而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超越对待,把死看作精神的`“悬解”.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庄子主张超越生死,其意义不在于生死本身,而在于返回到现实的人生,视天下万物为一,不被物所役,没有物所累,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生的利害、得失、祸福,积极面对人生.

作 者:唐坤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430077刊 名:江汉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N TRIBUNE年,卷(期):“”(12)分类号:B223.5关键词:庄子 生死观 人生境界

庄子的境界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逍遥游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86-01

多年的语文教学,多次的和同学们一起玩味赏析《逍遥游》,让我觉得该文是一篇充满神奇色彩的美文,可以说《逍遥游》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朵千年不败的奇葩。

首先,我们佩服庄子超乎寻常的想像力。

在他的笔下,“鲲”不知有几千里之大,“鹏”的背不知几千里长,其羽翼更是能够遮天蔽日,而它奋起南飞,竟然是击水三千,扶摇九万。这是何等宏大壮观的场面啊!于是每每在课堂教学中总喜欢和同学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如此巨大的艺术形象呢?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庄子是一个大思想家,这样巨大的形象是他理想化的、是他所赞赏并追求的。第二,创造大的形象,也是为了与小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大的形象除了鲲、鹏,还有冥灵、大椿、彭祖等等。小的形象有芥、蜩、斑鸠、朝菌、蟪蛄、斥等,这一大一小的对比是十分鲜明的。然而庄子的这种对比并非是在褒大贬小。而是在告诉世人这种大小的区别只不过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者的所谓“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的自我满足,即使是懂得“内外”与“荣辱”界限的宋荣子,庄子对他仍然存有遗憾,“犹有未树也”,就是说,宋荣子也依然没有达到庄子心目中的最高境界。至此,对比的效果就显而易见。

其次,作者所谓的“无所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在庄子笔下,列子可以“御风而行”,而且“泠然善也”(轻快美丽),但他仍然达不到庄子的理想境界,因为他“有所待”——没有风,列子就无法“御风而行”,他“待”的是外部条件。而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无所待”,是一种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境界。也就是不依靠任何外物的帮助而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这才是庄子的最高理想。所以,列子也就不能让庄子满意。

而事实上,庄子所谓的“绝对自由”,是一个哲学命题,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理念,是对人的一种精神境界的阐释。庄子认为,作为形体的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而作为精神的生命是有绝对自由的。于是,他自己首先尝试践行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他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进而让精神的生命去诠释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相忘、超然物外的境界。这正与中国古代哲学所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说法即“心为形体所役”的观点相印证。特别是给后来的文人以极深的影响,像陶渊明、李白、等都打上了庄子的烙印。至于庄子有没有实现他所倡导的“无所待”境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后,在搞清楚了庄子所谓的“自由”概念之后,我们就彻底明白了它在文章一开始进行大篇幅的对比和近乎夸张的描写的意图了:大对于小,是相对自由的;宋荣子无视毁誉,较之“征一国者”相对自由;列子御风而行,免受行走之劳,较之于徒步者,是相对自由。所有这些,都达不到庄子的最高理想境界,因为他们都“有所待”。而要达到庄子理想中的绝对自由——“无所待”那只有是作者所说的“至人”、“神人”、“圣人”了。

上一篇:能源与环境催化论文下一篇:溯源排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