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2024-10-25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共12篇)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改善水资源环境、为当地地区提供用电和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项工程可为居民和城乡建设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是贯彻我国节能环保建设理念的主要体现。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良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引言

我国利用水利、水电工程这种形式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而建立的在综合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一直是施工需要关注的重点,基础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由此充分体现了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基础处理技术予以重视,可有效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为实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效益最大化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其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具备防洪、灌溉、防旱等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最为主要的是保障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分布相对复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种情况下,需对基础工程施工予以重视,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

一、工程概况

广东省大埔县县城防洪堤扩建工程的任务是保障大埔县城在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不受洪水侵害。该工程的建设能有效的保障大埔县县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有效地保护该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大埔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其中广东省大埔县县城防洪堤扩建工程下沥支堤位于大埔县县城下沥区。受当地情况和征地条件限制,新建支堤堤身主要为重力式挡土墙,最大设计墙身高度为9.5 m,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20 kpa。而下沥河出口段为河流冲积地貌,基础土性自上往下主要为砂层、粉质粘土层和砂卵石层,砂层夹杂于粉质粘土层之间,粉质粘土层厚度大(约8~12 m)承载力低;砂卵石层埋藏较深(约10 m深),均不宜直接作为持力层。经方案比选,工程采用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水泥深层搅拌桩设计桩径为φ600 mm;桩位偏差为±2 cm;桩长约8.0 m;搅拌桩端进入砂卵石层至少300 mm;搅拌桩垂直偏差小于1.0%;固化剂为42.5R水泥;28天桩身平均抗压强度K28≥2.0 MPa;水泥掺合量为240 kg/m3,即67.83 kg/m;搅拌头下沉及提升速度为0.5m/min。水泥搅拌桩桩位布置图见图1所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计算得处理后基础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为235kpa,可以满足挡土墙承载力要求。该工程自2010年实施至今,新建挡墙堤围运行正常。

二、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优势

对于水利工程中出现的软基,通过采用水泥搅拌桩对软基采取加固处理,在软基加固过程中其施工优势首先是表现在施工中无振动、无噪声,而且对环境无污染。同时搅拌桩施工对土无侧向挤压,同时对于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小;能够自立支护挡土,不需要支撑和拉锚,则可以根据根据软基处理要求作成柱状、壁状、格子状和块状等加固形状;桩体连接成壁后有隔水帐幕作用,墙壁不会渗水,一般基坑不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地基强度,当水泥掺量为8%和l0%时,加固体强度分别为0.24 MPa和0.65 MPa,而天然软土地基强度仅0.006MPa;同时施工期较短,造价低廉,效益显著。还可以可把其应用于墙下条形基础、大面积厂房地基,在水利工程软基开挖时用于防止坑壁及边坡侧滑、坑底隆起等。

三、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分析

1.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范围广,同时处理深度较大

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效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有效地处理软基中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砂性土、泥炭土等各种类型的饱和软土与粘土,尤其是对于地基中含水量较高同时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小于120 kPa)的粘性土。对于地下水PH值较高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粘性土应当结合试验结果来判断其是否适宜采用水泥搅拌桩来加固软基对。另外,水泥搅拌桩其处理软基的深度较大,其加固处理深度由地基反力以及搅拌机的动力来决定,从水泥搅拌桩在处理软基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处理深度能够达到30 m。

2. 水泥搅拌桩可适用于水利工程等建筑

从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应用效果来看,其可有效地形成复合地基、防渗帷幕等。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后形成复合地基,这种处理效果直接会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可以减小地基沉降变形等。从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水泥搅拌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可有效地应用于10层以下的民用住宅、办公楼等建(构)筑物地基;以及大型堆场,如钢铁厂、水泥厂、大型货厂等的地基;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的基础处理,如应用于高速公路桥台、箱涵(通道)两侧的引道地基以调整路基与桥梁桩基或箱涵(通道)基础之问的不均匀沉降。

对于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支护,其主要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开挖基坑时,通过采用水泥搅拌桩来形成格栅状的重力式挡土墙,进而用于作为挡土支护。这种支护结构应用于开挖深度为5~6m左右的浅基坑时显得特别有效、经济。

另外水泥搅拌桩还可以在软基中形成防渗止水帷幕,这主要是由于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原状土后,可使得水泥土的渗透系数相对要比纯天然土体渗透系数小很多,因此水泥土显然具有较好的止水防渗能力。这种到效果对于在淤泥土、砂性土等不良地基中,水泥搅拌桩则通过加固处理而形成连续壁式结构,用作防渗止水帷幕。如基坑开挖时,常用钻孔桩或挖孔桩挡土,桩后采用搅拌桩形成连续壁式的防渗止水幕墙,组成复合支护结构,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在砂性土或淤泥质砂性土中进行真空顶压处理时,常采用水泥搅拌桩沿处理区域的外围边界喷入泥浆或水泥浆形成封闭的帷幕,以提高真空预压处理的效果。

3. 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周期短、成本低

通过把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技术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对比,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软基具备施工工期短、无公害、成本低等施工优势,同时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是无振动、无噪声、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污染环境,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对于水泥搅拌桩机械生产厂家众多,机械型号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进。这使得更多的水泥搅拌机械可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软基情况中,使得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可以更适合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用途;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桩体的承载能力或挡土能力。

4. 水泥搅拌桩的受力与变形主要发生于桩体上部,桩体下部的受力与变形均较小

水泥搅拌桩的这种承载性状可归纳为:

(1)在桩顶荷载作用下,水泥搅拌桩的沉降主要是由桩身压缩引起的,而桩身上部的压缩量比下部的大,到桩端几乎接近零;

(2)由于桩身上部压编较大,因此桩周摩阻力在桩身上部得到充分发挥,类似纯摩擦桩的特征。对一定的地质条件,搅拌桩应有一临界桩长。当桩长超过该临界桩长时,超过部分的桩体承载作用实际很小、甚至不起作用。

四、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技术要求

在水利堤围加固工程应用中水泥土搅拌桩分为深层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软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粉体喷搅法。对于冬期施工时,还应当注意到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1)对于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经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对于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同体,可作为坚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防渗帐幕;大体积水泥稳定土等。加同体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等。

(2)在确定软基处理方案前,应搜集拟处理区域内详尽地岩土工程资料。尤其是填土层的厚度和组成,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分层情况,地下水位及PH值,土的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等。

(3)采取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配比试验。针对现场拟处理的最弱层软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为设计提供各种龄期、各种配比的强度参数。同时对竖向承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90d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对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强度宜取28 d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4)材料和机具要求。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软土的固化刘可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用其他有效的固化材料。掺人量除块状加固是可用被加固湿土质量的7%~12%,其余宜为12%~20%。对于水灰比要求,针对湿法的水泥浆水灰比可选用0.45~0.55。为增强流动性,利于泵送,可掺入水泥重量0.2%~0.25%的本质案磺酸钙减水剂,但它有缓凝性,为此,用硫酸钠(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和石膏(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与之复合使用,以促进速凝、早强。外掺剂则可以根据公路软基工程需要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节省水泥等性能的材料,但应避免污染环境。所采用的机具设备主要是包括深层搅拌机、起重机、水泥制配系统、导向设备及提升速度量测设备等。

五、结语

在水利工程堤围建设中的实践效果表明,水泥搅拌桩适用于水利工程中软土基础的加固处理,文章通过分析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特点,提出搅拌桩施工上的技术要求及其施工实施方案,提出了水泥搅拌桩在软基加固处理中的显著优势,为出现类似情况的水利工程提供可参考的软基加固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茂儒,徐忠.水泥搅拌桩施工要点控制[J].科技资讯,2011(08).

[2]郑作炳.水闸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加固与水泥搅拌桩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07).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施工技术;处理;锚固;预应力管桩

1、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重要的生态和资源工程建设,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情况复杂、人员和资金流动性大、材料与结构技术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技术应用、细节处理和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部位,如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结构和强度都会带来巨大影响。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技术应用,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打下结构、质量与安全等综合方面的扎实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技术和处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具有结构上复杂的特点,在自重和荷载上远远超出其他工程建筑,这就需要水利水电工程做好技术应用,特别应该在基础结构的施工中,更要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基情况,在做好施工准备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避免施工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以达到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质量、建设目标的有效维护。这既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的主要要求,也是全面处理基础,有效提高基础稳定性与安全的基本保障。

3、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于环境和客观因素要求较高,如果出现地质、地基方面的问题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风险与隐患,如果控制不好则很容易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缺陷,进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性能与安全,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经验,影响到基础施工的主要因素有:

3.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地基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比较明显,如果基础地质表现出抗滑性差、稳定性不高的特点,则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稳定性不足,进而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上部结构的技术性能与功能实现,容易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应力或剪力的破坏效应,进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

3.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如果地基出现空隙率过大的问题会产生基础渗漏量增加的实际问题,这会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渗漏和管涌,不但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漏水,而且会出现对基础和工程的破坏,还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带来影响。

3.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在地质条件、地基性质和工程结构自重的共同影响下,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会产生沉降现象,过大的沉降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变形,进而导致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结构破坏,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会因水体的侧压力或是地震的震荡而导致结构失稳,出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影响。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技术应用的要点

4.1锚固技术的应用

锚固技术是施工困难区域,特别是山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基础施工技术,锚固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工程量。应用锚固技术时应该做好山区地理、地质、地基情况的全面了解工作,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特点,做好锚固技术差异性的应用,以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锚定和加固作用,有效对抗稳定性不足和抗滑能力不强的实际问题。

4.2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与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预应力管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预应力管桩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近些年来,预应力管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震动法、射水法以及静压法等方法是管桩在进行沉降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预应力管桩在沉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技术方法为:静压法;锤击法。静压法主要是通过桩机的作用,对预应力管桩施加一定的力,将预应力管桩压到地面以下;锤击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建设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首先对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最终所使用的方法。

4.3水泥土的应用

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质量。水泥土就是将水泥与水搅拌均匀之后,然后进行相关的反应,以此来达到所要求的强度。水泥土的主要作用是对地基进行加固,使得基础能够长期的处于稳定的状态。水泥土的灌浆深度一般在50cm左右,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也能很好地满足基础的承载能力。土壤的质量、密度以及水泥掺和量都与水泥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水泥土进行搅拌之前,一定要对上述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此来确保水泥土的质量。

5、结语

基础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应该重点对基础施工加以重视,这样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得到全面地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控制好基础施工的核心环节,这样才能确保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对水利水电工程经济、安全、效率等目标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江淋.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常用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2]刘书江.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J].价值工程,2010(06).

[3]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4]张志良.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水利水电施工,2008(02).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4

1基础施工处理技术的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受地形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大。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做到合理施工,在施工前认真探索和监测地理条件,施工人员及工程师、设计师都要细心地监测施工现场的地貌和地形,并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现场开展试验,进而保证方案的实行。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工程基础是一项隐性的工程,因为工程工作人员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问题,工程质量的检测人员也无法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所以人们很难察觉到工程质量问题。此外,水利工程基础的施工时间不长,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与周边河流汛期密切相关,只能在枯水期进行建筑的施工,才可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而且只有在施工的工作人员和各种机械设备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工。

2影响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不良因素

2.1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的稳定性

基础地基的建设明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如果地质的表现是不防滑、不稳定的,那么肯定会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的基地基础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些功能的实现,很容易造成水利工程基础呈现出剪力和应力的破坏作用,进一步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安全。

2.2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渗水漏水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要确保稳定的.性质,还要确保地基基础不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假如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方面出现较大的缝隙或者空隙,那么就会导致地基工程出现严重渗水漏水现象,从而破坏水利工程中地基基础,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会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建设中检查渗水漏水的情况非常重要。

2.3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下沉

浅析水利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 篇5

1水利工程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出现的桩基础施工问题主要有:测量放线发生错误,这样将会使得水利工程发生错位,或者会导致桩的位置发生较大的偏差;还有在施工中发现单桩的承载能力无法适应设计需求;桩柱存在质量问题,包含内容比较多,主要有沉渣厚度超标,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需求,钢筋出现错位变形等;发生断桩的施工事故,主要是由于在进行灌注硷时施工质量把控不严造成的;还有桩柱在验收的过程中发现桩位有较大的偏差;还有灌桩柱的柱顶的标高不能满足设计需求等现象和问题。

因此,在对水利工程桩基础进行施工时,对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处理,防止安全隐患。并且在桩基础成孔后,还要检查桩孔在进行嵌入操作过程中持力层的深度及岩石强度等相关数据是否符合设计需求,当发现不符合的数据要反过来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新的方案还需待建单位许可才可进行下一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因复查发现不合格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2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原理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钻孔灌注桩是经常要用到的,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了解其施工原理,这样才能对钻孔灌注桩做好管控工作。钻孔灌注桩的原理就是在进行浇灌首次混凝土时,必须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出料口的导管要在钻孔底部的水或者泥浆排干后迅速埋设在混凝土中,导管埋设的深度必须可以保证在进行后续操作的过程中混凝土与孔内的水、泥浆是可以分隔开的,再通过导管进料口将混凝土以流体的方式连续灌注到钻孔内从而形成灌注桩孔。导管必须随着混凝土的灌注过程而不断提升,但出料口与混凝土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的固定深度。这种高流态的混凝土会借助出料口与入料口之间的压力差,挤入已经被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内,这样最先被灌人的混凝土会被顶到上部,并会被一直灌人的混凝土挤压至桩口位置。

3水利工程施工前需做好桩基勘察工作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必须合理地选择桩端的持力层,目的是由于持力层可以为桩起到重要支撑的作用。其次,有效获得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作为桩基础设计的关键点,这两项阻力值一般都是结合实践经验和大量的试验取得的,但在实践中发现这两项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确定其标准值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再次,当有效确认桩端的持力层后,就必须考虑到桩在操作过程中能否顺利达到已经选定的持力层的位置,对桩可以成型的可能性进行再次评估。最后,当解决以上问题后,还要提交工程勘察报告,其中必须包含对施工当地环境的介绍,施工当地岩土层的力学信息和数据及桩侧和桩端阻力数据的标准值,以及施工过程中要选择的桩的类型及其他的相关建议。

4水利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研究

4.1做好测量定位工作

首先,要对原始地形图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作为测量的依据,借助GPS定位系统,对灌注桩施工位置进行测量,测量出的位置通过方木桩对其标高进行标识,并进行护桩的埋设工作,通过钢护筒可有效定位好深水桩基位置,在测量定位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定位好保护桩的纵、横轴线及点位等。

4.2做好埋设护筒工作

水利工程中桩基础的护筒一般采用的是钢制,并由厚钢板制作。护筒的内径需比钻头的直径大出20――30cm,其高度与当地的土质情况有直接关系,一般在安置过程中均要高出地面30cm以上,水位1.Scm以上,地上桩基的护筒必须设置在比较结实的地面,在安装护筒时必须保证护筒的准确和稳定,并保证其与桩心位置的偏差不超过5cm。

4.3做好泥浆调配工作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泥浆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泥浆的成分为水和纤维素等,具体配置情况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其中的纤维素主要是将地基土表面形成薄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失水率,氢氧化钠则可增强其厚度,对提高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4.4做好开钻成孔工作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必须考虑到机械设备的安全。因此,在开展钻孔工作之前,必须将钻机安置在可以给钻机底架带来平稳支撑的位置,这就可以保证当钻头对准护筒的中心时,偏差在5cm以内,由于底架的平稳在进行钻孔时还可以保证钻杆的垂直关系,这是保证钻孔施工质量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不断观察钻杆的情况,保证其不出现倾斜的现象。在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钻机应尽量采用低挡运行,速度必须均匀。当遇到易缩的径土层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复钻。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来调整钻孔的速度和压力,有效防止斜孔的出现。

4.5做好桩位、垂直度偏差的控制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时,有可能会发生实际桩孔与设计需求存在偏差的现象,一般需通过对护筒及桩中心来实现对其的检查工作。而垂直度的偏差则是由于钻孔垂线与轴线产生夹角而形成的,这将导致桩位无法对接成功。这两种偏差现象因会在桩柱成型后无法处理信息纠偏,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具体为在测量工作中必须严格复核桩位,在进行钢筋笼的安装时需修建砂浆垫块等。

4.6做好钢筋笼的制作工作

钢筋笼作为防止桩位出现垂直度偏差的关键,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将每条主筋进行编号,才能开始焊接工作。当外箍筋定型好以后,再将其套在主筋的外部,在捆扎过程中应先从孔底进行,并在合适的位置摆放定位支架。

5结语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6

1水利地基中运用处理技术的关键作用

1.1有效应对软土地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现阶段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之中,发生了很多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在施工期间最为难以解决和应对的就是地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水利工程的选址地点一般都是在野外环境中,而且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其工程施工的占地面积很大,就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地质环境因素,软土层的存在是引发地基质量病害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软土层本身的强度等性能指标根本无法保证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如果不能合理应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加以强化和加固,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引发塌陷和坍塌等多种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地基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层,就要果断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和技术方法来加以应对,主要运用加固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其土层的抗压性和强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软土地基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才能防范由于软土层自身问题和缺陷而造成的施工问题。

1.2积极应对各类不良施工环境因素。

在当前水利地基的施工过程中,之所以如此重视其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事项,除了上述经常遇到的软土地基之外,还要良好的处理由于施工环境和自然天气条件引发的各种不良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很长的,会遇到雨天,在雨天进行地基施工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和破坏,如果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还会导致地基结构被侵泡在雨水之中,很可能引发结构性坍塌。而科学的处理技术的高效运用,就可以从技术角度来防范和解决各类不良影响因素带来的问题和危险情况,如果在很多关键的地基处理环节和程序中遇到不良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施工人员就可以通过各类处理技术来加以科学的防控,将其不良降至最低水平,从而减少质量病害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2目前水利地基的主要处理技术方法

所谓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就是通过长期的工程建设工作中,工程人员根据施工需求,结合已经出现的一些地基病害问题而逐渐总结出来的,得到了实践工作的检验和印证,确实能够发挥功效的科学施工技术方法。地基的处理方式有多种,在实际施工中到底应该选择何种方法是根据实际问题的表现来进行选取的,笔者在本文段中列举的处理技术方法,是当前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也是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希望通过笔者对其技术内容和应用模式的论述,能够为地基处理工作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进而提高施工质量,避免质量病害的发生。

2.1土层置换处理方法。

在水利地基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状况和环境因素,其中软土地基是施工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所在。软土层本身就存在较大的性能指标上的缺陷和不足,无法支撑起水利地基结构,因此必须要经过科学的处理才能满足施工需求和设计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软土层的厚度较低,覆盖范围较小,施工人员通常都会采用土层置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何为置换?就是将其他区域符合设计指标的土层换填到地基施工的选址地点,将原来的软土层排除出去,以此来提升地基土层的性能指标,或者采用相应的施工材料来置换软土层。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其技术应用的规范和流程,在开挖以及回填时都要注意清理干净土层中的杂物。这种方式是较为使用的处理技术手段,它的应用模式较为简单,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慎重的选择,如果软土层厚度过大,而且所覆盖区域范围很大,那么就要考虑到施工成本和造价的问题,此种方式就很难被选用。

2.2排水砂垫层法。

除了软土这种土层带来的问题,其他类型的土层性质也会对地基处理造成很大的影响。淤泥或者黏土层的存在也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密切关注,由于这种土壤颇为粘稠,极易流动,一遇到压力就会发生移动。而在实际施工中遇到这类土层的时候,施工人员一般会将其内部多余的水分排出,然后加入适量的砂土等材料进行填充,以此来改变土层的性能指标状态,以满足地基施工对于强度和承载能力等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此种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其应用方法的概念也较为简单,在当前水利地基施工处理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其关键就在于将粘土中多余的水分有效地排出,并且要合理的选用砂石以及砂土材料,要对材料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填埋,其中还要重点关注砂土材料掺入的比例,不可过量填充,以免引发新的质量问题,对正常的施工进度造成不良影响。可见,这种地基处理方法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施工人员应学会并掌握其应用程序和技术流程,全力确保工程地基施工顺利开展。

2.3夯实法。

在能力夯实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机械作业的压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处理。软土地地基由于其含水量较高,土壤颗粒间隙较大,夯实技术可以通过机械的外力作用缩小软土地基中的颗粒间隙,以达到排除地集中多余水分的目的,排出土壤中水分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增加其安全性。夯实法相对于其它施工方法而言其施工更加经济实惠,适用范围较广,唯一的缺点就是施工进度较慢,施工周期较长,因此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2.4化学固结法。

以上采取的.方法都是利用物理的原理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防护,在传统物理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可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化学固结法是指利用化学材料填充地基,使其强度增加,减少工程的压缩性,其具体内容如下:灌浆:利用化学原理在土地中添加石灰石使其与软土地中其他物质进行反应增加软土的强度;高分子合成材料填充:高分子合成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利用高分子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填充,增加软土地基的韧性;硅化加固:硅化加固的主要原理使硅酸钠和氯化钙反应后的效果将其软土黏合在一起,生成新的化学物质,使其土层硬度增加,承载力也同时增加,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2.5加载法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加载法就是对地基进行过量的荷载压力,从而加快地基的下沉,然后再进行填压,避免后期填压不实还有下沉的可能,该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压力降低土壤中的水分来减少土壤的间隙,提高土壤的整体抗压能力。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大气加压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设置竖井来降低土壤中的水分,再利用空气压力的方法对土壤进行加压;预压加载法:对稳定的软土层进行增加荷压来对土壤层所能承受压力进行检测和加固。

结束语

水利工程大多以长周期和规模庞大为主要特点,虽然有的水利工程规模上比较小,但是其复杂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施工项目就是地基施工和相应的处理作业。地基是工程的基础保障,一旦地基内部结构体系中出现了质量病害,就会波及水利大坝等主体结构工程,造成更为严重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会在投入使用后发生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引发安全事故。为此,施工人员要总结经验,掌握多种地基的处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面对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脱离施工环境要素和实际需求,仅凭经验来处理地基施工项目中遇到的质量问题,从而明确各种处理技术的科学应用方法,将其功能作用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完全发挥出来,也是为了有效减少返工的次数,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和推进,也能够相应降低施工的成本和整个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王生勋.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32(20):192.

[2]曾文学,高春锦.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15(1):61-62.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7

1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是能源工程的一种, 水利水电产生的电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也是一种环保工程, 该工程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都比普通能源工程更高。因此,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和技术进步下的产物, 是我国飞速发展的象征之一。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具有技术难度高、规模大、经济效益长远等特点, 而技术是一切的根本。技术保障不仅关联到工程中众多子工程的施工建设, 更直接影响未来的水利水电效益, 只有灵活应用, 努力创新, 才能将高新技术有效注入到工程建设中去, 令水利水电工程在未来发挥最大的作用。

2 国内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

2.1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状况

(1) 全新的工程需求。

有需求才会有进步, 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速度在这二十年来明显加快, 工程数目的激增使得可选择的施工区域大大减少, 许多工程被迫在复杂或不良的地质环境下施工。这些环境对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非常之高, 原有的技术很难达到, 这种情况促使我们的技术人员加快了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引进。

(2) 更大的工程规模。

不同于旧式小型工程, 一些超高型大坝与大型水电站在近些年开始投入建设。这些工程由于规模巨大, 所以为了确保安全稳固和力学性能, 对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的要求极高。

(3) 更短的工期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对工期有严格的要求, 要求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能实现快速施工。举例来说, 当在江河中筑造围堰对江河进行节流时, 只有迅速构筑出防渗体系才能进行围堰内的干作业施工, 当这类工程在长江、黄河等水流量极大的水系进行时, 在快速施工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

2.2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存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受外部地质条件影响, 复杂恶劣的地质环境会形成不良地基, 最终导致地基无法承重, 引发严重后果。常见的不良地基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

(1) 抗滑结构面强度不足。

这种问题通常由恶劣的地质条件引起, 当抗滑结构面强度不足时, 其承压能力就会下降, 相应的抗滑能力与地质稳定性之类的设计指标就难以满足, 最终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抗滑性和稳定性过低, 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 土质强度不足。

有些地基的土层土质相当松软, 有些则是软硬分布不均, 还有些强度薄弱的部分会在土层中突然出现, 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引起地基土层的强度不足, 这种地基受到上部建筑物的重压会引发极其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导致建筑物的变形。

(3) 渗水透水现象。

在地基结构松散的地形往往会有大量的渗水透水现象产生, 这现象会使得工程最终的渗漏量大大超标。一般来说, 砾石层与构造碎带等容易透水的地质环境比较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3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中的方法与措施

3.1 地基加固技术

(1) 挖除置换。

在面对薄弱的软土层时, 挖除这些软土, 以无侵蚀材料 (粗砂、石屑、水泥等) 换填。

(2) 排水固结。

通过人为施工的手段, 在地基的内部做出垂直的排水道, 这样一来外荷载的作用会完成排水与加压, 令软基内的水排出, 固化剩余固体部分。

(3) 振动水冲。

这项措施需要使用专门的振动机械, 利用这种机械在土层上打出振冲造孔, 然后在这些振冲造孔中填入碎石, 以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

3.2 地基防渗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密切相关, 水利工程建筑难免有渗透变形的危险,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 通常采取高压喷射注浆或者建造防渗墙的方法来进行防渗处理。高压喷射注浆的过程是先用钻机钻入土层, 然后通过特制喷嘴和喷射管道高压高速喷射水泥浆液, 将射程内的土层击碎。防渗墙则是在透水地基外部的水下淤泥上打出圆孔, 插入钢筋, 然后浇筑混凝土建造的地下墙体。

4 方法与措施实施后的作用与效果

4.1 地基加固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1) 挖除置换。

通过将软土部分置换为硬质结构, 使地基层的强度硬度获得了显著提升, 不仅满足了施工标准, 保障了工程质量, 而且对防渗工作有良性影响。

(2) 排水固结。

将软基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令剩余的固体部分硬化加固, 这种技术手段能提高软基强度, 有效控制软基导致的地基失衡与不均匀沉降现象。

(3) 振动水冲。

这种技术的实施前提是地基具有足够的初始抗剪强度。因为采用碎石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补强的缘故, 所以能达到很高的力学性能。

4.2 地基防渗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可以令喷射出的水泥浆和冲破的土体相互混合, 二者硬化后形成的固结体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防渗性, 而防渗墙的建造则等于为透水地基提供了额外的一层防渗保护。二者都能起到保护原地基的作用与效果。

5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中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的作用主要由三方面决定, 分别是其自身的功能、所占的投资比重和在项目中的重要性。

在自身功能方面,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承担着满足多项工程技术需求的重任, 这其中包括了对建筑物地基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改善, 对整体性能的补强, 对防渗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功能都是工程整体建筑安全运行的保障。

在资金投入比率方面, 无论是基础工程还是地基处理都需要极为庞大的资金注入,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其一, 这两种工程都需要在地下进行施工, 因此需要专门的技术和专业的设备;其二, 地基施工难度很高, 施工环境危险, 包括了露天、洞内、边坡、水下等各种危险系数极高的环境, 因此必须使用安全设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其三, 需要防备各种大型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其四, 施工地域的地质条件往往很复杂, 施工难度大, 且难以确定施工方案。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不仅所需投资比率高, 而且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的安全运行影响着水工建筑物的实际运行效率, 甚至关乎其整体的安危, 一旦基础工程出现缺陷导致无法发挥作用, 水工建筑物甚至有可能整个损毁。因此,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在项目中是基础重点, 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6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展望

我国在水利水电的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获得了相当的发展, 但仍未可比拟国际先进水平, 因此还是有相当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的。而成长的关键就在于技术, 只有技术进步了, 总体水平才能获得有效提升。

(1) 探索和开拓技术新应用空间及使用范围。

不能把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当成单纯的水电工程建设, 因为这项工程中同时牵扯到环境工程、矿业工程、石油工程等多个领域, 具有很大的技术拓展空间。其中在环境上主要的问题有:第一, 工程中工程垃圾的处理问题;第二, 工程造成的空洞对石油和矿业开采安全的危害问题。这两项问题都可以学习国外已有的先进解决方案。第一个问题可以利用防渗墙与高喷灌浆来解决, 第二个问题则可以使用充填灌浆的技术方法对地下的各处空缺进行填充, 以防止在石油和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出现垮塌现象。

(2) 开发工程与技术的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设备。

积极学习国外已有的先进相关技术是快速获得进步的有效手段, 比如:学习国外的T R D防渗墙技术, 令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在原位将水泥连续搅拌成墙;学习国外的新型防渗墙接头技术, 在新式插接式接头的材料上使用遇水即可膨胀的某种橡胶;学习新型的灌浆控制方法, 利用计算机对灌浆进行设计与控制;学习新型的混凝土灌注桩制造技术, 使用振冲器造孔来进行制成等等。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学习和研发都是建立在旧有技术的基础上的, 对整体工程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 适应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新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目前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 施工条件相应地越来越复杂, 因此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都要向新的施工要求看齐。例如:坝基在整体性能、防渗性能、承载能力上都要具备更高的水准, 这样才能适应超高大坝的工程需求;使用地下连续墙工艺来支撑锚锭结构并构筑围护体系用于防渗, 这样才能实现特大型的跨桥梁施工;钢管桩与大型的钻孔灌注桩可以完成特大型跨海大桥的桥墩基础建设;要建造出抗侧向变形能力和承重能力更强的基础, 才能满足超高速铁路在桥墩上的质量要求。这些新工程不仅规模巨大, 而且工程质量要求都比以往的更高, 只有开发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适应它们的建设。

另外, 施工环境的日益严峻也成为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由过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引起。城市化的高速进程大大缩小了可选择的施工空间, 迫使许多工程不得不在地质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内进行。而工业化则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比如地下水抽取过多使得地面沉降, 工业垃圾的堆积占用大量空间并污染土地等, 这些都会对施工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难题, 更先进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7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程建设规模大、耗资高、工期长, 因此, 作为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化。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的进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更进一步关乎我国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会绵延后世的重要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黄晶纯.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

[2]陶忠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2) .

[3]李海波.试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4) .

[4]张其斐.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 (5) .

[5]夏可风.地基处理新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施工, 2012 (3) .

[6]夏可风, 赵存厚.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新进展[J].中国水利, 2004 (5) .

[7]张季超.地基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8]张季超.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 水利除险加固 灌浆处理

当前,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数众多,它们分布广,坝型多样,发挥着防洪减灾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农业灌溉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提供水源。然而,由于它们多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且经过多年的运行,其中许多工程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病险问题,属于水利行业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工程的主要病险有:(1)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2)坝体、坝基多有渗漏、渗透破坏等。(3)工程建筑物老化失修。这些病险不仅造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处理。病险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最主要的病征是渗透问题,有地基(包括坝肩)渗透和坝体渗透。根据不同的坝型、坝基和病因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是防渗墙和灌浆。

一、防渗墙类型及其特点

防渗墙一般要求墙体厚度小、渗透系数低、柔性强、耐久性好及单位面积造价低。防渗墙施工有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锯槽法、链斗法、薄型抓斗、射水法和倒挂井法等成墙工艺。

(一)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头钻进,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土体与水泥浆液混合固结成一组水泥土桩,桩与桩搭接形成水泥土防渗墙,目前最大成墙深度为22m,水泥土渗透系数<10cm/s,抗压强度>0.3MPa。其优点是施工简便、无泥浆污染、造价较低,适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层(砂砾直径小于5cm)。实践证明,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防渗效果明显,在地下防渗工程中质量可靠,投资最经济、最有效,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二)锯槽法成墙工艺

在先导孔中,锯槽机的刀杆以一定的倾角一边作上下往复切割运动,一边以0.8-1.5m/h的速度(根据地层状况)向前移动开槽;被锯切割下来的土体可由反循环或正循环方式的排渣系统排出槽外,并采用泥浆护壁。浇筑塑性混凝土,形成宽度为0.2-0.3m的防渗墙体。锯槽机由行走底盘、动力及传动系统、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排渣系统、起重设施及电气控制系统组成;传动方式有机械式与液压式2种。以不同规格的刀杆进行组合,开槽宽度可达0.2-0.5m、深度达到40m。锯槽法的优点是连续成槽、工效高、墙体连续、质量好,并且成墙深,适应于粘土、砂土和卵石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地层;还可以采用自凝灰浆、固化灰浆形成不同强度和抗渗指标的防渗墙。

(三)链斗法成墙工艺

由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取土,同时将斜放的排桩下放到成墙深度,开槽机前进开挖沟槽,并采用泥浆护壁,其浇筑混凝土方法类似锯槽法。链斗式开槽机的开槽宽度为16-50cm,深度可达10-15m。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槽厚的、含量小于30%的砂砾石地层。

(四)薄型抓斗成墙工艺

采用斗宽为0.3m的薄型抓斗挖土开槽,泥浆护壁,浇筑塑性混凝土或用自凝灰浆形成薄壁防渗墙,最大成墙深度可达40m。适用于粘土、砂土及卵石和砂砾的含量与粒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

(五)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设备主要由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浇筑机组成。利用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成型器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或反循环出渣。槽孔形成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成墙厚度为0.22-0.45m,深度可达30m.成墙垂直精度可达1/300,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地层。在1998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过后,在长江、赣江、鄱阳湖等国内重要堤防加固工程中,射水法得到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灌浆类型及其特点

土石坝坝体、坝基防渗处理中灌浆方法主要有均质土坝及宽心墙坝的坝体劈裂灌浆、高压喷射灌浆、坝基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等。

(一)土坝坝体劈裂灌浆

土坝坝体劈裂式灌浆是运用坝体应力分布规律,用一定的灌浆压力,将坝体沿坝轴线方向劈裂,同时灌注合适的泥浆,形成铅直连续的防渗泥墙,从而堵塞漏洞、裂缝或切断软弱层,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并通过浆、坝互压和湿陷,使坝体内部应力重分布,提高坝体变形稳定性。针对裂缝的局部灌浆,在可能有裂缝的区域,均匀布置类似固结灌浆的灌浆孔群;对坝体施工质量差,甚至出现上下游贯通的横缝,一般应做全线的劈裂灌浆。我国广东省宝树水库用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来解决土坝坝体的渗漏问题,结果表明灌浆后坝体密实度得到提高,渗透系数降低,背水坡湿润渗水现象消失,坝体渗流量减少70%以上。

(二)高压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是借助于高压水泥浆液射流冲击破坏被灌地层结构,使水泥浆液与被灌地层土颗粒掺混,形成壁状固结体而起防渗作用。根据被灌地层结构和防渗要求不同,又分为定喷、摆喷和旋喷。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处理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工效高、料源广、造价低,搭接防渗的效果好。缺点是:机具较多、对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控制不好易在较大(>200mm)颗粒背后形成漏喷现象。

(三)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

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大都采用粘土为主加少量水泥的混合浆液进行灌注,不同于在岩石中灌浆。卵砾石层灌浆难以形成自立的钻孔,故常采用套阀式灌浆、循环钻灌阀跟管灌浆、打管灌浆的方法。因受地质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控制浆液的填充范围,为达到相对较高的防渗标准,常需采用3排以上的灌浆孔。随着防渗墙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较少采用该方法,仅用于当灌浆作为补充勘探的手段,同时兼顾防渗處理,可以更加准确地针对发生集中渗漏的地点,通过少量的灌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

(四)控制性灌浆

控制性灌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改进型灌浆工艺,是对传统灌浆工艺的一种调整,通过控制浆液压力和流量,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灌浆范围,节约时间和投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多可以采用防渗、灌浆的方法得到有效处理。针对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具有开挖量小、占地少、设备简单、灌浆工效高、造价低、对临近建筑物影响小的特点,应用较广。

参考文献:

[1]谷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2).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9

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水利工程的各项施工中属于最基础的环节,为了水利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地质勘察工作。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先进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勘察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 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之所以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因为它是一种十分松软的土质,其强度非常低,无法承载水利工程的重大荷载。软土中还具有含量非常高的有机物和水,导致软土地基极易变形。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层的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3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带来的影响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10

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不但要确保强度高,还要保证防渗能力强,持久性好。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基础,要想确保施工质量良好,就要重视混凝土工艺,积极开展工艺优化活动。(1)做好材料配比工作。因为施工的时候材料会生成非常多的热能,为了避免它受水化反应的干扰,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最好是选那些水化热不是很高的,继而结合施工规定合理配比。在优化配比的时候必须要确保他的总体质量等符合规定。使用正确措施确保施工工作符合规定,确保和易性良好,降低变形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必须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与国家的要求标准统一,从根本上科学合理的实现混凝土浇筑和养护;(2)按照图纸以及施工要求施工。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保证各项性能符合规定。在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高度关注运输工作,具体来讲在运输的时候必须使用专门的设备,而且还要保证其有防风和水的特点。材料在运输的时候必须要对其持续的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分层等问题出现。当材料运送到场地以后,必须仔细检查,查验达标之后才可以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

3.2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在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作为施工方,一定要按照材料的成本精准配比,控制好水的比例。同时还应该确保施工工作符合防渗以及防冻等的规定,从根源处确保施工工作稳定安全,避免安全问题出现。如今,很多地区开展此项建设工作的时候都面对一些问题,比如随意采购材料,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较低,管理不当等等。一旦出现了上述问题,就会导致项目的施工质量受干扰,此时就要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要秉持混凝土施工基本原则,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进行组织施工,从根本上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问题。在具体的施工的时候,要积极开展验收活动,对于存在的不利点认真纠正,有关机构也应该积极监督。作为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于一些有害混凝土施工的行为有所认识,提升施工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

4结束语

作为国家的重点基建工程,水利水电项目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意义非常关键。只有切实提升项目的质量,才能够保证它的意义和作用得以发挥。在具体的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要运用依靠丰富经验,积极开展综合化的质管工作。笔者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具体特点,分析了该技术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自身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张小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20):142+146.

[2]蒲小飞.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146.

[3]裴银花.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问题与对策的探析[J].门窗,2013(12):173+177.

[4]陈忠贵.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131+133.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11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水措施;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进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可谓是最为有效和积极影响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使得水资源得到期望中的使用。将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好的保障,便可以使得整体的水利工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个积极的影响,在调动水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了多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本身的种类并不单一。按照最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大中型和小型这两类。不可忽视的是,也正是由于水利本身在这些方面的良好运用,使得其在长年的使用之后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整体的运行都会不很流畅,假设这些问题没能很好的被解决,那么水利工程原本所预期的功能和效果将无法得到一个很好的恢复,在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使得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对于在日常中所经常听闻的筑坝渗漏,其性质也是一样的。

1、渗水形成及原因

水利工程中的渗水现象的发生,其原因是在多个方面所共同造成的。包括的有大面积渗水、施工缝、变形缝以及穿墙管等。

首先,对于大面积渗水来说,其产生的位置多半是在底板,这是由底板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构造时期平衡在很大的程度上无法达到,这样一来原有的排水功能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应用。一旦遇到下雨并且断电的状况,在基坑位置的水位变回不断上升,逐渐将垫层淹没,使得混凝土的灌用没有办法达到。一般这个时候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在水中施工。再者,则是如果在对混凝土调制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状况,变回直接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的缝隙不断加大,自然降低坚固程度,由此,渗水的状况也就很普遍了。

再者是施工缝方面,一般情况下,所需要进行施工的面积是很大的,所以会将施工地中氛围多个单元来进行工作,所以存在的缝隙是施工中的这一行为所直接导致的,可以有效的预防水方面的问题。在进行施工缝施工时,必须将其表面所存在的杂物清理完毕,之后依据有关的指导要求进行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模板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渗水现象存在。

之后是变形缝方面。这个部位发生渗水,最关键的因素是止水带,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固定好,使得其距离正中位置,则会造成孔洞的存在。

最后是穿墙管方面。在一些电灌站中的,存在着焊接部位不严密的状况,同时,浇筑混凝土的工作有一定的障碍性,尤其是在难以进行工程建设的部分,混凝土基本上很难达到严密的程度,这样便造成一定的空洞,渗水的状况由此而来。

2、防水措施

结合上文中的一定叙述,可以了解到防水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是对技术力量的彰显,同时更是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想要防止漏水现象,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愈演愈烈,而关于防水方面的成就也不在少数,不同的种类都具有着自身的性能,虽然不能够完好的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要承认单单依靠这一方面,对于防水的预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想要将问题处理得当,就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性的解决。

第二点,要堵也要防,刚柔并济。在施工之前,堵水工作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将渗水区域很好的关闭之后,才可以实施下一步的防水工作。为了使得防水工作达到很好的效果,这里就必须将此完美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防堵要一并进行。

第三点,眼光长远。在水利工程设施这类建设中,受到实际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大,这样的一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往往是产生裂纹。对待这一问题,单单处理裂纹周边的局限范围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根据裂纹的延伸,预测下一步可能到达的步伐,目光长远发展才能更好解决。

3、防渗施工处理技术

3.1、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步骤便是灌浆。这里是通过相关的钻孔或者是浆管流通浆液,要注意的是这类浆液是必须符合相关的比例配制,借助一定的压力作用将其通入到缝隙当中,不断使其密实,直至坚硬,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防止水的渗漏。

首先要做的是灌浆钻孔。这里要求打孔的部分必须笔直,同时保持均勻的比例,遇到两个或者多个孔之间的距离很近的情况,必须将测斜工作做好。进行灌浆也是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准备的,这里是指将针对的部分冲洗干净,为浆液和周边环境的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则是需要注意实施灌浆的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一点,就是顺序。这里有三种不同的灌浆方式,其自身的顺序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是一次灌浆。针对的对象多是在十厘米以下深度的钻孔,一次性钻到所需要的长度,之后可以进行灌浆。这里也要注意周边岩石的裂纹状况以及透水状况,只有这些较小或者影响不大的时候才可以采用。

第二个是自上而下。整个施工分阶段来实施,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较好的工程质量,会使用高压力的灌浆,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施工中的安全。这一方法最适宜应用的是岩石破碎的地段。

第三个是孔塞法。钻孔的阶段是直接进行完毕,但是在灌浆的时候需要实施分段施工,前端工作的灌浆结束之后便可以直接开始实施下一段的工作灌浆,这个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于质量方面却不能很好的保证。针对的对象多是岩石不破碎的地段。

对于灌浆而言,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首先在施工中必须保障质量,在施工后还要定期对其进行自身质量的不断检查。一般情况下压水测试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与此同时,结合多方数据,综合结果之后对其下达结论。

3.2、堵漏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是关于点渗水方面。对于这类的问题,需要应用堵漏材质,刚性材质在这类问题中的应用比较得力。假设这类材质其本身已经具备,那么接下来可以使用柔性质的材质,这样便可以从三方面综合促进防水性能。

再者,如果面临的渗水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对相应的地区实施一定的划分,区域性的解决问题。埋管注浆是应对紧急最好的方式,在渗漏量减小之后,便可以应用堵的方式来进行了。依照实际情况中的问题,实施工作进程,可以良好的将问题解决。在这之后仍然可以加一层柔性材质,以达到进一步加强防水的能力。

其次,是有关变形渗水。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步骤有很多,同时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每个步骤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出现差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两个部分总是会被忽略,一个是缝隙中间是必须有隔离层存在的,这样才能够使得力得以扩散,变形的抗压能力也不断增强,可以使结构本身得到一个很好的稳固。另一个是在工程的最后部分,需要有水泥砂浆涂抹进行保护。

最后,则是施工缝的渗水问题。为了增强自身的防渗透能力,要沿着施工的缝隙最中间的线的两边,对其进行一定量的凃刮行为。

4、结语

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论文 篇12

1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对岩溶地区的基础处理没有成型的技术, 施工人员大多是凭借着多年的基础施工经验或参照相同工程基础建设的成果。对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岩溶地区无填充物的基础施工, 另一种是岩溶地区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 在两种基础施工中, 对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的更加严格。基础施工技术方法主要根据照岩溶的深度以及岩溶的大小来决定的。

1.1.1 使用高压灌浆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为了使填充物更加密实, 对岩溶地区的基础一般使用不冲洗高压水泥灌浆的方法, 使用高压水泥灌浆法处理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防渗水性。另外, 使用高压灌浆能让水泥以条形状向土壤中渗透, 在渗透土壤的过程中, 水泥浆逐渐成网状结构, 因此, 高压水泥灌浆法使基础有着很强的抗劈裂能力, 从而使得基础有更强的稳定性。

1.1.2 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对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是依靠机械钻机能深入地下的特点, 在钻机的头部安装特殊的喷嘴, 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从钻机头部的特殊喷嘴喷射出去, 在喷射水泥浆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土层进行了破坏, 与此同时, 高压钻机的头部一边向上提出, 一边高速旋转, 使得喷射出的水泥浆能与被破坏的土层形成混合搅拌物, 待水泥搅拌物凝固了之后就会在岩溶地区形成一个比较结实的柱体, 从而加固了工程的地基。

1.1.3 使用基础灌浆技术对浅层含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浅层含岩溶地区一般岩溶深度较浅, 需要将浅层岩溶中的沙土挖掘出来, 然后在使用水泥砂浆对原有较浅的岩溶地区进行回灌。

1.1.4 使用基础灌浆技术对深层岩溶地区实施基础灌浆。

一般情况, 当岩溶的深度在50米以时, 可以把这种岩溶称为深层岩溶, 在对深层岩溶的基础进行施工时, 使用高压旋喷技术对基础灌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其他的灌浆办法, 我们可以用普通的灌浆方法对岩溶地区的周围进行灌浆处理, 水泥浆进入深层岩溶的过程中会对深层岩溶中的其他填充物进行排挤, 由于所受排挤的压力很大, 导致原有填充物和水泥浆结合并很快硬化。

1.2 针对吸浆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

一般来说, 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岩缝灌浆会在1~3小时内结束, 在对岩缝灌浆的过程中, 使用水泥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一般情况, 单位面积的岩缝在灌浆的过程中使用水泥的数量应该小于120~220kg/m。因此, 对于一般吸浆的岩缝我们可以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但是在对岩缝灌浆的过程中, 有很多岩缝会出现大量吸浆的情况, 因为水泥浆始终不能保持满足, 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种情况。出现大量吸浆的有很多原因, 但是究其根本是因为地质条件的特殊, 灌注的水泥浆有可能从特殊的地理通道流到别的位置, 也有可能是从灌浆区附近的地表溢出。

对于以上情况, 我们应该使用一定的方法对其处理:a.采取限流措施。限制单位时间内对岩缝关注砂浆的体积, 一般情况下, 应该将灌注的速度降为10-15L/min, 采取限流的目的是减小砂浆在岩缝中的流动速度, 从而使灌入的砂浆快速沉淀并凝结。b.采用降压处理法。采用降压处理法的原理是降低灌浆的压力, 从而减小砂浆流动的速度, 依靠较小的压力来维持砂浆的自流状态, 自流的过程中砂浆不断凝结, 当砂浆在岩缝中不在流动时适量增加压力, 然后可按照一般的工序进行灌浆。c.采用多次灌浆法。多次灌浆法就是在对岩缝进行灌浆的时候是有间歇的, 每灌浆一段时间就要等待一会, 像这样保持有间隔的对岩缝进行灌浆, 灌浆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来定, 但是灌浆时间一般也不要大于8小时。

在这种特殊的灌浆方法对基础进行灌浆时, 一般来说, 结束时灌浆的压力往往要比预先设计的要小, 在无法按设计压力灌浆时应该随机应变, 可适当降低灌浆压力, 在灌浆一段时间之后, 带灌入砂浆凝固时, 若无其他原因可按设计压力进行灌浆。

2 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使用

在做水利工程的工程中, 很容易见到基础严重漏水的现象,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判断, 产生漏水的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选点失误, 水利工程建设在可溶性岩石地区是水利工程建设点失误的主要体现。在遇到这种工程使用常规的灌浆技术不仅消耗成本大, 而且收益也小,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其他的办法对基础进行灌浆。

2.1 采用模袋灌浆的处理方法。

模袋灌浆法中使用的模袋具有很强的耐磨性, 常用的模袋材质多为尼龙、聚丙烯等。在使用模袋灌浆的时候, 模袋中装有水泥砂浆, 在模袋互相挤压的过程中水分流失, 袋中只剩下水泥及沙土, 因此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含浆量, 提高了砂浆的凝结速度。因为受到了模袋的束缚, 模袋中的沙土不易流失, 起到了很好的溶度阻塞作用。

2.2 采用填充级配料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填充级配料多为水泥、粗砂及砾石, 在使用历史作为填充级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砾石的大小。假设在单纯使用砾石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很好的成效, 则可以利用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级配料, 水泥冲灌及配料的主要组成材料一般为砾石、砾石与沙土混合物, 使用这两种材料的目的是可以形成自然的反过滤层。在级配料的过程中, 配料的材料和数量应该灵活掌握。使用粒料的主要是使用加大的粒料在狭窄处形成“桥架”, 使用巧匠将缝隙在中途完全阻塞, 形成反过滤层, 以达到将整个通道堵死的目的。

结束语

上述的灌浆技术存在着自身的优点, 但是同时也有缺点, 灌浆施工特别是在熔岩地区的灌浆施工常常要结合施工人员的经验以及对相似工程的总结和借鉴;在大吸浆量大的地带所用的灌浆技术虽然简单, 但是由于砂浆的扩散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增加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在严重漏水的情况下选择的灌浆基础操作与其他灌浆技术相比要复杂很多, 正确的使用灌浆技术技能起到很好的灌浆效果, 同时也能减少大量的成本。我们在水利施工的工程中应该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基础灌浆技术, 选择合适的基础灌浆技术, 或是把多种灌浆技术相结合, 争取使每种基础灌浆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厚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中特殊地层的灌浆方法[J].水利发电设计与施工, 2005.

[2]刘伟, 金涛, 杨晓娟.浅谈大坝基础灌浆设计思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5.

[3]石涛, 杜念文, 郑煌.江河水电站基础灌浆试验[J].水电与新能源, 2010.

[4]吴景华, 裴向军, 董颜明.某电站大坝基础灌浆试验[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 2005.

上一篇:经济法基础教案初级下一篇:站务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