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精选9篇)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1
0前言
细胞毒性是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GB/T16886.5-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ISO 10993.5:1999, IDT) 》中给出了浸提液法、直接接触法、滤膜扩散法等方法的原则, 并简要介绍了细胞毒性可定性或定量评价, 但该标准并未给出各方法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 。MTT法是一种经典的定量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GB/T14233.2-2005给出了该方法的SOP,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这一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细胞毒性评价。我国尚未转化的ISO10993-5:2009 (以下称2009版国际标准) 较1999年版本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版标准具体化了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在附录c中详细给出了MTT法细胞毒性试验的SOP, 该SOP与GB/T14233.2-2005给出方法有较大不同。不同的MTT试验方法对同一待检物会是否能得出一致的结果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这关系到能否对待检物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 L929细胞系 (ATCC) , MEM细胞培养基, 3- (4, 5-二甲基噻唑-2) -2,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 (简称MTT) 。
(2) 取100μL浓度为1×104/m L, 1.5×104/m L, 2×104/m L, 5×104/m L, 8×104/m L, 1×105/m L, 2×105/m L的L929细胞分别接种于96微孔板中, 相当于每孔分别接种细胞数约1×103, 1.5×103, 2×103, 5×103, 8×103, 1×104, 2×104, 培养4 h~120 h, 每24 h以MTT掺入的方式监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
(3) 同一被检物分别应用GB/T14233.2-2005及ISO10993-5:2009给出的MTT试验方法检测其细胞毒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起始细胞密度L929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当接种浓度较低为1×104/m L, 1.5×104/m L, 2×104/m L时, L929细胞在72 h之前都处于增殖缓慢状态;在8×104/m L, 1×105/m L两个个浓度下, 细胞在生长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 并在72~96 h进入平台期;2×105/m L浓度组细胞贴壁后即进入对数生长期, 48 h起即进入平台期。如表1, 不同起始接种浓度L929细胞随培养时间生长增殖情况, 以酶标仪570nm与630nm测定吸光度差值表示;图1直观显示了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之前, 对生长环境的变化反应较敏感, 因此为排除细胞本身生长带来的干扰, 细胞毒性试验应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阶段给予刺激物, 以真实反应待检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程度, 这一点在2009版国际标准中特别进行了强调。
2.2 同一被检物细胞毒性试验
选取一高分子材料分别应用GB/T14233.2-2005及ISO10993-5:2009给出的MTT试验方法检测其细胞毒性, 结果如下:
(1) GB/T 14233.2-2005中8.5.6 a) 方法:L929初始接种浓度为1×104/m L, 生长24 h后加入待检物浸提液, 培养72 h, 细胞相对增殖率为15.9%, 可判为有毒性。
(2) ISO 10993-5:2009附录c方法:L929初始接种浓度为1×105/m L, 生长24 h后加入待检物浸提液, 培养24 h, 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4.3%, 可判为无毒性。
同一待检物以不同MTT试验方法得到完全不同的细胞毒性结果, 对需做出依据试验结果做出合格判断的机构来说会带来很大困惑。
从图1生长曲线可以看出GB/T 14233.2-2005方法要求接种细胞的初始浓度较小, 细胞在生长24 h后还未进入对数生长期, 对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有较敏感的反应, 可能会放大待检物微小的细胞抑制作用;而在ISO 10993-5:2009方法中, 细胞初始接种量是GB/T 14233.2-2005的10倍, 24 h后细胞已进入对数生长期, 可较客观地反应待检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根据细胞生长曲线,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加入待检物后, 细胞还应培养多久?是不是越久越能反应出待检物的毒性?”
2009版国际标准规定:在待检物作用24 h后细胞读取结果, 这时候对照组细胞仍应处于对数生长期, 实验组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对照组相比较得到其真实增殖率;如果待检物加入后培养48 h或更长时间, 从图1可以看到, 这时候对照组已开始进入平台期, 进入平台期后细胞的增殖会受到抑制并开始凋亡, 而当待检物对细胞只有抑制作用而非杀伤作用时, 实验组细胞生长达到平台期的时间会延后, 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后, 实验组细胞的增殖程度可能反而会赶上或超过对照组, 当计算相对增殖率时会得到假阴性结果, 也就是说有时延长培养时间反而不能反映出待检物的细胞毒性。
综上, MTT试验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 需明确规定合理的细胞初始接种量及待检物加入后的培养时间, 不能在SOP中出现弹性的要求, 如“加入待检物后培养时间不小于24 h”, 或“培养24~72 h”;当细胞相对增殖率超过100%时, 要特别密切关注试验的原始吸光值, 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如应用编好的程序直接读取细胞相对增殖率, 不记录原始吸光值度, 则会产生较大风险。
3 结论
应依据所应用细胞系生长特性, 选择MTT法细胞毒性试验条件, 并应标准化, 随意改变试验条件会得到不同的试验结果, 不利于对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摘要:细胞毒性是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重要项目之一。四唑盐MTT法是经典定量细胞毒性试验方法, 该实验研究了细胞浓度、培养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试验条件的MTT法对同一待检物会得到不同的细胞毒性结果, 因此标准化MTT试验方法对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非常重要。
关键词:MTT法细胞毒性试验,细胞生长曲线,L929细胞系
参考文献
[1]GB/T 14233.2-2005医用输血、输液、注射器具检验方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S].
[2]ISO10993-5:2009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Part5:Tests for in vitro cytotoxicity[S].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2
GB 12257-2000氦氖激光治疗机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2 现行
GB 12260-2005人工心肺机滚压式血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5-09-01 现行
GB 12263-2005人工心肺机 热交换水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5-09-01 现行
GB/T 15812.1-2005非血管内导管 第1部分:一般性能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5-12-01 现行GB/T 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1-12-01 现行
GB/T 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2005-12-01 现行
GB/T 16886.1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5-01 现行
GB/T 16886.12-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GB/T 16886.13-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
GB/T 16886.1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6886.1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6886.16-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和可溶出物的毒代 动力学研究设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6886.16-201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4-08-01 即将实施
GB/T 16886.17-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6-04-01 现行
GB/T 16886.18-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表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5-01 现行
GB/T 16886.19-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5-01 现行
GB/T 16886.2-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5-01 现行
GB/T 16886.3-200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8-09-01 现行
GB/T 16886.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6886.6-199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01 现行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
GB/T 16886.9-2001第9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GB/T 17006.10-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11部分: 稳定性试验 普通直接摄影X射线设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12-01 现行
GB/T 17006.6-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4部分:硬拷贝照相机稳定性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7-01 现行
GB/T 17006.7-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3-1部分:X射线摄影和透视系统用X射线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12-01 现行
GB/T 17006.8-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9部分: 稳定性试验 间接透视和间接摄影X射线设
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12-01 现行
GB/T 17006.9-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10部分: 稳定性试验 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12-01 现行
GB 18278-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工业湿热灭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
GB 18279-2000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
GB 18280-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 辐射灭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GB 18281.1-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GB 18281.2-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
GB 18281.3-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生物指示物 第3部分:湿热灭菌用生物指示物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
GB 18282.1-200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1部分:通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5-01 现行GB 18457-2001制造医疗机械用不锈钢针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
GB/Z 18732-2002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限值的确定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1-01 现行GB/T 18987-2003放射治疗设备 坐标系、运动与刻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8-01 现行
GB/T 19042.1-200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3-1部分:X射线摄影和透视系统用X射线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07-01 现行
GB/T 19284-2003医用氧气加压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4-03-01 现行
GB 19335-2003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4-04-01 现行
GB/T 1962.1-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
GB/T 1962.2-2001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 第2部分:锁定接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2-02-01 现行
GB/T 19629-2005医用电气设备x射线诊断影像中使用的电离室和(或)半导体探测器剂量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5-06-01 现行
GB/T 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5-05-01 现行
GB/T 19634-2005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验.2005-05-01 现行
GB/T 19702-200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源性样本中量的测量 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发布单位:2005-12-01 现行
GB/T 19703-200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物源性样本中量的测量 参考物质的说明发布单位:2005-12-01 现行GB/T 19973.1-2005医疗器械的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6-04-01 现行
GB/T 19973.2-2005医疗器械的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6-04-01 现行
GB/T 19974-200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灭菌因子的特性及医疗器械灭菌工艺的设定、确认和常规控制的通用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6-04-01 现行
GB/T 20367-2006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医疗保健机构湿热灭菌的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6-10-01 现行
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8-09-01 现行
GB 24627-2009医疗器械和外科植入物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0-12-01 现行
GB/T 27949-2011医疗器械消毒剂卫生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GB/T 29791.1-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1部分:术语、定义和通用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4-02-01 现行
GB/T 29791.2-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2部分:专业用体外诊断试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4-02-01 现行
GB/T 29791.3-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3部分:专业用体外诊断仪器
GB/T 29791.4-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4部分:自测用体外诊断试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4-02-01 现行
GB/T 29791.5-201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5部分:自测用体外诊断仪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4-02-01 现行
GB 4491-2003橡胶输血胶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2003-01-02 现行
GB 9706.22-2003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 体外引发碎石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03-12-01 现行
GB/T 9937.4-2005牙科术语第四部分:牙科设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验.2005-05-01 现行
QB/T 4288-2012直流电动推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11-01 现行
SN/T 0323.1-2007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规程 第1部分: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2008-07-01 现行
SN/T 0323.2-2007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规程 第2部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2008-07-01 现行
SN/T 0323.3-2007进出口医疗器械检验规程 第3部分: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传统型血袋2008-07-01 现行
SN/T 3061-2011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检验操作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SN/T 3062.1-2011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1部分: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SN/T 3062.2-2011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2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SN/T 3062.3-2011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3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SN/T 3062.4-2011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4部分:材料和预成型无菌屏障系统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2-04-01 现行
WS/T 118-1999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卫生部1999-07-01 现行YS/T 523-2011锡、铅及其合金箔和锌箔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07-01 现行
YY/T 0127.10-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127.11-2001牙科学 用于口腔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 第2单:口腔材料生物 试验方法 盖髓试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03-01 现行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盖髓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127.12-2008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微核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06-01 现行
YY/T 0127.13-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口腔粘膜刺激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127.14-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127.15-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经口途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127.16-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 试验方法 骨埋植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127.17-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
YY/T 0127.2-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试验方法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静脉途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127.3-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根管内应用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127.4-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 试验方法 骨埋植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127.5-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吸入毒性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127.9-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单元: 试验方法 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及滤膜扩散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268-2008牙科学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12-01 现行
YY/T 0287-2003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4-04-01 现行YY/T 0297-1997医疗器械临床调查国家医药管理局1998-01-01 现行
YY/T 0316-2008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12-01 现行
YY/T 0466.1-2009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467-2003医疗器械 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4-01-01 现行
YY/T 0468-2003命名 用于管理资料交流的医疗器械命名系统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4-01-01 现行
YY/T 0595-2006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YY/T 0287-2003 应用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7-05-01 现行
YY/T 0615.1-2007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第1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8-03-01 现行
YY/T 0615.2-2007标示“无菌”医疗器械的要求第2部分:无菌加工医疗器械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8-03-01 现行
YY/T 0638-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中酶催化浓度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06-01 现行
YY/T 0639-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为生物学染色用体外诊断试剂提供的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06-01 现行
YY/T 0664-2008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9-06-01 现行
YY/T 0681.1-2009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81.10-201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0部分: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分等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81.11-2014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681.12-2014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2部分:软性屏障膜抗揉搓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681.13-2014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软性屏障膜和复合膜抗慢速戳穿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2-06-01 现行
YY/T 0681.3-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3部分:无约束包装抗内压破坏
YY/T 0681.4-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2-06-01 现行
YY/T 0681.5-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5部分:内压法检测粗大泄漏(气泡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2-06-01 现行
YY/T 0681.6-201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6部分:软包装材料上印墨和涂层抗化学性评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81.7-201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7部分:用胶带评价软包装材料上印墨或涂层附着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81.8-201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8部分:涂胶层重量的测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81.9-201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9部分:约束板内部气压法软包装密封胀破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90-2008临床实验室测试和体外医疗器械 口服抗凝药治疗自测体外监测系统的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2010-01-01 现行
YY/T 0698.1-201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3-06-01 现行
YY/T 0698.10-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10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2-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3-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3部分:纸袋(YY/T 0698.4所规定)、组合带和卷材(YY/T 0698.5所规定)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4-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4部分:纸袋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5-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6-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6部分:用于低温灭菌过程或辐射灭菌的无菌屏障系统生产用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7-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7部分:环氧乙烷或辐射灭菌屏障系统生产用可密封涂胶纸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8-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698.9-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0-12-01 现行
YY/T 0771.1-2009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1部分:风险管理应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YY/T 0771.2-2009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2部分: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771.3-2009动物源医疗器械 第3部分: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因子去除与灭活的确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1-06-01 现行
YY/T 0802-2010医疗器械的灭菌 制造商提供的处理可重复灭菌医疗器械的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2-06-01 现行
YY/T 0806-2010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及其他医疗器械用聚碳酸酯专用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2-06-01 现行
YY/T 0869-201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类型和原因的编码结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YY/T 0870.1-2013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1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
YY/T 0870.2-2013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2部分: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
YY/T 0870.3-2013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3部分:用小鼠淋巴瘤细胞进行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
YY/T 0870.4-2014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4部分:哺乳动物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870.5-2014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 第5部分:哺乳动物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878.1-2013医疗器械补体激活试验 第1部分:血清全补体激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
YY/T 0879.1-2013医疗器械致敏反应试验 第1部分: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
YY/T 0926-2014医用聚氯乙烯医疗器械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定量分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T 0927-2014聚氯乙烯医疗器械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溶出量测定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5-07-01 即将实施
YY 0970-2013含动物源材料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灭菌液体灭菌剂灭菌的确认与常规控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14-10-01 即将实施
YY/T 1000.1-2005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制定第1部分:阶段划分、代码和程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6-06-01 现行
YY/T 1000.2-2005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制定 第2部分:工作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2006-06-01 现行YY 91016-1999全玻璃注射器名词术语1988-01-01 现行
YY 91017-1999全玻璃注射器器身密合性试验方法1988-01-01 现行
YY/T 91049-1999医疗器械标准文献三级类目扩充分类法1993-05-01 现行
YY/T 91051-1999医疗器械行业标准体系表1993-05-01 现行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3
产品的检验检测离不开标准的试验方法, 如果试验方法造成的系统误差不可接受而检验人员自己还不知道, 就有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判。如何减少检验检测中所用试验方法的各种误差, 确保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制定标准试验方法时必须重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GB/T 637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系列标准用“正确度”和“精密度”来描述一种方法的准确度。正确度指大量测试结果的 (算数) 平均数与真值或接受参照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而精密度指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方法的精密度通常体现在重复性和再现性两个方面。采用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表示方法的精密度, 并在实践中判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已为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广泛采用。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制定中精密度的确定。GB/T 6379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1]给出了估计试验方法精密度所常用的基本方法详细而实用的说明。标准试验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能够体现试验方法对试验结果精密度的影响。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中, 通常可以看到有关该标准试验方法精密度的章节。在该章节中给出几个实验室间协同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进而验证试验方法的可靠性。目前, 在我国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制定行业, 一般情况下标准中不会给出像ASTM标准那样有关精密度的章节, 精密度测量试验的开展并不完善。但实际上, 在制定方法学标准的过程中, 有关重复性和再现性的验证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的制修订正逐步开展有关精密度的协同试验,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标准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但对如何组织和开展实验室间协同试验, 如何正确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却少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 研究试验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对医疗器械试验方法标准制定的改进具有指导性作用。
1. 方法学标准中给出精密度参数的意义
在研究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时, 比较重要的参数包括重复性标准差sr、再现性标准差sR、重复性限r以及再现性限R。其中sr代表同一个实验室内测量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sR代表参与试验的各实验室测量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r代表在重复性条件下, 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 重复性限r=2.8σr≈2.8sr。其中, σr为标准差的真值, 未知时可用估计的标准差sr代替;R代表在再现性条件下, 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小于或等于此数的概率为95%,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 再现性限R=2.8σR≈2.8sR。其中σR为标准差的真值, 未知时可用估计的标准差sR代替。
其中, x (2) 为排序第二小的测试结果, x (3) 为排序第三小的测试结果。
其中, x (2) 为排序第二小的测试结果。
应用方法学标准进行测量时, 按照GB/T6379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2]中可接收性的检查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 通常分为测试费用较低和测试费用较高两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下可接收性的检查分别按图1和图2进行。图中CR0.95 (n) 为95%概率水平下的临界极差, 其值为f (n) σr, 其中临界极差系数f (n) 的值可由GB/T 6379.6-2009中表1查出。
测试费用较高时, 按图2进行检查。
以上图示表明:如果某实验室按标准给出的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进行两次试验时, 两个试验结果之差如果经常大于r, 表明试验中有粗大误差, 应该查找造成粗大误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果按标准对两个不同测试样品进行测量时, 试验结果相差不超过r值, 表明两个样品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再现性条件下试验结果可接收性的检查方法, 与重复性条件下类似, 本文不再详细描述。
2. 方法介绍
一般情况下, 按照GB/T 6379.2的要求, 开展某个医疗器械试验方法的多个实验室协同评定试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由标准制定部门组织安排试验。确定不同的取样批数和重复测量次数, 并规定试验原则。
2) 征集实验室参与。参加协同试验的实验室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包含不同地域、不同测量设备等因素。参加的实验室个数宜不少于8个。
3) 准备试验样品。在决定样品数量时, 应考虑是否应提供额外的样品以满足测试之用, 并允许适当的储备。
4) 各实验室安排人员进行试验。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法进行操作, 不能随意改变测试条件, 并对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鼓励他们对标准作出评价, 以利于标准的修订和改进。
5) 对各实验室提交的数据汇总和处理, 检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离群值, 最后计算得到sr和sR。
GB/T 6379.2仅给出了重复性标准差sr和再现性标准差sR的计算和分析, 并没有提及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GB/T 6379.6中则给出了r和R的确定以及检查测试结果可接收性的方法。试验人员可以结合这一标准进一步确定r和R的值。
3. 应用实例
本章以评价硅化注射器中微粒污染试验方法标准的制定为例, 通过精密度试验的组织安排、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的计算来说明GB/T 6379.2的实际应用。
3.1 原始结果、均值及离散度
标准制定部门首先制定试验方案, 规定在同一批规格为50mL的注射器中进行取样, 在每只注射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 烘干后作为试验样品。每个实验室分别对n=5个试验样品独立地进行25μm以上微粒数的测量, 得到5个试验结果。征集到参与试验的实验室个数p=8。表1给出各实验室汇总的原始数据, 以及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的均值及标准差。
3.2 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检查
按GB/T 6379.2给出的方法检查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按式 (1) 和式 (2) 计算得到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曼德尔统计量h和k:
(单位:个)
其中,
按实验室顺序作图, 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按GB/T 6379.2-2004的8.3中表6与表7查得的临界值的范围。
图3显示的结果表明, 各实验室的h值均在临界范围内。图4中实验室4的结果明显高出临界值, 这表明该实验室试验结果的重复性比其他实验室差, 但由于试样来自同一批样品, 仅从这一批样品的k图来看, 并不能说明实验室4的重复性一定比其他实验室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样品本身或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步骤进行试验, 这在离群值检验中将进行进一步讨论。暂时保留各实验室的所有数据。
3.3 离群值检查
按GB/T 6379.2中给出的方法进行离群值检验。首先应用柯克伦检验对实验室内变异进行检验, 检验统计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 smax是这组标准差中的最大值。
由表1可知, 8个实验室中smax来自实验室4, 经计算得到检验统计量为0.574, 查GB/T 6379.2-2004中表4, 可以得到1%临界值为0.463, 小于检验统计量, 应将实验室4的结果判为离群值并剔除。对剩余7个实验室的试验结果继续进行柯克伦检验, smax来自实验室6, 得到检验统计量为0.385, 查表得到5%临界值为0.391, 大于检验统计量, 则接受被检验项目为正确值。
将格拉布斯检验应用于各实验室的平均值。将各实验室的平均值分别按式 (4) 和 (5) 对最大和最小的一个观测值是否为离群值进行实验室间变异的检验。
再按式 (6) 和 (7) 对最大和最小的两个观测值是否为离群值进行实验室间变异的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中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由GB/T 6379.2-2004中表5查得。
格拉布斯检验结果表明, 没有歧离值或离群值存在。
3.4 sr, sR, r和R的计算
按式 (8) 和 (9) 计算重复性标准差和再现性标准差。由于在柯克伦检验时实验室4的结果被判为离群值, 因此将实验室4的数据剔除, 用剩余7个实验室的数据进行计算。
由上式可以得到:
重复性标准差sr=347;
再现性标准差sR=1042。
进一步计算得到:
重复性限r=2.8 sr=971.6;
再现性限R=2.8 sR=2917.6。
需要注意的是, 应该调查实验室4的离群试验结果的原因。另外, 如果在标准中给出有关试验方法精密度以及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描述, 应同时给出得到r和R值的条件, 由日后使用该方法的试验操作者决定是否使用该值作为试验结果评价的依据。
4.总结
医疗器械是涉及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 因此医疗器械的检验工作十分重要。检验工作离不开标准的试验方法, 这就要求标准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度与精密度。GB/T 6379.2给出了通过协同实验室间试验获得试验方法精密度的基本方法, 在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准确理解并运用这一标准, 为保证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结果的精密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S]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4
(2012年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行为,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验收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Ⅱ、Ⅲ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核发、换发、变更、补发的申请。
第三条 经营体外诊断试剂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有规定医疗器械的,依其规定。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 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应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质量管理人应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不得相互兼任。
第六条 企业组织机构健全,应设置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质量管理、验收、仓储管理、购销、售后服务、计算机管理等岗位,并根据岗位设置配备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不少于8人。
第七条 质量管理人在经营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质量具有裁决权。经营10个类别以上的企业应设置包括质量管理人在内不少于2人的专职质量管理机构。第八条 质量管理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兼职。应与公司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具备企业人事任命书。
第九条 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销售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应定期组织对上述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规、规章、专业知识、内部制度、职业道德的培训或继续教育,并建立相关档案。
第十条 企业每年应组织质量管理人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工作。
第十一条 企业计算机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维护本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信息的报送工作。
第三章 经营及仓储场所
第十二条 企业注册地址应产权明晰。其经营场所应配备运转良好的固定电话、传真机、计算机、网络接入装置、档案柜等办公设备,环境整洁,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
第十三条 企业应有符合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需要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能够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验收、仓储管理、购销、售后服务、电子监管信息等进行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和备份,具备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的技术条件。
第十四条 企业仓库地址应产权明晰、非住宅用途、相对独立设置。仓库应与办公生活区、辅助作业区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库区应地面平整、门窗严密、整洁有序、无积水、无污染源。不得与本企业的非医疗器械仓库、医疗器械生产仓库(如有)共用。
第十五条 仓库应配备符合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要求并运转良好的设施设备及装置。主要包括:避光、通风、防尘、防潮、防虫、防鼠、防鸟、防污染等设备及装置;消防安全设施;温湿度监测和调节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第十六条 在库医疗器械应分类按批次集中堆放,堆垛之间有间距;堆垛与库区地面、天花板、墙壁、设施设备及装置之间有间距或隔离措施。统一实行色标管理:分设待验区和退货区(黄色)、合格品区和发货区(绿色)、不合格品区(红色)。相应货位卡记录真实完整可追溯。
第十七条 有特殊仓储要求的医疗器械,依其产品说明书规定,库区条件应满足经营产品储存要求。
第四章 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企业应及时收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动态管理,并建立档案。
第十九条 企业制定的各项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
(一)质量方针;
(二)质量责任;
(三)质量裁决流程;
(四)质量信息管理;
(五)文件管理及控制;
(六)部门及岗位职责;
(七)培训考核及继续教育;
(八)首营企业审核;
(九)供应商及采购商审核;
(十)产品购销;
(十一)产品验收、仓储、出库复核;
(十二)记录及档案;票据及凭证;
(十三)不合格品控制;
(十四)销后退回产品控制;
(十五)质量跟踪;(十六)质量事故处理;(十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十八)医疗器械召回;
(十九)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及上报;(二十)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及使用;(二十一)客户信息反馈及处理;(二十二)售后服务情况等内容。
第二十条 企业应有真实完整可追溯的购进验收记录,必须注明医疗器械产品的核准名称、注册证号、型号、规格、生产批次、灭菌批次(如有)、包装标签说明书状态、生产厂商、供应商、购货数量、购货日期、有效期(如有)等内容,并载明产品质量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签署等栏目。记录应与本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相吻合。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有真实完整可追溯的出库复核及销售记录,必须注明医疗器械产品的核准名称、注册证号、型号、规格、生产批次、灭菌批次(如有)、包装标签说明书状态、生产厂商、采购商、出货数量、出货日期、有效期(如有)等内容,并载明质量状况、复核结论、复核人员签署、销售人员签署等栏目。记录应与本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相吻合。
第二十二条 企业根据各项制度及记录制定的相关表单至少应包括:
(一)组织机构图;
(二)人员花名册;
(三)人员健康检查登记表;
(四)人员培训签到表;
(五)人员考核及继续教育情况表;
(六)文件使用申请表;
(七)产品质量信息登记表;
(八)首营企业资质审核表;
(九)供应商及采购商资质审查表;
(十)产品购进验收单;
(十一)产品出库复核及销售单;
(十二)设施设备一览表;
(十三)设施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
(十四)不合格品处理审批表;
(十五)销后退回产品登记及处理情况表;(十六)不良事件处理及上报表;(十七)医疗器械召回情况记录表;
(十八)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上报登记表;(十九)客户信息反馈表;(二十)售后服务情况记录表等。
第二十三条 企业建立的医疗器械经营相关档案至少应包括:
(一)人力资源;
(二)人员健康检查;
(三)培训考核及继续教育;
(四)供应商及采购商;
(五)首营企业;
(六)产品质量信息;
(七)购进验收记录;
(八)出库复核及销售记录;
(九)设施设备;
(十)不合格品处理;
(十一)销后退回产品管理;
(十二)质量事故;
(十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十四)医疗器械召回;
(十五)票据及凭证;
(十六)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上报;(十七)客户信息;
(十八)售后服务记录等内容。
第五章 分类管理
第二十四条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按照医疗器械产品风险与属性,在经营环节,将医疗器械产品划分以下类别管理:
A类(一次性无菌及医用耗材类):6815、6863、Ⅱ类6864、6865(B类除外)、6866。
B类(植入、介入等高风险产品类):Ⅲ类6804、6821-
1、6821-
2、Ⅲ类6821-
3、Ⅲ类6822(F类除外)、6845、Ⅲ类6846、Ⅲ类6864、6865-
3、6877。
C类(普通医疗设备类):6821(B类除外)、Ⅱ类6822、6826、6840、6841、6854、6855、6856、6857、6858。
D类(大型医疗设备类):6823、6824、6825、6828、6830、6831、6832、6833、6870。E类(验配类):角膜接触镜(软性、硬性、塑形角膜接触镜)及其护理用液。
F类(一般医疗器械类):除A-E类以外,《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中其它需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经营的Ⅱ类医疗器械。
第二十五条 经营范围含A类医疗器械的,仓库实际使用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
第二十六条 经营范围含B类医疗器械的,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医疗器械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二)质量管理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2.具有5年以上医疗机构相关工作经验。
(三)应按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办理医疗器械经营电子监管入网手续,其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实时、真实、完整、准确的上报其经营的B类医疗器械经营信息。
(四)如为生产厂商直接代理,则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委托授权书。如非生产厂商直接代理,则必须与供货商签订明确双方质量责任的质量协议。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强化质量跟踪管理制度、质量事故及不良事件处理管理制度、记录及档案管理制度、票据及凭证管理制度,确保上市后的B类医疗器械可追溯,并做好相关不良事件的收集分析。
第二十七条 经营范围含C类医疗器械的,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医疗器械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二)质量管理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医疗器械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2.具有2年以上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经验。
第二十八条 经营范围含D类医疗器械的,同C类要求。经营范围仅含D类医疗器械的(专营),可不设置仓库,其它同C类要求。
第二十九条 经营范围含E类医疗器械的,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配备1名初级验光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应配置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测仪器。
第三十条 经营范围含B、C、E、F类中一个或多个的,其仓库实际使用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标准的第四条至第二十三条为通用要求,第五章“分类管理”中各款为专用要求。
检查验收时,通用及专用要求中的适用条款均须全部符合。有1条以上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验收不合格。
第三十二条 名词解释:
(一)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指机械、工程、电子、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化学、检验、物理、计算机、数学、材料、自动化、药械贸易、药械市场营销、药械信息等专业。
(二)临床医学专业:指临床医学(含医疗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
(三)首营企业:指企业购进医疗器械时,与其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
第三十三条 本标准执行条款“就高不就低”原则,例如:
同时经营A、B类的,仓库须200平方米、人员须B类要求、不得委托配送。同时经营C、D类且不委托配送的,仓库需40平方米。
同时经营全部类别的,仓库须200平方米、人员设备制度等须B+E类要求、不得委托配送。
依此类推。
第三十四条 本标准及附录A所述“以上”,包含本数。
风险管理与医疗器械标准 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医疗器械标准,风险控制,预期用途
1 关于风险管理
风险定义最早由美国学者威雷特于1901年提出。最早使风险和可靠性定量化的是飞机工业。航空航天和核电站的发展提出了风险分析的要求,推动了新的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风险管理的进程。
YY/T0316-2008(ISO 14971:2007,IDT)《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中给出风险的定义:损害发生概率与该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患者的风险,但也包括对操作者、其他人员、其他设备和环境的风险。
必须认识到,医疗器械的使用必然会带来某种程度的风险。医疗器械在不正常运行(即故障状态)时存在风险,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也存在风险。人们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受损害发生的概率、损害的后果和人们对风险感知度的影响。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度会受到有关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患者实际的和觉察的健康状态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巨大变化。觉察风险的方式也应考虑在内,例如,由于缺乏了解而造成疏忽的人为因素、或着眼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等原因。
医疗器械制造商应在考虑通常可接受的最新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包括风险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以便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YY/T0316-2008标准规定了一个过程,按此过程,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可以判定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与这些危害相关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控这一控制的有效性。所谓的“可接受性”是说明人们目前在使用医疗器械时是要冒不同程度风险的,而达到安全则是相对而言,标准中给出安全的定义是“免除不可接受的风险”,就是要求把风险控制在理想的最小限度内,剩余的风险应当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即为安全。
2 医疗器械标准中的风险管理
当电能被发明并开始使用后出现了大量的电击事故,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电气设备存在的电击风险必须进行控制。基于控制电击风险的目的,人们制定了关于电气设备的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通用要求IEC60601-1988标准。在IEC60601-1988标准中不仅考虑了对电击风险的控制,同时考虑了医用电气设备与患者、操作者及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如患者或操作者不能察觉的电离或高频辐射等潜在危险,患者无正常反应,患者皮肤在临床程序中无正常防护能力,患者生命机能的维持或替代可能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等因素。
可以说IEC60601-1标准是基于控制电气类医疗器械医疗使用风险而制定的,我们可以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理解医疗器械标准。在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医疗器械标准:
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是刚开始被引入到医疗器械标准中。医疗器械标准从开始就是建立在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基础上的,现代国际标准发展的趋势是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标准。
3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理解医疗器械标准
·医疗器械标准的特点
首先医疗器械标准具有标准的基本特性:适用性、兼容性、互换性、产品防护等。
其次体现了医疗器械的安全特性要求,即根据医疗器械的特征提供风险管理的措施和要求,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
·医疗器械标准条款的制定
YY/T0316-2008的6.2风险控制方案分析中要求:制造商应识别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个或多个),以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制造商应按下列顺序,依次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a)用设计方法取得固有安全性
(b)在医疗器械本身或在制造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c)安全性信息
制定医疗器械标准的目的,除体现标准的适用性、兼容性、互换性等基本功能外,更主要的是针对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提出保证固有安全性的设计方法、防护措施和安全性信息。
(1)制定医疗器械标准中的安全条款或指标要求应考虑风险控制
首先从大家最熟悉的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标准来进行说明。
GB9706.1-2007提出了对医用电气设备电击危险的防护要求、对机械危险的防护要求、对辐射能量的防护要求、对使用环境中可能的易燃气体、液体等的防护要求、生物相容性要求等。对照YY/T0316-2008的表E.1中对危害的示例可以发现,表E.1中对能量危害、生物学和化学危害、操作危害和信息危害的示例在GB9706.1对医用电气设备的要求中均有所体现。
GB9706.1是在充分考虑了医用电气设备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医用电气设备的风险。
GB9706.1-2007等同转化的是国际标准IEC60601-1:1988+A1+A2。在最新的IEC60601-1:2005中明确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此标准中不再机械的、单一的确定为控制特定风险需要采取的措施,而是在提供参考措施的同时允许制造商采用不同的控制措施。制造商需要根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并形成文件。(2)制定医疗器械标准中的实验方法也应考虑风险控制
在医疗器械标准中由于产品使用的环境不同或条件的不同,在制定标准试验方法时也必须根据设备使用特点对固有安全性设计方法/结构、防护措施及安全性信息等提出不同的方法。
例如:高频手术器械和电动吸引器的脚踏开关在一些手术中可能暴露在相当数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中,进行清洗还可完全浸人水中,因而需要设计为防水类型。需要特别注意,GB9706.4-2009高频手术设备专用安全要求和YY0636.1-2008电动吸引设备专用安全要求标准中对脚踏开关的防水试验方法在通用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要求。GB9706.1-2007通用标准中或与其他医疗器械如GB9706.9超声诊断设备的安全标准中的试验方法仅要求防水部件符合第20章规定的电介质强度相关要求。而在GB9706.4和YY0636.1中对脚踏开关防水试验方法规定为“将脚踏开关完全浸入水深150 mm处30min。在浸水期间,按正常使用将脚踏开关连接到电路,动作50次,检查开关验证是否有水进入。脚踏开关应符合GB 9706.1-1995第20章规定的电介质强度相关要求。”
这两个标准充分考虑了高频手术设备和电动吸引设备临床实际使用时的风险:高频手术器械和吸引器在临床使用时有多种用途,如脑部手术、眼部手术等,暴露在过多的水或液体环境时,如果进液导致脚踏开关意外接通电路启动输出,在临床使用时将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模拟实际使用进行防水试验可以有效的减少损害的发生概率。
(3)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
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标准中考虑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预期用途的不同将有所区别。YY/T0316-2008中规定“制造商必须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包括风险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以便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
例如对同属于家用支持类型的呼吸机,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的不同,在标准中规定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相同。目前我国用于家用支持呼吸机的标准有:YY0600.1-2006用于非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家用支持呼吸机,YY0600.2-2006用于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家用支持呼吸机。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标准因预期用途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
表1中49.101和49.102条的差异充分体现了对不同的预期用途需要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
预期用于依赖呼吸机患者使用的呼吸机,其治疗对象是对通气有依赖的患者,在不使用呼吸机或呼吸机故障停机时其生命状态会受到影响或导致死亡。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对该呼吸机的预期用途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风险分析可以得出:呼吸机的电源故障将对患者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危害判定,必须对该风险采取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电源故障。因此YY0600.2-2006中增加了对呼吸机必须配置内部电源的要求。引入内部电源后,在风险分析时就应对与内部电源相关的具体风险再次进行判定并采取具体的控制措施,如:增加对内部电源持续供电时间的要求、增加内部电源耗尽的报警、要求必须保证在电源耗尽前给操作者留有足够的更换电源的时间。
由此可见,预期用途是医疗器械标准制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明确的预期用途才能确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制定的标准才具有可用性。
4 风险管理与医疗器械的有效性
谈到医疗器械必然要提及安全有效性。目前普遍的认识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就是将医疗器械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似乎与医疗器械有效性无关。
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深入理解风险管理的理论就会发现,医疗器械的安全与有效是密切相关的。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同样需要保证其有效性,只有满足其预期用途的医疗器械才能是安全的,有效是医疗器械安全的必要条件。风险管理最终将决定医疗器械按其预期用途上市的适宜性,有效性是风险管理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标准YY 0316-2008的4.2条款说明“制造商应判定可能影响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并形成文件,适当时,规定界限”。这里的“定性和定量特征”就是指医疗器械的技术指标或功能指标,是与医疗器械的有效性相关的。如果制造商过于追求有效设计而使技术指标超过了限制,医疗器械不仅不能达到临床预期目的,而且会导致损害的发生。
即使是诊断类设备也存在很高的临床风险,不能满足特定医学用途要求的性能特征可能导致危害处境,在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分析时应当分析这种情况对患者的风险。
部分医疗器械具有决定临床检查结果准确度的性能特征,其输出结果是医师做出临床诊断决策或采取措施的依据。不正确或不准确的输出结果可以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医学决策和措施。例如:
·电子红外体温计
不准确的体温测量结果将导致错误治疗或延误治疗。如果是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特殊时期,不准确的测量将使医师对是否进行医疗介入做出错误的决定,其结果是传染疾病得不到控制或增加额外的医疗成本。
·超声骨密度测量设备
现在定量超声技术广泛用于骨质量的测量,用以反映骨密度和骨的质量及结构。超声骨密度仪通过测量骨内超声传播速度SOS和宽带超声衰减BUA,得出骨质指数BQI,并且给出T值和Z值供临床医师判断受试者的数值与同年龄人群骨密度的差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性社会的形成,作为老年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提高骨质疏松的预测和诊断能力对降低骨折发生率意义重大。因此,在风险分析时必须对超声骨密度仪的有效性进行考虑,其给出的定性定量指标必须能达到临床预期目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FDA将超声诊断仪的管理类别分为II类,却将超声骨密度仪划分为Ⅲ类的原因。
类似的医疗器械设备还包括X射线乳腺机、体外诊断设备等。
5 引入风险管理的医疗器械标准是否可以替代医疗器械审评
目前在国际上新发布的很多标准中都已经考虑了对ISO14971:2007的引用。但是引入风险管理并不意味着符合标准就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有效。
医疗器械标准可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方案的一部分。医疗器械标准是为了风险管理服务的。向制造商提出相关医疗器械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对已知和可预见危害的具体控制措施,同时也允许制造商在风险管理体系下采用其他合理的控制措施。
我国医疗器械安全标准体系表研究 篇6
按照GB/T 13016-2009对制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首先应明确与拟编制标准体系表对应的该标准体系的目标。
医疗器械标准是为了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和有效而制定,其标准体系表也应该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而编制的。由于医疗器械是用于人体的特殊产品,产品的安全性至为重要,因此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管理部门应以安全为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的目标(目标之一),分析我国医疗器械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行业标准(以下简称行标)中涉及安全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医疗器械安全标准体系,编制医疗器械安全标准体系表。
1. 安全标准的种类及医疗器械安全标准现状
1.1 安全标准种类
安全标准体系可分为基础安全标准、专业安全标准、产品安全标准和包含安全内容的产品标准等4个类别[2]。
1.2 医疗器械安全标准及与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的现状
1.2.1 安全标准
基础安全标准:有25项国标及行标。
专业安全标准:有8项国标及行标。
产品安全标准:有64项国标及行标。
包含安全内容的产品标准:有9项国标及行标。
1.2.2 与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
与基础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有5项行标。
与专业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有4项行标。
与产品安全标准相关的标准:有24项行标。
2. 安全标准体系表
2.1 安全标准统计表
(表1)
2.2 安全标准体系结构图
(图1)
3. 数据分析及建议
3.1 数据分析
从“安全标准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医疗器械各专业领域内,虽然制定了一定数量的各类安全标准,但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却没有对本领域内的安全标准编制规划,造成标准体系建设没有基础依据。
从“安全标准体系结构图”中可以看出,在各专业领域内,各类安全标准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数量也不均衡,而且对应的相关标准也并不匹配,会造成标准使用的不顺畅。
3.2 建议
3.2.1 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及技术归口单位应制定本领域内安全标准的规划,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管理部门应制定本行业的安全标准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标准体系。
3.2.2 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及技术归口单位应制定与各类安全标准适用的相关标准,使安全标准与相关标准能够协调使用。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管理部门应统筹制定医疗器械安全标准和相关标准。
3.2.3 各专业技术委员会及技术归口单位应对本领域内的安全标准体系进行持续地研究,随着研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充实体系的内容。
3.2.4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及技术归口单位开展安全标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器械基础安全标准,完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确保人民用械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S].GB/T13016-2009,2009
医疗器械国际标准体系现状与借鉴 篇7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是国际上公认的二大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标准化组织, 多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积极采用ISO及IEC的标准, 并且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建设也基本与ISO、IEC的相关技术委员会接轨, 但从标准体系的角度来讲, 国内缺乏对医疗器械国际标准体系深入系统的研究。
1 ISO和IEC的标准体系现状
ISO及IEC这两个机构制定不同领域的医疗器械标准:ISO制定的医疗器械标准主要涉及无源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系统等技术领域;IEC主要涉及有关医用电气设备等有源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因其工作领域的不同, 使得技术委员会的设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标准制定的情况也有差异。
1.1 技术委员会设置现状
ISO和IEC技术委员会的设置情况见表1[1,2]。⑴ISO的技术委员会中, 以医疗器械为全部或主要工作内容的共有12个技术委员会、24个分技术委员会;⑵IEC的技委会中以IEC:TC 62为主要制定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 下设4个分技委;另有3个技委会涉及部分医疗器械标准。
1.2 标准制定现状
ISO、IEC虽然是两大标准化组织, 分管不同的技术领域, 但标准制定遵循相同程序, 分为正常程序和特殊程序。正常程序分为7个阶段, 分别是预阶段、提案阶段、准备阶段、委员会阶段、询问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特殊程序则视情况可以省略正常程序中的某些阶段[3]。
从标准的制定情况来看, ISO单独、或与I E C 、IEEE、HL7联合制定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标准, 而IEC只有单独或与ISO联合制定标准, 具体见表2。
ISO和IEC医疗器械标准制定的情况见表3。⑴ISO目前主要由3个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安全和基本性能的标准, 这3个技术委员会分别是:ISO:TC194、ISO:TC198、ISO:TC210。这些标准内容基本覆盖医疗器械全领域, 体现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的基本原则——规定出医疗器械设计和生产的通用要求, 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符合法规的要求。其他9个技术委员会及24个分技术委员会分别制定各技术领域内的产品标准。⑵IEC中负责制定医疗器械标准的技委会主要是TC 62, TC 87、TC 76和TC 66制定的标准中部分有少量涉及医疗器械的标准。
IEC的标准体系是围绕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构建的, 以TC 62制定的医用电气安全标准族的标准体系构建最为典型, 见图1。
IEC 60601标准的第一部分为通用安全要求以及与基本安全性能并列的标准, 是医用电气设备应普遍适用的安全标准, 以及多数情况下仅限于具有某些特定功能或特性的设备才需要满足的安全标准要求, 如:IEC 60601-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IEC 60601-1-1《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第二部分为医用电气设备的专用安全标准, 是某一类医用电气设备应适用的安全标准, 如IEC 60601-2-1《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能量为1Me V至50Me V电子加速器安全专用要求》;第四部分是指导和解释, 是对第一部分标准的指导和解释, 第三部分目前尚未制定标准。
IEC制定的标准范围相对清晰, 只涉及电气安全及基本性能标准, 主要有4个标准族, 涉及医用电气设备安全的标准为IEC 60601族和IEC或ISO 80601族;涉及IVD等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的IEC 61010族;涉及连入网络的医疗器械风险的标准为IEC 80001组。
2 国际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特点及分析
2.1 体系特点
2.1.1 体系构架完整严谨 ⑴ISO的标准体系构架全面完整, 逻辑框架清晰严谨。在整体框架内, ISO以安全和基本性能标准覆盖医疗器械全领域, 保障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符合监管法规的要求。ISO对这些重要标准和指南进行了分类, 包括:基础标准、类标准和产品标准[9]。见表4。
在医疗器械各技术领域内, 技术委员会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及产品的性能要求, 制定覆盖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标准, 整个生命周期贯穿了风险控制的理念。
2.1.2 标准制定程序严谨而形式灵活 ⑴程序严谨:每一份标准的发布都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逐步进行, 重大标准更是严格执行制定程序和规定 (如目前讨论的ISO13485 Medical devices_-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_-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purposes, 仅因为标准格式与对应的ISO9000格式不同而未获投票通过) 。⑵形式灵活:对涉及二个以上技术领域的标准, 采用联合制定等多种方式满足各方对医疗器械标准的需要 (如ISO/IEEE 11073-10101:2004 Health informatics_-Point-of-care medical device communication_-Part_10101:Nomenclature) 。
2.2 体系分析
⑴ISO制定的标准是在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的同时兼顾技术创新, 并且ISO并不认为数量越多越好, 因为这容易制定出要求或预期有分歧的标准或相互矛盾的标准。⑵ISO注重制定基础标准及类标准, 以体现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具体到某类产品, ISO标准制定趋势为产品标准覆盖产品的生命周期, 将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及风险控制等内容引入产品标准中。这样做, 对产品进行全面规范, 从多个角度降低产品风险, 指导使用者生产的产品达到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又使产品标准的要求不再一刀切, 让使用者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技术的发展。
IEC在关注基础通用标准及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方面与ISO是一致的。
3 小结
3.1 高度重视风险控制
ISO及IEC高度关注医疗器械领域中涉及安全的标准制定工作, 单独或联合制定相关标准。他们在发布Guide 51后, 又于2012年联合发布第二版《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指南涉及安全要求的标准制定》[10], 以保证医疗器械标准中安全要求的制定符合指南的要求, 保障医疗器械这类用于人体的特殊产品安全有效。
3.2 注重制定基础标准
ISO及IEC注重制定基础标准及类标准, 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满足法规监管的要求, 允许行业技术创新的, 提高医疗器械技术水平。
3.3 关注标准覆盖医疗器械生命周期
ISO制定医疗器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标准和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 将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及风险控制等内容引入标准中, 保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一致并不断地提高, 并达到医疗器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4 填补我国空白技术领域
与ISO及IEC的医疗器械标准技术领域比较,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标准技术领域不包含健康信息学类、电声学类、康复类及家用设备类医疗器械标准。填补空白领域, 对完善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ISO制定的标准不足处, 其指定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服务贸易, 医疗器械生产出口大国主导着标准制定工作, 因此我国医疗器械标准不宜直接采用某些产品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毅, 李悦菱, 廖晓曼等.ISO与国内医疗器械标准化机构设置比较研究[J].首都医药, 2013, (16) :8-10.
[2]http://www.iec.ch/dyn/www/f?p=103:6:0##ref=menu.
[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际标准化教程[M].第二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72-76.
[4]http://www.iso.org/iso/home/standards_development/list_of_iso_technical_committees.htm.
[5]http://www.iso.org/iso/home/standards_development/list_of_iso_technical_comm ittees/iso_technical_committee.htm?commid=53686.
[6]http://www.iec.ch/dyn/www/f?p=103:22:0::::FSP_ORG_ID:1253.
[7]http://www.iec.ch/dyn/www/f?p=103:22:0::::FSP_ORG_ID:1264.
[8]http://www.iec.ch/dyn/www/f?p=103:22:0::::FSP_ORG_ID:1281.
[9]YY/T 0467-2003《医疗器械保障医疗器械安全和性能公认基本原则的标准选用指南》[S].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8
1 复核备案模式和执行现状浅析
1.1 省级初审,国家复核。
对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要求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进行初审,不履行编号、备案手续。企业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随产品注册资料一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审批,复核后给予注册产品标准编号、盖章,即完成备案手续。在申报产品注册时,有的企业将其企业标准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有的企业则不办理备案手续。
1.2 注册标准,单独备案。
即对于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器械,企业按照《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3]起草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文本,在省或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复核、备案,给予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号、盖章。绝大多数省份采取此类复核备案方式。
1.3 两套标准,分别备案。
我国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医疗器械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器械,一则企业起草一份企业标准格式的标准文本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同时起草一份正文内容相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格式的标准文本由省或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复核、备案,取得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号。企业标准格式的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序号+年号组成,例如封面为:****公司企业标准,Q/*##—年号,****公司发布,其中序号(##)由各企业根据企业内部标准发布情况依次自行编号。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号由YZB+复核机构所在地简称+序号+年号组成,例如封面为: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年号,****公司发布,其中序号(##)在复核完毕后由实施复核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编号,在备案时才能得到。
1.4 同一标准,双重备案。
即对于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器械,企业起草企业标准,邀请有关专家审定后,将同一份企业标准同时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在标准封面加盖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企业标准备案章和省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备案章,分别履行备案手续。
1.5 何时复核,规定不详。
标准复核与产品注册的次序有别,第一种在受理时先对企业提供的标准进行复核,给予注册产品标准编号、盖章,依次再进行注册检验、产品注册;第二种是按企业提供的标准先完成注册检验,在产品注册时一并对注册产品标准进行复核,给予注册产品标准编号、盖章,与本文1.1类似。
1.6
从管理历程上,有的从1.3的方式改变为1.2或1.4的方式,有的在1.5的复核次序上进行了调整,初步统计大致分为上述几类。
2 执行注册产品标准复核中产生探讨不足
2.1 本文1.1和1.5的第二种复核备案模式在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评审中,常常针对产品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提出修订意见,对同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的一致性比较高。但企业针对已备案的企业标准不能及时同步修订或不修订,导致出现本文2.3中描述的缺陷。
2.2 本文1.2的复核备案模式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但不符合标准化法第三十二条第2款的要求,曾多次出现过医疗器械企业因此而被处罚的情况,给企业造成损失。
2.3 本文1.3的复核备案模式不仅增大了企业在制定医疗器械产品标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容易导致,同一企业同一产品的两种标准文本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素内容上不完全一致的弊病,特别是在标准修订中此类问题出现较多。
2.4 本文1.4的复核备案模式保证了两种标准文本内容的一致性,同时能够符合标准化法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关于标准复核备案的要求,标准的备案手续符合两个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但其标准文本格式完全按照企业标准格式备案,标准封面格式和标准编号等内容不完整而不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2]的要求。
2.5 为保证标准现行有效,标准应当适时修订、复审。对标准备案有效期规定的不同也易造成两类标准内容的不一致。企业标准备案的有效期为3年,到期复审。医疗器械通常是在产品注册证到期重新注册时(注册证的有限期为4年)再次进行注册产品标准的复审。本文1.1、1.3、1.4的备案模式中,当企业按照规定进行企业标准修订、复审备案后,往往未能同步对相应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进行修订,导致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引用现行有效标准方面存在差异。此外,由于地区性差异,在注册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方面差异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同一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全国各省掌握的尺度不同;相同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省内各地市掌握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2.6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备案模式给产品检测方面造成的不足有两方面。其一,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保证人民用械安全,《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3]第九条规定:“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进行注册检测,经检测符合适用的产品标准后,方可用于临床试验或者申请注册”。在产品注册检测时,检测机构通常得到的是申报企业提供的未经复核批准的注册产品标准(首次注册或修订标准时)或是上一注册周期的注册产品标准(重新注册时),所以只能按企业申报的注册标准编号和名称(首次注册时通常无注册标准编号)填写检测依据、出具报告,致使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测依据与复核批准备案的注册产品标准编号不一致。产品注册评审中,当对注册产品标准提出修订建议时,特别是进行局部修订不需补充检测时,又出现检测机构存档的检测标准与注册存档资料中已复核备案的标准文本内容不一致的现象,有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采取检测依据为“所附标准”而不再填写具体的执行标准的方式,给注册评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档案管理工作和产品注册相关环节上,注册产品标准编号、名称、文本内容等方面在一致性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陷。其二,在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和监督检验工作中,由于注册产品标准归属标准复核机构管理,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注册产品标准文本,也给监督检验工作和日常监管带来不少困难。
2.7 医疗器械执行标准在产品标识方面的矛盾。由于上述双重管理的现实,单一标识执行企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不能同时满足两个行政部门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选择了在产品包装上既标识企业标准编号又标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号,导致同一个产品执行两个标准的不合理现象出现,也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使用机构以及监管部门带来诸多麻烦。
3 关于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法律地位的讨论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4]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第六条规定:“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了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时企业标准的地位和备案要求。
3.2 随着医疗器械新产品的不断开发,需要大量的医疗器械标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5]第十五条规定“生产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医疗器械的最高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类标准,没有提及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在《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第三条“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标准”和《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七条“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应当有适用的产品标准,可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制定注册产品标准,但是注册产品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等规定中,提出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并纳入管理,但其依据不充分,没有上位法的支持。
3.3 从注册产品标准定义和制定、发布主体来看其类别属性。《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第三条之(二)给出定义,即“注册产品标准是指由制造商制定,应能保证产品安全有效,并在产品申请注册时,经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要求复核的产品标准”。并在第十四条规定“制造商在申报产品注册时应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产品标准文本和标准编制说明”;第十九条规定“制造商应对注册产品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负责”,以及在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药监械[2002]223号)[6]中强调“注册产品标准的发布单位为企业”。可见,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制定、发布的主体为生产企业。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7]第十四条“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第十七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以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这三条关于不同类别标准制定发布主体的规定以及适用范围来看,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不属于行业标准,归属于企业标准的范畴更为恰当。
3.4 相关文件对注册产品标准法律地位的说明。《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不符合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医疗器械的,视为不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此规定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8]第六条第四款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可视为‘保障人体健康的行业标准’”给予了司法解释,阐述了注册产品标准法律效力。
3.5 在执行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对于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新产品,可制定注册产品标准作为产品注册的执行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在现实执行中仍有制定、执行注册产品标准的情况。对此应当如何对待,目前相关法规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比如:市场上出现的带针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执行注册产品标准的情况;一次性使用手术口罩执行参照行业标准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制定的注册产品标准;一次性使用静脉采血容器执行参照行业标准YY0314-2007《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制定的注册产品标准,等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有的省份随着不断改革的进程,由原先采取注册产品标准复核备案的管理方式改为采用企业标准备案的方式,在原注册产品标准进行修订时出现了新版本的企业标准(Q/***##—****)替代原注册产品标准(YZB/**##—****)的情况。若依本文3.4所说视该注册产品标准为行业标准,则标准的替代关系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冲突,在注册产品标准的法律地位的体现上更为含混不清。可见,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合理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4 建议
4.1 充分发挥各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地为目前临床上使用量大、涉及面广、技术成熟的医疗器械产品制定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促进产品注册、产品监督检测和市场监督等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9]第十三条规定:“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医疗器械无疑是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产品。应合理修订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明确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法律地位,保证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协调一致性。在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尚未正式纳入药品标准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建议将医疗器械产品标准暂按我国标准化法的要求进行管理。
4.3 加强并规范全国各地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管理工作,有效地应用医疗器械标准统一技术要求、控制产品质量。依法加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减少多头管理和重复管理,避免同一产品多个标准的现象,共同维护各类标准的严肃性。减轻企业在标准复核备案、产品注册、包装管理等方面由于行政管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负担,共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复核、备案管理的现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探讨。从注册产品标准的制定、发布主体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方面,对注册产品标准的类别归属和法律地位进行了讨论,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注册标准,标准复核
参考文献
[1]《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1号
[2]《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国药监械[2002]407号
[3]《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1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
[5]《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
[6]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监械[2002]223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号
[8]《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 篇9
1 对标准预评价或评价的要求
1.1 标准预评价的提出
国食药监局于2010年首次提出标准预评价的概念,并以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文件发布了《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工作规定(试行)》[1]。该规定系基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暂行规定》(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2]制定的。要求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对申请者提交检测的包涵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3类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开展预评价工作。
1.2 对标准的评价要求
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文件提出了对注册产品标准进行评价的要求,即对申请注册产品的标准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并明确对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评价或预评价的实施主体为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评价实施的时间为产品检测时进行。
2 对注册产品标准复核的要求
2.1 定义和编制要求
产品标准属技术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是规定产品应该满足的要求以确定产品适应性的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的依据。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由生产者起草并发布,在申报产品注册时应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产品标准文本和标准编制说明。
2.2 复核与备案要求
对于申请生产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医疗器械的注册产品标准分别由国家、省级、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复核。由生产者按照复核意见整理或修改后,并由复核的食药监局负责编号、备案。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3]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者拟订的注册产品标准经相应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并在该产品获准注册后即为注册产品标准。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起草、批准、发布单位是生产者,是责任主体。注册产品标准复核/核准、备案的实施主体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属于产品注册行政许可的范畴。
3 标准复核及预评价的内容
3.1 标准复核的内容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4]第十六条指出,注册产品标准初审和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产品命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预期用途的确定是否准确;检验项目的确定和检验规则的合理性;验证方法和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标准复核的内容涉及法规要求、相关标准、产品命名、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的验证等,是对标准内容进行全面的评审、复核。
3.2 标准预评价的内容
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要求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对生产者申请检测提交的注册产品标准进行预评价,包括:现行强制性和/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用的完整性,已引用标准的适宜性,标准中条款的适用性;引用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时,其引用的完整性、适宜性和适用性;引用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外其他条款的完整性与适用性;产品标准中试验方法是否可追溯,是否与试验要求相适应。
由上可知,预评价的内容基本属于标准复核的一部分内容,侧重于相关引用标准方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对引用标准的审评要求重叠。
3.3 内容的异同
预评价主要针对所引用的相关标准提出了要求,标准复核覆盖标准要求的内容更为全面。
检测机构作为技术支撑,主要应依据所掌握的技术信息和试验结果,对申报产品标准所制定的技术要求是否合理做出初步判断,依据标准实施检验和/或开展方法学验证,以证实其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方法是否可追溯的要求则不足以证明其可行性,若其试验方法直接引用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方法,亦可称之为能够追溯,但是否与所申报的产品特性相匹配,其试验方法是否可行性则不足以得到有效验证。若只按照标准给出的试验方法实施检验,也难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同时也面临另一些的问题,就是要求提供方法学验证或研究的结论:(1)涉及到检测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问题,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办法和评审中并未涉及到;(2)增大了检验工作量,仅依据检验合同/协议书,检测机构难以承担检验之外的验证工作,也没有收费依据。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由于检测机构的运行体制、实验装备、人员技能以及检测经历等综合因素,也并非所有检测机构都具备实施方法学验证的能力,对其方法学验证结论的正确与否又由谁来评价?如何评价?文件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指南或指导性文件。标准评价工作也面临着对检测机构规范性管理的挑战。
4 对检测机构的要求
4.1 注册检验的要求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5]规定检测机构按照标准实施检测,出具报告书。其中第十条要求检测机构应在认可的检测范围内,依据生产者申报适用的产品标准,包括适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生产者制定的注册产品标准,对申报产品进行注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未经复核、备案的产品标准显然不可称之为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4.2 评价/预评价意见的形式要求
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和[2010]28号文件均要求检测机构在向生产者出具医疗器械注册检测报告时还应当在检测报告备注栏中注明对该标准的评价意见。
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文件要求检测机构应当将评价意见向生产者反馈,并将生产者最终确认提交的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记录在《拟申请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意见表》中,并给出综合评价意见。如检测机构认为有必要,在注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产品标准问题,也可在预评价意见表中予以说明。预评价意见表和经过预评价的产品标准应当加盖与检测报告相同的印章和骑缝章,随检测报告一同印发。
至于检测机构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文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省级局采取标准审定会的形式复核标准,能够充分吸纳生产、科研、检测、临床等方面的综合意见,提高了标准复核的质量,也使生产者易于完善注册产品标准的技术要素。
5 对生产者的要求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生产者应对标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开展科学验证、进行技术分析、做好验证汇总,按规定起草标准草案稿,编写标准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生产者应对所提交注册产品标准规定的内容负责。强调指出企业是注册产品标准的责任主体,应保证注册产品标准持续有效地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6]。
产品标准作为规定技术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应经起草单位在技术、方法论证后经过审核、批准、发布再进行复核、备案工作。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文件应经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发后生效,应符合体系管理文件规定。注册产品标准由企业签章(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文中“最终确认提交的产品标准”)作为正式批准发布的技术文件,提交食药监局并经复核、编号、加盖备案章的标准,才能成为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6 预评价意见的处置
标准预评价工作在产品检测时进行,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文件要求检测机构应当将评价意见向企业反馈,并将预评价意见随检测报告一同印发。而《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五条要求生产者在申请注册产品检测之前,应先申请注册产品标准的复核。此间反映出了文件之间一种不协调的因素。
生产者收到此反馈意见应当如何处置?申请修订?重新复核?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查?重新检测?在文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执行中自然避重就轻。
目前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基本流程见图1。
注:虚线部分只复核一次
检测机构在产品注册检测时,收到的标准和检测报告书执行的检测依据是经过食药监局复核、编号、加盖备案章的正式标准。以此为依据实施检测活动,符合《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办法(试行)》[7]的要求。在试验方法可行的情况下,也往往鉴于标准的严肃性而不便再对已复核、备案的正式文本提出异议。
7 对策与建议
目前,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在注册时复核,这与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定义相吻合,属于后置复核。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复核,在不同省市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在注册时复核;有的先复核、备案标准——属于前置复核;有的采用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食药监局双重备案方式[8,9]。不同的管理模式,不仅使注册管理工作繁复,也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困难。
我国关于医疗器械的最高法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10]规定的执行标准只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提出滞后于该条例,其属性未能得到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认同。
面对“在产品申请注册时,经……复核的产品标准”与“申请注册产品检测之前,应先申请注册产品标准的复核”的矛盾,以及标准预评价的要求与相关文件之间的要求存在不一致的困惑,预评价的实际执行存在着一定难度。预评价意见表的内容较为简单,再加人员素质的因素,在实施当中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起到针对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科学评价的预期目的。
在注册产品标准的实际管理现状中可见,我国医疗器械的管理体系中,管理部门和职能交叉,相关法规之间不协调,各地市管理模式和执行尺度不统一,导致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杂、注册审批周期延长的现象十分明显[11,12],政府监管效力亟待提高。
摘要:该文结合《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管理文件,分析在医疗器械注册产品在注册和行政审批过程中实施标准复核、预评价的要求及其具体内容,探讨检测机构和生产者对于评价意见的处理办法。针对目前存在的文件要求不协调和各地执行不统一的现状,提出提高各级人员专业化程度和医疗器械标准化管理的建议,以达到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可控并满足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医疗器械,标准复核,预评价,注册,产品标准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办械[2010]133号,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产品标准预评价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BD/OL].[2011-11-25].http://www.sfda.gov.cn/WS01/CL0845/56756.html.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械[2008]409号,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BD/OL].[2008-07-13].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9/31612.html.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食药监械[2007]229号,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BD/OL].[2007-04-19].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9/9418.html.
[4]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31号,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R].2002.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16号,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R].2004.
[6]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监械[2002]223号,关于执行《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BD/OL].[2002-07-02].http://www.sfda.gov.cn/WS01/CL0845/9382.html.
[7]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监械[2003]125号,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办法(试行)》的通知[BD/OL].[2003-04-01].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9/9387.html.
[8]李宝林.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执行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3):32-36.
[9]许伟,蓝翁驰.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4):52-55.
[10]国务院.国务院令第276号,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R].2000.
[11]张志军.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力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4):293-295.
【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推荐阅读:
一类医疗器械注册标准08-21
医疗服务标准06-22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制度08-03
医疗机构设置标准10-05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卷06-09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常用统计分析方法08-31
医疗废水处理方法研究05-28
医疗仪器的维修及方法06-19
深圳市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有哪些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