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发

2024-05-11

再开发(精选12篇)

再开发 篇1

1 城市旧居住区再开发的原则、特点和方式

1.1 原则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定, 城市旧区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

1.2 特点

旧居住区再开发不同于新建, 有其特点:

(1) 复杂性, 涉及社会、历史、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2) 长期性和阶段性, 城市建设, 今年是新的, 明年就是旧的, 新建是相对的, 再开发则是绝对的, 不可能停在一个水平上, 这就决定了旧居住区再开发的阶段性和长期性。

(3) 综合性, 涉及到城市总体、名胜古迹和特色住宅保护及基础设施适应性等。

2 旧居住区的维修改善和更新

2.1 维修改善

是指经常性的维修保护和局部的改善措施, 使房屋的使用功能得到改善。如换门窗、增加卫生设备、建阁楼等。还有旧居住区室外环境的改善, 如道路、公厕、路灯等设施的改善, 减少噪声等。

2.2 更新

是指对旧住宅和在保留外形前提下的建筑, 进行内部现代化更新。适用于旧房质量或外形较好的建筑或地段。

3 居住区的整治规划

是指对一些质量较好的居住区, 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解放后, 在不同经济水平时期, 建筑标准不同, 现在出现了问题, 主要有:

1) 土地使用不经济、不合理, 如建筑密度低;原规划的土地改作它用;原有河塘已淤塞无用。

2)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需要补充设置, 如车辆存放、老年活动场所等。

3) 原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 水量不足、交通不便等。

4) 居住区公共绿地被不断占用, 需要补充活动场地等。

5) 安全管理方面, 需要增设围墙、门卫、保安等。

4 旧居住区的改建规划

对旧区进行重建的方式往往工程量大, 投资多, 时间长, 问题复杂。

4.1 局部改建, 指对部分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 或利用旧区一些空地插建

(1) 要有局部改建规划, 避免拆建或插建的房屋成为今后的障碍。

(2) 宜成组成群改造, 以利施工和面貌统一。

(3) 考虑拆迁户套型和合理用地, 图纸须单独设计。

(4) 外观上要新旧协调, 尤其要重视景观地段规划。

4.2 道路沿线改建, 一般是为了满足交通或改造市容的需要

(1) 应按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性质, 红线宽度、沿街建筑、管线工程及街坊内部改造要求, 统一规划、综合设计。

(2) 沿街住宅要满足日照、通风、防声要求。商店等服务设施, 人流大时宜设在街道一侧。

(3) 街道宽与两侧建筑高度有适当比例。

(4) 沿线改造应一次建成, 或分段一次建成。

(5) 既要考虑拆迁少, 又不能过分迁就现状。

4.3 成片集中改建

是指对低标准时期的建筑, 或因地震、火灾、战争严重破坏的居住区进行的改建。

5 旧居住区的调查研究

5.1 调查研究工作对旧居住区再开发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进行城市布局和各专业的规划, 需要在调查研究工作基础上, 通过方案比较, 最后确定方案。由于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 因此城市规划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 应为动态规划。在旧居住区再开发方面, 更要力求体现出城市的性质和特点, 反映出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5.2 调查研究工作内容

(1) 土地使用状况

(2) 建筑现状

(3) 人口构成

(4)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5)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6) 工厂生产情况

(7) 地区内日照、通风及污染情况

(8) 建设资金来源

(9) 行政区划现状

6 旧居住区再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6.1 用地的调整

(1) 居住区宜相对成片集中, 以便组织生活服务和管理。

(2) 有利于企业生产与管理。

(3) 打破用地单位所有界限, 提高用地效益。可采用土地开发和融资机制, 土地置换、入股等。

6.2 动迁安置的方式

住房的动迁安置, 这是一项十分繁复和细致的工作, 必须按照有关的政策和法令认真细致地进行, 既要满足居民的合理要求, 又要对不合理要求作耐心说服工作, 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1) 一次搬迁, 即直接安置到新建住宅, 这是较理想的方式。

但要有周转房。在改建地区就近解决, 居民易接受。

(2) 两次搬迁, 又称临时过渡的方式。

可用搭建简易周转房或投亲靠友过渡。这种方式时间不宜过长。

(3) 具有历史价值的住宅、地段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保留。

对这些建筑和地区的改建, 除了要考虑其建筑和环境质量外, 更重要的是衡量其保护和保留的价值, 包括历史的或城市规划的或建筑艺术的价值。

7 “扬州模式”的古城居住区规划

对古城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称古城居住区规划。古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应特别强调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景观要求。

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历来是一大难题。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破解了这一难题, 近几年扬州复兴古城成效突出, 被国家名城委命名为古城保护中的“扬州模式”。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对“双东”街区 (东关街、东圈门) 现状给予了充分肯定, 要求坚持原真性、整体性、真实性、永续性原则, 做好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依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名城保护思路, “双东”历史街区将建设成为扬州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古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

扬州东关街长约千米, 宽约5米, 位于古城扬州东北角, 东关街南北两旁, 有许多通向全城的小巷, 每条小巷都有它的来历, 或有一段饱含历史文化的故事。倘能恢复旧貌, 无疑会为扬州增添一道饱含文化氛围的旅游景点。东关街有着良好的教育传统, 除了有安定书院和广陵书院, 还有多家学塾。千百年来, 不知从东关街走出多少秀才、举人、进士以及诗人、学者和实业家。走进扬州东关街历史街区的“文化里”, 狭长的巷子相互交错, 两侧是历尽沧桑的旧门楼和参差高下的马头墙, “扬州模式”保护下的古城风貌立刻跃然眼前, 彰显出东关街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氛围。

扬州东关街文化里是成功实施古城保护改造的典范街区, 青砖黛瓦的老民居中, 添置了抽水马桶、空调等现代化设施, 原居民生活得既方便又惬意。古城保护与民生大计, 互不干扰, 一举两全。成功的城市建设, 就是通过居住区合理规划等手法, 将“扬州”塑造成靓丽的城市名片。

摘要:我国城市旧居住区一般是指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居住地区。解放前这些住宅区质量差别悬殊, 有豪宅, 也有大量贫民窟。解放后也因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济水平, 所建住宅标准也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历来是一大难题。旧居住区规划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破解了这一难题。结合古城扬州“双东”工程实例, 探讨了旧居住区规划控制要点, 可为相关旧居住区再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旧城改造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郑志, 刘塨.福建小城镇居住区生态规划探索[J].建筑学报, 2007 (11) .

[3]秦洛峰.德国住宅及居住区发展的经验和特点研究[J].新建筑, 2006 (2) .

[4]顾一平.东关街概述[EB/OL].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 l/2008-03/08/content_3681477.htm.

[5]郭城, 张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使用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 2003 (8)

再开发 篇2

【关键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发展;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51-01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持,但我国对于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却很低,本论文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下探讨。

一、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问题存在的原因

在我国许多的城镇在进行规划时就把城镇规划的很大,基本上都是在比谁的城镇规模大,比谁的城镇扩展速度快,但对于城镇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在有些城镇它的经济并不怎么发达,有的甚至还存在财政问题,对于城镇来说它的财政收入都是有限的,它很多的经济来源靠的都是土地的转让,据调查,有些的城镇他们的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靠转让土地的收入来维持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问题的存在,我国许多的城镇可能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提高自己城镇的管理水平,就会对各种我你爹的规划就会进行相应的审批,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漏洞,造成土地的乱使用,由于审批没有规定,而且要求的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土地来说就容易造成违法建设或者监管失去控制的现象。在许多城镇工业建设中,一般负责开发运营的都是公司,但我国城镇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对于招商引资就缺乏眼光,使得引进的企业额都是一些层次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这样就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对于土地再利用的效率比较低,这样不仅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还造成土地了资源的破坏。还有些城镇比较落后,对于招商引资重视不足,使得城镇许多的土地都闲置在那里,城镇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减少价格来租给规模小的企业,这样对于土地的再利用效率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是不利于土地的发展的。

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端正思想态度

对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以市或者县的中心为中心来做城镇的整体规划,必须要符合我国的规划的法律法规,要使得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没有争议。在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调查,要把城镇需要改造的旧住宅区自己其他的不用或者违章的都要纳入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去,对于那种已经建成但是不符合标准的是要进行再一次的调整,尤其是没我在国家规定范围了而且是禁止实用的建筑就更应该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于破产或者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都可以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于国家命令禁止或者不符合国家要求的都可以进行再一次调整,进行进一步规划,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二)相关人员应该做好相关调查工作

对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进行调查,要充分的利用相关调查成果,采用科学的手段理论方法来进行准确的分析,对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要有一个科学的,有依据的初步规划。在这个基础上面,要共同发挥各自的职能权利,相互的探讨分析,再进行最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确认,然后进行实地考察,看能不能顺利开展,是否符合实际,在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于城镇低效用地的范围进行再一次确认,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确保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时候一定要有专门的,科学的规划,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规划,要建立档案,还要建立数据库,对于所有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规划都要有备份。

(三)要重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空间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稀缺,这就对于我国土地的再利用就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现在对于土地的利用多提倡的是多维空间的的利用,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容积,减少土地的空间,增加了人们对于土地利用的效率。在我国许多的城镇对于土地的利用都是多维的,像修建商场,停车场等,都是在地下修建,这样就可以减少大的先用土地的空间,可以充分再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对于耕地的占用,给我国城镇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对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问题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指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要落实到位,不能只说不干事,要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做到真正的监管,政府还要为城镇的发展提高许多的优惠政策。

三、结束语

西部开发再升温 篇3

与温家宝的表态相呼应,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促进西部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观察家认为,种种信号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将迎来新一轮以国家政策为后盾的发展新机遇。机遇的背后,是中国政府格外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开放与合作。而早在半年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开始在西部抢占商机。

西部开发起航十年

10月16日,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幕致辞中提出,“中国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开放的新阶段”。新阶段的内涵,正如致辞的标题所示:全面提高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

中国西部发展与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程路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温总理的讲话揭开了西部大开发和西博会的历史新篇章。”

程路介绍,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区,这一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逾七成,人口约占三成。但上世纪末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东部的40%。

1999年底至2000年初,中国政府决定在68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5亿多人口的西部广袤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建设新西部的宏伟篇章。

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致辞中引用的权威数据,过去10年,原本是中国经济“洼地”的广大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经济快速崛起: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万亿元增加到5.82万亿元,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万亿元,年均增长22.9%。几项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参与人口最多、开发空间最广、开发难度最大的区域大开发,西部的十年历程也非一帆风顺。

长期研究西部大开发的程路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政协部分委员就专门对西部发展进行调研,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建议。

但由于种种原因,此议并未形成最高决策。直至十年之后的2000年1月,由国务院决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才正式发端。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00年工作时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倾斜政策接续

十年后,几乎所有跟西部开发有关的西部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个人都会问,在持续了十年的政策支持后,中央对西部的财政倾斜政策还会不会继续?

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的讲话给这些组织、企业和个人吃了定心丸。温家宝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央资金投入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将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

出席西博会的四川省西部办副主任杨世佐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十分激动,“听了温总理的讲话,‘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终于落地了。”在西部大开发岗位上已工作10年之久的杨世佐,近來常常接到国内外一些大企业负责人这样的询问:“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能否延续?”作为地方官员,他也同样期待中央表态。

杨世佐认为,西部将是中国经济下一个增长极,而来自中央的财政及政策的支持显然成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走向的风向标。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1.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而10年间,中国政府向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超过3.5万亿元,安排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7300多亿元。

对于未来政策,杨士佐指出希望对西部地区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等方面不要变,甚至可以考虑更为优惠一些。另外在投资、产业、土地等一系列的政策上,希望在下一个10年比前10年在保持稳定之上有更大的优惠。

杨世佐建议,国家在制定下一步西部大开发政策时,能够坚持“三个均等”的原则:发展机会均等、利益分配均等和公共服务均等。如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时,改革现行资源价格形成制度,提高资源补偿费、税标准,健全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东部和西部可持续发展。同时,尽最大可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

从开发到开放,商机无限

西博会的开幕还释放出另外的信号。

温家宝在西博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西部地区新时期开发开放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

温家宝提议,从能源交通、经贸投资、节能环保等方面深化区域和国际合作。包括加强和深化区域金融合作,设立并完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参与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建设等。

从开发到开放,正成为西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西部开发重要的是私营经济、国际合作及全民创富这几个方面严重不足,”程路说,“只有加大开放与合作,才能激活地方经济活力”。

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一大共同点是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西部大开发之初,曾有学者认为,西部各省区市为争得招商引资的更大份额,将很难形成合作的基础。

西部地区的实践却正在颠覆这种观点。据杨世佐介绍,四川省从重庆引来的资金,连续8年占据外来资金的第二位;2008年西博会上新疆集中签约31个项目,其中与四川的合作项目占了一半;四川宏达集团,不仅把矿山开到了云南、西藏、贵州、甘肃,而且正在向海外延伸。

与区域间合作一样,东西合作、中外合作正日益广泛。如西博会、西洽会、渝洽会、乌洽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正成为这样的平台。以西博会为例,前9届西博会,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会参展企业累计达到2.7万家,累计签约投资金额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

而随着从开发到开放的深入,敏锐的境内外企业家和投资者也认识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巨大商机。今年2月初,全球芯片业龙头英特尔公司关闭了其在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转而在中国西部的成都开办大型的新工厂。英特尔公司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表示,成都工厂已成为英特尔公司全球网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4月,壳牌石油公司在西安与陕西省两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合同,并决定投资6600万美元进入中国现代服务业。10月16日,已在大陆沿海发达地区拥有多家生产基地的台湾富士康集团宣布将在成都投资10亿美元建设产业基地,此举宣布的20天前,同样是总投资达10亿美元的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刚刚开工建设。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集群策略 篇4

一、城市更新改造与城市滨水区再开发

就物质空间的利用而言,城市发展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开拓新的空间;二是对既有空间进行更新改造。纵观历史,城市诞生之后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更新改造,这是城市发展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城市建设面临的永恒课题。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人的需要以及人们利用空间的技术手段不同,城市更新改造在其目标、范围、内容、规模、程度及速度等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经历了“由以大规模拆除重建为主、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城市更新和贫民窟清理,转向以谨慎渐进式改建为主、目标广泛、内容丰富的社区邻里更新的发展过程”(1);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仍然方兴未艾。

城市再开发属于城市更新范畴(2),是指在已被使用的地块上进行的任何新建设(如把工业用地开发成混合用地,或把某片联排住宅开发成大型公寓),有时也将早先经过开发但已遭废弃地块上的插建视为再开发(3)。日本学者谷口邦认为,城市再开发是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综合性地重新修建建筑物和重新调整建筑用地及公共设施(4)。

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更新改造目标及内容的多样性,更新改造不只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或品质提升,还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笔者认为,城市再开发更着眼于城市空间资产的运作,强调被改造地区既有土地、房产和设施等的经济价值的再释放,令其增值,并进一步带动和刺激城市经济的增长。

理想的城市再开发是微观投资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共赢,或者说是具体开发项目与整个城市发展的相互协调。换言之,在项目层次上,再开发要使投资者、经营者、未来的债权人具有财务生存的可能(通常是获利)(5);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再开发必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贡献,对社会或城市整体利益有利。

滨水区再开发在城市再开发中占有特殊地位。历史上,滨水区孕育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滨水区仍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工业加工技术的不断革新,激发经济转型、产业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带来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空间分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导致滨水区职能的转变。曾经以航运、工业加工、渔猎、通商等吸引人们前往的滨水地区,如今以旅游观光、水上娱乐以及迷人的风景和适宜的气候等再次使人们趋之若鹜(6)。在此种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的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不断兴起和蔓延。

二、滨水区再开发的集群策略

城市再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上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再开发无不凸显其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特征;再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要创造一个经济繁荣、环境友好、充满生机的城市地区,一个形象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空间(7)。

从繁荣经济、重塑地区竞争优势的要求来看,滨水区再开发地块的功能定位和项目选择至关重要;而功能定位和项目选择,本质上可归结为产业选择和空间配置。

20世纪后期,“产业集聚”这一经济地理现象或产业组织形式以其强大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引起世人的瞩目,为发展经济、增强地区乃至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8)。产业集聚现象很早就受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关注,如100年前马歇尔、韦伯等人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研究。以波特为代表的当代学者把这种“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的地理现象称作“集群”,并视之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及思维方式(9)。近十年来,国内经济、地理、管理等学界对产业集聚(集群)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且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层面。

笔者曾借鉴产业集群理论,在微观层面上对城市内部围绕某一产业进行的功能片区开发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发展中的集群开发策略(10)。集群开发基于如下理念或理论假设,即产业开发是城市开发的本质和基础,经济上获益是其前提和重要目标,场地、建筑和设施等旨在为产业活动提供物质空间载体,离开了产业活动,设想再好的物质环境也只是“无本之木”或空洞的躯壳。集群开发策略强调开发项目在城市宏观层面和项目内部微观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功能定位即产业选择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相一致,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刺激或带动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上,再开发项目要能够生存且盈利;第二,项目配置必须满足产业关联的需要,项目之间做到相互支持或产生功能耦合,从而形成一种微观层次上的相对完整的价值链。

三、案例分析——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

城市滨水区有滨海、滨湖、滨河等地区或地带,滨水地区开发的历史长短不一。下面分析介绍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是一个千年水乡古镇以其老街为核心的滨河区再开发。

“孔城老街”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孔城镇东南部,全长2 200m,拥有1 8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桐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其中街内商铺、官绅商贾巨宅、当铺、钱庄等古建筑众多。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水运功能的衰落,老街“繁华不再、建筑失修、老宅废弃、雕梁侵蚀、高墙坍塌、人迹稀少、生机难觅。”

在桐城市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孔城镇旅游业强镇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孔城老街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以休闲、度假、文化等产业为主题的新型休闲度假经济,孔城镇计划对孔城老街进行修复和再开发,以老街为依托,开发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已编制的《安徽省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提出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发展目标定位为国家4A级景区,近期目标是将孔城老街培育成为孔城镇乃至全市的战略成长型旅游经济项目和旅游业的龙头项目,成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形象产业。

依照上述规划,“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开发将以孔城镇十甲老街为核心、周边河道为辅助,进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性利用和再开发,带动村民及企业构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乡村度假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休闲度假产业集群。

整个度假区将由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观光游览体验区和综合服务区五大版块构成。有关方面目前正着手进行一期项目“古镇休闲度假区”的开发。

四、结语

集群策略从产业发展和提升地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眼光审视城市再开发的功能定位和项目配置。当然,再开发的成功与否还依赖于对发展时机和机遇的把握以及政府的支持。由于竞争的动态性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如果时机不成熟或错过机遇,再开发的结果往往流于产业或项目的简单“堆积”,而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与城市其他地段再开发的显著区别在于水资源的修复、保护和利用。一是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如上海苏州河、南京秦淮河的除黑除臭,逐步恢复生态多样性等;二是对现况良好的水体严加保护,防止再开发活动对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三是尽可能让宝贵的滨水空间资源为大多数市民所享用,并塑造独特而优美的城市物质和人文景观,这原本就是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桐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推进我区劳务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5

劳务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天,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这次劳务工作会议,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准定位、创新举措,推进我区劳务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大会安排,我就此项工作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充分把握我区劳务开发的重大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区是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区,区域经济实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通过劳务开发助农增收成了必然选择。因此,全区上下务必要深化以下三种认识。

(一)劳务开发是强区富民的现实需要。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富余资源亟待开采。我区地下无矿产,地上无森林,人均耕地不足0.8亩,农业资源贫乏,城镇建设滞后,城市可开发土地有限,民间资金存量少,而人力资源却很丰富,全区农村近二十万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这是我区唯一的“金矿”。二是劳务开发在产业结构中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区10年,虽然历届十分重视农民增收,但多届领导倡导“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乡镇仍是“一产业打石头,二产业打饼子,三产业打麻将”,几乎没有工业企业,农业支柱产品没有真正形成,而劳务经济近年来却异军突起。去年全区劳务输出16.4万人,收入8.6亿元(仅银行汇总即达6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三是劳务开发正逐步成为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业。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农业税免征,乡镇工作到底抓什么?我前几次都已经讲过,重点要抓农民增收,抓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抓劳务输出。目前乡镇不是缺人抓工作,而是有人不做工作,不是有人无事做,而是有事无人做。各乡镇要调剂力量抓劳务开发,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可以发动、组织干部有组织地劳务输出,带领农民打工;选拔一些区乡干部到一些大的劳务基地城市交流任职,开展农民工跟踪服务工作。

(二)劳务开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发展、富裕”问题,其根源在于人多地(资源)少的特殊情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其外在表现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就业不充分。我区现有农村劳动力人均可经营土地仅1.5亩,如果不实施劳务开发,劳动力就不能充分就业,“人手”就变成了“人口”、变成了包袱;如果没有劳动力输出,沉淀在土地上的劳动力因过剩而低廉,必然制约土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三农”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劳务开发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也好、城镇化也好,首先都必须把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实现农民工人化和市民化。农村人口的转移,首先必须从劳动力转移开始,只有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工厂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才有可能带领全家老小实现举家转移,从而真正有效地减少农村人口。因此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必然要加快劳务开发。

二、准确定位,客观分析我区劳务开发面临的形势

分析现状,我区劳务开发可谓有喜有忧:

(一)劳务开发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一是提升了我区劳务开发的排名位子。我区劳务开发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有力的领导下,依靠大家共同努力,顽强拼搏,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两年连续获得省、市劳务开发先进集体。其中白家乡柏家村开办劳务公司,组建生产、生活互助组和治安联防组为外出务工人员分忧解难,被誉为柏家村模式,得到省、市肯定并在全省劳务工作会上交流发言。

二是拓展了致富的新路子。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很多人由从事简单劳动的体力型转变为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由打工者变为小老板。据我所知,巨石乡4村唐敏90年代初开始在外务工,积累一定资金后回乡炒瓜子卖,如今成了南充小有名气的“瓜子王”,在他的带动下,该乡20多位村民外出找到了致富新门路。

三是引回了发展的新点子。外出劳务人员带回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家乡群众封闭的小农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逐步树立了“敢闯敢试谋发展”的新思维。如曲水镇6村~利用外出务工挣的钱回乡开办了中册亿纸箱厂,产品供不应求;李渡镇3村孙波利用外出务工挣来的资金回乡开办农贸市场,发展山羊养殖、河塘养鱼等,事业越做越大。近三年来,全区吸引投资10万元以上的回乡创业者178个,就近转移劳动力7620个。

(二)劳务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虽然我区劳务开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受诸多原因影响,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对劳务输出“放任自流”,没有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存在漠视心理,害怕因组织劳务输出给自己带来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存在无为心理,认为群众要出去其本人自己会操心,用不着政府“瞎帮忙”,忽视了政府的积极作用。

二是务工人员整体素质较差。我区外出务工人员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初中文化的占60%,初中文化以下的34%,持中级技术等级证及以上的不足5%,无技术证的占83%;这种素质状况不改变,我区民工将只能长久处在“脏、苦、累”的低收入工作环境中,并且随着国家就业市场资格准入证书制度实施以及“民工荒”的降温,我区民工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三是培训组织程度仍然不高。我区职业教育机构、农民培训机构奇缺,唯一的公办机构(金凤职中)前几年即改成了普中,民营职校仅慧明职中一所,人劳局去年开办的劳动技术培训学校尚未完全建成,职业中介机构几乎空白,劳务公司尚未破题,社区就业刚刚起步,部门就业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坚持不好,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不够好,输出人员中绝大多数属于亲帮亲、友帮友的自发方式,组织状况、求职境况都不够理想。

四是后续服务没有完全解决。农村互助耕作队组织不好,机制不健全,而农村土地转包难度较大,务工人员外出后既不想放弃土地,又很难找人暂代耕作。民工遇到工伤事故、生病等得不到及时医治和正当的劳动保护,有的因遇工伤事故不

但得不到补偿,反而被厂家炒了鱿鱼,受资金等原因影响,我们就业机构或民间中介组织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的现象也很少。

五是乡镇回引力度始终不大。“回引”工程是劳务输出的深化和延伸,是繁荣地方经济的、加大投资拉动、解决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力举措。但较多乡镇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客观原因限制,回引企业的吸引力较弱;主观上,乡镇为外出输出人员建立档案的很少,更没有经常写信、打电话联系,春节等节日期间也很少召开座谈会;部分乡镇只是凭自己好恶结识几个打工人员,“回引”目的性、组织性不强。

三、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我区劳务开发再上新台阶

分析形势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形势,面对成绩我们要增添抓好劳务开发的信心和勇气,面对问题我们要冷静分析原因,不断创新方式,力求更大突破。

(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年我区劳务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投资农民、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抓好“四个重点”:强化培训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建立基地、维护权益保持稳定、回引创业搞活经济。实施“三大工程”:即五万农民工培训工程、九亿劳务创收工程和劳务成功人士回引创业工程。推动“三大转变”:变农民为工人,变村民为市民,变老乡为老板。~年全区劳务开发工作目标是:实现劳务输出17万人,劳务创收9亿元,组织劳务培训5万人,其中获证2万人,回引创业260人,回引资金6000万元。

(二)着力整合资源,不断完善劳务开发体系。建立劳务开发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继续联合开展好“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劳务扶贫活动,认真实施好招商引资与就业工作“三同时”活动。各个乡镇要安排专人抓劳务开发工作,每个区属企业、每个村聘请一名劳务工作信息联络员,在有条件的村要组建劳务公司,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介绍网络。力求劳务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三)瞄准国内外市场,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要巩固老关系,加强联系,原有的转移线路不能断,原有的关系网不能散,确保原有渠道输出人员每年有所增加。二是要发挥区域协作、对口帮扶通道的作用,积极主动与浙江杭州市建立跨区劳务协作机制,与当地政府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开展定点、定向输出,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积极扩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劳务市场。三是抓住本地市场,发展搬运工、保安等职业人员;瞄准本地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工人。四是努力开拓境外劳务市场,促进国际劳务输出。外事台侨旅游局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与境外劳务市场联系,取得劳务信息,促进国际劳务输出。五是积极引导民工回乡创业。将劳务招商列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从项目匹配、税费征收、信贷投资、工商注册等方面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乡友投资兴厂转移农民工。

(四)加强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竞争能力。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一要制定培训规划。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主动会同教育、工会、工商、农业等部门,统筹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规划,按照“村发动、乡镇组织、县培训”的原则,由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二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网络。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原则,整合各系统的培训资源,形成以嘉陵区劳动技能培训学校为主体、中介组织为纽带、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以四川省慧明中专学校为载体,整合教育部门培训资源,搞好初三学生分流的试点工作。在李渡、大通、龙蟠等中心乡镇建立1—2个专业互补、订单互通、资源互助的民间办学机构。就业局要抓好区内新办企业用工的对口培训工作,区人事劳动局与区扶贫办、经贸局、经营局、残联、妇联等部门要重点开展好“四个一”工程的扶贫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实施。全年力争实现引导培训1.33万人目标。

(五)切实搞好服务,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一是要健全维权体系。要加强工会、司法、劳动等部门的联系,搞好法律援助,成立民工工会和民工互助协会,形成政府维权和民间互助自救相结合的保障体系。二是认真清理本地企业各种限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规定,坚决取消对农民择业的工种限制,确保农民工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劳动权。城镇社区要将农民工纳入正常的社区管理,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入托问题。三是通过建立健全劳动仲裁、司法援助、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帮助。四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劳动用工单位行为,继续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杜绝新的工资拖欠行为发生;依法查处各种乱收费和欺诈哄骗行为,优化务工环境。

(六)强化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区委、区政府将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定期进行评比,对作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未能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警告和通报批评,对工作失职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做好我区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区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新局面!

韩国港口的再开发战略 篇6

【关键词】港口;海运;港口开发;规模化;战略

收稿日期:2010-04-25

作者简介:卞卡(1983—),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港口经济。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量的增加导致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海运和港口产业的发展面临剧烈的环境变化。中小型港口不能满足当前世界海运的需求,港口规模化的竞争已拉开序幕。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将建设东北亚中心港的计划列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韩国25%的港口是在1960—1970年建成的老港口,港口规模化发展因此受到严重阻碍。韩国政府于2008年起实施港口再开发战略,为本国的港口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1港口再开发的内涵和类型

是否需要进行港口再开发主要由港口的自然条件、作用及其性质决定,港口的所有权归属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否对其进行再开发。产业结构的变革赋予港口新的功能,即从原来的单一功能向影响区域发展的功能演变。换言之,经过再开发的港口不但可以发展传统的港口产业,还可以向水产业、旅游业等多元化模式转换。再开发后的港口主要具备3大功能:(1)港口产业功能:在新港区建设港口(商业港和工业港),工厂(生产设备),物流基地(物流、加工、仓储等),特殊设施(研究所、展览馆等)等。(2)水产业功能:新港区可用来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可以发展临港产业。(3)旅游业功能:在新港区建设海水浴场、公园等设施。

概括而言,港口再开发是指脱离传统的港口概念,为实现港口产业、水产业、旅游业等3大功能的有机整合,对旧港区功能进行革新或者转换的行为。

1976—1995年,英国环境署为建设新的交通体系以及实现产业的柔性化,实施Dockland地区的港口再开发计划并取得巨大成效。澳大利亚Darling港和美国Baltimore港也曾实施港口再开发。港口再开发对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及改善城市环境等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对各国港口再开发案例的研究发现,港口再开发的类型可归结为6种:

(1)以提高港口竞争力为目的。通过引进现代化设备,达到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竞争力的目标;

(2)以提供舒适环境为目的。开放老港区部分水域,开发自然景观。以商业功能为主的港区经再开发后,环境舒适度提高,该区域商业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3)以解决城市问题为目的。世界上许多大型城市存在交通拥挤、土地不足等问题。作为极受关注的开发形态,港口再开发除了有助于解决居住问题以外,还有助于解决由土地不足引发的交通、环境、产业布局等各种问题,对于调整城市结构有重要意义。

(4)以激活废旧港区为目的。过去以港口为发展中心的城市基本都以海运业作为经济支撑。随着船舶大型化和海运集装箱化的发展,一些老旧港区因无法适应这一趋势而呈现逐渐荒废的趋势。

(5)以引入商业活动为目的。港口地区适合形成商业圈。可通过改造老港区,建设商业、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营业性设施,繁荣城市经济。

(6)以整顿城市基础结构为目的。与市区不同,港口再开发地区具有更高的土地自主权,其独特的空间性适宜于基础设施的重新整顿。

2韩国港口的再开发

韩国釜山港与中国上海港之间的东北亚中心港之争持续多年,逐渐呈现明朗化趋势。腹地产业不足、劳动力昂贵等客观因素迫使釜山港向高附加价值的服务业转型。韩国海洋水产部于2007年10月4日制定 “第一次(2007—2016)港口再开发基本计划”,按照各港口的荒废程度、替代港口可行性、开发时间、城市规划潜力、政策连贯性及开发效果等6项标准,选定10个港口为再开发对象(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韩国港口再开发的主要方向是将老旧港区向亲水空间转换,以创建“人+文化”的新型港区为目标,重点发展多元化的娱乐和商业设施,属转型性再开发。

3韩国港口再开发的政策方向

在港口再开发战略初期,韩国政府针对义务性财政支援、民营投资收益、部门分工合作及投资方风险管理等4个方面拟定具体方案。

3.1政府财政支援方案

韩国港口再开发战略初期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是制度不完善。例如,在再造釜山港北港区时,就曾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民营投资者之间对投资费用的分担问题产生意见分歧而导致工程延误。事实上,在港口再开发战略中,政府的财政支援是必不可少的。再造后港区的功能由以往传统功能转换为亲水空间与商业设施一体的新型功能,收益性与公共性并存。政府的财政支援可以确保港口再开发的公共性质。此外,港口再开发工程需要将一部分土地划为私有土地,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援,土地问题很难解决。在港口改造过程中,施工方可能与港区的居民、企业等产生摩擦,政府可以起到调解纠纷的仲裁作用。

3.2确保民营投资者收益方案

为确保民营投资者的收益,在再开发计划中应充分考虑民营投资者的利润以及资源设备配置等问题,并考虑对金融类的民营投资者给予适当奖励。

3.3各部门分工方案

一般来说,参与港口再造的有公共开发机构、民营开发机构以及第3方机构。在开发过程中,这3类机构应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协调工作。

3.4各战略阶段风险管理方案

在港口再开发过程中,从设计建设阶段到运营管理阶段,存在各种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都是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在风险管理方案中对各阶段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

韩国的港口再开发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在管理运营的层面上,存在官僚制度严重、开发计划系统性不足、专门人才缺乏等问题。此外,专门针对港口再开发的法律制度的缺乏,也给港口再开发战略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

4韩国港口再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60年来,中国逐渐发展为世界港口大国,港口业取得辉煌的成就。2009年,中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66.3亿t。国际航运中心正逐步向中国转移,全国港口基础建设热潮持续高涨。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集装箱运输和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展起来的大连港、天津港等环渤海地区港口的散杂货生产明显萎缩。各港口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也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在大连市调整后的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大连市将建设成为文化、体育和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性旅游城市。在中国的港口再造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先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

关于教育培训市场再开发的策略 篇7

教育培训市场的再开发,是培训市场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别于新市场开发,特指在已经形成培训合作关系的市场中,通过各种市场营销手段,面向老客户和老学员的营销过程,以达到强化信任,持续合作关系,获得培训项目,强化区域培训合作。而且,在培训领域,再开发信任程度更高,项目成功率也高,是培训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加强培训调研,动态掌握既有合作单位的新需求

1. 1通过培训市场研究,做好当前培训项目的适应性

首先,要掌握现有培训项目中,参训对象的区域分布和对象层次。如哪些地区培训班次较多、哪些地区培训班次较少、哪些层次的参训对象较多、哪些层次的参训对象较少,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筛选整理,可以大大增强培训区域营销的指向性。

其次,要掌握现有培训组织方的构成情况。如哪些班次来自政府部门、哪些班次来自条线、哪些班次来自各级党校、哪些班次来自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这些培训项目组织主体,也是培训市场再开发的主要对象主体,通过加强和这些组织主体的联系,能提高培训项目的达成率。

最后,要掌握当前培训课程授课量,做好课程准备和师资遴选。可调查现有课程中,哪些专题哪些老师最受参训对象的关注,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注意保持这些优势专题和师资热点,市场再开发时作为宣传亮点进行推介。

1. 2通过培训需求研究,把握培训项目的关注度

培训市场再开发,一方面是现有培训市场空隙的填充, 这需要各级教育培训机构把需求调研中获得的优秀课程、优秀师资,甚至优秀的教学过程进行充分的放大,让空隙市场的相关群体认同培训机构现有项目的优势,形成关注和跟进; 另一方面是现有培训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要推出不断创新的新项目新专题,满足重复购买的差异化需要。

针对老客户进行需求研究,可以了解组织方和学员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的动机,为再开发项目找到项目共鸣点; 又可以抓住关键目标客户的决策判断,进行有意识的需求满足和有效引导; 还能够通过和重点学员的沟通,把学员隐藏的培训需求显性化、现实化,使新的满足新需求的项目得到落实。

1. 3通过培训项目研究,明确自身定位和客户认同度

根据参训对象层次和项目需求,让各级教育培训机构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如党政干部培训、经理人培训、基层干部培训、开发区干部培训、执业资格培训等,便于参训对象的辨析和选择。同时,根据项目研究结果,精耕于选定的细分市场,要力争在一定区域和一定范围内的细分市场内做到最好。

2改进现有教学模块,与时俱进进行新的培训产品设计

2. 1不断更新课程设计,保持课程兴趣点

首先,课程设计模块化。针对学员反馈的热点和各级学员关注的问题,把多课程组织成模块,以不同模块适应再开发的不同对象。

其次,师资遴选多元化。紧跟时事变化和培训热点,多元化选择授课师资,既有领导干部,又有专家学者,还有一线典型,使课程师资随时保持多元化的视角和动态的变化, 丰富参训对象的视野。

再次,培训形式多样化。要在常规的授课式教学之外,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方式传递新知识新信息,培养新技能,能对既有培训对象能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最后,培训项目订单化。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有课程体系的定制能力,能够为不同区域、对象的领导干部开设不同的课程。

2. 2不断尝试教学模式创新,创新教学载体

成人学习的性质,决定了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型化。针对培训市场再开发,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不断引进和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结构化研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提高参训学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增强了课程所吸引力和实效性,让每一次培训都有新的体验,获得老客户的支持。

2. 3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培训硬件条件

根据既有客户资源的切实需求,增加老客户的新鲜感, 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水平质量提升,通过培训学习环境等培训硬件条件的改善,持续提供优良的教学设备设施、场地,提升培训项目实施的支撑体系,使老客户对培训项目创新的期望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3树立全程营销的理念,强化培训班次的满意度

3. 1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团队建设

一个优秀的培训项目管理团队,有着丰富的培训实施经验,对项目的策划、课程开发、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质量管控等,均有良好掌握。培训市场再开发的对象,会对原来合作的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有清晰直观的认识,会对培训团队有自己的好恶评判,只有良好的项目支撑团队,才能受到合作方的认同。

3. 2贯彻好服务营销全程化的理念

一方面,要树立全员营销的概念。从项目市场人员、教学教务设计人员,到学员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要有较强的服务营销意识,使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培训价值的存在,产生培训认同; 另一方面,要做好全程营销的执行。从与合作伙伴和参训学员接触开始,到培训的组织实施,到完成培训的信息反馈,各级教育培训机构都要把营销推广活动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3. 3培训资源数据化为营销活动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系统,把项目的各类教学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研究各地区的培训侧重,如哪些地区偏好哪些专题课程,偏好哪些学习形式,因此针对该区域的再开发就应该注意,主要推荐课程是什么,主要教学形式是什么,从而提升培训的满意程度。

3. 4以培训市场合作伙伴加强合作共赢

和各地各级党校、干校、高校加强培训合作和营销合作,各级教育培训机构既可以进行师资和课程的开发,不断增加新的培训产品和课程,又可以进行培训市场信息的开发,满足合作伙伴地区的培训项目需求,还可以通过老客户差异化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培训项目开发,乃至从合作伙伴的推荐引荐中获得新的区域培训项目。

4善于利用各种宣传载体,进行有效宣传推广

4. 1利用现有平面宣传载体进行对外宣传

培训市场再开发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平面载体,如学院院刊、论文选集、通信汇编等体现学院软实力的载体,向培训需求地区、培训行业管理者、培训同行同业者进行发放寄送,通过传递信息展示形象。

同时,市场再开发也可以尝试专业性期刊的广告刊发。 让老客户在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领域的专业期刊上看到合作院校的形象广告,从而强化院校在该领域的地位, 持久树立培训的影响力,积累回头客。

4. 2利用网站、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对外宣传

再开发可以充分利用新兴的电子媒体或自媒体。通过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网站,传递培训动态,展示培训研究成果; 通过开设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建立即时的宣传渠道,随时动态更新,吸引全国学员的广泛参与; 通过搭建培训者的交流平台,组建QQ群,微博微信群,营造成为全国教育培训工作者交流的平台。

4. 3利用论坛、峰会等集中型的公共关系活动

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定期举办学院欢迎的专题的专业论坛,定期举办培训从业者的论坛,展示培训机构实力,宣传自身形象。各级培训部门也可利用行业内会议、工作研讨、 同业交流等各种公共活动的契机,向同行专家交流培训工作, 从而拓展宣传渠道,在行业内获得较好的口碑和知名度。

4. 4定期回访互动,强化区域交流的再开发宣传

定期进行电话、邮件、登门的回访和拜访,达到保持联系,加强了解,获得信息,增进感情,推动培训项目再开发。一方面,直接向老客户拜访,宣传干部院校和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新动向新发展; 另一方面,也通过老客户推荐, 扩大拜访接触的客户群体,拓展培训机构的影响力,另外, 还可以深入当地进行基层调研、送教上门等。

5树立培训品牌,强化培训市场地位和形象

把需求分析、产品打造、全程服务、全面营销、宣传推广整合,就是一个教育培训品牌化的过程。品牌的树立,有利于在原有培训市场建立忠诚度,加大品牌黏性,使受训单位获得超值收益和超值附加价值。一个好的品牌可以为培训机构不断创造利益。当前,培训市场的品牌化过程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谁能够首先在培训市场中树立差异化的、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品牌形象,谁就更有生存优势,这是培训市场再开发的魂之所在。

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尝试提供培训增值服务,后期技术服务和培训智力支持服务,如可以组织专家咨询团深入当地,来强化在原有合作伙伴中的品牌力,为培训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维系与培训合作地区的长期的联系。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建立学员俱乐部,进行平台化管理,使学员获得培训外的人脉信息和人际合作通道,增加培训的附加价值,树立培训机构的品牌形象; 可以通过论坛峰会等形式形成培训组织者俱乐部,建立区域交流的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

老油田再开发规划中的增产 篇8

老油田是指原油产量处于递减或开发末期阶段的油田。这些油田拥有它们所在国和世界经济所需的资源。这些老油田通常已开发超过30年, 并且占全球产量的67%~72%。

Betty油田于1968年钻Betty-l井发现, 距离巴拉姆三角洲的马来西亚的Lutong海岸25 mile (1 mile=1.609 km) 。1978年部署了钻井平台, 钻了9口开发井。另外2个装置安放分离设备和燃烧臂。

在Betty油田, 进行过三次调整:首先, 1984年钻了5口补充井;第二, 1988年钻了10口补充井, 并大修2口老井;第三, 1994年侧钻了4口井。确定并开发了8个储层。所有的井均采取2个或更多射孔间隔的双管完井。

为了恢复老油田的活力, 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合力提高这个老油田的采收率。建立了了多学科团队, 研究出一整套方法应对工程与地质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增产包括改善油井开发效果的多项技术, 诸如压裂、酸化、补孔、人工举升。实现油井最大生产能力的途径取决于油井的相关指标。

2 Betty油田增产方法

作为油田开发计划的一部分, 开展了增产研究, 工作的目的是核对不同井的状况和井下情况。应用测井解释、生产数据评价和节点分析这些传统的方法进行每口井的注采平衡分析。节点分析综合了油藏导液能力和井的供液状况, 这样就估算出油井的产油能力。井的状况同油藏模拟模型相互校验。油藏模型由数模软件生成。所有将要实施的新技术都经这一方法检验, 以获得最佳采收率方案。

通常, 不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就获得增产的机会是很重要的。因此, 进行筛选来识别可能的候选井合采。B-1井可通过短管柱使B5砂岩层得到恢复开发, 是合采的最佳候选井。B-1每天产出约2×106 ft3 (1 ft3=28.317 dm3) 的高压天然气, 能够为气举恢复B5砂岩层开采提供天然气。

3 效果

加大3口井的油嘴尺寸取得了日产油800 bbl (1 bbl=0.159 m3) 的效果, 而含水只上升了7%。并且每天额外为邻近的油田提供3×106 ft3的天然气, 由于更有效地利用气举, 该油田日产油增加800 bbl。

3.1 合采

所采用的筛选方法是从Betty油田已有的开采井中识别出可能的候选井进行合采, 这包括应用节点分析模型对现有井的整体状况筛选, 以及使用数值模拟模型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估, 从而来确认方案。4个方案被证实进行合采较为可行。然而, B-1井的方案只是应用数值模拟模型确认有效的方案。

针对合采可能出现的情况, 对B-1井进行了调研, 目前通过长管柱开采B3储层。进行节点分析可了解合采B5储层的效果。目标是通过B-l的长管柱恢复B5储层的开采。对于B-l井B3储层的完井情况, 最新的节点分析采用Ansari相关式进行拟合, 2005年的采油指数为0.4 bbl/ (d5psi) , 气油比为25 000 ft3/bbl。2005年对B-l井B3储层的测试结果为, 日产12 bbl, 含水41%, 气油比为70 000 ft3/bbl。这口井测试结果的波动值得注意, 很可能是undefined油管使流速相对较低造成的。新的节点分析发现Ansari仍是最合适的拟合相关式, 即便是在这样的气油比条件下。

2004年6月30日对B-1井的B5储层进行测试, 日产油为284 bbl, 含水41%, 气油比为760 scf/bbl。需要开采此井的气举量是246 000 ft3/d。2005年进行另一次尝试来开采B5储层, 但该井已成死井, 没有举升气注入来启动。对产出状况而言, 应用Hagedorn和Brown相关 式的节点分析最适合, 检验中注入状况选用0.9 bbl/ (d5psi) 的生产指数。最后, 进行了B3 和B5储层合采的节点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B-1井的长管柱对B3 和B5储层合采日增产油605 bbl。然而, 在高压生产条件下, 油井产出达不到这样的产率。结果, 油井必须转向低压分离器, 并有高压气显著损失的迹象。

B油藏 (B3/B5/B7) 的数值模拟模型证实了油藏工程的研究结果。目前B-1 井B3油层长管柱的产出是2005年6月1日同B5油层恢复后合采的。合采管柱采用800 psi (1 psi=6.895 kPa) 的井口压力指标。新的合采管柱的情况如我们所预测的, 结果表明从B-1井的B3储层使用50×104 ft3/d的气, 可日增产油300~400 bbl。因此, 使用B3储层作为气举的来源可以使B5 储层得到恢复。

3.2 补孔

应用数值模拟进行C1储层补孔的效果评估, 来研究各种可选方案。预测结果是井口压力控制在最小800 psi, 因为这个油藏是邻近油田主要的举升天然气来源。

主要问题是B-3补孔对C1储层的其他井整体状况的作用 (特别是B-9井) 。B-9井是这个油田采气压力最高的井, 也是邻近油田举升气的主要来源。2005年, B-9井每天产约14×106 ft3的高压气, 日产油370 bbl, 含水63%。在3个方案测试中, B-9的生产状况受到不利影响, 将在2005年7月停产。

B-6井开采的是B3储层 (短管柱) 和A7储层 (长管柱) 。在过去的5年中, 该井测试过几回, 都是含水很高、产油极低。因此, 封堵了A7储层, 并补开A6.5砂岩层。从操作的观点看, 可以在B-6井的A 7层通过辅助的长管柱完成。另外对于最终采收率而言, 能使采油量增加89×104 bbl。B6.5储层补孔后产油量峰值变化在1 000~3 800 bbl/d。这3口井已经对B6.5 储层和 B7.0储层合采。为测定B-6井补孔对开采B7 储层的B-8井的影响, 进行了数值模拟, 该井是Betty油田最好的井。将B-6井的产油水平控制在500 bbl/d, 将使B-8井在相同的开采期内取得相同的采收率。从生产的变化看, B-6井的补孔对B-8井的不利影响并不大。另外, 大修将减少打加密井, 可节约700万美元。

3.3 开积压井

B-9井是开采B7储层的。因为要把握完井的时机, 尽可能地发掘开采A6.5/A7储层的可能。在最近的油田开发方案中, B7储层仍作为采油潜力部分, B-9井是最佳定位。图1表示了B-9井与新的加密井在B7储层接合的位置。B-9井的射孔孔眼将为以后钻新的加密井提供更多的信息。

4 结论

经过6个月的实施与监测, 石油总产量增加约13%。通过减少加密井节约了1 400万美元, 另外还能最终多产石油498×104 bbl。今后, 将采取所有可能的方法提供充足的资料来优化Betty油田的加密钻井和修井。

摘要:Betty油田发现于1968年, 1978年投入开发。为了使资产再利用, 建立了多学科优化团队。对增产的可行性评价涉及测井、节点分析和井工程技术。通常, 越老的油田, 实现新增储量越具有挑战性。本文概述了为了使资产再利用选择的增产综合方法, 最终采收率和油藏位置的确定采用了数值模拟和节点分析, 这是此综合方法的关键, 应用综合方法可降低不确定性和措施风险。

再开发 篇9

1 强化项目争取, 提高申报效率

项目争取是核心是灵魂是第一要务。通过精心编制, 积极申报, 我市2014年度项目争取进展顺利, 已落实万亩规模高标准农田项目1个,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项目也通过省级预审, 土地治理存量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正待上级审批, 丘陵山区项目选项入库工作业已结束。下一步, 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把项目争取工作抓好抓实。一是对已报未批项目, 紧盯不放抓落实。通过多方接触了解, 把握相关动态信息, 做到重点项目全力跟踪, 其它项目紧抓不放, 力争更多更大农开项目申报成功, 落地生根。二是对批文到位项目, 建设内容再细化。看工程设计与生产需求是否相符, 建设规划与实施地点是否一致, 资金测算与工程造价是否吻合, 建设效益与群众增收是否提高。对存在的偏差予以纠正, 及时报批调整, 为项目顺利实施开好头。三是对申报落选项目, 查找问题快调整。属编制资料欠缺、计划安排欠妥、投资估算不当的, 进行补充更正完善, 重新入库备选;属本身先天不足, 个别内容未达标准的项目, 要想方设法弥补, 采取措施培育, 确保符合立项要求。同时, 对照政策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 启动来年选项工作, 确保项目争取工作连续高效运行。

2 强化项目管理, 提高建设质量

项目管理是关键是抓手是重中之重。一直以来, 高邮市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 完善管理制度, 改进管理方法,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有些做法还得到上级部门的赞许, 但对照农业综合开发的高标准新要求, 对照年度工作的大目标, 加强项目管理仍然十分重要, 尤其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完善招投标工作。要根据项目建设规模, 工程难易程度, 合理划分标段, 科学编制预算, 认真审核投标单位资质, 规范招投标程序, 既要选择经验丰富、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 又要保证项目投资不突破, 尤其要采取有效措施, 从源头上防范串标卖标工程转包等情况的发生。二是按照早开工快建设要求, 加快施工进度。项目招投标结束后, 迅速深入项目区现场, 与中标单位进行工程定点定位、定质定量交接, 与项目区乡镇做好相关工作衔接, 施工队快速进场施工, 要排出进度表, 序时推进, 打好突击战, 快速推进, 突出中沟级, 务实推进, 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三是加大项目施工监管力度, 打造优质工程。完善三位一体项目监督体系, 发挥业务监督、专职监理、农民监督员的作用, 协同调解建设中各方面关系, 控制项目建设投资、进度和质量, 对项目实施方案、施工技术、工程材料、工序质量、隐蔽工程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

再开发 篇10

一、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随着“一标多本”的推行, 各种版本的教材不断推出.但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编写者自身等因素的限制, 无论出版社提供的教材如何“完美”和“精致”, 其局限性和滞后性都“如影随形”.然而, 传统的教材观却将教材神圣化, 强调教师必须对其绝对服从, 不主张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课程资源.这种教材观割断了课堂教学内容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限制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空间, 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为此, 我们要转变观念, 树立更加开放的、人性化的“材料式”教材观, 将教材看作是学生学习的“资料”、教师加工和创造的“材料”.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超越教材, 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依托课标, 做好教材的“再开发”

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改造创新”式的“再开发”, 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教材”.

1.根据学生特点, 选择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最应关注的应该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其深度和难度怎样, 则应与本地的资源环境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相适应.因此, 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程标准, 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使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 但这仅作为参考, 教师可以全部采用教材中的内容, 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例如, 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七年级 (上册)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23项课后探究活动, 教师可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部分活动进行探究, 也可以全选或不选.

2.结合本地资源, 改造教材内容

由于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地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材料, 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 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或者有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 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本地的资源和环境, 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加以完善和改造,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 按照课时进度, 观察“花的结构”的教学时间大约在十一月底,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七年级 (上册) 建议的观察材料为桃花 (或康乃馨、一串红、菊花) , 而此时的北方已是大雪纷飞, 以上各种鲜花均难获得, 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 改为观察其他花的结构或观察花的模型, 也可设计一个课件, 来展示花的结构.

3.联系现实生活, 创新教材内容

教材中学习内容的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 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根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创新教材内容.为此, 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托, 以自然界和课堂内部环境为抓手, 创设新的学习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等充分对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 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 为理解细胞的“遗传性和全能性”, 可让学生上网查询“克隆”、“转基因”等学科前沿知识, 让学生从社会科学角度探讨“克隆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从自然科学角度探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利与弊.

三、把准尺度,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的责任是通过对教材的“再开发”为学生提供“安全”而有教育意义的“有效教材”, 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某些时候教师可能需要对教材进行“去粗取精”的咀嚼式劳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将教材嚼碎嚼烂之后再喂给学生.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 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发挥空间, 使学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让学生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

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有效教材”时, 所提供的教材要保持一定的难度, 要能够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有的时候,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教材.当所提供教材的难度较大时, 可以鼓励和促使学生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 体验和领悟相关的信息.

再开发 篇11

一、法国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的有力举措

(一)成立专门组织,出台相应规定

法国一直比较重视公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早些年间,就设立就业和互济部,负责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和妇女权益保障等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就业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二十世纪后期,法国政府又将培训、就业两个司合并成一个局——培训就业局,并把开发就业机会、为失业者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寻找工作和为在职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等作为主要职能。与此同时,并出台相应规定来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运行。

一是优先考虑向受训者提供足够的学习资助和就业帮助。二是缩短工作时间,将周工作时间39小时减为35小时,并由此创设15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供再就业者选用。三是通过立法使企业增加职业培训的投入,以保证职业技能开发的资金供给。

(二)重视职业咨询,加强分类指导

法国的再就业培训非常强调和注重咨询在培训中的作用。对失业人员进行咨询与指导是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各培训机构召集心理学人员、生计咨询员、以及培训咨询员,组成咨询小组,对失业者在培训前进行职业能力和技能进行评估,并与失业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并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和积极参与培训。

为提高培训效果,他们采取了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类指导的做法,把受训人员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自主就业能力较强的人员,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和少量资金支持,帮助其就业。第二类是要经过一定培训后才能就业的人员,要在培训前对本人素质技能进行评估,按就业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实施相应培训。第三类是目前找工作困难,接受培训也难以提高的人员,主要是在3个月内对其一对一的帮助,分析个人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第四类是确实没有希望实现再就业者,则由社会上的专门人员提供救助。在解决失业问题中,就业部门把第二类和第三类人员作为重点,并发动全社会各类机构提供培训和就业帮助。

(三)革新内容组织方式,突出“灵”字教学

法国再就业的培训内容多以模块或单元的形式进行设计。失业者的年龄特征、生活背景、职业经历、个人兴趣、先前教育状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适应不同失业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成人角色多样化、学习时间非连续性的实际,采用模块式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失业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去选学、停止或开始自己的学习。

教学方式上,法国再就业培训融汇了小组讨论、个案分析、仿真模拟、自主学习、远距离教学、国外考察等方式,突出个性化培训、强调培训针对性和时效性。时间安排上,主要以半日制和夜间制为主。培训课堂气氛宽松、友好、团结、积极向上,工作人员、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平等。

(四)加强创业教育,提倡“自我雇佣”

加强创业教育,提倡自我雇佣是法国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的又一举措。政府方面也采取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创业,特别是为青年人开展了 “新的服务——就业”项目,提供专门资金、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帮助,对于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创业设计,在5年内予以扶持。

二、法国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的启示

(一)加强再就业工作认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再就业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从法国解决再就业的成功举措中可以看出,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客观地讲,我国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其效果并不明显,尤其在鼓励再就业的政策引领方面力量薄弱,没有很好地为再就业者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自我发展的契机。学习法国的经验,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设置专门机构,明确相应职责,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在政策的制定上,应从福利转向:工作的政策 (from welfare to work),鼓励失业者从依赖救济转向就业,从一般就业到自主创业、自我雇佣的方向发展。对于积极面对自身生活状态,勇于创业的人员,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尤其在创业初期的技能培训、技术支持、资金供给,税费制度等方面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解除创业者的思想负担和后顾之忧。对于引领失业人员共同创业、带动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的组织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政府要真正为失业者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和生长环境,激励他们实施创业。

(二)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效率

法国在解决再就业问题的方式上,根据劳动者的年龄特征、文化背景、技能水平和实现就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培训和就业帮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法国的成功举措中可得到以下启示:实施再就业工程不可“一刀切”、“齐步走”,要根据再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分路突围、分步推进。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再就业机会较多的青、中年人,要采取积极引导、及时培训的方式,配以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其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对于年龄较大、知识技能储备严重不足的中年人,受其自身条件的制约,重新学习新的职业技能已很不现实,这一群体的职业开发,以结合其先前的生活、工作经历,从事一些劳动强度不大、文化含量较低、以服务行业为主体的劳作,使其通过劳动,能够基本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对再就业无望的老年人,要积极采取保护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中年人和少部分青年人是构成再就业的主力军。这一群体担负着多个角色,是支撑家庭的“脊梁”。国家要尽快掌握这一群体的基本概况,并把其作为再就业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着紧解决。

(三)转变开发观念,强调“实”字开发

法国在成人职业技能开发内容的组织上实行了模块式的组织方式,突出了一个“灵”字。受其启发,我们认为: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要转变开发观念,强调一个“实”字。观念转变就是要转变开发中注重的“学习了什么”,而忽略“它有什么价值”的指导思想,把注重“形式”转移到强调实际应用上来。实施再就业工程,要首先考虑开发结果所具有的价值,要落实一个“实”字。一要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便于操作;二要使开发的技术有较大发展潜力,以防过早被市场“排斥”;三要便于学习掌握,易于学员接受;四要突出实际效益,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其他追求他们较少关注或并不关注,因此,成人职业技能再开发要以“效益”贯穿于始终,引导人们支持并主动参与培训,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协调快速发展。

(四)加强创业能力教育,倡导全民参与

创业能力培养是再就业开发中的深层次追求。如前所析,在就业岗位不增加的情况,再就业开发的效果较难体现。为了解决就业,满足再就业人群的工作需要,学习法国经验,加入创业能力培养,实行“自我雇佣”,应成为我国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就业方式。

再开发 篇12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 市域以东西走向的秦岭和渭河为骨架, 形成南部秦岭山地、北部渭河平原两大地貌区域。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847.41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584.71万人, 城镇化率69.00%。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 为盘活西安市城镇低效用地,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 推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增强城乡经济发展动力, 迫切需要研究制定和实施西安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战略, 作为其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战略导向支撑。

一、战略背景

(一) 土地利用现状

2010年, 全市土地总面积1009680.61公顷。其中农用地849265.52公顷, 占比84.1%;建设用地137645.14公顷, 占比13.6%;其他土地22769.95公顷, 占比2.3%。

根据2013年走访调查, 全市共有9198.59公顷城镇低效用地。其中待改造的城中村面积3044.04公顷, 占城镇低效用地总量的33.1%;待改造的棚户区2439.21公顷, 占比26.5%;需要改造升级或搬迁的旧工矿企业面积2616.81公顷, 占比28.4%;旧商业街区325.01公顷, 占比3.5%;需搬迁和改造的科研教育及其附属设施用地291.81公顷, 占比3.2%;其他需要再开发的城镇低效用地481.71公顷, 占比5.2%。

(二) 城镇低效用地产生的原因

1.土地管理制度及其相应法律法规的滞后。一是由于改革开放之前, 土地实行计划管理, 不认可土地的商品属性, 导致土地长期处于无偿、无限期使用的状态, 缺乏市场引导, 客观上形成了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状, 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二是国务院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1982年) 之后至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前, 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都相对滞后, 导致城市建设处于无序状态, 土地资源也不合理利用;三是土地的城乡二元管理体系, 使得农村土地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一方面, 农村建设用地总量逐年增加而住宅闲置率更高, 空心村不断出现, 同时, 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 农村宅基地不断扩建、加建、改建, 进一步加剧西安市城中村乱象的形成。

2.历史遗留原因。一是建国初期在西安布局了大量重要的工业, 由于受当时经济财力和建筑技术的限制, 所建的生产区、生活区在当时看来是节约集约用地的, 但现在看来几乎全是低矮破旧的危房, 是城镇低效用地;二是1986年城乡土地实行统一管理以前, 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 部分土地处于未得到有效监管状态, 导致乱占、乱用和乱建现象严重。三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和各产业用地布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新、改造。

3.西安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 必然有一些因素成为城镇低效用地产生的催化剂。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外延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就是“城市包围农村、楼房包围平房”, 在这一过程中, 部分农村、低矮破旧生活区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社区, 而另一些却成为城中村和棚户区;二是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功能分区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用地的退出, 而形成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三是城市规划功能的改变、建设水平、政府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原本按规划建设的筒子楼、简易楼家属区、单层工业厂房、低矮商业街区等需要更新升级, 成为新时期的低效用地。

4.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强。长期以来, 受“地大物博”思想的影响, 在用地管理上缺乏节约集约用地意识, 往往采取降低土地成本招商引资、引进项目, 以追求政绩目标, 使得土地粗放利用、布局分散和无序开发;同时, 企业和个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淡薄, 在企业发展、个人建房时, 往往是多用地、用好地, 批少用多、占而不用, 使得城市郊区的优质农田被大量占用, 且低效或闲置浪费。

(三)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的机遇

1. 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迫切需要城市更新。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赋予了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定位, 把西安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 全市城市发展进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城市骨架快速拓展的重要阶段, 迫切需要通过实施城中村、棚户区、工业企业等搬迁改造挖掘存量土地资源, 优化城市布局和改善城市面貌。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西安迎来难得发展契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新区域经济带, 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大的城市, 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根据规划, 拟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将以西安为腹地, 重点打造“一高地, 六中心”, 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和建设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使领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商贸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六大中心。因此, 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启动, 将会为西安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投资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力度等带来巨大的潜力。

3. 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实施西安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4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第61令, 颁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要求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 促进节约土地、减量用地, 提升用地强度和控制建设用地实行总量。《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3]3号) 要求在包括西安等多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为西安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撑。

(四)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改造综合成本上升, 资金筹措困难。

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形势下, 对城镇低效用地的改造和建设要求逐渐提高。城市综合改造不仅需要考虑盘活存量土地、改善城市环境, 还要注重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历史文化风貌、城市产业布局等。

2. 专项规划缺位, 市场引导不足。

近年来, 西安市城中村、棚户区、工业企业等改造快速推进, 针对城中村、棚户区、工业企业改造的专题研究和调研报告比较多。但是, 在改造过程中, 相关部门重微观、轻宏观, 重项目审批、轻规划研究, 缺乏让社会资源参与, 缺乏引导资源的市场配置, 缺乏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相协调的专项规划, 使得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研究体系不健全。

3. 利益均衡机制缺失, 再开发积极性受阻。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涉及多元的利益相关主体, 主要有地方政府、原土地使用权人、开发单位, 三方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 且在改造过程中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 西安市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改造主体利益均衡机制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 使得部分危旧住宅区、工业企业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再开发, 且导致再开发过程中各类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二、战略目标

面对新发展形势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探索、封闭运行、规范运作、结果可控”的指导方针, 结合《西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的目标任务。充分考虑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面临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 提出西安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战略目标为:通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盘活城镇低效用地,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增强城乡经济发展动力;通过推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企业搬迁和城市综合改造, 合理安排各类用地, 优化城市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 推动民生和公共事业发展, 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和管理制度创新, 增强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储备和制度供给。

三、战略任务

(一)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探索耕地保护严、建设占用少、用地效率高的科学发展道路,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在需要。通过对全市利用强度低、效益差、基础配套不完善及布局不合理的土地进行盘整与改造, 充分挖潜现有的低效存量土地,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 从而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

(二) 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按照“做大经济总量、突出工业地位、强化服务业支撑作用、做精做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 以发展高新技术和提升传统产业为导向, 统筹安排低效用地布局, 促进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无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并将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强的区块进行整合, 引导具有共同指向的产业向特定优势区域集聚, 形成生产专业化区域和产业密集带, 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三) 合理优化用地结构

按照“布局集中、节约集约、产业集聚、高效利用”的原则, 科学合理优化低效用地类型, 着力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在符合城镇规划的前提下, 确保重点项目、在建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 特别是要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的用地需求。规划期内, 城镇低效用地中的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商服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大幅增加。

(四)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 结合全市不同区域的职能定位, 积极发展占地少、效益好、污染少的产业, 在不影响城市风貌保护、环境、景观和安全的前提下, 实行土地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体系,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战略保障制度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领导, 市人民政府成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各区县、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 强化制度建设

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文件, 继续深化“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 统筹兼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各方利益, 鼓励原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 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及时将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资金安排使用和收益分配等进行公示, 严禁各区县、开发区管委会擅自扩大试点政策适用范围, 确保试点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 严格监督管理

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监管程序, 严格控制试点政策的适用范围, 严禁擅自扩大试点政策适用范围。要结合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 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管理信息化建设, 及时做好城镇低效用地地块再开发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情况的上图入库, 实行开发改造全过程动态在线监督;在试点过程中要同步开展试点项目风险评估, 提出防范措施, 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四) 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 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进行积极宣传和正确引导,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为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出力献策。

摘要:随着国家进一步明确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处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飞跃”时期的西安市将很难寻求外延式扩张发展。在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消耗殆尽时, 必然转为内部挖潜, 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将成为保障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基于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机遇与挑战、宏观政策要求与西安市发展需求分析, 明确了西安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并进行了再开发战略保障制度设计, 从宏观层面上为西安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奠定了战略导向支撑。

关键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西安市

参考文献

[1]王世元.新型城镇化之土地制度改革路径[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4.

[2]汪晖.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难点、突破与政策组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3]沈金德, 王建龙.嘉兴市推进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 2013 (06) .

[4]唐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分析[J].中国土地, 2013 (07) .

上一篇:计量检定的重要性下一篇:文物鉴定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