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2024-08-06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精选8篇)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篇1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法

将被检查对象事先加以分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打分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评审,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根据评价者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系统及周围环境的现行状态进行评价。安全检查表法有下列优点:

1.能够事先编制表格,因此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列举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的评价指标,做到相对系统化、完整化和准确化,而不至于遗漏可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2.可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执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

3.表的形式逐项列出,逐项检查,逐项赋值,表内还可注明需要改进的措施及要求,定期检查改进情况。

4.容易掌握,易于实现“群众管理”,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标准、规范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表的编制及评价结果含有相当高的经验成分,专家凭主观意识来确定权重及其指标值,因此,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二)指数评价方法

指数评价方法以物质系数(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存特性)为基础,另外考虑对特定物质、一般工艺或特殊工艺的危险修正参数,求出火灾爆炸指数,然后根据火灾爆炸指数的大小来划分危险程度级别。指数评价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评价方法,解决了有关行业的许多安全问题。但其评价参数取值范围过宽,选用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难于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该方法有如下特点:

1.采用指数表征危险物质的危险程度,避免了灾变的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难以确定的问题。

2.这类方法均以系统中的危险性物质为评价对象,对管理因素如人的作用分析考虑较少。

3.指数的确定只与危险物质的指标设置有关,忽略了指标因素的客观存在状态,因此,其灵活性较差。

4.评价中模型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予考虑。

(三)其它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该方法强调危险模式及概率分析,难于评定系统的安全水平,它比较适用于一次事故也未发生的系统、安全性受到世人瞩目的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世界性灾难的系统,适用于结构和定义都很明确的系统。

2.模糊评价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对危险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统计资料的缺乏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化处理。目前主要的模糊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

3.神经网络法:由于计算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对解决安全评价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和算法都大大得到改善和加强。尽管这类方法在安全性评价的系统理论和原理方面较前面叙述的评价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但是作为评价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发展的速度、方法的优越性和应用潜力已经十分突出。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篇2

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 即从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 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和因素可以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 这类指标可以选择能够直接反映企业市场地位的数值。例如,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企业的盈利率、企业规模等, 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但是, 这类指标并不能说明企业竞争力的原因, 所以, 它们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要揭示和评价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就必须进一步评价影响竞争力显示性的决定性属性和因素, 但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是难以计量的。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解释出来。

二、内涵解释法

内涵解释法的特点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重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 对于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因素可以采取专家意见或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判断。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1) 确定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并分析其因果关系; (2) 通过统计分析、专家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 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3) 深入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剖析, 发现企业核心理念及其渗透性, 以判断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深入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 具有深刻性;缺点是难以全面计量化, 可能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

三、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 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 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该方法目前在能源规划、交通系统设计、房地产管理等经济领域的多规则决策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AHP存在递阶层次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 不合理不完善、权重确定主观粗糙等缺陷, 并且忽视了硬性标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四、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简称FCE) 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L.A.Zadeh于1965年创立, 用隶属函数来描述差异的中间过度。其理论依据是: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具有模糊性, 评价竞争力的等级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一些因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 因此, 需要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模糊评价法有单因素的模糊评价和多层次的模糊评价两种方法。由于企业竞争力受多因素的影响, 宜采用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方法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其不足之处是只考虑主要因素, 忽略了次要因素, 评判不够全面, 并且对准则层中的每个因素等级判断时, 难以建立一个客观的度量标准, 权重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的信息重复难题。

五、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 是由著名数学家A.Charnes 和W.W.Cooper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系统分析方法。企业竞争力DEA评价的实质就是评价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 企业的竞争能力强, 意味着可以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评价竞争力状况是否最佳, 并对非最佳状况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二是对竞争力状况进行分类排序。在完成确定决策单元、选择输入输出指标后, 就可以建立相应的DEA评价模型, 进行计算分析。当对DEA评价和分析结论不满意时, 在不脱离评价目的的前提下调整输入输出指标, 重新求解, 得到不同目的的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

六、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 是由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 最初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和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研究多个指标相关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 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公因子, 将每个指标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 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其目的是寻求变量基本结构, 简化观测系统, 减少变量维数, 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因子分析模型建立后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应用因子分析模型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 因素分析法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难以计量有些决定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内涵解释法对一些难以计量的因素采取专家意见或问卷调查, 含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层次分析法与数据包络法等方法虽然在处理带有主观性判断的多方案评价问题中很有效, 但由于其特点是对每一评价方案采用的都是相同的权重分配, 即设法确定出各指标的优先权重, 然后利用各指标值的权重和作为各方案优先序的排列依据, 因此这类方法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存在着权重较难确定、权重带有主观性及评价结果非公正性等缺陷。而利用因子分析技术, 可以从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多个指标之中提炼出更少的公共因子, 而且这些因子都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 可以帮助企业在有限资源状况下聚焦于主要指标, 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以说, 因子分析技术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合理性与经济实用性, 是分析与评价企业竞争力方法中较为适宜的选择。

摘要:竞争力评价方法是竞争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常用的综合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内含解析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等。本文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客观评价, 为确保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进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竞争力,评价方法,比较,选择

参考文献

[1].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2].胡永宏, 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3].于武, 张晓文, 韩培.聚焦企业的力量——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 2002, 12:78~80

[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陈佳贵, 吴俊.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8

[6].杨桂菊, 王志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 2002, 1:37~39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问题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优化决策问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本文将对已有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评析,为更加准确地选择供应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供应商选择 综合评价

一、引言

供应商作为一条供应链的物流实体的提供者,是保证生产物流正常运行和客户订单交货期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而且还决定该企业对订单的响应速度、企业的柔性、交货期等等,它对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的研究一直都是供应链管理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对供应商选择方法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与评述。

二、供应商选择方法

1.数学规划模型

Junyan.W就将供应商各项指标作为模糊变量,建立了模糊期望价值模型以及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且通过仿真技术以及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前面提到的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有效的问题,Weber提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评价供应商,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把确定的选择标准转化为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使用DEA模型计算各供应商的相对效率,从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线性权重法

田宇将AHP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首先使用AHP法求出每个供应商的得分,将结果作为第二步线性规划模型中满意度目标函数中的权重。韩瑞珠等在文中针对判断矩阵构建受主观影响较大这一问题,运用三角模糊数来代替实数值构建判断矩阵,并在三角模糊数重心排序和圴方差排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决策者风险偏好的排序方法。

3.统计方法

朱强等采用TOPSIS法对供应商进行选择,首先用AHP法求出每个方案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然后针对同一个指标选择方案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各个指标综合起来得到最后方案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计算每个方案到两个极值的距离,得到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丁传勇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即在原始指标的基础上构造适当的线性组合产生新的指标,再用这些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排名。

4.人工智能方法

在上述总结的几种方法中,都要事先确定数学模型,选择各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的数学关系,但是一般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关系大都是复杂的隐式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若选择的评价指标过多,无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进行评价前无需事先给定模型,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优点。Siying构建的供应商选择系统采用了BP神经网络。除了常用的神经网络方法外,数据挖掘、多分类器融合技术等计算机中常用的方法也被广泛运用到供应商选择中。

三、结语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经历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三个发展阶段,并且由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供应商评价方法也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决策支持工具。随着评价方法的不断改进,企业将更加理性、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企业的供应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自筹项目《基于FAHP的应急保障方案综合评价》YC09B020

参考文献:

[1]WANG Junyan,ZHAO Ruiqing,TANG Wansheng. Fuzzy Programming Models for Vendor Selection Problem in a Supply Chain.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3(1):106-111.

[2]Weber.C.A,Desai. A Determination of paths to vendor market efficiency using paralle co-ordinatins representation:a negotiation tool for buyer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6.90:142-155.

[3]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49-53.

[4]韓瑞珠,曹国,鲁邦旺.基于FAHP的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11):348-354.

[5]朱强,阎子强.基于AHP与TOPSIS算法的供应商选择决策方法.交通标准化.2008.3:197-201.

[6]丁传勇,张星臣.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铁道货运.2007.11:7-9.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篇4

在探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构架的基础上,寻求对管理景观中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整体性评价的`合适指标.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在生态学意义上是健康的,并能维持健康的人类群体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是恢复力、多样性和生产力.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第一步是指标选择原则的确定,根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和指标筛选的原则,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Ecosystem Health Indicaror,EHI)分为生物物理指标、生态学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

作 者:袁兴中 刘红 陆健健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2001 12(4) 分类号:X826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概念构架   评价指标  

★ 浙江秀山岛湿地生态系统初探

★ 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措施

★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研究进展

★ 中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

★ 体育与健康自我评价

★ 运动与健康自我评价

★ 环境健康征文

★ 黄河三角洲地区路基变形源头控制方法论文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篇5

唐开永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

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已经发展为一种主要的安全评价业务类别,区别与危险化学品等其他高危行业的安全评价工作,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评价报告质量控制人,如何做好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此谈一点肤浅体会。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类别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非煤矿矿山的基础性安全资料。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凡新建矿山申请采矿权时(采矿许可证),必须按要求编报开发利用方案,并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矿山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经劳动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小型非煤矿矿山可将其视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安全预评价依据。大中型矿山则要求另行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可研阶段的安全预评价。

根据《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执行。

3、初步设计的安全专篇。

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需要对其环保、消防、安全、节能、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专业审查。其中的安全专篇的编制深度,应当满足《金属非金 1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的要求。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施工。

4、项目竣工投产的安全验收评价。

根据《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投产前(即完成建设内容及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应当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其目的在于确保主体工程和安全设施的“三同时”。

5、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根据《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规定,应定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山及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目的在于对企业的安全设施及其管理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在企业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评价单位主要的产品是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等,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二、准确把握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审查内容

从总体上说,质量控制人对安全评价报告的审查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评价:

⑴ 评价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⑵ 采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⑶ 危险因素分析、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安全建议措施的合理性、完整性、针对性;

⑷ 对安全评价报告作出的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可信性、或者风险的可控性作出评价。

在具体实施审查时,一般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的格式性审查。如资质证书的业务范围及有效性;各章节 2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内容的编排(目录)是否符合《导则》的要求(“安全预评价导则”和“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附件附图是否齐全有效(一般应包括: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②安评委托书;③开采许可证;④主管部门对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准/同意备案文件;⑤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图等主要附图及其签署的完整性;⑥矿山设计文件、地勘资料的盖章封页复印件等);依据的标准规范是否有效并涵盖评价内容,初步设计的安全专篇是否对可研阶段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缺陷和安全建议措施进行了修改/落实等。

2、通用性的常规审查(共性)。如评价依据的有效性(预评价为可研报告;验收评价为经过评审备案的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评价内容是否涵盖了项目的全部建设内容或委托书的委托内容;矿山的开采规模、范围、标高是否与采矿许可证的内容相符;对地震设防烈度、重大危险源辨识、项目选址的合理性、特种设备的种类及管理要求等的分析说明是否合理;对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的地震、防雷、防火灾、防电击、防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车辆伤害、防尘、防噪声等的安全措施、对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制度的要求是否分析到位;项目安全投资的范围、数额和比例;对文字性差错的审查等。

对项目危险源的分析评价并提出应对措施是安全评价报告的重点内容,尽管不一定构成重大危险源。例如矿山项目的终了边坡、排土场的稳定性;洪水及泥石流危害;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如炸药库、油料库、开拓井巷穿越煤线或开采煤系矿层等;压力容器、管网、锅炉等特种设备的管理;噪音、粉尘等职业危害源等,均是安全评价报告不能忽视的内容。

3、项目特性部分的审查(个性)。

⑴露天矿山:露天矿山的主要安全隐患存在于边坡稳定性、爆破作业及爆破材料储存、排土场的稳定性、油库及空压机站等,可能包括的评价单元有:

地质条件单元;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边坡稳定性单元;

开拓系统单元;

采装运输单元;

爆破工艺及爆破材料储存单元;

排土场单元;

工业场地布置单元;

防排水单元;

供配电单元;

职业危害单元;

安全管理单元。

⑵地下矿山:地下矿山的主要安全隐患在于瓦斯、透水事故、冒顶垮塌、爆破作业及爆破材料储存、压气/通风/排水/提升系统的事故、排土场的稳定性等。可能包括的评价单元有:

地质条件单元;

开拓运输系统单元;

采矿方法单元;

矿井通风单元;

爆破工艺及爆破材料储存单元;

废石场单元;

工业场地布置单元;

防排水单元;

供配电单元;

职业危害单元;

安全管理单元。

⑶尾矿库:尾矿库和排土场都是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可能包括的评价单元有: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尾矿库库址选择单元;

尾矿坝稳定性评价单元;

尾矿输送、排放及回水系统单元;

防洪排水设施单元;

排渗系统单元;

尾矿库观测设施单元;

尾矿库施工建设单元;

安全管理单元。

如果评价对象包括选矿厂,则还应当分析:

选矿药剂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运输、储存、使用管理要求;

选矿机械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

选矿尾水的水处理系统。

4、对评价结论的审查。

⑴对于安全预评价报告,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评价结论应包括:

①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明确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② 指出评价对象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 ③ 给出评价对象在建成后或措施实施后的整体安全性评价结论,即对项目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或风险的可控性;

④ 应指出被评价文件/设计中的主要不足和缺陷,提出要求改进的方向。

⑵对于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应包括:

① 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措施、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提出的安全设施的具体内容是否已经施工建设并且进行了试运行,具备了与主体工程同时投运的条件;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② 被评价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档案(如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特种设备台帐、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是否建立和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资质等;

③ 指出本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应当补充落实、完善的安全对策措施;

④ 提出是否具备对本项目进行安全验收的条件的结论性意见。⑶ 对于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应包括:

① 被评价企业现有的安全设施是否健全、有效,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② 被评价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档案是否建立和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资质等;

③ 指出本项目当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在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应当补充实施、完善的安全对策措施,或者要求改进的方向;

④ 提出本项目是否具备持续生产的结论性意见。对于尾矿库,还应确定出被评价尾矿库的安全度(分为危、险、病、正常库四级)。

5、原设计文件中的重大设计缺陷(如技术方案明显不合理,设计的重要基础资料欠缺,经济评价的错误等),虽然不一定属于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问题,但在审查中也应一并提出,因为这涉及投资的安全可靠性。

三、安全评价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对策建议

(一)对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的建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评价机构而言尤其如此。因为顾客购买的是“评价报告”这种知识型的软件产品,他事先无法知道你将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只有从你的业绩、信誉度上去了解你。因此你的产品是经不起“砸锅”的,经常出劣质“评价报告”是“自杀”行为,会使你信誉扫地,没 6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有顾客再来找你。从根本上说,企业的竞争能力来自于过硬的产品质量。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① 首先是人的素质。一切工作都是要有人来做的,劳动力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包括事业心、责任心、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另一方面是业务能力和水平,包括知识更新的能力。这两类素质前一种更为重要。

② 其次是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得好,能使工作组织得有条不紊,错误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控制,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这点上说,管理也是生产力。

③ 然后是必要的工作条件。即“合理的资源配置”,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必要的生产装备、专业性的技术资料(标准、规范、技术档案、书籍等),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会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评价报告发生错误原因有:

1、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约占40%,属于非技术因素即人员素质(责任感、职业道德)造成。如:复制其他项目的内容时,不修改其项目名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评价内容等,小数点点错,计量单位弄错,文件缺页/重页,漏装资质证书等。

改进建议:加强素质教育、定期剖析质量问题、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

2、对项目的专业技术不熟悉。

① 泛泛而评,缺乏对本项目的针对性,没有评到点子上。② 对专业性很强的标准/规范的内容不熟悉。③ 缺乏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机械抄套别的项目。④ 知识老化,对近年来的新技术、新设备不熟悉。

改进建议:加强专业学习、培训,请教有关专业人员,组织现场参观。

3、项目本身先天性的不足。

① 地质勘探深度过浅,矿产储量级别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7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不详。

② 业主未能充分提供项目的现状或进展状况,如已有老采空区的位置不详。

③ 原可研报告的设计深度不足,内容简单、粗糙。如以“开发利用方案”替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来进行安全预评价。

改进建议: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在项目现场进行踏勘、调查以弥补资料的不足;在安评报告明确指出原设计的不足之处,并要求改进。

(二)对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

1、聘好、用好专家。应当聘请主要工艺专业的专家,不要只聘辅助专业的专家。例如,尾矿库项目聘采矿专家,水泥厂项目聘土建专家等,这就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人没有请对。请了专家,就要求他们提出书面的审查意见,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评价报告质量,也有利于考察专家的水平,防止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2、加强质量控制。原则性问题或编写提纲应当组织讨论确定,重要章节应有专人校审,报告编制完成后应有人总体校阅,消灭文字差错、前后矛盾、错误拷贝等缺陷。有条件时最好在公司内部预讲,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问题。要防止有人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在单位内部搞技术封锁/技术保密,好的经验、教训应当在公司内部共享,报告应当反映本公司的水平,而不仅是个人或某些人的水平。

3、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过程控制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各自的责任来,认真把关、审阅。什么叫“过程控制”?就是工作程序中的每一步都要有控制,包括“事前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检验”的三环节管理。过程控制负责人要协调好各专业、各编写人的衔接,包括出版、装订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4、正确对待安监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提出的合理、中肯的意见,回公司后要组织评讲、介绍,使之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财富或教训,8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把每一次评审作为学习提高的机会,不断总结,不断有所进步。专家提出的不太切合实际、一时难以修改的意见,应和业主协商,提出解决办法。

5、为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可以推荐编得好的报告作为“范本”。但是要求各位在引用或拷贝“范本”的内容时,一定要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修改,切忌整篇照抄照套,以至于闹出笑话来。

6、加强公司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例如,熟悉、掌握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内容,这是安评人员的基本功,也是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

7、在进度和质量存在矛盾的时候,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不能牺牲质量保进度。必要的工作周期和程序是必须坚持的。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在于领导。

8、评价机构应当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做到有章可循,有令必行,由禁必止。当然,制度本身要有很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9、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要留得住人才,企业要有凝聚力。

四、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的十大注意事项

1、一份高质量的安全评价报告,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切中要害。那种泛泛而谈、对于任何工业项目均适用的通用性分析,不可能引起企业的重视。只有针对性强的分析评价,才能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实质性的帮助。例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高处坠落„„等20类,但对于不同的企业,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不一样的,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人员熟悉被评价企业(项目)的生产流程及其特点。

2、评价报告中对原设计基础资料不足的问题必须指出来,因为 9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存在安全风险。例如:

①矿山的勘探程度过低,用普查报告作可研报告。

②老采空区的分布位置不清,已有采矿坑道及采空区资料不详细,则会对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评价报告应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求在做生产开采计划时,必须详细了解已有井巷及采空区的数量、位置和体积,预防突然涌水、塌陷等灾害事故的发生。又如:水文地质资料无最大涌水量预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除检修泵外,其他水泵应能在20h内排出一昼夜的最大涌水量”,即设计不能仅要按正常涌水量来考虑,还必须用最大涌水量进行校核。

③厂址、工业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是否有不良地质现象未交待。地表工业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则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是否有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断层、溶洞、破碎带等),是否需要进行建、构筑物的地基处理等应进行交待。

④用项目建议书、初设(代可研)、开发利用方案来做安全预评价报告。

3、对部分民营企业采用落后设备、设施,要有原则的态度。例如:

① 地下矿山采用自然通风。(见《矿山安全规程》第6.4.2.1条)② 采用小四轮拖拉机进坑搞运输。(见《矿山安全规程》第6.3.1.17条)

③ 矿柱回采无安全措施要求。(见《矿山安全规程》第6.2.2.11条)

④ 采用农村电网作为矿山供电电源。

4、评价结论是否能说“基本符合”?这有两类情况: ①有的不行,例如《矿山安全规程》要求,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对于此条,要么符合,要么不符合,10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没有“基本符合”之说。

②有的可以,例如对于提升装置的机电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矿山安全规程》第5.3.6.4(露天),6.3.5.10(井下)条要求,应设限速保护装置、主电机的短路及断电保护装置、过卷保护装置、过速保护装置、过负荷及无电压保护装置、操纵手柄与安全制动之间的连锁装置等,如果设计只提到安装了短路及断电保护装置和过卷保护装置,没有其他保护装置,只能算“基本符合”,因为已经有了最主要的保护装置,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

如属“基本符合”,则必须能够指出那些次要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或落实。

5、遇到原设计深度不足或者有严重缺陷时,应在评价报告中明确指出来。有人认为,设计缺陷由设计单位负责,我们只对安全评价负责,设计文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评。这话不全对,因为大家都应当对业主负责,对工程项目负责,这也是对社会负责。评价报告应当敢于提出批评性意见,不能怕得罪人。业主可以据此要求设计单位改进设计。此外,你要评价设计,就应当站得比设计高,对设计单位提出的原始数据、计算过程、设计结果进行评论,必要时重新验算,并从安全角度提出自己的结论。

6、不要笼统地要求企业“严格按照XX标准/规范执行”,或者照抄标准/规范的具体条款。因为企业自己手上也有这些标准/规范。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措施。

7、由于标准/规范的要求不仅是针对可研方案的,而更主要是针对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的,因此对于可研方案的编制深度达不到的内容,不应以标准/规范的某些具体条款去检查衡量。

8、评价结论要符合《导则》的要求。对于预评价,不仅要指出设计对于标准/规范的符合性,而且要指出措施实施后对安全生产的 11 浅谈非煤矿矿山安全评价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对策

唐开永

保障程度。对于验收评价,要给出是否实现了“三同时”达到安全验收的基本条件。

9、要重视报告附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指盖章和签署)。例如,安全评价(任务)委托书,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项目立项的依据文件,采矿权属的证明文件,作为评价依据的文件封页(包括设计、勘探),主要附图等。

10、“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注意:

① 应列出设计所涉及的本工程“安全投入”范围内的安全设施的主要内容,并且评价它们是否已经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建设、调试、试运行,具备安全验收的基本条件。这是“验收评价”下“三同时”结论的主要依据。

② 在安全对策措施中,不应当有诸如“应按XX标准/规范执行”、“应当如何如何„„”的建议,因为此时工程已经建成,“验收评价”应评价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实施了建设,如有不满足、不完善之处,应当如何进行改进/补救,“验收评价”的安全对策措施不能等同于“安全预评价”。

③ “验收评价”应指出投产运行后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④ 适当介绍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对于新建的厂矿企业具有较好的警示意义,但案例必须切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选择题 篇6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针对性 E.实证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口)。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

4.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DE A.家庭D.村落 E.非正式组织)。

6.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8.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

9.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实证主义)。10.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BC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11.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C 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12.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CD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1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BE A.普查 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

14.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15.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BDEF B.准备阶段 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F.总结阶段)。

16.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BDEF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道德原则)。17.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18.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

19.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

20.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BDF A.公理B.定理D.假设F.经验概括)。21.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DF B.查阅文献D.咨询 F.实地考察)22.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BCDF 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F.弹性)。

23.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 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24.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25.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互斥性)。

26.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CEF 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 E.选择测量指标 F.编制综合指标)。

27.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CE 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28.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29.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

30.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 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 C.决定样本容量 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 F.评估样本)。31.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抽样单位)。32.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3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34.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主观抽样)。

35.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DEF B.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36.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 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1.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 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2.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

3.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EF 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F.官方文献)。

4.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DF 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6.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ABCE A.浏览 B.精读 C.筛选E.记录)。7.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8.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

9.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10.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 B设计问卷

C选择调查对象

D.分发问卷

E回收问卷)。

11.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BCE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

12.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

13.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10%~20%)。14.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15.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BF 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

1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17.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

18.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19.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20.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21.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22.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3.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

24.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25.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26.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

27.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 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28.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29.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30.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31.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32.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DE C分类

D汇编

E审查)。33.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DEF C检验

D分组

E汇总

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34.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

35.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BCF A.外观审查

B内涵审查

C逻辑审查F.来源判断)。

36.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CE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分组界限E编制变量数列)。37.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CDF 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38.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ACDE A.相关和回归分析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39.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D动态分析)。

40.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

41.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 动态分析)。

42.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 离中量数)。

43.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回归分析)。

44.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抽样分析)。

45.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BCE 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6.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 Excel)。47.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BCDE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48.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 针对性)。

49.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 A.标题 B.署名 C.前言

D.主体 F.结尾)。

50.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CDEF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51.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BCDF A.选取可靠的资料 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C.选取有力的资料

D.选取新鲜的资料 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52.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CDEF A.朴实C.准确

D.简明

E.庄重

F.修辞)。

53.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DEF B.观点D.格式

E.资料

F.字句)。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篇7

农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耕作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其核心是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 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 从而减少农田土壤水蚀、风蚀,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1,2]。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是指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适合客观条件和内外部各种需要, 并与之保持一致、协调发展的能力。

对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影响保护性耕作效果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 为准备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和推广的地区快速、科学地选择合理的耕作模式提供依据。但是,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方法, 因此加强适应性指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对不同地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1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适应性评价, 是评价某一系统与另一系统或大系统的某一分系统与大系统的相适应问题, 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整体上多方面地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适应性评价方法有:专家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专家评价法简单方便, 易于使用, 但是主观性太强;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自组织性和自适宜性, 但其本身是一个黑箱系统, 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主成份分析法能够消除指标间信息的重叠, 但过分依赖于客观数据;层次分析法能够把问题层次化, 但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突破了精确数学的逻辑和语言, 能够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 (如事物类属间的不清晰性, 评价专家认识上的模糊性等) , 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 能够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3,4]。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本身也是一个模糊概念, 评价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适应性等级的综合定级划分上, 基于此,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适应性进行评价。

为了使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实用、完善, 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5]: 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如图1所示。

2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2.1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听取多名专家经验和意见的基础上, 依据显著性、实际性、区域性及可操作性等指标选取原则, 从耕作与播种、播种后地表形式、秸秆覆盖方式等3个方面, 选择对保护性耕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2所示。

2.2 适应性评价等级划分

适应性评价指标是用来测量和评价免耕、浅松、深松、平作、垄作、碎秆覆盖、整秆覆盖、留茬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否适应的工具和手段, 这些指标具有计量性、具体性、时间性等特点。本文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践, 依据专家意见及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础, 将保护性耕作不同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分为5个等级, 分别为I, II, III, IV, V 5个等级。其中, I级表示该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最好, 即在该地区最适合采用此类保护性耕作技术;V级表示适应性最差, 即在该地区无法采用此类保护性耕作技术或者方法。

2.3 评价指标类型一致化与无量纲化[6]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可分为4种类型:效益型指标、成本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区间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取值越大, 保护性耕作某项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相对越好;成本型指标则是取值越小, 适应性相对越好;中间型指标取值越居中, 适应性相对越好;区间型指标的取值居于某一确定区间时, 则适应性相对越好。为了更加科学便捷地评判综合评价函数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的关系, 在进行适应性评价之前, 需要对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一致化处理。

x为指标X的值, M为指标X的允许上限, m为指标X的允许下限, (p, q) 为指标X的最佳区间, 当指标X分别为成本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 可以通过以下变换将其转化为效益型指标X*。当指标X为成本型指标时, 令

X*=M-X (1)

当指标X为中间型指标时, 令

当指标X为区间型指标时, 令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涉及范围较广, 各种指标的单位和量级差异性很大, 因此将指标类型统一成效益型指标后, 需要对统一后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从而解决指标的不可公度性。无量纲化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的单位和量纲的影响, 也称作指标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最常用的“中心化”方法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设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值, xj和s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无量纲处理后, x*ij的均值为0, 方差为1, 则

xij*=xij-xjsj (4)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7,8]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体系是对保护性耕作的不同技术、方法和模式的合理抽象与模拟, 各个指标对系统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 用权重表示。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 本文运用三标度法对所有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构建了模糊一致性矩阵, 一方面增强了判断矩阵的逻辑性, 避免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另一方面降低了专家的判断难度, 使指标权重的确定不仅科学合理, 而且简单易行。设B1, B2, …, Bn是目标A下的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 Bm是第m个专家运用三标度法建立的比较矩阵Bm, 设参与评分的专家有s个, 则可以得到s个比较矩阵, 即

Bm=|1bm12bm1nbm211bm2nbmn1bmn21|m=1, 2, s (5)

bmij={2BiBj1BiBj (i, j=1, 2, n) , bii=1 (i=1, 2, , n) 10BiBj

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指数ri, 第m个专家的排序指数为rmi, 综合s个专家的意见, 得到专家综合意见ri。则

rmi=j=1nbmiji=1, 2, , n (6)

ri=sm=1srmii=1, 2, , n (7)

各个指标重要性排序指数的大小反映了指标间的重要程度关系, 如果ri>rj, 表明因素Bi比因素Bj重要, 如果ri=rj, 表明因素Bi和因素Bj同等重要。

ri进行数学变换, 可得到模糊一致性矩阵R, 即

rij=ri-rj2 (n-1) ×2+0.5i=j=1, 2, , n (8)

R=|0.5r12r1nr210.5r2nrn1rn20.5|i, j=1, 2, , n (9)

用方根法求得矩阵R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AB= (wB1, wB2, …, wBn) 即为指标B1, B2, …, Bn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

3 保护性耕作模式选择

保护性耕作模式是由不同的技术或方法组合而成, 每一组技术或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组独立方案或者是一组互斥方案。所谓独立方案是指各个备选方案是独立的, 任何一个方案的取舍都不影响其它方案取舍的一组方案, 因此在独立方案情况下,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取舍仅仅取决于该技术或方法自身的适应性。所谓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 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 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 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即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在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情况下,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取舍是在每一个入选方案的适应性满足条件的前提下, 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 从若干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在独立方案决策情况下, 根据以上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结果, 在适应性等级达到III级或优于III级条件下, 选择所有符合条件的技术或方法组合为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此时可以得到若干组符合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例如, 可能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包括:垄作免耕碎秆覆盖, 平作免耕留茬覆盖, 平作浅松碎秆覆盖, 垄作深松整秆 (倒秆) 覆盖等模式。

在互斥方案比较决策情况下, 根据以上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结果, 在适应性等级达到III级或优于Ⅲ级条件下, 选择最佳的技术或方法组合为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此时得到唯一的、最优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

1) 耕作与播种模式选择:

根据免耕播种、浅松播种、深松播种等3种方式的适应性得分和等级, 选择出最佳的耕作与播种方式。当3种方式得分相当时, 基于成本与劳动力节约的原则, 应优先选用免耕播种方式。

2) 播种后地表状况选择:

根据垄作与平作的适应性评价结果, 选择适应程度高的方式, 当两种方式的适应性相同时候, 基于成本与劳动力节约的原则, 优先选用平作模式。

3) 秸秆覆盖方式选择:

根据碎秆覆盖、整秆 (立秆) 覆盖、整秆 (倒秆) 覆盖、留茬覆盖等各种秸秆覆盖方式的适应程度大小, 选择最佳的秸秆覆盖方式。当各种秸秆覆盖方式的适应性相同时候, 基于土壤改良与成本节约的原则, 优先采用整秆 (立秆) 覆盖方式。

4 结论

1) 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有利于科学、快速地评价耕作与播种、播种后地表形式、秸秆覆盖方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

2) 采用三标度法确定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 科学合理, 简单易行;对指标重要性排序指数进行数学变换后得到模糊一致性矩阵, 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3) 根据适应性评价结果, 区别独立方案和互斥方案两种情况, 有利于选择适当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0 (1) :16-20.

[2]赵海涛, 师帅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J].农机化研究, 2006 (8) :74-76.

[3]潘家财.基于模糊综合和模糊推理的搜救系统适应性评价[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3.

[4]刘明亮.云理论对粗糙集方法的改进—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5]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6]陈英义.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以海州矿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8.

[7]祁兴会, 陈晓楠, 邱林, 等.基于三标度法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 2007 (3) :38-40.

[8]沈晓娟, 徐向阳.基于三标度法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J].水资源保护, 2006, 22 (4) :36-39.

锅炉构件吊装方法选择与创新 篇8

【关键词】锅炉;构件;吊装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新建煤或者是石油燃料的锅炉来发电,可见,锅炉安装工程的市场前景一片广阔。从锅炉安装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锅炉的结构特点和构件的安装数量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吊装的形状和顺序性对锅炉运行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的锅炉安装工程经历了较多的发展阶段,从传统的构件吊装工程上看,设备比较简陋,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的劳动量相对较大,安装成本相对较高。现如今,锅炉安装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机械化程度和安全性能也在逐渐提升。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锅炉构件安装工程的相关环节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进而提升锅炉安装工程的效率。

1.锅炉构件吊装作业面的确定

在各大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锅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形式比较多样,除了煤粉炉之外,比较常见的就是CFB锅炉。从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各类设备布置的顺序是和锅炉运行的效率之间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要按照汽机、锅炉、除尘等设施的顺序来安排。

锅炉构件需要按照科学的运行路线来进行安装,要分成不同的施工区域,构件里面的吊装路线通常情况下都是自地面起向上吊装,然后从锅炉的顶部开始一直到安装部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构件进入到炉区以后,运输路线上部的障碍物逐渐增多,运输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吊装的难度明显增加。如果锅炉的个数超过三个,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锅炉安装的要求来进行安装,通常情况下,两面的锅炉需要从侧面进安装,由于处于中间位置的锅炉所处的环境比较差,因此只有从后侧进行安装。用于除尘的锅炉在吊装安装完成之后,通常进行预留工作,逐渐形成锅炉、除尘的单面作业形式。

2.锅炉构件的吊装特性

从整体的锅炉构件上看,所有类型的锅炉的系统有一万多件,构件的形状有杆状件,片状件等等。片状结构主要包括水冷壁、省煤器以及包墙结构等等。从锅炉的所有构件组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钢架、受热面以及联络管等结构的数量占据了绝大多数,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是研究的核心所在。但是,对于不同的构件类型来说,所选择的安装方式也有所不同。安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锅炉构件进场时的重量和状态,然后根据吊装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行预制组合,如果状态不同,锅炉安装的数量和重量等因素也会出現严重的变化。

3.吊装常用的机械

用于锅炉构件吊装的机械类型有很多,其中包括手拉葫芦、起重机以及塔吊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锅炉构件吊装的过程中很少会使用专用的机械设备,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保证吊装工程的稳定性。

4.传统吊装方法的利弊分析

在传统的吊装安装方式中可以看出,确定机械设备的选择和搭配比较重要,其中,汽车吊+履带吊以及汽车吊+塔吊+卷扬机等形式比较常见。其中,汽车吊+塔吊的结构形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形式,提升了组件比例结构的高效性。但是,这种吊装机械形式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汽车吊+塔吊+卷扬机的吊装形式中,塔吊作为主要的吊装机械,因此,需要选择能力较强的塔吊形式。这种吊装形式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通用性比较强,但是很容易受到吊装能力的限制,单间吊装的形式比较明显,而且,无法避免出现用于高空作业。

小型汽车吊+履带吊+塔吊+卷扬机的吊装方案是以上两个方案的叠加形式,充分利用塔吊和卷扬机的优势,又克服塔吊和履带吊在选型过程中既要求吊机满足大件吊装要求,也要满足吊装效率的要求的矛盾,履带吊和塔吊的选型更加灵活。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利用卷扬机吊装重量最大的汽包,利用履带吊吊装空预器、受热面组建等比较大的构件,塔吊吊装刚性梁、钢结构等小件。这个吊装方案的有点是充分发挥各种吊机的优势,吊装效率高、安全风险低,劳动强度适中,缺点是调用机械种类过多。

5.合理吊装方法的选择

锅炉构件的吊装是一个贯穿锅炉安装过程始终的重要工作,锅炉构件量大、结构复杂、吊装环境复杂的特点决定了锅炉构件吊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锅炉构件的吊装也不是选用一种机械就能满足要求的,在多种吊机的选择过程中,受工程合同条件、机械配置情况、合同对大型吊装机费的特殊规定等,施工单位的吊装方案可能选择多用履带吊的方案。本文抛开这些限定因素,单纯从吊装效率、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几个方面评价选择吊装机械。

6.吊装方法的创新与展望

理想中的锅炉专用吊装机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吊机的性能与QTZ63型塔吊相似,满足除汽包之外的所有构件吊装工作,吊机的安装不再利用专用基础,而是充分利用锅炉基础和底层钢架柱子作为吊机基础,吊机具有塔身自提升的功能,吊机的吊臂是顶部旋转式的,吊臂和平衡臂也具有自升缩功能,这样吊机在最好拆卸过程中不必占用太大的空间,更加适应锅炉的复杂环境。

理想中设计单位设计的吊机,位置应该在炉顶部,利用炉右后侧的四个柱子作为塔身,顶部塔吊可以旋转,吊臂可以覆盖整个锅炉范围,可以将目前锅炉顶部设置检修电动葫芦取消,该塔机同时满足施工和检修,在锅炉安装时,先将这四个柱子从底到顶安装完,再安装塔机,作为锅炉其它构件吊装机械。

7.总结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行业也面临着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人的趋势,应大量先进设备的使用,使安全风险大大下降,同时在社会进步过程中由于工人的工资增加,待遇提高,工程中用工成本增加,自然导致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机械效率的提高。在吊装方案经济性研究中,主要通过使用机械后成本和不采用机械的情况下的人工成本比较;通过采用高效率的机械和采用低效率的机械工期缩短、减少人工成本的比较过程中选择更经济的方案。 [科]

【参考文献】

[1]曹端,叶春,李祁东.钢结构网架全支架高空散拼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安全,2014(12).

[2]张新,朱红刚,赵幸发.大型水泥熟料库钢结构库顶整体垂直顶升安装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4(23).

上一篇:圣诞餐厅促销策划活动下一篇:大学生宿舍管理员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