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调研员

2024-10-15

政协调研员(精选8篇)

政协调研员 篇1

宣化区侯家庙乡中小学教育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委员

大家好!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对侯家庙乡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我受其他几所学校的委托对侯家庙乡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对学校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各位委员们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得到在座领导和委员们的帮助和指导。

侯家庙乡位于宣化区东郊,全乡共有小学四所,分别是:二台子小学、侯家庙小学、羊坊路口小学、泥河子希望小学,中学一所,即侯家庙中学。在各级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侯家庙乡的五所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等都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国标要求。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刚才委员们调研了二台子小学的学校建设和国学教育、羊坊路口小学的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研究的情况,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另外泥河子希望小学作为全区唯一的一所希望小学,借助“希望工程”的东风开展了许多活动,扩大了学校影响,提高了办学声誉;侯家庙小学作为全市感恩教育的示范学校,更是把本校的办学影响力影响到了全市。对于几所小学的情况本人不是太了解,详细情况各位委员可以和几位小校校长进行沟通交流。

侯家庙中学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源流失,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流失,致使我校教学成绩下滑。近几年在各级

政府、区教育局、兄弟学校的关心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正在走出困境,向优秀学校的行列迈进。学校遵循 “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刚才向各位委员展示的艺术教育成果就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缩影,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小班教学是优势,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每一名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布置“复习案日日练”特色作业,减轻学生课外作业量,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各级领导、兄弟学校、社会同仁的帮助,侯家庙中学的办学活力正在增强、办学声誉正在提高。特别是2014届新招的初一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突破,经过快一个学期的跟踪对比,这一届的尖子生、优秀生与区三中、四中、六中、八中比较,差距不大,有的方面超过了区内的一些学校。

由于地域的原因,我们这几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归纳为以下四方面,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委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一、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学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广大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

盲,对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根据“全国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调查数据显示,每4个留守儿童就有1个存在心理孤独问题。这些孩子们在同一年龄阶段,走进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几年以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却出现了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还与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作法通常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对留守学生班主任多关心、同学们多帮助、与学生家长多沟通,这样做对帮助留守学生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师生的上下学的交通问题。

1、农村教师上班路途远,上班时间早,不方便。

2、接送二台子小学和侯家庙中学学生的校车车况差,刘家窑村路段损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更换好一点的校车,整修刘家窑村路段。进一步解决农村地区公交乘车问题,建议将公交线路从村口延伸到村里,既方便村民出行,也方便师生乘坐公交。

三、农村的教师队伍稳定、素质提高的问题。

1、代课教师遗留问题。泥河子希望小学勾秀琴、朱凤霞两位代课教师已经代课26年,一直工作敬业勤恳,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心里有了想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2、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

较差,地方财力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有限,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专任教师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源少、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时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做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通过各种渠道调往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区学校,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

3、进一步关注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建议从教师待遇、教师身心等方面设立研究会和专项资金(不需要很多)。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议把城乡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化、规范化,以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学校的办学经费的问题。

由于学校生源少,义教经费少,学校办学困难。建议建立学校办学最低经费保障制度,保证学校正常运行。

政协调研员 篇2

本刊讯8月25日,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率领省政协常委一行, 来到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调研, 四川电信公司党委书记刘红建、副总经理郑成渝陪同调研。

解洪一行先后参观了IDC数据中心、应急通信车辆, 听取了刘红建的工作汇报以及郑成渝关于“天虎云商”, “居家养老”的主题演讲。解洪对四川电信近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四川电信为四川经济发展、协助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了感谢。他表示, 省政协将积极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言献策, 发动政协力量积极参与、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政协调研员 篇3

齐让在座谈时指出,北京市科协联合财政部门共同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以来,改善了社区科普设施条件,增强了科普活动能力,壮大了社区科普专兼职队伍,提高了广大居民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为提升首都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居民科学健康生活、建设首都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希望北京市各级科协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通力合作,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科普宣传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调研组对北京市深入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 通过奖励优秀科普社区、优秀基层科普场馆和优秀社区科普宣传员,资助社区及户外科普园地完善科普设施功能,切实加强了社区科普基础建设,让科普直接惠及社区百姓,有力地提升首都公民科學素质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政协调研汇报 篇4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8年8月5日)

各位政协领导、委员、同志们:

首先让我代表我局全体工作人员热烈欢迎县政协来我局视察指导工作,欢迎各位委员们对我局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感谢政协对我县食品药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下面我就食品药监工作几方面情况作简要汇报,请各位委员给予指导。

本局沿革和职能

我局是新组建的行政部门。2001年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药监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组建成立梅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五华分局,当时主要是履行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单位。2004年根据粤机编办[2004]193号文,在原药监五华分局的基础上,划入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职能,增加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职能,更名为广东省五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主要职责有(摘录):

一是贯彻执行有关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是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能、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职能。

三是监管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流通市场,依法查处“三品一械”违法行为等。

四是承办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在职能方面需要说明一下,也是人们容易引起混淆的是,药品价格、药品广告以及普通食品具体的行政处罚不属于药监系统或不是县一级药监部门管辖和审批。

本局机构和人员状况

我局内设有4个职能股(室)[办公室、食品安全协调股、综合业务股、稽查股(挂稽查分局牌子)]人员编制31人(行政编制14名、执法专项编制15名、事业编制2名,其中领导班子1正3副,正副股长(主任)9名)。

目前我局现有在编人员25人(公务员21人、工勤人员4人),其中外地籍12人(外县籍5人、外市籍5人、外省籍2人),占公务员总人数近半数。人员分布:

1、办公室6人(负责人:曾祥发)。

2、食品安全协调股2人(股长:陈玉兰)。

3、综合业务股6人(股长:温建良)。

4、稽查股7人(股长:张载良)。

学历情况:本科14人(具学士学位2人),专科9人(专业以医学、药学、法律为主),其余为高中(中专)2人。

现领导班子成员: 局 长:刘炽方

副局长:李相明(兼纪检组长)曾崇光 邹庆荣

我县涉药企业(单位)基本状况

我县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和义齿生产企业各1家,药品批发企业5家,药品零售企业255家;医疗机构共有691家,其中县级单位6家,乡镇卫生院30家,门诊部3家,医疗卫生单位下属站、所172家,农村卫生站480 2 家。药品供应网点分布不均,偏远农村地区偏少,个别村还存在买药用药困难的现象。我县药品监管相对我市其他县(市)来说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

近年主要工作

我局自组建以来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责,紧紧围绕确保队伍廉洁高效和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推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三个重点,切实抓好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发挥政府“抓手”作用,全面规范“三品一械”市场秩序,促进全县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发挥了部门职能作用。具体来说,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坚持学法、用法并重,执法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我局除少数干部是原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门药政、药检人员在组建时转入外,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新招录的公务员。针对人员新,队伍年轻,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任务新,法律水平高低不一的实际,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通过提高队伍自身素质,确保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不断提高药品监管水平上。一是抓组织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机关干部的头脑,在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和有关政策过程中,重点解决“为谁监管、怎样监管”的问题,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管好药,为人民”的宗旨,为搞好药品监管提供了组织和思想上的保证作用。二是抓自身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我们要求全体机关人员都要熟悉掌握《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以自身学法、用法、严格执法的行动,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我们除了坚持每周五上午集中学习制度外,还要求和鼓励干部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学,做到学用结合。三是参加有关培训。我局机关公务人员100%参加了省人事部门举行的岗位培训,全部达到了合格标准,取得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相应 3 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工作目标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等,对执法人员“约法三章”。几年来,没有出现违法行政的人和事,较好地履行了职责,维护了自身形象。

二、坚持宣传、教育引路,依法治药的良好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在药品监管中,我们大力宣传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着力营造一个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药品管理法》,在食品药品的专项整治中,邀请县电视台专访、报道,近年来,我局先后在安流镇等乡镇开展了宣传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施行五周年纪念活动,提高人民群众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同时还利用《五华政报》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另外,我们还以开辟《药监信息》、学习宣传栏等形式对药事法规进行传播,在16个镇政府统一设置“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关注药品安全、构建和谐梅州”的宣传栏,形成了强有力的学习宣传药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舆论氛围。其次,我们要求药品监管人员和药品稽查人员,在深入实际工作中,把宣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宣传在先,监管在后,教育在先,处罚在后,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0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针对被处罚对象进行稽查回访制度,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受到处罚的企业认为我局依法行政,保护了用药者利益,也使他们受到了教育,表示一定要依法规范经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合法利益。第三,利用重要活动进行宣传。每年组织“3.15”等大型社会宣传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咨询台,展示假劣药品,当众演示识别方法,吸引群众前来咨询,另外还印发大量宣传资料;去年7月,我们利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三下乡活动,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和省食品药品职业学院80多名师生在我县16个镇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各镇党委、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三下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几年来,我们组织涉药人员参加各类药品法律法规培训50多场次,培训人员6000多人次,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近十场次,印发宣传资料6万多份等。

三、坚持整顿、严格执法,药品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几年来,我们根据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县药品市场实际,采取“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品种、重点地段、重点企业、重点时段和上级发布的清查品种实行重点监管,加大了药品市场治理整顿力度,按照“五不放过”的原则,重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不合格医疗器械行为。2006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案件100多宗,涉案价值5万多元,罚没收入10多万元。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行政,重视每一宗案件,在检查程序、违法事实的认定、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处罚的裁量上严格依法依规,确保处理的每一宗案件都成为铁案,经得起检查。到目前为止,已立案的案件,基本办结,没有出现提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做到让当事人心口服。通过几年的大力整顿,有效地遏制了我县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药品市场进一步净化,药品质量进一步好转,药品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

四、坚持帮促、规范管理,综合监管职责不断完善

(一)以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为着力点,切实履行综合监督职能。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我县于2004年8月成立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局积极利用食安会这个平台,加强与有关职能单位的联系和沟通,每年牵头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二次以上,在重大节假日来临前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清除食品安全隐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为实现监管重心下移、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去年我县以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设立镇级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的决定》,在全县十六个镇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各村也相应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我县在努力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第一责任人“三位一体”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积极做好食品安全信访维稳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综合监督,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编印《食品安全工作简报》,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成员单位联系更加紧密,促使我县食品安全监管 5 工作逐步形成合力,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高。

(二)扎实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几年来,我县建起了遍布城乡的药品安全监督网,去年我局聘请义务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简称“三员”)92名对药品质量安全进行协管,并按分批、分片方式进行培训和考试,提高了“三员”的业务素质,由于政府财政经费困难,我局克服自身经费紧张的困难,挤出经费对三员进行适当的补助,以提高“三员”工作积极性。今年根据省、市局的要求,我局重新调整聘请了48名协管员,并进行严格培训,促使切实发挥作用,各镇各村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和工作站的设立,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供应网建设方面,根据五华县实际,我局以农村医疗站(所)现有的药品使用环节为平台,全面建设和整治农村药品供应网点,在政府的重视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农村用药网点建设“七统一”的要求,全面规范医疗诊所的药品使用行为。到去年底,全县411个行政村建立了供应网点663个,药品供应网覆盖面达95%,农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程度逐步提高。我局每年协助县政府办公室以政府名义印发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和镇政府职责,把“两网”建设工作纳入了县、镇政府考核内容。

(三)扎实开展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局按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强与县卫生局的沟通协调,采取以会代培、上门培训的方式多次培训全县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按照市药监部门提出的“三加大”、“两完善”、“一保障”工作目标要求,制定有力措施,克服地域广、监管对象多、分散、经济基础差等困难,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先后对县级医疗机构、城区诊所和镇级卫生院、农村卫生站进行了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目前已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房638间,全部按照“三分”、“四制度”、“七统一”和“两个结合”要求进行规范化改造建设,县城区医院、诊所、中心镇卫生院、镇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率已达100%,村级的也达到了80%以上,甚至部份村级药店的规范化水平达到或超过了城区的标准。通过实施规范化建设,我县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明显改善,过程管理不断完善,从药人员质量意 6 识有较大提高,使医疗机构药房“脏、乱、差、小”和进货渠道不规范、假劣药品多、过期失效药品多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农民用药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

(四)认真做好药品经营企业认证后跟踪检查工作。加强对持证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对持证企业抓好专项整治、跟踪检查、日常检查、节日巡查制度的落实,做到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检查项目。我们还加大了对认证企业的跟踪检查力度,近三年来,已完成GSP认证跟踪检查170多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企业的自律意识。

(五)建立安全监管责任制。以安全分类管理为切入点,实施分片、分类、分级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监管,责任到人,将县城、乡镇、农村分成三级进行监管。全县划分为二个安全监管责任区,由我局领导包片(区域),干部职工包户(企业),全面落实包干责任制。同时推进信用管理,企业按守信(规范化药房)、基本守信(合格药房)、失信、严重失信(违规药房)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专项整治、跟踪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和重大节日巡查制度,通过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和各项监管检查,奖优罚劣,促进企业自律经营,优化服务,并将监督检查结果每季度汇总录入电子档案和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逐步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建立了安全信用信息档案

以上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都离不开上级部门和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等的正确领导、关心指导,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作。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当前食品药监实践工作中主要还存在以下困难:一是群众法律意识还不强。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县地广人多,经济基础薄弱,工作人员少等,偏远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饮食用药安全知识还比较缺乏,对制售假劣药品行 7 为忍气吞声,不积极进行举报和拒买拒用,不知道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药品经营人员依法诚信经营的自觉性还有待提高。二是执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有些地方还有威胁执法人员的现象,拒绝执法人员的依法检查,不配合,不提供方便。三是食品安全协调经费不足。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召开至少一次全县性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另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职能单位联席会议,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今年光是宣传食品安全条例我局已支出5000多元),编印食品安全工作简报等这些都需要我局垫付有关费用,占用了我局的正常行政经费,为缓解我局经费紧张情况,我们正在向县政府努力争取今年的食品安全协调经费,希望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自县食品药监局组建以来,我县食品药品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本局组建的时间还不长,由于人员少、经费不足、办公条件落后等条件制约,在监管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工作经验不多,监管手段创新不够,各部门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思想需要进一步解放等。

政协新农村调研报告 篇5

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作为总体要求和具体标准。作为还处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我县来说,如何立足全县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不遗余力地搞好新农村建设,意义更加重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至今已三年有余,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有了那些进展,还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又该如何发展。本着这样的命题,在一名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抽调政协农村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部分委员,深入全县各乡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进行了认真调研,并通过召集各基层人士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万全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丘陵地区,全县共辖11个乡镇,172个行政村,总人口2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万人。分为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和南部河川区三个区域。近些年来,随着政策惠农资金的大量投放、县内经济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全县农村的经济收入、村容村貌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凸现的交通区位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万全县地处冀西北燕山余脉丘陵区,地处京、晋、冀、蒙四省市区交界处,京包铁路、张集铁路、110国道、207国道、张石高速等交通主干道贯穿全境,尤其是随着西山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和城市快速路的贯通,使我县与张家口市逐渐融为一体,与其他县区相比,优势凸现,后劲增大。这种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也为我县新农村建 设的全面启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政策资金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继“八七扶贫攻坚”后,2001年中央又出台了《中国农村国家扶贫开发纲要》,我县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全县172个行政村中被列入贫困的村达到101个,利用九年时间分三批实施。九年来,借助国家对贫困县倾斜的扶贫政策,全县农口部门从上级争取到了大批用于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的扶持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每年用于农村基础建设的直接投资就近亿元,这些资金的不断注入,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灌机井956眼,各类防渗渠(管)88万米,并以此为基础建成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全县41.26万亩耕地中,达到水浇条件的24.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农业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我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十年九旱。农业生产长期都停顿在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下。但随着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全县上下立足本县实际,下大力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植农产品特色基地、实施“百村示范行动”、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县农业步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1、农业龙头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迈进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工作理念,龙头企业成了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全县龙头企业建设硕果累累,农产品加工企业 已发展到200多家(其中燕麦加工120家、小杂粮加工30家、鲜食玉米加工19家、林果加工4家、蔬菜加工1家、畜禽产品加工7家、饲料加工7家),基本涵盖了我县四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这些企业中被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2家、市级19家、县级33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QS认证的达到30家,通过IS09000系列认证的达到13家。我县已成为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并向省级冲刺。

自2006年,全县共实施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5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29个,这些项目主要围绕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展开,共计完成投资4.3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和基地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加了就业渠道。

2、四大农业特色产业稳步推进

目前,我县已逐步形建成了特用玉米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加工、杂粮加工、设施果蔬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几年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四大特色产业从基地规模、建设标准、产品竞争力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现在,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余亩,年加工量达到2亿穗,猪饲养量达到27.75万口,鸡饲养量达到85.3万只,瓜菜面积5万余亩。尤其是鲜食玉米产业和燕麦加工产业,我县先后成功申报了“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中国燕麦之乡”。

3、“百村示范行动”、“一村一品”建设的实施,使全县农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六个“百村示范行动”,并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县共确定了6类、64个县级示范村,包括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2个,粮食高产示范村18个,畜牧高效示范村11个,蔬菜优质示 范村9个,林果特色示范村6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8个。同时,在进一步完善去年的2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同时,今年又新确立了10个“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对这些“百村示范行动”和“一村一品”建设示范的村,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整合农口部门资金,进行了大力扶持。

当前我县农业呈现出: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四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百村示范行动”和“一村一品”建设示范村为抓手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结构科学的“点、线、面”全面启动的新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全县农业向着现代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人畜安全饮水,扶贫开发,乡村公路改造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乡村卫生院建设、敬老院建设等等,使的农村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村村通道路硬化总里程达到了308千米,村内主要街道硬化234.5千米,安装路灯2267盏,有50个村建了文化活动室,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全县纳入低保五保的有12447户,涉及14651人。

(五)农村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更加民主

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了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机制,同时在全县农村全面落实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村务公开制度,这些政策制度的全面实施,既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提出的问题建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强化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了“一定三有”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一好双强”村 党组织书记建设为重点,实施好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工程”。

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通过公开公正的民主选举,大批的农村优秀人才进入了村领导班子。比如,在旧堡乡柳沟村,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选举,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方佑军当选为该村的村书记,蔬菜经纪人施永旺当选为村主任。新班子一上来,就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村就实现了村委会的装修搬迁,并硬化村主要街道5100米,新打机井2眼,并结合全村杂果林产业的发展优势,对全村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科学的规划,为全县农村班子建设树立了典范。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基础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我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64毫米,十年九旱。虽然近年来农业水利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还有许多不足。比如,今年我县遭遇特大旱灾,全县农作物绝收面积达到18.63万亩,暴露出全县农田水利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农民素质不高,与大型企业接轨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县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比较低,加之年轻力壮、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大量外出务工,造成老弱病残留守农村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实用技术队伍匮乏,农业科技推广不够广泛,农业科技普及率不高,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到了制约,影响了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绿公司是入住我县的一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在我县的基地建设却屡屡受挫,甚至不得不在外地发展基地,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企业,很大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农民素质还不高,在基地的标准化管理上操作不规范,与企业的标准 化要求难以对接。

(三)、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低,难以达到新农村发展标准 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发展,农民不能快速增收,就很难谈什么村容整洁,农民无钱购煤,就只能烧柴草,就杜绝不了秸秆进村,谁都不可能让他们做每顿饭都去村外抱柴。再如养殖业,现在所建的养殖小区屈指可数,而大部分都是庭院饲养,养殖业虽然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好的收入,但却出现了畜禽粪便随地排放,不能及时处理,甚至有的村主街道都堆放着畜禽粪便,造成全村卫生状况极差。尤其是夏季,垃圾便地,臭气熏天,苍蝇到处乱飞,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大村民的身心健康。

(四)部分产业优势虽然形成,但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较大。我县广大农村还是以农业为主,农村部分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整体上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还比较慢。农村产业发展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不平衡,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发展现代农业还属于初级阶段,加上农业周期长,效益不高,除中央的惠农政策和劳务输出外,农民在农业方面增收的空间不大,增收的难度仍然比较大。

(五)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难以开展

免除农村税费是国家具有历史意义的惠农政策,对彻底减轻农民负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税费取消后,农民所欠税费一律停止征收,“一事一议”政策难以推行,出现了农民只要权利,没有义务的现象。全县3700万元的村级债权无法收回,化解债权债务的困难大,由于村集体没有资金,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开展,有的村甚至正常的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同时,在过去征收农业税的过程中,除部分确实困难的家庭外,大部分农民都全额上缴,而一小部分有能力上缴的,却未上缴,出现了农民负担不公平的问题,甚至 有些主动交清了税费的农户提出要退还他们所交的税费,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几点建议

1、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长抓不懈。各级既要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更要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长远谋划,真抓实干,防止急于求成。要消除一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掏钱盖新房子”的模糊认识,坚持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发展产业是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的基本要求,为农村经济扎实发展夯实基础。

2、要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中央“二十字”方针放在首位的是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因此,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整合农业项目,紧紧抓好县里已确定的特用玉米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加工、杂粮加工、设施果蔬种植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并以“百村示范行动”和“一村一品”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商品率。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农业支柱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

3、要坚持因地制宜,搞好新农村建设。

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要抓好新村建设,又要抓好旧村改造,防止千篇一律。新村建设一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能新修的新修,能改造的改造。移民搬迁和散户整合,要方便群众生产,适度集中,非搬 7 不可的坚决搬,可搬可不搬的不一定搬。今年县里确定的12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对全县的旧村庄改造将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4、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手抓。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继续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和完善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制度和措施,在巩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教育,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要整合培训资源,强化对农村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由壮工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不断提高劳务档次,扩大劳务规模,发展劳务经济。还要积极探索消化乡村债权债务的途径和办法,广泛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乡村谋划引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实人力物力,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的测绘编制工

5、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中央的惠农政策和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要严格执行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节约用地。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农民自主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努力维护好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土地承包权等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经营的合理流转,防止增加新的农民负担和违法占用土地,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政协调研人民调解汇报材料 篇6

近几年来,我旗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根据市局要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旗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这些纠纷容易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为解决传统调解模式的弊端,我旗先行先试,创新工作,以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设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试点工作。于2013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翁牛特旗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翁牛特旗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12月成立了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截止到今年8月份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医患纠纷53起,涉案金额1030万元,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50件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91起,涉案金额3121万元,已全部调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物业纠纷16起,已全部调处,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13件。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虽成立不久,但职能也已日趋完善。六个专业性调委会所受理调解成功的案件,无一例双方当事人反悔现象。今年又与土地部门联合参与了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组建工作。专业性调委会的建立,在化解特定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旗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向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相关行业领域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我旗根据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多发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规范组织名称和标牌、标识,健全各项制度,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我旗根据矛盾纠纷的行业、专业特点,选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人民调解员。目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员共22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员共5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共9人。三是建立健全专家库。目前,我旗已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共22人,法学专家库共7人。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013年8月,我旗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五落实、六统一”工作规范化要求,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员组成,纠纷受理、调解、统计、归档,工作制度、工作场所标识标牌、工作经费补贴等方面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纠纷排查、登记、调处、培训、考评、统计、文书档案、回访、奖惩、信息报送、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度,保障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运行。二是积极推进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统一使用司法行政部门印制的人民调解文书,口头调解的纠纷也进行书面记录。统一案件质量审查标准,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三是积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三调合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基础保障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精神,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五年以来,全旗共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50万元,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促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和公信力不高。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当事人,发生纠纷以后,一般直接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寻求解决,通过行政调解来解决纠纷,行政调解不达成协议的,就选择向法院提出诉讼来解决纠纷,基本没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专业调委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充分地看到专业调委会在及时化解行业性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特别是负有组建主体责任的少数行业主管部门,没有把这项工作看作是一项硬指标,而把它当作是一项软任务,在落实党委政府要求和上级文件精神上,行动不够积极。

(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经费保障上不够到位。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没有把专业调委会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行业主管部门在经费上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挫伤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专业调委会作用的发挥。

(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作用的发挥上不够到位。少数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专业调委会建设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舍不得投入,有的专业调委会只有一间房;有的专业调委会只有一个人;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空架子,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均没有到位,致使专业调委会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翁旗人民调解工作调研分析

旗人民调解工作是“赤峰模式”中的精品工程,赤峰市的人民调解工作被自治区誉为“赤峰模式”,而我旗的人民调解工作则是“赤峰模式”中最重要的基石。2007年,我旗成立了全区第一家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下设22个乡级调委会,229村级调委会,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是协调指挥中心的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司法局长兼任,并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各乡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乡镇苏木场行政一把手担任,副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调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具体负责调委会的日常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结构 翁旗人口47.3万人,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个农牧场,229村,现有 22 个乡级调委会,229个村级调委会。二十二个镇(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有116名调解员。占全旗人民调解员总数的 13.7%,这一级调委会的调解员是均由镇(乡)的综治办、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和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等相关单位的公职人员组成。镇(乡)级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的平均人数为5人。229个村(居、社区)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调解员729名,占人民调解员总数的 86.3 %,这一级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人数平均为4人。全旗人民调解员的文化结构为:本科文化4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0.5%,大专文化25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3.4%,中专、中师文化共27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 3.8%。高中文化 298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40.8 %。初中以下文化375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51.4%,全旗人民调解员的待遇情况:十八个镇(乡)级的调解员全部属兼职公职人员。229个村(居、社区)级调解员以案卷补贴计酬。

(二)全旗近三年各类纠纷发生调处情况

1、纠纷发生情况:全旗2013年、2014年、2015年一共发各类矛盾纠纷9682 件,(其中13年发生3375件,14年发生3385件,15 共发生2922件)。

2、纠纷调处情况:镇(乡)级人民调委会三年共调处纠纷182件,村(居、社区)三年来共调处纠纷 9500件,镇(乡)、村(居、社区)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8%。

3、各类纠纷的案发比例为:婚姻家庭类2167件占纠纷总数的22%;邻里纠纷1950件占纠纷总数的 20 %;房屋宅基地258占纠纷总数的2.7 %;合同纠纷575件占纠纷总数的5.9%;生产经营804 件占纠纷总数的8.3 %;损害赔偿960 占纠纷总数的9.9 %;劳动争议531占纠纷总数的5.5%;林地1217 占纠纷总数的 12.6%;道路交通300 占纠纷总数的3.1 %;其他920占纠纷总数的9.5%。

4、引导诉讼情况:三年来镇(乡)、村(居、社区)两级调委会调处后因当事人反悔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总件数为36件,占纠纷总数的0.3%。

5、调处信访隐患及群体性事件情况。三年来镇(乡)、村(居、社区)两级调委会调处信访隐患及群体性事件情况 155起,占纠纷总数的1.6%。

二、翁旗人民调解工作成功的经验和作法

(一)抓“三化建设”,全力打造反应灵敏的网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

乡(镇)、村调解组织处在防范和处置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沿,发挥着龙头作用,只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确保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按照高标准、高素质、高效能的要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抓了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搭建调解平台。乡镇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平台。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们从理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制入手,率先对司法所实行了定编定员管理。乡镇司法所各项经费由旗财政纳入统一预算;部分优秀司法所长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以达标调委会建设为重点,按照场所、人员、经费、设备、制度“五落实”的要求,为乡、村调委会统一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工作程序、工作制度等统一制成版面上墙公示,并统一规范调委会的名称,统一制作牌匾和刻制印章。乡(镇)调解室配备有关调解人席、记录员席、监督席、纠纷当事人席、听众席等专门席位,工作人员工还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

二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配强调解队伍。我们以村委会调解员为主体,大力推行调解员资格认定制度,并由旗司法局进行统一考核后持证上岗并在司法局存档。针对过去存在的调解员业务素质不高,调解程序不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强的问题,狠抓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的队伍专业化建设,由司法部门负责牵头,经常举办以调解方法与技巧、常用法律和法规教程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依法、以德调解的技巧。村调解委会下设村民调解小组,配备有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在全旗共配有调解员729人,初步形成了以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基层调解网络。

三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总结和完善调解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现已建立和完善了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岗位责任制、调解记录登记制度、纠纷排查反馈制度、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纠纷首问责任制度、调处承诺制度、对口督办制度、联合接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10项调解规范制度。设立了“四簿”(会议学习记录簿、普法宣传登记簿、回访登记簿、安置帮教登记簿)、“三册”(调委会花名册、调解员花名册、专职调解员花名册),形成了一套自行调控的运行机制。去年,还印制了1000多套制式调解文书,下发乡(镇)、村两级调委会,实现了调解文书统一使用、制作、归档的工作要求。

(二)创新“三项机制”,着力探索运转有序的管理模式,推进人民调解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仅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而且每一起纠纷中诸多复杂因素交织缠绕在一起,单凭一两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及时调处化解到位。为此,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由各方参与、通力合作的调解管理新模式,推动调解工作向多层次、宽领域渗透,提高了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一是快速联动机制。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种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建立了党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严格依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处。重大纠纷发生后,当即由分管旗领导出面接访或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研究处理意见,公、检、法、司、信访、综治办、共青团、妇联、工会及调解涉及的有关部门都必须联合参与。由领导挂帅、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既加强调解力量,又快速解决了过去由单个部门难以处理到位的大量问题,并且促进了调解法律效力的发挥,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和效果。二是统筹协调机制。旗司法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村调委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工作协调会议,着重做好“三个一”工作,即一季度(月)一排查、一季(月)一交办、一季(月)一督办,认真研究处理急、大、难矛盾纠纷的措施,并对当月、当季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黄牌警告工作不到位的。每次协调都记载排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落实调处责任,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重点排调机制,强化重点排调。为保障四大节日和其它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确立了解决、稳控遗留、疑难和重点矛盾纠纷的制度。加强信息通报反馈。认真执行每月一报,一季度一汇报,每年两次集中排查时作专题情况报告,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报告,敏感时期防护值班制度和坚持“零报告”制度,落实“五个一”(一起矛盾纠纷,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调处机制,强化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有控制事态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方法以及落实责任人。

(三)坚持“三个结合”,致力提高排查调处的工作实效推进人民调解由“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

我们把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基石,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段大力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解。

一是坚持经常性调解与集中排查调处相结合。经常性调解由旗司法局指导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根据民调工作责任制具体实施,实行专业调解员随时排查调处民间纠纷;集中性的排查调处活动由各乡镇民调委统一组织调解小组实施,实行村(居)调委会“一周一排一回访”,乡(镇)“一月一排一梳理”,旗调解中心“一季一排一督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和定性分析,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挂号”调处,跟踪督办,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帮助,杜绝“民转刑”案件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坚持调处纠纷与消除隐患相结合。在抓好民事纠纷调处的同时,针对个别村组存在账目不清、合同管理混乱、民事经济纠纷较多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治理。为集体收回欠款,兑现集体拖欠群众的款项。审查、修订、公证各类承包合同,并在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一个公道、一个满意的结果。积极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三是坚持调解工作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调解人员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调处一件、教育一片”的工作方法,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旗还将部分调解员成功调解纠纷的典型事例以简报形式下发,以供调解员学习、借鉴,将一些常用法律法规收集汇编成册,《农民法律读本》印发给广大群众自学法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翁旗独立运行的工作模式虽已建立,但实际运行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翁旗于二○○七年六月在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人民调解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司法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没有达到最好。原因是:一是思想观念上,人民调解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大调解”格局下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办公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各界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有的工作定式上,很多群众有了纷争总是找信访部门,领导也习惯将纷争交信访处理。二是处理方式上,信访部门为求一事的暂时解决,往往突破政策和法律底线,通过行政手段迫使有关单位、部门或当事人进行妥协,让上访人取得一些本不应得到的利益;而调解组织在处理纠纷时,要根据当事人意愿并依法进行调解,对当事人不合理的要求大都不予支持。因此,群众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更愿意到信访局上访。三是职能配置上,与信访部门“四权能”的雷同、纠纷和事件受理范围上的交叉,且调处中心只能解决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争议,受理范围相对更窄,这也对独立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四调对接机制虽已建立,但工作效果与大调解目标尚有差距。一是四调对接机制是大调解部分对接体现形式,不是对接工作的全部。片面强调这四种对接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开展。如安全生产、村民自治、劳动争议类纠纷往往易激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却没有要求建立相应对接机制。二是对接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够。对接机制内容大多为基层各自制定,各地、各部门之间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上的分歧,造成对接机制在地区上的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开展的不平衡性。三是四调对接中,个别对接机制没有较大的实际运行效果。

(三)基层基础建设成效虽明显,但依然存在不平衡性。一是调处中心建设上的不平衡。我旗基层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虽然都按上级要求建设到位,但整体水平不一,个别调处中心出现了办公条件得不到改善,专职调解人员不能实际到位,专职人员工资待遇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基层调处工作的开展。在新成立的行业、企事业单位中建立调解组织较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发展缓慢,适应不同领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还没有形成。二是调解员素质上的不平衡。旗、镇、村调解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上差距明显,处理纠纷最多、数量最大的基层村民调解员中普遍存在着文化层次低、法律知识缺乏、年龄结构老化、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纠纷的调解水平和工作效率。另外旗、镇级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有专业知识、有较强调解能力、热爱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还相对缺乏。

四、面临的问题思考与对策及其建议

人民调解是社会矛盾防范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不具有惩罚性、强制执行性。长期以来,全旗镇(乡)、村(居、社区)的调解员和信息员由于随时处在各类矛盾纠纷的第一线,特别是在调处化解突发性矛盾纠纷时,他们具有不可回避性和预见性。同时,在自我人身安全方面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伤害等潜在危险。他们在任务重、待遇低、办公设施简陋和办公经费不落实的状况下,仍然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无私奉献,及时大量的、成功的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他们在担负着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同时,还肩负着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辖区内五类人员(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邪教人员、流动人员)的帮教、管理、监控、信息传递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重任。同时他们不能向纠纷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工作难度很大。

建议:

(一)联调联处方面

一是成立联片调解组织。为解决区域内几个周边乡镇的各类纠纷,在全旗三个区域内建立了联片调解组织。二是深入开展“标准化调委会”建设。按照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 人员专职化、工作规范化、待遇工薪化、组织网络化“四化”标准,并对已经达到标准化要求的调委会采取动态管理,对工作不到位的,采取了摘牌或降低等级等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标准化建设成果。

(二)队伍建设方面

要想提高调处民间纠纷的办案质量,增强纠纷调解的社会效果,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是关键。为此,我们应紧紧抓住农村区域调整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调委会工作人员的调整和充实工作,使调解队伍的力量日趋壮大。同时,我们按照“三懂一会”(懂政治、懂法律、懂政策,会做群众工作)的目标要求,对全旗调解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对全体调解人员,由镇乡为主进行每年一度的普遍轮训。对合格人员进行注册,并实行持证上岗,佩证调解,使调解队伍综合素质不断优化。同时探索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方式,基本形成专兼结合的人民调解体系。

(三)试点工作

一是在派出所建立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联合接待室,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的联动。二是建立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显著提高人民调解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四调对接”工作。四是在农村建立了法律服务室,搭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农村建设新平台。五是在农村开展了综合法律服务工作试点。六是启动人民调解与劳动仲裁调解的衔接试点。七是设立翁牛特旗人民调解基金。八是组织部门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九是完善领导包案制度。

(四)应对突发性事件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事件处置的工作力度,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基层,在按照旗委、政府的要求,并借鉴公安、信访等部门对事件现场处置工作预案的基础上,草拟突发性事件(纠纷)处置工作预案,并将此项工作的试点放在重点乡镇。

(五)激励机制

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员工作等级制度。近年来,我旗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大调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及时有效地调解民间纠纷,化解了大量的矛盾,发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开展了人民调解员等工作级制度试点非常重要。

五、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但是,人民调解工作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积极探索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的新思路。“在思想解放中发展,在发展中解放思想”。

(一)切实解决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与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任务繁重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民调解组织要从三个方面强化功能:一是要练好“耳功”,强化信息功能。做到“耳聪目明”,切实增强纠纷信息的捕捉功能,从而为矛盾纠纷“治早”、“治小”和从源头上预防纠纷的发生提供前提和保障。二是要练好“嘴功”,强化调处功能。“嘴功”关键在“三讲”:一讲政策,二讲法律,三讲道理。三是要练好“腿功”,强化预防功能。人民调解员要把腿伸长一些,经常“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去做“一对一”、“一对十”、“一对百”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二)切实解决人民调解手段方法单一与社会矛盾纠纷多样性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要勇于尝试。调解组织都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从而不断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求得工作的新突破。二是要勤于总结。要不断总结人民调解工作方法,实现调解手段与方法多样化,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三是要善于研究。要根据城镇与农村不同地域特点以及矛盾纠纷的不同种类,在准确掌握矛盾纠纷状况的基础上,把握纠纷产生的规律,研究分析每一个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提出预防纠纷产生的对策和措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切实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任务繁重与体制不顺、素质不高、经费困难等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重点是要搞好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方面是组织保障。调整人民调解指挥中心运行体制不顺的现状,一方面是经费保障。解决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报酬和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相关问题。

翁牛特旗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办公室

汇 报 材 料

(2016年9月6日)

2007年,我旗成立了自治区第一家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该中心隶属于旗人民政府,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办公室有工作人员3名。下设19个乡级调委会,2个街道调委会,253个村级调委会,6个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调委会,全旗共聘任1055名调解员。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旗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手段互相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

一、抓“三化建设”,全力打造反应灵敏的网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

我们按照高标准、高素质、高效能的要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抓了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搭建调解平台。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们从理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制入手,以达标调委会建设为重点,按照场所、人员、经费、设备、制度“五落实”的要求,为乡调委会统一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工作程序、工作制度等统一制成版面上墙公示,并统一规范调委会的名称,统一制作牌匾和刻制印章。乡(镇)调解室配备有关调解人席、记录员席、监督席、纠纷当事人席、听众席等专门席位,工作人员工还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

二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配强调解队伍。我们以村委会调解员为主体,大力推行调解员资格认定制度,并由旗司法局进行统一考核后持证上岗并在司法局存档。针对过去存在的调解员业务素质不高,调解程序不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强的问题,狠抓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的队伍专业化建设,由司法部门负责牵头,经常举办以调解方法与技巧、常用法律和法规教程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依法、以德调解的技巧。为保证调解员知识化、专业化,我们每年都对调解员进行集中培训,人民调解培训工作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举办培训班66期,培训调解员5800余人次,人民调解员培训覆盖面达90%,三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总结和完善调解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现已建立和完善了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岗位责任制、调解记录登记制度、纠纷排查反馈制度、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纠纷首问责任制度、调处承诺制度、对口督办制度、联合接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10项调解规范制度。设立了“四簿”(会议学习记录簿、普法宣传登记簿、回访登记簿、安置帮教登记簿)、“三册”(调委会花名册、调解员花名册、专职调解员花名册),形成了一套自行调控的运行机制。去年,还印制了1000多套制式调解文书,下发乡(镇)、村两级调委会,实现了调解文书统一使用、制作、归档的工作要求。

二、创新“三项机制”,着力探索运转有序的管理模式,推进人民调解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仅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而且每一起纠纷中诸多复杂因素交织缠绕在一起,单凭一两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及时调处化解到位。为此,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由各方参与、通力合作的调解管理新模式,推动调解工作向多层次、宽领域渗透,提高了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一是快速联动机制。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种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建立了党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严格依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处。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实行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和限期处理的“五理”机制,依托“四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了与信访部门的信息联网、与乡镇及旗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的案件联动、与人民法院诉讼制度相衔接的条块联合、与公安部门案件移送的部门联手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机制重大纠纷发生后,当即由分管旗领导出面接访或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研究处理意见,公、检、法、司、信访、综治办、共青团、妇联、工会及调解涉及的有关部门都必须联合参与。由领导挂帅、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既加强调解力量,又快速解决了过去由单个部门难以处理到位的大量问题,并且促进了调解法律效力的发挥,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统筹协调机制。旗司法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村调委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工作协调会议,着重做好“三个一”工作,即一季度(月)一排查、一季(月)一交办、一季(月)一督办,认真研究处理急、大、难矛盾纠纷的措施,并对当月、当季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黄牌警告工作不到位的。每次协调都记载排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落实调处责任,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重点排调机制,强化重点排调。为保障四大节日和其它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确立了解决、稳控遗留、疑难和重点矛盾纠纷的制度。加强信息通报反馈。认真执行每月一报,一季度一汇报,每年两次集中排查时作专题情况报告,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报告,敏感时期防护值班制度和坚持“零报告”制度,落实“五个一”(一起矛盾纠纷,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调处机制,强化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有控制事态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方法以及落实责任人。同时还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民调解案卷地方财政补贴,按照“以案定补”的原则对人民调解卷宗经评查合格后进行分类补贴。其中一般性民间纠纷调解案卷补贴40-80元、重点矛盾纠纷调解案卷补贴80-100 元、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案卷补贴100-200元。同时,从2011年开始苏木乡镇场、街道党委政府在旗发放案卷补贴的基础上给调解员配套发放相同额度的“双重补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三个结合”,致力提高排查调处的工作实效推进人民调解由“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

我们把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基石,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段大力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解。

一是坚持经常性调解与集中排查调处相结合。经常性调解由旗司法局指导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根据民调工作责任制具体实施,实行专业调解员随时排查调处民间纠纷;集中性的排查调处活动由各乡镇民调委统一组织调解小组实施,实行村(居)调委会“一周一排一回访”,乡(镇)“一月一排一梳理”,旗调解中心“一季一排一督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和定性分析,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挂号”调处,跟踪督办,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帮助,杜绝“民转刑”案件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坚持调处纠纷与消除隐患相结合。在抓好民事纠纷调处的同时,针对个别村组存在账目不清、合同管理混乱、民事经济纠纷较多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治理。为集体收回欠款,兑现集体拖欠群众的款项。审查、修订、公证各类承包合同,并在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一个公道、一个满意的结果。积极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三是坚持调解工作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调解人员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调处一件、教育一片”的工作方法,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旗还将部分调解员成功调解纠纷的典型事例以简报形式下发,以供调解员学习、借鉴,将一些常用法律法规收集汇编成册,《农民法律读本》印发给广大群众自学法律。

四、坚持专项推进,紧紧围绕旗委中心工作开展人民调解。

每年旗人民调解指挥中心都确定一个人民调解专项推进主题,以旗委、政府两办文件形式下发。2008年主题是“树双百、创四无”活动;2009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活动;2010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四比四看’活动”;2011年主题是“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2012年的主题是“促和谐保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2013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大排查、大调解’活动”;2014年的主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深入开展人民调解进万家,创建法治翁牛特”。

五、以专业性调委会建设为契机,继续拓宽人民调解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旗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这些纠纷容易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为解决传统调解模式的弊端,我旗先行先试,创新工作,以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设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试点工作。于2013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翁牛特旗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翁牛特旗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12月成立了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截止到今年8月份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医患纠纷53起,涉案金额1030万元,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50件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91起,涉案金额3121万元,已全部调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物业纠纷16起,已全部调处,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13件。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虽成立不久,但职能也已日趋完善。六个专业性调委会所受理调解成功的案件,无一例双方当事人反悔现象。今年又与土地部门联合参与了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组建工作。专业性调委会的建立,在化解特定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旗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向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相关行业领域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我旗根据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多发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规范组织名称和标牌、标识,健全各项制度,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我旗根据矛盾纠纷的行业、专业特点,选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人民调解员。目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员共22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员共5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共9人。三是建立健全专家库。目前,我旗已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共22人,法学专家库共7人。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013年8月,我旗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五落实、六统一”工作规范化要求,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员组成,纠纷受理、调解、统计、归档,工作制度、工作场所标识标牌、工作经费补贴等方面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纠纷排查、登记、调处、培训、考评、统计、文书档案、回访、奖惩、信息报送、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度,保障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运行。二是积极推进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统一使用司法行政部门印制的人民调解文书,口头调解的纠纷也进行书面记录。统一案件质量审查标准,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三是积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三调合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基础保障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精神,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五年以来,全旗共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50万元,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均列入财政预算,促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政协“三大职能”履职之探讨 篇7

1 政治协商, 政协大有可为之处

我国是共产党执政, 八个民主党派及各界代表人士参政。为什么要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参政?因为一个健康的政治体系必须要建立在多元的基础上。没有多元基础上的政治协商, 一元强制推行的政策往往会遇到各种政策敷衍、政策抵制, 这样, 政治的执行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政策犯错误的概率也会加大, 难以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为了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政治协商决不能走过场, 政协绝不是花瓶、摆设。纵观十余年, 政协及政协委员在协商“政治”方面, 几无建树, 在政府工作中的经济科技、城建城管、教文卫体、社会法制等方面协商较多, 而在中共工作中的诸如政治体制、选人用人、组织人事、意识形态、党风廉政等方面几乎未能协商。究其原因, 一是政协组织引导不够不力, 二是党和政府没有提供协商空间和机会, 三是委员无法无从找到协商切入点, 四是政协委员不敢不善于协商“政治”。

除此之外, 政治协商不能光唱赞歌, 不能仅当好好先生、和事佬, 怕得罪人。政治协商要协商到“政治”, 重点应放在对党委的工作及决策中去, 就要协商中共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要在重大决策出台前提意见、挑毛病, 评估风险, 提出建议, 绝不能变政治协商为经济协商、市政协商、信访协商、生活协商。为此, 要坚持和完善好党委双月的各界人士座谈会, 建立健全地方重大事项政治协商制度, 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党委政府决策制度等等。政协领导要带头讲真话、揭时弊, 政协委员要主动调研、敢于发言、善于找问题提问题, 善于建言献策。建立地方重大问题必须在政协充分协商的制度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公共政策协商的范围越大, 政策的合法性就越强, 成本就越低, 效率也就越高。这有利于改善执政党的执政方式, 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2 民主监督, 政协大有用武之地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这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从目前看这三大职能中, 民主监督是弱项。究其原因有四:一是政协不是权力机关, 仅为议事机关, 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较低, 对执政党和执政政府的监督难度极大, 尤其是对党委的监督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二是省市以下区县一级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发展不健全, 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职责不明, 责任不强, 散兵游勇, 单打独斗, 代表性不集中, 监督力度不够, 顾虑重重, 不敢也不善于一针见血, 揭露时弊;三是有代表性的无党派人士主要集中在领导干部、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民族宗教、台侨胞 (属眷) 等方面, 其中的党外领导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都是由政府任命和管理, 其余的整体素质又不高, 这些人不敢也不可能对执政产生多大多明显的监督作用;四是我们各界人士自身对怎样监督还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胆识。

我国的政党制度, 避免了党争,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不像多党制国家那样执政党与在野党互为对手, 彼此倾轧, 势不两立。但我们这个政党制度也有弱点, 就是对权力的监督不够:而权力缺乏监督, 必然导致腐败或决策失误, 这已是大家公认的真理。对权力进行监督, 作为非权力机关的政协, 实在是力不从心。但对党委、政府制定政策和重大工作决策进行评价褒贬, 进行民主监督, 政协及各界人士完全能够干好, 而且大有用武之地。政协集中了大量的各界专家, 应该是当今社会中政策评价的高手。政策评价、政策监督是一个社会的“健康监测系统”“健康保健系统”“疾病预警系统”和“疾病诊断系统”, 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发达国家, 这些功能主要由反对党、利益集团、政策研究机构来承担。而在我国, 党委和政府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 它们不可能承担起政策评价的任务, 因为自己评价监督自己, 效果不可能很好。而政协及各界人士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选择。我们应该强化政协的这一功能, 让政协成为政策评价的制度性平台。要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和各界有识之士对国家的政策进行评价和监督。一个地方的大政方针, 党委把握全局, 人大多做可行性论证, 而我们政协则可多做不可行性论证, 政协的任务就是对政策挑骨头、找毛病。只有攻不破的政策才是最可靠的政策。也就是说, 政协对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挑不出毛病了, 找不出问题了, 那么, 这个政策就很有可能深入人心, 行之有效了。也只有这样, 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相反, 如果政协都为政策找依据、做诠释, 只说好话、大话、空话, 政协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社会就失去了一面镜子, 失去必不可少的预警机制和纠错机制。

3 参政议政, 政协大有超凡之境

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 也是党委政府经常听取政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改进工作的有效方式。从过程看, 政协的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两项职能的拓展和延伸, 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通过调研报告、撰写提案、会议讨论、建言献策、反映民意等形式, 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 甚至批评。但是, 我们时有感觉, 政协对“政”并未“参”“议”多少, 很多重大的问题没有“参”也缺乏“议”即使某些方面有“参”有“议”, 但力度深度不够, 隔靴搔痒, 空洞无物, 其作用和效果不甚理想。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不够好, 主要原因是省市级以下的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单一, 参政议政难以形成集中力量。

政协远离权力中枢, 超凡脱俗, 参政议政完全可以大显身手, 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 比如调研制度、政策评价褒贬制度、提案制度、反映社情民意制度、建言献策制度、会议发言制度等等, 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政协要出题, 要组织各界别 (委员) 参得到政, 议得了政。二是要针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方针政策, 组织委员开展事前协商、事中监督、事后议政 (评判) 。政协要主动, 不要怕得罪人, 反正政协已无职无权无风险, 怕什么?三是参政议政中要突出专题调研中的咨询论证环节, 提出意见和建义, 就是要把决策者问倒, 问得哑口无言, 驳斥得体无完肤, 这样做出的决策, 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四是完善政协

政协委员观点摘编 篇8

叶维祯委员:我认为“救助、救济”和“就业”是完全意义上的两回事,除去在特定时段对特殊人群给予必要的救济和救助外,最根本的问题是健全法律体系,千方百计使他们实现就业。

黄景钧委员:我们对加强税收立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税收立法观念和体制要改革。

(2)宪法要作相应修改。

(3)应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

庞巨丰委员:面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建议:

(1)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2)完善证券法中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

(3)建立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

(4)确定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

计佑铭委员:人才安全问题说到底是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立法。一方面,要制定法规,明确规定涉及国家安全人才的范围,对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和科研专案的人才以及涉及重要机密的人才实行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依据WTO的规则,加强有关法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来规范不合理的人才流動。

何星亮委员:加强制度建设,我认为,必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制度;

(2)完善监察制度,加强监督和制约;

(3)建设群众监督机制。

肖建章委员:为了切实解决好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法》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理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健全监督执法体系。

(3)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左焕琛委员:现行的《外贸法》在一定程度上遗存着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色彩,这不仅与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相去甚远,也不能为国内外各经济主体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一部具有预见性、规范性和便于操作的外贸基本法。

WTO协议中对与外贸有关的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竞争和反垄断规则均制定了专门法规。我国《外贸法》缺乏这些配套法规,须针对WTO的要求和客观需要尽快制订。

左焕琛委员:在社会医保的问题上必须由国家运用立法的手段,通过相关的法律体系来支撑与保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强制实行,并且运用法律手段来监察与维护社会医保的平稳运作和健康发展。

只有由政府以外的机关和部门来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才能保证公平、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

要稳定地、有序地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社会医疗保障法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

修福金委员:完善巡视制度的建议:第一,加强巡视的权威性;第二,明确职责,突出重点;第三,相对固定巡视地区;第四,保证必要的巡视时间;第五,定期轮换巡视人员;第六,建立巡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巡视人员行为,规范巡视人员职责。

民盟中央建议:尽快分清社会保障(主要是养老保险)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对历史欠账完全由国家来承担,国家可以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来逐步化解。有计划地解决历史负担,有利于统一社会保险费率,为在全国统一这一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尽快界定政府责任,并通过相关政策来引导民间、市场乃至居民家庭积极参与政府责任之外的事务。

马志伟委员:考虑到三江源区地理上显著而又独特的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建议由全国人大制定《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其重要地位、保护范围、保护政策、补偿机制、监管措施等,通过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国家的一个重大问题来考虑,单独立法,以便依法管护,依法补偿,依法监督,以确保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功效惠及中华民族以及子孙后代。

三农问题影响重大

刘凡委员:目前,各地价格和收费主管部门设置极不统一,县级力量单薄,乡镇基本没有。造成农民反映强烈的涉农价格和收费问题很难落实到实处。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价格监管局(或委员会),承担涉农价格和收费,减轻农民负担的重任,十分必要。

赵勇委员:作为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的有效纽带,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愿联合与合作,把单一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按定单生产或合同生产,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变弱势个体为强势群体,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关方面应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段应碧、肖万钧委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应对WTO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协助政府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助手。

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企业实力也较弱,更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议把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尤其是出口产品协会,作为开拓农产品市场的重要举措,明确协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给以必要的扶持,赋予必要的手段,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中介服务——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农业管理体制新格局。

王翔委员:九年义务教育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中央财政予以投入,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扶贫扶到点子上,把这方面做到了,少给或不给其他方面的扶贫款,地方上也是可以接受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举措,是对农村加强扶持的根本之计。

艾丕善委员:为了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建议在产业转移的初始阶段,对转入城镇兴办私营、个体企业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给予减征两年50%营业税和免征三年所得税的照顾,以扶持他们尽快从事非农产业,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陈汉彬委员:应该重视心理素质和思想观念的教育,逐步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安贫乐道、安士重迁的思想,以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抵御风险和就业竞争的能力。

闻大中委员:建立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向、流量、就业种类、就业状况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和趋势,为搞好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定期发布劳动力就业信息和指导各地劳动力就业提供依据。

赵勇委员:我们应当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的教育、服务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进城务工青年人力资源。

张榕明委员:重塑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在粮食市场价格逐步放开的情况下,其业务应从单纯从事农产品收购放款,拓宽为囊括农村所有政策性金融业务。农村商业性金融以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主要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近期内,可允许农信社继续从事一定比例的商业性金融业务,以保证在农村金融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商业性金融不至于出现萎缩。

朱树豪委员:在城镇的产业规划中,就业优先原则要放在首位,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有利于农民在城镇定居落户。为此,在产业布局方面,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上,建议以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为主要思路,与中心城市功能形成补充关系,最终形成城市圈、城市带和城市群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条,使城市的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邓伟志委员:要明确现行的集体经济是农民私有制基础上的联合体。要明确农民对土地“长期使用”的内涵。农村实行的是股份合作制。社员有个人股。个人股可以转让,可以继承,可以分红。要归还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继承权、抵押权、入股权、转让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多种权利。集体所有的土地也要像宪法所说的那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蔡继明委员:在影响农民减负的诸要素中,乡镇财政负担的人员臃肿是最大的障碍。而要解决人员臃肿问题,首先要精简臃肿的人员所依附的农村政权机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机构精简了,人员才有可能减少,乡镇的财政压力才会减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乡镇政府自筹资金的内在动力,为减轻农民负担奠定基础。因此,农村的税费改革必须辅之以基层政府机构精简和工作人员缩编,才能从根本上奏效。

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李汉宇委员:首先,应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减少中间环节,真正把有关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加大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但是市场行为,而且,更是一套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应该在完善规范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采取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真正把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成本降下来。

再次,放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放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门槛,只有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王少阶、蔡玲委员:随着国企改革,下岗工人数增加较快,城市就业压力增加。如何协调好农民工与下岗工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农民工就业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也未列入再就业范围。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地方就业政策,排斥农民工,把腾出的就业岗位“送给”当地下岗工。

我们认为,必须关注这一问题,正确协调农民工与下岗工的关系。

叶建农委员:鼓励提倡以“个税主体自行申报,税务机关监管”的模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社会保障费可改为社会保障税,成为一个新的税种列入个人所得税范畴。如此操作的目的,可使个人所得税纳入社保体系统筹运作,既拓宽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更重要的是当人们交纳个税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投资自己的社会保障基金。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人们如实申报、交纳个税的积极性。

宋绍华委员:我们必须努力创造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和条件:首先,更新观念,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其次,制定和完善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

第三,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第四,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第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则。

赵桂英委员:只有产权交易进入市场,以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才能引进国际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才能调动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的积极性,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稳定。

朱登山委员: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和国有企业,既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与财政功能错位的产物,也是体制转轨过程中信用缺失的产物,从本质上看,是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

处置不良资产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不能采取“一卖了之”的简单办法,因此资产公司应该具有足够的业务功能和手段,以满足资源配置的需要。许多国家都赋予资产公司宽泛的业务功能,包括资产管理范围内的直接投资权。但我国资产公司没有这一职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产处置进度,限制了处置效率和回收率的提高。

建议国家给予资产公司资产管理范围内的直接投资权,允许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项目进行特定目标的投资,以实现资产价值回收的最大化和资产损失的最小化。

非公经济需要扶持

冯幸耕委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拉动经济的发展,对GDP的贡献,而且对于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非公有制经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一些突出问题仍不容忽视。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内外资企业应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既为“非公”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必须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国内市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突破技术壁垒,使“非公”企业所固有的规模小、素质低、技术落后等问题更加显现。面对加入WTO的形势,为加快“非公”经济的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和民间资本运营市场,逐步消除融资瓶颈。

王翔委员:私人财产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没有私人财产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难以实现。而现行宪法在保护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上的不对称、不平等,确需尽快予以修改。宪法应明确规定私人财产的地位,明确规定不同主体的财产权受平等保护。

阎纯德委员:1建议政府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局,代表政府统一管理、谋划、服务民营企业的发展。改变政府各部门对民营企业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把已完成历史使命的乡镇企业局撤消或与各级工商联对接并与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合二为一组建民营企业发展局。对下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服务及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对上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言人和谋划发展的服务者。

2建立民营工委。各级统战部牵头组建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的中共民营企业工作委员会,指导民营企业党建,确保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的合法权益。

李雅芳委员: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一是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商业银行要成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的信贷职能部门,配备必要人员,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服务职能;

二是调整信贷投向,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投入;

三是改革金融机构贷款管理制度,简化手续,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政府应放宽对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准入条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到市场直接筹集资金;

五是强化金融服务功能,积极开创咨询、理财等综合金融中介服务;

六是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任玉岭委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和国情不断变化,我们需要针对当今差距拉大的“程度”,考察和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决不能只重视差距和不平等对经济的刺激功能,而忽视差距和不平等“程度”变化后的反作用。要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地探索和研究差距和不平等“程度”过大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产生的抑制作用。

政府要把缩小差距、减少不公作为宏观调控的中心任务。要对中央吸取财政的依据和政策进行改革,扩大中央财政占GDP的比重,增强中央转移支付能力,强化二次分配。

刘运来委员:民办学校的创新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拓思路:

(1)打破常规建设师资队伍,大胆聘任年轻的具有大学本科、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减少退休教师、兼职教师的比重,以改善教师年龄结构;

(2)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

(3)深化教改,加强教材建设,逐渐形成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

蔡继明委员:当务之急,既不是笼统地缩小收入不平等,也不是简单地扩大收入差别,而是要在保证贫困阶层绝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全面贯彻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从制度上消除产生各种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根源,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以便“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农工民主党中央建议:治沙要以人为本,从源头抓起,要把牲畜管起来,新村建起来,产业办起来,才能使沙区绿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区域经济强起来。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在广大沙区来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新模式,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大变革。在农业市场化大潮中,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抓好基础建设,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温克刚委员: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既要重视“节流”工作,更要重视“开源”工作,开发水资源不仅要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资源,也要重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要从传统的“集、保、用”方式,转变为“增、集、保、用”并举的方式,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刘秀晨委员: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周边和新建设区规划了较多的绿地,然而在城市中心区却很难找到较大的集中绿地,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的共性问题。这是由于城市中心区规划得较早又缺乏前瞻性造成的被动局面,使城市生态环境无法在市中心得以改善。

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超负荷、超强度开发这一严峻课题,控制和把握城市中心区建设总量,把部分规划建设用地调整为绿地,使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纳入更加科学合理的轨道。

为了解决超负荷的问题,能否突破中心大团和分散集团式的原有观念,考虑并探索以高公路为主线的“藤上结瓜”的新规划模式。即沿着高速公路建设社区组团的新思路。建议有关部门,像研究房改、危改一样,把拆厂建绿纳入工作日程,搞出试点,以便推开。

蔡睿贤委员: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我国城镇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应率先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现环境治理的市场化。

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的工作,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若只有政府的积极性,没有群众的积极性,效果不会是最佳的。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热点问题不容忽视

刘运来委员:这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与我们步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素质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育部门和全社会都应关注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身体健康是使自己成都的物质基础。

赵功民委员: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一项高尚事业。它在营造社会安定团结氛围、塑造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公民的社会道德素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志愿者行动具有强大生命力,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帮助,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李永江委员:核电发展必须坚持走国家倡导的国产化道路已成为广泛共识。为了核电国产化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从目前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核工业的实际来看,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每五年建造4~8台机组是比较理想的。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国家应充分利用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加强多边、双边经贸磋商,减少和排除境外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抓紧签订投资保护协议、司法协助协定等政府间协定,为我国跨国经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要建立扶持跨国经营和跨国公司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完善现有促进措施的同时,应该采取一些新的必要的扶持政策。

廖泽云委员:面对发达国家肆意掠夺世界优秀人才的趋势,制定实施积极的“人才回收”政策是解决人才流失的关键。

提倡多样化的回国服务方式,如回国讲学、咨询、短期服务等,不单一强调回国定居或长期服务,注重充分利用外流专业技术人才的智力。对回国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比较灵活的出入境政策,提高对回国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陈守义委员: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保证区域经济目标的更快实现,我们认为,由一个超过省级的机构来整体协调长期三角洲的发展已是势在必行。建议国务院专门设立长江三角洲领导协调机构,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着眼于构筑区域经济总体优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总体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以加快培育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严陆光委员:各方面条件已日渐成熟,可以对京沪线采用磁悬浮方案做出决策,以便不失时机地统一思想,认真动员与组织有关力量去解决设计与建设中的问题,大力促进有关工程与装备的产业化与本地化,使我国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实用化与产业化阶段。应该说明,所谓决策是指京沪高速线采用磁悬浮或高速轮轨方案得出明确的意见,整个建设计划尚需根据需求和技术、产业的现实性进行认真工作来制定,“十五”期间可先建沪宁段及京津段。

郭国庆委员:近年来,我国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他们为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隐患。

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化进程,因而也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赵志宏委员:城市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市民收入为重点。否则,加大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也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并不能实现。

上一篇:新离婚答辩状格式下一篇: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