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4-06-27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

2019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b.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c.配乐朗读这一段。

2.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3.朗读有关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

a.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3.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五、小结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2

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受, 然后直奔中心, 揭示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大特点, 并融合“庐、姿、幻”三个生字的教学。

【片段回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庐”是生字, 半包围结构, 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范写, 生书空)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遍课文了, 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说。

生:如诗如画。

师:这是你读完课文的独特感受, 很好。

生:我觉得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师:书读得很认真。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姿”是生字, 没有把握写对, 可以先看看书。 (生上黑板写)

生:飘飘欲仙。

师: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漫步山道, 你会有种似仙的感觉。

生:流连往返。

师:如果有幸去庐山游玩, 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师: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来。 (生上黑板写)

生: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

师:来写这个词。 (生上黑板写)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变幻无常

师: (指黑板) 都写对了吗?

生:“幻”的右半部分多了一撇。

师: (边讲边修改) “幻”的右半部分是横折钩, 没有撇。伸出手, 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师: (用红色粉笔标示重点笔画) 我们不仅要把字写正确, 而且要写得美观大方。“姿”下面是个“女”, 横划要拉长, “幻”要写得左高右低, 才好看。

师: (指板书) 同学们了不起, 通过课前认真地读书, 表达出了自己对庐山云雾最直接的感受。课文主要写的就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点评】

以学定教, 在学生充分读书, 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教学, 直接而极富针对性。先谈对庐山云雾的整体感知, 此时学生的感受是零散的, 有对庐山的感受, 有谈游客的感受, 教师加以引导, 点明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同时融入生字教学, 将听、说、写整合成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学变得简单而有效。

【板块二】

从“千姿百态”一词入手, 释义, 找出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质疑, 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思考, 边读句子边想象庐山云雾的姿态;板画, 反馈纠正对词句的理解;朗读, 读出画面和意境;背诵, 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什么叫做“千姿百态”?

生:有很多种姿态。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千”和“百”。

师:这里的“千”和“百”不是实指一千种一百种, 而是指很多种姿态。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有几句话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找到这些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一边画一边想, 庐山的云雾有哪几种姿态?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 就像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就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 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生说师板书:……像……像……;……是……是……)

师:作者用上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

师:仔细读读这几句话, 看看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作上记号。

生:什么叫“笼罩”?

生:我不理解“天幕”。

生:什么是“弥漫”?

生:“缠绕”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找出的大多是词语, 我们以前曾经学过解决词语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查字典, 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个方法, 把这些词语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师板书“想象画面”并画山峰)

师: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画“像白色绒帽一样的云雾”?

师:哪些同学想来画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师:“弥漫山谷的云雾”谁来画?

师:“云雾遮挡山峰”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生画)

师:看一看黑板上同学画得和你刚才头脑中浮现的画面一样吗?

师:他们画得对吗?

生:第一幅图画得是对的, 因为书上说“笼罩”在山头。

师:对, 像这样像笼子一样盖在山头就叫“笼罩” (板书:笼罩) 。“笼罩”是生字, 上下结构, 写的时候要注意“罩”的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上下结构的字竖画写短了才好看。

生:云雾弥漫山谷, 就是山谷里面到处都是云雾, 画得是对的。

师:山谷间到处都充满着云雾, 这就叫“弥漫”。

生:把整个山峰都遮挡起来了画得也是对的。

师:所以书上说像巨大的天幕, 好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幕布一样。

生:那些缠绕在山间的云雾没有画出来。

师:如果老师是庐山的一座山峰, 同学们是云雾, 会怎样把我这座山峰缠绕住呢? (学生上台作围绕状, 师板画) 云雾就这样像一条条玉带缠绕在山间。

师:作者就是这样, 抓住云雾姿态的特点, 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这段话不仅用词准确, 使用标点也很有讲究, 仔细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句话是句号, 和后面的句子没有关系, 所以用句号。

师:不是没有关系, 而是这句话是总的来写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后面是具体的来写。还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种姿态和第二种中间是一种新的标点。

师:这就是分号, 前一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后一种也是, 中间并列, 所以用上分号。

生:但两种姿态中间用的却是句号。

师:虽然都是写庐山云雾的姿态, 但是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的句式发生了改变, 所以中间用上了句号。 (师相机板书“;”“。”)

师:这么贴切的比喻, 精妙的语言, 真值得我们背诵积累下来。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背诵?

生:可以多读几遍。

生:可以想象画面来背。

师:想象画面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又可以帮助我们背诵, 好方法。如果没有把握的同学, 也看着我们刚才画的图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图上有四种庐山云雾的姿态 (师在每一种云雾的上方标上1、2、3、4的序号) 自己试着背一背。 (生自由背诵)

师:谁来背? (生背)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来背。

【点评】

中年段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生对课文中描述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似懂非懂, 其中对“笼罩, 遮挡, 天幕”等词语的理解成了主要障碍, 如何扫除这些障碍?教师找准契合点, 教给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选取“板画”这一方式, 去激活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感知, 通过不断地点拨、指引,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

组块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线性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 读中质疑, 思考释疑, 其间穿插板画。板画, 既是学生理解、感悟、体会的过程, 又是教师反馈、检查、点拨的过程。教学中,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氛围紧张而活泼,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疑问, 提高了语文素养。

【板块三】

从“瞬息万变”一词入手, 体会庐山的云雾怎么变化的。接着, 让学生将“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进行置换比较, 更进一步体会云雾变化之快、变化之多, 朗读加深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片段回放】

师: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 而且瞬息万变。是怎么变的?

生:由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变成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从四蹄生风的白马变成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冰山。

师:这里的“瞬息万变”可不可以换成前面的“变幻无常”?

生:不可以, “变幻无常”是指变化没有什么规律。

师:“瞬息万变”呢?“瞬息万变”和“变幻无常”都是表示变化, 但完全一样吗?“瞬”指什么?

生:一瞬间, 一眨眼。

师:“息”是呼吸, 一眨眼一呼吸云雾已经是“万变”了, 这说明庐山云雾变化非常快而且多。同样是变化, 但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能互换。

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庐山云雾变化很快?

生:刚刚是。

生:转眼间。

生: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读出变化速度的快。 (生齐读)

师:这段话写了庐山云雾的几次变化?

生:两次。

师:书上明明只写了两次, 为什么却说“万变”呢?

生:因为还有很多变化, 书上用省略号表示出来了。

师:透过省略号, 闭上眼你一定能看到很多云雾的变化。

师:一起来背一背这段吧。 (背诵略)

师:课文的第二、三段有相同的地方, 发现了吗?

生:都是先写云雾的特点, 再具体地去写。

师:这种结构叫做“总分”, 同学们在描写其他景物的时候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 并试着用上分号。

【点评】

语文教学教什么?当然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温度, 揣摩语言规律, 习得语言技巧, 提升语言质量。在这一片段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瞬息万变”, 以点带面, 形成以比较、朗读、想象为一体的训练综合体, 让学生体会庐山云雾变化的快和多, 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之处。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平台”,对第七、八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回顾。

2.熟练掌握第七、八单元的“词句段运用”。

3.学习第七、八单元“日积月累”,积累一首古诗和四条名言。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了解撇和捺的书写要点,写好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和《语文园地八》。

(一)导入新课

第七、第八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学习了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回顾学过的知识并积累新的知识。

我们首先走进交流平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摘抄的方法

同学们,我们在第七单元学习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学习中,你摘抄过哪些喜欢的语句呢?交流一下你摘抄的成果,说说你是怎样摘抄的,再分享一下你在摘抄过程中体会到的好处。

我们一起去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他们有哪些体会!

(1)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2)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同学们,读书时,我们可以随机摘抄好词佳句,也可以归类摘抄。经常翻看这些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习作水平。

(3)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4)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摘抄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也一起记录下来,遇到特别喜欢的语句可以背下来;还可以在摘抄时注明语句的出处,便于需要时查阅原文。

请大家先将上述的摘抄方法熟记在心,再说一说其中哪些方法对你的帮助更大。

2.交流默读的方法

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我们学习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请你回忆一下,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带着哪些问题默读了课文,是怎样通过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

下面让我们默读学习伙伴的话,边读边圈画关键词,了解他们的学习体会。

(1)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2)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3)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了解了其他同学的学习体验后,我们再结合前面自己的思考,一起总结默读课文的方法吧。

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默读经验进行了总结,我们来读一读吧!

(1)不出声、不指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先画出来,暂时跳过继续默读。

(3)带着问题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很大。

读完以后,请你对照自己的实践,说说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识字加油站。

(三)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112页)

这是《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我们一起读题目:你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首先,我们借助拼音读准这些生字词。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我们发现这些字、词都和“目”有关。

我们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区分上面五个字的不同意思。分别做一做这些动作吧!

我们再来读下面这些和“目”有关的词语。边读边做“眨眼”的动作。我们发现与眼睛有关的词语,常常含有目字旁。我们可以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眯眼

眼睛

盯着

课下,大家可以继续拓展有关的词语,丰富词语积累。

我们再读这三个四字词语,从中找一找目字旁的字,试着一边做这些动作,一边思考词语的意思。

理解词语之后,我们来练习一下。(课件出示)

周末,哥哥和妹妹在家玩躲猫猫的游戏。只听啪的一声,妹妹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哥哥()这一切,惊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满地的碎片,顿时()。

你做对了吗?(课件出示练习答案)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词句段运用”板块。

(四)词句段运用

1.体会“得”的用法

(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

首先来看《语文园地七》的词句段运用。(课件出示)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三句话有一个相同点——都有“得”。

再读这三句话,试着想象句子中描写的情形。

句子中描写的情形十分生动。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双人“得”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

妈妈累得。

这两位同学写得很好,读一读吧。

(1)妈妈累得直淌汗。

(2)妈妈累得直不起腰了。

理解了“得”字的用法,请你照样子写句子。(课件出示)

得。

这些同学写得又具体又生动,我们一起来读读。

(1)这种水果甜得像蜜一样。

(2)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焰。

(3)豹子快得像一道闪电。

我们不仅可以写人,还可以写植物、动物等其它事物,写得越丰富越好。

2.读句子

我们看下一题。(课件出示书100页的照片)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两个句子有一个特点——用前面结尾的词语做下面的开头。

第二个句子描写的是月夜下小桥流水的情景,请你边读边想象,想一想可能还有哪些事物,可能形成什么样的画面,再顺着句子向后补充。

老师根据歌曲《弯弯的月亮》补充了这个句子,请你边读边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的趣味。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驶进我的心上。

3.辨析词语

下面我们来看《语文园地八》的“词句段运用”。(课件出示本页的照片)

我们先来读读这三个句子,想想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是不是一样。(课件出示3个句子)

第一个句子中的“陆续”描述的是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做某事的情形。

第二个句子中的“继续”一般是描述一件事做了一会儿停一停、接着往下做的情形。

第三个句子中的“连续”描述的是一个接一个地做某事的情形。

三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我们试着换一下,再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调换以后,我们体会到句子中有明显的搭配错误,这三个词语不能互换。

我们来练习一下。(课件出示选词填空)

(1)我()三年去了爷爷奶奶家过暑假。

(2)电影散场了,观众()离开了电影院。

(3)过了一会儿,他们()往前走。

你做对了吗?(课件出示练习答案)

请你从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试着写一句话。

几位同学运用这三个词分别写了一句话,一起来读读吧!

(1)天津已经连续几天高温了。

(2)小伙伴们陆续来游泳馆游泳。

(3)我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和小伙伴们游泳。

4.整理购物清单

我们看下一题。

妈妈去超市购物后,经常发现要买的东西没买全,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我们可以列一份购物清单,这样不仅能将物品买全,还能提高生活效率。(课件出示本页照片)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请你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

这些都是生活常用物品,请你试着给它们分类,说一说你是按什么分的。

我们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分成食物和生活用品两大类;也可以按其它规律分类,只要分类合理即可。

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购物中,能这样整理购物清单,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五)书写提示

下面我们来看“书写提示”。

请你认真观察这几个汉字,说说你的发现。

这几个字都带有“撇”和“捺”,并且撇和捺都要写得舒展。

我们一起读泡泡中的提示语——(课件出示)

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写法,一个字中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才能使字显得比较平衡、优美。

请你用书空的方法写一写这些字,感受撇捺的写法。

要特别注意“翅”里的平捺要尽量向右边平拖出去,拖住右上部分的“羽”字。

下面请同学们自主练写这8个汉字,注意书写姿势。

下面我们来看“日积月累”。

(五)日积月累

1.古诗

(1)初读

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说说你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子。

请你认真读一读这首与荷花有关的古诗,读准字音。

(2)理解背诵

说一说你读完古诗后理解了什么。

这首古诗的大意是: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荷叶中,仿佛与荷叶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少女进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响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采莲。

书中的插图生动地画出了诗中所写的荷花池,请你一边观察插图一边想象采莲姑娘与荷叶融为一体的情形。

理解了大意,我们再来读古诗,并试着背诵积累。

下面我们来积累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

2.名言

(1)范读跟读

请你认真听老师范读四条名言,注意生字的读音。

请跟老师一起再读一遍,读准字音。

(2)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说一说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课件出示)

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爱人若爱其身。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四句名言中蕴含了许多道理,请你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下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七》和《语文园地八》,相信同学们有不少收获,课下我们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

1.复习第七、第八单元。

2.背诵《采莲曲》和四句名言。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5

学期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5.搭船的鸟

课时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背景分析

本课所处单元是专门指向习作的,在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宜做过多要求,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供学生习作时借鉴方法。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生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4.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小鸟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所需条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翠鸟的资料。

教师制作PPT。

板书设计

外形:美丽

15搭船的鸟

爱翠鸟

爱自然

动作:敏捷

学习

学习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教师导入: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15

搭船的鸟)

3.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父、鹦”等4个生字,会写“搭、亲”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翠鸟。

二、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评价标准:读得正确

读得流利

2.词语我会读(检测目标1)

搭船

母亲

外祖父

沙啦响

羽毛

翠鸟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捕鱼

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互助读词。

(3)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3.生字我会写

出示生字:搭

(1)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观察分析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说笔画笔顺。

(3)指导把字写美观。

(4)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4.课文我会读

(1)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2)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3)更换语境: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认识翠鸟

1.再次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组合作,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四、课堂小结

这么可爱的翠鸟,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习。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试着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翠鸟图片,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试着描述它的样子。

3.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人与小鸟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走进翠鸟

自学指导二: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标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探究学习。

3.全班交流。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从哪些句子看出?

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抓住翠鸟的什么去写?(外形)分别从哪些方面?(羽毛、翅膀、长嘴)(检测目标3)

评价标准:能找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能画出表示小鸟颜色的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

(3)过渡:你知道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吗?

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导朗读,说说加点的字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是描写翠鸟什么动作的词语?(捉鱼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什么?(翠鸟动作敏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

评价标准:找出表示翠鸟动作敏捷的词语,每找一处得☆

出示翠鸟捕鱼时的图片,鼓励学生加上翠鸟的动作朗读课文。(检测目标2)

(4)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我”是如何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的。

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告诉我”这句话,懂得学习不一定都是来自课本,还有其他的途径(如观察自然、询问他人等)。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我”豁然明白的感觉。

4.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朗读,注意读出翠鸟的特点。(课件配乐)

(检测目标2)

三、学习任务四:拓展延伸,总结运用

1.作者描写翠鸟,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文中的“我”怎样的情感。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翠鸟的感知,从中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板书:爱翠鸟),并引导学生想象人和鸟共搭一船的画面,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怎样(翠鸟会继续站在船头捕鱼,一直到“我”下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从画面中体会人鸟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同时体会“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补充板书:爱自然)。

3.教师小结:正因为人不伤害鸟,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因为鸟不害怕人,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做个爱鸟爱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它有一张____色的____嘴,羽毛是______的,翅膀还有一些____色,比鹦鹉还_____。

(2)它一下子____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____起来了,_______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

2.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2.把你认为最美的语句抄在小本子上。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篇6

一、基础训练营(3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6分)

装载(zǎi zài) 海参(cān shēn) 胳臂(bì bei)

凌乱(líng lín) 根茎(jìng jīng) 玫瑰(gui guì)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坪坝 糊涂 钥匙 犹豫

B.迅速 姿势 蝌蚪 理睬

C.脑怒 孵蛋 鹦鹉 汇聚

D.飘扬 饥饿 偶尔 基础

3.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3分)

A.猛烈,强烈 B.刚直,严正 C.为正义而死难的

(1)我们永远怀念那些革命烈士。( )

(2)那场烈火烧了整整一夜。( )

(3)他禀性刚烈。( )

4.看拼音,写词语。(9分)。

fú zhuāng qiáng bì suí biàn

yáo yuǎn shì xiàn gǎn shòu

zhǔn bèi hēi àn chì bǎng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5分)

眼( )手快 摇头( )脑

四( )八达 目瞪口( )

成( )结队 一( )正经

细嚼( )咽 鸦( )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练习。(10分)

(1)啊 刺猬 高明 偷枣 真 本事 的(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难道没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很好喝。茶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qī)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3分)

7.填空。(10分)

(1)隔壁的张阿姨争强好胜,不管有没有理总要跟人争论,我真想告诉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景色十分迷人,不禁让我想起描写秋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还让我想起《山行》中写枫叶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莲曲》一诗中,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中告诫我们要做一个仁爱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们,爱玩是我们的天性,学习是我们的天职。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批评:“张三就喜欢玩,不是好学生。”那么喜欢玩的学生是不是坏学生呢?请把你的看法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7分)

9.课文背诵:补充句子。(3分)

(1)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3)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写出你对课文中这些人物的印象。(4分)

(1)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光:__________________

(3)列 宁:__________________

(4)白求恩: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20分)

11.课内阅读。(12分)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慌张——( ) 难听——( )

短暂——( ) 果断——( )

(2)“犹豫”在选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我”知道英子在犹豫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在掌声里,英子的泪水流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英子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用“——”画出直接描写掌声的句子。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第一次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响起;

第二次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响起。(3分)

(4)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在英子不敢站到讲台上时,你会对英子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8分)

我要一本书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篷扎牢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给你买件麂(jǐ)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麂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要一本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1)用文中的“不顾一切”说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要奖赏罗蒙诺索夫时,他想要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和水手们听了罗蒙诺索夫的话后为什么“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可以从“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的我什么都不要”这句话中体会到罗蒙诺索夫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3.以“我喜欢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喜欢的东西很多,可以写人或写物,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一番,然后就动笔写吧。

参考答案

一、1.zài√ shēn√ bei√ líng√ jīng√ gui√

2.C 点拨:“脑怒”应为“恼怒”。

3.(1)C (2)A (3)B

4.服装 墙壁 随便 遥远 视线 感受 准备 黑暗 翅膀

5.疾 晃 通 呆 群 本 慢 雀

示例: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这样才有益于消化。

6.(1)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2)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3)示例:小鸟在枝头高兴地唱歌。

点拨:抓住拟人的特点,让小鸟具备人的特征。

(4)因为茶是用名贵的龙井茶叶沏的,所以很好喝。

点拨:先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再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

(5)“伟大的”删掉

教育家孔子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人。

点拨:这属于病句类型中的重复。修改时可以去掉“伟大的”。

二、7.(1)一时强弱在于力 万古胜负在于理

(2)示例:秋高气爽 金桂飘香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4)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8.示例:喜欢玩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列文虎克玩放大镜,发现了微生物;莱特兄弟玩风筝,“玩”出了飞机。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但玩也要注意玩的时间,玩的方式,如果能既不耽误学习,又玩得开心,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点拨: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合情合理即可。

三、9.(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欲把西湖比西子

(3)潭面无风镜未磨

10.示例:(1)勤奋好学 (2)聪明机智

(3)善解人意 (4)忠于职守

四、11.(1)镇定 动听 持久 犹豫

(2)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是否到讲台上讲故事 她腿脚有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她受到同学们掌声的鼓励

示例:我一定要讲好,要相信自己

(3)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勇敢地走上讲台 英子讲故事讲得很好,非常动听

(4)示例:英子,上去吧,你肯定行!

点拨:要鼓励英子,增强她的自信心。

12.(1)示例: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

(2)他想要一本书。

(3)他们被罗蒙诺索夫的想法震惊了。

(4)对书的喜爱

五、13.思路点拨:先想想你喜欢什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想一想你喜欢他(她、它)什么,抓住他(她、它)最有代表性的特点来写。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语言尽可能生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7

xing p€? j gngm€? f€醤g y€鄌 shi

() ()()()

sh€? y€鄋 ch€醤g w€鑙zh€鑞g m€韓gm€?shng

() ( ) ()()

二、找朋友。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画掉。(4分)

(城诚)实(准推)备(记纪)律(郊胶)外

(蜜密)蜂(材财)产(依衣)靠(蓝篮)天

三、词语对对碰。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希望——() 依然——() 精心——()

反义词:清凉——() 欢乐——() 舒服——()

四、画龙点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认真地()快活地()悄悄地()

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五、字开花,涂颜色。照例子,一字组多种颜色词语。(6分)

例: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 、、

绿、 、、

蓝、 、、

六、当法官,学判断。分辨下面各组,全组无错别字的打“√”,有错的打“€住保?分)

1.公园肯定微笑吩咐严严实实()

2.推动考察道欠熟悉交流交流()

3.欢乐美妙风筝海洋闻鸡起舞()

4.辽阔花钟旁晚试题五光十色()

七、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观看观察发现发生

1.我们要留心(),就会(),一天中,有不同时间会开放的花。

辨别辨认实验试验

2.科学家做了个(),蜜蜂有()方向的能力。

八、小机灵,真聪明。正确地填写下列句子的“得、地、的”。(8分)

1.秋天()雨藏着非常好闻()气味。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轻轻(),趁你没留意,把秋天()大门打开了。

3.鸡热()耷拉着翅膀,狗热()吐出舌头,蝉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叫着:“知了,知了。”

九、变魔术,改句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8分)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地方。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

3.芳芳被鸟的叫声吵醒了。

4.这个凳子被小明修好了。

十、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第二天,列宁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地在枝头 。那个男孩 在白桦树旁,头。(3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 写的,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思念家乡亲人的名句:“ 、。”(4分)

3.《花钟》一课,牵牛花吹起了 的小喇叭;蔷薇笑脸;睡莲从醒来;万寿菊 怒放;烟草花在 苏醒。(3分)

十一、阅读驿站。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你瞧,果园里那一大片栗树,金黄色的叶子,秋风一吹,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卷儿,从树上飘落下来,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栗子树上结满了棕褐色的果子,像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树上,炫耀自己。有的昂着头,有的裂开了笑脸。风一吹,红褐色、圆滚滚的栗子沙沙地跌落下来。有的农民叔叔爬到树上去打栗子,有的姑娘忙着在地上捡栗子,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栗树林左边是橘子园。虽然已是秋天了,可是橘树的叶子却依然郁郁葱葱,那黄澄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绿叶中,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少女……秋风徐徐,满树沉甸甸的橘娃娃竟玩起“碰碰车”的游戏来,阵阵橘香,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栗树林的右边是一片豆子地。豆荚胀鼓鼓的,太阳一晒,豆荚便“劈里啪啦”摇铃般地响起来,那晶莹的豆宝宝便从豆荚中欢快地蹦出来。

1.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比喻 。(2分)

4.找出描写栗子动作的五个词语。(2分)

5.找出五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6.果园里,作者先描写 ,再描写 ,最后描写,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

7.橘子挂在树上,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竟玩起的游戏来。这是描写橘子的、 。(3分)

十二、妙笔生花。(两题任选一题)(20分)

1.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太多,哪一件事最打动你的心?请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左右。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8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

4.《花的学校》用了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

二、补充句子。

1.橙红色是给果树的,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最是橙黄橘绿时。

4.知有儿童挑促织。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的树》共描写了四次对话,告诉我们鸟儿       的品质。

2.在《那一定会很好》中你知道了。

3.有理走遍天下。

4.,万古胜负在于理。

四、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破旧的老屋听到了小猫、、的恳求而坚持没有倒下。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小男孩,还帮助了。

3.《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4.请写一句关于团结的名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早上,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张开了。()

2.我和母亲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翠鸟。()

3.翠鸟捕鱼的技术十分娴熟。()

4.《金色的草地》主要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和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两件事。()

六、默写古诗名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

2.,孤帆一片日边来。

3.,山色空蒙雨亦奇。

4.描写洞庭湖水面风平浪静的诗句:。

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

B.《父亲、树林和鸟》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C.小刺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偷到枣。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光持石击瓮破之。

2.《灰雀》一文中表现了小男孩的         和列宁的        的品质。

3.在听到掌声前英子很自卑,在听到掌声后英子变得。

4.白求恩大夫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两岸青山相对出。

2.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

3.,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4.早上,草地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瓣是。

十、课文回顾。

1.大自然的音乐家有风、、。

2.两岸猿声啼不住。

3.《司马光》一课写了                  的事情。

4.“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诗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一、1.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2.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3.提问题

4.拟人

花的活泼可爱

二、1.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一年好景君须记

4.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1.信守诺言

2.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3.无理寸步难行

4.一时强弱在于力

四、1.老母鸡

小蜘蛛

2.做了放风筝的线

鸟太太做了晾衣服的绳子

3.做事不能盲目,要动脑思考。(回答有理即可)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五、××√√

六、1.千里江陵一日还

2.两岸青山相对出

3.水光潋滟晴方好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七、C

八、1.众皆弃去

2.诚实

善解人意

3.活泼开朗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九、1.孤帆一片日边来

2.大海

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3.群儿戏于庭

4.绿色的合拢的。

十、1.水

动物

2.轻舟已过万重山

3.司马光砸缸救友

4.淡妆浓抹总相宜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丽多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背一背,写一写。

1.对雨,雪对。

2.四五,金木      土。天地分    下,月照今古。

3.鹅,鹅,鹅,曲项向    歌。浮绿,红掌拨清波。

二、补充句子我最棒。

1.江南     采莲,莲叶何。

2.弯弯的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     尖。

3.选一选。

一年之计在于(),一日之计在于()。

A.晨

B.晚

C.冬

D.春

三、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春    花还在,惊。

2.锄        当午,汗滴。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

四、课文内容选一选。

1.的尾巴弯,的尾巴扁,的尾巴最好看。

A.鸭子

B.松鼠

C.孔雀

D.公鸡

2.《青蛙写诗》一课中,蝌蚪当,水泡泡当,水珠当。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

A.句号

B.叹号

C.逗号

D.省略号

3.小时不识月。又疑瑶台镜。”这首诗的作者是。

A.飞在青云端

B.呼作白玉盘

C.李白

D.李绅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2.解落   秋叶,能        花。过江    浪,入    万竿斜。

参考答案

一、1.云

2.一二三

水火

3.3.天

白毛

二、1.可

田田

2.月儿

3.D   A

三、1.山

人来鸟不

2.禾日

禾下土

四、1.D

A

C

2.C

A

D

3.B

A

C

五、1.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2.三

开二月

千尺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背一背,写一写。

1.对雨,雪对。

2.四五,金木      土。天地分    下,月照今古。

3.鹅,鹅,鹅,曲项向    歌。浮绿,红掌拨清波。

二、补充句子我最棒。

1.江南     采莲,莲叶何。

2.弯弯的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     尖。

3.选一选。

一年之计在于(),一日之计在于()。

A.晨

B.晚

C.冬

D.春

三、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春    花还在,惊。

2.锄        当午,汗滴。谁知盘    餐,粒粒皆辛苦。

四、课文内容选一选。

1.的尾巴弯,的尾巴扁,的尾巴最好看。

A.鸭子

B.松鼠

C.孔雀

D.公鸡

2.《青蛙写诗》一课中,蝌蚪当,水泡泡当,水珠当。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

A.句号

B.叹号

C.逗号

D.省略号

3.小时不识月。又疑瑶台镜。”这首诗的作者是。

A.飞在青云端

B.呼作白玉盘

C.李白

D.李绅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2.解落   秋叶,能        花。过江    浪,入    万竿斜。

参考答案

一、1.云

4.一二三

水火

5.3.天

白毛

二、1.可

田田

2.月儿

3.D   A

三、1.山

人来鸟不

2.禾日

禾下土

四、1.D

A

C

2.C

A

D

3.B

A

C

五、1.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2.三

开二月

千尺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9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一小时”这一活动的时间是()

A.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日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

B.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

C.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7点半到8点半。

2.2018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是()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环保家。

B.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

C.蓝色WE来。

3.想一想,下列做法中,与“地球一小时”的主旨不符的是()

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多使用空调、冰箱等耗电设备。

C.多使用环保购物袋。

二、选字组词。

【粉

份】

面()

身()

()红

【调

凋】

()动

()谢

()查

【投

设】

()入

()计

()票

三、选词填空。

(填序号)

A.连续

B.继续

C.陆续

1.放学后,同学们()走出了校门。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3.妈妈对我说:“这次失败了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可以成功!”

四、用“\”划去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

1.橙子

苹果

果冻

猕猴桃

2.馒头

拖鞋

衣架

垃圾桶

3.牙刷

香皂

菜板

洗发水

五、下列关于“瞅”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瞅”的读音与“愁”相同。

B.“瞅”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hou”。

C.“瞅”是左中右结构,共十三画。

六、下列有关“请教”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

B.如果别人没能帮你解决你请教的问题,不用向对方表示感谢。

C.向别人请教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D.在请教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询问。

七、句子训练营。

1.虽然她腿脚落下了残疾,但是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持石击瓮破之。(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灰雀》一文讲述的是列宁和三只小灰雀的故事。

()

2.《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写的是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

3.《掌声》一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

4.“瞅”和“眶”的部首都是“目”,所以它们的意思也相同。()

5.《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写了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事。

()

九、课文内容回顾。

1.《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____________和他对男孩的_____________,以及男孩诚实和知错能改的品质。

2.《手术台就是阵地》赞扬了白求恩大夫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精神。

3.《司马光》这篇课文表现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的品质。

4.两次热烈的掌声让英子从一个______的小女孩变成一个_____

_______的小女孩,是掌声给了她______,让她笑着面对生活。

5.“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这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善言和恶语的巨大差别。

6.爱人_____________。

7._______,不贰过。

8.仁者______,有礼者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活动发起于2007年,倡导社会各界在每年3

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和其他耗电设备,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旨在呼吁人们可以在熄灯60分钟之后,继续践行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全球有上百个国家的数千座城市自愿熄灯一小时来参与这一活动。

“地球一小时”,关灯只是一个活动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B

2.B

3.B

二、粉

三、1.C

2.A

3.B

四、1.果冻

2.馒头

3.菜板

五、B

六、B

七、2.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3.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瓮,瓮破了。

4.元元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八、1.×

2.√

3.√

4.×

5.√

九、1.灰雀

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将灰雀放回

善解人意

尊重、爱护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

3.机智勇敢

4.自卑

开朗、自信

勇气

5.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6.若爱其身

7.不迁怒

8.爱人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上一篇:亲其师和信其道家教心得下一篇: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读书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