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精选9篇)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1
随着医药市场对药学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培养合格的高等药学人才是高等药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各高等医药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员,都十分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1]。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总结我校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笔者对我校2004~2007届药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调查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1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1.1 调查对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2004~2007届药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共387人,本次调查范围为从事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共326人,调查问卷发放至录用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全国各地县级以上药厂和各级医疗单位。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表,由用人单位领导填写。调查内容包括:(1)毕业生一般情况;(2)毕业生基本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等);(3)毕业生业务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4)教学质量反馈及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26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0.2%。
2.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素质的评价(见表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4个指标的优秀良好率均超过了85%,这说明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良好,工作积极,思想稳定,但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评价(见表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业务能力评价中,毕业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优秀良好率达到90%以上,说明我校理论教学效果较好,大多数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但个别毕业生缺乏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
2.3 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建议(见表3)
在问卷中我们列出了7个选择项以征求用人单位对药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建议,这些选项内容既与毕业生质量相关,又关系到今后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果显示,用人单位选择的前3项分别为加大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89.8%)、加强对学生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84.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73.1%)。调查结果对今后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过硬,学校教学水平较高,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毕业生存在专业知识面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综合能力的培养仍不容忽视。针对毕业生在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应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其次,要树立教育市场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确立工作思路,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医药教育事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最后,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2]。
3.2 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对于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对于其从事药学工作越来越重要。目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药厂和医院的仪器设备中,没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很难驾驭这些高科技医疗设备。针对毕业生在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应适当增加外语和计算机的课时,加强课外辅导。可通过聘请外教、增加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比重、增加外语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不考虑专业特点、与实际完全脱轨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结合实际,便于学生延伸自己的专业特长。
3.3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
在大学校园内倡导学生搞科研,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意识使之能够适应将来的发展也是今后我校教学改革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应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把脱离临床实际的内容从教学计划中删除,对能拓宽知识面、反映当前科技进步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学时数,有计划、分步骤地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最后,应积极开展科研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对科研理论的学习,尝试设立专门的科研课程,开设科研实验课和理论讲座,邀请其他院校科研学者来校讲学、辅导,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桦.历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药学教育,2006,5:58~60.
[2]郭超龙,倪慧玲,徐位良,等.2005年药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9:98~100.
[3]何翠薇,覃洁萍,侯小涛,等.浅谈药学毕业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111~112.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2
工作:
销售类:
诺华制药1人
默沙东制药2人
礼来制药1人
西安杨森制药1人
苏威制药2人
达安临床检验1人
美敦力器械技术支持1人
市场管理类:
美敦力市场1人
上海金冀商务咨询1人
英德知市场咨询1人
万全临床调研1人
阿克苏诺贝尔供应链MT 1人
毕马威华振1人
阿斯利康法务部1人
专业技术类: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1人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人
松江区中心医院1人
国际妇幼保健院1人
上海市医药学校1人
鲁南制药1人
留校工作:
交大图书馆1人
国内读博:
提前攻博:
本实验室5人
转实验室2人
考博:
二军大1人
武汉大学or复旦大学1人
出国PhD: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3
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 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如何?是否与医药产业一样永远朝气蓬勃?作为高职高专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由于其服务行业的特殊性, 除了要面临整个高职毕业生就业不景气的形势之外, 也遇到了其他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特殊问题。
一、高职高专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是培养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目前, 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广阔, 有高校、科研院所、药厂、医药公司、国家药品管理机关及医院等单位。面向上述岗位的高职高专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06届、07届、08届毕业生中先后开展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服务、就业途径、就业心理等方面。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 收回问卷826份, 回收率达91.78%。同时, 对相关的用人单位也开展了一定的访谈。
1. 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岗位。
目前, 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基本上有:医药工业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医疗事业单位等。调研统计表明, 有32.20%的毕业生选择在医药商业企业发展, 26.39%的毕业生选择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展, 22.52%的毕业生选择在医药工业企业发展, 选择其他行业的仅占5.54%。这一数据表明, 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基本与专业相匹配。正是由于医药行业企业发展速度快、前景看好、人才需求大, 这类企业成为药学类大学生施展才华、发挥潜力的最为理想的场所, 但同时岗位竞争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 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区域。
从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来看, 高职学生就业区域的选择以经济发达省市、沿海开放城市和学生就学所在地为主。如,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31.11%和26.51%的毕业生选择学校所在地宁波市和省会所在地杭州市, 领先其他地区, 这与毕业生的原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表明, 沿海开放城市和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 尤其是这些地区医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同时, 这些地区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及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使大多数毕业生把这些地区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就业区域选择的过分集中, 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加大,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3. 毕业生理想的求职信息渠道。
在劳动力市场上, 用人单位工作类型及劳动报酬差异较大, 因此, 就业信息对求职者至关重要。就业信息越充分, 求职者越能节约成本、增加收益, 找到工作或获得较高收入工作的可能性就更大。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 并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通过何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是影响毕业生求职效率的重要因素。据“就业渠道选择”的调查显示, 有70.23%的毕业生认为, “学校 (包括院系) 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渠道, 依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介绍的信息占20.92%, 其他渠道占8.85%。这表明, 在高职毕业生中学校及社会网络资源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4. 毕业生就业优先考虑的因素。
调查显示,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中, 37.17%的毕业生选择收入高、福利待遇好, 34.26%的毕业生选择对事业发展有利, 26.15%的毕业生选择工作环境好, 这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虽然在就业时比较重视事业的发展, 但最看重的仍是经济收入和待遇。
二、高职高专药学类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 就业方向定位不清。
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十分广阔, 与药品相关的各个领域都需要药学专业的毕业生。目前, 对药学高职高专毕业生有需求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药品生产、医药检验、药物质检分析、医药营销贸易、医药产品流通、信息管理等部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则以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岗位为主。但是有的学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一味追求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 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的城市, 而对那些如药店、药厂生产部门和流通领域等岗位则不感兴趣, 而这一类岗位却是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点。因此, 就业方向定位不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成功率。
2. 知识结构与生产岗位要求对接不够。
现在我国药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药学服务、保障公众健康的社会需要, 主要原因是药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药学专业还没有在本质上从原来的化学模式中脱胎出来。目前, 药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是以化学、生物学为基础, 学生具备比较系统的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质量检验和监督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等知识。但对医药企业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则相当薄弱。这直接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 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当前, 由于学生就业需求旺盛和社会就业岗位供应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有效就业, 成为各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很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但仍存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 由于其学生的学历和专业的特殊性, 毕业生就业受到了更多的局限。学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收集并提供广泛的用人需求信息和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上, 就业指导工作关注的是仍是普遍性问题, 对学生个体关注不够, 特别是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4. 对口就业认识不到位。
目前, 药学类毕业生不愿到医药行业外的产业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调查中, 在“已确定单位”的毕业生中, 认为“非常对口”和“基本对口”的比例超过70%。专业对口意味着学用结合, 说明人力资本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着作用。因此, 药学类毕业生求职时的针对性较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往往错误地认为, 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意味着不能学以致用。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因而求职的视野比较狭窄, 就业难度增加, 就业的机率也随之降低。
三、解决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瓶颈的对策
1. 发挥行业优势, 建立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
要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调整、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布局, 必须建立供需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为此, 医药类高校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动态把握的优势, 对区域医药行业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按照市场的需要, 确定招生计划, 设定培养目标, 调控社会需求总量与毕业生总量的动态供需平衡。同时, 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宏观管理作用, 尽早推行行业就业的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继续深化人事和户籍制度改革, 保证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择业地域上的自由度, 解决药学类毕业生到异地就业的政策保障问题, 促使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整体把握下, 医药院校与医药企业协调发展。
2. 贴近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提升学生行业特质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 细化分析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如, 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所开设的专业已涵盖整个医药行业的专业需求, 并涉及食品、卫生、经贸、化工、信息等相关行业, 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办学,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与市场接轨。同时, 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道路, 让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共同参加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等, 使学校真正能够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人才。
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高职高专药学类毕业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 更要具备特定的职业意识。具体来说, 就是要具备对药品生产严守制度的过程意识、对实验操作的严肃认真的安全意识、对药品研发的钻研创新的科学意识、对药品质量的安全重于一切的质量意识、对药品销售的求实负责的责任意识。这些都是作为医药行业一线工作者所需要的特质能力。只有结合行业特色,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高职高专毕业生才能真正提升就业竞争力。
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经常性地就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岗位的选择、专业能力的培养、就业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得到专业的指导。因此, 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具有就业管理、职业指导、职业服务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化研究等功能。同时, 不能忽视与具有毕业生资源开发与市场化配置优势的政府、社会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联系, 特别是与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一个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从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渐走向良性循环。另外, 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 要针对毕业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业潜质、专业发展意向、经济状况等, 结合生产岗位要求, 指导学生制订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聘请医药企业人士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 开展“一对一”的职业辅导, 等等。
综上,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入手, 把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学校教育改革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计划, 突出高职高专专业特点, 真正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使学校的育人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毕业生能否有效就业的真正依托。
参考文献
[1]徐位良, 张德志, 等.药科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J].药学教育, 2005 (03) .
[2]梁方正.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1) .
[3]焦淑清.药学系200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药学教育, 2004 (04) .
[4]郭超龙, 倪慧玲.2005年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01) .
[5]张传龄, 廖克玲, 等.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 (36) .
药学毕业论文 篇4
通辽职业学院药学院 06级药学二班 王冬岩 指导教师:杨光
【摘要】 药学服务是一种实践,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必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并获得效果,不管是预防性的,治疗性的或恢复性的,无论是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急诊患者,药学服务要直接面向需要服务的患者,渗透于医疗保健行为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 药学服务医用指导
自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刻的认识到,“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是新时期下的药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作为一名药学的学员,只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需要我们及时掌握大量的和最新
【】的药学情报信息资源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我深入到
基层在药品销售岗位接受锻炼。初到药店工作,老同事向我说明了零售药店与医院药房的不同,医院药房的药师只需凭医师处方发药,而零售药店的顾客大多是对药品认识较少的非专业人员,所以,销售人员在对顾客销售药品时,要尽可能的多向顾客说明药品的用途及性能,对每一个顾客负责。药学的学员目的是为了保证顾客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指导病人安全合理的用药,是每一个药学人员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药学人员除了完成配方发药工作外,还要尽可能地为病人在诊疗中遇到的不方便提供帮助,如:向急需服药的病人提供水和一次性杯子。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
【】。物的基本知识,药学人员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2医用指导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在药房工作的药学人员,我切实感受到对病人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都会主动要求药学人员提供用药指导,如果药学人员不具备足够的药学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对病人的询问回答得不到答复,是不能满足病人要求的,甚至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病人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2 病人用药指导
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2.1 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病人正确服药的关键。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病人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病人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病人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某些不适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病人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病人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2.2 药物的用法用量
通辽职业学院药学院2009届毕业生论文
药学人员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病人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
2.2.1 内服药物
对于一些内服药物,在服用时有特别注意事项的,就要求药学人员在配方发药时交代一句,引起病人的重视。例如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仑膦酸钠片,要求病人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前至少半小时,用大量的白开水送服,增加药物的吸收,而且在服药后应避免躺卧,减少食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学人中的适时提醒,将有利于病人经济合理地用药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2.2.2 胃肠道疾病用药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的疾病,按其病种、病情的需要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均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从而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对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这类药物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待进食时,药效恰好到达高峰;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等,则需在两顿饭之间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在疾病急性期,一般主张早晚各服一次,待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服维持量。在配发这些药物时,药学人员应该主动告知病人服药的最佳时间,使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2.2.3 特殊用法的药物
对于一些特殊用法的药物如外用药物、气雾剂、胰岛素笔芯注射剂等,对于第一次使用的病人因其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治疗的效果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有些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这类药物时,经常会发生干咳,在病人咨询时要告知病人这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必惊慌,如果干咳不是很明显,建议不要换药,如果干咳很严重,甚至影响睡眠,则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对于一些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人,在发给病人药物的同时要提醒病人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因少数患者会发生光敏反应,如发生光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外用药物中维A酸乳膏在用法上比较特殊,该药物最宜在晚间或睡前应用,因为日光会加强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维A酸分解,且维A酸会增强紫外线的致癌能力,故治疗过程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外用该药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症状,应告知病人不要紧张,这不是病情的加重,而是表明药物正在起作用,多半可以适应及耐受,刺激症状会逐渐消失,无需停药。若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可间歇用药或暂停用药。
3严格要求自己
我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认真工作,做到了无差错事故,不仅如此,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药学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才能更上一层楼。
5参考文献
[1] 刘先进,张晓蒙,张华,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2003,17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5
1 就业形势分析
1.1 社会就业大背景制约中医、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 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377.47万人, 比上年增加70.68万人, 增长23.04%[1]。可以预计, 随着大学生的增加,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1.2 就业能力影响中医、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
在“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 毕业生自身表现出来的就业能力对其能否顺利就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调查显示, 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具有多元化倾向, 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 对自身未来发展比较迷茫, 信心不足;在就业倾向上, 虽然将理想与现实结合, 认可农村基层单位, 认同社会平均月薪, 接受先就业再择业, 但受多元化因素影响, 所占比重仅为42.1%;从就业途径来看就业能力, 有28.7%的学生选择通过亲友等社会关系的介绍来就业。多元化的心理倾向导致学生自我定位不准, 影响就业。
在对中医药专科学生的专业水平调查中发现, 学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上仍有欠缺。表现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中医类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上各有侧重, 未能满足他们参加国家中医类执业资格理论考试的知识要求。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受入学时自身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制约, 中医药专科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把握上有欠缺, 不少学生对就业单位组织的就业考核或考试没有信心, 认可自己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仅占全部学生的33.6%。通过对就业单位的访谈了解到, 就业单位对中药类毕业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认可度高, 而有37.5%的中医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极大地提高, 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调查发现, 就业单位相关领导对中医药专科学生在个人素质与公关能力方面的评价为基本满意, 部分为不太满意, 仅少数评价为很满意。这种评价直接影响到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与接纳。
1.3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医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
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医药市场, 中医药市场的大小及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对中医药专科毕业生的吸引力与接纳数量。通过调查走访发现, 社会普遍认可中医药的作用与价值, 但对中医药的现状及前景心存疑虑。88%的社会人士能接受中医药专科毕业生为其服务, 不清楚的为8%, 仅有4%的表示拒绝, 拒绝的理由为专科生水平有限或对中医药不认同。56.4%认为中医药专业和其它专业进行综合比较无明显优势或劣势, 15.8%认为中医药专业不如其他同级专业, 另有24.2%表示对这类专业不了解。对中医药行业现状及前景的看法上, 41.2%认为不容乐观、不断改进、会有突破, 28.7%认为市场小、生存艰难, 18.3%表示不清楚。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 当被问及“如果自己儿女去读专科, 是否支持其选择中医药专业和选择中医药行业”时, 30.2%表示支持, 41.7%表示不清楚, 28.1%表示不支持。访谈对象多利用所在地的中医药部门和现代医药部门进行比较来佐证其观点。可以看出, 中医药的实际发展状况尤其是行业收入状况左右着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 决定着专业对社会的吸引力。
2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客观原因与对策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转型, 社会上富余劳动力充斥, 毕业生人数增加, 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就业信息不畅和就业指导欠缺, 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对自我的定位。这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和就业方面的帮助, 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的方针政策, 了解市场, 收集信息资料, 准确自我定位, 调整就业期望值, 明确就业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适应程度不够, 导致中医药专科学生在执业证书与实践工作中的知识需求未能协调, 以及由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制约, 客观上影响到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在目前形势下, 这需要学校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在保证专业特色的同时保证专业基础知识满足就业执业的需要;另外, 可借助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实践机会, 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增强动手能力, 最终真正成为理论知识够用, 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中医院临床应用中医药的比例减少, 中医药产品创新不足。出现了中医阵地的严重萎缩和乏人乏术的困境, 中医医院和中医人员严重“西化”, 中医特色优势淡化。从中医药占医药卫生市场的份额来看, 2006年全国中医药统计表明:中医事业费仅相当卫生事业费的6.68%;中医 (综合) 医院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为6.23万元, 不足综合医院13.79万元的1/2。这既需要中医药行业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发展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增加就业岗位的质与量, 更需要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专业思想巩固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 到2010年, 我国将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可通过邀请中医药专业人士讲学、参观访问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等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药所面临的历史机遇。
2.2 主观原因与对策分析
调查显示, 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 专科生源质量较扩招前降低。少部分中医药专科学生价值观取向存在偏颇, 主观上存在功利性较强, 就业期望值过高, 盲目跟风, 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 影响和制约了就业;一部分学生思想上对自我要求过低, 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培养与提高, 自身素质大打折扣, 缺少了主流社会所需要的责任心、进取心、主动性、忍耐性、独立性及社交场合需要的介入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性等, 就业单位难以录用。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具体操作上, 方法较多, 比如运用体育劳动等培养学生的韧性, 提高身体素质, 利用第二课堂、专项兴趣活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同时,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问题不容忽视, 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 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2]。面对就业压力, 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应和家庭成员一道及时认清形势, 不断充实自己, 锤炼自己, 完善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及早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再择业, 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3 结语
中医药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有国家良好的政策支持, 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将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紧密结合, 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较强和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促进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 2007-06-07.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现状调查 篇6
关键词:毕业实习,药学专业,调查问卷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未来从事的职业范围很广, 涉及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研究等领域,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 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为将来就业后顺利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然而药学专业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 找工作、考研复试等问题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显而易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了解本校药学院2013届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对毕业实习意义、意向及效果的看法, 为解决实习和就业之间的矛盾, 提高毕业实习效果提出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取整体抽样的方式, 抽取药学院2013届毕业生共80人, 回收73份, 回收率91.25%, 其中药学专业37份, 药物制剂36份。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 (1) 毕业实习的意义, 例如:实习的重要性, 自身能力的提高, 实习的收获。 (2) 毕业实习的意向, 例如:对实习岗位的意向, 对实习模式的意向。 (3) 实习的效果, 对实习的评价及对艰苦实习岗位的态度等内容。共10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3~4个选项, 均为单选题, 见表1。由调查者通过邮件的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0份, 回收73份, 回收率为91%。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器》V1.61录入, 进行统计描述, X2检验。
二、结果
1. 不同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的比较 (见表1) 。
2. 结果。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 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意义和效果是肯定的, 对毕业实习的意向往往与就业联系在一起, 选择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其中药学与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一般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只有关于去艰苦一些的实习岗位的回答, 两个专业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比例低于药学专业 (X2=8.44, 0.01<p<0.05) 。
三、讨论
1. 毕业实习的意义。
本次调查中两个专业认为毕业实习重要的占89.1%, 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毕业实习还是很重视, 认为对自身能力有所提高的占87.7%, 这说明学生在思想上是重视毕业实习的, 愿意参加实践工作, 想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但两个专业的学生没有显著地差别 (p>0.05) , 但是对待找工作, 考研, 国考等事项的时间与实习时间相冲突时, 57.5%的学生选择找工作, 而想要实习的学生仅有6.8%, 调查显示学生还是很想参加实习, 但是遇到对自身利益较大的抉择上, 还是两权相遇取其重。政府部门应把毕业实习时间跟毕业生找工作, 考研的时间错开, 不要扎堆。这样就可以解决毕业实习与就业间的冲突。41.1%的毕业生觉得实习的收获是很多的, 43.8%的毕业生认为实习收获较多, 两专业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说明实践确实能让学生积累经验, 增长知识。
2. 毕业实习的意向。
从调查结果中显示药物制剂的学生较药学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去艰苦一些的岗位 (0.01<p<0.05) , 这主要因为是所学的课程有一些不同, 药物制剂专业多学习了几门课程, 选择性相对多一些, 认为应该去条件较优越的地方实习, 要求会变高, 而药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的课程较局限, 在某些方面对实习条件不挑剔。高校应该多了解社会的岗位信息, 然后针对社会需求设计一些课程, 给学生更多的引导。50.7%的学生觉得实习与就业之间的联系一般, 这就是缺乏对社会需求得了解。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 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而67.1%的学生希望在实习的时候就去已签订合同的单位实习, 因为这样就避免了在工作后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 以及省去了试用期。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 因为更希望体验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 所以可能与他们的就业意向是一致的。其中34.2%为医院, 比例最高, 因为相对于药厂和医药公司属于企业单位的辛苦和不确定, 而医院是事业单位, 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更稳定。
3. 毕业实习的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实习效果好的占41.1%, 认为实习效果一般的占54.8%, 认为不好的占2.7%, 这说明现在的实习效果还不够好, 其中52.1%的毕业生认为这是与就业压力有关, 实习时间与找工作时间冲突, 这就分散了学生精力, 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去, 使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毕业实习与就业产生了矛盾。认为学校或教师不重视的占13.7%, 因此学校还应在毕业实习的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另外实习模式对实习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习模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降低。其中就有12.3%的毕业生不喜欢现在的实习模式。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7
我校药学院2003、2004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和实习效果总体良好。如: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大为赞赏, 许多优秀实习生在毕业后就留在了实习单位工作;每位实习生的专题实习各不相同, 必须独立完成, 这培养了他们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避免了依赖心理;在毕业答辩时, 教师严格把关, 未达到合格标准者, 不予毕业, 给下一级学生敲响了警钟, 使其更加注重实习, 甚至在大三时就联系指导教师, 要求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并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比赛。我校实习生专题实习的课题项目及论文水平在本地区属于中上等。
但在实习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这里仅就我校药学院毕业的2003、2004届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做一些讨论, 希望能从总结与反思中, 对药学专业实际教学工作和实习工作的安排加以改进, 提高学生实习效果。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 学生在实习中纪律观念淡薄, 不遵守纪律, 如有些学生认为实习时离开了学校, 而自己又不是实习单位的正式职工, 考勤与工资挂钩的制度难以约束自己, 有事不请假汇报, 擅自离岗, 因而造成学校、实习单位两边都不知道学生去哪了、做了些什么的局面。
(2) 学生对实习有2种极端态度:神秘化和简单随意化。一是有的学生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有神秘感, 认为实习很重要, 不实习就成不了一名好药师, 而有了这个过程, 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药师, 从而在实习过程中小心翼翼, 生怕做错事, 不敢动手;二是有的学生认为实习好坏无关紧要, 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根本, 没有把实习放在心上, 在实习中不愿动手。
(3)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没有养成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遇到的问题太难时, 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于是放弃;遇到的问题简单时, 又认为自己是本科生, 不能做这么简单的事, 又不屑于学。在实习中缺乏沟通和交流, 对出现的问题难以做到快速、有效解决, 使实习出现混乱的局面。
(4) 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较差。在专题实习设计中, 大部分学生都暴露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面狭窄、知识架构不合理、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由于平时的实验课都由教师讲解得一清二楚, 试剂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制, 学生只需按照讲义做就行了, 而一旦进入专题实习, 学生拿到课题时就不知该如何下手。并且学生在实习中缺乏实验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仪器不恰当, 偶有事故发生, 此时就不知如何处理。
(5) 学生对相应的法规类课程和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知识所知甚少。如医院、药厂、医药公司的管理结构、组织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 教师不讲, 学生也不问。学生对很多实习内容没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如:药品管理法、GMP、GSP、GLP、GAP等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对新兴的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和药品营销学等药学学科学习态度漠然, 专业基础薄弱。
针对以上各种情况, 笔者对这些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思索, 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实习阶段通过完善下列措施, 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具体有以下改进措施。
(1) 在实习期间, 应加强校方与实习单位之间的交流, 使双方共同协作把好实习这一关。实习从动员至结束应该建立一种互动、透明、平等、健康的学校与实习基地、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校之间能较为方便的交流、反馈的双向交流体制, 以利于解决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 达到顺利完成实习的目的。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后要尽可能协调实习单位, 要求选出专职的或兼职的、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带教教师, 带领、指导学生做好实习的各项工作, 但工作主要由学生本人完成, 带教教师不应代替、包办。
(2) 实习目的和工作安排应更透明, 动员应更充分, 以使学生在进入实习点之前对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前教育时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实习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但同时也应避免走极端。
(3) 对实习后期学生的专题实习结果及实习成果的评价, 应当进一步完善化, 使之科学化,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评价中优秀及良好的意义与差别, 使其能够认真实习, 获得好的评价, 为其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4) 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的教育, 严格考试制度, 科学管理, 加强引导。
(1) 在日常的理论课讲授与学生实验操作中, 抓紧落实“双基”训练, 并注意结合日常实验纪律教育, 使学生对实验室的基本工作有初步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2) 言传身教的身体力行式教育, 教育学生要学习好、生活好、心态好, 同时应增强对学生社会公德和道德意识的教育。
(3) 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考试制度。“教不严, 师之惰”, 严格要求, 宽进严出, 是我国深化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 从而使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潮。
(4) 学有所长的学生完全可以超越教师和书本, 在实现以自我学习为核心和主体的学习活动后, 深入透彻地学习、理解知识, 在学习中实现由被动到主动, 由自发到自觉的质的飞跃。
(5) 在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针对当今就业多元化、人才素质综合化的特点, 要加强课程设置及课程调整工作, 如增设市场营销、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等与实际相关的专业基础课[2]。
(5)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给学生做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示范。除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再学习外, 还应当尽可能地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为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剖析, 如将药物动力学、体内药物分析与临床药学的治疗药物监测等知识紧密结合, 这样既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 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3]。
针对往届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以上改进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新一届实习生进行了强化教育,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开课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我们专门对学生开展了毕业实习强化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 将主要专业课如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融合在一起, 由专业课教师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通过这些训练, 使学生将一些由于时间久远而被遗忘的知识点重新回忆起来, 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几门学科知识中的重中之重, 并且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监控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实习手册, 对毕业论文如何撰写、论文格式、评分标准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使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性。
药学教育与医药行业的发展、人民的生命健康、用药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 而一个国家医药行业的发展, 也依赖于药学教育。在药学教育中, 毕业实习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 笔者认为应在实习中建立一种交流互动的机制和平台, 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注意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和道德教育, 学生能较好地执行实习中的各项活动和安排的内容。这样, 我们就可以较好地实现现阶段医药卫生院校大学生毕业实习的目标和意义, 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和输送大批的合格人才。
摘要: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发现药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加以改进, 能够更好实现现阶段医药卫生专业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建芬.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杜文清, 徐伟, 马世平.药学人才需求与就业流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4, 2:29.
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探索 篇8
1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强项, 找到协助临床进行安全, 有效, 经济合理用药的切入点, 得到医师、护士、患者的认可
1.1 指导实习学生学习掌握本院基本药品信息
指导实习学生在药房实习期间掌握本院的基本药品供应目录、药品通用名、所属类别、规格、剂型、剂量、作用、伍用与禁忌、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一切与药品相关的信息。以备临床需要时能即时提供出药品基本信息, 推荐有效的药品。专科医师对于本专科的药学知识十分熟悉, 但跨专科的药学知识显得不足。临床上还有不少全科和其他科室, 药物应用十分广泛。药师接触药物最多最全面, 对药物的各种特征包括规格等最敏感。因此,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 能随时提供给医师需要的药品信息。也能及时发现由于规格问题导致的用药错误。并根据本院药物品种及其相关知识, 给临床合理的建议。
1.2 巩固专业知识, 以自身的药学强项协助临床合理用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临床药物品种越来越多, 新制剂、新剂型层出不穷, 比如控 (缓) 释制剂、脂质体、乳剂、经皮吸收制剂等。给临床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合理用药, 用药剂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1]。即便是专科医师也是对于本专科的用药十分熟悉, 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与药学相关的问题, 医师没有很多的精力来关注。例如:硫酸阿托品眼膏和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于儿童散瞳检影[2], 药师利用药剂学原理分析出硫酸阿托品眼膏因油脂残留造成的暂时性视力模糊对验光的影响。以及眼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患儿依从性低的原因, 建议医师硫酸阿托品眼膏和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 提高儿童阿托品散瞳检影效果和依从性, 有效的协助医师解决了儿童使用阿托品扩瞳检影中的难题, 从而获得临床的信任和依赖。
1.3 为出院患者提供指导
医师、护士精力主要放在对在院患者的救治, 对患者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则显得力不从心, 而许多老年病, 慢性病患者, 出院后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如出院后不能坚持用药或用药方法不当, 可能导致住院期间的治疗前功尽弃, 这也是临床医师需要药师帮助的地方, 是药师服务患者, 取得患者信赖的大空间。临床药师对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影响[3]。有效的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复发。提高了药师在公众和社会的认知度,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 在实践中查找自己不足, 学习临床知识, 完善专业技能
药师下临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药师发现自身不足, 进行自身完善的过程。带教过程中结合具体病历, 引导学生认识到欠缺的临床医学、护理学、微生物学以及检验影像学等其他相应的边缘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术语和其他临床知识, 熟悉临床医师的诊断方法和开具的病历检查及诊断报告, 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来工作中与医师、护士沟通交流;有利于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利于从病源、患者、药物三个方面出发, 提出合理化的药物治疗建议。
短暂的实习过程, 学生不可能学到太多关于临床药学的知识。高度重视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工作, 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广大药学毕业生进行传、帮、带, 不仅可以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 利用自己的知识在临床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完全平等的情况下, 做医师得力的参谋、密切协作者, 不断增强工作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及时、准确的了解到社会对药学毕业生的最新要求, 督促他们对照要求, 查照不足,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从而磨砺、打造出更多能够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 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的高素质的药学工作者。
摘要:根据目前医院药学对药师的客观要求与现有药学教育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 探索如何在实习阶段提高药学学生基本技能,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药学专业毕业生。
关键词:药学学生,毕业实习,临床带教
参考文献
[1]叶晓芬, 蔡映云, 吕迁洲.用药剂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43 (14) :1108-1109.
[2]张华平, 吴秋云.硫酸阿托品眼膏和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于儿童散瞳检影[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8) :127-128.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9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院2010级进入实习阶段即将面临毕业的全体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2. 第二阶段。
第二学年:丰富拓展。这个阶段,学生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能力,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耐挫折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或辅修其他专业,以充实自己,并修正自己的职业目标。
3. 第三阶段。
第三学年:实践实战。这个阶段是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训、实践的阶段,即是学生就业选择阶段。首先,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并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特点,检验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或实习中,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再次,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实践中检验自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通过实习提高择业就业能力,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并顺利毕业、就业。
三、高职院校顺利开展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1. 早开展。
高职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是进入社会就业,因此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教育宜早不宜迟,三年制高职生最好在开学第一期就开始。五年制高职生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始,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其自我能力兴趣培养的目标。
2. 多开展。
现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都是封闭式的,以班级或者专业进行,对于同一个体来说,接受的教育次数很少。建议开展系列讲座,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循环进行,讲座或授课采用开放教学的形式结合。按我院实际来说,建议招就办和学工处联合邀请校内外相关老师和专家作分期的讲座教育。
3. 专业化。
现在很多形式的职业生涯教育都是应景式的现炒现卖,由非专业人士进行,这不利于相关教师的成长。建议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队伍,这些专业人员最好从相关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中选拔,然后通过各种培训自学,使之尽快专业化。
四、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的高职生学业生涯规划的优越性
1. 从根本上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该理念遵从高职生
有效问卷416份,有效率96.74%。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毕业后的去向”这一问题的选择上,近85%的同学选择了就业,近11%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的仅占3%。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应该说这真实地反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学习目标和意图。从高中进入我院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未能进入更高一级的高等学府学习,来我院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想在医疗卫生单位这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好收入的单位工作,因此,当学业完成后,他们会毅然选择就业。但是,面对着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即在注重技能水平的同时,知识水平、学历水平也同样影响着他们的命运。所以,在“选择继续深造的目的”中,有82%的学生是因为想“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而“逃避就业难的局面”也占了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时的无奈。以专科学历去竞争岗位,在扩招后的中国就业市场来说,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技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调查中,认为自的成长规律,关注高职生学习阶段的成长。转变高校的办学思路,学校需要将工作重点转到生涯规划促进高职生成长上来,这种模式是一种创新理念也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完善之举。
2. 全局思想。
全观高职生的学生生涯,这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只是整个人生生涯的起步,要受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在考虑到高职生的成长与发展的同时,又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做好铺垫。
3. 视角全面且结合实际。
高职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顾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当前学校的现有资源、个人的求职意愿及社会对于劳动力的整体需求情况,学生需要从自我需求出发统观全局。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需要短期辅导与长期发展相协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确保每一位学生有一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全面展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确立全程服务意识,让学生一入学就主动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好在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高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应予以高度重视,它是学生就业问题中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帮助学生建立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孙海东.正确引导大学生规划学业及职业生涯[J].现代阅读,2012(5):51.
[2]尹文彬.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新余学院学报,2012.6,VOL17(3):89-91.
[3]张瑞凤;陈军须;周晓燕.谈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涯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4]叶菊珍;吴亚梅.认真作好职业规划,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就业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总39).
[5]曲海洲.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5月号下旬刊.
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继红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
摘要:自2004年6月实施《基金会管理条例》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态势犹如雨后春笋,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障碍性难题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使其羁绊于内外纠葛的现实困境中。面对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实际,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积极加强内部建设并逐步优化外部环境,确保自身的健康发展。转型发展是高校教育基金会摆脱当下问题,实现自身价值,有效应对未来的理性抉择。
关键词:高校教育基金会转型发展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高校依法成立的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以募集教育资金支持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近年来,我国为适应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高校教育基金会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据基金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在国家民政部或省级民政局正式注册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已近300家,其中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教育部主管的基金会有9家,“985高校”全部成立教育基金会。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相比,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人员配备、项目管理等方面均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必须冷静地分析现状,取长补短,实现长远发展。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客观地讲,我国高校基金会是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兴起的。随着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2005年《民间非营利组织己“专业知识不扎实”的占到了29%,“对毕业后的就业没有信心”这一问题也提醒我们,一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如何加强专业课教学;二是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自信心的教育。
在求职的地点选择上,58%的学生选择了家乡,36%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省会或沿海发达城市,有4%的学生愿意去偏远地区。类似的选择,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学生占34%,而不愿意去的却达到了63%。这一数据在历年学院举办的“双选会”上都有体现,很多实习生在大医院实习后都拼命想留下来,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除了对自身发展有利外,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是为家人、为自己争了面子。所以尽管很多乡镇卫生院都开出了相对很好的条件,很多毕业生也还是不愿意去。
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这几个问题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问题。从这几项数据中或许能看出原因:从事一项工作的原因,选择“因为单位待遇好”的比例有67%,“领导重视”有10%,“依所学专业而定”占到42%的比例。另外,“会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占27%,“不会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的占到了36%。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对于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态度,不能安心一项工作。
四、建议
1.注重就业心理辅导,增强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由于思想观念、体制和工作等原因,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毕业生数量与各行业的需求量不甚匹配,并非毕业生真正过剩,就如我们在双选会中看到的很多用人单位一人难求
会计制度》及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当前,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多重困难。无论在基金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方面,还是在其团队的建构和专业化程度方面及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和资金运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的空间。正是这些问题的累加成为制约高校教育基金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使其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外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教育捐赠不但规模小、方式不规范,而且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捐赠行为都还是“回报社会、造福桑梓”的慈善行为,而不是一种常态化的社会行为。总之,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寻求发展时,其外部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使得发展受限,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第一,传统慈善文化和现代慈善理念有待进一步弘扬。慈善是一种爱的召唤和善的关怀,它是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虽然我国儒家文化倡导“仁爱”、墨家提倡“兼爱”,但我国的社会捐赠尚未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阶段,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仍未完全形成。[1]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2006-2010年,总会筹募慈善款物分别为:6.05亿元、14.66亿元、40.25亿元、46.39亿元、80.2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很大一部分来自境外和富人捐赠,平民捐赠比列还是很小,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慈善文化和现代慈善理念的欠缺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规模。虽然近几年来我的情况。因此,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显得较为重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指导学生正视就业压力,抛开思想包袱,大胆进入就业市场,同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2.强化和完善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从全国的形势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较弱,且缺乏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只停留在简单传授就业方法、调整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全过程不能进行完整的就业生涯规划,忽视体现学生兴趣、特性、能力等个性化的择业因素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属于粗放型的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因人而异,为大学生量身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将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有计划、全方位、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模式,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零距离。
【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临床药学研究生09-07
药学专业研究08-18
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06-17
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07-17
教学研究的中药学10-14
微生态学研究的医药学09-20
药学毕业实习论文11-10
药学的论文05-31
化学药学论文09-21
药学毕业论文论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