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三重境界(精选12篇)
阅读的三重境界 篇1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也有相当的比重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我的同桌师兄曾告诉我,经典是用智慧写成的,读经典,可以做智慧人。我当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赏析
2016年天津市高考作文考的是“材料作文”,材料如下: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材料的关键词是“阅读”和“青春”。这样的考题定向性强,有感召力。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经典”的大形势下,把“阅读”的元素融入高考作文测试,这个定位很有方向性,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加之“青春”符号,十分切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有话可说,有素材可选了,给他们提供了展示写作能力的平台。考生可以晒自己的阅读故事,写成文情并茂的记叙文;可以抒写自己的阅读感悟,写成饶有兴味的散文;可以发表对于阅读的看法,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这样的作文考题,既能展示考生的文字表述功底,又能引发考生的思辨力,文学性和社会性并重,是很不错的考题。
《阅读的三重境界》是2016年天津市高考满分作文,之所以获得满分,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结构十分清晰。第一重境界是“消遣性阅读”,第二重境界是充电式阅读,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结构的清晰,折射出这位考生的思维清晰。文章由浅入深,先谈消遣性阅读的目的,再结合社会上的“市井闲人”和青年学子的阅读实际,作出合适的评价,“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第二重境界讲了上班族的功利性阅读,做出了评价,“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最高境界的阅读是心灵性阅读,以“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为例进行了述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境界的赞赏。
其次,有“自我”的元素在闪动。每一种境界里都有“我”的出现,第一境界这样写,“我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第二种境界“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最高境界抱有遗憾,“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样跟“我结合”,切合“我的青春阅读”要求,指向性强。
再次,语言简练精致。不是泛泛谈及阅读,而是给阅读进行了很合理的定义,比如“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把它称之为“充电式阅读”;比如,“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也叫心灵性阅读。”很不错的名称,精准适度。让读者很佩服这位考生的语言表述力,比一般的学生语言表述力要强得多了。还有结尾,语言也是很凝练有力的,“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用文言的小句子来启示读者。
总之,《阅读的三重境界》是一篇语言精练、结构清晰的文章,思维有深度,在高考学生中实属难能可贵,值得评满分。
阅读的三重境界 篇2
对应到处方药营销,我们可以说它是三重境界:
药品的营销有三重境界:
三流境界:卖产品,依靠金钱、人情堆砌关系营销,这是既往国内企业产品同质化的主要手段;二流境界:卖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疗效好,靠循证医学提供证据,吸引处方,这是目前众多拥有独家品种、专利品种的主流手段,多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化学药、中药品牌靠此崛起;一流境界:卖标准,营销善于打破故有治疗观念,制定基于自身产品作用机理、有效靶位、疗效特征新治疗观念和治疗标准,最终在目标医生群中,建立一种全新的治疗观念,争取到处方首选位置或优选位置。
对于沉湎于三流境界的企业,当前最紧要的是,用原始积累的钱,重视研发或并购新品种,改变既往的营销方式,逐步建立学术推广体系和品牌传播体系,向二流境界提升;对于在二流境界的企业,则要善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一流境界提升,从跟随标准到制定标准,完成自我品牌的升级。
最高境界营销的四步
如何妥善实施一流境界的处方药营销,建立行业标准呢?其流程和策略大体分为以下四步,并组成一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闭环系统。
1、建立观念,重塑标准:
深入研究目标治疗领域中所涉及到的传统观念,包括疾病认知、治疗措施、药物选择、处方习惯等。通过发现竞争产品软肋,评估自身产品优势,扬长避短,找到市场空隙、建立精准定位,提出基于产品特征的富有竞争力的临床治疗概念,重塑医生治疗观念。
其目标是: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将其引导成一种“医学常识”。
乙肝药物贺普丁上市时,面临的传统治疗观念是:治疗乙肝以e抗原转阴率为标准,干扰素治疗转阴率达33%,而贺普丁转阴率仅17%,毫无竞争优势可言。但贺普丁的优势是:抑制乙肝病毒DNA疗效显着,2周使患者该指标下降97%。葛兰素史克扬长避短,重新提倡治疗观念:“抑制病毒复制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最终获得传染病专家和专科医生认同。
拜唐苹提出“餐后血糖”的治疗观念,也获得巨大成功。
2、临床实验,提供佐证:
通过具有一定规模和时间的临床实验,佐证治疗观念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说服目标医生、打击竞品提供“武器”;
曾经的全球处方药销售冠军洛赛克,上市时,面临传统治疗观念的“阻挠”,当时医生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惯用治疗程序为“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洛赛克”,洛赛克居于末位,销售自然大受影响。阿斯利康决定改变“治疗方案”,打破处方习惯排序,将治疗顺序180度大转弯,从开始治疗就用高剂量洛赛克,症状好转逐渐减量,再考虑H2受体拮抗剂。
观念领先,还必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为此,阿斯利康以实验数据说话,证明该方案治愈率、治疗费用优于传统方案,最终获得认同。
3、学术营销,推广观念:
针对特定的处方医生群体特征,开展多维上市前的权威预热和上市后“学术营销”,如学术会议、论坛、临床实验、媒体传播、临床拜访、直邮期刊等,循序渐进改变医生故有的疾病观念和处方习惯,其策略一般是从高端向低端普及和渗入,完成临床概念的广度推广和深度认知。这种观念的传播要分层级,从金字塔顶向底顺流而下:
首先是该领域权威的观念引导,即关键意见领袖(KOL),他们被医生所接受或信任,成为产品的最佳代言人和推介人;
然后是针对大型城市重点医院的专家,讲解疾病发病机理机制、疾病进城、作用机理问题; 其后则是学术研讨会、临床拜访等,实现对普通医生的信息传播。
4、入选法定纲领文件:
通过更为丰富的临床证据,入选疾病诊治纲要,并使之成为适合专科医师的共同性、指导性文件,成为“法定”用药。
如罗氏“派罗欣”,上市时,其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方案,已被《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为丙肝的首选用药方案。
贺普丁从1999开始的《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等。
再看看当今的处方药霸主“他汀”,辉瑞立普妥(阿伐他汀)、默克舒降之(辛伐他汀),连续数年,雄踞世界药品销售冠亚军,成为超级“重磅炸弹”。立普妥在2006年,美国市场的处方量高达7400万张。其成功,也是得益于重建治疗标准。
最关键的是提出观念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建立行业标准,关键是提出治疗观念,这种观念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而应该以产品、竞品、疾病、临床实践等信息为铁矿,以营销智慧和创意为火,千锤万凿出深山,百炼成钢;其后,再寻求证据,来支持这种观念。
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营销创意为指引,二者缺一不可,唯科学就会教条主义,唯营销就会限于空中楼阁;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篇3
第一重境界
课堂伊始,教师巧妙激趣,学生兴趣盎然之际,便是求知的动人序曲。
1. 设疑。教学之前,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对文本的阅读产生期待,对后续的阅读理解作用很大。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笔者在新课导入环节,就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在让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总结设计了这样几个阅读导引问题:(1) 什么叫“厄运”?(2) 什么叫“信念”?(3) 这个“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4) 为什么这个信念如此坚定?学生通过对文题的质疑,阅读的期待产生了。
2. 唤醒。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需要生活经验的参与,所以,课文学习之时,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必要。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学生联系实际,畅谈小草是那样的平淡无奇,默默无闻,大树是那样高大伟岸,郁郁葱葱;第二步,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第三步,对比联系,寻找变化原因。
学生围绕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为什么能从默默无闻的小草变成参天的大树这个问题,逐步探究,课文的主旨逐步揭开了。在这三个步骤中,第一步的生活经验的唤醒,在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 情化。“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就使得“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用文中的情愫点燃学生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弦,可以达到“入境开始与亲”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伊始,先用课件出示邓小平的遗像,问学生:“同学们,这是谁呀?”学生说:“这是邓小平爷爷。”教师介绍道:“你们知道邓小平爷爷吗?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教师随即播放哀乐,深情地说:“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痛的哀乐,去重新回顾这位历史伟人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课件播放邓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此时学生不知不觉被教师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4. 塑景。情景交融,情智相生,是很多写景类文章的重要特点。学习这类文章之前,一个切题的情景塑造对文章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学习(四年级上册)《雾凇》一课,上课伊始,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东北的雾凇奇观,那晶莹剔透、美妙绝伦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许多学生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真是太美了!此时此刻,笔者及时引导:画面带给我们的是美妙的视觉享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番别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雾凇》,去领略那迷人的风光……
第二重境界
课文的精读理解阶段,是向知识纵深探求的阶段,行程并非畅通无阻。以教师而言,应紧扣教材,洞察秋毫、变换招式、启迪心智;以学生而论,应当积极思维,“越陌度阡”、实现飞跃。
1. 于无疑处设疑,发展思维。教学中有疑而问乃属正常,于无疑处设疑,若设得艺术则可平添波澜。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笔者做了这样一个设计:课文第8自然段写了家乡灞河的柳树,是那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让人顿时回想起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这一段的景色描写显然与课文中高原之柳的深沉苍郁、生命顽强的整体风格是不一致的,是不是破坏了课文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对比反衬的重要作用,明白了作者写家乡之柳是衬托高原之柳品质的精妙之笔。
2. 于平缓处设障,积蓄势能。学生思维畅通无阻的情形固然可喜,然历经深刻思维而获得真知更令人神往。语文课上,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并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思维积极活跃,不断积贮“势能”,从而产生顿悟,逾越“障碍”。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时,笔者这样引导道:同学们,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跨出国门淘宝掘金,可谓不惜一切代价。而钱学森却放弃了当时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他真是太傻了!你们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辩论,钱学森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加高大了。
3. 于常式中思变,举一反三。这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呢?教师应切实抓住教材中的、一切能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点。而训练点的创设,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探究,改变常式思维,激发求异思维。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九色鹿》一课时,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化对九色鹿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调达受到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有一天,九色鹿在美丽的森林里漫步,突然又传来了求救声,原来调达再次落水。此时,九色鹿还会下水施救吗?学生们大胆想象,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文章的主旨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巩固并升华了。
第三重境界
知识探求的过程,师生上下求索,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形,运用发展的观点,最终必将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第三重境界。
1. 知能合一,融会贯通。学习知识并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将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体系了然于胸,同时用之于实践,形成过硬的基本功,达到知能合一、融会贯通的境地。此刻,教师常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理出知识的脉络,并辅之以巧妙的练习。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春联》一课,春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让学生记住春联的特点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春联有哪些特点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诵读文中的春联,了解春联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发现,归纳春联具有这些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句式相同、琅琅上口。学生对春联的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出示散乱的春联,让学生进行整理,整理完毕,再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的对联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巩固、运用。
2. 动情明理,花团锦簇。苏教版小语教材蕴含丰富的情和理的因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会把课文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在记忆中,晓理知义,激发起健康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课文通过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告诉学生目标如一、持之以恒的道理,这是这一课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对课文中事例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还知道哪些持之以恒的例子,以及生活中自己的做法和体会,这样,文章揭示的道理就不是枯燥的条文,而变成了学生实实在在的思想了。
3. 适度拓展,有效迁移。课文只是个例子,由此拓展开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方法和感受,在学生理解掌握这两首诗的意思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学习朱熹的另一首《观书有感》,通过两首同类古诗的学习,学生对读书感受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篇4
第一重境界:无形无意
“无形无意”是指学生刚接触现代文阅读时, 往往是处于最原始的状态, 他们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 先读文章, 读懂文章之后, 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 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答题。这个时期的他们在答题时没有一定的规范, 往往怎么想怎么写, 不会去考虑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所以“无形”。他们得出的答案往往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还不能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情感价值, 得出的答案不会有深层次的内容, 所以“无意”。
很多学生在做了几篇现代文阅读之后, 发现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去甚远, 就会陷入迷惘之中, 久思不得其解, 进而对现代文阅读产生畏惧心理, 造成不愿意阅读的现象, 也不愿意在阅读文章上花费一定的时间, 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因此停滞不前。如此恶性循环, 就会造成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都是应付式地读读文章、看看题目之后, 直接就放弃了, 试卷上空白一片。
学生“无形无意”之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让学生找到答案, 忽视引导学生探究答案如何得来的, 那么学生将一直处于初级水平。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会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刚开始进行现代文阅读时, 教师可以找一些简单的、趣味性浓的文章给学生阅读, 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提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分析文本, 让学生读懂文章, 理清文章的脉络, 知道写作的步骤;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做探究式阅读, 让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慢慢地就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感受;教师还要注重对文章的拓展阅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重境界:有形无意
“有形无意”是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把各种题型进行归类, 教给学生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学生掌握了各种题型的答题模式后,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套用答题模式, 使得答案“有形”, 但是学生很容易被模式束缚, 往往就题答题, 答案很僵化, 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这就是所谓的“无意”。
很多学生刚开始练习的时候, 发现“模式”确实对自己的答题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有些题目思维清晰, 答题思路明确, 阅读的分数短期内确实得到了提高, 但是一旦文章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新题型, 学生就又不知道怎么答题了。究其原因, 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分注重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对文本的分析。固然设题规律、审题方法、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等解题技巧的掌握与否是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 但不可否认对文本的研读不深、分析不透、对要点的把握不准、归纳不全等根本性阅读能力的欠缺, 是造成考生得分率不高的致命原因。
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时, 不仅要教给学生答题模式和技巧, 带领学生寻找现代文阅读的规律, 还要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 让学生能领会文章的真谛。也就是教师既要注重题型的解答又要注重对文章的分析, 题型的解答有模式可依, 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在这一时期成为首要的难题。要想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 能学会主观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 深入挖掘教材, 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深意。
第三重境界:形意合一
“形意合一”是指学生在进行大量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之后, 基本能读懂文章, 掌握文章的思路及技巧, 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方法, 学生在读完题目之后, 不再拘泥于答题的模式, 能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对文章的理解转换成答案, 灵活地组织语言, 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
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 需要有深厚的阅读功底, 需要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需要有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思维能力。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 学生读完一篇现代文之后, 头脑能自然而然地组织出题目的答案, 就像武林高手, 最高一重境界就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然而, 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练就的功力, 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此刻是最轻松的, 学生的思维力提升了, 文本解读得准确、全面、深刻就成为了可能, 教师只需要看学生如何灵活自如地构建思路、组织语言就可以了。当然, 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 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审题要准确、阅读要深入、答题要细致、字迹要工整等。
读书的三重境界 篇5
——浅谈读书的三重境界
读书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如战国时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读书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百姓眼里,“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读书,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必须突出“勤”“苦”二字。
所以,读书的第一重境界,书的含义是宽泛的。
记得,有人问及黄岗中学校长在高考神话的背后有没有事半功倍的秘诀。他只讲了一件小事,黄冈这地方,夏天特别热,山多蚊虫也多,学生们每天复习至深夜,为了避免蚊虫叮咬,于是一人一只塑料桶,把腿泡在桶里面———“黄岗状元”就是这样熬出来的。
我们到衡水中学学习,问起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校长半开玩笑的说:我们也一直在寻求不用花力气就能提高升学率的办法,但事实是,至今没有找到这样一条捷径。
读书,学习,的确是件“苦差事”,一分耕耘换得一分收获;辛勤结硕果,苍天不负人,没有炼狱式的经历凤凰也不会涅磐重生。
读书的第二重境界是品味,在品味中得到教益。
读书如进食,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少了,就是营养不足。
事实上,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多数人还是读书太少,少的可怜。
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以色列约64本;俄罗斯约55本;美国约50本;而中国约是5本。显然,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合理互补,不亦乐乎。
读书的第三重境界是乐读,所谓:“阅读者,悦读也。”
“悦读者”的典型我首推毛泽东,毛先生可谓是终身学习、热衷读书的典范,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
后人总结他老人家的读书方法为四点。
其一,大量批注,言如珠玉。毛泽东读书有爱写批注的习惯。目前出版的有三大批注集,总计近10万字。他的批注,有短有长,不拘一格,内容极为丰富,似串串思想“珍珠”,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有兴趣者,可去翻阅他批注的《二十四史》。
其二,领悟真谛,掌握方法。毛泽东读书虽很刻苦,但不死板。他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毛先生领悟能力极高,没有丝毫的学理主义、书呆子气,令人钦佩。
其三,广收博览,发展创新。这是毛泽东读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其四,考察社会,读无字书。毛泽东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读无字书,考察社会,这是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劳动的三重境界 篇6
劳动创造财富,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这是劳动的第一层境界。卢梭说:“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都在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劳动着。我们用汗水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为别人奉献一份劳动果实,同时也为自己赢得踏实可靠的生活保障。只要你肯劳动,生活就永远不会亏待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换取了美好的生活,这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事啊!劳动让我们相信汗水的味道是甜的,让我们体验到收获的滋味是幸福的。
劳动愉悦身心,带给我们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劳动的第二层境界。古人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应该适当劳动,只要不让身体过分疲惫就行了。劳动促消化,可使人血脉通畅,不易生病。劳动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心灵的愉悦。“劳动使人忘忧”,大家都体验过劳动过程中的乐趣,当你忘我地投入到某项劳动中时,会觉得自己像扑入花丛中的蜜蜂一样,在进行着甜蜜而快乐的创造。劳动的人从来不会空虚苦闷,有事可做是一种幸福。“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付出艰辛的劳动,看到了自己亲手创造的果实,心里会涌起强烈的幸福感。劳动不息,一生幸福。
劳动激发灵感,让我们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是劳动的最高境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劳动中时,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新的创造应运而生,伟大的创举由此产生。正是因为劳动中产生的新成就,才推动了社会飞速发展。劳动会创造奇迹。海涅说:“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平凡的劳动中,蕴藏着了不起的奇迹。我们也会在创造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创新的过程,更能体现劳动的价值。劳动让我们产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所以“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教师的三重境界 篇7
大抵每一位教师也都是从接受教育开始的。教育长者的“传递”与教育晚辈的“继承”之间具有文化上的天然联系。所以, 每一位新教师都会热切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以“自我”“主体”的立场和态度观察、体验、参与教育活动, 在不断实践、感知、转化和生成中自主反思和自觉调适。随着眼界的开阔、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积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外在的需求, 而是把阅读、观察、思考、实践视为生命的需要。他们把享受教育的过程当做求真、至爱的过程。
纵观小学语文教育改革30年, 涌现出的每一位名师, 无一不是在一个又一个“是什么”“为什么”的追问中, 在“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中, 在“批判———建构”的往复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将个体价值展示、奉献给社会, 艰辛探索却乐此不疲!他们把享受教育的过程当作向善、达美的过程。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师不仅要磨课, 更要修心。文章讲究文质兼美, 语文教师应当文质兼备。”试想, 身为语文教师, 能在自我的修炼中, 以美好、宽容、善意充盈自己的内心, 然后传播开去, 以人性之美感召人, 以智慧之光引领人, 何其乐也!
被动式接受教育是“非我之我”, 能动的感受教育是“个体之我”, 创造的享受教育是“社会之我”“自由之我”!
写景的三重境界 篇8
学习写景, 必须明确写景要达到的效果, 也就是说怎样的写景才是成功的。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也就是写景的三重境界。下面结合这三重境界来谈谈写景散文的写作要求与技法。
一、第一重境界: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是要求将客观景物真实地再现出来。写山就是山, 不让人认为是水;写玫瑰就是玫瑰, 不让认为是月季;画虎就是虎, 不让人认为是犬。追求的是“准确”。
要做到“准确”, 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 抓住景物特征
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同样是山, 泰山雄, 华山险, 黄山奇, 峨眉秀;同样是树, 松树苍劲, 杨树挺拔, 柳树婀娜……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具有幽雅朦胧宁静之美。这些经典的写景之作之所以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正是由于它们凸显了景物特征。
景物特征包括景物本身的特征、地域特征、时令特征。本身特征:景物种类不同, 其形、色、香、味等自然会有所不同。地域特征:地点和场景不同, 山水景物千差万别。时令特征:时间、天气、季节不同, 景物面貌自有不同。
认真观察与比较, 是抓住景物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必要前提。朱自清的散文《绿》, 对梅雨潭的绿描绘得非常细腻, 梅雨潭的绿是一种怎样的绿呢, 是一种不同于西湖、秦淮河、北京什刹海绿杨、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淡适宜、明暗适中的绿。这种常人不易感觉到的色彩特点, 不经过认真观察和比较, 是捕捉不到的。
因此, 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 一定要实地观察景物, 不能想当然地进行描写, 也不能胡乱照搬书本的词句, 更不能闭门造车。
2. 多角度写景
多角度写景, 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要求:
(1) 多向视角:就观察景物的视角而言, 有远看、近观、仰视、俯瞰等。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远看)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观) ;鹰击长空 (仰视) , 鱼翔浅底 (俯瞰)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多向视角描写景物, 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会更强, 给人的感觉更真切。
(2) 多种属性:景物有多重属性, 如形状、姿态、色彩、明暗、声音、气味、质感等。如《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颜色) ,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姿态)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明暗或亮度)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质感) 。”抓住景物多属性特征, 可以使写景更具体细腻, 真实可感。
(3) 多重感官:人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写景除了有常见的视觉描写之外, 还有触觉、听觉和嗅觉方面的描写。“风轻飘飘 (触觉) 地吹拂着, 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 (嗅觉) , 柔软 (触觉) 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 (触觉) 。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 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 (触觉) 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 (触觉) 的海风, 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 尽情地说笑, 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 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 (听觉) , 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就形象性而言, 读文不如看图, 看图不如观影, 观影不如身临其境。要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觉, 作者就应有意识地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几方面从景物中挖掘出读者感官的触发点。
二、第二重境界:见山不只山, 见水不只水
“见山不只山, 见水不只水”, 要求写景不仅要真实地再现客观景物, 更要对其进行生动的描绘, 赋予景物以生气神韵。见山不只山, 见水不只水, 还应能见到山水景物所蕴含的神气和韵致。追求的是“生动”。
要做到“生动”, 就要发挥联想和想象, 巧用修辞及多种表现手法。下面结合例子重点介绍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运用效果。
1. 比喻拟人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段写景, 不仅准确抓住了小雪 (而不是大雪) 天气的景物特点, 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 使写景栩栩如生,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的享受。“见山不只山, 见水不只水”, 我们不仅看到了山水, 还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那股灵性和神韵。“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灵性的事物来写, 更有美感和感染力, 因为这样的景物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契合, 引起读者的共鸣。
2. 动静结合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发端, 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 仿佛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 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本是静态的景物, 这段描写却化静为动, 使景物生动活泼, 充满灵动的气韵,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动态的景物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虚实相生
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 不张狂也不浮躁, 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 说话是小启朱唇, 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 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 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 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 不卑不亢, 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学生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风雨、流水、光线、音乐, 这些无形的事物, 本是难状之景, 流水的“清秀”又是怎么一种状态, 更是难以直接描写。不如从虚处着笔, 发挥想象, 化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这段描写把“江南的流水”想象成“小家碧玉”和“风姿绰约的妇人”, 赋予景物以人的性情与神韵, 把江南流水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底蕴也丰富了, 引人联想, 令人回味。
很多写景技巧的运用都要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 比喻、拟人和通感等修辞的运用都离不开联想, 因为这些修辞都涉及两个以上的事物, 如本体和喻体, 而联想正是通连这些事物的桥梁;想象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化静为动和化虚为实的写法, 都离不开想象。联想与想象是丰富写景和升华感情的重要手段;没有联想与想象, 不可能把景物写好。
三、第三重境界: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要求写景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情思。写景是手段, 表达情思是目的;景物是外壳, 情思是内核。作者要向读者传达的主要不是“山水”, 而是借助“山水”所表现的主观情感。追求的是“传情”。
要做到“传情”, 就要融情于景, 提升境界。这里的“情”字是一个泛指, 它应该包括情、志、理等。
1. 情与景的关系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人登山观海, 涉足自然, 往往会产生某些感情感悟, 是谓“触景生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物皆著我之色彩。”当人带着情感情绪去观察景物时, 景物就会笼罩上观察主体的主观色彩, 是谓“以情驭景”。王国维还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说作者笔下的景物往往会带上情感色彩, 折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一切写景的语言都是表达感情的。
不妨借几首古诗来体会情与景的关系。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夸张的景物描写, 表达了诗人流放遇赦后下江陵时畅快狂喜的心情。这是借景抒情。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暗喻人要心灵澄明, 就得认真读书, 时时补充新知。这是借景喻理。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歌咏梅花之高洁守志, 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这是托物言志。
2. 心境不同, 写景不同
文段一: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文段二:四顾廓然, 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 湖水也翠得很怆然。水底看见暗云浮动, 湖岸上的秋叶, 一丛丛的红意迎人, 几座楼台在远处, 旋转的次第入望。
——冰心《往事 (二) 》
毛泽东与冰心同是写秋天, 但给人的感受却迥乎不同, 原因是两位作者的心境不同。毛泽东写作《沁园春·长沙》时是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革命领袖, 词中壮丽绚烂、富有生机的秋景正是他豪情壮志的体现;冰心写《往事》二时正在美国留学, 远在异国他乡, 又适逢中秋前夕, 孤独的她乡愁更甚, 所以, 在她的笔下, 山是“黯青着”, 而“湖水也翠得很怆然”。
3. 主题不同, 写景不同
文段一: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孙犁《荷花淀》
文段二:那是满地的新荷, 圆圆的绿叶, 或亭亭立于水上, 或婉转靠在水面, 层层叠叠, 堆玉叠翠, 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 跳跃满池。……微风过处, 满池荷叶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
—宗璞《西湖漫笔》
孙犁笔下的荷花有阳刚之气, 宗璞笔下的荷花有圆润之美, 那是因为他们表现的主题不同。《荷花淀》是表现抗日战争主题的, 《西湖漫笔》的主题是赞美西湖。景物是客观的, 但人的心境和文章主旨不同, 写景也随着千变万化;哪里描写, 怎样描写, 都要服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
4. 情感的酝酿与景物的选择
无论是“触景生情”还是“以情驭景”, 其实都存在情感酝酿的过程, 就写作而言, 一定是“情于景先”, 这样说来, 在写作前酝酿感情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为情造文”还是“为文造情”, 关键是让人觉得真实, 做到诉诸真情, 不虚情, 不矫情。
写景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 而景物又是千差万别的。什么样的景物适合表达何种特定的思想感情, 是要认真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见到什么写什么, 要从表达思想感情需要的角度去选择景物。
朗读的三重境界建构 篇9
一、意读:读出文本特色
意读即根据诗文朗读的一般技巧, 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意义与语言特色, 谓朗读的第一境界。文学作品一般在语言上都有一些特色, 而这种由文字造就的音韵美、音乐美与意境之美, 只有通过自身的朗读才能感受到。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 意读可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想象诗词中绝美的画面。通过朗读诗词中古人的炼字, 特别是作者精心锤炼的, 一些别有蕴意的字词, 便可读出诗词的特色, 体味诗词优美的意境。如朗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不仅可体会出曲中作者语言的节奏美, 还可呈现给听众一幅凄美断肠的落日残照图;朗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与辛弃疾词中“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时, 语调、语速随着情感适当变化, 便可体会其叠字运用的独特效果。
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很多作品语言优美, 犹如一首悠扬的乐曲, 读之朗朗上口, 动听悦耳, 美不胜收。意读就是用语言将其中的画面还原展现出来, 品味其描写特征。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段, 文中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与画面美彰显无疑。
二、情读:读出作者情感
情读是朗读的第二境界, 即读出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则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可使静态、无声而呆板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有声而灵动的具体情景, 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从而领略作品的情感美。
既是情读, 便要强调用心、动情, 要一改唱念式朗读与平水式朗读, 眼、口、耳并用, 这样带来的感知力远远超过任何单一的效果。如朗读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 时应恬淡清新;朗读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时感情应悲痛凄婉;朗读岳飞《满江红》“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时应悲怆激愤;朗读李白《将进酒》时应悲、欢、狂放交织。在这些不同语调与语速的情感中, 诗人的喜怒哀乐无不尽现。
现代文有的情感直接热烈, 有的深沉细腻, 但这都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如朗读老舍《想北平》中“真愿成为诗人, 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可是我说不出来”时应舒缓深沉, 以表现先生对故乡浓郁的情感;读到“好,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时宜更加缓慢低沉, 欲言又止, 方能道出作者的心境。文章的感情读出了, 对于文章的理解自然就深刻多了。
三、悟读:读出自我感悟
悟读, 即朗读时在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 将自己的感悟渗透到作品当中, 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真正的大家在朗读同一篇作品时也会有不同, 因为朗读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情感。另外悟读也是促进作品感情升华的最好方法。
在朗读前, 我们要充分解读作者情感, 进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产生对同一问题的共鸣或独到见解, 将自己的感情与作品相融, 如此, 读出的文章便有了朗读者自己的影子。如读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句, “落”、“独”、“微”、“双”几个字, 用一种缓慢而低沉的音调读, 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其独到的情感, 人物忧伤、孤独、无限惆怅的情怀便愈感深浓。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感悟:“无论是什么季节……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要真正理解其思想, 就得有自己的感受。对于人生对于死亡, 我们都应有自己的感悟, 将这些感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 读出的文章就更加深切动人了。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篇10
一、“山就是山, 水就是 水”——夯实“基本解读”
初遇文本, 教师彻底敞开自己的胸怀, 以自己本真的一双慧眼“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对文本语言保持着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 去细细“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切感觉都是新鲜的, 似乎读到什么就是什么。
然而, 任何文本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言语存在, 自有其结构特点和语言机理, 教师所感知到的同一文本的“概貌”相似, 对文本的解读大体是相同的, 正所谓“山就是山, 水就是水”。比如, 解读《梅花魂》一课, 我们首先感悟到的理应是外祖父的爱梅情深和恋国情怀, 而绝不会是他的莫名其妙和固执迂腐一样。这种言语知觉的恒常性, 正如武汉市小学教研专家罗昆霞先生所说“不管大家解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 但他首先是哈姆雷特, 而不是别人。”就当前的阅读教学而言, 摒弃一味强调解读的多样化, 夯实文本的“基本解读”, 此为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
1. 比照“课标”, 瞄准“重点”, 落实基本解读。解读文本时, 结合年段的课标精神, 紧紧扣住单元的训练重点, 是教师落实基本解读的首要策略。例如《落花生》一课, 仔细对照高年段的课标和单元训练项目, 就可作以下教材“原生价值”的解读: 编者将此文置于五年级上册“生活的启示”这一主题单元, 既是为了训练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领悟“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 从而实现“朴实无华”的生活观的渗透和引领, 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借物喻人”的手法打基础。这样解读, 教学目标一目了然, 师生对话指向明确, 自然也就不会“越位”教学, 闹出“做花生好, 还是做苹果石榴好”的“非语文”笑料。
2. 紧扣“文意”, 整合“板块”, 落实基本解读。对于内容庞杂的叙事性作品, 解读时教师应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地推敲整合, 以实现教学“板块”间合乎逻辑的自然对接。比如, 教学《丰碑》一课, 我们捕捉到这样的大意:在漫天风雪的云中山上, 红军战士艰难地向前挺进, 军需处长冻成了一尊白色塑像, 在大雪中他成了一座丰碑, 将士们深受鼓舞。然后, 再浓缩全文, 从中截取“风雪”、“塑像”、“丰碑”三个赏读画面, 再分三个板块进行辐射全篇的全息解读, 较好地实现了全篇内容的基本解读。
3. 品词析句, “质”、“量”并举, 落实基本解读。对于语言精练的抒情性作品, 教师只对全篇的语言作模糊的“定性”解读是不够的, 还应进行精确的“定量”解读, 才能有效落实基本解读的目标。众所周知, 《泊船瓜洲》是一首思乡的绝句。诗人究竟如何思乡情切? 遣词造句上有何特色?不少教师不甚了了, 往往盯住一个“绿”字大做文章。其实不然, 就“思乡”而言, 诗人的情绪却是通过这五个词传递的——眼前的大江烟波浩渺, 思乡人看来仅仅“一水”之隔;高山重峦叠嶂, 钟山百里之遥, 在思乡人眼中却只有“数重”之感; 大江两岸皆是春意盎然, 思乡人归心似箭, 只见“江南岸”; 离家多年, 一个“又”字, 足见思乡之切;眼望明月, 苦问归期, 一个“何时”作结, 怎不催人心肝, 热泪潸然?只有这样潜心涵咏, 以心会文, 才能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的解读境界。
二、“山不是山, 水不 是水”——追求“个性解 读”
落实基本解读, 教师只完成了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个性是文本的生命, 选入教材的文质兼美的课文, 尤其是经典之作, 必有作者独到的、异于常人的深刻见解。如果解读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层面, 势必难以把握文本的独特个性, 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其实, 随着解读的不断深入, 教师会自觉、自主、自由地调动自己的语言行为, 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修改、完善、丰富文本的内涵, 使解读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个人烙印”, 进而实现一种独立的、个性化的解读。此时, 解读的感悟是多元的, 丰富的, 灵动的, 文本更多地成为了教师主观意志的载体, “山”似乎已不再是原来的“山”, “水”也不再是以前的“水”, 这应是教师文本解读的第二重境界。
1. 关注文本细节, 实现个性解读。“生活有真爱, 细节有真情。”文本解读, 不仅要细细品味语言文字, 更要关注、揣摩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细节, 以实现教师原创的个性解读。备课《草船借箭》时, 不少教师都关注诸葛亮下的四道命令的整体探究。笔者解读时, 则重点细读了第三道命令中的“逼近”一词, 读出了其中的精妙: 第一次佯攻时, 船队是逆水行舟, 离曹营较远, 此时“逼近”受箭, 是为了确保受箭的数量; 第二次佯攻, 船队是顺水东下, 受箭时间短, 所以特意“逼近”受箭;前后两次佯攻, 只有制造“越来越近”之感, 才能有威慑力, 迫使曹军继续放箭;曹操精通军事, 为人多疑, 如果不“逼近”受箭, 极有可能被其看穿虚实, 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逼近”, 足见诸葛亮思维缜密、处事周全、精于谋略, 不愧为一代旷世奇才!这样的解读, 就能平中见奇, 使学生更能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 还原文本背景, 实现个性解读。要使文本解读不致于流于形式, 浮于表面, 就要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情境还原”, 以充分品悟文本的丰厚内涵。解读《长征》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 教参上把“寒”字解释为“夺桥战斗的悲壮”, 当我们结合“泸定桥”真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来解读时, 这个“寒”字具有了多个维度的深意:站在桥前, 13条铁链在风中抖动, 寒光闪闪, 这是一种望而生畏的“寒”;立于江边, 大渡河水咆哮奔腾, 如狮吼、如虎啸, 这是一种摄魂夺魄的“寒”;回首激战, 将士们浴血搏杀, 血染桥头, 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寒”;胜利过后, 毛主席抚链沉思, 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深切缅怀的“寒”……所以, “还原”解读的时候, 只要将诗人的写作意图“复现”出来, 将历史史实“复现”出来, 就能真正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真正实现文本解读的“质的飞跃”。
3. 发掘文本意蕴, 实现个性解读。汉语言历来有“言约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力, 而且文字组合成文本时, 文字内蕴又一次被无限放大。因此, 解读时理应睁大眼睛, 潜心发掘文本隐含的意蕴。比如, 解读《月光曲》一课, 研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 很多人都定位在“喜爱音乐”的观念上。其实不然, 只要我们把盲姑娘说的“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和“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联系起来思考时, 我们就会不得不感到震撼:贫困的家境并没有窒息她对音乐的热爱, 失明的双眼也没有击垮她对梦想的追求;她仍然凭借顽强的毅力, 仅仅靠有限的听力, 在键盘上尝试着一点一点“拼奏”出记忆中的旋律, 那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虽残志坚仍坚持追梦的美好形象从纸上呼之欲出!这也正是贝多芬激情澎湃为其创作《月光曲》的心理动因。
三、“山还是山, 水还 是水”——回归“教学解 读”
手捧文本, 沉浸其间, 当教师调动所有素养和心智潜心解读, 实现“个性解读”后, 是不是解读得越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个别教师倡导“深度解读”, 但是如果解读脱离了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 一味“求深”“求异”, 则会把阅读教学引上“反教学”的歧途。笔者的看法是实现“个性解读”后的解读, 教师应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 回归到“为教学而解读”的本真状态, 不仅要眼中有文本, 更要心中有学生, 这也正是“适度”的“度”之所在。
1.“深”而有“度”, 回归教学解读。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对文本的深刻见解, 但不刻意求深, 盲目拔高文本的主旨和意蕴, 而是让文本解读的标尺正好覆盖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深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界限, 就是深而无“度”。
例如,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有教师就着眼“毁灭”一词, “过度”开掘, 把自己琢磨的“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 毁灭的究竟是什么, 永远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等问题, 连同课外资料, 在课上一起抛给学生, 学生一时无所适从, 这样无异于“舍本逐末”。显然, 适度的教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历史资料, 引导学生图文对照, 细心寻找圆明园失落的昔日辉煌, 共同研讨其毁灭的现实原因,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真正回归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解读”, 才是最有亲和力和对话张力的解读。
2.“宽”而有“界”, 回归教学解读。这要求教师有由博返约的功力, 在资源链接时能有理性的自我克制, 尽力做到“宽”而不“泛”, “宽”而有“界”。又如, 教学《晏子使楚》一课, 为了实现课内外资源的巧妙融通, 品读晏子描述齐国“人多”的句段时, 笔者适时引入文言文《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的“齐之临淄三百闾, 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而在, 何为无人”一句, 让学生对照课文认读文言文中的相关词句。这样的对比阅读, 不仅免去了讲解古文的繁琐链接, 而且让学生积累了成语, 感悟了文体的差异, 进一步发展了语感。显然, 这种回归课堂操作实践的“教学解读”, 起到了一箭多雕的教学实效。
3.“热”而有“理”, 回归教学解读。这要求教师有清醒的情感认知, 在解读中做到“情理交融”, 绝不会因全身心“沉潜文本”而一味强调文本的人文性, 而使解读陷入“过热”“过分”的误区。比如, 解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 有的教师针对“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中心, 深入对比中国人和德国人种花的差异, 从而设计“为什么德国人能做到, 而我们做不到呢”的问题, 试图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这样解读, 既不合学生阅读感悟的“实情”, 也不合季老创作的“道理”, 只会在“过热”操作中“灼”伤学生的心。
由此可见, 当教师通过自己的积淀和修练, 终于把文本解读回归到“为教学解读”的纯自然状态时, 他所预设的课堂才能“提领即顿, 百毛皆顺”, 也会顿悟“文本即是文本, 无需刻意解读”的道理。这时, 教师文本解读的功夫, 也就自然而然眺望到了“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的第三重境界。
解读的感悟是多元的, 丰富的, 灵动的, 文本更多地成为了教师主观意志的载体, “山”似乎已不再是原来的“山”, “水”也不再是以前的“水”, 这应是教师文本解读的第二重境界。
读书的三重境界 篇11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
中國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听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语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篇12
一、语文就是生活
语文是什么?语文即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听说读写本身就是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
【片段一】
师:“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你们从哪儿看出这儿缺水?
生:“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 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
(板书:十公里之外)
师:知道“十公里”有多远吗?
(学生摇头。)
师:大约从我们上课的地方到太平门外的太阳宫 (大型儿童游乐场) , 如果步行的话, 要两个多小时呢。
(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师:还从哪儿看出这儿缺水?
生:“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 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师:算一算, 挑一担水需要多长时间?
生:走十公里需要两小时, 来回需要四小时, 加上排队一个多小时, 挑一担水需要5个多小时。
(板书:所用时间﹥2×2+1)
师:一个村民如果早晨7:30出门挑水, 大约到中午12:30才能到家。把这些看似普通的数字放一起, 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缺水的苦涩和艰辛!还从哪儿看出这儿缺水?
……
10公里路是多长?5个小时有多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儿缺水, 就要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他们熟悉的学校与大型儿童游乐场间距离为例, 让学生感受到10公里的路途。再让学生算一算, 挑一担水需要5小时以上。5小时究竟有多长, 学生的感受仍是模糊的, 教师又以7:30出门, 到12:30才能到家, 给学生的感受就更真切了, 学生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字背后更丰富的内涵, 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 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 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应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 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渡到语文学习中来,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和感悟。语文一旦和生活联系起来, 就生动活泼起来。
二、语文就是语文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字词句篇, 语文就是语修逻文, 语文就是听说读写。语文就是语文, 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语文就是语文, 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要“把语文植入语文的土壤之中”。
【片段二】
师:请一位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像一条小溪流, 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怎样“滑过了”, 谁来用动作示范一下?
(一学生表演, 用手指贴在脸上, 然后沿着脸侧———颈部———胸部———大腿———膝盖滑下来, 动作迅速。)
师:水是这样滑下来的吗?
生:不是。他的动作太快了, 仿佛水是冲下来的, 应该慢点儿。
师:那就请你示范一下。
(该学生示范, 动作缓慢。)
师:请问, 有什么感受?
生:这样贴着肌肤抚摸, 感觉很舒服。
师:刚才滑过身体的是手, 滑过他们肌肤的可是水啊, 想象一下, 那会是怎样的感受?
生:水滑过肌肤会像丝绸一样, 滑滑的, 柔柔的, 比抚摸更舒服。
生:他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水滋润他们, 是那样清凉。
师:水, 从头顶滑落, 瞬间流淌, 我们洗澡时不曾留意。他为什么会如此留意:滑过了……滑过了……滑过了……
生:因为他们太渴望水了, 非常珍惜。他们在慢慢地享受, 用心地感受。
师:作者捕捉住这种独特的感受, 细腻地描写, 将水滑动的过程进行了细细的分解, 用一个慢镜头将那一瞬间延长, 把内心深处的感受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这一教学片段中, 教师紧紧抓住“滑过”这一关键词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第一步让一学生模拟动态的“滑过”。第一位学生领会不够, 动作太快, 这样是体会不到“滑过”的感觉的。教师又请一个学生模拟, 从而启发学生体会到水缓缓地滑过全身, 感觉很舒服。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模拟时“滑过”我们身体的只是手指, 而滑过他们肌肤的是水, 更何况他们像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那感觉会更舒服。第三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作者有深切的感受, 并把这种感受进行了细腻的刻划, 把那个感受写具体了, 把那种感受传递出来了。文本的内容和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体验、遭遇课文中的情境, 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读好文章, 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 要透彻了解它传播了什么知识, 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表达, 也就是在写法和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可取。在我看来, 这就是‘有所为’的阅读教学。” (张中行语) 如果围绕“滑过”读一读, 表演表演, 肯定是不够的。语文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要探讨语文本身特质的东西, 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讲的它的独当之任。
三、语文就是“我”
语文是什么?“说一千道一万, 教师素质是根本。如果教师们能够自豪地说:‘站在讲台上, 我就是语文!’那语文教育的春天就真正来到了。”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语)
教师与语文融为一体, 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一举手一投足, 在课堂上, 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 站在讲台上, 教师就是汉字, 就是成语, 就是诗歌, 就是散文, 就是小说。站在讲台上, 教师就是语文, 语文就是“我”。
同是这篇《水》, 曾听过三位教师执教, 关于主题的把握同中有异:第一个是“饿水”, 就是缺水的苦;第二个是“苦中有乐”;第三个是“苦中有爱”。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角度和能力决定了他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 不同的教师就是不同的语文。
【片段三】
师:读读第2节。谁来说说, 这儿的洗澡, 与我们平时洗澡有哪些不同?
生:他们是用雨水洗澡, 我们是用自来水洗澡。雨水不干净, 又很凉。
师:是啊, 如果我们淋了雨, 爸爸妈妈要担心我们感冒了。
生:我们是在浴室里洗澡, 他们在屋外洗澡。
师:是怎样的屋外?
生:他们在广阔的黄土地上。
师:巨大的“露天洗浴场”。
生:我们平时多是独自洗澡, 而他们全村每一个人都来洗澡。
师:有这么多的不同!
生:我们经常洗澡, 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而那里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 在雨中奔跑跳跃, 大呼小叫, 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 还仰起头, 张大嘴巴, 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师:谁连起来把描写孩子们洗澡情形的句子读一下?
(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师:前两天, 我在电视上看到河南一个山村打井, 100多米不见水, 农民满脸是汗, 眼神里充满失望。据说一个缺水的地方五年才下三场雨。不知为什么, 孩子们洗澡越快乐, 我内心越沉重。我看到他们这样快乐, 心里却有一种酸涩。你呢?再读读课文。
生:村里人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 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
生:水来之不易, 舍不得。所以一个月, 三个月, 甚至半年, 都不能洗一次澡
……
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雨中洗澡”这一部分时, 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见功力、见创造,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丰富程度, 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孩子洗澡时是痛痛快快的, 学生的朗读惟妙惟肖。接着, 教师话锋一转:“前两天, 我在电视上看到河南一个山村打井, 100多米不见水, 农民满脸是汗, 眼神里充满失望。据说一个缺水的地方五年才下三场雨。不知为什么, 孩子们洗澡越快乐, 我内心越沉重。我看到他们这样快乐, 心里却有一种酸涩。”这一补充介绍,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课后, 我们与该教师交流, 才知道原本教学设计中并无这一拓展, 是教学现场触发了他, 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成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预设。语文就是教师, 就是他的知识, 他的情感, 他的智慧, 他的风格, 他的理念。
【阅读的三重境界】推荐阅读:
写作的三重境界06-24
哲学学习的三重境界08-10
教师的三重境界论文12-11
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11-22
阅读教学三重奏12-08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书心得08-01
成长三重境界05-17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学习心得12-10
人生有三重境界09-12
王国维人生三重境界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