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2024-05-18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共13篇)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篇1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2050名左右

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20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招生规模约205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3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750人。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内容突出宽口径和实践性特征,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原则上一年级执行同样的课程计划。入校一年后,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可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篇2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是我国建没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 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逐步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1]。本文结合我校自身实际, 对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生源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原因分析

(一)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同度不高

从2009年开始, 虽然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逐渐提高, 报考人数逐渐增多, 但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 公众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加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导致社会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总体还不高, 进而影响其整体招生数量和质量[2]。

(二) 生源不足, 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存在偏差

近年来, 教育资源配置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现, “985”、“211”高校对地方高校的生源影响很大, 导致地方高校生源的不均衡性比较严重。并且, 农业院校中的专业大多属于农学门类, 局限性较大, 毕业后多从事大田、户外等工作, 条件艰苦, 因此报考人数较少[3]。

另外, 教育部的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来说存在偏差。在调剂政策上, 政策规定学术型的硕士考生可以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 但专业学位却不允许反调。对于招生单位来说, 这种调剂政策会导致一些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 会采取用学术型硕士的考生的数量来填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的策略;对于考生来说, 会给考生造成一个误区, 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不如学术型高。[4]

(三) 生源分布不均, 培养环节不完善, 培养机制不健全

地方农业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5]。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推广硕士中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其报考生源逐年递增, 而对于倾向于农业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这直接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 大多数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与学术型的培养方案划分不明晰, 培养过程流于形式,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方案缺乏特色。

(四) 面对就业形式,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偏见

在就业方面, 与农业相关的大部分企业要求学术型毕业的研究生, 大多数的考生及家长也认为学术型研究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研究生形式, 就业机会更大一些。这样直接导致大部分考生 (尤其是应届生) 不会选择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有些考生甚至将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个底线, 在找到工作后便放弃专业学位录取资格, 这不仅会出现专业学位生源流失的情况, 同时也扰乱了整体的研究生招生秩序。

三、对地方农业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力度

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正视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 合理规划招生计划, 创新招生理念, 建立客观有效的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6]。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广开宣传渠道, 提高公众对专业学位的理解和认知度, 为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广阔的市场。

(二) 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扩大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 正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各大院校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专业学位的推免生奖励制度的方式, 扩大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比例, 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 招生单位应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培养的办学环境, 改革复试录取办法, 通过多种方式联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 协助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三) 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 加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着一系列改革, 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主体, 应结合自身实际, 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 并且应设立专项经费, 开展专项就业工作, 提升社会竞争力。

(四) 关注专业学位硕士学业全程, 着力解决其就业问题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 应加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学程的就业指导, 让更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 学校应多为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提供与企事业单位的平台, 从多方面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满强, 焦建鹏等.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 2013 (06) :49-51.

[2]陈磊, 粘山坡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6) :91-95.

[3]安丰勇, 荆红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探索[J].本刊视点, 2013 (9) :1-2.

[4]黄雪, 柳建良等.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180-181.

[5]荆红, 安丰勇等.试论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定位[J].学园, 2013 (16) :1-2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3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年龄不限;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者(HBsAG+)不能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

4、报考方式与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推荐免试

(1)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20推荐免试资格。

(2)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凡符合《中国农业大学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实施办法》条件者。

(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考生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之一:

(1)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不接收提前毕业生),毕业时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

(2)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全国统一高考、成考、自考,以下同)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此类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生;

(4)同等学力考生: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结业生、应届专科毕业升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专升本生,以下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成教生,以下同)以及大学专科毕业生(简称大专生,以下同),大专生须毕业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及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①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②大专生还需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由补修课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单。

通过初试后,在复试前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技能等科目;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通过向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一般由高教处相关处室负责)申请取得。

(三)单独考试考生

本年度暂不招生。

二、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当年招生报名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未按时报名,无法参加当年考试。

考生可在全国范围内就近选择报考点并请随时关注所选考点发布的相关信息。凡选择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均应选择我校为考点(考点代码1119),并于9月份后多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我校实行按二级学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

招生导师信息查询: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姓名。

(二)报考资格

我校考前不进行资格审核。考生应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本简章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且不退还报名费。

三、初试

(一)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当年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

(二)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化学(农)、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卷。

(三)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化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各为150分。

四、复试及录取

(一)考生复试前应通过报考资格审查

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分别携带下列材料到报考学院进行报考资格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及完整的本科学习成绩单;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提交身份证、本科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博士学位证、准考证以及本科或硕士或博士学习成绩单;

(3)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身份证、本科结业证或大专毕业证或学生证(应届专升本生和成教生)、准考证、大学学习完整成绩单、公开发表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大专毕业生还应提交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的成绩单。

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应真实有效,用B5纸复印装订成册,经报考学院专人审核原件后,复印件收存归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直至追究相应责任。

(二)复试

(1)我校为教育部34所自划复试分数线招生单位之一,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为实际录取人数的120―150%。凡符合我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我校的`专业复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

(2)专业复试由招生学院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结合的方式。

(3)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缴纳100元复试费。

(三)体检

(1)时间、地点:复试期间在我校医院进行体检,一般不做复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未通过体检者不予录取。

(四)录取、培养费及奖助学金

(1)对考生进行初复试总成绩排名,实行择优录取并尊重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2)我校自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招生类型分为非在职生和在职生两大类。按考生报考时是否填写的“定向委托培养单位”识别在职状态,只有报名时选择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享受教育部有关分数照顾的政策。

(3)非在职生全部按非定向生录取,由国家、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经费和基本生活费并享受公费医疗,基本生活费的标准为:第一学年400元/月,第二学年500元/月,第三学年600元/月。

(4)在职生录取为委托培养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培养费为6000元/年,按学年交纳。学科不同学制不同,一般为2或3年。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拟录取后考生本人、委培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5)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均录取为定向生,录取后先在教育部指定的培训基地学习一年,通过考核后回到学校进入专业学习。回到学校后,由学校提供培养经费,学校向生活困难的非在职定向生提供国家标准的助学金。

(6)部分学科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五年。

(7)30%成绩优秀的在校研究生(二年级以上)可获得元/年的奖学金。

五、其它

(一)请保存好准考证,复试及入学报到时需核查;

(二)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请考生在复试、录取期间多关注报考学院发布的信息。

(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上班时间接待咨询。

(四)单位代码:10019;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 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本年度国家政策如有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4

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例如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类型主要是专业学位,例如农业推广、兽医硕士等。

山东农业大学20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800人,考试科目和招生人数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报名与考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篇5

注明:为方便考生明确报考意向和报考专业,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注意以下内容:

1.报考联合培养:

(1)报考011中国水产科学院、012上海农科院、013国家海洋局和014海洋科学研究院的考生须选择011、012、013和014内专业进行网上报名,不要选择学院内相同专业进行报名。报考011水科院的考生需在网上报名备注栏里注明:报考水科院附属研究所名称+导师姓名。

(2)报考其它联合培养单位(即除011、012、013、014之外)的.考生,选择从学院相同专业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报中的备注里填写联合培养单位名称和导师姓名。

2.报考非联合培养:

(1)选择从学院专业进行网上报名,备注栏未注明联合培养单位名称的,则默认为报考学校非联合培养。

3.目录中招生人数为拟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届时以国家最终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学制20考初试科目(黄色为变动的考试科目)总招生数拟招人数中联培单位招人数(联合培养单位填写)复试科目001水产与生命学院070700海洋科学03海洋生物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27江苏海洋水产研究所:1名,

海洋省水产研究所:1名.

F02动物学071000生物学03生理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7 F22生物学综合知识04水生生物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7 F22生物学综合知识07遗传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7 F22生物学综合知识08发育生物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8 F22生物学综合知识071300生态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4 F22生物学综合知识077600环境科学与工程01环境科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高等数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2环境化学

4 F01生态学090102作物遗传育种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或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1浙江万里学院:1名F20作物遗传育种090603临床兽医学01水产动物临床医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或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925水产动物疾病学

13 F06微生物学090801水产养殖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或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27鱼类增养殖学

80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3名,

山东淡水水产研究所:1名,

浙江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1名,

浙江万里学院:1名,

广东农科院:1名,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名,

其它单位(渔业专业待定指标):3名

F07养殖水化学095108渔业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④927鱼类增养殖学

28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3名,浙江万里学院:1名,

浙江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1名,

江苏海洋水产研究所:1名,

通威集团:1名,

广西水产研究所:1名,

待定(上海水产研究所:待定1名、

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1名,

海洋水产研究所:1名)

F07养殖水化学002食品学院071000生物学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高等数学或711无机及分析化学

④910生物化学或911细胞生物学

4 F03分子生物学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22传热学

8 F08制冷技术081704应用化学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10生物化学

5 F09无机及分析化学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00不区分研究方向3年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2食品微生物学或910生物化学或967食品工程原理

61光明食品集团:1名,

上海食品研究所:1名,

通威:1名.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篇6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教育部以大总统名义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 史称“壬戌学制”。在此之前的“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都没有规定研究生招生采取考试的形式, “壬戌学制”是仿美制而来, 借鉴了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开创了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 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 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 研究生招生和教育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经历了“个人申请、学校推荐、招生单位自行考试”, “增设政治理论、外国语全国统一考试”, “增加复试”, “全国统考试点”等阶段。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尽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政策表面看来是工具理性的, 但每一项政策背后确实存在着价值选择, 如此看来, 政策同时又是价值理性的, 这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方案和手段的选定、政策评价标准的确立等方面。

(一) 政策问题的认定

政策产生的前提是社会问题的出现, 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 在分析某一政策合法性和有效性之前, 首先要明确政策制定所针对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只有清晰了解社会问题所在, 才能够对政策进行评价。

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 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对应的教育问题。那么, 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出台要解决哪些教育问题呢?或者说, 在出台此政策之前,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 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得不到保障。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政策出台前, 除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外, 初试科目一般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其中政治和外语是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在这种考试制度下, 政治和外语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和评分标准可以做到保持一致, 但是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试题的科学性令人堪忧。尽管国家对非统考科目也进行了相应规定, 但各招生单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加之各招生单位本身的命题水平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看, 试卷的质量难以保证。

第二, 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由于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政策出台前, 各招生单位要自己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命题、考试、招生、录取等工作, 大约从每年6月份编制招生专业目录开始, 至次年的9月新生入学为止, 一个研究生招生周期才全部完成。在这一周期中, 无论是命题考试、录取接收, 还是其他相关工作, 都要由招生单位自行完成, 这实为一种资源浪费。由于学生录取工作和新生招收工作有交叉, 加之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招生单位会面临阶段性的繁忙, 影响整体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 自主命题、考试也给考生的调剂设置了障碍, 各招生单位的试题和评分标准的不同增加了考生调剂的复杂性。

(二) 政策目标的确定

面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尤其是初试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6年6月9日, 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07年改革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部分学科门类初试科目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明确提内容, 使初试更加侧重考察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学科基本素养”等。

(三) 方案和手段的选定

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 《通知》规定, “调整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初试科目为三门, 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对三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统一命题, 其中, 对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各设置一门统一命题科目, 名称待定;医学门类设‘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统一命题科目”。2008、2009年, 又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门类的统考。

(四) 评价标准的确立

一项政策的出台, 不仅需要明确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实施方案, 而且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依据。但就目前来看, 教育部出台的这些政策文件均未提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教育部也没有发布针对部分研究生初试统考改革的评估报告, 这是该政策的一大缺失。

(五)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

公共政策究竟是否应该保持价值中立的问题, 一直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此问题上, 笔者十分认同劳凯声、刘复兴主张的公共政策应该涉入价值的观点。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公平与效率、统一与多样价值中进行了选择, 虽然该政策没有决然地选择一方而放弃另一方, 但还是在权衡比较下偏向了一方, 即在公平与效率中优先选择了公平, 在统一与多样中优先选择了统一。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任一公共政策都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就研究生招生考试而言, 公平是其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效率是考试功能得以发挥的保证, 尤其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种选拔性考试来说更是如此。在公平和效率的博弈中, 最终公平战胜了效率, 这种选择打消了考生的担忧, 有利于增强广大考生考研的信心, 但却忽视了学术活动的性质。众所周知, 千人一面的学术界很难生发创新的意识和行动。但是,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恰恰选择了统一性而忽视了多样性, 因为初试是统考, 有统一的试题和评分标准, 而且只有通过初试才有参加复试的资格, 但初试统考的考核方式无法彰显考生的个性化特点, 每位考生都只得到了反映其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分数。尽管研究生招生考试在制度设计上试图用复试来弥补这一问题, 但是有许多很有研究潜质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在初始阶段被过滤掉, 这种损失无法弥补。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招生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如前所述,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出台之时没有将政策评价标准包含在内, 教育部也没有发布关于该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报告, 所以只能通过衡量其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价该政策是否有效。

客观地说, 硕士研究生初试统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些弊端。统考一改以往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评分、录取的招考流程, 改由全国不同高校的专家团队统一命题、实现了“进一步精简、优化初试科目, 改革初试内容”的既定目标。

与其他目标相比, 统考政策的效果可谓差强人意。具体而言, 政策的既定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但无论从该政策本身的手段还是政策实施后的外部评价来看, 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这一目标都没有实现。首先, 从政策手段来看, 统考政策只是把原有的四个科目改为三科, 把各招生单位自由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 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动, 对于提高选拔质量没有直接帮助。从具体的考核内容来看, 统考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综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治理论和外国语就是统考科目, 在此不作讨论。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政策出台后的新生事物, 它涉及的专业科目与研究生质量有一定关系。以教育学统考为例, 教育学基础综合共包括五门课程, 这五门课都是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的确应该熟练掌握这五门课, 但是如果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考试科目, 这五门课就显现出不足之处。与初试改革政策出台之前, 研究生初试会考两门业务课, 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比, 如今的初试统考只考基础课, 这样一来, 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优势无法体现, 即便复试阶段会重视专业方向上的考核, 但在某一专业方向上很有优势、更加适合在这个领域继续钻研的考生可能已被效度不高的初试所过滤, 这对于考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且对于学术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这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如果得不到修正, 制度本身也就处于合理性危机之中。

综上所述, 该政策的手段距离其目标的实现仍有一段距离, 但该政策的政策目标是正确的, 只是政策手段亟待改进。当然, 我们同样需要看到, 统考政策有效地解决了统考政策出台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任何新政策的出台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完善, 研究生统考政策也不例外, 这项政策的完善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考试的形式本身无足轻重,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扩大高校的自主权才是这项政策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 2002, (4) .

[2]张亚群.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演化趋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 .

[3]陈睿.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考试研究, 2006, (4) .

[4]覃红霞.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中的价值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 .

[5]巨玉霞.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6]郭钊, 屠中华, 赵永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2) .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篇7

二、我校接受三类同等学力者报考硕士研究生:

(1)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大专毕业满两年者;

(3)本科结业生。

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相同或相近专业,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提供原文)、进修过至少5门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须提交成绩单原件,加盖教务处公章),且成绩合格;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7.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8.在读研究生报考,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四、报名考试: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

①网上报名阶段: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按要求提交有关报名信息;报名时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②现场确认阶段:考生凭网上报名编号、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自己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交费、照相、确认网报信息(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

③入学考试:2011年12月25日至201月7日,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年1月5日-6日。

五、资格审查: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报名前应按照教育部规定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同等学力考生同时要符合我校的要求;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凡是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六、复试录取:2013年4月中旬至5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口语)等。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前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加试科目不及格,不得参加复试。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并且无传染病。凡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招生目录中标注“▲”者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

八、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二、数学三为国家统一命题,其余科目为学校自命题。

九、研究生招生信息请登录查询:grad.qau.edu.cn/或grad.qau.edu.cn/yz查看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青岛农业大学研招办 邮编:266109

联 系 人:王 磊 电话/传真:0532-86080598

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8

河海大学建于19,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近年来,以科技部批准成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先后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和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标志,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校现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79名;博士生导师382名,12名院士受聘担任学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1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75人,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5人,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5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我校研究生教育始于50年代,是国家首批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和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之一。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6个一级学科列入省重点序列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9个工程领域。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一;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目前,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44000多名,其中研究生13000多名。

我校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千名博士、硕士与学士,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我校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正式成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签约高校之一。

二、招生计划

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8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69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110名。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招生人数参照我校招生人数制定,年的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三、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凡在国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方可报考)。

3.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条件同学术型研究生。

四、报名及考试

(一)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年9月25日―28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须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采集本人图像。

(1)在201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2)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3、考试时间: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

准考证下载打印时间:2014年12月15日―29日。

(二)注意事项:

1、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须选择河海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206);其他考生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时的报考点和参加考试时的考点必须完全一致。

2、报考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报名时必须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名左右 篇9

1 复试工作存在的冲突和问题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要求, 考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的竞技体育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经营管理人员、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者以及体育社会工作者等, [1]一般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由此可见,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在入学前均具有一定的体育专业应用能力, 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其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成为招生单位复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但是, 随着近年来体育硕士招生数额的扩大, 复试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便逐步显现出来。

1.1 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冲突:复试成为“走过场”现象

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属于新生事物, 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 甚至部分体育硕士导师对此都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此, 考生对此没有报考兴趣。许多招生单位的生源成了大问题。近年来, 对于生源较差地区的院校来说, 在体育硕士招生考试初试的考生相对来说分数线要低一些。因此, 很多高校为了在复试招生工作中生源得到保障, 很难用高质量的复试把学生拒之门外, 更不可能去细致入微地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 “走过场”便会成为招生单位“公开的秘密”, 复试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价值。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们提前了解到此类信息, 他们的心态也就会发生变化, 变得重初试轻复试, 招生单位的录取工作也会进行的很尴尬。

1.2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冲突:面试专家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加复试面试的人员包含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 各个专家的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部分招生单位在确定面试专家的时候没有足够重视, 或者工作人员缺乏合理配置考官资源的能力, 导致在实际复试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面试组水平差异, 有的面试专家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高, 而有的面试专家水平一般。怎样合理地组建面试专家是面试领导小组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参加面试的专家也只是体育学或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 并不都是优秀的面试官。目前, 我国绝大部分体育硕士专业招生和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都偏学术性, 理论水平有余而实践能力不足, 这与我国高校几十年来的办学方针是分不开的。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队伍也基本都是由各高校自己的教师组成的, 他们大部分属于学术型教师, 对于体育理论有深入的研究, 但是对体育专业学位体育硕士的工作实践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却相对较少。[2]

1.3 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冲突:培养定位不准确

传统的复试方式和内容不利于选拔合格的体育硕士人才, 片面的考核书本上的知识和内容背离了设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初衷。而复试方式与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这也说明了部分招生单位对体育硕士培养方案了解的不够详细, 培养定位不准确。了解培养方案首先要了解所招学生的培养目标,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因此, 复试方式与内容应该具有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导向, 新世纪的体育专业型人才应该具备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

1.4 运动成绩和职业能力的冲突:评价指标缺乏科学论证

在以往的研究生复试中, 复试方案的制定都具有学术性导向, 大都针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能力, 实践能力考察欠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出台颠覆了以往复试方案制定的标准, 重专业性而轻学术性。由于刚刚开始招生,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复试指标的选择上面还都是仿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方案, 创新之处很少。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定位, 其复试方案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具备对考生专业能力的考核, 部分已经使用中的考核指标没有经过科学论证。

1.5 效率和公平的冲突:复试工作量大, 时间仓促

招生规模日益扩大, 复试工作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招生单位复试质量抓不紧是复试环节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招生指标的增加, 面试人数呈现上涨趋势。招生单位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复试方案的制定;复试考生的确定、通知和报到;准备复试各个环节需要的材料;组织复试工作人员的培训;确定出题老师及监考人员的安排;阅卷和统计工作。时间紧迫, 任务繁重, 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出现差错, 导致复试工作的不严谨, 使得考生在复试漏洞上有机可趁。

2 职业能力和培养潜力:复试过程中需突出考核的内容

2.1 数量和质量, 两权相轻取其重

生源较差的招生单位在权衡招生数量和质量的时候往往选择前者, 希望自己招的学生越多越好。而对于生源较好的招生单位也不一定会选择后者。保障生源和保障质量是相互联系的, 如果对招生质量把好关, 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生源便会呈现上涨趋势;如果仅抓招生数量, 忽略质量, 培养不出那么多高质量的人才, 招生质量只会一年比一年差, 生源也会慢慢地变少。招生单位应该权衡其中的轻重, 做好体育硕士的复试工作。

2.2 科学论证培养方案,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来看,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和克服学术型学位的不足或薄弱点而产生的。[3]因为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单一的学术型学位教育明显暴露出一个为突出的问题, 即高学位获得者的实践应用能力不高, 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能力不强, 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旨在提高体育工作者的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3]因此, 既然体育硕士学位获批招生, 招生单位就应该按照此培养目标来科学论证自己的培养方案, 合理定位本校体育硕士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在复试前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合理制定复试方案。

2.3 加强复试专家团队人才库建设

复试专家团队人才库建设是体育硕士复试的重要保障。首先, 在体育硕士复试工作开始前, 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应进行一次复试专家遴选工作。主要依据职称、取得科研成果、获得导师资质年限、参加复试次数、自律表现、年度考核结果等指标进行专家遴选, 并将复试专家名单上报上级相关管理部门备案。其次, 加强复试专家培训, 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 提高复试专家的思想认识和掌控复试的能力。[2]第一, 邀请体育硕士招生工作的专家讲解国家相关文件精神, 包括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评分标准, 从而提高面试官对复试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二, 应聘请具有指导体育硕士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对考官及工作人员进行体育学科理论素养与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复试专家对复试程序、复试标准、复试规则的培训, 提高复试专家的选拔评价能力, [4]使其能更好的在复试中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考查出具备应用型、专业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 全面提升复试工作质量。

2.4 科学确定考核量化指标

由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复试指标的选择上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的情况较多, 因此, 复试方案中的评价指标很难考察出考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这需要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专家访谈, 确定体育硕士复试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权重, 如增加心理测试、上机操作、社会实践能力考核、写作案例分析考核、实验技能考核、运动技术考核等, 并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评价。[5]根据他们提出的反馈意见对指标内容进行修改后, 最后对指标进行修改、整合。[5]以此来确定科学的量化考评指标体系。

3 结束语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比较晚, 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招生复试体系还没有发展成熟, 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要根据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加强对体育硕士考生在复试中专业能力的考查, 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拓展等方面, 规范和加强复试阶段的管理, 完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复试环节, 为更好地选拔出高质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人才而努力, 推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健康有序、持续繁荣的发展。

摘要:复试工作是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进一步全面考查考生专业能力和培养潜力的重要手段。依据体育硕士培养目标定位, 提出要不断创新体育硕士复试方式和内容, 重视专业能力的考核, 积极推进体育硕士专业能力考查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以此促进体育硕士招生复试制度的改革, 建立和完善体育硕士培养的选拔机制和淘汰机制。

关键词:体育硕士,复试,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 刘希佳.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高教论述, 2012 (12) :47-48.

[2]王兴怀.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教师, 2009 (1) :246-247.

[3]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8) :1099-1101.

[4]张国栋, 樊琳, 邵松林.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生复试成绩偏差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1) :27-29.

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0

一、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3.同等学力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两年以上(含两年,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止);

②原毕业专业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③复试时加试(笔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联考”: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三)符合(一)中各项要求的考生均可以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MBA联考”: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时间和地点

硕士研究生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部分,所有考生必须先进行网上报名,再现场确认。

1.网上报名时间:2010月10―31日(网报时间:9U00-22U00,网址:yz.chsi.com.cn 或yz.chsi.cn)

2.现场报名时间:年11月10―14日。

3.现场报名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所选的地、市招办或设有报考点的高校。

三、报名注意事项

考生在输入网上报名信息时,一定要真实准确。请详细填写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便在整个招生过程中保持联系通畅。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进行。

2.初试时间:2010年元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3.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和英语各100分,数学和专业基础课各150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的综合能力科目满分为200分,外语满分为100分;历史学第三门考试科目满分为300分。每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4.初试地点:考生所选考点指定的考场。

5.复试: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均须参加复试。

五、其他事项

1.以上事项如有变动,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

2.我校有关研究生招生的信息均及时在我校校园网研究生部网页上予以公布。我校网址:www.aufe.edu.cn 研究生招生办E-mail:acyzb@sina.com

3.联系电话:0552―311 传真:3114471 3111261

六、学制二年半(法律硕士(法学)为二年,美术学专业、MBA和法律硕士学制均为三年)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1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地处中国长江上游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承东启西地缘优势和雄厚工业基础的历史名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区――重庆直辖市。校园坐落在人文荟萃的国家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占地5700余亩,分为A、B、C和虎溪四个校区,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

重庆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8个(含28个自设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拥有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MPAcc)、风景园林硕士(MLA)、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点。热忱欢迎全国各地青年报考我校各类研究生。

延边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2

延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目前我校已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硕士研究生享受与西部高校相同的招生录取优惠政策,按国家B类分数线录取。

一、招生计划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20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按国家下达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各专业(领域)拟招生计划请查阅我校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持境外学历证书报考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考我校临床学院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外还须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1.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应届毕业生):①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均可报考临床学院所设的所有专业;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限报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病理学专业;③医学影像、放射医学专业毕业生限报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口腔科学专业毕业生限报眼科学专业。

2.成人、自考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且达到以下业务水平:获得省级科研成果证书(前三名)或参加不少于十二门的普通高校本科进修课程学习。

3.跨专业考生: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且具有三年临床医师工作经历。

(四)被接收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手续,且不得再参加统考。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0: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3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0: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反馈给考生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并寄(送)招生单位。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推免生)、报考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130200)专业舞蹈学方向、美术学(1304L1)、艺术设计(1304Z1)专业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音乐(1355101)、美术(135107)专业领域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须选择吉林省延边州招生办公室报名点,到延边州招生办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其他考生到本人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提供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发现伪造证件时可扣留。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13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在 年将继续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

我校将在现有国家拨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统筹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提高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的 金额和受益面及继续设立“三助”岗位(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同时 根据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能力)和综合表现对获奖、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全新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

一、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共有 193 个硕士专业及 MBA 、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 20 个专业学位招收硕士研究生 3000 多名(含推免生、统考生和单考生)。我校 2010 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各院系的招生计划供各位考生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视生源状况、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二、学制和在校年限

学制 2 ― 3 年。在校年限 2 ― 5 年(含休学)。在校年限是指学生学籍在校的年限。

三、报考条件

(一)接受推免生的条件

1 、对申请我校文科类各专业(含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史学、管理类各专业)的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 211 工程”、“ 985 工程”高校的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所在专业为全国重点学科或者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基地班”)的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备申请资格。(艺术学院各专业和体育部各专业接收推免生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

对申请我校理、工、医类各专业的硕士推免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除符合申请文科类各专业的毕业院校之外,所有具有推免资格院校且成绩排名在专业前 5 %的具备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具备申请资格。

2 、成绩要求: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

3 、外语水平要求:已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合格证书(或参加英语六级新题型考试成绩达到 425 分以上者);

4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获得推荐免试资格者,经三名以上相关专业教授联名推荐,上述条件可适当放宽。

5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我校 2010 年招生的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条件同上。

接受外校推免生的办法详见我校招生办网页《厦门大学 2010 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章》(网址: zsb.xmu.edu.cn )。

注:申请我校的外校推免生网上报名的时间为: 9 月 1 日 ―― 9 月 20 日 ,报名网址: zsb.xmu.edu.cn

(二)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须于开学报到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须本科毕业三年以上方可报考);

3 、国家承认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4 、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已满两年及其以上的人员;国家承认的成人高校、网络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须具备以下条件:

( 1 )已修过 6 门及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

( 2 )提供 CET 、 GMAT 、 TOEFL 、 GRE 、 PETS 等相关的英语水平的证明;

( 3 )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基础课。

5 、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岁;

6 、参加工商管理硕士( MBA )联考、公共管理硕士( MPA )、法律硕士( JM )联考的报考条件请阅相关的招生简章。( http //:zsb.xmu.edu.cn )。

四、报名

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1 、网上报名: 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 www.yz.chsi.com.cn ,或教育网: www.yz.chsi.cn );网报时间一般为 年 10 月 10 日 - 10 月 3 1 日,准确报名时间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具体报名时间、要求、流程请于 9 月下旬查阅我校考试中心和招生办网上的相关通知。

注意:报考我校 MBA 的考生必须选择厦大报名点。

2 、现场确认: 各位考生须到各自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名点确认网报信息、照相和缴纳报名费。现场确认的具体要求和报名费的收费标准请以各报名点的相关通知为准。现场确认时间一般为 2009 年 11 月 10 日 ― 11 月 1 4 日 ,准确时间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更改报名信息。

五、资格审查

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阶段统一进行。具体安排和相关要求请关注我校招生网页的相关通知。

六、体检

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地点为厦大医院。具体安排详见我校招生网页的通知。

七、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1 、初试:

相关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请详细阅读我校招生办网站公布的 2010 年招生专业目录。( http //:zsb.xmu.edu.cn )

时间: 2010 年 1 月中下旬,准确时间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

地点:由各报名点安排。

2 、复试 :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 34 所自行划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我校将结合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和报考生源情况,自行确定最低复试分数线。我校原则上以 120% 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复试一般安排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具体时间和各专业的复试要求请关注网上通知。

我校经济学院 2010 年实行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将硕士研究生区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分类培养,复试具体信息详见《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economic.xmu.edu.cn )

我校将在招生网和各相关院系的网页上公布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名单及相关复试要求,不再另行寄发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届时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八、录取

坚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的总成绩排序,结合素质考核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初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 50% 至 70% ,复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 30% 至 50% 。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政审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结果一般可于 5 月中旬上网查询。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将于 6 月寄出。

具体的录取原则请以我校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意见为准。

九、奖、助学金

我校在 2010 年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的奖、助学金的金额和受益面。

(一)奖学金:

学校为 2010 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设立:

1 、特等奖学金 5.1 万元(全程学费 3.3 万元,三年生活费 1.8 万元);

2 、一等奖学金 1.7 万元(学费 1.1 万元 / 年,生活费 0.6 万元 / 年);

3 、二等奖学金 1.5 万元(学费 1.1 万元 / 年,生活费 0.4 万元 / 年);

4 、三等奖学金 0.4 万元(生活费 0.4 万元 / 年)。

学校为从应届本科生中录取的 2010 级全日制专业学位(双证)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 设立 专项奖学金: 0.4 万元 / 年(每年分 10 个月发放,共发放 3 年;在学籍延长期内不再发放)。

(二)助学金:学校为 2010 级硕士研究生提供各类助学金总额约 1000 万元(助学金以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方式获得)。

(三)奖、助学金的申请和获得条件请详细阅读厦门大学有关奖、助学金的管理办法。

十、学费

我校硕士生学费为: 1.1 万元 / 年,全程 3.3 万元 (除 MBA 外各专业,含 2 年及 2.5 年学制)。 MBA (全脱产、半脱产)全程 7 万元。 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十一、住宿条件和费用

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生统一安排住宿学生公寓(住宿条件一般为:双人 / 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每栋宿舍楼提供自助洗衣机服务和免费开水供应。学生公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住宿费 1600 元 / 人 ・ 年。收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学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不超过三年。具体住宿安排在录取时另行通知。在职研究生不安排住宿。

十二、招生考试咨询

1 、硕士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我校招生办公室和考试中心的网页查询。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最新招生考试信息。

上一篇:德育工作个案下一篇:员工工作不能适应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