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精选8篇)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篇1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文章介绍了位于内蒙古北方重工厂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法.
作 者:刘富强 作者单位: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30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16) 分类号:U445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 配合比 养护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篇2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除了必须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 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 并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 减小其内外差。温度应力的大小涉及结构的截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含钢量、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的特性等多种因素。所以必须采用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2.1 原材料要求
2.1.1 水泥:
在满足强度要求和耐久性的前提下, 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 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1.2 粗骨料:
碎石和卵石均可, 应采取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2.1.3 细骨料:
选用粗砂或中砂, 含泥量应≤3%, 其粗细率以2.6-2.8为宜。
2.1.4 粉煤灰:
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烧失量<15%, SO3<3%, SiO2>40%, 并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2.1.5 外加剂:
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 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2.2 施工准备
2.2.1 配合比设计:
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经过实验合格, 由实验室出具配合比。水灰比宜为0.4-0.6, 砂率应控制在0.33-0.37, 坍落度为10-14cm。
2.2.2 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 还应根据其施工特殊性, 做好附属材料和附属设备的准备工作, 如:冰水箱、水泵、测温设备等。
2.3 混凝土的浇筑
2.3.1每段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 分层推进。浇筑时沿宽度方向后退浇筑, 为不形成施工冷缝考虑尽量4h内浇筑完一推进层。
2.3.2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踏步式的斜面分层浇筑, 循环推进, 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 一次浇筑到顶的浇筑方法。浇筑时, 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上一层混凝土, 不使上下层之间产生施工缝, 以保持良好接槎,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2.3.3 当表面泌水消去后, 用木抹子压一道, 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
2.3.4 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蓄水养护法进行养护,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搓面两遍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布, 将混凝土表面盖严, 用砖砌成浅水池, 然后放入30cm左右深的水。混凝土的养护要求专人负责, 养护时间7d左右。
所需保温材料厚度验算 (m厚基础) :
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计算
式中T--在龄期混凝土绝热温升, ℃;
Th--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 ℃;
m--随水泥品种, 比表面及浇筑温度而异, 查表得0.384;
l--混凝土的龄期 (d) , 取3d;
e--常数为2.718。
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kJ/kg, 取461kJ/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约380kg;
C--混凝土的比热, 计算时取0.97kJ/kg.k;
P--混凝土的密度, 取2400kg/m3。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计算
Tj--混凝土浇筑温度, ℃;
T'--龄期时混凝土绝热温升;
ξ--不同的浇筑块厚度, 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
当混凝土浇筑厚度为2.3m时, ξ=0.68, 由此可得:
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q--龄期时, 大气的平均温度;
H--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
h--混凝土实际厚数为2300mm;
h′--混凝土的虚厚度h′=k;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取2.33W/m·k;
K--计算折减系数, 取0.666;
β--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W/m2·k) , β=∑11;
δi--保温材料的厚度;
λi--各种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k) 查表得水的导数0.58;
βq--空气层传热系数, 取23W/m2·k;
ΔT--龄期?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为:
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为:
故采取蓄水深度为30cm的蓄水养护法可以保证混凝土底板的质量。
3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3.1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特征。大体积混凝土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 产生裂纹的原因多是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 因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当混凝土结构产生变形时, 在结构内部、结构与结构之间都会受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这种现象称为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 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 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2大体积混凝土出现的裂缝, 按其深度一般可分为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两种。
3.2.1表面裂缝: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散热条件不同, 温度外低内高, 形成了温度梯度,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表面抗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3.2.2贯穿裂缝:贯穿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 混凝土逐渐降温, 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化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 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产生的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以可能产生贯通整个截面裂缝。
3.3从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3.3.1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在确保混凝土后期强度可靠增长的条件下, 采用60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代替28d龄期强度控制温升速度, 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3.3.2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 所以当混凝土内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始裂缝时, 此时钢筋的应力很小, 不能起到利用钢筋来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的目的。因此, 应加设分布钢筋, 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较好。分布钢筋为φ6@150, 沿断面变化布置。
3.3.3在基层上做一层PVC卷材防水, 起到滑动层作用, 这样可以减少地基对基础的阻力系数, 从而大大削减温度应力,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起到很好的作用。
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圭的特点, 施工要求进行了阐述。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7U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053-02
1前言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3的大体量混凝土。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丁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汁超过25℃)、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易产生裂缝等特点,其如在施丁过程中,未合理选择施丁材料、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丁等,均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严重时甚至影响到整个结构丁程的施工质量。为此,本文将主要谈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丁技术。
2施工准备阶段
2.1施工材料的选择
2.1.1 水泥的选择
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中、低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且施丁所用水泥其3 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 kJ/kg,7 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 kJ/kg;外部混凝土,除要有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1.2骨料的选择
在选择粗骨料时,可根据施丁条件,尽量选用结构致密、粒径较大、质量优良、有足够强度、级配良好的石子(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得超过1%,这样既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 在选择细骨料时。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得超过3%,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
2.1.3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
掺加适量粉煤灰,不仅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还可减少水泥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通常,在混凝土丁程中,应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且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掺加适量的减水剂可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且能提高水泥水化率,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可降低水化热,同时可明显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2.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其应满足以下要求:选用水化热低的32.5 MP8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40 kg/m3;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 kg/m3;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 h;拌和物泌水量宜小于10 L/m3;拌和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2.3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2.3.1计量
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2.3.2 拌制
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时间,驻站丁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
2.3.3运输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 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 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 s;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超过奶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时,不得浇筑人模。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3.1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一次浇注的混凝土不可过高、过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 mm~500mm,保证混凝土溫度均匀上升;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出现裂缝;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3.2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减小混凝土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
在振捣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一般情况下,震动器在每一插点的振动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上表面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 mm左右为宜;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 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3.3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由于骨料和水泥浆下沉,水分上升,混凝土表面析出水分产生泌水。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应及时将水泥浆和泌水排到一端或两端,或是采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及抗裂性能,减少表面裂缝。
3.4表面处理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 h~8 h,初步按标高用木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水抹子搓1遍~4遍,待混凝土收水后再一次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
4 混凝土温度控制、监测与养护
4.1混凝土温度控制、监测
混凝土温度监测就是在混凝土中埋入一定量的测温仪器,测量混凝土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过程,检验不问时期的温度特性,以检查混凝土块体温度是否满足温控标准。其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每隔4 h测量一次原材料温度,每隔2 h测量一次出罐温度和人模温度,控制其人模温度不超过16℃。
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可在混凝土中预埋测温管至基础底部和中部,分别监测记录混凝土底、中、面部温度,用水银温度计测温。上下层温差控制在15℃~20℃之内。当内外温差大于25℃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果混凝土体积大而表面积较小时,宜在内部预埋管道,通过循环水来散发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夏季施工时,应采取冰水或冷水拌制混凝土,以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冬季施工时,应采取草苫覆盖或采用双覆塑苯板覆盖,以减少表面热量的散发;如果采用砖胎模,在混凝土浇筑前,胎模采用素土虚填,既可起到保温作用,又可抵消来自混凝土对砖胎模产生的侧压力,不致胀模。
在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时,可根据各测点的温度,及时绘制出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曲线,当温控措施效果不佳。达不到温控标准时,可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其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其养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要求覆盖严密。以防止混凝土暴露。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和抵抗受太阳辐射与刮风时温度骤变。并保持内外温差的稳定;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
(2)在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
(3)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4)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要特别注意盖严,避免出现“冷桥”现象。
(5)混凝土浇筑完成12 h内,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 h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
(6)保温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小于20℃时方可全部拆除。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篇4
二、施工准备
1、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和操作工进行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
2、拟选择质量稳定、服务信誉好的大型商品砼搅拌站,由总包单位与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协调;统一提供配合比,对各个搅拌站使用的水泥、砂、石、混凝土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实行指定的品牌及产地,统一配制。
3、现场设置好两台地泵,1台备用,水平及竖向泵送管安装到位,泵送管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钢筋经监理单位隐蔽验收、并签署混凝土浇筑令后开始浇筑。
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场内闲杂车辆及人员,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人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浇筑场内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等。
8、覆盖混凝土所需的塑料膜及草带等所需材料应提前进场,并保证足够的数量。
三、施工方法
1、底板浇筑方法采用斜面分层法,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浇筑时,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2、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
3、浇筑时,保证泵管出口设置4--5个振捣棒。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为宜,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密实。
4、混凝土在泵送前,必须先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以防止随后泵送的混凝土在管道内阻塞。
5、水处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要派专人用污水泵随时将积水抽出。
6、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浇筑后约2―3小时左右进行,初步按标高 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筒碾压数遍,用木模抹压,待混凝土收水后,再二次用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洒水,用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带养护。
四、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测温
1)测温意义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面积大、最厚处度厚达1.4m、强度等级为C30,内部水泥水化热高且又不容易散失,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变大温度应力也相应变大,如不加以控制必然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因此,通过测温工作了解到大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对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重要的意义。
2)测温管理制度
必须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各管理层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孔位(不得少于三孔)掌握测温记录值,绘制该孔位的中部温度和上部温度变化曲线。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用测温探杆测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入模1MP时后,开始对预埋的测温探头进行测试读数。测温要求如下:
1――2天 每2小时测温一次
3――7天 每4小时测温一次
测试结果按不同浇筑区填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5:00将测试结果交技术人员签阅。
采用2层薄膜,中层麻袋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进行浇水盖塑料薄膜或草袋养护。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5℃,温度陡降不得超过10℃。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3)测温点的布置
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工程中底板混凝土测温孔,平面按150m2/孔的原则布置,转角、截面变化较大处需布置测温点。
4)测温注意事项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的红色油漆线标高是否正确,并将钢筋顶部测温线插头用塑料包严,防止插头被污染。
使用探头测温时,应将探头插入被测物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头擦试干净。
五、大体积混凝土热功计算
本工程底板采用砼的强度等级为C30。从本工程工期来看,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日期大约在7月,天气平均温度约29℃,砼出罐温度及入模温度预计大于20℃。
砼内部绝热温升:根据底板C30P6抗渗砼配合比设计经验,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约为370Kg(取我司泵送砼配合比用量,42.5级水泥),砼比热C=0.97(J/KgK),砼密实度2400Kg/m3 ,525#水泥每千克水化热Q=461KJ/Kg,根据资料表明,砼最大绝热温升一般在浇筑后三天左右达到峰值。
WQ
Tτ =──(1-e-mt ) 取t=3 查表得:1-e-mt =0.688
cP
Tτ =370×461×0.688/(0.97×2400)=50.41℃
砼浇筑三天后内部最高温度:
Tmax =T r+Tτ ζ
Tr =20℃ Tτ =50.41℃
底板厚度按1500计算
查表得ζ=0.425
Tmax =20+50.41×0.425=41.42℃
砼表面温度:
浇筑后用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帘,4cm厚度
4
T表 =T气 +── h′(H-h′)△T(t)
H2
λ
h′=K─
β
1 1
β=───────=───────=8.70
δ1 1 0.01
∑──+── ──+0.0435
λ1 βq 0.14
h′=0.666×2.33÷8.70=0.178m
砼计算厚度:H=2.2+0.178×2=2.556m
△T(t) =Tmax -T气 =41.42-20=21.42℃
4
T表 =20+───×0.178×(2.556-0.178)×41.42=28.17℃
2.5562
计算值判断:
为防止大体积砼承台板产生温差裂缝,应尽量降低砼内部绝热温升与砼表面的温差。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大体积砼水化热引起的砼内、外部最大温差不宜超过25℃。
根据以上计算,本工程承台大体积砼在浇筑三天以后内部最高温度可达41.42℃,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草袋,其表面温度可达到28.17℃;
大体积砼内外温差为:41.42-28.17=23.34<25℃
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为:28.27-20=8.17<25℃
大体积砼温差均小于25℃, 满足承台大体积砼的抗温度裂缝要求
六、混凝土强度试验
1、混凝土试块留置原则
因底板施工为大体积混凝土,且24小时连续浇筑,混凝土强度试块留置原则按每200m3取一组,均以28天标养试块强度为依据。
2、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配合比设计
选用425#抗硫硅酸盐水泥,用量控制在330-350kg/m3以内。
粗骨料选用碎石,最大颗粒不大于30mm,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4,含泥量在2%以内。
2)添加剂
考虑掺加优质磨细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温升。
使用高效缓凝剂,延长初凝时间,延缓水泥水化,降低放热峰值,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出现过高温度。采用加纤维砼,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
3)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cm,误差在±2cm以内。
七、大体积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大体积砼浇筑完毕,只是大体积砼施工的初步成功,如何防止浇筑后的砼在养护期间发生裂缝,尤其是深层裂缝,是大体积砼施工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1、板裂缝有两种:
一种是在板上表面出现,分布不规则,成龟裂形式;还有在板钢筋上方,沿钢筋方向裂缝;形成原因:
①、塑性及干缩引起裂缝;配合比不当,到现场的砼坍落度达20Cm,砼坍落度大加快失水;由于砼坍落度大,砼在振捣时表面积聚大量浮浆,施工人员未清除,致使砼成型后表面强度不够;楼板较厚,振捣不实造成沉降裂缝;一次浇筑面积较大;浇筑速度较快,收面过早;局部保护层过薄;养护不到位。
②、一种裂缝为贯通裂缝,形成原因是:砼在未达到预定强度前过早受载,且施工荷载较大;保温不好,造成砼收缩和温度裂缝。
2、控制措施:
⑴、严禁出现板贯通缝,在砼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上人施工。严禁在板上大量集中堆载,规定堆不超过2KN/M2。
⑵、调整砼配合比,砂率控制在41%,泵送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
⑶、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无气泡为止(梁采用振捣棒),若出现局部过振须将表面浮浆刮去。
⑷、合理选择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温度,施工中缺乏低热水泥使用较高强度等级普通水泥,水化温度高。为此使用大粒径粗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和 含泥量,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等,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温升。
⑸、严格控制板钢筋不超高,在浇筑砼时为保证板厚,除拉线控制外,采用同板厚尺寸的“十”字撑点插点控制。砼的浇筑时间,风大的天气不浇筑,气温高的时段不浇筑。
⑹、采用蓄热法养护,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具体按计算及测温结果随时调整。在砼浇筑后的1~3天,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 砼是处在升温阶段。因此如施工期间气温较高, 则可适当推迟覆盖时间。因为过早的保温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只会提高砼内部的最高温度,增加地基对基础的约束力,对防止深层裂缝不利。所以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在开始可仅采用适当覆盖遮阳,浇水润湿,以免发生龟裂。如砼浇筑时气温较低,则必须及时覆盖养护。
⑺、根据砼测温信息以及天气气温变化情况调整养护条件。气温较高时,在白天,可减少覆盖厚度,甚至短时间掀开草袋。当到晚上,要及时覆盖好草袋。为尽快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因此必须认真协调好养护与后续工序施工的关系。我们的做法是:上部放线工作抢在保温养护之前完成,即利用开始砼处于升温阶段的有利时机,迅速完成放线工作;在当砼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时即开始后续工序的施工,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求的施工中,做到材料轻拿轻放,不随意掀开保护草袋与塑料薄膜,对于必须掀开的地方,做到掀开一块,施工一块,再覆盖一块,尽量缩短翻开的时间;同时组织专门人员负责砼的养护工作,在施工中专门监督,发现未及时覆盖的及时予以覆盖。
3、安全措施
(1)、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检查基坑、边坡,堆放材料应离开坑边1米以上,基坑上下设梯子。
(2)、操纵振捣器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接电要安全可靠,并设专门保护性接地导线,避免跑电发生危险。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修理。
(3)、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软底鞋;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
(4)、现场机械设备及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以保证用电安全;夜间施工,装设足够的照明。
八、应急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停电、停水以及混凝土运输力量不足等其他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
1、如有停电,我方已准备一台350kw的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保证施工照明和振捣工作。
2、我方将准备好一辆水车并已加满水在工地准备待用,如有停水情况出现马上启动,保证施工用水。同时已和甲方协商以准备好第二条供水管道。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篇5
浅谈温度对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本文以温度对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叙述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作 者:项彦东 陶治法 作者单位:项彦东(山东省菏泽市公路管理局)陶治法(江苏省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10 “”(10) 分类号:U4 关键词: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篇6
— 本帖被 bjzhj2008 从 【工业与民用建筑】 移动到本区(2008-08-1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审核要点指南(云南省监理协会版本)
一、审核前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
(一)注意事项:
大体积砼最薄处大于1m,方量成千上万,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二)准备工作:
图纸、方案、规范、现场调查。
要求监理工程师平时积累一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基本知识。
二、审核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普通混凝土配制技术规程DBJ53-2-200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PKPM
三、审核要点指南
(一)重点审核内容
1、方案的核心施工方法审核:
方案的核心施工方法是指主要项目的主要施工方法,简称为核心方法,如果核心方法不对头,后果十分混乱,此方案所有内容将变得毫无价值,必须返工重做,不必再审。下面介绍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施工方法的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已有相关规范和成熟的施工方法,本文只分析与大体积砼相关部分。
混凝土验收规范GB50204对大体积砼的规定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所以,大体积砼的主要施工方法应为控温施工法。凡是没有控温措施的方案可以视为不合格。
2、大体积砼前期控制规定:
鉴于混凝土验收规范GB50204对大体积砼无具体规定,云南省建设厅在„DBJ53-2-2003普通混凝土配制技术规程‟里增加了如下几条:
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a)水泥:宜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刚出厂温度较高的水泥不能用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
b).水:尽量使用温度较低的井水、河水、自来水等,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避免使用温度较高的水。
c)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缓凝剂、减水剂以及膨胀剂。e)掺合剂:大体积混凝土宜大量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对配合比的要求
a)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在保证设计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和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按合理采用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原则进行。
b)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温度及裂缝控制的要求,提出必要的砂、石和拌和用水的降温、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c)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体积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偏低些。
d)在满足施工性及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水泥用量应尽量低。e)应根据所用水泥计算混凝土的水化热及温升,并计算混凝土冷却后的体积收缩量,通过调整配合比控制在允许值内。
对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设计同意,可利用混凝土60天、90天的后期强度评定、工程交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3、温度控制计算:
已知条件:长城花苑地下室底板厚度1.4m,浇灌C35商品砼,采用42.5P•O水泥,用量mc=410kg/m3。实测砼入模温度T0=27℃,平均气温Th=18℃,比热C取0.92kJ/kg•K,密度ρ=2400kg/m3,水化热Q取375kJ/kg。先求最大绝热温度Th=mcQ/Cρ=410*375/0.92/2400=69.63℃ 考虑有散热时的温度Ts=T0+Tt•ζ。ζ=散热系数,见下表。
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块厚度的关系表,适于20-30温度天气施工选择
浇筑块厚度m 不同龄期(d)时的ζ值
不同龄期水化热温升与浇筑块厚度的关系表,适于20-30温度天气施工选择
浇筑块厚度m 不同龄期(d)时的ζ值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1 0.36 0.29 0.17 0.09 0.05 0.03 0.01
1.25 0.42 0.31 0.19 0.11 0.07 0.04 0.03
1.5 0.49 0.46 0.38 0.29 0.21 0.15 0.12 0.08 0.05 0.04 2.5 0.65 0.62 0.59 0.48 0.38 0.29 0.23 0.19 0.16 0.15 3 0.68 0.67 0.63 0.57 0.45 0.36 0.3 0.25 0.21 0.19 4 0.74 0.73 0.72 0.65 0.55 0.46 0.37 0.3 0.25 0.24
根据实际,3天的温度最高,只需计算到3天就能得到最高温度。查表3天ζ=0.49,得3天混凝土温度Ts=T0+Tt•ζ=27+69.1*0.49=61.12℃
收缩变形公式εy(t)=εy0(1-ebt)*M1*M2*M3*M4*M5*M6*M7*M8*M9*M10 当t=15天时,收缩较大,取系数b为0.01,取Mn如下,得变形
εy(15)=3.24*10-4(1-e-0.15)1*1*1*1.1*1.2*0.93*0.7*1.2*1*0.85=4.65*10-5 收缩当量温差计算公式:Ty(t)=εy(t)/a
a=线膨胀系数=10*10-6 15天收缩温差当量Ty(15)=(0.47*10-4)/(10*10-6)=4.65℃ 15天砼弹性模量E15=2.33E+04N/mm2 混凝土最大综合温差计算公式
△Tt=T0+0.667*T(t)+K1Ty(t)-Th。K1=安全系数1.2。15天△T15 =26+0.667*68.86+1.2*5.58-18=59.51℃ 收缩应力ζ=-E(t)a△T•S(t)R/(1-νc),νc=泊松比0.15 15天时砼的收缩应力ζ15=2.33*104*1*10-5*59.51*0.23*0.32)/(1-0.15)=1.200N/mm2 小于15天时砼的抗拉力ft=1.382 N/mm2 安全验收式Kζ15≤f15,(K=1.15),得1.15*1.2=1.380≤f15=1.382,合格 也可以用PKPM计算,速度较快,可作参考。
4、测温控温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浇筑温度及浇筑时的气温应进行监测,至少每2h应测一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期间应进行温度监测,同时应测环境温度,第一次测温时间宜在浇筑后12h进行。
测温点的布置应事先经过监理人员审查,测温点的布置必须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所有测温点均应编号,并绘制测温点布置图。
为了确保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封装。封装后将传感器用绝缘胶布绑扎到预定的测温点处的钢筋上。如相应测点处无钢筋,可另加钢筋。要避免传感器直接与钢筋接触,固定在横向钢筋下引出,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受到损伤。
测温制度:人工测温,在混凝土升温及保持阶段,一般2-3h应测温一次。在温度下降阶段,一般4-8h应测温一次,自动测温,其时间间隔根据仪器及需要定,但不得少于以上规定的次数。采用预留测温孔测温时,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得采取沿孔洞变动温度计高度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处的温度。孔中应注入5cm高的清水或油,玻璃或水银温度计末端应没入水中并保持至少3min,然后迅速抽出温度计,读数加上0.5-1摄氏度作为测定值。采用预埋传感器进行测温时,要保护好传感器及引出线。
人工温度计测温没有电子测温计快捷准确。测温工作应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数据应及时交技术负责人阅读。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有关人员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参数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摄氏度。
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设计值,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宜超过25摄氏度。
3)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措施:
降低骨料、拌和用水的温度,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炎夏搭棚遮阳。将骨料放在凉棚内2-3d后使用,可使骨料温度相对暴晒降低2-4摄氏度;成品骨料堆高6-8m,并保持足够的储备。通过底部和地垅取料可取得同样效果。
喷水雾进行骨料预冷,其效果也较好。但要有排水措施,使骨料含水量保持稳定。选定低温地下水或自来水,也可用冰水。水温控制在5-10摄氏度时,其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当夏季温度较高时,混凝土泵管上可覆盖草包等材料,并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应运输而造成得温度回升。
可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和夜间进行浇筑,以降低浇筑温度,减少温控费用。
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日间要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缩短混凝土的暴晒时间,减少暴露面积。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因吸收太阳能而造成的温度升高;夜间在不形成“冷缝”的前提下,尽可能延缓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以利于水化热的散发。4)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收水后,即可在外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纸或喷涂养护液等保温材料。塑料薄膜和浸湿的吸水性织物如麻袋、、帆布等配合使用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保住混凝土中的水分,而且能使混凝土表面水分均匀分布,避免由于水流淌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斑纹。
保温层铺设:可根据情况、部位采用草帘、麻袋、塑料薄膜、土、砂等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层的总厚度宜经过计算确定,并事先准备好。有些地方可以适当加厚。根据温度监测得结果,若混凝土内部升温较快,表面保温效果不好,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有可能超过控制值时,应及时增加保温层厚度。当昼夜温差较大或天气预报将有寒潮、暴雨袭击时,现场应准备足够的保温材料,并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及混凝土内温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保温层厚度。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20摄氏度时,即可逐层拆除保温层,一般1-2d拆除一层。但要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控制值。当混凝土内部与环境温度之差接近内部与表面温度控制值时,即可全部拆掉保温层。但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并备足保温材料,以防止寒潮、暴雨袭击。
(二)典型案例及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实例:昆明长城滇池花苑底板浇灌:
地上18层,地下室10000m2,底板尺寸42*25*1.4m。浇灌C35商品砼,采用42.5P•O水泥,用量mc=410kg/m3。入模温度T0=27℃,比热C取0.92kJ/kg•K,密度ρ=2400kg/m3,水化热Q取375kJ/kg。2天后实测温度61℃ 温差Tmax-Tb=61-40=21℃≥20℃,故需保温措施
设采用2层薄膜加草席保温,其导热系数λi=0.14W/m•K,不易透风,取K=1.5 厚度计算
δ=0.5hλi(Tb-Ta)*K/λ(Tmax-Tb)0.5*1.4*0.14(40-18)*1.5/2.3(61-40)=0.067=6.7cm 实际采用了双层薄膜和处理毛毡,厚度大大减少,同样达到效果。下面是实测温度图
电子测温仪 BBCRI-JDC-2 ;导线测温点10个,中部1个表面1个(砼下100mm)
对不起,此图没有传递成功
中心温度(上线)最高温度62.1℃(比计算值大1度),表面(砼表面下100)温度39.6℃,温差22.5℃,未超过规范25℃,合格。
经过28天观测,并无温度裂缝出现,(仅有少量水裂),拆除全部保温层(14天拆除1层)。
三、批复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方案报批程序:
项目经理主持,组织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并签字盖章。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初步审查后转回施工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上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或委托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转给施工项目部。
由施工项目部将方案(4份)附上报验单A2,报给项目监理部审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后,将方案报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盖章(重要工程要报监理所技术组审核)。
将签章齐全的方案一份给业主备案,二份转发给施工单位施工和归档。特别重要工程的方案还需报监理公司总监办和质量总监审批。如果方案有重要修改,必须按以上程序重新审批。
四、审核成果
(一)审核意见:
方案审核后,要有总评意见。至少要有如下几条:
1、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条文;
2、保温方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安全计算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措施是否能够保证质量要求;
5、人员组织及安全机构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6、进度计划是否满足总进度节点工期要求。
结论意见:是否同意按此方案施工(或不符合某条,或不能指导施工,整改后再报)。
(二)审核表格(略):
[ 此贴被汪国华1在2007-12-09 09:23重新编辑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篇7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 其横截面积要大于1m,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当中, 我们要通过一些措施来对大体积混凝提的内部结构与外界之间的温度差来进行适当的调节。因为混凝土的体积过大会使其内部水化反应生成的热量没有办法向外发散, 使得其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温度不相符, 这就会导致一些裂缝的产生。所以, 我们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控制以及调整。
在进行内外温度差控制的阶段我们要明确其中所表现出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要求严格。二是在实际的浇筑施工作业结束之后, 大体积混凝土会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总是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被使用, 其具有使用性能良好并造价低廉的优点, 所以被建筑业所广泛的应用。 但其易出现裂缝, 这会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所以, 有关企业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作业时要注意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有关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2.1施工准备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之前, 我们要进行相应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将准备工作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
2.1.1对于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准备。在准备材料这一方面, 我们应将其质量及规格放在首要位置上进行考虑。只有材料符合设计标准才能在之后的比例混合中起到极好的效果。而且我们还要对其表面进行平整及清洁工作, 以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的膨胀系数较小而且级配效果良好;
2.1.2对于施工所需要的器具这一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控制。 在施工中, 工具是辅助施工人员工作的重要部分。配套齐全并且没有安全问题的器具将会令工程的进度加快, 而且还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2.1.3施工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一部分。现在有些企业部门没有配备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 这使得工程中会出现一些漏洞进而对实际工程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只有提高施工人员团队综合能力水平, 对施工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改进, 才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2配合比及拌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将理论计算与试配相结合。进行试配时, 需根据设计强度要求, 全力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泥水热化。通过试验可知, 水泥用量应保持450kg/m为宜, 能能有效避免建筑裂缝现象。此外, 大体积混凝土的拌制需要掺入外加剂和粉煤灰等, 因该类物质必须确保精准投放用量, 应安排专人负责投放工作, 并将每槽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通常大体积混凝土可能会有上千甚至上万立方米, 所以进行混凝土拌制时, 应尽量实行集中拌制的方法,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商品混凝土。
2.3浇筑。混凝土浇筑通常包括全面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和分段分层浇筑几种方法。其中全面分层浇筑是指在第一层完成全面浇筑以后, 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 同时要确保第二层浇筑时第一层不能发生初凝, 接下来陆续进行逐层浇筑, 直至工程结束。而斜面分层浇筑对于结构厚度为其长度1/3时较为适用, 其斜面坡度应同时控制在1/3以内范围;分段分层浇筑是由底层开始进行浇筑, 当达到一定距离时, 再进行第二层浇筑, 同时依次向前进行其他各层的浇筑。要求完成全部浇筑后, 第一次的末端还未初凝, 可由第二段依次开始进行分层浇筑。
2.4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 我们不能认为整体工程就这样结束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对浇筑好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养护方法是保温法和保湿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因内外温度差过大而导致的裂缝问题。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比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大, 防止出现贯穿裂缝;保湿是为了解决混凝土表面脱水而引起的干缩裂缝问题, 促进水泥顺利水化, 同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6-18小时之内进行浇水覆盖, 避免因干缩产生裂痕现象。
2.5运输。当混凝土使用泵输送和浇筑的情况时, 应掺加适当的泵送剂。泵车使用前应做好调试工作, 确保正常运行再行供料, 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泵车操作工作, 并且人员必须全面服从指挥台的指挥, 同时根据前台要求控制好泵送速度的快慢标准。
3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当中, 其材料质量的优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质量。所以, 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我们要对其原材料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在人员进行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该对其规格及标准进行严格的筛查, 将符合建筑标准并且膨胀系数较小的材料列入到采购范围之内, 之后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抽样调查, 以确保其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2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首先, 对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表面温度及湿度必须要控制好。防止阳光直接晒到沙石, 当温度过高时需要对材料降温处理, 通常浇筑温度应不超过25摄氏度。同时混凝土表面应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减缓其收缩的速度。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蓄水养护和浇水养护。并且应结合天气情况, 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其次, 浇筑应本着“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 的原则进行, 避免高温浇筑时出现初凝现象;再次, 混凝土表面处理的作用是有效防止表皮龟裂现象和控制板面标高, 所以, 应在平板式震动器振实以后, 混凝土初凝以前, 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实, 泌水以后再使用水抹子进行搓平, 防止出现收缩裂缝。最后, 应建立电子测温系统, 采集混凝土浇筑以后内外部温度变化信息, 应用技术手段控制内外温差, 发现异常问题及时给予处理解决。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空间很广, 但其一旦出现裂缝问题, 就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 这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也因此,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当中有关人员应该严把质量关, 将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以保证裂缝问题不会发生。在此, 还要提升建筑人员的浇筑技术水平, 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新技术的引进, 以确保有关施工作业保质保量的开展。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已经被现在的建筑行业所普遍的应用, 尤其是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更是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正因如此,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也更加严格。当前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寻求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简单分析
参考文献
[1]刘亮.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9)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篇8
【关键词】裂缝;降温养护;浇筑方案
1. 前言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1.2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 ×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
1.3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
1.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 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 a·△T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1/ 0C)。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1.5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1)选用水化热低的32.5 MPa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40 Kg/ m3。
(2)大掺量I级粉煤灰(国外高达30 %)。掺量高达100 Kg/ m3 ,占水泥用量的29%,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矿渣水泥本身就掺有20%一70%活性或惰性掺合料,再在矿渣水泥中掺近30%的粉煤灰,而且要配制大坍落度的C40混凝土,非常少见。这个掺量巳接近GBJ 146- 9。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上限。
3. 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1)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2)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再浇上层,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虽然技术上可行,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动设备,是否采用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4. 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预先制定减缓降温速率的方案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4.1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这时的浇筑温度Tj = 31.4℃。为了降低Tj,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 d以上,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
可见,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至少每m3混凝土要加0℃冰40 Kg.无论如何,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都不能超过32℃。
5. 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5.1据公式(3)计算,混凝土中心最大温升达47.3℃,假如浇筑温度是30℃,混凝土中心温度将达77.3℃。如果环境平均温度Tq=(35 +23) /2=29℃。两者平均温差将有48.3℃,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解决办法是在混凝土开始降温时,在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使表层混凝土温度提高,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的目的。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
由此可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
经过计算,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
一种是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 cm厚的防水岩棉被。
5.2另一种是蓄水2cm~12cm养护,深度随当时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减。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减慢降温速度,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5.3实际施工中采用了第一种养护方案,养护效果很好。塑料薄膜很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潮湿,既保证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又使前3周的降温阶段不致出现干燥收缩,还保证了微膨胀剂充分发挥补偿收缩的作用。
5.4岩棉被的效果也恰到好处,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降温时,局部揭开岩棉被加快降温。下过几场大雨后,岩棉被被水浸透,导热系数增大,使混凝土浇筑后3周的降温速度始终较好地控制在1.3 0C/d~1.5 0C/ d范围之内。
6. 结语
(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效果理想。
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大掺量I级粉煤灰和低用量的矿渣32.5 MPa水泥相结合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提高了可泵性,从而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湿热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得很好,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微膨胀剂确实起到了补偿收缩作用。根据计算,自降温开始,混凝土表层就应该出现拉应力。可是在实测中,始终未测到拉应力。除混凝土松弛,养护阶段没发生干缩外,微膨胀剂功不可没。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浇筑同样重要。保湿是前提,控制降温速度是关键,监测是根据。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3-18-629endprint
【摘要】在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较大,这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测温养护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裂缝;降温养护;浇筑方案
1. 前言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1.2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 ×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
1.3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
1.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 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 a·△T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1/ 0C)。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1.5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1)选用水化热低的32.5 MPa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40 Kg/ m3。
(2)大掺量I级粉煤灰(国外高达30 %)。掺量高达100 Kg/ m3 ,占水泥用量的29%,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矿渣水泥本身就掺有20%一70%活性或惰性掺合料,再在矿渣水泥中掺近30%的粉煤灰,而且要配制大坍落度的C40混凝土,非常少见。这个掺量巳接近GBJ 146- 9。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上限。
3. 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1)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2)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再浇上层,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虽然技术上可行,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动设备,是否采用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4. 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预先制定减缓降温速率的方案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4.1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这时的浇筑温度Tj = 31.4℃。为了降低Tj,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 d以上,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
可见,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至少每m3混凝土要加0℃冰40 Kg.无论如何,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都不能超过32℃。
5. 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5.1据公式(3)计算,混凝土中心最大温升达47.3℃,假如浇筑温度是30℃,混凝土中心温度将达77.3℃。如果环境平均温度Tq=(35 +23) /2=29℃。两者平均温差将有48.3℃,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解决办法是在混凝土开始降温时,在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使表层混凝土温度提高,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的目的。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
由此可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
经过计算,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
一种是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 cm厚的防水岩棉被。
5.2另一种是蓄水2cm~12cm养护,深度随当时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减。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减慢降温速度,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5.3实际施工中采用了第一种养护方案,养护效果很好。塑料薄膜很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潮湿,既保证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又使前3周的降温阶段不致出现干燥收缩,还保证了微膨胀剂充分发挥补偿收缩的作用。
5.4岩棉被的效果也恰到好处,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降温时,局部揭开岩棉被加快降温。下过几场大雨后,岩棉被被水浸透,导热系数增大,使混凝土浇筑后3周的降温速度始终较好地控制在1.3 0C/d~1.5 0C/ d范围之内。
6. 结语
(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效果理想。
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大掺量I级粉煤灰和低用量的矿渣32.5 MPa水泥相结合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提高了可泵性,从而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湿热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得很好,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微膨胀剂确实起到了补偿收缩作用。根据计算,自降温开始,混凝土表层就应该出现拉应力。可是在实测中,始终未测到拉应力。除混凝土松弛,养护阶段没发生干缩外,微膨胀剂功不可没。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浇筑同样重要。保湿是前提,控制降温速度是关键,监测是根据。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3-18-629endprint
【摘要】在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较大,这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极易出现裂缝,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会产生许多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认真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测温养护的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裂缝;降温养护;浇筑方案
1. 前言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的混凝土,出现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处在地基等约束条件下时,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
1.2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大约只占水泥重量的20%,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多余部分的蒸发将使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大致在(2-10) ×10-4范围内,这种干缩是由表及里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约需要4个月才能基本稳定下来。干缩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个可逆过程,产生干缩后的混凝土再处于水饱和状态,混凝土还可有一定的膨胀回复。
1.3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无明显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只是为了推迟干缩的发生,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发挥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
1.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迅速上升,通常经3 d~5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缓慢降温。温度变化产生体积胀缩,线胀缩值符合△L=Lo· a·△T的规律,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1/ 0C)。因为混凝土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而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所以升温时体积膨胀一般不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与干燥收缩叠加在一起时,处于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常常会产生裂缝,起初的细微裂缝会引起应力集中,裂缝可逐渐加宽加长,最终破坏混凝上的结构性、抗渗性和耐久性。
1.5混凝土降温值=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其中温升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和用量、用水量、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浇筑方法、混凝土厚度、混凝土各表面的能力和其它降温措施)等。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配合比设计的主要要求是: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大幅度降低水化热;既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又要降低水泥和水的用量。
(1)选用水化热低的32.5 MPa矿渣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40 Kg/ m3。
(2)大掺量I级粉煤灰(国外高达30 %)。掺量高达100 Kg/ m3 ,占水泥用量的29%,占胶凝材料总量的21%。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粉煤灰是增加可泵性、节约水泥的常用方法。矿渣水泥本身就掺有20%一70%活性或惰性掺合料,再在矿渣水泥中掺近30%的粉煤灰,而且要配制大坍落度的C40混凝土,非常少见。这个掺量巳接近GBJ 146- 9。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的上限。
3. 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用
(1)全面分层,采取二次振捣方案。混凝土初凝以后,不允许受到振动。混凝土尚未初凝(刚接近初凝再进行一次振捣,称二次振捣),这在技术上是允许的。二次振捣可克服一次振捣的水分、气泡上升在混凝土中所造成的微孔,亦可克服一次振捣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抗渗性。
(2)全面分层,二次振捣方案就是当下层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又恢复和易性。这样,当下层混凝土一直浇完42m后,再浇上层,不致出现初凝现象。此方案虽然技术上可行,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但需要增加人力和振动设备,是否采用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4. 预测温度、设计养护方案
在约束条件和补偿收缩措施确定的前提下,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取决于降温值和降温速率。降温值=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计算预测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温升值的可能产生应力,并据此制定了降低浇筑温度腔制温升值措施,预先制定减缓降温速率的方案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4.1计算混凝土内最大温升。
这个温度是昼夜平均浇筑温度,如果白天最高气温是35℃,这时的浇筑温度Tj = 31.4℃。为了降低Tj,采取如下措施:料场石子进仓前用凉水冲洗,水泥在筒仓内存放15 d以上,晴天泵管用湿岩棉被覆盖,气温高时拌合水中加冰降温。其中,拌合水中加冰效果最好。
可见,每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1℃,平均要使拌合水温下降近6℃。要使混凝土浇筑温度下降3℃,至少每m3混凝土要加0℃冰40 Kg.无论如何,在工程中实际浇筑温度Tj,都不能超过32℃。
5. 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预测混凝土表面温度
5.1据公式(3)计算,混凝土中心最大温升达47.3℃,假如浇筑温度是30℃,混凝土中心温度将达77.3℃。如果环境平均温度Tq=(35 +23) /2=29℃。两者平均温差将有48.3℃,这是无论如何不能允许的。解决办法是在混凝土开始降温时,在其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使表层混凝土温度提高,达到减小混凝土内表温差的目的。
一般规定:混凝土内表温差T1-T2≤25℃对于较厚的混凝土,此温差值可适当放宽。
由此可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大体积混凝上在降温阶段要“保温”养护。
经过计算,提出两种养护方案供施工时选择。
一种是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3 cm厚的防水岩棉被。
5.2另一种是蓄水2cm~12cm养护,深度随当时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减。前者的优点是保温性能较好,可缩小混凝土内表温差,减慢降温速度,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抗裂,但缺点是可能因降温速度过慢而延长养护时间;但如遇环境温度骤降造成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时,较难采取临时加强保温的措施。
5.3实际施工中采用了第一种养护方案,养护效果很好。塑料薄膜很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表面的潮湿,既保证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又使前3周的降温阶段不致出现干燥收缩,还保证了微膨胀剂充分发挥补偿收缩的作用。
5.4岩棉被的效果也恰到好处,当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降温时,局部揭开岩棉被加快降温。下过几场大雨后,岩棉被被水浸透,导热系数增大,使混凝土浇筑后3周的降温速度始终较好地控制在1.3 0C/d~1.5 0C/ d范围之内。
6. 结语
(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效果理想。
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大掺量I级粉煤灰和低用量的矿渣32.5 MPa水泥相结合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之一。它有效地降低了水化热,提高了可泵性,从而提高了表层混凝土的强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湿热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得很好,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微膨胀剂确实起到了补偿收缩作用。根据计算,自降温开始,混凝土表层就应该出现拉应力。可是在实测中,始终未测到拉应力。除混凝土松弛,养护阶段没发生干缩外,微膨胀剂功不可没。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浇筑同样重要。保湿是前提,控制降温速度是关键,监测是根据。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只要严格施工规范,仔细落实每一个施工环节,认真妥善地作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该项技术是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泵站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12-01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论文12-19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研究论文11-0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2-11
超大体积混凝土论文11-13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07-21
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05-3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06-1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体会09-2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