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幸福的家有感(共12篇)
读幸福的家有感 篇1
如何创造一个幸福的家
——读《我们仨》有感
原创: 右边的树小姐
终于有时间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意犹未尽。很孩子气的想让这一家三口地久天长的生活下去。但是转念一想,他们一家三口此生可以做家人应该也已无憾了,虽然他们最终散落天涯,我们却相信他们始终在一起。
《我们仨》讲述了钱钟书先生、杨绛女士,还有他们的女儿钱媛的生活故事。从他们认识出国,到有了女儿学成回国,从因为工作两地分开到重新团聚,从女儿小时候爱读书到长大成人忙事业照顾爸妈,这么多年相依相伴,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一生他们搬了很多次家,但无论搬到哪,只要有彼此陪伴,就是最好的家。看到他们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的模样,真的是感触颇深。我们怎样创造一个家才能如此幸福?
一
首先,一家人在一起要有不分开的决心和同甘共苦的信心。
上海沦陷的时候,钱钟书先生一家虽然遭厄运播弄,却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书中写道,当时上海沦陷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发愿说:今天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现在社会,大家都讲究追求独立自由,某一方跑到很远的城市去上班而留下另一方独守空房,是因为追求事业梦想,或者有些人还没结婚就先立下婚前协议,哪些是婚前财产,哪些是婚后财产,发生哪些行为必须离婚,哪些行为财产全无。想想就让人心寒。
我和老公经过大学四年的异地恋,毕业后我们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分开,无论有什么变动,都必须在一起。刚毕业的时候也是一腔热血想去更大的城市,但是由于对方的缘故,硬是留在了一起。有一段时间也会时常懊悔,但是时间越长,越坚信两个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两个人的力量真的是可以战胜任何事情。
二
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且有保留和坚持自己思想的权利,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没有必要非得争个对错,也不用必须听某一方的。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也曾因观点不一而争执不休,却发现即使一方争执赢了也不会开心。所以他们讲定,以后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是他们遇到事情总会商量,其实大多数事情都是能商量通的。
我和老公属于互补型人格,刚开始在一起的那两年,因为观点很少统一,而彼此又各执己见,从不让步,所以我们几乎天天吵架。
可能是因为我们关于世界观、价值观这种大方面的观点还算能达成一致,所以我们没有吵散,而是越来越互相了解,如今也默默地达成了各持异议,不必求同的一致想法。甚至有时候我们晚上闲下来的时候,会特意拿出一个话题,彼此表达各自的意见,如此一来,我们不但不再争吵,反而会发现很多我们自己想不到的观点。
三
再者,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只喜欢对方的优点,也要包容对方的缺点。其实有些相爱的人甚至会把对方在别人眼里的缺点当成优点。也许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就是如此。杨绛女士不太会做饭,早上起得晚,所以一直都是钱钟书先生负责做早饭,而且甘之如饴,除了他生病的那段时间。试问,现在社会,有谁愿意为对方做一辈子的早饭。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杨绛)爱整洁,阿媛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一家人肯定不可能所有的习惯都一样,相互包容,适当妥协才是幸福的选择。
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家人在一起要学会寻找生活的乐趣。()生活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把生活过的枯燥无味岂不是亏待了自己,也亏待了家人。而杨绛女士一家人就是很容易发现生活乐趣的人。
他们出门散步,会称为“探险”,因为他们总是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物。他们把彼此不在身边时发生的事称为“石子”,而一家三口聚在一起时就会掏出彼此的“石子”把玩欣赏。他们下馆子不仅仅是吃饭吃菜,更是有一项别人意想不到的娱乐,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媛总是喜欢观察旁边桌上的客人,而杨绛女士会从他们连续的评论里,边听边看眼前的戏或故事。杨绛女士在书中说,“我们三个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
现在的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和家人的交流却越来越少。现在有多少家庭的人,一下班,不是各自玩手机,就是看电视,相对无语。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一个懒觉睡到大中午,懒懒散散定个外卖,吃完饭各自又继续看电视,玩手机,如此下来会耽误多少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把时间都浪费了。
大多数初恋的人之所以没有善终,多数情况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相处。同样,父母和子女也是如此,哪一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却直接导致了与孩子的关系。所以说,一家人相处,爱是前提,相处才是关键。
读我们仨有感我们仨经典语录我们仨读后感我们仨读后感800字读幸福的家有感 篇2
一、教给孩子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东西
一般来说, 学校里的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如何学会认知, 较少针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事。而且,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 后者带有很大的随意性。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探讨学校教育究竟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对此, 雷夫老师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重要启示。以下是雷夫老师的精辟见解与经典案例:
“我想教孩子终其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 ‘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
“要帮助孩子出人头地, 就要拿能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课程来挑战他们。”
建立第56号教室的经济制度, 让孩子们学习规划组织自己的经济资源。具体做法如下: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在开学第一天申请一份工作, 如教室管理员、银行职员、球具管理人、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察等各种职业, 每一份工作的薪资有少许差异, 孩子们的薪水存入班级银行, 他们必须用存钱来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
雷夫老师的教育实践表明:这套经济制度得到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的认可。雷夫老师也清楚, 推行这套经济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控制学生, 而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规划组织能力。
以此对照我们的中小学教育, 我们比较多地倾向于以应试为主的知识教育, 而对于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则比较忽视。尤其在城市学校, 我们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在生活方面享受到家长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的能力非常低。因此, 我们有必要反思基础教育是否给了学生足以终身受用的东西。这或许正是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初衷吧!
遗憾的是, 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呼吁素质教育, 近30年时间过去了, 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实践还是不尽如人意。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 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忙着学习各种技艺, 如钢琴、书法、舞蹈、游泳等。现在, 虽说小升初已经取消升学考试, 但是, 小学生为了进入理想的中学, 要准备很多特长。据了解, 现在的小学生在小升初的时候, 其个人简历后附上的各类培训证书也颇为可观。
再来看看雷夫老师眼中那些算得上孩子一生派得上用场的技能是什么?是懂得安排和分配时间、学习存钱、保持收支平衡、节省每一分、延持享乐, 等等。对于教师来说, 仅教孩子们学会课本的知识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必须能够拿出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课程来挑战他们。因此, 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每位教师那里都应该化为实际的教育行动。
二、超越艺术的艺术教育:帮助孩子爱音乐、爱生活
作为学校金帆民乐团的指导教师, 我非常关注雷夫老师对于艺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虽然, 他自谦地认为自己是没有艺术天分的教师, 但是, 他却凭着对艺术教育的热爱与执着, 探索出一整套不同寻常的艺术教育措施, 其深刻的艺术教育理念也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以下是雷夫老师关于艺术教育的独到见解与经典案例:
“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学到的, 远远超过他们所学的艺术本身。加入管弦乐团的孩子们不只学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单簧管, 也学到了纪律、责任、牺牲、练习、更正错误、倾听, 以及时间管理。”
基于上述艺术教育理念, 雷夫老师组建了第56号教室的摇滚乐团, 用一把吉它教全班学生识谱, 在学生们休息和午餐时间学习识谱。雷夫老师之所以这样做, 目的是“要学生成为终身的音乐演奏者, 而不是为了在学校盛会上表演而受训的海豹”。为此, 雷夫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要求是:“一、学习态度要认真;二、必须另外学一样乐器。我要的不只是鼓手, 而是音乐人。”
雷夫老师指导全班学生照着完整的乐谱练习。有了正确无误的乐谱, 孩子们学着像专业人士那样演奏。有了阅读古典乐谱能力的基础, 他们学习流行乐曲的速度快得惊人。能够演奏维瓦尔第D大调协奏曲的3个乐章 (我们班的孩子就办得到) 的孩子, 就能演奏U2 (爱尔兰摇滚乐队) 的乐曲, 而且只要短短几天的时间。
这样, 尽管雷夫老师没有音乐家的天分, 但是, 至少花了数百小时帮助孩子们爱上音乐。更为可贵之处在于, 雷夫老师让戏剧演出的“中场休息时间也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在雷夫老师的有效指导下, 学生们明白, 舞台上的自己和舞台下的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同, 两者都说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总之, 在雷夫老师的教室里, “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艺术教育不是目的, 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终极追求。雷夫老师关于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尝试为我们进行艺术教育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 学习音乐的理由是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正如傅雷在谈傅聪的成长时所说:“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 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 他一辈子受用不尽。[1]”因此, 傅雷先生虽然在傅聪17岁之前不敢肯定他能专攻音乐, 但是, 他强调艺术熏陶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价值, 并把艺术教育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雷夫老师正是看到了艺术教育对于一个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他为此花费心血, 精心组织策划第56号教室的各种艺术教育活动, 为孩子们开启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浇灌, 孩子们成长为一个个有生活品位的、有道德的、高尚的人。
三、爱当老师的理由
雷夫老师以深情的笔调叙述了教室中出现的大量教育奇迹, 并伴随他多年进行实践探索的教育智慧与辛苦付出。所以, 雷夫在后记中明确指出:“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是, 他一直坚守了26年, 回顾全书, 我们能够理解他坚守的理由。
雷夫说:“我爱当老师, 老师有机会精益求精。”为了把工作做得精致, 雷夫把每一次与学生相处的机会都视为教学机会, 并把他的教学艺术发挥到极致。
以旅行为例, 雷夫老师超越一般老师把旅行当作假期的理解, 而是将其视为强化教室教学的无价机会, 这当然就是教育机会了。于是, 雷夫老师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来看待这件事情, 用他的话就是“我要通过这些旅行把孩子们终身受用的课程教给他们”“我要学生把旅行当作这辈子常做的事情”。
为了行好万里路, 先要读万卷书。行前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相关知识, 即历史与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学生们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参观与游览。而且, 雷夫老师以他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鼓励孩子们学习相关的乘坐交通工具和入住饭店的常识与礼仪。因此, 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 在雷夫精心设计与实施的旅行计划中, 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广大的世界, 同时也有机会发掘自身最好的部分。
对于雷夫来说, 做教师还意味着永不止息的循环——“工作、娱乐、追求卓越”。教室里的生活没有终点, 即使今天的教室生活过得很棒, 也不过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天罢了。然而, 在雷夫的努力下, 走进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 感受到了这里与外界的不同, 这里是孩子们温暖的家。
为了给孩子们温暖的家, 雷夫付出了很多。“过去20多年来, 第56号教室每天早上6点半便敞开大门。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 比正式上课的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 而迎接我的是一群热切等待学习的学生。”据雷夫老师回忆, 提早到校指导学生源于一次偶然的数学比赛准备, 后来则演变成学生一天当中最有价值的时光, 他们自愿早到, 和老师一起用正课开始前的一个小时来训练一项经常受到忽略的技能。由此, 小学老师的辛苦可见一斑, 但是, 雷夫老师却将其视为人生乐事。“在漆黑的天色中开始上问题解决课程, 于太阳升起之际告一段落, 随即开始一天的课程, 这感觉还挺有诗意。”
对于我们很多中小学教师来说, 这位雷夫老师实在是一位好榜样。他凭借对孩子无私的教育之爱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间教室的容量可能很有限, 但是, 却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未来。
总之, 教室是教师能够有所作为, 也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我们有责任让教室成为温暖的家, 成为创造奇迹的地方;让孩子因为这里的温暖而热爱这个世界, 因为教师的爱而信任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幸福-读《幸福的鸭子》有感作文 篇3
在雪花飘飘的新年里,我翻开了《幸福的鸭子》这一本书,它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住了我的心。
在这本书里,作家杨红樱以笑猫的口吻写了在暑假里,马小跳他们几个铁哥们和杜真子,笑猫一起去张达的外婆家发生的故事。我随着他们一起,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动物:勤劳的外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外公;幸福的鸭子麻花儿;半身瘫痪的腊肠犬拖拖;巨人阿空等。他们各不相同,心却一样的善良。
外公患有老年痴呆症,智商只有5岁小孩的那么高。于是,杜真子带来城里的榨汁机,天天给外公做桃酱,给大家做土豆沙拉,天天忙得如一摊泥似的。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大家经常摘又大又甜的水蜜桃给她吃。她感觉到非常非常地幸福,快乐。
当笑猫掉进井里的时候,女鸭子麻花儿跳进井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笑猫,直到有人来救它们。此时的.笑猫,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猫。
当杜真子梦游的时候,马小跳及时地把她背回她自己的房间,并替她保密,杜真子应该会感觉特别特别的幸福。
当............
这本书让我懂得,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
读《幸福》有感 篇4
“幸福”是人们经久言论的话题,也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幸福是家庭的美满、事业的成功,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拥有一笔财富,有的人认为幸福是每天的开心大笑......而我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幸福》中感受到的幸福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相辅相持与守护。
莫泊桑的《幸福》讲述了一群饮茶客人的聊天,聊的是经久不衰的爱情话题。一位老先生为在座的客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在科西嘉岛旅行时见到过的一个经久不渝爱情示范:科西嘉岛的一切显得原始粗暴,不管是风景还是人,也是那般纯朴自然。“我”借宿在一个老妇人家里,饭后与老妇人聊天,惊讶得知老妇人竟然是传闻中与人私奔的贵族小姐苏珊德·西尔蒙,而男主人就是当时苏珊德的父亲指挥的那个轻骑兵团里的尉官,如今已是个泥腿子的老头,她已变成了一个满身泥土的农妇。我如老先生那般惊讶这个奇特而又简单的爱情故事,思索着这种爱情竟是如此之完美,她对他的索取竟是如此少。对她而言,这个男人就是一切,就是一个人所需求的一切,所梦想的一切,日日夜夜期待的一切,永远希望的一切。她心甘情愿接受对方那种没有任何魅力、任何奢华、任何风雅的生活,将就并习惯这这个男人的丑陋,更是挚爱着这个男人,只因为这个男人使得她的一生从开始到终结都充满了幸福。
或许有人会像当时在座听故事的一位妇人那样,认为:这个女子的爱情理想未免太肤浅,她的需要太原始,要求太简单。她只不过是个傻瓜。这种想法在如今的社会也是普遍存在的,两个人的爱情不再是纯粹的,参杂许多成份,比如双方父母的看法、经济基础、潜力股,甚至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诱惑,像苏珊德·西尔蒙那样的付出和索取,真是爱情中的傻瓜、输家。但也有人像老先生那般被这平凡却经久不渝的爱情感动,赞同苏珊德·西尔蒙的做法,因为“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只要她自己幸福”。在我看来,幸福不是别人眼中的幸福,而是自己内心真正感到幸福就好了。就像我们爸爸妈妈的爱情,或许生活中的磕磕绊绊让他们争吵、冷战,但他们都没有抛弃对方,也努力为我们创造幸福的家庭。
读幸福了吗 有感 篇5
假期读了本书,《幸福了吗?》,读罢此书,感触颇深,“我从不知道我是如此得幸福——年轻,有个活泼健康的儿子,善良的妻子,有一份好工作,有一颗好心。当我拿着一篮子的鸡蛋,我知道我拥有着满满的幸福。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幸福的诠释:孩子或许会因为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一套漂亮的衣服而感觉幸福;少年或许会因为自己成绩的优秀,人缘的良好,师长的赞赏而感觉幸福;青年或许回因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恋爱的顺利而感觉幸福;中年人或许会因为家庭的和睦,达到事业顶峰而感觉幸福;老人或许会因为子女的孝顺,身体的健康而感觉幸福。这都是平凡的幸福。相比与科学家实验成功的幸福,相比与澳门回归后的幸福,它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谁能说这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名人或伟人,这群人也只是人类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说只有他们才能感觉到幸福,那么大数人不是就将活在痛苦之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抱着一把希望的火柴,在圣诞节的夜里,躲在“节日气氛”外的角落,慢慢地划着一根根火柴,她没有美味的烤鸡,没有别致的圣诞礼物,但在火柴的微光中找到了外婆的微笑,微笑带着她幸福地去找回最亲的外婆……
我想我可以为幸福下一个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陪儿子练琴时幸福的,给学生批改是幸福的,同孩子游戏是幸福的,和同事聊天室幸福的……你会发现,幸福包围着你,幸福简单地让人无法置信。
读 《幸福了吗?》 有感
逸夫小学
读幸福的家有感 篇6
一、做好辅导员工作, 良好的职业归属感是前提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 与学生联系最多, 相处时间最长, 接触最频繁。在很多人眼中, 辅导员多是扮演学生“保姆”的角色, 常常是不停歇工作一整天, 也没有什么看得见的重大成果和进步, 以致很多人认为辅导员是典型的“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型岗位, 对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和自身价值感觉模糊。我校党委副书记张辛卯在2011年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讲道:“有人把学生工作者的境界分为这样三种:把学生工作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把学生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把学生工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当然, 把学生工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是最高的境界。”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曲建武在序言中写有这样一句话“有为才有位”, 认为辅导员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 但却大有可为, 只要你有“为”, 就一定有“位”。而要想有“为”有“位”, 就要清楚且深刻地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从心底里真正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去热爱、去追求, 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热爱是工作的基石和灵魂, 也是产生工作热情的原动力, 更是保证学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辅导员这一平凡岗位体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当初我选择辅导员工作, 就是源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 现在我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两年时间, 更深深地感受到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亦可爱人, 亦可被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与学生打成一片, 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我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 也会收获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的尊重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这些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所以, 只有真真正正认可自己的工作, 踏踏实实地奉献和付出, 才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做好辅导员工作, 提升工作方法是关键
做好辅导员工作, 仅有热爱之心是不够的, 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的提升, 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 更要自己思考、感悟和总结, 从而形成自己系统的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就如书中的100位辅导员, 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只停留在“发生——解决”这一层面, 而是在事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怎样做效果会更好等, 去粗取精, 凝练升华, 这也正是辅导员工作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的过程。很多人都说“辅导员是良心活儿”,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日复一日处理繁杂的具体事务上, 不能只单纯追求良心上过得去, 还应该更多地沉下心来, 站得更高一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对学生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感悟、研究和总结, 这样不断挖掘自身潜能, 不断历练积累和摸索规律,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思想深度的变化, 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工作方法和技能的提升。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做辅导员工作, 有的人能够成为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 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而有的人却还只能埋头于处理不完的事务。所以, 每天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 并记录下点滴感悟和体会, 你将会获得更大的提升。
三、做好辅导员工作, 加强自我修养是根本
辅导员工作的实践证明, 最有效的影响力在于辅导员内在的气质、学识、品格等非权利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辅导员工作的成效,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素养决定的。因为你的思想行为、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 甚至你的言谈举止等细节无不感染、影响着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严于律己、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平时, 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身人文素养, 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质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通过树立自我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 并激励学生共同上进。具体工作中, 我们要认真负责, 并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答应学生的事, 要争取做到;要求学生做的, 我们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 这些细节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更是树立了一种风范和气质, 潜移默化地教导感染着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篇7
今天,我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增加保障房供给》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细细品味。的确让我受益无穷。文章主要写了住房改革的成绩首先表现在增加供给方面,包括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革等保障性住房的大力建设,为声调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实现了他们住有所居中的梦想。
文中的王萍一家、尹大娘、胡伟民等人都因住上了有电梯、天然气、上下水、暖气的新家,感到温暖而幸福。
其实,这样的“民心工程”遍及全国各地,我们古田也把这“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我的远房小姨,就于2011年年底分配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廉租房,她全家得知这个消息,喜上眉梢。小姨的公公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上医院,医药费昂贵;她的小叔子患有小儿麻痹症,自幼腿脚不便,家庭的重担就压在了姨丈一人身上。一家人挤在租用的十几平米的房子里,生活十分不便。由此,面对一路飙升的房价,小姨和小姨丈要想在古田买一套房子,那是比登天还难。街道得知了情况后,便发给像小姨这样的贫困家庭一张通知,说可以向政府提交廉租房申请,小姨看了,乐开了花,2010年年底向政府提交了申请,并获得了批准。经过一年漫长的等待,至2011年年底,小姨一家都挺进了政府已装修好的、崭新漂亮的70平米的房子,从此,小姨逢人就说:“唉,政府的政策真好,让我这样的贫困老百姓也住上了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有一次,我去城东学习弹琴,只见那边一座座崭新的房子拔地而
起,我抬头问妈妈:“妈,这么崭新的房子,一定好贵吧?”妈妈笑着回答:“这些房子都不贵,因为这些都是廉租房!”“廉租房是什么?”我奇怪地问。妈妈说:“廉租房是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对外租凭的房屋。”我听了,茅塞顿开,如同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由衷地赞叹道:“这都是党与政府的功劳呀!”
读《享受与幸福》有感 篇8
对于我们这些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来说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校园中没有学到过的,所知也甚少。我们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也是在不断地探索着成长。偶然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文集《享受与幸福》一书,很是喜欢其书序《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觉得对自己有很大的鼓舞,愿和大家一起共勉。
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当然在促进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的我们也能在他们身上学到长大成人后被忽略的东西。学生对教师也有一个监督的作用。比如我们教育学生不能乱扔垃圾,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这一点。在告诉学生要文明的同时,我们的行为也要属于文明这一列。与孩子亲近,用孩子的力量促进我们共同的成长,这是身为教师的一种幸福。
二、教书育人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
朱永新教授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爱与恨,都会有许多人生的体验,但是真正能够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的东西,才有可能是幸福。”对于朱永新教授来说,什么是让他“刻骨铭心、回味无穷”的东西呢?朱永新教授说:“答案只有一个:教育。”朱永新教授认为,幸福的基本特征是:幸福应该在与别人分享中。而教育恰恰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教育是让人们幸福的事业。
朱永新教授是这样理解自己的幸福。身为教师我们在这个岗位上还要奋斗二、三十年,如果不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那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在教育之路上的我们是幸福的。首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能对我们所作出回应的人,而不是毫无感情可言的机器,我们在教育他们的同时也能得到情感上的幸慰。其次,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无限可发展的空间,课堂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完美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感到幸福。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 篇9
生活中我常常会想,什么是幸福?读了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之后才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也加深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
说到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体验,但,这种解释就象已经有人反驳的那样,我们很多在当时觉得很苦的经历,在后来却很可能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可见,体验似乎也不能代表一切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解释,目前对于这种理解我还没找到反驳的理由,因为我的经历还不足以真正理解这种解释,也因为我相信那句“知足常乐”,更相信精神的力量;还有人说,幸福是各种满足达到和谐的一种状态,似乎这种解释有一种时代精神,但本身多种满足都得到就很苦难,更不用说达到和谐状态,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理想的解释;另外,从心理学上讲,幸福是一种环境与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这种解释虽然有点生硬,但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纵然个人有个人的幸福观,但幸福与教育的关系还是有着一些普遍规律的。
首先,教育与所有一切人的幸福有着密切联系,关于这点,《幸福与教育》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一直在过分强调理性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一直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性”,甚至就连很多伟大的先哲们都在极力主张“扼杀”人的“野性”,对于这一点我以前很是习以为常,认为教育或人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然我们还怎么跟动物区别呢?现在看来,我并不了解人,也还不具备把教育当作是一项人的事业来思考的能力。我们一直都在追求一种“身心二元”的境界,企图把人打造成一个纯精神的实体,可若没了身体,精神又何以称为实体呢?难道我们想要毁灭自己不成?!没了身体的支撑,幸福又从何而来呢?!这种幸福之于教育,就象轻烟之于飓风,飓风要想吹动轻烟是很容易的,但别忘了飓风也很可能把轻烟吹散,散得不见踪影,散得一干二净。
其次,教育与部分人幸福的关系,尤其是与农民子女幸福的关系,更值得我们当代人的关注,因为这些操作起来比较现实,同时,这一问题也更具有时代紧迫性。教育有一种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伟大功能,尤其在中国教育“筛选装置”的前提下,作用显得更为突出。旧中国科举制度下,下层人民只能通过科举来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虽然这条路很是狭窄,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诱惑”还是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朝着自己的“幸福”之路奔去,整个社会也在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中向前发展着。直至今日,很多人也都在教育的“分配”机制下安于现实,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从这种角度看,教育应该是社会的“减压阀”。
然而,随着时下出现的“资本集中”现象,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失衡,农村教育功能正在全面受损,在教育扩招的形式下,城乡教育呈两极分化趋势,并且越来越严重。城市中的学生集政治、经济、文化资本于一身,越来越多的人正大踏步地朝着教育金字塔的顶端迈进。而农村的孩子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家庭背景的限制下,无奈地向金字塔的底端滑去。。。我想,这样继续下去,“金字塔”很可能变异为“哑铃”,而哑铃的两端如无限制的壮大下去的话,很可能是会断裂的,而作为社会基础建筑的教育如果瓦解的话,社会又会怎样呢?教育,还农村孩子以幸福吧!另外,既然心理学上讲幸福是一种环境与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我们的教育一方面在创造一种让学生得到幸福的环境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承担起学生正确“幸福尺度”的教育呢?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篇10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幸福。从《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对于医生来说,他的幸福就是他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健康;对于农夫来说,他的幸福是种上许多麦子,然后用麦子养活许多人;对于消防队员来说,他的幸福就是尽量灭火救人,保护人民的财产少受损失;对于花匠来说,他的幸福就是修剪出漂亮的花圃,让别人得到美的享受……掩卷沉思,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幸福就是每天早晨起来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早点;幸福就是每天中午吃到学校食堂提供可口的饭菜;幸福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听爸爸讲一个童话故事;幸福就是端午节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划龙舟;幸福就是六一节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幸福就是国庆节举着国旗和全国人民一起喊:“祖国万岁!
”幸福就是中秋节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幸福就是除夕晚上家人能一起吃团圆饭,放烟花;幸福还是我饿时好心人递给我一个面包;幸福还是我冷时好心人递给我一件衣服;幸福还是我热时好心人递给我一杯凉水;幸福还是我伤心时朋友给我真心的安慰;幸福还是拥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幸福还是拥有一个心爱的玩具;幸福还是拥有一位知心的朋友;幸福还是拥有一位爱我的老师……细细想来,我的幸福还真多。这些幸福在许多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可是在我心中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快乐,我幸福!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篇11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非常短小、简单的文章,可它蕴涵着大道理。故事是这样的:有只小狗总是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就是你尾巴。”于是,小狗每天都追自己的尾巴,可总是抓不住。妈妈说:“孩子,幸福并不需要你刻意追逐,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自然就会跟在你的身后。”
说得多好啊!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跟在你身后。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与烦恼,于是我们总是刻意寻找幸福,寻找快乐。其实,它们就在我身边难道我们还不够幸福吗?早上醒来,便会迎来父母的笑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的生活,爸爸严厉地教导我学习和做人。来到学校,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多美好呀!
可有时,我们总回被烦恼蒙住了双眼,目光停留在这里,萎缩不前。但自从我看了这篇文章,我学会了乐观,学会例如“向前走”。考试没考好算什么,汲取教训,还有下一次嘛!同学发生小矛盾有什么,我们可是好朋友啊!孩子的脸,六月的天,一会儿呀,她就会来找我玩的!
读《幸福的味道》有感 篇12
蔡以伦用心为怡雯烹饪,使纯真的友谊融化在美食之中,于他们而言,这确是幸福的味道。什么样的味道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为谁而做。
轻轻合上最后一页,我沉默了。
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了一个人的身影,很清晰,又很模糊。就是这个老太太,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的味道。她的背脊弯成一道弧线,那么矮,那么瘦,高一凸起的颧骨和雾蒙蒙的眼睛,从来都是这样,也许是真的再经不起岁月的磨练了。我管她叫“老外婆”,实际上她是外公的母亲。她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那是裹过脚的缘故,小的时候我总因此嘲笑她,她也从未生气。我每次暑假回乡下老家,第一个要见的就是老外婆。最使我着迷的,就是她的那道盐水一毛一豆。
她呀,每回都是乐呵呵地捧着一个大瓷碗,碗中是嫩绿和几丝晃眼的红,这些一毛一豆颗粒饱满,一看就是经过了一精一挑细选,些许红椒夹杂在其中,更是点睛之笔。豆子鲜而不腻,回味时,是浓郁的八角、桂皮和花椒的气息,唇齿留香。说来也奇怪,吃完之后,暑气尽消,意犹未尽。老外婆每次都耗很多一精一力在这道菜上,我想,这大概就是属于我幸福的味道吧!
直到我永远失去了这幸福的味道。
人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三年前她离开了人间,就当我得知的那一刻,大脑一片茫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痛,痛至极,才发觉已流不出泪了。那之后,我再没尝过这道盐水一毛一豆。因为我知道,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幸福的味道就定格在那我脑中的那个夏天。真的,有些时候,“品尝”的目的不在于填饱肚子,而在于你所熟悉的那道菜和那个人。可能,早已物是人非。
【读幸福的家有感】推荐阅读:
读《写给幸福》有感06-12
读幸福生活有感06-12
读《牵手幸福》有感08-12
读《美丽中国幸福起航》有感笔记06-29
李琳读《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06-30
读《田野的孩子要读书》有感——我真幸福08-09
淡定中索得一份幸福--读《京华烟云》有感09-30
沐浴书香,幸福绵长--读《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有感06-09
听《幸福人生讲座》有感08-15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