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2024-09-26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精选10篇)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1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公司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

使用于本公司未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及维护。

本公司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支持性服务(通讯或信息系统)。

本公司的工作环境与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条件有关,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等)。3.职责

3.1 管理部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用基础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工作环境的日常管理。4.程序

4.1 基础设施管理

4.1.1 管理部负责对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建立基础设施/设备检修维护台账。

4.1.2 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部门应负责设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管理部,并有管理部负责安排处理。

4.1.3 支持性服务工具如通讯或信息系统设施等由管理部负责其日常管理。4.2 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和维修

4.2.1 对正常使用的设施,由使用者负责其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4.2.2 对出现问题的基础设施,由管理部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作出维修或报废的决定。对决定维修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统一安排由公司内部修理或送外部修理,并保存相关记录。检修好的设施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

4.3 基础设施/设备的添加

4.3.1 由使用部门填写《采购申请单》,报管理部审核,由总经理同意方可按《采购控制程序》的控制要求进行购买。

4.3.2 购进的设施/设备由管理部负责安排检验和验收。4.3.3 经验收合格的设施/设备报管理部备案后,由申请购买的部门使用和维护。4.3.4 需要自制设施的,由使用部门提出并组织设计。设计结构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使用部门组织加工制造,并由管理部安排检验和验收,合格后由管理部备案,并由使用部门使用和维护。4.4 基础设施/设备的报废:

4.4.1 对决定报废的设施/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记录表》,报管理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4.2 报废的处理方式:有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或作为垃圾处理三种方式。4.4.3 设施/设备报废的处理:

当报废的设施/设备采用转让、作为废品出卖时,由使用部门将转让或作废品出卖后所得金额交财务部,管理部应在《设备报废记录表》中记录相关处理过程及结果,并由财务部签字后交管理部备案;当报废的设施/设备作为垃圾处理时,由管理部安排设施/设备使用部门将报废设备送到合法的垃圾堆放处,并在《设备报废记录表》中记录后交管理部备案。5.工作环境管理

5.1 各部门应保持部门所属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应对工作区进行划区标识。工作区域内工位器具摆放合理有序,现场文件包括图样、工艺文件(工艺说明、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检验文件(检验规程、检验卡)等应保持清洁、清晰并放在指定位置;工作区域外,不准有工件、废料、杂物、脏物等,确保通道顺畅。

5.2 管理部负责安排生产区域以外的环境绿化、卫生打扫等相关事宜。6.表单

《设备报废记录表》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2

1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大意义

之所以要加强城市建设, 就是要按照规定制度, 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建设, 对各个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建设, 以保证城市建设的有效进行, 从而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到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人民创造优质的居住环境,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细小细微事情上达到惠民利民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城市建设的加强可以进一步加快国家发展的步伐, 保证发展的稳健性, 还能为人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保证。但是, 要想加强城市建设, 就必须加大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 必须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唯有做好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工作, 才能最终实现城市化建设, 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2 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2.1 制度上的完善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想达到实施工作上的顺利进行, 就得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划。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所以, 对于城市的建设,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来管理城市建设的工作, 就必然会导致行动上的无序性和指挥上的失效性, 无法达到国家期望的目标和要求。要时时谨记,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要以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和指导, 做到规划先行。那么, 应该从哪些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才能保证城市建设达到预期效果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政府一定要先调查清楚哪些地区的哪些基础设施需要优先考虑进行投入, 而哪些设施又是需要急切投入建设的, 尤其是要优先考虑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便于对事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而且也能最先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得到及时的供给, 从而充分发挥相对来说作用比较大的基础设施的使用价值, 确保那些重要设施能够及时为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做好这项工作后, 当地政府要一一罗列出其它需要扩大投入的基础建设备, 并进行系统性的建设和管理。其次, 要不断的完善制度, 杜绝因制度上的缺漏而导致基础设施严重浪费的现象的发生。然而, 要确保这一点顺利实施, 就需要当地政府事先对所需投入的基础设施的情况向上级政府进行汇报, 上级政府收到汇报后要及时跟踪调查, 如果情况属实的话, 就要进一步指导下级进行相关工作。一切行动都要按照规定的制度严格执行, 当地政府不可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随意进行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工作, 以免给工作的进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 政府的重视

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大力推进。政府不仅要在资金上予以强大的支持, 还要在实际基础设施投入上给予保障和供给, 要充分考虑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 因地适宜, 采取不同扶持措施。同时, 在基础设施投入之后, 政府依然要落实责任, 对投入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监督, 如果出现疏漏, 要予以相应指导, 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工作。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推进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科学研究、统筹规划,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提高城镇化质量。同时, 各政府部门之间也要加强经常性的沟通, 彼此之间多多交流关于城市建设的建议以及心得和体会, 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缺漏, 及时改进, 发现对方有比较好的方案也要多多借鉴, 各政府部门之间还要加强合作关系, 在遵守统一指挥原则的基础上, 还要各尽其能、通力合作, 以求达到协同进步的目的, 共同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 行动上的指导

基础建设施的投入, 要从城市供水、污水、供热、通信等各类建设方面进行改造。要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尤其要加强容易发生洪涝的地方, 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 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同时, 还要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改善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 对存在缺陷的设施修补整顿, 对于使用年限较长, 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重修或购置, 保证市民都能享受到经过科学技术, 有效的处理过的洁净水, 保证污水处理的安全行和可靠性, 同时确保净水工程质量进行的万无一失。再有就是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毕竟出行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对市民的方便出行予以强有力地保障, 同时还能通过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贸易等建设。因此, 要在交通设施建设上多下功夫, 着重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 加快调度中心、停车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设, 推进换乘枢纽及充电桩、充电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并将其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同步实施行列。我们不难看到, 唯有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才能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重要作用。

3 效果与反馈

对于基础设施投入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反映良好, 是否切实做到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服务, 应当做一个全面的反映, 以便于政府以后工作的开展, 也便于政府在不断的改进中继续优化相关措施。所以, 政府要鼓励人民加入监督行列, 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予个人意见, 要不定期的发放调查表, 及时了解人民的生活状态是否改变, 是否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工作满意。同时, 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反馈工作的重重关卡, 努力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结束语

虽然我国在城市建设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虽然建设城市的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 但是加强城市建设, 扩大基础设施投入是我国在实现战略目标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 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扩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综合性的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实现城市化的全面建设和管理, 全面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国庆.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黑龙江科学, 2014, 3 (8) :57-58.

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 篇3

地震监测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是保证地震监测台网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苏州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治安相对比较好,但还是无法避免这种由于所在地区拆迁引起的地震设备破坏。因此,根据《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国务院409号令)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具体细化各类地震监测台网环境的管理权限,强调在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是迫切需要的,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

一、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震科学是与观测密切相关的科学,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地震监测资料是进行地震科学预报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地震监测台网,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监测设施及地震观测环境频频遭受干扰、破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地震工作部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既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又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大局,是摆在地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问题的根源

(一)经济快速发展干扰源增多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建重点工程、工业项目逐年增加,许多原来地处偏僻的台站逐渐成为城镇边缘,甚至被城镇包围,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台站正常观测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受干扰台站的观测资料精度急剧下降,甚至部分台站被迫搬迁,积累几十年的台站资料无法保持连续,严重影响了数据在监测预报等研究工作中的使用。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武乡地震台因修建武墨铁路而进行了台站搬迁,1997年利用铁路赔偿款新建了长治测震模拟台网,但到了2005年,该台网又因市城建开发改造而被迫再次搬迁,前后时间不足10年。如漫水观测站,随着饮用矿泉水的兴起,在其周围一度建起4座矿泉水厂,除这些固定的干扰源外,近几年当地新建的一些工业项目以及修建公路等也都从此处临时取水,这些都给漫水观测站的观测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可以说,地震观测环境遭受破坏的次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干扰源越多,影响和破坏地震观测环境的现象也相对较多。

(二)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地区地震监测设施遭受破坏的情况主要是设施被盗。由于地震观测站大部分位于乡村僻野之所,无人值守,台站保护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有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为贪图一己之利,便对监测设施进行偷窃。如一些村民偷窃子台的天线安装在家做电视天线。部分数字台的电缆和光缆被偷窃过。失窃成为地震监测设施保护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三、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她指出,我们的发展要保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公平性就是要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兼顾当代和后代的要求,当代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持续性就是以保持地球自然系统为基础的、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共同性就是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并存。

解决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的问题,首要工作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和缓解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能只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放任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的恶化;也不能单纯追求优质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而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今后的经济结构化、布局合理化、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发展中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经济发展与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关系。在保持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良好这个大前提下,一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地震监测的建设,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四、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台站观测环境是台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观测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的今天,既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大局,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台站观测环境、保障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从而确保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遭受干扰和破坏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主管领导亲自抓、承办部门具体抓、市县两级齐抓共管的管理局面,并积极同当地人民政府和公安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以政府公告和联合公安机关发文的形式,统一领导和部署该项工作。

(二)严格执法,强化管理

针对地震观测环境受干扰的问题,主要采取以地震行政执法为主,以当地政府协调为辅的原则加以解决。在坚守法律的原则上,加强与建设单位的协调和沟通,既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照顾到地震觀测环境的要求,通过这种执法为主,协调为辅的方式,顺利解决观测环境受干扰问题;针对地震监测设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加强台站的自身管理,对一些位置偏僻、容易发生被盗现象的台站,雇佣当地村民,加强对台站的看管。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在台站周围喷涂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宣传标语,设立警示标志,以对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通过以上措施,监测设施被盗现象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制止。

五、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工作的建议

地震监测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监测环境的保护,是保证地震监测台网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

(一)加强县级地震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地震机构的基层作用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基础

虽然有些地方已将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审批列入行政审批事项,但由于台站大都位于偏远地区,市地震局对全市完全监管难度较大。在违法案件发生后,虽然积极进行地震行政执法,纠正了违法行为,但毕竟已对观测环境造成了影响,使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真正做到事前预防,必须进行监管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基层的管理作用,加大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的审批力度,只有健全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源头上真正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

(二)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面对违法案件,首先要敢于执法、严格执法,同时,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善于执法,文明执法,切忌态度生硬,既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如一些地震局在处理环境干扰等案件中发现,大部分当事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即使在事实面前,也不承认自己违法,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地一罚了之,而是针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地震监测的重要性和法律义务的讲解,使当事人自己得出违法结论,同时积极帮助他们设计改造方案。在执法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沟通交流,既保护了观测环境,又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地震监测台网的长远规划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核心

地震分析预报工作主要来源于大量的观测数据,需要日积月累及连续可靠的资料才能摸索出一定的规律。因此,在监测台网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长远的统一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斷发展,今天的穷乡僻壤,可能是明天的繁华市镇,因此,台站建设一定要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尽可能有长远之计。否则,建起的地震台站观测环境遭受破坏,既给国家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的投入造成浪费,又影响地震观测数据的连续,不利于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重要手段

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依法保护的氛围,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台站保护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的权利和义务不尽相同,因此在宣传中要注重受众面的广度和深度,要注重宣传对象和宣传内容的有机结合,一要加强对各级政府领导的宣传,重点以地震形势的介绍和防震减灾科学决策为主要内容,提高各级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求得领导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宣传,主要以如何履行防震减灾法定职责、依法与地震部门共同做好台站保护方面为主要内容,求得他们对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三要加强对社会公众尤其是台站周边群众的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地震监测台站的重要性,了解台站保护的相关法律要求,改变过去关起门来搞监测的做法,积极加强同社会的广泛交往,通过增加地震台站的社会认知度,让广大群众真正加入到主动保护台站的队伍中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了解法律规定,了解哪些行为会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危害,才能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因无知而违法的现象,从而真正有效地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必须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挑战,真正从体制上、机制上寻求突破点,确保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4

1.程序目的通过对公司所有设施的请购、验收、保养、报废等程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设备之正常性能,以满足生产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施(测量与监控装置除外)的管理和控制。

3.引用文件

3.1《采购控制程序》COP-740

3.2《设备使用说明书》

3.3《设备预防保养计划》

3.4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4.职责与权限

4.1设备部——设备采购、验收、维护、维修、编号、改良或报废申请,制作《设备一览

表》,配合财务部财产清册清点管制;

4.2生产部——生产设备之申购使用、保养、维护等;

4.3采购部/财务部——清点、报废之跟踪与监督管理;

5.程序内容

5.1设备请购

5.1.1部门有新设备之需求时,使用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并附规格型号等相关资料,经部门主管签名同意后,呈总经理核准;

5.1.2经核准之《请购单》,交设备部依《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采购(具体依《采购程序》执行,办公设备由采购部人员开具订单进行采购)。

5.2设备验收、安装

5.2.1新设备到厂由设备部与相关使用部门人员共同验收;

5.2.2验收时需填写《设备验收报告》;

5.2.3对设备附件及操作说明等资料一并验收;

5.2.4设备验收必要时应涵盖功能运转测试与产品量产测试;

5.2.5设备验收中,如有不符合使用要求之情形,应要求设备供应厂商,负责整修或更

换至符合要求为止。

设施农业用地办理程序 篇5

发布时间:2011-10-14 来源:县招商局

阅读次数:831

设施农业用地办理程序

设施农业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一)经营者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设施农业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方案包括项目的名称、建设的地点、用地面积,拟建设施的类型,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并与有关农村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补充耕地、土地复垦、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

(二)乡镇申报县政府审核。

乡镇政府依据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经营者提交的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应及时将有关材料呈报县政府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

(三)县级审核

县级政府组织农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核。国有农场的农业设施建设和用地,由农场提出申请,报农场主管部门初审后,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四)经县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国土部门备案。

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应注意的几点:

1、严格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2、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由经营者按照“占一补一”要求负责补充占用的耕地。

3、进行规模化种植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3%以内,但最多不超过20亩。

4、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5亩。水产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的7%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0亩。

5、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业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用地,不属于农业设施的范围,按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确需建设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设施农用地审批程序 篇6

农业设施的建设与用地由经营者提出申请,乡镇政府申报,县农业局和国土资源局审核,县政府审批。申报与审核用地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经营者申请。设施农业经营者持以下材料向(镇)乡人民政府提出用地申请,领取、填写《平和县设施农用地审核表》。

1、设施农用地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用地协议(权属证明);

4、设施农用地范围图(乡镇总体规划图);

5、复垦协议书;

6、使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应附具城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意见。

(二)乡镇申报。乡镇政府依据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经营者提交的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应及时将有关材料呈报县级政府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及时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营者应依法先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三)县级审核。县级政府组织农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核。农业部门重点就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调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经营者农业经营能力和流转合同进行审核,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农业部门审核意见,重点审核设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用地协议,涉及补充耕地的,要审核经营者落实补充耕地情况,做到先补后占。符合规定要求的,由县级政府批复同意。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南充3个区, 5个县和1个县级市中, 分别抽取5个村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法。

在问卷调查中, 设计了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两类问卷, 一是相关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者和领导;二是参与锻炼和居住在公共体育设施周边的农村居民, 问卷的回收率分别是91.21%和89.26%, 有效率分别是90.15%和87.16%, 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 分别是0.90和小于0.01, 符合社会学研究要求, 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常规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 有47%的行政村和 (乡) 镇在上一年度应该完成的体育设施规划点没有完成或正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相关负责人和领导以及地方村民的访谈分析后, 发现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原因。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性无法满足建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资金的需要, 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中央财政拨款, 而中央财政从拨款到各省市, 然后再到地方和各个具体体育设施建设点, 其流程复杂, 资金再分配难度大, 容易形成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或者缺乏资金问题而导致其无法按期完成的结果。

二是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点难以确定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部分村或者 (乡) 镇为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降低农村本地学校所存在的体育设施不够的问题, 提出了与学校合作共同建设体育设施的计划。但当前面临的问题是, 作为学校考虑到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对象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而又不愿意共同建设和管理, 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者陷入对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这部分资金的无法使用, 而只能闲置的尴尬境地。

第三个方面在于计划了公共体育建设资金的村和乡 (镇) , 只是负责了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 而没有相应的后期维护和管理人员, 导致部分体育设施缩短了使用寿命, 表现出在使用管理上存在着缺位现象, 这在所调查对象中有39%的村和乡 (镇) 存在着上述情况。

2.2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率低

调查中数据显示, 在已经建成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中, 一周能使用3次以上的设施只有57%, 而有的设施在一周时间中没有使用过的有27%。在走访中也发现, 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已经出现裂缝或者锈迹斑斑, 表现出很少使用的状况。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地域广泛, 居民集中度不高, 相对分散, 而一般农村居民说如果要到几里外的地方去锻炼身体, 大都认为有些麻烦;二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 使得留守在家里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和上学的孩子, 这两部分群体在一天劳动和学习之余, 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参与体育锻炼, 因此在参与对象上受到一些限制。

3 对策

3.1 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多元化, 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扶持力度, 对政府拨款进行专款专用, 增加资金管理的透明度, 另外, 通过多种途径, 如涉农企业赞助等方式进行资金筹备多样化, 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有效性建立保障。

3.2 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 出台相应的管理文件

为增加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 采取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即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之间, 各个建设点必须要成立后期管理体系, 然后上报村, 乡 (镇) 直至县 (市) , 只有落实了管理人员的各个点, 然后才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资金的用途管理和分配。

出台针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相关条例, 对管理不到位的各个点, 根据情况对各个点的行政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 以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有效性。

3.3 因地制宜进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

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来讲, 地域环境和民俗风俗习惯以及参与锻炼的方式各有不同, 因此,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共体育设施内容的选定, 以符合实际需要。如南充地处丘陵地区, 要建设标准篮球场和排球场则存在用地多, 所需资金多等问题。因此, 根据实际情况, 多建设一些乒乒球场地, 全民健身路径等所需场地少, 资金少的设施, 同时进行分散建设, 为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便利, 与此同时提高资金和土地的使用, 提高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真正实现便民惠民利民。

此外,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10年, 争取占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惠及约1.5亿农民”的目标, 根据南充市当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南充市要达到上述要求, 则需要上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则需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向南充这种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倾斜。

摘要:通过对南充市农村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在建设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为推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伯超.构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齐立斌.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理论体系的架构[J].湖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赵峰, 孙庆祝, 刘红健.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2009.

[4]张栋.对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5]齐立斌, 李泽群.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研, 2007.

[6]马柏湘, 王进梅.我省城镇居民体育心态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学刊, 2006.

[7]汪广茂.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J].体育学刊, 2001.

[8]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 2009.

[9]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 2003.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8

关键词:输变电设施;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我国输变电系统在飞速的发展,缓解了我国电力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输变电设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提高环境质量。

1 输变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输变电系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分别是输变电系统的施工阶段以及输变电设施的运行阶段。其中,在施工阶段,主要是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那么就会影响到林业以及农业的正常发展,并且在变电站以及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还会影响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地表植物、野生动物的成长等,此外,还有一些施工噪声、扬尘等环境问题的出现。在输变电设施的运行过程中,环境主要会受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以及无线电干扰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我们可以得知,要输变电系统的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电磁环境、声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

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为例,在相关的环保竣工验收监测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的输变电工程在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方面基本可以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并且噪声、无线电干扰强度也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也有一些超标问题出现,比如变电站部分如果配置了高压电抗器以及换流变等,就会有超过标准的噪声出现;如果变电站没有较大的占地面积,采用的敞开式布置方式,并且处于城区,那么也会产生超标噪声;如果线路需要对较高的民房楼层进行跨越,那么工频电场强度超标现象就会出现于楼顶平台部分区域。

2 我国输变电环境运行监管对策与建议

(1)要加快制定输变电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对输变电环境日趋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意见,指出要大力管理放射源、高压输变电等辐射环境。那么就需要加快制定输变电环境方面的单项法律法规,以此来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管理进行强化,有效防治电磁污染,在法律法规中,需要明確规定电磁污染防治的适用范围以及监督主体等等。要在目前确定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对电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进行制定时,需要充分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来进行,并且要能够与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等工作相适应,要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方式,重视没一个环节,比如环境评价阶段、监理阶段、监测阶段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

(2)要将电磁环境质量标准尽快确定下来,对相关的规则规范进行完善:要想对输变电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电磁场强度在特定区域内的合理程度进行有效地判定,就需要充分结合确定下来的电磁环境质量标准来进行;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体现状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输变电工程确定下来的环境标准,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整体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电磁环境,降低人体以及生态环境所受到的电磁场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制定下来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进行合理完善和修订,预防那些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未知因素,合理规定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工频电场以及工频磁场的暴露限值。同时,要特别注意那些重点的居民居住区,如学校、医院等,制定的限值需要更加严格。

(3)要对电网规划以及规划环评进行强化:在电网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电网规划,电网规划对电网项目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①要结合我国其他方面的规划情况,如煤电基地、水电基地等,合理评价国家级电网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要结合相关标准严格审核我国整个输变电网络规划情况,具有一定的战略意识,来对宏观布局进行思考,深入论证那些特高压电网规划,这样确定下来的主网架体系才是科学合理的。②对于省级主网架规划以及县市级配网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同步进行,评价相关规划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情况,避免本区域内的生态类敏感区有输电线穿越,采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有秩序的建设输电线路,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③还需要将规划深入下去,促使其更加的透明,如果规划经过批准之后,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变更的,这样规划才可以更加的规范和严肃。④还需要积极密切的协调政府规划部门,在地方的相关总体规划中加入电网规划内容,在协调和管理时,需要与其他重点的基础设施同步进行,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电网规划,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4)全过程监管输变电工程:我国环境保护部对输变电工程也特别重视,在相关的规定中明确要求了要严格监管输变电类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有效的监督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种全过程管理模式有效的完善了过去那种事后管理模式,并且在原来环保行政监管的基础上,开始有机的结合建设单位内部监管,这样监管质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要严格审批输变电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结果,要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于那些新建或者改建的输变电类建设项目中,并且还需要在施工设计中加入环评批复要求。另外,从工程可研到竣工投产整个过程中,无论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委建单位都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工程节点管理计划实施,完善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从而使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3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输变电工程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输变电设施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继续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环境。本文简要分析了输变电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环境影响与应对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叶国耀.探讨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2):123~125.

[2]刘 勇.保证电网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性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24):54~57.

[3]夏 凯.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3):98~99.

住宅小区公用设施维修作业程序 篇9

使室外公用设施恢复使用功能及外观,确保正常的运作,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

(二)维修原则

1、坚持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原则。在保证使用功能和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注意节约维修费用。

2、修理及更换配件应尽量与原有配件型号规格一致的原则。

3、为用户服务的原则。

(三)维修依据

1、符合维修方案或设计图纸的要求,满足合同的规定。

2、符合《房屋修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条款标准。

(四)维修标准

1、小区道路(人行道和车道)1.1修补损坏的砼路面。

如果损坏面积不大,可以用107胶拌水泥,按照附带的说明书进行修补;对于大面积损坏的修补,采用1:2:2硅酸盐干硬性砼。室外公用设施的维修方法: A.将人行道或车道表面松散或破碎的砼凿掉,凿除深度以达新面及结实面为准。

B.用凿子将坑底彻底凿毛(注意要戴上护目镜),破坏面的砼边缘要向里掏凿成凹齿形,再用钢丝刷将破坏面上的一切散粒刷除干净。C.将要修补的砼表面充分湿润(由表及里)。

D.湿润水完全渗入里面而砼表面无积水时,在表面涂一层普通硅酸盐素水泥浆,在水泥浆硬化前将修补用砼拌合物填入坑内,并将其捣实,如修补面积较大,应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填入坑内的砼要稍稍高出坑内,以便捣实下沉(砼坍落度要控制在≤3CM)。

E.用木抹子轻轻地将修补表面抹平。在砼开始硬化时,还要用抹子再细抹一遍。然后养护不少于7昼夜,并浇水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水份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间不得让人或车行走,保持表面清洁)。

1.2修补块材地面(如:地面砖、石块材料、预制砼块等)。A.凿除损坏的块材面层,凿掉结合层,清扫残渣,喷洒水使表面充分湿润。B.待表面积水完全渗入后,涂抹普通硅酸盐素水泥浆(如为人行道板砼预制块,无需此道工序)。

C.将块材充分洒水或浸湿后,用1:2.5水泥砂浆坐砌,并用木锤或胶锤锤平,锤直,抹去砖缝多余泥浆。

D.必须留缝,灰缝表面必须光滑平整,不得高出块材面。E.修补工作完毕后,把块材表面清扫干净。

F.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块材地面,预做水泥砂浆防水层(可渗3%防水剂),然后再坐砌块材。

2、路灯

2.1灯不亮:参照《住户室内维修规定》中的关于“灯不亮”的维修规定。2.2灯柱油漆:先将灯柱清洁,生锈处应用砂纸打磨后清洁,再刷防锈漆两道,刷面漆两道。

3、雨水管道

3.1如雨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应先查找堵塞位置和原因,如因杂物堵塞引起,应清除杂物,使之通畅;如因管道不够标准或倒坡,应开挖重新铺设管道,注意管道要做衬底(基础),使管道放置平稳;如因管道接口错位,应开挖校正接口,并注意保证坡度和接口防漏,以及管道的平稳。

3.2如管道损坏,无法修复,应用同型号及规格的管道替换,接口应用沥青麻丝或防水水泥砂浆砌结。3.3最后修复地坪。

4、化粪池

4.1如池水外溢或排水不畅,应打开井盖,清掏池内沉淀物和堵塞杂物,并制定定期清掏制度。

4.2如井盖缺损,应及时更换同型号及规格的井盖,使其保持完好,避免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4.3如池壁缺损,应先通知有关用户停用卫生间,然后抽干化粪池清掏沉淀物,再将缺损池壁修复,注意池壁要做好防渗处理。

5、隔油池 5.1如隔油板缺损,应更换新隔油板,并应建立定期检查更换制度。5.2如隔油排水管道堵塞,通常是油脂凝固后附于管壁上,缩小管道流通断面并最终堵塞管道,可打开盖板,用工具将凝固的油脂清除,使管道排水顺畅。5.3如池(井)盖缺损,无法修复,应及时更换新盖,其上部不允许堆放杂物。

6、电缆沟

6.1如是沟盖板损坏,应按原设计规格制作(放足钢筋),并按设计要求把损坏的盖板换掉。

6.2如沟内积水过多,影响电的正常供应,应先关掉总闸,然后打开沟盖板,查明积水原因和位置,一般地电缆沟内积水有两种原因:一为沟底坡度不够标准或倒坡,遇此种情况应通知开发单位或供电部门及时解决;二为沟内掉入杂物,使水流不畅,遇此种情况将杂物清除即能恢复正常。

6.3如是电缆线路出现故障,应先告知有关用户,然后请供电部门及时修复。

7、排水渠

7.1如是盖板损坏,应按原设计要求,使用同一规格和同一种材料,把损坏的盖板换掉。

7.2如是渠壁损坏,应将损坏处凿除、清洁、喷水湿润,然后用与原壁相同的材料修复;如是砼或钢筋砼壁还须在喷水湿润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浆,然后再做饰面面层。

7.3如是杂物(如淤泥、塑料袋等)堵塞,使排水不畅,应及时清除4.8.4 池(井)壁损坏。通知用户停用或采取其他措施,不影响用户的 日常运作,然后抽干池里的水,并清理里面的淤泥杂物等沉淀物,将破损面凿至结实层,并清理、喷水湿润、刷素水泥浆再修补饰面(如贴瓷片等),清理饰面残余的水泥浆等。

8、自行车棚、架 8.1自行车棚: 层面漏水(雨水渗漏):如是钢筋砼层面,先找出渗漏部位,针对破损情况采用防水材料嵌补或做防水层;如因结构损坏而导致漏水面,应加固结构部分,再重做防水层;如是玻璃钢瓦层面,可用沥青麻丝堵塞被损孔洞。8.2自行车架: 如配件缺损,应用同一型号规格的配件修复,如需电焊,须在焊口上刷两道防锈漆。

9、路障 9.1砼路障: A.如缺损较少,可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复,具体做法为凿除破 损面松动砼,清洁表面,喷水湿润,刷素水泥浆,补水泥砂 浆,然后养护保护。B.如缺损较多,应及时更换新路障。9.2钢管路障: 如钢管锈蚀,应先用粗砂纸将铁锈打磨掉,然后清理表面,刷两道防锈漆,最后再刷红白相间的荧光漆。

10、绿化水管管网 10.1漏水: A.如是水管接头处漏水,应先将水管总阀关掉,然后在漏水接口处将水管卸下,在外丝管绕上防水胶带或止水麻丝,再将水管接好,打开总制闭水检查,至不漏为止。

B.如水龙头漏水,应先关总水阀,然后拆下水龙头检查是否因内芯或止水胶片破损漏水,更换相应配件,装回水龙头,开总阀,检查至不漏为止,如无法修复,应立即更换新龙头。10.2水管锈蚀: A.如锈蚀程度不大,可将相关部位除锈后,清洁干净,然后刷两道防锈漆,并应定期检查。

B.如锈蚀程度较大,应更换该段水管(注意应用热镀锌管更换)。

11、垃圾屋(池)、垃圾中转站

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篇10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TH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132-02

检测机构是通过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的形式来服务社会的。检测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公正、准确是检测机构运行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仪器设备作为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对检测数据结果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各项记录作为检测工作原始记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检测数据结果可追溯性的关键环节。因此检测机构应特别注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各环节,从而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可靠。

1 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

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对检测机构中检测工作用到的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对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检定、使用、维护保养、修理、停用、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且需要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并保证其得以有效实施。同时通过对设备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对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进行追溯,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对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追溯。

2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和方法

2.1 使用前的设备管理

①仪器设备采购环节,要根据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和业务规划,依据“先进、适用”原则,技术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列明设备机械性能及技术参数),进行市场调研(设备价格、供应商信誉、服务质量等),编制《供应商调查评价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购入。

②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根据设备特征分类分部门进行,除数量、外观、完整性方面,还要根据设备清单逐一验收随机资料(如光盘、配件、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等)。验收工作由质量管理部会同检测部和技术部共同完成,填写《设备验收单》和随机资料一并存档。验收各方必须严格执行验收程序,认真负责,不可草率签名确认。

③对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检测机构应派人跟进学习操作要领,新购进设备使用前,应由技术部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等资料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制定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方法,并根据仪器设备特性制定检定(校验)方法等技术文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对于气相色谱仪之类的进口仪器设备,要根据外文说明书至少将操作说明、维护保养方法及检定校准要求翻译为中文。

④新购进设备在使用前需根据《量值溯源程序》申请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过行检定/校准,待取得检定/校准证书后进行服务确认,填写《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

⑤设备验收完成后,应根据《设备验收单》及随机资料及时建立设备档案,给仪器设备编上唯一性的设备编号。检定/校准完成后对仪器设备状态进行标识: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停用(红色)。并将检定/校准证书附带的标签贴在显眼的位置上,以便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能方便地核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

⑥新仪器设备使用前,技术部要对检测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根据工作安排,对相应操作人员进行授权。操作者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及维护方法。在培人员应在持证人员的监督指导下,操作仪器设备。技术部根据工作安排及工作职责分工,依次指定仪器设备管理人、使用人,由专人负责日常的维护保养。

2.2 使用中的设备管理

使用前针对不同仪器设备按相应的操作规程检查仪器设备状态(如功能、检定/校准状态等),如:压力机、万能机液压油量的检查、是否有漏油漏电现象、在试运行过程中是否可以稳压等;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精密仪器要检查操作台是否清洁、是否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环境因素;仪器设备正常启动后,数显仪表的显示情况是否正常等,检查完毕后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①使用前发现仪器设备状态异常,要根据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上报,由技术人员分析异常原因,排除故障。严禁在仪器设备异常情形下继续进行检测工作。如万能机、压力机有液压油不符要求或漏油现象,又如水泥抗压抗折夹具有在使用前上压板转动和倾斜滑动困难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容易被检测人员忽略,但这种工作状态的异常对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是很大的。

②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操作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必须放置在检测室明显易取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随时查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绝不允许违规操作或超负荷运行。对贴有准用证(黄色)的仪器设备,技术部门应在仪器设备明显位置标明准许使用的功能、量程或准确度等级。操作人员要根据准用情形进行试验操作或数据处理,不得随意忽视准用情形。否则不仅会造成检测数据结果的错误或失真,还可能会造成仪器设备的进一步损坏。

③使用中发现仪器设备状态异常,先采取及时有效的紧急措施(如切断电源、水源),预防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停止仪器设备使用,进行隔离或加停用标识,并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中做好使用记录,根据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向上级报告,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对于已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的仪器设备需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记录故障分析、维修方式、维修情况确认等信息。维修完成后须经使用部门和技术部共同验收,必要时重新检定/校准后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测室应填写《仪器设备停(启)用申请表》报技术部批准,交设备管理员存档。

④对未能及时排除的故障,要清洁工作台面及仪器设备周围环境卫生、对仪器加盖防尘罩等保护措施。待仪器设备维修完成后,及时填制《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仪器设备停(启)用申请表》,交设备管理员存档,检测部会同技术人员共同对设备功能和状态进行检查、报修。之后,如果维修操作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状态有影响或不能确定仪器设备状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时,应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⑤当外出检测时,操作人员需填写《仪器设备领(借)用登记表》,设备保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共同对设备功能和状态标识进行检查,检查一切完好时方可签字借出。在归还时,设备保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对其使用功能和标识状态进行验收后签字收回。

⑥在使用外借设备时(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备),应由质量管理部与借出方签订租借合同,并确保外借设备满足本检测公司的检测工作要求。

⑦严禁发现问题不汇报或不及时处理现象发生,严禁仪器设备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不进行设备功能和状态确认就随意开始检测工作。

2.3 使用后的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员每年应根据企业《仪器设备总表》及《仪器设备档案卡》制作《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表》,根据检定机构制作《计量校准检定单位一览表》,及时进行检定/校准及服务确认工作,并再次对仪器设备状态进行标识,确保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对于检定/校准后仍不能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入停用、报废程序。在服务确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仪器设备校准证书上的修正因子,技术部门应在仪器设备明显位置标明,方便检测人员在使用时及时将修正因子全部加上,对于计算机控制的仪器设备要与供应商客服沟通协调,及时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更新。

对于某些非强检或可以自行校验的仪器设备,设备管理员要根据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制作《仪器设备自校验周期表》、《年度仪器设备自校验计划表》,由技术部门根据计划组织实施自校验。

使用后发现仪器设备状态异常时,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依据管理程序向上级申报,请求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原因,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同时还需要对先前的检测数据进行追溯,核查仪器设备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对可能受到影响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处理。

虽然仪器设备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均未发现异常,并不能完全保证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对于使用频率高或受工作环境条件影响大的仪器设备(如压力机、万能机、电子天平等),需要定期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对于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要根据《量值溯源程序》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如果本检测机构无能力或无核查工具完成期间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应在必要时申请专业检定机构协作完成。如万能机、压力机,期间核查时所用的压力环并不是每家检测机构都具备,因此需要得到法定检定机构的支持服务。如电子天平等设备,自购的标准砝码虽然可以进行期间核查,但要注意标准砝码的保存和定期送检,确保核查数据的可追溯性。不可因为经济原因或人为疏忽而忽视期间核查工作,从而导致检测数据的偏差或失真,影响检测服务质量。

进行期间核查时,要根据仪器设备性能不同,选用合理的方法,制定期间核查方案,由检测部和技术部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工作的实施。

2.4 仪器设备的停用、报废

仪器设备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仪器设备,均应停止使用。这些设备应予以隔离以防误用,或加贴标签、标记应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至经过维修并通过校准或核查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仪器设备的报废由检测部提出,经鉴定确认后,填写《仪器设备报废(停用)单》,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仪器设备报废(停用)单》应及时交由设备管理员存档。

3 结 语

仪器设备管理是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有效实施,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紧扣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扎实、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填写相关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保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果具有应当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的房间高三英语作文下一篇:岔河小学“感谢师恩”黑板报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