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2024-08-28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1篇)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在我们家到城市中心有一条必经之路,途中要经过一条河。原来,每当我路过河边,都要在那儿乘乘凉,吸吸新鲜的空气,或是乘此机会抓点野生的小鱼小虾。可现在和原来是大相径庭。

有一次,我经过这里,看到河面上漂浮着旧毡靴、零食袋等一些垃圾。呀!一条小?也漂浮在水面上,它跑进一把在水面上的雨伞里,似乎是为了阻挡外来的垃圾。原来活蹦乱跳地它,此时已经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这条河这是怎么了,清澈的流水怎么变得浑浊不堪,臭气逼人呢?我决定实地考察一番,找出问题的罪魁祸首。我拿着一个记事本和笔,在沿着河上方走,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我忽然发现一个偌大的排污管潜藏在河流深处,一股股黑色工业污水正肆虐的污染着清流,继续向前走,河岸边脏物堆积,有些脏物顺着流水向远方奔去。唉!我至始自终只看见那条被死亡威胁的?儿,其它鱼儿已经无影无踪。当我忽然想到把这个可怜的?拿回家养,来到它身边时,看见它两眼红红的,一滴滴豆大般的泪珠从它脸上滑落下来。我从周围找到一个塑料袋,装满自来水,把它小心翼翼的放进去,过了好几天,这个微弱的小生命还是离开了我们。我泪如雨下,在和里看见唯一的小鱼,居然还是没有逃过此劫,唉!我的心情真是乱透了。

为什么人类,你们不会好好爱惜身边的动物呢?为什么会对它们下毒手呢?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还是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一样的感情,一样的心。在此我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不要图个人方便。严重制止偷排乱排,从我做起。鱼儿的生死可在我们行动中决定!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2

阅读下面这首诗, 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 (三四) 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 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 读懂材料, 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 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 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往往托物言志, 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 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 主要的事物 (作者依托的对象) 的特征, 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 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 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 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 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 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 代表着一般、典型, 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 (三四) 》, 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 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 “滚滚”和“细小”, 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 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 或者说, 创造伟大事业的, 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 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 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 全面理解, 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 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造成审题失误, 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 全面理解诗歌材料, 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 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 自己确定话题, 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 波浪滚滚惊天动地, 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 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 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 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 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 波浪借风乘势奔涌, 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 波浪滚涌激情阵阵, 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 波浪是外在的现象, 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 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 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 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 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 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 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 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 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 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 善于缝合, 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 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 抛弃试题材料, 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 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 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 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 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 写几个排比的句子, 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 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 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 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 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 准确为文, 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 激励创新思维, 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 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 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 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 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 使文章生动活泼, 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 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 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 欲扬先抑, 注意安排情节, 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 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 则要角度换位, 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 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 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 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 染白, 一条小路。沿着小路, 我, 走回去, 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 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 “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 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 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的时候, 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 “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 “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 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摘要: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 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 理解要全面, 缝合与消化, 创新务为念。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4

今天,就在今天,在我入睡前的那一刻。但在晨光再次熹微之时,我又会重生,带着崭新的自我。

忘记不愉快,带着天真的自己再次出发。生死是什么?不就是从赤裸裸的呱呱坠地的童真到带着无尽苍凉回去的过程么?

生死在于自己,当你可以放下过去的愁苦与悲情,当你可以带上简单与纯真重新出发时,就已到达了可以看破生死的界限。正如凤凰,它的涅盘是死的过程,但又何尝不是一种重生?凤凰的涅盘让它又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

不要将生死看的太过复杂,亦或对其恐惧、害怕,抛弃一个可以说不完整的自己,会有何不忍心?果断点吧,不要在生死间徘徊不定,否则,掉进深渊,从此迷失,行尸走肉也许就是你今后的生活。洒脱点吧,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无知的哭泣、相遇、相识,开始另一段新的旅程。

不论是情殇,还是代替了一个不值得的人独自行走于高端,请看破生死的界限,一切将会重新开始。

在痛苦中,在不完整中涅盘一次吧,重生一次吧!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5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龋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以奉献为话题的作文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以“长大”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篇6

去年八月,我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他漂亮、活泼又可爱,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喜悦的背后却是家务事的增多,妈妈得照看弟弟,还要操心我的生活。疫情期间,爸爸不能外出工作,替妈妈分担了不少。后来,疫情有所缓解,爸爸又去工作了,妈妈更忙了。

那天,弟弟在妈妈的怀中睡着了,要放到卧室去,就轻声对我说:“佳欣,把门开一下。”在开门的一瞬间,我分明着到了妈妈乌黑发亮的头发里夹着一丝白发。我又凝神细看,妈妈光洁细腻的眼角隐隐现出一道皱纹,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

“我想学做饭。”我轻轻地央求妈妈。

妈妈看了我一下,说:“真的?那就从做面汤和炒鸡蛋做起吧。”

“想要学好做饭,先要学会开火和热油,还要知道油温要几成热才能下锅,搅面汤要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

“打鸡蛋也是。”

“炒鸡蛋时,要从锅边点点往里倒,待它膨胀起了,就赶快翻几下就起锅。”

……

妈妈耐心地教着我。

刚开始的两天,我炒的菜不是没开火,就是油太少;不是锅没热就是炒糊了。“哎呀!我好笨啊!”我气得直跺脚,而妈妈却说:“别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又鼓足勇气,试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我成功了!当我做好饭菜端过去给妈妈品尝时,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好姑娘,你长大了!”

对!没错,我长大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就只会哭鼻子的小女孩儿了,我现在是一个大姑娘,可以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空的姑娘了。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7

一、《生死桥》的叙事与解读

浓渐渐的雾惨淡地糊住了视线, 像无边的枷锁无形地捆住手脚, 湿气如蛇蜿蜒钻进皮肤里刺裂骨缝。

像极了一帧黑白画片, 横亘在眼前。

茫茫的雾突然就散了。

像谁失手泼散了色盘, 流光艳艳, 金粉灿灿, 黑白的画片无端端惹上靡靡津津的脂粉香气, 骤然添了几丝人气。

恍惚间听见蓦然爆出的一阵喝彩声, 混着锣鼓声格外突兀。

这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天桥市场, 来来去去的人群带着如风卷的热闹浪潮, 在“铛”一声大刀落地或是“哈”一声硬气抵住尖刺儿枪的行艺落止声里, 李碧华《生死桥》的故事开始又结束。

“这块方圆不过几里的地方, 聚集着成百口子吃开口饭的。虽云‘平地抠饼’, 到底也是不容易”[1]。行艺艺人也不过是艺时求个人场, 艺毕求个钱场, 倒也热闹非凡。

那鹰眼俊朗的男孩子马步劈刀, 纵跳仆步, 飞腿扫堂, 刀柄上红艳艳的绸带随着刀影翻飞, 端的是神采超逸。一旁头光光的大男孩滴溜着眼, 适时地鼓着人群喝彩。

喔, 那鹰眼耍刀的便是唐怀玉, 那光头喝彩的便是宋志高了。

雾突然又重了, 浓到沉甸甸压在心头喘不过气来。大抵在几近要让人窒息的氛围里, 蹿出来的黑猫划散了浓雾。

浮在茫茫雾中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桥, 踮起脚隐约能看见尽头大片大片烈烈的彼岸花无风自动。这大约就是生死桥了, 无波地躺在桥身下的是忘川河。举目望去, 模模糊糊的尽头有个浅淡的身影, 身姿娉婷, 留着烫得弯卷的短发, 眉眼清秀得连眼角的一颗小小泪痣也乌亮, 那声呼喊也乌亮亮的:“丹丹!”

丹丹!那个爱得轰轰烈烈、爱得奋不顾身的鲜活女子!她利落地回头, 视线虚无缥缈地飘游在大片大片烈烈的彼岸花中, 似乎寻找着什么, 似乎什么也没有寻找。那个回头的清秀的身影, 在无尽地远望中瓦解了, 散去了。

这一次, 雾茫茫又散开来遮住了视线, 雾气遮蔽了身影, 遮蔽了朦胧身影的命运。

生不如死。

死不如生。

先死后生。

雍和宫里三支天命玄藏的竹简因了机缘, 悬浮着, 又错乱着, 流光暗换, 像丹丹、怀玉、志高三个人交错的命运, 脱离常轨的编织, 复杂无知的混沌, 终究在此后各人尘世的辗转中一一成谶, 耐人寻味。

“夜阑人静更柝声来自遥远莫测的年代”, “朝北, 直至, 雍和宫……”故事从这里开始, 又魂一般地飘回来。那些小儿女的爱爱恨恨、浮浮沉沉便在偌大的殿宇中化成一声钟鸣。“当——”留下一个回声, 激荡开那一层层的迷雾。

前清余烟未尽, 紫禁城土红色的宫墙影子一样罩住整个城市, 显出一种束缚的无力感, 像一个正半褪旗袍换洋服的美人儿, 头上插的还是古老的碧玉簪子。梨园, 是茫茫尘雾中梦开始的地方, 戏开始的地方, 也是人生开始的地方。《生死桥》故事说的很简单, 不过是三个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恨纠葛, 江湖儿女情窦初开, 痴心暗付却到头来得到的不是心里的那个人。唐怀玉自北平狼藉至上海, 十里洋场闯出一番天地, 丹丹痴心追随却遭遇抛弃, 萌生报复之心的同时毁了自己, 志高锁着一颗被丹丹伤透的心留在北平, 没有大起大落, 依旧平静度日。

渐行渐远的人生脚步, 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 让他们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里就已窥视到了日后的命运。命中已定, 当三人因黑猫而误闯入森冷的雍和宫撞到王老公的住处, 他们的命运已然交织在一起。

王老公的一卦, 地上散落的三根签, 为那交织纠缠化不开的命运纠葛唱响了前奏, 三个人白苍苍的人生画布随即被一层层泼上姹紫嫣红而又花红柳绿的一叠叠色卷。纠缠的命运总是理不清剪还乱, 命运之神犹如那奔窜而出的黑猫, 搅翻了七彩墨石, 就这样命运还未来得及清晰就混沌了。

女孩子终归是对命担忧些, 不像怀玉志高管你什么命运预言甚嚣尘上, 我都只管明媚自己的时光, 只紧着“这大她一个甲子的公公来细说她命里的可能性”[2]。“你心里有人。你将来的人, 不是心里的人。”[3]王老公的这一句, 是判词, 又是紧箍咒, 更是本来色彩清淡的画卷上转折般的歪斜一笔。这一笔之下, 抹去的是清澈的童真, 画下的是浓重到化不开的沉闷与爬满虱子的华美。

从困厄的天桥卖艺生活走进姹紫嫣红的戏里人生, 命运的脚步岂肯轻易相随?上海滩是个真正能让人堕落的销金窟, 有中国最大的舞台, 有近代第一部电影, 有摩登的生活氛围, 充斥着光鲜与野心、权力与欲望这些让年轻人动心的玩意儿。一个土制的青瓷花瓶被放进昂贵的七彩宝盒里, 由最权威的所谓绅士加印盖章, 便成了炙手可热的宝物。莺声燕语裹着五色斑斓, 仿佛只有光鲜华丽的外表才能掩盖腐朽到即将要蛀空的内里, 歌舞升平里透着散发腐味的奢靡。十里洋场到处都是骗人的伎俩, 区别只在于你的手段是否脱俗———初出茅庐的武生, 一路追随而来的姑娘, 两个人在上海这个茫茫“大海”上, 各自沉浮, 绕了一大圈, 当初的勾画已全然模糊, 再回首时已物是人非——一个生不如死, 一个死不如生。

再说志高, 随着怀玉远赴上海演出, 丹丹的魂也跟着去了, 早在丹丹央着他送她去上海时就对他的心进行着不见血的凌迟, 他志高纵然无为, 也绝不能无情。置之死地而后生, 经历了心之劫难后, 便规矩、踏实地活着——娶妻生子, 努力学艺。谁曾想, 死地之后有繁花, 而繁花之后依然是死地。谁能够逃出生天。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二、《生死桥》的风格与解读

1. 第一奇:宿命因缘的譬喻

李碧华的小说的“第一奇”是或多或少都带着宿命因缘的譬喻, 《生死桥》的意味更加明显。丹丹、怀玉、志高, 三人的命一早就纠缠在一起, 一个生不如死, 一个死不如生, 一个先死后生, 十年前的雍和宫大庙前就注定了此生是何了局。在她笔下, 有种末世的颓唐和不顾一切的狂热, 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挣扎, 被时代的巨浪一卷, 在动荡的时局浮浮沉沉中, 只余下了凄厉和无望:一下子就开了, 一下子又都谢了。她的小说里饱含着欲望, 无论是因大都市诱惑而起的欲望, 还是因嫉妒而生的欲望, 抑或沉溺挣扎过后的渺茫, 自身的吞噬, 都落得个天地与内心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命里注定的, 终归无法强求, 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看似是传统鸳蝴小说的旧底色, 不过在宿命的大幕上描摹人性, 李碧华却洞见得彻骨清明。《生死桥》, 生死之间, 万物轮回, 在岁月的微笑中变动不拘, 在茫茫岁月中清晰彻骨。谁能想象到当初心比天高的怀玉最后成为了被遗弃的盲人, 寥寥余生, 谁能想象到牡丹花一样娇美的丹丹最后卑微瑟缩成老妇, 抱恨自尽, 谁又能想到机灵滑头的志高最后成为了角儿。

2. 第二奇:人性

人性在李碧华的笔下又是“第二奇”, 是用假丑恶和真善美相互衬托出的——这看起来格外独辟蹊径——使淤泥更浑浊而白莲更圣洁, 而这样的反差总是巨大的。一切真的、善的、美的, 在假的、丑的、恶的出现之际, 让人怀念得无以复加。这也许是促使她对于主角甚至配角在每一个细节上的心灵转折点总是颇多着墨的原因。“汪汪的眼睛, 蒙了一层雾, 眼底下有片黑影子”[4], 让“明明可见的罪孽似的印记”[5]愈发清晰, 不过十多个字, 却刻画出一个女人的无助挣扎;初春的室内春光旖旎, “室内的暖气竟让他悄悄地冒了点汗, 他又忍不住一瞥, 想不到这样地贪婪”[6], 初受诱惑识情欲的少年被撩拨的羞涩忐忑;牵挂像风筝线“一扯一抽, 她便奄奄一息”[7], 痴心的少女牵挂着她心里的少年, 殊不知这一追随就是深渊。一词一句, 寥寥几语, 辗转反侧间表达的都是内心戏。在铺陈过浪漫激越、凄艳妖娆的色调后, 又在社会的、历史的、美学的、甚至哲学意蕴的大背景下, 欲缠情, 情生欲, 端的是瑰奇诡异, 别出心裁。而所谓“奇情”, 则举手投足眉眼脸色都是奇, 衬得情因奇而难忘动人。

3. 第三奇:穿越时空

从童年写到韶华盛极, 再写到急景凋年, 从北京天桥景况敷衍至上海夜灯繁华, 李碧华耐下性子慢慢道来。可以一词一句带过指出与细细描摹之处, 参差相间, 浓处淡笔, 淡处浓墨, 浓浓淡淡之间, 情仇打底, 前世今生轮流上台。当然不是工笔画作, 亦非印象色块, 更像是前拉斐尔画派中附着古中国精魂。

这便是李碧华小说的“第三奇”——在对于处理时间和空间时的跨越性上的把握, 恢弘大气, 弹指之间, 在咫尺间蕴藉天涯, 一夕之中吞吐着百年的宏阔。时间是人生故事的刻度, 清晰的刻度往往意味着把人同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李碧华在运笔时刻意地忽略时间, 不钟情于时间流程的描写, 任意的随时间飞逝, 将岁月铅华洗尽, 追忆似水流年。利用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来传达一种浓烈的怀旧气息, 几乎忽略故事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交替逆转, 甚至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交叠的意味, 仿佛是一场传奇的梦魇而不是宁静的花园。当你恍惚从书中醒来时才发现, 书中场景或许早已飞逝数十年, 读毕总有恍若隔代之感, 从而她的小说中也萦绕了一种神秘虚幻、飘渺迷茫的气息。

有人说, 舞台交错人生, 生活重叠戏剧, 这是李碧华小说的特色。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 离不开作者的经验积累、情感及生活经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也一定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酝酿和迸发。一如李碧华在写小说中写人生, 这是智者洞察人生的领悟, 也是走过沧桑的女人回首人生的淡然, 是她作品中的奇中至奇。我以为, 她写这些故事是因为心中有大悲凉, 想必各样的变卦反扑、炎凉世态都见过了, 所以“演变成一个’预先悲哀’的人”了——之所以肢解美满如花是因为懂得, 而太“懂得”就会内心茫茫而孤独。

我站在桥头, 再望浓雾渐薄, 茫茫间忽见华灯绿树, 芸芸众生, 霓灯炫影, 影绰妩媚。已被蹭得光滑的狮头扶手蓦地踩上白肚黑翅的杜鹃, 嘶声啼叫——

不如归去。

摘要:《生死桥》故事说得很简单, 不过是三个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恨纠葛, 江湖儿女情窦初开, 痴心暗付却到头来得到的不是心里的那个人。《生死桥》生死之间, 万物轮回, 在岁月的微笑中变动不拘, 在茫茫的岁月中清晰彻骨。从童年写到韶华盛极, 再写到急景凋年, 从北京天桥景况敷衍至上海夜灯繁华, 李碧华耐下性子慢慢道来。

关键词:生死桥,宿命因缘,人性,时间和空间,舞台与生活

注释

1[1]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23页, 2013年。

2[2]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17页, 2013年。

3[3]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119页, 2013年。

4[4]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166页, 2013年。

5[5]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166页, 2013年。

6[6]李碧华:《生死桥》。新星出版社, 第112页, 2013年。

涅槃胡歌:穿越生死为爱归来 篇8

一年后,胡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永不气馁的信念回到了属于他的舞台。他坚强的笑容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喜怒哀乐?伤后的10个月里又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如日中天

险些被飞天横祸断送

2004年,一部取材于经典网络游戏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开拍。最初拿到《仙剑奇侠传》的剧本时,名不见经传的胡歌出演的是一个小角色,在整部剧中只有5集的戏份。一天,游戏版《仙剑》的原创者姚壮宪到剧组探班,看到胡歌后对他颇有好感。不久导演组就传出消息,“李逍遥”一角由胡歌取代。这次出演,让初涉演艺圈的胡歌迅速走红,逐步成长为极具潜力的新生代青春偶像,开始拥有大批粉丝。

随后,胡歌又接拍了《聊斋》、《天外飞仙》、《别爱我》、《601个电话》等几部影视剧,随着这些片子的热播,胡歌正式崛起,成为新生代偶像。

2006年8月,新版《射雕英雄传》在内蒙古正式开机。胡歌获得饰演男主角郭靖的机会。就在大家对新版《射雕英雄传》和胡歌版郭靖充满期待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却将胡歌从人生和事业的高峰重重地抛了下来。

2006年8月,因为一个新片子的宣传任务,胡歌和公司的同事一起从横店《射雕英雄传》剧组出发连夜赶回上海。胡歌和男同事互换着开车。胡歌先开,行至中途,被同事换下,他坐在副驾驶座上。女同事张冕让胡歌到后座上去休息一会儿,于是两人互换了座位。晚上10点50分左右,车辆行驶到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方向86公里处时,他们的现代旅行车与一辆厢式货车发生严重追尾,坐在前排副驾驶的女助手张冕经抢救无效于次日身亡。

尽管胡歌逃过一劫,不过伤势很重。他躺在救护车上时,试着用手去摸自己受伤的脸,但是很快就不敢再摸了,因为感觉像是摸在一堆剁烂的肉上。面对可能的毁容危险,胡歌其实并没有太多痛苦的感觉,只是感到很多无奈。他想到是不是自己会毁容,想到一旦毁容后自己将做什么,最后,他竟然变得坦然起来:即使毁容也只是毁了我的一张脸,不会毁了我的一生。我的脑袋还是很好的,还能够思维,还能够思想,还有那么多行业可以做。

胡歌脸部受伤较严重的部位是右脸,尤其是右眼部位。右边颈部也被深深割破,伤口大约有7厘米长,医生缝针的时候都看得到动脉,身上也有多处受伤。

事发后,第一次抢救手术进行了6个多小时,胡歌大多数时候处于昏迷中。此后的4天内,胡歌还接受了两次全身麻醉的手术,脸上、颈部一共缝了100多针。

9月1日,伤口开始逐步拆线,很多人都十分担心胡歌的心理是不是承受得住,其实胡歌自己也曾很害怕自己会瞎,因为车祸后伤口一直在流血,而且在出事后的前几天,看东西视线非常模糊。胡歌躺在病床上想了很多:瞎了还怎么演郭靖呢?我还可以演什么角色?后来,看到蔡艺侬整天忧心忡忡地为他担心,善良的胡歌还开玩笑跟她说:“没事,瞎了我就去演梅超风和柯镇恶嘛。”幸运的是,经过10多天的治疗,他的视力已恢复至1.0 ,胡歌更加看开了,心想,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眼睛没瞎就是奇迹,其他的就听天由命,所以心态也好多了。

几度沉浮

身心煎熬面临两难抉择

胡歌开始乐观地面对这一切,每天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士,并且每天写日记记录下车祸后的事情,准备事后出版成书。然而,就在胡歌感觉自己快要走出阴霾的时候,借用经纪人蔡艺侬的手机时无意中看到了里面的一条短讯,才得知助理去世的消息。这个噩耗再次将胡歌推向绝望的谷底。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将自己关在洗手间里,任凭谁敲门都不开。

胡歌出院后,公司帮他在香港找了个酒店式公寓。胡歌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疤痕治疗,每天要戴12小时压力面具。面具像一个硕大的头盔,要把耳朵压得紧紧的,把植皮那块压住,使它变松、变柔软,而且要很贴,不能一大块突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时痛到睡不着觉、吃不下东西,可胡歌还是每天坚持戴满12个小时。

处在漫长恢复期的胡歌有段时间每天起床对着镜子,看到的都是几乎没有变化的脸,渐渐感到绝望和无奈。其实胡歌一直很担心的是《射雕》剧组。看到自己的恢复遥遥无期,他很多次地提到放弃。一次又跟蔡艺侬提到此事时,胡歌说道:“你不要等我了,还是找个人换下我算了,否则公司的损失会很大的……”这次蔡艺侬没有像以前那样细声细气地劝他,而是用了激将法,她佯装生气地对胡歌说:“换什么人,换人干脆就不要拍了!”胡歌就沉默了。

后来,他托人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学习剪辑等技术。上大学时就对幕后工作十分感兴趣的他,正好借此机会亲自尝试一下。每天都自己拍摄或者找一些片子,然后安静地在电脑前坐上一整天,自己摸索。他还开玩笑地对蔡艺侬说,如果自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就去做幕后。

在这期间,胡歌的好朋友也不断前来看望他。谢娜第一次去看他时,看到他还缠着绷带坐在窗前,虽然逆着光,但是还是依稀看到他脸上的伤痕。平时一副嘻哈嘴脸的谢娜,刚说了两句话就钻进了洗手间。其实胡歌知道,娜娜是为了不让自己看到她难过的样子,几分钟后,娜娜带着粉红色的眼睛出来继续跟胡歌开玩笑,那一刻,胡歌心里难受极了。但是看到所有的好朋友都在极力帮自己营造出开心宽松的氛围,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让身边的人担心?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心呢?师姐薛佳凝來看他时,带来了上戏几乎所有同班同学的签名祝福,看到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经过无数人传递留言后,变得厚出了许多的样子,胡歌感动得差点掉下眼泪。但是他拼命告诉自己,同学们一定不愿看到自己掉眼泪的样子,即使这是幸福的眼泪。薛佳凝走后,胡歌花了两天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所有人的留言,那些熟悉的名字牵动出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下出现在现实,一下又出现在梦中。还有一件事,胡歌是事后才知道的,那就是薛佳凝本身信佛,为了祈祷胡歌早日康复,一直坚持吃素,希望此举能感动上苍。

在他的官方论坛“古月哥欠”、在新浪博客、在百度贴吧,所有有关胡歌的地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歌迷前来留言,为他祈福。胡歌打开网页,看到的是满篇满篇祝福的话语。尽管很多时候留言多到实在无法看完,蔡艺侬也劝他,眼睛要多休息,看不完的就不要看了,但是胡歌倔强地说,我无法一一回复粉丝的留言已经很愧疚了,就一定要看完,一定要收到他们所有的祝福。

勇渡难关

历尽磨难全面复出

身上的伤很快就恢复了,决定复出的胡歌开始全面康复锻炼。喉咙的伤给他的发声带来了很大影响,唱歌已经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了。因此,胡歌专门到学校拜一名声乐老师重新学习声乐。每天他还坚持喝一种很苦的药茶,帮助嗓子恢复。

除此之外,《南都周刊》通过经纪公司找到胡歌,希望他开辟一个专栏。想到自己正好也有出书的想法,一直在记日记,不如就发表出去,让更多喜欢自己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也让大家先睹为快,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按说,明星专栏对语言的要求都不会太高,更不会打回修改。但是从小作文水平就不错的胡歌每次把稿件发给编辑之后,总会谦虚地向编辑询问是否有写得不到位的地方,自己再做修改。他总是希望自己在所有人面前表现的都是最完美最优秀的一面。每次编辑都说不需要修改,于是胡歌就在交稿之前先阅读好几遍,然后自己修改、润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看到的胡歌专栏里的文字都是经过胡歌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他也坚定了要出书的信心,将自己发表的和未曾发表的文字整理出来,连名字都起好了,叫《幸福的拾荒者》。他还决定,将所有版税收入全部捐献出去,希望能够盖一座希望小学,就以张冕的名字命名。

而更让胡歌感动的是,《射雕英雄传》剧组也随后明确表示,不会更换男主角,而是全剧组停工,耐心地等他痊愈,重返剧组。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胡歌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创造奇迹。

其实胡歌受伤期间,剧组与金庸的版权就已经到期了。剧组和胡歌的公司一直担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胡歌自己知道后也一直有很大压力,怕公司要赔很多违约金。就在大家都在担心的时候,金庸知道了这件事,在和剧组的洽谈中主动表示虽然合同已经到期,拍摄还没有完成,版权还是会给2006版射雕剧组,并且是免费延长。金庸还亲笔给胡歌题字:“胡歌先生:渡过难关,将有大成。继续努力,终成大器。”收到金庸老先生的親笔题字,胡歌激动得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经过几个月高强度训练及各方面的准备,2007年2月,胡歌的经纪公司宣布胡歌将于3月正式复出,《射雕英雄传》的拍摄也将同期正式复工。就在一切都做好准备,所有胡歌的粉丝都在期待偶像将以什么样的新造型出现的时候,胡歌的伤情突然出现恶化。2月21日,胡歌的右眼下眼睑出现浮肿,并开始压迫眼睛。发生这一状况后,胡歌被紧急送往当时在香港手术的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在进行检查后发现,是眼睑下出现化脓的过敏反应,还需要进行一次手术,至少一个多月才能恢复。

所幸的是,经过20天的治疗,胡歌的恢复状况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可以回到上海家中休息了。半个多月后,再次宣布《射雕》复工的消息时,又因为其他主要演员的档期无法协调,只得再次推迟。

2007年6月22日,因车祸休息近一年的胡歌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盛大的复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用了简单的五个字“胡歌回来了”作为主题,在所有人的期待下,胡歌身穿黑西装、白衬衫,手术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经纪公司和胡歌的官方网站“古月哥欠”特意为胡歌安排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由50位歌迷自组的合唱团在台上为胡歌献唱了一首由歌迷自行创作的“胡椒粉”之歌《温暖天堂》,场面温馨感人。

复出后,胡歌为《射雕》的复拍做了大量准备,集训内容主要是练武。他重新学习降龙十八掌,还有骑马、射箭等基本功。为了找到去年拍戏的感觉,胡歌还要复习去年拍摄的全部戏份。 《射雕英雄传》也在停机整整1年后,于2007年8月31日11点在横店开机复拍。

以**为话题的作文 篇9

刚补完英语课回来,已是9点半了。外面的天空黑压压的,看不清什么,我索性也不去看那浑浊的天空。手里的袋子越来越重,脚步也满了下来。车水马龙与我擦肩而过,我却什么也没留意到,路边闪耀的灯光,也变成了过眼烟云。刚看过的人物,下一秒统统在我的脑海中被清干净。每天都这样奔波,有意思吗?望着灰沉沉的天空,我不敢问出声。

终于到了家里,挨过了越听越心烦的鸣笛。我看着电视上的一层灰,出神了。好久没碰电视了吧!和电脑的过分亲密使我几乎忘记了暑假每天晚上在电影频道等电影的生活。

我对自己说:那么,今晚,再过一回这样的生活吧!

刚调到电影频道,妈妈的`叫声就接踵而至:吕宝怡,你在干什么?

我无力地回答:看电影啊。

你也不看看几点了!

不用看钟,我就能准确的报出时间:10点了。

10点你还看电视?妈妈的怒火更旺了。

我只是想看个电视而已,有必要这么激动吗?我为自己辩解:明天不上课!

和着洗衣声,妈妈的叫骂声传来:是明天是不上课。可是以前你是小学生,星期六看晚一点没事,现在你是初中生了。这样的生活不允许出现!

我用有些颤的声音弱弱地回了一句:只看一天也不行吗?

妈妈的话像她的菜刀那样干净利索:不行,有了第一天就会有第二天,将来放寒假你就更能看电视了。

妈妈的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我选择的是服从。我乖乖地关掉电视。刚刚被我用手指擦出的印子很扎眼。我扭过头去不忍看它。

妈妈获得胜利。规矩变了,有人和我说过,和我商量过吗?这些所谓的规矩我看并不是规矩,根本就是我生活的规则!我就要变成一台只知道服从的机器吗?从妈妈近似撒泼的责骂声中,我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 篇10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1

自信,一个多么美好的词,他是一个人的名片,一个自信的人,一个阳光的人,当他绽放出他那自信的微笑时,你的心一定会有所触动。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一群同伴一起去玩,不知谁提议了一声:“我们玩拔河吧!”大家都纷纷赞同,于是,我们找了一条长绳子,在中间做了一个记号,在地上画了一条中心线,比赛就开始了。

一开始,我们这一队遥遥,马上就要胜利了,可这时他们那边突然发力,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向前了好几步,我们都用上了吃奶的劲,可由于力量的悬殊过大,已经快不行了,这时,好多人都放弃了,只剩下了我们四个人,而对方有六个人,他们马上就要胜出了,我心里悲哀的想,因为又有两个人走了。

我不由看向还在坚持的那个人,正好他也在看我,原来是我的铁哥们李雨亭,我对他露出了无奈的表情,可他却自信的一笑,那是怎样的笑啊!自信,阳光,快乐,如果不是有必胜的信心,又怎能有那样的一笑!在那笑里,我看到了他对胜利的信念和对朋友的信任!于是我咬咬牙,把绳子在腰上缠了好几圈,用尽全力,不让绳子移动分毫!在这样势均力敌时,一个微妙的变化产生了,在我们这边的绳子上多了一双手,又多了一双手,我们的同伴又回来了!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终于获胜了!事后,我问他,你当时为什么这么自信?他笑着说:“因为,我相信朋友!”

在困难面前,保持一颗自然心,相信朋友,相信伙伴,你一定能成功。

啊,那个自信的微笑,会让我受益终生。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2

笑容是支点,能力是杠杆,有这两样能撑起整个地球。——题记

微笑如一片甘霖,滋润了在经受着炎热的人;微笑如一阵春风,吹绿了你我的心田;微笑也如含苞待放的花,给人以美丽和壮观。生活需要微笑,更需要真实的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黏合剂,促进你我更亲近。

被称为日本“推销之神”的原一平,就是以他那和蔼可亲的微笑着称,虽然相貌平平,身材不高,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工作,他每天以微笑面对生活,不断努力,最终有很大的成就,他的微笑也被称之为“最自信的微笑”,由此可见,微笑对于我们自身的形象,交际关系有多大重要了。微笑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给我们勇气与动力。威尔科克斯曾说过“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这话说得好,确实,微笑很简单,但在逆境之中仍能微笑待人,这就是你的一项很好的长项了。

有一次在街上,不巧碰见了一个邋里邋遢的乞丐大叔,然而旁边的人没有避其而远之,我感到很奇怪,一个脏兮兮的乞丐,竟然不讨人嫌,这怎么可能呢,我仔细望向那大叔,想不到他对我微笑,那微笑很真诚,给人带来真切感,我一下就明白了原因了,大叔虽然是个乞丐,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卑,仍然微笑面对每个人,微笑面对生活,这种自信感,着实震撼我的心灵。许久,我也会其一个微笑。不做作,出于内心。

微笑是一种态度,也许我们不能时刻都保持着那种微笑,但至少在他人处于逆境之时可以给其一个微笑,帮助他人。我也希望自己能更加通过自己的微笑的态度,帮助到一些人。

今天你微笑了吗?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3

“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那原本热闹得像个集市的初2(4)班,刹那间,变得安静,仿佛一根针掉落都能听到。我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老师的到来。

“咯~~咯~~”老师穿着的高跟鞋顽皮的在地上敲打着,把我激动的心也带的扑通扑通带了起来。老师来了,她面带着微笑,坐进了教室,那微笑如同冬日里的阳光,散播在我的心田。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猜字谜,咳。咳。听好题目九十九打一个汉字。”老师话音刚落,我便迫不及待的从桌洞里抽出一张纸,脑袋里的小齿轮飞快的转动起来,一点一点的挖掘出答案来。

我用右手拿起我的铅笔,在纸上写下了题目后,又写了个九十九,等我拼了近半面时,我也没有找出一个我认识的“汉字”,心想:会不会老师出错题了?这是我望着老师,竟发现老师这微笑的看着我,顿时是我重拾自信。于是我又重新思考,便在纸上又写了数字99,我拼了近20多个字后,我看见了“日”字。我果断的举起了手,老师把我叫了起来,问我答案是什么?“是’日‘字”我回答道。老师摇了摇头,让我坐下想想那一步错了。于是,我开始回忆我到底哪步错了。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从老师的微笑中知道我离正确答案不远了。

回忆着,回忆着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上一节语文课老师强调的转换法。我停下了右手在奋笔疾书的笔,会想到了99离100差一个,那就是百少一是白。

为了以防万一,我反复思考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找不出问题了。我举起了右手,老师再一次微笑的叫起了我。我回答是“白“哦!为什么?”老师惊喜的问。我从容的回答道:“我是想到上次讲的转换法。一百减一是九十九,所以百减’一’就是白。”老师点了点头,面带的微笑显得更加灿烂。

微笑像冬日里的阳光,照在身上,暖在心里;微笑像初春的雨露,细腻的滋润着心;微笑像引路灯,指引成功的方向。微笑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赞美,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认真的态度。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4

微笑,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名词,但是它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人都需要它,它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笑是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微笑是一寸阳光,让遭遇挫折的人看到一盏心灯,给迷茫的人指明方向。生活需要微笑,可见,微笑是多么重要呀!

有的人因为是残疾人而自卑,他们觉得老天爷对他们不公,因此而认为世界并不美好,那些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微笑啊!如果你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可能他们的命运就会改变。

有许多人对微笑不屑一顾,于是,他们总是严肃地去面对生活,在此,我要送给他们一句话:”生活需要微笑!”当你失意与沮丧时,不妨笑一笑,你会顿时茅塞顿开;当你遇到困难一蹶不振时,笑一下,你就会觉得精神百倍;当你忧愁苦闷时,一个微笑,会驱散你心头的不快。笑给人以舒畅,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觉悟。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但是,海伦.凯勒总是笑着面对生活,她并不悲观,她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最终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当我考试失利,伤心难过,悲观失望的时候,一位朋友看出了我很悲伤,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拍拍我的肩,真诚地朝我笑笑。我明白,这不是嘲讽的笑,这也不是得意的笑,这是安慰我、鼓舞我的笑。我知道了朋友的用心,她希望我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失败,不要失落。于是,我擦干脸上的泪水,也回敬了她一个笑,这是感激的笑。朋友的笑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生活需要微笑,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微笑,这样,你就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美好!同学们,让我们微笑着去面对生活吧!

以微笑为话题的中考满分话题作文5

微笑是一丝阳光,暖暖的照耀着我们疲倦的灵魂。微笑是一片大海,慈祥的包容着我们烦恼的述说。微笑是一杯蜂蜜,甜甜的浇灌着我们梦想的幼苗。生活需要微笑。

在人生的路途中笑是必不可少的表情,不管是开怀大笑还是勾一勾唇角,哪都会使自己变得焕然一新,但微笑却可以使你更自信。

还记得那是个阴暗的雨天,我匆匆忙忙的回到家就看见母亲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我好奇地走过去问一下母亲“妈,你怎么?怎么还叹气啊”“唉~女儿,你。你的成绩出来了,不过没关系,你只要努力还是有机会的”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仿佛从天上狠狠的摔到地上,一片片的落了下来,看着这个昨天还温馨的家现在在我眼里都失去了色彩,都在嘲笑我一般,我失落的跑回了房中。

“喂!你这几天怎么了?怎么总是叹气啊!你以前的兴奋劲跑哪去了?”好友无意间的话语把我点醒。是呀,我以前在别人失败沮丧时总劝他们笑一笑不就过去了嘛,可现在我这个最爱笑的“笑神”怎么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愁眉苦脸的呢。这样的我还怎么去劝别人啊。不行,我不能就这么放弃。想到这,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我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每次在实行艰苦时总会自信的露出微笑来鼓励自己。好友们都说我整个人都变的闪闪发亮了。

这天,我看着同学们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手里的成绩单,我却自信的微笑着,因为我知道我的努力一定会换来可喜的成绩。结果不出我所料。下课后,我被同学们团团围住问我是怎么考来的,我微笑的告诉他们:当你们在遇到困难是用微笑去解,当你们信心收到质疑时,用微笑来增加你的信心。当你们没有人鼓励时,用微笑来鼓励自己。

微笑可以使你变得自信,微笑可以使你受到鼓励。微笑可以使你整个人焕然一新,生活需要微笑。

以生死为话题的作文 篇11

关键词:《生死边缘的沉思录》  后现代  创作手法  意义

后现代主义是特别复杂的一种文学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后现代文学开始兴起,以刘象愚教授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为例,其曾经对后现代文学主义的特点有这样的描述: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以语言为中心创作点,同时还十分注重实验和语言游戏。如果后现代主义者在语言中嬉戏时,就会感受到其无穷的乐趣和所存在的意义。在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下文简称《生死边缘沉思录》)当中,很多地方都显现出语言的反传统性。另外,语言的实验性也让其作品具有很浓烈的后现代气息,对多恩的《生死边缘的沉思录》进行研究分析,主要从语言实验性这一观点着手。

一  《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创作前提

从约翰·多恩研究在我国开始,很大一部分研究都是诗歌范围内的,而且主要是以中早期的文学作品为主,对其晚期作品的研究很少,其晚期作品的主要载体多为散文,因此其晚年作品的研究在国内基本是空的。很多读者都知道《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作者海明威的作品,鲜有人知道这本书原本是约翰·多恩的晚年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也称为《紧急时刻的祷告》。约翰·多恩是17世纪初英国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英国玄学诗派的创始人,其《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创作于1623年,那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上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瘟疫,多恩也深受其害,几乎丢失了生命。但是在病榻上凭着其坚强的意志,多恩完成了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生死边缘的沉思录》。当时的他虽然向上帝诉说意愿,但在当时的状况下,其话带有遗言的意思,表现了当时作者在生死关头最真实的生命意识。国内一些评论家将该作品看作是多恩的自传,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来描述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最真实的心灵挣扎和对人生命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深度思考。据该书献词的记录可知,多恩认为自己具有三个生日,前两个分别为自己出生的时间和自己进入到教会的时间,但对于第三个生日,他曾经这样描述:我自己已经是一位父亲了,而孩子就是目前所讲的这本书,他代表着我的生命,与我一起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换句话说,《生死边缘的沉思录》是一本和多恩生命相连的书,是多恩用自己生命来创造的“孩子”。

一些评论家都会认为《生死边缘的沉思录》是一部极具个人化的作品。Gosse曾经评论说:在多恩的全部作品中,我们都没法再找到他如此深刻的描述过程。除此之外,其最大意义在于本书所含的“我”,这不仅仅代表的是第一人称,而且还富有更为特殊意义的象征。《生死边缘的沉思录》的主人公虽然看做是人,但是这部作品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人类的探索,也可以说是神性与人性之间的联系。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病榻的诉说”,而且还是一种“内心的呼吁”,它既代表了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也表达了作者当时和死神抗争的生命过程。对待这样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翘楚,一位毁誉交织的伟人,一位在年代中几经沉浮的代表,对认清其自我意识和身份的意义有着极大的挑战,最终致使我们在选择其人生意义的阶段都很难找到准确的界定。

二  《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的后现代特点

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质疑的思想风格,它不仅对“真理”和“理性”进行解析和思考,还对“单一体系”和“宏大叙事”这类问题进行思索和质疑,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家都能感受到这种难以言喻的不确定性,多恩也不例外,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后现代风格的特点。在《生死边缘的沉思录》这部作品中,其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三方面,包括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语言的实验性。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多恩在与病魔斗争时徘徊在生死之间的不确定性,也有在非自然和自然之间徘徊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则主要体现在多恩的思维当中,其思维带着很强的随意性,整个作品都是作者有意在写什么,而是跟着本心走,在心的牵引下进行的创作。多恩的语言实验性并没有乔伊斯等一些当代作家那么精彩和精妙绝伦,但身处那个年代的他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后现代的鼻祖,因为其语言经常不按照常理出牌,而这主要体现他的“奇思妙喻”,这“奇思妙喻”主要以一种独特、费解、精妙的比喻方式或是更为奇特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来。(常耀信,2006)记录的一些阅读中,读者常常会发现一些文章到处充满着隐喻和象征,并且其中还会夹杂语言实验性这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后现代性特点。

在《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作品中,多恩使用了“奇思妙喻”这种创作手法,其主要特点便是反传统性。在这部作品中,到处都夹杂着对上帝的敬畏、谦卑、虔信等,针对一些宗教信徒来说,宗教情感有两种方式表达,一种是默默的放在内心,另一种则是经过较为热情激烈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但是在多恩的作品中并没有采用这些传统的情感表达方法,而是通过以一种渐进推理的方法来表达对上帝的忠诚和深深的爱意。其比喻的特点充满理性的火花,与传统的比喻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在一些章节的“思考”部分,多恩多次强调心脏在人体器官的关键性,但是他却是从人类社会层来对心进行叙述,他的表述蕴涵理性,令人耳目一新。

多恩在1623年冬天遭受疼痛的煎熬,急切地想要得到上帝对其的帮助和拯救,但是他并没有使用一些较为激烈、激情澎湃的词语来表达,而是通过一些平淡、理性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当时的情感。一些用心去阅读的读者可以从他这些平静、理性的比喻中明显体会到他对上帝的虔信和敬畏。简单的讲,多恩主要所表达的意思是“人生中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但是他却没有使用传统的方式来描述,而是应用反传统的手法了来进行描述:人容易将不幸看作是财主,而将幸福作为佃户。这样反传统的比喻手法,不仅表达了苦涩幽默的情感,还保留了理性,让人读起来非常惊叹。那时候的多恩已经处于人生的黑暗时刻,他每天都在和死神进行斗争,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他还是为后世留下这不朽的名句。这些文字既没有泣血的呼吁,也没有华丽的词句,只是一些具有理性的语言而已,但就是这些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伟大作家的内在情感。他可以将每个的痛苦和不幸看做是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將人类的苦难和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多恩凭着自己对上帝的敬畏和谦卑来战胜死亡,并且使得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在文章的第一十七章中,多恩对人的死亡和生命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美好的想法。多恩抛弃传统概念,在创作过程中,将人的生命看作是一位作者的作品,并且隶属于同一部书。多恩对死亡的描述充满着理性,没有夹杂一点感性情感,语言看似平淡,但是却能引发人最深刻的思考: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描述死亡的?他是如何做到这样平静的面对死亡?说到底,还是他对上帝的信仰,很多读者在品味多恩的作品时,真实体验到了信仰的力量。

17世纪,人类在很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发现新大陆,而这些发现也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多恩的想象力和创作的热情。以上这些便是他比喻手法充满反传统性原因。

在第一章的“沉思”中,多恩多使用一些自然科学的常识,将宇宙中可能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例如:“these earthquakes sudden shakings',”these lightning,sudden flashes',“these thunders sudden noises”,“these eclipses sudden fuscations 【i.e.Obfuscations】”,“these blazing stars sudden fiery exhalations”和“these rivers of blood sudden red waters.”。当作是夺取和摧残人生命的恶疾。在多恩的作品中,一些关于疾病和传统生命的理念已经完全改变,疾病不单单代表是肉体上的痛处,更多时候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运动个体,将宇宙和个体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比喻体现的不仅是疾病的可怕,更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多恩本人在面对疾病时内心的恐惧。

在文章第8章,多恩这样描述:“Let him be a world and himself will be the land andmisery the sea.his miserv,as the sea,swells above all thehills and reaches to the remotest parts of this earth man”,很明显,这时的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己所生存世界的真实情况,而这些知识的掌握得于新大陆的发现。在此处,多恩将痛苦看作是围绕大陆的海洋,而将人比作了当中的大陆。通过这个比喻,多恩将人类不幸的生活情况全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突出表达了人们因为肉体的疼痛而使得精神上而受到摧残的现象。病痛日渐严重,他的思考也越加深刻,多恩不是在对生活抱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文章的“祷告”部分,他这样写到:人虽然面临不幸,但是上帝会经常照顾人们,自己虽然感染了疾病,但是上帝仍然会表现他的仁慈。例如,在文章的结尾写到,多恩曾经在病痛时向上帝祷告,他表达的是对上帝的感激。多恩的作品也受到了天文学的影响,他有时候在文章中会使用一些中心、圆圈以及空间来描述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以及自己所领悟的玄学思想。在《生死边缘的沉思录》的第十章中,多恩就借用了圆规的意象,在文中他将上帝看作是圆规的圆心角,而一直围绕圆心角旋转的圆周角则是多恩本人。借用这样的比拟,多恩完美描述了他对上帝的忠诚和敬畏。此外,多恩给圆圈赋予了最新的定义,圆圈不停地自我转动可以看作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同时也看作是终点。用圆圈来形容人的一生,自出生到死亡,然后到下一世的重生,体现了一个生命的完整性。在多恩看来,如果想要生命之圆完整,我们必须要有“上帝”这个圆心的支撑点,来保证圆心的运动。这同时也表示人们应该归属于上帝,我们需要对上帝忠诚这样的清洁药物来确保我们的灵魂干净。在此,我们能够感受到多恩“圆圈”的意象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意义,不只是在体现诗人的空间观,更多时候是在表达诗人的宗教观念。

三  结语

综上,多恩在这篇散文的创作过程中,将自己一些强烈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度思考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使用“奇思妙喻”这样独特的方式和语言这样反传统性来使读者信服。这样反传统性不仅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系,也和作者本身的想象力有關,正是以上这些原因使得多恩的视野更加宽阔。与此同时,多恩通过想象,为自己的作品加入一些后现代性气息,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无法言语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陈协霞:《〈生死边缘沉思录〉的玄学阐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2] 张缨:《约翰·多恩散文中自我意识的内在性——以〈生死边缘沉思录〉为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 王琳琳:《〈丧钟为谁而鸣〉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4] 张睿:《从“理智与情感的融合”看约翰·多恩诗歌的特色与意义》,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上一篇:考研八大“坑爹”专业盘点:电气自动化下一篇:细节决定成败——宝马4S店喷漆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