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通用4篇)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 篇1
加强粮食安全 注意风险防范
――关于靖安县粮食安全问题调研
靖安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多田少,水田使用面积为13.16万亩,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虽然目前我县年产稻谷1亿5千万斤,其中商品粮6000万斤,粮食自给有余。但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和各种原因所至的农田面积的逐步减少,必将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最近,笔者随就我县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应未雨绸缪,注意风险防范,加强粮食安全。
一、当前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1、粮田逐年减少。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交通道路的发展及退耕还林等因素,农田逐年减少;加上结构调整及农民外出打工、进城务工而土地撂荒,粮食面积锐减,其结果会导致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威胁粮食安全。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由于种粮效益持续低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又居高不下,农民种粮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山下片原本栽种双季稻的农户基本上都改种单季稻。
3、政府对粮食生产扶持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扶持力度不足。近年来国家对种粮(稻谷)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到农户,多少调动了部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因补贴不多,种粮效益跟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等效益无法比拟。因而没有从根本上全面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粮 食政策的放开,政府对粮食的保护形同虚设,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很有限。
4、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年来,我县农田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农田标准化率低,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粮食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仍很低下。
5、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县稻田机耕大多数为功率较小的小型手扶拖拉机,耕作效率不高;水稻机械化收割率也很低;机械化插秧仍停留在试验阶段。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和规模化经营。
6、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我县作为优质米生产县,“秀谷大米”、“友和大米”虽名声在外,粮食加工企业也不少,但由于投入粮食加工资金不足、生产分散、规模小、杂牌多,资源难以整合,品牌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严重影响粮食产业化进程。
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措施建议
1、继续落实好“米袋子”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要确保粮食安全,关键还要在各级政府继续落实好“米袋子”粮食安全措施的政府首长责任制,保证有足够的耕地种植粮食。同时还要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认真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层级责任制,切实保护好国民的命根—基本农田。
2、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粮食生产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制约的弱质产业,我县目前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仍比较低。为此,政府一定要加 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尤其是播种、插秧机械及收割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以便赢得时间进行播插和抢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气候因素造成的误期和损失。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
3、提高粮食收购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关键是粮价低,农资价高,种粮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因此,政府应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大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调控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4、增加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投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粮食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加强农技培训与新良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科技兴粮。
5、保护粮食生产环境,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网络。由于工业经济和大型畜牧养殖场的发展,粮田污染时有发生,加上目前的粮食生产是依赖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且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不强,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不断出现,粮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政府在加强粮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订立条文并向生产者宣传贯彻执行。通过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禁止过量施用化肥等措施保证粮食产品的安全、合格。尽快建立健全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 网络和粮食生产标准体系。同时加大向农田工业排污的执法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6、加大对粮食加工与流通的扶持力度。我现有“秀谷大米”、“友和大米”、“香甸大米”等优质大米知名品牌,但这些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设备落后、规模偏小等现象。阻碍了粮食加工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进程。因此,建议上级政府部门加大对我县粮食加工与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营造优质、畅顺环境,提高靖安品牌大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竟争力,加快我县粮食产业化进程,全面带动提升我县的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 篇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避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是实现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就本人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一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农民越来越重化肥的使用,而轻有机肥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破坏,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会使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营养过剩,水体缺氧,水中鱼虾死亡。同时被有毒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净化,直接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二是农膜污染。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薄膜残片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发展观念和策略层面上的原因。一些地方存在着单纯的经济观念,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而一味追逐经济指标,造成环保指标在经济指标面前被不屑一顾,环境被置于牺牲品地位。一些地方秉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沾沾自喜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选择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型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置环保于不顾。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农村环境成为城市化的“嫁妆”,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监测、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规划制定难以实施。尽管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环保规划,即便制定了规划,由于受资金、人力、物力的限制,导致农村环保力量不够,规划也难以实施。
4、不良习惯难以改善。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很多人养成了许多
工生态设计。建立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系统,从源头和过程防治化学、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禁止使用高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改变传统的大量播撒氮肥的习惯,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平衡施肥、生态农业等农业新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作物,从生产组织上按标准化、无公害化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绿色养殖,畜禽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多用天然饲料,养殖污染物治理达标。
3、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健全治理长效机制。我们要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创建力度,健全治理长效机制。目前,靖安县11个乡镇已有60%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一个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创建力度,争取在近年内80%以上的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或国家级的环境优美乡镇。另一方面要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各地要成立相关组织,具体负责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杜绝以罚代法的现象发生。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 篇3
——来自靖安县仁首镇花卉苗木产业调查与思考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个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迅速崛起的颇具潜力和活力的产业,是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也是当前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一项极富生机与活力的效益型产业,可以集休闲、旅游、农家乐、市场营销为一体,成为林农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以林权制度改革和我省倡导的“平原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为契机,大大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靖安县仁首镇广大林农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本地丰富的山地丘岗资源,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为全镇农民特别是山丘农民找到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一、基本概况
靖安县仁首镇花卉苗木产业虽起步晚,但档次高、来势猛、市场潜力大,呈现以下特点: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我镇私营企业主余绪武投资50万元建立规模80亩仁发园林,标志着我镇花卉苗木产业正式起步。两年后产品销售实现利润1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2008年我镇花卉苗木产业以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实现跳跃式发展,由最初的一户发展到现在50余户,涌现出一批专业性合作组织,如昌达园林、仁发园林、南山园林、金龙园林,规模由最初几十亩发展到现在近三千亩,花木品种由当初单一品种常规发展向名贵品种发 1
展,目前已开发樟树、桂花、紫微、青枫、红枫、红叶石楠、罗汉松、竹柏、红豆杉、日本樱花、盆景等新、优、特品种。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省农业厅、林业厅、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也纷纷到实地考察,特别是南山园林与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达成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档次意向性投资协议。也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准备在我镇九里岗规划花木苗木基地打造一个“百花园”,计划在2-3年时间,规模达到万亩。
2、销售渠道日益拓展。主要销往全国10多座大中等城市,多为外地客商上门预订和采购,许多产品供不应求,已建立花卉苗木销售网站,对外发布供求信息,如红叶石楠大苗全国罕见。
3、综合效益十分明显。首先,生态效益明显,既绿化了丘陵山坡,美化了自然景观,又促进了土壤改良,防止水土流失和板结,同时还有效遏制了以往滥砍滥伐,抛荒放牧及山林失火等现象的发生。
4、社会效益凸显。花卉苗木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行业,老少皆宜,据统计我镇花卉苗木生产、加工和经营每年吸纳劳动力500人以上,年增加劳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了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5、经济效益可观。以现行价格计算,投资回报率达40%左右,以种植名贵树种,观赏性高的树种为最高,是种植常规经济作物的10倍以上。
二、主要做法
1、政府引导,强化服务。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花卉苗木产
业作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丘陵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成立花卉苗木产业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蹲点帮扶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在土地租用、招商引资、人才培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负责人和生产经营户到江浙一带参加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做技术指导;二是对集中连片规模大区域,狠抓水、电、路等硬件环境建设,准备对九里岗“百花园”路段的交通要道进行改造与硬化,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定的优良环境。
2、干部示范。“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金田村支书喻康生的肺腑之言。2005年在他的带动下,以投资入股的形式联系10户农户组建金龙园林,由最初几十亩,发展到现在230亩,企业规模就向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仅使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绿色庄园,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而且有效地化解了几十年悬而未结的山林纠纷。
3、典型引导。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行政推动不如典型引导,大户带动。目前,我镇200亩以上的花卉苗木生产大户拥有面积近2000亩,占全镇花卉苗木面积60%以上。带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地入股形式,由于大户有管理技术、资金,林农以土地入股,投股分红,如昌达园林业主、政协委员余昌达就带动周边群众二十四户,解决就业劳力50余人,结合省委提出的“一大四小”工程,与多个
村庄公路两旁路基绿化签订合同,收益后每株给予自然村5-10元的分红;二是投资入股形式,产生利润按股分红,这样有助于形成强强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如:南山园林;三是自我开发。在农业龙头的带动下,周边群众自主开发,形成你追我赶态势,分工也越来越细,有专门从事母本嫁接繁育小苗的,也有专业培植大苗的。
三、存在问题
我镇花卉苗木产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开发时间短,规模不大。无论是从仁首镇可供开发的丘陵地资源来看,还是从促进农民增收,仁首镇花卉苗木产业都存在偏小的问题,特别是集中连片有特色的核心基地不大,与发达省市或者起步较早的地方还有很大差距,知名度不高。
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户因资金缺乏,很难增加投入,放手发展,如种植大户余昌达、聂双喜等,已发展花卉苗木分别达到上千亩,长年雇佣农民工几百人,在自身积累资金已全部投入的情况下,由于回报周期4-5年,又没有项目资金的注入,因借贷无门常陷入无钱周转的境地。不少农户也苦于资金不足而无力涉足这一产业,这已成为当前制约我镇花卉苗木产业的瓶颈。
三是产业链条有待加长,争取政策的倾斜。虽然有个别大户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走集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乐、有机农业发展的想法,但目前由于资金运转的缺乏,举步维艰,大部分还只停留
在营销、培育苗木上作文章,致使投资回收期较长。
四、对策建议
首先,必须在认识机遇中抢抓机遇。要使我镇花卉苗木产业实现长足发展,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是当务之急,从发展前景来看,花卉苗木产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需求量必大增。我县区域优势、人力资源、土壤成份、气候条件都十分适宜这一产业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提供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培育山丘区域经济增长点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其次,必须在扶持产业中发展产业。一是抓领导扶持,从上到下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二是抓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搞好用地协调,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开发、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向上争取政策扶持,利用项目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三是抓资金扶持,银信部门要积极借鉴江浙等地的成功经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扶助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对规模小的生产经营户,可通过小额信贷,满足其发展所需资金,对一般生产大户,适当放宽信贷额度,延长还贷期限,对规模大,成林面积广,投入较多的生产经营户,可对现有花卉苗木进行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进行担保贷款。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 篇4
养殖业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子之一。我县具有大面积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场和广阔的养殖水面,牧草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如何利用好资源,把山区养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养殖业这篇大文章,使养殖业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我们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养殖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现状:我县是一个资源型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有草山草坡27万亩,人均草场占有量大,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牧业条件得天独厚。此外我县水面资源丰富,拥有水面7万亩,水质清新无污染,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理想基地。前些年,我县养殖业发展比较缓慢,养殖规模小,养殖大户少,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总量低,群众养殖水平落后,养殖科技含量低,养殖经济效益不高,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大。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始终把发展养殖业作为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及大户带动,加大科技培训、强化动物
疫病防控,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大力发展传统养猪业和特种水产生产,全县养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产值达到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畜牧水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主要特点
1、规模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县山下片农民有传统养猪习惯,近几年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我县山下片尤其是双溪、香田、仁首、雷公尖等地农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形成了规模,也按照养殖生产标准,搞好了养殖场标准化建设。2008年,全县有规模标准化猪场30家,年出栏生猪4.5万头,占全县总量的60%,有规模标准化鸡场30家,出笼家禽15万羽,占全县总量的50%,规模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种养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我县拥有1.6万亩养殖水面,水质清新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理想基地。近年来,渔业生产稳步增长,特种水产发展势头强劲,养殖品种多样,有甲鱼、鲟鱼、泥鳅、黄鳝、小龙虾及娃娃鱼养殖,2008年特种水产品产量
2000 吨,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40%。另外我县大力发展特种畜禽养殖,养殖品种有野鸡、蜜蜂、孔雀,特种养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又一大特色产业。
3、养殖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随着我县冷链体系建设、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以及规模标准化畜禽养殖场等生产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养殖业疫病防控体系、草场建设、品种改良及饲养技术等基础条件,提高了我县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
4、养殖业增长方式,养殖观念正发生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使我县养殖业增长方式,养殖观念等发生根本改变,已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变,由传统的耗粮型养殖业增长方式向现代节粮型草食牧业转变,山羊冷鲜配技术、青贮技术等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养殖业增值增效,提高了科技含量。在养殖观念上由自给自足走向市场,实施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带动,建立养殖小区,提倡无公害健康养殖,养殖方式上由散养向集约工厂化、由传统放牧向半牧半舍和种草圈养方式转变。
5、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一是养殖业占农业比重增加。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大的养殖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主导地位是养殖业,养殖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超过50%,我县养殖业在农业中比重正逐步提高,已达到35%左右;二是从畜牧业内部结构看,立足资源实际,发展规模标准化养殖,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新方向,在畜牧业中比重已占到了70%左右;三是在特种养殖方面,由养殖常规品种逐步被珍稀名特优品种养殖所代替,从而使养殖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
6、科技创新,服务推广体系在逐步理顺
近年来,我县通过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大力推广、运用养殖业新科技、新技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同时,通过大力引进优良新品种,改良地方品种,极大的提高了我县畜禽良种品质和良种覆盖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养殖业养殖科技含量;另外,我县积极推行“公司+基地+专家+农户”和“ 养殖协会+专家+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协会、合作社在组织生产、销售、技术培训、示范等各方面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养殖业生产的发展。
7、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我县已不局限于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新科技推广,而更注重对农民养殖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技能培训等,培养了一大批养殖能手,养殖科技二传手,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大大提高了我县农民整体养殖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现代养殖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我县养殖业基础较薄弱,乡镇技术推广及动物防疫站等办公条件较差,产业投入的各种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我县投入养殖业产业发展的资金,近两年来除防疫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在逐年增加外(仍不足),其它基础建设等资金,主要是靠争项目,依靠项目的拉动,而财政缺乏投入保障机制,与现代养殖业发展不适应。加上县级财政困难,部门争取的产业发展项目,其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影响部门争资金的积极性。再加上前期跑项目费用不落实,要个人垫资,报帐手续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部门争项目、跑资金积极性,成为制约养殖业争项目促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是缺乏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增值能力弱
我县缺乏养殖业加工龙头企业,产业不能形成增值,产业化水平低,我县目前只有蜂加工企业,该企业生产量不大,企业效益不高,其它畜禽产品的加工都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发挥不了产品的增值效益。
三是在财政补贴政策范围小
农业的化肥、粮种等补贴纳入了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而养殖业良种补贴我县不属范围,影响养殖业发展。
四是群众养殖技术水平低,养殖业缺乏风险保障机制 我县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虽经过近几年普及和培训,但由于培训资金缺乏,其整体水平不是很高,群众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使养殖效益不高,加上养殖业风险大,缺乏风险保障机制,成为我县现代养殖业发展又一大制约因素。
三、现代养殖业发展基本对策
1、加大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促进现代养殖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和发展长效机制。
①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县财政每年投入养殖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应不少于100万,并且随着产业发展,应逐年追加,不断提高养殖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②加大对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财政奖补。对按照现代养殖业发展要求建立起的规模养殖场,按照年出栏数量进行补贴,财政每年列入预算,形成长效机制。
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龙头企业在现代养殖业建设中具有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能缓解养殖风险。
④高度重视对母畜养殖的补贴。鼓励农户饲养优良母畜,地方相应出台一些对母畜养殖的资金直补政策。
⑤建立养殖业发展风险基金。由政府牵头,建立现代养殖业建设风险基金,在养殖户、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等遇到不可抗力的风险时,给予补贴,减少养殖损失,使之尽快恢复生产。
2、发展特色养殖业,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路。应立足我县丰富草场资源和水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牧业和以网箱养殖为主的水产业,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培育草食牧业、水产养殖主导产品,优化养殖区域布局,推行一村一品发展,建立养殖业专业村、专业乡镇,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从而形成产业化。
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农民实现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经济大循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养殖业现代化的
有效途径。产业化经营必须依靠龙头企业来实现,所以必须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等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支持养殖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抗拒市场风险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提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生态养殖业。
要重视养殖业品种资源保护,推行“种草养畜—畜粪产沼气---沼渣还田”的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同时,大力发展草地养殖业,加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坚持“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进,生态优生”的原则,实现草地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
5、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转变养殖业增长方式 科技进步是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是养殖业发展根本出路,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加大养殖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养殖业科技投入机制;二是深化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其成果转化,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三是稳定养
殖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推广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增加畜牧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对农民教育和培训,实施养殖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畜牧良种覆盖率和饲料转化率,由政府提供平台和出资金,对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进行养殖业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理念培训,培养现代新型牧民,发展养殖业生产力。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加强粮食安全注意风险防范)】推荐阅读: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07-16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壮大花卉苗木产业,拓宽产业富民路子)08-11
优秀县人大代表先进事迹08-27
人大代表调研领导讲话05-13
市人大代表组调研材料06-18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经验交流材料07-11
优秀人大代表履职报告08-17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之我见08-20
板山乡人大代表调研教育工作总结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