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2024-11-12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共11篇)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1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当前社会各界都在集中精力推进精准扶贫,**市还计划筹资7000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开发,境内各县市区纷纷组派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帮助贫困户选择脱贫致富项目,组织落实扶贫贴息贷款,签订生死状……等等,精准扶贫如火如荼进行中。贫困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弱势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爱,可敬可喜。然而,笔者也进村入户开展了调查,对精准扶贫也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精准扶贫在“精准”推进上要认真落实好“五主”。

一是政府主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政府的责任,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因病因灾,就是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劳力、缺信息,亦或受自然条件制约等。从调查的情况看,除客观条件制约外,群众致贫的只要原因是缺资金、技术、项目、劳力、信息等,有的缺一样,有的缺几样。贫困农民是弱势群体,很难自主解决制约脱贫困难。因此,精准扶贫须由政府组织领导、宏观部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落实政策、差异发展,在宏观上为精准扶贫掌舵、把脉、布局和协调有序推进。主导精准扶贫工作,政府责无旁贷。

二是农户主体。所有贫困户都脱贫致富、彻底消除贫困是扶贫的终极目的。调查中了解到,贫困户对自身致贫原因、脱贫条件、致富优势和自己兴趣爱好、所需致富项目比各级干部更清楚。因此,各级帮扶干部在帮助贫困户进行了科学分析之后,贫困户选择什么样的脱贫致富项目、需要申请多少贷款、贷款如何分配使用等均应尊重贫困户意见,由贫困户自己拿主意,是养猪养羊还是栽树种药抑或开店跑运输,要充分尊重和确保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变,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切不可越俎代庖。

三是干部主责。各级干部、扶贫工作队员是精准扶贫的责任人,尤其县乡干部长年与群众接触,对群众的情况最了解,其工作主阵地在农业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应该把农户是否脱贫,农村经济是否发展作为县乡干部考核、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用机制引导干部专心指导农民选项目、筹资金、搞生产、跑销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引导各级干部把心思用在谋划农业农村发展上。“三农”是各级政府各项工作的基础,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县乡干部尤其是帮扶干部的主责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部门主推。各级各部门要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主战场,谋事为农,兴事为民,要把争取的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户脱贫致富,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主要用于条件艰苦地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职能的不同和单位的大小,采取一个部门结对帮扶一至几个贫困村、一个干部结对帮扶一至几个贫困家庭的办法,把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与部门工作实绩、年终考核挂钩,让部门工作有方向、干事有动力和对群众有感情、记得住乡愁。

五是社会主帮。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和人力、物力、智力。这些全靠政府显然不现实,政府的投入只能起引导、催化作用,大量的还是要社会帮扶。因此,各级政府要广泛宣传发动和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各类成功人士尤其是本地外出成功人士和务工人员回报桑梓和回归创业,用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和学到的先进理念、技术、信息以及成功的项目帮助家乡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2

(一) 体制问题。现行的扶贫制度存在缺陷,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 针对性不强。据调查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 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 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 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 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 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 且受益也相对较少。使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二) 调查数据不准确。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是根据全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 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 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 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数字弄虚作假, 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

(三) 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形成对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对策

(一) 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精确识别。准确识别, 建档立卡, 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 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 深入分析致贫原因, 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 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实行动态管理, 通过扶贫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数据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建立扶贫项目库,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 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

(二) 转变理念、建立跟踪查询系统、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扶贫与粗放扶贫是对立的, 应在“精准”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 实行责任到户到人的原则。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对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建立绑定明白卡, 建立信息查询系统跟踪查询, 随时掌握帮扶情况。

(三) 坚持方针、逐步完善扶贫体制机制、实行人、钱、物建账立档。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 坚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 对人、钱、物, 特别是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建立资金台账, 立档保管, 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 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实现政策、资金、项目瞄准扶贫对象, 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四) 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实施动态精确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 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 进行规模控制、分级负责、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 从而实现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三、措施

(一) 完善制度、做到“六专”。扶贫档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是扶贫攻坚的依据。为了确保扶贫档案的齐全完整, 首先应制定《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制度》, 要求扶贫档案工作要做到“六专”, 即有专门的档案室、专门的档案柜、专门的档案盒、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以及专门的档案宣传栏、信息员。同时, 按照建档立卡、“连心”扶贫、精准扶贫3个部分, 区分“轻度、中度、重度”贫困户, 收集整理贫困户信息登记表、党员干部结队帮扶情况表、贫困户家庭收入调查表及相关帮扶措施、成效情况等资料, 一户一档, 切实做到扶贫档案资料收集完整、整理规范、摆放有序、标注清晰、查找方便、保管安全, 做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致。

(二) 充分认识档案管理重要性, 常态化管理扶贫档案。扶贫档案是脱贫攻坚战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让干部群众明白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档案中清楚记载的贫困户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 扶贫档案中记载着帮扶的过程和帮扶的效果, 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开始、从平常、从细处, 常态化地抓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

(三) 统一工作规范, 确保完整收集。为使精准识别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工作有章可循, 应对各个阶段工作要收集材料作为一个目录详细、流程清晰的模板。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和每个工作环节所产生的材料特别是关键性的材料能及时、完整地进行归档。

(四) 注重业务督导, 强化档案管理。扶贫开发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应成立专门的业务培训指导组, 负责联系和指导业务解答和档案管理工作, 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明确要求和培训。按照材料归档标准进行检查审核, 并及时将情况进行反馈、整改和查缺补漏, 同时每次开展的专项集中督查, 均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必查内容。

搭建供需平台推进精准扶贫 篇3

2016年是谷城县第12年开展“春风行动”,主题是“搭建供需平台,推进精准扶贫”。11年来,谷城县人社部门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调查,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组织就业创业培训、开展劳务协作、开展创业扶持等措施,在帮助劳动者求职就业、缓解企业用工短缺,激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热情、促进本地企业改善用工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以万计劳动者在“春风行动”活动中成功就业创业,百余家企业找到了企业发展所需的理想人才。

突出服务精准扶贫。作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以及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2016年的“春风行动”服务对象更加侧重于就业困难人员、精准扶贫对象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2016年年初,谷城县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就业援助月”、“返乡行动”暨“春风行动”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摸底,对上述人群做到走访到户、登记到人、信息入库,并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就业帮扶措施,扎实开展了企业用工情况调查,为开展大型招聘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招聘会当天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员有500余人参与求职,152人达成就业意向。

突出互联网+春风行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招聘模式(举行网上招聘和各类现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平台。“中国谷城网”“谷城就业创业信息网”“湖北公共招聘网‘网上春风行动”专栏实时发布最新岗位信息和求职动态,所有招聘活动场次,进场企业信息、岗位信息一目了然,真正意义上实现劳动者足不出户即可在家求职。2016年谷城县人社局首次通过“谷城就业”“谷城培训”等官方微信,求职者只需轻轻一扫,就业创业政策、岗位信息、培训专业等相关信息“尽在掌中”,让求职者享受到更便捷的现场求职体验。

突出“返乡行动”常态化。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就业创业,不断满足全县企业发展的用工需求,促进谷城经济社会发展,自2015年以来,谷城县人社局通过大力宣传我县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社区、行政村设立咨询点为返乡人员提供服务,召开座谈会,发放“致外出务工人员一封信”等方式,增强他们对家乡发展变化了解,提升返乡就业创业的信心。据县人力资源市场返乡人员数据库显示,2015年初,全县登记外出务工人员近8万人,一年来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介创业项目,改进服务方式等措施,截止招聘会前夕,全县登记外出务工人员已不足7万人,仅招聘会当天,进场求职返乡人员就有2000余人,占进场招聘总数的30%。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4

三年攻坚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市政府和市扶贫办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围绕“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中心任务,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方案。

一、工作要求

按照我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工作,以提高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抓手,精确对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让农村贫困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学会一项致富技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稳步脱贫。

二、政策措施

(一)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完善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对我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扶持乡镇扩大民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力争到2016年年底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其中相对贫困户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2.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实施“全面改薄”,支持欠发达乡镇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设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贫困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设良好环境。实现我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确保相对贫困户家庭子女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不让一个贫困户家庭子女辍学。

3.加快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进度。着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维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快我市智能学校的扩建进度。

4.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一是加大农村教育网络基础建设力度。继续推进教育视频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带宽和班级多媒体配备覆盖率,到2018年实现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引进社会机构免费向教学点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专递课堂”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点和薄弱学校开课率,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将资源配置到各级教育资源平台免费提供农村学校使用。三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帮助基层学校教师会用、用好信息化资源。

(二)实施学生资助惠民政策

在落实现有各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对贫困户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含技校)、大学实行生活费补助。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确保纳入新时期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在各教育各阶段的资助实现全覆盖,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失学。

1.对就读学前教育阶段的农村贫困儿童给予生活费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

2.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费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金,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住宿生给予伙食补助。

3.对就读普通高中的农村贫困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政策,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4.对就读普通高校的农村贫困大学生给予学费补助,补助为每生每年2000-5000元。

5.切实做好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配合人社、财政等部门落实家庭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情况,一个不漏的摸清情况和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一对

一、多对一”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组织专场招聘等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帮助每一位困难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三)实施特殊困难儿童保障政策

推动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鼓励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提高义务阶段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不低于普通学生8-10倍的标准拨付。同时,实施南粤扶残助学工程。

(四)实施职业教育富民政策

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乡镇、贫困家庭倾斜,构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体系。

争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支持职校开设涉农专业,助推扶贫项目。预计每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000人,从2016年起,三年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超过10000人次。

鼓励职校面向贫困家庭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帮助脱贫为目标,确保教育培训质量。

(五)加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1.保障贫困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

(1)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努力实现县域内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

(2)进一步完善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贴政策实施对象从义务教育学校和完全中学扩大到公办普通高中和公办幼儿园的在编在岗教职工。2016年我市的教师山区岗位津贴标准从原来的人均不低于700元/月提高到不低于800元/月,且以后每年再提高100元/月,到2018年我市的教师山区岗位津贴标准要达到人均不低于1000元/月。

(3)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2.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培训

(1)大力推进实施“强师工程”。积极贯彻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实施“优质师资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每年安排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和“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到贫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和指导,提升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强对贫困农村的支教力度。建立市区与贫困农村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对口帮扶关系,并纳入对口帮扶整体规划。每年从市区学校选派优秀专任教师到贫困农村学校支教;每年为贫困农村培训一批幼儿园、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切实提高贫困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对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每年给予6000元退费,本科生退4年,专科生退3年。每年组织“农村从教”专场招聘会,为农村充实一批素质较高的年轻教师。

三、组织保障

(一)落实工作责任。教育扶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部门负责、当地政府和各学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教育局负责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实施,当地政府和各学校要密切联系,明确责任,细化政策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落地见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精准扶贫的经费投入,切实承担起本辖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职责;要把落实国家和省的学生资助政策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予以保障。教育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统筹安排资助资金,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与扶贫、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发放,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扶贫基金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参与教育脱贫工作。鼓励各类社会团体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技能培训和宣传教育等工作。鼓励帮扶单位加强对帮扶点的扶贫力度,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5

根据工作安排,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精准扶贫,认真贯彻上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卓资县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和我镇的工作要求,10月3日,我村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传达会议精神。在动员部署会结束后,村支部书记、扶贫专管员、信息员、驻村工作队,分别奔赴各自所负责的自然村,进入工作角色。开始进行贫困户摸底调查工作,测算本年人均收入情况,填写了信息对照表及20收入检测表。在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的指导下,对全村的231户常住户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排查,积极宣传贫困户的识别标准,挨家挨户地和农户交谈并了解情况,看看有无大额支出,有无实际困难,并对每户的详细收支情况进行核算。我们每到一个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面对面地谈心,向贫困户讲解我们下一步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致富途径,为进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充实资料。我们队员们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这项工作倾注了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有时为了更有效地做工作,白天村民在地里忙碌,晚上7点左右才能等到村民回家,回到驻村工作队宿舍已是11点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辛苦工作,全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大摸底、大排查基本结束,在对全行政村的摸底数据进一步汇总分析以后,由乡包村领导主持,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以及各自然村村民参与,召开了行政村民主评议大会,在大会上严格按照国家贫困识别标准,对所有的常住户按实际家庭情况给予了民主投票。我们按照“精”“准”“实”要求,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走访群众,认真完成了这次动态调整工作。

嘎查村概况

广兴城行政村辖8个自然村,该行政村位于卓镇政府东北部,面积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3户1314人,常住人口231户481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60多人。全村有党员24名,外出党员6名,妇女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13名。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07人,享受农村五保37人,享受直补86人。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5045亩,其中水浇地面积600亩,林地面积12245亩,退耕地面积4081.5亩。牲畜存栏990多头只。通过识别,现在全村共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139人,脱贫38户71人,未脱贫35户68人。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6

一、xx市2018年健康扶贫基本情况

根据《xx省健康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结合xx健康扶贫工作实际,制定《xx市健康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聚焦2018年实现90个贫困村退出、x万贫困人口脱贫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每个建制乡镇均有达标卫生院,90个计划退出村均有达标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贫困患者县(区)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对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中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特大疾病患者,进一步减轻其个人医疗费用负担。2018年12月底前,计划退出村和脱贫人口健康扶贫考核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8年初,蓬溪县迎接国家级脱贫攻坚验收,健康扶贫专项顺利通过,其他各县(区)亦通过省级交叉验收,取得较好成绩。2018年,紧紧围绕市脱贫办有关健康扶贫工作各项部署安排,持续用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委健康扶贫办积极组织开展“如何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大学习”一次、“大讨论”一次、“大调研”一次。各县(区)卫计局,市直卫生计生机构按要求完成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根据《xx省健康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结合市委市政府对健康扶贫的安排部署,并反复征求了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部门的意见,编制了《xx市健康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卫计委印发了《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健康扶贫2018年工作任务的通知》,全面分解工作重点、政策措施、进度安排,统筹调配攻坚力量。同时与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有关工作的通知》(x人社办发〔2018〕x号),进一步规范了慢病门诊的报销。

(二)严格标准、实现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由各县(区)财政按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180元/人/年标准全额缴纳,参保率达100%,并在金保系统里面进行统一标识。

(三)紧密部署、加强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要求各县(区)卫计局、建设单位、乡镇卫生院要提升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至6月20日,全市2018年拟退出90个贫困村已建成标准化卫生室60个,配备合格乡村医生104名,全面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四)严格要求、启动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落实省卫计委《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印发《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卫生计生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x卫办发〔2018〕x号),集中解决健康扶贫领域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责任制+清单制”工作方法,组建专项治理小组,开展明察暗访,截至目前,未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同时,与各县(区)卫计局签订了 《联村示范卫生室廉政建设承诺书》。

(五)全力出击、切实落实健康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认真实施健康扶贫春季攻势、夏季战役。全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采取有效形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扶贫开发会议、全市脱贫攻坚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组织各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扶贫思想3批次,认真领会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了高政治站位,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落实春季攻势、夏季战役各项工作。三是集中开展“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各县(区)结合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2017验收考评发现问题整改、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深查细查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个,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切实落实“十免四补助”工作。全市累计开设专栏x个,举办讲座x场次、1万余人次参加、发放资料60万余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x万余人;免费义诊、巡诊救治病人x人次;进一步核准贫困人口患病x人次,慢病随访x人次;对贫困人口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x万余人次。五是分级分类开展健康扶贫政策能力培训。3月14日,举办2018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培训会暨全市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培训班,各县(区)相继开展培训,累计x人次参加,强化了健康扶贫动态信息系统应用。六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实施系列医疗保障。各县(区)、各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住院“四合理”严格把控。实施区域内住院“先诊疗后结算”、院内“一站式”服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疾病应急救助、县(区)财政兜底五个渠道予以报销,统筹使用医药爱心扶贫基金、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顺序实施医疗扶贫救助予以保障,确保住院贫困患者个人自付比例、门诊慢性病患者维持治疗费用控制在x%之内。七是开展“三个一批”行动、救治对象精准到病。精准识别“三病”对象,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组织对患有大病、重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累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万余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x人次,慢病随访x人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x例。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八是规范使用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竭力确保“应助尽助”。全市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筹资x万元,按照“应助尽助”的原则,累计救助贫困人口x人次,救助支出x万元。确保“大病多得救助、小病适当救助”。

(六)精心安排、切实推进健康扶贫“三大工程”。一是高质量开展第二批“医疗专家支医”工程。经市、县(区)级以上公立医院推荐,全市共选派109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两高人才”(高职称:副主任、主任医师,高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组建医疗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一名专家对一个贫困村)、“人对人”(一名专家对贫困村一名乡村医生)的支医活动,对口支援90个贫困村卫生室和9个联村示范卫生室。3月8日上午,我委在船山区桂花镇金井联村示范卫生室举行了xx市第二批“医疗专家支医”工程大型启动仪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帮扶675余人次。二是高标准打造第二批“联村示范卫生室”建设。3月15日至20日,我委与市委宣传部、市扶贫移民局、市规划局、天齐锂业联合组成“联村示范卫生室”专项评估组,对各县(区)申报的12个“联村示范卫生室”拟建选址及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报经相关领导同意,确定了在船山区保升乡刘板桥村等10个村建设第二批“联村示范卫生室”。2月16日,蓬溪县三凤镇龙潭联村示范卫生室举行开诊仪式,4月27日,大英县玉峰镇天遂农田联村示范卫生室举行开诊仪式。截止目前,首批“联村示范卫生室”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8个,累计门诊就诊x人次,住院治疗x人次,为贫困患者减轻支出x万元,很大程度缓解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2月12日,xx日报在《特别报道》栏目中以《联村卫生室,小病不出村》为题对我市联村示范卫生建设进行报道。三是高规格实施第二批“村医能力提升”工程。xx市第二批“村医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班于4月8日至4月22日在鼎信酒店举行。针对专业理论培训、实践技能培训、临床进修学习三大学习板块,分别开展了“理论考试”、“技能比武”、“舞台亮剑”三次比赛。本次培训班共90名贫困村乡村医生和10名首批十大“联村示范卫生室”乡村医生,近120名医务工作者参与教学、50余名工作人员全程保障,出去公交车辆130余次。由于保障有力、医院给力、学员努力,圆满完成了此次培训任务,100名学员经考试考核全部合格,并取得结业证书。4月16日,xx日报以“百名贫困村村医集中培训”为题,对我市第二批“村医能力提升”工程进行肯定报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是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结构不优、网底不牢、水平不高、队伍不稳、硬件不硬的现状,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二是健康扶贫保障不足。部分医院垫付医保、财政兜底部分资金较多,影响正常运转。三是体制机制难以突破。基层卫生人才引进瓶颈依然存在,乡村一体化推进困难。四是政策执行有待明确。如第三方责任事故是否纳入健康扶贫政策报销,以及动态调整后新增加的贫困人口以前医疗费用处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五是基金使用亟待完善。《xx省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按照“本人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县级卫生计生部门审定→公示→发放”的基本管理程序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基金使用程序复杂、又不能纳入“一站式”报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意见较大。

四、对策建议

精准聚焦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健康扶贫政治责任、工作担当,真抓实干,不断探索健康扶贫新模式、新作法,确保健康扶贫连战连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将健康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坚定必胜信心,以绣花工夫全力推进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康扶贫三大工程等健康扶贫各项工作。

二是落实保障措施,强化能力提升。围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推进医联体改革、深入实施分级诊疗,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是打造健康环境,强化政策宣传。大力开展“四好村”创建,切实推进“五进五讲”等活动,积极倡导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新理念。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7

———王嘉毅

近年来, 甘肃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 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创新举措, 聚焦发力, 在“求精准”上下功夫, 在“拔穷根”上做文章, 组织实施“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 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扩资源, 着力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计划》, 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 , 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成乡镇幼儿园1616 所, 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2015 年建成行政村幼儿园939 所, 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 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 较2011年提高33 个百分点。力争2017 年实现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 制定了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为农村幼儿园配齐保教设施、配足保教人员, 努力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促均衡, 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制定《精准扶贫义务教育专项计划》, 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等设施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 严格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引入“第三方”督查, 层层传导压力, 加快实施进度。 2014 ~2015 年共落实资金103.17 亿元, 项目惠及7574 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188 万名学生, 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数的79.37%和在校生数的69.33%,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 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意见》, 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 对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倾斜支持, 确保农村孩子就近入学。推进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 在贫困地区建设“班班通”教室8.4 万个, 3930 个教学点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拔穷根, 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制定《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计划》, 保证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 建设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 加快培养贫困地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努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依托高校建立5 个精准扶贫智库, 依托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在贫困地区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49 个, 2015 年招收贫困县“两后生”6 万余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劳务品牌输出, 年培训规模达到20 余万人次, 有效促进转移就业。

———建机制, 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 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为贫困县乡村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每月发放不低于500 元的生活补助。精准招录补充贫困地区师资, 2015 年全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781 人, 其中乡村教师7461人。重点加强乡村教师培训, 实施“三计划两工程” (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和“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 (网络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 , 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5 年培训教师13.93 万人次, 乡村教师占85%。

——缩差距, 着力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民族地区教育专项计划》, 优先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支持甘南州、临夏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制订民族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藏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改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改薄”资金按在校生数的120%向民族地区倾斜, 安排资金16.47 亿元。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近五年累计招收藏区1.23 万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实现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全免费, 藏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生均每年提高到2168 元, 甘南等12 个高寒阴湿地区取暖费按其他地区两倍标准拨付, 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免费营养餐。

———全覆盖, 着力健全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制定《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计划》, 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 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从2015 年秋季学期开始, 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 元的标准, 免除所有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所有中职学生免学费, 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 元中职助学金。对就读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按每学年5000 元标准免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每学年最高8000 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 年落实各类学生资助经费17.47 亿元, 近100 万名贫困生受益;发放助学贷款12.22 亿元, 21 万余名贫困生受益。2016 年, 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免除全省在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重倾斜, 着力落实各项招生扶贫政策。制定《精准扶贫高校招生专项计划》, 增加面向贫困地区的高考招生计划。2015 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实施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开展省内高职 (专科) 院校面向贫困县单独测试和推荐免试招生试点。2015 年, 各类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 万人, 扩大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保优先, 着力促进老区教育跨越发展。制定《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倾斜支持革命老区。努力扩大革命老区学前教育资源, 2015 年优先下达资金5.69 亿元, 计划在革命老区建设1072 所行政村幼儿园, 支持革命老区到2017 年率先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优先改善革命老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全面改薄”资金按在校生数的120%向革命老区倾斜。优先支持老区职业教育发展, 每市重点办好1~2 所国家中职示范校, 每县重点建设1 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 (职教中心) 。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8

这17个扶贫专项计划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工业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商务扶贫、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科技扶贫、新村建设扶贫、教育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生态建设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和财政金融扶贫。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四川今年计划投资697亿多元,其中交通达568亿多元,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9932公里,力争完成2035个行政村宽带建设。同时,计划完成13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农村廉租房4.2万户,建设扶贫新村2700个。

在产业上,四川“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今年将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50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200万亩,出栏肉牛羊及特色小家禽2.27亿头(只),“一村一品”布局基本形成。旅游扶贫领域,力争年底建成3~5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30~50个示范村,培育首批20个贫困县旅游商品品牌。此外,在贫困地区新建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6个、乡镇电商配送服务站点100个、村级农村电商终端服务站点500个。

教育和就业创业也是扶持重点。今年四川将帮助8万名左右贫困地區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确保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顺利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四大片区”贫困家庭劳动者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以上,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同时将贫困户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享受优惠担保和贴息政策。

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四川今年将实施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贫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按3500元/人给予补助等“八免五补助”。对贫困人口中的农村低保对象,按其年收入与国定扶贫标准的差额增发特殊生活补贴,今年增发差额的50%。

为确保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并形成激励约束导向,财政扶贫计划还明确到贫困户的扶贫资金额度不得低于到县总额的70%,对扶贫解困完成较好的贫困县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时加大补助力度。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9

大荔县教育局召开了教育精准扶贫推进提升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进一步部署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围绕提高精准扶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荔县教育局采取七项举措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包联帮扶工作责任机制。大荔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包联镇村贫困户包联到人,每人包扶5至10户贫困户,对全县学校“包片”负责;县教育局机关股室“包校”负责,责任到人开展包联帮扶工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教师“包学生”开展帮扶活动,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全部包扶到位。

二是认真开展贫困学生核实及数据清查工作。大荔县教育局采取进校入户、走访排查的方式,逐校逐人摸清全县各级各类贫困学生底数,建立完善各学段贫困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信息库,对接县民政、扶贫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数据互联互通,做到数据准确,精准识别,精确监测。

三是精细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工作。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实行免费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资助政策,落实贫困家庭学前阶段、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补助政策,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贫困大学新生能够顺利上学,安心上学。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四是加大教育政策倾斜帮扶。实行中考招生倾斜,对全县参加中考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降低10分录取;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校住宿免去住宿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全部优先安排到公办学校上学;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按照特困学生标准进行贫困资助;对“建档立卡”未被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录取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优先安排接受职业教育。

五是认真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实行学校带课教师每人帮扶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明确教师结对帮扶学生名单,实施“一对一”帮扶工作;建立党员教师包扶贫困学生制度,每名党员教师至少与1至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做好扶志向、扶学业、扶生活“三扶”工作。要求每所学校都建立教师帮扶贫困学生台账,做到包扶有措施、有痕迹、有效果,实现教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一人辍学。

六是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帮扶。充分发挥职业和成人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健全涉农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扶网络,助力贫困家庭思想脱贫、技术脱贫、产业脱贫。以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民办职教资源为依托,组建职教精英团队,开展涉农实用技术包扶输送活动,进村入户对包联贫困户送信息、送政策、送技术;以全县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为基础,加大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建立线上线下家长培训机制,针对贫困家庭实施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创业致富教育引导。年内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计划达到6000人次。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10

今年下半年,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开了3次,每次都是高规格高效率,每次围绕一个主题,采取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的办法,让大家学思践悟,循序渐进。第一次现场会于8月21日在XX召开,主要是解决产业扶贫问题,推广XX33111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经验。第二次现场会于10月22日在XX召开,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思路、重点工作、推进模式和工作要求,对之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会议还推广了XX县探索实施医疗救助的作法。今天的会议,既是精准扶贫第三次现场推进会,也是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动员会,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传达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对标;二是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研究部署具体工作措施;三是针对前期工作特别是暗访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整体推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上午,大家参观了XX县3个村的易地搬迁扶贫现场。刚才,XX县、XX县XX镇交流了经验;XX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主题讲话,对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请同志们认真贯彻执行。

今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叫做“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大讲特讲反复讲。下面,就扎实推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我用三个词,每个词都讲三遍。

一、重视、重视、再重视

从前期省、市明察暗访情况看,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起步早、行动快,成绩应予肯定,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也比较普遍,很多工作没有落地、还不到位。昨天,我在XX县3个乡镇进行暗访,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三个一”载体填的一些表,展示板上的一些内容,有的是闭门造车,应付检查,突击搞出来的。我查看了一个农户的档案盒,里面的“家庭人均收入”栏,填了三个不同的数字。个别扶贫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对该村贫困户情况还不了解,没有做到“脚印农家”,谈何因户因人施策?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是重视不够,表现为三个认识不到位:

一是对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识不到位。我们虽然搞了这么多活动,传达学习和报告会讲了很多,但是一些同志还以为扶贫开发搞了这么多年,好像有认识、有经验,也有把握,思想认识并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前不久,报纸上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有的同志可能只是读读而已,对其中的深层意思还理解不透。《决定》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后面又作了深入阐述,如第三段开头,“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第四段开头,“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一连讲了“四个事关”。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当做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强调“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些用词、这些表述都是前所未有的,讲到了极致,充分说明精准扶贫是最重要的工作。最近,省委书记XX两次深入XX、XX的贫困村贫困户夜访暗访,亲自检查督促精准扶贫措施到户到人情况。如果我们还不能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体会到省委省政府的坚强决心和良苦用心,还把精准扶贫当成一般性的工作,那就是太糊涂、太不成熟。

二是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认识不到位。“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这句话大家都会说,但“不落一人”是个什么目标?从数学上讲,这是个小概率事件。就XX而言,就是XX万贫困人口,不能落下一个人,这个概率是多少?百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绝对是小概率。一百万人里面一个人都不能错,一个都不能少,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从现实上讲,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要把工作做好、做到位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昨天,我暗访见到一个工作队队长,他说过去计划生育是天下最难的事情,现在精准扶贫工作比计划生育难多了。所以,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唾手可得的,不下硬功夫、不下苦功夫、不脱掉一层皮,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是对精准扶贫的方法措施认识不到位。我们前期部署了很多工作,包括在XX会议上讲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三个一”载体、产业扶贫“五位一体”、“四个一批”分类推进等等,讲的都是干货,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的同志没有听进去,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工作推进就慢下来了,甚至搞偏、搞变了。这是对精准扶贫的方法路径认识不到位。所以说,前一段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这“三个不到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决定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思想和认识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二、落实、落实、再落实

刚才,我讲了明察暗访的情况、通报的情况。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落实。粗枝大叶、应付检查、大而化之、差不多、大概齐,如此等等,反映了工作作风飘浮,落实不到位。怎样抓落实?当前关键是要把“扶谁、谁扶、咋扶”这三个问题想清楚、讲明白、做到位。

首先,扶谁。就是扶的对象在哪里?这是各地前期做的工作。精准识别已经进行了两轮,两轮之后还组织了“回头看”,是不是完全准确了?不一定,不敢打包票。就说刚才提到的那个表,是我昨天随便选的一张表,人均纯收入三个数字,而且这三个数字高出贫困线。精准识别不到位,那么扶谁就没有搞清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说“四个一批”加起来,正好等于贫困人口总数。后来讲清楚了,它不等于总数,是倍数,比如165%、170%。现在又加了一个“一批”,那么它还要多一点,可能是180%或190%。首先我们要把这个基本的数量逻辑关系搞清楚。然后,要认真搞好“回头看”,查漏补缺,纠偏纠错。接下来,要按照省里的安排,对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调整。这件事情,各地要抓紧落实好。

其二,谁扶。就是由谁来扶?各级都立下了脱贫军令状。怎样检验军令状入心入脑?我通过昨天的暗访,总结为“四个一清二楚”。就是,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对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盘子要一清二楚;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本地“五个一批”工程实施情况要一清二楚;村支部第一书记、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对本村贫困户情况要一清二楚;包保干部对帮扶对象情况要一清二楚。为什么要分四个层级提要求?因为各自任务不一样,重点不一样,功能职责也不一样。县级层面,着重是解决政策、资金问题。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县是实施主体,必须准确领会上级政策,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政策不清,必然导致方向不明,工作就要打乱仗。还有,钱从哪里来?要靠县级层面来落实。因为,整合涉农资金的平台在县一级,扶贫资金的筹集也在县一级。资金不落实,扶贫措施就会落空。所以,县级要着重解决政策和资金盘子的问题。如果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对这两个问题说不清楚,就是没有尽到责任。乡镇层面,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到胸有成竹。“五个一批”工程是具体措施,如产业扶贫本镇有多少人?有哪几个产业?有多少市场主体?搬迁扶贫要搬多少户?搬到哪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如果说不清楚,那就是失职。村级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村支部第一书记、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天天与贫困户打交道,如果对本村有多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措施都搞不清楚,那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昨天,我在XX县XX镇XX村暗访时,拿着村里贫困户名册随机点了两三个人的名字,村书记XX对答如流,对这几户家里几口人、贫困程度、靠什么脱贫、什么时候脱贫一清二楚。这就是合格的村书记。村支部第一书记、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如果连本村贫困户的家里都没去过,堂屋都没踏进过,那还帮扶什么啊?所以,村干部、驻村干部对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数家珍,否则,就是失职。第四个层面,包保干部对包保对象要一清二楚。在XX县xx村,我看到贫困户田孟黄的包保干部是XX县地税局干部xx,就按照档案上填写的手机号码打了过去,电话一接通,问题一提出,他立马就把xx家里什么情况、去了几次、下一步怎么帮扶,都说清楚了。这就是包保责任落实了,到位了。在前一阶段“三个一”载体的基础上,今天推出这“四个一清二楚”,就是解决“谁扶”的问题。

第三,咋扶。总的思路是“五个一批”。关于产业扶贫,XX会议、XX会议上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的办法、路径是“五位一体”,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航母战斗群”。但是,从检查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还没有认识到为什么要“五位一体”。抽查贫困户的档案盒有的是简简单单的签一个协议书,有的甲方签了,乙方没签;有的乙方签了,甲方没签;还有是代签的。产业扶贫一定要“五位一体”,捆绑在一起,联接在一起。靠什么去联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一张协议上五方共同签字,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公司、贫困户,各方的权责利一纸约定、一单到位。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一对一,政府跟企业,企业跟银行、企业跟农户、农户或企业与银行、保险,分别签订协议。这个方面,要大力推广XX“33111”的典型模式。希望各地按照“五位一体”的模式,大胆探索落实产业扶贫工作。

关于搬迁扶贫问题,昨天晚上,我和XX、XX、XX等同志开会研究到十点钟。开完会后,我还躺在床上“放电影”,慢慢理,反复琢磨,终于理出了头绪。我觉得,易地扶贫搬迁要抓七个“子”,走好“七部曲”。为了便于记忆,大家可以联想到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曹植的七步诗。

第一步,精准识别摸底子。就是把易地搬迁扶贫情况搞清楚。首先要把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搞清楚。哪些贫困户可以实行易地搬迁?条件有三个:一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二是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是个人有意愿,不能强迫。符合这三个条件,才能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其二,要把搬迁的规模、底数搞清楚。目前,我市经省认定的搬迁扶贫对象为x户、x人。现在,大家对这个数字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少数搬迁对象不符合三条标准,还要精准识别;有的认为XX搬迁对象少于全省总数10%的比例小了,应该达到13-14%;还有的不想报那么多,要减。怎么办?规模是一定的,省认定的建档立卡数就是底数,再加、再减都不可能。那么,不该进的进了、该进的没进来怎么处理?要通过精准识别,利用这次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开放时间窗口,把政策外的赶紧剔出来,把该纳入的赶紧调进去,保持总规模不变。

第二步,规划设计定盘子。首先,要制定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目前,XX县已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次,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修建性规划。总体规划是战略性、长期性的,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依据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包括建筑、道路、绿地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等。做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个技术活,由规划设计部门完成。其三,在以上两个规划基础上,还要进行建筑设计。我们今天看到xx村的搬迁房子做得那么漂亮,那都是经过设计了的。对此,我在现场讲了几点,一是要管用、要经济,不能贪大求洋;二是要注意色调,希望新建的房子都是白墙黛瓦,不要搞成大红大绿、乱七八糟的颜色。白墙黛瓦的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美的东西之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非常协调、非常美,加任何颜色都是破坏。

第三步,建立平台搭架子。这个很重要。省里把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设在xx投资公司,由它来承接贷款,负责落实。xx投专门成立一个子公司,叫扶贫开发公司,专门运作扶贫搬迁,要求各县市相应组建一个平台公司,来对接省的平台。组建平台公司,有两种方法:一是新成立一个扶贫公司,专门做搬迁扶贫这件事;二是在县市城投公司之下再成立一个子公司,并且子公司与母公司“物理隔离”、封闭运行。这也是省里的刚性规定。目前多数县市的平台公司还没有落实。每户的xx万资金,靠谁去贷款?就靠这个平台。如果平台公司还没有成立起来,搬迁扶贫就不可能开头。所以要建立平台搭架子,这是必须的。

第四步,承接贷款借票子。县市搬迁扶贫平台公司成立后,要赶紧与xx投对接,按照省认定的易地搬迁规模,及时承接专项贷款,落实搬迁资金。

第五步,试点先行探路子。搬迁扶贫这件事情非常复杂,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需要试点先行。就像XX县,通过办大屋村这个试点,就知道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怎么做,房子怎么设计,资金怎么运作,建完了怎么管理。点上有了经验,再在面上推广,就少走弯路。所以每个县(市、区)要先搞一个试点。这个试点不一定要很大,20户、30户、100户都可以,把搬迁扶贫套路理顺了以后,再在面上铺开。

第六步,分步实施搬房子。试点完了以后,有了经验,然后分步实施;分步实施建完了,贫困户搬进去,分步实施搬房子。

第七步,多方筹钱还款子。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是要还的。每户x万元里面,大概有x万多元是中央补助和农户自筹,其余xx万元是平台公司贷款。这笔贷款的还款来源有哪些?大致分析有:一是涉农资金整合一点;二是县级财政预算一点;三是平台公司经营收入补助一点;四是农户自筹一点。同时,对搬迁贫困户要实行差异化的补助政策。比如五保户、低保户,可能一分都不收,由国家帮助建起来,贫困户拎包入住。对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贫困户,将按一定比例补助。这需要各个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具体政策措施。

三、拧紧、拧紧、再拧紧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篇11

关键词: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特困地区;精准扶贫

滇黔桂石漠化区是全国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民族自治地区最多、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2013年末,黔东南片区贫困人口167.2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2.11%。2013年该片区共有贫困人口总数为119.41万人,贫困发生率30.6%。

2015年,贵州省在黔东南州石漠化片区设立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范围是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其中联动区和辐射区覆盖整个黔东南片区的区域。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也是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现状

(一)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贫困状况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是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扶贫攻坚难度大。黔东南连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14个、重点乡镇155个、重点村2077个。由于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发展单一、规模小、基础薄弱,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片区重点扶贫区域。

根据黔东南州特困片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贫困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贫困类型:

1.自然环境与地域导致的贫困。黔东南连特困片区处于云贵高原向桂北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山地占总面积的93%,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导致农业发展生产条件差,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逐年增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区域发展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实施以来,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依然频发,导致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极为不便,农田水利和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灾返贫现象普遍。

2.文化教育导致的贫困。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较晚,人才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致使少数民族各群体未能得到好的教育,“扶智”问题突出。示范区文化科技教育落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普遍,群众自谋发展的能力较弱。

3.制度变革滞后导致的贫困。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很难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民因灾、病致贫较为普遍。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缓慢,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无法享受到充足的、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不完善,也是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政策实践

为推动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发展,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贵州省月亮山区扶贫决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了黔东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将扶贫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部门。

随着各项减贫政策的不断实施,黔东南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取得一定成效。

1.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下降。2013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比2010年末增长68.93%,实现减少贫困人口48.33万;2014年,28万贫困人口脱贫、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30个贫困乡镇完成减贫摘帽任务,分别占减贫目标任务的112%、200%和120%,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民居人均可支配收入6038元,贫困发生率下降17.36%。

2.扶贫项目、资金增加明显。2014年,黔东南州连片特困地区共获扶贫项目326个,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区域内2014年扶贫攻坚示范县(麻江县、雷山县、岑巩县),每县得到80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片区11个扶贫攻坚示范县的27%。

3.精准扶贫个案管理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滇黔桂连片特困地区黔东南片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扶贫管理政策,如《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和《黔东南州干部结对精准扶贫个案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具体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个案管理。2014年,黔东南州特困片区61650家贫困户224675人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六个到村到户”等工作措施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扶贫与干部“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同时,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管理,进行分类指导,定向施策,分别采取社会保障、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等不同措施进行扶持。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村入户调查和 “讲、访、帮、促”活动,贴近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进一步明确。在扶贫个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分解、初选、公示、帮结、计划、填写信息、数据录入、入网络、更新”等步骤,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识别贫困人口。2014年,建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共录入37.6493万户134.1307万人,录入一类贫困村947个、二类贫困村500个、三类贫困村406个,录入片区规划县市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省级贫困县2个。

nlc202309042253

5.落实国家和省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优先安排小额信贷补偿金试点,实行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信用贷款,对造册登记的扶贫对象,给予国家基准利率贷款贴息。对带动黔东南片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企业和合作社,其贷款可享受扶贫贷款贴息。

二、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根据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为依托,在保护、开发、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平衡, 打造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农民创业及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围绕“民族创意、文化旅游”为产业主线发展大健康产业。为此,要探索符合连片特困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模式,这是发展大健康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发展大健康产业,应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使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1.政府引导。要不断完善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扶持和培育,特别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注重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共同体。

2.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要引导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采用直接旅游扶贫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参与到旅游中来。如组织少数民族演出队、开办农家乐、旅游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等,培育“亦农亦工”的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旅游,打造苗族、侗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基地。

3.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加快不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的开发,建立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产业链,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的开发水平。

(二)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模式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经济现象,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引导。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不同层次的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示范区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政府承担政策制定、培训监督、就业监督、资金保障等职能,而招生、培训、管理、安排就业等方面完全由培训机构按市场要求运作。

(三)PPP扶贫开发模式

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建立伙伴关系,科学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不失为一条发展农村扶贫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按照标准选择承包户,搞好土地流转;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收益。

(四)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产业。通过电商平台建设,拓宽本地产品销售渠道,为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各个县的“银饰”、“刺绣”和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难题。

三、大健康产业发展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路

(一)创新扶贫机制,推进扶贫改革

1.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搞好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帮扶手册》,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需求,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

2.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县、乡两级作为项目资金的审批实施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快推行乡级报账制步伐。

3.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改革扶贫项目审批权,将扶贫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县,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和实际运行流程,实行统一的项目审批流程。

4.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推进精准扶贫个案管理

对扶贫项目实行精确化管理,实现扶贫项目的精确化、精细化、可视化、可控化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对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的村寨,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自然资源丰富、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地方,引导群众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富余的家庭,引导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特殊产业做大做强;对无劳动能力户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对条件较好的村寨、农户,要把扶贫攻坚和同步小康统筹安排部署,力争早日实现减贫脱贫同步小康。

(三)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驻村干部在建档立卡管理的基础上,参与扶贫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工作,切实加强驻村干部执行力建设,完善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管理体制,实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的管理体制,以村为基本单位,通过乡镇申报项目,实现驻村干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促进精准扶贫和驻村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党的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落到实处。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扶贫

1.培育和壮大大健康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示范区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形成支柱性产业。引导农民通过产业转移进入园区,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城镇居民和产业个人的转变,增加工资性收入。

2.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选择适宜的产业,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现代产业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力参股、技术资金合股等方式,将广大农民从传统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减贫摘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培植和扶持具有带动辐射能力、有使农产品加工增值、有品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加工,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基本特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收益,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围绕示范区内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统筹规划,加大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田园生态资源景观、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3—74

[2]朱金鹤.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50—269.

[3]张巍.由劳动力转移扶贫析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6(2):56—57

[4]韩 斌. 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初析[J].《学术探索》,2015(6):75—76

[5]吕辉红. 湖南洞口:借鉴PPP模式发展农村扶贫产业[J].《中国财政》,2015(4):65

(作者单位:贵州凯里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闻

上一篇:《刮脸》教学设计下一篇:新买房屋验收注意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