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2024-10-02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通用8篇)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1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洽谈月工作计划

毕业与就业,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结束,也是人生道路另一个开始。作为学校和我院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多年来一直受到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本学期,就业工作坚持在学校 就业办的指导下,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为重点,突出校企合作、突出职业教育等就业工作特色,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我院在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双选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就业工作。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院2012届毕业生共?人,中药学专业?人,药剂学专业?人,制药工程专业?人,药学专业?人,生命科学专业?人。已经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实习的学生共?人,其中中药学专业?人,药剂学专业?人,制药工程专业?人,药学专业?人,生命科学专业?人。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不断提供招聘信息,对2012届毕业生就业推荐和召开各企业洽谈会、大型招聘会等工作,确保年底就业率在?左右。

2、通过不断辅导帮助2012届毕业生就业,继续联系各企业,大力宣传就业等工作,确保明年4月份就业率到?以上。实现就业质量和毕业生满意度双提高。

3、在学生毕业后,做好追踪工作,充分调查了解2012届毕业生去向和工作状态。为没找到工作或对工作不满意的学生提供即时信息和帮助。争取在明年10月份做到就业率?。

三、加强就业教育和引导,端正就业思想

(一)通过就业前实验技能辅导,促进学生就业

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立足社会,立足企业之本,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专业的实验技能教学是主渠道,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将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实验技能水平,合理安排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仿真的模拟环境中,在实习的过程中形成职业关键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邀请企业界人士和毕业生成才典型面对面给学生介绍就业的技巧和就业形势

为使同学们明白自己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去向,以及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工作提供思想保障,让同学们做好就业准备,做到有备而来,通过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自己的发展,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提高学生面试技巧和面试能力。

(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促进学生就业

我院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安排,于11年下半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此课程涉及面试技巧、创业准备、职业的种类、职业的选择、择业观念的转变、简历的撰写等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地开设,学生们转变了就业观念,开拓了学生的就业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了学生更快、更好的就业。

(四)组织开展各项有关应聘活动,提高学生面试技能

计划组织“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求职技巧的培养;组织学生参与人才招聘,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市场需求等。

四、加强就业宣传,畅通信息渠道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国家,省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有利措施,提供了多个岗位,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如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社区街道(选调生),参军入伍等,我院将为广大毕业生做好这些政策的解读,以及这些政策有利于应届毕业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争取发展的空间,为美好的未来主动谋出路;为毕业生打好就业预防针,虽然形势严峻,但我们的就业空间还是有的,要积极努力的争取,发挥大学生的主动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寻找工作的席位。我院还将时时关注、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宣传,张贴海报,电话通知,网络建群等多种手段。为就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平台,促进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认真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牵线搭桥。

1、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走访校友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信函等联系方式,积极深化合作,增进双向互动,不断巩固并拓展就业基地。根据毕业生近年来流向分析,根据地区特点和产业特点,加强与各地企业部门的联系,争取让更多企业来我校举行专场招聘会。

2、增加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时间跨度和用人单位的数量。重点是举办高频率的企业专场招聘洽谈会,充分发挥这种招聘方式效高性的特点,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就业机会。我们要热情接待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努力打造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品牌。

3、继续完善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人才交流网站、各大高校的人才网搜集就业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发布。继续完善毕业生生源库、毕业生去向库、用人单位信息库、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等,为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院进行网上查询提供便利,及时有效发布就业信息。向广大毕业生传达最新的就业信息及相关就业知识,适时调整他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值。让广大毕业生及时了解、获取各类就业信息,提高就业资源的利用率。

六、做好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

1、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用人需求信息的发展动态和知识更新的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培养的人才产品“适销对路”。

2、开展多形式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为已就业学生提供后续服务,为未就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和帮助。将就业跟踪作出实效、作出品牌。

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考验。我院要以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开动脑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服务质量与效率。我们坚信,在我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确保我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2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院2010级进入实习阶段即将面临毕业的全体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2. 第二阶段。

第二学年:丰富拓展。这个阶段,学生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能力,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耐挫折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或辅修其他专业,以充实自己,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

3. 第三阶段。

第三学年:实践实战。这个阶段是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训、实践的阶段,即是学生就业选择阶段。首先,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并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特点,检验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或实习中,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再次,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实践中检验自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通过实习提高择业就业能力,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并顺利毕业、就业。

三、高职院校顺利开展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1. 早开展。

高职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是进入社会就业,因此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教育宜早不宜迟,三年制高职生最好在开学第一期就开始。五年制高职生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始,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其自我能力兴趣培养的目标。

2. 多开展。

现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都是封闭式的,以班级或者专业进行,对于同一个体来说,接受的教育次数很少。建议开展系列讲座,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循环进行,讲座或授课采用开放教学的形式结合。按我院实际来说,建议招就办和学工处联合邀请校内外相关老师和专家作分期的讲座教育。

3. 专业化。

现在很多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都是应景式的现炒现卖,由非专业人士进行,这不利于相关教师的成长。建议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这些专业人员最好从相关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中选拔,然后通过各种培训自学,使之尽快专业化。

四、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的高职生学业生涯规划的优越性

1. 从根本上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该理念遵从高职生

有效问卷416份,有效率96.74%。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毕业后的去向”这一问题的选择上,近85%的同学选择了就业,近11%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的仅占3%。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应该说这真实地反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习目标和意图。从高中进入我院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未能进入更高一级的高等学府学习,来我院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想在医疗卫生单位这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好收入的单位工作,因此,当学业完成后,他们会毅然选择就业。但是,面对着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即在注重技能水平的同时,知识水平、学历水平也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命运。所以,在“选择继续深造的目的”中,有82%的学生是因为想“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而“逃避就业难的局面”也占了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时的无奈。以专科学历去竞争岗位,在扩招后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说,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技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调查中,认为自的成长规律,关注高职生学习阶段的成长。转变高校的办学思路,学校需要将工作重点转到生涯规划促进高职生成长上来,这种模式是一种创新理念也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完善之举。

2. 全局思想。

全观高职生的学生生涯,这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只是整个人生生涯的起步,要受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在考虑到高职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同时,又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做好铺垫。

3. 视角全面且结合实际。

高职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顾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当前学校的现有资源、个人的求职意愿及社会对于劳动力的整体需求情况,学生需要从自我需求出发统观全局。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需要短期辅导与长期发展相协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确保每一位学生有一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全面展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确立全程服务意识,让学生一入学就主动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好在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高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应予以高度重视,它是学生就业问题中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帮助学生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孙海东.正确引导大学生规划学业及职业生涯[J].现代阅读,2012(5):51.

[2]尹文彬.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新余学院学报,2012.6,VOL17(3):89-91.

[3]张瑞凤;陈军须;周晓燕.谈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涯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4]叶菊珍;吴亚梅.认真作好职业规划,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总39).

[5]曲海洲.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5月号下旬刊.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继红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

摘要:自2004年6月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态势犹如雨后春笋,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障碍性难题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使其羁绊于内外纠葛的现实困境中。面对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实际,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积极加强内部建设并逐步优化外部环境,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转型发展是高校教育基金会摆脱当下问题,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应对未来的理性抉择。

关键词:高校教育基金会转型发展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高校依法成立的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以募集教育资金支持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近年来,我国为适应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高校教育基金会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据基金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在国家民政部或省级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已近300家,其中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基金会有9家,“985高校”全部成立教育基金会。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相比,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人员配备、项目管理等方面均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冷静地分析现状,取长补短,实现长远发展。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客观地讲,我国高校基金会是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兴起的。随着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5年《民间非营利组织己“专业知识不扎实”的占到了29%,“对毕业后的就业没有信心”这一问题也提醒我们,一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如何加强专业课教学;二是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自信心的教育。

在求职的地点选择上,58%的学生选择了家乡,36%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省会或沿海发达城市,有4%的学生愿意去偏远地区。类似的选择,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学生占34%,而不愿意去的却达到了63%。这一数据在历年学院举办的“双选会”上都有体现,很多实习生在大医院实习后都拼命想留下来,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除了对自身发展有利外,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是为家人、为自己争了面子。所以尽管很多乡镇卫生院都开出了相对很好的条件,很多毕业生也还是不愿意去。

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这几个问题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问题。从这几项数据中或许能看出原因:从事一项工作的原因,选择“因为单位待遇好”的比例有67%,“领导重视”有10%,“依所学专业而定”占到42%的比例。另外,“会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占27%,“不会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占到了36%。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对于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态度,不能安心一项工作。

四、建议

1.注重就业心理辅导,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由于思想观念、体制和工作等原因,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毕业生数量与各行业的需求量不甚匹配,并非毕业生真正过剩,就如我们在双选会中看到的很多用人单位一人难求

会计制度》及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当前,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困难。无论在基金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方面,还是在其团队的建构和专业化程度方面及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和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的空间。正是这些问题的累加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使其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外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教育捐赠不但规模小、方式不规范,而且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捐赠行为都还是“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慈善行为,而不是一种常态化的社会行为。总之,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寻求发展时,其外部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使得发展受限,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第一,传统慈善文化和现代慈善理念有待进一步弘扬。慈善是一种爱的召唤和善的关怀,它是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虽然我国儒家文化倡导“仁爱”、墨家提倡“兼爱”,但我国的社会捐赠尚未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阶段,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仍未完全形成。[1]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2006-2010年,总会筹募慈善款物分别为:6.05亿元、14.66亿元、40.25亿元、46.39亿元、80.2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很大一部分来自境外和富人捐赠,平民捐赠比列还是很小,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慈善文化和现代慈善理念的欠缺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规模。虽然近几年来我的情况。因此,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显得较为重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指导学生正视就业压力,抛开思想包袱,大胆进入就业市场,同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2.强化和完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从全国的形势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较弱,且缺乏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只停留在简单传授就业方法、调整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全过程不能进行完整的就业生涯规划,忽视体现学生兴趣、特性、能力等个性化的择业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属于粗放型的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因人而异,为大学生量身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将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有计划、全方位、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模式,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零距离。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篇3

摘要:如何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关乎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其中,找准定位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导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其学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保障。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质量竞争优势

0引言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毕业生教育质量的优劣,一次就业率的高低,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等,都是独立学院质量建设水平及能否创出“品牌”的重要标志,将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前途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键在于突出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竞争优势,这首先要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针对其特性,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来突出其竞争优势。总的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有两大特点:一是家境较好。因为独立学院所收学费较高,所以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家庭背景也不错,从小家庭为他们提供的教育、培训、社交、旅游等机会较多,从而使他们思维活跃、见识比较广,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综合素质好;同时,也是因為家境原因,多数学生从小没有吃过什么苦,“有个性”在独立学院学生的身上表现更突出一些。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都以“我”为出发点,关注的是自身的权利,而往往忽视自身的义务。生活当中喜欢表现得很成熟,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一切尽在掌握,但当真的发生问题时,往往又手足无措,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另一方面,学生的入学成绩偏低,反映出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比起名牌大学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生方面不够刻苦,自控能力较弱,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碰到困难,会主动避开,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大量时间,而宁愿把时间花在他们想做的事情上,并且在学习上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也不高。这也正是独立学院学生最大的劣势。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一个新的群体,相对于传统高校本科学生而言,这一群学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更明显。对这样一群学生,独立学院的培养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扬长避短,从而突出独立学院学生的竞争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找准定位

即独立学院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满足社会什么样的社会需求。这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导方向。只有方向对了,才能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独立学院目前主要是在依托母体院校的无形资产基础上进行招生和教学活动的,所以很多独立学院定位与母体学校趋同。而母体学校大多都是研究型重点大学。这种不顾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只是一味提高自己的办学层次,是不利于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首先,在师资队伍上,独立学院的老师多从母体学校聘请,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兼职,无法形成良好持续的研究和学术氛围。独立学院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能力无法与母体学校相媲美。其次,从所录取到的大部分学生的素质和价值取向来看,与一本和二本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基础和理论能力不够,但往往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实用价值观。因而,就整体而言,独立学院的本科特色不同于“一本”和“二本”的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而更适宜将学生培养成为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理由如下:第一,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属于高级应用人才,比起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除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而且有发展后劲,其职业适应性也比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强。并且这种定位也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第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能型向高科技含量型转变,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市场对高技术应用人才严重缺乏。独立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适应了市场需求,让其毕业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找准定位,突出其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就业质量。第三,独立学院高昂的学费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家境较好: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将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独立学院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使他们走出校门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也更适应这些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2专业和课程设置

这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竞争优势积累的过程。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构成了一所大学最基本的骨架和支撑,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而独立学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主体,可以拥有自主办学权,可使其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其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力量创设新兴学科和新兴专业、更新传统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或组合新专业,这也是独立学院的办学优势所在。如何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突出其竞争优势,使其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提高其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

2.1突出特色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更多地只能依赖举办学校,缺乏自身学科的专业建设,这是不利于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的。首先,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定位上不同。其次,独立学院按照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市场上是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的。母体学校的名声、硬件设备、师资以及在这些传统专业上所积累的丰厚的经验都是独立学院无法比拟的。独立学院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另寻他法,充分利用自己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的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从而突出自身的特色。如为地方服务的专业设置方式就能突出独立学院的特色。独立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市场人才需求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之后,并经过充分认证后来确定相关专业,为地方建设培养所需的人才。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地方政府合作,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二是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官方数据,也能较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量,这样就充分利用了独立学院专业市场化的优势,使所设的专业具有前瞻性,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能够专业对口,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这样也就突出了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独立学院还可以将某一专业作为办学特色来吸引学生。

2.2拓宽发展渠道,实施国际化教育方针中国入世以后,国外高校纷纷抢占高等教育市场,而独立学院有一部分学生既有学习能力又有缴费能力,能够成为“购买”中外合作教育服务的“顾客”群体。据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学生渴望成才,承认学习的重要性,在到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方面,表现出了比公办生更为强烈的愿望,并在为出国做准备。独立学院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为学生打开一条走向世界的通道。实践和科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环节。独立学院的任务就是要为其学生提供参加实践和科研的平台。对毕业班学生,可以采取“挂钩实习”的方式,与相关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习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经有关单位考核通过后,颁发“就业推荐书”;也可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携手优秀民营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办学模式和学生就业渠道上进行全新的拓展:还可以设立科研实践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3师资力量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4

安徽中盾渤商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证劵期货的发展现状,现货交易的创新,电子化交易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现货贸易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另外还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情况,让广大师生对渤海商品交易所(现货交易)有了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概念,并了解了BEST交易的基本流程。整个讲座持续近三个小时,主讲老师与台下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场内气氛热烈。

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讲座及时有效地解答了同学们一些迫切需要了解专业与就业如何对接的问题,对毕业班学生有很大影响。同学们迫切希望通过就业指导讲座以及校内外招聘会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以解决他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安徽中盾渤商负责人也表示,将策划更多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活动,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优势,为大学生开启就业和自由创业的大门,后面将陆续在我校开展系列活动,助推大学生就业。

辽东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篇5

简 报

第3期

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2006年5月20日

目录

◆工作动态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辽宁省召开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考察南方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参加人才测评培训 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分院信息

服装纺织学院 医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农业与环境学院

装备材料学院

会计学院

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

◆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创业教育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 工作动态

“三支一扶”计划首批招募两万名大学生

前不久,中组部等8个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招募两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2至3年的“三支一扶”工作,并鼓励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

中组部、人事部、团中央等8部门,20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并启动2006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据了解,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期间享受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等。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两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优先评定等。

(摘自《中国青年报》)

落实政策,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

近日,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辽宁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毕组[2006]5号)。

通知指出2006年我省预计有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17.7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委办发[2006]10号)文件精神,继续执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补充通知》(辽政发[2004]21号)精神,切实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努力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和空间,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辽宁省召开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

5月15日,辽宁省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由省内各高校及人事部门参加,我校副校长蔡若松、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省政府秘书长周万春主持,会上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对辽宁省2005年就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2006年就业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省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团省委副书记等领导同志针对本部门工作职能,提出了各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公布了2004-2005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工作者名单。鲁昕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五”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并布置了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最后由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同志做了总结发言。

在公布的表彰名单中,我校共有史广政、隋照莹、刘俭辉、闫政富、韩秉文、王安世、王景龙、赵丹钰等八名同志获得优秀工作者称号。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综合报道

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

考察南方就业市场

4月16日—26日,副院长蔡若松同志和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史广政同志历时11天对北京经济开发区、长三角、深圳等8个城市共29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全面的回访和考察。

此次考察不仅了解了南方就业市场的发展,考察了我们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而且与部分用人单位达成共识,在5月中旬—6月下旬,绍兴、深圳、上海等几家用人单位将来我校招聘毕业生,从而为我校毕业生返校后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人才测评培训会的学习体会

2006年4月19日,应国家人事部人才测评中心的培训邀请,就业指导中心刘景宏同志参加了为期4天的人才测评师培训。此次培训由国际职业培训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讲授,主要内容是人才素质测评基本理论,人才测评工具技术及人才素质测评的应用。

这次培训强调了高校人才测评在就业教育与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就业教育中的人才测评主要是大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与兴趣的测评和分析,通过测评,让学生比较全面、科学地了解自我、认识自己,在选择职业上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工作,真正体现“能岗匹配”。

人才测评在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对职业定位的测评;二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测评。通过测评使学生确定志向,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路线,在充分分析自我、了解自我、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相吻合,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对我们学生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

会 议 纪 要

5月10日,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召开了“辽东学院2006年就业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人员为就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和全体二级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辅导员,蔡院长在会上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会议为研讨性质,旨在全面了解辽东学院就业工作情况,以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加强我校就业指导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会议由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主持。

首先由就业中心主任史广政汇报了考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深圳等地的就业市场情况。通过考察了解到:

一、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潜力还很大,关键是我们是否能通过有效的办法去挖掘、去了解行情,掌握情况,从而将我们的毕业生推出去。

二、专业需求的情况不够平衡,理工科要好于文科的专业需求,机械、电子、服装、计算机等专业需求量较大。

三、通过考察了解到如何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准确定位是我们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此次考察还为毕业生返校后实质性就业创造了机会。5月中下旬,绍兴、深圳、上海将有几家用人单位到我校进行招聘,提供近300个岗位。

五、此次考察深圳百大网,切实感受到我院在实现远程面视、远程交流方面还有许多网络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院将在继续搭建网络平台方面下工夫。最后史主任强调就业工作迫在眉睫,各二级分院应进一步同意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使我院初次就业率跨上一个新台阶。

就业中心副主任宋利刚传达了《关于进一步做好06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调整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并要求各二级学院会后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切实做好06年就业工作。

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是由与会各部门分析讨论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十四个分院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教务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查找就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临的现实困难,结合本院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互相交换了意见,并提出许多整改建议,特别是在就业指导课开设、开辟省外市场、经费等问题达成了共识。与会各部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综合各部门领导的发言,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1.毕业生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学生、家长、教师的观念都存在问题,主要是就业指导还欠缺乏实效性。

2.就业指导课安排比较混乱。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学院无从下手。各分院提出,应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指导课教学,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学院和二级分院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时间、内容都要相应做出调整。并且应从大一开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他们及早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教学内容应和专业相连接,以简化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

3.就业市场基本还是局限在省内,省外就业市场的开辟远远不够,了解较少。

4.就业经费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仅凭每年学校奖励的资金远远不够,对开辟外省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等工作都难以深入开展。

5.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素质、企业用工时间与教学计划存在矛盾。企业用人大多在学生三年级上半年(11月—12月),有的可能更早,而学生三年级上半年仍然有课程,导致不少学生因课程设置问题而无法就业。

最后针对各部门研讨的上述问题所形成的共识,蔡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强调指出:

1.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解决了许多实质性问题。要高度重视本次会议,会后要把会议精神传达给各分院院长,并要求于本月底,围绕如何解决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拿出具体解决措施,形成书面材料,落到实处,力争06年就业率达到省里要求的85%的目标。

2.省外就业市场还要继续想办法拓展,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3.网络的作用基本没发挥出来,要求毕业办短期内完善网络功能,然后进行全校的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可以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同时要求建立毕业生资料信息库,以做好跟踪调查。

4.进一步加大支援辽西北、大西北计划的工作力度,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优惠政策,尤其对困难地区的学生是非常有利的。

5.解决目前的毕业生就业观念问题,主要靠就业指导,这是一个重点问题。目前我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由毕业办负责拿出具体操作方案,统筹安排,包括授课时间、内容等。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分院信息

 4月20日,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利刚、隋照莹,服装与纺织学院副书记韩秉文、辅导员吴敌、董颖带领50多名应届毕业生到沈阳参加“辽宁省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纺织服装行业专场双向选择洽谈会”,会上有6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招聘,韩秉文书记与沈阳黎明安娜、营口雅威等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4月28日,结合就业办下发的“关于就业工作研讨调研提纲”的内容,服装与纺织学院就业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会上认真的研究了本院就业工作。

5月8日,服装与纺织学院对2007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摸底,为07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月10日,沈阳黎明安娜公司到服装与纺织学院招聘学生,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测试后,已有5名学生被选中,即日前去公司实习。

(服装纺织学院)

 为切实做好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医学院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先后三次,历时19天行程4500公里,由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副书记李文光同志亲自带队到我省的本溪市、抚顺市、阜新市、朝阳市、沈阳市及各市的个别县、区卫生局进行调研,为2006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共落实就业意向协议206人,为2006届毕业就业开辟新路。为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在本溪、抚顺期间,亲自看望实习生,还分别招开了实习生坐谈会,一方面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就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如何就业、择业与实习生们座谈长达四个小时,实习生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方向。

4月份,医学院先后召开了三次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二十一家单位参加了会议,达成意向就业协议近一百余人,同时医学院计划在6月中旬为辽宁省各市、县、区级医疗单位进行专场招聘会,现已落实县、区医疗单位近十家。由于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医学院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较往年同期有了较大突破。

(医学院)

 旅游管理学院重视学生实习后实习单位的留用工作。4月20日,副书记秦悦利用一周时间到北京昆仑饭店、贵宾楼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等实习单位商谈学生实习结束的就业问题。5月7日—12日,秦悦书记、孙洪波副院长等领导到北京,邀请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经理,共同研讨毕业生就业工作;5月16日,秦悦书记和沈伟副书记又南下宁波、苏州等地开辟南方的就业市场。

经过商谈,各实习基地对我院毕业生的留用问题很感兴趣,不仅现在已有149名同学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而且各实习单位的人事部门也正在积极向他们的同行们推荐我们的学生。

(旅游管理学院)

 为了向企业输送有技能的毕业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同时为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月18日我院在6号公寓楼成立了“大学生电脑急救服务中心”。为全院学生提供计算机免费服务。这一活动得到了后勤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丹东市天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

4月21日信息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就业指导”的大型讲座,主讲人为刘华谈谱教师,参加人员为03、04级本专科学生,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今后我院学生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对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学院)

 4 月 27 日农学院组织毕业班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辅导员参加的就业工作座谈会。结合本院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积极的探讨,对毕业生就业教育、择业技巧、教学教改及招生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院主管领导也参加了座谈会。

5月12日下午,在辽东学院农学院会议室举行了沈阳市正大集团的招聘见面会。见面会主要由农学院郭德金院长、潘永江副书记、各系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以及农学、园艺专业毕业班学生参加。受该公司的委托,潘书记主持了这场轻松的见面会,向毕业生提出几个问题,参加见面会的同学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专业水平,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初选三位同学到该公司工作。

(农业与环境学院)

 为努力做好2006年就业工作,装备材料学院于5月16日召开了由院长洪哲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学院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全体辅导员参加的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目前我院06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就业压力,制定了相关政策,将就业工作与教师的工作量、评奖、评优、评职挂钩,施行责任包干。会议要求全院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全院动员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我院就业工作,最终达到超额完成学校预定的就业率目标。

(装备材料学院)

 会计学院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我院教师、往届毕业生及校友等各种资源,推荐我院毕业生,从2006年3月—5月间会计学院共组织了38家省内外用人单位到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共有300多人次参加招聘选拔,其中有33名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聘用,用人单位对我院选送的这33名毕业生反映很好,表示还将再次到我院录用参加专升本考试而没参加招聘的学生。

(会计学院)

 4月28日经济学院召开了“用人单位座谈会”,大会邀请了丹东市税务局、证券公司、贸易公司、银行等20多家用人单位,通过大会,我们对今年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有了准确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为明年的就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5月12日,经济学院召开了“06生就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经济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辅导员教师。在会上我们结合蔡院长的指示深刻分析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制定了今年的就业目标,为我们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方向。

(经济学院)

 3月17日艺术学院召开了小型人才交流会,邀请齐氏空间设计公司总经理齐琦、东港博美培训中心校长于旭光到校进行公司介绍及现场招聘,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疑问。

5月8日邀请到校04届毕业生罗佳在我院给在校的大三毕业生做报告。主题是《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就业压力》,同时依据自己毕业后只身闯荡北京时的所见所闻,给学生讲述当时她的内心世界及处理方法。在会上许多毕业后准备在北京就业的学生对自己心中疑问纷纷提出相关的问题。会后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艺术设计学院)

★就业指导

“双证”为毕业生求职插上就业之翼

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日前举行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蓝皮小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让该校学生赚足了人气。用人单位认为,手持“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高、动手能力强。该校拥有这种蓝色证书的学生成为百余家用人单位争相抢订的目标。

一位手持“双证”择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要想在大学期间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同时还获得资格证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申请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必须经过所在专业的实践,经过动手操作实践,最后还要通过吉林省劳动厅主持的理论和实践动手两个环节的考察。今年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建校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作为东北三省唯一一家推行“双证书”制度的高等师范学院,学校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毕业前该校95%以上学生都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一部分优秀学生还取得了高级或两个以上工种的职业资格证。

据介绍,凡是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都能比较顺利地实现就业。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拿到车工、钳工高级技术证书,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拿到高级电工维修证书。拿到“双证”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又可以选择到企业工作,这使得该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走高。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

当天的洽谈会吸引了长春大成实业集团、荣发集团等百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用人信息3000多条,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意向协议。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双证书”学生动手能力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就能马上顶岗,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

(新华网)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五个误区

一是“盲目攀比”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择业时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所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等实际情况,而是观看和打听别的同学往那里签或到那里去,他也就往那里挤,也不管对自己有利没利。有的毕业生看到别的同学找的单位好,自己就非要找一个和他一样或比他好的单位,不然心理就不平衡。

二是“一切向钱看”的误区。有的学生找工作,首先关注的是报酬多少,工资待遇如何。而不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不讲理想奉献,缺乏创业、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干劲。有的甚至说,只要钱多,干什么都行。对自己极不负责任。

三是“个人理想主义”的误区。有的毕业生是独生子女,被溺爱娇惯,就业不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去,把目标锁定在大中城市或家乡门口。有的观念陈旧,不愿到集体、股份和个体私营工厂企业去。有的总想环境好一点,工资高一点,工作轻松一点,最好还是把女朋友一块带上等等,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如果哪个条件达不到,就不愿去。

四是“走向极端”的误区。有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工作的形势了解不够,对有关政策规定认识不清,在找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一种是要么不加考虑,害怕找不到工作,急急忙忙地见单位就签,结果签了后,又后悔莫及。另一种是不停地挑选,总希望还能有更好的,结果一次次失去良机,最后还是耽搁了。

五是“侥幸心理”的误区。有的学生在校其间不认真学习,没学到真本事,想毕业时随便找个单位。有的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好友身上。还有的想采取请客送礼,乱改成绩、档案等材料,蒙混过关,找个单位就业。

因此,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当中,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择业观念,要把建功立业,创干一番事业放在首位,要以革命利益为重,以国家需要和工作为重,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去磨练。其次是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价,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对单位不要太计较,相信一切情况都在变。第三是以诚为本,要客观、真实、有重点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强项和特长,且记不要弄虚作假,搞欺骗。第四是要更新观念,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克服“一次定终身”的老就业观。第五是关键要有真才实学,常言道“洞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情况怎样,幸运的光环总是降落在学到真本事的毕业生的头上。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择业就业时才能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经济学院 张丹)

★创业教育

成功“学生老板”讲创业经历

为了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也为了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日前,市教委、市科委会同其它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即“种子基金”,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扶持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和创办企业。

此举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学生创业的好奇和关心。在上海,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闻,每年毕业时节,各高校都会诞生一些“创业英雄”。几年下来,这些一度引领风气的“弄潮儿”在市场上拼搏得顺利吗?记者请来了几名比较成功的“学生老板”谈谈他们的创业经。

他一边读研一边创业

“请不要在报纸上登出我的全名”,面对记者的采访,曾经创立全市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小余提出这样的请求,在他看来,客户很有可能因为知道他“初出茅庐”而对他的企业缺乏信任感。小余现任索创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由10多人组成的团队里,还有和他当初一起创业的3名同学。

第一次创业发生在他毕业前夕。2000年4月,小余即将从上海交大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这时,他已经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录用通知,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待遇非常不错。就在这时,市政府启动了一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计划,当时正好有一个电子工程系的同年级的朋友自主开发了一套叫“DSP数字音响”的科技项目,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来降低成本,在民用和工业市场上都有一定需求,一直持有创业想法的小余和他一拍即合,成立了创业小组,并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计划,最终幸运地成立了第一家由创业基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就在此时,小余的朋友可能因为家庭、资金、经验、人员和市场等原因退出了,就这样,第一次创业在鲜花和掌声中无疾而终。随后,小余选择了直升读研,不过,他仍然做着他的创业梦。

2001年,小余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在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帮助下,和5名同样是在校研究生的同学合股,共同成立了现在的索创公司,在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成立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当时在校生还不具备创业条件,小余通过校学生处和徐汇区工商局特批成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老板”。公司的定位主要为国际资格认证培训,如注册金融分析师和注册金融策划师等,他介绍道,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培训和咨询行业前期投入不会很大,风险也不会很大,没有做实业或者贸易对资金的巨大压力。

万事开头难,小余做了老板之后,才发现开公司是件很繁琐的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科技企业认证、办公场地装修等等,每一项都得自己跑。好在几名创业者都比较团结,对谁干得多干得少,以及报酬都没有太计较,他们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忙碌了一天之后,聚在学校食堂里点几个菜,喝点酒,交流想法的晚餐时间。由于还是学生,他们经常上午上课,下午见客户,晚上写报告。虽然辛苦,不过他们都认为很值得,毕竟这是自己的公司啊!

创业的路上满是坎坷,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差点让这个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当时国内中式快餐连锁企业中的翘楚“永和大王”起诉索创,认为他们仿冒了自己的商标,索赔22万元。原来,小余公司的网站技术人员在工作时发生失误,将本该刊登的“永和豆浆”的内容写成了“永和大王”的内容,而标题却还是用了“永和豆浆”。这是两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一向是水火不相容,索创这次因为不小心趟入了混水。当时公司还处在推广期,正在肆虐的“非典”已经让几乎所有的业务停滞,22万元足以压跨这个小企业。小余没有在困境中气馁,聘请了律师积极应诉,经过4个月的调查取证和诉讼程序后,法官最终认定,索创只需承担网络侵权的责任。

目前,小余企业的业务正处于上升期,营业场所在不断扩大,并且还在外地设立了分部。小余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协助团市委等部门成立上海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并走上创业之路。

-创业经验谈 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感觉,当初如果自己不自信,也不可能实现创业之梦;

其次,要选准适合自己的行业,挑选出商业空白点,不能贸然行事,为创业而创业;

再次,选择创业伙伴也很重要,我当初的5名合伙同学现在有3名仍然还在公司,都是项目主管,能够独当一面;

最后,万一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可以再选择机会,毕竟大学生创业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他要到德国开“中餐麦当劳”

6年创业6次,现在拥有3家公司的黄海已是个年收入过百万的中产阶级了。当年免试直升复旦理科基地班的他可谓天之骄子,但在大三那年,他却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校文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创业之路。回顾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黄海感慨万千。

黄海有句“名言”:“人生分为两大阶段——为别人打工和为自己打工,就算拿到了文凭也只是获得了为别人打工的机会,我何不直接为自己打工呢?”于是,大学期间已在实验室积累了许多经验的黄海休学后和一群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主攻指纹识别技术的软件公司。因为需要负担员工的工资,因此虽然有了收益但黄海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两年后,带着一句“或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黄海选择了离开。此后的几年,他又和朋友开了两家与数字视频技术相关的公司,但屡做不顺。第一家公司维持了半年后就宣告解体,另一家虽然技术成熟但因为产品始终难以成型,让黄海在经历了屡次失落后终于决定忍痛放弃。2002年时,他终于稳定下来,开始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

现在除了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研发可以过滤色情网站的ADSL调制解调器软件之外(这项技术在04年获得了专利),黄海还自己开了一家数码彩扩机软件公司和一家电脑设备贸易公司,三家公司都已走上了正轨。由于只需进口产品1/2到1/3的价格,并可使照片拥有稳定的高质量,他的彩扩软件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今年柯达也向他发下了200台机器的订单。

对比现在的成功和创业之初的艰辛,在商场上已被磨砺成熟的黄海总结了几点经验。“对学生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恐怕在于技术与产品的转换。”实验里的研发只能验证某项技术是可行的,但除此之外还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一项产品的形成。首先,产品的质量必须稳定,不能指望顾客能像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一样随时拆修。其次,还要考虑到产品在脱离实验室后对各种环境的适应问题,以及是否拥有足够友好的界面等等问题。“我最初参与的几个项目就是因为对技术转换到产品的工作量估计不足,所以中途遇到了许多困难。”

另一个可能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便是“人”。在目前的形势下,特别在高科技领域,要想一个人单干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就成了创业成功的关键。

目前,事业有成的黄海正准备向餐饮业进军,并把视野投向了国际市场,计划从德国起步开出像麦当劳一样有名的中餐快餐店。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6

****学院2011届毕业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截止2011年11月20日,全院毕业班平均就业率达95.05%。实际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稳步增长。

一、毕业班辅导员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院2011届毕业班辅导员原有8人,因学校科级岗调整,实际在岗只有5人。

我院2011届毕业生共1939人,协议就业1675人,升学29人,灵活就业139人。至2011年12月1日,全院协议就业率为86.38%,灵活就业率为7.17%,总就业率为95.05%。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就业指标。

二、工作体会与经验总结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齐心协力抓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利益,又影响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切实有效的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院办学的持续发展。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党政、各带班辅导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从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一安排、以老带新、有条不紊地开展就业工作:

1)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厅及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精神,成立专门的系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院领导亲自抓,责任到个人,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提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准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广大毕业生热情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按照规定时间做好毕业生生源审核工作,做到无一例错误(姓名、性别、生源地)。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需求,举办多场高水平的就业、创业专题讲座与报告,宣传与教育双管齐下。

2、多角度深化就业指导

1)辅导员队伍用品行教育规范化学生就业

****学院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专门设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品行教育课程,一方面,用理论化的知识让学生接触就业,了解就业,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防患于未燃,让学生预防可能会发生在就业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制定相关对策,提前做好应付准备。

2)重视考级考证宣传,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了适应当今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学院领导将考级考证列为学院就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各带班辅导员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认证考试,进一步提高毕业班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获得各级各类证书的学生正逐年增加。

3)举办各种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学院先后举办了简历制作大赛,开展了面试礼仪培训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模拟面试,让学生从招聘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中精雕细琢打造自己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学院鼓励毕业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各级的招聘会,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从思想上转变学生被动的就业理念,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指引让学生们不但提升了自己也拓宽了就业思路,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拓宽就业渠道,全方面收集就业信息

1)充分发挥往届毕业生作用,很多优秀往届毕业生,在企业里表现较好,收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可以介绍更多我们的学生到他们企业里去发挥作用,也可以传授经验给我们的毕业生,让我们的学生对就业工作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2)通过辅导员老师的推荐,将我们的优秀毕业生推向行业,既让企业找到他们需要的人才,也为优秀毕业生提高方便,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3)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应聘、网上投档。并且及时开展相关网络防骗教育,做到既能合理利用网络,又能安全稳定。

4)建立长期稳定的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是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应该是长期的,平等的,互助的,良性的。抓好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对于我们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1)及时关注难就业学生学生。辅导员深入了解他们困难的原因,做好记录,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实现预期的实习就业目标。考虑到毕业班学生在各类应聘 2

面试中遭遇的挫折和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关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找回自信。

2)注重毕业安全教育,在全院毕业班范围内开展“文明离校、规范离校”活动。辅导员组织毕业班各班召开相关主题班会,重点让毕业班各位同学了解实习要求,离校流程,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安排,毕业班档案户口托管等相关问题,提前为就业实习做好准备。

3)举办多场就业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学院积极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来给应届毕业生传授经验,实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邀请创业成功的学生,通过他们现身说法,为有这方面想法的学生提供思路和勇气。另一方面,辅导员走访了解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及时为同学们排忧解难,甚至从外面请来专家及应届优秀毕业生跟同学们座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宣传教育,院部办公楼门外设臵就业信息公告栏,及时制作大量展板,张贴就业离校手续表,离校流程一目了然,务求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各辅导员也通过同种通讯方式及时将就业信息传达给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

5、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创业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课,很多学生从中受益。2011届毕业生&&同学是我校“2010年本田杯节能汽车比赛”的主力队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锻炼出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就业期间,他婉拒了上海、南京等多家企业的就业招聘,萌发了利用技术特长自主创业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2010年6月18日,&&同学自主创办的汽车服务公司开业,正式投入运营。公司位于泰洲市海陵区永兴路汽车服务企业聚集区,主营汽车变速箱维修、汽车日常维护保养、汽车美容等业务。

****学院&&院长邀请机电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老师和实验室副主任&&&老师一同赶赴泰州参加了公司的开业典礼。&&&老师和&&&老师在现场对公司的汽车检测诊断仪、剪式举升机等设备配臵、位臵摆放、服务项目进行了技术指导。

三、不足之处

1、由于****学院没有专业任课教师,与社会的广泛联系还不够紧密,仅靠辅导员显然不行。另一方面,我院每位辅导员所带班级人数众多,日常工作烦琐、工作量大,就业工作又要求繁中有细,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无形中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因此,从整个学校来讲,有必要增加****学院人力物力的投入。

2、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就业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就业工作作为

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大四期间,学生大多数都在外地进行实习,学生与辅导员的联系不够紧密,很多重要的就业信息不能及时传达给学生,让一些好机会白白浪费。

3、毕业生缺乏创业的精神。国内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意识,绝大多数同学仅仅满足于找一份稳定工作。我校虽然将应用型大学作为学校口号,但是在创业这方面却没有相当的学生作为实例支撑。部分创业的同学也只是开饭店,开小门面,所学专业知识并没有应用到创业实践中,完全脱离了大学的本质意义。

4、部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不清,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学生好高骛远,迟迟不能确定就业单位,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不发达地区工作。

5、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于毕业班学生当中,平时不勤学勤练,关键时又不能马上达到相当水平,造成自信心盲目下降,害怕面试,对就业造成相当影响。在校期间职业素养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学院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7

1.1 独立学院概念。

独立学院是在社会需求、市场导向、政府行为、母体高校等多方申办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是公办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与办学热情的有机结合,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是依靠市场生存、发展的实体[1]。

1.2 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分为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 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有关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本文所指的就业能力即一般就业能力。

1.3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人, 加上往届未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 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意义

2.1 高等教育由前沿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需要。

自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的思路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据统计,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超过2000万人, 2010年毕业生达到630万人, 较未扩招的1997年的100万人足足增加了5倍之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2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要求。

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指出“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 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2]。高校素质教育重在能力的培养, 这改变了以往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单一局面, 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的提高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2.3 独立学院自身长效发展的需要。

2003年教育部“8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 2009年5月, 中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 招生规模占本科招生的三分之一, 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就业率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客观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 寻求独立学院毕业生实现长效就业途径和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金山学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创新实践模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我院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 积极创新实践模式, 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3.1 积极探索、整合资源, 开辟毕业生就业新渠道。

3.1.1 针对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举办金山学院专场宣讲招聘会, 提供就业岗位。

3.1.2 整合学生家长优势资源, 增加学生就业机会。2009年12月举办“金山学院家校联谊暨人才培养研讨会”, 听取参会学生家长对学院发展、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学院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事、企”活动,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建立企业资料库。

3.1.3 建立就业实习、见习基地。为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学院与各用人单位洽谈沟通, 进行签约合作, 建立就业实习基地, 努力尝试形成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竞争力。

3.2 精心组织、巩固成果, 实施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

3.2.1 举办就业人员定向培训班。

紧密结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需求, 努力促进校企合作, 通过与其他商务部门, 以及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 推动外包服务培训项目的持续开展, 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在服务外包领域就业的渠道, 资助毕业生参加“就业定向培训”。

3.2.2 大力组织实施

“三支一扶”、“服务欠发达地区”等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

3.2.3 做好毕业生入伍服兵役的征集工作。

成立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领导小组。在毕业生中广为宣传, 将国家、地方和学院对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传达给每一个毕业生。

3.3 广泛动员、主动出击, 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3.3.1 全面加强学生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课教学中, 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挑战杯、社团活动等, 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 培养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3.3.2 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指导、教育培训、配备创业导师, 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项目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对项目已落实, 较有发展前景, 通过认证的, 给予资金奖励, 对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

3.4 竭诚服务、重点帮扶, 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3.4.1 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

建立金山学院毕业生信息资料库和企业信息库, 对毕业生信息进行分门别类, 实现有效推荐, 进一步完善了就业信息网络, 提升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就业信息通过就业网站及时向毕业生公布, 另外把手机短信平台用于就业信息的发布, 做到每条招聘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发送到每一个毕业生手中实现就业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

3.4.2 大力宣讲就业政策, 积极服务毕业学生。

与人才市场进行合作, 依托其强大的资源优势为毕业生做好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介等服务。让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 邀请就业方面专家来学校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宣讲和指导。同时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 做到人员、经费、场地三到位, 对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就业指导专业化服务水平。

3.4.3 逐个落实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毕业班辅导员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逐个进行摸底排查, 电话跟踪, 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就业帮扶。特别是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心理咨询,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求职补贴。

3.4.4 高度重视就业安全稳定工作。

学院坚决贯彻“稳定是硬任务, 是第一责任”的工作要求, 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 排除危害毕业生各类安全隐患, 提醒毕业生注意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 保证毕业生就业安全。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意义的探索, 针对金山学院首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提出了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实践模式, 旨在促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娜, 高海榕.独立学院的发展道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0:56-57.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计划 篇8

关键词:毕业生党建工作;促进就业;互赢互利;双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67-02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就业工作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高质量就业问题。[2]

2012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有六百多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民生大问题,在独立学院中党建和就业是两大重要板块的工作,一直是独立学院政工线上的工作重点。就业质量是教学质量,学生培养素质的反映,而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代表优秀分子,是学生中的模范代表,由党建促进就业,在就业中发挥党员代表作用,这是独立学院工作中强强结合的,相互促进的工作新模式。突破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研究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模式,形成以就业为载体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建立以大学生党建为核心的就业工作新格局,以推动大学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现状

党建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优秀学生中培养学生党员,把一名优秀学生培养成一名学生党员,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一名优秀学生不但有端正的入党动机,有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理想,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同时还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在思想上保持先进,在作风上保持优良,在学习上要基础扎实,成绩优秀;能通过支部层层培养,层层考察方可发展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同时要通过一年的预备考察期考察合格后才能发展为中共党员。从培养目标和方法来看,学生党员是来自学生中最优秀的分子,是学生中的学习榜样。独立学院越来越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从学生群体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对学生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是校园稳定中坚力量。从数据统计,广州大学华软华软学院作为广州大学二级学院,在校人数有一万左右,而在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有一千多人,达到10%左右的比例,在毕业年级,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在毕业生人数中达到18%的比例,十名毕业生中就有约2名学生党员。由于毕业生党员在班级中有担任班长等学生干部的经历,具有政治思想先进,作风优良,成绩优良,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综合素质高的优质特点,因此,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生群体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能在就业中把毕业生党员先进性带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性。

二、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

随着就业环境竞争加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家长希望学生较高的就业质量。这些对我们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而目前在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群体中,毕业生党员就业质量比非党员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要高,在国家招公务员要求中部分岗位是要求中共党员的政治身份,而在学生自由就业中,用人单位虽然对毕业生政治信仰没做要求,但是人才招聘挑选后,往往是党员的毕业生获得就业优势。因为在企业用人观中认为党员毕业生具有以下的优点:思想过硬,政治觉悟高,自主性强,专业成绩好,责任感强,具有奉献精神,特别是能吃苦耐劳。企业里学生党员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表明,在笔者所在系毕业生离校时,毕业生党员就业率是100%,毕业生党员100%获得学士学位和毕业证,而且毕业生党员英语四级通过率是73%,远远高于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而且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都是第一批就业,从就业质量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而且入职适应快,一入职就能受到企业的重视。所以在就业中重视学生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带头模范作用,让毕业生党员带动未就业的同学积极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三、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党建和就业都是独立学院工作重要板块,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工作重点和年级不同,机制不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年级重视重点不同,党建工作从学生一年级就开始重视,而就业工作往往认为只是大四毕业年级的工作。而且在低年级重视党建工作,而在学生四年级经常是忽略党建工作。独立学院在党建工作上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是老大难问题,存在着部分学生党员在发展后,对个人政治要求不高,有放松自己,对群体学习热情不高,认为一入党就可以放松自己。客观看是党内没有帮助学生党员定好目标,没有提出明确党内工作要求,缺少给学生党员锻炼的平台。二是在四年级,对毕业生党员松于管理。学生进入大四,大部分学生由于校内课程较少,在实习,提前工作的原因,很少留在校园内。毕业生党员更是提前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工作,难以安排时间回校参加组织生活,毕业生党支部管理上偏向松散,较少组织过党组织生活。三是就业指导工作前轻后重。在学生一二三年级,较少给予就业概念的指导,让学生没有较早树立正确就业观,在低年级时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较少注重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导致低年级学生存在迷茫,没有把握好时间,对学习专业技能没有打好基础等现象。而在四年级,学校又急于把毕业生推出社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就业有焦虑感和不自信等现象。四是独立学院各系对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往往分工明确,分属不同老师负责,负责就业工作老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忽略毕业生党员群体,没有更好发挥毕业生党员带头作用。

四、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双促进、共赢利建设模式

目前高校是通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但在高校教育中更加应该以精英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向着精英学习和发展。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精英分子,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党员再教育中应该侧重就业技能学习和教育,以便在就业中发挥他们中坚力量。

1.在学生党建思想教育中加入就业观念、人才需求、就业政策、综合素质提升等教育模块,树立学生党员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融入道德观念教育,特别是针对毕业党员的现状,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2.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模范带头作用,重视毕业生党员的群体效应,以毕业生党员优秀就业个案带动和鼓励毕业生就业,通过党员帮扶,党员入基层,党员就业典型讲座等活动带动就业工作开展。积极探索党建与就业互相促进的有效手段,改善独立学院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

3.统筹规划培养党员高就业模式,扩大对毕业生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党员组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服务,建立就业互动平台,展示毕业生党员就业风采,利用成熟组织架构提供毕业生招聘信息、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等服务。

4.建立一个党员帮扶十个毕业生就业模式,提供朋辈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积极性,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同时更好做好就业调查和就业数据追踪,提供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锻炼毕业生党员在帮扶过程中深入基层,体现奉献精神,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更加有利党员自身发展。

结合未来人才观,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思想工作,更加贴切现实,灵活开展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同时在就业工作中通过学生党建系列活动开展,树立较高思想素质,政治信仰,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综合竞争能力,特别是就业工作中,通过毕业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就业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上一篇:机关植树节活动总结下一篇:表示伤心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