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共12篇)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1
兰陵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我们兰陵镇位于苍山县西南部,地处苏鲁两省,苍邳台峄四市县区结合部,是2001年由兰陵、韩塘、横山三乡镇合并而成的中心镇。全镇辖114个行政村,10.6万人,总面积135.4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9万人,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中心镇开发建设的路子,使我镇中心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镇GDp实现6.9亿元,一、二、三产值比率为4.6:3.9:1.5,实现财政收入14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快实施中心镇建设战略,将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扎实地抓好城镇建设工作,党委政府制订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实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建委、土地、财政、工商、司法、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镇建设的领导,同时,配备房建、土地等专门人员从事城镇建设服务工作,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制订地方性法规,保证城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省、市、县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兰陵实际,镇党委、政府制订下发了《兰陵镇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关于加强规划建设和土地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作为指导城镇建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真正使城镇开发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顺利实施。
二、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城镇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根据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确立了“规划要超前,建设要细致,开发要大胆,管理要严格”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结合兰陵人文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聘请省设计院重新编制兰陵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原则下搞建设,并逐步形成规模。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全镇建设道路总面积25.5万平方米,硬化完成韩塘、艾曲村村通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硬化路面1.6万米,蒙台路艾曲段拓宽硬化工程已完成路基铺设,总投资560万元,全长2000米。镇区道路在完成温岭、新兰等道路的同时,现正铺设硬化主要街道2条,投资200万元,全长1600米。目前,镇区已基本形成“三横四纵两外环”的道路框架,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从整体上改善了兰陵镇的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04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全长5.2公里的北环路、东环路土方工程和硬化工程;投资120万元,修建淘沟河大桥一座。
三、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走多元化投资建设的路子
中心镇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以创新的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向上级要钱、向群众集资为向市场要资金,向政策要资金,积极探索加快中心镇的新路子。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大户及外商进镇,以多种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做好“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两篇文章,镇区民营企业发展116家,实现税收228万元。另外,我们采取多种渠道投资我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三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政策就是金钱,就是资金来源。我们严格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制度,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拔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由镇财政统一管理,统一用于城镇开发建设。
四、加强城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改变过去多头管理,分散建设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体制,使住宅建设逐步向二三产业用房发展,重点开发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居民小区,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搞好交通、通讯、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全镇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共建设住宅小区2个,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住宅面积5.4万平方米,楼房率26%。全镇绿地总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0%,自来水受益人口1.2万人,普及率达65%,铺设排水管道24公里。
五、强化管理,抓好城镇环境治理
“三分建,七分管”。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我镇镇域面积广,建设摊位大,客观上给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把加强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监管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并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保护好我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用绿地及绿化带,真正管起来,管得住。二是由镇建委集中管理,成立生活废弃物清扫专业队伍,实行有偿服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镇区垃圾处理率达到95%,确保了镇区环境卫生。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中心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总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镇的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我镇小城镇建设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再上新水平。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2
面对着市民对家政服务越来越精细化的要求,一个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怎样树立诚信形象,成为中国家政业领跑者?
海峡都市报968111客户运营中心,由福建第一媒体《海峡都市报》于2007年8月投建使用的一个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它提供包括新闻报料、咨询、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986111运作三年多来,充分利用海峡都市报的强大品牌资源进行推广、完善,已广为市民所熟识,成为汇聚福建省民众心声最全面、服务民众最快捷、发展对台服务综合优势最佳的平台。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基本情况
海都报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创新运作”思路,实现高成长。
1. 现有规模
经过数次扩容,呼叫中心办公场所约1200平方米,福州总部、泉州分中心,共拥有170席位,300名坐席人员。2010年全年受理信息量超过500万条,服务满意度达到97.8%。
2.业绩分析
2008年加盟企业30多家,50多项服务,年度交易额1580万元;2009年加盟企业120家,超过100项服务,年度交易额4650万元;2010年加盟企业170多家,涉及300多项服务,交易额8900万元。2009年便民服务业务实现利润160万元,2010年利润270万元。
3.三大功能
报纸服务功能。968111整合了电话、短信、视频呼叫、网站等客户接触渠道,打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用户交互界面,满足报纸的发展和竞争需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更加贴近服务民生,实现与报纸深度互动;开展刊登广告、征订报纸、更改投递地址、受理投递投诉等业务,为报社经营工作服务。
便民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便民服务业务,一方面践行报纸的市民服务宗旨,一方面实现增值业务收入。968111海都便民服务业务,几乎涵盖所有的传统家政服务项目,开拓了寻医导诊、社区养老、专线旅游、教育培训、快餐订送等便民业务。968111便民服务功能,以福州为主区域,辐射福建全省,已经形成了一个区域商业服务网络。
对台服务功能,这是我们的特色。作为台商、台胞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福建是两岸人民交往交流的先行先试区域,我们通过968111积极开展对台服务项目。开辟闽南语专席,并开通了全国统一热线号码95193,与“968111”实现无缝对接。95193是大陆范围的直拨统一号码,按统一市话收费,并具备国际长途支持,全世界台胞只需加拨大陆区号“086”,均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打入该号码,即可接受专业的对台坐席服务。
作为第三届海峡论坛的重要举措,同时是福建省2011年重要惠台措施,台胞公共服务热线4001968111依托968111客户运营中心服务运作,并于2011年6月18日在台湾台中长荣桂冠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开通仪式。各界对服务热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台胞公共服务热线是为台胞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还得出:这条热线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一个新平台,在多个领域可以展开合作,是行业性的标杆的结论。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运营优势
1. 技术平台具备扩展性
坚持自主建设,三年投入800万,对中心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已经形成过硬的技术支撑体系。
在语音通讯技术方面,平台采用支持NGN(新一代网络)的软交换技术方案,具备电信级的高可靠性(99.999%)、支持纯IP座席、支持3G视频呼叫接入。该平台不但支持本地坐席,还可以方便快捷部署远程坐席,并且可以实现本地监听和管理远程坐席,这已经为下一代业务模块升级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该呼叫平台底层框架进行升级建立“云呼叫”中心,可为全国有宽带网络覆盖到的地方建立呼叫平台。
在综合业务系统方面,已研发出集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知识库系统、票务订票系统、统计系统及业务功能定制系统等6大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业务可扩展性,可根据不同的业务形态定制业务管理模块和扩展多种管理模式。
2. 客户营销实现最大化
报业多元化经营的焦点在于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重复利用。“如果我们的客户如果每天只花1元钱买我们的报纸,那实在是对客户资源的浪费”,海峡都市报968111运营中心的建立,最终目标就是要将报社零散的、闲置的客户信息有序管理起来,再通过各类增值业务对客户信息进行二次、三次、多次的开发。
经过3年的发展,968111运营中心已经拥有数百万的优质客户信息,海都旗下的海都便民服务网、海都购物网、物流配送业务,都以968111数字平台为中心,实现快速布局。
3. 运营模式走向成熟
经过摸索,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在业务拓展模式、质量控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
业务拓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彰显服务性。968111家政服务项目的拓展,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创造性的拓展或创新服务领域,并借助海峡都市报媒体传播效力,迅速在市民当中形成强大的服务品牌和影响力。
实施“六个一”工程,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这“六个一”是:一个号码——968111、一个网站——www.hdbmw.com、一个综合服务受理网站——968111社区综合服务站(利用报社的发行站点升级改造)、一支标准服务队伍——提供标准服务咨询和服务预约的呼叫中心坐席队伍、一支规范化的服务企业队伍——发展培养的一批符合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和资质要求的先进服务企业、一套服务质量标准——以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为市民提供“安全式生活服务消费”。通过“六个一工程”的完善和实施,中心不断扩大家庭服务信息覆盖面和服务范围,形成便利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
4. 公益性品牌凸显
一直以来,968111还充当沟通党和政府与市民的桥梁,便民服务理念更是契合社会管理创新主题,形成公益性品牌。968111呼叫中心被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誉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前沿哨所”,2009年和2010年连续被省委评为“值班与应急”先进单位。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财政部、商务部遴选为福建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建设工作试点企业,2010年被商务部确定为重点民生项目。还被国台办批准为“全国台胞公共信息服务中心”。
从2009年至今,968111运营中心获得多项政策性资金,共计1710万。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跨界发展经验
1.跨界发展实践
一是968111客户运营中心泉州分中心,于2008年开始运营,实现跨城运作。
二是浙江湖州96345市民服务中心。海都报与湖州日报报业集团合作组建公司,建设湖州96345市民服务中心,实现跨省运作。今年1月,96345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开通,第一季度运行态势良好。
三是与省外报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现资源共享。
2.跨界发展小结
一是与湖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合作案例,验证了968111技术平台、运作模式在异地的可复制性。通过与其他报纸的深度合作,发挥968111自身的技术、管理与运营人才优势,将服务模式输出到省外城市,为其他区域的市民提供生活服务,构建全国性的家政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968111的品牌项目——健康医疗服务,已经由原来的福建省范围辐射到国内七个省市,合作服务机构从原有的省内50家增加到全国范围89家,这为跨界合作增加了诱因。
三是968111运营理念符合社会管理创新主题,跨界合作具备良好的环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创新现代家政服务是未来家政服务业的方向。
968111客户运营中心发展规划
1.公司化运作
为了能将968111成功运营经验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建立全国运营平台,共同打造报业信息服务航母,海都已成立海都信息股份服务有限公司。海都信息服务公司和各地兄弟报社共同出资,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当地成立合资公司,开拓当地便民服务等市场。
公司将整合全国范围的家庭服务企业、健康医疗机构、报业资源,通过与国内兄弟报纸的深度合作,推广968111运营模式,构建一个面向全国市场的“家庭服务超市”实现统一运营。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快速复制,合作筹建市民呼叫中心。
各地区寻找合适的目标报社;将我们现有的经营经验、软件平台打包与目标报社合作;与目标报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并共同经营。
第二阶段,建立全国客户服务运营平台。在技术层面,整个各单点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商业管理平台。在业务层面,逐步整合区域市场,使各区域市场进入全国统一运营体系,保持原业务盈利能力的同时,配合全国运营体系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后端商家管理机制,进行全国统一招商结合区域落地的跨区域经营。
第三阶段:资本运营,打包上市。
2.跨界合作的可能模式
一是初级合作。主要为平台技术输出合作,帮助合作报社快速的建立起呼叫中心。
二是紧密合作。双方组建股份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合作,共同收益。
新兴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对报纸受众的蚕食。应对冲击,我们的根本就是加大培育和巩固纸媒读者群,这是纸媒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海都报不仅仅将968111作为报纸业务运营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而是赋予了更大的使命,作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一大利器。历经三年发展,968111营运中心实现的利润虽然只有数百万元,但是,968111已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广为市民熟识,涵盖了海都报的既有读者群,更拓展了海都报品牌广度与深度。同时,依托968111营运中心,我们完成了年500万条的信息受理量,接近98%的服务满意度,服务项目齐全,服务信息便利,增强了海都报对读者的粘度。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3
一、村民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设计思路
唐山市村民中心的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是在该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一部(标准化村部)两室(卫生室、综合活动室)三栏(宣传栏、科普栏、村务公开栏)”和文体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科技、文化、娱乐以及参政议事需求为目标,以整合现有服务资源、逐步完善服务设施为抓手,为农民搭建起集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信息、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按照唐山市委的总体规划,2006—2007年为示范阶段,首先在基础较好的文明生态村中开展试点建设;2008年为村民中心建设推进年,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建设2000个村民中心,达到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0%;2009年,计划建设1500个村民中心,完成总数的90%以上;2010年,建设497个村民中心,实现全市覆盖。
1、建设内容。村民中心建设根据行政村人口多少、规模大小、经济基础不同,实行因村制宜。原则上,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现有资源,不增加农民负担。
村民中心的基本设施包括室外、室内两个部分。室外部分要求有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活动广场,并配备健身器材;室内部分包括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各类活动室和必要设施,包括村委会办公室、计生服务室、卫生室、科技服务室、法律咨询室、信息服务室、图书室、村民议事室、新农民夜校或综合服务室以及农村超市或农资服务站等。
2、功能设计。要求村民中心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围绕村民生产生活,重点开展八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教育培训服务: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科技信息服务:以网络为基础,组织科技培训,提供农技服务,发布市场信息。三是生产服务: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四是流通服务:通过建立连锁“农家店”,服务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五是文体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六是卫生服务: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七是法律服务: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和信访服务。八是保障服务:为村民提供婚丧等服务,协办社会慈善事业,组织村民开展生产生活互助。
3、资金渠道。村集体承担投入的主体责任,不足部分通过部门帮扶、社会捐助、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渠道补充,形成“村里出一点、单位帮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产权归属。村民中心的建设用地、房屋等产权归属村集体所有,运行及修缮等费用也由村集体承担。
5、管理模式。村民中心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管理。一是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兼任村民中心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兼管各种服务室的管理运行,兼职管理人员除按国家规定的村干部补助外,无额外补助。目前多数村民中心属于此种管理方式。二是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来管理村民中心。主要由村民中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热心公益的年轻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村民中心的各项活动和服务场所的管理,有条件的村给予志愿者适当补助。目前这种管理模式正在探索之中。
(二)主要特点和成效
唐山市村民中心建设目前还处在试点示范阶段,已建成村民中心1511个。从调研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立足村情,坚持分类指导。村民中心贯彻分类指导的建设方针,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中心建设主要依托本村现有资源,建设用地多为闲置土地或废弃坑塘,也有部分在村部旧址改建或扩建。对村里的各类公共场所和服务设施充分整合利用:能集中的场所,调整集中;能改造的设施,不再新建;能使用的器材,不再重复配置;对村里缺乏、村民需要的场所和设施,根据条件逐步加以完善。对基础薄弱村不要求一步到位,坚持一室多用,先开展服务,后完善提高。
2、基层为主,多渠道筹资。村集体作为建设筹资的主体,需要承担主要的建设、运行和修缮资金,资金和设施缺口通过帮扶单位和社会捐助予以解决,县乡政府则根据具体建设运行情况给予财政奖励。这种以基层为主的多元投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基层参与中心建设和管理运行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唐山市还加强了对上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根据上级资金的投入方向调整扩展中心功能设置,把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农村基层阵地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相对分散的资金结合在了村民中心的建设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
3、注重实效,加强中心规范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唐山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市一级建立了村民中心指导办公室,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围绕村民中心建设和实施各项服务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对应市级机构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乡镇一级依托镇农业办成立了专门服务中心,与村民中心直接对接。在建设标准方面,规定每个中心必须达到“有一个统一的标识、有一个章程、有一个活动阵地、有一套动态活动项目、有一套管理机制、有一名骨干、有一批志愿服务者、有一套保障自我运转机制”的“八个一”标准。在制度完善方面,有关部门着手拟定《村民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村民中心专项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各村民中心建立《村民中心章程》,健全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
4、着眼发展,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软件建设,探索建立适合村民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改善中心的服务形象,提高中心的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建农民协会和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提高中心的有效需求。如丰润区沙流河镇在各村原有群众组织基础上成立了奶牛、林果、蔬菜、文体等农民协会,与镇服务指导中心、村民中心共同开展联合服务;而迁安市闫官屯村则根据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习惯,引导农户成立贺春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驻村民中心,统一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及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棚菜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年销售收入达90万元。三是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拓展中心的服务内容。丰润区沙流河镇与当地网通公司合作,开通了沙流河镇网站,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劳动力转移、农资市场行情、疫病防治等实用信息;各服务指导中心和村民中心还实现了电脑联网,服务指导和培训可以随时进行。
村民中心试点建设一年来,在整合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健全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丰润区沙流河镇为例,村民中心试运行的2006年,各村到镇的成型信访量仅32件,比上年减少了54.2%,零信访村达到了10个;仅今年上半年该镇就通过村民中心发布各类实用信息5000多条。通过村民中心,唐山全市年均培训农民达到150万人次,仅遵化市就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培训400余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民中心尚属新兴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范例可以遵循,从调研看,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部分村民中心的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中心规模过大,不少房屋空置,造成一定资源浪费;有的中心行政办公用房比率过高,对中心的服务形象造成一定影响;有的中心建成服务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降低了中心的服务能力;有的中心设施选址过于分散,无法发挥中心服务村民的集约化优势。
二是以基层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可能会加大基层负担。通过调研了解到,各中心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工程队款项的问题。虽然就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一定年限内具备偿还能力,然而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的筹资能力已大为减弱,建设一旦推开,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潜在的债务风险还是存在的。
三是持续的有效需求尚未形成。尽管中心建设在与村民需求的结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采取的依然是政府单方面推行的方式,村民对决策和建设过程的参与还比较被动。
二、启示与建议
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符合国情的基层(村级)公共服务模式,已成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唐山村民中心建设就此进行了探索,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如重庆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这些探索对于深化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有益的启示和研究价值。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村民中心事实上已创造了一个平台,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转变基层组织职能、整合基层服务资源、扩大社会参与渠道等重要功能,使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得以在同一平面进行交汇。因此,“中心”虽小,但可以透视大问题、总结大经验。
针对唐山等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改革实践,我们建议就如下方面加以完善和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明确两者的定位和职责,尤其是在目前大多数中心主任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主要管理运行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村民中心的行政化倾向。
(二)改善投入结构,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政府部门应合理控制村级服务中心建设规模,加大对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以中心为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实现共建共享,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效益。同时要注意避免中心建设造成基层负担过重,形成新的农村债务风险。
(三)采取综合手段推动形成持续的有效需求
一是扩大村民的参与渠道和参与范围,使村民在中心建设立项、服务确定等决策方面拥有更多的权力,可以有效提升村民对中心的认同度。二是采取措施支持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鼓励更多的志愿行为,并使之成为支持中心日常管理运行维护的主要力量。三是在对村民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中心提供综合服务包,扩大个性化服务的可选范围,提高服务内容的时效性。四是利用中心的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当地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村民的生产生活与中心的建设发展密切结合。
(四)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监测评价体系
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基础上建立项目监测和评估的组织框架,逐步完善监测手段和评估方法,健全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对项目从建设到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五)进一步组织开展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试点工作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间差异明显,现有试点还不足以涵盖各种复杂情况。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有必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对此进行实践探索,从国家宏观层面支持并推动地方开展相关试点工作,以便摸索与总结出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之路。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4
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
问卷调查工作情况报告
区教育局:
接上级通知后,我镇迅速组织全镇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问卷调查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召开专题会议
安排部署
9月18日,中心学校召开各中小学分管创文工作的领导会议,学习上级文件通知精神,确保全镇中小学生都参与到此次问卷调查工作中。
二、统筹组织
全面落实
各校印发调查问卷共6970份,确保本校中小学生参与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达100%。
三、##镇中小学应参加测试人数6975人,实际参与人数6975,参与率1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率100%。
四、存在问题
少数学生因年龄小,记得快,忘得快。需反复抓,抓反复。
##镇中心学校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5
根据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印发《普定县教育系统2018年国防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为指引,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国防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国防教育工作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学校积极营造国防教育浓厚氛围,普及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拥军的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一、营造国防教育氛围。
马场镇各校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国防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网络祭英烈和利用六一活动开展“颂国防教育歌曲”等主题活动。学校还注重加强教室文化建设,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国防教育;学校还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热爱。
二、深入实施国防教育进课堂。
一是把国防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规划,写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在各年级都利用专项教育课开设了国防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与培养,各个年级段规定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及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国防教育教学。
二是遵循小学科目的特点规律,更新观念,整合资源,把有关国防教育内容容融入相关学科课堂教学,向学生逐步渗透国防知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根据内容可实现身临其境,让国防知识不单
一、不枯燥。利用这种方式既不增加师生负担,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是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切体会爱国主义的内涵,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
三、不断丰富国防教育形式。
学校主要依托班班通,LED显示屏等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他们的国防教育意识,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坚持利用国旗下讲话、唱国歌、黑板报、标语等宣传国防教育;通过班班通播放有关图片、观看有关电影、纪录片等,使学生的国防教育意识增强。
2.全校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积极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国防军事知识,还利用班班通功能查阅资料、图书室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等,学校要求各个班级可以采取讲故事、介绍名人、军事小论坛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教育。学校广播每天都要播放爱国歌曲如《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让学生从听觉上灌输国防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结。
四、努力创新国防教育内容。
为了进一步内化国防教育的效果,我们要求各校要在国防教育教学上有所创新,国防教育不只是上课教师的事,其它科目活动都要穿插国防教育知识的渗透。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教学,训练了学生队列,学生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势和习惯,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使其在集体行动中,动作迅速,整齐化一,服从命令,遵守纪律,既培养团队精神又锻炼身体,这也是国防教育内容之一。
利用“六一”活动举行歌咏比赛及经典诵读比赛,学生在不
自觉中就形成了爱国情怀,形成了国防意识。
五、根据当前活动捕捉国防教育契机。
(一)全民国防教育日。各校开展以“开一次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二)各校还开展了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影片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出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实力和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不仅描绘了一个“厉害的中国”,同时也是在讲述着“厉害的中国人”,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震撼的洗礼、教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自豪,让学生深深知道强大的祖国的坚强后盾是我们强大国防力量。
(三)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组织开展一次以“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组织此班会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增强民族自信心,懂得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长期斗争奋斗而来的,较好地营造了国防教育氛围;更让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营造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加强了国防思想教育。
(四)鼓励学生在家要多观看CCTV7军事农业平道中的军事节目,同时学校利用班班通在学生课余时间播放相关节目,提高学生国防意识。
(四)在每年的清明节,我们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和在网上祭英烈活动,学习革命烈士的的事迹,激发学生以先烈为学习的为榜样,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决心。
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工作,突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时效
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6
隐患排查情况汇报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云浮罗定市学校厕所屏风墙倒塌导致学生伤亡事故的通报》的紧急通知精神要求,利用寒假和本学期开学初的时间,采取镇内面上小学、幼儿园自查,中心小学总部到面上小学、幼儿园检查等形式,对全镇小学及幼儿园的校舍、围墙、护坡、护坝、校内树木等开展拉网式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小学及幼儿园的校舍等校园设施总体情况良好,未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存在隐患:
1、中心小学运动场挡土墙部分墙体出现裂缝(旧裂缝),排水沟附近有地面下沉情况。
2、四联小学围墙出现一小段墙体裂缝。
3、联一小学A、B栋教学楼双夹墙遇雨天漏水,墙体批灰脱落。
4、高相小学综合楼走廊栏杆水管加高部分焊接处出现脱落,篮球场东边挡土墙出现裂缝(旧裂缝),部分课室铝合窗出现松脱,门页松脱。
5、中心幼儿园门窗比较破旧,易脱落。
6、双塘小学校门铁脚门柱铁锈及受磨损。
三、整改措施:
1、针对中心小学运动场挡土墙开裂、排水沟地面下沉、四联小学围墙开裂、高相小学挡土墙开裂等出现的安全隐患,本校在隐患处设置安全警示,定期跟踪检查,并将隐患情况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同时加强学校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针对联
一、高相、中心幼儿园、双塘小学等学校教学楼、综合楼或门窗存在的隐患问题,需给予加固、修缮或更换处理,并定期跟踪检查,同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
九陂镇中心小学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7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中心小学
2017年5月
1--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中心小学
德育课程一体化进展情况工作汇报
为贯彻落实《兖州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依据我校工作方案,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切实做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10月,我校制定上报了实施方案。
二、2017年,新学期开学以来,多措并举,推进课程建设,强化德育渗透。
1、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等形式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爱国教育。
2、细化课堂评价标准,将德育目标融入各学科课程,促进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
3、本学期组织了两次专项听课和评课活动,推动德育教育融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4、加强了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争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活动。
5、开展了两次操行评语、课堂用语、作业批语抽查和征集评比活动,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开展多种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加强升国旗教育;强化行为习惯养成系列教育。
2、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以及入校、离校、毕业典礼、入队、成童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时机,集中开展仪式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
-2-
3、通过讲座、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4、积极发展社团组织。按照自主、多样、公益原则,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保证少先队活动每周1课时。
5、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活动中来。
6、认真组织读好书活动,开展唱首好歌、看部好电影、读个好故事、诵条好格言的“四个一”活动。
6、组织艺体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全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和暑期艺体展演、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校园足球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和审美、爱美的能力。
四、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1、通过主题班会让《小学生守则(试行)》入脑、入心,人人遵守。
2、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常规教育要求,建立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序列化方案,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使学生时时刻刻处在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中。
3、以常规管理为抓手,积极进行学生的纪律教育。
4、精心组织队列展示活动,把教育融入到课外活动之中。
五、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1、认真落实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语文、音乐、美术、体育、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设立校园广播站、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3、深入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文化
-3-
系列教育等活动。
4、充分利用文化墙、图书角、宣传栏、广播站、图书室等文化教育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
六、优化育人环境
1、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在学校设立“四德榜”,大力宣传校内外四德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示优秀师生的道德风尚,用身边典型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崇尚美德、践行美德。
2、认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精神。教代会、少代会、班队会及时召开,师生建议得到及时答复,逐步形成干群、师师、师生、生生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的和谐人际关系。
3、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通网络平台,实施家庭教育普及工程,加强家庭生活教育,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建设优秀家长学校。
4、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学生”“贫困学生”“学困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机制,按照要求,完善制度措施,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施特别跟踪教育,切实保护他们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形成关心、关爱长效机制。
5、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健康、绿色、安全的环境。
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4-
1、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探索和完善与全员育人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岗双责”、校长负责制等。鼓励引导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将其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在教师工作考核中强化育人业绩的考核。
2、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能力。建立教师全员德育工作培训制度,鼓励学科教师德育培训和研修课程。积极参加学科教师德育基本功比赛、德育成果展示等活动。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求新任、在岗、骨干班主任积极参加参加培训研修班,认真组织评选“优秀班主任”。
4、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德育制度,落实学习方案,细化考核办法,加大监管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一体化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形成全员、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一体化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中心小学
2017年5月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8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5年级适龄儿童719人,在校学生719人;学校占地总面积19159平方米,生均26.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188平方米,生均7.17平方米;现有仪器152种,2068件,尚缺142种,2191件,现有音体美器材56种,236件,尚缺135种,829件;中心校和教学点全部没有专用教室。
二、前期工作小结:
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对迎省检工作进行了整体谋划,全面部署,投资12000余元,为教学点配备图书2400余册;投资40000余元,购置小学课桌凳150人套,幼儿课桌凳100人套,使全镇各校的课桌凳基本得到了更新;投资2000余元购买档案盒400个,对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归档;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布置,投资近10000元为中心校设计制作了近40平方米的铝合金文化长廊;投资3000余元购买串红、月季等花木,对校园进行全面绿化,投资5000余元对各教学点进行绿化;投资2000余元制作门牌100个,对全镇各校的年级门牌进行全面更新,共计投入资金74000元。
三、近期准备工作
省过程督导结束后,结合县迎省检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召开专项会议,对迎省检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1、高度重视,全面打造,均衡发展。
力求实际,创造条件,全面迎检,实现幼教、义务教育、成教全覆盖,对各块工作进行全面摸排,精心布置,高标准,严要求。
2、找出差距,摸清底码,全面迎检。
中心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全镇各校的迎检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摸排,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立即解决处理:对幼儿园所缺的电视和DVD立即着手购置;全镇共需粉刷5000余平方米,现已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准备粉刷,8月中旬全部完成;要求全镇教师每人制作教、学具1-2件,学生每人制作毽子和沙包各一个,全镇现已完成自制毽子和沙包各700多个,弥补了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的部分不足。
3、举全镇之力,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全面做好迎检工作。
(1)发动全镇教师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收集资料,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校进过认真谋划,精心设计,在校园内布置了以读书为主题、近200平方米的文化墙,各班结合主题和本班实际,布置新颖、科学、凸显个性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各教学点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结合主题,设计了本校的文化建设,此项工作正在实施中。
(2)以西村小学为依托,建立了成教专用教室和档案室,对成教图书进行了整理,收集整理了成教档案。
4、提高认识,认真谋划,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结合县迎省检会议精神,中心校成立了迎省综合评估领导机构,负责迎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制定了《迎省检工作日程表》,对全镇的迎检工作进行再明确、在部署,各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确定完成时间,并随时对各项工作进行调度、检查和调整、保证迎检各项在2012年9月1日前全部完成。
四、下阶段工作安排:
1、全面完成校园文化建设。
2、购买直尺20个,三角板20套。
3、购买军旗30副,跳棋30副,象棋30副,呼啦圈160个,跳神130条,羽毛球拍30副、羽毛球100个。
4、购买电视机4台,DVD4台。
5、完成全镇5000余平方米的粉刷任务。
6、各教学点建成“五室合一”的专用教室。
7、各校进一步规范整理档案资料。
五、存在问题
1、中心校现有教学班11个(其中幼儿园3个),学生544人,(其中小学363人,幼儿园181人),学校占地面积4780平方米,生均8.79平方米(不含幼儿生均13.17平方米),建筑面积1685平方米,其中有24间、480平方米的房屋因存在安全隐患已停用,现可用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生均2.22平方米,(不含幼儿生均3.32平方米),师生用房非常紧张,没有专用教室。
2、全镇教学点中已改造的5所学校房屋少,没有改造的学校房屋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隐患,没有专用教室。
3、全镇共缺电脑117台,其中学生用机90台,教师用机27台,因为此项工作需投入大量资金,本校无力解决,申请上级帮助解决。
镇作风建设情况汇报 篇9
关于工作作风落实情况的报告
000工作作风检查组:
今年以来,000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促进000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方面:
一是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开设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服务对象和外来投资者的意见建议15条。二 是开展谈心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与普通干部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提醒,共同提高。三是撰写心得体会93份。对照查找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制订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重点,落实了整改责任,对整改措施和进行整改的情况及时进行了公布。四是认真落实了《规定》明确的任务,都做了到项目推进,责任到人。五是修订完善了效能建设公开承诺内容。结合自身职能,面向社会作出了服务承诺。六是按照“最大限度地方便服务对象、最大限度的简化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
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优化、简化了审批流程。七是实行干部挂牌上岗、干部签到制度,制做了干部去向公开栏和干部岗位牌。
取得的成绩:——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摆正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倾向。认真履职、勤于工作、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竭尽全力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机关作风和部门、行业的行风得到明显改进,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有了进一步加强。机关单位和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增强,服务群众、服务投资者、服务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状况达到了群众满意、基层满意、领导满意和上级满意。——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干部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公开,工作流程更加优化,办事效率更加快捷,服务措施更加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得以形成。——投资环境明显优化。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依法办事的法制环境、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创造出了诚信可靠的投资环境优势。
党务公开方面:
000镇共有8个党支部,186名党员。2011年以来,我镇党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照县委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稳
步推进,规范操作,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了党内事务,使党内民主监督得到了切实增强。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制订下发了党务公开暂行办法,并利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各村党组织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均能自觉落实党务公开各方面工作要求和原则,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务公开的新方法、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
2、规范操作,严格程序。为了让党务公开能够真实反映我镇党务工作,成为给老百姓一个明白、给上级一个坦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宣传主阵地,我们首先在精选内容上下功夫。一是广泛收集整理公开内容,选择最需要让党员、群众知道的内容予以公开,如党组织工作计划、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等;二是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坚持“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如党内选举结果,发展党员、民主评议等;其次严格公开时间。每季度首月15日为党务公开日,必要时随时公开,如今年的陕南移民搬迁,镇、村都及时将上报登记情况进行了公开;第三,认真做好资料
归档工作。各党支部均建立党务公开档案,每次公开内容能够及时归档留存,档案资料做到真实、完整、规范,并有效保存以备查证。
3、强化监管,全面推进。镇督查组不定期对各单位公开情况进行督查。镇党委每半年对全镇党务公开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评,评比结果向全镇进行通报并纳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为了整体提高党务公开水平,镇党委组织村党总支书记到党务公开工作开展较好的赵家河村参观学习,开拓了眼界,推动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切实增强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实行党务公开,一是建立了党内约束新机制,督促党员自觉约束行为,维护自身形象;二是拓宽了监督党员新渠道,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设立了党务宣传新窗口,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四是开辟了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相互沟通,增进了解的新园地,拓宽了监督党员、党组织的新渠道。通过开展党务公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加突出,农村党员干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
2、切实促进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充分调动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增强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改善了党群
关系、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我镇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党务公开实施一年多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各村重视程度不同,工作开展不均衡;部分村办公地点搬迁后,未及时制作展板,影响了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了其参与权与监督权的发挥。
四、今后工作打算
党务公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好党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今后,我们要在县委的领导下,注重把握3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只要不涉及党的秘密,符合公开条件就尽可能的公开,坚决避免“虚、假、空”现象。
2、更好地与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相结合。党务公开与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开展党务公开,要结合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科学选择党务公开的有关内容,突出党务公开应有的特点,使其在高起点、高标准上运行。
干部作风长效机制方面:
1、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广大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带着办法、带着感情下移工作重心,走向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挥协调、解决问题,力求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促成、业绩在一线创造。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形成党员干部在一线体察民情、化解矛盾,在一线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全面、广泛地听取群众呼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联合县上部门组织开展了面向基层群众的送服务活动。如“健康体检”、“家电下乡”、“电影下乡”等活动。
2、继续深化“驻村联户”工作制度。驻村干部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建立驻村干部双向选择机制,对驻村干部进行一年一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巩固。对因执行制度不到位而引发的负面案例,及时查处和通报,并严肃处理当事人。党员干部按照年初驻村分工安排,分别联系各自的村,班子成员每人帮联4户,各站、办、所负责人帮联3户,普通党员干部帮联2户,其他干部职工帮联1户。每年到村召开两次以上的“民情分析会”。同时还围绕陕南移民搬迁、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有序推进县、镇、村换届,巩固和深化村级民主管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驻村联户”工作制
度。镇党委、政府结合“为民服务先锋队”活动的实施,把深化“驻村联户”工作制度作为“创五好”工作的主要内容,加以健全和完善。自3月份开始,由镇主要领导带队,到各村对“驻村联户”工作情况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等工作开展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镇纪检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篇10
[2011]26号和鲁纪发[2011]36号文件精神的情况报告
县纪委:
按照鲁纪发【2011】36号文件要求,我镇纪委及时向镇党委就贯彻落实中纪发【2011】26号文件情况作了汇报,镇党委书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召开全体班子成员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定了专门负责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力求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现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特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传达学习26号文件情况。2011年12月18日XXX镇召开第十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纪律监查委员会,并推选出5名纪委委员。在第一时间召开了镇纪委会议,5名委成员全部参加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会议精神及纪检相关文件精神。
二、纪委书记参与了镇党委工作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决定前的酝酿协商。干部任免、镇党委工作决策等镇纪委都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到各个重点环节。
三、加强镇镇纪检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情况。我镇纪委建立了学习调研、工作例会等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定期组织了纪委委员学习。
四、着眼于提高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狠抓了干部业务学习。我镇制定了纪检干部学习调研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天,同时每两个月组织支部纪检委员集中学习一次,从而使纪检干部尽快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五、重视专职纪检干部的配备。我镇落实了1名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检查工作、清正廉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为专职纪检干部。
六、纪检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办公经费有了保障。我镇虽然办公场所条件有限,但纪检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纪检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必要的办公办案设备。
七、XXX镇纪委书记除分管纪检监察外,还要配合党委副书记全面看开展工作,并任XXX管理区包片领导人。
通过加强镇镇纪检组织建设,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纪检组织的能力由弱变强,工作任务由软变硬,纪检干部业务能力有了新提高,健全了镇纪检工作长效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XXXX镇纪委
陂头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篇11
我镇于2009年建立文化站。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30多万元。文化站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娱乐室等。图书室面积100多平方米,现有藏书1.5万册,阅览室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室200多平方米。
陂头镇文化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现将我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镇文化站成立以邹勤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王华庆担任文化站站长,黄兰英、黄文燕等为文化站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做好我镇文化站的管理工作。
2、认真做好文化站的各项管理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制度健全,管理完善,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农家书屋、报刊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文化站内设有各种标语和警示牌,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充
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器材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安排专人管理。卫生环境整洁,并设有卫生值班制度。保证开放时间,每周二、四、六、七日早上八点半准时向村民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安排专人整理各种器材设备,对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器材及时检修,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3、落实文化站职责,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我镇经济建设,依托金橙果园,为广大村民多次举办培训讲座。根据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组织开展羽毛球、歌咏、舞蹈、书法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搞好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加快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步伐。尽心尽力做好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定期做好集市出租和销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对网吧、游戏室等文娱场所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民间艺人演出行为,净化文化市场,对农村婚丧嫁娶请的唢呐班子严格审查,防止色情演出,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的侵蚀。
4、加强指导,创新机制。
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解决相关工作经费,让文化站有效运转起来,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娱乐场所。二是为提高乡
镇文化站的服务水平,利用综合文化站的设施设备,面向基层提供质优价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
5、存在的不足以及整改情况。
《文化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但由于乡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资源缺乏,农村文化消费低下。镇文化站的科技图书是上级科技部门赠送的,没有经费购置新书。农民群众很少能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存在。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色情光盘音像出租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为加强对我镇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镇文化站积级组织、协调乡派出所、卫生院、司法所开展了 “音像市场治理整顿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活动”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不会满足成绩,我镇文化站还将积极努力整改,严厉打击各种封建活动,严厉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确保我镇干净的文化环境,切实落实文化站的使命和职责。对于各种新问题积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争取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大众文化回归大众,让人民文艺扎根人民。使农村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发挥为促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作用。
乡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今后我镇文化站按照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抓住并用好各种机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参与面,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我乡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陂头镇文化站
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12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及基础科等相关科室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霍教字(2009)267号《霍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修订)》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九年一贯制的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按照“一扩三建四提高”的要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着力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向管理要质量,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12个,初中部7个。在校学生744人,在职教职工83人。学校占地面积20500平方米,校舍面积6951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建筑面积2913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2183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888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475平方米,在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一个,面积2220平方米。
学校配有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电脑教室。有图书阅览室1个,现有图书20100册,每年新增图书达2000多册。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从规划阶段开始,中心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领导组和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今年,由于人事变动,立即调整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并经常召开领导组成员会议,研究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佛子岭中心校原只有小学部,2009年撤并佛子岭中学成立初中部,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硬件设施相对薄弱,针对这一情况,中心校积极争取项目,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资金,新建了初中部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学生餐厅食堂。今年六一期间,学校抓住县主要领导来校慰问的机遇,现场办公,争取迎驾集团、佛子岭电站等单位的支持,筹集资金80万元,新建200跑道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请来省级专家,对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进行美化、亮化、硬化和绿化。同时,结合新学期全县教学开放日活动,投入经费近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制作了标语、标牌、宣传栏等,在教学楼、走廊、教室、食堂和宿舍等处悬挂和张贴,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无锡市金马爱心协会结对联系,由对方捐建价值2万余元图书室一个,新增图书2000多册。本年度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电子琴、跳绳、呼啦圈等文体器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没有节假日违规补课现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学部负责制,明确了初中部和小学部、幼儿部负责人,同时,调整充实了教务处、总务处和团总支等二级机构,并明确了各学部和各处室的岗位职责,学校组织健全,运转协调通畅。
实行民主管理,每周召开领导班子例会,每周五下午,学校定时召开校长、副校长、学部负责人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总结上周工作,谋划下周,并集体研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周一定期召开学校教职工例会,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并由三个学部总结和布置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方法得当,运行以来,效率显著。
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同时,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充分落实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定了多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门卫室建设和值班值日制度,形成了一套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应急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配备了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有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师生中的心理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证学生的休息与睡眠。体育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并留有数据,及时更新。学籍管理科学规范,严格实行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杜绝择校生现象,严把学生流动关,做好学额巩固工作,入学率小学、初中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也严控在省颁标准之内。
4、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教育质量
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及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组,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坚持德育为先。抓紧抓实校本教研,教师的集体备课以及听、评课活动。今年,小学分语、数、综合,初中分语文、英语、数学、理化、政、史、地、生、小综合科,成立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采取上公开课、研讨课、精品课、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在镇政府前面广场举办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校园文化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2010年春学期,举办了全镇中小学生运动会。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运动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接受心灵的洗涤,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配有电话、电脑、图书、文体器材和生活用品,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乐园。注重家校合作,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家访,并通过“校讯通”和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能通过“校讯通”,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了合力。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考核力度,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量化考评办法和月考核细则等。小学部结合少先队开展文明班级评选和“四星”评比。学校每学年都要对全校班主任进行考核,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使广大班主任工作有目标、由考评,激发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在评价考核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由专人负责,开展综合评价,建立评价档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占地面积过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陈师镇社区教育中心阵地建设情况汇报11-09
通州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12-05
九陂镇中心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情况汇报05-16
“宣传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情况汇报11-02
昆山中心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情况汇报10-20
东升乡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11-26
达依乡中心小学警务室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1-07
亭湖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07-10
玉水镇中心小学基本情况06-06
镇综治工作中心汇报提纲06-21