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过程

2024-11-02

产品开发过程(通用12篇)

产品开发过程 篇1

摘要:传统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思路是产品成型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通过测试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 但是这种设计思路存在的弊端是只能等产品成型后再进行验证, 项目周期会非常长, 同时一旦产品验证失败,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整改、测试, 这样对于整个项目的周期、成本都是非常大的浪费。本文主要是从项目开发的并行角度阐述如何结合EMC设计到开发过程中, 来解决这一设计管理问题。

关键词:产品开发,EMC,设计,整改

引言

电子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对于智能化的高科技产品, 需要集成多个功能模块, 而这些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就是当前电子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电磁兼容性是目前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工作, 目前国际对电磁兼容性方面非常严格标准, 认证机构也有严格的产品上市管理体系, 这就需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就融入EMC设计,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一个优质的产品。

1 体系管控形成质变

传统的开发流程分为5个环节, 产品的需求分析、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调试阶段、验证阶段。按照此开发流程, 在调试阶段才会进行EMC测试, 首次对产品的EMC性能进行判定, 一旦测试合格, 就进行项目结案, 此流程缺点是不清楚产品究竟优点在哪里;一旦产品出现问题, 也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真正的要想做好产品, 必须从产品的开发初期就将EMC考虑进去。

在需求分析阶段, 对产品的应用环境进行评估, 包括产品的未来考虑的市场范围, 对应市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产品应用环境, 特定环境产品实现的技术指标要重点进行评估、考量;产品的方案评审阶段需要对产品具体的指标如何在产品设计过程进行考量, 包括实现方式是裸机状态实现?还是应用电路实现?需要将这些具体的指标进行明确;在设计阶段需要对硬件电路、结构设计、工艺安装、接地设计、PCB设计进行综合评估。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只需要设计好电路就可以解决EMC问题, 其实工艺安装、结构设计、接地设计、PCB设计对产品整机EMC性能的影响远远大于电路本身。逐个考虑这些环节的EMC问题, 并在这个阶段把所有的风险都预估出来, 同时要有对策保障,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下个环节“调试阶段”处理地得心应手;调试阶段必须对产品立项阶段制定的指标一一进行验证, 对于出现的问题再利用设计阶段中设计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样就可以系统的解决问题, 收尾验证就按照行业要求进行认证上市。

2 细节决定成败

2.1 端口电路设计

供电端口电路有必不可少的三部分:安全防护、滤波电路及电源转换, 关于这三部分的布局设计必须遵守走直线的原则。如果按照图2 (1) 设计, 当输入端口的瞬时脉冲输入, 这种瞬时脉冲存在高频分量 (如图3) , 会形成走线和走线之间的耦合, 从而导致滤波电路失效, 甚至隔离电源隔离产生的稳定直流电压也会受到影响, 实现不了原有的设计功能。要把电路的设计功能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 就如上面所讲, 必须按照走直线的原则如图2 (2) 进行设计。

2.2 I/O口电路设计

I/O口电路的设计同样受到PCB布局及接地设计的影响。如图4 (1) 的端口防护器件的接地和后端被保护IC的地进行共地设计, 这种设计一旦瞬态脉冲被钳位卸放到地上面, 由于这个地同时也是IC的参考地, 很容易导致IC地电位抬高而出现异常;改善方案主要有两种:如果系统是两线制设备 (无地线) 系统外壳也是非金属材质, 此地线设计也必须将IC的参考地和防护器件的地分开, 不能共用在一起, 但是由于此系统属于无地线系统, 可以采用这两个部分分别铺设不同的接地区域, 然后使用Y电容将两个区域的地线连接在一起。另外一种是系统有设计地线或者外壳属于金属外壳, 这种情况就可以将防护器件的接地直接连到外壳地或者通过Y电容连接到外壳地, 但是一定要和IC的参考地分开。

上面提到的PCB走线的设计导致防护电路失效的问题, 通过图5就可以看到端口设计了TVS管防护ESD, 但是如果布线按照图5 (1) 这样走线, 极易导致IC损坏, 但是TVS管还没有动作的, 主要是由于现有的ESD或者EFT都是高频干扰, 走线阻抗常大, 所以对于端口的防护电路设计一定要遵守靠近端口的原则进行设计PCB。

2.3 EMI电路设计

金升阳电源在电磁干扰方面内部增加了滤波电路、屏蔽措施等, 保证符合承诺的各项指标要求, 但是电源在应用方面还是难免出现电磁干扰超标的问题;此时, 很多设计工程师都会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电源, 这种其实是有误区, 因为电磁干扰传导骚扰测试项目, 主要是针对电源端口, 那么电源端口就成了其传输路迳, 所有的电磁干扰都会经过电源端口到达被测设备, 测试设备测试到的电磁干扰除了来自电源本身外, 主要还包括整机中的其他部分产生的电磁干扰, 以及设备内部寄生参数的谐振产生的电磁干扰。电源内部的滤波器无法对这类电磁干扰进行抑制, 这些电磁干扰就通过电源端口耦合到测试设备。为了应对千差万别的应用环境, 电源厂家设计滤波器时, 除了抑制电源内部干扰, 还会考虑到滤波器衰减特性及频谱特性, 尽量预留最大的设计余量。那么这就要求整机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源前端时候, 一定要按照电源厂家推荐的应用电路进行设计, 例如:LH15产品应用过程中出现EMI超标问题 (见图6) 。

图6为金升阳电源LH15-13B05传导骚扰测试结果, 此结果符合EN55022/CISPR22的CLASS B要求, 而且余量非常充分。

图7为金升阳电源LH15-13B05的电源应用到某品牌产品上面后, 整机测试传导骚扰结果, 此结果无法符合EN55022/CISPR22的CLASS B要求, 甚至连CLASS A都无法满足要求, 更不用说设计余量。

所以电源即使内部电磁干扰设计等级再高, 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留应用部分, 具体参数可参考具体产品对应的规格书。

3 结语

整机电磁兼容设计其实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任何一个点设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设计失败, 甚至会付出沉重的成本代价。目前, 行业内对于这方面的设计失败原因局限于电源方面, 而忽视PCB设计、结构设计及接地设计等方面。有效解决EMC问题, 需要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评审指标定位、应用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评审电路图设计、原材料选型、PCB绘制、结构设计、工艺安装等各方面, 不断地优化开发流程, 实现在开发过程中考量所有问题。

参考文献

[1]IEC 61000-6-2-2005通用标准工业环境的抗扰度标准

[2]IEC 61000-6-4-2007通用标准工业环境发射标准

[3]IEC 61000-4-2-200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IEC 61000-4-4-200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产品开发过程 篇2

安全问题的研究

学院:食品学院 姓名: 学号:

2018年1月3日

摘 要:贮藏与运输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流通环节,与质量安全关系密切。果蔬农产品在采后容易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如各种添加剂的滥用及有毒的包装物,采后失水和呼吸作用等。法律、科学技术认知不足、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及应用较低、贮运环境不佳等因素都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果蔬 ;农产品; 贮运; 质量安全;

前 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和学者关注,农产品的贮藏与运输息息相关,没有好的贮藏技术保存生鲜农产品,就谈不上运输;没有运输,贮藏的生鲜农产品价值就得不到体现。贮藏与运输作为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关键环节,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质量安全的角度来研究农产 贮藏与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后农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1、影响农产品贮运过程中质量安全的外在因素 1.1各种添加剂的滥用

采摘后的果蔬容易出现软烂、酒化。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可以保持农产品新鲜品质、减少损失、延长贮藏时间,延长货架期。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为了反季销售取得高利润而滥用添加剂,毫无控制地添加保鲜剂、防腐剂,重复使用经多次添加添加剂的原液,造成超标。此外,更有大量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制剂充当保鲜剂、防腐剂,大大地破坏了农产品的固有品质。

1.2 包装物中有毒有害物质

直接与果蔬农产品接触的包装物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当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时,包装物里的化学物质和有毒成分如增塑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会渗透到农产品,造成农产品污染。起到防农药、防虫作用的投入品、罩在生长初期果实上的多重防腐保鲜袋,它们伴随着水果生长及贮藏销售的全过程。若其制作原料不符合农产品包装的卫生要求.将会深度污染水果。此外,捆扎蔬菜及水果标签所用的胶和黏合溶剂上通常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重金属物质,对人体有害。[1]

2、影响农产品贮运过程中质量安全的内在因素 2.1农产品采后的呼吸作用

一部分果蔬(如一些热带水果),在采后维持一定的呼吸作用有利于产生独特的色香味及采后抗病性。但多数情况下采后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果蔬失重,减少营养和风味损耗,还会造成果蔬的衰老,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下降。过度的呼吸作用还会导致二氧化碳积累,加剧褐变和酒精伤害。[2] 2.2 农产品采后的失水

采后的果蔬容易发生失水作用,例如,草莓失水5%即表现出萎蔫和皱缩,变色和失去光泽;萝卜失水引起糠心;柑橘失水10%后,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失水引起代谢紊乱,例如冬枣失水达到一定程度后即造成水分胁迫,造成果蔬甜度下降和风味损失;蒜薹在失水后叶绿素酶酶活力显著提高,造成失绿和品质劣变;而失水引起的果胶酶的酶活力提高,引起果蔬软化则更为普遍;当失水程度进一步加剧,将有利于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和生长,特别是受机械损伤后,结露会引起病原菌侵染进一步加剧失水。[4]

2.3 采后的非侵染性病害

采后的果蔬容易产生两种病害:一种是侵染性病害,由外源性致病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引起;另一种是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性病害,由果蔬本身生理缺陷或外界环境不适宜引起的生理代谢失调,包括冷害、冻害、组织褐变、虎皮病、苦痘病以及鸡爪病等。褐变为非侵染性病害最典型的一种,是香蕉、荔枝、桃、梨、苹果、葡萄等贮运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降低果蔬品质和销售价值的生理问题。[5]

3、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3.1 运输造成的变质与毁损

生鲜农产品对贮运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专业设备相对较少,现代化的集装箱应用少,散装运输发展慢,专用性设施设备数量不足,标准化程度不高。冷链比例较低,目尚未形成全物流过程中的冷链衔接,冷链物流服务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故冷藏运输率低。在运输过程中,生鲜农产品易受多因素影响,运输工具不适合货物,货物包装不良或者已经损坏,货物自身性质不稳定、易变质,一些突发事件干扰运输安全,这都会导致损毁率上升。

3.2 流通环节多,模式多样

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模式是经过产地批发、销地批发等多级批发环节,最高多达6个环节,且物流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如车、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链长、转运环节多、储运时间跨度大,装卸搬运的次数比较多,损耗大,优果与劣果之间互相感染,使农产品受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由物流环节所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也就不可避免地增大,且进人市场的农产品大都没有通过分级和包装,农产品的来源、生产者、经销者、生产日期、产品等级等产品信息无法明确,农产品一旦在运输环节检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难以溯源。[1]

4、贮运过程中质量安全出现原因

4.1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法律、科学技术认知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指出,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生产者、经营者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进行添加违规物品或超标添加添加剂。此外,为寻求短期效益,节约成本,经营者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分装贮藏方式,将质量安全隐患留至流通领域。

4.2 运输中的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及应用较低

我国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时间较短,且发展起点较低,发展规模与技术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在很多生产流通环节,都需要包括产地预冷、冷库周转加工、销地冷藏周转、商场冷藏和冷藏货架等一系列的低温保鲜设备,还包括各环节的快速装卸设备和适合冷藏链操作的包装材料。而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主体众多,除少数大型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外,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是农民经纪人、个体贩运户,这些主体组织化程度低、资金有限,缺乏对农产品冷链运输的投入能力。[1]

5、贮运过程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缓解方法 5.1 采后失水的抑制

在采集果蔬后,采取一系列抑制果蔬失水的措施::1)在果蔬允许的范围内,一方面尽量降低贮藏温度,另一方面通过预冷,降低入库果蔬与库内温差;2)通过地面、墙壁洒水,空间环境喷雾等方式提高环境湿度;3)调节适当的气体流动速度,不宜过大;4)避光;5)在进行真空预冷操作时,合理控制时间,因为低压容易加剧失水[6]。6)减少机械损伤、虫伤、病原菌伤害和药害,减少伤口性水分蒸发,例如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二氧化硫熏蒸引起的伤害使葡萄果梗、穗轴的失水率显著增加;7)通过气调包装袋,自发调节贮藏小环境的湿度,抑制水分散失同时也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结露[7]。8)通过打蜡、涂膜的方式控制失水,例如柑橘打蜡已经非常普遍,以壳聚糖为代表的可食性涂膜也取得了抑制失水的很好效果。[8]

5.2 采后褐变的抑制

采后褐变主要是果蔬成分中还原性底物和氧在酶催化作用下形成有色物而发生的一种酶促反应。可从以下三方面抑制:1)还原性底物(绿原酸、鞣质、单宁、水杨酸、类黄酮、花色素苷等);2)褐变相关的氧化酶类(如PPO);3)氧。[9] 无论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还是采后管理技术,理论上应该有以下的三种解决方案: 1)抑制与褐变相关的氧化酶类,如多酚氧化酶(PPO)。低温储藏可以通过抑制酶活力来延缓褐变,但应注意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引起果蔬冷害,进一步加剧褐变。采用预冷和梯度降温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褐变。但对于多数热带水果,不适宜通过低温的方式抑制褐变。

2)隔离还原性底物和氧化酶类。实践证明,适当的CO2和O2可以有效抑制褐变进程,因此可以通过气调库或气调包装对环境中的O2和CO2进行控制,例如在02含量3%~5%,CO2含量5%的气调环境下,荔枝褐变率显著下降[10]。3)隔离或消除活性氧。一方面,通过还原性物质处理等方式降低果实活性氧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冗余的活性氧,果实体内有一套完善的活性氧消除酶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

根据上述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常用到以下措施抑制采后褐变:1)低温贮藏和高温热激;2)气调贮藏和气调包装 ;3)可食性涂膜包膜;通过抑制呼吸作用和失水,保持膜完整性,对褐变三要素进行隔离;4)高强度脉冲电场处理,可以抑制褐变相关氧化酶的活力;5)谷胱甘肽、维生素E浸渍处理,可以减少外果皮活性氧,激活活性氧酶清除系统;6)使用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包括了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类,如二氧化硫、亚硫酸钠,有机酸类,如柠檬酸、对羟基苯丙氨酸等;7)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通过脱落酸、赤霉素、多胺等,调节果实内源激素平衡,维持果蔬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8)还有一些针对特定品种的抑制褐变的方法,例如硼酸丙酮抑制香蕉褐变、增甘膦抑制鸭梨褐变等[11]。9)氯化钙处理,可以起到调控信号作用,维持细胞膜完整性和正常功能;10)农艺措施调整,例如适时采收、合理灌溉、采前补钙等措施和产品。[12]

六、总结

1、加强果蔬贮运中病害防治技术

主要是果蔬侵染性病害的致病机理、鉴定方法控制技术,筛选并推广适合我国果蔬的高效、无毒、符合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新型防腐保鲜剂;加强采后生理病害的研究,象水果贮藏中果皮、果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的生理机制及有效控制方法,为延长果蔬的贮运期、提高商品质量,提供一套实用控制技术。

2、加大贮藏和运输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加强引导,按国家标准、产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等对进入市场环节之前的农产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分级和包装。强化包装材料的安全标准,从源头杜绝不适合食品级的包装材料进入农产品流通行业;推广技术,在降低单位检测成本的前提下,增加对入市农产品的检测频率;建立安全预警,在农产品终止或者是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即能通过预警网络体系模式进行及时处理,减少损失[13]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实行打防结合,强化日常监管,严厉查处非法使用添加剂、出售变质的农产品行为,努力构建覆盖全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

3、处理好贮藏与运输的关卡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供给,并根据追溯体系提供的各环节信息,明确食品相关供应商的责任,使食品安全由信任品转化为搜寻品[14-15]。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采收贮藏基地进行检查,引导农户在原料基地构建合理的存储仓库,并严格实行检验检测市场准入制;利用学校等资源推广可普及性较高、可承受、实用型、无危害的贮藏保鲜技术,以地方监管人员和学生作为技术传播者,克服和缓解食品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系列的问题[16],让好的贮藏保鲜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重视培育和壮大本地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出台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适当补贴第三方农业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物流平台建设成本,加速建设大数据产业链,建立先进的分析技术,实现冷链物流运输行业在线化与数据化,并引导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经营放开,新产品层出不穷,利用专业化、规模化第三方物流公司,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价值来制定科学配送方案,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降低农产品的毁损和变质程度,实现农产品快速高效的运输、配送,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梅秀.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贮藏与运输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 王琳,马明星,王丽艳.采前钙处理对园艺产品采后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7):33—36.[3] 魏天军,窦云萍.宁夏枸杞采后呼吸强度和水分变化研究初报[J]北方园艺,2008,(9):210—211.

[4] 高晓静,聂旋.浅析防雾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2,(6):54—56.

[5] 弓志青,王文亮.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机理及影响褐变的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30—33.

[6] 王雪芹,刘宝林.蔬菜真空预冷中降低失水率的方法研究[J]制冷学报,2013,(2):81—84.

[7] 葛林梅,毛金林,陈杭君,等.不同薄膜处理对菠菜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fJl|浙江农业学报,2009,(21):274—277.[8] 萧洪东,李钊成,梁浩.壳聚糖涂膜对食荚豌豆常温保鲜效果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55-59. [9] 赵建华,李浩霞,安巍,等.采后枸杞鲜果褐变与其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2023—2027. [10] 张长勇,马锞,徐匆,等.荔枝采后腐败褐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 3,(34):1 603—160.[11] 王君,刘福春,李欣,等.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采后鸭梨果实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J].北方园艺,2o12,(16):151—154.[12] 陈国刚,王祯丽,童军茂.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褐变与多酚氧化酶、酚类物质及细胞膜结构的关系叨.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85. [13] 张满林,张丽凤,李昕.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5).[14] Caswell A J. Valuing the benefit and costs of improved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 988,42(4):409—424. [15] Caswell A J,Mojduszks E M.Using informational labeling to influence the market for quality in food produc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78(5):1248—1253. [16] Hobbs E J.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role of trace-ability systems[J].Agribusiness,2004,20(4):397—415.

Quality and Safet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装备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篇3

【摘要】产品设计是产品固有质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严格控制质量是生产优质装备产品的前提,同时质量管理的重点也由制造过程转向设计过程,实现设计过程控制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一环,所以必须对产品设计的过程予以识别控制。

【关键词】设计质量;设计和开发;控制

1、引言

从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大量的统计资料得出:设计质量是造成产品故障或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产品研制质量必须从设计这个源头抓起。装备质量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生命,装备产品的固有质量是由设计确立的,因此设计质量是装备产品的基础和根本。

为了实现装备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应尽量避免将质量问题遗留到使用阶段,降低因质量归零处理而带来的巨额质量成本,所以必须将质量控制点前移至型号研制的设计开发阶段,实行产品研制全质量特性质量管理,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提高装备产品的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为目标,做到预防为主、早期投入和全程控制。

2、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为了实现产品的优质质量,加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是头等重要的工作。设计和开发的质量控制点有许多个方面,包括控制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和输出,开展六性设计、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试验控制等工作,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控制技术状态更改。这些主要的质量控制点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质量控制环节,进一步细化质量管理工作。

2.1确定设计输入、输出

设计输入要求是设计的依据,而设计输出是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结果,提供了产品和有关过程的特性或规范,也是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的依据,所以我们要规范设计输入、输出的要求,建立基线。完整准确地确定设计要求,理解用户的需求,还要考虑用户的潜在要求。设计输入要求通常包括:用户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应该对设计输入进行评审,与用户进行沟通,并通过会签等形式固定沟通的结果。对要求的更改应进行技术状态管理。设计输出的图样、文件、规范等是制造、安装和检验的输入,最终都应通过定型得到确认。

2.2将“六性”要求设计进产品中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要求,运用优化设计和“六性”专业工程实施设计和开发。依据研制总要求(研制任务书、技术协议)规定的“六性”要求来确定满足“六性”要求的计划和措施。“六性”工作计划可以单独编制,也可以再质量计划中作出规定。具体管理要求可参照GJB450A等标准结合产品实际作出规定。

2.3设计评审

装备产品研制程序要求承制单位必须建立分级、分阶段的设计质量、工艺质量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以及进行试制、试验前的准备状态检查。设计评审应纳入研制计划,未按规定要求完成设计评审,不能转入下一阶段工作,与所评审阶段有关的职能代表都应参加该阶段设计和开发的评审活动。必要时进行“六性”以及元器件、原材料和計算机软件等专题评审,也可以与其他设计评审一起进行。为求设计评审有实效不走过场,首先要明确设计评审各方的责任:评审组织单位对人员、资料准备与提供、评审意见处理及追踪管理并运用PDCA过程改进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评审的有效性负责;评审组对评审意见结论建议的正确性负责;型号总师系统对总结报告、资料正确性、对意见和建议采纳与否的后果负责;质量部门对评审后的跟踪管理负责。

2.4设计和开发验证与确认

设计和开发验证是为了证实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设计和开发验证应按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安排进行,一般在形成设计输出时进行。设计验证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多方式、迭代性的特点,设计验证的方法包括试验、演示、分析、评审、检验、仿真。承制单位应保存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果及由验证而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对于顾客要求控制的验证项目,应在相关文件中予以明确并通知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目的是证实设计和开发产品满足规定的适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要求,设计和开发确认应按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安排进行,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设计和开发确认的方式可以包括对设计和开发的产品交付顾客试用及模拟试验等。承制单位应保存设计和开发确认结果及由确认而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2.5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是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的变更,包括经过评审和批准的阶段设计和开发的输出的变更。引起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原因很多,可能有产品要求的变更引起,也可能由适用于产品法规的变更引发,也可能由设计评审、验证、确认活动发现的问题或生产过程发现的设计问题等引发。所有设计和开发更改在正式实施前必须得到规定的批准人员的批准才可以实施更改,重要的设计更改如影响装备战术技术性能、结构、强度、通用性、互换性重要的接口、“六性”等,应参照GJB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GJB5235-2004《软件配置管理》等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和验证,确保符合论证充分、各方认可、试验验证、审批完备、落实到位的原则。承制单位应保持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有关记录,包括更改的申请、评审、验证、确认、审批的记录和更改的实施和标识的记录,设计更改应符合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

2.6试验控制

根据设计和开发输出的要求,试验前需编制试验大纲,明确试验的项目、内容、以及试验的程序、条件、手段和记录的要求,试验前的需做好准备状态检查。试验应按试验大纲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并严格执行试验设备的操作程序,确保试验条件和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并按规定要求做好记录。对试验过程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待问题解决后才可继续试验。对任何超越试验程序的活动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批,试验过程的变更应征得顾客同意。对试验发现的故障和缺陷要运行产品故障报告和纠正措施系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过程变更时应征得顾客的同意。对按试验大纲所收集的试验数据和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试验过程、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2.7实施技术状态管理,控制技术状态更改

技术状态管理是运用行政和技术手段,建立各种程序,对产品技术状态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管理。承制单位应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建立控制技术状态更改的制度,保证更改受到系统地评价、协调、批准及实施并把更改正确地反映在技术文件及更改控制文件内,跟踪产品技术状态的全部历史。通过严格控制更改,控制偏离许可、让步,保证文文相符、文实相符,保证技术资料完整、配套、协调,可以实现以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周期研制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

3、结束语

产品开发过程 篇4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 似乎有了课程规划, 开设了系列的课程, 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 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 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 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 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 于是, 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 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 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 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 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 (也就是越来越规范) , 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 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 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 那么, 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 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 (或者只被赋权关注) “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 (或者不得不忽视) “教什么”的问题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 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 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 (包括学科专家) 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 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 从学校层面上看, 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 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 (C a s w e l l&C a m p b e l l) 的《课程开发》 (Cu r r i c u l u m Development) 一书中, 这之前的课程著作中使用的是“课程编制 (curriculum making) ”“课程建设 (curriculum building) ”等词汇。“课程开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其核心地位来自于它所需要的高度专业性的技术, 也就是说, 课程开发者需要拥有专业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技术。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所以被多数人认为是从美国课程学者博比特 (F.Bobbit) 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开始的, 是因为博比特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课程。在他看来, 教育是为未来理想生活做准备, 而未来的理想生活在当前重要的社会生活中产生, 于是, 他找到的科学方法就是活动分析法。简单地说就是, 先找到人类生活的重大活动领域, 分析完成每一活动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 这些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就组成学校课程的目标;然后选择和组织最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容, 如此便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编制过程。博比特的科学编制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查特斯的局部修正而成为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编制课程的基本方法。随后, 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组织的八年研究催生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成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步骤 (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组织、评价) , 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使得泰勒原理及美国专家主导的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 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运用于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每一个要素 (不论是目标的确定, 还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及最后的评价) 无不渗透了技术的要求, 连课程开发本身的各个环节也演变成一个技术性流程。于是, 一谈到课程开发,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学校层面上, 就自然地被理解为:叙写课程目标、选编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这样固定的、甚至是线性的流程和步骤。

以工具理性为特点的泰勒原理被广泛运用于课程开发。虽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和数学课程改革的失败招致人们对泰勒原理的广泛批评, 但是到目前为止, 泰勒原理仍然是多数国家启动课程改革所普遍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可操作性受到世界各国专业课程开发者的欢迎。但是, 如果试图将这种高度技术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运用到校本课程开发, 或者说, 要求学校教师也像专业的课程开发者那样去规划学校课程, 就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现有的支持性条件来看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

首先, 不论是承担职前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还是职后的教师再培训课程, 都很少涉及到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虽然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教师逐级培训, 但是培训的内容多半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念和国内外中小学课程开发案例, 面上的非课改实验学校, 有的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培训。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反映, 他们只知道被要求必须要开发什么“校本课程”, 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地方政府只负责督察, 不提供任何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其次, 课程开发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专业活动, 而且是一项特别费时的课程研制活动。单就确定课程目标这一环节, 就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此, 有人更倾向于将英语的“cu r r icu lu m development”翻译成“课程研制”而不是课程开发。我们知道, 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担负着极为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 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三级课程”的提法 (1) , 用教师们的话来说, 他们不仅要完成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任务, 而且还要完成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因此, 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或者哪怕仅模仿专家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不现实的。

然而, 更重要的是, 校本课程开发根本就不需要学校教师像校外专家那样专业地、模式地履行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不必追求所谓的形式上的“课程化”或“规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外专家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和延续, 校外专家的课程开发则游离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外。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技术上也需要确立课程目标, 选择和组织活动和学习内容, 实施和评价学习内容等课程开发活动, 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非得从目标开始, 而且目标的确立过程与依据也不同于外部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 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成为必要, 主要是因为国家或州本位的课程开发、外部的专家本位的课程开发缺乏对地方、学校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缺乏对教师、学生个体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增强这种适应性。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使得外部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好地适应本校教与学的需要, 更好地适应本校及所在社区的教育情境,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的主要作用则在于在外部的课程规划或设计与学校的具体的教与学的需要和情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具体到我国国家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是为了增进面向全国的国家和/或地方的课程改革方案及其课程设计对学校的适应性, 使得外部的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应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

那么, 谁最了解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呢?相比外部课程编制专家而言, 教学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更了解本校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更了解学校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在于学校校长是否真正地了解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以教师和校长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专家主导的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共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后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个体的不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于是, 如何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课程空间,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检测和反思所开设的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这些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 它们不同于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了解和调查, 而不是单纯从某个理念出发的目标假设。当然, 泰勒原理也强调课程目标的确立有三个来源, 其中的一个来源便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但是, 泰勒原理在被运用于国家层面上的课程开发时,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往往局限于对青少年儿童发展阶段性学习需求的理论上的认识为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除了要依据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理论认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在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细心观察和有意识的调查所得的实际结果为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本着简便易行和实效的原则, 不必刻意追求专业研究者所从事的调查研究那样的规范和正式。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现场——课堂和校园, 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最佳场所。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完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来完成。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和性格特点, 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的学习困难, 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直接的个别面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也可以采用同伴评价的方法间接地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还可以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其实, 家访、学生座谈这些质性的调查方法都是广大教师熟悉的方法,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了解学生。问题是, 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这些方法了解学生之后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也就是说, 了解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跟进的课程与教学上的行动以因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更多的时候, 只是班主任尝试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学生, 而多数学科教师很少对所教的学生有意识地展开一些观察和了解, 并分析观察结果所具有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除非少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亮了“红灯”。

其次, 因应学生的个体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个体和群体、甚至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共同审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意义, 即审议如何进行课程与教学上的创新、改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形成新的学习需求。如前所述, 不同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解决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是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课程活动的兴趣性、课程结构的流动性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它包括校本化程度不等的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完全校本化的学校自定课程。前者如教材的选择、改编和重组;教材的分层和分层教学;分科课程之间的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整合及小组教学;拓展课程、补充性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开设等。后者如具有选择性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全员参与的主题性活动、社区活动等非正式的、非核心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教学上的努力旨在满足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唯一的规范性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当然,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和转向, 不断地调整课程的设置以适应和推进学生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学习需求。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展开的过程) 不断地自我修正的过程, 所开设的课程相比国家核心课程而言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因为有上述这些不同于国家层面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提供的教科书、教学辅导材料等正规的课程资源之外开发和利用更多方面的、甚至是非正式的、非显明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乡土资源等。

最后, 我们如何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呢?同样因为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最实际的标准就是学校在课程教学上的校本化努力是否满足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而不是共同的考试分数。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 所以, 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自主的反思性的评价, 提供课程质量的最好证据是学生实际的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外部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除了关注学校是否有一个被认可的课程开发计划和设计外,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实际的教学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 效果。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访谈, 随堂观察及现场参与等方式获得比较直接的评价资料。但是, 外部监督的目的不在于给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一个成败的定论, 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下一个“是或不是校本课程”的论断。外部督导更重要的在于“导”, 在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 并提供专业、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条件, 与学校协同推进国家课程对地方及学校的适应性的开发。

注释:

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篇5

1.如果一件事情一开始就走错,往往结果也是错

软件产品一开始的错体现在哪里?需求人员没有很好的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没有进行需求开发和挖掘。用户想要的是秋千结果给用户的是轮胎,如果这样即使再好 的轮胎也没有用。由于需求的错误再加上用户确认环节没有迭代,导致中间过程各种质量保证都是保证错误的结果的质量。因此抓好需求的源头控制,输入正确了, 开始方向对了,再加上好的过程才能输出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何强调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往往是最核心的团队成员,

2.群体的失明

过程规范和过程成熟一定不是代表过程中的人不重要,也不是强调过程中的人都不需要思考。如果一个群体都因循守旧,生搬硬套而缺乏了最基本的思考,批判,创新和质疑。那么平静的团队往往带来的就是平庸的产品。因为一个群体不同岗位角色,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不去质疑或者说都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都不 愿意思考,那么最终的产品质量是无法让用户满意的。

3.过程本身有问题

过程本身存在问题是无法通过过程预测结果的很大原因。过程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迭代的持续改进。通过产品质量问题来反思和改进过程,通过结果导向来优化过程。过程是为产生好结果服务的,如果不能带来好的结果一定要思索过程本身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自古以来,人们总爱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天职,把“一桶水和一杯水”比作教师任职的资格,把不断地给学生讲授“是什么?为什么?”作为教师的任务,而较少地去琢磨与思索一个问题,即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实际上已昭示着这样一条真理,即社会的发展进步,迫切需要大批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而实施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近年来国内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課题。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就在每一节课上。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实施创新教育,任何一位任课老师都可以有所作为,而创新教育实践的场所实际上就在自己的课堂上。

衡量一位老师教学质量如何,教学效果好还是差,标准是什么?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往往是以这位先生给学生传授知识量的多少以及向学生讲授新知识点的多少和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作为评估依据的,高则为好,指标低则为差。但创新教育的质量观是以课堂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已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其评估依据的。这两种评价标准,是不同的教育观念在评价体系上的折射。而创新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只有教师自己真正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才能有意识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因此,创新教育的平台与形式,应该是在自己的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态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宽松的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从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环境的设置,实际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是正确答案的化身和代表,甚至就是真理。这实际上完全忽视了“教是为了学”这一根本目的,所以出现了“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并且出现了课堂教学要讲究纪律秩序,不准学生交头接耳,私下说话,课堂上,总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回答的答案早已有之,老师和学生的差别只是知道答案的时间早晚而已。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是被引进了老师设计好的一个个圈套内,成为一种装饰和摆设;而老师的总结总是一节课的核心。老师的话音刚落,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这种有板有眼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上的样板,被广为推崇。但当代的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思维、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它是以“今天你提了多少问题?”这种西方式的教育思想来评判课堂教学质量高与低的。

要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来说,在自己的教育平台上,一定要让学生敢于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评精神,这是一种教学民主的反映。作为教师,你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一切现有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是有改进的可能的。一切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的确认,其余都是可以怀疑的,真理是无绝对性的,不宜盲从于教师,盲从于书本。而教师也不应该下什么完整性的结论来过早地封闭和阻塞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引导和启发自己的学生,打开思维遐想的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把知识学得更棒、更畅、更扎实、更愉快。所以,教师必须要敢于走下讲台,要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以学生的心理来对学生,而不能以成人师者的观念和观点去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养成变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思维方式,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去尝试错误,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来,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有趣了,学生的学习才有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才能发现和摧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花蕾。所以说,教学民主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每位教师都应注意不断地为之“培土、浇水、施肥”,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应把学生看作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应努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教”转向重“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当好“导演”,而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主角,要鼓励学生去质疑,以激发他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真正建立起一个动态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

实施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开放,就应提倡向学生开放,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学生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开放,而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也应向社会开放。

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角色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条件开放。如:教学计划的适当微调、教学时间的适当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总之,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僵化,一切都应满足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实际。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向学生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开放。现在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交流便捷快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广泛。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比如笔者在会计教学中在讲授销售过程的核算时,让学生试讲,未试讲的同学准备提问或补充修正。这样全班同学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试讲内容来,全班调动起来,发展了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试讲前,学生要积极查资料、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试讲中,由于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自然做得十分认真、仔细。试讲完了,大家一起评价试讲的效果,试讲达到了什么层次?自己理解了吗?重点把握了吗?成功了,喜悦的心情无法形容;失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对问题归纳总结,虚心讨教,争取下次成功。这样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有利于个性培养及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达到对他们进行知识的传授的目的。

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评价,同样也要打破一些所谓的课堂教学法上的常规,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的观念束缚。比如: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过分地讲究一些程序式的环节,过分地讲究细节、板书、过分地考虑怎样表达教学技巧,但往往忽略了把学生的动态因素考虑进去,甚至排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诚然,每一堂课,都应该有目标,有质量评估。但是,这里确实有一个观念上的问题不可小视。我们不必为追求根本不存在的完美性去煞费苦心,而应留一些让学生回味的余地,留一些教学空白和欠缺也未尝不可。一堂课下来,不一定让学生什么都明白,只求能引起学生的联想,以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应该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追求。只要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是一节高质量的课。

参考文献

[1]郭文安.中国教育的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7-18.

[2]陈淑娟.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人才开发(沪),2004(2).

产品开发过程 篇7

手工汇编:因为单片机工作时只认程序存储器中的机器码 (十六进制的00-FF) , 因此, 将汇编语言写的程序对照指令手册逐条查出机器码, 而后用写入器将机器码写入EPROM程序存储器, 供单片机读入, 经译码器再转换成二进制码, 供单片机操作用。手工汇编实际上就是查表。例如, 00H变成二进制数为00000000 B;FFH 11111111 B, 55H01010101 B等。

由于效率低、无法进行仿真调试, 手工汇编 (编程) 目前己较少使用, 但对业余开发一些简短的小程序,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交叉软件开发 (机器汇编) :这是把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自动转换机器码的方法, 可取代人工逐条查找机器码的繁重劳动。目前已在IBM PC/XT、AT, APPLE-II, TRS-80等微机上实现用交叉汇编的方式对诸多系列单片机进行编程, 并具有排错调试功能。这种方法必须借助微机系统, 解决了编程的方便和快速问题。

模拟调试开发。在开发目标系统的过程中, 单片机的开发系统允许用户使用它内部的RAM存贮器和输入/输出来替代目标系统中的ROM程序存贮器、RAM数据存贮器以及I/O, 使用户在目标系统样机还未完全配置好以前, 便可以借用开发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软件开发。这种方法具有编程、程序汇编、调试、排错功能。用模拟调试方法开发, 必须在微机系统上建立被开发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也就是用所选用的微机资源来模拟单片机的结构, 并用该微机的指令模拟单片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它可以对单片机进行排错调试, 并可进行程序执行过程的仿真, 即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功能 (编程、排错、调试、仿真) 。

重要的是目标机的程序存贮器模拟功能。因为在研制目标系统开始的初始阶段, 目标程序还未生成, 谈不上在目标系统中通过EPROM写入器将经过模拟调试好的机器码程序写入到EPROM中。因此, 用户的目标程序必须存放在开发系统RAM存贮器内, 以便于在调试过程中对程序修改。开发系统所能出借的作为目标系统程序存贮器的RAM, 常称为仿真RAM。开发系统中仿真RAM的容量和地址映射应和目标机系统完全一致。对于MCS-51系列单片机开发系统, 最多应能出借64K字节的仿真RAM, 地址为0~65535, 并保持原有的复位入口和中断入口地址不变。

该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交叉汇编 (机器汇编) 、排错/模拟软件包、EPROM编程板。

评价板开发装置:它是单板机开发装置的改进型, 增加了RS-232C微机系统接口, 可在微机系统支持下进行联机开发单片机, 也可以视为交叉软件开发或模拟调试开发与单片单板机开发装置的结合。

此种开发也称联机评价调试系统开发, 又称在线开发。在微机上利用交叉汇编来编程, 通过RS-232C串行通信口将汇编好的机器码传送给评价板, 控制其运行, 看是否满足预定结果.如不满足, 可进一步修改程序, 直到满足全部预定要求为止, 它为程序的排错调试提供了一个硬件环境。此方法目前使用较为普遍, 可满足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需要, 且投资较小。

ROM仿真器:ROM仿真器特别适合于单片机的开发, 因为单片机本身就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最小应用系统, 所谓单片机的开发, 其主要工作是对在片EPROM、E2PROM或外接EPROM、E2PROM进行编程。

由于单片机组成的完整计算机系统较为少见, 故通常采用通用的微机系统来开发单片机。即通常以双机通信的方式对单片机进行仿真开发 (如在IBM-PC机、APPLE-II机上) 对两个不同的CPU的双机进行通信, 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公用存储器, 利用系统微机的RAM (即公共存储器) 作为目标机 (单片机) 的ROM, 由此称为ROM仿真。开发中目标机的ROM采用EPROM (E2PROM) , 故也称为EPROM (E2PROM) 仿真。

ROM仿真器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但由于它是通过24脚 (或28脚) 的EPROM插座来对目标机进行仿真的, 地址范围将受到限制, 对目标机排错调试功能较弱。由于其通用性强, 仿真速度快, 并可全面考核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综合性能, 因此很受重视, 得到广泛应用。

CPU仿真器:由于单片机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是一个最小的应用系统, 故对单片机进行CPU仿真的难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μP的开发。因为有的地址线、数据线、片内I/O等没有引出脚 (特别是EPROM、ROM版本的芯片) 。

仿真器使用ASM-51宏汇编, PL/M-5l高级语言, 连接/浮动程序, 库实用程序, 二进制到十六进制转换程序。高级语言通用性好、功能强, 程序设计人员只要掌握该种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不需要完全掌握具体的单片机指令系统, 就可以编写程序。MCS-51系列单片机的编译型高级语言有:PL/M51、C-51、MBASIC-51等。解释型高级语言有BASIC-52、TINY BASIC等。编译型高级语言可生成机器码, 解释型高级语言必须在解释程序的支持下直接解释执行。

与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相比, 使用高级语言具有程序短、易于编写、便于软件维护, 确保程序的可移植性、达到缩短单片机产品的开发周期等优点。在程序设计时可以交叉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2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特点是:选用合适机型, 开发实用软件。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该过程中, 系统硬件设计是指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或用万用板直接焊出实验板;对硬件、软件分模块调试是指测试、调整部分电路模块和程序模块;系统统调是指在独立测试各部分电路模块、程序模块正确后, 将系统各电路模块全部连接起来, 运行完整的系统程序, 测试各个模块的配合情况以及系统整体性能;“编程器烧写固化后运行”是指将程序直接写入单片机或程序存储器, 让系统现场运行、工作, 然后测试系统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当系统能够稳定地完成所有功能时, 即可认为设计已达到要求。

3 单片机软件开发的特点与方法

由于单片机通常是为应用系统而设计的, 本身一般不具有自我开发和编程的能力, 因此必须借助于开发工具来开发。单片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可以通过对单片机的选型和多个联用满足不同要求。若无特殊需要, 不必进行扩展 (如ROM、RAM、I/O、A/D等扩展) 。而是合理选用以达到最佳利用单片机的资源, 在设计时, 通常可留有适量余地。

单片机既然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必然与外界有较多的联系, 这些联系通常通过I/O接口进行, 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因此, 单片机的产品开发特点是:选用合适机型, 开发实用软件。单片机产品开发全过程见图。说明两点:

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在着手系统设计之前, 必须提出任务及要求, 确定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

系统总体方案:是开发产品的关键环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好单片机机型和关键元器件;要充分考虑货源、开发工具及外围电路等;还要分配协调好软、硬件功能, 通常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从图中可看出, 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产品, 开发工具处于重要地位。在硬件调试、程序调试及联调时, 都需使用开发系统, 甚至在进行总体设计时, 某些技术问题也需要验证。开发系统还是鉴定性能的得力工具, 因此, 在选用开发系统时, 要选择性能优良的开发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友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6.

[2]张丽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7.

产品开发过程 篇8

1.行政机关的产品与产品实现

ISO9000标准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 包括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四种类别。根据这一定义, 行政机关的产品应界定为“在职责范围内为社会公众提供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 也可将行政机关的产品分为常规产品和非常规产品。一般说来, 每一行政机关的每一业务处室, 都有一定的行政职能, 这些行政职能的履行就是一般组织通常意义上的“常规产品”。行政机关的非常规产品, 一般说来是指根据上级要求、群众呼声、形势需要而策划组织的特定活动。

行政机关的产品不同于制造业的产品, 普遍不是可以计量、具有具体生产流程的有形物质实体, 其有形“产品”载体可以是以“软件”形式出现的, 如文件、证件、通告、批复等, 而更多的却是无形产品的表现形式, 如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政府形象、保障力度等, 产品质量的实质是履行行政职能满足公众的期望与需求程度。

产品实现过程是指产品形成并提交给顾客的全部过程, 一般包括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开发、生产或提供、交付及售后的一组有序的过程和子过程。对于行政机关而言, 产品实现并不是交付一定的合同或订单, 而是表现为履行行政职能或根据履行职能要求组织具体的活动。其产品实现的内容包括明确职能或活动内容、制定相关的工作要求与规章制度、履行相应职责或组织相关活动以及活动结束后资料的归档整理与活动影响的后续跟踪检查等。

2.“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要求在行政机关的应用

产品实现过程是将产品要求转化为最终产品并提交给顾客的一组过程。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就是策划如何实现产品并满足顾客要求, 是产品实现过程中最基础性的工作, 要通过产品实现的策划, 对产品实现每一相关的过程与子过程作出相关的安排。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是针对具体产品进行具体策划的过程和活动, 是一个组织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与前提, 任何形式的组织都必须加以重视。根据ISO9000标准, 通过这一过程, “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用内容: (1) 产品、项目和合同的质量目标; (2) 针对相应产品所需建立的过程和文件, 以及所需提供的资源和设施; (3) 验证和确认活动, 以及验收准则; (4) 对过程及其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信任所必须的记录”。

如上文所述, 行政机关的产品主要是一种行政管理公共服务, 其产品实现表现为履行行政职能或根据履行职能要求组织具体活动。由于公共管理本身具有纷繁复杂和职能目标多元性的特点, 决定了行政机关的产品实现过程更具有复杂性和不兼容性, “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对行政机关来讲更为重要。

行政机关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应针对常规产品与非常规产品分别进行。对于常规产品, 也就是行政职能的履行, 其产品实现的策划首先要确定履行职能所要实现的目标。有效履行职责, 达到预期效果, 让上级领导、服务直接对象、社会各方面都满意即是“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标准要求要“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确定“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 以及产品接受准则”及相应的记录, 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履行职责的问题, 也就是表现为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 在工作规范中要明确职能履行的程序、检查节点与相应的文件归档要求, 并明确实施各相关活动的具体岗位与责任人。明确职能履行程序的关键是要明确各项工作环节以及上下环节的衔接要求。在履行相应职能时, 可能需要对外发放通知, 布置有关事项, 这时应根据下一步的工作要求明确这一环节的相应要求, 例如, 组织项目评审, 在申报通知中, 要根据评审要求、评审标准明确应提交的文件与相关信息。如果申报通知要求不明确, 就可能导致提交材料不完整, 从而影响评审质量;或者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申报人增补材料, 从而增加运营成本, 降低工作效率, 而且会引起负面评价。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 公众需求的多样, 公共事务的复杂, 行政机关即使是履行常规职能, 也要与时俱进, 表现为对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要根据需要及时评审、调整, 从而与时代共发展, 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行政职能。

对政府部门来讲, 更多的产品是非常规产品, 即根据需要策划组织的特定活动。有时活动组织的工作量大, 时间跨度长, 参与人员多, 为保证活动的成功举办, 重视“产品实现的策划”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制定特定的质量计划, 也就是具体的工作计划, 明确相应要求。很多机关在组织一些活动时, 通常会制定工作方案, 内容包括活动目的、遵循原则、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 这实质上就是ISO9000标准要求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的工作内容。但在现实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是方案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对相关环节的工作要求也没有具体明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响服务产品质量的最关键要素是“人”, 因此, 在策划时要特别考虑人的因素:各项工作由谁做, 对其素质、能力有什么要求, 要不要请外部人员协助, 外部人员能力、素质如何, 对外部人员要进行怎样的培训, 交待清楚哪些相关的工作事项等等, 都是行政机关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要考虑的内容。例如, 现在有些政府部门对产学研合作活动十分重视, 经常会举办“产学研成果展示洽谈会”或“人才科技对接会”之类的活动。如何做好“产品实现的策划”工作, 以确保活动的顺利组织呢?首先要明确“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也就是活动应达到的预期成效。那么, “组织参展单位数, 参展项目数, 参观对接企业数, 最后达成的项目数, 甚至项目达成后的效果”都构成了活动目标的组成部分, 活动的气氛、场所、新闻宣传等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形成了产品要求的一部分。因此, 要根据活动的目的, 细化具体的各方面数与量的要求, 然后, 就要围绕这些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 也就是“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在具体操作上, 要考虑活动组织时需要哪些单位参与, 各落实些什么任务, 分成哪些任务模块, 哪些阶段、哪些环节需要什么通知、什么文件, 都要策划明确。并要求相关单位针对具体的任务模块, 细化成子任务模块, 层层展开, 项项落实, 直至每一具体环节、具体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 并落实各环节的负责人, 明确检查节点, 分阶段进行工作检查, 必要时还要组织召开相关单位的协调会, 也就是要明确“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 以及产品接受标准”。江苏省科技厅在承办江苏省政府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时, 就落实到下属单位——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承办, 并落实相关处室参与制定各项活动方案, 将各项活动任务层层展开, 落实分解至每一具体任务。对每一具体任务, 也要明确每一任务的总负责人, 每一任务的项目及内容, 各项目的启动时间、完成时间、以及具体负责人。正是因为注重“产品实现的策划”, 在活动的前期精心策划, 严密组织, 周密安排, 在整个组织过程中对照工作计划及时检查、落实、调整, 才保证了两届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均取得了预期成效, 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品牌活动。

质量管理活动存在于各类组织形式。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专家毛寿龙教授认为, 政治组织引入ISO9000标准, 是建立一种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体系的有效举措。据中新社消息, 中国最早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是广东省江门市, ISO9000标准的引入, 有效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006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 江门市在政府效率方面名列前茅。目前, 我国引入贯彻ISO9000标准的行政机关总体上看还不是很多。笔者认为, 行政机关因为其工作性质, 可以不必追求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但如果能将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理念, 应用到行政管理实际工作中, 用系统的观念, 以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能为质量过程, 以服务公众为核心, 建立形成质量管理体系, 可以有效提高行政效能, 避免管理失控、监督不力、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 参照ISO9000标准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政府部门值得关注, 并予以重视的问题。

摘要:质量管理活动存在于各类组织形式, ISO9000标准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也适用于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而言, 正确地识别政府部门的产品特性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行之有效地进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对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中成功引入标准至关重要。文章从行政机关的产品概念入手, 就行政机关如何进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ISO9000标准,行政机关,产品实现过程,策划

参考文献

[1]国家认监委.中国2000个政府部门通过ISO9000认证[EB/OL].中国新闻网.2009.

产品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研究 篇9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能否在第一时间里推出自己的产品往往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据估计,约80%的设计为变型设计(Variant Design)和自适应设计(Adaptive Design)[10]。这类设计基于已知的求解原理,只是在体现设计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大多数设计过程是基于以前设计知识的重用,捕获这些设计知识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有效途径。由此可以看出重用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设计重用根本上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充分挖掘、利用企业现有知识和资源,加速企业的知识转化为竞争优势,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支持新产品的快速开发;减少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风险;保护企业的设计知识,使知识和经验得以继承、发展,避免人员的变动而造成知识流失。

蔡波等人[1]在对设计重用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粒度层次的概念设计重用框架,使PDM系统成为概念设计重用的系统平台。英国学者S M Duffy等[2]人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提出了设计重用的过程模型。王玉等人[6,8]对现有设计重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识别概括出设计重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为基于计算机的设计重用研究提供了一致的理论体系框架;并总结概括出设计重用的使能技术,即CAD技术、AI技术和Web技术,提出了基于这些使能技术的机械产品设计重用框架、模型和策略。张东民等[7]研究总结了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策略及技术,包括CBR、KM/KBE及基于重用的产品设计模型框架,对产品设计重用研究、应用及开发支持产品快速设计的设计重用工具和系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绿色设计思想提出了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其设计约束,利用IDEF0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建模,并探讨了产品设计知识的重用过程。

2 绿色设计重用的概念

本文讨论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确切地说是基于绿色的设计重用,受软件设计重用的启发,绿色设计的重用也在有意与无意间进行。软件重用是对软件代码的重用,但绿色设计方面的重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设计本身的重用,在某种意义上设计活动中获得的设计知识的重用更为重要,这种重用是更高层次上的重用。图1是一进化的设计过程模型。其输入为产品需求,输出为产品描述以及设计过程中获得的设计知识。这一知识又被返回到设计重用系统供下一设计过程重用。

定义:绿色设计重用是对设计本身及设计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的重新使用,是将过去设计的信息、知识或者经验应用到当前的设计活动并融入基于重用的绿色设计思想。

3 设计重用过程的IDEF0建模

产品设计重用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产品设计重用过程中的主要阶段通常描述为线性化的系列事件。参考文献[9]、[10],一个通用的、一般化的产品设计过程形式化的描述应为:设计规范-设计分析-详细设计-完善设计。

设计重用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伴随着产品设计的每一阶段。文中利用IDEF结构化分析方法对产品设计重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产品设计重用过程是一个逐步迭代演变的过程,根据产品设计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基本包括4个阶段:(1)根据客户、市场、企业需求等制定新产品计划及产品设计规范;(2)依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分析;(3)由产品规范制定出详细的新产品设计方案;(4)完善设计及归档。迭代作为产品设计的内在特性嵌入在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与此类似,设计重用特性也同时贯穿于各个阶段中及各个阶段之间。根据新产品设计流程、设计重用与新产品设计的相互作用及IDEF0建模规则,支持设计重用的新产品设计过程IDEF0模型如图2所示。

设计重用存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产品设计的策略、设计概念和配置以及设计原理实现等,图2清晰地阐明了设计重用对产品设计的作用。图1表明新产品的设计必须从需求(用户需求、企业自身需求)、相关设计约束(绿色约束、指令约束)、经济技术需求(市场经济前景、技术变革、竞争对手)等信息的调查、分析、综合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进行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澄清产品设计的规范、设计概念、系统的功能结构、总体布局配置以及最终的产品设计文档。作为产品设计的“前端”,在新产品设计中,各类信息的收集,尤其是市场/用户信息,信息的分析、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产品未来的成败。图2是图1中节点的进一步分解,清晰地描述了支持设计重用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型。图中的I1,I2,I3,I4表明了在各个设计阶段之间以及各个阶段内部迭代特性,不仅有顺向迭代还包括逆向迭代。绿色设计重用的迭代机理为:

4 设计知识的重用

通过对绿色设计重用过程的研究分析,可以知道在产品知识设计重用时,如何找到与设计产品特征相同的设计知识,是绿色设计重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利用相似度分析方法,检索判断以往设计知识能否用在新的设计中。

产品的相似度即产品A与产品B之间的相似程度,记为Sim(A,B),Sim∈[0,1]。当Sim=0时,表示A与B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当Sim=1时,表示A与B完全相同。在0与1之间,表示两者有一定的相似度。Sim越大,说明二者的相似程度越大。

不妨设产品(对象)A可表示为A={a1a2∧an},这里ai表示产品的第i个属性,可由一个三元组表示ai={Nivipi],其中Ni表示属性名称,vi表示属性的值,pi是属性的权值,表示该属性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度,权值越大,该属性越重要,且由此可见,我们将产品用一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集进行量化描述,这种结构化组织形式利于设计知识的管理的检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也可以是组成产品的一个基本部件甚至可以是一个零件。该数据集直接关系到对象匹配效率和准确度,因此,产品(或对象)的属性划分将是十分重要的。

按产品的不同属性类型,将产品的属性相似度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2]。

(1)当属性为确定的数值时,其相似度为

其中,x,y∈[α,β]。

(2)当属性为模糊值时,其相似度为

Sim(x,y)=1-|f(y)-f(x)|,

(3)当求解确定数据x与一取值范围[a,b]的相似度时,

产品(对象)A和B之间的相似度计算过程为:先计算A与B对应属性间的相似度Sim[a1,b1],Sim[a2,b2],……,Sim[an,bn],然后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A与B之间的相似度,即

在设计重用环境下,要想在庞大的知识库找到两个相似度最大的设计实例,其步骤如下:

(1)设计人员必须提供拟设计产品或部件的属性集及对应的权集;

(2)计算机检索设计重用知识库,找出含有属性集(或主要属性集)相同的所有产品;

(3)分别计算拟设计产品与它们之间的相似度,并找出相似度最大的产品;

(4)最后该产品的设计知识即为拟设计产品的设计基础,完成设计知识重用过程。

5 结语

基于绿色设计思想的设计重用技术对产品设计具有很大影响,研究绿色设计重用的方法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DEF方法相对于其它系统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突出优点,目前,IDEF方法在我国CIMS应用工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采用IDEF方法进行复杂系统、产品设计分析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绿色设计重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中对产品相似度匹配分析,进行设计知识重用和分析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蔡波,陆继翔.产品概念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7):154-156,159.

[2]Duffy A H B,Smith J S,Duffy S M.Design reuse research:a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ds.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Bury St Edmunds:Professional EngineeringPub,1998:43-56.

[3]Finger S.Design Reuse and Design Research][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3-9.

[4]Shahin T M M,etal.A Design Reuse System[C]//Sivaloganathan S,Shahin T M M.Engineering Design Conference'98(Design Reuse),1998:63-72.

[5]Wang T,et al.Recording and Reuse of Design Strategies in an Integrated Case-Based Design System[J].AIEDAM,1994,14(8):219-238.

[6]王玉,邢渊,阮雪榆.设计重用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9):767-768.

[7]张东民,程筱胜,等.产品设计重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7(2):10-11.

[8]王玉,邢渊,阮雪榆.机械产品设计重用策略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5):21-23.

[9]Pahl G,Beitz W.Engineering Design:A systematic approach[M]//Kenwallace.springer-verlag.The Design Council,1988.

[10]Stuart P.Total design:integrated methods for successful product engineering[M].Workingham,England:Addison-Wesley Pub.Co.,1991.

[11]陈禹六.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篇10

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 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线, 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存逻辑结构或认知规律而设立的, 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体系, 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及行动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予以实施的新型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实施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中心, 其实质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这一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紧密贴近实际业务的要求, 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适应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前提

(一) 实地调研

任何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按照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 服务于企业的要求, 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到企业顶岗工作等方式, 了解本专业对应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 明确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及所需的职业能力, 据此确认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课程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明确了证券投资专业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 能够正确办理证券经纪业务, 能够进行证券产品营销, 具备较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 主要的工作岗位是证券柜面业务岗位及证券营销岗位。工作岗位需要的主要职业能力包括证券柜面业务服务能力、证券产品营销能力;证券投资产品分析能力等, 据此设立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及《证券营销》。《证券营销》课程就是为满足证券营销职业能力的需要而设置的, 是证券营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二) 校企合作

证券营销工作是证券公司很重要的职业岗位, 这一职业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何种职业能力, 整体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有哪些, 只有证券公司最具发言权。进行课程开发时, 就需要教师要深入企业, 与企业该岗位业务骨干密切接触, 吸收企业该岗位的业务骨干一起参与。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来设计教学内容, 只有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才能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这样才能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出来的课程才是符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需要的, 才是切实有效的。可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前提, 也是核心。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

(一) 进行课程定位

课程开发前先要进行课程的定位, 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所处的的位置及课程培养目标。《证券营销》课程是证券投资专业的核心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证券产品营销能力, 满足证券营销工作岗位的需要, 能够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 明确工作任务

在进行深入细致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与企业业务骨干一起, 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这是课程开发的第二步。通过调查得出, 证券公司证券营销岗位职责主要有:通过一般营销、银行驻点销售等形式进行证券产品的推广销售;其核心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就是销售证券产品。

(三) 分析工作任务

对职业工作任务及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总结出学生完成特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 进行任务分析, 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 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出《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行动领域是证券一般营销、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四) 确定课程内容

依据行动领域分析结果, 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确定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 进行递增培养。通过对证券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证券营销》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营销礼仪、客户管理、营销技巧、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五) 进行教学整体设计

明确课程内容后, 就需要进行教学整体的设计, 整体设计要以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由简单到复杂, 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体现工学结合。按照这一要求, 根据《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内容, 首先, 分解设计出具体的教学项目 (见表) 。

其次, 每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项目。工作任务在设计时要遵循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与岗位需要一致, 可操作性强。同时, 制定任务考核评价的标准, 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加以考核, 兼顾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任务的考核成绩加总形成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 项目的考核成绩最终形成课程的考核成绩, 这种以过程考核方法确定课程最终成绩的做法可以克服传统考试的缺点。

再次, 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六) 组织实施

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工作任务, 教、学、做结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课程实施中要多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工作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证券营销》课程在实施时, 主要是以任务驱动为前提, 把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子任务, 由教师下达任务, 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共同完成每一个任务。为完成任务, 他们就需要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予以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进一步评估, 这样的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一环节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与监控下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是一种全新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这种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中心, 工学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 提高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由于与业务岗位衔接紧密,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 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促进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 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 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课程设置;学习领域

【分类号】F590-4

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联系起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建构了以实践导向理论、理论实践一体化、工作与知识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突破了以往所倡导的“理论、实践两条线,理论够用就行”的简单命题,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截然不同,它是强调在实践情景中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其课程开发的理念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立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核心理念是要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2.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

在企业实践中,不同职位、教育背景和经验者从事的工作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其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即可分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反馈”6个阶段。这就是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著名的6阶段模型。

课程设置要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适应一线岗位的需要。

3.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

“能力”一词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它是指一种与具体职业岗位相关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技能(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态度(与该职业相关的行为规范、情感信念)。此外,还包括一些被认为是每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即核心技能或称之为通用技能。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关键能力是指对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关键能力,就容易实现职业转行和劳动变换,适应千变万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近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相继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职业能力是人们成功地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等。

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

4.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 要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要体现地区经济特点,兼顾先进性、典型性、通用性,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

教学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全部教学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的特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四个环节和三个转换。

1.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解决专业准确定位问题。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教育市场供给情况等,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办学基础、办学特色,确定所设置专业的方向和内涵。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框架,解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途径。需要依托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建设和运行平台,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与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綜合职业能力。

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其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工作任务”导出相关的“教学分析”,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典型工作任务是岗位职业活动的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是指职业岗位中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关联的一个个具有自身工作流程的工作,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工作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学习情境。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简述为“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分析——学习情境”。(图1)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的作用,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找出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编制“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以表格形式详细列出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然后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工作过程来制定行动领域及职业能力域。然后,按照职业的特征,根据工作过程完整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下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3.三个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行动体系为依托,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如下图所示:

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是在一定工作要求条件下通过工作过程实现的,因此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对人的“职业行为”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认为,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对其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到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就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过程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工作领域(行动领域)是指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关联的任务集合。行动领域是课程开发的基本平台,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个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有利于完成这些行动情境中的任务,对指向当今和未来实践的行动领域进行教育反思与处理,就产生了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有用职业行动领域描述),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系统化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应该更多地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于每人构建知识框架结构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将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和联想强加给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留有自己的思维和考虑的时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体系是一种强调在实践情境中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设计与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重组和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養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1.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产品开发过程 篇12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内涵

2004年, 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提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通过分析、综合, 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 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常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组建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 按照综合情境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导出———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六步法) 的路径推进, 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领域中。

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是直接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切入点, 围绕产品生产过程甚至是产品生命周期,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依次确定相应学习领域 (课程) , 然后围绕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用途、型号等设计学习情境, 最后按“六步法”实施教学过程。

三、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连杆生产线为例, 按照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针对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开发。

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开发如表1所示。首先, 以连杆生产过程为主线, 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以认知规律为指导, 序化学习领域;围绕连杆的生产纲领、生产过程、加工工艺、性能用途、材质和型号等尽可能多地设计学习情境;最后根据师资配备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按“六步法”实施教学, 并结合合格产品与生产过程综合进行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以上学习领域不仅涵盖了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原有的所有专业课程, 而且学习情境的设计也紧紧围绕连杆生产线展开, 真正实现了“做中学, 学中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生产线的组织管理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四、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所需条件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笔者认为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但使用该模式进行高职课程开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典型产品的选取既要长期满足市场需求, 又能基本涵盖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

该模式既然是针对整个专业进行的课程开发, 产品必须具备典型性, 即产品要能覆盖整个专业学习领域。同时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 典型产品的选取还应满足市场需求, 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2. 建设一个典型产品生产的实训基地。

该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按“六步法”实施的, 因此必须有实训基地的支撑, 并且所有专业教学过程都应在实训基地完成。

3. 教师与师傅真正对接。

由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在实训基地完成, 因此所有的教师均应是生产一线人员。就我院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而言, 所有的生产一线人员全都是经过培养的原专业教师,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该教学模式。

4.

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支撑, 才足以让学生能够安心、顺从地接受课程改革的实施, 让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 (专业能力培养) 中, 逐步培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总之,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我院结合长线产品生产线,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前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 效果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疗器械方法学标准下一篇: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