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类专业简历

2024-09-30

法律类专业简历(通用9篇)

法律类专业简历 篇1

法律类专业-英文简历表格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

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57 cm?40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3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人力资源经理/主管:人力资源主管 人力资源经理/主管 人力资源经理助理 人事专员 人事专员
工作年限:12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广州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1、2008年2月——现今:      待业

2、2007年3月——2008年1月: 广州市喜洋物流有限公司(职位:人力资源主管)

3、2005年2月——2007年2月: 广州市清心堂凉茶有限公司(职位:人力资源部副经理)

4、1996年9月——2004年12月:广州市亿达科技(职位:行政主管)

5、1994年9月——1996年9月: 越秀天安大厦(职位:管家部文员)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2006-07-01
所学专业一:法律所学专业二:人力资源管理
受教育培训经历:1、2008年2月—现今:      广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2、2005年8月—2005年10月:北京时代光大教育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师)

3、2005年4月—2005年5月: 白云区劳动局(中级物业管理员)

4、2004年2月—2006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法律 [本科])

5、1997年9月—2000年7月: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秘书 [大专])

6、1991年9月—1994年7月: 广州市六十八中(学科:通用英语)

7、1988年9月—1991年7月: 新市中学

8、1982年9月—1988年7月: 棠溪小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由于公司配备给人事部的人员不多,所以,人事部的工作基本上由本人完成。由招聘、面试、录取、培训、绩效考核、辞职、社保全个过程,都由我一个人完成。另外,我还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监督其工作的完成程度,确保公司交付的任务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还有,人事部的制度和公司的`各项制度都是由本人根据公司的情况而参与编写、制定的,包括最后的格式制定。

本人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经验,而且已经继续参加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进修。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吸收和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管理经验。

要求:2500元/月

 
详细个人自传
  graduated from the undergraduate law, has been engaged in administrative work with human resources. More familiar with contract law, labor law, arbitration law. And familiar with office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the work of a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methodical work, obedience arranged intent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adership. Can do in their work carefully, enthusiasm, initiative to complete their jobs.

Has a wealth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much hard work, effort, strong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colleagues can live in harmony, unity and colleagues.

In addition to undergraduate law has once aga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evel of work; and I hope that the knowledge of the law applied to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o ensure that our 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 better.

I am grateful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check my information for me to provide a suitable opportunity. If your company had the honor to become a member, I will continue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own work, work hard,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more extensive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anks!

Note: The insurance and intermediary-free Q

 
个人联系方式

★ 工业自动化类专业的英文简历表格

★ 英文简历表格如何写

★ 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专业英文简历

★ 助理应聘英文简历

★ 办公自动化类专业简历表格

★ 保险类专业简历表格

★ 临床医学类专业个人简历表格

★ 简单大方英文简历表格

★ 英语专业英文简历表格

★ 英文简历的表格

法律类专业简历 篇2

一、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岗位及规范缺失

(一) 岗位目标

现行《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明确法律大类专业有20个, 培养对应法律实务岗位、法律执行岗位和司法技术岗位所需人才。这些岗位广泛地分布在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 并以法庭书记员、法警、律师助理、法务助理等的职业身份担当, 学界将它们一并称为“法律辅助类人才”[1]。法律辅助类人才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行政机关领导的助手, 与他们共同形成层次分明、互相配合协作的法律职业体系。

(二) 教育定位

在主要的法治国家中, 法律职业的划分比较合理、分工比较明确, 一般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第一类是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第二类是从事法律教学、科研的教师、专家;第三类是法律辅助人员, 如法庭书记官、司法秘书等[1]。法律职业构成决定法学教育, 第一类和第二类职业人才由《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5A类高等教育实现, 即中国的法律本科教育、研究生、博士生教育, 第三类职业人才则由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因此, 法律职业岗位上的区分决定了法律教育上的分工合作, 高职高专法律专业教育应定位培养法律辅助类人才。

(三) 岗位与教育规范及其缺失

在中国, 法庭书记员的岗位设置和教育定位得到了规范明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 (试行) 规定:“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辅助人员, 在法官指导下工作, 并作为单独序列进行管理”, “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但这只是个例, 而且《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 (试行) 本身存在缺陷, 即它未明确大学专科必须是法律专科, 而且是大学专科以上, 这导致法院书记员不够专业化, 不符合该岗位的技能要求, 还导致法律本科、甚至研究生也在担当该岗位, 化解了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分层次、分结构的价值实现, 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对法警、律师助理、法务助理、行政机关事务执行员等职业岗位, 尚无职业岗位定位、职责、教育要求等规范, 这些缺失导致这些内容都由用人单位自行设定, 由此引发职业分类的混乱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缺陷与乱象。

二、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上述规范缺失和教育乱象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 中国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法科教育的一部分, 与其他法科教育的发展和现实联系密切。

(一) 定向补缺———岗位目标高于应然的教育定位

为补“文革”十年的法科教育空白, 中共中央批转《第八次全国人民司法会议纪要》时指出:“恢复法律系, 培养司法人才”。随后, 恢复重建政法院系、开展司法干部教育培训和组织举办法律职业教育相继展开。在这个背景之下, 1980年起创建的职业大学也陆续开出法科教育, 其培养目标不仅没有与法律本科教育严格区分开来, 而且出现培养方向的同质化。毕业学生多补充到公检法司和其他政府机关中去, 解决的是一个法律类人才空缺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1985年开始招收政法专业班级, 毕业学生分配到苏州公检法司或其他政府机关, 1994年后开始招收公安定向培养班, 毕业学生几乎都到苏州各公安局及派出所。这个阶段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人才的岗位目标与本科法律专业人才的实际去向相重叠, 实际培养目标高于应有的教育定位。经过近二十年的法科教育发展, 本科法律专业教育和专科法律专业教育一起已经解决了实践部门的法律类人才空缺问题。

(二) 过渡摸索与膨胀发展并存———应然岗位目标教育定位的回归与心理失落

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 法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小政法”向“大政法”转变, 法学教育的服务领域从政法部门向立法和行政执法、行政监督部门延伸[1], 向市场经济领域延伸。1995—1998年, 大家开始以理性来实践这个转变。转变思路还未清晰起来, 却在1999年进入到高等教育大扩招通道。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的膨胀发展, 不仅没有促使转变思路较快清晰起来, 反而在经济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增加了困惑感。

福建省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院校从1999年的几所发展到2003年的近二十所, 其中一个学校的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390人增至2003年的1 600人。但对于确定怎样的培养目标、如何设置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配置什么样的师资、辅之以怎样的教学手段等都在摸索之中[2]。另据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育部委托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统计数据, 目前全国共有325个学校设置了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 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为282 865人[3]。膨胀发展后, 经济利益得到满足推迟了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的改革转变, 但随后的就业困难将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回到了转变思维上来。各学校对法律专科教育定位、知识结构和职业岗位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摸索和发现。笔者所在学校则经历了专业名称和课程体系多方面的摸索, 从1999年政法专业、2000—2001年法律专业、2002—2003年涉外经济法专业、2004—2006年法律事务与商务英语、涉外法务秘书专业、2005年至今稳定为法律事务专业和法律文秘专业, 课程结构从与本科雷同、到突出应用型课程、再到法律与英语、与商贸、与文秘等职业所需知识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我们认识到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要解决就业问题, 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法律辅助人才。

各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在膨胀发展和传统法律职业岗位缩减中追索, 渐渐发现了高职高专法律教育在法科教育中的层次、任务和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处在法科教育的最末端, 并与法律本科教育、法律研究生教育一起完成整套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和建设, 它培养的是辅助型法律人才, 对应的是辅助型法律职业岗位。这是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的回归, 但对教师和学生、家长来说, 则是心理失落。

(三) 现状隐忧与生存检视———岗位目标难实现质疑生存发展

过渡期间的摸索成果, 并没有带来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的优质发展。这有摸索成果未得到有效推广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事实。随之信任危机和生存困境接踵而来。

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 专科中法律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是42 000~57 000之间, 就业率是60%~70%之间, 与其他学科相比, 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果将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岗位目标比对, 实现专业岗位目标的比率更低。就业状况或许能随时间而有所改变, 但它引发的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发展隐忧近在眼前, 怎样发展?要不要发展?但最为迫切的隐忧是民众、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对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定位的不认同。

各高职高专院校把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法律人才和辅助型法律人才, 如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律师助理、书记员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务的工作人员[4]。应用型法律人才太过宽泛, 把除研究型人才外的所有法律人才都包括进来, 显然不合适也不准确, 因此实质的培养目标职能是辅助型法律人才。

但在就业压力下, 上述定位实际上也是众多法律本科学生、甚至法律研究生的就业目标。在这情形下,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毕业生难以在公务员考试、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 使得这个定位实际上被虚化。现实中, 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律师助理等岗位虽然存在, 但它们的入职门槛都高于高职高专, 而速录员、文秘、行政、前台等岗位, 它们的入职门槛又不局限于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渐渐的, 这个定位无法得到民众、甚至无法得到部分法律专业人士的认同。因此, 就业状况、目标定位将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建设置于了生存发展的困顿阶段。

三、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建设的突围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从政策上支持了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实践中开始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近年来法院法官过于疲惫、律师过于操劳等现实也在要求法律辅助类人才的配备。因此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建设的困顿阶段不应继续, 但必须积极突围、夯实基础、回归它的应有定位。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思路:

(一) 确立共识———法律职业共同体需要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

在中国, 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共同体, 但社会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将推动划分合理、分工明确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1. 三个因素促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法律作为服务业的一种, 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三个因素相联系、相适应: (1) 社会进步。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初步繁荣, 社会已经大大进步; (2)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社会分工专业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各领域的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规模急剧扩大, 与之相应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现代社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更加密切的社会化协作相统一的发展规律, 必然促进法律职业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促进法律从业人员形成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独立职业; (3) 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与应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理论, 促进法律职业愈加合理完善, 法律职业共同体愈加健全[1]。

2. 法律职业共同体包括法律辅助类职业

护士、配药师与医师, 技术员与工程师是比较成熟的职业共同体搭配, 法庭书记官、法律助理、司法秘书、行政司法官、法警、速录员等与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经理等也构成一个职业共同体, 前者都属于法律辅助类职业。以律师事务所为例, 一般有以下层次人员构成事务所职业共同体, 即:律所主任 (一般也是合伙人) 、合伙人律师、普通律师、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律所行政、律所前台, 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事务所还可能有更细的分工, 如市场开发人员、案件调查人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等等, 除前面三类和实习律师外, 其他都属于法律辅助类职业。随着律所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细化, 相应的职业岗位也将细化, 因此, 法律辅助类职业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法律辅助类职业需要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

法律辅助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复杂程度一般不高, 但工作品质要求达到一定高度, 需要专业化的教育和训练。它要求对法律知识有认知、对相应技能熟练和精准,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特点符合这个要求, 当然现行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学体系等还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但这不是需不需要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问题, 而是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的问题。美国的社区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德国的专科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 是这类教育必要性的证明, 同时它们成熟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可借鉴。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也要求,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科学划分职业 (岗位) 分类, 合理配置人才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1]。

不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要求来说, 还是从部分发达国家在法律辅助类职业教育培训上的成熟经验来看, 法律辅助类职业都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社会各界可以就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达成共识。

(二) 析清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知识能力需要、建设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知识课程、能力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的实质是职业教育, 但包括高职高专在内的高等院校都存在“重学术轻技术”的问题, 这种情况使得高等院校定位不明, 同质化倾向严重。高职高专近几年的发展瓶颈也在这, 有的学校循惯例“重学术”, 但高职高专无论是师资和生源, 都与“重学术”之路不符, 而“技术”又未掌握透, 导致高职高专教育, 特别是法律教育处于一个混沌状态。因此, 析清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知识能力需要, 将“技术”掌握透, 是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走出混沌状态的必由之路。

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与机械制造技工岗位一样, 也是一个技术性岗位, 需要相应的技能。因此在专业建设中, 应该通过社会调研掌握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种类、技术内容、训练体系, 再针对这些调研成果开发课程,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和训练, 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这些技能, 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无缝对接。笔者所在的学校近些年来, 一直在调研的基础上做课程创新开发, 比如针对法院对速录员的需求, 设置了速录技巧课程, 通过大量实际训练, 让学生基本掌握快速反应、迅速记录技能;针对律所、政府机关对辅助人员文书处理能力要求, 设置了办公自动化实训、档案管理课程。这种社会调研和分析工作, 是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常规要求, 因为紧跟社会、紧跟时代的职业要求, 是职业教育价值所在。

(三) 提升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品质、促社会建立科学合理人力资源配置

法科毕业生就业难, 律所法院等法律服务机构或国家司法机关招收符合要求的毕业生难, 这两难间凸显了法科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之间的脱节。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 比本科法科教育问题更严重。这导致了律所、法院等法律服务机构或国家机关在招收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员工的时候, 宁愿取有风险的法科本科、研究生, 也不愿取素质和风险并存的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毕业生, 前类毕业生的风险是不稳定, 做一年两年后会因技能提升跳离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 后类毕业生的风险则是基本素质不够、达到不到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需要而离开。因此, 现今法科毕业生出现了“高就低、低不就”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 从宏观把握, 需要将法律本科、研究生教育设置严进严出机制, 实现法律精英教育与法律职业精英要求的对接,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设置宽进严出机制, 让符合这个职业要求智识水平的人能进来, 但出口一样需要严格把关, 以使毕业生的品质符合法律辅助类职业岗位需要;从微观把握, 仅就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来说, 提升它的教育品质是唯一出路, 这需要创新思维, 笔者建议。

1. 集中法律知识课程, 强化认知和理解能力

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学制一般两至三年, 在突出技术培养的前提下, 无充裕时间深入学习14门法律核心课程, 将部分课程集中优化是一个有效解决途径。比如将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集中成一门课程, 可借鉴司法考试安排将之命名为理论法学;将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集中成一门课程, 可将前两门课程知识点融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将知识产权法学融在经济法学中, 其他课程仍独立保留。如此, 既保留了法律核心课程知识内容, 又节约出“技术”教育时间。在教学中, 侧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和理解, 不对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2. 开发“技术”课程, 强化法律辅助职业岗位技能

技术课程有两类, 第一类是在法律核心课程中讲授法律知识的同时, 强化其中技术性内容的讲解, 比如三大诉讼法课中, 对实务中的起诉状等文书写作、对起诉立案到申请执行等程序事务, 着重其中的技能培养;第二类是对部分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单独开设课程, 强化技术内容的 (下转153页) (上接150页) 训练, 比如开设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速录技巧、档案管理、现代礼仪、会计原理与应用、法律语言技能实训等, 简要讲解课程内容后, 重点开展技能训练。并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 在重视课程过程同时, 强调课程目标的实现。

3. 引入实务师资, 将用人单位师徒训练体制提前进入学校

职业教育强调双师型, 但此处的双师多指教师和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身份, 没有将不具备律师资格、不具有法官身份的法律辅助职业人才包括进来。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既然是培养法律辅助职业人才的, 就必须将已经在法律辅助职业岗位上打拼多年、具有实战技能和经验的职业人才引入到师资队伍中来。具体做法可以通过与实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采取聘用实务师资短期教学, 或者派老师到实务部门学习培训再回到学校教学。如此可以将新员工到用人单位的师徒培训体制提前到学校进行, 这既完善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 又大大节约了用人单位对新人的培养成本, 是一种双赢的机制。

在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且用得好、留得住的推动下, 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一定会趋于合理, 再转而推动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回归到应有位置、健康发展。

摘要:法律职业类教育有其国际标准地位和对应岗位, 但中国整体法科教育发展历史使得中国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偏离了国际教育标准, 并造成了现今的困顿。发展高职高专法律类专业教育既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 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发展需要, 但必须创新思维、回归到它应有的教育定位。

关键词:法律辅助类人才,高职高专,创新,回归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97.

[2]林建伟, 宋靖.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福建省政法类高职高专教育调查报告[J].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69.

[3]侯戚.析当前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86.

论法律类高职专业设置的原则 篇3

摘要: 高职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法律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遵循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专业群、加强职业规范、强化专业特色、注重职业发展等原则。

关键词:法律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探讨法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人才层次、职业性、毕业生面向基层以及就业导向的市场性等各种要素,遵循相关的各种原则。

一、立足教育资源,面向市场需求原则

法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是法律高职教育能否摆脱与法律本科教育相比在文凭层次上所处的竞争劣势的关键。所谓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原则,就是法律职业教育要面向区域和地方法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面向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行业设置专业,将当地法治、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当然,市场需求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市场需求什么,我们就设置什么专业”——这是盲目的专业设置思想。还要立足于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主体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防止“跟风”设置所谓“热门”专业,[1]避免出现就业难的困境。如果说“以市场为导向”是知彼,那么“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则是“知己”。教育资源的优劣,不但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创办一个新专业,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作基础。面对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必须做到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为,在力所不能及的条件下有所不为。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设置专业要依照社会急需,以短线为主,突出小批量、高频率、快节奏等特点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急需的人才。

二、立足学科规律,发展专业群原则

普通高校专业建设的一般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建设中尤为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与它主要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契合的。相对而言,高职教育专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较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和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但专业建设又不能脱离学科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教高[2007]2号文件提出:“设置新的本科专业,要进行科学论证,严格履行必要程序,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要有成熟的学科支撑,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拥有相配套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和图书资料等,并投入必需的开办经费,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2]人才培养之于专业设置建设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只有在完备的科学的成熟的学科体系基础上所设置的专业,才能有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同的专业对学科的要求各有不同,应当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能盲目设置。此外,专业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以司法行政职业岗位为依据,针对其岗位群设置专业群。应该以司法行政职业岗位或司法行政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司法行政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可以每个行业岗位设置一个专业,体现专业性和深度;对于变动性较大、每个具体岗位需求量不大,但相近岗位比较密集的岗位群,可以依据岗位群设置专业。这样有利于毕业生在该岗位群内不同岗位之间选择或变更岗位,从而扩大就业面。强调专业设置的系统性还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现代社会法治发展的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设置专业。司法实践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要根据社会实践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实际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事实上,随着职业岗位内涵的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高职教育也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立足高职教育,加强职业规范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职业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法律高职教育要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就应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特色。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社会规范职业人才和劳动者职业行为的主要标准,也是评价教育与教学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重要尺度。法律类高职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如司法考试、公务员资格考试、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等,都应作为学院规划、设置专业必须考虑的因素。学校应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指导与实训,根据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教学实训大纲和设置实训项目,收集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的信息,将司法实践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反馈至实训中去。通过职业技能实训与考核,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大量“工作经验”,以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磨合期。

四、立足行业优势,强化专业特色原则

行业优势是普通高等法律教育与法律高等职业教育无法比拟的。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在法律教育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要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芳草地”,就必须用足、用活这一优势,做强做大自己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发展前景看好而自身条件不完善的专业,积极创造条件使之形成拳头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成为学院发展的支柱和窗口。在专业改革成果和建设水平上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保证学校教学的稳定性,创造学员发展的品牌效应,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形成重要的影响。目前,法律高等职业教育对行业优势普遍没有充分利用,有的甚至抛开行业优势,闭门造车,既浪费资金又无良好人才收益。就某些院校设立的一些专业而言,要达到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目标,就要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购置实训仪器和设备。这样的投入与人才培养的回报相比明显得不偿失。而一些本可以发挥行业实践设施优势的专业却没有得到重视。甚至一些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根本就无视行业提供的优势,而作大量的无用投入,造成资金的浪费。

五、立足现实需要,注重职业发展原则

拥有前瞻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专业,是法律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适应当地法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不可否认,高职院校面对动态的市场经济和变化着的职业世界,为了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采取多形式、多学制、多规格的灵活办学形式,设置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从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看,则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具有较高的技术、科技含量,符合竞争性经济特征;或是与区域内在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相适应;或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在比较长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存在。这样的专业可能投入多,但通过较长时间的办学积累,可以创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收效期长、具有竞争优势的成熟专业。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7]2号.

[2]包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法律类/法务助理求职简历 篇4

籍贯 广东汕尾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党员

身体状况 良好 培养方式 统招 学 位 学士

身高:1.84m 体重:75kg

学 历 本科 毕业学校 西南民族大学

所在院系 法学院法学系

教育过程

2009.6-2002.6 广州第七十一中学

2002.6-2006.6 西南民族大学

技 能

具有专业法学知识,有良好的合同审核经验,有很强的非讼谈判能力,特别是不良资产处理,能按照银行规范处理方法提供非讼服务,能胜任单位行政主管职位,律师助理,法务专员,是不可多得的实用性人才.专业能力强 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较强的谈判能力,熟悉合同法,民商,劳动法以及诉讼仲裁程序.2008年司考成绩354分

1.拥有良好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2.本人比较能吃苦.3.本人国语与粤语精通,粤语没有口音。英语四级.工作经验

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 广州临海有限混凝土公司

广州临海有限混凝土公司,行政管理与合同审核,主要工作内容:公司合同审核,公司相关劳动法律制度和合同范本等完善,公司其它法务,商帐催收,与公司聘请律师交接,公司行政与对外事务,公司行政主要是社保、公司安检、资格申请、考勤员工管理政府人员交流等内容。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是合同的审核及其修改,完善内部合同,降低合同风险,合同审核,合同谈判、合同备案等内容。商账追收,主要是公司不良资产的追收,电话联系上门面谈,尽可能在起诉前用非讼方式解决,降低企业催收成本。

2006年8月-2008年8月 广东经国律师事务所

本人在广东经国律师事务所工作,任职律师助理,工作经验2年。主要工作内容:是多家银行不良资产非讼谈判及其催收和诉讼,有独立的办案能力,得到单位好评。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亲和力,2年的工作经验,具备的良好沟通能力,良好的谈判能力以及技巧。

2009年3月-2009年5月 华夏资产管理公司

职位:运作顾问

自我评价

1.本人有志于法律行业继续发展,进取心强,适应能力强,虽毕业却一直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希望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来服务贵单位,请贵单位给予机会,能胜任律师助理的职位。

2.法律行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本人在任职律师助理的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电话交流,对家庭背景,收入情况,个人性格等分类,使我对当事人的财务状况及清偿能力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极其分辨能力,通过电访与上门调查能对当事人更深的了解,以防止信贷诈骗等发生,这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无法具备的素质,希望以此降低贵单位风险,为贵单位服务。在与债务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律师是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这种人与人债权债务打交道的行业中,我具备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优良的法律功底,2年的工作经验,熟悉诉讼流程,在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中以354分的成绩证明自己的法律功底.3.本人有志于法律行业继续发展,进取心强,适应能力强,虽毕业却一直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希望提高自己专业技能来服务贵单位,请贵单位给予机会,能胜任律师助理的职位。

求职意向

法务,律师助理,法律相关工作(或者贵单位安排)

联系方式

电话:

法律类专业简历 篇5

性别:女出生年月:19xx.xx.xx民族:xx政治面貌:xxxx

XX大学法律事务(金融法律实务)专业20XX届

联系方式:139-xxxx-xxxx电子邮件:xxxxxxxx@xxx.com

求职意向及自我评价

期望从事职业:银行法律事务工作人员

自我评价:诚实正直、稳重乐观,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刻苦耐劳、注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性格积极稳健、乐观向上,逻辑思维能力强,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见解常有独到之处。善于分析问题,喜欢调查研究,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头脑灵活,善于分析,具有现代财务管理理念。

教育经历

20xx.9~20xx.7xx大学xx学院法律事务(金融法律实务)

学分绩点(GPA)x.x(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三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学生团干部”

20xx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

实践/工作经历

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xx省xx市xx银行银行柜员实习主要工作:1.对外办理存取款、计息业务,包括输入电脑记帐、打印凭证、存折、存单,收付现金2.办理营业用现金的领解、保管,登记柜员现金登记簿;

3.办理营业用存单、存折等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的领用与保管,登记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登记簿;

4.掌管本柜台各种业务用章和个人名章;

5.办理柜台轧帐,打印轧帐单,清理、核对当班库存现金和结存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收检业务用章,在综合柜员的监督下,共同封箱,办理交接班手续,凭证等会计资料交综合柜员。20xx年 x 月—20xx年 x月xx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商务代表实习

主要工作:开拓同行散货市场,利用各种方式联系客户洽谈,并与客户取得良好的业务合作;负责同行客户关系维持、负责客户询价及货物出口跟踪咨询等。沟通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也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自己的执行力得到一定大的提升。

个人技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普通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一级甲读写能力精通优秀的听说能力

本专业证书

法律专业求职简历 篇6

女 22岁 广东人

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无经验

期望薪资: 2000-3000元

工作地点: 广州 - 不限

求职意向:行政专员/助理 | 经理助理/秘书/文员 | 法务人员 | 律师助理 | 知识产权顾问

教育经历

至今在校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法律事务专业

自我描述

本人是在读专科生,有一年实习期,期间无在校课程。本人做事谨慎,具有较强责任感。在担任学院宣传部干事期间,练就了较强的执行能力、语言表达及文字编辑能力和应急处变能力,能顾全大局,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本人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是相信no pain no gain,愿意拼搏,肯吃苦,全力配合同事完成工作。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赏识。

法律类专业简历 篇7

店堂告示, 即商家在其营业场所内针对消费者所规定的一系列代表商家单方面意思的文字性表述。店堂告示的具体形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商家对消费者的温馨提示、善意提醒, 如“地板光滑、小心慢行”“请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等;第二类是商家对消费者的要求, 如“谢绝自带酒水”等;第三类是商家为吸引消费者或证明自身而做出的束己性承诺, 如“假一赔十”等。关于三类告示的法律性质及效力的研究一直为很多人所关注, 笔者认为, 前两类告示的性质及效力的研究较之于第三类告示相同方面的研究而言, 对消费者的影响相对较弱且实际价值较小, 故仅以第三类告示中具有代表性的“假一赔十”告示之法律性质及效力为视角进行解读与分析。

二、“假一赔十”法律性质及效力之各家所见

越来越多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取得顾客的信任, 采用张贴类似于“假一赔十”一类的告示, 然而真正出现问题时商家却又拒不承认, 致使消费者权利受损。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经报道:北京一顾客在某商场购买了一条4800元的黑珍珠项链, 商场承诺“假一罚十”, 后该顾客经北京某权威部门鉴定这串项链是染色的, 要求商场兑现承诺, 商场却否认了其承诺的效力。再者, 《广州日报》2003年8月30日曾登载一则新闻, 大意是:消费者胡某买了一部手机, 商家在发票上标明“是正版货, 假一赔十”, 经检查该商品是“水货”, 胡某向商家追要赔偿, 却遭到拒绝。一些消委会人士及法律学者认为, 商家在兜售商品时做出“假一赔十”的允诺, 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合同意义上的承诺, 实际是虚假宣传, 和消费者没有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合同关系, “假一赔十”在民法中是属于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具有法律效力, 消费者最多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双倍赔偿, 而不能获得十倍赔偿。

针对上述两例情况, 消费者常常困惑, 究竟“假一赔十”能否真正作为商家的承诺、消费者能否根据这个承诺获得赔偿?在这个问题上, 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 “假一赔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 “假一赔十”被涉及的提前是“假”, 而“假”即是指商家销售了假冒、劣质等与合同承诺给付的产品不一致的产品, 根据合同法第54条之规定, 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的, 受损害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所以作为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内容无效, 消费者不能以此为依据获得十倍的金额。但是, 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而获得双倍的价款。

(二) 属于格式条款中关于违约金的约定

依《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损失赔偿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 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受害方可获得的赔偿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而不能明显超过其实际受损的程度。[1]换句话说就是, 赔偿只是起到弥补作用, 而不能使受害方因另一方违约而获利。而“假一赔十”一旦成立, 造成的后果是消费者获利, 与合同法立法不一致, 所以是不当得利, 应认定为无效。

(三) 类似于悬赏广告, 消费者据此获得赔偿请求权, 双方有债权债务关系

悬赏广告是广告人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 只要某人完成指定行为, 该行为人即享有报酬请求权, 广告人负有按照悬赏广告的约定支付报酬的义务。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立法中没有禁止悬赏广告的规定。“假一罚十”条款不同于悬赏广告之处, 是悬赏广告中相对人不知有其广告而完成行为者, 仍有报酬请求权。因为商家往往是为了保障消费者购物安全, 、促进消费者消费积极性, 而设置“假一罚十”的条款, 为自己设定一定的义务可能。[2]如果消费者购货时未明确反对该条款, 那么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发现有假货, 债务发生, 即获得由该条款产生的赔偿请求权, 并且该条款一般公布于电视、报纸等媒体或者商家经营场所内, 故可视为向不特定人做出, 即是说一旦确实存在假货, 消费者可以据此获得赔偿, 所以该种观点认为“假一赔十”具有法律效力。

三、“假一赔十”法律性质及效力之我见

借鉴了我国法律专家、学者的各种观点, 综合理论法学与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模式, 笔者认为“假一赔十”应该被赋予其相应的法律效力。

首先, 从民法学角度分析, “假一赔十”可以看成是商家给消费者 (不特定人) 提出的要约 (这一要约的主要内容是买卖销售, 而“假一赔十”只是要约的众多内容中的一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 (1) 的法律内涵表明, 出卖人对所出售的商品所做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 并对合同的订立以及商品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 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合同, 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也就是说, 当消费者购买了某一商品时, 即与商家形成了一个买卖合同, 商家提供的是格式条款, 如果此时商家有“假一赔十”的告示, 则应是包含于该格式条款之中的, 一并具有合同的效力, 当真正出现问题时, 商家应该按照合同之约定“赔十”。另外, 民事关系讲求的是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允许按当事人意思自治。商家自愿以“假一赔偿”作为条件加重自己的义务, 即是单方的承诺行为。单方承诺, 是指表意人向相对人做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 使相对人取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3]其实质目的是商家为了赢得顾客, 让顾客确信自己经营的商品是真货, 这是商家对消费者的承诺, 其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 从社会效果上看, 对任何法律或法律现象的评价都应该注意其社会指引效果, 要向诚信、公平、有序 (公序良俗) 等法律价值方向去理解, 否则将会与法的精神背道而驰, 特别是有关机关、团体或者所谓专家的解释, 影响更大。[4]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分析, “假一赔十”的法律效力一旦确立, 会对商家形成一种制约和限制, 现实生活中不少商家为了蝇头小利, 不惜夸大产品的性能、质量, 甚至打出如今之所论的一类告示来吸引顾客, 这种情况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在农村更是数见不鲜。为什么商家敢有恃无恐地打着如此招牌招揽顾客?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将“假一赔十”赋予法律效力后, 可以维护交易秩序的安宁稳定。

最后, 从公众利益角度分析, “假一赔十”一旦被赋予相应的法律效力, 大多数群众的合法权益将被更好地保护。

四、结语

虽然, 目前我国的相关民事立法尚未对店堂告示的法律效力做出明确规定, 但是从各地的有关“假一赔十”判例 (如:2002年6月的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夏某诉商场一案[3]获得法院的支持来看, 是具有标本性意义的) 。这意味着, 我国的消费者今后再遭到类似的侵权行为, 可以更有力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建议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应摒弃不合时宜的理论, 借鉴成熟立法的经验, 通过立法形成法律条文, 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维护经济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赵伟初, 罗文岚.《“假一罚十”效力几何》.中国律师报, 1999-08-09 (7) .

[2]汪林丰, 《商家“假一赔十”单方服务承诺效力问题》,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27卷、第11期。

[3]张广兴, 《债法总论》,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第56页。

法律类专业简历 篇8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教学改革;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个性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中,能够促使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等不断提升。案例分析法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为公安部门人才培养机构的警察院校也要逐步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尤其是在法律类专业的教学中,由于法律类专业教学理论性较强并不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對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提升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的提升教学成效。

1 案例分析法在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的意义

1.1 激发警察院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主要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课堂固有模式,教师讲学生听,这就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拉开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基本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很难记忆,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警察院校主要是为公安部门培养的优秀的人才,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今后警察职业的要求,因此,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需要及时改革。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现状,案例教学法的融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培养了师生感情,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促使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都会又很大的提升。

1.2 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在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也会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传统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提前组好备课准备,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要做到对相关知识的内容的教师,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而且需要在课堂时间内将固有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但是在实际中由于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的能力,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而且再这样的模式下即便是教师提问问题,也很少有学生真正的回答,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更的雅鹿。这就需要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案例教学法的融入对教师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提高了要求,比如说需要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之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查找资料的工作,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阅读量,教师的能够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只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做最终的评价语总结,虽然这对教师来说需要很高的能力,比如:应变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但是无形中有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促使教学的成效不断得到提升。

2 应用途径

法律类专业教师要想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就要合理的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2.1 案例的选择

案列教学方法的应用,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够适用与课堂中,法律专业类教师要在授课之前,对所有的案例进行筛选,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选择更加贴切的案例。选择案例的标准需要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所选择的案例最好是近期发生,这样才能做到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选择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只有真实才能使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出现纰漏,才会促使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记性提升,而编造的案例往往指向某一个知识点,而不利于学生全面思考。再次所选择的案例要精准,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需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只要都某个或者是某几个案例即可,从而能够对案例进行精准的分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学的目标尽快实现,如果引入案列过多或是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所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同时又需要是典型性的案例,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只有选择这样的案例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把握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就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展开讨论,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作较为开放的讨论气氛,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案例进行解读,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对某些观点进行评论,否则会影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展开想象进行讨论,骄傲是可以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朝着多唯独的方法发展,大胆的提出自己质疑的观点。同时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能够通过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而促使自身的知识西沟的大改善。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入讨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将会更加积极,这比传统中教师辛苦的讲授的成效要高出很多。

2.3 教师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最终评价与总结

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最终评价与总结是非常必要的,警察院校法律专业教师不仅有熟练地专业技能以及广博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较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最终评价与总结中能够提出更加深层的见解以及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对深层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更加本质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大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的警察职业。

总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的学习的现状,使教学课堂气氛更加的和谐融洽,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更加符合警察院校法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了教学成效,仅而培养出大量优秀警察专业人才,满足公安部分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何丽坤,廖冬庭,王永方.论案例分析法在教育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2]李黎明,吴禹达.浅析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作者简介

柴若冰(1981-),男,辽宁省阜新市人。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

作者单位

法律专业简历自我评价 篇9

【范文一】

拥有丰富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对于政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精通各类法律文书的写作。熟悉合同、公司改制、资产重组、民商诉讼等的程序和规则。英文能力出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强,为人诚恳、谦虚,做事仔细认真。

【范文二】

本人学习能力出色,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性格沉稳内敛,对工作认真、细心、有上进心;爱好阅读、写作,对历史学、人文学、国际政治学有浓厚兴趣。英语能力出众,具有多年的出版社工作经验,了解出版的流程的制度,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工作和学习,为出版业做出贡献。

【范文三】

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 具备诚实可信的品格、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具备做事干练、果断的风格,良好沟通和人际协调能力。

【范文四】

为人豪爽热忱,做事投入而敏捷,能吃苦耐劳,喜欢挑战,抗压能力强,幽默诙谐,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热情,有闯劲。对人、对事学会观察入微,擅于分析思考,学习能力强,能从实践中快速成长。知性,冷静,细心。正在为cpa和cfa而奋斗。

【范文五】

做事投入而敏捷,能吃苦耐劳,喜欢挑战,抗压能力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有多年专业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尤其是民事及经济类法律规章;处理公司相关法律事务经验丰富;工作细心敬业,为人诚信正直,,与同事相处融洽,

【范文六】

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具有律师执业证,拥有多年律师事务所经验,担任过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擅长民商法、公司法、劳动法等,能够帮助公司完善制度,控制法律风险,为其日常事务提供法律支持,帮其解决法律上的纠纷。能够帮助公司审核各种法律文件,起草合同等。为人正直,遵纪守法,谦虚自律,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范文七】

为人豪爽热忱,做事投入而敏捷,能吃苦耐劳,喜欢挑战,抗压能力强,幽默诙谐,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热情,有闯劲。对人、对事学会观察入微,擅于分析思考,学习能力强,能从实践中快速成长。知性,冷静,细心。正在为cpa和cfa而奋斗。

【范文九】

具有很强的文字功底,擅长内容策划和选题,熟悉网站编辑及策划流程;擅长英文专题的撰写,对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等发展都有了解。在编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对用户需求和网站运营有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具有创新意识和用户意识;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执行力。

【范文十】

勤奋踏实,细致谨慎,能吃苦耐劳,上进心与学习能力较强。 法律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兼顾诉讼与非诉业务且均较为熟练,口才好,擅长商业谈判,擅长销售、租赁、并购等房地产传统业务,透彻了解企业融资方案的实际、风险的把控、熟悉担保业务、工作认真负责。

本人形象好o气质佳o能吃苦耐劳o交际能力较好o有责任心p上进心、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年轻的我愿以满腔的热情p充沛的精力为贵公司的发展尽微薄之力u

【范文十一】

本人性格开朗乐观,谦虚,自律,自信,头脑灵活,性格稳重,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承受能力和接收能力强

上一篇:春晚节目作文下一篇:表达感受关爱的七年级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