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学考研笔记

2024-08-19

311教育学考研笔记(精选4篇)

311教育学考研笔记 篇1

教 育 学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学的任务与教育的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学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教育的萌芽阶段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比外国最早的、古罗马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早300来年。但萌芽时期所有的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无论是我国还是欧洲,都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因而只可以说是教育学的萌芽和雏形。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家),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原则。

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阶段,教育学已经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现象的描述过渡的理论的说明,开始运用心理学知识。但是,论证方法,不是依靠与自然现象相类比,便是采用思辨式的演绎和推理,未能运用实证和试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因而,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在教学方法方面,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斯宾塞重视实科教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教育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德国,梅伊曼,首先提出的“实验教育学”另一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教育学的系统论述。主张学生的学习,首先通过观察,获得印象,构成知觉感受;其次是把所获得的印象和知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付诸于行动表现。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进步,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经验主义特点。被标榜为“新教育”“现代教育”从此,西方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缺点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看书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看书 苏联,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有: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1)历史法

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文字史料、非文字史料,二手资料要考察出处、转述者的立场和治学态度,尽量做到全面。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注意以下几点:

a.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b.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c.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2)调查法

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是,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具体方法:观察、谈话、问卷。

(3)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拟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分为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试验法。

(4)统计法

揭示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所蕴含的特征和规律。

2.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1)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控制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为被控系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反馈。

(2)信息论的基本方法

信息论是把系统(整体)的运动过程当做信息的输入、传递和转换过程来研究。特点是撇开了研究对象的物质和能量的具体形态,而把研究对象抽象为信息及其变换的过程。

(3)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

基本理论包括:

a.整体的功能不等于个部分功能之总和

b.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c.动态观点

d.最佳观点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映系统列。

法国,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瑞士,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称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转化活动的规律。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使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相互联系。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三.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的内容是根据教育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看书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剩余产品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为专门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在奴隶社会中,教育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欧洲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2.封建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增大,类型上逐渐增多,内容上日益丰富。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在欧洲社会里,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科学成了宗教的奴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与古代和原始的区别: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镇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渐走向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不断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系统。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由于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质量高的学校学费十分昂贵,劳动人民的子女与资产阶级子女在受教育的机会上存在着不平等。从教育内容上看,他们的学校教育中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宗教精神,所以,资本主义深灰的教育绝不是超阶级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工作不受任何宗教的影响。

总结以上各节得出结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在教育学中又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等。

教育学中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概念是: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四种: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环境使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有人认为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代替教师,从而提出“学校消亡”和“教师取消”的论点,这是肤浅的错误的方法。——看书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能动性的产生: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们所接受,就引起了人的需求,包括生物方面和精神方面。需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他与人的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构成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与人的发展的,他们是一个整体系统,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不同发展阶段)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应该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如果教育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必定要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否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的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社会将对教育进行调整,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制约作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使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技术革命引起的信息自动化生产的社会里,知识成了生产发展的强大的发动机,知识生产的扩大与提高,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公认,这就更加说明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手段。这在高等学校尤为明显。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

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育具有生产性。

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限于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是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问题。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其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实现、巩固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人才做支柱,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校教育。当前世界上出现了“专家政治”的趋向,表明学校教育对政治、经济的作用更为重大。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满载政治生活和社会的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瑞动政治改革与进步。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中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成一的舆论,为一定的象政治、经济服务。

总之,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的一直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看书)都要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制约。(看书)直接被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看书)也脱离不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看书)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科学等也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直接地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一定的教育的内容。教育不仅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人口、地理环境发生着联系。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教育是一宗转化活动的过程 他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一转化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其自身的许多规律,不会因为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他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

2.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的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的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3.教育具有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我们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单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来考察,还应注意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但是,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因为,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第二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从根本上讲,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建市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无论从健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上看,还是从其内容上看,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应置于突出的战略位置。要认识到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生产,就是明日的社会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根据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关系,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了使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改革.1.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

教育改革的方向,邓小平1983年9月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知道思想.“三个方面”是一个同意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才.即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社会生产的新飞跃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识生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2.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首先应改革教育思想,使教育思想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他存在于社会各界人士的头脑中,孱头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复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反映着一定社会的需要,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的特点.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沉浮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我们所说的改革教育思想,就是要改变那些陈腐的教育思想,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思想.要以”三个思想”为指导,对各种不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改革.

3.作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教育的发展源源落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继续发展教育事业.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不能盲目的乱发展,因而,我们必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专门规划.(看书)

(1)要根据人口的调查和预测

(2)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出教育事业需要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业单位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做。

(4)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4.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所谓教育投资,从广义上讲,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部物质条件。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指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我国以对人才开发的轻视,在教育投资的比率上存在着偏低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投资,不仅在财政总指出中 所站的碧绿片地,而且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预测教育投资的基本方法。(1)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2)要根据我国历史经验和参照外国的经验,我国的教育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是较小的,需要提高教育经费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同时,还应参照外国的经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同地确定了大体相近的教育经费在起财政支出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经济平衡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规划教育的经费,是有参考价值的。(3)教育经费的增长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需要提前进行投资与培养,特别是在现代化生产的社会里,欲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收入,必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so,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应膏腴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必须切实做到这“两个增长”。(4)考虑到物价的浮动。不能但从教育投资的绝对值上看问题,应该从教育经费的实际效力来考虑。5.调整教育结构

所谓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应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应有步骤地实行9年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即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现9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一环,是关系着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一个标志,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获得秤钩的“诀窍”。高等教育内部层次和各类专业的结构比例失调,与四化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包等教育体系。在调整教育结构时,必须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6.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首先,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政事分开,简政放权。这样,即能保证整个教育事业的统一性,又能是教育事业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调动教育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进取性。

其次,学校的管理一实行校长负责制。是校长有职有权,便于组织力量,统一指挥。

第三,在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必须注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为了迅速有效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力量办学。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官年法发展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加速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增加教育的投资,调整教育的结构,改革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实行多种形式办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更加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人们对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目的,是研究社会上的总体上的目的。

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的机构,所以教育目的首先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但是不应当由此得出的结论说教育目的只是学校的教育目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生活目的的一部分。

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是身心素质,二是社会价值。(看书)

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结构的核心部分。教育目的中关于受教育者未来社会价值的规定,对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但不能说它是教育结构的核心部分。因为,教育的专门职能在于培养人。形成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受教育者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的创造社会价值,为某种社会目的或社会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只有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使大家步调一致,紧密协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属于意识范畴,形式是主观的。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内容是可观的。

教育受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他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既促进教育者的社会化,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受教育者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获得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促进教育者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地的客观进程所制约。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定的客观需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使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就是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方式是教育目的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

首先,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是最终决定因素。

其次,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孔子:德治、仁政。孟子:明人伦。英国洛克:绅士。

在考虑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时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首先,教育目的所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

其次,要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反战的规律和过程。再次,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要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经验储备。

第四,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还是主体。

但以上这些不能说明受教育者的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内容。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人们提出教育目的,是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从他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需要出发,有所权衡有所选择,在观念上构建出一个自认为理想的形象,作为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本身就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

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与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的需要。

在教育史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冲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社会本位论正好相反。

也有人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两者兼顾。例如,美国,杜威。主张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虽有积极因素,但不能说是成功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三层含义:

一.从社会历史进程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

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承担者,他对自身个性的发展的追求的实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二、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之间的发展机会或受教育机会是不均等的,个人之间的发展程度或受教育程度是分层次的,个人的个性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受到扭曲的。在这种有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社会只能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从而保证人类整体力量的发展,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趋向才能完全一致。无论从目的上说,还是从手段上说,人的个性发展问题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与此相应,教育也被认定为“立国之本”。因此,教育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人饿潜能,增进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心理素质,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点

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第一、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

第二、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第三、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要求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人的发展,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的发展。首先第一个层次是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包括多种因素。第三个层次是每一个因素又有多种因素组成。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层次所包含的因素及其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明确人的素质的组合规律和最佳结构,才能使培养目标的设计具体化、系列化、科学化。

3、具有独立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全面发展与具有独立个性并不矛盾。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是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全面发展不能不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使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要求全面发展和具有独立性的统一。但统一性不等于一律化、模式化,不能排斥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独立个性是全面发展的独立个性,所说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同向的个性化,所说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同向的自由发展。

独立个性的发展,是受教育者的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他们的使命感、事业心、创造性的源泉。

综上所诉,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我国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我国基础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不仅是因为受教育对象数以亿计,更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数以亿计的农业人口进行劳动转移,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需要人们的经济意识、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面临的这种形势和任务,都与基础教育有关。家畜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石的地位,起着基石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基础教育的重要并非是我国独有的现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要求:(看书)

(2)智育.至于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智利的教育。要求:(看书)

(3)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要求:(看书)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要求:(看书)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要求:(看书)

要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随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但也不主张无差别的平均,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3.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之所以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有社会根源,也有教育内部的问题。首先,(看书)其次,(看书)最后,(看书)

第二.流生增长倾向。

从社会的原因看,流生问题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作价值判断和选择时采取狭隘的功利主义态度。应该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进行理性疏导,政策调节,法律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调节。从教育内部的问题看,主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目的,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普通中小学教育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但这种服务必须坚持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教育性质,而不是放弃和改变基础教育性质。衡量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普通教育是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只能看他是否为学生的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了基础,看他是否为民族素质的提高打好了基础。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为了把他们的子弟培养成为剥削阶级的继承者。是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也是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是真正为了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水平,为发展生产力,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人口状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结构的调整等,同人口问题都十分不开的。

3.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且和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4.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那种把学制在形式上是不是双轨,作为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学制的标准,作为衡量学制是否优越的标志的观点,是一种脱离经济条件来观察和评价教育制度的得不正确的观点。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世界各国重视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既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又重视即将入学的儿童适应小学教育和教学的新起点,从生理、心理方面做好准备的做法,对我国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在致力于教育制度“现代化”改革的同时,提早了入学年龄,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延长了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直接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服务,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无不得益于职业教育。从发展上看将会使欧同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接近乃至和为一体。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1)层次增多(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3)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4)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由于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完全依靠“一次教育”,科技人员的知识就会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倡终身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制度腐败,经济上贫困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决定了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斑痣民对半封建的特点。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看书),信血脂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标志着我国学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看书)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1.铺一九年义务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基础,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2.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不仅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了要求,而且也提供了基本条件。

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小学做起,在普及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中教育,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和特点办事,不能操之过急。

4.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

二.教学的意义

作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只有以教学为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教学为主,并不意味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

其具体指标是:(1)(2)(3)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教学的性质与方向。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席勒(Ziller)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上述教学过程均为五段,俗称

注意运用

重视系统知识与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使教学得到改进,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做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病。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课堂教学变成千篇一律的五个阶段的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主张儿童活动中心。

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这就是历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在教学过程理论上的对立。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暴露出类似“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

三.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的几个流派

1.赞科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他主张教学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

2.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他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发现法

布鲁纳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注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但他和杜威不同,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

他依据皮亚杰的学说,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上,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

与杜威的相比,有较大的改进

但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他的理论很难被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

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

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达到最优或优化。

巴班斯基以系统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了教学的实际进程。这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但是,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繁琐,要为广大教师掌握与推广,尚需作很大的改进。

四.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只有既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注意学生认识的特点,才能组织和进行得科学而有成效。

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即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知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引起求知欲

2.感知教材

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

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表象,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周密的观察,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1)(2)(3)

3.理解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上,而要引导他们把所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在理解教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的认识,由个别发展到认识一般,由一般发展到认识个别。用归纳、用演绎

4.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既应作为理解教材之后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又是教学过程始终应注意的一个因素。(1)(2)(3)(4)(5)

5.运用知识

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故教学要重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大多采取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实现。

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质量怎样,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

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作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对组织进行教学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学生认识有两个方面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仅仅依靠直接经验来认识世界愈来愈不可能。要适应生来就遇上的高度发展的社会,便必须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学为青少年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个人只有依靠已知的东西、已有经验,才能认识尚未知晓的知识。

可见,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认识赶上人类认识、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则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必然联系。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两种偏向。一种是在传统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搞书本至上。其结果必将导致注入式教学,造成学生掌握知识上的一知半解、形式主义。另一种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积累。使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二者都违反教学的规律性,人为地割裂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系统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智力运用的过程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因为人们的智力同样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那些智力发展好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才强、学习效率才高。

(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不是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因为学生的智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的性质、难度、份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创造态度紧密相关。

要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逻辑推导与论证,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正确理解知识,掌握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就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思想。这里有一个态度问题、情感问题,由知识到思想的转化问题。

(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教学是有教育性的。但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掌握的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观点,促进他们思想的提高;学生思想提高了又必将积极推动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性,使两者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两种偏向。一种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另一种是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主要指

非智力活动主要是

两种活动都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首先是智力活动

在教学中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又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学,引发、干扰

按教学调节非智力活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本身,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的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配合一致是成功的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是由教师教得好坏决定的。

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果师生两个积极能相互配合就能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必然联系。

(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传统教育派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现代教育派

主张进行重心转换的革命,把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第八章 教学(中)

第四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尽管现代的教育学著作中对教学原则的阐述存在着一些分歧。不过,确实有被公认的基本原则,教育学应当讲授这些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灵魂

基本要求

1.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由于教学的主要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故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解决好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1)联系,已有;(2)联系,运用实际;(3)联系最新科学成就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使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能为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知识

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

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而要根据教学需要来直观。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语言直观的特点是不受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是,它必须借助于有关经验和知识

四.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活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性。

教学要重视启发,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把学习搞 好。

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没有内在的动力,则很难持久

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责任感,具有持久的学习热情。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使茅塞顿开。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

4.发扬教学民主

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五.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的必要,首先是被科学知识本身的严密系统性决定的,其次还由于学生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

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做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可违反。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巩固掌握知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顺利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熟练地运用知识的条件。要使学生的学习有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必须要求学生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知识。

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强调理解记忆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复习是巩固的主要手段。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复习是通过反复学习领悟已学知识来防止遗忘和进行巩固的。它是巩固的主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们从经验中懂得,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只有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才能被他们理解,顺利地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对这个原则的解释有新的重大进展,不是单纯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的一面,而是重视教学要适当走在学生发展前面,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面。

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在确定学生发展水平时,通常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不能估计过低,另一方面也不能估计过高。这个标准是,教学应当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 这个难度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故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估计,不能永远停止在过去几代人曾确定的水平上,要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要适当增加教学给学生的信息量,充实现代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新知识;

八.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其特点,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

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方法,并为完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教育学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只是在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时才具体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好。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用的一切器具和设施。

2.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倡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4)(5)(6)(7)(8)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谈话法亦叫回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复习谈话

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要善问(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辅导(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作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3)讲究演示的方法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

可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基本要求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验小结

7.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2)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3)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8.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9.研究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优点,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正确选定研究课题(2)提供必要的条件(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第一种,按双边活动中以谁的活动为主划分,一类是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另一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第二种是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来划分,有三类,语言、直观、实际操作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1.传授——接受教学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有下述特点

任务、活动、方法、过程

传授——接受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

今天,仍具有许多优点;能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能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能在单位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

也存在一些缺点:不易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易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注意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理解与掌握;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2.问题——发现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如下特点

任务上、活动上、方法上、过程上

优点: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去 计划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缺点: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要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若无高水平的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3.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有以下几种;机器教学;课本式程序教学;称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1)直线式程序(2)分支式程序

一般来说,分支式程序教学更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力强的学生进度快,能力差的学习进度慢。

优点:目的要求明确,学生通过小步子的循序学习能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个人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能迅速呈现反馈信息,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效果,强化学习的动机。缺点: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步子,不利于增大的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创造性学习是不能运用固定的程序来教学的;在程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都不密切,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只能起辅助作用。

第九章 教学(下)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2.班级上课制

在西方中世纪末起,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进步,一方面使学校教学内容显著增多,课程逐步增加;另方面要求学校能培养更多的人才。班级上课制则应运而生。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经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初步形成了班级上课制。

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3.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最显著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曾得到杜威的赞赏,但是,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与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系统讲解,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无多大收获,学不到系统的知识。

4.分组教学制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慢班积极性普遍降低。5.特朗普制

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上课为基本组织形式

特点与功能

首先,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使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教学活动周而复始地正常运转并获得一定质量。

其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每节课45分钟左右,教学工作便能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下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

其三,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周课表方式

其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使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对学生而形成起来,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的。不仅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通过加强因材施教。

分类有两种:

一种是

另一种是

掌握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创造性地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公式化、简单化。

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特点:不需要通过课堂形式而往往在课外进行

时间可长可短,对学生的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一定要面向全班,可以采取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形式进行。

(1)作业 是对课堂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运用。形式上看,它是教学的辅助形式。

意义:首先,通过学生独立作业、经过他们独立思考与操作才能被他们消化、掌握和巩固。其次,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其三,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要有目的、要有重点

其次,形式与内容要多样化。难度要依次增加。其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其四,对作业必须认真批改。

(2)参观

意义。首先、其次、其三

配合情况可分为三种:一是准备性参观,二是并行性参观,也称为现场教学;三是总结性参观

要做好下述工作

首先,作好参观前的准备。其次,注意参观中的指导。其三,及时做好参观总结。

(3)讲座

意义:首先、其次、其三

要求:首先、其

二、其

三、其四

(4)辅导

意义:首先、其次、其三

要求:首先、其次、其三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1.备课:(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

备好课:(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试做法

2.上课

(1)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的。知识教学目的,思想教育目的,有启智与审美目的。(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

3.课后的教导工作

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①②③④⑤。二是帮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

第七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2.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简介

美国教育史称的“八年研究”。这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开始

现代教育评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作出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3.教学评价的意义

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领导、对家长。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

4.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1.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才能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

客观性,除了与评价的目标和方法是否科学有关外,还与评价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2)发展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初步,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3)指导性原则(4)计划性原则

2.教学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2)测验法①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3)调查法(4)自我评价法

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

所谓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质上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是否达成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2.中小学的考试制度(1)考查(2)考试

3.编制试题的要求

4.评分标准和记分法 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1.评教的意义

2.评教的要求

(1)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

(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3.教学的几种水平(1)记忆水平(2)理解水平(3)探索水平

4.评教的方法(1)分析法(2)记分法

十一 德 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品质。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是基础。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德育不能停止在一般的道德认识上,它应当着重去解决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即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品德。教育的性质,是被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历史性学校的德育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要反对和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时候发展服务。

二,德育的功能

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

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它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尤其重要。学校德育不仅按说话要求有目的地给学生以系统的强有力的影响,而且能通过有效措施改变和抵制外界不良思想习气对他们的消极影响。

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德育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看书)

3影响社会的稳定于发展

影响公众舆论,影响民族设置和社会心理,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作用。我们的德育性质与作用,与资产阶级的德育比较,有根本的不同。我们的德育是社会化作用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组成部分。三,新时期青少年许是细想的特点

对学生的一般思想特点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作为我们了解和教育学生的指导。这是很有必要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特点,一是时代特点。

1。青少年学生思想到年龄特征

(1)迅速过渡。由童年向成人急剧发展的时期,品德具有过渡性。一方面,他们还带有儿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有渴望向成人看齐。

(2)逐步涉世。身心的急剧发展,趋向成熟,交往的迅速扩大,社会化的加速,逐步涉猎人世。

(3)易于冲动。青少年精力旺盛,认识敏锐,对事敏感,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

2,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

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必然会形成新的道德价值观,新的思想特点。

(1)要求振兴中华,但急于求成

(2)愿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但不善于作符合手机的选择。要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社会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伏击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正确处理个人要求与特点,正确处理个人要求与国家需要的关系。

(3)注重求知,但不注意全面发展。(4)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5)追求美好生活,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以共产主义思想和德育规范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自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品德,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德育的具体任务如下.一。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德育的内容

学校德育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我们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二是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性。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市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

要点如下:(1)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2)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3)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4)发扬国际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革命思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要点如下:(1)激励学生有个人的思想和追求。(2)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学生分辨正确思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

(3)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集体主义教育

要点如下:(1)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2)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3)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

4.劳动教育

要点如下:(1)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2)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3)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

(4)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要点如下:(1)培养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2)提高对纪律的认识,加强纪律性(3)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要点如下:(1)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2)培养文明行为(3)养成良好的品质

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要点如下:(1)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2)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

(3)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学校德育内容的编排,一种是阶段编排,另一种是系统的编排。

十二 德育(下)

第三节 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德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其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学生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这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

2.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两个方面:一是实际活动。二是心理活动

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以促进他们思想认识到提高和品德的发展。

其次内部思想情感上的心理活动可以指导和促进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可见,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因此,进行德育必须注意发挥品德结构内部诸因素的整体功能。

首先,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其次,德育要有针对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便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学生品德的成长。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必须深入具体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并为此而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

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 积极转化

需解决三种矛盾:一是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认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有错不知错;二是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犯错不自觉;三是思想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知错也犯错。

2。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两种,一种是家庭教育或有关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队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另一种是学校教育与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各种自发影响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看书)还有一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这就是学校员工之间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或不连贯,不衔接二产生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形成教师集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大家协调一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四,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特点与构成因素。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调控能力构成。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

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基本要求如下: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不宜压制。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1、“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之间、进行自我修养。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如下: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求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重教育原则

在集体重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3、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证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基本要求如下:

1、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

3、做好衔接工作,是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 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的方法

1、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1)讲解(2)谈话(3)报告(4)讨论(5)参观

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2、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何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1)典范(2)示范(3)评优

注意以下几点:(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1)练习(2)制度(3)委托任务(4)组织活动

几点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修养包括:(1)学习(2)座右铭(3)立志(4)自我批评(5)慎独 ~要求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能自觉的、坚贞不渝地按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几点要求:(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寓教育于情境之中。

陶冶包括:(1)人格感化(2)环境陶冶(3)艺术陶冶

几点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1)表扬和批评~表扬不可滥,批评不可无。(2)奖励与处分

几点要求:(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第十八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家长的心肠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概念

由班群体发展为班集体有一个培育与提高的过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2.学生群体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参照群体

三、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四、培养集体的方法

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3.做好偶发事件的个别教育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观察2.谈话3.分析书面材料4.调查研究

二、教导学生好功课

1.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2.加强学习纪律教育3.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组织班会活动

(一)爱国篇

(二)毅力篇

(三)时间篇

(四)人生篇

(五)希望篇

四、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五、组织学生的劳动

1.准备工作2.组织与教育工作3.总结工作

六、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1.统一校内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2.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要求

七.评定学生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第十九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强烈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2.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

在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2.个人价值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自酋、自爱、自强、自乐。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1)参与管理的权利(2)独立工作的权利

2.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

一、高尚的师德

1.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

2.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

3.教师的道德还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上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

二、现代人的素质

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四、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第三节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教师目前的现状是:数量少,质量低,队伍不稳定,分布不平衡。

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1.发展师范教育2.加强在职培训

当前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基本方针是:

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是:

教育研究方法

一、有关常识: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定量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

9、好的实验的特征有:充分的实验控制;不加人为修饰;比较的基础;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非污染数据;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代表性;省力原则。

10、列联相关对变量测量标准的最低要求是两变量都用名称量表测量。

11、参数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t正态分布)、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非参数检验的类型有:X2检验(列联表分析)、惠特尼U检验等;相关检验的类型有:t检验、费舍Z转换检验等。

12、建立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客观性、可测性、简易性、可行性。

13、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二、名词解释:

1、分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单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再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即按总体中具有各类特征的对象所占的比例,在总体中随机抽取同样比例的样组成分的取样方法。

(在有些情况下,被抽样的总体是不同质的,而是由几个子总体组成的,这时,可以把一个母总体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子总体或“层”,然后再从每层中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随机抽样。)

2、教育调查研究法: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3、访谈:即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4、教育研究的元分析:教育研究定量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元分析是用统计分析程序对某一教育问题的大量单独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通过元分析,避免分析中的主观因素所带来的不一致性,以获得普遍性、概括性的结论。

5、总体和样本: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6、协方差分析:就是对变化进行统计调整或统计控制的方法。本质上,它是一种对调整过的因变量分数进行的方差分析,这种调整是以因变量与其他相关变量的关系为基础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及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影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素有:哲学认识论;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社会文化传统。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

(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对教育的生物学理解---社会生物学方法,对教育的行为主义理解---斯金纳的工具制约论方法,符号学理解---信息论方法,文化学理解---解释学方法、社会地理学方法,社会学理解---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解---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等;(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研究方法多样性);

(4)、关注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标准:必须考虑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等环境条件,要考虑特定时代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

(5)、教育科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化)。

2、简述专题研究计划、教育实验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专题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课题组分工情况;经费预算。

教育实验研究计划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绪言,包括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已有研究状况的陈述,有关文献的检索;研究的具体方法;总体和样本;研究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的统计技术;时间安排;预算,包括人力、物力、设备及各种间接费用。

3、简述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结构体系及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种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具体性,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历史研究法的作用:

(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特点,帮助认识现代教育实质;

(2)、通过历史研究,帮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教育发展并提高科学化水平;(3)、通过历史研究,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历史研究法的适用范围:

(1)、对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的评判分析。(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

(1)、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2)、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核心;(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

4、简述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基本步骤与基本要求及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比较研究的实质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从而探索规律。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2)、广泛搜集、整理资料;(3)、对材料的比较分析;

(4)、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得出比较结论,并论证所得的结论。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1)、保证可比性;

(2)、资料要具有准确性、真实可靠性和典型性;(3)、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克服主观片面性。比较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结合,帮助我们从显示问题入手,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并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有利于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3)、通过对教育现象问题的比较研究,为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拟订调查计划;

(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

(4)、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5)、制定调查表格、观察问卷、访谈提纲及编制测验题目;(6)、实施调查;(7)、整理调查资料;(8)、写出调查报告。

6、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其基本特点如下:(1)、教育实验研究首先具有科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因果关系的推论;自变量的操作;控制无关变量。(2)、教育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由于教育现象和对象的独特性,教育实验又具有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区别的特征: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实验范畴;在研究对象上,教育实验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物质手段上,教育实验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实验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的主要因素:偶然事件、成熟程度、测验、测量手段、统计回归、被试的选择差异、实验的偶然减员、取样。

影响实验外在效度(实验可推广程度)的主要因素:测验的交互作用、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实验安排的副效应(霍桑效应,指被试知道他们要参加实验并对其具有新鲜感)、多重处理干扰。

7、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特点、主要功能及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即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抽象概括性与间接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层次性;超前性和继承性。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构建理论体系;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理论体系;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1)、利用发生学方法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本质。(2)、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归纳与演绎的辩证统一。(3)、理性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4)、历史---逻辑方法。

(5)、系统科学方法:系统方法与教育研究,信息方法与教育研究,结构功能方法与教育研究。

8、教育科学研究结果定性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优缺点: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对搜集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定性分析易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具有对背景的敏感性。

(2)、适用范围:适于对过程的探讨,而不十分注重结构;个体的发展,随时间推移发生的行为上的演变以及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性描述;定性的评价分析;有关观念意识方面材料的分析。(3)、定性研究的可靠性检验:

a、定性研究的可靠性表现为信度、效度与客观性。三者中首先是客观性,没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不会有好的信度和效度。

b、定性分析的信度表现在所发现的事实材料不受意外情况的干扰。

c、定性分析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适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9、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结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1)、用事实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教育观察报告、教育测量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2)、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构:

(1)、教育调查报告的主要结构: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组成: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3)、学术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具有学术性的特点,表现为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基本类型有: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综合论述性论文;预测性论文。框架结构包括:标题、内容提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10、教育科学研究群体的类型与优化组合原则。(1)、科研群体的类型

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多以高等院校、独立教育研究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组织力量,既有同单位内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协作研究,也有校际、国际间跨学科的研究力量的组合。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结构模式。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教研室。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一般由三部分人组成,即高校或独立研究机构的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2)、科研群体优化组合的基本原则

a、增强科研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应自觉服从于共同的目标,形成浓厚的团结协作气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b、科研群体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包括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

c、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科研工作条例,作为科研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活动依据;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研究情报网络和信息库,加强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交流。

11、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1)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评价。教育研究的目标评价实质上是对教育研究理论思路和理论体系的评价。(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研究过程评价涉及研究的准备、研究的实施、研究的总结等阶段,是对从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设计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形成科学事实和得出科学理论的每个环节的评价。(3)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评价。即对取得的总体效益的评价。鉴定是否教育研究成果,看是否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目标实现后的效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评价侧重点是不同的。

(4)教育科学研究的条件评价。条件评价的实质是效益评价。条件包括人力、物力状况,如教师水平、学生来源、学校设备等。

12、简述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方法。

于20世纪20年代后兴起,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可分为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1)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频率、持续时间。

(2)活动取样法: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3)事件取样法:选取特定样本对象进行观察。

四、论述题:

1、试述从选题到形成研究计划的基本过程。(一)选题

(1)、研究选题的意义: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选题决定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正确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2)、如何选题:

a、问题必须有价值。选定的问题对本学科领域有好的内部价值,同时还对其他相关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b、问题必须有现实性、科学性; c、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d、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e、问题要有可行性。(3)、选题方法:

a、要有明确、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b、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c、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d、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二)文献检索与利用

(1)、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a、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背景,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b、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c、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2)、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三步走:分析和准备;搜索阶段;加工阶段。(3)、检索文献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索。(4)、文献资料的概括整理:

a、教育信息的集中和总结:书目登记、摘要或总结、组织信息; b、解释和利用信息:批判性阅读、写综述、列参考文献。(三)理论构思与形成假设

(1)、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好的研究假设具有科学性、推测性、表述的明确性、可检验性等基本特点。(2)、科学假设形成的条件:

a、科学假设形成的基础是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

b、科学假设的形成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论,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研究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四)研究方案的设计(1)、确立研究类型与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选择样本要遵循四个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3)、研究抽样设计:抽样设计要遵循目标定向、可测性、可行性、经济性等原则;

(4)、分析研究变量:初步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状态,选择自变量,确定因变量,辨别无关变量;(5)、形成研究计划。

完整的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道德的发展

一 品德的界定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a)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 选择或填空题柯尔伯格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1)惩罚服从 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

习俗水平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

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 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 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 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1 解释情景 2 作出判断 3 道德抉择 4履行道德行动计划

七 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抗拒诱惑及其实验(满足自己需求,不违犯社会约定)

惩罚要适度适时赏罚榜样的学习

八 观察学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形成新的行为消退已有的行为

3抑制已有的行为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第二章 道德的价值取向

一 价值观的分类

1罗卡其将其分为工具性和终极性两类 柯尔伯格 关于人生观发展过程的理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个体水平1)生命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相混淆生命价值是被看作建立在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或财物作用的基础上的。

2)生命价值被看作是满足拥有者或他人的工具。

社会水平3)生命价值是建立在家庭及其他成员的同情关爱这一感情基础上的。

4)生命是神圣的,因为它在道德或宗教的权利和责任中占有地位。

原则水平5)生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和社会社会福利相联系,同时,享有生命是人类共同的权利。

6)生命是神圣的——整个人类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

二 人生观的定义 定义 个人的人生关,从总体上说,就是他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涵义 生死观和幸福观

第三章 学习的性质

一 学习的试误说 桑代克三大学习律 P142: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S——R刺激反应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和实质 P144

问题,动机,试探,偶然成功,淘汰与选择,整和与协调。评价:作为一种早期的理论,武断的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人类的学习,后来受到许多理论家的反对。(其理论不具有迁移性质)

二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 提出者 巴甫洛夫 定义 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五条定律 P147习得律,实验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填空)

三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1斯金纳 操作活动的强化

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跟随在机体行为反应之后出现,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它的出现可以终止某种行为;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开,则会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某种行为反应之后,本来应继之而来的消极刺激被移走了,从而间接的使该行为得到了强化。

四 顿悟说

要点:1情景中所有刺激都是一个整体知觉的组织同化 顿悟: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

五 信息加工理论 P157 信息加工流程图

第四章 学习过程

一 学习过程包括知识学习过程,技能学习过程,问题解决学习过程。

二 知识学习概念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区别于技能学习的根本标志。类型:表征概念和类型,知识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命题

三 知识获得过程

1广义的知识获得的三阶段:意义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接受学习的过程 下位学习(派生归类学习,相关归类学习)

上位学习

结合学习 布鲁纳的知识发现论 代表作《教育的过程》

a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间的外在刺激。

b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获得知识的转换,评价

c学习应注重各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d提倡发现学习(又称问题解决法)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便激起研究

3)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

4)帮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资作结论的有关资料,尽可能提供发现的依据

5)帮助学生仔细审查这些资料,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6)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e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评价强调学生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主张独立思考,较之其他理论更能说明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对20cn60’后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a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

b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要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评论:较片面,只有知识的学习,无道德技能的学习

四 机械学习的遗忘过程 遗忘的保持曲线P167(艾宾浩斯曲线)

保持(或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保持是一个负加速的过程,在识记的最初保持急剧下降,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趋于平稳。影响保持过程的原因:机体因素,后继经验和动机因素

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五 技能学习本质于分类定义:获得方法的步骤 分类 外在动作方式(也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和内在动作方式(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

还可以分为自动化和非自动化麦克唐纳曲线P181 六 智力技能学习过程心理过程

1)找到每一步应该怎样做的方法

2)找到每做完一步后与做之前有什么差别,与目的还有多大距离

3)把每一个行动与其所产生的新杀别联系起来,找到每一步产生式与下一步产生式之间的关系

4)对整个产生式系统进行概括智力形成的五个阶段

1)定向活动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七 问题解决学习过程定义

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而运用一系列的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三个基本条件:目标指向性,认知系列,操作系列三种状态 :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思维策略: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P192

第五章 学习迁移

一 什么是学习迁移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对另一种条件下学习的影响。分类 P194 按影响方向分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影响结果分 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 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P200(简答题)

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新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一旦新的官能在某些学科中得到训练就可以迁移到其它类似性质问题的解决中中。

学习内容是可以忘掉的,其作用是暂时的,只有通过形式的训练而达到官能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才能迁移到其它的知识学习上去,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形式的训练。相同元素论

理论要点及教学意义:形式训练对学生智力并无多大影响,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有相同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经验泛化说(概括化理论)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景中学习的迁移越好,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如果教学方法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原则的概括有较大的年龄差异。

重点实验P201 贾德1908年水下击靶实验

结论: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关系理论)P202第一段

5学习定势说 P202第一段

6分析概括说 格索尔—爬蹄子—早期教育

三 促进学习迁移过程的一般原则建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育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哪种迁移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学习和关于学校的积极态度

四 智力技能迁移的两个环节条件概括化

把样例题中的具体条件概括为一般条件,从而掌握解题的基本原理。规则自动化P210 第一段

第六章 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1.定义

学习动机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可以先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然后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地引发喝形成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至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 巩固学习动机。(大意)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如果学习动机好,而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是负向的不一致;学习动机不好,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就会好,这是正向的一致。

结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会保持正向一致喝正向不一致,而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二.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说 S—R(刺激——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S—R行为理论

要点:

引起动机与学习行为并无两样,完全取决于先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又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教学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批评和表扬会影响学生,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多种动机可能表现为一种行为,同一动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不同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代表人物:班杜拉

他将强化分为三种:

1)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2)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

为)

2.成就动机理论(即成就理论)

一)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去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两种因素:1)力求成功的动机

2)避免失败的动机

二)三种心理因素

1)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Ms);

2)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Ps);

3)成功的激励值(Is)。

三)奥苏伯尔的三成分论

1)认知的内驱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附属的内驱力

成就动机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默里的研究。

3.需要层次说(自我实现理论)

1)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 马洛斯

2)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个为缺失的需要)

3)教育意义:要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很尊重的需要

4.归因理论

1)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2)从三维度可吧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等。

3)三维度模式

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八因素 自控水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身心状况 方法优劣 任务难易 他助多少 运气好坏

三.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

1.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

2.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

3.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

4.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相互结合5.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导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6.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关

1)在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

2)在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发会由于学习动机的增强而下降

3)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提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要把握难易程度,提供学生良好的教育材料。要不断通过变化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1.表扬与批评(运用时应注意)

1)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不能滥用

2)要多用表扬、少用批评

3)表扬与批评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2.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运用时应注意)

1)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运用必须适当,切不可

多用滥用,因为频繁地运用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会造成过度紧张的学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一贯胜利者会养成目中无人的娇气,而一贯失败者又会养成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这同样都会使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失去其应有的极力作用。

2)团体竞赛的效果虽不如个人竞赛,但仍应适当地倡导团体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互相关心的集体注意精神。团体竞赛更需要有领导地合理组织,否则会事倍功半。

3)要多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如鼓励学生个人或班级,力求“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强。”

4)增多获胜的机会,尽可能使有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期望与评价 1)佩奇的实验

三组,一组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无评语;第二组除等级外,还按学生特点给予顺应的评语;第三组,给予与等级相称的相同的特殊评语。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学习影响有明显差异。

2)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七章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1.定义

广义: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又影响的因素。

狭义:把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规定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二.国内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成果

1)对某种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与取得成就的关系

2)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3)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三.兴趣发展的规律与学习

规律:1.兴趣发展逐步深化

重: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有趣的特点:随生随灭,为时短暂

乐趣的特点: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

志趣的特点: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

2.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转化

重:直接兴趣: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

3.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

重:中心兴趣:是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着极浓厚而又稳定的兴趣。

广阔兴趣:是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

4.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密切联系逐步发展

5.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第八章 教学设计

一.学设计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前者又叫课程决策,后者叫教学决策。

内容:1.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个班级就某一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

2.学科教研组就某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然后由若干位教师执行;

3.学校管理层为一套课程的诸学科进行设计和协调,或对上述1、2两项中所制订的计划以及执行和评估的情况进行干预,从而间接地影响教学设计。

二.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六个等级: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教学目标越精细,往往越容易偏离教学本质。而且,有些科目是不易表述教学目标的。)

三.加涅对教学结果的分析

可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前三种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认知方面发生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观的教学目标表述

1)行为的表述

2)条件的表述

3)标准的表述

2.结合观的教学目标表述

(上述两点有何不同?)

五.组织教学内容

1.布鲁纳的“螺旋”式教材组织

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涉及的基本概念何原理可能相同,但教材的具体直观程度逐渐降低,而抽象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体现了教材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使学生一步步地在较高的认知层次上掌握教学的内容。

2.加涅的“层级”组织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多重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的学习

8)问题解决的学习

3.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组织

一)学习的分类(见课本P279图)

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是,教学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学习者处于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同时其认知结构中有与新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的观念。

三)先行组织者的技术(P279—280自己归纳)

六.不同知识类型和不同课型的教学组织

1.知识分类

1)称述性知识(是指“是什么”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是指“怎么办”的知识)

3)策略性知识(是指“如何学习”的知识)

2.三种知识的教学组织

3.不同课型的教学组织P281 七.分析教学对象

1.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2.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

4.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背景

1)非正规途径获得的错误知识:

一是,在新教学内容教学前,学习者已由某种途径获得了非科学的日常概念。

二是,在接受某些学科教育后,学习者头脑中仍可保留着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日常概念。

三是,新知识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学习者重构新材料意义时把它与原有观念中某些不科学的内容建立了联系。

2)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的遗忘

3)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不清晰,未分化

八.归纳和演绎的教学方法

1.归纳法:是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先为学生提供所教的有关概念、公式或原理的具体实例,同时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在比较和分析之后,最后得出有关概念的名称和定义,以及相应的有关公式和原理。

2.演绎法:教学时先按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有关的概念下定义,或陈述有关的公式和原理,然后列举例证或让学生举例来加以说明。

一般认为,运用归纳法的教学,易于由深入浅、由具体到抽象,是较为符合学校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但是,归纳法所花的教学时间一般比演绎法多,且归纳的对象和现象和现象有时很难穷尽。而且,从发展理论思维和培养创造性来考察,归纳法的教学逊于演绎法。

对归纳的和演绎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应作如下的考虑:1)学生年龄较小,年级较低或所教的概念、公式和原理本身较为抽象,则应考虑用归纳的教学方法。不过,在教学进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只是观察对象的现象,更要看其本质的属性和联系。2)学生年龄较大、年级较高,或所教的概念、公式和原理较为具体,则应考虑用演绎的教学方法。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必须按定义,公式或原理中语词及符号内涵来进行分析和理解。3)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扩展、生活经历的丰富,以及智力水平的提高,教学应注意尽可能地从使用归纳的方法转到使用演绎的方法上,以便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创造性的发展。

九.运用教学传媒

特点:教学传媒的特性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传媒所能提供的信息及引起的反应;二是教学过程中知觉、认知活动对传媒的要求。

第九章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1.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指符合特定的教学理论逻辑的、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2.构成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步骤安排、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和支持系统。

3.种类

1)信息加工模式

2)个人模式

3)社会相互作用模式

4)行为模式

二.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

1.概念:所谓概念就是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性的认、物、事件或观念的符号。

3.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结构: 1)步骤安排

2)师生交往系统

3)反馈方式

4)支持系统

三.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感觉——运动期(出生到两岁),儿童主要依靠生理反射的图式获得食物,取得关心、爱护、对付当前的世界。

2.第二阶段,前运算期(两岁到七岁),随着语言能力的获得,儿童开始学会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这时的思考是无系统和不合逻辑的,它与成人的思想极不相同。

3.第三阶段,具体运算期(七岁至十一岁),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地思维的能力,但这时的思考抽象性还很差,只有借助于具体的对象及其活动才能进行。

4.第四阶段,形式运算气(十一岁到成年),形成了真正抽象和假设的水平逻辑的能力。

第十章 教学环境

一.定义

1.狭义:狭义的教学环境指教与学进行于其中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教室、户外教学区、活动区域、座位、课桌椅、光线、照明、窗户、通风、颜色、声音、温度、湿度等。

2.广义:广义的教学环境,则除了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学生群体(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关系(及其派生的教师威信),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

二.内容P333——P337

三.学生群体

1.影响因素

1)相似性因素

2)接近性因素

3)补偿性因素

4)仪表因素

2.班集体

一)心理功能(儿童社会化(进化)过程)

1)满足成员需要

2)提供社会化机会

3)比较和调节功能

二)形成过程

1)聚合阶段

2)前班集体阶段

3)班集体阶段

4)班集体的成员地位及地位调整 3.友伴群——非正式群体

一)结构类型与教育

1)圆型的友伴群

2)核心型的友伴群

3)控制型的友伴群

4)部分友好型的友伴群

对圆型友伴群一般通过舆论影响来教育其成员;对核心型友伴群应关注核心人物的动态,通过影响核心人物来教育其成员;对控制型友伴群应了解影响来源及其性质,或予以鼓励,或切断影响源与友伴群的联系;对部分友好型的友伴群应倚重中介者,发挥其协调作用,促使不友好成员改善关系。

二)倾向性与教育

亲集体倾向、偏集体倾向、反集体倾向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

社会角色

一)教书育人的角色

1.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2.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二)行政管理的角色

1.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2.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三)心理导向的角色

1.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2.心理卫生工作者

四)自我定向的角色

1.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2.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人际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3.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

4.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二.教师的成长

成长的三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成长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学决策训练

4.反思训练

三.教师威信

定义:威信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个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对于其他人们的一种影响力。

教师威信是其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它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

影响教师因素形成的因素: 1.客观因素

最为主要的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2.主观因素

1)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2)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

3)师生之间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获得有重要帮助。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

1.巩固已获得的威信

2.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发展低水平的威信为高水平的威信

3.防止威信的下降和丧失

4.提高威信的教育影响力

特点: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

能够及时纠正。这不但不会降低威信,还会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威信不是威严,不能滥用。为维护自己的威信而不恰当地运用威信,往往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对教师的亲近感,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尊崇心理,最终势必导致教师威信的降低。

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要根据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点,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教师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能激起学生的敬佩之情,提高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有丰富知识的人,是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典范。如果一个教师的举止与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相符,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就会降低。

第十二章 智力差异

一.智力差异的表现形式

智力的个体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既可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上,又可表现在智力结构的不同上,还可以表现在智力发展与成熟的早晚上。

根据智商高低,可将智力发展水平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

二.常态分布(P395图)

有些人智力发展水平较高,有些人智力发展水平较低,而大部分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IQ 智力等级 百分比

130以上

120——12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超 常

优 秀

中 上

中 等

中 下

偏 低

低 常 2.2 6.7 16.1 50.0 16.1 6.7 2.2

三.智力低常儿童

1.轻度的智力低常

2.中度的智力低常

3.重度的智力低常

四.智力超常儿童

我们一般将智商超过130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

特点:

1.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2.注意集中,能较长时间全神贯注地从事紧张的学习或其他活动

3.观察力特别敏锐,能发现一般儿童很难发现的问题

4.记忆力强,善于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5.思维敏捷,理解力强。善于掌握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

6.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往往不迷信教师和书本,常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喜欢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7.强烈的好胜心和顽强的意志。往往充满自信,在各项活动中争强好胜,富有进取心,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能克服种种困难,表现出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育措施: 1.设立天才学校

2.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殊班

3.采取特殊措施

五.科技“神童”的智能特点(P398——401)

1.科技“神童”信息收集的特点

2.科技“神童”信息加工的特点

3.科技“神童”信息保存的特点

六.智力类型

1.分析型、综合型与分析——综合型 2.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与混合型

3.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

七.掌握学习

概念:掌握学习观认为,除了处于智力分布两个极端的少数学生外,其余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

白痴学者:一方面,他们的总体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相当于白痴水平:另一方面,他们却具有一个或几种高度=发达的特殊才能,可与学者媲美。

第十三章 人格差异

一.人格

1.定义:

我们把人格看作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把它理解为一

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独特动作、思维和情感方式的一套社会性行动倾向。

2.稳定性

佩克和哈维赫斯特在他们的《性格发展心理学》一书中的结论是:人的性格结构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就是说,一个人外表的举止行为变了,一个人性格的基本结构却是不变的。

人的性格发展中有动和静两种因素,性格发展的各个阶段就是动的因素,性格类型始终保持

相对稳定就是静的因素。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依存的。在任何一种道德行为中,两者都是固有的。

二.人格类型差异

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类型。

推演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内倾型

三.人格特质差异

1.特质的定义

一种恰当的人格理论应有一个可以测量的人格的单位,这个单位就是特质。

2.奥尔波特的分类

1)共同特质

表现性特质,态度性特质

2)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为个人所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

主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3.卡特尔的分类

卡特尔把各种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两类。

卡特尔又根据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如何表现的方式,分出三种特质

1)激发一个人趋向某一目标的动力特质

2)描绘一个人在获取他的目标时如何行动的气质特质

3)决定一个人如何顺利地达到他的目标的能力特质

四.学生性别差异与教育 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的差异和个性差异方面

一)认知能力差异

1.一般来说,女性的谚语能力强于男性

2.男性在视觉(空间能力)上要优于女性

3.男性在算术推理能力上优于女性

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道德的发展

一 品德的界定品德

品德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一系列道德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道德

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行为规范的总和。两者关系

1)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而离不开社会;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社会的发展。

3)品德的发展有赖个体的存亡,但它不研究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自身。

二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a)理性化过程(名词解释或填空)

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儿童道德成熟的要点,首先是他道德认识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儿童道德水平最明显的表露在他的道德判断和推理之中。

b)社会化过程

形成由“自然我”向“社会我”的转化

三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的道德)到自律 选择或填空题柯尔伯格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1)惩罚服从 定向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定向主义

习俗水平3)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秩序

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

6)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具有个人独立判断的标准)

重点实验:两难性实验

四 情操 三种分类方式 1)宗教的情操,道德的情操,认识的情操,审美的情操

2)道德情操,审美情操,理智情操

3)麦独孤的分类:爱的情操,恨的情操,敬的情操

五 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

六 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

雷斯特 1 解释情景 2 作出判断 3 道德抉择 4履行道德行动计划

七 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抗拒诱惑及其实验(满足自己需求,不违犯社会约定)

惩罚要适度适时赏罚榜样的学习

八 观察学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形成新的行为消退已有的行为

3抑制已有的行为

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第二章 道德的价值取向

一 价值观的分类

1罗卡其将其分为工具性和终极性两类 柯尔伯格 关于人生观发展过程的理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个体水平1)生命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相混淆生命价值是被看作建立在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或财物作用的基础上的。

2)生命价值被看作是满足拥有者或他人的工具。

社会水平3)生命价值是建立在家庭及其他成员的同情关爱这一感情基础上的。

4)生命是神圣的,因为它在道德或宗教的权利和责任中占有地位。

原则水平5)生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和社会社会福利相联系,同时,享有生命是人类共同的权利。

6)生命是神圣的——整个人类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

二 人生观的定义 定义 个人的人生关,从总体上说,就是他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涵义 生死观和幸福观

第三章 学习的性质

一 学习的试误说 桑代克三大学习律 P142: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S——R刺激反应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和实质 P144

问题,动机,试探,偶然成功,淘汰与选择,整和与协调。评价:作为一种早期的理论,武断的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人类的学习,后来受到许多理论家的反对。(其理论不具有迁移性质)二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提出者 巴甫洛夫 定义 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五条定律 P147习得律,实验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填空)

三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1斯金纳 操作活动的强化

斯金纳认为,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强化在有机条件反应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是一种积极的刺激,它跟随在机体行为反应之后出现,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也是一种刺激,它的出现可以终止某种行为;如果它在一种行为反应后被取消或移开,则会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负强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某种行为反应之后,本来应继之而来的消极刺激被移走了,从而间接的使该行为得到了强化。

四 顿悟说

要点:1情景中所有刺激都是一个整体知觉的组织同化 顿悟: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

五 信息加工理论 P157 信息加工流程图

第四章 学习过程

一 学习过程包括知识学习过程,技能学习过程,问题解决学习过程。

二 知识学习概念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区别于技能学习的根本标志。类型:表征概念和类型,知识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命题

三 知识获得过程

1广义的知识获得的三阶段:意义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接受学习的过程 下位学习(派生归类学习,相关归类学习)

上位学习

结合学习 布鲁纳的知识发现论 代表作《教育的过程》

a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间的外在刺激。

b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获得知识的转换,评价

c学习应注重各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d提倡发现学习(又称问题解决法)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便激起研究

3)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

4)帮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资作结论的有关资料,尽可能提供发现的依据 5)帮助学生仔细审查这些资料,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6)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e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评价强调学生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主张独立思考,较之其他理论更能说明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对20cn60’后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a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

b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要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评论:较片面,只有知识的学习,无道德技能的学习

四 机械学习的遗忘过程 遗忘的保持曲线P167(艾宾浩斯曲线)

保持(或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保持是一个负加速的过程,在识记的最初保持急剧下降,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趋于平稳。影响保持过程的原因:机体因素,后继经验和动机因素

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五 技能学习本质于分类定义:获得方法的步骤 分类 外在动作方式(也叫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和内在动作方式(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

还可以分为自动化和非自动化麦克唐纳曲线P181 六 智力技能学习过程心理过程

1)找到每一步应该怎样做的方法

2)找到每做完一步后与做之前有什么差别,与目的还有多大距离

3)把每一个行动与其所产生的新杀别联系起来,找到每一步产生式与下一步产生式之间的关系

4)对整个产生式系统进行概括智力形成的五个阶段

1)定向活动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七 问题解决学习过程定义

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而运用一系列的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三个基本条件:目标指向性,认知系列,操作系列三种状态 :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思维策略: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P192

第五章 学习迁移

一 什么是学习迁移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对另一种条件下学习的影响。2 分类 P194

按影响方向分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按影响结果分 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 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P200(简答题)

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新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一旦新的官能在某些学科中得到训练就可以迁移到其它类似性质问题的解决中中。

学习内容是可以忘掉的,其作用是暂时的,只有通过形式的训练而达到官能的发展才是永久的,才能迁移到其它的知识学习上去,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形式的训练。相同元素论

理论要点及教学意义:形式训练对学生智力并无多大影响,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有相同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经验泛化说(概括化理论)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景中学习的迁移越好,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如果教学方法注意如何概括,如何思维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原则的概括有较大的年龄差异。

重点实验P201 贾德1908年水下击靶实验

结论: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关系理论)P202第一段

5学习定势说 P202第一段

6分析概括说 格索尔—爬蹄子—早期教育

三 促进学习迁移过程的一般原则建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育目标

2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在进行教学时应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适合哪种迁移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学习和关于学校的积极态度

四 智力技能迁移的两个环节条件概括化

把样例题中的具体条件概括为一般条件,从而掌握解题的基本原理。规则自动化P210 第一段

第六章 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1.定义

学习动机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可以先组织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然后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地引发喝形成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至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 巩固学习动机。(大意)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如果学习动机好,而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是负向的不一致;学习动机不好,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就会好,这是正向的一致。

结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会保持正向一致喝正向不一致,而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二.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说 S—R(刺激——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S—R行为理论

要点:

引起动机与学习行为并无两样,完全取决于先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又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教学应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批评和表扬会影响学生,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多种动机可能表现为一种行为,同一动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不同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代表人物:班杜拉

他将强化分为三种:

1)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

2)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

为)

2.成就动机理论(即成就理论)

一)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去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两种因素:1)力求成功的动机

2)避免失败的动机

二)三种心理因素

1)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Ms);

2)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Ps);

3)成功的激励值(Is)。

三)奥苏伯尔的三成分论

1)认知的内驱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3)附属的内驱力

成就动机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默里的研究。

3.需要层次说(自我实现理论)

1)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 马洛斯

2)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个为缺失的需要)

3)教育意义:要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很尊重的需要

4.归因理论

1)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2)从三维度可吧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

不可控制归因

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等。

3)三维度模式

度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八因素 自控水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身心状况 方法优劣 任务难易 他助多少 运气好坏

三.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

1.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

2.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

3.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

4.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相互结合5.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导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6.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关

1)在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

2)在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发会由于学习动机的增强而下降

3)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提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要把握难易程度,提供学生良好的教育材料。要不断通过变化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

1.表扬与批评(运用时应注意)

1)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不能滥用

2)要多用表扬、少用批评

3)表扬与批评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

2.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运用时应注意)

1)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运用必须适当,切不可

多用滥用,因为频繁地运用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会造成过度紧张的学习气氛,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一贯胜利者会养成目中无人的娇气,而一贯失败者又会养成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这同样都会使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失去其应有的极力作用。

2)团体竞赛的效果虽不如个人竞赛,但仍应适当地倡导团体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互相关心的集体注意精神。团体竞赛更需要有领导地合理组织,否则会事倍功半。

3)要多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如鼓励学生个人或班级,力求“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更比今天强。”

4)增多获胜的机会,尽可能使有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以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期望与评价

1)佩奇的实验

三组,一组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无评语;第二组除等级外,还按学生特点给予顺应的评语;第三组,给予与等级相称的相同的特殊评语。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学习影响有明显差异。

2)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七章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1.定义

广义: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又影响的因素。

狭义:把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规定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二.国内外关于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成果

1)对某种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与取得成就的关系

2)对某门学科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3)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三.兴趣发展的规律与学习

规律:1.兴趣发展逐步深化

重: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

有趣的特点:随生随灭,为时短暂

乐趣的特点: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

志趣的特点: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

2.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转化

重:直接兴趣: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

3.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

重:中心兴趣:是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着极浓厚而又稳定的兴趣。

广阔兴趣:是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

4.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密切联系逐步发展

5.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第八章 教学设计

一.学设计的含义及内容

含义: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前者又叫课程决策,后者叫教学决策。

内容:1.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个班级就某一内容的教学所作的设计和准备;

2.学科教研组就某学科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然后由若干位教师执行;

3.学校管理层为一套课程的诸学科进行设计和协调,或对上述1、2两项中所制订的计划以及执行和评估的情况进行干预,从而间接地影响教学设计。

311-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 篇2

关于印发《中央电化教育馆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馆、中心内各单位:

现将《中央电化教育馆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201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中央电化教育馆 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2012年工作要点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报:杜占元副部长

送: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二司、师范教育司、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2012年工作要点

按照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确定我馆、中心2012年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为主线;以推动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为重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业务整合,积极承担“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任务;提高服务教育信息化宏观决策和事业发展的能力、服务一线教育教学的能力、服务电教系统改革创新和协同发展的能力;努力从维持正常运转向推动事业大发展跃升,从适应性服务向主动服务跃升,从面向需求自行开发资源向以组织协调指导资源建设跃升。

一、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

1.承担制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工作。根据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体系的要求,制订教育资源建设总体方案,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提供操作性政策建议。

2.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网。依托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进行升级改造,丰富平台功能,扩展服务对象,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网。以互动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促建设、促共享。继续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积极承担立项申报和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方面的任务。落实教育部与中国移动合作建设移动学习的平台项目。

3.开发网络课程。联合有关机构、学校、企业和专家以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为重点,开发网络课程。在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各选择1-2门课程,研制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网络示范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指南。

4.制定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建设方案,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制并发布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网及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准入和审查办法。制订数字教育资源审查和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网及公共服务平台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完善和贯彻数字教育资源元数据等标准规范。

二、推动区域和学校信息化建设

5.研究区域和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修订《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规程》,研制《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

6.继续推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工作,联合电教系统,集成企业优势,力争建设100所数字化校园试点校,推进实验校和实验区继续发挥实验示范作用。继续推进“中国国际动漫人才培养计划”和动漫基地建设。

7.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建立技术支持服务机制,扩大技术支持服务范围,开展区域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导等咨询服务。

三、推动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8.加大优秀课题成果推广力度。遴选“十一五”以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成果”。集中力量做好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和指导。继续通过中外合作项目等渠道,推广项目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建立电教系统基本情况数据库。编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9.多种方式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完成2012年“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管理和评价的具体工作。承办远程教师培训交流会。启动教育技术人员能力培训工作。开发多种形式的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课程,启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项目。

10.提升赛事活动水平和影响力。系统研究将馆各项赛事活动整合的思路与方法,形成实施方案。承办好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果展示活动。调整我馆举办的赛事活动的比赛项目,继续提升质量,突出活动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提升活动品牌影响力和应用推动效果。推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化。

四、提升自身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11.加强系统能力建设。以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为主题,召开2012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

继续研制电教系统能力建设指标体系,择机启动各级电教机构能力建设计划。

12.深化内部改革,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成馆、中心机构调整,实施新一轮岗位聘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强化预算管理,完善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对馆办企业和挂靠馆内社会团体工作的支持帮助。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做好离退休工作。

311生活用水习惯的调查问卷 篇3

生活用水习惯的调查问卷

1、平时在家的生活中对节约用水的认识是怎样的?()

A.一定要节约用水B.不会刻意去节约C.无所谓

2.您在洗手(或洗澡)擦香皂(或沐浴露)的时候,有没有关掉水龙头?()

A.会关掉水龙头B.有时候会关掉水龙头C.有时候会关掉

3.家庭停水时是否会关掉水龙头?()

A.会马上关掉水龙头B.有时会关掉水龙头C.不会关掉水

4.您家是否能够进行“一水多用”()A.随时进行“一水多用”B.很少进行“一水多用”C.不会进行一水多用

5、你在洗漱时是否开着水龙头?()

A.始终关闭水龙头 B.偶尔打开水龙头C.不一定D.一直开着

6、你的洗衣水会循环利用吗?()A有时会B很想,但是感觉太麻烦C一般情况下不会D从不会

7、您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节约用水吗?()

A.会B.有时会C.不会

8、在公共场合,你看到是龙头大开,你会:()

A 马上关掉,节约水资源B大多会上前关掉水龙头

C 有时会主动关掉,但是不多,很犹豫D 不以为意,不予理睬

9、您在离开无人的宿舍时会随手关灯吗?()

A.会B.有时会C.没注意过D.不会

10、如果发现自己浪费了水、电、纸、粮食等您会感到愧疚吗?()

A.非常愧疚B.会C.不会

11、社会各界对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的广泛关注是否提醒了你去节约用水(A.是,比以前注意多了 B.多少有点 C.没有,还跟以前一样

12、你们如何处理生活污水()

A.直接倒在水沟B.有时做处理在倒掉C.经常是处理了在倒掉

13、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方法吗?

311教育学考研笔记 篇4

为切实搞好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从源头防治食物中毒,为学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机构:

组长: 胡传贤

成员: 潘家喜、汪兆义

2、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实行事故责任追查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教师、学生未受教育不放过。

4、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制度,督促食堂、商店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

1、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及穿戴工作衣帽、仪表整洁上岗操作。

2、操作间:设施布局合理,生熟分开,标志明显,餐具存放整齐,密闭保存。

3、采购食品符合卫生标准,有检验证明,有冷藏冷冻设施,库存

4、整洁通风,防鼠设施齐全,原料摆放整齐,物品分类分架存放。

5、餐具消毒,消毒设施必须监测合格、符合要求,能正常运转,有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并及时登记。

6、环境卫生:环境整洁卫生,加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7、餐厅卫生:餐厅店堂整洁卫生,摆放餐具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有专用工具。

8、卫生管理制度,有卫生许可证并进行年审,有专人分管食品卫生工作,并经常检查加记录,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

三、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1、严格杜绝用腐败变质及其它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

2、粗加工过程中动物卫生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必须分开存放。

3、加工后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符合卫生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4、食物没有烧煮透不得食用,隔餐的热制品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加热不彻底的严禁食用。

5、不得出售感观异常或变质食物。

上一篇:2022年心理卫生工作计划下一篇:学习创新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