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2024-10-23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共5篇)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篇1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名解:

【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是唯官有学,而民无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1)礼乐。礼是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2)射御。射是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3)书数,书是指文学,数是指计算。六艺的特征: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3)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4)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思想的奠基 名解: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地区,所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是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而且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思想学术上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有教无类】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努力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进步。【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的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但有前提条件,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即孔子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三纲领八条目】出自《大学》,《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了实现三纲领,《 大

学》 又进一步提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形成是与个人修养合一的。【学记】《 学记》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

【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孔子认为不论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简历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前务必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语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简答:

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历史意义

性质:1)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最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一方面,教师自由讲学收徒,学术自由求学择师,还可以跨越学派门墙,广泛求学,学无常师,学宫定期举行学术集会,以及演讲、讨论、辩论的学术交流会,讲学活动十分兴盛。一方面,体现在著书立说,著述与讲学互为表里,共同体现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的特色。不仅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还将育才逐步制度化,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教育管理方面证明人才的培养。议政是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稷下学宫的不同之处是为各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稷下学宫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咨政议政的作用突出,这也是办学目的政治性的体现。

特点:1)学术自由:这是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不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加以扬抑。自由还体现在游学,来去自由,学生也自由折师,且学无常师,尤其是游学制度使稷下学术与外部各国的学术不断交流,富有活力。

2)尊师重道,待遇优厚:齐王不仅在精神上尊重教师,在物质待遇上也很优厚。这也是稷下学宫兴盛的原因之一。

3)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布批评性的言论,这些学者们在地位上,与君主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师友关系,学者们又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又体现君主给学者们极高的政治待遇。4)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

历史意义: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4)留给人以思考,为什么齐国樱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政治的成功? 2.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先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

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尤为重要;人也应当终生受教育,知识和道德才不至于停顿、倒退。此外,还要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选择。“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和应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三、“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是“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努力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是历史性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它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丘的教学内容虽袭用西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孔丘进行研究并编成教材的有《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 诗》 又称《 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 《 书》 又称《 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 礼》 又称《 士礼》,传于后世称为《 仪礼》,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乐》 传至秦,因秦焚书而散佚。《 易》 又称《 周易》,是一部卜笨之书;孔丘据鲁年史记、周史记等史料而作《 春秋》,成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以上六种教材,各有教育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诗》 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 书》 教使人熟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 《 礼》 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 《 乐》 教使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 易》 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 春秋》 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孔子的人性观及教育意义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名解:

【独尊儒术】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东汉宦官集团为了与太学生支持的官僚集团斗争,利用教育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鸿都门学因而建立,可见这所学校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鸿都门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宦官的利益,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简答:

1.简述独尊儒术(见名解)

2.(简述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在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提出“独尊儒术”等三条建议,为汉武帝接纳,成为汉代政府的三条文教政策。

1)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2)兴太学以养士。汉初的私学虽然繁荣,但培养的人才规格各异、思想不一,显然很难满足封建集权国家对统治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他明确指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实际上,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察举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汉文帝开始,但没有形成制度,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制度得以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首先,汉武帝设孝廉一科,标志着察举制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其次,汉武帝时察举取士的范围扩大到了布衣之士,再次,增加察举的科目,而孝廉是最主要的科目,在选拔考试中,儒家受到特别的有待,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局面。察举制被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根据董仲舒的这三项建议,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3.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的大一统,首先要统一思想,针对汉初百家俱存,各执一说的状况,建议罢黜百家,只有儒学是积极进取之学,当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

2)兴太学以养士。兴教化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为了保证封建大一统的国家辈出人才,国家应该积极地去培养人才,兴办太学,培养专门学习儒术的治国人才,可使政治操纵教育大权,引领全国重视和学习儒家思想。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国家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用合理的制度去选拔人才,国家应通过选举将真正有才者选出来,经过考核加以分别利用。这是董仲舒针对以前任人唯亲的弊端提出来的,要求“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成为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局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和选拔国家所需的人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汉武帝后,两汉历代

皇帝加以推广和实施,终于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养士和取士为基本内容的比较完整的封建教育制度。

4.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三纲”相配合的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 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况。董仲舒要求人们心正意诚,立志做一个符合封建国家要求的人,利满足人们肉体上的需求,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二者不可或缺,提倡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追求应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3)“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名解:

【颜氏家训】是我国南朝梁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用以训诫其子孙。这部著作是我们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研究颜之推在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某些真知灼见,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封建士族教育腐败的漫画。

简答:

1.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前提条件;科举制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随着科举考试制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了科举的附庸,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

2.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积极作用在于:

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一,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利用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二,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文化修养,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第四,利用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②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第一,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促进人民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第三,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利于教育的普及;第四,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民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

③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第一,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第二,实务策与诗赋利于检验人的能力;第三,我国文官考试制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的。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学校教学安排围绕科举进行,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这种风气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导致了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科举考试内容的狭隘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特别是科技文化的发展。

3.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

(2)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他提出“圣人无常师”,主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韩愈的《 师说》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后人有关师道观的不少论述皆受其影响。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既提倡乐为人师,勇为人师,又强调不耻下问,虚心拜人为师。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名解:

【苏湖教法】北宋学者胡缓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经义斋选择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这种教法史称“苏湖教法”或“分斋教学”。胡缓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正式纳人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这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也开创了主修和副修的先河。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创立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生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

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监生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查政务才能。有时监生也被县州,清理粮田、或兴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实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书院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作为教育机构,是中国古代私学最高级的表现形式。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即书院的主讲人,也是书院的主持人,山长可以减少外界对书院的干扰。书院的宗旨是以发扬学术为重,以探明圣贤之学为真旨。【朱子读书法】

简答:

1.书院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书院始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末萌芽,原因有四: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②我国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③佛教禅林的影响;④印刷术的发展。

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

书院最初属于私学性质,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官学化倾向,但在培养目标、管理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官学不同的特点。①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②在管理形式上,书院机构较为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③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学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④书院中的师生关系较之官学更为平等,学术切磋多于教训,学生来去也较为自由。⑤书院开展的“会讲”活动有讲授有讨论,还开展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总之,书院既是集藏书、教育和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机构,又是学者以文会友的场所,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3.简述清代诂精经舍和学海堂的办学特点。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均为清代阮元所创建,诂经精舍建于杭州孤山,学海堂创立于广州粤秀山。两所书院成为当时浙江、广东重要的文化学术研究中心,并在办学宗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概而言之,有以下三点。第一,“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创立书院是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学习内容包括儒学、史学、天文、地理、算法等等,学生自择一书肄业,这无疑是当时腐朽的书院教育中注入一股清新之风,具有积极意义。第二,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在任用教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专长;对于生则因材施教。第三,教学和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两所书院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又进行学术研究,注重自学和独立研究,组织学生合作编书,学生也独立从事著述,优秀的文章,书院编辑刊刻,也出专著,这些既是学术成果,也是教学参考书,推动和促进书院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开展。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影响:①继承并发扬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人才;②对改变清朝腐败的官学化书院教育有重要影响③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但也

有严重的局限,突出表现为引导学生终日埋头于故纸堆,从事名物训诂,脱离社会实际,缺少经世才能。

4.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活动不断,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理学教材,其中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章句集注》取士,从此,《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朱熹提出“性即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又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浑厚至善,完美无缺;“气质之性”察受“理”与“气”,两者杂然相存而成。由于“气”有清明、浑浊的区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即“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库、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三、论“大学,与“小学,,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学习内容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即通过具体行事去懂得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行为习惯,学到初步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三点: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十五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其三,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滴。

3)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奋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绝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指读书时端正态度,精神专

注。“持志”即坚定志向,用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

6.《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南宋朱熹复修白鹿洞书院,再次办学,把白鹿洞书院又发展起来,朱熹制度《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过程,提出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并且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学习修养的途径结合起来。其内容是:

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 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 ③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④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⑤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这些思想都在儒家典籍中出现,朱熹把这些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也对后世官私学校的兴办产生了实际影响。

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名解: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后来也指导了新政时期的改革。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主张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和导向作用,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得以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而最大的缺陷在于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客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京师同文馆】中国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全称京师同文馆。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学校建设中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在课程设置上,外语居于首位,侧重西学与西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定程度上改变死记硬背的学风,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且,最早开始了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和分年课程。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简答:

1.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例举。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有20余所,其主要类型包括:(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等;(3)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

2.洋务学堂的特点

洋务学堂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1)培养目标:造就各项洋务运动事业需要的人才;(2)办学性质:提供专门训练的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而培养人才;(3)教学内容:“西文”与“西艺”为主,课程多包含各自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4)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教学组织形式:制定分年课程计划和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洋务学堂因植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1)缺乏全国性的整体规划和学制系统,学校之间很孤立。(2)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不放弃学习四书五经。(3)管理上有封建官僚习气,关键管理环节受洋人挟制,影响学堂正常办理。

洋务学堂的意义:洋务学堂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它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近代教育的特征。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相对抗,但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旧教育体系,实际上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历史意义重大。

3.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并由此受到朝廷的重用。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以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劝学篇》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9篇,外篇15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劝学篇》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措施,成为张之洞规划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4.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作用与局限。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式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人。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民主平等思想也被裹挟着一起传播。甲午战争后,经维新派的大力宣传介绍,“西学”的传播重点由科技推进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领域,直接冲击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伦理等“中体”的核心部分,“中体西用”正面临被突破的境地。、恰在此时,张之洞即时出合《劝学篇》,起到了维护封建意识形态的作用,阻抑了维新思想的更广泛传播,十分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的形式所替代

5.论述洋务教育改革。

清末发起了洋务运动,要求向西方学习,维护封建统治。他们的改革措施具体有:(1)兴办学堂: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

为主。洋务学堂的举办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开始的。其主要类型包括:(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等;(3)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等。

(2)派遣留学:洋务派先后启动了幼童留美和留欧教育。留美教育主要由容闳提议,选择聪慧的幼童,分为4批前去美国学习。可惜的是由于守旧派的阻扰,这批学生大部分没有完成学业相继回国。留欧教育是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送往英、法、德留学,学习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分为三批,学成归国。留美与留欧教育的学生都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留欧学生在造船、海军军官、以及海军教育事业上做出了贡献。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名解:

【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之中,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在梁启超等人的提议下,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吏部尚书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来又分设中、西教习,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在百日维新之时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办学宗旨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京师大学堂里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定提供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新起点。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的作用。

简答:

1.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

(1)创办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之中,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在梁启超等人的提议下,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吏部尚书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来又分设中、西教习,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在百日维新之时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办学宗旨依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课程设置上,西学比重高于中学。封建等级性非常浓厚。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清廷重视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反映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京师大学堂里一系列系统的规定,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制定提供摹本,是我国学制史上的新起点。其规章制度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的作用。京师大学堂确立的师法日本的办学方针影响了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2)书院改办学堂

1898年,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宣示:从今以后,王公大臣、士子以及庶民百姓,都要兼习中、西学。嗣后,光绪帝又令各省及地方官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之书院为中学堂,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地方自行捐资办理社学、义学等一律中、西学兼习。凡民间祠庙不在祀典者,也一律改为学堂,并鼓励绅民捐资兴学。(3)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也是“百日维新”中颁布的重要改革措施。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八股废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7月23日,光绪帝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经济特科有别于明清的进士科,分为六项: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科举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了。百日维新后,虽然恢复了八股考试,罢经济特科,但人们开始向往富有朝气的新式教育。科举考试经此次冲击后,比以前冷清了很多,考试人数骤减。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名解:

【五育并举】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前三者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道尔顿制主张破除班级授课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与实验仪器;废除课堂讲授,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可以各自按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速度快的可以提前更换公约,并缩短毕业年限。1922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次年10月舒新城率先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了《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的决议,要求在研究基础上逐渐推广道尔顿制。1925年柏克赫司特访问中国,将道尔顿制的宣传和试行活动推向高潮。20年代后这一试验逐渐停止。【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又叫1922“新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的界限,摒弃教科书;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这一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摒弃传统教学形式主义,深合国内教育界改革教学的强烈愿望,因而深受重视。设计教学法于1917年输人中国后,就不断有学者予以介绍。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2一1923年设计教学法试验便在全国进人高潮,有关设计教学法的出版物也大量涌现。由于设计教学法本身所存在的理论偏差,加之时局动荡,试验在1924年后渐趋沉寂。然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影响是持久的,直至1949年,设计教学法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师范学校中小学教学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简答: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但蔡元培也明确指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一些基本范畴,其内涵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也是相通的,所以主张尊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有利于资本阶级道德建设的养分将二者结合起来,培养国民的道德感。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美感教育与世界观教育紧密相联系,利用美感教育去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是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他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力提倡美感教育。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前三者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根据当时流行的德、智、体三育的说法,蔡元培认为五育中,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2.蔡元培关于北大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1916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把北京大学这所充满官僚气息的旧式学校变成生气勃勃的新式大学。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进而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其次是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再次是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为了从机构设置上有利于学术研究,蔡元培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另外他还强调砒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体现在教师聘用上,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策源地。在学校管理方面,主要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把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方面,蔡元培采取的措施有: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以充分照顾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如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实行旁听生制度等。’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3.蔡元培的基本思想&独立教育思想

“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持独立地位,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①教育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教育经费,不能移用。②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出版、采用教科书。

③教育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担任,不因政府的变化而变化。

④教育独立于宗教。不必依存某种信仰或观念。影响:在当时国家衰弱的国情下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有合理性。但是这种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教育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政治,这是蔡元培

对当时政治状况下的无奈反抗。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含有对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义。

4.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学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声明,在学术上遵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知道思想。各种学问在大学自由地研究和讲授,这也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有政治上守旧而学问深沉的学者,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极盛一时。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5.论述“五四”运动中的平民教育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倡导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思潮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和重要组成部分。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共同点是批判传统的“贵族主义”的等级教育,破除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独占教育的局面,使普通平民百姓享有教育的权利,获得知识,改变生存状况。但由于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等的不同,平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各个派别在平民教育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上有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科学教育思潮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含义不同。“科学的教育化”即是要求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大科学在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分量。“教育的科学化”就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实施教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教育理论和科学的研究为根据,教育理论研究又必须运用调查、测验、测量、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来进行。在科学教育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任鸿隽等人及他们领导下的中国科学社起了重要作用。

6.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不用背)

“壬子癸丑学制”经过几年的实施,出现了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不够,中学的修业年限太短且偏重于普通教育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意不够等缺点。1915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一届年会上,湖南省教育会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的议案。在以后的几届年会上,陆续有学制改革的议案提出。经过比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1921年10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学制系统草案》。会后,联合会将讨论通过的草案全文公开发表,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从而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学制改革讨论。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22年9月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于1922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屯学制”。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新学制”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学制”体系。新学制比以往学制在知道思想、整体结构和具体条款上都有独特的长处

和显著的进步。新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用“六三三”分段标准,将学制划分为三段。纵向看,小学6年,其中初级小学4年(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2年,中学分为初、高中各3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横向看,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院和职业学校。

三、“新学制”的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以儿童身心发育阶段划分学级之大体标准”,是新学制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初等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了小学年限,改七年为六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人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

第三,中等教育阶段延长了中学年限,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更好地与大学衔接;中学分成初、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沟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新学制突破师范教育自成体系的框架,使师范教育种类增多、程度提高、设置灵活。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这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新学制还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四、“新学制”评价

1922年“新学制”在学年分段形式、各阶段年限、中等教育模式等方面采用了美国当时还处于探索试验中的“六三三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由日本向美国寻求借鉴的标志。虽然说还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模仿痕迹,但从制订过程来看,确实经过了长期酝酿和广泛讨论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与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教育规律,从而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最主要也是最稳定的学制模式。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简答:

1.简要评论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意义

杨贤江是一位著名的青年导师,其所发表的大量教育文章大多关于青年教育,尤其在做《学生杂志》编辑时,回答了青年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杨贤江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全人生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要谋求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全人生指导”即是对各类生活进行指导。“全人生指导”不仅对学生在校生活进行指导,还应对校外生活进行指导。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的思想是以“革命人生观”为核心的,唤起青年对社会的责任,引导青年对革命的向往。

2.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就学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

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

从思想背景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摆脱传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题型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次,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展我们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问寻生活中的学习机会。

最后,生活教学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

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校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及和杜威的关系 陶行知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意义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篇2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G633.8

21 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教育是关键。化学教育正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但是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前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关键知识点,启发学生模式并探究实践过程,综合归纳出现象的本质,需要在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精神形成以及创新能力形成等方面加强创新教育。

一、鼓励发现问题,促进创新意识形成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是指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贵在自己能发现问题,凡事能想到为什么。科學家爱迪生说过:“一个人不下决心独立思考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创造”。欲让学生的问题进课堂,必须实施教学民主,废除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科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畅所欲言,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积极肯定,平等交流。正确的给予肯定,及时表扬,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的自我体验。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或者很简单,都应及时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共同研究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悟自明,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其问题层出不穷,没有问题是不学习的表现.在教学中鼓励同学大胆质疑,说错了没关系,说不好不要紧,学生创新的智慧火花,经常闪现在幼稚可笑的发问中。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为此提出了发现法教学法。大量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发掘这一“宝藏”。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将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并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训练,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自我实践、自我创新、自我实现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师生互动,形成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谁想的问题越多越好,谁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越好。以上措施已成为不成文的课堂评价标准。把学习与思考,探索与研究,创造与发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不敢问到发现许多问题,最后提高至能提出许多高质量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强,产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感,体会到读书自得其乐的情感体验。

在进行第三单元《 分子和原子》 这一课题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分子、原子是谁最先提出的?科学家怎样进一步研究出了原子结构?原子能不能再分?具体有多少种原子?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很显然本课题没有明确的答复,这些问题将在今后进一步学到,学生产生了急于探究的心理倾向,也是今后学习的关键问题所在,当在以后进一步学习时,联系科学家研究史时显得特别兴奋,特别专注,特别卖力。可见提出问题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的问题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长期训练学生不盲从书本、老师和权威,敢于想象,敢于超越常规,大胆猜想,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学生的创新火花被不断激发出来。

二、学会探究问题,促进创新精神形成

创新精神是指一种敏锐把握机会,敢于探索的精神状态。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障。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课堂教学中虽有百问,但必须抓住核心的问题,才能纲举目张,才能一通百通。因此,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时,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素材,以及设计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设计创造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开放式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就能大大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并在交流研究中激活创新精神状态。例如,在进行“元素符号”涵义教学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明确指出“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但在学习化学式涵义后,再次研究就会研究出多种化学涵义。以“Fe”为例,学生可以说出:它表示铁元素;它表示一个铁原子。请大家再想一想还能表示什么呢?于是从宏观、微观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还有3 种涵义,即它表示金属铁;它表示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它表示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知道元素符号更多的涵义。这种开放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所获得的成功心理体验中,久而久之会凝聚成敢于向问题挑战,乐学、善学的精神状态,养成创新求真的好品质。教学时教师不仅能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能在摆出问题后,争先恐后地研究问题,养成先下手为强的习惯,养成争论、辩驳的习惯,才有可能辨明事理、理清思路,产生新知识、新思维、新观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不仅饰演知识形成的“参与者”,更主要的是成为知识形成的“发现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有效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激励者。endprint

三、组织解决问题,促进创新能力形成

创新能力是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指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養创新能力是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强烈的求知欲或进取心,驱使人们对某一事物、现象产生了好奇,从而确立中心研究课题,通过对信息的整理、资料的收集、归纳概括、实验尝试、数据处理与结论分析验证,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学生的学习同样要经过每一具体的环节,离不开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能起到合作研究、支持帮助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才能得以激发出来。学生拿着书本走向老师去研究、去讨论、去交流,得到老师的启发与点拨从而获得成功,问题得到了解决,成功的力量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教学时相信每个学生能学会。提出题型多变的问题后,与学生一起研究交流如何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问题,组织教学过程是一个对己有知识整理的过程,采用了查找资料、自我总结、互相交流、集体总结,结果学生自编题目,进行编题训练,从而掌握了这一知识点,形成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如:要使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哪些措施,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编题如下:100g、20%的NaOH溶液中,需要采取的过程是1 、加100g水、2 、加10g 氢氧化钠固体、3 、加100g、10% 的氢氧化钠溶液;4 、加6.2g 氧化钠;5 、加100g硫酸铜溶液恰好反应的NaOH;6 、加100g 稀盐酸恰好反应;7 、蒸发50g水;8 、蒸发80g水,析出4g 晶体后;9 、降温析出2g 晶体后;10 、……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这是学生自我创新的结果,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演示。其中蕴含在每个学生内心的创造力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使学生感到了自我学习的价值,体验了创新的快乐,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在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创造力只有通过反复的激发与磨练才能形成,只有通过长期的精心雕琢,才能进射出灿烂的光彩。也只有通过教师善教、乐教,创造性地教学,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天地、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篇3

第一部分 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的基本概念

3、原始的教育形态、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和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第二部分 课程

4、课程、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概念

5、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6、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分类及各类目标的陈述方式,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

7、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三部分 教学

8、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基本任务

9、古代、近代和当代主要的教学过程理论

10、教学过程的性质

11、教学原则的概念,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12、教学方法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3、教育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14、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篇4

【考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真题】

1.2010华中 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2010 天津师大 简答: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2010 浙师 简答: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时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2011 东北师大 论述:论述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自作用

5.2011 东北师大 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6.2010 中山 论述: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7.2011 陕师大 简答: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2011 中山 简答: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 9.2011北师 简答:试评“环境决定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1.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2.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3.分类: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② 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

③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三方面联系: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 1.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

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

①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

②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③ 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

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整体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耍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问的发展速率。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阶段性:

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5.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

①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② 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③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3.个体的能动作用

①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② 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第三节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① 知识的认知价值;② 知识的能力价值; ③ 知识的陶冶价值;④ 知识的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⑤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这里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

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也不同。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含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②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③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③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④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生态功能

① 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②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③ 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4.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 教育对文化的传递。②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③ 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1.含义: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2.分类:

① 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

② 纵向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3.历史发展:

① 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

② 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4.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① 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②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 1)区别:

①社会变迁功能: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

②社会流动功能: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2)联系: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

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含义: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2)主要表现:

①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② 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③ 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第三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1.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 ①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 ②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

③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 ④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2.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①教育公共投人严重不足 ②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③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1)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① 广义: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② 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2)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

① 理论形态: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② 实践形态: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③ 两者的关系:前者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一定都能变成事实,但经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调适与积极实践,也可以成为现实上追求的教育目的。后者既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现实。2.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 定向作用 ② 调控作用 ③ 评价作用

从总体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和激励受教育者起着

指导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1.层次结构:

① 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②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③ 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

④ 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2.内容结构:

①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② 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①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② 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含义: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1.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

2)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 ②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 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3)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2.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柏拉图、赫尔巴赫等

2)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①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 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③ 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3)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① 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点。② 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③ 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坚持全面发展

①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②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人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

①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② 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 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① 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② 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2.特点:① 客观性;② 规范性;③ 历史性;④ 强制性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终身教育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

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1.双轨制:

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人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单轨制:

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重大变化,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用,是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它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 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2.分支型学制:

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大纲49)

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① 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 ② 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

1.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① 学前教育 ② 初等教育 ③ 中等教育 ④ 高等教育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①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②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④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十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1.广义: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2.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

① 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② 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③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三、德育的功能

①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②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③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1.德育任务:

1)含义: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

①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③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2.德育内容:

1)含义: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2)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①道德教育:主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③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培养。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④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民主、纪律和法制的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含义: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2.过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 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

① 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和谐发展。② 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 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①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② 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③ 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①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 调节学生的外部矛盾。

第三节 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基本要求:

① 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② 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2.基本要求:

① 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2.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基本要求:

① 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 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基本要求:

① 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基本要求:

① 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② 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含义: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基本要求:

① 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② 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③ 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 1.分类:

① 直接的道德教育: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得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② 间接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2.总的来讲有这么一些途径:

① 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② 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③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④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⑤ 心理咨询 ⑥ 班主任工作 ⑦ 校园生活

二、方法

(1)含义: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2)具体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明确目的性 ②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 注意时机 ④ 以诚待人 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选好学习的榜样。②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 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 注意检查和坚持。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 创设良好的情境。② 与启发引导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6.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奖惩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 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② 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 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十二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 复杂性 ② 示范性 ③ 创造性

④ 专业性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3.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① 独立工作的权利 ② 自我发展的权利 ③ 参与管理的权利 ④ 争取合理报酬 2.义务:

① 守法和职业道德的义务,教师要为人师表 ②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义务

③ 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益教育的义务

④ 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⑤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⑥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一)教师的“角色丛”

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

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③“管理者”的角色 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⑤“研究者”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1.含义: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②“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 ③ 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④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2.解决方法: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1)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2)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

① 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 ②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

③ 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

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2.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3.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5.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6.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7.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8.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 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1.高尚的师德:

①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②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③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④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宽厚的文化素养 3.专门的教育素养 ① 教育理论素养 ② 教育能力素养 ③ 教育研究素养 4.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 ① 求生期 ② 强化期 ③ 求新期 ④ 成熟期

三、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①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② 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相关的概念

1.课程: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主张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课程的界定:

① 课程即教学科目。② 课程即学习经验。③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④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2.课程实施文本:

1)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2)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标准。

3)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理论的发展 1.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

① 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

② 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2.杜威的经验课程

① 杜威发表的《 儿童与课程》 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

② 杜威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致使课程及教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难度,并严重地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3.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

① 出版了《课程》 一书,可以被看做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② 他认为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为此,他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这种方法叫“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③ 博比特的方法论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4.泰勒的目标模式

① 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② 泰勒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

③ 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④ 评价:可行性强,知识系统化,但是过于机械化。

(二)课程发展上争论的几个问题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1)含义: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2)特点: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

① 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

② 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③ 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3)优点:基础、系统、结构、易教

缺点:加深学科分离,脱离生活和社会,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2)活动课程: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

(1)含义: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2)特点:

① 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

② 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

③ 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 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3)优点:生活,实用,开放,活动,联系生活,兴趣需要,多样

缺点:忽视知识系统性,难教,忽视教师、夸大儿童经验,教育质量低 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 1)一元化:

(1)含义: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

(2)评价:在我国,坚持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元化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教育目的与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今天也不能一味地只讲课程的一元化,而否定或排斥课程的多样化,要认识课程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2)多样化:

(1)含义: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2)评价:它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一味照顾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样不仅会造成课程的繁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削弱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3.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

优点:综合性,统一性,有利于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活性。缺点:忽视各学科逻辑结构,开发困难。

第二节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订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

1.概念: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2.制定依据:①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 ②社会发展的需要 ③学科的逻辑 ④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⑤ 学科专家的建议 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书 54)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 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

4.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型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概念 2.课程内容的选择 1)间接经验的选择 2)直接经验的选择 3.课程内容的组织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第三节 课程改革

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的“教学”就是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室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系统掌握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而言之,教学时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① 教学时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③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三、教学的任务

① 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② 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③ 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① 教学时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得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

识活动时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的活动。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时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突出、基本的特点。② 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① 以交往为背景。

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② 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手段。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①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时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② 应当使教学成为教育性教学(教学内容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教学过程有积极的价值追寻)和发展性教学。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传授/接受教学

含义: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传授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

阶段:① 引起求知欲、②感知教材、③理解教材、④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⑥检查知识、技能与技巧 2.问题/探究教学

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构建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阶段:①明确问题 ②深入探究 ③作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① 学生的认识任务主要是直接经验。② 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③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① 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② 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③ 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智力发展的片面性。3.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① 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感知。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非智力活动是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是进行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动力。

②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②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考研333教育综合归纳 篇5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教师的期望效应2.社会规范学习3.无关变量4.测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2.简述奥苏贝尔关于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的基本观点。

3.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4.简述班级建设的基本策略。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试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试论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3.试论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4.试论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上一篇:对师爱的理解下一篇: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