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精选8篇)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1
新零售的行业影响分析 新零售——成就的是一个零售王国
随着移动端支付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不带现金,而当我们越来越适应支付宝支付、花呗、借呗来消费线下线上商店的时候,马云为新零售打造的基础也就行程了。
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后,我们逐渐发现马云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新零售打基础了,不论是积累的客户数据还是不断优化的搜索推荐,马云用大数据彰显了阿里的优势。其实阿里最终从线上走到线下来是市场必然的结果,因为线上商店的假货泛滥、服务意识差永远给不了用户足够好的购物体验,那么当线上商店的价格优势和数量优势不再吸引消费者,那就会开始走下坡路。因此,马云很清楚自己不能再与传统的实体商户站在对立面,他提出了新零售,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攻占线下实体市场,最终打造一个零售王国。其实从现代的发展来看,新零售确实是一个更适应时代的零售方式,因为人们对智能移动端的依赖日渐增长,而通过数据来分析用户习惯而达到更加快捷方便的销售,就是一种对现在的销售方式改革的体现。商家能更准确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也能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对于双方都是有益的。当然,这层关系不仅是马云想到了,新零售这块空白的蓝图再被很多企业争夺,比如美团建立的小象生鲜、微领地公司推出小蜜APP、苏宁计划开设5000家苏宁小店,都是在对这块蓝图进行攻占。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2
首先,家电零售行业发展成熟。2000年伊始,国内经济形势持续迅猛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巨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4年的59501亿元, 增长到2013年的237809. 91亿元,约是2004年的4倍。 其中,2012年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商品销售额达到3407. 71亿元,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门店总数达到6886个,相比于2005年的1377. 15亿元、2392个门店增长了约247% 和287% 。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经过了快速扩张阶段,布局基本完成,市场容量仍然巨大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家电零售行业面临变革转型。家电零售行业发展到如今,实体店作为主要销售渠道其网络实现全国布局,在行业大规模整合的过程中,涌现了品牌定位不同、 成长模式不同、发展愿景不同的企业成长路径。同时,在家电行业结构转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动下,家电零售行业出现了 “全品类”扩张的趋势,深入3C、母婴产品、日用百货、图书等产品领域,为消费者打造一站式的购物平台。全品类扩张的成本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对家电零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家电零售行业呈现向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趋势,网购的人数和规模逐年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 发布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购交易金额达1. 8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40. 9% ,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平零售总额的7. 9% 。其中,家电零售业在网购中占重要比重,网购中电子家电用户规模,从2010年的6338万人上升为2011年的10318万人,占网购人数的53. 2% 。
2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物流发展分析
2.1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的物流战略定位
传统行业与电子商务两者的结合是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而链接这两者的就是物流。对于家电零售行业来说,实体店数量和营业额是企业业绩比较的重要指标,早期物流的建设,仅是对运输与配送业务的加强,是商品供应环节的关键因素。当行业内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物流网络的建设、配送中心的投入,是对企业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以服务本企业生产经营为目标,使物流业务在时间、空间上得到满足。而如今,大部分家电零售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都开始了线上线下同步的竞争,物流对于市场、品牌、营销的成功有着相当大的重要性,物流已经上升为战略层面。苏宁、国美电器等企业,在行业竞争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时,就把物流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从 “前端”比拼门店数量、打价格战,转移到了 “后端”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供应链网络的优化竞争。在电子商务大背景下,家电零售类企业将物流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是依靠物流服务,即优质服务吸引线上线下的客户并形成品牌忠诚度; 二是通过大规模的资金、人力投入,将物流的规模经济体现出来,在保证服务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以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建设和配送网络优化,对物流供应链整合从而获取物流利润,加强企业竞争力。
2.2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的物流发展模式
( 1) 自建物流体系,对家电物流供应链有较强的控制力。伴随着家电零售企业线上线下业务的发展,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当线上业务拓展到三四线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自建物流则在此时显示出竞争力。首先,从成本角度讲,自建物流体系能带来规模效应,规模经济使自建物流成本降低。其次,从服务的角度讲,自建物流体系能带来较高的效率、服务,凭借自建物流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最后,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大数据时代,掌握关键物流数据,即能及时把握市场的变化,掌握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筹码。
( 2) 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企业把物流活动交给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来运作,不仅能够使企业将自身的精力主要投入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上,减轻企业其他负担,同时能够得到物流公司更专业化、更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尤其是电子商务业务方面,更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潜在消费目标和消费对象的范围,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劣势在于控制物流过程有难度,服务水平较难持续保持,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 3) 采用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一般是企业将核心业务提供自营物流服务,而短板业务、对物流有特殊要求的商品或非核心业务进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来提供更专业的物流服务,既可以获得自建物流体系带来的好处,避免弊端,又可以享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
3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物流战略的发展前景
当企业建立成规模庞大的物流体系,积累了充足的资源和实际物流业务运作经验时,将企业物流业务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能够提供仓储、配送、信息处理能力的物流公司,是企业物流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趋势。海尔物流、 安得物流、安泰达等企业物流,从为企业自身服务,发展到独立公司进行社会化运营并向社会开放、提供物流外包服务的方向。很多电商企业进入快递市场,京东商城、苏宁云商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也已经通过审批。
成立独立的物流公司,经营物流快递业务,企业可以获取新市场上的业务并获得利润。但是,当独立出来的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与母公司的冲突和成本可能会增加。物流独立公司市场化、公司化后,从规划建设、仓储配送、运输零配等,到人力资本与资金融资,不仅需要和已具有相当大市场份额的企业竞争,还需要经历自身发展和转型的阵痛。因此自建物流并向社会化物流发展,会对企业产生正负两种效应,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物流是否向社会化物流发展,需要分析企业自身情况和行业同类企业竞争情况,必须在依赖外部机会和内部优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小外部威胁和内部发展劣势,赢得战略制高点,而不是跟风发展,避免不必要的物流建设和投资战略。
摘要:中国的家电零售行业是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竞争最激烈、整合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已成为影响中国产业格局的较为成熟的行业。家电零售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行业内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企业物流的建设。通过分析家电零售行业物流发展情况,总结家电零售行业企业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前景。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3
记者:请问陈明华先生,SOA架构目前适用于哪个行业,它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明华:IBM零售商店集成架构是专门针对那些需要将企业营运相连接的零售店而建立的技术基础架构,它可以支持零售店的信息交换,并有助于创造更为一致的营运模式。在这一架构基础上,奥博克改变了传统的系统构建模式,采取化分层次、细分业务构件的模式,推出装饰行业厂家直销模式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优势在于,系统用户可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登陆该系统,各专卖店及物流中心的各个部门可以即时了解产品的库存、销售等情况,并即时查看库存数量。针对木业存在定制(做)产品的情况,此系统在对产品的订单、定制操作上方便了客户对卖场的特殊性需求。如专卖店在为客户下订单选产品时,可以直接输入产品的名称或简称,或者按产品的分布情况选择产品;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输入打印格式。该系统不仅可以对整个公司内部业务进行管理,还可以进行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此外,该系统还具有用户身份认证、业务操作授权和数据自动定时备份等安全机制,确保了网上录入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提高现有零售门店的运营效率,是成本最低的扩张策略,这一点已得到广大零售商的认同。零售商们已经开始将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由开新店式的扩张,转移到提高现在的门店平效上来。IBM希望通过一系列创新的零售门店解决方案,为快速成长中的中国零售企业发展助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运营和服务,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业。
IBM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帮助零售企业实现战略定位的“门店优化和转型系统”,加强顾客服务的“多媒体自助服务终端”,“自助结帐系统”和“自助购物助手”,加强门店管理的“店长管理系统”,增加供销效率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是建立在IBM零售商店集成架构上面。该集成架构可以帮助零售商简便快速地部署战略,使得整个系统易于维护、管理和监控,确保管理系统的灵活、安全及实时集成。同时,该集成架构还能提升中国零售业软件开发商的系统架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零售商快速地实施战略。
记者:奥博克公司与鸿基木业实施SOA架构这一项目包括哪些内容,今后在其它行业也会推广应用这个软件吗?
余沪涛先生:通过与IBM在过去近三年的合作,奥博克完成了在零售业解决方案上的业务与技术的革新,并且成功获得了IBM对这一革新在新产品xPOS上应用的认证。SOA可以在单个零售店中或整个企业中集成业务流程、应用程序、系统和设备,使客户具备非常强大的对未来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此次在鸿基木业的成功部署标志着奥博克在流通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记者:SOA架构是否可以满足鸿基木业在业务方面的需求?
魏茂漪女士:在分析国内装饰行业对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需求后,对装饰行业来说,生产厂的生产计划完全取决各分店的销售和预定,因此对销售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装饰产品的销售有很强的行业特征,比如产品规格繁多,甚至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销售不仅是销售产品而且包含了多项服务等,因而在生产、销售和服务上是否能及时、准确掌握相关信息至关重要。SOA架构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4
一、挂靠经营方式的产生及由此引发的问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药品的批发、零售业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二要必须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是由于“药品经营许可证”在近几年内基本停办,且经过国家医药局的整顿又撤消了一批违法经营或不具备经营资格者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而办理一般纳税人需要在注册资金、经营面积、专业会计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上述两资格审批的严格使得新办药品经营单位不得已纷纷挂靠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单位经营。在评估检查中他们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是原国有医药批发、零售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增加资金来源、拓宽市场以增强竞争力,通过企业改制或增设内部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方式允许内部及社会上有药品经营要求而无上述经营条件的人员挂靠经营,双方间只是名义上的“总公司”和“所属分支机构”,而没有实际的投资、约束关系。总公司仅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向各分支机构收取管理费,同时为它们提供发票、税务登记号码供经营单位使用,而对各分支机构实际经营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却不进行审核、监督,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会计核算数据失控,为部分违法经营者偷逃税款提供了方便之门,以至直接影响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检查分析,采取挂靠经营方式的纳税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账簿设置不健全,不能真实反映其经营情况
总公司未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各分支机构的账簿设置和会计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要求。总公司不建总账,每月只负责汇总所属分支机构上报的会计报表,并以此计算、申报、缴纳税款;对各分支机构的账簿设置也不作统一的要求和检查,因而分支机构设账情况较为混乱,上报的数据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二)账目作假,偷逃税款现象严重
一是利用往来科目进行账外经营。分支机构购销业务频频反映在往来科目(二级科目一般为个人)间,而有些分支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现金及银行等明细账簿,不能如实反映出资金的运转和走向以及是否存在差价等情况。在组织批量进货时,资金多采用(个人)现金结算方式,账面上承包人以个人名义借款后不断地向企业注入资金却少有抽回,使“应付账款”数额越积越大。另外经抽查比较企业银行对账单与销售收入账,存在当期的银行对账单中的增加栏金额远远大于当期账面的销售收入额的情况。二是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主要是库存商品账与仓库保管账余额不符、库存商品账有借方余额而相应的却没有仓库及仓库保管账,存在发出商品不报、少报或迟报收入问题。
(三)虚假申报,随意调节进销项税款
一是取得供货方的返利未按规定作进项税转出,支付给购货方的销售返利直接冲减销售收入;二是以货易货取得的进项税额未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自行抵扣,对进货金额多于出货金额或只有进货金额而无出货金额时取得的进项税金,全额在当期申报抵扣;三是红字冲销销售额未取得合法证明资料。四是迟报收入、早抵进项税额、随意调整应纳税款的现象经常大量存在,有的一个月份竟能少申报缴纳增值税50余万元。
(四)发票管理失控,存在虚开隐患
首先,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基本是由总公司统一管理,但开具时仅凭各部门业务员提供的诸如供货单位名称、税号、地址等,对其提供的开票业务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并不掌握;其次,普通发票管理松懈,对在异地经营的所属部门采取整本领用空白发票异地开具的做法。第三,批准的自印发票使用混乱、丢失严重。对此,公司既没有记录也没有察觉,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同时在已经使用的发票中跨、不按业务发生时间顺序开具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发现有肆意虚开行为,发票虚开金额不作销售,涉嫌隐匿销售收入。
二、几点建议
(一)税务机关与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严格审批从事医药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资格。对那些不具备财务管理及医药产品管理能力的单位,一律不允许其经营此类产品。
(二)强化对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在督促分支机构办理注册税务登记的同时,加强总机构对其注册机构在财务核算、税收核算和上缴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三)强化会计核算单位的监控力度,提高纳税申报的质量。各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会计核算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限期整改。必须要求各总公司统一制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账簿设置,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对库存商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健全会计核算体制,提高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增强汇总核算的纳税人对其所属分支机构在财务核算、税收核算和上缴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
(四)加强对医药行业批发、零售企业一般纳税人发票使用的日常监控和管理。一是严格控制专用发票的使用。要求医药行业批发、零售企业在开具专用发票前、后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必要时要审核购、销双方的合同或资金往来情况,最好能将库存商品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在开具专用发票前审查仓库中有无发票上销售的该种商品,尽可能杜绝虚开发票行为。二是规范普通发票尤其是自印普通发票的管理,严格自印发票审批程序,建立验旧印新制度,并将其纳入微机管理,确保已使用的发票规范、完整,各基层管理局要定期检查,堵塞管理漏洞。
(五)完善销货退回政策。医药批发企业的销售对象大部分为医院、诊所,由于受药物有效期等因素的影响,销货退回时有发生,目前的退回凭证为医院出据的退回证明,有的是医务处等医院部门出具的证明,随意性较大,业务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由于业务量大、医院不配合等原因,难以查实,易造成税收漏洞,建议完善销货退回政策。
医药零售行业报告 篇5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医疗保险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医药行业理应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但从我市税收调查分析来看,医药生产和零售环节的税收增长与医药的需求增长却形成明显地反差。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该行业征管的粗浅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药品销售基本流程
从图中能够看出,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各零售药店、医院至少要经过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但进货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药品一般都要从上一级经销商手中购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不按规定设置账簿,少记收入。近日,市局稽查局对冷水滩、零陵两区的8家医院和10家医药生产企业进行了暗查。通过对购销双方的调查,发现该行业普遍存在漏记、少记销售收入、发票使用混乱等违法涉税行为。不少医药批发商人为压低药品价格、少记销售收入,造成申报不实。此外,因该行业纳税人多为私营企业和个体业户,一定程度存在着账目混乱、账目不健全、账外经营,甚至不建账、刻意隐瞒销售收入等现象,致使税务检查工作难度较大。
(二)违规使用发票,漏缴税款。因为消费者索取发票意识不强,药店在销售时不主动开具发票,导致不少药店有机会不按规定入账,少记收入;零售药店从上级经销商手中购进药品时,不索取发票,仅以发货单、提货单等代替发票,使一二级经销商有机会任意调整销售收入,少缴税款。即使销往各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由于医疗机构不缴纳增值税,导致有的只索取普通发票,甚至不要发票,而发票进入医疗机构的多为以个人名义代开的发票,将从生产企业到各级经销商等几个环节的增值额一并抹杀,造成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据有关部门统计,药品批发行业毛利率为15%左右,零售环节毛利率为35%以上,有的药品从出厂到卖给消费者,价格会翻几倍甚至于十几倍,暴利背后是税款的大量流失。以上文中的图解为例,假设生产企业的某产品购进成本为80元,产品销售价格为100元,一级经销商的销售价格120元,二级经销商的销售价格为150元。并假设生产商已按规定缴纳了税款,而二级经销商以不开发票或到税务局代开征收率为3%的税票的方式以150元的价格销售给医院和消费者,那么即使生产厂家按规定缴纳了税款,整个流通过程理论上至少漏掉了税款(20+20+30)*17%-20*17%-150*3%=4元,占应缴纳税款的33.6%。另外,多数医院和经销商普遍存在发票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不开发票拒开发票,消费者购买药品通常不索要发票,即使索要,销货单位也会因各种理由拒绝开具,使用各种白纸收据代替正式发票的行为居多;发票内容开具也极不规范,有的发票只开具“药品”总名称和金额,无具体明细药品名称和数量,购买的药品与收费单据上开具的药品品目不符;还有部分药店销售其他物品却以医药品作为开票品名。
(三)行业经营特殊导致征收漏洞大。一是分支机构较多,存在挂靠现象。各医药公司下属分支机构较多,许多是个体经营者挂靠在其名下,名为公司的分支机构,实际是自主经营、自行核算、自负盈亏。多数医药经营者不办理税务登记,不申报纳税,“医药经营不纳增值税”的观念在个别医药经营者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二是销售价格之外,存在平销返利行为。与大多数商品零售企业一样,生产商或上级经销商会在销售额之外按销售数量给予经
营者一定比例的平销返利,这部分返利就直接导致了税款流失。三是收款形式多样化。以前药品的零售主要以现金、银行卡为主要形式,新医改实行以后,医保卡成为又一种主要收款形式。根据测算,现金、银行卡、医保卡销售收入比例在8:1:3左右。各种收入形式存在不同特点,征管难度较大,不利于控管。
(四)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能不能兼顾。对医药行业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药品监管部门是药监局,行政管理部门是卫生局,税款征收是国、地税,虽然这些监管部门的职能没有交叉,但在职能行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或冲突。尤其是医药与卫生之间政策冲突,各医疗机构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作为增值税链条的专用发票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三、加强医药行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一)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提高医药行业纳税意识。一是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着力于提高医药经营者的纳税意识;二是开展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宣传。从维护纳税人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曝光案例、拍摄播放以案释法专题片等方式,申明国税部门坚决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立场,督促警示纳税人注意维护自身权益,认真履行纳税义务。
(二)加大税务稽查“以查促管”的力度,建立税收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对医药行业发票使用的稽查。从药品经营企业“进”、“销”两个环节入手,抓住“发票”这一切入点,对使用发票、取得发票的程序进行控管,加大稽查处理力度,有效堵塞税收漏洞。二是加强零售环节收款形式的税收监管。可到医保部门进行协调,调取纳税人的刷卡销售信息,获取医药企业及批零业户的经营情况,按一定比例测算纳税人的销售收入。
(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医药涉税信息共享。建立医药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加强日常信息交叉比对,及时发现遗漏信息,发生案件时迅速反应,成立联合办案机构等,减少信息重复采集、政策矛盾和监管漏洞情况的出现,逐步形成监管联动、信息共享多赢局面。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概述 篇6
一、商品零售复苏放缓,整体持续承压
1、消费复苏放缓,整体持续承压
数据显示:20至今,零售行业的复苏力度趋弱。年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2019年1-10月,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降低0.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分品类看,受今年以来CPI持续上行影响,必选品类表现相对较好,而主要可选品类受国际贸易摩擦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强带来的消费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品类销售额增速表现较为平淡。
2、线上占比持续小幅提升,电商增速呈现下降态势
近年来,我国线上零售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呈现下降态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的10.8%上升到2019年(前10个月)的19.5%,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从20的33.3%下降到2019年(前10个月)的16.4%。
2019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最终锁定在4101亿元,同比增长30.5%。天猫销售额占全网销售额的65.5%,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占比分别为17.2%、6.1%和4.9%。
天猫双11狂欢节当日交易额截止24:00交易额为2684亿元,去年双11交易额为2135亿元,同比增长26%。据悉,京东11.11好物节期间,累计成交金额2044亿元,同比增长27.9%。2019年天猫双11销售额超京东640亿元。
3、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微升,净利润增速下滑
1-3Q2019零售行业主要的54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较上年同期微升,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略有下降。零售行业主要的54家上市公司1-3Q2019实现营业收入4813.81亿元,同比增长5.78%,增速较1-3Q上升0.11个百分点。实现毛利1097.59亿元,同比增长9.21%,增速较1-3Q2018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07.56亿元,同比减少1.79%,而1-3Q2018同比增长23.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3.58亿元,同比增长8.40%,增速较1-3Q2018下降2.70个百分点。
按细分行业看,1-3Q2019百货行业表现相对低迷,收入同降1.1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降4.04%,超市和黄金珠宝行业受益于CPI上行业绩相对良好,其中超市行业收入同增10.8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24.18%;黄金珠宝行业收入同增11.5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42.72%。
二、年零售行业发展布局分析
2019年,零售市场似乎不太好过,不管是小店还是大店,几乎都是一波三折,在2020年里,怎么布局是拉开自己跟同行之间差距的一个关键一年。
将资本、零售故事寄托于小业态中,究竟能否成功,接下来将会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一年。
岁末临近,盒马里、七范儿等零售新业态依次上演了亮相的戏码,似乎在为这个“焦虑”的零售时代,带来一丝曙光。
再回顾这一年,按下新零售加速键快门的不是跑马圈地的扩张,也不是斥资收购,而是为了寻求盈利,改变业态的战略,以更契合消费者的新零售业态的诞生。
其中,小业态以更为灵活且成本低的优势,成为零售玩家押宝的原因。
但截至目前,各家都尚未开启小业态的加速度,一方面模式尚未跑通,没有找到标超、大店与小业态之间的核心差异;另一方面,已经“自立门户”的玩家们,背负营收的压力,更加谨小慎微。但谁也不敢停下。
1、大店遇阻
新零售的势态从上半年开始发生变化的。
今年4月,美团点评将非京地区的小象生鲜门店全部关闭,这一举动,像是让零售行业进入了疲软期,而在之后的一个月,盒马和超级物种相继传出关店的消息,京东7FRESH也迟迟未见扩张的动作,都将这一猜测推向了高潮。
在零售业,关店的绝大原因在于选址的失利,这点本不应过度解读,但盒马在下半年却将部分门店直接调整为“下沉”到低线市场的小业态——盒马菜市,这就并非偶然。
回想在年初,侯毅公开承认2019年是零售业的填坑之年。
经过三年的跑马圈地,新零售玩家都在行业内的地位基本稳定,而过快的发展速度和节奏,让初出茅庐的零售企业,在前、中、后台上都存在很大缺陷,这些从背后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到门店员工的管理,都直接将这个行业陷入“阵痛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超级物种有80多家门店。但在和2018的两年中,超级物种一边探索一边开店的数量才达到60家。而盒马在2019年12月,门店数突破200家,今年增长100家。而喊过“3到5年1000家门店”的7FRESH掌舵人都已离场。
对于入局三年的零售企业们,今年并没有完成裂变的过程。
而永辉云创、盒马、苏宁小店等在今年齐刷刷的因成本、业绩和运营等因素,恐会拖累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表现,而无奈从“主业”或上市公司中剥离了出来。
独立后,虽然拥有绝对的独立自主权,但也背上了营收的压力,因为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势必要先学会养活自己,才能探索更大的盈利空间。
但现实是骨干的,亏损问题尚未解决,谈何盈利?
高损耗、难盈利是零售企业不得不直面的难题。美团点评CFO陈少晖公开坦言:小象生鲜关闭的原因,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而坊间更是传闻盒马在前期搭建后台时亏损巨大。
尽管,在今年不少企业放出了单店实现盈利的口风,但这并不能代表企业的整体盈利实力,而单店盈利的能力也不能视为模式跑通的证据。只是要想盈利,前提是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占据有利点位,更重要的是算清每一家门店的成本和营收这笔账。
过高的成本和因经营面积太大而缺乏灵活性,让新零售业态成为众矢之的。群雄环伺下,巨头也调转航线,试图讲出新的零售故事,名曰“构建生态”,实则保命奔跑。
2、保命探索新业态
侯毅早就预言新零售即将进入“填坑之战”,今年年初,盒马先针对运营现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反思的不只是有关大海鲜的经营,同样还有关于包装食品、“商超+餐饮”的联动、线上销售以及商品结构等问题,而在反思之后,侯毅立刻将狂奔的盒马按下了暂停键。
根据阿里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盒马净增大店仅15家,创下来的最低值。取而代之的是,盒马转向发力千平米以下的小业态,分别为盒马菜市、盒马mini、盒马F2和盒马小站。
与此同时,永辉云创和云超在年初完成拆分后,对基于社区定位的永辉生活和永辉mini也愈发的激进。7FRESH于近期落地针对社区和写字楼的新业态,分别为七鲜生活和七范儿。
巨头纷纷转向小业态,本意是想要离消费者更近,正如生鲜传奇的总经理王卫所言,店越大,离消费者越远。
而集体反思后的零售商们,不仅将门店的面积缩减,在商品结构和目标消费人群上也做了巨大的调整。
总起来而言,零售新业态大体创新的模式有三种:
一、500平米以下小业态:这是独立于巨头大店密集在社区布点,与之形成配合、补充,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更轻更巧的姿态加强已入驻城市的覆盖密度,同时结合到家业务。
二、聚焦白领的社区业态:解决了消费者在办公室的需求,包括办公室所需的水、饮料、牛奶、面包之类,而7FRESH旗下七范儿业态,还将联营网红餐饮和酒吧融入到此业态中。
三、菜市、市集业态:在连锁超市的基础上引入联营模式,抓取覆盖面最大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借助低客单价和高流量探索更接地气的菜场生意,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商户的准入门槛,提升超市的管控能力。
探索出的新业态,基于不同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规模、商圈特性,构建分层的零售体系,精细化运营不同商圈,变得更接地气。
众所周知,在零售业,按照商圈的分级呈现出不同的零售业态,即一级商圈为全城性的商圈,二级为区域商圈,三层社区商圈,最后一层商圈则是社区楼下。那么,菜市场和大型超市都可属于第二、三层商圈,而小业态的Mini社区生鲜店则是第四层。
再从零售业态的发展来看,大型超市不仅违背线下距离消费者更近的诉求,也没有实现半小时达的消费者对于时效性的需求。
而对比5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小业态,标超的面积高出10倍,且选址多位商圈的核心地段,加之租金的一路上涨,标超深耕盈利之路愈发艰难。
在这一年,零售商的商品结构发生最大的变化在于舍弃了大海鲜,转向增加蔬菜品类的占比,数据显示,20中国整体的生鲜网购用户中,63.8%的用户购买频次达到每周一次;但一旦将购买的品类限定到蔬菜,这一数据骤然上升至72%。
蔬菜品类一方面为新业态起到增加消费者粘性的作用,另外在零售巨头的扩张中,若想要从核心商圈下沉到社区,甚至是低线城市,唯有通过低客单价的蔬菜来实现。
零售企业们经过三年的奔跑,众多零售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多业态加码,除了背后资本的加持,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品和技术让一批稳定的新中产消费群体在C端为其买单。而B端,同样打响了新零售的知名影响力,成为谈判的资本,虏获好点位,收割更多联营商家,由此形成一个闭环。
3、小业态难在哪?
虽然很多互联网巨头将业态下沉,纷纷尝试开小店,但小店开起来容易,盈利起来难。
一线城市的小店,势必面临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压力,要求坪效更高;下沉到低线城市的小业态,对零售商自身而言能否洞察当地消费者的商圈特性,并准确提供商品配置,也是考量其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
小业态因为辐射1.5公里范围内,如果没有区域密度下的足够数量,意义就不大。
生鲜传奇王卫的经验则是,要做好小业态必须要过了标准化的关卡,只有“标准化”才更容易管控,才能快速复制,进而快速形成规模。也只有标准化了,管理效率才会更高。
王卫曾描绘这样一个场景:如果社区生鲜店能像7-11一样标准化,就具备了快速复制的条件。一旦后台的能力足够让前台门店标准化输出、复制,快速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市场形成高密度和强规模,具备这一能力的零售企业在万亿级的生鲜市场简直拥有无限空间。
所以,7FRESH小业态七鲜生活刚落地就透露将开放加盟的战略,未来通过自营+加盟的模式开出600-800家七鲜生活店,而苏宁小店也在采用“承包经营”,通过吸引合伙人加盟,降低自身的开店成本。
发展合伙人制并不稀奇。全家、7-11等便利店企业都在全国陆续开放加盟,只是苏宁小店面临的管理体系和监管能否跟上,合伙人制看似是让员工发挥能动性,实则将营运压力转嫁,如果不能平衡,势必会适得其反。
另外,小业态从门店店型,店内的货架、设计、商品等的标准化,也应该深入到管控、后台、物流中心甚至是供应链中,唯有这样,才能将效率提升,采购优势和管理优势尽显,才能实现盈利。
但现在来看,大家还差的甚远。
对于多业态发展的另一个声音是,零售商们要做超级平台。因为独立之后,将会自行融资,而自营的体量是估值多少的决定因素,多业态的生态构建重点在于质量,这样才能与消费者之间增加交互,最终将裂变能力发挥到新增业务中,扩大零售商的边界。
在战火纷飞的社区商业风口下,零售商选择采取多业态布局,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重场景需求,将资本、零售故事寄托于小业态中,但究竟能否成功,接下来将会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一年。
中国零售及消费行业洞察: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新零售持续推动零售业变革,多数消费品种类零售规模保持增长。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多类消费品零售规模提升,实体零售行业经营情况整体回暖,网上零售额增速进一步回落,但增速仍高于线下零售额。在消费升级、新零售的推动下,中国零售及消费行业健康发展,呈现线上线下融合、产业链数字化、渠道多元化等发展趋势。从消费者角度分析,2019年前三季度,食品烟酒类产品和居住类支出是中国居民的主要开支,居民消费更加理性化,对文化教育类支出不断提高、对国产品牌偏好度提升。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
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了持续增长、增速小幅降低趋势,1-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1%,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为汽车等主要消费品行业增速下降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基数较大。
2019年1-10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4.9万亿元,同比增长9.0%。尽管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仍约为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6倍,城乡差距较大。
食品烟酒类和居住类支出是中国居民的主要开支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支出消费为15,464元,在中国居民主要消费品品类中,食品烟酒类支出占比最高,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食品烟酒类人均支出达到4,310元,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达到28%。其他品类中,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是增速最快的消费品类,同比增长13.5%。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保健领域的支出持续呈现上涨趋势。
服装纺织行业稳步增长,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截至2019年10月,中国共有规模以上服装企业13,760家,在2019年1-10月间的零售额为13,077亿元,同比下降0.2%,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增速放缓;服装产量203亿件,同比下降0.8%。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在达到高峰之后,呈现下滑趋势。从销售渠道角度分析,中国服装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线下,带动服装行业销售规模增长。
休闲食品销售规模稳步增长,烘焙糕点、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发展较快
万亿市场快速增长,休闲食品呈现主食化趋势。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485亿元,同比增长约8.7%,人均休闲食品消费额约为606元。在“轻食主义”等饮食风潮的影响下,“非油炸、低热量、高营养”的休闲食品正呈现主食化的特点,更多年轻女性将休闲零食作为替代主食的代餐食品。在各细分品类中,休闲卤制品消费快速增长但同质化严重,坚果炒货企业最为注重营销对销售的推动作用,以面包为代表的烘焙糕点正成为消费者早餐的主力军。
全国房价增速放缓,二手房交易量冲高回落
在“房住不炒”理念的持续深化和各地方政府房价控制政策陆续出台的影响下,2019年中国房价增速放缓。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价增速同比分别为-0.2%、3.8%、1.7%和1.3%,房价增速放缓。
在一手房新增销售面积和售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在2019年第一季度大幅增长后,呈现出冲高回落趋势,但2019年当前交易量仍高于2018年同期。
在线旅游、出境游、自助游人次持续增长
2019年,中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但增速继续放缓,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8亿人次,同比增长8.8%,但出游人次增速下降,增速降至以来最低值。在旅游人次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提高,预计2019年全年将达到1.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增速远高于线下旅游增速。预计2019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达到近1.7亿人次,同比增长12%。在消费者旅游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自助游、半自助游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出境自助游比例。
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低,连锁企业线上销售额增速较快
零售业各业态市场集中度均较低,以超市卖场为例,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联华、永辉、家乐福这六家排名靠前的零售企业销售份额不足16%。以来,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加快线上销售布局,百强连锁销售企业2018年线上销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5%,2019年,中国连锁经营零售企业线上销售的比例仍不断提高。
实体零售业转型初见成效,实体零售业态经营业绩回暖
2019年,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加速转型,向零售品质化、供应链智能化、客户体验人性化、购买方式线上线下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各类实体零售业态中,便利店销售额快速增长,新增购物中心数量减少,百货商场行业经营状况好转。在实体零售主要业态中,2019年便利店销售额增速领跑各零售业态类型;中国新增购物中心建设数量将放缓;百货行业销售额增速重回增长趋势。
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新零售
2019年以来,互联网巨头企业持续通过入股零售企业或新建自营门店的方式积极布局实体零售行业。阿里、京东以供应链服务商的形式,通过为传统零售企业搭建新零售数据体系布局实体零售业务,或通过与传统零售企业进行线上线下合作的方式,迅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2018年下半年以来,阿里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加快商超连锁和传统渠道建设,截至2019年8月底,天猫小店数量已超过130万家,依托于对用户支付数据、消费数据的掌握和大量资本的投入,互联网巨头已成为线下零售行业重要的参与者。
消费者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理性化发展
对本土品牌的偏好度增加
在多数消费品领域,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兴趣增加。2018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品牌性价比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对自身产品需求和不同品牌之间的特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消费者对数码产品、个人护理品等品类国产品牌的偏好度较高,且近三年来持续呈上升趋势。对于保健品、奶粉、红酒等标准化的食品类产品,消费者普遍对国外品牌呈现高偏好度,但也愿意尝试口碑较好的国产品牌产品。
非计划性购物不断增加,但对产品挑选更加理性化
随着电商社交化、数字营销精准化、购物场景丰富化和购物便捷化程度提高,中国消费者非计划性购物的比例持续增加,但消费者对消费品产品质量、替代产品情况的信息掌握能力增强。当决定购买某件商品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挑选正越发趋于理性,产品核心功能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购物中最重要的挑选因素。
需求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2019年以来,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渐细分,体现出消费多元化的特点,购买产品的类型重点也随年龄不断转变。此外,不同身份群体的消费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上班族在运动产品、知识类产品支出高,学生在食品、知识类产品、衣着消费支出比例高,中年人偏好单价较高的大件商品和低额的耐用品。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功能的差异化,以及消费品品牌对自身身份认同感的强化作用。
购物渠道的选择基本固定,对文化体育消费偏好度增加
2019年,互联网在衣食住行各领域的使用渗透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年轻消费者的购物渠道、购物方式已经相对稳定。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超过73%的年轻受访者对多数消费品种类的日常消费渠道已经基本固定,除非遇到价格差距过大和其他渠道举行促销情况外,通常不会轻易改变消费渠道。各消费品类中,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金额提升,超过30%的受访者愿意对知识及文化内容付费。此外,消费者对运动及周边产品的消费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对电子消费品的更换意愿降低,小众消费品消费行为增加。
深度见解:线上线下融合和消费升级是中国零售和消费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实体零售业态销售规模重回增长态势,小型零售业态快速发展
2020年,实体零售业态在新零售模式的推动下,销售经营情况将持续好转。线上和线下零售业态的边界将变得愈发模糊,通过对实体零售的数字化赋能和供应链升级,传统超市、百货、专卖店、购物中心的线上服务能力将不断增强。以天猫小店为代表的便利店、小型社区超市凭借新零售体系下平台化的供应链优势和便利的区位优势,成为实体零售增长最快的领域,尤其是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品类的零售,小型社区门店将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在新零售的推动下,2020年购物中心的服务能力也将从“打造购物体验”向“营造娱乐体验”转变。
线上零售品牌化,线下零售连锁化、平台化
2020年,中国中小电商店主、工厂自有品牌和中小产品贴牌商中的优秀企业,将以线上为主战场,加速自身产品品牌化进程。对于中小品牌或者个人电商创业者而言,生存空间被头部品牌和明星品牌持续挤压,在主流电商平台的经营环境愈发困难。预计2020年,中小线上商户将持续向以内容引流的短视频平台转移,利用私域流量、文化创意内容打造出自身品牌IP,孵化出大量小众的线上零售品牌。实体零售领域,个体门店在供应链劣势进一步显现,线下零售将向连锁化、平台化发展。
低端零售品渠道下沉加剧,消费升级有望进入新阶段
短期内,无品牌、以节约成本为导向的低端消费品厂家及商家将通过线上化和品牌化,以较低的价格获取乡镇、低线城市消费群体和中老年消费群体市场。当前低端消费品增长所表现出来的“消费降级”现象,本质上是在线上获客成本提升后,长尾商家借助新销售模式和流量价格洼地进行的以价格换市场,以及凭借低于实体零售业态的渠道费用抢占网购渗透率较低市场的行为。预计2020-,伴随实体零售业态的升级和拼团、社交电商获客成本的提高,低端消费品将被迫向品牌化和优质化升级,低线城市将和一、二线城市同步迎来以“产品更优,但价格增长幅度有限”为主流趋势的消费升级。
主要消费品行业增速放缓,细分品类带动消费品行业发展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7
当美国学者奈斯伯特惊呼“人类正被大量数据所淹没, 而知识则极度匮乏”时, 出现于2 0世纪8 0年代末的数据挖掘技术让人们看到了发现知识的希望。
零售行业使最早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领域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报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了, 企业期待着更好地利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这种新的技术来获得知识或洞察力, 促使企业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也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二、数据挖掘概念
1. 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 (DM) 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抽取隐含的、不为人知的、有用的信息。有时也把数据挖掘等同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KDD) 。
从商业角度出发, 数据挖掘可以描述为: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 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 揭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 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
2. 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处理数据的一般过程。
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变换→汇总、聚集→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
三、零售业数据挖掘的主要技术分析
数据挖掘采用的方法综合了数据库、人工智能、统计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1. 概念/类描述:特征化和区分。对含有大量数据的数据集合进行概述性的总结并获得简明、准确的描述。
定性概念描述即数据特征化, 是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性或特征的汇总。
对比概念描述即数据区分是将目标类数据对象的一般特性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对象的一般特性进行比较。目标类和对比类由用户指定, 而对应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查询检索。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将上一年销售增加1 0%的A产品与同一时期销售至少下降20%的B产品进行比较。再如:比较定期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和偶尔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结果描述提供顾客比较的一般轮廓, 如比较两类顾客的年龄, 受教育程度, 职业等等, 还可以就某项深入比较, 发现两类间更多的区分特性。
两种描述使用的一些有:基于统计度量、图的简单数据汇总、数据立方体、面向属性的归纳等。
2. 挖掘频繁模式、关联。频繁模式是在数据中频繁出现的模式。包括项集、子序列和子结构。
项集是指频繁地在事务数据集中一起出现的项的集合, 如牛奶和面包。如顾客先购买P C再购买数码相机然后再购买内存卡这样的模式是一个 (频繁) 序列模式。
子结构涉及不同的结构形式, 如图、树或格, 与项集或子序列结合在一起。如果一个子结构频繁地出现, 则称它为 (频繁) 结构模式。
挖掘频繁模式导致发现数据中有趣的关联。著名的“尿布与啤酒”的故事就是关联规则具体应用。著名的关联规则发现方法如:R.Agrawal提出的Apriori算法等。
3. 分类知识发现。所谓分类, 是把给定的数据划分到一定的类别中。分类的关键是对数据按照什么标准或什么规则进行分类。
对于分类规则的挖掘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决策树、朴素贝叶斯、k最近邻分类、人工神经网络、粗糙集方法和遗传算法。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特点的数据集合。最为典型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方法。
4. 预测型知识发现。
预测型知识是根据事件序列型数据, 由历史的和当前的数据去推测未来的数据, 也可以认为是以时间为关键属性的关联知识。比如, 在零售业中根据先前的销售数据, 预测未来销售中每种商品的收益, 这是一个 (数值) 预测的例子。
目前, 回归分析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数值预测的统计学方法, 此外还有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多种方法。
5.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处理的数据是无事先确定的类别归属, 是把整个数据库分成不同的群组。它的目的是要群与群之间差别很明显, 而同一个群之间的数据尽量相似。
在零售业中利用聚类可以帮助市场分析人员从客户的基本库中发现不同的客户群, 并且用购买模式来刻画不同客户群的特征。此外, 聚类分析可以作为其他算法 (如特征和分类等) 的预处理步骤。聚类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包括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6. 离群点分析。数据集中那些不符合大多数数据对象所构成的规律 (模型) 的数据对象被称为异类或离群点。
大部分数据挖掘方法很容易将离群点视为噪声或异常而丢弃。然而在某些特定应用场合 (如商业欺诈行为的自动检测) , 小概率发生的事件 (数据) 比经常发生的事件 (数据) 更有挖掘价值。
常使用异常探测方法来发现离群点, 实现异常探测可以用基于统计、基于距离、) 基于偏离的方法。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和实际应用了解到, 数据挖掘并不是万能的, 在通过数据挖掘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果之后, 还要进行相应的市场分析, 用户行为分析和用户访谈, 了解数据背后消费者的心理。
虽然数据挖掘在零售业中的应用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多数都在国外) , 然而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一些的问题:挖掘算法的改进和计算效率提高, 模型的合理性和易懂性, 与其他系统的集成问题;网络与分布式环境下的K D D问题;个人隐私问题;数据规模超大或太小;另外还可能有观念意识问题, 基础条件不成熟问题,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数据挖掘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零售业中各种应用需求, 较详细地分析了针对不同挖掘任务的数据挖掘技术, 并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表明了改进挖掘算法和提高计算效率的必要性。
关键词:数据挖掘,零售业,算法
参考文献
[1]Shortland R, Scarfe R.Digging for Gold.IEE Review.1995 (5) .41:213~217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家电零售企业;网络营销
一、导言
网络环境下,一边是零售在线B2B与垂直细分B2C获得了新一轮高速发展,不少B2C服务商获得了数目可观的风险投资,传统厂商也纷纷试水,B2C由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另一边却有很多报道称,在各商家网站相继开通之后,尤其是超市行业,由于受物流等各方面因素限制,各家网上商城交易规模普遍没有达到预先的期望值,成为超市业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开拓网络营销渠道还是继续漠视,成为众多传统家电零售业面临的一个事关生存的问题。不论家电零售商们如何选择,中国网购市场发展势头尤其是家电网购增长强劲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根据2010年1月初艾瑞咨询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83.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70,同比增长93.770。其中,家电网购全年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00%,超过400亿元。GFK也预计2010年国内家电网购将近800亿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线下家电零售寡头和网上商家的频频动作,苏宁电器旗下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网1月25日正式上线。苏宁电器将全力打造苏宁易购网,力争用三年时间使苏宁易购占据中国家电网购市场超过20%的份额。国美电器则于3月份前后推出全新的电子商务战略,淘宝网电器商城上线,京东商城融资进行物流体系建设。
对于家电零售业积极触“电”的现象研究,国内的文章主要过多的关注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和优劣,如李默风《国美再探电子商务市场家电零售战从网下延烧网上》,王立勇《苏美火拼网购京东商城很紧张》,陈健健《家电卖场争食千亿元网购蛋糕》等,也分析了他们网上商城与线下门店的关系,如苏亮《左手网购右手门店国美苏宁双手互搏》,而系统从国内家电零售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动因研究鲜有文献。本文试图分析家电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因,预测未来国内家电零售业市场版图。
二、家电零售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动因
线下家电零售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其因为何?本文将从压力和动力两个角度出发,从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人手,构建一个压力和动力相结合的分析框架。美国学者内格罗蓬特说,在今后几年内,Internet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谁能在这个领域中先声夺人,谁就能在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线下家电零售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是其在网络经济时代适应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电子商务对家电零售企业的挑战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和运用,企业的商务运作模式打破了地域界限,缩短了信息流动时间,降低了信息流、商流、物流及资金流的传递成本。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的运作机制,环境条件和技术基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家电零售企业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又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推动着管理的不断创新,呼唤着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新的管理观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诞生。
(1)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
随着顾客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產品选择范围的扩大,顾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挑剔、期望也越来越高;无地域差别的市场以及电子商务便利的交易环境使得产品的差别性越来越小,同质性越来越高,这些变化正挤压着甚至是消除着由差别化竞争战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都使得家电零售企业必须确立新的管理思想,寻找新的竞争战略和组织形式来应付这一挑战。
(2)电子商务对家电零售管理的挑战
电子商务系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有市场营销理论和实务存在的基础。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无版面约束、内容详尽、多媒体传送、形象生动、双向交流、反馈迅速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商家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结果,降低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成本。
其次,电子商务无店面租金成本,且能够实现产品直销,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
再次,在网上,任何企业都不受自身规模的绝对限制,都能平等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以及平等地展示自己,这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电子商务能使消费者拥有比传统营销更大的选择自由。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快速寻找自己满意的产品,并进行充分比较,有利于节省消费者的交易时间与交易成本。
2,电子商务对线下家电零售企业的价值提升
(1)网络营销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网络营销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竞争优势:
首先,网络营销可以帮助企业注重长远利益和独特服务,以及致力于提升顾客价值的先锋企业形象。
第二,在销售方面,借助于网络使销售更加方便快捷,顾客或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随时挑选并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自己称心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企业的互动沟通参与商家服务改进以满足自己的特殊要求。
第三,开展网络营销可降低企业的促销成本。有研究表明,使用Internet做广告媒介,进行网上促销活动,可以增加10倍的销售量,而成本只有传统广告及邮寄广告的1/10。
第四,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空间、双向互动和时空无限的特性,因而使得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压缩,开展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减少企业总体成本。交易成本即市场交易费用,指市场中平等法人之间完成交易所需费用。包括:找交易对象费用,交易对象之间谈判的费用,交易实现的费用等等。对于市场交易两大主体
厂商交易成本(T)=搜寻成本(S)+谈判成本(N)+实施成本(I)+其它交易费用(X)
其中:搜寻成本S:厂商搜寻消费群体、合作伙伴所花费的成本,厂商一般受市场价格信号调节组织生产、市场生产的基础是厂商对完全非个人需求的预测,因此厂商承担了需求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谈判成本N:受成本(运输、通讯、差旅)的影响。
实施成本I:受交易不同时发生而实施货物仓储保管和店面货架成本即储管成本影响。
最后,企业通过设计清晰、结构良好的网页,给访问者提供参与机会,使之愿意与企业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收集访问者对企业销售、服务及信息的意见。这种不断的互动式交流,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
(2)更有效的客户服务
Internet为企业与顾客或消费者之间双向沟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技术条件,使得企业在网上为顾客或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提升顾客或消费者的价值成为可能。企业在网上介绍
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查询订单处理信息,不仅可以解放企业自己的客户服务人员,大量减少电话咨询的次数,进而节省大量开支和人员投入,而且可以让他们去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调整与客户的关系,从而使客户更满意。企业可以常常收集和存储有关客户和产品的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以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同时发展潜在的顾客,扩大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进而巩固和增强市场竞争地位。
(3)实现零库存生产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产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设计网络化和生产快捷化及柔性化。企业内部实现电子商务后,企业的营销和采购部门对市场的预测反应大大加快。问题一出现,即可通过网络将情况马上传递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电子商务还可以明显缩短贸易双方的订货周期,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库存的压力,库存量可以降低10%直至100%,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
综上所述,线下家电零售企业若想在网络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电子商务转型,即以Internet为基础整合企业的全部资源,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Internet独特的本地化特性,与传统企业相比较低的进入壁垒以及全球通用的技术平台,都使得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Internet开展电子商务,可以解决传统企业供应链的低效率问题并创造新的市场机遇,抢占新的竞争制高点。
三、未来国内家电零售业电子商务营销的市场格局
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中国B2C网上零售市场年度综合报告2010》研究显示,中国家電B2C市场呈现多方阵营的格局,其中以淘宝为代表的平台商,以及以京东商城、世纪电器网为代表的零售商城都积极地进行了市场布局,但是以国美和苏宁为代表的传统的连锁卖场在网上零售市场发力迟缓。2010年京东将充分利用融资拓展市场,提升运营能力,而淘宝电器城也将充分利用用户规模优势抢占市场。易观国际预测,2010年中国大家电的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规模将达到90亿元。而京东和淘宝商城等网上零售商将进一步巩固在家电零售市场的领先优势。
【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推荐阅读:
医药零售行业前景分析08-24
新零售的行业影响分析09-07
百货零售行业10-11
传统零售行业12-23
批发零售行业01-03
零售行业年终总结05-26
2023-2028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11-24
零售行业会计岗位职责07-05
食品行业零售商05-09
服装行业零售解决方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