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2024-12-08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共11篇)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篇1

这是首组诗,共二首,本诗是其中第一首。G20峰会文艺晚会上,选用了其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用来表达对来宾的欢迎。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前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

曹操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篇2

诗歌一、二句“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咏叹人生而以园中之葵起兴, 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 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作者通过“青青”一词描写颜色, 向人们展示春天花草树木的繁茂,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园中葵能够充满生机活力, 是晨露滋润和阳光照耀的结果。它道出了日光对园中葵的重要性, 园中葵对日光雨露的依赖, 它们彼此相依相伴的关系。接下来的三、四两句由小到大推而广之:“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不仅园中葵是这样, 自然万物也同样是在阳春下生长繁茂, 有了自己的光辉。诗的前四句, 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 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 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世间万物都在春天焕发光彩。诗歌至此, 作者笔锋陡转。第五、六句“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承接上文, 写那些在春天鲜明润泽蓬勃茂盛的生命, 秋天一到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 变得枯黄衰败, 走向萧条凋零。作者是从反方面写大自然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由少壮而老大的规律。自然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由青春勃发而长大再老死, 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但植物可以周而复始, 而人的时光却不能倒流。“常恐秋节至”着力表现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惋惜, 一个“恐”字道出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人类对自然伟力的无以抗拒。第七、八句“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世界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 到头来总是要向东流归大海, 永不再有掉转水头往西的时候。用百川东流入海再不西归为喻, 把要从正面讲的道理委婉曲折地从侧面表达出来。这从手法上讲是蓄势, 从构思上讲是深入浅出。从时序的更替, 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 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既生动形象又极具概括力。诗歌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水到渠成, 卒章显志。诗人从万物的盛衰推论到人生盛年难再, 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从而告诫人们:要珍惜年华, 及时努力, 做一番事业, 切勿蹉跎时光, 一事无成, 到年老体衰时悔之晚矣!一个“徒”字意味深长。一方面是说, 老大无成, 人生等于虚度了;同时又是在说, 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 徒留叹息, 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有所作为。诗歌末两句调动人们思考:自然万物经历春华秋实的过程, 圆满的人生包含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历程;自然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便能结实, 人却需要有足够的自身努力才能成功;万物虽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故不足伤悲;人若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 便是白来这世间走一遭!诗歌最后的警句深沉含蓄, 浑朴有力, 如洪钟长鸣, 对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起着极大的鞭策鼓舞作用。自然界的时序不断转换, 园中葵及万物经历春生夏长, 到秋天成熟时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 活力不再。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 人生一如青青葵叶, 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亦如叶上的朝露, 瞬间便被太阳晒干。这一深邃哲理作者只是点到为止, 读者需要借助自身人生体验来洞察深意, 从而与诗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寓情于物, 托物言志, 调动读者思维而不将观点强加于读者, 使诗歌避免了令人生厌的刻板说教, 深刻的哲理也变得生动浅显, 读者乐于接受且内心被深深震撼。

《长歌行》的思想基调不同于汉代其他文人的哀叹人生短促, 鼓吹及时行乐。诗歌传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使读者懂得人生苦短奋斗当及时道理的同时, 获得拼搏进取的正能量。因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 这首诗为什么会对后世诗人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陶渊明的“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杜荀鹤的“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等句, 无不从这首《长歌行》中汲取了精华, 获得了力量。

摘要:《长歌行》情景交融、感悟人生, 堪为乐府诗之代表。全诗通过描写季节交替和生物荣衰, 感叹光阴一去不回, 激发人们自励图强不蹉跎岁月, 娓娓道来, 余韵无穷。

关键词:《长歌行》,汉乐府,赏析,惜时

参考文献

[1]李增林.古代诗文中的“葵”字解——兼谈“葵菽”即“葵藿”[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2, (04) .

[2]源流.比喻的妙用——谈乐府民歌《长歌行》的艺术特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03) .

[3]无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J].体育博览, 2005, (04) .

[4]赵妍.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朝乐府诗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5]龚焱.《汉乐府·长歌行》与陶渊明《杂诗》对比阅读[J].新语文学习 (初中版) , 2006, (09) .

关于树的诗文赏析(一) 篇3

台湾的一位女教师,把这篇文章贴在自己的主页上说:“这是一篇早在‘环保成了热门话题或学生、文艺界人士拿来当口头禅之前就已写成的‘环保文章。”但是,仅仅从环保的角度来构思这样的文章,写起来就可能不用这么复杂,说到底不过是写了一棵挺老的树,因为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交通上发生种种问题,竟有人不珍惜将如此有年代的大树肢解铲除。

作家要传达的,可能不仅仅是这些,这可以从一开头写大树的文字中透露出来。作者特别在意的是,树的环境变迁:起初,还只是泥泞的小径,接着是又有老式平房,进而是来了第一辆汽车,再后来是新式公寓……娓娓道来,不厌其烦,其用意,不仅仅在自然,在树本身,而且在于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变迁。时间是看不见的,通过树的“老态”,它变得可感了。霉黑潮湿的树皮,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根的伏脉,树干上的漩涡形的洞里的炷香……古树坚固不移,不为风雨所摧,要说的,就是一个字:老。这不仅仅是一般的时间感,而是一种历史感,是街道的历史,城市的生活变迁的见证。这里的细节,很见功底,没有这些细节的积累,读者是不会有深切的感受的。

同样是树,吴冠中在《说树》中,这样说:

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白云的故旧亲朋……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画卷。

吴冠中把树的人文历史价值和盘托出,而王鼎钧,则含而不露。王鼎钧笔下树的形象,所突出的就不是衰,而是富于生命的“老”。在夏日的太阳下为烈日奔波的人们托住阳光,留下浓阴。招来鸟和孩子们的歌声,情侣们的步伐,它阴庇的土地在扩展,“一厘米一厘米地在扩大。”这就是说,树的价值既是见证历史的,又是生机蓬勃的。

到这里为止,作家写树的笔调,表面上是平静的叙述,是第三人称的旁观者的语调。但明显的是,不管是沧桑的外形,还是为绿色的庇阴,都有一种美化、诗意的感觉流贯其中,渗透着一种抒情的格调。这种抒情不像苏童的抒情那样外露,强烈,而是忽隐忽现的,忽明忽暗的。有时隐藏在叙述的语调之中,有时,又变成美化诗化的语言。

接着下来的“但是”,是文脉的根本的转折。但是这个转折,并不是径情直遂的,而是曲折的。

与自然生态相矛盾的东西来势汹汹: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给“地上自然生长的东西”带来了盲目的破坏。这意味着树的存在将遭受威胁,作家抒情的笔调,更强化了: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但树仍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建筑物衬托,绿得很年轻……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

这里已经不是叙述,而是抒情。这是本文的第二种手法。

这里用了诗的想象(雨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诗的比喻(比猫步还轻),诗的知性效果(泄漏了秘密),还用了现代诗特有的词法:很诗。把名词直接拿来当作谓语,使其具有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这是台湾诗人在七十年代就广泛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这以后,这种修辞手法还用过一次(绿得很年轻),这自然便于营造诗的意境,强化作家的情感。情感到了这个份上,作家的倾向,已经超越了文章开头的叙述的语调,而显露出了激愤。如,把水泥、建筑说成是“死鱼的灰白色”,而树则是“雨后的滴翠”。

接下去表现的情调与使用的手法,似乎又有了一点变化:

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任他依然绿着。

这样的语句,透露出在危机中存活的庆幸意味。但是接下去情绪有了变化: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着。“而且这么老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白眉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处集中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青阴不再有用处。

这表面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但是,情绪有一点复杂,首先在两个“喃喃”中,其次是在滚滚“黄尘”和“愤怒”的喇叭里。这显然是反语。作家明明已经把这片绿阴写得很有诗意,很美好,有历史的价值。然而又模拟司机和乘客的“喃喃”,完全是没有文化的感觉,虽然并未从正面加以批判,但是,对于历史和对于自然景观的麻木的反讽却跃然纸上。

到此文本已经显示出三种语调:第一种是叙述,第二种是抒情,第三种就是反讽的语调。三种语调,在一篇并不复杂的文章里,交替出现,比之纯用叙述,或者纯用抒情显然具有某种内在的丰富性。接下去,又换了一种语调:

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逃不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百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桠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

这显然又是抒情,但,并不是前面那样的抒情,不是那种默默地、隐蔽地抒情,把抒情渗透在描绘中,而是直接抒情。把抒情渗透在描绘中,是温婉的,严格地说,应该叫做温情。而直接抒情则是强烈的感情,应该叫做激情。这种激情,不是写实的,而是想象的。这同模拟司机和乘客的喃喃那种写实、反讽,在情调上,有很大的反差。在这种反差里,可以感到作家感情的丰富和手法的多元。树没有脚,不会逃亡,“即使童话作家也想象不出树会逃亡。”这就是说,作家想象,作家的情感,是巴不得树能够逃亡的。可惜的是,树不能逃亡,为什么要提起无论时间多么长久,树都不能逃亡呢?这不是空话吗?不是,这是情绪的强化,作家对此感到绝望,不但今生今世,而且千年万年,都无法改变树被杀戮的命运。悲愤的情绪溢于言表。感情的强化可以说达到高潮,再往下强化就可能无以复加了。

作家接着换了一种手法,不再直接抒情了,而是转入了叙事。

说是一辆车撞上了树,出一车祸,人死了。于是“宣判那树要偿命”。这句话暗含着反讽。因为前面说,这辆车是“以七十英里的速度”而且是“对准树干撞去。七十英里,是一百多公里,又是在市内,又是自己“对准”树干撞上去的。责任显然在驾驶者,而交通专家却“宣判”要树偿命。这里表面上的逻辑是生命关天;实质上,树是绝对无辜的,宣判树的死刑,是没有道理的。

这显然是带着强烈反讽的叙事。

接下来树被杀戮的描写。把锯树写得相当野蛮,电锯是从树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这不是一般的描写,而是带着痛苦情感的暗喻,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煽情的描写,精选的细节,显然是引起读者生理的刺激,而且引起黑暗的、悲痛的感觉:“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这还不算:

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先有预定,一切先有默契。

如此之凶残,如此之黑暗,本来应该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的,居然是在“星临万户,天象庄严”的背景下。连老天,连上帝都没有异议。人间没有公平,倒也罢了,连老天也不主持公道。最大的悲愤,莫过于悲愤无处诉说。对于这样的悲剧,树没有悲痛感,它逆来顺受,它没有人的感觉,它接受了这样的悲剧,却没有悲剧感,相反倒是,绿着生,绿着死,连死亡的叶子,都是绿的。这是何等的悲壮啊。但是,人们没有悲剧感,搬运工没有,清道女工也没有:

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她们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个她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有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一个大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在。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还不紊乱。对着几个瞪大眼睛的同伴,她表现了乡村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

对于这样一件令作者悲痛的事件,这些号称是“树的亲戚”的善良人士,居然没有一点悲痛。她们对树的暴死,居然会盘算着能产出“多少斤木柴”。对于这样的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实用价值极端到拜物教式的看客心态,作家没有用一个字直接加以批判,但是在叙述中,充满了反讽。这一点只要和苏童对树的死亡的描写加以对比,就可以得到比较清晰的感受: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对于树的消亡,苏童用了“七年一觉”这样典故式诗的语言来形容,有树之时,是一场美丽的梦。失去了树以后,对宿命式的消亡激发出不可排解的悲痛。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不但有悲痛,而且有梦幻,这种梦幻是在现实中绝望的结果,只有在超现实的境界才可能与树重逢。而王鼎钧显然是虚拟这些树的亲戚们的话语,当然不是没有感情,但是这种感情中,没有悲痛,有的只是“作证”的兴奋和“乡村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的自豪。这里王鼎钧使用的手法显然不是苏童式的抒情,而是反讽性质的夹叙夹议。接着下去,王先生为这个乡下来的妇女加了一笔,让她们说:

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居者(按:蚂蚁)。于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她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这一笔,总体的倾向,和前面是不是有点不同?反讽的意味几乎消失。王先生让这些麻木的妇女有了一点善良的觉悟。让她们对老树有一点崇敬之感,让她因为蚂蚁有一点感动。把小人物一概写得太麻木,太无情,是不是有失厚道?王鼎钧先生,也许有可能体会到了吧。但是,尽管对乡下妇女,王先生是放了一码,但是对城市人,却依然揪住不放,在文章的最后,又仔细描写了树被挖的情景。挖根工人被称做“刽子手”。背景写得很黑暗“无星无月。”(月黑杀人夜?)对城市人的描写又充满了反讽:

有人怀疑已死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跌进去,抬进医院。

对于受伤的人的叙述,用的是什么样的语气?“以违规为乐”,这样的因果定性,是不是有一点幸灾乐祸?但是,王先生对城市人的讽刺意犹未尽:

一切都过去了,现在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交通解决了,破坏和屠杀随之被忘却。“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天下太平,万事大吉。这是反语。因为树所代表的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树所象征的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这是什么样的代价啊,可是没有人感到这个昂贵的代价,这才是真正的悲惨。

回到开头来,把该文仅仅当作是环境保护作品,是比较狭隘的。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篇4

燕歌行

作者:贾至朝代:唐体裁:乐府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北制胡。五军精卒三十万,

百战百胜擒单于。前临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山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倏忽兴王定蓟丘,

汉家又以封王侯。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彤弓黄钺授元帅,

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电驰。匈奴慑窜穷发北,

大荒万里无尘飞。君不见隋家昔为天下宰,

穷兵黩武征辽海。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时移道革天下平,

短歌行赏析介绍 篇5

说道曹操,大家一定就联想到三国那些烽火狼烟岁月吧。但是曹操其实也是一位文学大家,今天就来分享《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名称。最初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同名诗有24首,最早是曹操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是其中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统治基础,打击反动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诗歌形式,含有丰富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他所坚持主张,配合他所颁发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那么愁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话,看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 “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抒情气氛包含相当强烈政治目。这样积极目而故意要用低沉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人士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也是巧妙。在这八句诗中,主要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人,这里就用他名字来作酒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能够评价只是这种情感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目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情感。放到具体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曹操发愁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爱人,其中第一章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对“贤才”思念;但更重要是他所省掉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用心实在是太周到,确具有感人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文艺创作政治性与艺术性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用心,在《求贤令》之类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四句,描写宾主欢宴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是诗,所以用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人;而在这里则具有广泛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社会作用。

“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抒情浓度。再从表达诗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贤才”到来。天上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意思;高中课本中“掇”解释为:拾取,采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深意。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这四句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那些犹豫旁徨者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诗歌所特有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本诗主题。“周公吐哺”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借用《管仲·行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诗歌创作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目。在曹操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高度艺术化表现,也应得到历史肯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古诗文学法与赏析 篇6

根据教材的安排,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这个单元。

一、自主学习

课前认真预习,利用工具书吉课文中的注解正音、释词、翻译课文,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等待课堂上同学讨论或老师点拨。

二、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读思结合

读能积累语言材料,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的课文,不经过读是不能深刻体会到其内在涵义的。当然,读要有层次、有目标。初读时,要读准字音。再读时,要理解词义,读准节奏。最后读,要在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读《三峡》要悟到作者通过对三峡形貌和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抒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读《记承天寺夜游》要理解苏轼欣喜愉悦,落寞孤寂又鄙视尘俗而自慰这一复杂微妙的心境;读《湖心亭看雪》要体会作者在描述清新淡雅的雪景中传达自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另外,朗读时还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中的“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三、在比较中学习

可把《三峡》和《答谢中书书》进行比较学习。因为两篇文章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动静结合,语言凝练,生动传神。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涑”绘形。这些都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作者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为秋景所触发的感情。文章一开始写七百里山势是静景,“夏水襄陵”为动景;局部又以“素湍”“回清”写动景,“绿潭”“倒影”写静景,动静相间,奇妙无穷。全文仅一百多字,气象万千的三峡景观却尽收笔底。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山水草木面面俱到。语言凝练,令人叹服。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则从“形、色、声”三方面写景去体现动静相衬之美。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氺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四、学会质疑,积极探究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古诗文时,既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又要善于自己提出问题和其他同学或老师共同探究。因为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要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过硬的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读郦道元的《三峡》时,可质疑,文中写三峡四季之景,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来写。二是首先写夏季,最后写秋季,并将春冬二季和在一起来写。这是因为本文的重点是写水,于是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依水势的涨落来安排,夏天水最盛,最为迅猛,最具特点。春冬二季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江水的状况比较接近。最后写秋天,是因为它是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的,用三峡秋季的凄凉与前面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表现其凄清美。

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可质疑文中“闲人”的含义。“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所以此时此地的月夜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读《湖心亭看雪》时,抓住“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展开质疑,这里采用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笔法朴素洗练,生动传神地凸显了被白雪覆盖的广袤世界。

读《归园田居》(其三)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仅仅是写诗人荷锄晚归时走在草木丛生的荒径上被夕露沾湿衣裤吗?这里还应该进行深入探究,理解为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艰难,自己也难免要收到牵连。这样下文中 “愿”字的特殊内涵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表达了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学贵有法,学贵得法,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这个单元的古诗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琼,李创鑫。泰国华语及华语教育现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04)

[2] 张德鑫.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序[J].汉语学习,2000(04)

短歌行曹操赏析 篇7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我们现在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课本中“掇”的解释为:拾取,采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篇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实在就是一首“软实力”之歌。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的晚年,是他看到统一大业无望时的慨叹之作。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一生追求以“硬实力”统一天下,但诗中向往的则是“软实力”。

比如诗中引《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讲的是以令人愉悦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归顺;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天下人渴望稳定,寻求秩序;到底应走向何方呢?最后的答案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韩诗外传》中周公自言:“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即他治理天下一直战战兢兢,乃至沐浴、吃饭都反复中断,这才有“天下归心”之局。

周公是儒家政治理想的典范。他辅佐武王征服商朝后,安排周人在商人故地进行武装殖民,以“硬权力”进行弹压。但是,为了使这样的秩序能持久,他奠定了后世所谓的“封建”制度。周王“为政以德”,无事不兴征伐,不加赋役,靠着自己的王田过活。

但这套“先王之治”是在信史中生活过的中国人从未领教过的遥远理想。春秋战国之际,周的封建制度开始土崩瓦解。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儒法之争,体现了面对社会变革的截然不同的应对。秉持周公理想的儒家依然坚持政治秩序的基础是“软实力”,即“德”和“仁”。法家则信奉君主绝对的独裁,并以无所不在的官僚体系为工具,以刑罚为法律体系,牢牢地控制全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宣告了这套法家政治理想的完胜。后来汉随秦制,即使最终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也不过是为了润滑根据法家原则所制造的君主专制机器,降低统治的成本而已。近代以前,中华帝国疆域之广阔、人口之繁盛、行政难度之大,以及帝国内官僚体系和税收制度之完备细致举世罕见,是一套地道的“硬权力”体系。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软实力”呢?一些传统派在讨论现代国际关系时,纷纷指出中国历史上不以武力征服为手段,而是“怀柔四夷”,引来各方朝贡。其实,这套朝贡体系的实质,早已被清醒的学者揭穿: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国历代王朝对北方彪悍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一筹莫展,只能以金钱收买。这种对外的“服软”,和“软实力”如何能够同日而语?

当然,对外“服软”与对内“耍硬”并不矛盾。中国传统政治的逻辑,是给中央集权的运作提供最可靠的“硬件”:最优秀的人才经过考试进入政府当官,中央的官僚体系一杆子捅到底,延伸到县一级。在压制之下,社会基层组织破败,缺乏基本的自治能力,事事等着政府拿主意,整个文化也就丧失了能动性。也正因此,虽然明清时代中国的专制官僚统治最发达、人口最多,但文化创造力却比不上春秋战国,也比不上唐宋。

中国近代以后虽历经磨难和革命,所生成的政治体制依然脱不去传统的烙印。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基层社会自治的草根政治缺失,政府依然单纯依靠官僚体系控制全社会。更严重的问题是,因为政治实践自古缺乏“软权力”对“硬权力”的制约,到了近代以后,工业社会代替农耕社会,政府的财政资源大为丰富,“硬权力”更硬,“软权力”无处容身。

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传统向以权力而非权利为基础,导致当今中国缺乏“软实力”和价值感召力。以如此贫薄的社会文化资源、如此庞大的政府追求“软实力”,就要求政府首先尽可能弃用“硬权力”而行使“软权力”,放弃“以权治国”,而转向“以德治国”:政府全面从社会退出,让社会自己管理自己。政府的职责,是作出廉洁奉公的道德榜样,而不是今天管这个、明天管那个。美国如今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大政府”时代,但在联邦和州一级从政府拿工资的全部文职工作人员,总人数也仅为600多万,占人口比例的2%多一点。而在中国,据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统计,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性质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以上。即使如此,官员的口头禅还是“中国这么大,问题这么多,问题很难一下子就解决。”这里最大的原因,就是2000多年来过度迷信“硬权力”,社会中缺乏其他的制度资源。

短歌行的诗文赏析 篇9

木瓜m短歌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鼓楼坡前木瓜m,岁晚悲辛利州路。

当车WW石如屋,百里夷途无十步。

溪桥缺断水啮沙,崖腹崩颓风拔树。

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暮。

冢丘短草声O@,往往精灵与人遇。

我生胡为忽在此?正坐一饥忘百虑。

五更出门寒裂面,半夜燎衣泥满裤。

妻孥八月离夔州,寄书未到今何处?余年有几百忧集,日夜朱颜不如故。

高适《燕歌行》赏析 篇10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u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11

班婕妤〔两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皎洁一作:鲜洁)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译文:

最新裁出的齐地上好丝绢,犹如霜雪一浑洁白。用它缝制出一把合欢团出,像轮浑圆浑圆的明月。随你出入,伴你身侧,摇动起来微风徐徐拂面。团出呵,常常担心秋来的季节,那时凉风会代替夏天的炎热。用不着的团出将被抛弃,扔进竹箱,往日的恩情也就半路断绝。

注释:

怨歌行: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新裂:指刚从织机上扯下来。裂,截断。齐纨(wán)素:齐地(今山东省泰山以北及胶东半岛地区)出产的精细丝绢。纨素都是细绢,纨比素更精致。汉政府在齐设三服官,是生产纺织品的大型作坊,产品最为著名。素,生绢。皎洁:一作“鲜洁”,洁白无瑕。合欢出:绘有或绣有合欢图案的团出。合欢图案象征和合欢乐。团团:圆圆的样子。君:指意中人。怀袖:胸口和袖口,犹言身边,这里是说随身携带合欢出。动摇:摇动。秋节:秋季。节,节令。凉飙(biāo):凉风。飙,疾风。捐:抛弃。箧(qiè)笥(sì):盛物的竹箱。恩情:恩爱之情。中道绝:中途断绝。

赏析

该诗又题为《团扇诗》《纨扇诗》《怨诗》,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

该诗通首比体,借秋扇见捐喻嫔妃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瑕,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也是写其内在本质之美。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团圆的月亮。此二句则写其经过精工制作,更具有外表的容态之美。“合欢”,是一种对称的图案花纹,象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意,如《古诗》中“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羽林郎》中“广袖合欢襦”,皆属此类。故这里的“合欢”,不仅突出了团扇的精致美观,以喻女子的外貌出众,而且也寄托了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也象征着她对永远团圆的热望。“出入”二句,因古人衣服宽大,故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则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李善注云:“此谓蒙恩幸之时也。”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这两句更深的含义是:嫔妃即使受宠,亦不过是侍候君侧,供其欢娱惬意的玩物而已。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她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班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乐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遍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怒之幽深,千载之下,犹不得不令人惊叹其才情丽感慨其不幸!

该诗完全符合这两条美学要求: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其次,诗中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也是值得欣赏的。前六句写纨扇之盛,何等光彩旖旎!后四旬写恐扇之衰,何等哀感顽艳!在两相照映之下,女主人公美好的人生价值和这价值的毁灭,又对比何等鲜明!短短十句,却写出盛衰变化的一生,而怨情又写得如此抑扬顿挫,跌宕多姿,蔚为大观。

班婕妤

上一篇:我对名中医经验总结传承的体会下一篇:会计电算化专业自荐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