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2024-06-27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精选8篇)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1

发卡过程中发现、收集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1、有一部分年满60周岁人员的社保卡未制出,领卡时逐个解释很麻烦,这类情况该如何处理?

①、要求乡村干部必须按我们提供的发卡花名册通知对象领卡,花名册没有的不做通知,但是必须做好解释工作。

②、现场发卡人员对家中2个老人一个有卡一个没有卡又前来领卡的,现场解答,做好解释工作。

③、打印一份说明书(附后),现场发卡时下发给村干部,遇到制卡不成功又前来领卡的人员,统一由村干部进行解释。

2、对死亡人员社会保障卡的处理:

①、由于制卡的时间是按2012年12月的汨罗市户籍资料进行制卡的,所以在发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已死亡的人员开出了社保卡,就由发卡小组填写《2013年发放国家社保卡过程中核实参保对象已死亡情况登记表》,并要求乡村两级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②、死亡人员的社保卡统一由市社保中心收回。

③、每发完一个乡镇的社保卡,中心根据发卡小组上报的《2013年发放国家社保卡过程中核实参保对象已死亡情况登记表》,及时在在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终止其社保关系,停发待遇,每一个工作阶段结束后,中心与农行进行衔接,进行死亡对象社保卡销户手续。

3、对于60周岁以下人员的国家社保卡发放及其后续工作,如何处理?

由于此类对象的社保卡数量比较多,我们是通过移交乡劳动保障站,由村级干部进行上门代发。

①、农行在将此类人员的社保卡进行移交时,必须要求乡村两级对花名册和社保卡进行仔细核对,核对完后,必须要求农行和乡村两级都签名盖章,市社保中心作为监交人也必须签名。

②、要求村级干部在上户发卡时必须要求领取人在60岁以下发卡人员花名册上签名按手模。

③、对未领取社保卡的对象,村(社区)必须将花名册进行公示,公示期3个月后仍没有人认领的社保卡,必须统一交由乡镇社保中心进行保管。

4、对于大部分60周岁以上人员不知道国家社保卡如何使用及其去年发放的旧社会保障卡如何处理,怎样做好解释工作?

①、现场发放时,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书附后)

②、在与每个乡镇联系时,必须要求乡镇召开村级干部及联村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政策及其业务知识,搞好宣传活动。

5、由于今年是在去年发卡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发卡,与去年相比,乡村两级都没有去年那么重视,导致部分村发卡秩序比较混乱,该如何处理?

①、去乡镇发卡前,和他们乡主要领导取得联系,并对乡镇下发汨政办函〔2013〕106号文件,争取乡镇领导的重视。

②、要求乡里召开专门的发卡动员会,学习好相关的政策,并按照我们通知的发卡时间段制定好发卡时间表上报是社保中心。

③、发卡过程中必须要求乡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其村干部必须在现场进行秩序的维护及其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

④、在我们发卡工作人员发卡前,必须要求村干部对前来领卡的老人发放领卡序号,领卡时按序号前来领卡,以免造成秩序混乱。

发卡相关问题说明书

(1)、部分人员的社保卡未制出的解释说明:

1、此次国家社保卡是省厅信息中心按公安户籍资料进行制卡的,第一批制卡成功31.9万张,还有大约10万张卡未制出。

2、还有10万张国家社保卡未制出的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主要是部分人员到2012年12月份时还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是部分人员在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时候,信息采集得不清楚(主要是身份证照片),导致开卡不成功。

3、现在我们已经安排制卡公司在对制卡不成功人员进行制卡,国家社保卡制出后,再由村干部另行通知领卡对象前来领卡。(2)、国家社保卡如何使用及其去年发放的旧社会保障卡如何处理的解释说明:

1、去年发放的社保卡可以一直使用,千万不要随意丢弃,领取新卡的当月待遇还是发放到旧卡里,里面没有领完的待遇可以随时支取。领取了新卡的待遇从领取新卡的下个月开始发放,新卡领取待遇的地方在村代办点,但是前提是领取新卡的村级代办点的机具必须进行了更换,否则新卡将无法进行交易。

2、要提醒领卡人对新发的国家社保卡妥善保管好,新国家社保卡不仅包括本人的相关社会保险信息,还将包含本人的新农合信息,以后的医疗报销、就医结算等都将凭此卡进行操作。此卡遗失后补办新卡的相关费用将由持卡人本人承担。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2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 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准则或采取的政治行为。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 其表达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规定和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1]。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2], 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 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治理的效果效率。经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 公民参与被认为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学者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认为:“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政府和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环境和情形。”[3]经过探索和实践,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公开征求意见就是最鲜明的形式。但公开征求意见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将积极、有效的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 仍需进一步的完善和长时间的努力。

2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的基本现状

2.1 具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我国《立法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 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律草案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将意见整理后送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并根据需要, 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十五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 经委员长会议决定, 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 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第五十八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起草行政法规, 应当深入调查研究, 总结实践经验, 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第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反馈的书面意见, 应当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 (室) 印章。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 经报国务院同意, 向社会公布, 征求意见。”2008年4月,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决定, 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 一般都予以公开, 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人大常委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将常态化。有了相关法律依据,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公开征求意见也将常态化。

2.2 方式方法多样化

为了贯彻《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基本原则, 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我国各地区对于制定公共政策过程种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官方网站上设有“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专栏, 专栏中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相关法案及其说明文件予以及时公布, 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 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上设有“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 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系统提出意见, 方便快捷。目前, 除了以上提到的网上征求意见系统 (平台) 之外, 我国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还有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来电、来信、旁听会议、电子邮件、报纸、电视、电台、走访调研等, 灵活多样。

2.3 取得一定的成效

多年来, 我国各地在公开征求意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 为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征求广泛有效意见、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化, 公民通过报名确认可以到现场旁听常委会对法规的审议和修改, 为市民广泛地参与立法过程和提出宝贵意见创造了良好条件。2009年, 《天津市中心城区“一主两副”规划设计方案》等六个规划设计方案通过新闻媒体、规划展览馆展示等方式公开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 在此期间, 4万余人次参观了此次公示, 共收到信件、电子邮件2691封, 电话2743个, 现场留言1942条,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座谈会意见150条, 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平均98%的市民对六个规划设计方案和本次公示活动表示满意;2014年7月28日, 深圳市法制办召集市交委、市轨道办、市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召开《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立法听证会, 各界代表围绕五大焦点激辩。代表们多赞成地铁内禁止饮食, 但对地铁延误多长时间应告知公众及小型宠物是否禁止携带存在分歧。通过听证会, 增强了立法的透明度、科学性和民主性。通过我国近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 公开征求意见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环节存在的问题

3.1 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缺乏统一的规范

我国《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对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仅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如“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但缺乏必要的统一的规范。以听证会制度为例, 它只是相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公开征求意见的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 而不是必须履行的程序, 是否举行听证会往往是由相关部门自行决定。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统一的法律规范, 就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 一些公共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仍然很少举行听证会, 有的甚至从未举行过听证会。即使举办过的一些听证会也存在着程序不规范、内定参与人员、作秀等问题。可见, 对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制定统一的规范非常有必要。

3.2 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参差不齐

目前, 我国制定公共政策时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包括网上征求意见系统 (平台) 、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来电、来信、旁听会议、电子邮件、报纸、电视、电台、走访调研等, 但各级公共部门采用的方式参差不齐, 对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开展和公众的参与带来一些不便。如级别比较高的公共部门设有网上征求意见系统 (平台) , 使公众的参与以及意见的征集和处理变得方便快捷, 而级别比较低的公共部门在公开征求意见时仍采用信函等方式, 带来一些工作上的不便。当然, 笔者在此不是否定公开征求意见方式的多样化, 而是希望各级公共部门之间在公开征求意见方式上进行技术共享, 使得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在整体上更上一层楼。

3.3 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目的就是引入公众参与来提高政策质量, 公众是否积极、有效参与, 关系到公开征求意见的实效。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 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具有一定的规律, 他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与自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上, 比如住房改革类、食品安全类等,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公共政策则关注较少, 甚至无人问津。另外, 有一些公开征求意见的听证会、座谈会等由于组织者的“精心安排”而流于形式, 成为表演秀, 好的形式未产生好的效果[3]。比如, 2014年3月29日, 据相关媒体报道, 南方某市针对一个化工污染项目举行环保听证会, 会议形式很“正规”, 参加证、旁听证、证人证等一应俱全, 会议程序执行得也很顺利, 但参与者是内定的“可靠人员”, 相关媒体记者也不允许参加, 把一个本该透明的听证会办成了闭门会。公众没有真正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也就无法履行监督权, 积极性也受到极大打击, 这样的听证会根本起不到实效。此外, 有些地方的公共部门由于缺少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互动机制, 使得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和采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流于形式, 由此挫伤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4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建议

4.1 制定统一的规范

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国家应当制定统一的关于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通过立法的方式使得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以此来明确公开征求意见的各种方式及其程序。以听证会为例, 应当在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听证会的议题的种类、参与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听证会的程序以及征求意见的效力等。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 使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基本方式具有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也更具规范性。

4.2 加大技术投入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尤其是网络技术。国家应从从技术层面着手, 加大技术投入, 运用网络手段, 设计出公众参与的技术平台, 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公共政策信息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公民参与的程度, 也决定了公开征求意见效果。从目前的趋势来看, 我国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逐步向网络化转变, 即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具有方便快捷、远程操控的特点, 它可以使公民随时随地了解政策信息, 并且可以实现公共部门与公民在网上的双向互动。目前, 我国的重大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措施中, 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而实现的, 方便快捷有实效。因此, 我国要加大技术投入, 积极推行电子政务, 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针对公共政策的意见征集、处理和反馈, 确保透明度的同时也便于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当然, 考虑到公众的文化程度和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 在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作为公开征求意见的主要方式的同时还应适当保留其他方式, 照顾到一些特殊的群体, 保障他们的参与权。

4.3 加强宣传、回应及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 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的参与仍然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公民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是有效实施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重要保障, 要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关于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宣传, 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的意识;其次, 应当建立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的回应互动机制, 相关部门应对社会公众提出的建议、意见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处理和反馈, 通过网络、报刊等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对于公众提出的宝贵意见进行采纳和表示感谢, 对于不予纳的建议和意见做出详细的说明, 这样有利于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使得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真正取得实效。

5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崛起。近年来, 为了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科学性和民主性, 以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形式的公民参与已然成为我国公共部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目前在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也还存在着缺乏统一规范、方式参差不齐、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 建议应该制定统一规范、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宣传互动, 使公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朝着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方向发展, 并不断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工作的实效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明.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2]陈怀锋.从“公开征求意见”举措的实行看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知识经济, 2010, (5) :3.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3

【关键词】道桥施工;安全管理;处理方法

1.道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建筑桥梁的过程中对所有的工作人员以及机器操作所进行的安全管理。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道桥设施建设已经驶向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道桥适量问题已经成为所有人所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一些道桥质量方面的事故,如房屋倒毁、桥梁垮塌、路基沉陷等一些直接关系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道桥管理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设备都保持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模式,尤其是计算软件技术的进一步拓展,为建筑工程师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和快捷的运算手段,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政策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确保了道桥建设资金的多项来源,我国广大桥梁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一可贵、难得的机遇,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积极工作,多做贡献,现在,国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重视结构的建造而不重视结构的维护。目前的桥梁设计中,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结构使用性能差、工程事故频发、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的要求,桥梁建设安全的规模和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科技进步乃至现代文明的标志。

2.加强道桥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领导部门的重视

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是确保道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领导部门对施工单位的筛选也是其中一种。作为领导部门一般从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施工单位上总会优先考虑工程价格和施工时长。然而很多价格低廉的单位并不具备施工资质却成为了领导部门的首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管理工作的混论,缺乏相关技能水平导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要想确保道桥施工能安全有序的进行,作为领导部门筛选施工单位时应当优先考虑的是该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水平、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能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领导部门重视了这一问题,才能杜绝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进场施工的可能,也从源头上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切实有力的保障。

2.2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

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基础工作,例如合同的签订以及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安全生产的思想贯彻始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相关技能培训。我国当前的道桥施工队伍中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方面的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具有高度的安全生产的意识,规范施工作业,例如施工时穿戴统一的反光防护服,带好头盔,禁止随意出入施工作业区域,严禁随意穿越告诉公路,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施工,由于其是全封闭式,并且车辆速度较快,如果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极易出现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道桥施工活动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普及和宣传,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缩小事故发生几率,进而确保道桥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是道桥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3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道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同其他企业一样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道桥施工活动是确保经济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条件,然而道桥施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道桥施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受到各方的重视。奖惩机制也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对管理工作混乱,无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施工活动过程中违规操作,违规指挥,并且面对相关部门的禁令视而不见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惩。同时要对那些施工活动管理工作细致到位,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对道桥施工管理工作或者施工活动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要予以一定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

2.4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管控

在道桥施工活动中,作为运载材料和物资的各种车辆成为了道桥施工活动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与此有关。所以加强对道桥施工活动中车辆的管控十分重要。施工活动中的车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对高速公路施工车辆的规定:驾驶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禁止无牌车辆上路,上路车辆必须经年检合格、车况良好、灯光齐 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必须是农用车以上、正常行驶速度不得少于70km/h 的自卸车,拉运材料相对固定。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还必须办理《养护施工车辆许可证》并领取标志牌,悬挂在车辆明显部位以便有关管理部门随时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必须匀速行驶,不准占道、倒车或逆行,不准强行超车、紧急停车,随意调头或横向装卸材料总之,必须听从指挥,遵守规定,按章操作以确保施工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科]

【参考文献】

[1]何国成.高速公路桥梁在施工和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J].广东科技,2007,S1.

[2]余明林.论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4

目前,我县共XX个派驻纪检监察组,覆盖监督XX个部门(单位),通过近几年努力,派驻监督工作成效明显,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工作规范性明显提高,各单位的风险防控体系逐渐健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明显改观。但是,具体工作开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具体汇报如下: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监督首责意识还不够强。有的派驻机构对派驻监督的本质是政治监督的认识还不到位,监督重点有偏差,注重具体人和事,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监督工作,没有从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开展监督工作,没有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派驻监督工作全过程。

(二)执纪监督理念转变不到位。执纪监督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以至派驻的职能作用不能全面发挥。主要表现有:一是纪法不分。执纪变成执法,把公民不能违反的法律底线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底线。二是履职错位。指导变成参与,把本该交给主责部门和机关纪委的事项,依然以惯例为由,以指导为名,不同程度地参与进去,导致监督上角色错位。三是认知偏差。派驻机构干部在监督中顾忌多,存在不敢监督、监督职能弱化的问题。

(三)执纪审查能力参差不齐。面对纪律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派驻机构在执纪审查上还存在诸多与新形势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有:一是运用纪律检查建议的意识不强。对于信访反映的涉及权力运行方面的问题,仅仅局限于查清问题,不善于运用纪律检查建议方式提出预防性对策或制度性建议。二是运用“四种形态”方式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尚未形成常态。对于一些尚处在萌芽状态或出现违纪苗头的问题听之任之,派驻机构既没有主动提醒和警示,也没有要求驻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对其约谈,致使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等主体责任落实上打了折扣。三是派驻机构干部开展执纪审查还存在本领恐慌。对《准则》和《条例》未能深入掌握要领,查处违纪案件时证据意识和党纪条规运用水平不高,执纪监督中对问题线索的发现和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二、相关意见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一是要深刻认识派驻监督的本质是政治监督,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监督工作,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派驻监督工作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执行。二是要认识到派驻机构是派出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本质是上级监督,而不是同级监督,代表纪委监委对驻在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行监督职责,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处理好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的关系,切实放下和坚决打消不敢监督的思想顾虑,大胆监督、果断监督、勇于担当、秉公执纪执法。

(二)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一要加强协作,丰富监督手段。要加强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之间、纪检监察组与机关部室之间的交流协作,探索开展派驻机构联合监督机制、交叉检查机制,不断提升派驻监督效率和质量,切实做到派驻监督“有效覆盖”。二要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通过利用信息共享等机制及时掌握被监督单位相关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探索充分调动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力量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新闻媒体的作用,进行立体化监督,形成各方发力、同频共振的监督网络。

论促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篇5

摘要„„„„„„„„„„„„„„„„„„„„„„„„„„„„„„„„1

一、促销策略的含义和促销现状„„„„„„„„„„„„„„„„„„„„1

(一)促销策略的含义„„„„„„„„„„„„„„„„„„„„„„„„1

(二)促销现状„„„„„„„„„„„„„„„„„„„„„„„„„„„1

二、促销活动存在的问题„„„„„„„„„„„„„„„„„„„„„„„1

(一)促销创新存在误区,缺乏整合化和实情化„„„„„„„„„„„„„

1(二)执行过程中偏离营销目标的程度越来越大„„„„„„„„„„„„„1

(三)促销预算不科学,促销成本过高„„„„„„„„„„„„„„„„„1

(四)促销文化无特色,未形成核心竞争力„„„„„„„„„„„„„„„2

三、促销策略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一)外部因素„„„„„„„„„„„„„„„„„„„„„„„„„„„2

(二)内部因素„„„„„„„„„„„„„„„„„„„„„„„„„„„2

四、面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3

(一)防范促销创新的误区,促销应立足企业实情„„„„„„„„„„„„

3(二)建立促销体系,实施促销激励,评估促销效果„„„„„„„„„„„4

(三)制定科学的促销预算,降低促销成本„„„„„„„„„„„„„„„6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特色的促销文化„„„„„„„„„„„„„„6 参考文献„„„„„„„„„„„„„„„„„„„„„„„„„„„„„„6

【文章摘要】

促销策略的合理运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获取经济利益的必要保证。但是一些企业在促销策略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正确运用各种促销方式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关键词】企业;促销策略;促销方式

一、促销策略的含义和促销现状

促销策略的含义

促销策略对企业来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扩大商品销售目的。促销策略是企业营销组合中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回笼速度, 而且也影响着利润水平的高低。因此, 可以说它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业, 不但要具备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合适的价格、理想的销售渠道, 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因此, 无论从市场的宏观角度来讲, 还是从企业的微观角度来讲,促销是现代企业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促销现状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促销决策成为营销决策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企业在促销策略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正确运用各种促销方式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达不到实现稳定销售的目的,造成了企业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

二、促销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促销创新存在误区,缺乏整合化和实情化

从近年来企业促销的实践看,企业促销仍习惯于传统的模式,企业简单地认为别人成功的方式用在自己身上也会成功,盲目照抄国内外同行业的促销手段与方法,没有创造出企业特有的个性化,也没有突出产品的特点,脱离企业实情, 孤立于企业营销组合之外,效果颇低或创新失败,因此,不论在促销理念还是在促销策略和促销方式上普遍缺乏创新。

(二)执行过程中偏离营销目标的程度越来越大

促销目标的制定停留在营销计划上而未将其执行计划具体化,企业不是根据周边情况适时采取执行方案, 因此缺乏总体运作的规范、协调、合理性,这就是促销活动在总体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显得孤立无援。倘若不进行绩效审核跟踪执行过程,细化的具体子目标则与总体目标难以协调一致,这必然会导致执行误差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大,无形中瓦解企业优势。

(三)促销预算不科学,促销成本过高

多数企业认识到了促销预算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地做好促销预算。但也有一些企业促销预算策划与实施缺乏系统的控制,促销预算缺乏科学的事前预算与事后评估。企业在促销预算上简单地采用销售额百分比法,促销预算方法单一,能结合自身条件,量力而行,但不能灵活运用,结果是由于企业销售额较低,达不到促销与有效竞争的目的。这样就致使提取的促销预算费用较低,促销力自然就小,很难使企业促销活动步入良性的循环,导致促销成本 过高。

(四)促销文化无特色,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培育先进的消费文化,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是增强商业企业聚客能力、推动企业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企业为了争得市场一席之地,打起各种各样的促销大战。促销实质是从文化的功能上培育商场良好形象,增强对消费者心理竞争力,藉此带动商品销售和经营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从这个角度,企业促销文化只是几种文化功能的简单排列:(1)经济功能,促销直观表现出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物质文化汽(2)道德功能,道德消费的召唤力集中在促销承诺上(;3)知识功能,现代商场是展示知识产品的理想场所;(4)美学功能,促销的美学价值是在动静相宜环境中产生。这些文化功能的简单排列使商业企业缺乏应用的特色,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三、促销策略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各企业面临这种“不促不销、促也难销“巨大困境的主要原因,既有来自于市场变化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于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

1、外部原因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原因:(1)、零售终端数目快速的增长

(2)、生产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趋于同质化(3)、消费者消费心态日趋成熟(4)、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断的下降

(5)、促销活动过分泛滥,消费心理趋于麻木

2、内部原因

(1)、促销并没有带来使顾客满意的价值

①、促销所提供的顾客价值并非目标对象所需要 促销并非盲目鲁莽上马就可以促进销售,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策划,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抓不住消费者的心,导致钱也花了,销量却不能提升的后果。有些厂家虽然在广告、消费者促销和销售人员奖励上投入很大,但给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却脱离了消费者的真正的需要。

②、促销的受益面太窄,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参与的兴趣

例如:礼品有限,先到先得。消费者看到促销广告,到店铺购买的时候被告知礼品已经派发完毕,这将使消费者非常失望,这样就给品牌带来负面的影响。又如刮刮卡的中奖率太低,大部分消费者都刮不中礼品。到了促销活动的中后期,推动作用就越来越弱。甚至有消费者拿到了刮刮卡不去兑奖,认为是厂家的嘘头。

③、人海战术,过分强调终端“强销”

国产品牌曾经使用“人海战术’’,建立庞大的销售队伍,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他们直接深入终端向消费者推销企业的产品。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通过“人海战术”来加大终端的执行力度,推动销售,这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过,这种终端的建设,必须和产品开发、顾客的需要和利益等方面结合起来,才会确保企业有长久的生命力。

(2)、促销管理、执行出现问题,患上漏斗症

套用一句广告名言:促销中有一半的钱被浪费了,但厂家从不知道被浪费的是哪一半。稍不留神,促销就会变成企业资源的漏斗,不知有多少费用、多少礼品被装进漏斗,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掉,而且不会对企业的销售产生任何有益的帮助。

①、操作层面缺乏同步性与协调性

店内POP宣传、礼品还没到,但广告己经打出去了,消费者看了广告到店内却发现活动却还没有开始,给活动带来负面的影响。成功的促销要协调的环节很多,包括:广告的设计和制作;礼品及时保质保量的交货;物料和礼品及时地配送到各个城市;各城市的一线人员配送到终端零售店。以上各个环节无论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终端消费者的体验。

②、促销活动设计本身存在难以监控和核实的问题 例如终端的提货奖励,容易出现诚信黑洞,代理商和零售商可能联手欺骗厂家的促销费用。

③、促销活动由于企业的层级较多,在实际执行上显得软弱无力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企业管理跨度很大,不可避免的在管理的层级上越来越多。架构越庞大,信息的传达沟通越容易出现脱节,执行越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信息传达层面,市场部发通知到销售部,宣布第二天要举行一个促销活动。销售部分布各地,消息传达有快有慢,行动快的会立即安排销售人员与店家沟通协调,行动慢者可能耽搁一两天;到了店家的环节,信息也有一个消化处理的过程,快者会立即处理,慢者则会延后信息才能传达下去。而在具体操作层面,由于一线的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处理促销工作时也会有及时和不及时的区别。物料、礼品的到位,可能由于物流的原因而到的参差不齐;可能出现有的店没有礼品,有的店没有POP,有的店什么都没有的状况。另外能否与店家协调最佳的陈列位置,决定了信息能否及时有效的传达给终端消费者。

四、面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防范促销创新的误区,促销应立足企业实情,遵循三个结合原则

l、与企业的行业地位和企业的战略相结合

促销必须要立足于企业的战略层面,追求更好的实施企业的战略。要知道和了解促销,先要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实现促销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一。

①对外,研究所在的行业和本企业所在行业中的地位

只有更好地了解行业背景、企业竞争力、竞争格局等情况,才能审视企业的营销问题,指导企业的促销活动。随着生产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趋于同质化,研究行业竞争者,清醒认识企业的市场地位,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促销策略,就更加重要了。

对于在行业中竞争优势并不明显的企业,其促销管理应采用跟随战略。这种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的风险,同时避免将竞争引入更加困难的局面,使弱势企业能够在相对平稳、相对保险的环境中积蓄力量,逐步稳健成长。不过,跟随战略并不意味着跟着竞争对手亦步亦趋,企业在具体促销机制的设计、促销技巧的选择、促销赠品的种类等方面,仍然可以推陈出新,争取主动。一定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策略,然后制订出具体的跟随计划。

而对于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的企业,则应更多的采用引领策略。一方面,通过引领促销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来获取更强的行业地位、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对竞争对手的有力打击,不断压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②对内,从企业能力和品牌战略出发,把握创新特点,实施促销创新 市场竞争是基于企业能力的,促销管理也要与企业能力相适应 促销管理需要在促销费用的控制、促销目的地的选择、人力资源及促销效果评估等几方面,考虑到企业自身的能力问题。很多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容易头脑冲动,如熊猫亿元豪赌央视广告标王的失败,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企业管理者制订促销计划的时候,当然首先要考虑促销的效果,希望促销活动红红火火、效果明显,达到拉动销售和宣传的目的;但不能仅仅考虑促销的效果,还应该从企业能力角度进行审慎的思考,更多的考虑和重

视促销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和运营管理水平也是企业规划促销活动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促销要立足于长远,要和建立品牌以及整体营销策略有机的联系起来 促销应该是提升品牌的活动,应该和传播品牌的一揽予计划贯穿在一起。应该研究如何服务于公司的整体运营和品牌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促销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中,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实施有特色的促销,并确保企业的促销乃至营销有长远的生命力。

促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有目的性、相关性与环境性等特点。企业的促销创新工作必须以实质性促进销售为目的,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状况,动用适合本企业产品特点的促销策略;对产品要适度宣传,重视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分析企业所处环境与社会文化对促销创新的认同性,结合市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创造迎合消费者心理的促销方式,使企业促销创新工作具备环境的适应性。

促销应在 “立足企业,突出特点”上创新,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且差异难辩,企业必须通过促销创新向消费者宣传本企业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特点,使消费者充分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独特优势,方可促进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购买行为的发生。在促销创新时,可以借鉴的方式在本企业中的适用程度,在此基础上寻找差异,弥补缺陷,创造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促销组合。

2、与渠道的建设结合原则

促销作为营销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巩固老客户,争取新客户。促销管理也要从为客户创造价值、深化与客户的关系等角度进行考虑。因此,业务人员在计划和执行促销策略的时候,要确保公司的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以此来不断深化客户关系,这将确保企业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力。所以很多时候终端的促销活动同时也附带有渠道的促销奖励活动,这样还可以推动代理商、零售商多进货。

3、与操作执行的结合原则

任何宏观的思考都需要微观的落实。操作层面一般要做好目的选择、计划制订、项目管理及结果评价等几个环节的工作。人力的投入,一般而言,可以加强对终端的控制和影响,但是随着人力的增加、管理层次的增加和分工的细化,也容易产生沟通不畅、资源投入多但促销效果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操作层面,促销要有好的效果,要预防促销管理和执行的“漏斗症"。

(二)建立促销体系,实施促销激励,评估促销效果 l、对促销活动实行分级、分时段管理

①机动性促销。机动性促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主要是应对市场偶然或突发事件的反应,如区域内短期突发性新闻焦点,因产品投诉或质量问题而可能引发的公众危机,竞争对手突如其来的强大进攻等。也可以是根据单个市场,例如某城市的具体情况建议和计划的促销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某城市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或某省份渠道库存较大等等。一般而言,这些促销活动的计划周期为月,该类促销的关键是要快速、灵活和有效。

②区域型促销。区域型促销是配合区域市场营销所开展的一般性促销活动。公司提出整体方案要求,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和具体实施,也可由区域在公司整体预算的安排下进行建议、计划和执行。其目的也较为明确,一般集中在市场上经常性的问题处理,如增加零售点、打击竞争对手、增进与客户关系、帮助代理商扩大销售网络等。这类促销不仅在公司年度促销规划中统一考虑,而且作为对区域市场推广能力和业绩能力的重要的参考指标,列入区域市场的费用控制和工作计划之中。区域性促销需要兼顾计划性和灵活性,是

实现区域性市场策略,完成区域销售目标的有力手段。

③全局性促销。全局性促销是由公司统一规划的全局性大型促销,一般是年度性安排,在每年中的重大节日,确定不同的促销主题,并选定特定日期,在重点城市进行重点推广。其特征是:配合年度重大节日或新品上市时机,重兵投入广告资源,经常伴有较大规模的线上广告和线下推广等活动,促销的力度较大,时间跨度也较长。主要目的包括企业的品牌塑造、新产品上市和推广等。此类促销战略意图很明显,实施要求较高,投入资源多且声势大,而且很多时候是公司策划,分区域执行,而且相关的广告资源协调、物料物流的协调、执行细节的沟通等工作,对促销的效果影响很大,具体执行的时候也应该格外引以注意。

无论哪个促销等级,都应加强高层管理人员与促销方案执行人员之间协商和沟通, 以便促销方案协调一致的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应与促销方案执行人员之间共同制定促销活动,实施促销方案,并对促销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应从战略高度把握促销方案的执行;而促销执行人员应当在深谙市场信息的基础上, 提供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促销方案来获得高层管理人员的认同,并在营销方案的执行中不断获取决策支持, 保证促销方案有序地、协调性执行。

2、建立促销激励机制,实现促销努力与销售效益挂钩。现今企业的销售业务大多与销售业绩紧密相联,用以激励业务人员的销售积极性。因此企业促销也应当建立一个类似的促销激励机制, 让促销与企业效益挂钩,建立务实、可行的促销激励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让促销人员的薪水与销售业绩共同浮动,在报酬中融入经济利益驱动因素,从而促使方案执行人更为有效地执行方案,实现促销目标。

3、建立有效的促销效果评估机制

好的促销设想,如果在实际执行中,有小小偏差或者细节上的考虑不周,都可能让促销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用科学方法对促销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结合从渠道收集上来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促销机制和促销执行,在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般而言,用于观察和分析促销效果的方法有三种:

①比较促销前后销售量的变化幅度

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第一,销量在促销期间有一定程度上升,促销过后立刻下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升到促销前的状态。在品牌和产品质量较好,而促销前较多消费者不熟悉该品牌,或是熟悉该品牌却对其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这种结果;第二,品牌销量在促销期间有一定上升,促销过后立刻下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促销前的状态,即促销后的销售量水平与促销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从促销效果角度分析,这种促销活动并没有改变消费者长期的购买数量,而只是提前了消费者的购买时间。但是,这种促销效果并非一定是不可取的,关键要看企业的销售促进目标如何。这种促销活动对于企业消化库存,回笼资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三,品牌销售量在促销期间上升很少,而促销期一过,销量就跌回或者停留在低于原来销量的水平上。这种情况说明该品牌处于销售衰退期,即将被市场所淘汰。促销只能使衰退速度减缓,但却无法改变其衰退趋势。这种促销,从长期效果上看,意义不大。从短期效果上看,还要根据促销活动所花的费用、促销前后的利润来具体分析。

②观察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反应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尤其当促销前后的销售量不易通过测量获得有效数据,而无法使用上述第一种方式时,可采取此方法来代替。当然,也可将此方法作为第一种方法的补充,二者并用。观察消费者对活动的反应,主要是对消费者参加竞赛和抽奖的人数、优惠券的使用率、赠品的偿付情况、消费者对促销方式和促销礼品的反应、现场的评论等加以观察和测量,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

③消费者抽样调查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评估促销活动的长期效果。具体做法是:在目标消费群中寻找一组消费者样本,和他们面谈,了解有多少消费者还记得促销活动,他们对促销活动的评价如何,如何看待该促销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人从中获益,对他们今后的品牌选择有何影响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解到促销活动的效果,并为以后完善促销机制提供依据。

(三)制定科学的促销预算,降低促销成本

企业要开展促销活动,必然要开支一定的费用,费用开支需要预算。商业企业应力争用较少或一定数量的费用取得尽可能大的销售效果。

1、严格防止预算外费用的发生。上级一定要真正了解促销活动的真实情况,避免促销人员多次申请举行促销活动,而每次预算的成本都很低,但在活动进行中不断以各种借口要求追加投入,然后中饱私囊或挪做他用。所以企业必须向促销活动的执行者、一线销售人员灌输这样一种观点:严格防范、禁止预算外费用发生;除非是不可抗力,否则,造成的后果由促销人员全部承担。

2、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贯彻下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而且相当完善,但是不少企业还是在促销成本上栽了跟斗, 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并没有真正贯彻执行已经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这是成本失控的根源。企业可以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求促销人员提供详细、真实的活动记录,包括各种票据、具体销售数据,并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抽查,企业如果能确实做到这一步,促销成本失控的现象也会得到基本的控制。

3、计算促销活动的投入与效益。上级部门不仅要检查促销活动的预算方案,更要将促销投入与预期收益、促销活动人员的业绩和收入联系起来,综合计算得失。这是控制促销成本中的最重要的一步,企业如果不考虑促销活动的投入与效益,盲目投资,那么企业促销成本就根本没法控制。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特色的促销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企业应特别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向员工传递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使他们在一个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在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熟练业务水平的前提下,创新出更有利于企业竞争的促销方案。以文化为纽带,建立亲情感;提倡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倡导科学观,赋予商业行为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灵性,可一举办一些行之有效的系列促销活动,培育了顾客的忠诚度,用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了企业的美誉度和形象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文钊等.市场营销心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2、吴晓云.市场营销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石文典等.市场营销心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美)菲利普·科特勒等.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致 谢

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对大学现代企业管理本科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身对论文全局性考虑的不足、自身相关实践知识的缺乏和对问题的分析过于理想化等问题。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聂新军老师作为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聂老师针对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并且帮助我进行改正,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聂老师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当中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建设新农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乡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据调查,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

(二)养儿防老观念 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性,人老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会养。

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大前提下,无疑是一个隐形的强大的社会地雷。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好这些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四)公共设施严重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的历史惯性,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免除农业税后,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最明显就是农村里垃圾问题,由于环保意识脆弱,村民对生活垃圾历来都是随处乱倒,而且为了能给河水冲走,大多倒往村庄里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河流中,一到枯水期,就能见到河边到处垃圾成堆,不说这些生活垃圾极大污染了水源,就是村容也与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整洁格格不入的。

(五)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不搞千篇一律。

(二)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谷,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学17班

121011702

丛家丰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以优质稻米、生猪、家禽等主导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无公害大米、蔬菜等为带动,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扶优扶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培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打造一批拥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农村垃圾问题,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对于道路问题,要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

健全村委会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结束语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7

关键词:储运,腐蚀防护,回收

1 管道腐蚀

现在我国的输油管道大多数都采用碳素钢无缝钢管、螺旋焊缝钢管和直缝电阻焊钢管的管材。当金属管道和油气等介质接触时,会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从而导致管道的锈蚀。这种现象在油气储运系统中非常普遍。金属管道被腐蚀后,在外部形态、金属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对所输送的油品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使输油管道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果泄漏会污染环境的重大问题。造成输油管道腐蚀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四种情况:(1)管道填埋的地理环境。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电阻率、土壤含水量(湿度)、p H值、硫化物含量、微生物、植物根系等。(2)材质的应力水平。由于材料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应力的30%以上,这样会导致焊接构件的焊缝周围区域出现裂纹。(3)埋地管道的防腐效果。油气管道是否会发生腐蚀破坏的关键因素是对腐蚀防护的控制。如今管道的腐蚀防护大都采取了双重措施,即防腐覆盖层与阴极保护。(4)油气管道的设计制造。一些学者参照实验室的标准来设计一些容器,来避免管道的腐蚀开裂[1]。

对于油气管道腐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钢材管道的等级。随着输送油气的要求不断提高,输送的压力也随之提高,由于受到焊接工艺等很多方面的限制,管道的壁厚不能随着大幅度提高,这就需要选择较高的钢材等级来满足工程需要。(2)管道的内涂层处理。由于油品中残留一些杂质,水分、微生物等物质,这些残留物会致使管道内壁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产生的锈片又会严重影响油品质量。因此管道的内涂层要选择耐油防腐涂料。而且涂料的化学稳定性要好,机械性能高,不会污染油品。(3)对油气管道表面进行处理。由于剥离或阴极剥的原因造成管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在早期的油气输送中管道防腐处理较简单,只是单一的钢管表面除锈,其结果是造成底漆粘结不牢,经常会发生剥离或阴极剥离现象。因此,必须对涂敷前的钢管表面进行抛光或喷砂处理,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光洁度,以保证底漆粘结牢固。早期所采用的石油沥青、煤焦油磁漆以及冷缠胶带技术被双层环氧粉末喷涂技术取代。后者对管道的表层防腐起到良好的效果。(4)选择合适的管材壁厚度。有人主张采用高强薄壁管材。高强薄壁的优点是可节省钢材,减少工程费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储运过程与投运中管道的局部容屈曲失稳;第二,裂纹扩展时,开裂破坏程度大。而厚壁管比薄壁管有利于抗应力腐蚀开裂,所以在施工设计时可以选择性的降低管材强度,增加管壁厚度[2]。

2 油气回收

在油气的运输过程中,油气蒸发损耗存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损耗形式表现隐蔽,运输中没有明确的指标约束,因此损耗量经常被计量误差掩盖。实际上油气蒸发损耗所累计的数量是足十分巨大的,而且散发到空气中的油气又是造成火灾的重大的隐患。因此对油气回收问题必须重视起来。

在汽油、石脑油等轻质油品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挥发性油气排入大气,污染了环境,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油气在采用了浸没式液下装车工艺后,装运过程中油气挥发损耗比喷溅式装车工艺下降了很多,但每年我国还是会有几千吨油气排入大气。要彻底解决这种的油气污染,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油气处理措施。当今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处理这些挥发性油气。处理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压缩法、膜分离法几种[3]。

2.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与吸附剂间结合力强弱的差别,即各组分在吸附剂与流体相间分配不同的性质使混合物中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分离的技术。吸附法特点是合适的吸附剂对各油气的各组分的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油气装车时产生的蒸汽首先进入吸附罐,通过活性炭床后,活性炭吸附99%以上的油气,被贫油空气由吸附罐上部的排放口排出。油气装运时最常用的办法是真空解吸,在真空状态下使吸附在活性炭孔隙内的烃挥发,油气排放浓度决定了轻烃解吸时所需的真空压力。

2.2 吸收法

排放气进入吸收塔,用吸收剂将其中的轻烃吸收,含少量轻烃的尾气排至大气。吸收了轻烃的吸收剂经再生后可循环使用。轻烃通过汽油或其他油品进行吸收。该方法由于采用吸收剂的不同,吸收流程及其回收效果也不同。常用的吸收剂主要有:有机溶剂、汽油、柴油、煤油及近似上述组成的油品。吸收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吸收法的处理效果,吸收剂要具有以下特点:对油蒸气有很强的溶解度、具有明确的选择吸收性、难挥发、低压降、无腐蚀、无毒性、高导电率、不易燃、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易解吸再生、化学稳定性好等[4]。

2.3 冷凝法

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当冷凝气的温度低于其露点温度时会产生冷凝,空气的露点温度高于易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露点温度,所以当对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冷凝处理时,很大部分油蒸气会被冷凝成液态而空气则可以通过通风口被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冷凝法工艺的简明直接,油气不需二次工艺处理,能够回收高品质纯质汽油。

2.4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基于溶解扩散机理的气体分离技术根据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速度下,扩散率与溶解度之间的速度差,透过薄膜空气从高压区到低压区而得到分离。膜分离法的分离效率受膜材料、气体组成、压差、分离系数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动力学分离过程,可用于各类混合气分离。

3 结语

油气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的油气储运的研究还处于低级的发展阶段,而且有些技术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技术,需要根据国内石油化工储运系统中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找出解决我国油气储运问题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晓琴.金属腐蚀与防护.

[2]杨筱蘅,张国忠.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3]李德旭,赵燕.油气回收技术研究现状[J].现代化工,2006,26(2):63-66.

发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篇8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89-01

一、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语法意识淡

对英语语法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是影响语法教学和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阻碍。一些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的领悟程度不够,不能对交际法与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梳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水平而忽视了语法能力培养的现象。对于语法学习不重视,将会导致语法知识比较贫乏,最终降低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新课改促进了英语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但是在当前的很多语法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有的学生也比较习惯于这种教学方法,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创造能力,对语法知识不能进行灵活应用。

3、语法教学的考核方式有待改进

考核是促进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重要措施,加强语法教学的测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教师采用更多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前的语法教学考核过程中,仍然是以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为主,利用机械化的语法题型对学生的语法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测试,没有对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行挖掘,长期以往,使得学生对于语法知识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地应用和变通,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不能有效地解决。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对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解决。

1、了解学生的兴趣,开展贴近生活的语法教学活动

加强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语法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学生对于各种活动表现出的兴趣程度更高,因此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感知理解更加清晰、记忆更加牢固、思维更加深刻。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语法教学的设计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对于表示“许可”的情态动词的应用,有“can,could,may,might”等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创造不同的情景,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动词的应用略有差别,通过在情境中的表演学习,使得学生加深对各个动词的用法学习。

2、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认知水平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十分枯燥,在新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联系实际谈论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将学生的各种认知激发出来,构成新的认知结构。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的话题也应该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参与到谈话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谈话,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可以在激发作用下说出很多句子,有助于形成语感,从而促进语法知识的应用能力逐渐提升。

三、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是语法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有些语法项目只有在情境和上下文中才能表现出其典型的特点。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没有丰富的情境设置,课堂上的氛围将会比较沉闷,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情境中先讲解语法知识,然后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出语法规则是比较常用的语法教学方式。如英语的时态变化非常复杂,在时态教学中更要利用情境加深学生对各种时态表述的印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把动作和活动的实际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清,然后再进行时态的运用,也会更容易理解。比如对于过去完成时的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室的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教师指着黑板,可以说:“Who has cleaned the blackboard?”(谁擦了黑板?)然后再用英语问全班学生:“What did I ask you?”(我刚才问你们什么了?)学生用英语回答:“You asked us who had cleaned the blackboard.”(你刚才问我们谁擦了黑板。)学生叙述教师的话,以及教师问到的谁擦了黑板,这些都是过去时态的应用,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过去时态的语法进行归纳并且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情境中的学习加深对过去时态的理解,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最终可以对语法进行灵活的运用。

四、结语

语法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语法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不断加强语法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置情景,加强学生的语法练习等,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丽蓉.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4(06)

[2] 周继青.李萍.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上一篇:因身体不适辞职报告下一篇:法学院创业大赛决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