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学论文

2024-09-21

化学药学论文(通用11篇)

化学药学论文 篇1

关键词:无机化学,药学专业,教学探索

为了让学生学好无机化学这门课,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采取了以下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一、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给药学专业授课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是牛秀明和林珍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全书共有十章, 学时的安排为理论课26学时, 实验课12学时, 总共有38学时。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把全部内容都学完, 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为此我们对原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 这样对提高教学效果颇有益处。

根据大纲和将来学生工作的需要, 选择与药学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重点讲授, 如溶液和胶体溶液、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配位化合物等, 这些知识不仅与日常生活有关, 而且还与药学的基础学科有相关联系, 所以将这部分内容重点讲解, 把关键问题讲深讲透, 直到学生弄懂为止。而像化学热力学基础这方面的知识理论深奥难懂, 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几乎用不到, 所以尽量压缩, 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知识, 所用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学方法有很多, 有“填鸭式”的教学法;有“启发式”教学法;有“讨论式”教学法等等。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体会是根据不同内容,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如教材中的第一章, 它既是基础, 又是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我们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预习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再自学, 提示学生预习时联系高中已学过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间相互提问;最后由教师上课提问, 讲解, 小结;课外辅导时解答学生的提问。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 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弄懂了,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所以, 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时用一种, 有时几种方法联合运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以板书为主, 以模型为辅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 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落伍了。因此, 我们的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多重并举, 即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加以多媒体的应用, 使两者结合起来。比如教材中的杂化轨道, 这些内容理论深奥、抽象, 很难理解。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图、文地运用, 使这些抽象的微观的知识变成直观的、清晰的、动态的、宏观的。如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碳的杂化过程, 教师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 将碳的SP3→4个SP3, SP2→3个SP2, SP→2个SP杂化过程制成课件。教师上课时先讲解, 板书, 再放映课件, 这样由静止的变成活动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再现了碳的杂化过程, 形象逼真, 学生们反映效果很好。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多种渠道提高学习兴趣

要多种渠道提高学习兴趣, 除了上面谈到的多媒体教学, 还要根据所教内容把有关的一些生活素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防晒霜的成分及防晒原理, 好玩的变色太阳镜, 好吃的苏打饼干;还有冬天用的暖手袋, 除了电暖宝, 还有更为安全和环保的可反复使用的暖手袋。这种暖手袋除了装有乙酸钠过饱和溶液外, 里面还有可以弯曲的金属片, 当金属片被反复弯曲时, 产生的轻微振动会使乙酸钠结晶, 这是一个放热过程, 袋子就暖和了。用过的袋子在沸水中加热后, 晶体吸热重新溶解, 回到过饱和溶液, 可以再次使用。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所见所闻, 亲身经历的例子, 让学生感到原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具体有趣的事实, 使学生觉得学习无机化学用途广泛,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实验教学

Chemistry是化学, 麻省明院士把chemistry分成Chem is try, 这门学科就是try!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化学的教与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化学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教材中的一些概念, 比较抽象且难懂难记, 但通过化学实验的验证后, 可使学生获得具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怎么鉴别所吃的食盐是不是碘盐, 只要根据我们学过的碘和淀粉的颜色反应知识就很容易辨别出来。所以通过实验不但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提高了生活能力。

六、改变成绩评定方式

学生成绩评定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学生的考试不是为了选拔人才, 而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以前我们一学期只考一次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必须得改变, 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 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 如学习态度、作业、实验操作、小测验, 提高平时考核所占的比例,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第二, 是在考试内容上改革。考试的内容除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 还要考查学生的自学及综合能力。如有一题:谈谈渗透压在医药卫生及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这个题目不是简单的简答题, 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论述题, 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化学知识的积累。这样学生既温习了化学知识, 又加深了解了渗透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综上所述, 教师要上好每节课, 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水平, 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牛秀明, 林珍.无机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马金石, 王双青, 杨国强.你身边的化学——化学创造美好生活[M].2012.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案例教学探讨 篇2

[关键词]药学 有机化学 案例教学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以及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有机化学教学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哪些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大多花费在配合教师的展示,被动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具体内容上,学习动力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自教师的要求,课堂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经常处在枯燥乏味的状态。而案例教学十分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不受教师权威和教授行为的太多干预。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认识问题,自由发表观点;可以参与班级讨论或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提出质疑;也可以提供新的材料或论据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或讨论,等等。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内在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发展其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教学行为,它以案例素材为载体,探究、获取学习的经验或教训,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组织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案例探究活动,双方协作的目的是促进他们能力和智慧的发展,体现了行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反映了行为主体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和探索实践。

二、有机化学案例教学的实践

有机化学做为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官能团和化合物结构分类分别介绍各类化合物的性质、应用。而天然药物化学和药化等课程,是以药物分类,直接应用化合物的性质、提取、分离、反应、合成和分析。学生在学习后期课程时,普遍感到有机化学知识不够用,不足以解决后期课程中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缺乏认识、分析、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机化学中缺乏“有机结构和药物性质”的药物案例,与天然药物化学、药化联系不足。因此,有机化学教学必须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等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这对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特别有益的。

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既要考虑他们的条件和状况,又要考虑到其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既要清楚通过案例解决什么层次的问题,又要明确体现出学生解决问题时所显现的能力水平。

2.精心准备案例。案例教学的焦点是围绕着案例进行的,案例的选择很关键。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1)案例必须真实、新颖、贴近生活实际。取自社会和生活中与化学距离很近的典型例子,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更好地掌握了化学的原理,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了解了所学化学知识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根据需要学习相应的化学技能,很好地体现了化学STS教育理念,真正使化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例如,在学习芳香烃这一章节内容时,原有教材对苯的危害性知识介绍较少。笔者对此章节的内容和课时做了调整,以“芳香杀手”作为教学主题,引申出相关绿色化学理念的案例学习。

案例1:近年来,我国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印刷、家具、室内装饰等行业,多由含苯的胶粘剂、天那水、硬化水、清洁剂、开油水、油漆等引起。其中最严重的有1999年南海发生的32人苯中毒,观察对象68人;2002年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生苯中毒致4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人苯中毒;北京某包装制品企业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吉林石化爆炸導致松花江苯污染等。

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重演?这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苯的性质、危害性和中毒的可防性。据此发散出“苯在工业中有何用途?”、“我们何时可能接触苯?”、“苯中毒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如何净化室内空气?”、“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苯的污染?倡导什么样的产品?”等问题。学生通过资料收集经讨论、归纳,总结出预防措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做溶剂和稀释剂;改革工艺,减少接触;进人可能存在苯的场所,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佩戴防毒面具,避免直接接触;新居装修完成后,不宜马上居住,宜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使含毒气体充分散发,并在室内放置一些炭粉或者摆上几盆绿色植物,如月季花、茉莉花、散尾葵等植物。

(2)案例与药学知识结合起来,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机化学原理和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接受,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一些具体、典型的与药学知识相结合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综合分析和理解。而设置的案例必须能够反映和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要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案例2:电子效应是有机化学中较为重要的基本理论,这种效应在有机药物分子中普遍存在,并直接影响药物的

性质。如局部麻醉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和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药效探究是电子效应典型的案例。

笔者联系教学提出药效的基础物质是什么?存在什么电子效应?在苯甲酸乙酯的对位引入氨基和硝基又有什么样的电子效应?哪种物质更难水解,适合做局麻药?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热烈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药效的基础物质是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分子中氨基给电子的ρ-π共轭效应比吸电子诱导效应大得多,因此总的电子效应为给电子效应,使酯羰基C原子正电荷降低,其水解速度慢而有药用价值;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分子中硝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ρ-π共轭效应方向相同,使酯羰基C原子上正电荷增强而水解性增强,不宜使用于临床。

3.营造好学习氛围。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要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把亲切、尊重和鼓励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他们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给学生提供质疑机会、鼓励他们发言。这种宽松的情绪氛围能扫除思维束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发言,让不同的经验得到交流,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组织好课堂教学环节。如何活跃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案例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组织好课堂教学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

案例3:槐花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与分离。教材分析和理念:本课程内容虽没有列入有机化学模块教材中,但在《酚》这一章节中,学生学习并掌握了酚类物质的性质,以及官能团酚羟基与其性质之间的密切联系。创建《槐花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与分离》的教学情境,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愉快的探究,能够体会“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一:案例引入(呈现案例)

槐花系豆科植物槐的花蕾。自古作为止血药物,治疗痔疮、子宫出血、吐血、鼻出血等症。其所含主要成分为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有调节毛细血管渗透性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作毛细血管性止血药,并用于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芸香苷在冷水中溶解度为1∶10000,沸水为1∶200,冷乙醇为1∶300,热乙醇为1∶30。

环节二:讨论(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问题1:观察芸香苷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判断其呈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学生讨论分析:有多个酚羟基,与苯酚相似呈酸性。

问题2:根据已学的苯酚性质分析怎样把芸香苷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学生讨论分析:芸香苷呈酸性,可溶于碱水生成盐,加酸又可沉淀析出,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提取。

問题3:酚类物质易被氧化,你认为在提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教师提示启发,学生讨论分析:芸香苷有邻二酚羟基,易被氧化,性质不太稳定,暴露在空气中能缓缓氧化变为暗褐色,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氧化分解。加入硼砂能与邻二酚羟基结合,达到保护的目的。

问题4:根据案例信息,你认为还有什么样的方法提取分离芸香苷?

学生讨论分析:利用其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的性质来提取、分离。

……

讨论环节是形成认识、集中集体智慧阶段,其中全班交流是课堂教学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共享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针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环节三: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1)芸香苷具有酚羟基结构,呈酸性,可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

(2)物质的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结构是主因,结构、性质、应用三者依次为主从关系。

通过从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这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由教师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中得出的化学原理或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有机化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1.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他们更加重视社会实际现状,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寻找适宜教学的案例。

2.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案例教学方法由案例创造出所研究的化学问题的情境,覆盖面广,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创新能力、总结能力要求高。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贯穿有机的一根主线,也是专业学科的主要应用理论依据。学生必须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理论框架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才能应用案例教学。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能力,为案例而案例。

3.案例教学要追求实效,避免形式化。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有机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许多知识性的内容,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陈述清楚,分析得当,学生很容易掌握,不一定需要案例教学,过多运用案例教学是不恰当的。只有在不失有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能体现“药”的特点基础上,选择性使用教材和内容进行案例教学 ,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课堂效益,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毛东海.化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育,2005,(8).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药学-分析化学自荐信 篇3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申请,请接受我的毛遂自荐!

我是一名即将从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我于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进入成都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工作,出于对中药学专业的浓厚兴趣及对相关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在工作上深感自己学识的贫乏,本着一颗求知上进的心我考取了中药专业的研究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实践使我各方面的能力及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学习上,我广泛猎取专业知识,查阅了大量的中外文资料,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及研讨会,不仅开阔了眼界,也增加了学识。在实验期间,我勤奋刻苦,努力专研,课题实践和艰辛的实验过程使我的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锻炼和培养了我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铸造了我独立完成一定科研项目的能力。因为曾经的工作经历使我比一般的应届毕业生更深刻的明白“学以致用”这个道理,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实践中我都认真的思索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如何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解决实验中所碰到的难题,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它发挥实际的作用更重要!

社会需要专业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在学习和科研之余,我积极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还广泛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学习文史、经济方面的知识;本着一贯对英语的重视我顺利的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专业文献的阅读及翻译较为熟练,有一定的英文写作水平和交流能力;计算机的应用是现在必不可少需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早在大学期间我就获得了计算机二级考试资格证,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工作的需要,我又努力专研了Photoshop、Microsoftoffice、SPSS等软件的使用,目前已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

多年的异地求学和工作生涯使我形成了自立、自强、自信、谦虚的品格,炼就了艰苦奋斗的意志。在人生阅历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心理和心态也渐趋成熟。我知道所学还有不足,但我相信:只要我诚诚恳恳地努力,踏踏实实地付出,总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并且最终被社会所认同。

过去属于历史,明天需要创造!对于将要从事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以谦虚的求知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其中。希望因我的加入,这个集体增添更多的活力,更渴望亲眼看见并切身感受这个集体的发展与壮大。敬候您的佳音。

最后祝愿贵单位的事业蒸蒸日上,前程似锦!

化学药学论文 篇4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针对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数据处理、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课 改革 创新

分析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我们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掌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实验内容重复多,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投入不足,扩大招生以后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等。为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

1 精选实验内容

以往我们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选验证性实验,增加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建立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层次Ⅰ是基础训练性实验,以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实验常用仪器为主。如: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层次Ⅱ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层次Ⅰ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技术和仪器解决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验,掌握对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的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汁中 VC含量的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河水总硬度的测定等。层次Ⅲ是设计研究性实验,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课题,写出设计方案。在教师论证其可行性后 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写出实验小论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创新能力[1]。

2 转变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角色由教学的中心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实验开始时,请学生讲述预习的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实验结束时,请学生总结从实验中得到的体会、收获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对不同的实验我们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基础训练实验,应以老师指导为主,给予简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综合设计性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具体地去完成实验内容。注意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创造“勤于动脑”的机会。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弱点,加以引导,从而能够自己解决;设计研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老师只给出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并完成前期规定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自己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学过的相关知识自主选题,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和操作,自行获取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2]。

3 重视实验过程和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实验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实记录并合理处理分析原始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3]。

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提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任何一个数据都如实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并当堂完成实验报告。如果出现与理论不符的情况,更是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对得到的数据、现象进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任由学生忽略或篡改数据。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会与他们一起讨论,提出建议,由学生通过文献、网络等途径去寻求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了,无形中也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进考核方法

我们把实验成绩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平时、期终实验考试和笔试,以 4:3:3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学生的预习情况、当堂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论的合理性等等。期终实验考试一般是把最后一个综合性实验作为考试内容,由学生单独当堂完成所有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笔试是在期末进行,内容有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也有仪器的适用范围、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还有实验设计题[4]。利用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5 设置开放实验室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我们对学生开放实验室[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储备,结合实验室条件,自行立题。通过查阅资料,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和试剂材料、实验时间、实验注意事项等,制定出实验方案,实验教师给出指导意见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6 总结

实践证明,通过新模式的教学,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朱军,马松涛.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30(4):89.

[2]邢建华,侯巧芝,江书庆,裴岩岩.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07:152.

化学药学论文 篇5

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但传统观念上一直将实验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定位于辅助教学的地位。长期以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缓慢,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程序僵化。一些医药院校甚至只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学生按实验书上的步聚和方法机械地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局限于实验技能的训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实验积极性不高。

1.2实验内容与专业联系少

物理化学实验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涉及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是后续药学专业课程尤其是药剂学的技术基础。但现行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内容,更多的是从化学的角度去设计,没有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验进一步选择、扩展和深化。目前很多医药院校开设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并不能真正体现物理化学原理和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尤其是缺乏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1.3实验仪器设备更新缓慢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是测定物质的理化性质,因此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近年来,随着现代实验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了大量的智能数显式仪器。这些新仪器的使用,不仅使测量过程更为便捷,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但有些院校由于对基础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仪器设备老旧,长年无更新换代,从而影响了实验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落后

化学在药学中的重要性 篇6

关键词:化学,药学,基础课程,教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 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 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 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 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不管在哪个国家, 都把化学作为了强国的道路之一。例如, 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 建立了分子生物学。现代化学有五门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 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 (包括合成) 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 保证用药安全, 使人类能更好地同病害做斗争。

一无机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

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 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它们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 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的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化学分支学科。无机化学既是其他化学学科的基础, 又是药学学科的基础。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酸碱滴定法, 用已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或者是利用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锌反应来制取葡萄糖酸锌溶液。

更甚于, 对于某些物质会具有手性分子的存在, 手性分子的存在可以使物质的性质发生相对的变化。比如说, 手性碳原子, 它的存在可以使物质具有光学异构体。苹果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 它的左旋性决定了苹果酸具有美白、纤体、瘦身的功效, 被大量运用在减肥药或减肥餐中。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化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共同支持下, 无机化学和生物先得到了结合。2002年3月5~7日, 深圳举行了生物无机化学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无机化学发展的过程和在目前生命科学与化学科学交叉发展相互促进的强大动力和趋势。中国生物无机化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发展的, 当时落后于国际社会约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下, 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10年内跃升了三个台阶, 从生物小分子配体的研究上升到生物大分子;从分离出的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到研究生物体系。近年来又开始对细胞层次的无机化学研究, 从这些可以发现, 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水平在逐年提高, 很好地为药学的发展做好了奠基。

二有机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

有机化学对于药学而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关作用的学科, 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所有的药物中,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 主要成分都是有机化合物。每一次有机化学的发展都会促使中西药的发展, 而中西药的每一次突破也会带动有机化学的突破。我们已知了一种药物中的主要物质的化学结构, 就可以了解其相关的化学性质。

例如, 中药学如果不研究有机化学, 就只能停留在表面, 不能深入。中药学里能作为中药药材的材料可归纳为三大类: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大类中的前两类都是有机物质, 这就显示出欲知中药药材, 就必须要具有有机化学知识。

三分析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 、测定物质的有关成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 (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 和存在形态 (价态、配位态、结晶态) 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 它主要是进行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

分析化学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普查、矿产勘探、冶金、化学工业、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考古分析、法医刑侦鉴定等领域。

所有的药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在药典上都是有规定的, 含量偏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含量不到就起不到药效。很多新药如果在进入市场前不经过相对的检测, 对于患者来说是比较危险的。所以, 在新的药品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定性或定量检验。

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 (化合物) 的组成, 只有确定物质的组成后, 才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如果只是为了检测某种离子或元素是否存在, 为分别分析;如果需要经过一系列反应去除其他干扰离子、元素或要求了解有哪些其他离子、元素存在, 为系统分析。

例如, 对于某些离子燃烧后具有特殊的火焰颜色, 比较适宜单一化合物的鉴别。

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指分析一个研究对象所包含成分的数量关系或所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 也可以对几个对象的某些性质、特征、相互关系从数量上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的结果也用“数量”加以描述。

例如, 对维生素B1的含量进行分析, 可以结合药典的相关操作对其进行紫外分析, 得出其吸光度, 计算可得出其含量是否符合药典规定, 再判断其是否合格。或者, 可以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量, 检查其含量是否符合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也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仪检测藿香正气水中乙醇的含量。

四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

物理化学是在物理和化学两大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丰富的化学现象和体系为对象, 大量采纳物理学的理论成就与实验技术, 探索、归纳和研究化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构成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发展水平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学发展的深度。

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也大大缩短了测定结构的时间, 使结晶化学在测定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青霉素、维生素B12、蛋白质、胰岛素的结构测定和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体构型的测定都获得了成功。电子能谱的出现更使结构化学研究能够从物体的体相转到表面相, 对于固体表面和催化剂而言, 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法。

人的体液均为胶体, 利用胶体粒子带电的特点, 通过电泳方法可分离体液, 判断某器官是否病变等。例如, 当人体的脂质代谢遭到破坏时, 血液中红细胞的电泳率就会低于正常值, 通过电泳的测定就可判定人体的肝功能是否正常。

五高分子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过80年, 所以高分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不足60年, 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它的内容已超出化学范围, 因此, 现在常用高分子科学这一名词来称呼高分子化学这门学科。狭义的高分子化学是指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化学反应。人类实际上从一开始即与高分子有密切关系, 自然界的动植物包括人体本身, 就是以高分子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 这些高分子早已被用作原料来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

例如, 聚乙烯和聚丙烯都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利于分解再生, 被大量地运用于食用物质的保鲜, 聚氯乙烯也是塑料的主要成分, 但该塑料制品较难分解, 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六总结

物理化学对药学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篇7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学学习;必要性

对于我国部分医学高校而言,物理化学对于学生开展药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物理化学是重要的药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而且它是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一样重要的药学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物理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医药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且在这些变化中更好地探明药物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规律的学科。除此之外,物理化学对药学学习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上,即物理化学这一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科目的相关知识,还与非医学的物理学、高等数学、生物学等科目的知识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物理化学的学习也能够更好地为较为专业的药学学科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物理化学对药学学习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它能更好地与药学实践结合,为新型药物和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药物研究和实验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为医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药学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创造便利等方面。

一、更好地与药学实践结合

物理化学这一科目具有理论较为抽象、概念和公式较多等特点,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只注重概念、公式的讲解,则会使学生感觉到课程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药学事例为中心来进行讲述,从而更好地将抽象的物理学、化学原理与药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药学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并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为新型药物和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物理化学在药学学习中的必要性还体现在能够为新型药物和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因为许多药剂的开发都需要应用到相应的物理、化学知识。

例如:在药剂的开发过程中,固体分散体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因此,通过利用物理化学中的物化中低共熔相图原理,可以使药物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以低共熔比例共存,并且使制成的药物具有较为均匀的微细分散结构,从而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和溶出速度。

除此之外,物理化学为新型药物和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还体现在微乳的运用上。众所周知,作为新型给药系统之一,微乳具有增溶、促进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过敏反应等优越性,现今被用于诸多新型药剂的开发过程中。因此,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上述事例的讲解,可以使药学学生的物理化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新型药物和药剂的顺利开发。

三、为药物研究和实验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物理化学的学习为药物研究和实验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关于器官功能药物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人的体液为均胶体这一特点进行利用,可以使用电泳方法对体液进行分离,从而判断人体的器官是否健康或者有无病变出现,并为器官功能药物的研究提供方便。

四、为医药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物理化学的学习能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很好的理论指导。在药物制造过程中,合成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确定都需要相应的化学知识支持,物理知识则关系到其反应速率分析。除此之外,药物的分离、纯化等工作则需要物理学中的平衡理论。因此,物理化学的学习对于医药工作的发展是必要的。

五、为药学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创造便利

物理化学的学习为药学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例如:物理化学的学习为药学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即物理化学各章节中的内容与药学专业的核心知识都具有很强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内容上。因此,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将这一科目与药学的专业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为药学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创造便利。

随着我国药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学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在药学教学过程中,物理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药学教师在进行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必要性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促进我国药学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项往.浅谈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在药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23):75-77.

[2]王玲玲.实例分析教学法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1,2(4):47-49.

药学,中药学简介 篇8

药学与医学技术系现开设药学专业、药学专业(生物制药方向)、中药学专业。

(一)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鉴定、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具有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资格。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

就业方向:

医疗机构药房——在医院药剂科从事药品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药品营销——从事药品营销等;

质量控制——在药检所和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的质量鉴定、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药品生产——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物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

生物制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物制药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生物制药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操作规程:能在生物药品生产、经营、质量检验、产品开发、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化工制图、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用药学基础、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用生物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制药设备、药物分析等。就业方向:生物药品生产企业、生物药品营销企业、生物药品的行政管理部门等行业从事药品的生产、分析检验等技术工作。

(二)中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能在中药制剂生产、检验、营销、使用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提取与分离、一般中药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具有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资格。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

就业方向:

医疗机构药房——在医院药剂科从事中药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

药品营销——从事药品营销等;

化学药学论文 篇9

目 录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1 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6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22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27 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37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42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49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60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6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95 生理学教学大纲……………………………………………………………………105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115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大纲………………………………………………………127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140 药理学教学大纲……………………………………………………………………144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158 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167 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175 检体诊断学部分………………………………………………………………175 心电图诊断学部分……………………………………………………………182 实验诊断学部分………………………………………………………………186 放射诊断学部分………………………………………………………………190 超声诊断学部分………………………………………………………………193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大纲……………………………………………………195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207 药剂学教学大纲……………………………………………………………………225 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237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24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255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266 内科学教学大纲……………………………………………………………………272 外科学教学大纲……………………………………………………………………293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305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22 中医基础及方剂学教学大纲………………………………………………………337

化学药学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改革;药用基础化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4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大部分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和“中专放大型”的束缚,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高职的课程改革是指通过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不但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而且包括素质教育体系,使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一、高职教育课程现况

1.课程设置不适应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对社会需求、市场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通过“三改一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中专学校升级或合并而来,专业计划中的课程缺乏自身特色。现行的课程有的是对中专课程简单修改后的挪用,有的是对本科课程的模仿和照搬。有的是把原来中专的课程简单地组合起来。在专业计划中,具备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的课程相对甚少,与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脱节,难免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的现象。

2.教材的内容陈旧

教材是传播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教材是否能及时更新,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选定教材以后,教师的备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的处理、加工和再创造。

3.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评价对其业务发展具有导向性。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局限在论文发表情况和学年总课时量的完成上。教师的练功比武大赛也大多选择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比赛、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教案和课件比赛。能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的比赛受到忽视。

另外,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过深人生产第一线的经历,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教授的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过程脱节,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调查、体验,将企业运用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用到教学中来。

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因此,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本文以《药用基础化学》为例,谈谈对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

《药用基础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药学专业人才总培养目标,本着“以就业为导向”,按“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修改和完善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制定出了新的培养方案,实施职业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初步培养,突出不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强化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1.学习与调研

通过对国家关于高职高专的教育文件、国家相关的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形成对培养人才模式的新认识。同时,通过对医药管理的行政部门、各级基层医疗单位、药店、药房、同类高校和专业人士、毕业生和实习生的走访和调研,了解药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的药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确定《药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2.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首要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中体现任务驱动,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3.开发“双堂双标”教学标准

课程教学方案的执行需要课程教学标准。如果说制定课程标准是为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标准,明确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那么执行课程教学标准就是实施课程标准的手段。专业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案,交融“课堂”与“药厂”、理论与实践,为实现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包括在校教学和在企业教学标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

根据收集的信息和对课程改革的设想,结合药学专业的新培养目标,重新制定《药用基础化学》课程目标,修订《药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新标准

4.进行《药用基础化学》内容的整合

(1)课程概况。《药学基础化学》共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个板块,共14学时,其中理论课108学时,实验36学时,于第一学期开设。

(2)打破学科界限,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传统类化学课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整合,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

(3)根据教学改革突出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对本课程在药物分析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化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内容包括需要对药物合成、生产反应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知识;对药物作用原理所必需的物质结构知识;对药品检测所必需的化学滴定分析方法和技能;对中西药制剂所必需的表面现象和胶体溶液等知识。因此,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保障了学生毕业后面向医药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检测、经营管理一线岗位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工学结合

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外要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的内容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合作型”和“顶岗实习型”两种类型。

6.完善鉴定与评估的方法,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

突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为一体进行改革,冲破学习团队成绩评价的一贯性,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职业性成绩评定由专任教师把握,通过校内基础技能的培训、鉴定与企业岗位实践、鉴定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把能力标准分解成实作指标,随着教学的每一环节,逐一对指标实施鉴定,并通过教学活动,让学习者展示知识、技能、态度。以能力为唯一尺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同时,能力鉴定可实施观测、口试、笔试、操作、自评、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比单一试卷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实践性成绩评定由兼职教师把握,在专兼职教师双考评机制下正确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化学药学论文 篇11

《药物化学》是一门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体内代谢、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和发展新药的科学。其先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为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 是药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1]。

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医药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3]。因此, 《药物化学》课程以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核心, 为后续药学专业素质的发展和课程学习提供支撑。课程围绕药物的制备和质量检测的工作过程来组织理论教学, 主要内容包括:各类药物的发展、结构类别、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应用、药物结构与药效的关系和药物研究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等, 为科学、合理用药、药物调剂、制剂及储存保管, 以及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模拟实践情境, 对实验分组、分工形式、质量评价进行改革, 着重训练药物的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技术, 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2. 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 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化学课程标准以 (教高[2006]16号) 精神为指导, 参考了同类高职院校药物化学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药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经多方讨论总结形成的。通过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2 课程教学设计

药物化学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 (熟悉) 、了解。在考核试卷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60%, 理解 (熟悉) 的内容约占30%, 了解的内容约占10%。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15%,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2.2.1 结合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动力。只有有了探究知识的欲望, 才能自觉地学习并学好。比如在讲吗啡时, 可以先告知学生吗啡来源于毒品罂粟。学生会产生疑问:怎么毒品可以用来治病?为什么?在使用过程中有无限制?引起学生探求答案的兴趣, 从而导入新课。

2.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易学易记。

以药物结构为主线, 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理解、掌握识。分析药物的结构特点 (有哪些特征基团) , 由药物的结构分析药物的性质, 由药物的性质分析药物的稳定性, 由药物的稳定性分析药物的贮存原则, 由药物的结构分析药物的构效关系。

通过图示学生能产生联想同时能产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如阿司匹林的思维导入图 (见图1) 。对于分析阿司匹林的结构, 找出其特征基团:酯键和羧基, 酯键对应的性质是易水解, 羧基对应的性质是显弱酸性, 由于易水解产生含有酚羟基的水杨酸而易氧化, 与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没有水解的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则没有这两个反应, 此反应可鉴定阿司匹林是否水解。阿司匹林易水解, 稳定性较差, 所以需密封、防潮保存, 避免水分的侵入;避光, 减少光对它的影响。在其结构中具有游离的羧基,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而产生不良反应, 如对羧基进行结构修饰, 使其成酯、成盐或成酰胺, 可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这样环环相扣, 使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能力, 加深记忆。

2.2.3 注重案例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案例启发, 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变虚为实, 变抽象为具体, 以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如在讲述解热镇痛药章节时给出案例:一个两岁的小孩被心神错乱的母亲送到急诊室, 她告诉大夫孩子大约吃了半瓶对乙酰氨基酚片, 洗胃后, 医生推荐口服5%的乙酰半光氨酸, 问: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途径怎样、产生何种毒性、为何使用乙酰半光氨酸进行急救?此案例必须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代谢途径、作用机制等重点知识, 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因此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 可使同学们对各种重点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如何应用等难点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4]。

2.2.4 重视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5], 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药剂学涉及操作车间和很多制药机械, 学校不可能具备所有的设备, 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 制备集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课件, 全方位展示制药企业的车间设计、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使不易口头表述清楚生产过程能够通过课件演示变得一目了然,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语

总之, 药物化学作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核心课程, 应以 (教高[2006]16号) 精神为指导, 课程设计结合学生情况、教学资源等实际, 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 使学生具备药学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面向医药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进宜.浅谈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J].药学教育, 1998, (4) .

[2]徐进宜, 尤启冬, 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 2005, (02) .

[3]李敏艳, 毋楠.浅谈高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方法[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2, (02) .

[4]雷英杰, 欧阳杰, 刘福德, 史小凤.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药学教育, 2009, (05) .

上一篇:大型会议举办工作内容下一篇:驾驶员规范操作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