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宇宙与人有感

2024-05-29

观宇宙与人有感(精选4篇)

观宇宙与人有感 篇1

观《宇宙与人》有感

摘要: 生物起源于物质,物质是人类起源的基石。物质世界是那样地美妙,在宇宙漫漫长的演变中人类只是那精彩的一段。或许人类的诞生,正是宇宙安排的。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创造出了人类,更创造出了人类的智慧,这也许就是生命和宇宙的美丽所在。

关键词 : 宇宙 人类产生 物质世界 正文: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但这只是书本上文字告诉我们的,看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我才明白“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宇宙与人》作为今年的科教大片,看过以后让我颇有体会

影片中说,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而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维系着整个宇宙。太阳为地球创造了生命,但由于力的存在,或许曾经地球也被这种力毁灭过,又诞生生命。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向我们揭示着那些奥秘。宇宙创造了人类,人类发展了,又去研究宇宙,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电影中详细的介绍了人类的起源:人类是从宇宙中的核子结合产生核聚变,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们人类就是由基因组成的,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人类的出现,才是世界真正存在的关键。人类是由猿分离出来的,最多不会超过1000万年。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各种机能最复杂,最神奇。所以人类最终才能取代恐龙成为这个世界的领导者,新事物与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方向。由于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新事物最终能够战胜旧事物。而人类最终延续了地球的生命,也延续了伟大的世界.。

恩格斯说: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

1。于是属于小过程、无止境的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时候的回忆,卡通片的宇宙外星人,星球大战,黑洞传说等等一下子都涌现出来,和眼前的画面都一一重合而鲜活。同时也使我对宇宙的诞生以及人类的产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创造出了人类,更创造出了人类的智慧,这也许就是生命和宇宙的美丽所在。宇宙的形成,这个问题迄今仍有多种说法,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较多的观测来支持,又被称为“标准宇宙模型”。时间在流逝,人类在进步,人们对宇宙太空的认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宇宙的不凡。我们了解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及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2 ○《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更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应该崇敬宇宙,崇敬大自然,人的一生应该有所敬畏,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一切,不要为金钱迷失了人类的应有的天性——自然,应该懂得这个世界,还有许多超越金钱物质世界的精神领域,等待着你我去研究和探索。而我更加相信我们人类是不会辜负宇宙对我们人类的厚爱的。

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人名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217注释:○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人名出版社 1995年 第2版 第347 ○页

观宇宙与人有感 篇2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他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既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他科学(相对哲学而言称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他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影片《宇宙与人》完美地运用了哲学的思维方法解说了人类所认识宇宙的过程,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发展过程。

这部影片以科学研究新成果,系统地证明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证明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万物的生灭,都是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各种歪理邪说纯属无稽之谈,在科学面前不攻自破。影片对普及大众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识破伪科学的能力,防止各种形式的歪理邪说的侵蚀,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积极作用。

而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

影片《宇宙与人》是一首感人心魄的人类赞歌,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识过程。影片通过电脑特技,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宇宙和人类:我们的宇宙是——个绝顶聪明的物质“大作坊”,它的最值得骄傲的产品是人类;太阳是能源的亿万富翁,它给生命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月亮使地球旋转速度减慢,由每天12小时变成了24小时,给地球以稳定,给我们以睡眠;氧气是最活跃的气体,可以与物质进行氧化过程,它是活性气体,使人产生能量……这一切,都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人类是宇宙全部物质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人类是宇宙的精灵。宇宙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间,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其他星球所没有发现的。因此,人类是幸运的,人类的生命是美丽的。既然宇宙为人类赐予这么难得的生存条件,人类就没有理由不珍爱我们美丽‘的生命,热爱我们美好的生活,以回报宇宙的博大和慈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的发展历程

影片《宇宙与人》在启迪我们的心智的同时,也濡染、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影片以不容质疑的语言告诉我们:“宇宙是一首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宇宙把物质和智能交给了我们人类,而精神和道德的完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完成。”是啊,宇宙给人类创造了取之不尽的物质资源,如引力、太阳能、核聚变等等,人类只有用宇宙赐予的这些宝藏来改造宇宙和自然,才能创造如计‘算机、通讯卫星、宇宙飞船这样辉煌的文明史诗,也才能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否则,人类如果用宇宙赐予我们的东西来残害生命,破坏自然,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制造核武器、贫铀弹等,人类最终只能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人类的悲哀,也是宇宙的悲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世界观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大自然自身的和谐,正确的世界观面临着必须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准则中去,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运用科学的观点对待发展与和谐,这就是哲学理论中所探究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过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观(世界观要依靠哲学的指导),要讲世界观,哲学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影片《宇宙与人》让观众在感受大自然力量的同时,也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也有所提高。是一部很好的科教片。

观《旅行到宇宙边缘》有感 篇3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若一物体速度超越光速,那么该物体就可实现时空穿梭,但就目前超越光速且实现载人的载体还尚未发现。那么如此一来,时间旅行对于人类真的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吗? 其实不然,人类还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在其交织的时空中遨游。

回忆可以帮助穿越时空,想来是滑稽的,但却又是极形象的。仰望星空,记忆之空的情形与其何其相似。昨日所经历的象那轮皎洁的明月,清晰可见,深颜色的是“月海”,浅颜色的则是高兀的“环形山”.犹如无尽的夜空更多的是群星,它们虽不及明月的亮,但却依旧是记忆之空必不可少的存在。越往前,越久远的经历,记忆也就越不分明,穷尽千里极目,明灭闪现间的星,仿佛即将泯灭般,那其实是游离于记忆边缘,偶尔于脑海间零碎记忆的闪现。

探求未知是人之天性,不甘现状总是勇者的表现。于是探求的目光仍向前延展,目光所及是远不够的,探求外太空需借助飞船和天文望远镜,进行穿越时空的记忆之旅同样也需要媒介。脑海间零碎记忆的闪现,那其实就是遥远记忆对你的呼唤,是通往过去的邀请函。像太空中四处游荡的陨石,勾连着过去与现在,奔波忙碌在浩瀚的宇宙。不信你瞧,夏夜划过天际的光亮,便是它们忙碌身影的显现,提醒你你的信已到。

闭上眼睛不要急于许愿,聆听遥远记忆的呼唤,展开想象的翅膀。信已收到,此刻身随心动,更多记忆如潮水涌上心头,时空此刻不断交织,穿越时空,去往遥远的未知此刻我们已然踏上征程: 遥远的尘封记忆唤醒,我们像是踏上一程返途的超光速列车,车外的景象令我们感慨万千:曾经历过的成功得意,现在仍会振奋激昂;曾经历过的低落失意,现在仍不免垂头沮丧。第一次见到她,现在还是会激动;第一次漫不经心,现在还是会心有余悸…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仿佛触手可及,一切又都像重新开始,只不过一切却又都被打上了时间的烙印。我们现在都已无法改变,无论曾经经历如何,此刻都化为了最温馨的存在,因为,毕竟那里有曾经的我们。 悲伤、高兴、忧郁、振奋、苦涩,列车满载着我们的五味陈杂依旧向着远处疾驰,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前行,一切变得那么短暂,沿途的景象还没来不及细细品味,记忆之门就离我们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拥入无限浩渺的宇宙怀抱。 绚丽的太空让我们惊奇,星系的碰撞、恒星毁灭的巨大能量,这些壮阔的场景都让我们震撼。置身于此,四方浩荡无边,仿佛一切都是宇宙,宇宙充斥着一切。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太空中前行,我们很容易迷失航向,我们不免要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溯流而上,追逐时间的源头或许会找寻到答案!遥远的红光是那次大爆炸后原始天体发出的光亮,循着它去,或许会有答案。越走越远间,改变的不只是空间,时间也随之改变。 终于,我们来到了我们已知的起点,也就是这次时空旅行的终点——奇点。时间的尽头在此,周围的黑暗虚无表明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与周围沉寂黑暗格格不入的是那个点,此刻在那个点里正聚集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能量,正是有这个点,才有了我们的宇宙。 然而没有人知道那个点为什么会爆炸,也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选择“爆炸”这种略带悲壮性的方式来挣脱黑暗的束缚,对抗之前的死寂。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因为有了那个与众不同的点,也才有了我们精彩变幻的宇宙,也是它用爆炸才换得了一个有生机、有运动、有各种天体演变的宇宙,想到这里我们更为它的这种悲壮而感到敬畏。

从那开始,纵观宇宙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处处镌刻着悲壮的悲壮史。就例如一颗恒星,明知早晚有一天会走向陨灭,却还是非要在有生之年拼命释放能量,直至陨灭的那一刻。悲壮如此,仿佛是使命让它去为绚丽的星空增添光辉;也正如此,多姿多彩的星空才由此形成。

古人曾望洋兴叹过,也曾登高自卑过,但那里有比亲临一颗恒星毁灭而更感苍凉和无助的呢?是的.,一颗恒星的年龄与宇宙相比微不足道,地球更是可怜,人类呢?数量级就差好几个零!面对长不知几何于我们的时间跨度,大不知几何的庞物。我们甚至疑问:“我们的使命在哪里?我们究竟为何而存在?”

奇点、人类、地球、恒星乃至宇宙,事物有大有小,能量有高有低,时间跨度更是长短不一。由诞生及毁灭,千姿百态间却都仿佛遵循着同样的轨迹前行,按照相同的规律运作,或许我们能凭这一孔之见去揣摩造物主的真实用意吧! 绚奇的宇宙,缤纷的地球,身边的精彩不也时刻上演着吗?

“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生命的真谛或真在于此。 由诞生及毁灭,宿命于万物是相同的。恒星应该是真切领会了造物主的用意了吧,才会在有生之年拼命释放能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也正因为此,它才会选择坦然面对最终的陨灭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对于人类更是如此。使命如此,我们也就不会再因为我们的渺小而倍感无助了,也就不再为猜测造物主的良苦用心而去昼夜不眠了。

或许当我们弥留之际真的可以实现时空穿梭,那时我们的思想追逐光速,在经历上述的奇妙经历后,我们不会再对造物主安排的最终宿命感到悲哀或恐惧,因为我们最终真正明白了造物主的良苦用心,我们活出来自己的精彩。 那时我们会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骄傲而非渺小。因为我们曾经经历,我们曾经精彩,我们不虚此行,来于何处,归于何处,那时我们无怨无悔。

《宇宙与人》观后感 篇4

“无”是万物形成的前提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作为道家祖师的老子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贯穿了上述三个问题的主线和中心思想。这个“无”就是“极”,《平行时空》这本书就是对“极”的阐释,极是一种临界状态,不论是宇宙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和物质的组成,都是基于临界状态生成的,应该注意一点的是,无论任何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接近圆球体,这时的太极图双鱼。

“有”是万物形成的力量源泉

在这部科教片中,提到了几种力推动了宇宙的形成,中国古人把它称做“混沌”,这种力量只是让宇宙形成,但是生命体在这一刻还是无法生成。

“一”是生命的开始

生命在这一刻有了自己的密码,这个密码在现代科学中就是“基因”,我们的古人称做“阴阳”。具体的说,水火就是阴阳的象征。片中提到,地球的生命起源来自于水,在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作

用下生命出现了。人类现在也是依据星球是否有水来找寻生命的迹象。

“二”是生命进化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生命进化开始从单一走向复杂,如寒武纪的生物大爆炸。

“三”是生命演化的完成我们可以大胆的认定,在这一时期,整个宇宙的形成和最终完成定位。在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中,对宇宙和生命进行了解释。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参加国际会议,会议作了一项如何跟外星人联系的议题,华罗庚提议把我国的勾股原理图带到飞船上去,跟外星人联系。华罗庚说:“只要外星人看到我们这张图,他们就会了解我们地球文明是怎么一回事”。

总结

上一篇:初一数学下测试题下一篇:单位实习证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