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2024-09-28

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精选11篇)

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篇1

让音乐课“活”起来

让音乐课“活”起来

刘艳华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工农小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音乐课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实践表明,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从几个方面阐述让音乐课“活”起来的措施,旨在指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

关键词:音乐课;小学;活力;措施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习音乐的热情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出,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以下几点是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措施。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音乐课可以说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这门课能为学生带来美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还要启发学生学习体会歌曲的感情以及艺术形象,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及积极性,学生学习音乐的状态才能够达到最佳。例如,在教学生唱《牧童》这首歌时,仅仅靠音乐教师带领着唱几遍,这样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因为学生不能够体会那种找妈妈的喜悦心情,因此,学生唱起来往往显得呆板、面无表情。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可以启发性地提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妈妈告诉你们说今天她会带着小礼物来接你放学,你现在会是什么心情呢?”教师的这一问题会极大地调动课堂氛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会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这时带领大家一起歌唱,学生就不会再显得那么死气、呆板,音乐课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应正确把握课堂节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课堂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大致集中在10~25分钟,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课堂节奏。通常情况看来,上课的前十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刻,这段时间里,音乐教师可以相对加快课堂节奏,传授一些知识性强的内容。当学生的注意力表现的.不稳定时,音乐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互动练习,调动一下学生的兴趣,使整个音乐课堂真正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结合。音乐学家指出,循规蹈矩的课堂氛围是无生命力可言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广大学生的参与及配合,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氛围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总而言之,掌握好课堂节奏,是让音乐课“活”起来的重要方法。

三、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

当前小学的音乐教室中大都配备有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多媒体能够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多媒体所提供的教学情境是逼真的、丰富多彩的,在这种教学情境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被激发,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十只小猪过河》这一课时,音乐教师就应该借助多媒体,先为学生展现一些可爱的小猪图片,之后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边看着图片,边伴随着律动进入课堂。优美的音乐以及可爱的小猪图片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情感体验在音乐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缺乏情感体验的音乐课堂是无活力可言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挖掘音乐中所隐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也会丰富。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真情实感的世界中感受音乐的无限乐趣。新课程理念倡导音乐课堂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情趣能够得到提升,个性能够得到发展,生活也将会变得多姿多彩。

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音乐课的特点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徐亚东。优化课堂,让音乐课活而有效[J].新课程:上,(09)。

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篇2

一、引唱—唱趣—欣赏美

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丰盛宴席的第一道菜,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可以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唱在幼儿园里学过的歌曲;中、高年级同学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习得的歌曲。即使有同学唱相同的歌曲, 也可能因为对歌曲情感不同的处理, 不同的表现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丰富自己的欣赏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 教师也要积极参与, 范唱新歌, 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收新的内容, 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 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而且温习了学习过的歌曲, 加深了印象。

二、自唱—唱会—感受美

自唱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手段, 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达到初步会唱、唱准歌曲的目的。低年级同学由于没有识谱能力, 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书上的插图理解歌曲的内容、情感, 通过教师弹琴、范唱或者放录音、VCD来学习歌曲。中、高年级的同学则根据已有的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 在老师琴声的引导下, 进行看谱唱词的试唱练习。教师间或在行间巡视, 和学生交流, 在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中, 学生汇报自己会唱了哪几句, 哪几句不会唱, 哪几句比较难, 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几句, 让他们自己发现难点, 在全班张榜招贤, 请会唱的同学做小老师教唱, 对他们通过努力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老师再通过弹琴、范唱或放录音进行点拨。这样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旧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实践, 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 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三、评唱—唱美—表现美

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 做到唱准、唱美歌曲, 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师生可共同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体裁风格、流传区域, 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是赞美的还是鞭笞的, 是催人奋进的还是引人深思的, 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如《美丽的星座》是歌颂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应用充满激情的中速演唱;《手拉手》是表达了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友情的伴随是多么重要, 宜用真挚的情感中速地演唱。

在评唱形式上可采用男、女生互唱互评;小组内同桌互评;个人唱小组评;一个小组唱其他小组评;全班唱, 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 在广泛点评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见解复唱歌曲, 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带着对歌曲的理解, 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浅谈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篇3

关键词:美育教育;素质教育;情感体验

音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积聚灵感、激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诗情画意,而且还能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将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有效地激发出来。长此以往,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热爱音乐的情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在音乐课堂中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指的是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局限于一种固定模式。低年级学生具有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和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他们总是通过各种动作将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将自己的才华尽情地展示出来。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将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结合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与运动、唱歌、表演、游戏及舞蹈等,不但动口、动手、动脚,还动脑,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既培养了思维能力,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本人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创编了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并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知识背景相联系,采用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都弯着腰,轻巧地走着,还用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出声。这时,我告诉学生在别人休息、学习和工作时,我们应轻声走路,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到别人,争取做一名文明、懂事的好孩子。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那么抽象、虚幻,而是充满了魅力和灵性,与生活紧密相连。在音乐课堂上,将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不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还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发展,解放了他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在这样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音乐艺术是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在体验情感。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一种学习音乐时不可或缺的心理要素。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为人们提供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音乐中体验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本人先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学生用真情去感受音乐,从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使其产生共鸣,愉快地学习。

在我的课堂中,曾经发生了这样一幕。一首《爱的奉献》让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我的神情完全牵引着每个孩子的情感,就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可能他们也体会到了爱的深意。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递给你,你传递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将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学生从爱的魅力中受到感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使命的完成。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将孩子美好的心灵塑造出来,在实践中对情感体验进行加深,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净化他们的灵魂,升华他们的情感,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还应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以关注。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凤杰.小议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5(2):90.

[2]陆鹰.让小学音乐课趣味迭出[J].江西教育,2015(9):95.

作者简介:程虹(1980.04—)女,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籍贯: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研究方向:音乐教学研究。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篇4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万钧/王鑫

组织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既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要想教好一门课,就必须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第一,可以把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变成相应的故事(案例),通过教师对故事生动形象的描述,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感悟,从而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第二,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把课堂活起来,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进行“绿叶对根的情意”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上网来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我国的服饰文化等,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根深叶茂、丰富多彩的特点。第三,将时政新闻刻录成光盘,运用多媒体演示把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进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时,就把事先刻录好的“两会新闻”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感悟,亲近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学生探究、讨论,他们知道了亲近社会,首先就是要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风云变幻,关注社会的潮起潮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第四,我们还可以用歌曲(音乐)将课堂活起来。

二、运用多种手段实现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学生根本不会对你的教学感兴趣。要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就要运用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第一,运用数字实现教学直观,把课堂活起来。(教学论文 )我在进行“辉煌岁月壮丽画卷”教学时,就让学生计算2009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2003年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上升、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论。第二,运用网络实现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在进行有关祖国统一的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上网来了解祖国统一进程的新进展。第三,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直观,把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把事先刻录好的《60周年国庆阅兵》光盘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感悟。

三、运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能使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

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以前有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老师按照参考书勾画重点,学生照着背就行了。这就给人们一个结论,学政治就是背政治,任何人都可以教政治。这也是政治课被人们诟病的地方。怎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动呢?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这些教学手段,都是在把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点到位是思想品德课“四点到位”原则的精髓和关键,既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也是本学科教改的根本方向。

综上所述,不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让课堂变得生动、直观,都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把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篇5

摘 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能够听到孩子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不能把孩子们封闭在课堂之上。孩子具有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大胆地探索新事物,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如何对待这一点成为关键。

一、要活跃课堂气氛

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学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该说的让他们说,该做的让他们做,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另外,科学地采用一些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尤为关键的。比如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还没有集中起来,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接力游戏,也可以设计一个词语接龙游戏,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课上的游戏更能促进新知识的吸收。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我先和学生开展了一个转盘游戏:课前将转盘分成大小不等的几个扇形,并分别涂上红、橙、黄、绿、青五种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表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让各个小组都动手做转盘的游戏,并且记录中奖结果。做完游戏,我问同学们:“你在转出结果之前,会想到什么?”“猜想我会得什么奖?”“可能得什么奖?”我紧接着问:“有几种可能呢?”“有五种可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谢谢参与。”“每个奖次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不相同,圆心角越大,可能性越大。”学生通过做游戏,看出了可能性大小的一些规律,加深了对可能性的理解,充分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一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条件决定的,而不是运气的问题。游戏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重要的是新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了。

二、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打破单纯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想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气氛。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增设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课,为我们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打破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素材。比如,在上《我们的校园》这一实践活动课时,我带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了跳绳、赛跑、踢毽子、拔河、等游戏活动,并引导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把其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数数、序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统计等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运用,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认识人民币》这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贴的很近,但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以前很少接触,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带学生走进超市、儿童服装店,向售货员询问各种物品的价格,指导他们自己参与购物等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人民币的重要性,学习人民币的实际应用,体现了学习需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解决了课堂问题,由此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实践是知识的来源,知识的获得是他们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努力探索的结果,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实际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真正地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朝气蓬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为了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比如,练习课上,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小组竞赛,开展一些速算比赛;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后开展作图比赛,让学生画出有创意的画,画出心中理想的东西并解说,可以是自己房间的布置、心中理想的校园或关于太空、月球及以后人类生活等。这样多种形式的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新知识得到了巩固。另外,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学具,进行评比,评出优秀作品加以鼓励,学生都踊跃参加,尤其是学困生,也都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

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材内容。通过竞争比赛,激发了学生兴趣,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四、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师生都是课堂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和学生都比过去更积极、更主动,教师必须具有灵活调控能力,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开发与设计中。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推导过程中,教师可准备一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沙子等的学具材料,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他们自己来归纳实验结果,得到结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教学的难点,这节课从始至终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讨论,虽然没有教师讲解,但是学生都掌握得特别深刻,都积极主动的介入。

如何让音乐课活起来 篇6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实用性的语文情景活动。因此,教师要活化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点尝试。A 有效教学

(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1、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各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各异。这就意味着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的加以运用。我上课经常采用谈话式导入、设置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2、教学方法多样化,不能一成不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3、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我认为只要教师吃透了教材,就算在课堂有什么意外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创造性的调整,只要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不偏不离,它就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

(二)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调控是活化课堂教学、焕起课堂生命力保障。

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告诉我们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爱上这门学科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纯正的口语,是吸引学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教师自身的个性,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喜欢,会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实践表明年轻的漂亮的性格温和的语文女老师比较受小学生的喜欢。

2、教学组织和活动要以大部分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学组织和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化。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上,要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次接触语文和有足够的实践操作量。为了保证全班学生学习的时间,在教学组织上就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PK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好强的心理特点,也使他们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氛围,上课前我经常把全班分成A B C D 学习小组,进行小组PK性的教学活动。遇到情景性的表演对话就派小组代表进行对话。

3、建立全面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要培养的,教师要适时敏锐的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频繁的给以口头表扬:小组PK获胜的作业完成好的、上课表现好的就奖励小贴纸,并告诉孩子们小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获得小奖品。将每节课时语文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带读生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课堂PK, 课后进行交流,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注意积极引导和升华学生的竞争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们少重视物质,多注重精神奖励,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要和自己比。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的总结深化。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探索的总结深化,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活化课堂教学生命源泉。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和慢慢接触多了语文他们会慢慢发生变化,我便及时发现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语文作业更是很好的反应,他们的书写问题促使我及时反思平常的教学忽视了他们的书写,画四线三格便进入我的课堂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后要及时的反思自身的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打造效率课堂。

B、情景教学。

(一)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a、情景的因材而异法: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情景,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不同的情景。主要是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课堂中来。

1、实物情景 在索孜剑桥语文辅导班的经验告诉我实物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学生看过或亲自接触过与课堂语文学习有关的实物,便能较快地理解和记住这些生词、句型和对话。我发现在三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实物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日常用品、学习文具、食物、玩具、衣服类等,如,教学习文具时,师生准备一套学习文具。教“衣服”时,我从家中带来几件漂亮的 上衣、衬衫、短裙、T 恤衫、学生辨别不同的衣服名称,这样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倍感真切、兴趣盎然。

2、体态情景 教师和学生运用面容、手势、姿态等教学语文生词和句子。如我在教数字时,可伸出右手边说数字,边用手势表示,如也可根据动物的特点用形态表示,如教 猴子时,左手反遮前额,眼珠上下转动,四处张望,右手抓耳挠腮,这样就可活灵活现地展现动物的神态,学生们可以边做动作边说语文。

3、生活情景 学会的语文关键用到现实生活中,脱离了生活,学语文就成任务和学科。把课堂变成一个小型的现实生活: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学校的设施建筑、县城的各种设施场所都请进课堂,让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看得见、摸得着,语文就在身边。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用语文生活、学会体味人生。如在教“生日快乐”这首歌曲时,课前我特意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一番,桌子上放着一块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生日蜡烛。上课铃一响,我先向全班同学介绍“今天是我班小明同学的 10 岁生日,同学们想不想向小明同学祝贺生日呢?”结果,学生在一片“想”的气氛中学会对话内容,并纷纷向小明同学祝贺生日。并齐学“生日快乐”这首歌。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富有真实感,还有极大的趣味性,既活用了所学对话,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情。

4、音乐烘托情景 歌曲或朗诵以其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提高学生的劲头,歌声不仅能使孩子们集中注意,提高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又能巩固和加速记忆所学知识。教科书中的歌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如在学生熟悉字母歌后,可设计男女生接力演唱,小组PK朗诵等。教生词时,我通常把同类词结合在此一起教。如,教唱歌曲来学习文具、动物、交通工具等生词;教唱歌曲“彩虹歌” 来学习表示颜色的词。每教学新的日常用语后,便学唱自编相关的歌曲或朗诵,以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运用。这些朗诵简单易学,短时间的听说讲练后,学生们都能熟练地朗诵出完整的曲词。此外, 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大胆改写词,鼓励学生走上自主创新的学习之路。

5、游戏情景 小学生好奇、好乐、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我将教学内 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学生在讲讲、练练、玩玩、赛赛中强化语文技能,体验自我能力。从学生的生 活实际出发,在课的不同阶段安排充满情趣、童趣的游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享受欢愉、寻求知识、发挥创造等心理 需要。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迎接挑战、承受挫折。

6、录音机,教具辅教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录音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及相应的生词卡片、图片可以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空间”立体教学,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 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录音机引入语言,让学生在不同的声音中感受不同的天气状况(晴天、下雨、刮风、下雪)逼真的情景,用不同的天气图片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单调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尤为深刻。

b、情景活动:新课中情景总的可以分为“想、吃、叫、做、演”

1、想,即想象。想象力是学生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因素之一。因此我在教学 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用于想象。比如在字母教学中,学生对字母的形状容易混,除了练习册中教的方法外,我让他们把这些字母的形状与生活中物相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学生说 C 象月亮,D 象竖琴;有的 A 象滑梯,b 象 蜗 牛,f 象拐杖,F 象跳水台,S 象蛇,t 象伞柄,i 象小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很快记住字母的形状,又为教学创造了生动的情景,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2、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形有状的具体食物,我教这类生词时,除了用常规的卡片、录音教学之外,我采用了“吃”这一招。方法是学生吃一口说一遍生词,吃多少口说多少遍就这样,学生把这些东西吃进肚里,把语文生词的学习吃进脑里

3、叫。小学生模仿力强,也愿意模仿。因此,我在叫小动物名称时,如 我让学生模仿小动物们的 声音,如喵喵猫,咩咩绵羊,呱呱青蛙,汪汪狗……在我的 课堂上经常响起小动物们欢快的叫声。一堂如此欢快、生动的情景课堂,学生怎么能不愿学呢?

4、做。联系生词、句子、课文做动作。如上述教学小动物名称时,除了模 仿声音,还可配以动作使动物更加形象化。其实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的还有许 多生词与句子,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学生在说与做中,多种感官动起来,再现了学生生活情景,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行为,也增强了学习效果。

5、演。新标准语文中有许多表演题材,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另外表演的形式 也可多种多样,这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也是训练 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际的绝好机会。我在教学中努力营造语文表演气氛,为他们 准备一些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通过表演,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对 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学习再也不会成为负担。

c、情景再现:复习巩固中的“游、赛” 情景再现

1、游。爱做游戏是小学生最大的天性。我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 “小孩子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能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快乐,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 恰当的把游戏引入课堂,并进行有效的组织,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寓教于乐。如字母教学中我用“找朋友”“宾果”“找邻居”等游戏;在时间教学时我用游戏“猜时间”等;我还用“击鼓传花”等、游戏说生词。此类游戏,举不胜举,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只要精心设计,几乎所有的一般疑问句都可以用猜测游戏来巩固。除了教材安排的游戏外,我们还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选编猜谜、动脑、急转弯、绕口令、滑稽笑话、幽默故事等,使学 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乐在其中,美不胜收。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绪始终很高涨,注意力的紧张度也很高,在学生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掌握了知识,再现 了语文课文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赛。小学生好动、好胜、不怕羞,这恰恰是语文口语学习的有利条件,如 何使枯燥的生词、词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将竞赛这 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在上课时将“ 击鼓传花”“猜猜看”“等游戏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我还奖励给他们小红花、粘贴、头饰、五角星等,使儿童在竞赛中保持着极大的学习兴 趣。在每一次妙趣横生的语文口语教学竞赛中,学生们总是情绪高涨,课堂上。既有紧张的思考、激烈的竞争,又有开心的玩笑、愉悦的享受,成功的喜悦。这 样的活动,学生不但不感到乏味,而且能主动地参与,极大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情感的活力”。

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情感的活力” 教师的全情投入,使课堂洋溢着 教师不仅是教学“舞台”的建筑师,更是“戏”的总导演,诱发演员 “入戏” 总结评定成功之处。陶行知说: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教师以爸爸妈妈的慈爱,哥哥姐姐的关怀,同学朋友的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感受师生合作的快乐,脉搏与学生始终一起欢跳。语文作为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时肯定有许多不适,表现出差异 性。因此,在语文课上我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 一切努力。我一贯以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 滴进步,真诚地称赞 “”或者点点他们的小鼻 ” “ 子,抚摸一下他们的头等。学生从我的举手头足中感受到了我对他们 的爱意和鼓励性评价,对他们能力的肯定和进一步的期待,体会到了 自己的生命价值。总之,语文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语文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 能力。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篇7

一、只有放手才能放心

案例1: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 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 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 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 获得了不同经验, 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 最大限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 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 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是呀, 没有老师的放手, 学生哪会离音乐这么近呀!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放下架子, 走下讲台,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放手能让他们自由地想, 大胆地质疑, 积极地讨论交流, 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鼓励别出心裁,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放心。

也许, 学习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 或许还会一无所获, 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 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 只有放手才能做到真正的放心。

二、接住孩子抛来的球

案例2:在欣赏《波基上校进行曲》时我建议学生尽情地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 有的学生模仿口哨声、有的模仿乐队演奏、有的做踏步行军状……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 之后把刚才的感受描绘给同学们:

“像是一群小鸭子排着队去河里捉鱼”, 说完又邀请了表演给大家看。

“我感觉到羊妈妈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碧绿的草坡, 正领着她的孩子们向草坡进发呢。”

“仿佛这是个大喜的日子, 一只老鼠正带着他的兄弟们扛着礼物去迎亲呢。”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音乐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体验、重接受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在音乐学习活动中, 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 不是老师的“应声虫”, 而是“一团待燃烧的火”, 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性的思考, 他们应该在音乐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地生长。

让音乐课“活”起来 篇8

关键词:音乐课;小学;活力;措施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习音乐的热情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出,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以下几点是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措施。

一、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音乐课可以说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这门课能为学生带来美的感染力与震撼力。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还要启发学生学习体会歌曲的感情以及艺术形象,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及积极性,学生学习音乐的状态才能够达到最佳。例如,在教学生唱《牧童》这首歌时,仅仅靠音乐教师带领着唱几遍,这样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因为学生不能够体会那种找妈妈的喜悦心情,因此,学生唱起来往往显得呆板、面无表情。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可以启发性地提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们的妈妈告诉你们说今天她会带着小礼物来接你放学,你现在会是什么心情呢?”教师的这一问题会极大地调动课堂氛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会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这时带领大家一起歌唱,学生就不会再显得那么死气、呆板,音乐课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应正确把握课堂节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课堂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大致集中在10~25分钟,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课堂节奏。通常情况看来,上课的前十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刻,这段时间里,音乐教师可以相对加快课堂节奏,传授一些知识性强的内容。当学生的注意力表现的不稳定时,音乐教师可以穿插一些互动练习,调动一下学生的兴趣,使整个音乐课堂真正做到快慢结合、动静结合。音乐学家指出,循规蹈矩的课堂氛围是无生命力可言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广大学生的参与及配合,只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氛围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总而言之,掌握好课堂节奏,是让音乐课“活”起来的重要方法。

三、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

当前小学的音乐教室中大都配备有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多媒体能够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多媒体所提供的教学情境是逼真的、丰富多彩的,在这种教学情境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被激发,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十只小猪过河》这一课时,音乐教师就应该借助多媒体,先为学生展现一些可爱的小猪图片,之后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边看着图片,边伴随着律动进入课堂。优美的音乐以及可爱的小猪图片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情感体验在音乐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缺乏情感体验的音乐课堂是无活力可言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挖掘音乐中所隐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也会丰富。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真情实感的世界中感受音乐的无限乐趣。新课程理念倡导音乐课堂不仅仅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情趣能够得到提升,个性能够得到发展,生活也将会变得多姿多彩。

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真正做到“学有所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音乐课的特点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徐亚东.优化课堂,让音乐课活而有效[J].新课程:上,2012(09).

让作文活起来 篇9

让作文活起来

湖南龙山桶车小学曾元

提起作文,学生就烦恼,教师就头疼。每次在上作文课后让学生习作时,许多学生就找来作文书,这里拼、哪里凑。每次的作文学生都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可最终交上来的作文教师看后也是愁眉紧锁,不知所措。要如可摆脱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这种困境?让学生的作文活起来,有内容可写?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在这里就我这我几年来得到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学生的写作动力之源泉。只有激发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就会感到写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有一次作文是按一定的方位介绍一个地方。我就对学生说:“我有空时很想到各位同学家里做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学生异口同声的答道。“可是我不知道你们的家在什么地方?从学校到你们的家怎么走?今天请你们写下来告诉我。注意一定要把你家的位置、路线写清楚,否则我就找不到你们家,就不能到你家做客了。”学生带着欢迎老师到自己家来的目的进行作文,兴致非常高,都按作文的要求完成了一篇比以往作文质量高的文章。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阅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语句、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过的事物,也可以学到许多未曾学到过的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丰富 1

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这些都是作文不可缺少的准备。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每读一篇课文,要把文章中写的好的词语、句子和精彩段落摘抄下来,成为自己语言仓库的积累。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勤写读书后的自己感受。这样使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学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就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家乡的文章,班上就有好多学生仿照其句式来介绍家乡。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从生活实践中积累材料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能仅仅极限于作文课上,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积累材料。因为学生的作文内容、欲望和激情都来自实践生活,生活也充实,感受就也深,作文基础也就越扎实。我曾问过班上的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他们回答,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没有写作文的欲望。这显然是和学生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让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溜走。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做一个处处有心的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如: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后,各个电视台、报刊等媒体都对此作了大力的宣传报道,学生也知道此时汶川现在很需要大家的帮助。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许多学生就写道:汶川的人们我想对你说,大地震对你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你们表现出的是人性伟大的光辉,真令我们为你们高兴、自豪。我希望你们不要怕,有全国亿万同胞作你们坚强的后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因为我们深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让课堂活起来 篇10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搬家”时,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将“小数点搬家”这个艰涩枯燥的数学概念,制作成卡通动画课件,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就缩小到原来1/1000;……一直这样下去,无止无尽。反之,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同学们学得轻松,领会得深刻,掌握得就牢固。

二、适时动手操作,让人人想学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他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教材探索与发现(二)中的“三角形边的关系”时,首先在屏幕上呈现摆一摆,将3cm、4cm、5cm;3cm、3cm、5cm;3cm、2cm、5cm;3cm、1cm、5cm。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结果怎么样,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而我们农村小学规模小,每校只有一部电脑,就是让同学们操作,每节课也只能满足几位同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按教材规定的长度准备12根小稻草棒,作为学具带到课堂上,在部分同学已在电脑上拼摆一遍后,取得初步的感官上的认识,再让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

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三根小草棒摆一摆,看看结果怎么样?接着组织同学们交流讨论,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分组选出1人汇报本组在摆一摆的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结果,同学们都兴趣很高,情绪十分高涨,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摆一摆的操作活动,既使学生练习熟练了操作方法,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又使同学们了解了整个操作过程,更使学生注意到了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否则就拼不成三角形,从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收效甚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用不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还应将自己的长期累积的学习经验与方法传授给学生,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学着发现问题,注重过程,解决问题。有人曾说:一个有修养的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行动,在一定的时机、一定的场合,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去估算、猜测、推断、计算与验算,同时指导他们去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操作中,不暗示学生操作方式、途径,仅提出实验目标:“你能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移一移,说说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吗?”将实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践、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如在教学解应用题时,我总是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提出预习要求与目标。上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让学生从讨论中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篇11

一、只有放手才能放心

案例1: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为了完成改编的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是呀,没有老师的放手,学生哪会离音乐这么近呀!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建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伴型师生关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放手能让他们自由地想,大胆地质疑,积极地讨论交流,满足他们的表现欲,鼓励别出心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放心。

也许,学习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时间,或许还会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只有放手才能做到真正的放心。

二、接住孩子抛来的球

案例2:在欣赏《波基上校进行曲》时我建议学生尽情地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有的学生模仿口哨声、有的模仿乐队演奏、有的做踏步行军状……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之后把刚才的感受描绘给同学们:

“像是一群小鸭子排着队去河里捉鱼”,说完又邀请了表演给大家看。

“我感觉到羊妈妈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碧绿的草坡,正领着她的孩子们向草坡进发呢。”

“仿佛这是个大喜的日子,一只老鼠正带着他的兄弟们扛着礼物去迎亲呢。”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音乐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体验、重接受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烧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性的思考,他们应该在音乐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地生长。

课改下的音乐课堂,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向多元化延伸与拓展。新理念、新课堂、新视角和新课程带给教师和学生全新的空间,是一种全新的实践与探索,为此教师要让自己、让学生、让课堂“活”起来:由单一的“心传心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更高转变,使师生的心灵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让音乐课堂精彩起来!

上一篇:玩碰碰车作文下一篇:《我的邻居张爷爷》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