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读后感

2024-07-29

法学方法论读后感(共8篇)

法学方法论读后感 篇1

读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让我获益良多,而且继续萌生出多读几遍的想法。

教育方法学是一门从理论上探究教育实践的方法及技术原理的学问。这门学问比较独特,是根据在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性问题的对象领域,如课堂、学习、课程、教师等所形成的学问体系,它是与教育的价值、伦理、技术的选择与判断相关的实践学,教育哲学、教学论、教学研究、课程研究等构成其主要研究领域,具有很鲜明的综合特征。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现仅从学校教育模式、课程与教学等方面谈一些学习的体会。

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

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学校教育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芽并成型的呢?

学校存在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了,但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教育是那些特权阶层(如贵族、宗教人士)的一种福利,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的到,平民百姓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第一次将所有的公民作为教育对象,以期来实现平民教育这一公共教育理想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向我们描述了他的这一理想。受到当时欧洲印刷术、活字印刷所带来的文化普及的影响,夸美纽斯在设计公共教育的教学技术时,充分借鉴了“印刷术”的原理,其中,教科书是“原版的读物”,教师的声音是“墨水”,儿童是等待印刷的“白纸”。在他的眼里,儿童是等待获取知识的一张白纸,教师给他什么,他就能得到什么。同时也可以看出,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当时周边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印刷术),会给他的思考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今天能够成为引领教育改革方向的教育家的人,大致会将“互联网+”中的一些核心思想作为他的教育观念的。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诞生两个世纪之后,由裴斯泰洛奇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与教育方法的探究相结合,为近代学校制度的确立提供了蓝本。在此之后,赫尔巴特进一步对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了规范,他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发展的原点。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教育学与教育实践剥离并分裂开来。赫尔巴特从心理学的原理出发,提出的学习四阶段理论,经过齐勒尔的充实完善,到了赖因这里,形成了“准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的五段教学法,对世界各国的班级授课制的普及与定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要归结为芝加哥大学的弗朗克林·博比特。他是课程科学化开发理论创始人,是他最早以产业主义工厂、企业为原型,将教育过程系统化的。在博比特的课程科学理论中,学生是“原料”,作为教育目的的“理想的大人”是“成品”,教师是“作业员”,督导员是“工段长”,校长是“厂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是“工厂经营者”。博比特将工厂的“生产目标”这一词置换成“教育目标”之后,“教育目标”第一次在教育文献中出现了。

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就是按照博比特的理论来运行的呢?按照企业的流程化管理的特点,将学科的学习内容按照均值的、单向的时间进行分割并组织学习,重复进行测试目标达成度的考试,按学科、学年、校务内容分工的教师组织,以及企业经营为蓝本的学校运营等,全部都是以产业主义的生产线为模型的学校教育模式。如果仔细对照博比特学校模式设计,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做的还不到位,比如说督导员,也就是监督教育教学质量的人,很长时间内形同虚设,直到最近才开始重视起来。

博比特的这种以“教育目标”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实现学习过程的效率化,对教育结果进行“质量管理”测试,以工厂生产过程为样本建立测试体系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今天学校教育的基本结构。而博比特建立这样的理论,至今也不到100年的时间。

在整个20世纪,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对现存的教育模式感到不满,孜孜以求地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从大的方面看,大体有四种教育模式并存:

第一就是“社会效率主义”为代表的博比特的产业主义模型。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力求学习过程效率化并对教学成果做量化评价是其主要特点。

第二是以“儿童中心主义”为代表的杜威学校的教育实验。我们在谈教育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两个词:“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所谓的传统教育,即以赫尔巴特、齐勒尔和赖因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所创建的按照五段教学法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所谓“现代教育”,就是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革新运动,强调学校教育的中心不应该在教学内容和老师这边,应该转移到学生身上。

法学方法论读后感 篇2

在中国众多法学方法论书籍中, 台湾大家杨仁寿先生的《法学方法论》是业内出版的比较早的一本, 也是在业界一直倍受青睐、获得一致好评的一本专门关于研究法学方法的书。杨仁寿先生的文字犹如一位法学老者把法学学习之精髓向一位刚入门的法律年轻人娓娓道来, 其中很多法学观点以及实践操作经验对于一个年轻的法律人来说犹如醍醐灌顶, 从中受益颇多。书本的字里行间也是透露出作为法律人做学问应有的严谨态度以及不断刻苦专研的精神, 给吾辈法律年轻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效果, 也为吾辈法律人学习指明了方向, 以下皆为笔者在拜读杨仁寿先生的大作之后, 产生的对法学方法论的一点浅显理解:

首先, 法学是一门科学, 既然是科学, 科学的使命乃是探求客观之真理, 发现科学之命题真伪。然而科学之上命题包括经验科学的命题和形式科学的命题, 经验科学的命题必须通过经验事实的观察, 综合所有的知识才能断定真伪;而形式科学的命题具有“先验”的妥当性, 此种命题一旦依逻辑的方法判定其为真就不会再受经验事实变化的影响, 其“真”恒为真, 因此有“恒真命题”之称。[2]正因为形式科学的命题恒为真, 因此它不能像经验科学的命题那样提供实际世界和增加实在的知识和资讯。但形式科学的命题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 因其提供的命题为“恒真”常为经验科学所验证, 并且提供严密的分析方法, 使科学上的谈论愈趋精致, 物理学能充分透过数学进行讨论, 内容愈明确皆拜形式科学所赐。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法学作为科学的学科, 它也应该具体有上述科学命题的特征。从而衍生出理论认识的考察方法和实践评价的考察方法。前者是指对于任何存在的事物予以因果说明和认识时, 皆应以纯粹客观的科学方法,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根究底, 全力以赴;后者则是以一定道德判断为前提, 对事物加以批评。前者在研究事物之初, 不能拘泥己见, 务必保持谦虚之心;后者因涉及价值判断, 易使理论认识和价值判断相互混淆, 对学问的进步, 客观探讨可能性造成巨大障碍, 因此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应相互区分。但是, 理论认识的最终目的乃致力于应运, 在认识的过程中法律人应该严格区分, 不能混为一谈。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理论认识最终都须归结于实践, 在观察社会上发生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并探究其中关系时, 为保持认识的客观性, 我们应对二者加以区分。

“科学”一词广义包括, 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形式科学主要依逻辑分析的方法加以演绎, 正是因为逻辑分析方法这种“自给自足”性导致了法学在19世纪前叶演化为“概念法学”。在此期间法学家为追求法律逻辑的一贯性、体系性、统一性最终导致法学走向“机械法学”的极端, 法律奄然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科学, 法学学者将法律奉为圭臬成为权威命题, 法官则成为“机械”的裁判者, 这与法学的本质背道相驰。法学既然是作为一门应用科学, 它最终的实践必须回归生活回归现实, 而不是束之高楼, 在体系之内玩着“自给自足”的文字游戏。法律必然是涉及人的主观价值取向, 绝非仅仅只有“冷冰冰”的法律文字, 即使是在法律体系内能保证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贯性的结论, 最终回归实际生活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就并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 甚至有时是与公平正义相违背变成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判决裁定。因此, 法学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概念法学”被弃之如敝屣, 尤以德国法官基希曼发表了一篇“法解释学之无学问价值性”演讲来抨击当时的“概念法学”为开端, 德国学者耶林在《法学戏论》中以游戏的笔法对“对概念法学”痛加批评。随后, 奥国埃尔利希的“法之自由发现与自由法学”, 康托罗维兹的“为法学而战”等书相继问世, 最终在德国酝酿出自由法运动。自由法学者倡导的“利益衡量”、价值判断、法律情感和事物的本质, 把法律与社会生活的事实相协调, 追求实质的实证主义, 这与概念法学致力于形式的实证主义不同。但概念法学也有其自身的价值, 它是建立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 使法律能够在体系之内保持整体性和一贯性, 为法的“安定性”和“稳定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它的“教义性”为后来的法律人学习法律提供了途径, 遵守法律严谨性作出了榜样, 这是“概念法学”在法学发展史上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功绩。与形式科学相不同的是经验科学, 是通过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从而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一般对于事物的认知, 依据此二种方法即可, 法学的学习亦是如此。

其次, 法律作为一门“应用学科”, 仍须以理论科学作为基础, 通过法律的运用来达到实践的目的。然而在面对一个“快餐社会”的时代,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们的知识更新很难达到社会进步所需求的程度。要想达到“面面俱到”的地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绝非易事。更何况是面对法学这门应用学科来说, 更是难上加难。法律的内容包罗万象, 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调整着不同法律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 作为一个普通人充其量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只能成为某一领域或者某一部门法的专家, 即使如此也未必能把其中更细致的知识及原理梳理的通透。明朝画家唐寅的“七十词”中对此领悟最为透彻:“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年七十奇, 前十年幼小, 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 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 受尽多少奔波烦恼”。由此可见,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 其实减去必要的支出时间能够留下给我们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更何况作为一名法律人是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基希曼曾经说过:“立法者更易三字, 则整个法学以及所有图书馆文献, 不啻成为一堆废纸”。此中, 已经说明法律的一丝一毫的变动, 对于一个法律人来说将会是整个“知识储备库”的大变动, 从而又会增加知识学习的负担。一个不善于保持学习状态的法律人也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 作为一名合格法律人必须处理好“博通与专精”之间的关系, 才能把法学学好、基础打扎实。依据杨仁寿先生的观点, 首先必须博通邻接“法经验科学”, 如社会法学、法史学、法心理学、法经济学等。也即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即可。其次, 是对“应用法学”部分的博通, 如民法、商法、刑法、行政法等。此中, 专精与博通的强度, 仍应有所区别。对于其中选取的一、二部门法为“专精”, 其他只需“粗精”即可。“粗精”即意味着通晓各部门法的基本原理, 避免不应有的低级错误。最后, 法学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格的学科, 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实践的过程中, 法律人应该严格区分理论认识和实践评价, 否则无法窥探法学之真相。

最后, 法学作为一门追求客观性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因果律”不同。自然科学是在研究者有计划的控制适当条件下, 对事物加以观察及发现, 其得出结果的客观性较之更加容易。而法学客观性的追求即使是在有计划的控制条件下观察也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性, 且其中经常涉及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 观察结果与观察对象之间易互相干扰, 难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做到绝对的客观性。因此, 日本学者加藤新平在《法哲学概论》中提出了“法学学问之公器”的方法以达到一种“相对客观性”的追求, 即“间主观性”的方法。也就是说主观与主观之间, 借助某一统一“标准”沟通, 以达到主体间认识的一致性。法律人在追求某一法律问题的客观性时, 除了说明自己的“主张”之外, 还应该附上“合理的理由”作为说明, 以使得他人更好的理解, 从而对主张的是非对错曲直合理性问题得到公开讨论和批判。如此之方法可以避免个人恣意、偏见、利害或爱憎, 与“主观恶性”相区分, 更易提高法学之客观性追求。因此, 法学的方法就是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和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 再加之“间主观性”的方法使能获得法学认识的客观性。

摘要:法学方法论作为法学入门的一项基础学科, 是每个学法之人必学的科目之一, 甚至也是学习其他法律的前提基础。它作为所有法律的基础起着一个提纲挈领的效果, 也是研究其他法律科目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同时也是对其他法律精神的初步概括, 为学法之人在黑暗中行走指明方向。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4.

《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篇3

关键词:法学;发展论;评价

《法学方法论》有两本,一本是杨仁寿所著,另一本是拉伦茨所著,杨仁寿先生这本《法学方法论》更适合我们扎实功底。先生在序言中所称:“吾生有涯,学亦无涯,治法必须讲究方法,非徒熟谙法条而已。撰述本书区区微旨,即在于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功利实用地讲:学会学习、掌握法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法学方法论》概述

杨仁寿先生所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法学方法论》目前发行到第二版,共有六编三十一章。

第一编为引论,共分四章:“诽韩案之启示”,“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科学与非科学”,“专通与博通”。在“诽韩案”中法官由于推论机械做出了糊涂判决,告诫我们运用目的限缩、比较等方法进行法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免闹出类似的笑话,也提出了法官在实务中需要具有法学方法素养的理论基础。由“诽韩案”中立法的缺失,著者认为立法时有必要区分“恶法”与“良法”,法律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是以纳粹德国为例的一般法律执行者可执行的“不太”恶的法律;其二是依莎翁《威尼斯商人》为例,指出法须具有目的性,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要做到在法学学习或审判实践中不愚昧,就需要坚持科学摒弃宗教教义和神学,坚持理论认识的考察方法和实践评价的考察方法相结合,在理论认识领域内将逻辑分析的方法与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加以区别、客观的真理与主观的确信加以区别。不仅如此,还要将法学与临接科学进行联系,在应用科学内部也要触类旁通。

第二编为法学认识论分五章:“法学之任务”,“事物认识之客观性”,“法学认识之客观性”,“从逻辑分析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从经验事实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

第三编为法学发展论分八章:“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自由法运动”,“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之差异”,“裁判之准立法机能”,“理论认识与实践之结合”。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几张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典型国家的法学发展理论,运用了比较法的方法让我们对法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四编法学实践论分九章:“法学之基本理论”介绍了:研究法学之方法、法律解释之指导理念和法律之阐释;“狭义的法律解释”项下介绍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及合宪解释;“社会学的解释”,“价值补充”,“漏洞补充”项下有:法理概说、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创造性补充。“类推适用与其他法律之阐释方法”项下有:类推适用与类推解释、类推适用与扩张解释、类推适用与反对解释、类推适用与当然解释;第七章“利益衡量”,第八章“价值判断之客观性”及第九章“法律行为之解释方法”。其中“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所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比法律的抽象内容更为重要,“法官于用法之际,应自命为立法者之‘思想助手,不仅应尊重法条之文字,抑亦应兼顾立法者之意旨。对立法者疏未虑及之处,应运用其智慧,自动审查各种利益,加以衡量”。

第五编法学构成论分五章:“成文法”、“习惯法”、“法理”、“判例”、“学说”。主要介绍了法学主要构成部分,在此就不对其概念进行一一概述。

第六编附录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权利滥用禁止原则之适用”,第二部分为“动机之不法”,第三部分为“双方代理”,第四部分为“民事法律问题二则”包括“脱法行为”及“条件与期限”。

二、浅评法学发展论

法学发展论是《法学方法论》的第三编。笔者对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其他几编内容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而第三编则从历史法学的角度,对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法学内容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告诉了我们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十九世纪世界各国的法文化及法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编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十九世纪欧陆法学界认为法律的与适用是一种纯粹理论认识的作用,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期自由法运动后,才将法学认识为一种实践性质的认识活动。而法国十九世纪造成概念法学风潮的原因,第一是受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及贝卡利亚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法官在判案时不能加入任何自由裁量的因素,必须是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即使在1790年依立法程序创设了破毁院,也未能扭转司法功能机械、狭隘的局面。第二是受到自然法思想的影响。法国法学家认为法典是万能的,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严密的法律国际加以解决,同时法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为理由,拒绝裁判”,即:法典具有唯一法源的性质。

第三编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德国在十九世纪初叶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国发展大相径庭,唯有法学发展类似,但萨维尼否定了德国法学发展是模仿法国模式,德国法学的根源在于罗马法,尤其是德国学者对罗马法进行“换骨”,对罗马法加以解释、修正以使之符合德国法发展的需要。此外,萨维尼还认为德国法典编纂要以“学者法”为主。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观点不尽相同: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发现的,并非制定的,随着人类进入到社会极端复杂的状态,法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要大于立法者,法官的任务发现法律并适用法律而非创造法律。而且法律因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习惯而不一;而普赫塔偏于以逻辑的方法适用法律;温德萨德更进一步将整个罗马法体系予以架构,法官的职责只须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予以应用,解释法律要以立法者的意思为依归。

第三编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布莱克斯栋的“法宣言说”认为法官只是宣言法律、表明法律而已;当他的“英国法释义”传入美国后,美国法学者肯特形成了“美国法释义”;霍姆斯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倡言“法律预测说”;庞德形成了社会法学;卡多佐提出了“司法程序之本质”;卢埃林和佛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等等。通过这些学者的观点,著者总结出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法律适用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第四章为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主要介绍了明治维新之法制改革,在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培育法律人才、编纂法典,关于旧民法和旧商法之施行,以及引发的断行派与延期派之争。此时,日本法学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社会学的发达;第二,法解释学的研究;第三,日本战后对判例研究的重视;第四,比较法相对发达。

在介绍前四章的基础上,著者在第四章为我们介绍了概念法学派后的自由法运动,诸如耶林的“目的法学”和“法学戏论”;埃尔利希的自由发现之说:“强调法律法律每每因立法者之疏忽、未预见或情况变更,而发生许多漏洞,此时法官即应自由地区探求活的法律,以资因应。”此外,还有康托罗维兹的:“为法学而战”等等。而此时法国的自由法运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撒雷认法之安定性与适应性同等重要,杰尼认为应从法律之外去探求“活的法律。”受自由法运动的冲击,自由法运动出现反动,以黑克主张利益法学和庞德主张的社会法学为典型代表。

第六章阐释了概念法学和自由法论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点:1.自由法论认为国家的成文法并不是唯一的法源,如果有活的法律存在,才算是真正的法源;2.自由法轮学者认为法律并不是唯一的“圣经”,它的逻辑完足性应当受到质疑——法律必有漏洞存在;3.自由法论认为法律的解释不能纯为逻辑演绎操作,尚须做目的考量或利益衡量;4.概念法学禁止法官造法活动,认为法律本身完美无缺,与自由法论的法官在判案时具有造法性形成差异;5.两者在法学研究是否具有实践性也展开争论。

因此,第七章和第八章认为,法官的裁判具有“准立法者”作用,经过各位学者的论证著者的出“法学并非纯属纯粹理论认识的学科,而系兼具实践评价的性格在内”,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研究过程中都要坚持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相结合。

三、本书体例结构及内容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篇章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且每部分短小精悍。但是有个别错字分别为第133页第四行“方”改为“分”;第223页第四行“氏”前加“加藤”。

第二,本书每一页的正文都不占全页整页纸,而是每页都留有空白以作小结或补充,也给读者留下做笔记的空间。这种排版方式是其他大部分书籍所没有的,例如第148页总结道:“法律解释的运用技术,虽与‘逻辑有关,但重要者,乃应视其‘立法目的为何。”

第三,本文的写著作方式多样,除了文辞叙述外还有图表等多种论述方式来进行说理论证。例如在介绍上下位概念时就运用了“人”、“动物”、“生物”的上下位概念图表进行分析。在第四编一开头运用树图,将法社会学分为法应用科学和法理论科学,然后再项下细分等等。

第四,本书的注解浩繁,尤其是第295页第15个注解甚至引用了著者在日本学习院大学冈孝教授的专题演讲记录全篇,可见学者严谨著学之风。

四、据本书总结的法学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由本书总结出的法学学习方法重要的是比较法的学习方法、法解释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法解释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概念和问题的本质属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一贯的法学学习思路,有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秦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1.6.

法学方法论试题 篇4

1、从某些特定的前提中引出必然性结论的活动的思维过程称为:()

A、推理B、推断C、推论D、推导

2.那个轿子从老爷府里出来了,老爷出行时总是坐那个轿子的,因此老爷应当在那个轿子里。以上推理过程称为:()

A、演绎B、归纳C、设证D、类比

3、类比的法理根据在于:()

A、不同的情况应做不同的对待B、同类的情况应做相同的处理C、规律的普遍性D、联系的普遍性

4、《圣经》上记载的所罗门王智判争子案中,所罗门王所用的方法是:()

A、事实推定B、经验推定C、法律推定D、法律拟制

5、在法律解释的位序中,居于首位的应是:()

A、合宪性解释B、文义解释C、体系解释D、历史解释

6、《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某法官在一民事案件判决书中认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复制、传播、展览他人肖像的行为也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该法官对《民法通则》100条做了()

A、客观目的探究B、体系解释C、文义解释D、反向推论

7、拉德布鲁赫说:从正义角度看,若实在法违反正义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它就失去了其之所以为法的“法性”,甚至可以看作是非法的法律。这种因实在法严重违背正义而不适用的处理称为()

A.实质推理B.漏洞补充C.修正法律D.社会学解释

8.法律制定实施后,因社会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因未被立法者预见而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控范围,这样的法律漏洞属于()

A、原初漏洞B、继发漏洞C、明知漏洞 D、明显漏洞

9、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客观的事实B、真实存在的事实C、虚构的事实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10、下列各项,不属于正式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B、宪法C、政策D、行政法规

11、《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这一条款属于()

A、法律原则 B、一般条款 C、不确定法律概念 D、政策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司法部的解释

13、《唐律疏义》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说的是()

A、类比方法B、当然解释方法C、体系解释方法D、目的解释方法

14、《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种将此事实看作彼事实并发生同样法律效果的法律方法称为:()

A、法律推定B、证明C、事实推定D、法律拟制

15、裁判事实属于司法三段论中的那一种()

A、大前提B、小前提C、结论D、逻辑过程

第二题判断分析题(对问题中的命题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并进行理由分析。每题4分,共5题,计20分)

1、法律思维要求:合道德性优先于合法律性。

2、民事行为的意思认定往往强调外在形式;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往往强调真实意思。

3、在法律适用中,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内容不冲突时,法律原则优先适用。

4、合宪性解释属于历史解释的特殊情况。

5、事实构成为法律结果的充分条件下,可进行反向推论。

第三题 案例分析题(要求准确回答问题,并运用法律方法展开分析,要点清楚,层次清晰,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第一题:

事实:

位于某市30海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岛,长期无人居住。后来,海边某渔村欲将该荒岛开发为旅游度假村。但当地海域管理部门认为,“无人居住的海岛应为国家所有,申请较早的村庄并不享有晃脑的所有权,只有在申请海域使用权之后才能开发。

争议焦点:

无人居住的荒岛是否属于国家所有?

相关法条:

1.《宪法》第9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2.《物权法》第46条: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3.《海域使用管理法》第2条: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4、《物权法》第48条: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要求回答:请对争议问题提出你的观点,说明你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并写出你的论证理由。第二题:

事实:

2008年1月,南方普降大雪。某市居民张某的房屋上结了冰坨子。次日冰雪融化,冰坨子融化后掉落在钱某的汽车上,该车在汽修厂花费修理费若干。车主钱某起诉房主张某,要求赔偿修车损失,张某抗辩损失完全由自然原因造成,不应赔偿。

争议焦点:悬挂物是否仅指人的有意识行为而设臵的物。

相关法条:

1.《民法通则》第126条: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臵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2.《侵权责任法》第85条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臵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

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争议:悬挂物是否仅指人的有意识行为而设臵的物。

要求回答:请对争议问题提出你的观点,说明你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并写出你的论证理由。第四题 区别题(要求先回答所区别的事项的概念,并按照区别点逐项进行区别,共15分)

1、请区别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7分)

2、请区别文义解释和客观目的探究(8分)

第五题 案例分析题。写出规范的分析过程,本题目15分)

题目:

乙是演艺界明星,有很多粉丝。甲相貌酷似明星乙,丙公司决定让甲为其代言产品广告。但在广告中,甲只使用肢体语言,没有任何假冒乙的语言表示。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2.《广告法》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篇5

本次阅读因只浅涉第三章“法条的理论”的一、二、三节,故虽本人理解能力有限,仍能读完这部分内容。在第三章的一开始,作者就提出了对“法律命令说”的批评。对于法律命令说中机械地将法条规定为“不是课予特定人作为义务,就是课予其不作为义务”的说法,作者提出了关于权利转让等几个例子,有力地回击了这样一种显然不足以完全涵盖所有法条的说法。将法条视为一种命令,使它天生就具有向他人要求特定行为的性质,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无法将那些与自身行为而非他人行为有关的法条涵盖其中。命令的目标在于服从,而在拉伦茨的法条规定说中,规定的目标是在于“视被规定者为规准而适用之”这是拉伦茨在对命令说提出异议时,对自己学说的解释。

然而,读到这里,我想暂时撇开作者的观点,来妄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如果从一种阶级观念较浓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法条,那么将法律视为一种命令似乎并无不妥之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只是统治阶级更好发挥统治作用的工具,此时的法律并无半点保护公民权利的意思。但在意识形态渐淡化,阶级观念渐减弱的当今,将法律视为命令确是与时代步伐格格不入。现代强调的自由、民主等核心观念都将被这种被视为命令的法律戴上了沉重的镣铐。因此,我认为像法律命令这样的学说也只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存在,尽管它对法学发展有贡献,但终将被历史大潮所抛弃。

在回归到“法条的理论”中来,在第二节说到了不完全法条的分类时,我着重关注了“作为指示参照的法定拟制”这一款。在刑法领域上,“法定拟制”与“注意规定”常易混淆与交织。文中所讲到的“法定拟制”乃是将明知不同者等同视之,而“注意规定”则是在刑法已作相关规定或以相关的已为刑法理论所认可的刑法基本原理支撑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混淆与忽略的规定。从定义上看二者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法定拟制是将本来不同的事物视同于另一事物,而注意规定则是一种重复规定,是为了引起司法人员在判决过程中高度注意二设立的条款。

方法学验证(精选) 篇6

一般一个项目从小试开始、中试、放大 放大最少是三批作为验证批 验证批一般内容一般有工艺验证、清洁验证、成品检验、然后开始稳定性的考察、到稳定性第六个月就可以申报到省局 这个时候就要写申报资料 质量这块主要负责10、11、14号资料(以前版本)现在一般是CTD资料 主要负责3.2.s部分。省局受理后一般一个月后来现考,主要检查所有的检验记录、仪器使用台账、对照品使用台账。通过后有动态批送检,合格就送到国家局 等批件,这就要很久了 稳定性考察还要继续进行一般长期到36个月 上面是一个项目的主要流程、制剂还要进行处方筛选,一般在小试、中试是进行、方法学也在这个时候进行(主要含量、有关物质)固体还有释放度,原料有残留溶剂、其他已知杂质都要有方法学的支持 针剂也要有处方的筛选、临床稀释液相容性、管道相容性固体分速释、缓释、口崩、混悬等这些都不同、从工艺到方法学都不同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都必须通过验证、校准才能用、外教一般是华南计量所的每隔一年一次

(液相两年一次)这中间、每半年应该有一次内部校准、每一年又一次验证(做了验证可不做内角)

对国际法学方法论的理解与建议 篇7

“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法理学中一般地追溯其古代词语原意。黑格尔曾指出:“在探索的认识中, 方法也就是工具, 是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 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 (1) 然而“方法论”所表达的内涵毕竟与“方法”不同, 《韦伯斯特大学词典》将方法论定义为:“一门科学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规则和基本原理;对特定领域中关于探索的原则与程序的一种分析”。显然方法论相较于方法是一种更抽象的描述, 其并不单指研究具体的方法, 而是对研究方法背后规律、程序、原则的总结。

在明晰了方法论所表述的范畴后我们还应当对“法学方法论”进行讨论。方法论本身是哲学体系中的概念。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解, 方法论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法律是人类社会本身所创造的, 其本身就是一种方法, 而法学方法论应该是一种“方法的方法”。由于本文试图探讨“国际经济法学方法论”, 我们首先要明晰“国际经济法学”的概念, 因为只有理解国际经济法学的存在意义以及其独特性质, 我们才能从一个大“法学方法论”的概念下, 找出“国际经济法学方法论”外延与内涵。

国际经济法学在二战之前, 其一直被囊括在“国际法”的概念下。国际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概念, 产生于二战之后。伦敦大学教授施瓦曾伯格 (G.Schwarzenberger) 是较早使用这一词语的学者, 他在1948年即撰文认为,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机构法、国际航空法、国际劳动法等, 可视为国际公法的特殊部门。时至今日, “国际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为国际法学界所广泛认同和采用的术语, 主要用于指称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领域或法律学科。在我国以姚梅镇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包括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在内的新兴的独立的法学部门。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 并不限于政府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相互间的关系, 而且还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个人、法人、企业团体相互间的关系 (2) 。目前我国学者大多采用后一种学说, 即对国际经济法做广义的理解。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在主体、客体和法律渊源三个层面上有极大的差别。在主体上, 狭义的国际公法与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差别较大, 狭义的国际公法并不将个人纳入其主体范围;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必然包含“个人”。在客体上, 国际公法的客体由于受主体定位的限制, 仅涉及国家间的法律关系, 且这种关系多带有政治性而非经济性;而国际经济法的客体不仅涉及国家间法律关系, 还设计国际与私人间的关系、国家与经济组织间的关系。在法律渊源上, 国际公法的渊源范围包括条约和国际习惯, 而国际经济法一般只以条约作为其渊源。

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需要一种特殊的逻辑起点、使用原则以及遵循的步骤或路径, 置言之, 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国际经济法方法论”这一概念。

二、对我国目前国际经济法学之研究的理解和建议

(一) 目前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研究路径过于单一

对于包括国际经济法在内的国际问题的研究方法在方法论上一直有体系层次分析与单位层次分析法的分野 (3) 。体系层次分析法是以“从外至内”的途径进行分析, 这种研究方法强调外部体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单位层次分析多集中对一国国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这种方法强调行为个体的内在原因对个体行为的选择影响。我国学者更加偏爱体系层次分析法, 我国学者在研究时大多假设一国内部一成不变, 在基于这种假设的前提下, 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样往往忽略了对国际经济法主体研究分析。

由于国际经济法本身的体系性很强, 目前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协定确实是国际经济法学方面主要的研究范本。在目前国际经济法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体系层次分析法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目前很多国际经济法方面的研究大多将各国对于一个具体的国际经济法问题的态度当成一种定量来进行分析, 很多学者认为一国关于某个国际经济型条约的态度是一成不变的。基于这种理解下产生的研究成果, 往往只在当下两三年内具有研究意义。

举一个生动的例子, 在国际投资领域方面, 对美国2012范本和中美BIT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大热点。很多学者在2012年美国出台新的投资范本后, 都集中对其进行研究, 并纷纷对其中的准入前国名待遇原则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在之前的BIT实践中多采用准入后国民待遇原则, 因此很多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我国在中美BIT谈判中, 应当如何应对“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的这一问题上。很多学者撰写大量论文, 来对中国如何在中美BIT谈判中坚守自己“准入后国民待遇原则”的立场给出自己的建议。然而仅一年之后我国宣布将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负面清单的基础上与美方进行BIT谈判, 我国政府在此项问题上的突然转变, 使得很多学者花费大量时间写成的论文还未来得及发表就变成了“废纸”。当然我们不能因此一例就否定体系层次分析法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在大量关于“国民待遇原则”的论文中很少有学者以我国的国内经济情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以此研究我国是否应当接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如果我们的学者能够通过研究, 找出我国接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的应然性, 那么其在对中美BIT谈判问题给出的对策则会更符合实际。

至此, 我们可以看到, 仅用体系层次分析法对国际经济法进行研究是不充分的, 而单位层次分析法可以打破这种僵局。美国国际法学会会长斯劳特认为, 研究者需要探讨的首要因素不是在国际层次, 而应该集中在国内方面。要准确分析国家行为, 除了要对国家角色与权力因素进行分析外, 还必须对国家与国内、跨国社会之间的关系交互“过程”给出分析 (4) 。然而体系层次分析则是把国家看成单一或相似的结构与功能, 将国家内部利益“实心球”化。美国学者杰赛普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国际法主体不仅仅是国家, 而且还必须承认包括个人。他主张采用“International” (国际的) 这一用语具有更广义概念的术语, 叫做“Transnational” (跨国的) (5) 。即我们所谓的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应当是个人、法人与各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国际经济法相关问题时若将国家与私人之间的关系舍弃, 而直接研究国家间的国际经济法关系, 无论是问题的构建还是对策的提出, 都是不完整的。

(二) 目前关于国际经济法研究方法过度集中于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多采用事实判断的方法, 站在中立的立场, 在把握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过程。这种分析法在国际经济法学中常以对策研究的形式体现, 即通过对国际间的法律和他国有关措施研究, 对比国内实际政策, 来给出应对措施。固然, 国际经济法学由于其天然具有的“显学”特征, 使得对于其对于实证分析法有天然的偏爱。美国学者长期以来坚持采取紧密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际经济法, 据凯兹和布里斯特的观点, 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不在于“什么是法律”, 而在于“什么是问题” (6) 。然而多数学者在研究国际经济法具体问题时对于“实证分析”的过分推崇, 使得我国目前对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大量以“对策和建议”为出发点, 较少探讨国际法经济法领域内是否有一种超越规则形态的终极价值, 如果有这样一种价值, 现行规则是否符合这样一种价值。目前国际经济法方面大量的论文, 均像是一篇篇为我国政府建言献策的文章, 缺少对本领域内法律制度的价值判断与终极关怀。

国际经济法学建立的时间较短, 以及其研究范本的不断变化, 决定了学者在研究时对采用实证分析法的偏好。笔者认为目前对国际经济法学大量的实证研究只不过是因为这种研究更容易而已, 并非代表了国际经济法学无法进行规范研究的可能。事实上若国际经济法学的规范研究长期欠缺, 国际经济法学只能演变成一种为各国领导阶层对外经济谈判、提供咨询的技术的学科。而非一种可以依靠某种终极价值目标为基础不断研究发展的学科。即便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会发现, 若不能在相关领域提炼出令人信服的国际经济法原则, 那么各国在解决国际经济法相关的各类具体问题的最后依据只能依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三) 我国目前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在价值判断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严重

立场先行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特点, 面对研究对象, 我们常常将价值判断的标准先于甚至取代事实判断的标准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背景下, 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成为一种简单、方便的价值判断方法, 得到国人的广泛采用, 并泛化到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中。在很多有关国际经济法的文章中, 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思维习惯: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立法谈判以及司法等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其想在全球施行霸权主义, 发展中国家发出的声音或意见则是出于其本国合情合理的考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意见或行为, 即使有时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也是为了摆脱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发展的压制, 而采取迫不得已的举动。我国学者往往认为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动议都出于功利性质的物质考虑。非功利性质因素如环保理念等, 都属于唯心主义范畴, 可以忽略不计 (7) 。至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人权保护等符合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措施, 由于美国首倡的原因, 将其完全归结为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借口。

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我们应当更多地学习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从其他学科中寻找对国际经济法研究有意的知识和方法, 是我们打破这种固有的二元对立思维的有效途径。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来说, 任何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均不可能是“零和”的, 合作双赢永远是国际关系中的最优选。因此借鉴国际关系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促进国际经济法学与包括国际关系学说在内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结合, 是实现学术繁荣的一条跨学科路径。事实上, 国际经济法领域内条约之众多、关系之复杂, 已经远超过简单用“二元对立”思维来研究和思考的范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既有相互冲突的现实, 也有相互合作的空间。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多个领域内, 没有一成不变的“利益集团”, 国家与国家之间有时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三、结语

从国际公法的角度来看, 强调从外部进行研究、注重实证研究、以及在研究中或多或少带有“二元对立”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立场本来就是相对确定的, 且国际公法学者在研究国际间政治问题时以自己的母国为出发点, 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在国际经济法层面上, 我们国际经济法学者应当找到符合国际经济法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政策, 相对于其政治立场是相对灵活的,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国际经济问题时, 不能将一国国内的经济情况当成变量。在经济领域内国家之间合作所带来的收益, 要远大于其在政治上与他国合作的收益, 并且国家间在经济领域内的合作并不具有互斥性, 因此我们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研究上不能具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已经从国际公法独立出来的法律学科, 应当摆脱国际公法对其在“方法论”上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国际法学中的新兴学科, 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对于国际经济法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也日趋繁荣。国际经济法学已经脱离国际公法的束缚,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作者认为应当对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国际经济法学方法论”进行总结。目前国内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在繁荣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些问题, 笔者带着对“国际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理解, 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与建议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国际经济法学方法论,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

注释

1李建珊等.科学方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05) .

2姚梅镇.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J].中国国际法年刊, 1983:374.

3刘志云.方法论上的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问题与前景[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 :118.

4Anne-Marie Burley,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Dual Agenda, 87 AJIL 205, 227-228 (1993) .

5姚梅镇.姚梅镇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7:481.

6同上, 480页.

法学论文写作方法 篇8

一、选题

很多人认为选题很简单,只是一个题目而已,随便选。其实不然,选题对于法学论文的写作至关重要,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由此可见题目的重要性。选题,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开始,实际上就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引自《汉语写作学》。一个选题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科研能力,也是决定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一般地来说,选题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的题目要有可写性,意思就是说这个题目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由此可以引起一定的思考,最好是有一定的创新性。其次,法学论文的题目还应该体现其专业性,一些人选择的题目可能无法从法学的角度来写,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内似于一些报纸评论或者一些宣传稿,从而丧失了文章的价值,违背了其本来的写作目的。

根据梁慧星教授的《学位论文写作方法》里的观点,选题有四个基本要求,即:(1)有学术性、理论性;(2)有实践性、针对性;(3)有充足的资料;(4)能够扬长避短。

下面简短的就这四个基本方面做出下解释。

1、有学术性,学位论文是体现理论科研水平的一个标尺之一,仅仅是单纯的整理出其他人的学术观点或者是翻译国外的法学家们的学术观点就只能说是汇编了,而非自己的论文写作了。当前对于文章学术性标准没有什么统一的定论,根据梁慧星教授的观点,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其一,补白性选题。其二,开拓性选题。其三,提出问题性选题。其四,超越性选题。其五,总结性选题。

2、有实践性、针对性。一个选题如果仅仅是有学术性和理论性,而在当今法治社会没有地位,对民主、法治、人权没有什么意义,那就不能说这个选题具实践性。当然针对性不仅仅是指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还可以是对社会预见的一些课题。当然实践性、针对性不是绝对的,有些课题可以仅仅用来研究。

3、有充足的资料。法学研究属于文本研究的性质决定,选题还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料是否足够。论文不能够是资料的堆积,但是没有资料的论文是比较空泛的,没有理论支持,论文的质量就不能上去。

4、能够扬长避短。每个人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总会不自觉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研究。所以在理论的掌握时总会存在一些差距。在选题的时候我们也得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可能扬长避短。

题目选好后,接着是要针对题目的要求去查找相应的资料。对于资料的查找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盲目的查找只会事倍功半。

二、资料的查找

在题目选好后就是就题目查找相关的资料。资料的查找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不是那么回事了。在现在这个资讯发达的今天,资料的查找有多种方式,互联网,书籍资料等等。找到的资料多种多样,怎么从这些资料中筛选出有用的又是一门学问了。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相关性,即选择的资料应该是和选择的题目要有关联性,否则对写作没有任何意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也分成很多种类,主要有:(1)第一手资料。是指与课题有关的文字材料和数据资料(包括图表资料)。现在法学论文撰写的一个新趋向是从案例出发,针对案例的分析来得出自己的观点。(2)他人的研究成果。是指国内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并从中得出的有益启发、鉴定和指导。(3)相关学科的材料。(4)背景资料。即搜集和研究所选课题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时代背景。法学与政治的关系联系紧密,当然也脱离不了当今的社会现实。

其次,法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一般的来说,除了写有关的法制史的文章,对于资料的选择应该是要选择较新的。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法律不断地改进,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时刻关注新变化,以免在新的法规出现的时候还沿用旧的从而导致论文的不严谨。再次,法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在引用资料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严谨性。甚至在某些个别的字的使用上要反复斟酌。

在做好前面的步骤之后,就要开始正式撰写文章了。这是文章的主体,也体现了一篇文章的含金量。

三、正文

正文部分,主要要围绕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

提出问题就是提出你在这篇文章中所要研究的问题,说明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资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介绍理论上的不同观点,然后是实践上的观点,包括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是什么样的,还可以从比较法的角度展开,介绍国外的一些理论和相关的案例然后做出分析比较,得出相应的启示。所以阅读和分析相关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你更快地站在某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前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就可能超过巨人!

分析问题就是对问题的形成和演变所做出的分析,不同的理论和制度的成因是什么,理论形成的背景,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又是怎么样的。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分析其原因和意义。分析问题则是为解决问题奠定有力的基础,一旦在问题的分析上出现了错误,就可能导致后面所有的主张、建构、制度设计等都可能被推翻,所以它是一篇文章的最精华,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最后提出你的理论主张、制度设计就是解决问题了,在搜集、整理、研究了这么多之后,你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说清楚了就可以。如何解决,也是最后表明你的观点,是你的智力劳动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所在,一篇好的法学论文应该思路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还应该在文章中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具体的写作要根据选题来确定。写作者要根据查找的资料和题目对文章加以完善。

四、论文的基本格式

一篇法学论文无论其学术含金量的多少,对论文的评价首先是客观印象,即第一印象,这就涉及到格式的问题。格式就象是商品的外包装,如果一件商品的外包装有缺陷那么就是有瑕疵,不会引起人的购买欲望。同样,法学论文的格式有问题就不会提其别人欣赏的欲望。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看似小的问题。现在,对于论文的格式有着一个基本上确定的标准,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下面就对几个常见的问题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1、论文的标题。

一般的小论文只有一级标题,或者是再加上个副标题。但是作为学位论文的话一般是要求至少是到二级标题,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是要但三级标题。一般来说,下一级的标题一般都是上一级标题的细化,必须是包含在上一级标题之内的。而且标题与标题之间不能重复,要按照一定得顺序和逻辑来排列。

2、参考文献与注释。

所谓的参看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都要集中列表于文末;而注释则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的解释或者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的页脚。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方法:

(1)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按照引用的先后,在征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如[1]、[2]),并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而注释要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1,2,3。

(2)著作引文:

统一规格:作者、书名、卷次、文献类型,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

五、结语

要写好一篇法学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可以检测出作者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对文字的把握。在此,仅就法学论文的写作作个初步的小结。要真的地掌握还需在写作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

上一篇:高一语文教师学期教学反思下一篇:企业节能环保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