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开发过程

2024-06-15

服务开发过程(共12篇)

服务开发过程 篇1

一、引言

在开发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应用程序过程中, SQL语句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使用的主要编程接口。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交互执行操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应用程序中存储一系列操作命令, 应用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向数据库发送每一条命令;另一种操作方式是在数据库中定义存储过程, 在存储过程中记录了一系列的操作命令, 每次应用程序只需要调用该过程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

二、在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使用存储过程的优势

在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应用程序中开发者尽量不使用存储在客户计算机本地的SQL程序, 而是将常用的或很复杂的工作预先用SQL语句写好, 并用一个指定的名称存储起来, 那么以后要求数据库提供与已定义好的存储过程的功能相同的服务时, 只要调用这个存储过程就可以了。使用存储过程完成操作有很大优势。

(1) 符合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存储过程是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而创建的一个程序模块, 它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所有用户要完成存储过程的功能, 只要在程序中调用该存储过程即可。并且存储过程可以重复使用, 这也减少数据库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当对数据库进行复杂操作时, 将操作用存储过程封装起来, 与数据库提供的事务处理结合一起使用。

(2) 提高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存储过程只在创建时就进行编译和优化, 以后每次执行存储过程都不需再重新编译, 所以调用存储过程可提高数据库执行速度。这能大大改善系统的性能。

(3) 减少网络流量。一个复杂的操作可能需要数百行T-SQL代码的操作, 应用程序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每一条指令, 并对返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将其创建成存储过程, 那么使用一条调用存储过程的语句就可完成所有操作, 这样就可避免在网络上发送数百行的代码, 从而减少了网络负荷。

(4) 存储过程安全性高。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设定指定用户具有对指定存储过程的使用权限, 而且管理员可以不授予用户访问存储过程中涉及的表的权限, 而只授予执行存储过程的权限。这样, 可以保证用户通过存储过程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 又可以保证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涉及的表。用户通过存储过程来访问表, 所能进行的操作是有限制的, 从而有效保证表中数据的安全性。

三、在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用户存储过程的创建及执行

存储过程类似于编程语言中的过程和函数, 用户存储过程可以使用T-SQL语句CREATE PROCEDURE来创建, 使用T-SQL语句EXECUTE (或EXEC) 来执行存储过程。

在学生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系统中, 图书管理最重要的两项事务是:借书过程和还书过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创建如下借书存储过程和还书存储过程:

用Java API来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调用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存储过程。调用过程如下:

在学生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系统中, 将两个复杂的操作借书过程和还书过程用存储过程实现。在应用程序中, 只需要量输入借书相关信息和还书相关信息, 调用存储过程, 利用参数传递即可完成相应的事务操作。

四、结论

存储过程应用较广, 它存储在数据库中, 能提高客户/服务器模式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 能大大增强系统的执行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 减少网络流量, 减轻数据库服务器的负担。可见, 编写用户存储过程将是客户/服务器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T-SQL编程的一个最主要应用。

服务开发过程 篇2

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分为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分为信息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共五个阶段。

1.系统运行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开发的请求,并进行初步的调查,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下一阶段的实施。

2.系统分析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对组织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理清企业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 处理,并将企业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抽象化,通过对功能数据的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3.系统设计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划分子系统功能,确定共享数据的组织,然后进行详细设计,如处理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界面的设计和编码的设计等。该阶段的成果为下一阶段的实施提供编程指导书。

4.系统实施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编码、测试、系统调试等,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其主要步

骤包括购置、安装、调试计算机等设备,编写程序,进行系统运行所需数据的准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转换数据文件以及系统调试等。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篇3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关键。一项新的课程变革提倡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和文化,并逐渐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课程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的全程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是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教师也正是在参与过程中,其自身的专业水平才得以提高。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会越来越高。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新挑战

我国正在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改革职业教育现有的课程管理体制。《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倡导校本课程开发。所谓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多种意义上的理解,笔者认为是指开发的课程可以针对国家、省、学校全部的课程,包括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对学校的全部课程事务都享有自主决策的权力,这样开发出的课程更可以说成是一种“学校课程”或者课程的“校本化”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管理机制上的权力分享与责任共担,教师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恢复了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的专业自主权。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直接对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此各级职业教育机构正在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传统上静态的个人的教师素质培训是不足以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因为,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深层次上是对教师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整体性的挑战。剖析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必然要涉及教师专业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也是教师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借助于这样的一个视角对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更清楚地理清深层次的问题。

二、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

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项目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性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文化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沉重以及无效的教师培训等几方面。

首先,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合作性、整体性是存在抵制的。一般来说,教师抵制课程的变革主要有个体的心理因素和组织文化上的因素,从个体心理因素而言,人们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范围,并在这个活动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一旦遇到危险和挑战,很多人宁愿选择自己熟悉的范围而不愿意面对外部的变迁。从教师群体的组织文化上而言,教学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这样教师与生俱来的是一个弱冒险精神的群体,而且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教师职业的这些特点,使教师可能会抵制改革,特别是当改革的措施要打破教师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因此教师也是一个弱合作的群体,这种抵制是整个变革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产物,是具体情境中的一种适当的反应。

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从相对独立的文化走向一种合作、交流的共同文化。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不再是一种个人经验化的课程执行,而是强调课程理论、资源共享对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被分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集体的专业文化背景,因此这是与教师传统的独立文化相悖的。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负担。这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近几年规模的扩大,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必然使专业课教师承担超额的工作量。

教师的传统观点认为:课程开发不是教师“分内”的工作。加之,专业课教师超额的工作量,将教师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很满,很难为教师提供用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持续地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就目前教师的工作状态而言,这对教师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体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演变历史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完善的专业发展体制的支持。早期的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教师的被动专业化。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被看做是谋生手段。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是把个人职业阶梯的上升作为工作主要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近代以来的教育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过程均被“科学化”“标准化”,教师成了“教书匠”,教师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取决于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教师专业发展被视为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学论、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这种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教”出来的。

我国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培训——技能的模式即行政部门更多的是组织短期培训班,进行教学技能上的培训,这些培训多以讲授的授课方式为主,期望通过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种低质量的、缺乏持续的帮助和指导,缺少对于教师进步的监控和反馈的培训,其目的更多的是为评价教师提供一种依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失去质量上的保证。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因素,同时他们也是交互影响的。如果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无法成为一次真实的变革。

从学校内部来说,应该重建学校文化,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按照课程专家的观点,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有三种观点,即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课程改革实际上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与重建的过程,如果试图将新的课程改革嵌入到旧的文化中,那么校本课程开发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形成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提倡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共同参与

从教师而言,学校应该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创造不同的参与机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倡的是全员参与。但是参与酌程度是应该有所不同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较低水平的参与是课程材料和活动的校本化;中间水平的参与是教师教学的行为的校本化;较高水平的参与是教师对于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情感等内在意识和教学思想的校本化。要从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出发,让教师自己制定切实可行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计划,要尊重教师的选择,而不能强加于教师,为教师带来一种额外的负担,超越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而去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定是要失败的。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不应该盲目地攀比和追随上级的政策,而应该基于学校的现有学生水平、实验实训能力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一些教学力量相对薄弱的专业学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改造的过程;而一些基础较好的专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特色的课程开发。

2.完善学校内教师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下,教师有一种“评价依附心理”,他们最关注的是行政或外界对于其所进行的活动的评价,形成了一种过于注重结果的驱动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往往会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每个人要开发出一套教材,然后,教师在实施结束后,看看谁教的学生成绩最好,以此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教师狭隘地理解了校本课程的内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视为又一个互相攀比、追逐名利的功利化工具,忽视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与实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要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注重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过程性评价,同时对于教师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教师感受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回报。因为在短期内,校本课程开发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成果,这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泄气的心理,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动力。

从学校外部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稳定、长期的专业发展体制的支持。首先,建立以专业—学术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专业自主权的回归过程,这种专业—学术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以教师与课程专家或者教授的互动来运转的。这种制度更多的是以“院校协作”为主要形式,大学教授和专家应该意识到教师的专业不是在“教”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的,而是教师在一种反思性的行动研究中获得的。大学教师和专家不再是课程权威,而是一个能不断为教师提供帮助的专业群体。在双方的合作对话中,教师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3.要转变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职能

各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和理论。因此在制度层面并没有对校本课程总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定。校本课程是一个权力下放的过程,但是在下放课程权力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这种课程权力的监督,放任自流,那么只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处于盲目的无系统、经验化的阶段(起码目前大部分学校是这样)。行政部门的职能应该体现在课程专家——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广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建立校之间、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服务开发过程 篇4

一、课程开发理念

本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编排按照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和加拿大基于能力的课程开发理念,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笔者发现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理念, 可以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内容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 (课程) 转换→学习情境设计 (主题学习单元) ”安排, 整体学习情境的安排按照从开一家餐厅到经营管理这家餐厅的逻辑顺序编排, 每一个情境又是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进行,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更适合动手操作要求高的课程, 往往是一些理科课程, 对于理论课程, 尤其是文科课程的适用性不佳。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不仅属于文科课程, 而且除了诸如托盘、摆台、斟酒等服务操作技能外, 还有大量的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课程。笔者在开发和设计情景的时候就发现, 像理论性较强的管理知识, 更适合加拿大的基于能力的课程开发理念, 这种理念是按照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进行教学设计的, 对基础性的能力培养, 例如, 团队合作、沟通表达、抗挫折、吃苦、服从等酒店从业人员必备的能力, 很难通过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分析, 设计教学情境能实现。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没有从德国课程开发理念和加拿大课程开发理念二选一, 而是综合运用了两者, 课程的整体开发思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而具体的教学单元和任务又综合采用两种开发理念。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首先进行职业 (岗位) 分析, 结合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理念列出专项能力、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教学模块;其次, 通过工作分析列出综合能力、职业能力、构建课程开发表 (DACUM表) , 见表1。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

根据DACUM表开发出的9项综合能力和51个单项能力, 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 见表2:

8个学习情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设置, 学生6~8人为一组, 从行业分析——开办餐厅———菜单设计———策划营销———餐饮准备———餐中服务———质量控制———特殊问题处理——成本控制9个方面进行闯关式学习, 每一个学习情境又按照简单到复杂, 单项到综合的顺序设置学习任务, 每一个学习任务遵循“教、学、做”的思路组织教学, 每堂课教师教与学生练的时间比例为1:3, 一个情境结束安排一次集中小组汇报。充分做到了讲练结合, 理实一体化, 彻底改变了先理论再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单元教学举例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涉及服务技能方面的教学很容易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 但是很多教师对管理能力方面的知识往往无从下手, 下面以“餐饮服务质量管理”这一学习情境详细阐述如何实现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餐饮服务质量管理”这一项目实训采用教师引领、学生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依据教学内容, 实训方式采用个人练习和小组完成两种方式。例如, 《餐饮质量调查表》的制作和餐饮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剖析分别由一名学生独立完成。而像餐饮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收集和餐饮质量管理的措施则由小组共同完成。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采用头脑风暴、焦点访谈、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进行。为明确每一步骤如何进行, 现作如下教学组织:

(一) 满意度调查

首先, 教师引导每名学生单独制作1份《餐饮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设计调查表之前先要确定委托哪种类型的餐饮企业, 是快餐店、火锅店、特色餐厅、中餐厅还是西餐厅。因为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的目标人群是不同的, 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接下来在教师指导下, 每位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源, 在电脑上用Word文档格式设计出1份《餐饮顾客满意度问卷》。

同时, 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6~8名学生, 引导学生通过访谈方式收集顾客意见。并且可以在每组中挑选1名学生扮演调查员, 其他学生可充当顾客。“调查员”需要先设计1份谈话提纲, 然后组织和引导其他学生针对每一个准备好的问题进行回答, 同时把谈话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访谈结束后, 小组中每一位成员一起将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梳理。

(二) 数据统计

接下来, 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对本小组通过访谈法获取的顾客建议进行分析。要求每一位学生能独立地在电脑上运用Exce I表格软件绘制出《顾客意见汇总表》, 同时还需要用PPT形式把意见汇总表上的内容用图标的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 分析原因

接下来教师在每一个小组中挑选出1位学生专门负责绘制鱼骨图。所有小组一起通过头脑风暴法讨论导致顾客不满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在集体讨论的同时, 负责制作鱼骨图的同学, 在白纸上逐渐形成鱼骨图草稿。当全体小组一致认为顾客不满的原因基本找到时, 教师宣布讨论停止。最后, 每个小组将最终形成的鱼骨图再次整理后互相分享。

(四)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每一小组的鱼骨图, 全体小组再次进行头脑风暴, 参考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 针对调查得到的每一个顾客不满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 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 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用对策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并明确每一项解决方案完成的时间和负责人。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只要找对了课程发开的理念, 按照工作过程和能力递进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 同时运用任务驱动、小组完成的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和任务,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 尤其是看似实践性欠缺的理论知识方面是完全可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

五、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本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基于能力的课程开发思路, 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模式, 根据餐饮企业从无到有以及在经营中按照客人从来到走的服务先后顺序进行内容开发, 具体开发出9个学习情境, 49个学习子情境, 每个子学习情境又细化为多个学习任务, 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描述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习者角度进行任务要求的描述, 尽量采用动词+名字的描述方式, 使学习者掌握的学习能力和达到的学习效果具体化、可衡量化、可操作化。整体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形式进行, 每个学习情境都采用小组形式完成, 既提高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热情, 又锻炼了小组内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沟通能力, 各小组之间形成竞赛氛围, 增强了成员内部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无法在专门开的某堂课上完成的, 而像沟通、表达、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又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习情境结束后, 都安排了一次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锻炼了学习者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荣誉感, 通过小组之间的点评和教师总评等头脑风暴形式, 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整体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讲练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组织理念。

摘要:从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加拿大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理念角度出发, 对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进行开发和内容选取, 并按照“教、学、做”的教学组织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理实一体化设计, 使该课程改变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知识讲授效果不佳的局面。

关键词: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理实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丁辉.理实一体化在西餐教学中的探讨[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3 (1) :88-91.

[2]项芳.浅谈《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7) :102-103.

[3]饶雪梅.高职《餐饮管理》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1) :14-17, 94.

[4]胡蔚丽.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网络财富, 2009 (15) :83-84.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护课程开发 篇5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护课程开发

作者:蒋红枫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0期

【摘要】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护课程开发,明确“做什么、谁会做、怎么做、为什么做、何处做”,满足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教学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工作过程;汽车维护;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所选内容的组织方面都凸现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之一,此方法能够有效保证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及工作要求达成一致。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理论开发汽车维护课程,能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以实现教学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一、理论基础

1.影响课程内容的因素

(1)职教对象的个体差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由此呈现的智能类型是不同的。智能类型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抽象思维,另一类是形象思维。智能类型主要为形象思维者可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抽象思维者则可成为学术型人才。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都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就在于根据人的智能类型,采取合适的课程教学,来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空间映像、动作语感等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因此该类学生属于形象思维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有别于学术型人才。这是影响课程内容的重要因素。

(2)职教课程的知识差异

课程内容有两大类知识: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主要涉及事实、概念、理解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另一类是过程性知识,主要涉及经验和策略方面的知识。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形象思维强的人,能较好地获得经验性和策略性的过程性知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课程内容,应该以实践情境中实际应用的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这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因素。

2.课程内容的排序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并不是将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简单的叠加,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两类知识有机融合。

(1)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2)基于工作过程的排序

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排序,课程内容的结构是串行结构。学生的认知心理顺序是循序渐进的自然过程,工作过程也是自然过程。因此,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课程内容排序是一致的,有效的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主动构建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对汽车维修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到序化的工作过程,为了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工作任务,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得到为具备此能力所必需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机整合,实践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体,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知识。

1.分析职业岗位构建工作过程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开发团队,在充分调研汽车服务行业和企业市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岗位的能力需求,通过对每个工作岗位的任务分析,获得了该工作岗位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从而构建完整的工作过程。

以“汽车维修机工”岗位为例分析,此岗位是汽车维修专业重要的一个培养方向,汽车维修机工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汽车的拆装、维护、修理和检测诊断等。维护是汽车维修企业中频率最高的作业项目,维护与修理的比例从原来的7:3上升到8:2,目前甚至达到了9:1,汽车维护课程就是针对汽车维修机工这一职业岗位,按照工作过程开发的,所呈现的工作过程明确了“做什么”,如表1所示。

2.按照工作过程提炼职业能力

确定了工作过程后,对每个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条理清晰的职业能力。以汽车维护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拆卸车轮进行分析,针对此任务的工作过程,总结出此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明确了“谁会做”,如表2所示。

3.根据职业能力设计实践知识

总结了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后,根据能力的形成,设计出相关的实践知识,明确“怎么做”。要达到拆装车轮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其实践知识如表3所示。

4.依据实践知识选择理论知识

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实践知识,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选择解决此问题的理论知识,明确“为什么做”。这样以实践知识为主,理论知识为辅,解决了两类知识的整合问题,符合企业工作的要求,使学生学以致用。以检查车轮为例,其相关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如表4所示。拓展知识是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外延,用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5.设计教学情境

课程是按工作过程展开的,而连接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纽带是教学情境,专业教学的教学情境是一种职业情境。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想吻合的原则,融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于一体,建立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教学场所,内部划分为工具、量具准备区,工作计划、资讯区,任务实施区和成果展示区,明确“何处做”。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汽车维护课程,其教学实施仍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工作情境或模拟工作情境中进行实践性学习。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展开个人和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最终结果,在整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发适合教学项目的能力,能涵盖学习领域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

时,对经济、材料、环保和技术方面的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以应对动态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基于上述要求,教师很难很好地单独完成各个项目任务,应对的措施是: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组织方式由专业教学和教研组织向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转变,从而完成个体教师无法完成的工作任务,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组织。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开发项目的设计者,转变成为为学生提供与完成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建议的指导者,由指导者转变为实施计划和评价阶段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教学评价

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反思,有反思才能提高。确立工作评价,既要着眼于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又不能过细。否则不能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过细了不好操作。要突出职业院校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操作能力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以便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正确的导向。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鼓励发现,鼓励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动手能力。以检查车轮轴承为例,要求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完成本工作过程的反思,如表5所示。

四、结论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一个颠覆性的开发理念,相对学科体系,其课程结构是动态的生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护课程开发,明确“做什么、谁会做、怎么做、为什么做、何处做?”在课程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而且培养职业竞争力,符合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为院校和企业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软件开发过程的持续集成探讨 篇6

【关键词】软件开发;持续集成;Jenkins

0.前言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对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保障软件开发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如何借助持续集成工具提高软件生产力。

1.当前公司的版本发布工作

当前各个公司的版本发布工作差异很大,有些公司没有每日编译版本,等到正式发布时发布一下;有些公司则是写一个脚本每天晚上定时编译一下,第二天开发人员就可以使用前一晚上生成的版本;有些公司使用持续集成工具编译版本,代码有更改时就会触发编译;还有些公司根据每日编译的状态触发电子装备,亮红灯或绿灯来显示版本的状态,有些甚至利用发声装备发出导致版本编译失败的代码上传者的名字。

可见各个公司在持续集成方面的投入差异巨大,持续集成投入越多,软件版本交付能力就会越强,软件生产力也就越高。

2.持续集成的核心价值

(1)持续集成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需太多的人工干预,有利于减少重复过程以节省时间、费用和工作量。

(2)持续集成保障了每个时间点上团队成员提交的代码是能成功集成的。换言之,任何时间点都能第一时间发现软件的集成问题,使任意时间发布可部署的软件成为了可能。

(3)持续集成还能利于软件本身的发展趋势,这点在需求不明确或是频繁性变更的情景中尤其重要,持续集成的质量能帮助团队进行有效决策,同时建立团队对开发产品的信心。

3.持续集成的原则包括

(1)需要版本控制软件保障团队成员提交的代码不会导致集成失败。常用的版本控制软件有IBM Rational ClearCase、CVS、SVN等。

(2)开发人员必须及时向版本控制库中提交代码,也必须经常性地从版本控制库中更新代码到本地。

(3)需要有专门的集成服务器来执行集成构建。根据项目的具体实际,集成构建可以被软件的修改来直接触发,也可以定时启动,如每1小时构建一次,还可以由上游项目编译成功后触发。

(4)必须保证构建的成功。如果构建失败,修复构建过程中的错误是优先级最高的工作。一旦修复,需要手动启动一次构建。

4.持续集成工具介绍

4.1持续集成工具主要分两大类,开源的和商用的

(1)开源工具。

CruiseControl、Hudson、LuntBuild

(2)商用工具。

TeamCity、AntHill Pro、Bamboo、QuickBuild

CruiseControl和LuntBuild在持续集成领域进入较早,Hudson作为OpenSource里持续集成的后起之秀,现在已经赶超了这两个前辈,目前恐怕是使用最多的一个CI Server了。国外使用商用的工具多些,而在国内用开源的多些,其中Hudson工具使用较为广泛,现在叫Jenkins,是基于Java开发的一种持续集成工具,它主要包括:

(1)持续的软件版本发布/测试项目。

(2)监控外部调用执行的工作。

4.2 Jenkins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开源免费,容易安装,只需要执行Java-jar jenkins.war即可。

(2)容易配置,可以通过友好的webGUI来配置,几乎每个配置都有帮助信息提示。

(3)跨平台,几乎支持所有的平台,例如Windows,Ubuntu/Debian,RedHat/Fedora/CentOS,MacOSX,openSUSE,FreeBSD,OpenBSD,Solaris/OpenIndiana.Gentoo。

(4)master/slave支持分布式的build,jenkins能够分发build/test的负载到多台机器,能够更好地利用硬件资源,提高build的时间。

(5)插件支持,已有200多个插件,可通过第三方的插件来扩展。

(6)Junit/TestNG测试报告,能够很好地显示各种测试的报告,且可以生成失败的趋向图。

5.应用举例

(1)某产品开发部有驱动、软件等小组,各小组的代码是各自管理的,但接口文件是共同的。假如软件小组的某个头文件修改的时候驱动小组也需要同步修改,该文件受软件小组管理,驱动小组需要同步,如果靠人工每天去看对方的头文件是否更改,比较费时,也容易漏掉。如果你使用Jenkins工具新建一线程,专门检测对方的接口文件,当然对方该部分代码需要给对方小组某成员开读权限,当检测到对方头文件有修改时则将该文件check到本地,然后再check自己的代码,将对方的接口文件上传到自己的库里。完成后再触发邮件系统将邮件发送到相关开发人员。这样开发人员能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关键事务上。

(2)上传代码到自动化测试一气呵成。某部门开发一套指纹识别项目,开发人员优化该项目时,由于优化过程是持续累积的过程,每天可能都能提高一点,当开发人员将阶段性的成果上传到代码库中,系统按设置的一定时间间隔完成编译并将编译库放到服务器,自动化测试程序也会每隔一定时间去取这个库,并运行程序,并将运行结果直接发送到开发人员工作信箱里。开发人员也能很快速方便地看到自己优化的结果。

6.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开发也要借助于提高软件生产力的工具,持续集成工具能够把开发人员从繁琐的代码同步、版本发布、查找编译失败等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开发人员把精力聚焦在核心业务上。

【参考文献】

服务开发过程 篇7

手工汇编:因为单片机工作时只认程序存储器中的机器码 (十六进制的00-FF) , 因此, 将汇编语言写的程序对照指令手册逐条查出机器码, 而后用写入器将机器码写入EPROM程序存储器, 供单片机读入, 经译码器再转换成二进制码, 供单片机操作用。手工汇编实际上就是查表。例如, 00H变成二进制数为00000000 B;FFH 11111111 B, 55H01010101 B等。

由于效率低、无法进行仿真调试, 手工汇编 (编程) 目前己较少使用, 但对业余开发一些简短的小程序,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交叉软件开发 (机器汇编) :这是把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自动转换机器码的方法, 可取代人工逐条查找机器码的繁重劳动。目前已在IBM PC/XT、AT, APPLE-II, TRS-80等微机上实现用交叉汇编的方式对诸多系列单片机进行编程, 并具有排错调试功能。这种方法必须借助微机系统, 解决了编程的方便和快速问题。

模拟调试开发。在开发目标系统的过程中, 单片机的开发系统允许用户使用它内部的RAM存贮器和输入/输出来替代目标系统中的ROM程序存贮器、RAM数据存贮器以及I/O, 使用户在目标系统样机还未完全配置好以前, 便可以借用开发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软件开发。这种方法具有编程、程序汇编、调试、排错功能。用模拟调试方法开发, 必须在微机系统上建立被开发单片机的开发环境, 也就是用所选用的微机资源来模拟单片机的结构, 并用该微机的指令模拟单片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它可以对单片机进行排错调试, 并可进行程序执行过程的仿真, 即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功能 (编程、排错、调试、仿真) 。

重要的是目标机的程序存贮器模拟功能。因为在研制目标系统开始的初始阶段, 目标程序还未生成, 谈不上在目标系统中通过EPROM写入器将经过模拟调试好的机器码程序写入到EPROM中。因此, 用户的目标程序必须存放在开发系统RAM存贮器内, 以便于在调试过程中对程序修改。开发系统所能出借的作为目标系统程序存贮器的RAM, 常称为仿真RAM。开发系统中仿真RAM的容量和地址映射应和目标机系统完全一致。对于MCS-51系列单片机开发系统, 最多应能出借64K字节的仿真RAM, 地址为0~65535, 并保持原有的复位入口和中断入口地址不变。

该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交叉汇编 (机器汇编) 、排错/模拟软件包、EPROM编程板。

评价板开发装置:它是单板机开发装置的改进型, 增加了RS-232C微机系统接口, 可在微机系统支持下进行联机开发单片机, 也可以视为交叉软件开发或模拟调试开发与单片单板机开发装置的结合。

此种开发也称联机评价调试系统开发, 又称在线开发。在微机上利用交叉汇编来编程, 通过RS-232C串行通信口将汇编好的机器码传送给评价板, 控制其运行, 看是否满足预定结果.如不满足, 可进一步修改程序, 直到满足全部预定要求为止, 它为程序的排错调试提供了一个硬件环境。此方法目前使用较为普遍, 可满足一般应用系统的开发需要, 且投资较小。

ROM仿真器:ROM仿真器特别适合于单片机的开发, 因为单片机本身就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最小应用系统, 所谓单片机的开发, 其主要工作是对在片EPROM、E2PROM或外接EPROM、E2PROM进行编程。

由于单片机组成的完整计算机系统较为少见, 故通常采用通用的微机系统来开发单片机。即通常以双机通信的方式对单片机进行仿真开发 (如在IBM-PC机、APPLE-II机上) 对两个不同的CPU的双机进行通信, 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公用存储器, 利用系统微机的RAM (即公共存储器) 作为目标机 (单片机) 的ROM, 由此称为ROM仿真。开发中目标机的ROM采用EPROM (E2PROM) , 故也称为EPROM (E2PROM) 仿真。

ROM仿真器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但由于它是通过24脚 (或28脚) 的EPROM插座来对目标机进行仿真的, 地址范围将受到限制, 对目标机排错调试功能较弱。由于其通用性强, 仿真速度快, 并可全面考核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综合性能, 因此很受重视, 得到广泛应用。

CPU仿真器:由于单片机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是一个最小的应用系统, 故对单片机进行CPU仿真的难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μP的开发。因为有的地址线、数据线、片内I/O等没有引出脚 (特别是EPROM、ROM版本的芯片) 。

仿真器使用ASM-51宏汇编, PL/M-5l高级语言, 连接/浮动程序, 库实用程序, 二进制到十六进制转换程序。高级语言通用性好、功能强, 程序设计人员只要掌握该种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不需要完全掌握具体的单片机指令系统, 就可以编写程序。MCS-51系列单片机的编译型高级语言有:PL/M51、C-51、MBASIC-51等。解释型高级语言有BASIC-52、TINY BASIC等。编译型高级语言可生成机器码, 解释型高级语言必须在解释程序的支持下直接解释执行。

与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相比, 使用高级语言具有程序短、易于编写、便于软件维护, 确保程序的可移植性、达到缩短单片机产品的开发周期等优点。在程序设计时可以交叉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2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特点是:选用合适机型, 开发实用软件。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该过程中, 系统硬件设计是指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或用万用板直接焊出实验板;对硬件、软件分模块调试是指测试、调整部分电路模块和程序模块;系统统调是指在独立测试各部分电路模块、程序模块正确后, 将系统各电路模块全部连接起来, 运行完整的系统程序, 测试各个模块的配合情况以及系统整体性能;“编程器烧写固化后运行”是指将程序直接写入单片机或程序存储器, 让系统现场运行、工作, 然后测试系统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当系统能够稳定地完成所有功能时, 即可认为设计已达到要求。

3 单片机软件开发的特点与方法

由于单片机通常是为应用系统而设计的, 本身一般不具有自我开发和编程的能力, 因此必须借助于开发工具来开发。单片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可以通过对单片机的选型和多个联用满足不同要求。若无特殊需要, 不必进行扩展 (如ROM、RAM、I/O、A/D等扩展) 。而是合理选用以达到最佳利用单片机的资源, 在设计时, 通常可留有适量余地。

单片机既然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必然与外界有较多的联系, 这些联系通常通过I/O接口进行, 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

因此, 单片机的产品开发特点是:选用合适机型, 开发实用软件。单片机产品开发全过程见图。说明两点:

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在着手系统设计之前, 必须提出任务及要求, 确定系统设计的技术指标。

系统总体方案:是开发产品的关键环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好单片机机型和关键元器件;要充分考虑货源、开发工具及外围电路等;还要分配协调好软、硬件功能, 通常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

从图中可看出, 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产品, 开发工具处于重要地位。在硬件调试、程序调试及联调时, 都需使用开发系统, 甚至在进行总体设计时, 某些技术问题也需要验证。开发系统还是鉴定性能的得力工具, 因此, 在选用开发系统时, 要选择性能优良的开发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友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6.

[2]张丽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7.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篇8

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 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线, 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存逻辑结构或认知规律而设立的, 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体系, 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及行动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予以实施的新型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实施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中心, 其实质是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这一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紧密贴近实际业务的要求, 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适应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前提

(一) 实地调研

任何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而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按照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 服务于企业的要求, 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到企业顶岗工作等方式, 了解本专业对应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 明确职业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及所需的职业能力, 据此确认专业培养目标, 构建课程体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明确了证券投资专业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 能够正确办理证券经纪业务, 能够进行证券产品营销, 具备较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的方向主要是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 主要的工作岗位是证券柜面业务岗位及证券营销岗位。工作岗位需要的主要职业能力包括证券柜面业务服务能力、证券产品营销能力;证券投资产品分析能力等, 据此设立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及《证券营销》。《证券营销》课程就是为满足证券营销职业能力的需要而设置的, 是证券营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

(二) 校企合作

证券营销工作是证券公司很重要的职业岗位, 这一职业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何种职业能力, 整体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有哪些, 只有证券公司最具发言权。进行课程开发时, 就需要教师要深入企业, 与企业该岗位业务骨干密切接触, 吸收企业该岗位的业务骨干一起参与。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来设计教学内容, 只有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才能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这样才能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出来的课程才是符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需要的, 才是切实有效的。可见,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前提, 也是核心。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

(一) 进行课程定位

课程开发前先要进行课程的定位, 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所处的的位置及课程培养目标。《证券营销》课程是证券投资专业的核心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证券产品营销能力, 满足证券营销工作岗位的需要, 能够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 明确工作任务

在进行深入细致的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与企业业务骨干一起, 对职业岗位及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这是课程开发的第二步。通过调查得出, 证券公司证券营销岗位职责主要有:通过一般营销、银行驻点销售等形式进行证券产品的推广销售;其核心的工作内容及任务就是销售证券产品。

(三) 分析工作任务

对职业工作任务及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总结出学生完成特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 进行任务分析, 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 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出《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行动领域是证券一般营销、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四) 确定课程内容

依据行动领域分析结果, 对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归纳,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确定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 进行递增培养。通过对证券营销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证券营销》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营销礼仪、客户管理、营销技巧、银行驻点营销、团队营销。

(五) 进行教学整体设计

明确课程内容后, 就需要进行教学整体的设计, 整体设计要以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由简单到复杂, 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体现工学结合。按照这一要求, 根据《证券营销》课程的主要内容, 首先, 分解设计出具体的教学项目 (见表) 。

其次, 每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项目。工作任务在设计时要遵循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与岗位需要一致, 可操作性强。同时, 制定任务考核评价的标准, 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加以考核, 兼顾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每个任务的考核成绩加总形成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 项目的考核成绩最终形成课程的考核成绩, 这种以过程考核方法确定课程最终成绩的做法可以克服传统考试的缺点。

再次, 编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是编选教材、组织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六) 组织实施

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应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设计工作任务, 教、学、做结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课程实施中要多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工作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证券营销》课程在实施时, 主要是以任务驱动为前提, 把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易于操作的子任务, 由教师下达任务, 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共同完成每一个任务。为完成任务, 他们就需要明确任务、制定计划、予以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进一步评估, 这样的过程实现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学习的过程, 当然这一环节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与监控下进行。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是一种全新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按工作过程中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整合。这种教学模式, 是以学生为中心, 工学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 提高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由于与业务岗位衔接紧密,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 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促进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工作, 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 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有利于更好的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某开发项目的过程管理探析 篇9

1.1 项目管理现状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项目管理与常规的企业管理工作对比是有其特殊性的。常规企业管理的对象是各式各样的可操控和多次重复的生产和运营活动。然而,项目管理的对象一般是一次性产生的项目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当前,对于项目管理的对象来说,一般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从项目管理的特征来看,项目内容的多元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的不规则性以及复杂性等使得整个项目的运行寿命周期都有风险等特征,使项目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1.2 过程管理简介

从项目过程管理的内容来看,项目的过程管理主要是在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吸收项目管理的思想形成的一个基于过程的项目管理办法。在项目过程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项目实施的过程作为项目管理的中心,包括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描述、诊断、设计、实施以及改进等工作的管理。在项目过程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项目过程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2 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从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目标以及成果等出发来将项目划分成各个不同阶段的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对项目的各个进程进行划分,能够有效的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实施项目管理工作。但是在对项目各个阶段划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从而避免因资源浪费产生的项目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3 开发项目的过程管理分析

3.1 立项阶段管理

在开发项目立项阶段的管理来说,主要是对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对开发项目的产品以及服务进行市场预测,同时对项目的产品方案、经济效益以及投资效益等进行论证分析。在项目论证过程中,主要是对项目的开发团队以及技术方案和路线进行综合开发研究。同时,在对项目开发成本进行预估时,需要专门的评估机构来对项目成本进行估计,然后由项目团队进行评审。

3.2 启动阶段管理

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应该改变传统的专业分工,同时在项目的启动阶段需要成立与各个项目部门相对应的项目科室,同时应该建立项目管理部门以及控制部门。在项目管理部门中,应该以控制部门为核心,并且将各个专业的科室部门作为基础,同时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从而依据这样的项目管理机制来促进项目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3.3 设计阶段管理

在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开发项目的设计工作来说,由于其自身的工作性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人们对于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不是特别重视。但是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人员意识到开发项目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开发项目的设计经理来说,需要按时向项目控制部门总经理以及项目业主提交设计阶段的工作报告,从设计工作报告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设计所处的各个阶段、项目设计内容以及业主变更对项目设计开发的影响、本月拟发出的图纸清单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问题等。同时在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管理中,应该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最后,在项目设计阶段的末期,需要明确项目管理目标,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明确项目管理的内容,从而使得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应用的效果。

3.4 实施阶段管理

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项目实施阶段的过程管理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开发项目的实施阶段管理中,不仅仅需要对项目实施阶段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项目过程中的项目进度、项目质量以及项目成本等进行管理。为了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管理部门可以安排多个项目负责人,然后从这些负责人中选择一个人作为总领导。项目管理的总负责人主要是对项目时间、项目的质量来进行管理。当确定项目的实施时间之后,需要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实施时间进行安排和确定,从而实现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5 验收阶段管理

在开发项目的验收阶段,一般需要委托第三方专家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工作的完成情况、项目共走的绩效以及组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在验收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从而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及借鉴。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开发项目的项目特点,并且以项目管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深入挖掘以及剖析开发项目的过程管理重要性,以期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为后期开发项目的项目过程管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及借鉴,从而实现高效以及优质的项目过程管理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篇10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需要按照更科学、有效的方法组织软件的生产与管理。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 并逐渐发展成熟, 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

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 并逐渐发展成熟, 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即对象) 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 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

具体地讲, 面向对象技术是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构造软件系统, 用对象作为这些事物的抽象表示, 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 属性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 方法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为一体, 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 称作封装。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方法的对象归为一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描述, 每个对象是它所属类的一个实例。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 可以得到基类和子类, 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封装———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 可以隐藏实现细节, 使得代码模块化;

继承———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 并在无需重写原来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多态———指同一消息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时, 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 即所谓的“同一接口, 多种方法”, 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

2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现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解决的问题中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为主要矛盾, 力图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 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表述他们的特征和功能, 定义接口来描述他们的地位及与其他对象的关系, 最终形成一个可理解、可扩充、可维护的动态对象模型。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设计, 面向对象的实现三个阶段。

2.1 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主要作用是明确用户的需求, 并用标准化的面向对象的模型规范来表述这一需求, 最后形成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图1展示的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示意图。

面向对象的分析分为如下几步:

2.1.1 确定需求

明确用户的需求, 包括对用户需求的全面理解和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职责界限;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制订方案, 交给用户确认。

2.1.2 进行分析

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理解, 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 找出描述问题域所需的类及对象, 定义这些类和对象的属性与服务, 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结构、静态联系和动态联系。

2.2 面向对象的设计

面向对象的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如何做。面向对象的设计将在对象类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界面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管理, 进一步确定模型。界面管理:负责整个系统的人机界面的设计。任务管理:负责处理并进行操作之类的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的工作。数据管理:负责设计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

2.3 面向对象的实现

面向对象的实现就是具体的编码阶段。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用选定的语言编码实现的对设计阶段所得的各对象类的详尽描述。将编好的各个类代码模块根据类的相互关系集成, 测试检验各个模块和整个软件系统。

3 总结

面向对象的技术相对于之前的程序设计方法, 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软件开发在规模、质量、效率、复杂性和可靠性上的种种需求。

3.1 可重用性

可重用性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一个核心思路, 类能够抓住事物的实质特征, 具有普遍适应性, 类的另外一大特点是继承, 通过继承大幅减少冗余的代码, 并可以方便地扩展现有代码, 提高编码效率, 这就是一种可重用性的体现。

3.2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即要求应用软件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扩充和修改。对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来说, 往往添加一个功能, 整个程序都要重新考虑, 对于大型程序来说, 这样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缺点, 降低软件维护的难度。

3.3 可管理性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采用类作为构建系统的部件, 使整个项目的组织更加合理、方便。数据抽象可以在保持外部接口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内部实现, 从而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3.4 可直接操作性

允许将问题域中的对象直接映射到程序中, 减少软件开发过程的中间环节的转换过程, 优化整个程序设计结构, 提高软件质量。

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和广泛应用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成果和趋势之一, 在许多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中都极具前途。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会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占据主流的位置, 并将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王维江.面向对象方法的程序设计简述[J].航空计算技术, 2004, 6.

[2]郭领艳, 常淑凤.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理解及案例分析[J].资源建设:技术与应用, 2007, 5.

[3]宋晓军, 李卓玲.Oracle系统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J].信息技术, 2002, 5.

服务开发过程 篇11

【关键词】断层滑动;注水压力;区块压差;浸水域

1、套损产生的主要因素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同的油藏类型、不同的开发方式下,套管损坏类型和机理各不相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交叉断层对套管损坏影响最大,作用范围最广,正断层次之,而逆断层对套管损坏影响最小;断层弹性模量越小,发生在套管上的位移越大,反之,套管上得位移越小;断层倾角越大,发生在套管上的位移越大;随着储层弹性模量的增加,套管上的位移略微减小。

2、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纵向变化规律

油田在原始状态下,各油层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油层压力随着深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油田注水开发以后,油层压力由静止状态变成了相对运动状态。由于层间、平面和层内三大矛盾的存在及相互作用,地层压力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油层或其局部形成长期注大于采的情况时,致使地层压力有很大的提高,从而形成高压层,甚至是异常高压层;而当油层或其局部形成长期采大于注的情况,地层压力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从而形成欠压层,甚至是异常欠压层;而对于注采平衡或接近平衡的油层,地层压力变化不大,则为正常压力层。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交替出现,就会在纵向上形成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相间存在的状况,从而在纵向上构成典型的多压力层系剖面。

3、油田注水开发后异常地层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3.1 岩性高压区

岩性高压区是指因岩性因素而形成的异常高压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这些油田的共同特点是仅发育单一油层组,其砂体规模比较小,砂岩的渗透率低,一般小于98.7×10-3μm2。在主力油层发育差的井区,因主力油层吸水厚度降低,所以就增加了岩性尖灭层、差油层等易形成异常高压小层的吸水强度,形成蹩压层,从而使注水井套管在蹩压层位发生套变。注水井套损后被迫采取笼统注水,使层间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而形成以套损注水井为核心,以各类蹩压小层在平面上的叠加面积为分布范围的岩性异常高压区。这类高压区具有以下特点:

(1)纵向上钻遇岩性蹩压层;(2)主力油层发育差或主力油层砂岩厚度不足油田平均厚度的50%;(3)压力源—注水井静压梯度一般高于17.0 KPa/m;(4)注水井多在高压异常层位发生套变。

3.2 套损高压区

套损高压区是指油田某一开发区块由于受油田开发中三大矛盾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使油水井套管发生成片损坏,形成套损区。套损区内的套损注水井不能分层注水,而套损采油井则不能正常采油,严重的被迫关井停产,使层间、层内及平面三大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而形成异常高压区。

3.3断层—注水井三角高压区

油田的断层走向与注水井排相交形成锐角区,当该三角区位于断层上升盘时,使注水井水驱面积减少,形成注大于采的状况,从而形成高压区。如果该三角区顶部采油井因套损,高含水等原因关井,则使注采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形成异常高压区。

3.4 油井高含水关井高压区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井高含水后,往往采取机械、化学方法对高含水层位进行堵水,如果堵水无效,一般采取采油井关井停产的措施。而此时注水井则继续注水,使注采失衡,形成只注不采的状况。因此,在高含水关井采油井附近形成异常高压区。

3.5 断层附近采油井成片套损关井异常高压区

油田注水开发后,在某些大断层两侧地层压力产生差异后,使断层附近的采油井成片套损关井,在断层附近形成死油区,随着相应注水井的继续注水,从而形成异常高压区。

3.6 采油井成片堵水异常高压区

长期注水开发造成基础井网(主要是开采渗透性好、厚度大(>1.0 m)的油层)主力油层水淹,采油井高含水。为降低油井含水,一般对这样的高含水、水洗油层采取机械或化学方式封堵,而此时如果注水井继续注水,则使这些堵水层压力迅速升高,如果采油井成片堵水,并且堵水层位一致性较好,那么在堵水区域则形成异常高压区。

3.7 浅层异常高压区

由于固井质量或套管损坏等因素,使注入水窜入浅部的非开采地层,从而形成只注不采的状况,在具备构造或岩性压力封闭条件的情况下形成浅层异常高压区。

3.8 部分油页岩标准层异常高压区

油田早期注水开发时,早期的固井技术使有些井固井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造成层间混窜,尤其是标准层进水,使油水井发生套损,注水井套损后因不能及时发现等原因而继续注水,使部分油页岩在形成浸水域的同时,形成很高的地层孔隙压力。

3.9 油气上窜泥岩高压区

此类高压区仅在葡萄花油田北部发现。由于葡萄花油田油层隔层存在原生裂隙,因此在高压注水条件下,某些原生裂隙使隔层的作用丧失,高压油气在异常高压部位上沿裂隙窜至油层顶部并继续上窜至泥岩部位,形成油气上窜泥岩高压区。

4、结束语

(1)与油田生产相关的注水压力、区块压差和浸水域是影响成片套损发生的主要因素。

(2)油田注水开发后层内、平面和层间三大矛盾的存在是地层压力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3)油田注水开发后,在纵向上形成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相间存在构成典型的多压力层系剖面,在平面上形成异常欠压区和异常高压区,根据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和分布特征,可以划分出10种类型的异常高压区。

(4)异常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对钻井作业和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和分类 篇12

打开电脑, 各种软件的更新提示窗口不断闪烁, 刺激着每一个软件开发人员的神经。这就要求开发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要做好软件开发的事情, 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要不断积累学习工作经验, 在实践中成长。知识面要宽, 还要能够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 更难得的是要有耐心, 上帝只垂青刻苦的人。

开发前还要做好准备工作。一般软件项目在开发前都有系统任务书, 系统的目标、任务、结构、功能、规模、进度要求及人员计划、经费等都要包括在内的, 这只是基本要求。针对具体情况, 软件开发人员和需求分析人员还要联合对软件项目的细节进行具体分析, 必要时还要进行实地调研, 然后共同商讨写出系统的需求分析, 包括各方面实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分析原系统 (工作环境) 现状, 描述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 使用范围, 业务流程, 用户界面, 输出要求, 故障处理以及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包括网络环境, 硬件环境, 软件环境, 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安全与保密。提供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沟通的基础, 提供项目设计的基本信息。给出结论和意见。

2 软件开发的实践操作

件开发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设计

软件设计可分为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事实上,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软件模块分解, 模块, 以及模块的设计。概要设计是结构设计, 其主要目标是让软件的模块结构用软件结构图表示。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模块的程序流程, 数据结构与算法, 次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数据库。

2) 编码

软件编码是指软件设计成一个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在当前软件开发中除特殊场合, 已很少使用在第二十世纪80年代的高级语言, 取代它的是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完美融合, 大大提高了发展的速度。

3) 测试

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是软件测试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 设计一套出色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由测试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 是关键所在。而用例设计的关键则是以较少的用例覆盖尽可能多的内部程序逻辑结果。

4) 维护

维护就是根据软件运行的情况, 对软件进行适当修改, 以适应新的要求, 并纠正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操作完成软件问题报告, 软件修改报告。在这段时间里, 研制阶段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几乎得到解决, 而且还解决了一些维修工作本身特有的问题, 可以使它扩展功能, 提高性能, 从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不幸的是, 软件维护工作的关注程度往往远不如对软件开发工作的。

3 软件开发的典型模型

典型的开发模型有:1) 瀑布模型 (waterfall model) ;2) 边做边改模型 (Build-and-Fix Model) ;3) 增量模型 (Incremental Model) ;4) 螺旋模型 (spiral model) ;5) 喷泉模型 (fountain model, (面向对象的生存期模型, OO模型) ) ;6) 智能模型 (intelligent model)

3.1 瀑布模型 (Waterfall Model)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 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 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如同高山流水, 逐级下落, 它一直是80年代早期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但是, 这种被人们习惯了的线性思维却不再适合现在的开发模式, 几乎被抛弃。

3.2 边做边改模型 (Build-and-Fix Model)

在这种模型中, 没有套路也没有经过设计, 软件随着客户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不断被修改。“边做边改”模型开发了很多的软件产品。但它对编写几百行的小程序来说还不错, 但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无法实现的。

3.3 增量模型 (Incremental Model)

与盖房子相同, 软件也是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在增量模型中, 第一个增量往往是实现基本需求的核心产品, 先给他用户使用之后再根据需求形成下一个增量计划。再经过集成和测试, 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每一个构件。它也有弊端, 比如每一个模块软件必需具备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但是由于它的自由度比较高也容易使软件过程的控制失去整体性。

3.4 螺旋模型 (Spiral Model)

1988年, Barry Boehm正式发表了软件系统开发的“螺旋模型”, 它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结合起来, 强调了其他模型所忽视的风险分析, 特别适合于大型复杂的系统。它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1) 制定计划;2) 风险分析;3) 实施工程;4) 客户评估。螺旋模型由风险驱动, 强调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从而支持软件的重用, 有助于将软件质量作为特殊目标融入产品开发之中。但是, 螺旋模型适用范围比较小, 对开发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3.5 喷泉模型 (fountain model, (面向对象的生存期模型, OO模型) )

喷泉模型与传统的结构化生存期比较, 具有更多的增量和迭代性质, 生存期的各个阶段可以相互重叠和多次反复, 而且在项目的整个生存期中还可以嵌入子生存期。就像水喷上去又可以落下来, 可以落在中间, 也可以落在最底部。

3.6 智能模型——四代技术 (4GL)

智能模型拥有一组工具 (如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处理、屏幕定义、代码生成、高层图形功能及电子表格等) , 每个工具都能使开发人员在高层次上定义软件的某些特性, 并把开发人员定义的这些软件自动地生成为源代码。但这种方法需要四代语言 (4GL) 的支持。

4 结论

自己的开发思路要懂得坚持, 别人的思想要懂得理解与吸收, 和而不同。不论是开发能力上的还是开发经验上要向你周围的人谦虚学习, 学会总结,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

参考文献

[1]Geoffery James.编程之道[M].郭海, 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海潘著.软件工程导论[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3]郑人杰, 殷人昆, 陶永雷著.实用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4]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0.

[5]郝克刚.软件设计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

[6]陈明编著.实用软件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中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下一篇:色彩与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