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通用12篇)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1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已逐步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均为在职人员,在校时间少,对我校有关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的相关规定了解较少。为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1、申请人入校满二年半,方可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2、申请人到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领取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材料。
3、申请人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材料。
二、资格审查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后,安排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课程学习情况(根据培养方案审查,包括学位课程科目、成绩、学分及课程总学分等要求)、学位论文水平、论文工作原始记录、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审查。如涉及涉密论文,需由学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系(室)、资格审查小组、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方能确定密级和保密年限。资格审查小组中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一般不少于2人。
2、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根据资格审查小组所提意见和建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3、资格审查通过者,由学院将其所有审查材料(包括录取名单、培养方案、课程考试试卷、成绩单、资格审查结果等)交研究生院进行进一步审查。研究生院审查通过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安排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评阅。
三、学位论文评阅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由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担任,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1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由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担任,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2人。评阅人姓名应对申请人保密,指导教师和推荐人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分别由讲师、助教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申请正常或延期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可由指导教师推荐,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聘请。申请提前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直接聘请,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不得参与,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的要求不变。
3、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一定比例对申请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论文抽查,抽查方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检查办法》执行。
4、涉密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委员的选择,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中的相应要求执行。
5、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交由论文评阅人。
6、学位论文评阅人同意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若有部分评阅人不同意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参照《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的相应办法执行。
四、学位论文答辩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熟悉本领域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1人。答辩委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熟悉本领域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2人。答辩委员主要由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2、若设有双导师,校内导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研究生所在单位导师可参加答辩会但不作答辩委员。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中只允许一人参加答辩委员会。
3、提前答辩、论文被抽查人员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聘请,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不得参与。
4、寄送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聘书、组织论文答辩及答辩接待等事宜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办理,申请人不得参与。
5、论文答辩通过后,申请人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申请学位材料。若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由答辩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其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
五、学位授予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进行审查,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未通过审查者,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其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2、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进行审批,审批通过者可获得相应学位。未通过审查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议,就是否同意其重新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六、提交材料
所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须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相关单位提交如下材料:
1、学位申请材料(各项内容、签字完整);
2、学位论文(与电子版学位论文一致)(硕士生至少3份,博士生至少4份);
3、电子文档文件(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学院、指导教师姓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图、表、附录数量等);
4、学位登记表(各项应填写内容必须填写完整、无误,“籍贯”一项中的县、市应明确);
5、学位证书用照片:33×47mm大头正面彩照1张;
6、通过我校图书馆主页的“博/硕士学位论文远程提交系统”向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2
我国研究生学位包括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类。前者侧重学术创新,旨在培养能够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教研发的专业人才;后者则主要面向国家经济产业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2010年发布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教育部门户网站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为92.99万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为60.51万人,两者的比例为1:0.65。2015年11月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强调:“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要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重要任务。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于1999年,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定名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新疆农业大学的土壤学学科是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学位)以及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等专业领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的情况,是反映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位论文训练还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就业能力。(2)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5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已毕业的研究生期刊论文的发表情况,旨在为该学科和相关农业院校今后研究生培养提供数据参考和思路借鉴。
1 研究生毕业人数
2013-2015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共培养土壤学专业(2016年起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招生)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47人(表1)。平均每年毕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1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6人。近三年来毕业的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比例为1:0.57。
2 发表论文情况比较
以研究生姓名作为第一作者,以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列出每位研究生发表论文所在的期刊名。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来源期刊列表(2015–2016年度)中检索,核定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期刊是否为CSCD源期刊,作为该论文质量的评价依据。由于论文出版周期长等原因,有5人无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检索结果。为客观评价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均论文发表情况,本研究仅将有检索结果的42名研究生的发表论文情况作为基础数据(表2)。
注:*同一列标注的字母相同,表明两组数据均值差异不显著。
2013-2015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毕业的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的CNKI检索的论文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发表CSCD收录论文的数量显著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P<0.05)。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平均每人发表1篇CSCD论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平均两人发表不到1篇CSCD论文(表2)。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表明第三年研究生学习对于发表高质量论文至关重要。
对研究生发表CSCD论文情况进行频数分析,以考察研究生个体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情况(图1)。28名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中,有2人发表了3篇CSCD论文,发表2篇以上CSCD论文的研究生人数占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总人数的28.5%(图1)。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最多只能发表1篇CSCD论文,发表1篇CSCD论文的人数比例为42.9%。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有25.0%的学生不能发表CSCD论文,表明虽然总体上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发表1篇甚至2篇以上CSCD论文的概率较大,但如果研究实验或论文撰写不顺利,其发表论文的质量也有可能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差。
3 发表论文情况年际变化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毕业年所有研究生人均发表论文数、所有研究生人均发表CSCD论文数、以及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人均发表CSCD论文数分别进行均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上三个指标不同年际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2014年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较2013年和2015年差。这可能与本学科主要研究生导师课题项目开展与研究数据积累的周期性有关系。还需要继续监测2016年及以后毕业的研究生论文发表情况,以探讨本学科正在采取的相关改革措施对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的效果。
4 提高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的对策
4.1 合理设置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规模
导师在研究生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导师招生规模过大有可能导致难以有足够的时间指导每位研究生,导致单篇论文发表质量低。应该将每位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控制3人以内的规模,并保证其中1~2名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当出现多名研究生选择同一导师时,可以采取双导师制。
4.2 鼓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
对硕士研究生个体的就业去向分析表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和概率要高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且,发表2篇以上CSCD收录论文的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概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硕士研究生入学伊始就确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目标,更高的学业追求使得他们倾向于发表更高质量的论文。
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没有农业专业博士。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考虑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例如。2013年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27名研究生就有3名攻读博士学位。(4)鉴于专业硕士和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并不一致,考虑到未来研究生就业趋势,在对本科生进行考研动员时,需要学生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位类型选择。
4.3 修定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定位要合理,发表1篇CSCD收录论文的目标是合适的,不建议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多篇低端期刊论文。另外,在有些科研单位,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英文论文,也可以作为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标准。这样,研究生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实验数据采集和实践能力锻炼中,也有利于实验室刊出更多高水平的论文。
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可将研究报告、产品开发、发明专利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也可以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根据所在行业(如土壤肥料工作站)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确定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类型。(5)考虑到专利授权周期较长,也可以将专利受理书作为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标准之一。
注释
1李茜,张晖,张大勇,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
2古继宝,何昌清,刘和福.学位论文训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5).
3王方艳.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1).
4程广斌,王永静.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石河子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1998]6号文件)及《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的精神,现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核及论文答辩做如下规定:
一、凡按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学习内容,通过学位课考试、临床转科考核、阶段考核和专科训练,完成学位论文的临床研究生,均可向所在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二、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硕士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位临床医学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2名)组成,委员会组成名单由所在学科专业提出,委员会主席一般由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担任;硕士论文评阅人需2名,其中1名应是校外专家(不参加考核答辩),另1名为委员会成员,应为硕士生导师。博士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临床医学学科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专家(含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和外单位专家2名)组成;在委员会中聘请2位有关学科的专家(其中1名为校外专家,1名应为博士生导师)兼作论文评阅人;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或论文评阅人(应为博士生导师)担任。以上需经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三、硕士、博士生导师不参加考核答辩,但应列席会议,介绍学生情况。
四、在组织博士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前1个月,博士学位申请人的临床工作总结和学位论文须进行同行专家评议,同行评议通过后再送论文评阅人。同行评议专家和论文评阅人应对博士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学位论文写出详细评语,供委员会参考。论文评议人或评阅人中有1人认为博士生临床工作能力或学位论文未达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标准者,不能组织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经半年补充工作或修改论文后,可再次提出申请;如再次申请,经论文评议、评阅仍未达到标准者,即中止学业。
五、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办法
(一)考核时间确定后,所在教研室(科室)应为考核做准备工作。为硕士研究生准备的病人应符合考核高年住院医师的标准;为博士生准备的病人应符合考核初年主治医师的标准。
(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及病例答辩。研究生通过接诊病人,辅助诊疗技术操作,对辅助检查结果出诊断报告等,做出诊断及治疗;手术学科考核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考核答辩会程序,由研究生宣读病例分析报告,委员会进行提问,研究生答辩。委员会有权抽查研究生既往诊治过的病历,并就其审查内容进行提问,研究生解答。
(四)委员会按照临床能力考核评定表,逐项进行无记名评分。委员会委员所评的平均分数为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成绩,成绩达到80分为合格。
六、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方式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同。
七、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一)由委员会主席主持临床能力毕业考核 1.综合考核研究生诊治病人的临床技能。2.进行病例报告和病例答辩。
3.按临床能力毕业考核评定标准评定成绩。(二)由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 1.由秘书介绍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
2.由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3.由秘书汇报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情况。
4.研究生报告论文摘要(硕士生不少于30分钟,博士生不少于40分钟)。
5.委员会委员提问,研究生回答问题(硕士生不少于30分钟,博士生不少于40分钟)。6.答辩委员会委员、听众提出问题并与答辩研究生展开辩论(硕士生至少30分钟、博士生至少40分钟);
7.论文评阅人宣读评阅意见,秘书宣读博士生论文同行评议综合意见。8.休会15分钟。(三)委员会另举行评议会
1.委员会主席组织对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2.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定。
3.对临床考核和论文做出总体评价,写出评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申请人临床能力考核合格(80分以上),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及格以上),委员会经无记名投票,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做出建议授予临床医学硕士或博士专业学位的决议。
申请人若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中有1项未通过,委员会应做出是否同意在半年内重新考核或答辩1次的决议。
申请人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均未通过,委员会应做出不授予临床医学硕士或博士专业学位的决议。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
一、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的要求 1.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1)凡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规定的学制期内,修完符合本人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所规定的总学分和学位课程成绩平均级点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且经导师审阅论文(初稿)认可后,即可向本学科(专业)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本学科(专业)组织。
(2)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得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在职硕士生长一年),全日制学生必须在第四学期末(6月初)、业余制学生必须在第五学期末(1月初)完成论文答辩工作。
(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的研究生,经过对论文的修改补充,可于3至6个月后再次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仍通不过答辩的硕士生作结业处理。
(4)提倡和鼓励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且学位论文质量高的研究生提前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提前答辩的期限为半年至一年,但学位级点必须2.5以上,且事先经导师、MPAcc办公室、院和研究生院同意。
2.申请硕士学位要求
(1)凡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向本系(或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申请硕士学位,并提交申请学位材料,送系(或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并进行投票表决。
(2)根据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意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给予审核通过,并授予其硕士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3)凡作为结业处理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按《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硕士学位的实施细则》办理。
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硕士学位程序
(1)硕士生向导师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初稿);
(2)导师审阅并推荐,写出审阅意见;
(3)硕士生向MPAcc办公室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MPAcc办公室审查该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聘请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并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中必须有一名是该生学位论文评阅人);
(5)硕士学位论文答辩;(6)系(或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
(7)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是同意授予硕士学位;
(8)授予硕士学位,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细则
1、硕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后,经导师审核,认为可以提交答辩的,可向系(院)教务办公室领取“硕士学位申请表”,填写好有关栏目后交MPAcc办公室,由MPAcc办公室指定答辩秘书负责传递。申请应于答辩日期之前一个月左右提出,以确保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审阅论文、组织答辩委员会)及接受论文质量抽查。
2、“硕士学位申请表”中,申请者本人填写的内容必须由MPAcc办公室负责核对后加盖成绩管理人和管理部门(系或学院办公室)印章,经审核符合申请硕士学位要求者,方可由MPAcc办公室确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3、学位论文评阅人(二人)和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对该课题较为熟悉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名本学科和相近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为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组织的学力论文答辩,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评阅论文及参加答辩委员会,否则无效。研究生本人的指导教师可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担任主席。
4、学位论文由MPAcc办公室负责送(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评阅和审阅,申请者本人不宜参加此项工作。
5、如学位论文成果已经通过鉴定并实际上已达到评阅要求者,评阅意见书可用成果鉴定书代替,不必另行组织评阅。
6、如评阅人有不同意答辩的,则应将其意见复印后发给全体答辩委员征求意见,如有三分之二以上答辩委员认为可以组织答辩,则仍应如期进行。如原定答辩委员因故缺席而出席的答辩委员已起过三名,答辩不必改期。出席的答辩委员不足三名,应补上合适人选并作好答辩准备后方可举行。
7、答辩委员应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答辩工作。答辩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保密专业和内容需要保密者除外),对于是否同意授予学位应以无记名投票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算通过。
8、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1)主席宣布开会;
(2)学位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为10分钟左右);
(3)答辩委员和与会者提问,学位申请人答辩;
(4)宣读评阅意见;
(5)休会,答辩委员举行会议作出评议,进行无计名表决(表决票由答辩秘书统一填写申请人的姓名和时间并加盖公章),写出“答辩决议书”;(6)复会,主席宣布对论文的评议和决议。
9、答辩会要有详细记录,也可用磁带录音后记录,记录或磁带录音由系(院)专人保管备查,二年后方可销毁。
10、答辩不合格者(没有取得三分之二多数票同意),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11、如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认为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已相当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除作出同意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还可向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建议,由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按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博士学位的申请。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5
发布时间:2010-11-04 出处:学位与评估办公室 点击:1644次
一、按照《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时间将“教学实践”、“前沿课题讲座”、“开题报告”、“阶段报告”交至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
二、至少于预计答辩日期三周前向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提出答辩申请,待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审核所修课程完全符合《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后,领取《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审批材料》(以下简称“审批材料”)和《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评阅书》(以下简称“论文评阅书”);
三、申请人本人认真填写“审批材料”相关栏目(含:封面;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人课程、研究生成果及论文情况),并请导师填写“审批材料”中的指导教师推荐意见,所在学院负责人(院长或主管副院长)签署对申请人进行论文答辩的意见、加盖学院公章;
四、申请人将学位论文、“论文评阅书”、“审批材料”交给答辩秘书,由答辩秘书负责将学位论文送给论文评阅人并将“审批材料”(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组成、分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已填写齐全)交到申请人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
五、待“论文评阅书”全部密封返回学院且论文评阅人和指导教师均无异议后,由答辩秘书到申请人所在学院教务办公室领取所有的答辩材料(包括:答辩表决票、成绩评定表、审批材料、论文评阅书、学位论文评阅答辩费申请单),准备答辩;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6
黑龙江大学将从2011年起招收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报考条件:
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 或具有大专学历, 毕业满2年, 且修读5门以上本科相关专业课程成绩及格者 (提交成绩单证明) 。
二、报名与考试时间:
从2010年起, 每年10月或11月报名。具体日期请注意相关媒体或网络公告。一般为网上报名。考试一般于报名次年1月份进行。本专业学位考生报考时间与全日制学术学位报考时间一致。
三、入学考试科目:
公共课科目: (1) 外国语; (2) 政治。专业课科目: (1) GCT (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统一试卷) ; (2) 图书情报综合 (包括信息管理概论、信息检索两门本科知识) 。
四、学制:
全日制脱产两年。
五、主要学习内容:
学位基础课知识,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课知识以及公共课知识 (政治与外语) 等。
六、毕业:
学满规定学分,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双证) 。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7
(一)各招生单位必须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招生工作网站公布生源余缺信息及调剂要求。
(二)调剂原则和调剂考生资格以教育部发出的20录取工作文件规定为准。
(三)招生单位不得向其他招生单位转寄或索取单考生或未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统考、联考考生材料。调剂手续均由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办理,不得为不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办理调剂手续。
(四)一般调剂程序
1、考生自行登录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调剂系统运行区间4月8日至5月15日。
2、招生单位审核考生申请材料,并及时决定是否通知其复试,通知复试要审慎。
3、招生单位安排调剂考生复试,及时给出复试结果,并通知考生是否待录取;双方共同确认“待录取”,考生同时只能同意一个招生单位的待录取通知。
4、被拟录取的考生向原报考单位递交调剂申请书,招生单位向拟录取调剂考生的原报考单位发出调阅初试试卷的公函。
5、原报考单位根据考生调剂申请书和调剂招生单位公函,通过机要向调剂单位寄出初试试卷。
6、招生单位做最后审查。拟录取结论有变时,须及时通知考生,并做必要说明。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8
A类考生*
专业学位名称
总分
单科(满单科(满分=1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
350
分>100分)83
340 总分
B类考生* 单科(满分=100分)53
单科(满分>100分)80
330 总分
C类考生* 单科(满分=100分)50
单科(满分>100分)75
*工程照顾专业:冶金工程、动力工
备注
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警务 325 教育、汉语国际教育 体育 应用心理
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 艺术
文物与博物馆 建筑学、工程
305 270 305 355 320 295 300
40 35 40 55 35 40 40
60 105 120 83 53 120 60
315 295 260 295 345 310 285 290
38 33 38 53 33 38 38
57 99 114 80 50 114 57
305 285 250 285 335 300 275 280
35 30 35 50 30 35 35
53 90 105 75 45 105 53
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安全工程、兵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
*临床医学中医类
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 会计、图书情报 工程照顾专业*
临床医学中医类照顾专业*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60 35 53 250 33 50 240 30 45
照顾专业: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300 40 120 290 38 114 280 35 105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
165 350 280 270 240
40 35 30
60 105 45
155 340 270 260 240
38 33 30
57 99 45
330 260 250 240
35 30 30
53 90 45
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中西医结合临床。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0分。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A类考生*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总分
单科(满单科(满分=100分)
分>100分)
总分
B类考生* 单科(满单科(满分=100分)
分>100分)
总分
C类考生* 单科(满单科(满分=100分)
分>100分)
备注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不含体育学)文学(不含艺术学)历史学 理学
工学(不含照顾专业)农学
医学(不含中医学)军事学 管理学 体育学 艺术学
295 350 325 305 355 295 295 300 260 300 310 350 270 320
45 40 55 40 40 40 35 40 45 55 35 35
68 120 83 120 60 60 53 120 68 83 105 53
285 340 315 295 345 285 285 290 250 290 300 340 260 310
43 38 53 38 38 38 33 38 43 53 33 33
65 114 80 114 57 57 50 114 65 80 99 50
275 330 305 285 335 275 275 280 240 280 290 330 250 300
40 35 50 35 35 35 30 35 40 50 30 30
60 105 75 105 53 53 45 105 60 75 90 4
5*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
中医学
工学照顾专业(一级学科)*
270 35 105 260 33 99 250 30 90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
280 40 60 270 38 57 260 35 53
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0 30 45 240 30 45 240 30 45
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9
一、什么是双学位?
双学位是指在校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位证的同时, 修读了其它学科, 并也获得学位。主修学位与辅修学位为不同的学科门类, 学生在修满双学位学分 (含毕业论文、答辩) 的, 取得主修学位证的前提下, 经过学校委员会同意, 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二、艺术生为修读双学位的目的
近年来“艺考热”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艺术生逐年递增, 艺术类市场过于饱和, 供大于求, 大学生就业难,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更难。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日益强烈, 拥有复合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需求的趋势, 修读双学位, 是艺术生一个发展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 从艺术类第一专业向双学位第二专业实现知识上大纬度的跨越, 使艺术生从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符合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艺术生的就业压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修读双学位所遇到的问题
(一) 学位证与考试要求过高
现在高校艺术生会越来越多的选择辅修双学位, 是因为现在的高校艺术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与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艺术专业学习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共性, 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个性, 艺术学习的特殊性, 社会就业的局限性和教育引导的片面性, 导致大部分艺术生存在政治意识淡漠、文化基础薄弱、缺乏集体观念等问题。
(二) 学习时间冲突
选修双学位的高校艺术生面临较大的一个的问题就是在学习双学位的课程的时候会耽误自己的第一专业, 双学位的知识可能会比艺术生第一专业的知识有些难度, 因为艺术生本身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所以必须花大把的时间放在双学位的学习上才能跟得上双学位的学习, 然而在努力顾及一方的时候就会忽视到自己的第一专业, 如果想做到俩者都兼顾是有些困难, 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高校开设双学位这一政策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是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部分高校艺术生对于如何选择专业、各专业就业前景、双学位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和相关政策都不了解, 这样一来是很多学生都错过了选修双学位这一个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双学位课程的时候都有一些盲目性。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薄弱, 又缺乏老师的必要指导, 学习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还有双学位的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在国家颁布的条文中虽说有提到双学位的概念, 但是没有针对双学位教育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各高校在双学位教育中做法各异, 缺乏国家宏观控制制约, 也就难免会出现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社会现象。
四、针对艺术大学生修读双学位的困难所提出的对策
(一) 完善相关制度, 健全管理秩序
我国高校有必要制定完善的鼓掌制度规范管理, 要保证双学位教育的顺利实施, 各高校应当建立起覆盖招生、培养和毕业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且可以再招生的起点设置一定的门槛。从而确保双学位生源质量优秀。在教学过程中呢, 应该建立健全日常教学的管理秩序, 严格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 从而确保双学位的教学质量。在大学生毕业严格审查毕业资格的同时, 给予学生必要的就业信息和指导, 为学生利用双学位就业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 合理安排时间
在我认为我国高校必须要加强双学位教育的宣传和修读指导, 因为大部分艺术生在选择双学位的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盲目性, 所以学校或者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介绍, 对学生选择双学位专业进行指导, 给学生一个咨询双学位的平台, 让更多的高校艺术生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双学位。并且高校可以再双学位课程原有的基础上减轻双学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双学位的同时不会丢掉自己的第一专业。
在我国各高校对于双学位可以适当的修改有关制度, 由于双学位大多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 实践环节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实施, 所以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减轻辅修双学位的课业负担, 例如减少辅修课程的学分、减少辅修课程每学分对应的学时、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 放宽艺术类大学生活的双学位证书的要求。
五、总结
双学位的开展,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让艺术类大学生真正的能在努力完成第一学位的同时, 修读双学位, 发展自我, 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合理的安排时间, 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 让双学位制度完善, 更加适应艺术类大学生, 从而起到开展双学位的作用。
摘要:越来越多的考生迈进了艺术的大门, 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需要的提高, 再加上面对职位供不应求, 很多高校艺术生就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是给艺术生一个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但是辅修双学位的现状是很多学生上双学位的课程时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有些忽视, 部分学生选择双学位会有些适得其反的功效。所以国内高校应当在某种程度上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双学位的制度。
关键词:就业,艺术生辅修双学位,双学位制度
参考文献
[1]陶源.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5-10-24.
[2]吕梅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2015-9-24.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10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专业学术水平,保证学位授予工作的科学、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工作规则》的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以下简称申请论文)的推荐、评阅、答辩,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规定,遵循科学、公正、优胜劣汰原则,保障学术自由,坚持质量标准,严格相关程序。
第三条 硕士学位论文应表明硕士学位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具体标准如下:
(一)选题合理,观点明确;
(二)论述充分,论证有力;
(三)资料翔实、广泛,表明申请人掌握学术界对于本题目的研究现状;
(四)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五)写作及引文、资料标注符合学术规范; 申请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二 机构 第四条 学校成立校答辩指导小组。校答辩指导小组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指导答辩工作。
校答辩指导小组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5或7名委员组成。校答辩指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全校申请论文的推荐、评阅、答辩工作;
(二)受理申请人对于院答辩指导小组就其推荐异议申请、评阅异议申请所做决定的复议申请;
(三)受理申请人就答辩委员会做出的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建议所提出的答辩异议申请,并就相关事项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于硕士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以及本校教师作为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委员违反规定、以其行为影响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公正性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五)处理申请论文在推荐、评阅、答辩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五条 各学院成立院答辩指导小组。院答辩指导小组由3或5名成员组成。
院答辩指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本学院申请论文的推荐、评阅、答辩工作;
(二)确定推荐专家名单;
(三)确定答辩委员会委员名单;
(四)受理申请人的推荐异议申请;
(五)受理申请人的评阅异议申请;
(六)对于申请人违反规定、以其行为影响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的公正性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七)处理本院申请论文推荐、评阅、答辩中的其他问题。第六条 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申请人论文主题,组建答辩委员会。
(一)答辩委员会由3或5名委员组成。
(二)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般应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
(三)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名,主持答辩程序。
第七条 申请人可申请指定1名本专业教师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被申请人指定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在履行职责和参照标准方面,与其他委员相同。
第八条 答辩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阅申请论文;
(二)组织论文答辩;
(三)对申请人就申请论文提问、评价、建议;并就申请论文及申请人答辩情况,提出申请论文评语和答辩意见;
(四)通过无记名投票,作出授予硕士学位、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
第九条 导师在申请论文评阅、答辩过程中全程回避。第十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代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协调学位申请论文推荐、评阅、答辩工作;
(二)监督学位申请论文推荐、评阅、答辩各项工作质量标准、相关程序的执行;
(三)受理复议申请;
(四)解释有关政策、规定的含义。
三 推荐
第十一条 申请论文须经导师推荐。
导师应根据本细则第三条规定,对于是否推荐申请论文进入评阅、答辩程序提出书面意见。
第十二条 导师对于申请论文做出不予推荐决定时,应同时以书面形式向院答辩指导小组提出不推荐理由。
对于上述意见,院答辩指导小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
四 评阅
第十三条 经本人申请、导师推荐的申请论文,须经专家评阅通过。
第十四条 部分申请论文的专家评阅实行“双向匿名”制。匿名评阅专家姓名对申请人、导师隐匿;申请人及导师姓名对评阅专家隐匿。
第十五条 各学院按二级学科建立论文评阅专家库。专家库专家应包括校内外同行专家。专家库专家的条件、标准由各学院根据各学科的情况确定。专家库专家应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人员。
第十六条 每篇申请论文由1或2名同行专家进行评阅。第十七条 评阅专家根据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标准,对申请论文进行评阅。
评阅专家不应以个人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否定申请论文。
第十八条 评阅专家对申请论文审阅后,撰写评阅意见,填写《论文评阅评价表》,并就是否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提出明确意见。
第十九条 评阅专家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的,该申请人进入答辩程序。
1名评阅专家不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申请人不进入答辩程序。但申请人可根据本细则第三十五条规定提出评阅异议申请。
2名评阅专家不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的,申请人不进入答辩程序。学院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的本次学位申请程序中止。
第二十条 评阅专家的选定、通知,评阅申请论文的送审及评阅意见的回收,由院答辩指导小组根据公正、诚信和保密的原则,确定适当的工作方式。
五 答辩
第二十一条 经专家评阅通过的申请论文,进入答辩程序。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在答辩委员会确定之后、答辩之前,不得与答辩委员私下接触。
第二十三条 论文答辩程序:
(一)主席宣布答辩会开始,介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宣布答辩注意事项;
(二)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申请人的学术研究基本情况,并宣读申请论文指导教师(或推荐专家组)推荐意见;
(三)申请人报告申请论文的主要内容(约15分钟);
(四)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
(五)申请人准备;
(六)申请人答辩;
(七)申请人最后陈述;
(八)休会,答辩委员会评议(其他人退场); 宣读申请论文评阅专家的评阅意见; 讨论申请论文及答辩情况;
通过无记名投票,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讨论确定对申请论文的评语;
(九)复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的投票结果,宣布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宣读答辩委员会对申请论文的评语意见;
(十)答辩会结束。
第二十四条 投票结果与建议:
(一)经答辩委员会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申请论文答辩通过,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二)经答辩委员会表决,同意票不足三分之
二、但过半数者,申请论文答辩不通过,建议修改申请论文后,延期再答辩。
(三)经答辩委员会表决,同意票未过半数者,申请论文答辩不通过,建议不授予硕士学位。
建议延期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答辩委员会应当在答辩会后以书面形式将理由、或理由和修改意见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五条 答辩委员会的表决票由校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制,盖章有效。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对答辩委员会做出的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不服的,可根据本细则第三十九条规定提出答辩异议申请。
第二十七条 建议延期再答辩的情况适用于:申请论文具有较高水平、但尚未达到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标准。
延期再答辩应在第一次答辩半年后、一年内进行。第二十八条 建议不授予硕士学位的情况适用于:
(一)申请论文未达到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标准,并存在重大缺陷;
(二)申请论文经过修改、延期再答辩,仍未达到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标准;
(三)申请论文有抄袭剽窃、伪造资料、他人代笔等严重错误的。第二十九条 答辩委员会将授予硕士学位、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报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三十条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于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出具审核意见,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十一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建议,结合导师推荐意见、专家评阅结果等材料,充分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三分之二多数(不含三分之二)通过的方式,作出授予硕士学位、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第三十二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可批准、否决或撤销院答辩指导小组、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建议或决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否决或撤销院答辩指导小组、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决议的,可自行作出相应决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否决答辩委员会建议的,应建议相关学院重新组织答辩。
六 救济
第三十三条 导师以申请论文质量未达到标准为理由而不予推荐,申请人可提出推荐异议申请。
推荐异议申请应在申请人被告知不推荐意见后2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院答辩指导小组提出。
第三十四条 对于推荐异议申请,院答辩指导小组应组织3名同行专家作为推荐专家,审阅申请论文,并分别听取该导师、申请人陈述。3名推荐专家一致认为申请论文达到质量标准、全部同意推荐的,对于申请论文以推荐专家集体名义推荐参加学位申请。
3名推荐专家有1名认为申请论文未达到质量标准、不同意推荐的,申请人本次学位申请程序中止。
第三十五条 在申请论文评阅程序中,评阅专家中1名专家不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的,申请人可提出评阅异议申请。
评阅异议申请应在申请人被告知评阅专家不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意见后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院答辩指导小组提出。
第三十六条 对于评阅异议申请,由院答辩指导小组增聘2名评阅专家作为再评阅专家,对申请论文进行再评阅。
再评阅专家2人一致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申请人进入答辩程序;再评阅专家中有1人不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申请人本次学位申请程序中止。
第三十七条 因专家推荐、专家评阅、专家再评阅未达到通过标准而本次申请程序中止时,申请人可在半年以后、一年以内再申请。
再申请适用申请程序。
第三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同一学位,只能再申请一次。第三十九条 申请人对答辩委员会做出的延期再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可以提出答辩异议申请。答辩异议申请的理由,限于答辩委员会组成违反规定,或答辩程序违反规定并影响表决结果。
答辩异议申请应在答辩之日后3日内以书面形式通过院答辩指导小组向校答辩指导小组提出。第四十条 校答辩指导小组在收到申请人答辩异议申请书后,组织相关人员就申请理由进行调查,并于3日内决定是否重新组织答辩。
第四十一条 对于导师推荐意见、评阅专家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学位授予与否建议,申请人只能提起异议申请一次。
第四十二条 申请人对于院答辩指导小组就其推荐异议申请、评阅异议申请所做出的决定不服,对于校答辩指导小组就其答辩异议申请所做出的决定不服,可以书面形式在上述决定做出5日内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校学位委员会对于申请人的复议申请,可视情况进行书面复议或听证复议。
第四十三条 校学位委员会对于申请人复议申请的复议,以参加复议委员三分之二票同意为通过。
第四十四条 经校学位委员会复议通过的推荐异议申请、评阅异议申请、答辩异议申请,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重新启动相关程序的方式。
七 责任
第四十五条 申请人违反本细则,其行为影响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的公正性,给予批评教育;并在学位申请相关阶段,公布违规事实。
情节严重者,中止本次学位申请程序。
该行为事实认定及处理,由申请人所在学院答辩指导小组负责。第四十六条 导师违反本细则,其行为影响申请论文评阅及答辩的公正性,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暂停硕士生招生资格。
该行为事实认定及处理,由校答辩指导小组负责。
第四十七条 本校教师作为推荐专家、评阅专家、再评阅专家、答辩委员会委员者,违反本细则,干扰推荐、评阅、答辩的公正性,导致推荐、评阅、答辩结果显失公平,暂停推荐专家、评阅专家、答辩委员资格。
情节严重者,比照《中国政法大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处理。
该行为事实认定及处理,由校答辩指导小组负责。
第四十八条 负责确定推荐专家、评阅专家的所有人员(包括接触专家名单的工作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声明对于专家情况负有保密义务,以及在泄密情况时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 负责学位申请工作的工作人员,违反本细则,影响评阅及答辩的公正性,或者影响评阅、答辩工作正常进行的,比照《中国政法大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处理。
八 附则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11
重大校„2014‟104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
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基本要求》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已于2013年12月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届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 庆 大 学
2014年4月11日
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
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撰写和发表是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和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对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规定如下:
一、申请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时原则上应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可以是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也可以是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具体要求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报校学位办公室审核、备案。
二、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本要求
理学: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I三区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工学(含建筑类):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I三区及以上期刊、或者相当水平EI检索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经管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法学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同时在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2篇,或在有重要影响的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3篇。
各学院及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需求,提出高于本基本要求的具体规定,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后执行。
2.学术论文发表类别、期刊界定
理学、工学(含建筑类)的SCI检索学术论文分区按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分区标准执行;EI检索权威期刊按科技处组织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
经管类和法学类的权威期刊和重要期刊按社科处组织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法学类有重要影响的CSSCI期刊按法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学校审定的期刊目录执行。
在以上各种期刊的“增刊”上所发表的论文不能作为申请博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
三、学术论文的认定
1.学术学位研究生按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位申请者在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且与学位论文内容紧密相关,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
者或者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对发表论文一篇以上的至少有一篇是第一作者。
2.学术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提交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若学术论文只录用未正式发表,需提交学术期刊编辑部的书面公章录用证明原件、投稿录用的论文复印件和承诺书,并由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被认定为有效学术论文。如提交的录用证明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学校将对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其他
1.本规定自201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其他在读研究生也可选择执行本规定。
2.本规定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篇12
关键词:协同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 并且能适应特定行业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注重学术能力和理论的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 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实践创新、职业素养的培养, 强调由单一学科向专业领域的转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中, 依然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的问题, 实践培养环节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现象, 实践效果不佳。
1. 课程设置过于学术化。
长期以来, 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在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时, 未能根据职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开设足量的实践课程。在很多情况下, 直接搬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资源, 或者对其进行简单“包装”, 就拿来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资源使用, 一些基于真实情境、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未能充分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中。授课老师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方法, 仍以课堂教学为主, 师生互动较少,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实践性不足, 实践课程比例较低。
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
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 强调要强化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 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理念的代表性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基于实践课题或专业实践, 但是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专业学位论文没有很好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有学者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做了实证调查, 结果显示有46.88%的论文选题来源于校内导师课题, 18.75%来源于校外导师安排, 只有25%来源于现场实践[2]。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不突出, 工程性不强, 仍有很大比例的专业学位论文重学术轻实践, 没有把学术性和职业性统一起来, 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职业价值不高。
3. 校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参与不够。
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 实现理实结合, 资源互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通过调查发现, 某些高校未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进行细致、清晰的职责划分, 为避免职责冲突, 导致校外导师不能积极地参与研究生实践与论文指导中[3]。某些校内导师科研能力比较强, 但是实践经验不足, 没有能力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职责界定不清晰, 导致校外导师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参与不够, 直接影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 专业实践流于形式, 实践过程监管不细致。
专业实践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 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 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 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但是不少实践基地并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质性的专业实践平台, 很多只是挂个名, 某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实践基地只是从事“走过场”的实习工作, 不能接触专业的核心、前沿的项目, 专业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在专业实践过程中, 存在学校对实践过程跟踪监管不力的问题。某些高校未能制定详尽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对专业实践考核过于单一化、笼统化。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
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 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4]。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 产学研结合, 探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模式, 如何体现其专业实践特色,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1. 优化课程设置, 完善培养方案, 加强案例教学。
为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从课题立项以来,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 我校重新修订了《江苏科技大学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并对各专业领域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新方案对实践环节有更明确、详尽的要求, 规范实践形式, 强化实践过程监管, 提高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程度。优化课程结构, 完善课程体系, 增加前沿课程、专业案例、精品课程、学术素养课程的开设比例, 重点建设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核心课。
2. 利用校内外资源, 提供专业实践平台。
专业实践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完成专业实践, 大幅度增长研究生的实际工作经验, 提前融入实际工作环境, 缩短就业适应时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 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 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也属于灵活多样的专业实践形式。我校一大批实验平台或实训基地条件日渐成熟, 例如信息管理暨影子工厂实验室, 已经建设成为在行业内和省内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基地。该实验室为MPAcc提供专业实践平台, 促进会计专硕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为提高会计专硕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我校每年都派出大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各类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与联合培养,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 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推进产学研结合。
我校积极加强和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迄今已建立140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拥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基地, 并建有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 形成涵盖各个学科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体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规范, 每年入站研究生两三百人, 近4年我校有1000多名研究生进入各类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通过实施双导师制、阶段汇报制, 以及实习实训报告制, 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 学校通过研究生培养基地强化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对接, 不少合作课题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 产学研成效良好, 培养大批服务船舶行业, 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深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4. 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及评价指标, 强化应用导向。
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 又能反映他们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将具体的专业技术需求进行研究整理成学位论文选题素材, 通过对专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 对其进行提升与拓展, 形成学位论文。因此,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仅要具有实践性价值, 还要具有学术型论文的学术价值, 不能过于强调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意义和职业意义, 而弱化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 迫使学生从更高层次出发, 以更宽广的思路和视野去研究实践问题, 成为既有宽厚理论基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 又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既为避免专业学位论文过于职业化, 又为避免过于学术化, 我校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拟制定《江苏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对专业学位论文不仅做出导向性的规定, 而且针对学位论文过程提出具体、明确的规范要求。要求专业学位论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 不局限于学术论文, 要求聘请业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审论文, 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同时制定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细则与评分标准, 突出应用性, 评选实践价值高、具有专业推广价值的优秀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
5. 完善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我校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定评定条件, 分类评聘, 出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聘任办法》, 选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具有实践课题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逐步形成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稳定的专业导师团队, 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青年教师培训, 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 参与实施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校外导师定期培训、考核和退出制度。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 共同制订培养计划, 共同参与指导, 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地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 2013-11-4.
[2]孙红霞, 张乐勇, 王绍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石油教育, 2012 (3) .
[3]焦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会所需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 (5) .
[4]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Z].教研[2015]1号, 2015-5-7.
[5]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009-3-29.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推荐阅读:
中国科技大学EMBA论文答辩会要求12-0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06-11
四川农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法09-03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08-30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请假条08-02
中国农业银行效率研究07-27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