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共14篇)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Class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__
一、词组连线.read your friends
play with my mother
help a picnic
visit her grandpa
have his books
二、选出不同类的单词
()1.A.your B.my C.she
三、看中文改写句子
1.Next week they will go to Shanghai.(下个周他们将不去上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y don’t you take your ball tomorrow? 因为(because)明天是星期五。(Fri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Will you d your homework on Tuesday? 我将在星期二做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2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过去式单元的复习课, 由于本单元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过,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导入复习、练熟词句、交际运用、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过去式的句型,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 基本目标
(1) 词汇:能较好的掌握本单元过去式的动词词组:took the pictures, climbed mountains...
(2) 句型: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What did you do?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能力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并借此增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
3.本课时为单元复习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磁带、词卡、幻灯片演示。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StepⅠ:导入复习
1.Let’s chant. (五年级下册P2)
T:I often do housework on the weekend.And I usually take pictures too.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Can you ask him/her?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通过chant, 引出一般现在时态句子并对话练习)
2.T:Look at the phrases.Can you read them? (练习一般时态词组take the picture...)
3.T:You know, I 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Look!Last weekend, I tookthe picture.Is it beautiful? (拿出卡片, 领读take the pictures, took the pictures) Can you spell take?And took? (板书take, took) I often clean the windows.Last weekend, Icleaned the windows. (引导学生把所列词组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一般现在时态句型的对话练习导入到过去时态知识的复习。教师运用句型I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和Last weekend, I took the picture.的鲜明对比再次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了过去时态的意义, 通俗易懂, 为后进生的知识掌握和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提高做了有效的铺垫。
StepⅡ:练熟词句
1.T:Next, Let’s play a game.I say the verbs.You say the past tense. (通过教师说动词, 学生说动词过去式来巩固单词的过去式。)
2.T:Take out your paper.Finish the Exercises 1.Let’s check. (落实书面练习)
3.T:Let’s chant. (六年级下册P41.) Can you read them? (引出本课重点句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did you go?) “
4.T:Please read and write them twice!Who’d lik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a
(借学生活动板书重点句)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书面练习的方式, 进一步巩固重点词句以达到熟练掌握, 并为下一阶段的交际运用作好了充分准备。
StepⅢ交际运用
1.T:Look!I took another picture on my holiday.Would you like to ask me some questions? (展示教师出去游玩的照片, 引导学生用Where?What?How?提问。)
2.T:Did you have a holiday?Please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运用重点句, 做对话练习)
3.T:Just now, We reviewed and practice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Next, let’s do the 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提问, 进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对话练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思考的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Ⅳ巩固提高
1.Exercises 2:Listen to the tape, write“T”or“F”。
(听录音, 判断正误) Check!
2.Exercises 3: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answers.
(阅读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 Check!
3. (板书简笔画) Look at the pictures.It’s you.Can you talk about your holiday.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rite yourholiday on the paper. (看图说话, 并书面表达。) Check!
4.How many stars did you get? (课堂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对学生进行了听音判断和阅读选择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听音判断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看图进行书面表达, 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Ⅵ家庭作业
1.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of unit 4.
2.Please write a letter about your last holiday to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把课堂语言能力的提高延伸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板书设计Revision Unit 4 My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3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4
一、计算:
1、口算(10分)
50×90= 20×4÷20×4= 4×4-4÷4= 11+9×2= (15+3-6)÷4=
26+2-26+2= 300×23= 590×2= 80×70= (300-100)÷50=
2、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7分)
135÷27+12×4 1620-1320÷60+80 (85+14×5)÷5
520÷[13×(43-33)] 490÷[210÷(360÷12)] [160-(75+38)]×107
45+61+39+55 25×5×4×2 125×(8×5)×7
二、选择题。(共14分,每空2分)
1、正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一定不是
2、右图三角形一部分被纸遮住了,请你说出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3、“人”字梁的结构利用了(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三角形内角和180度C、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其中最小的一个内角是45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5、把36-10=26,26÷13=2,3×9=27,2+27=29,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
A、(36-10+3×9)÷13=29 B、(36-10)÷13+3×9=29
C、36-10÷13+3×9=29 D、(36-20)÷13+3×9+27=29
6、下面的等式,错误的是( )
A、 74+26÷2×30 B、 440-40×8+80
=100÷2×30 =440-320+80
C、600÷40-15+10 D、600÷(40-15)+10
=15-15+10 =600÷25+10
7、下面各算式去了括号后,左右不相等的是( )。
A、224+(112+56)=224+112+56
B、224-(112-56)=224-112+56
C、224×(112×56)=224×112×56
D、224÷(112÷56)=224÷112÷56
三、判断。(共12分,每空2分)
1、3厘米、3厘米、6厘米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 )
2、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3、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 )
4、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 )
5、知道了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 ( )
6、一个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锐角都是45度。 ( )
四、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共8分,每空2分)
五、计算题。(共9分,每题3分)
1、算出三角形中∠3的度数,说出它是什么三角形,∠1=48度,∠2=32度。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度,求它的底角的度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过关试题 篇5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Yîu guī qǐ tú fǎn huí yú chǔn shā tān biān fú
()()()()()()
二、比一比,再组词。(7分)幼()砌()锐()幅()潮()愚()鹅()幻()彻()说()蝠()嘲()遇()鸥()
三、多音字组词。(3分)扫()()折()()吁()()
四、补充词语,并用其中的两个造句。(8分)()先()后 若无()()鱼()而()见死()()愚不()()()七()八 气喘()()轻而()()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5分)():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有的横,有的直。形容杂乱无章。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遇事镇定或不放在心上。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7分)
1、清明前后。
2、,明日。
3、春雾,夏雾,秋雾,冬雾。
4、鸡,鸭,不久到。
5、天上,晒谷。
6、不出门,行千里。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我写完了语文作业。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2、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3、我们学校真美丽。(改比喻句)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这些奇异的云彩 有的像白鹅的羽毛 有的像粼粼的波纹 有的像羊群 在慢慢地走动 有的像一床又厚又大的棉被 满满地盖住了天空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2)这段话用了、的修辞手法。(3)这段话,把云彩比作()、()、()、()。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自然之道》按照 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
2、《蝙蝠和雷达》一课中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请你画出蝙蝠和雷达是怎样探路的。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竹子
春雨过后,竹林里,一个个像尖锥似的的竹笋()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竹的植物。冬天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干(),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过后,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土而出,一天能长高一二尺,有的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春笋成材的速度不仅惊人,它的用途更广泛。
竹子能做成笙、笛;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扎成扫帚能除污去尘;它的叶子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从()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在原文的第个括号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字。(5分)
2、用曲线画出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用横线画出一个过渡段。这个过渡段的作用是:。(3分)
3、利用过渡段,用“||”把短文分成两段。并写出段意。(4分)(1)(2)
4、利用过渡段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十一、习作:(19分)
1、可爱的
2、我喜欢
从上面的两个题目中任选 一个补充完整,再进行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过关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Nínɡ shãn wān zhuǎn kǎi xuán chãn jìn jiàn kānɡ()()()()()ā yí jù jīnɡ huì shãn zhuï yuâ nínɡ ɡù()()()()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挺()场()恶()哨()斯()政()庭()踢()亚()削()撕()征()
三、多音字组词。(8分)还()拧()弹()吁()()()()()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弥漫(ní mí)呶(nú nán)祈盼(qí qǐ)频繁(pín bīn)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知()知()百()百()草木()()风声()()()出()没()()无敌 运筹()()兵贵()()
六、选词填空。(6分)持续 连续 陆续 继续
1、他跌倒了爬起来又()前进了。
2、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
3、张老师()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4、激烈的战斗已经整整()了八小时。忧伤 悲伤
6、时间过得飞快,我的心里不只是着急,还有()。
7、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转着。
七、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5分)
1、星期天,一起到动物园去看大象。
2、我怀着愉快而又高兴的心情接受了任务。
3、五颜六色的红花在花园里竞相开放。
4、老师的手中一本语文书。
5、经过半年的努力,小兰的学习成绩。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地弯着腰。用的()修辞手法。
2、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块(),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用的()修辞手法。
3、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和()的人类的家园!
4、我们希望,我们()——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课桌,()的课桌
不被导弹()掀翻!有()教室,()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4分)(一)(10分)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dīnɡ dìnɡ)在那里似(shì sì)的。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 32个鬼子 那个人说 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 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两挺机关枪 他又补充说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解释词语。(1分)凝神:
4、造句(2分)只有„„才„„
5、“一声夜莺叫”代表 ;“一声杜鹃叫”代表。(二)山里的孩子(14分)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他们爬树,登山,采蘑菇,拾松果。他们喜欢每一朵野花,熟悉每一种鸟叫。漫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他们笑眯眯地欢迎进山的每一位客人当向导。累了,他们请你歇歇脚。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他们想象着,让果树四季结果,让鲜花天天开放,让小草永远翠绿,让小溪永远欢跳。他们还想建一座最大的动物园,让大山里各种动物都有自己漂亮而舒适的家。
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1、默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3)
2、填空。山里的孩子的特点是、、3、山里的孩子会在这些地方干什么?想一想,填一填。(4分)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4、想一想,热情好客的山里的孩子,还会为进山的客人做什么?(2分)
5、山里的孩子,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用波浪线在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来。
十、习作:(20分)题目:一张难忘的照片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6
运算定律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8题;共14分)
1.(3分)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_______,叫作加法_______,用字母表示是_______。
2.(1分)填上适当的式子.
一枝钢笔的价钱是3.6元,买x枝钢笔应付_______元.
3.(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35×129+129×65=_______
4.(2分)先算一算,再比一比下面一组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比较简便.
(1)25×17×2=_______
(2)17×(25×2)=_______
5.(2分)在计算32+45+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
6.(1分)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写成_______。
7.(1分)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00÷125÷8=_______
8.(3分)请从简算的角度去填空:8×23×125=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9.(2分)火眼金睛判对错.
△-(□+○)=△-□-○
10.(2分)我来当裁判(判断正误)。
(99×125)×8=99×(125×8),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1.(2分)25.8÷2.5÷4=25.8÷(2.5×4)=25.8。()
12.(2分)125×(4×8)=125×4+125×8
13.(2分)A+B+C=A+(B+C)
三、选择。
(共5题;共10分)
14.(2分)36+145+64+55的简便算法是()
A
.(36+145)+(64+155)
B
.(36+64)+(145+55)
C
.(36+55)+(145+64)
15.(2分)计算204×25的简便方法,正确的是()。
A
.200+4×25
B
.200×4×25
C
.200×25+4×25
16.(2分)98×63的简便算法是()。
A
.100×63-63
B
.100×63-63×2
C
.100×63-2
17.(2分)48×5×2=()
A
.820
B
.480
C
.640
D
.280
18.(2分)下列正确的是()
A
.860-46=814
B
.584-256=338
C
.852-85=2
四、计算。
(共2题;共15分)
19.(10分)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8×0.56+0.44×6.8
(2)8.7÷0.2÷0.5
20.(5分)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
①635-35×14+86
②381+168÷(81-39)
③225×25-25×25
④6000÷8÷125
⑤99×50+50
⑥985-169-31
⑦189-57+111-43
⑧720÷[503-(203+255)]
五、解决问题
(共8题;共40分)
21.(5分)一个滑板248元,一辆滑板车176元,一双滑轮鞋比一个滑板贵164元,一双滑冰鞋多少元?买1辆滑板车和1个滑板共花多少元?
22.(5分)学校买了4
把椅子用去100元,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35元,买4张桌子要多少钱?
23.(5分)一个果园里栽了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2倍,这个果园一共栽果树多少棵?
24.(5分)李明去年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需要的费用如下表.
李明上大学每年的费用是多少元?(用计算器计算)
25.(5分)王老师步行上班,他每分钟走75米,从家到学校共用25分钟.其间在路上买报纸花了2分钟,王老师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26.(5分)锅炉房购买了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5千克,可以烧26天.实际上烧了30天,平均每天烧多少千克?
27.(5分)24位老师带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6人,一共租车了10辆大客车,每辆有45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吗?
28.(5分)四年级读150本,五年级比四年级多读70本,六年级读的本数是五年级的3倍,向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读了多少本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8题;共14分)
1-1、2-1、3-1、4-1、4-2、5-1、6-1、7-1、8-1、二、判断。
(共5题;共10分)
9-1、10-1、11-1、12-1、13-1、三、选择。
(共5题;共10分)
14-1、15-1、16-1、17-1、18-1、四、计算。
(共2题;共15分)
19-1、19-2、20-1、五、解决问题
(共8题;共40分)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7
雄夜莺以它的歌喉著称, 它的音域之宽连人类的歌唱家也羡慕不已。夜莺的鸣叫声高亢 (kànɡ) 明亮、婉转动听。尽管夜莺在白天也鸣叫, 但它们主要还是在夜间歌唱, 这个特点显著地区别于其他鸟类。
关于夜莺, 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潘特柔斯 (Pandareus) 之女埃冬 (Aedon) 是底比斯国王泽托斯 (Zethus) 的妻子, 他们有一个女儿埃苔露丝 (Itylus) , 埃冬有一次不幸失手杀死了女儿埃苔露丝, 从此埃冬陷入了无尽的悲哀和自责中。神祇 (qí) 们出于怜悯就把她变成了夜莺, 从此夜莺每天晚上都要悲鸣以表达对女儿的哀思。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8
一、看拼音,写汉字。
yù yán wán yán bǔ láo yán juàn
( ) ( ) ( )
bǎ shì diāo zǒu jiē fān hòu huǐ
( )( )( )( )
pán chán yìn yào kū lón quàn 括o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1、节气不饶人哪(na nǎ)。
2、我们不能让藏胞来年挨(āi ái)饿。
3、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zhōng zhòng)。
4、李将军射中(zhōng zhòng)的不是老虎。
5、那白羽箭深深地扎(zhā zhá)进了石头里。
三、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1、这么重要的事他( )给忘了。
2、小明试了试,声音( )沿着木板饶了过来。
发现 发明 发觉
1、电灯是爱迪生( )的。
2、他专心了,连我进来都没有( )。
3、科学家在那个地方( )了一个大油田。
四、重新排列下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 )我们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 )下课后,我翻了一《新华字典》。
( )上课时,老师喊qiu小光发言。
( )原来,这是一个多音字。
( )我听了百思不解,chou小光怎么变成了qiu小光呢?
( )当姓就读qiu。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看望外公。
我(去乡下)看望(管理果园的)外公。1. 小蜜蜂在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浪花涌上沙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天多冷啊,李平穿上了上衣和手套。
六、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王大伯拿起一根被剪掉的枝条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我们把它叫做‘徒长枝’。这些‘徒长枝’长得可快啦。不剪掉它,到了夏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还会影响通风,使‘结果枝’见不到阳光。”王大伯指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对我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呢!只有把‘徒长枝’剪掉,才能保证桃子结得多,长得大。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呀!
1、什么叫“徒长枝”?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要求我们写一篇有关“大自然中的启示”的作文。关于这类作文.首先我们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对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进行观察发现,把观察发现中的活动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写出来。
一、作文题目自拟 《XX的启示》 《XX的秘密》
《XX你是我的老师》 《由XX想到的》
二、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本次习作不但要写动、植物的外形,更重要要把发现的秘密和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
三、注意写作顺序:
1.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的先后顺序来写;
2.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来写。(即:启示——疑问——原因)
四、习作提纲示例:
啄木鸟的奥秘
开头:写啄木鸟的外形和秘密。中间:写我的疑问:啄木鸟为什么不怕震的原因?(详写)结尾:写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
啄木鸟的奥秘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今天,我就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啄木鸟是怎样啄木的奥秘告诉
你们吧!
啄木鸟的身体构造适合攀缘树木,它们的翼短而钝,不适宜快飞和远飞。腿短而有力,脚趾二向前,二趾向后,善于攀缘树木。尾呈楔形,羽轴很硬,并富有弹性,在树上爬行或啄木时,尾是支柱。
啄木鸟的嘴直而有力,像凿子。它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它们通过叩树声音辨别树干里是否有害虫,一旦察觉树干内有虫,就会把舌头伸进树干里,将它勾出吃掉。啄木鸟的舌头很特殊,长14厘米,细长而柔软,能伸出口外,好像装有弹簧一样能伸能缩。据统计,在树木中过冬的害虫,95%都将被啄木鸟消灭,真不愧是“森
林医生。”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应该知道啄木鸟是怎样啄木的了吧!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所收获的。
范文1
蝉发音的秘密
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范文2: 蜘蛛的启示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偶然间在我家洗手间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小蜘蛛。我惊恐万状,正准备把那只小蜘蛛踩死,只见它正在准备织网,我于心不忍,决定看看它是怎么织网的。只见那只小蜘蛛从嘴里慢慢地吐出一点白色的细丝来,然后从墙角这边爬到墙角那边,这样,第一根线就织好了。接着,它又照着前面织线的方法往下织,过了一会儿,一张完好的蜘蛛网就快完成了,我心里真替这只小蜘蛛高兴,这时小蜘蛛还在默默地努力着。眼看小蜘蛛就要完成了,淘气的风弟弟却跑来捣乱,它“呼”的一吹,蜘蛛网“绷”的一声就断了。
可怜的小蜘蛛只好又重新织网,它又按照刚才织网的方法一丝不苟地织起网来。这一张蜘蛛网和上一张一样刚织了不到一半,蜘蛛网又断了。就这样,蜘蛛网断了好几次,还是没有织完。
有些厌烦了,正准备走开,心里一想:人家小蜘蛛都没有烦,还在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怎么能烦呢?于是,我继续蹲在洗手间看蜘蛛是怎样织网的。最后,经过它一次又一次的艰辛努力,终于在最后一次织出了一张完好的蜘蛛网。看到这里,我被小蜘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并从中懂得干什么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所收获的。范文3:
蚂蚁的启示(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到公园里去玩。在一棵大树旁,我看见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子在地上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我转了转眼珠,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就往公园跑,然后我拿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在那一群蚂蚁身上。顿时,一小块地方湿透了,蚂蚁们像战场上群龙无首的士兵一样,四处逃窜。有的蚂蚁在水里挣扎,有的蚂蚁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这些蚂蚁并没有死,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干了,那些蚂蚁又重新爬起来用嘴搬运食物,它们可真勤劳啊!简直连命也不要了。我不死心,心想:这些蚂蚁可真顽强呀!于是我又拿来一杯水倒在它们的身上,这下一些蚂蚁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想爬出来,最后有的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爬出来了,他们赶紧逃之夭夭,我想:这些逃出来的蚂蚁应该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吧!
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启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世界上的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要不顾一切的去克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蚂蚁的启示(2)小小的蚂蚁微不足道,只要我们轻轻一踩他们的生命就没有了。可是,蚂蚁的身上,有一种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可贵品质——团结合作。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门口散步,忽然看见地上有一块饼干,饼干旁边正站着一只小蚂蚁,我想:这只小蚂蚁在干什么?于是我好奇地蹲下仔细的观察着这只小蚂蚁。只见他先用触角顶饼干,可是饼干丝毫不动。它的这一举动让我明白了它是要把这块饼干抬起来。我继续观察,它又想用前脚推着饼干前进,可是饼干就是不动。最后,它用后背艰难地扛起了饼干,可是一扛起来就吃不消了,就又放下了。小蚂蚁虽然没有走,但是可以看出它失望了.小蚂蚁又在饼干前来回走动,好像正在想着什么办法,然后悄悄离开了,我想:这只小蚂蚁肯定是放弃了,我也没什么可以看的了,回家吧。正当我起身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大群蚂蚁向这块饼干走来,带头的正是那只小蚂蚁!那群蚂蚁在小蚂蚁的指挥下,分别在饼干两边排成两列,大的用后背扛,小的用触角顶,终于把饼干抬起来了,我一直注视着饼干和那群蚂蚁,看着他们消失在碧绿的草地上。
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饼干,但是当许多蚂蚁新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能一意孤行。这就是我从蚂蚁搬食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范文4:
小草的启示
人们都说,小草非常弱小。是啊,它的确是很不起眼,又柔弱又矮小。它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那样娇嫩醒目,惹人喜爱;也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魁伟身躯,不能把双手伸向天空,招人眼球;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喜欢它!
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充满浓绿的小草,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模范。小路边,沙滩上,随处可见小草的身影。炽热的太阳烤不死它,冰骨的严寒冻不坏它。一场春雨袭来,它又昂头挺胸从地底下钻了出来。
小草是绿色环保的代表。如果没有小草,大地上就没有了生机;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变得无聊的乏味;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没有了生命。
青青的小草布满在充满绿色的草坪上。这绿色是哪里来的呢?哦!原来是小草用自己顽强的身躯把大地点缀得如此鲜活、如此美丽!草坪可以供人们休息,可以供人们乘凉,也可以供孩子们尽情地玩耍!每当你躺在小草上面,心里就会感到特别地舒服。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0
本部分的 教学内容 是:B Let’sLearn Let’s chant和C story time部分, 能够听、说、认读四个动词短语: 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和句型It’s time to……以及非整点的时间表达, 能够理解并在具体的情景中正确使用句型:It's time to .... 来描述自己不同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理解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吟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了解story time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April Fool的知识, 教育学生不能开过分的玩笑愚弄别人。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听、说、认、 读本课时 的动词短语:get up, go to school, gohome , go to bed及非整点时间的表达。
(2) 能听懂歌谣, 并唱出歌谣。
(3) 能够基本理解Story time中的故事内容。
2. 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的情景
中正确描述自己在不同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 如:It's 7:05. It's time to go toschool.
3. 情感、策略目标: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 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
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听、说、认、读四个动词短语get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It’s timeto…
难点:
1.理解句型“It's time to...”和“It'stime for....”, 用法的区别, 学生可能会把这两个句型混淆起来, 建议教师注意对这两个句型进行比较。
2. 学生要掌握非整点时间的表达。
四、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1) 歌谣法、复习法利用歌谣及学生已有的旧知识, 旧话题做铺垫, 采用以旧带新教学法, 温故而知新。 (2) 直观教学法新学部分通过图片、词卡、钟表模型、听音等多种方式教学时间表达法及动词短语,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难点非整点时间的表达及注意渗透培养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 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 (3) 创设情境法:钟表模型、图片教学, 老师问、学生答巧妙引出该短语, 放入句子中操练, 跟读, 听音正音, 小组合作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4) 编歌谣。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记住所学单词和句型, 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编制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 让学生在说唱的过程中记住和运用所学知识。
2. 学法
(1) 看、做、听、说、读结合法先复习, 看, 说钟表时间;单词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进而跟读、操练 (通过自己的做:拨时间) 从而掌握单词;巩固操练部分通过学生看词卡和图片快速说出单词, 然后自己编歌谣巩固本课时的短语及主句型。 (2) 合作法。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 同桌之间一起利用钟表模型随便拨时间并问:What time is it?, 另一位同学根据时间及图片并运用句型It’s……It's time to .... 来回答进行意义操练;巩固操练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听音贴图“做找朋友”游戏。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钟表模型、相关图片、单词卡片等。
六、教学课时: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准备活动
1.Let's chant
One, two, three, four , Wendy’s at theclassroom door……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感受节奏和儿歌中的语音语调。
2.Free talk
教师拿出钟表模型说:Let’s look at thewatch now, 师边说tick , tock, tick, tock边拨上一定时间, 并问:what time isit? 让学生说It’s……o’clock (整点时间) , 然后师出示相应的词卡 (主要是A部分的单词) 练习句型It's time for ... (次板书) , 师再拨时间 (6:30) 自然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Step 2. Presentation呈现新知
单词导呈
教师接着问学生: 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It's 6:30 a.m., 教师做动作:双手向上伸展, 伸懒腰同时说get up , get up, It’s time to get up, 教师由此导入主句型It’s time to get up, 并板书, 以此引出本课时短语get up. 教师出示get up图片引出短语get up, 教师领读, 学生理解含义, 跟读。师板书get up贴图片于旁边, 教师出示词卡生认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意义操练: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钟表进行练习。如:Whattime is it? It's……, It’s time to get up,
依次呈现其他非整点时间和动词短语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
在学习其他短语时, 教师引用主句型It’s…… (非整点时间) (适时引导学生注意非整点时间的正确表达) It’stime to……I把动词短语放入主句型中进一步操练巩固。
2. 听音正音
播放本课时B Let’s learn的录音 , 让学生听音跟读, 掌握本课时四个短语的正确读音。①listen and point。
② listen 、point and read after it
小组内合作学习:
Please listen, point, read thewords in your groups and correct eachother. Let’s fi nd out who’s the best one!
Step 3. Practice巩固练习
(1) 听音贴图“做找朋友”游戏: 五名学生一组进行比赛, 一名学生说: get up, 其他学生必须在数秒钟内在黑板上贴出get up的图片。
(2) 教师或学生做动作, 让其他的学生猜并说出该短语。
(3) 快看快说What’s missing游戏:教师抽掉一张词卡, 让学生猜猜丢失了哪一个短语, 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该短语并让学生认读说出该短语。
(4) Let's chant边说边做动作get up , get up , It's time to get up.
go to school, go to scool, It's time togo to scool.
go home , go home, It's time to gohome.
go to bed , go to bed , It's time to goto bed.
Step 4. Production输出运用
1) 小组内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及日常活动情况, 教师先示范:T:I getup at 6:30 , When do you get up? S1:I get up at……T:It’s 7:05, It’s timefor breakfast, When do you havebreakfast? S1:I have breakfast at7:15.……最后找两组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适时进行情感教育: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2) story time
看图片, 听录音。进行理解性问答 :What time is it? Is Zoom late forschool? Why? 教师可介绍一些关于愚人节的知识。渗透情感教育, 教育学生不能开过分的玩笑戏弄别人。模仿跟读和分角色朗读。
Step 5. Progress检测提高
(1) Activity book
(2) 小结。师生一起看黑板进行小结。这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It'stime to……及It’s time for……的用法区别。
八、作业设计 (Homework)
a、听Let’s Learn录音。
b、自己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 课下与同桌互相交流, 介绍自己日常活动。
九、板书设计:
What time is it?
It’s7:05/4:35...
get up
go home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1
5.hers 6.rains 7.eating 8.getting
9.to go 10.is leaving(will leave)
二、11--15 ABCBC 16--20 CBDDA
21--25 BBABC 26--30 BDBBC
三、31.near, walk 22. takes the subway
33.by air/by plane 34.take,taxi
35.Riding a bike 36. far from
37.does,take 38.How do
39.does,leave 40.good for
四、41.takes,plane 42.How far
43.doesn’t usually take 44.takes, to do
45.He takes
五、46.way 47. busy 48. everything
49. sleep 50.plane 51. money
52. dollar 53. smile 54. tour/ticket
55. food
六、60—64 ACBCB 65—69 CBDAB
七、66-70 ACBBD
71. his parents died one night when there was an earthquake
72. they lived a hard life
73. he found a job in a hotel
74. 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pay the bill
75. 病房
八、Sunday, March15,2007 Fine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2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个环境保护专题,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对怎样保护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组课文涉及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比三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要进了一步。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它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展开。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自然之道》的学习,可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事例谈谈读后的体会,并体会一些情感丰富的词语,如“极不情愿”“颓丧”“悲叹”等等。课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在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内容之后,再考虑活动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要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懂得人类无限制开发而产生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恶果。而搜集黄河的资料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则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来进行。这一课学习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人类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夜间飞行。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的第3题来促进理解。课后还安排了一个资料袋,大致介绍了什么是仿生学。如果有同学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了了解,可引导他们一起交流,从而进行综合性学习中期的检查指导。四年级没有安排三年级那种“综合性学习提示”,但这一环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前期的综合性学习进展如何,会直接影响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进行。
《大自然的启示》有两个短文,一个是关于生态平衡的内容,一个是关于仿生学的内容。教学中,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大自然所带来的启示,懂得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不一定将掌握相关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三部分,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来完成。展示台只是举例性质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3个例子,可引导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更多的活动内容、创造更多的活动形式。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没有副词的句子,再读读加上副词后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从而总结归纳副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
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合计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篇13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组词。(13分)
bì kāiqǐ túmǐn ruìchǔn shìzhēn chá
()()()()()Yíng晶()经()欢()()光屏 bǔ()捉()育未()先知()救
biān()蝠()境()写()长莫及 mù羡()()光()色夜()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4分)
松散(sǎn sàn)江淮(huái wãi)堵塞(sāi sâ)土壤(lǎng rǎng)折腾(zhē zhã)荧屏(yíng yín)扫帚(sào sǎo)踌躇(zhú chú)
三、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并选用一个词语写一句话。(4分)
鱼惯而出()横七坚八()全神关注()随心所遇()意想天开()轻而一举()响切云霄()见事不救()
四、选词填空。(7分)
温暖温和温存
1.嘲鸫不是一种性格()的海鸟,它专门残害海龟。
2.小海龟非常喜欢在()的阳光下到海滩上晒太阳。
敏锐敏捷敏感
3.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所有的东西吗?
4.他行动(),反映特别快。
如果„„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即使„„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保护它人人有责。()现在它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我们已清醒认识到人类所犯的错。作为学生,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要教育身边的人,共同来保护黄河。
五、修改病句。(8分)
1、歌声回荡。(扩句)
2、我们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改病句)
3、当我发现了这个秘密的时候,我竟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4、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用带点词语造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自然之道”的意思是。课文《自然之道》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现在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2%
3、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2%
4、写两句平时积累的农谚。2%
七、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
()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上黑色礼服,为瀑布举行了特别的葬礼,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后来,由于在瀑布的上游建起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赛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如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著名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据说它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而下,30公里外都能听见它的巨响。
八、课内阅读
《蝙蝠与雷达》片段12%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出十分安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2%
仿照()重复()阻碍()奥秘()
2、读过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3%
3、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请你用图示法来说明。3%
4、写出你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例子:4%
(1)人类仿照(动物),发明了。
(2)人类仿照(植物),发明了。
九、课外阅读 13%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多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了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健键)。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的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想使劲地捏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个地方。建筑师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即)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都是这种“薄壳结构”的屋顶。此外,人们还模仿大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艰坚)固的坦克,模(访仿)一些大树,麦秆的性能建造了高耸入云的塔,楼„„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2%
2、“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这句 话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3%
3、照样子,文章内容填空。3%
蝙蝠——雷达鸟类——蜻蜓——鸡蛋——
袋鼠——贝壳——大树——
4、文章中带点的词语,我体会到了2%
5、为什么把自然界的生物称作人类的“老师”?3%
十、习作。(25分)
要求:任选一题,题目自拟。
题一: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如果你是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在草丛、树林、池塘、泥土里有许多发现,那么就请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你的发现写一写,过程写具体。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篇14
4800÷40=400×9=18+12×4÷2=5600÷70=60×60=1000÷20=﹙18+12﹚×4÷2=﹙18+12﹚÷﹙2+4﹚=
二、按规律再写几个数。
1、75万、80万、85万、、()、()。
2、2070万、2080万、2090万、()、()、()。
三、填空。
1、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1;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不相同,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数量();两种物体间隔排列,首尾相连,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数量()。
2、△○△○△○△○△
(1)如图,每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个数比△少()个。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个○。
3、如右图:————————————————
一、填一填。
1、把下面图中特殊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分数()小数() 分数()小数()
2、0.7里面有()个0.1;0.035里面有()个0.001;3个()是0.03。
3、5.6中的5在()位上,表示()个();6在()位上表示()个()(大写分数)。
4、20.003读作();一百点零六写作()。
5、
36厘米=()米9厘米=()米72克=()千克2米5厘米=()米9千克800克=()千克7元5角6分=()元
6、在()里填上“﹥”“﹤”或“﹦”
7.9(><=)8.20.51(><=)0.5090.6(><=)0.60
7、0.3□﹤0.5,□里最大能填()。
8、写出0.6和0.7之间的两个小数(答案)、(答案)。
二、选择。
1、下面各数中,()的“0”不能去掉。
A8.10
B15.00
C600 2、最接近8的数是()。
A8.05
B7.85
C8.18
D7.98 3、把0.21写成分数是()。
A1/
2
B21/
10
C21/
100
D21/
1000 4、把8.09、8.91、9.0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8.91,8.09,9.08
B8.09,8.91,9.08
C9.08,8.91,8.09 5、小丽说她身高15分米,小明说他身高1.52米,小鹃说她身高149厘米。他们三人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小丽,小明,小鹃
B小明,小丽,小鹃
C小鹃,小丽,小明
(1)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被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
4、实验学校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棵。
(3)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棵。
5、有20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6、一幢楼房,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都有18级台阶,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爬()级台阶。
7、大运河一侧的河堤上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张长椅。在公园里的一个湖的四周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放一张休闲长椅,放了()张长椅。
8、张明过生日,买了一个周长为50厘米的圆形蛋糕,在它的四周每隔5厘米插一根小蜡烛,需要()根蜡烛。
9、在相距120米的两楼之间种树,每隔20米栽一棵,共栽()棵。(想想实际情况)
10、在正方形毛巾上四周绣花,四个顶点上各有一朵,这样每边都有6朵,毛巾四周一共绣了()朵花。
四、递等式计算
35×(22+60÷2)=(40+2×28)÷4=46×(30-52÷13)=(65+45)÷(44÷4)=540÷(30×15÷50)=(700÷10+50)÷40=
更多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北师大版
一、我会填。
1、选出点数为1,2,3,3,5的扑克牌各一张,反扣在桌面上。任抽两张,点数的和大于5有()种可能。
2、一个糖盒里有一块奶糖和6块巧克力糖(大小、外包装相同),小红伸手任意摸一块糖,她摸到()糖的可能性大,摸()糖的可能性()。
3、盒子里有大小完全相同的6个球:1个白球、2个黄球、3个红球,萧萧任意摸出一个球。
(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有6张牌,其中有4张红桃和2张黑桃,如果抽其中一张,抽到()的可能性大。
5、有三张黑桃A和一张梅花A倒扣在桌上,如果黑桃A被抽走后不在再放回,那么抽到梅花A的可能性是()。
二、对号入座。
1、扑克牌有四种不同的花色。现有红桃3,黑桃3,红桃3,方片6,梅花6,共5张扑克牌,倒扣在桌面上。如果只抽一次,抽到红桃3的可能性是()
A、1/3B、1/4C、2/5D、1/6
2、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甲、乙两人任意掷出正方体后,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若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乙获胜。()获胜的可能性大。
A、甲B、乙
3、利用转盘做游戏对双方来说()
A、公平B、不公平C、无法确定
4、淘气作抛硬币的游戏,共抛了十次,三次正面向上,七次反面向上,正确的说法是()
A、正面向上的频率是7B、反面向上的频率是3
C、正面向上的频率是0.3D、正面向上的频率是3
三、辨是非。
1、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百分之一,抽100次一定会中奖。()
2、老师用瓶盖设计了一个游戏,任意掷一次瓶盖,如果盖面着地胜,盖口着地男生胜,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从1,6,5,9,6的五张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到9和1的可能性一样大。()
四、在每个圆盘上按要求涂色。
转到红色的可能性大,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转到红色和黄色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的试题12-17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01-17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作文01-22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10-24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7-20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2-24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08-13
PEP 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听力部分12-16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